You are on page 1of 16

遠距協力 為災民發聲

88news 的實踐經驗 及其反映的網路傳播能量

陳順孝*

* 作者陳順孝為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電郵:chen328@gmail.com
1
壹、緒論
二○○九年八月,莫拉克颱風肆虐台灣,急難時刻,災民紛紛打電話求救,一一九專線很快
被擠爆、電視台叩應(Call-in)扣應專線也應接不暇。這時,網民挺身而出,紛紛運用
web2.0 工具,架站傳播救援訊息,《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更進駐台南、高雄、屏東和中
央防災應變中心,把網友的資訊傳遞進防災中心,把災區政府的消息傳遞出來(徐挺耀,
2009 年 8 月 9-19 日),九千四百多個部落格聯播它的訊息,電視和報紙也大量引用它的報
導,形成「網站→網路圈→大眾媒體→社
會大眾」的傳播漫溢效應。

幾個星期後,隨著救災工作告一段落,救
災網站功成身退,大眾媒體的報導也日漸
稀少。災民安置、家園重建、產業振興、
環境復育等等訊息,越來越難得到網民、
大眾媒體和社會大眾的重視。這時,一群
散居各地但同樣關切重建進度的朋友,藉
由網路聯繫,遠距協力,在九月廿九日創
辦《88news:莫拉克獨立新聞網》(以下
簡稱 88news)1,希望以持續的報導,重
新喚起社會關注,並且監督重建工作,讓
災區的動態、災民的心聲能被充分了解和
尊重。

88news 和傳統大眾媒體、社區媒體大異
其趣。首先,它不是當面共事、結構緊密 圖一:從網站、網路圈到媒體、大眾的傳播漫溢
的組織,而是個遠距協力、分進合擊的聚
合,成員包括散居各地的發起人、長駐災區的專職記者、遠在台北用電話採訪的新聞志工,
並和友好的公民媒體、大眾媒體記者互通訊息、互助合作;其次,它的決策和運作——從
媒體定位、記者佈建、新聞提報到編輯改稿——主要在網路上進行,創刊九個月,只開過
一次面對面的全員編輯會議,部分成員甚至從未見過面;第三,它不以自身作為傳播活動的
全部,而是將自己當做觸媒,希望藉由自己的報導,像《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一樣,觸發
從網站、網路圈、大眾媒體到社會大眾的傳播漫溢效應。

筆者是 88news 的發起人之一,本文是筆者參與 88news 創辦和運作的行動研究報告。

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結合「行動」和「研究」,以改善社會情境中行動品質為目
標。由行動者(同時也是研究者)在真實情境中,針對自己實踐行動所遇到的問題,研擬解
決問題的計畫,並將計畫付諸實施,然後檢視執行成效,評估是否已經解決問題,如果沒有,
或發現新的問題,則研擬新的計畫,如此循環,直到問題徹底解決(Elliott,1982;黃政傑,
1999)。

本文希望闡釋的,就是 88news 發起人在什麼情境下決定建構網站來為災民發聲,如何實際


建構網站、編採新聞,產生什麼效益、面臨哪些侷限,研擬什麼新計劃來突破侷限、實現為
災民發聲的目標。

1 88news 網址為:http://www.88news.org/
2
筆者希望以 88news 的經驗,探索網路遠距協力在重建新聞報導、災區社區傳播上能夠發揮
的功能,以及可能面臨的侷限,並對未來有意推動災區傳播、社區傳播者提出建言;筆者並
不認為網路協作可以取代實體行動,但相信網路協作和實體行動相輔相成,有助於提昇災區
社區傳播的效益。

貳、公眾參與的傳播生態

一、閱聽人蛻變成創用者

網際網路(internet)的起源是為了因應緊急危難。一九六九年美國國防部率先建構阿帕網
(ARPAnet),目的在為美蘇核武戰爭預作準備,希望在核戰爆發、電力與通訊中斷之際,
還能藉網路交換訊息、指揮動員;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網際網路採取去中心化設計,它由
成千上萬個自主電腦網絡組成,可以用無數方式相互連結,任何一個傳播發送單位受損或被
毀,其他發送單位都可以取而代之,繼續傳送資訊、發號施令(張維安、胡嘉志、陳仲偉,
2002)。這樣的設計,讓網路不僅能夠因應核戰,也能在地震、海嘯、風災、恐怖攻擊發生
時,確保資訊暢通。

阿帕網後,網路持續發展,從軍用擴及民用、從區域擴及全球。一九八六年,美國建立專屬
學術用途的網路,以此串聯全球各地區性網路構成世界性的網際網路;一九九一年八月,網
際網路上推出可傳送多媒體資訊的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 WWW),進入多媒體時代;
同年十二月,台灣學術網路開始與全球網際網路連線。

網路作為媒體,具有容量大、速度快、傳送遠、高互動、多媒體呈現等特性,而且成本低廉、
技術簡單、可以讓散居各地的人在線上協調合作,更重要的,網際網路開創者一直努力建構
全民參與的環境。

全球資訊網創辦人伯納李(Tim Berners-Lee)就表示,他希望建構的是可讀可寫的雙向資訊
網(read/write web):「我一直希望,資訊空間能夠成為每個人直接的工具,而且除了瀏覽
資訊外,更能從事建立資訊的工作」,「分享你的知識應該和得到別人的知識一樣容易」,
他希望「建立超文本全球資訊網之後,不論團體是大是小,都能輕易表達自己的看法、快速
地取得或傳遞知識、釐清誤解」(Berners-Lee, 1999/張介英與徐子超譯,1999:
193、41、199)。 不過,初期的全球資訊網技術門檻仍高,必須精通程式語言才能編寫網
頁、發出訊息,一般民眾難以發聲。

到了一九九七年,易學易用的部落格(blog,另譯網誌、博客)問世,民眾無須學習程式語
言就能輕鬆架站、寫稿發聲,讀寫雙向資訊網的理想終於實現。伯納李擁抱部落格,認為它
的意義在於:「任何網路使用者都能擁有一個空間,可以自己書寫、自己編輯,他們既是寫
者、也是讀者,既可以輕易地編寫文章、也能輕易地回應別人的文章」(BBC
News,2005, August 9)。 部落格急速成長,到了二○○八年全球部落格高達一億三千三
百萬個(Technorati,2008, September 24),架設部落格儼然成為全民運動。

部落格之外,相簿分享網站(如 Flickr、Picasa、無名相簿)、影音分享平台(如
YouTube、im.tv)、網路廣播電台(如 MyPodcast、Odeo)、共享書籤(如

3
Del.icio.us、FunP)、wiki(如 Google Sites、pbwiki)、社交網路服務(如
Facebook、MySpace)、微網誌(如 twitter、Plurk)先後崛起,全都易學易用,只要三
四個步驟,就能架設完成,可以作為個人、組織或社群的媒體, 連一○八歲的老人都能上
網發聲(朱小明,2007 年 9 月 3 日)。莫拉克水災期間,台灣網民正是使用這些工具來傳
播救災訊息。

公眾,自此從被動接收資訊的閱聽人,轉型成為既使用資訊也創作資訊的創用者
(prosumer,producer 和 consumer 之縮寫合稱,亦即參與產品製造的消費者、參與資
訊創作的使用者)(Tapscott & Williams,2007/王怡文譯,2007)。

創用者的崛起,開啟了集體參與、相互分享、共同受惠的網路新紀元,也就是通稱的
web2.0 時代。首倡 Web2.0 一詞的歐萊禮(Tim O’Reily)說:Web2.0 是「蒐集群體智
慧的網路運用」(O’Reily,2005, September 30),《PC Home》創辦人詹宏志
(2006)更簡明指出:「在 1.0 時代,網路上重要的行為是下載與閱讀,2.0 時代則成為上
傳與分享」。

《We the Media》一書的作者丹吉摩(Dan Gillmor)因此說:「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任何人


只要有一台電腦、可以連上網路,就等於擁有一家報社(至少已開發世界是如此)。幾乎任
何人都可以產製新聞」(Gillmor, 2004 / 陳建勳譯,2005 )。

二、創用者匯聚集體力量

web2.0 時代,創用者的積極實踐傳播權利,開創眾人參與、相互連結、高度互動的傳播新
局,並且相互激盪出群眾智慧、凝聚成集體力量。

圖二:大眾傳播與公民傳播生態圖
4
眾人參與,是指經營媒體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每個能用電腦上網者都能參與的全民運
動;相互連結,是指公眾不再只是一盤散沙,而可以藉由網路相互認識、聯繫、串連、聚合,
形成一個個互有重疊的社群;高度互動,是指公眾不再只是各自被動接收資訊,而會一起發
掘、採集、彙整、查核、傳遞資訊,並與發送訊息的媒體、個人、社群互動,給予回應、補
充、論辯。

眾人參與、相互連結、高度互動的過程中,可以激盪出群眾智慧、集體力量。群眾智慧是指
公眾各自的知識、見解在網路交流過程中互補有無、相輔相成,激盪出比任何個人、甚至個
體總和還高的知能,也就是「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放大版(Surowiecki, 2004 /
楊玉齡譯,2005);集體力量是指公眾各自的人脈、資源,在網路上協調整合、相加相乘、
分進合擊,能夠以「群」的力量抗衡「大」的勢力。

眾人參與、相互連結、高度互動的傳播體系,讓公民能夠輕鬆打造自己的媒體、發出草根的
聲音、交流彼此的觀點、激盪群眾的智慧、匯聚集體的力量,形成一個由下往上、分進合擊
的公民傳播體系;公民傳播體系能夠和大眾傳播體系互補有無、相輔相成,在發生八八水災
這樣的緊急危難時,能夠協助救災、重建,並且凝聚社區意識、擴大社會對話。

三、創用者翻新災區傳播
Web2.0 時代,創用者建構的公民傳播體系,能在救災重建工作上扮演重大角色。美國災難
資訊管理研究中心的資深電腦科學家 Victor Cid 就指出,Web 2.0 能夠在災難管理上發揮的功
能包括(轉引自鄭國威,2009 年 9 月 19 日):

1. 傳播防災教育與災害意識:除了傳統的學校、社區等實體防災教育以外,相關單位也可以
成立 Youtube 頻道上傳防災短片(要有趣),或是在 Facebook 上設計災害教育小遊戲或
招募志工,把有用的資訊設計成清楚的投影片上傳到 Slideshare,透過 Twitter 或 Plurk 傳
播即時資訊。

2. 成為專業人士的協作工具:Wiki 跟 Google Docs 讓多人協作簡單至極。如果要快速建立


網站,善用 blogspot、WordPress、wikidot、Ning,或是 Google Sites,只要稍做調整,
馬上能針對不同需求客製化成為專屬網站。

3. 監看災變情形:利用 Google Map 或 Google Earth 結合災變資訊,透過網路攝影機看現


場情形,透過電腦或手機接收跟查詢離自己最近的災害風險,以及哪裡可以取得協助。

4. 迅速警示公眾:提供推播(push)模式,讓民眾可以在手機上、桌面上、個人入口網
(如 iGoogle)、以及自己的部落格上貼上個人化災難資訊。

5. 緊急狀態下的溝通管道:119 打不進去時,用 twitter、Plurk 或是 facebook 也能快速把


消息傳給救災單位。

6. 模擬災害情形與演習:可以透過社會媒體(social media)快速收集民眾意見,用虛擬世
界(virtual world)模擬實況,例如災難、傳染病的傳播路徑跟速度。

7. 研究:網路提供大量樣本,資訊隨手可得。

5
然而,儘管網路日趨重要,但網路並非萬靈丹。救災重建傳播工作需要同時接觸上網和未上
網民眾,也就需要兼用網路與其他媒體。

美國聯邦緊急管理總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就使用多重媒


介進行傳播:(一)重建頻道:以各種不同語言提供專家學者電視訪問,並使用可攜式衛星
傳送設備,將信號傳至避難所。美國全國或地方電視台均可使用這些內容。(二)重建時報:
印製災民需要的訊息,凝聚社區力量。(三)FEMA 廣播網:以數位化的方式製作廣播節目,
內容包括政令的發布、記者會及專家談話。各地方廣播電台可透過 FEMA 提供免費的電話
接收節目內容。(四)復建廣播網:使用緊急警報系統(Emergency Alert System)將節目內
容供給給災區可以運作的地方電台。(五)FEMA 網站:隨時提供最新情況、地圖、動畫和
其他連結(鄭自隆等,2006)。

在台灣,經營廣播頻道、地方有線電視台需要鉅額資金、且需申請執照,難度頗高;災區民
眾和重建工作者比較能夠著力的,是以報刊、網站作為社區媒體來推動重建工作。88news
的成立,就是希望以網路媒體搭配在地報刊,來將災區訊息傳播出去,也將災民需要知道的
重建資訊傳回災區。

四、創用者設定社會議題

大眾傳播時代的議題設定理論指出,大眾媒體會設定公民討論的話題、大型媒體會設定小型
媒體報導的方向(翁秀琪,1992);然而,在公民傳播體系形成後,公民討論的話題、公
民媒體探討的議題,藉由網民相互推薦、快速傳播,能夠讓大眾媒體忽略的訊息廣為人知,
最後引導大眾媒體跟進報導,這種訊息從公民媒體流向大眾媒體的現象,與德國學者所發現
的:反對議題由另類媒體流動到建制媒體的議題漫溢(spill-over)效應(Mathes &
Pfetsch,1991)若合符節,而且速度更快、頻率更密集。

例如:二○○八年八月《海角七號》上映,前幾天票房平平,與歷來國片差異不大,但藉由
觀眾口耳相傳、尤其是部落格寫手們的口碑行銷,促使每週票房以大約六十%至九十%的速
度急速攀升,與傳統電影票房逐週下降的趨勢恰成反比,到了第四週,《海角七號》的熱潮
從網路延燒到報紙、電視,又藉著報紙、電視的報導再創高峰,終於突破五億票房,成為歷
來最賣座的國片(朱學恆,2008 年 10 月 9 日)。

又如:二○○七年三月五日,政府限令還住在樂生療養院舊院區的漢生病(俗稱痲瘋病)病
友在十三日前搬離,以便原址改建捷運機廠,否則將強制執行;病友和聲援團體憤而前往行
政院長官邸抗議,遭到警方驅離,當時的商業媒體大幅報導衝突場面,但對病友要求保留九
十%舊院區的訴求僅僅點到為止。聲援團體和關切此事的部落客不滿媒體漠視,上網展開新
聞自力救濟。

三月九日,部落客瓦礫發起「讓樂生人權決定我們的總統」活動,迅速得到一百八十多個部
落格連署響應;接著,豬小草、HOW 訪問學者討論各種保留樂生方案,弱慢也撰文比較樂
生和捷運共構的五種方案;十四日,Wenli 和 HOW 手繪出樂生院保留四十一%(政府的規
劃)與保留九十%(院民的訴求)的比較圖;十五日,董福興更透過共享書籤
《HEMiDEMi》發起募款活動,一天內得到四百多位網友響應,募得二十萬元,在《蘋果日
報》刊登半版廣告,引用 Wenli 和 HOW 手繪圖,訴求「保留九十%樂生能讓捷運與新莊更
好」(黃哲斌,2008)。

6
部落客的積極行動,加上病友和聲援團體的持續抗爭,終於引起主流媒體和政治人物的重視。
大眾媒體對樂生院保留問題的報導和討論漸多,當時正逢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初選,爭取提名
的謝長廷、游錫堃在二十一日簽名支持保留樂生九十%院區,同樣爭取提名的行政院長蘇貞
昌也接著承諾朝向保留九十%方向努力(王貝林等,2007 年 4 月 12 日)。部落客為確保政
府兌現承諾,又藉由
《HEMiDEMi》動員參與四月十
五日的「捍衛樂生」大遊行,並
持續關注事件發展,進行相關報
導、論述和行動。

美國學者鮑曼和威利斯
(Bowman & Willis, 2003)因
此勾勒新媒體生態圖:公眾、個
別部落客、部落格社群討論的議
題,可能吸引大眾媒體記者跟進
報導,從而被更多部落客、部落
格社群和公眾知悉;兩者關係不
是單向傳送,而是雙向對話。

在莫拉克風災的救災階段,公
眾、部落客、部落格社群和大眾
媒體的相互引用,正是展現這樣
的動態關係。88news 也希望藉
由這樣的漫溢效應,讓 88news
報導的議題能夠經由網民傳佈、
圖三:鮑曼和威利斯的新媒體生態圖
大眾媒體跟進,讓更多民眾知
悉。

五、研究問題

本文基於上述理解,希望以 88news 為例,探討三個研究問題:

一、網路遠距協力對創辦媒體有何助益?有何侷限?——能否有效匯聚集體力量?

二、網路遠距協力對編採運作有何助益?有何侷限?——能否有效做好新聞報導?

三、網路遠距協力對訊息傳播有何助益?有何侷限?——能否有效設定社會議題?

參、88news 的組織運作
筆者作為 88news 的共同發起人和參與者,以下從發起、組建、運作、傳播四個面向來闡釋
88news 九個月來的實踐經驗:

7
一、發起

88news 發起人,是一群在實體世界相互認識,或雖不直接認識但有共同朋友的公共事務參
與者,藉由網路相互連結,共同行動。

88news 主要發起人,可以粗略分為五類:一是九二一重建參與者,如參與安置工作的陳來
紅、經營社區報並推動有機農業的馮小非;二是社區大學與社區營造參與者,旗美社區大學
主任張正揚、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理事長林朝成、資深社區營造工作者林昕、台南藝術大學
建築藝術研究所副教授曾旭正;三是環保與農村工作者,如綠色陣線協會執行長吳東傑、綠
色消費者成員張雅雲、綠色茶農莊惠宜;四是原住民運動成員,如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
秘書長金惠雯;五是媒體改革運動者,如長期致力改革大眾媒體的台大新聞所副教授林麗雲
和洪貞玲、近年致力推展公民新聞的筆者。

這五類發起人,各有深耕領域,但也常有共同關切的議題(如質疑「農村再生條例」圖利財
團)、共同推展的行動(如發展公民新聞),因此在實體世界或者相互認識、或有共事經驗、
或有共同朋友,彼此具有一定的信賴基礎。

當八八水災發生,散居各地的發起人自然都很關心,他們不僅接收大眾媒體和網路媒體的報
導,有的人進駐災區、有的人透過自己的管道了解災區實況,當他們發現網路媒體退燒、大
眾媒體報導銳減,災民的心聲越來越難被聽見,政府的重建政策、慈善團體的重建作為越來
越少受到監督;他們開始藉由網路相互討論,其中幾位核心成員並且見面研議具體方案,又
藉由電話聯繫、網路討論,終於在八月底決定創辦 88news,九月廿九日正式上線發行。

88news 將創辦宗旨界定為「守望相助」。88news 網站的「關於我們」透露:「一些新聞學


界、業界人士、參與災區重建的工作者,以及關注災區的熱心人士,共同發起了這個網站,
以『守望』的精神,盡力整理各災區的現場聲音,以及各項政策,透過報導、整理,讓更多
人瞭解、參與莫拉克災後的重建工作,形成公民社會的『互助』力量,共度難關」。

88news 將關切的重點鎖定:「面臨大規模重建或遷村狀況的社區」,包括:社區房屋倒塌
需要原地重建,或因環境變化需要異地重建,以及大規模果園養殖場毀損,需要長期才能恢
復的地方。

關切的重點區域包括:1.高雄縣那瑪夏鄉:民族村、民權村、民生村。2.高雄縣甲仙鄉:小
林、其他。3.高雄縣六龜鄉:寶來、荖農、新發、其他。4.高雄縣桃源鄉:藤枝、寶山、梅
山、其他。5.高雄縣茂林鄉:茂林、多納、萬山。6.屏東縣魯凱族群:阿禮、吉露、伊拉、
佳暮、好茶。7.屏東縣排灣族群:三地門、牡丹、來義、泰武。8.屏東縣沿海區域:高樹、
萬丹、佳冬、林邊。9.台東縣:太麻里、達仁。10.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部落。

關切的主要議題則是:1.災民安置。2.社區重建:原地重建、異地遷村。3.產業重建:農業、
漁業、觀光產業。4.日常生活:福利照顧、生活機能。5.學子教育:原地重建、遷校。6.重
建政策:國土規劃、社會福利政策、家園重建政策、產業重建政策。7.環境山水:環境工程、
環境與人。8.善款運用:管理單位運用情形、善款需要。

8
二、組建

要在這麼大的區域進行長期的採訪報導,需要龐大的資金和人力。在資金方面,88news 採
取「限制性專案募款」,邀集願意支持獨立報導的朋友共同挹注資源,支持獨立記者工作費
用,創刊時募集到的資金,只夠支應四位全職人員一年薪水,為了充分運用這筆得來不易的
資金,88news 建構由新聞編輯、駐地記者、遠端志工、巡迴記者、在地報刊共同構成的編
採協力圈,其中只有常駐災區的數位專職記者分享四份薪水,其他人協力支援、都不支薪。

(一)新聞編輯:由具有新聞編寫經驗
的發起人擔任,負責聯繫記者、查核原
稿、撰寫引言、製作標題、新聞上線等
等,是 88news 的靈魂人物。

(二)駐地記者:包括專職記者和協力
記者兩類,專職記者由 88news 聘任,目
前有六位:1.鐘聖雄負責嘉義、台東、
跨區域;2.何欣潔負責高雄甲仙、六龜;
3. 劉瑋婷負責高雄那瑪夏;4.鄭淳毅負
責高雄桃源;5.柯亞璇負責屏東魯凱、
排灣達瓦蘭;6.李孟霖,負責屏東排灣
族(牡丹、高市)、屏東平原和海邊;
協力記者則是旗美社大等在地團隊成員、
圖四:88news 的編採協力圈
非營利組織派駐當地的工作人員,就地
協助 88news 報導當地新聞。

(三)遠端志工:台北輔仁大學教學媒體《生命力新聞》學生,藉由網路,高雄旗美社區大
學跨區協力報導。由旗美社大提供採訪建議單和背景資料,輔大學生先閱讀資料,再透過電
話採訪,經過線上討論、改稿後,完成報導,上線發佈,先後投入這項工作的學生大約十五
人,其中約有五位曾到災區現場實地了解情況,更有一位大四學生轉而擔任 88news 全職記
者。

(四)巡迴記者:來往災區的大學系所師生、人文媒體記者也協助供稿。大學師生方面,例
如台大新聞所洪貞玲老師多次帶領學生探訪災區,順道協助 88news 發稿;人文媒體記者部
分,例如先後任職《台灣立報》和公共電視的胡慕情,與 88news 保持密切聯繫,她撰寫的
文章也開放 88news 轉載。

(五)在地報刊:88news 也與災區社區報刊——包括《旗美社大通訊》、《荖濃溪望》、
《日照甲仙埔》——合作,轉載災區報刊文章,一來豐富 88news 的內容,二來利用 88news
的通路將災區報刊訊息傳送給更多人知曉。

(六)網路寫手:88news 編輯也廣泛閱讀網路媒體、部落格上有關八八災區的報導和評
論,遇有好文,就聯繫作者,這些作者也都願意免費授權轉載,讓 88news 的稿源更多元、
視野更寬闊。

9
此外,88news 每篇文章開放網友留言,有人補充訊息、有人提出疑問、有人質疑報導內
容,除了 88news 記者編輯回應外,還有網民會主動幫忙解答疑問、回應質疑,形成一個開
放的、自給自足的資訊平台。

就這樣,只能支付四份薪水的 88news,藉由網路匯集數十人的知識和能力,從九月廿九日
創刊至六月廿五日,不到九個月就發表四九三篇報導、得到三三一二篇迴響,平均一天將近
兩篇報導、超過十二篇迴響,很快成為八八災區重建新聞的資訊集散中心。

質言之,88news 並非傳統封閉型、依賴自身資源的媒體組織,而是網路時代開放型、匯集
眾人知能的資訊平台。

三、運作

發起人、新聞編輯、駐地記者、遠端志工、巡迴記者密集溝通協調,他們分別在高雄、屏東、
台東、嘉義、台中、台北等地工作,地理阻隔,難以見面,創刊九個月來,僅四月廿三日在
高雄開過一次全員編採會議,平日溝通協調,主要是以網路搭配電話聯繫來進行。以下,分
編採運作和遠距電訪兩部分,說明 88news 如何運用網路遠端協作。

88news 聘任記者或邀請志工加入時,會由新聞編輯或發起人向記者、志工說明 88news 的目


標和運作方式,記者、志工了解後,就上線開始工作。88news 和記者、志工的關係,並非
傳統組織的僱傭、上下隸屬關係,而是同志聚合、分工合作關係,因此,記者、志工享有高
度獨立自主權,可以自主決定要報導什麼、如何報導、何時發稿,發起人和編輯充分尊重;
儘管如此自由,但記者、志工極少拖稿,報導質量始終在水準之上。

88news 用 Google 網上論壇闢設一個編採群組,讓發起人、新聞編輯、駐地記者、遠端志工、


巡迴記者能夠隨時交流、溝通、協調。交流溝通的重點有四:一是分享情報:交流災民、官
員、重建團體、慈善機構最新動態,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走向;二是新聞企劃:記者說
明自己想要採訪的議題、新聞編輯說明希望各地記者合作製作的專題;三是尋求協助:記者
報告採訪時遭遇的阻礙,成員們一起討論如何突破、可以請誰幫忙;四是報導效應:部分負
面報導可以引發當事人反彈、網友質疑,這時,成員分工上網解說、或透過管道消解反彈。

遠距協調外,88news 更實驗遠端協力的電話採訪。這是因為常駐災區的記者、志工人數不
足,許多重要的災民生命史、災區重建史無人報導,共同發起 88news 的高雄旗美社區大學
主任張正揚,台中九二一重建工作者馮小非、以及在台北輔大帶領學生經營教學媒體《生命
力新聞》的筆者,因此嘗試以網路遠距協力方式進行災民生命史、災區重建史記錄工作,來
補現場人力的不足。我們建構一個電子郵件群組來協調工作,在這個群組串連下,電訪工作
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推動:

1.認識災區議題:《生命力新聞》學生自行認養災區,每人在 88news 所列的十個採訪區域


中,選擇一至兩個作為自己的責任區,廣泛閱讀大眾媒體和網路上有關這個區域的報導,對
這個區域的現狀、重要課題取得基本了解;如有疑問,就在電郵群組上發問,熟悉災區情況
的張正揚、馮小非會予以解答,馮小非也到輔大,當面向我們師生解說災區近況,並作討論。

2.安排電訪名單:身在災區第一線、且與各地重建團隊保持密切聯繫的旗美社區大學主任張
正揚,會根據災區情況、重建進度,提出電訪建議名單,他在名單中會寫明建議訪問對象的

10
姓名、區域、背景、聯絡電話、名單提供者,並對為何應該訪問他、建議從哪些角度訪問他
提出建議,同時還會建議學生閱讀哪些相關文章或報導。

圖五:旗美社大提供給輔大學生的電訪建議單(為保護隱私,隱去部分電話號碼)

3.電訪大綱討論:學生看過張正揚提供的建議、閱讀相關文章和報導、並在網路搜尋其他資
訊後,提出一份採訪大綱,貼在電郵群組上,張正揚、馮小非和我視需要予以回應,建議補
充、修訂或增刪訪談問題。

4.遠距電話採訪:電訪大綱確定後,學生透過電話、手機、Skype 進行遠距電訪,部分訪談
在徵得受訪者同意後,予以錄音存檔,未來可供製作 Podcast 之用。

5.訪談報導修訂:學生完成電話採訪後,寫成報導,先貼在電郵群組上,張正揚、馮小非和
我視需要予以回應,建議改稿方向或建議補訪方向;學生改稿、補訪後重新貼文,張正揚、
馮小非和我持續檢視,直到確認沒有問題後,將稿件送上《88news》發表。

遠距電訪運作數個月,完成數十篇報導,包括:「魯凱 1028:推動中繼屋,繼續找地重
建」、「魯凱 1120:運動串連,阿禮、大武部落安全評定」、「魯凱 1204:再度回部落勘
查」、「魯凱 0113:吉露部落已劃定特定區域,以及其他」、「魯凱 0222:遷村之憂與尋
根之旅」⋯⋯。「卡在縣府的那瑪夏避難屋」、「螢火蟲還在,南沙魯也還在」、「寶來,
是否會從此失去光亮?」、「只要勤勞,不怕沒電——桃源鄉的沙菲梅子女士專訪」、
「被遺忘的杉林,被忽略的農民陳森榮」、「阿禮部落的古秀惠女士電訪遷村與原部落」⋯。

這些報導填補了 88news 記者人力的不足、增強為災民發聲的力道,然而,但電話採訪缺乏


現場觀察,難免影響報導品質,有五位學生因此先後前往災區實地採訪,其中一位更轉為
88news 全職記者,更積極投入災區報導工作。
11
就這樣 88news 藉由網路連結散居各地的記者、志工,平均每天完成將近兩篇報導、持續關
注重建進度。

四、傳播

88news 希望讓災區的消息能夠即時發聲,讓不在災區的人們,或是相關的行政部門,能夠
更準確的瞭解災區的現況和需求,達到訊息溝通的目的;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一方面以主
網站作為傳播基地,另一方面希望藉由公民媒體聯播、部落客對話、大眾媒體記者協力,將
訊息擴散出去。

在主網站部分,88news 所有報導不僅依照逆時序排列,最新新聞排在最上方,而且分別按
照新聞發生的區域、議題的類型進行多重分類;首頁劃分成十二個區塊,呈現台東太麻里以
南、高雄六龜、高雄那瑪夏、屏東魯凱、嘉義阿里山、屏東平原和海邊、高雄茂林和桃園、
高雄甲仙、屏東排灣,以及跨區域的新聞;首頁上方並以下拉式選單將新聞依議題性質分為
善款運用、日常生活、災民安置、環境山水、產業生計、社區重建、重建政策等類別;多重
分類的目的,在於讓關心特定區域、特定議題的人能夠看到這個區域、這個議題的長期發展。

這個主網站,單日最高有六○一三人次造訪,九個月平均單日五二二人次,瀏覽一四九九頁,
最近三個月平均單日六三五人次,瀏覽一八九一頁。在 Google PageRank 十級指標中達到第
六級,與《苦勞網》、《環境資訊中心》等經營十年以上的老牌公民媒體同級,僅比《聯合
新聞網》、《天下雜誌》、《公共電視》等大眾媒體低一級。

圖六:88news 的流量分析圖

主網站之外,88news 也尋求與其他公民媒體、乃至大眾媒體的合作,藉由聯播、引用、接
力報導等方式,共同提高重建新聞的能見度。88news 除了邀請友好的公民媒體和大眾媒體
12
記者加入編採群組,交流資訊外,也透過 twitter,每天發佈最新新聞提要和編採紀要,與網
路圈的朋友對話,並且將重要訊息貼到友好團體(如農村陣線)的網路論壇上,讓友好團體
的成員、相關路線的記者能夠知曉,希望逐步建立一個分進合擊的傳播網絡。

例如:筆者主持的《生命力新聞》用右邊
欄同步聯播 88news 的最新報導,《生命
力新聞》平均每日有五一九人次造訪,這
就讓 88news 新聞有機會被這五百多人看
見;再如,《台灣立報》、《四方報》、
《苦勞網》、《環境資訊中心》等公民媒
體,陸續和 88news 分進合擊,共同報導
相關議題;又如,許多 twitter 使用者和部
落客會引用、推介、討論 88news 的文章。
這些,都讓 88news 的傳播範圍,超越主
網站能觸及的;到了二○一○年五月卅一
日,中國時報以 A10 版以〈遠端協力,
88news 為災民發聲〉為題,全版介紹
88news 的運作和目標,更有助於提升
88news 的社會能見度。

圖七:《生命力新聞》右邊欄聯播 88news

肆、結論
本文以 88news 為例,探討網路遠距協力,對於重建新聞報導、災區社區傳播可以產生哪些
助益、面臨哪些侷限。經過九個月的行動研究,筆者初步發現:

在創辦媒體方面,網路幫助散居各地的同志,跨越地區隔閡,快速聚合:首先,散居各地的
同志藉由網路交流訊息、產生共同行動的意向;其次,最初討論的幾個同志,將各自的朋友
介紹給其他同志,逐漸發展成一個相互信任,而且領域、專長、資源可以相輔相成的團隊;
第三,團隊成員以網路遠距聯繫,分工合作,做好創辦媒體的準備工作,包括媒體定位、資
源募集、人力招募、網站建構等。

在編採運作方面,網路分駐各地工作伙伴緊密聯繫、合力報導:首先,網路讓新聞編輯、駐
地記者、遠端志工、巡迴記者、在地報刊、網路寫手串聯成相互重疊的協力圈;其次,各地
夥伴能夠密集溝通、共同企劃、相互支援,並且線上交稿、改稿、編輯,形成跨越空間的編
採組織;第三,能夠遠端合作,協力採訪,例如台北輔大的學生,取得高雄在地的訊息和人
脈,進行電話採訪,補現場人力不足。

在訊息傳播方面,88news 創刊九個月, 發表四九三篇報導、得到三三一二篇迴響,平均一


天將近兩篇報導、超過十二篇迴響;單日最高有六○一三人次造訪,九個月平均單日五二二
人次,瀏覽一四九九頁,最近三個月平均單日六三五人次,瀏覽一八九一頁;在 Google
PageRank 十級指標中達到第六級,與《苦勞網》、《環境資訊中心》等經營十年以上的老
牌公民媒體同級,僅比《聯合新聞網》等大眾媒體略低一級,就一個新興公民媒體來看,成
績難能可貴。

13
然而,這樣的成績,仍然不足以達成 88news 的創刊目標:讓災區的消息能夠即時發聲,讓
不在災區的人們,或是相關的行政部門,能夠更準確的瞭解災區的現況和需求,達到訊息溝
通的目的。

首先,88news 單日平均五六百人次、最高六千多人次的流量,在公民媒體、社運媒體中不
算低,但與大眾媒體相比,仍屬小眾,與救災階段《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頻寬塞爆的盛況
相比,也遠遠不及,這樣的流量還不足以喚起社會大眾注意。

其次,88news 的報導,並未有效激發網民的接力傳播。以點閱率最高的三篇文章來看:
〈社會大眾看大愛(3)大愛石的真相〉有 17926 人次閱讀、173 篇回應,〈大愛落成系列(6)
愛的代價?〉有 7698 人次閱讀、222 篇回應,〈大愛生活系列(5)黃沙配飯菜的日子何時結
束?〉4284 人次閱讀、89 篇回應,三篇都在探討慈濟大愛村永久屋遭受的質疑,閱讀人次
和回應數都不算低,但並未像《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或數年前搶救樂生院運動一樣,引發
網民的熱情傳播、接力報導。

第三,88news 探討的議題,雖然和公共電視、原住民電視台等公共媒體,以及《台灣立
報》、《四方報》等人文媒體相互呼應,但卻難以有效引發最大多數人閱聽的商業電視和報
紙跟進報導。尤其慈濟大愛村的爭議,只有中國時報曾經全版報導,其他商業媒體幾乎視而
不見。

為什麼 88news 無法像《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一樣,觸發「網站→網路圈→大眾媒體→社


會大眾」的傳播漫溢效應?筆者認為,一來,網民和民眾的熱情很難持久,緊急救災熱血沸
騰、但進入漫長的重建階段,熱血就逐漸冷卻;二來,商業媒體競逐煽情話題,近年更因財
務困窘而裁減地方記者,重建議題極為複雜,需要在地記者長期了解才能掌握,而且不夠激
情,很難吸引商業媒體報導;三來,華人媒體和早期史官一樣,有「為賢者隱」、「美者因
其美而美之,雖有其惡,不加毀也」(語出劉知幾《史通》疑古篇)的傾向,慈濟作為一個
廣受尊崇的慈善機構,媒體幾乎將它完美化,不太願意檢視它的疏失或爭議處。

這樣的困境能否突破?88news 目前計畫從兩方面努力:

首先,舉辦災區現況說明會,邀集未曾或很少到災區的部落客、大眾媒體記者參與,當面說
明 88news 成員在災區現場看到的實況,以此增進他們的了解、爭取他們的支持、觸發他們
的行動。

第二,建構災區議題網路題庫。八八水災將滿週年,大眾媒體勢必會製作週年回顧專題,但
多數媒體長期忽視災區動態,所做專題能否反映災民心聲、切合重建現況,令人擔憂;
88news 因此計畫挑選數個關鍵議題(包括大愛村和其他議題),簡單說明這個議題的來龍
去脈、整理議題發展大事紀、連結參考文章、列舉值得訪談的對象,希望以此幫助大眾媒體
記者快速掌握議題方向,製作能夠反映現實又有助於解決問題的專題報導,借大眾媒體之力,
達成 88news「訊息溝通」的目標。

不過,即使這兩項計畫能夠達成目標,88news 也只能協助災民將訊息傳播出去,但無法將
災區有用的訊息傳送給需要知道的災民。這是因為災民多屬偏遠地區、農林漁牧工作者,他

14
們上網比率遠遠不及一般民眾2,要有效和災民對話,需要運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
體,這部份已超出 88news 工作範圍,需要政府、民間投入更多資源、以更多樣方式來進行。

88news 期待新聞網站、社區報刊、社區廣播、地方電視台能夠相輔相成,建構既能有效向
外發聲、也能讓災民輕鬆取得有用資訊的災區傳播體系。

參考書目
王貝林、曾德峰、項程鎮、林志青(2007 年 4 月 12 日)。〈蘇揆:16 日不拆樂生 力保
90%〉,《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08 年 8 月 2 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apr/12/today-life4.htm

王怡文譯(2007)。《維基經濟學:改變人類世界的集體協作模式》第五章〈生產性消費
者〉,頁 176-209。台北:商智。(原書:Dan Tapscott & Anthony Williams [2006].
Wikinomics: How Mass Collaboration Change Everything. New York : Portfolio )

朱小明(2007 年 9 月 3 日)。〈108 歲老阿嬤 最老部落客〉。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18


日,取自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95042

朱學恆(2008 年 10 月 9 日)。〈用不計代價回應《海角七號》的觀眾,用「在商言商」回
應觀眾的唱片公司......〉。上網日期:2008 年 10 月 9 日,取自
http://blogs.myoops.org/lucifer.php/2008/10/09/p414

行政院研考會(無日期):〈97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
取自 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92313455871.pdf

徐挺耀(2009 年 8 月 9-19 日)。〈莫拉克網路災情中心:颱風之間我們正在做,已經做的


事情〉。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4 日,取自
http://www.slime123.com/2009/08/blog-post.html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第十章〈議題設定理論〉,頁 139-148。台北:
三民。

陳建勳譯(2005)。《草根媒體》,頁 7。台北:歐來禮。(原書:Gillmor, D.[2004]. 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Baker & Taylor Books.

張介英與徐子超譯(1999)。《一千零一網:WWW 發明人的思想構圖》。台北:台灣商
務。(原書:Berners-Lee, T. [1999]. Weaving the Web: The Original Design and

2 根據行政院研考會(無日期)二○○八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台灣平均有七七點五%家庭上網,但偏遠鄉鎮
上網家庭只有五一點五%;爸媽從事白領工作的家庭九成上網,從事農林漁牧家庭只有五一點二%上網。災區
大多位於偏遠鄉鎮、災民大多從事農林漁牧,傳播資源和傳播能力相對匱乏
行政院研考會(無日期):〈97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
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92313455871.pdf
15
Ultimate Destiny of the World Wide Web by Its Inventor.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

張維安、胡嘉志、陳仲偉( 2002)。〈網際網路與地震救難〉。《資訊社會研究》2: 242-


250。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哲斌(2008)。〈公民新聞的網路實踐──以樂生療養院事件為例〉。台北:政大新聞研
究所碩士論文。

詹宏志(2006)。〈Web 2.0 是社會權力轉移的巨大力量〉。《數位時代》Web 2.0 專刊,


頁 8-10。

鄭自隆、吳宜蓁、陳清河(2006)。〈災害應變時政府優先使用傳播媒體機制之研究〉。
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鄭國威(2009 年 9 月 19 日)。〈資訊無所不在,災難也是:歡迎來到災難資訊時代〉。上
網日期:2009 年 12 月 21 日,取自
http://www.twmedia.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590

BBC News (2005, August 9). Berners-Lee on the read/write web. Retrieved October 22,
2008, from
http://newsvote.bbc.co.uk/mpapps/pagetools/print/news.bbc.co.uk/1/hi/technology
/4132752.stm

Bowman, S. & Willis, C. (2003). Introduction to 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ch1). In 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Published in
PDF and HTML: www.hypergene.net/wemedia/

Elliott, J. (1982). Action-research: A framework for self-evaluation in schools. Working


Paper No. 1,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London: Schools
Council.

Mathes, R., & Pfetsch, B. (1991). The role of the alternative press in the agenda-
building process: Spill-over effects and media opinion leadership.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 (1), 33-62.

O’Reily, T. (2005, September 30). What Is Web 2.0: Desig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 . Retrieved October 18, 2008, from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Technorati (2008, September 24). State of the Blogosphere / 2008 . Retrieved October
12, 2008, from http://www.technorati.com/blogging/state-of-the-blogosphere/

1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