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Q.

請從現實主義、新自由制度主義與社會建構主義的「安全觀」來討論馬
英九政府的對外政策(可包含外交、大陸、國防、經貿、…等)政策。請提出你
的觀察、批評與建議。
一‧
理論 現實主義 新自由制度主義 社會建構主義
國際關係的 零和賽局、生存與競爭的場 不必然是零和賽局 不必然是零和賽局
特質 域 充滿合作的各種可 觀念的轉變或互動後的重新建構,為
能性 彼此身分的界定創造了可變性
安全觀 1. 國際體系乃是一無政府 1. 國際關係非如現 1. 無政府狀態是事實,但卻非給定之
狀態(Anarchy),加上 實主義者所認為一 必然結果。國與國之間是處於零和的
國家彼此之間的意圖並 定是 zero-sum 不安全,還是合作性的安全結構,是
不明確,國家僅能依賴 game,國家間可 由國家自行決定的。
「自助」求取生存。 透過「合作」使他國
2. 在「生存安全」為國家最 獲得利益的同時, 2. 建構主義者相信,結果是多樣開放
主要目標的假設下,新 本國也能極大化自 的,是社會建構的,而如何建構,取
身利益。
現實主義者認為國家無 2.由於國家為追求 決於能動者(agent)的行為認知。
論是選擇不擇手段追求 「長久」的「絕對獲
權力或是趨炎附勢,只 益」,會傾向自願 3. 建構論者認為,透過「共享知識」能
要有利於國家的生存安 性的合作,從而形 夠產生「認同」,而認同感若能形成,
全,國家都應毫不考慮 成對國家達一定約 可以降低衝突與暴力的可能性;透過
這樣做。 「共同實踐」,則會進一步產生「規範」。
束力的制度。
3. 透過「制度」的建 透過「認同」與「規範」,國家藉此界定
立,可緩和現實派 自身的利益範圍,從而決定自己的行
者認為因國家間意 為。
圖彼此不明所造成
的懷疑衝突。

二‧ 馬政府外交政策分析─議題不同,作法不同
觀察馬英九政府所提出「活路外交」(即以「九二共識」為基礎,在「互不否認」的情
況下與對岸展開協商,「尋求雙贏」)可知,我國目前的外交政策似採以「新自由
制度主義」為主,「社會建構主義」為輔的基調。茲分別舉例如下:

1. 新自由制度主義:第三次江陳會在定期航班、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金融
合作等三項議題上達成協議,兩岸今年並計畫簽署 ECFA,顯示隨著能動者的
觀念轉變,有效減緩兩岸對立關係、使雙方能透過協商合作,創造雙贏互利局面。

2. 建構主義:外交上持續在國際場合上,重申台灣為一主權獨立國家的事實,

1
宣揚台灣的民主成績,並鎖定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等作為首
要加入的國際組織,透過與他國合作互賴、密切往來,使他國在觀念上和認知上,
逐漸接受台灣非屬中共政權,進而重新建構國際看待兩岸關係的視野。

3. 現實主義:在彈性務實的政策基調下,我國政府同時也積極修補、重建台美
之間的互信,並購買必要的防衛性武器與支持美日安保機制,顯示台灣在生存
安全議題上,仍秉持現實主義法則,在台灣關係法屆滿 30 週年之際,積極尋
求美國國會在台海安全上的承諾重申。

三‧ 評語建議:由金融海嘯、北韓發射導彈等危機觀之,當前國際秩序的形
成與維護,似乎都高度仰賴美國與中國的「合作與折衝」,而隨著中美共同利益
的增加,也興起台灣恐遭邊緣化的憂慮。在此國際政治局勢下,加以此波經濟危
機衝擊,我國外交、經貿方針由過去的兩岸對峙轉向至目前的彈性合作政策,似
乎有其絕對必要。

如前 AIT 主席卜睿哲所言,台灣關係法對台灣防衛的承諾前提是:兩國分享共
同的戰略觀。今天美國看見台美戰略利益重歸一致的趨向,是基於台灣領導階層
願意向北京重申,無意挑戰中國的「基本利益」。此外,英國給予台灣免簽證待遇、
歐盟支持台灣加入政府採購協定 GPA 等舉措,也是奠基於此一外交政策,讓歐
洲許多國家過去對於與台灣發展關係,從緊張與謹慎到變得比較沒有顧忌。

然而,此一對中軟化的身段,也激起國內對台灣主權可能逐漸喪失的疑慮,認
為馬總統的活路外交政策過度仰賴中國的善意。因此我國政府在與中對話合作的
同時,仍應保持戒心。兩岸和解的前提在於互信與互惠,若中國表現誠信不足或
另有所圖,藉機矮化台灣主權,那麼台灣當然也要懂得另謀出路,有所拒絕,
向國際社會展現出一主權國家應有之為。

對活路外交之批評:
1. 太過仰賴中國單方面善意、台灣恐將日益陷於被動。
2. 不談政治、只談經濟:長期隨著台灣經濟愈來愈仰賴中國,最後必將喪失自主。
在經濟上被「吸納同化」、在政治上被中國「和平消化」。

肯定:
1. 第三次江陳會的成就─定期航班、司法互助和金融合作三項議題上達成協議。
2. 獲得 WHO 觀察員資格─由最可能獲得共識協議的議題切入,累積信任,為往
後的談判奠定了互信基礎。

2
未來建議: 審慎樂觀之餘,任何政策仍應有最壞打算
 在許多議題上,兩岸需繼續運用智慧,「存異求同」,謀取最大公約數,以
談判協商方式,擴大合作範圍,追求雙贏。
 在兩岸關係位階高於對外工作的原則下,外交部應積極參予兩岸協商,充
分掌握資訊,以便開展我國在國際社會上的活動空間。
 當前國際社會主流趨勢已轉為「經貿為主、武力為次」,台灣以經貿立國,應
積極培育此方面人才。我國於 2007 年與 AITIC 簽署合作備忘錄,委請 AITIC
執行專業訓練計畫,即是著眼於此。

兩岸關係的中心支柱:九二共識─>「互不否認」、「各自表述」
九二共識:概括兩岸在 1992 年香港會談中就「一個中國」問題及內涵,形成之
見解及體認之名詞。
核心內容與精神:「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交流、對話、擱置爭議」。
簡單說,中國大陸:一個中國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中華民國。
互相承認雙方為政治實體,並願意擱置主權爭議,進行交流。
台北:「正視現實/互不否認」;
中國「和平發展/開創未來」。
法理上:雙方互不承認、卻也不能否認雙方在法理上的實際存在─ex. 否則兩岸
並無對談「市場進入」與「司法互助」合作的可能。
只要北京不正面回拒或否認,兩岸即有轉圜迴旋的空間。這種互不否認的「各
自表述」空間,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必要空間。

我國去年 11 月成為「國際貿易資訊暨合作機構」(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Information and Cooperation/AITIC)「贊助會員」(Sponsoring
Members)。
名稱:「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

AITIC 的成立宗旨在於妥善運用贊助會員提供之資金,以能力建構及技術協助
方式 促使參與會員融入包括 WTO 在內的國際多邊經貿體系。我國上
(96)年 11 月成為 AITIC 觀察員,此次與印度同時成為贊助會員,未
來 5 年內將捐贈 200 萬瑞士法朗,以協助開發中及低度開發國家進行貿
易能力建構。

AITIC 原為瑞士政府所設之援外機構,後轉型為政府間國際組織,總部設於瑞
士日內瓦;目前計有瑞士、英國、瑞典、荷蘭、愛爾蘭、丹麥、芬蘭等 7 個贊
助會員,另有開發中國家及低度開發國家組成的參與會員
(Participating Member)59 個。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