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平面圖

急流 深淵
河原

急流 河原
深淵 平淺灘

岩盤 急流 深淵
平淺灘
急流 深淵

剖面圖

水深 深 淺 淺
水面 不會起波浪 會起水紋 會起白浪
流速 緩慢 快速 最快速
底質 砂 沈石 浮石
河床型 深淵 平淺灘 急流
淺灘

都市化效應之影響:
開發前 森林及水旱田,可暫時性的貯留雨水,或讓雨水入滲到地下之機能。因此可抑制
下游之降雨逕流。
開發後 森林、水田及旱田消失後,地表覆蓋柏油路面,雨水的貯留、滲透的機能消失,下
游之逕流量大增,導致低窪地之氾濫淹水災害之大增。

河川自淨作用:
定義:河川自淨作用,為物理、化學及生物之綜合作用。自然的河川中,在髒污來源污濁物質
流入河川的同時,部分入滲渠床底質過濾,或與水中小石頭等接觸而沉澱於河川底部、或吸
附在小石頭上,。接著經由棲息於水中的微生物分解成無害物質,而藻類(及含葉綠素之原
生動物)行光合作用,釋出氧氣,增加溶氧,這就是河川本身即具備的淨化結構。
機制:
1. 接觸沉澱:砂粒之間連綿著大小不一的縫隙。縫隙之間有水流過,飄浮於水中的污垢與

粒接觸後產生沉澱。
2. 吸著:水中污垢與砂粒之間,具有電子之正(+)負(-)關係,砂粒能吸附污垢。另外,

粒上產生的黏性物質,亦能吸附污垢。 ]
3. 氧化分解:棲息於砂粒表面上的生物,以污垢為餌,最後分解成水與二氧化碳。

氧垂曲線:
1. 來源:市鎮污水、事業廢水、畜牧廢水、垃圾滲出水。
2. 污染物排入河川後,會同時受到袪氧作用( Deoxygenation )及再曝氣作
( Reacration ),
使河川中的溶氧隨流程而發生變化。
3. 河川受污染後可分為污染段、急速分解段、復原段及清水段等。
4. 袪氧作用會消耗水中溶氧,再曝氣作用則增加水中溶氧,此二效應相加後可發現水中溶

變化曲線為下垂形狀,稱為溶氧曲線(如下圖)。
分 區 物 理 狀 況 化 學 狀 況 生 物 狀 況
(1)污染段 水色混濁、污泥淤積、 CO2, NH3 產 生 真菌出現,細菌開始增加、藻類
(zone of degradation) 開始分解。 DO 降低。 死亡、高等動物逐漸消失。下游
段真菌被細菌破壞、污泥堆積物
上產生紅蟲攝取污泥。
(2)急速分解段 明顯的嚴重污染、污水 D.O. ≒ 0 真菌大部分消失產生紅蟲,魚
(zone of active 濁黑、黑色浮沫產生 、CO2, H2S, CH4 增 類絕跡,大部分微生物為厭氣
decomposition) H2S 臭味產生。 加。 菌,細菌數達最高值。
(3)復原段 水為淡灰色、污泥減少 D.O., NO2-, NO3-, 抵抗力強之魚類開始出現,真
(zone of recovery) 成塊狀。 SO4= 增 加 而 CO2, 菌再度出現、藻類其次出現,細
NH4+減少。 菌數減少。
(4)清水段 水色清澈、無浮沫產生 DO > BOD, DO 浮游生物出現、魚類出現、致病
(zone of clean water) 無臭。 漸趨飽和。 菌減少。

低頻率分析:
主要用於計算污染物允許排放量。7Q10 之設計流量為每十年發生一次之連續七天平均
最低流量。

等於或小於 x 之水文事件平均 T 年發生一次,其在一年發生之機率為


T=1/p
非點源污染之三大類型及其控制方程式:

(逕流分散)

(淤泥氧需求)

(藻類光合作用
減去呼吸作用)

污染物質
守恆溶質:
不會因為化學或生化反應及輻射衰變而影響汙染濃度,,其濃度分布狀況僅與是否有
其他水源注入有關。其溶質有完全溶解固體、氯化物、經過長時間而轉為溶解固體之特定金屬。
非守恆溶質:
物質經過幾十年的時間會發生化學與生物之反應,以及輻射衰變,或是有懸浮微粒者。
此物質有可氧化之有機質、營養鹽、易揮發之化學物質、及微生物。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