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目錄 導讀 死亡帶來的新視野 王浩威

9
引言 失去父母以後
15
一 死亡改變了一切
我和我母親的故事

25
1
打破禁忌

73
2
翻看遺物,選擇傳承

90
3
二 活著的益處 從身體、心智到靈性
——
開始好好過日子

111
4
健康與美容的益處

124
5
死亡拆散怨偶

137
6
死去的母親把我抱起來

155
7
終於聽見自己的聲音
168
8

三 以新的眼光看待父母
嚴苛的父母親逝去時

183
9

不必再當母親的密友

198
10
四 死亡帶來的洞見
最後期限

215
11
從死亡空間往外看

229
12
終結就是開端

256
13
謝詞

270
母親的死使我成長
1

  母親過世以後,我並不感到孤單。當我領悟到這一點,心裡既震驚又安慰。
  她還在世時, 每當我身體不適或感到無助時,就會有某種絕望的恐懼撲襲而來,讓我急速
墜入恐慌的深淵。母親過世後,這種容易陷入焦慮低潮的傾向漸漸消退。
  要是她知道原因出在她身上,肯定會很傷心。但我很清楚知道,我不再被這種負面情緒所
掌控,跟她的離世息息相關。
  只有在死亡將我倆永遠分開之後,我才能用客觀與慈悲的眼光來重新看待母親:身為女
兒、妻子、母親與女人的她,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我從母親過往生命的片段,尋找母女關係的線索,準備探索自己最幽暗的內心深處。我在
母親留下的物品中發現一副超大紅框、鏡片鬆脫的太陽眼鏡,我一把抓走。回到家的頭一件
事,就是換上我自己的暗灰鏡片。我知道,這是以不同方式觀看的開端。
  與其說我想念她,不如說我想念她存在世間的狀態。對她的欣賞與佩服,並不足以抵銷身
為她女兒的難處。
  承認這一點,是我探索母親個性的起點。我試著釐清她在我心裡激起的混亂又矛盾的情
緒。要確切了解自己的母親,竟是如此艱難。你以為你們應該最了解彼此,以為兩人曾經共用
同一軀體,理應擁有某種私密的相知相惜。事實上你們過於親近,充滿過多的需求與投射,反
倒無法像陌生人一樣客觀理解她的本質。
  下一步就是清點母親的人格,就像我盤點她的遺物一樣,決定要保留什麼、捨棄什麼,以
及如何將挑選出來的跟我自己的心理家屋加以整合。
  我把自己從母親那裡獲得的心理傳承分為四個類別:
   我得到而珍視的;
1
   我沒得到因而遺憾錯過的;
2
我得到而想捨棄的; 
  
3
   我所需要但她無力給予的。

4
  頭兩種相當直接,第三種要下一番功夫才能勇敢面對,但並不難理解。第四種則是未知的
領域,母親在世時我完全難以想像。
  母親的死亡深具意義,讓我倆找到彼此。我才剛開始耕耘與採收死亡的益處。我打算繼續
追求,並鼓勵別人也這麼做。
最後的禁忌
2
  幾十年以前,步入中年的成人有父母在世是很不尋常的事。到了二十一世紀,大部分人在
三十五到五十四歲之間喪父,而在四十五到六十四歲之間喪母。百分之五十的人到了五十四歲
會失去雙親;百分之七十的人到六十二歲時成為孤兒。隨著我們年紀增長,父母也跟著凋零。
這樣的時間架構對我們相當有利,不只是因為親子關係持續如此之久(比大多數婚姻長久許
多),也因為我們失去父母的時候都已是成人,常常也已為人父母。我們漸漸有了同理的能
力。
  把喪親的意義淡化,會剝奪這件事的改造力量。很多人未能認識它的影響,也無法把失去
父母這件事與生活的重大改變連結起來。有位五十歲的廣告業主管告訴我,她八十九歲的母親
剛剛過世,教人感傷。她隨口提及,她近來發現自己平生第一次採買衣服。這位女性向來對時
尚沒有太大興趣,也很少在自己身上花錢,卻突然開始往衣櫃裡增添時髦服飾。我問她,這個
舉動與喪親有無關係時,她很驚愕地說她不曾這麼聯想過。她母親生前多年沒買過新衣。雖然
母親的自我否決總是讓女兒困擾,女兒卻無意識地加以仿效,直到母親死後,才興高采烈地大
肆採購。她在不明就裡的狀況下,為了自己人生的下個階段而裝扮自己。
  原本讓父母無可取代的種種特質,卻只有在他們離世以後,才會成為讓我們藉以完全茁壯
成熟的東西。當我們沒有必須負責、可以求助或試圖反抗的對象時,我們在世上的角色也會有
所改變。我們成為最終的權威,也就是「大人」,權責在我們手中。不管我們與父母的關係疏
遠或密切(或是混合兩者),他們的死亡讓我們頭一次真正處於單獨(以及真正負起全責)的
狀態。
  失去父母這件事所得到的關注遠比它應得的少,而失去父母的正面影響幾乎完全被忽略。
父母的歿亡讓自己在心理上獲益,似乎否定了親情與忠誠,「那就像是在我母親墳上跳舞、慶
祝她的死亡一樣。」有位病人對我說道。
  若要與逝去父母維持成熟的牽繫,「抽離」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幫助我們找出去除干
擾後的關係本質。我們所切斷的,並非與過世父母的親子關係,而是他們在世時我們嵌入親子
關係的方式。這種新的立場讓我們得以重新詮釋過去,擴展我們對父母本身以及身處親子關係
裡的自我的了解。抽離本身、抽離提供的視角以及抽離帶來的成長,就是死亡益處裡最棒的一
種,而且是享有其他益處的先決條件。
翻看遺物,選擇傳承
3
  雖然我們無法挑選父母,但是他們死後,他們哪些特徵可以在我們身上占有最大分量,卻
是由我們決定。留心處理遺物,就是第一次可以做出這種選擇的機會。值得慶幸的是,在賣掉
房子、檢視紀念物、保留珍貴物品、轉贈不想要的部分後,即使歷經多年,我們仍然能在內心
重溫這個過程。
  整理父母的遺物,決定保留或捨棄什麼,是我們在他們過世之後的頭幾項任務之一,也是
接下來即將進行的心理工作的重要象徵。每個人都害怕這項繁重的任務,也不想去碰那些令人
憂慮不安的事 ──
觸動兒時回憶、自己終將一死的傷感、手足之間的競爭、與父母之間的未竟
之事。
  一個人如何挑選,透露出很多意含。有些人花上幾天精挑細選,試著在手足之間做出理性
或至少公平的分配。有些人耗費好幾個月細心篩選每樣居家物品,什麼都捨不得丟,到最後只
好將父母的生活跟自己的生活胡亂拼湊在一起,而非融入自己的生活。
  有太多人乾脆將物品推進永遠的心靈與實體儲藏室,從來不去面對父母留下的東西,也不
肯處理自己的願望或感受。至於如何翻閱東西(起初是實體遺物,之後則是心理傳承),最有
智慧、成果最佳的方式,就是好整以暇,但別耗費太多時間。嚴肅認真、有條有理、不時留意
這項任務的宗旨,同時很清楚這項任務不大可能、也沒必要做得十全十美。
  實物的盤點,是心理盤點的參考點。父母的遺物與童年的物品所喚起的經歷與回憶,可以
引導你去了解父母的個性,以及父母個性對你所產生的影響。勸你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心理
盤點比實物盤點挑起的情緒更為激烈,也會產生更多衝突矛盾。
  當你進行心理盤點時,要問的四個問題:
   你從父母身上獲得的,想保留的有什麼?
1

   你父母擁有,但你並未獲得、因而感到遺憾的是什麼?
2

   你從父母身上獲得卻想摒棄的是什麼?
3

   你曾經需要、但父母無法提供的是什麼?
4

  貝絲 葛
‧蘭特作了一個充滿啟示的夢:
  夢中我正在尋找放衣櫃的空間,卻在屋裡找到一個新的房間,裡面有好幾個裝滿父母衣物
的行李箱。我使用這個房間以前,得先把這些箱子清掉 ──
父母過世到現在都沒處理。這會是
個大工程,可是這樣我就有空間放自己的東西。
  在貝絲拋開父母的「行李」之前,不會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新近擴展的自我。年屆中年的她
開始學習演戲,期待在舞台上追尋事業的第二春。現在時候到了,該要捨棄父母拘束又過時的
衣物 ──
也就是他們指定給她的角色,然後扮演自選的角色。那場夢說的是,她的工作很適合
她、她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房間作為獎賞。
  挑選與拋棄舊物的儀式,不是一次就能宣告結束,也不會隨著資源回收車的到來而終止。
那是終身計畫的第一部分:在父母死後,徹底了解他們並重新創造他們。死亡的益處就是由翻
看東西開始。
開始好好過日子
4
  母親過世以後,艾莉絲 康
‧納的憂鬱症狀跟著消失無蹤,令她喜不自勝。「我在戰戰兢兢
中長大。她就像是病毒 ──
她一踏入房間,你就會被感染。」自從母親過世後,艾莉絲的自責
消失了。「她真的榨乾了我的精力 ──
現在我有更多精力留給自己和這個世界。」
  艾莉絲在母親死後,為何並未陷入低潮、無法原諒自己不曾療癒母親(或是無法原諒母親
對她予取予求)?為什麼她不會認為自己非得陪伴母親一起陷在悲慘之中、藉以懲罰自己?她
深信,即使母親從未直接說出口,還是希望女兒過得好。
  「父母的死亡有益於你的健康」,這項宣告聽起來不僅有違常理,也教人驚駭。守喪者不
是都該飽受折磨,傷慟不已,甚而無心進食或照顧自己,以至於形銷骨毀的嗎?旁人也會認定
他們此時應該對外在事物失去興趣,並且會有好長一段時間疏於關照自己。那麼,為什麼有那
麼多失去父母的人(他們絕大多數都為父母的過世真心感到傷痛)的模樣與感受卻前所未有地
好 ──
而且他們這麼說的時候,也並不感到愧疚?
  當我訪查死亡的益處時,最常聽到的,就是子女會更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他們提到像是
「我減肥成功嘍」、「我戒菸了」、「我加入健身房會員」、「我去看牙醫嘍」。他們感覺自
己更有魅力:更亮麗、更優雅或更有男子氣概。而他們也的確表現出來了。我有位同事在性情
嚴厲又過度儉省的母親過世六個月後,整個人時髦了起來。有位朋友在老看他不順眼的父親死
後,身材很快變得苗條。即使是那些極為尊敬父母的人,在父母過世後,往往也會戒除壞習慣
或養成新的好習慣。我在母親過世一年後,重新投入游泳,那時我只知道那是我認同母親的一
種方式。
  這種改變不只是打點門面而已,它們還反映出自我感覺以及與逝者關係的深沈情感轉變。
模樣更好、感覺更佳,代表的是主掌情勢、茁壯成長、抬頭挺胸以及盡情生活。
芭芭拉 金
‧斯坦一輩子都為了體重而煩惱。有一部分是遺傳問題,另一部分是父母的問題。她
二十多歲時曾經一度瘦下來,父母反倒不大自在。現年五十六歲的她回想,「有一次我跟父親
出門,遇到他的一位客戶,對方以為我是父親的女友,後來父親就不再和我出門了。女兒和父
母的互動關係總是很複雜 ──
我不能太接近父親、不能讓自己在他面前看來太美,因為那會激
怒我母親。」就因為她需要討父母歡心,所以對體重的自暴自棄,更勝於對玲瓏曲線的渴望。
  父親在芭芭拉五十四歲時過世,在這之前,她的減肥計畫一直虎頭蛇尾。而今父親走了,
計畫終於順利執行。芭芭拉的心態也不一樣了,現在她是為了自己而努力。「我再也不用應付
那種三角關係了,」她說,「這次我持續不輟,每週運動三次。我再也不覺得自己像個歐巴
桑。」
  在需索不斷的父母過世後,減重成了女人表達內心泰然自若的典型方式之一。
以新的眼光看待父母
5

  我在上紐約州的房子旁邊有片樹林,三年前,樹林裡有棵巨大的白蠟樹轟然倒下,將四周
的幼樹甚至大樹壓垮。看到巨人般的大樹無助地橫躺在地,讓人痛心。弔詭的是,這棵樹過去
雄偉矗立時,被茂密的枝葉層層遮掩,死後只剩壯健的軀體,反而更顯得威風凜凜。不過,今
年春天我注意到讓人出乎意料的東西:巨樹倒下所清出的空地,冒出一叢我最愛的野花:紅色
延齡草。碩大飽滿的葉片上脈紋很深,褐紫紅的花朵比周遭其他的花都來得肥美。白蠟樹活著
的時候,籠罩在它陰影底下的幼嫩植物難以茁壯,現在卻得到了充分的陽光、空氣與空間。
  專橫獨裁、過度膨脹的父母,往往會壓抑子女的發展。整個家以父母為中心,兒女耗費過
多的時間在應付父母:渴望父母的祝福、想到可能會惹他們不悅而忐忑不安、拼命努力滿足父
母的需索或是達到他們的期望 ──
卻幾乎總是鎩羽而歸。
  很多人只能在巨人倒塌後,才有機會伸展自己,就像白蠟樹旁的小花一樣。
  我一位友人的父親是頗有造詣的爵士薩克斯風樂手,卻放棄相當看好的音樂生涯,轉行擔
任助聽器的業務員。兒子對同一種樂器也很有天分,父親本來也很鼓勵兒子,沒想到等兒子成
為專業樂手,麻煩就上門了。每次兒子開始練習樂器,父親不知為何也在另一個房間跟著吹
奏,音量大得足以使兒子分心,讓他覺得刺耳又彆扭。儘管兒子自己的音樂生涯相當成功,卻
仍然深信父親更為優秀。
  身邊若是有喜歡私下或公開和子女較勁的家長,少有子女能毫髮無傷地全身而退,跟這種
家長性別相同的孩子(特別是霸道父親的兒子)會嘗到更多苦頭。他們常常得要等到自己的偶
像/獄卒過世,才能真正認識自己。
  在你抵達那個「死亡空間」以前,無法想像即將在你心眼之前展開的景致。所有人(包括
你自己)的輪廓突然變得格外清晰。你看得更深入也更寬廣。拉開一種有療癒效果的距離之
後,父母變成了我們的同胞,勢力不再那麼龐大,形象更為深刻,你和他們輩分相當。死亡空
間是親子關係的最後邊界,子女在那裡真正長大成人,死亡益處也隨之誕生。
「直到他們的故事結束,你才能體會箇中的含義。那個故事當然會繼續下去,只不過是在你心
中發展。」真實生命結束之後,在兒女心中的假想狀態裡,故事裡的人物是固定不動的 這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