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36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

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
半百而动
︻中作醫皆
經衰 者
典古籍,
電子时叢世
書异︼ 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 “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
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
鄭欽安醫書闡釋
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
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
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
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闡嗜 釋 、欲唐 不能劳其目,淫、
步祺
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
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
尽耶,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 民气
間中盛
醫網, 齿更
網友 恭校发长;二七,
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
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
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
火神三書頌

火神三書頌

三七生

欽安先生,醫門之魂。
明辨陰陽,號稱火神。
靈光獨耀,去偽存真。
剖判有據,朗照群昏。
所著三書,理法方論。
醫理真傳,破疑答問。
醫法圓通,萬病指針。
羽翼仲景,傷寒恒論。
妙解一元,水火二門。
火為主宰,生命獨尊。
本有輕重,豈是強分。
讀者善會,切莫欺心。

·1·
鄭欽安醫書闡釋

火神頌

劉文澄

醫中聖賢分陰陽,黃帝二書論醫詳。長沙理法方藥全,六經辨證
痊百病。壽全彙編陰陽證,三書細說理法明。代代中醫拜神聖。六經
再辨陰和陽,萬病傳變無下場。

《內經》之時,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黃帝內經·素問》
和《黃帝內經·靈樞》二書,詳理法與針灸而疏藥物,
《神農本草經》
按照陰陽術數詳中藥之用。三書結合,醫藥乃成。

仲景先師宗《內經》之旨,參合古人經驗,立六經辨證,著《傷
寒雜病論》,將疾病分六經。經者,徑也,道路也。六經也就是六種
捷徑。清代鄭欽安大師,字壽全,合六經為“一氣”。一氣有餘,為
火,叫陽證;不足為水,叫寒證,也叫陰證。至此陰陽明辨。參合陳
修園醫書及《傷寒雜病論》
,著《醫理真傳》傳醫中真理、
《醫法圓通》
明診病治病機法、《傷寒恒論》論六經千古不變之法,羽翼傷寒。至
此中醫學理論方法簡而詳、約而明。通此三書,登堂入室,造福蒼生。

·2·
陰陽為綱,辨證論治(代序)

陰陽為綱,辨證論治(代序)

清末著名傷寒學家鄭壽全,字欽安,四川邛州固驛鎮(今成都市
邛崍固驛鎮)人,生於道光四年(1824),卒於清宣統三年(1911),
享年 87 歲。學醫於一代通儒兼名醫劉止唐先生(劉氏著有《十三經
恒解》及有關子、史、詩文集等書數十種)
,教其熟讀深思《內經》、
《周易》
、《傷寒》諸書。鄭氏窮二十餘年之精力,探索三書的精髓,
始知人身陰陽合一之道,仲景立法垂方之義。故其學術思想之基礎,
上溯《周易》、《內經》,中得《傷寒》心法,下覽歷代醫家著述而兼
采其長,故醫理醫術造詣,俱臻上乘。著有《醫理真傳》
、《醫法圓通》

《傷寒恒論》三書傳世,茲就其對仲景學術的發揮作初步探討。

一、陰陽為綱,尤重心腎陽氣

《醫理真傳》自序雲:“醫學一途,不難於用藥,而難於識症。
亦不難於識症,而難於識陰陽。”《醫法圓通》自序亦說:“以病參
究,一病有一病之虛實,一病有一病之陰陽。知此始明仲景之六經,
還是一經,人身之五氣,還是一氣,三焦還是一焦,萬病總是在陰陽
之中”。從這兩篇自序可以看出鄭氏抓住仲景以陰陽為總綱的核心思
想,貫穿在全書之中而大加發揮。他以《周易》豐富的辯證法和天地
整體運動為指導,用八卦原理闡發人體生理病理的陰陽法則,堪稱精
妙之至。其中坎卦解、離卦解、辨認一切陽虛症法與一切陰虛症法,
尤屬切要。他說:“坎為水,屬陰,血也;而真陽寓焉。中一爻,即
天也。天一生水,在人身為腎,一點真陽,含于二陰之中,居於至陰
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種子也”,“離為火,屬陽,氣也,而真陰
寄焉。中二爻,即地也。地二生火,在人為心,一點真陰,藏于二陽
之中,……人身之主也”。從此論點出發,則心腎為人身立命之本,
人身賴以生存的元陰元陽,彼此互為其根,相互依存轉化,體現出分

·3·
鄭欽安醫書闡釋

之則二,合之則一的對立統一觀。他說:“坎中真陽,肇自乾元,一
也;離中真陰,肇自坤元,二也。一而二,二而一,彼此互為其根”。
這也是對《素問·生氣通天論》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絕,
精氣乃絕”的闡發。以此立論,聯繫人體病理則認為“此陰陽二氣原
是均平,自然百病不生”。如果不能使之均平,故有盛衰之別,水盛
則火衰,火旺則水弱,此陰症、陽症所由來也。並強調“要知陰陽調
和之人,六邪不侵,七情不損”、“發病損傷即有不同,總以陰陽兩
字為主”。在辨證論治中,也始終突出陰陽這個總綱,陰盛者陽必衰,
陽盛者陰必弱,不易之理也。他總結的辨認一切陽虛症法與一切陰虛
症法,是臨床數十年之經驗所形成,也是對仲景學術的豐富與充實。
在辨認陽虛症時說:“陽虛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無神,目瞑倦臥,
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飲食無味,舌青滑,或
黑潤青白色,淺黃潤滑色,滿口津液,不思水飲,即飲亦喜熱湯,二
便自利,脈浮空,細微無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縮,種種病
形,皆是陽虛的真面目,用藥即當扶陽抑陰。”在辨認陰虛症時說:
“陰虛病,其人必面目唇口紅色,精神不倦,張目不眠,聲音響亮,
口臭氣粗,身輕惡熱,二便不利,口渴飲冷,舌苔幹黃或黑黃,全無
津液,芒刺滿口,煩躁譫語,或潮熱盜汗,乾咳無痰,飲水不休,六
脈長大有力,種種病形,皆是陰虛的真面目,用藥即當益陰以破陽”。
這兩節陽虛、陰虛辨證綱要,在《醫理真傳》卷二、卷三中,並列舉
31 條陽虛病症、29 條陰虛病症,採取問答形式,詳加論證,反復推
明,最切實用。又在《醫法圓通》卷一、卷二中,對心病不安、肺病
咳嗽等 51 種病症,逐證逐條分辨,充分體現了仲景辨證論治以陰陽
為綱,並聯繫實際的具體運用方法。然而鄭氏在陰陽兩綱中,特別著
重陽氣,認為“有陽則生,無陽則死。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
賴此先天一點真氣耳。真氣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氣立刻亡,人亦
立刻亡。故曰人活一口氣,氣即陽也,火也,人非此火不生”。故論
治時即強調“治之但扶真陽,內外兩邪皆能滅,是不治邪而實治邪
也”。在論氣血二者,氣占主導地位,指出“人體合而觀之,一陰一
陽而已,更以陰陽凝聚而觀之,一團元氣而已”。他特別強調坎中一

·4·
陰陽為綱,辨證論治(代序)

點真陽的作用,為人立命之根,真種子也。其說:“陽者陰之根也,
陽氣充足,則陰氣全消,百病不作”。“真氣命根也,火種也,藏於
腎中”。故其治病立法,首重扶陽,臨症時必首先考慮元氣盈虛損傷
情況,以扶陽救逆,抑制陰邪,他善用大辛大熱的姜、桂、附之類來
治療陽虛虛損之證,而且屢用大劑量治癒許多群醫束手的大症、重
症,被人們尊稱為“鄭火神”。可以說,他把傷寒三陰病理法方藥發
揮得登峰造極,大量運用理中、四逆輩治療諸種雜病,如血證、心痛、
頭痛、咳嗽、臍痛、中風、發斑、胃痛、痿躄、譫語,以及耳、目、
喉、舌、齒、鼻等百餘種病證,均能見微知著,活法圓通,技巧獨超,
療效卓然。他認為“四逆湯力能扶先天之真陽”,並非專為少陰立
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備。複謂:“此方功用頗多,得其要者,
一方可治數百種病,因病加減,其功用更為無窮,余用此方救好多人,
人咸目余為姜附先生”。大大擴展了仲景三陰症四逆輩的治療範圍。
筆者遵鄭氏重陽氣之旨,曾治一心病不安之患者李某,男性,年已
60,面容蒼白無神,聲音細小,兩腳浮腫,特別怕冷,雖暑熱炎天,
兩足亦冰涼,口幹口苦,咽喉乾燥,口中無津液,但不思飲水,脈浮
數,西醫診斷為“心房顫動”,脈搏一分鐘達 120 次,動則氣喘,心
慌不安,舌質淡紅,苔白滑。乃師法鄭氏用補坎益離丹治之,連服五
劑,服後自覺咽喉乾燥減輕,口中微有津液,無其他不良反應。其後
附片用量逐漸增加至每劑 200 克,連續服 20 劑,自覺精神好轉,兩
腳浮腫消,不復畏寒,口中津液多,已不口幹口苦,脈搏穩定在一分
鐘 95-100 次左右,繼服用原方加補腎藥物,如蛤蚧、砂仁、益智仁、
補骨脂、仙茅、黃芪、人參等,又續服 20 劑,脈搏每分鐘 85-90 次,
其他症狀消失而告愈。此方重用附子以補真陽,桂枝以通心陽,真火
旺,則君火自旺;又腎為水髒,真火上升,真水亦隨之上升以交于心,
水既上升,又必下降;複取蛤粉之鹹以補腎陰,腎得補而陽有所附,
自然合一矣。況又加薑、草調中,最能交通上下,故曰中也者,調和
上下之樞機也。此方藥品雖少,而三氣同調,心腎相交,水火互濟,
故治之而愈。鄭氏說:“餘意心血不足與心陽不足,皆宜專在下求之,
何也?水火互為其根,其實皆在坎也。真火旺則君火自旺,心陽不足

·5·
鄭欽安醫書闡釋

自可愈,真氣升則真水亦升,心血不足亦能療”。由此可見,鄭氏之
重陽氣實際是重少陰腎中之陽也。

二、百病不離六經氣化

鄭氏說:“氣化二字乃傷寒書一部的真機”。從氣化方面對傷寒
進行闡述,對六經各作證解、附解,證解是六經大旨,附解是補六經
未發之大意,頗有精卓之見。他說:“今人只知冬月為傷寒,不知一
年三百六十日,日日皆有傷寒,只要見得是太陽經證的面目,即是傷
寒也”。他認為六經各有標、本、中三氣,客邪入於其中,有從中化
為病,有不從中而從標化為病,有本氣為病。邪入一經,初見在標,
轉瞬即在中。如果不細心辨證,便不瞭解邪之出入變化。所以六經受
病均可依據其標、本、中氣的變化進行分析。三陽之病是陽盛陰虧,
故救陰為先;三陰之病是陰盛陽必衰,以溫補為要。但陽中有陰症,
陰中有陽症,則須弄清三陰三陽互為表裏的氣機。並按照辨陽虛症、
陰虛症法所舉似實而虛,似真而假的諸種實況而施治,始能無誤。他
同時指出“真陽之氣機發動必先行於太陽經,而後行于諸經”。這樣
就特別強調了真陽氣機在六經中的重要性,因而標、本、中氣從化立
論,都離不開此真陽之氣。同時他還認為邪氣入於六經與正氣相搏,
在一定的條件下“陽極化陰,陰極化陽”互相轉化,導致了六經病的
寒熱虛實變化。明確地提出《傷寒論》一書,“通體就在這邪正兩字,
正氣乃六經之本氣,六經只受得先天之真氣,受不得外來之邪氣,邪
氣即客氣也。客氣者何?風、寒、暑、濕、燥、火是也。正氣旺者,
客氣不得而幹之,正氣弱者,客氣即得而入之”。他還認為風寒之邪
不僅由於太陽經自表及裏地傳變,而且三陰三陽俱可由於客邪而致病
的見解:“仲景首以寒客立論,先提出六經本氣,後指出寒邪之客氣,
或在三陽,或在三陰,……實因人體五臟之偏盛所致”。他認為“仲
景雖未將六客逐位立論,舉傷寒一端而六客俱在也”。惟一日太陽,
二日陽明挨次傳經之說,則不可盡拘。鄭氏提出“傷寒有傳經不傳
腑,傳腑不傳經的,更有直中太陰、少陰、厥陰,切切不可拘於一日

·6·
陰陽為綱,辨證論治(代序)

太陽,二日陽明上面搜尋,總在這六經提綱病情上體會,即誤治變逆
亦可知也”。又說:“舉傷寒而萬病已具,揭六經,明六氣,而一年
節候已賅。論客氣由外入內,剝盡元氣,能令人死,步步立法,扶危
為安,似與內傷無涉,不知外邪入內,剝削元氣,乃是六經,七情由
內而戕,剝削元氣,毋乃非六經乎?”仲景立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
十三方,各對準邪之傳變,及其所在之臟腑,步步立法施治,不僅不
止於治冬月傷寒,且亦不限於外感病。清初柯韻伯亦有傷寒方不只治
傷寒病之論。且寒邪入內,剝削元氣,自不能不引起內傷,而無論外
感內傷,皆使一元真氣有損,故謂舉傷寒而萬病已具。徐靈胎說:“醫
者之學問,全在明傷寒之理,則萬病皆通”。鄭氏駁斥“仲景方是為
冬月傷寒立法,並非為內傷與雜病立法”為可鄙,隨即舉出許多內傷
病用傷寒方治癒之實例。如甘草乾薑湯治內傷失血、肺痿;理中湯治
嘔吐、泄瀉;小柴胡湯治肝氣抑鬱不舒,兩肋脹痛,桂枝龍牡湯治夜
夢遺精;真武湯治腎臟不溫,水泛為痰等,亦足證其立說之有據。筆
者師鄭氏之意,常用甘草乾薑湯以治吐血;真武湯以治腎臟陽虛,水
泛為痰之證,多能取效。如患者王某,男性,42 歲,身體消瘦,面
容萎黃無神,兩顴突出,耳鳴,兩足發燒,雖冬季晚上,足部亦伸出
被外,但其他部分怕冷,咳時氣緊,吐白泡沫涎痰,略帶鹽味,舌質
淡紅,苔白膩,脈沉弦,近月來日益加重,不能平臥,突然咳吐鮮血。
從上述種種症狀來看,此為腎陽虛寒之證。先以甘草乾薑湯守中以複
陽,止血而寧咳。炮薑、炙甘草用量各 120 克,服藥兩劑後,果然血
止而咳亦減。腎為水髒,腎中真陽衰微不能化氣行水,水邪上逆,沖
肺而咳,以大劑真武湯治之。附片初為 50 克,繼增至 120 克,連服
8 劑,咳喘明顯好轉,痰亦減少,已能平臥,不如從前之怕冷。為加
強溫中,預防再次吐血,以炮姜易生薑,去白芍加上肉桂以補腎中真
陽,又服 10 劑,諸症消失而告愈。按甘草乾薑湯一方,仲景以之治
誤吐逆煩躁而厥者,取大甘以化熱,守中而複陽也,亦治肺痿之虛寒
者。真武湯一方,治少陰傷寒、腹痛,小便不利,自下利者,茯苓、
白術補土利水;以附子之辛熱,壯腎之元陽,則水有所主,不致上泛;

·7·
鄭欽安醫書闡釋

生薑之辛散,佐附子以補陽;白芍斂陰和營。舉此二方,足以說明傷
寒方可治內傷雜病。

三、聯繫實際,闡釋條文精義

《傷寒恒論》一書,其特點不在抄襲前人陳說,而是緊密扣合臨
床實際,切實說理,獨抒己見來注釋《傷寒論》。如太陽上篇 2 條: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發于陽者七
日愈,發于陰者六日愈。”注釋說:“病發于陽,指太陽也,太陽底
面,即是少陰,病發于陰,指少陰也。若專指太陽營衛之陰陽,則與
太陽風寒兩傷病情不符。餘每臨症,常見獨惡寒身痛而不發熱者,每
以桂枝湯重加附子,屢屢獲效。以此推之,則病發于陰,確有實據。
至所言六、七日者,是論陰陽之度數說法也。又如太陽中篇 13 條: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注釋說:“凡咽喉乾燥之人,津液已傷,
豈可再行發汗,以重奪其液乎?有因下元坎中真氣衰微,不能啟真水
上升而致者,法宜扶陽;有因邪火灼其津液而致者,法宜清潤;有因
寒水逆於中,阻其胃中升騰之氣而致者,法宜行水”等不同情況,並
示人在臨症中應細心察之,“若此等證皆非發汗所宜。”這種從臨症
角度來注釋,對後學多所啟迪。如筆者治陳某咽喉乾燥,其人面白無
神,口中無津液,甚至口糜(即口腔潰瘍),怕冷,不思茶水,舌質
淡紅,無苔,脈沉細,椒、薑、炒花生、炒瓜子都在禁食之列。由以
上種種病情來看,此由腎中真陽不足,不能啟真水上升而致;又少陰
腎經循咽喉,挾舌本。故遵鄭氏真水不上升之意,先以炮姜甘草湯試
服之,無不良反應,隨即以大劑四逆湯治之,三味藥劑量各 60 克,
連服四劑,咽喉乾燥等證悉愈。雖吃煎妙辛辣食物,亦未復發。該書
另一特點是不限於前人所說,敢獨抒己見,對原文疑誤之點進行辮誤
糾正。如少陰後篇 13 條:“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
便不利,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他認為按少陰病而至四逆,
陽微陰盛也,其中或咳、或悸者,水氣上幹也;小便不利者,陽不化
陰也;腹痛下重,陰寒之極也。法宜大劑回陽為是,而此以四逆散主

·8·
陰陽為綱,辨證論治(代序)

之,吾甚不解。又厥陰後篇 47 條:“幹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
萸湯主之。”鄭氏認為“夫頭痛六經皆有,不將巔頂指出,則厥陰之
證,尚屬含糊”。類似這種辨疑正誤,在各篇中皆有。如辨厥陰後篇
40 條下利證,僅只舉脈而無證。注釋說:“按下利一證,原有因寒、
因熱、因濕、因膀胱失職、因中虛、因飲食,種種不一,總要認證分
別陰陽實據。……若只是一脈而論證,未免不恰,況脈只數十端,而
病有千萬,何得只憑脈一端立說?仲景當不若此,定有遺誤”。而且
對條文中的死證、不治,也提出應積極及時救治,如少陰前篇 21 條:
“少陰病,惡寒,身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他說:“能急溫
之,手足能溫者,尚可不死,醫者亦不得束手旁觀,能無僥倖之一愈
也”。示人靈活看待條文的論斷,而勿固執。對指導臨床有積極意義。

四、結語

總之,鄭氏對仲景陰陽學說和三陰證發揮頗多,是近代不可多得
的一位傑出的傷寒學家。由於他學識精深,經驗豐富,膽識超人,擅
長運用大劑量的大辛大熱之藥愈疾,而名噪一時。他留下的三部著
作,對當前臨床上治療疑難病證以無窮啟迪,值得研究與發掘。

唐步祺于成都槐樹齋

1995 年 3 月

·9·
鄭欽安醫書闡釋

鄭欽安傳

鄭壽全,字欽安,四川邛州(今四川邛崍)人。生於清道光四年
(1824),卒於清宣統三年(1911),年 87 歲。早年學醫於夙儒兼名醫
雙流劉止唐先生,從受《周易》
、《內經》及《傷寒論》諸書,均熟讀
而深思之,奠定醫學理論基礎.繼複博覽醫書七十餘種,加以融會而
貫通之。行年二十有四,即懸壺于成都,因其醫理、醫術造詣俱臻上
乘,醫德亦冠絕儕輩,踵門而求治者常絡繹不絕,聲望日隆。清同治
八年(1869)刊行《醫理真傳》
,十三年(1874)刊行《醫法圓通》,
清光緒二十年(1894)刊行《傷寒恒論》
,三書各具特點,又能理論
聯繫實際,切合臨床應用,一時為廣大醫家視為濟世活人之鴻寶。

《醫理真傳》除綜述祖國醫學基本理論外,尤著重於治病先分辨
陰陽,列舉陽虛證、陰虛症之特徵,並各舉數十例加以闡發印證。其
中心論點則謂人身以元陰、元陽為立命之本,而以陽為主導,故善於
用姜、桂、附等大辛大熱藥味,量重而准,治癒不少群醫束手之大症、
急症,而被人尊稱為“鄭火神”,蓋猶昔人稱善用熱藥之良醫為一爐
火也。實則鄭氏亦常用有石膏、芒硝、大黃等寒涼藥味方劑如白虎、
承氣諸方以治病救人。《醫法圓通》仍本治病注重陰陽實據及處方活
法圓通之主旨,“採取雜症數十條,辨明內外,判以陰陽,經方時方,
皆納於內,俾學者易於進步,有戶可入”。書首《用藥弊端說》舉出
當時醫界積習及沿誤而示人以用藥準繩。書末更指出善於圓通運用成
方,一方即可治多種疾病,如四逆湯一方善用之,即可治癒二十多種
疾病。其中頗多獨到之處,為它書所未嘗論及者。至於《傷寒恒論》
一書,特點亦不在抄襲前人陳說,而是緊密扣合臨床實際,即情言理,
並能獨抒己見,對原書疑似之處,加以糾正。其《自序》亦謂:“茲
將原文逐條一一剖析,不敢與前賢並駕,但就鄙見所及,逐條發明,
雖不敢雲高出手眼,此亦救世之本心,聊以補名賢之不逮,亦大快事

·10·
鄭欽安傳

也。”張仲景《傷寒論》,自金·成無己《注解傷寒論》問世後,歷
代注解者無慮百家,鄭氏《恒論》能不稗販陳說,獨立于醫學之林,
誠難能而可貴矣。

然鄭氏雖有如此卓越之成就,而過去國內知之者寡,主要由其著
作及後學,率局限於川滇一隅。自 1981 年在首都召開中日《傷寒論》
學術討論會及北京中醫學院任應秋教授著《研究傷寒論的流派》加以
闡明後,始確認其與惲鐵樵、曹穎甫等同為近代具有代表性的傷寒學
家,肯定其在我國醫學史上的地位。雲南中醫學院院長吳佩衡、成都
中醫學院教授吳棹仙等俱受其影響。中醫院校教材《中醫各家學說》
第五版列有專節,論述其成就。1984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實
用中醫內科學》
,其中消渴一節,引用鄭氏之言曰:“消渴生於厥陰,
風木主氣,蓋以厥陰下木而上火,風火相煽,故生消渴諸症。”成為
消渴症從肝論治創見。鄭氏更論及有先天真火浮游於上、中、下而成
的三消症,宜從陽虛論治,應導龍歸海,治以潛陽、封髓、四逆、白
通諸方,始有顯效,更為他人所不敢言的以陽為主導觀點之發揮。鄭
氏于祖國醫學之貢獻,誠為不少不小矣。

江津王利器曰:當中國醫學為世界注目之際,傳來巴蜀書社出版
鄭氏《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及《傷寒恒論》資訊,殊令人振奮不
已。曩者,任應秋教授為之評介其學術價值於前,今茲,唐步棋大夫
為之整理闡釋鄭氏三書于後,應秋為余同鄉,步棋為余同學,余與二
君過從甚密,因而得知鄭欽安其人。今應秋雖已長逝,不及見鄭氏書
之重印問世,而步棋為之整理出版,發潛德之幽光,其功為不可沒矣。
余嘗讀葛洪、顏之推二家之書,而知注連之病已發視于東漢時代,如
鄭玄《周禮·瘍醫》注,劉熙《釋名·釋疾病》
,俱有“注病”之說,
特其時對此“一人死,一人複得,氣相貫注”之病,束手無策,徒憑
巫醫之“祓送家鬼,章斷注連”而已。自生長在東西晉間之葛洪出,
著《肘後備急方》
,始就所見三十四候,為之對症下藥,“一方一論,
悉已試而後錄之”,頗收十全之功。注連,即今所謂結核傳染病也。
世之言醫學史者,相率以此為十九世紀德人科赫(Ck-och1843-1910)

·11·
鄭欽安醫書闡釋

所發現,而不知在四世紀年代,葛洪早發現,且有相應之處方,為之
治療矣。然則中國對世界文化之貢獻,夫豈四大發明而已哉!蓋中國
科技史料之發掘與整理,從而發揚光大之,實為我炎黃子孫責無旁貸
之大業。時因撰寫《鄭欽安傳》,強調其對傷寒學之貢獻,遂論及葛
洪對注病之發現與相應之治療,非辭費也,蓋有不得已於言者矣。

1988 年春節於北京曉傳書齋利器氏志

·12·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
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
半百而动
︻中作醫皆
經衰 者
典古籍,
電子时叢世
書异︼ 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 “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
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
醫理真傳
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
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
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
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 原著朴清。
·是
鄭欽以
安 嗜、欲不能劳其目,淫、
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闡惧 釋于物唐 ,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
步祺
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 “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
尽耶,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
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 民以
間中时
醫網下
網友,故
恭校有子;三七,肾气平均,
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
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
電子版序

電子版序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醫更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幾千年來一直維護著中華民族的健康。繼承和發揚中醫,本是我們與
生俱來的使命。可是由於種種原因,中醫的許多典籍,目前仍然藏在
深閨。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歷史,已經進入資訊時代。為了充分利用現
代電子科技發揚祖國傳統醫學、弘揚祖國優秀文化,我們民間中醫網
的網友們自發地組織起來,啟動了“中醫經典古籍電子叢書”的編制
工作。

鄭欽安的 《醫理真傳》是我們完成的第一部電子版書籍。本書
以巴蜀書社 1996 年 1 月出版的《鄭欽安醫書闡釋》中的《醫理真傳》
為底本,校對過程中儘量保持原版原貌,修正了原書的印刷排版錯
誤,並重新繪製了大部分插圖。參與本書校對工作的網友有oooking、
wesleybb、澄空助理、念佛、白芍、漢服等,全書由漢服統稿並排版。
在整理過程中同時得到了三七生先生和劉文澄先生的支持與幫助,在
此一併表示感謝。

“中醫經典古籍電子叢書”發佈於“民間中醫-理論方法”論
壇。我們力圖提供正確無誤的電子版,但限於能力,自知錯誤在所不
免。因此我們希望所有閱讀本係列電子書的朋友能夠將發現的錯誤在
此論壇上告知我們,我們會根據實際情況不定期地更新。從其他地方
獲得本書的網友,也請及時到此處查詢,獲得最新的圖書版本,以免
有錯誤的版本流散無窮。我們仍在製作其他一些優秀的中醫圖書的電
子版,也希望並歡迎更多的志願者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

民間中醫網 中醫經典古籍電子叢書志願編撰組

西元二○○六年三月

·1·
鄭欽安醫書闡釋

火神立名之本(代序)

物有終始,事有本末,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君子務本,本立而
道生。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一切動力皆來源於火,能源不過是藏火之物。火者,活也,氣也。
通天下一氣耳。

人類的文明是從用火開始的,人類的發展是從治水開始的。自古
水災甚於火患。

治病亦然。心藏神,腎藏精。主明則下安,心清則腎靜。君火以
明,相火以位。樞機在火。以火立名,不亦宜乎?

西元二○○六年二月 三七生於複泰草堂

·2·
鄭欽安原敘

鄭欽安原敘

醫學一途,不難於用藥,而難於識症。亦不難於識症,而難於識
陰陽。陰陽化生五行,其中消長盈虛,發為疾病,萬變萬化,豈易窺
測?診候之際,猶多似是而非之處,辨察不明,鮮有不誤人者也。余
蜀南臨邛人也,遷居于成都省城,學醫于止唐劉太老夫子,指示《黃
帝內經》
、《周易》太極、仲景立方立法之旨。余沉潛於斯二十餘載,
始知人身陰陽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所覽醫書七十餘種,每
多各逞己見,亦未嘗不講仲景之法,然或言病而不道其病之所以然,
或言方而不探其用方之所以妙,參差間出,使人入於其中而茫然。近
閱閩省陳修園醫書一十三種,酌古准今,論深注淺,頗得仲景之微,
亦且明透。其中分陰分陽之實據,用藥活潑之機關,間有略而未詳者。
餘不揣鄙陋,以管窺之見,謹將乾坤化育,人身性命立極,與夫氣機
盈縮,內因、外因,陽虛、陰虛病情實據,用方用法,活潑圓通之妙,
詳言數十條,以明仲景立法垂方之苦心,亦足以補修園先生之未逮。

因志在活人,遂不知其言之妄也,高明諒之。

同治己巳菊月蜀南臨邛欽安鄭壽全書

·3·
鄭欽安醫書闡釋

清末四川著名傷寒學家鄭壽全(字欽安),精通岐黃仲景之學,
善施熱藥起沉屙於桴鼓之間,而名噪西南各地。所著《醫理真傳》
、《醫
法圓通》二書,最能代表其學術思想,也是其一生獨特經驗之總結。
鄭氏師古而不泥古,從元陰元陽立論,把傷寒理法推而廣之,用於各
種雜病之辨治,多能應手取效。我曾治一“過敏性鼻炎”病人,鼻流
清涕不止,噴嚏不休,多方治療無效,翻閱《醫理真傳》,方知有上
焦真陽不足,致津液外越為病之理,用鄭氏倡言之大劑四逆湯合姜桂
湯,數劑而愈。又一急性“腎衰”所致癃閉病人,根據《醫法圓通》
所言:“由下焦陽微,陰寒阻截膀胱之路,陽微無力,不能化之,故
小便不利”之理,用鄭氏主張之桂苓朮甘湯倍桂加大劑附片,兩劑而
小便通利,病情逐日緩解。深信鄭氏書中所言不虛,內涵豐富,見解
獨超。《醫理真傳》所舉陽虛證、陰虛證各數十條,皆為臨證之真實
紀錄,其辨在疑似之間,其治巧妙而多驗。仔細研究,鄭氏雖然強調
辨別陰陽,實則重在陽氣,善用辛熱為長,其于陽虛辨治,所積累之
獨到經驗,確是祖國醫學中一份珍貴寶藏。

蜀中唐步祺先生,工于文,精於醫,學驗皆優。其對鄭氏著作研
究有素,不惜數年之精力,逐條逐句,細勘點校,並附〔闡釋〕旁徵
博引,彰明義理,展現奧旨,又將自己實踐心得融於其中,是以學知
所用,確非隨文釋義者可比。《醫理真傳》闡釋稿成,恭讀之余,啟
迪良多,真如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所謂:“入之愈深,其進愈難,
而其見愈奇”之感。當今之世,慢性疾病突出,寒涼之劑常難取效,
則此書之出版問世,於提高療效將大有裨益。是以為序。

郭子光 于成都中醫學院

西元一九八七年十一月

·4·
前 言

前 言

《醫理真傳》刊行于同治八年(西元 1869 年)
,該書以理論指導
臨床,從臨床來驗證理論,其卷一除約述祖國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外,
有辨認一切陽虛症法,辨認一切陰虛症法二目,分辨陽虛、陰虛病情、
病象各異,隨即於卷二、卷三分別列舉陽虛症問答、陰虛症問答各數
十條實例,一一加以說明,卷四更就雜問及認病捷要總訣、用藥金針,
一一指出,均極切實用而便於掌握。因其所長尤在治陽虛症,屢用大
劑量姜、桂、附治癒許多群醫束手的重病患者,被人們尊稱為“鄭火
神”。今讀其書,陽虛、陰虛各立專卷,病況不同,方藥亦異,而各
盡其圓通之妙,故雖長於治陽虛症,實亦不能以偏概全。北京中醫學
院任應秋教授在研究《傷寒論》的流派中稱其與曹穎甫、惲鐵樵、陸
淵雷等同為近代具有代表性的傷寒學家,肯定其在醫學史上的地位。
西南地區名醫如雲南中醫學院院長吳佩衡,成都中醫學院教授吳棹仙
等俱受其影響。惟其書出版已逾百年,世變屢更,迄今很難覓得。值
此文化科學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盛世,競相整理古籍文獻以為今
用,如此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至今仍有實用價值之名著,實有重印以
廣流傳之必要。但原書文筆簡煉,義蘊尚待發揮,爰就平日學習所得
及臨床經驗,先對《醫理真傳》一書,加以點校,並為之闡釋。其中
少數囿於時代、成見之論,不作刪改,以保持原貌,但加以說明。至
於明顯的錯訛字句,則隨文予以訂正,以求其更易於閱讀而便於應
用,但一般不出校語,以“( )”標明錯文,脫文或衍文,校改後
之正字或補入者,則用“〔 〕”標出。又原文間有雙行小字夾註,
今改用五號仿體單行,注文前後加圓括以示區分,原著價值早有定
評,闡釋限於水準,疏誤自知不免,幸祈讀者不吝指正。

又本書在草創過程中,蒙成都中醫學院研究員、原副院長侯占元
親切關懷;四川華西中醫藥研究所所長吳傳先惠借資料;初稿完成

·5·
鄭欽安醫書闡釋

後,經成都中醫學院戴佛延教授,四川省文史研究館夏順均館員惠
閱,提示許多寶貴意見,加以修改。定稿後,更承成都中醫學院郭子
光教授于百忙中親自審閱,並為撰序;全國知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
王利器為原書作者鄭欽安撰傳;國務院古籍整理領導小組組長李一氓
親為題簽;知名人士廖沫沙題寫扉頁,巴蜀書社編輯同志審核出版。
均付出了辛勤勞動,謹在此並致謝忱。

唐步祺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于成都

·6·
醫理真傳目錄

目 錄

電子版序.............................................................................................................1
火神立名之本(代序) .......................................................................................2
鄭欽安原敘 .........................................................................................................3
序........................................................................................................................4
前 言.............................................................................................................5
醫理真傳卷一 .....................................................................................................1
乾坤大旨................................................................................................................................1
坎卦詩....................................................................................................................................2
坎卦解....................................................................................................................................2
離卦詩....................................................................................................................................4
離卦解....................................................................................................................................4
氣、血兩字作一卦解 ............................................................................................................5
君、相二火解 ........................................................................................................................5
真龍約言................................................................................................................................7
五行總括圖 ............................................................................................................................9
三焦部位〔說〕 .................................................................................................................. 15
五運所化..............................................................................................................................16
五行本體受病相傳為病.......................................................................................................17
論氣血盛衰篇 ...................................................................................................................... 18
辨認一切陽虛證法 .............................................................................................................. 19
辨認一切陰虛證法 .............................................................................................................. 21
外感說..................................................................................................................................21
內傷說..................................................................................................................................23
望色......................................................................................................................................23
聞聲......................................................................................................................................25
問症......................................................................................................................................26
切脈......................................................................................................................................26
傷寒六經提綱病情 .............................................................................................................. 28
六經定法貫解 ...................................................................................................................... 28
太陽經證解 ..........................................................................................................................30
陽明經證解 ..........................................................................................................................32
少陽經證解 ..........................................................................................................................34
太陰經證解 ..........................................................................................................................36
少陰經證解 ..........................................................................................................................39
厥陰經證解 ..........................................................................................................................40
醫理真傳卷二 .................................................................................................. 43
陽虛症門問答 ...................................................................................................................... 43
客疑篇..................................................................................................................................74

·i·
鄭欽安醫書闡釋

醫理真傳卷三 .................................................................................................. 77
陰虛症門問答 ...................................................................................................................... 77
醫理真傳卷四 ................................................................................................ 111
雜問....................................................................................................................................111
切脈約言............................................................................................................................130
三指說................................................................................................................................131
拙見解................................................................................................................................132
氣機迴圈圖 ........................................................................................................................ 133
再解古脈說 ........................................................................................................................ 133
五行說................................................................................................................................134
認病捷要總訣 .................................................................................................................... 138
發熱類...........................................................................................................................138
瘧疾...............................................................................................................................138
鼓脹...............................................................................................................................138
積聚...............................................................................................................................139
痰飲...............................................................................................................................139
咳嗽...............................................................................................................................139
喘...................................................................................................................................140
嘔吐...............................................................................................................................140
霍亂...............................................................................................................................140
呃逆...............................................................................................................................140
痢症...............................................................................................................................141
頭痛...............................................................................................................................141
耳、目、口、鼻、唇、齒、喉...................................................................................141
心痛...............................................................................................................................142
胸、腹、脅、背、腰、肘、胯、膝,痛、腫 ...........................................................142
二便病...........................................................................................................................142
辨認脈法.......................................................................................................................142
辨認諸症法...................................................................................................................142
辨認瘡法.......................................................................................................................143
辨認痘法.......................................................................................................................143
辨認目疾法...................................................................................................................143
辨色法...........................................................................................................................143
辨舌法...........................................................................................................................143
辨口氣...........................................................................................................................144
辨口流涎水...................................................................................................................144
辨二便...........................................................................................................................144
辨皮毛肌膚...................................................................................................................144
辨飲食...........................................................................................................................144
辨起居性情...................................................................................................................144
欽安用藥金針 .................................................................................................................... 145
寒邪外入圖 ........................................................................................................................ 145
寒邪內生圖 ........................................................................................................................ 146
附:禳久病不愈,一切怪症奇瘡善法小神作祟亦同...................................................... 148

·ii·
醫理真傳卷一

醫理真傳卷一

乾坤大旨

ぁ乾為天,屬金,純陽也。稱為老父、老陽、老子,又名曰龍。
あ坤為地,屬土,純陰也。稱為老母、老陰。乾坤交媾,化生六子。
乾之初爻,乘于坤之初爻,而生長男,震也。乾之二爻,乘於坤之二
爻,而生中男,坎也。乾之三爻,乘於坤之三爻,而生少男,艮也。
故曰:乾道成男(初爻、二爻、三爻,喻乾金真精真氣發洩之次序也)。坤之初爻,
乘于乾之初爻,而生長女,巽也。坤之二爻,乘於乾之二爻,而生中
女,離也。坤之三爻,乘於乾之三爻,而生少女,兌也。故曰:坤道
成女(初爻、二爻、三爻,喻坤土真陰流露之度數也)。乾坤六子,長少皆得乾坤
性情之偏,惟中男中女,獨得乾坤性情之正。人秉天地之正氣而生,
此坎離所以為人生立命之根也。

【闡釋】鄭氏自序謂:學醫于劉止唐(清代中葉四川經學家兼醫學家),深
悟《內經》
、《周易》及仲景立方立法之旨。故《醫理真傳》一書,首揭乾坤大旨,
闡述《周易》八卦學說,而以坎、離為人生立命之根。醫《易》相通,古人每有
言及。唐代孫思邈曾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明代張景嶽《類經·醫
易義》全文數千言,義既精詳,文亦優美,備言醫易相通之理,在醫學及哲學史
上,都有相當價值。其要點是“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而造化萬物;人生之理,
以陰陽二氣而長養百骸。《易》者、易也,具陰陽動靜之妙;醫者、意也,合陰
陽消長之機。雖陰陽已備於《內經》
,而變化莫大乎《周易》
。故曰天人一理者,
一此陰陽也;醫《易》同源者,同此變化也。豈非醫《易》相通,理無二致,可
以醫而不知《易》乎?”祖國最早醫學的經典《內經》,雖托始于黃帝,而成書
卻在春秋戰國時期。《易經》是我國最早講陰陽的辯證唯物哲學,托始於伏羲固
不可信,但最初的記載不晚於西周。其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陰、陽),
兩儀生四象(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四象生八卦(乾ぁ、坤あ、震ぃ、巽
い、坎ぅ、离う、艮ぇ、兑え)。八卦相重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萬一千
五百二十策,愈演愈繁,變化莫測,是即所謂“陰陽分而天地立,四時行而百物
生”。故“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這是一種略帶發展進化意義的樸素辯證唯物

·1·
鄭欽安醫書闡釋

觀點。《內經》全面繼承了這種學說,肯定了世界的物質性及對立統一規律,闡
發天人合一及陰陽五行的道理,以應用於醫學,對祖國醫學理論方藥的發展,發
揮了很大的作用。《內經》的三陰、三陽,亦是在四象的基礎上產生的。所以直
到近代名醫,如惲鐵樵還大談醫《易》相通的道理。目前國內外不但有人在研究,
而最近張仲景國醫大學努力按照中醫教育的特點,根據“醫《易》同源”,“學
醫必須懂《易》”的傳統經驗,在課程的設置中還新增加了《易經》。

關於八卦,有伏羲與文王畫卦兩種說法,前者以乾、坤、震、巽、坎、離、
艮、兌,分別代表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後者以八卦配五行,乾兌
為金,震巽為木,坤艮為土,坎為水、離為火。在方位上,前者是乾上坤下,離
左坎右;後者是火南水北,木東金西。在兩種排列中,乾坤坎離都居重要位置,
故醫家言陰陽、五行、八卦,特重坎、離、水、火。張氏《類經·五行統論》謂:
“變雖無窮,總不離乎陰陽;陰陽之用,總不離乎水火。所以天地之間,無往而
非水火之用。欲一言而蔽五行之理者,曰乾坤付正性於坎離,坎離為乾坤之用
耳。”鄭氏謂乾坤六子惟中男(坎)中女(離)獨得性情之正,為人生立命之根,
義亦同此。

坎卦詩

天施地潤水才通,一氣含三造化工。

萬物根基從此立,生生化化沐時中。

坎卦解

坎為水,屬陰,血也,而真陽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
在人身為腎,一點真陽,含于二陰之中,居於至陰之地,乃人立命之
根,真種子也。諸書稱為真陽。真陽二字,各處講解字眼不同,恐初
學看書,一時領悟不到,以致認症不清,今將各處字眼搜出,以便參
究。真陽二字,一名相火,一名命門火,一名龍雷火,一名無根火,
一名陰火,一名虛火。發而為病,一名元氣不納,一名元陽外越,一
名真火沸騰,一名腎氣不納,一名氣不歸源,一名孤陽上浮,一名虛
火上沖,種種名目,皆指坎中之一陽也。一陽本先天乾金所化,故有
龍之名。一陽落于二陰之中,化而為水,立水之極(是陽為陰根也),水

·2·
醫理真傳卷一

性下流,此後天坎卦定位,不易之理也。須知此際之龍,乃初生之龍
(龍指坎中一陽也),不能飛騰而興雲布雨,惟潛於淵中,以水為家,以

水為性,遂安其在下之位,而俯首於下也。若虛火上沖等症,明係水
盛(水即陰也),水盛一分,龍亦盛一分(龍即火也),水高一尺,龍亦高
一尺,是龍之因水盛而游,非龍之不潛而反其常。故經雲:陰盛者,
陽必衰,即此可悟用藥之必扶陽抑陰也。乃市醫一見虛火上沖等症,
並不察其所以然之要,開口滋陰降火,自謂得其把握,獨不思本原陰
盛(陰盛二字,指腎水旺)陽虛(陽虛二字,指君火弱),今不扶其陽,而更滋其
陰,實不啻雪地加霜,非醫中之庸手乎?餘亦每見虛火上沖等症,病
人多喜飲熱湯,冷物全不受者,即此更足徵滋陰之誤矣。又有稱桂附
為引火歸源者,皆未識其指歸,不知桂附乾薑,純是一團烈火,火旺
則陰自消,如日烈而片雲無。況桂附二物,力能補坎離中之陽,其性
剛烈至極,足以消盡僭上之陰氣。陰氣消盡,太空為之(廊廊)〔廓
朗〕,自然上下奠安,無偏盛也,豈真引火歸源哉!歷代注家,俱未
將一陽潛于水中底蘊搜出,以致後學懵然無據,滋陰降火,殺人無算,
真千古流弊,醫門大憾也。

【阐释】八卦坎ぅ為水,是一陽居於二陰之中;離う為火,是一陰藏於二陽
之內。古謂“天地生萬物,水火最為先”,“五行各具形質,而水火最為輕清”,
即是此義。就水火而言,水又在火先。故《尚書·洪范》五行“一曰水也”,道
書謂“天一生水,地二生火。”《管子·水地篇》說:“水者,萬物之准也……
萬物之本原也。”這種萬物本原為水說,當比五行、八卦說還要早。坎卦詩“天
施地潤水才通”,即是說有了天地才有水,這天地水三氣上中下相通,實只一氣,
所以說是一氣含三,有水而後萬物生化無窮,即是全詩大義。

坎水在人身雖屬陰血,但中有真陽,為人立命的真種子。各家醫書有相火、
命門火、龍雷火、無根火、陰火、虛火種種名稱,內容雖彼此不盡相同,但大多
指這腎中真陽,與君火屬心有別。這真陽如發而為病,多屬虛火上沖。鄭氏特別
指出這等病人多喜飲熱湯,而全不受冷物,明是水盛逼陽於上,用藥自當扶陽抑
陰。一般醫生反以滋陰降火之法治之,實等於雪地加霜,鮮不誤人。又指出一般
人認桂、附為引火歸源之非是,而係借二物火熱剛烈之性,以補坎離中之陽,而
消滅僭上之陰氣,使上下無偏盛,疾病自然痊癒,這兩點都是值得重視的。最末

·3·
鄭欽安醫書闡釋

幾句,謂滋陰降火,殺人無數,措辭未免過激。

虛火上沖之病最常見者,為現今醫學所稱之慢性咽炎、喉炎、口腔炎等,雖
經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等法治療,如六神丸、喉炎丸等,而病終不愈。筆者常用
扶陽抑陰,如甘草乾姜湯、附子理中湯等方劑施治,每獲良效。

離卦詩

地產天成號火王,陰陽互合隱維皇,

神明出入真無定,箇裏機關只伏藏。

離卦解

離為火,屬陽,氣也,而真陰寄焉。中二爻,即地也。地二生火,
在人為心,一點真陰,藏于二陽之中,居於正南之位,有人君之象,
為十二官之尊,萬神之宰,人身之主也。故曰:“心藏神。”坎中真
陽,肇自乾元,一也;離中真陰,肇自坤元,二也。一而二,二而一,
彼此互為其根,有夫婦之義。故子時一陽發動,起真水上交於心,午
時一陰初生,降心火下交於腎。一升一降,往来不穷,性命于是乎立。

【阐释】八卦离う为火,在五脏配心,在方位居南。古人君皆南面而朝,故
謂有人君之象。《素問·靈蘭秘典論》謂:“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
為手足三陰三陽十二官之尊,萬神之宰,人身之主。離為火,屬陽、氣也,而中
一爻來自坤元,真陰寄在其中。坎為水,而其中一爻來自乾元,真陽寄在其中。
合二為一,互為消長,故說是地產天成,陰陽互合。在天時每年夏至一陰生,冬
至一陽生,每日子時一陽生,午時一陰生,在人身則腎中真陽升發,能使水上交
於心,心中真陰能使火下交於腎。氣血循環,周流不息,水升火降,陰平陽秘,
使人身體健康,心智煥發,與天地自然相適應,都由於這乾坤坎離,即天地水火
的互濟交融,有不知其然而然之妙用。故說是“神明出入真無定,箇裏機關只伏
藏。”

祖國醫學謂“心主神明”,“心藏神”,而少言及腦,常被認為不科學。實
則藏神而出神明的心,不僅指心臟,而亦兼及腦與神經係統。《素問·脈要精微
論》謂:“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靈樞·海論》謂:“腦
為髓之海,……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痠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已

·4·
醫理真傳卷一

指出腦與視、聽、觸、動、感覺、知覺等精神活動的關係。以後隋代楊上善注《太
素》謂“頭是心神所居。”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廣知》說:“腦神曰覺元。”
明代李時珍說:“腦為元神之府。”以後清代汪昂、王清任等參以西說,而有腦
主記憶靈機之論。程杏軒《醫述》所引《醫參》之說,尤為詳明。其說謂:“腦
髓純者靈,雜者鈍,耳目皆由以稟令,故聰明焉。思則心氣上通於鹵(即俗說腦
門心)
,腦髓實則思易得,過思則心火爍腦,頭眩眼花耳鳴之象立見,而髓傷矣。”
古人造字時,思字從鹵從心,明指思維時心氣上通於腦,腦必賴心的血液營養而
始發生思維智慧的現象。至《靈樞·本神篇》“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及《逆順肥
瘦篇》“將審察於物而心生”之心,更是指心的認識與思維作用,而非僅指心臟,
尤為明顯。所以古醫家實因心統攝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以及
一切經絡、血氣以營養全身,尤其是腦及神經係統,而始發生意志、知情等心理
活動,而心又居全身上下左右前後之中心,故以心為一身之主宰而統攝一切,即
腦亦為心之使,並非不認識腦的作用。

氣、血兩字作一卦解

凡天地之數,起於一。一屬陽,氣也。一生二,二屬陰,血也。
一合二而成ぅ,气无形而寓于血之中是也。二合一而成う,血有形而
藏于气之内是也(经云“气能统血”,即此意也)。氣、血兩字,作一坎卦解
之也可,即作一離卦解之也可,即作坎離二卦解之也亦可。餘恒曰:
“以臟腑分陰陽,論其末也。以一坎卦解之,推其極也。”又曰:人
身一團血肉之軀,陰也,全賴一團真氣運於其中而立命,亦可作一坎
卦以解之。

【闡釋】此節仍本天地陰陽水火互根之義,以解人身最重要的氣、血兩字。
氣為陽、為火,主動;血為陰、為水,主靜。但有形之血,須賴無形之氣推動,
始能流通於周身;而無形之氣,亦須寓於有形之血中,始能發揮其作用。二生於
一,陽為陰根,故醫經謂“氣能統血”。鄭氏說:“人身一團血肉之軀,全賴一
團真氣運於其中而立命”。這樣的關係,自然可以陰陽互根之坎卦離卦加以形象
的解說,比分論臟腑陰陽,尤為直切。

君、相二火解

按君火,凡火也;相火,真火也。凡火即心,真火即腎中之陽。

·5·
鄭欽安醫書闡釋

凡火居上以統乎陽,陽重而陰輕也,故居上為用(離卦二陽爻是也);真
火居下以統乎陰,陰重而陽輕也,故居下為體(坎卦一陽爻是也)。二火
雖分,其實一氣(離卦二陽爻,坎卦一陽爻,合之而成乾。人活一口氣,即此乾元之
氣也。因乾分一氣,落于坤宮,遂變出後天世界,此君、相二火之由來),誠陰陽之主

宰也。如上之君火弱,即不能統上身之關竅精血,則清涕、口沫、目
淚、漏睛、鼻齒出血,諸症作矣。如下之相火弱,即不能統下身之關
竅精血,則遺尿、滑精、女子帶下、二便不禁,諸症作矣。顧二火不
可分,而二火亦不勝合,所以一往一來,化生中氣(二火皆能生土,上者
,遂分二氣為三氣
生凡土,即胃,下者生真土,即脾。二火化生中土,先後互相賴焉)

也(故曰三元,又曰三焦。經雲:“無先天而後天不立,無後天而先天亦不生”,此先後
。如中宮不得二火之往來薰蒸,即不能腐熟谷水,則完穀
三元之實義也)

不化,痰濕痞滿諸症作矣(上中下三部,可見是一團火也)。如上下二火俱不
足,則在上者,有反下趨之症,如心病移於小腸,肺病移於大腸是也;
在下者,有反上騰之病,如虛火牙疼,咳血喘促,面目浮腫,喉痹之
類是也。其中尤有至要者,有陰氣上騰而真火不與之上騰者,有陰氣
上騰而真火即與之上騰者,此處便要留心。若上脫之機關已露,其脈
浮空,氣喘促,尚未見面赤、身熱、汗出者,此陰氣上騰,而真火尚
未與之俱騰也。若見面赤、身熱、汗出者,此陰氣上騰,而真火亦與
之俱騰矣。病至此際,真欲脫也。凡見陰氣上騰諸症,不必延至脫時,
而始用回陽,務見機於早,即以回陽鎮納諸方投之,萬不致釀成脫症
之候矣。亦有陽氣下趨而君火未與之下趨者,有陽氣下趨而君火即與
之下趨者,此際不可玩忽。若下脫之機關已具,其脈細微欲絕,二便
血下如注,或下利清穀益甚,四肢雖冷,尚覺未寒,二便之間,尚能
禁者,此陽氣下趨,而君火尚未與之俱趨也。若四肢寒甚,二便利甚,
不自禁者,此陽氣下趨,而君火亦與之俱趨也,病至此際,真欲脫也。
凡見陽氣下趨諸症,不必定要見以上病情,而始用逆挽,務審機於先,
即以逆挽益氣之法救之,自可免脫症之禍矣。蓋從下而竭於上者,為
脫陽(坎中之陽,天體也,故脫從上),從上而竭於下者,為脫陰(離中之陰,

·6·
醫理真傳卷一

。陽欲脫者,補陰以留之,如獨參湯是也。陰欲脫者,
地體也,故脫從下)

補陽以挽之,如回陽飲是也。亦有陽欲脫者,不必養陰,陰盛而陽即
滅。陰欲脫者,不必補陽,陽旺而陰立消,此皆陰陽之變也。學者務
要細心體會,便得一元分合之義矣。

【闡釋】《素問》有“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壯火食氣,少火生氣”之
說,後世另立許多名目,各有解說,亦互有異同。鄭氏謂君火屬心,居上統陽,
陽重陰輕,是凡火,是用;相火指腎中真陽,居下統陰,陰重陽輕,是真火,是
體。即由於這君相二火上下升降,統一身之陰陽氣血,始能維持人體的健康。任
何一火不足,或二火俱不足,都能發生疾病,而其中最關緊要的,則是真火與陰
氣上騰及君火與陽氣下趨的辨別。只要見陰氣上騰症狀,即須早用回陽;只要見
陽氣下趨症狀,即須早用逆挽益氣,始可免脫症之禍。一般陽欲脫者,宜用獨參
湯之類補陰以留之;陰欲脫者,宜用回陽飲之類補陽以挽之(關於獨參湯與回陽
飲,卷三有詳說)。至於陽欲脫者,不必養陰;陰欲脫者,不必補陽,是防陰盛
滅陽,陽盛消陰的變局,這是必須細心體會的。程杏軒《醫述》引《寓意草》謂:
“人身之陰陽相抱而不脫,是以百年有常。故陽欲上脫,陰下吸之,不能脫也;
陰欲下脫,陽上吸之,不能脫也。但治分新久,藥貴引用。新病者陰陽相乖,補
偏救弊,宜用其偏;久病者陰陽漸入,扶元養正,宜用其平。引用之法,上脫者
用七分陽藥,三分陰藥而夜服,從陰以引其陽;下脫者用七分陰藥,三分陽藥而
晝服,從陽以引其陰。”可供臨症參考。

各書所論虛火、實火、少火、壯火、陰火、陽火等等,多與這君火、相火的
含義不盡相同。程鐘齡《醫學心悟》本內因、外因以論虛火、實火,而各出四種
治法:“實火者,六淫之邪,飲食之傷,自外而入,勢猶賊也,賊可驅而不可留;
虛火者,七情色欲,勞役耗神,自內而發,勢猶子也,子可養而不可害。”驅賊
火四法:一曰升散,如升陽散火湯之類是也;二曰清涼,如黃連解毒湯之類是也;
三曰攻下,如承氣湯之類是也;四曰制馭,如地黃湯之類是也。養子火四法:一
曰達鬱,如逍遙散之類是也;二曰清滋,如六味地黃湯之類是也;三曰溫養,如
補中益氣湯之類是也;四曰導引,如八味湯之類是也。均可供臨證參考。

真龍約言

夫真龍者,乾為天是也(乾體屬金,渾然一團,無一毫渣滓塵垢。古人以龍喻
之,言其有變化莫測之妙)。乾分一氣落于坤宮,化而為水,陰陽互根,變

·7·
鄭欽安醫書闡釋

出後天坎離二卦,人身賴焉。二氣往來,化生中土,萬物生焉,二氣
亦賴焉。如坎宮之龍(坎中一爻,乾體所化),初生之龍也,養於坤土之中,
故曰:“見龍在田”,雖無飛騰之志,而有化育之功。是水也,無土
而不停蓄,龍也,無土而不潛藏。故土覆水上,水在地中,水中有龍,
而水不至寒極,地得龍潛,而地即能沖和,水土合德,世界大成矣。
竊思天開于子(子時一陽發動故也),而龍降焉。龍降於子,至巳而龍體渾
全,飛騰已極(故五六月雨水多,龍亦出,皆是龍體渾全),極則生一陰。一陰
始於午,至亥而龍體化為純陰已極,極則生一陽。故曰:複一。一也
者,真氣也,天之體也,氣雖在下,實無時而不發於上也。若離中真
陰,地體也,雖居於上,實無時而不降於下也。故《易》曰:“本乎
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此陰陽升降之要,萬古不易之至理也。
業醫者果能細心研究,即從真龍上領悟陰陽,便得人身一付全龍也。

【闡釋】此節以龍為喻,以明人身坎中真陽、離中真陰上下往復,構成一個
整體,並與天地陰陽相通為一體。主要在啟發醫者在診治疾病辨別陰陽時,必須
把人與環境的關係聯繫起來,全面考慮。

·8·
醫理真傳卷一

五行總括圖

卦 东 卦

い 方 ぃ

谋 将 乙 甲 决 中
虑 军 阴 阳 断 正
出 之 足 木 足 出 之
焉 官 厥 少 焉 官
阴 配 阳
肝 胆
为 应 为
脏 腑

里 表
经 也 也 经
别穴自 卯 寅 穴穴自
支,丑 止,子
上至时 司 月 脉 。下时
交乳起 风 其 弦 至起
巅下足 神 足目
““拇 四外
百期趾 趾眥
会门“ ““
””大 足童
穴穴敦 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 窍子
。止” 声色志体味天窍地音脏变 阴髎
, 动 ””
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
呼苍怒筋酸风目木角肝握

金水 其 所 土火
充 华 藏 化 恶
为为 为为
在 魂 血 者
贼母 筋 爪 泪 风 妻子

之达郁木

·9·
鄭欽安醫書闡釋

卦 西 卦

ぁ 方 え

制 相 辛 庚 变 传
节 傅 阴 阳 化 道
出 之 手 金 手 出 之
焉 官 太 阳 焉 官
阴 配 明
肺 大
为 应 肠
脏 为
秋 腑

经 里 表 经
也 也
穴穴自 酉 申 止穴自
止,寅 。,卯
。至时 司 月 脉 至时
手起 燥 其 毛 鼻起
大腋 神 傍手
指傍 “食
““ 迎指
少中 香“
商府 ”商
”” 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 穴阳
志味窍声音天地体脏色变 ”

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
忧辛鼻哭商燥金皮肺白咳

火土 其 饮 所 木水
充 华 冷 化恶藏
为为 为为
在 伤 者
贼母 皮 毛 肺 涕寒魄 妻子

之泄郁金

·10·
醫理真傳卷一

南 卦

方 う

神 君 丁 丙 化 受
明 主 阴 阳 物 盛
出 之 手 火 手 出 之
焉 官 少 太 焉 官
阴 配 阳
心 小
为 应 肠
脏 为
夏 腑

经 里 表 经
也 也
穴穴自 午 巳 止穴自
止,午 。,未
。至时 司 月 脉 至时
手起 火 其 洪 耳起
小腋 神 中手
指下 “小
““ 听指
少极 宫“
冲泉 ”少
”” 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 穴泽
声志味窍音天地脏体色变 ”

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
笑喜苦舌征热火心脉赤忧

水木 其 所 金土
充 华 化藏恶
为为 为为
在 者
贼母 脉 面 汗神热 妻子

之发郁火

·11·
鄭欽安醫書闡釋

北 卦

方 ぅ

伎 作 癸 壬 出气津州
巧 强 阴 阳 焉化液都
出 之 足 水 足 则藏之
焉 官 少 太 能焉官
阴 配 阳
肾 膀
为 应 胱
脏 为
冬 腑

经 里 表 经
也 也
止穴自 亥 子 止穴自
。,酉 。,申
至时 司 月 脉 至时
胸起 水 其 石 足起
前足 神 小目
“心 趾内
俞“ “眥
府涌 至“
”泉 阴睛
穴” 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 ”明
变志味窍声天地体脏色音 穴”

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
慄恐咸耳呻寒水骨肾黑羽

土金 其 久 所 火木
充 华 立 化恶藏
为为 为为
在 伤 者
贼母 骨 发 骨 唾燥志 妻子

之折郁水

·12·
醫理真傳卷一

卦 中 卦

あ 央 ぇ

知 谏 己 戊 五 仓
周 议 阴 阳 味 廪
出 之 足 土 足 出 之
焉 官 太 阳 焉 官
阴 配 明
脾 胃
为 应 为
脏 腑

里 季 表
经 也 也 经
止穴自 未丑 戌辰 穴穴自
。,巳 止,辰
至时 司 月 脉 。至时
腋起 湿 其 缓 足起
下足 神 次目
“拇 趾下
大趾 ““
包“ 历承
”隐 兑泣
穴白 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 ””
” 声志味窍音天地脏体色变
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
歌思甘口宫湿土脾肉黄哕

木火 其 所 水金
充 华 化藏恶
为为 为为
在 者
贼母 肉 唇 涎意湿 妻子

之夺郁土

·13·
鄭欽安醫書闡釋

手少陽三焦(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經(自亥時起無名指關沖穴,至眉毛絲竹空穴止)

手厥陰包絡(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經(自戌時起乳後天池穴,至手中指中沖穴止)

二經分配共成十二經,包絡一名膻中(細考即護心油)

【闡釋】五行說最早記載于《尚書·洪范》,以水、火、木、金、土為萬物
構成的五種基本元素。據近人考證,其書雖托始于夏禹,而寫成不晚於西周,是
一種很古的樸素唯物哲學。自戰國至秦漢,《易經》的陰陽說與《尚書·洪范》
的五行說結合而有進一步的發展。著名的陰陽家鄒衍一派,注重幻想奇談,成為
近于迷信方術的唯心學說。只有醫家的經典《內經》,繼承了唯物的優良傳統,
對陰陽五行學說作了比較深切係統的論述,並用以指導醫療實踐,對祖國醫學的
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五行應用於醫學,最重要的五行按木、火、土、金、
水的次序配五臟(肝、心〈心包絡〉
、脾、肺、腎)
,五腑(膽、小腸、胃、大腸、
膀胱〈三焦〉)
,五方(東、南、中、西、北)
、五時(春、夏、長夏、秋、冬)、
五氣(風、火、濕、燥、寒)
、五味(酸、苦、甘、辛、鹹)
、五音(角、商、徵、
羽、宮)
、五聲(呼、笑、歌、哭、呻)
、五色(蒼、紅、黃、白、黑)
、五志(怒、
喜、思、憂、恐)
、五脈(弦、洪、緩、毛、石)
、五竅(目、舌、口、鼻、耳)、
其華在(爪、面、唇、毛、發)
,其充在(筋、脈、肉、皮、骨,亦稱五體)
,其
所藏為(魂、神、意、魄、志)
,所化為(淚、汗、涎、涕、唾)
,其郁則應(達、
發、奪、泄、折)
,其母為(水、木、火、土、金)
,其子為(火、土、金、水、
木),其妻為(土、金、水、木、火),其賊為(金、水、木、火、土),(生我
者為母,我生者為子,我克者為妻,克我者為賊)。配八卦則為(震巽、離、坤
艮、乾兌、坎)
、配十幹則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配十二支則為

(寅卯、巳午、辰戌醜未 、申酉、亥子),配十二經則為(足厥陰肝、足少陽
膽,手少陰心、手厥陰包絡、手太陽小腸,足太陰脾、足陽明胃,手太陰肺、手
陽明大腸,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手少陽三焦),配十二官則為(將軍之官出
謀慮,中正之官出決斷,君主之官出神明,臣使之官出喜樂,倉廩之官出五味,
相傅之官出制節,受盛之官出化物,諫議之官出知周,傳導之官出變化,作強之
官出伎巧,州都之官藏津液,決瀆之官出水道)。這些說法主要出自《內經》中
《靈蘭秘典論》
、《金匱真言論》
、《五臟生成篇》
、《六節臟象論》
、《陰陽應象大論》


“辰戌丑未”:原书为“辰戌、丑未”,因此四地支同属土,故改

·14·
醫理真傳卷一

及《五運行大論》等篇,雖不一定都正確,但對於辨證論治頗有指導作用,向為
醫家所重視,亦為業醫者應備之常識。鄭氏根據經義,提要鉤玄,匯為總括圖,
頗便於初學者運用。如欲深究,則有《內經》原文及各家注釋可參。

醫家的五行說,最重生克勝複製化之理。以相生而言,則水生木,木生火,
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以相克而言,則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
土克水。此分別見於《內經·〈天元紀大論〉及〈寶命全形論〉》
,歷代醫家多有
論述,張景嶽《類經·五行統論》謂有勝必有敗,有敗必有複,母敗子必救。造
化之機,有生必有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而且生中有克,克中
有用,五行之內,複具五行,五五二十五,有互藏之妙。說較詳備,欲探討五行
者,可以參考。至五行說在辨證論治方面的運用,並述於後“五行相傳為病”節。

三焦部位〔說〕

上焦統心肺之氣,至膈膜;中焦統脾胃之氣,自膈膜下起而至臍
中;下焦統肝腎之氣,自臍中起而至足。上焦天也(即上元),中焦地
也(即中元),下焦水也(即下元)。天氣下降於地,由地而入水;水氣上
升於地,由地而至於天。故曰:地也者,調和陰陽之樞機也。三焦之
氣,分而為三,合而為一,乃人身最關要之府,一氣不舒,則三氣不
暢,此氣機自然之理。學者即在這三焦氣上探取化機,藥品性味探取
化機,便得調和陰陽之道也。

【闡釋】三焦自《內經》
、《難經》已有不同說法,後世聚訟紛雲,莫衷一是。
總其要點,則三焦是六腑之一,有中清之腑,中瀆之腑、孤腑及外腑諸名,其作
用是行水化氣。但自《難經》、《千金方》以至明代孫一奎《醫旨緒餘》,俱謂三
焦有名而無形。明代虞搏,張景嶽則謂三焦指腔子,是包羅五臟六腑之外的大腔
子。清代羅美《內經博義》則謂三焦只指陽明胃之匡廓,唐宗海《醫經精義》則
謂三焦是人身之油膜,而王清任《醫林改錯》則根本否定三焦,認為本無其事物。
至於以三焦分為三段,則自《內經》
、《難經》首出三焦之名,即已顯示出來。後
世楊玄操、李東垣、王海藏以至清代葉、薛、吳、王諸溫病學家,均不僅以三焦
分部位,而且用以辨病症。鄭氏本華陀《中藏經》“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氣也,
是曰中清之府,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也。”而加以引伸,
以天、地、水分釋上、中、下三元之氣。謂升則由水而地而天,降則由天而地而
水,行水化氣,分三合一,故地居中為調和陰陽之樞機,而三焦為人身最關要之

·15·
鄭欽安醫書闡釋

腑。就在這三焦之氣及藥品性味上探取化機,即可得調和陰陽治療疾病的道理。
這樣論三焦,亦可自成一說。

五運所化

甲己化土 如甲己之歲,以土運統之,餘同推:乙庚化金 丙辛化


水 丁壬化木 戊癸化火

司天在泉圖

在 司
泉 天
少 少
阴 阴

在 天
泉 司

泉 厥
太 天

厥 阴
阴 太






年 年



年 年


阳 太

少 阳

太 天


泉 少

泉 司
在 天



明 明
阳 阳
天 泉
司 在

【闡釋】“五運所化”與“司天在泉”之說,出於《素問·天元紀大論》。
所謂運氣等篇,宋代林億校定《素問》時已疑其非《素問》原文,或係唐代王冰
作注時取《陰陽大論》之文所補。其中倡五運六氣說,以天之六氣(風、寒、熱、
濕、燥、火)
,地之五行(金、木、水、火、土)
,與人身臟腑經脈聯繫一起,而
用干支立年,主客加臨等理論,敍述了人體一些發病及病變規律,特別是提及了
著名的病機十九條,和一些治療原則,對醫學有一定的作用。但歷代醫家所持意
見不一,一般醫家很少應用。宋代學者沈括《夢溪筆談》已謂:“醫家有五運、
六氣說,……今人不知所用,膠於定法,故其術多不驗”。明代醫家何柏齋說“《天
元紀大論》等篇以年歲之干支分管六氣,蓋已失先聖之旨矣。年歲之干支,天下
皆同,且通四時不變也。天氣之溫暑寒涼,民之虛實衰旺,東西南北之殊方,春

·16·
醫理真傳卷一

夏秋冬之異候,豈有皆同之理,此其妄誕,蓋不待深論而知也。”繆仲醇說:“仲
景、元化、越人、叔和,並未載有是說,信其為天運氣數之法,而非醫家治療之
書也。”但張景嶽積三十年精力寫成《類經》
、《類經圖翼》二書,對運氣學說作
了詳備的說明,認為是醫家應具的知識。鄭氏簡列“五運所化”、“司天在泉
圖”,亦可謂尚存此意。今人鄒學熹《易學十講》說:“甲子數在古代有蓋天派
和渾天派兩家……中醫學的一部古典《黃帝內經》就是蓋天派的觀點,因為《黃
帝內經》中的甲和子是分開紀理和統一分析問題的(見《素問》九大論),而渾
天派則把甲和子配合在一起以紀數,轉動一輪為六十,簡稱六十甲子數……金、
元以來一些醫家卻把渾天派的六十甲子,用以講運氣學說,用六十甲子的干支
數,以推出六十年中每年各個季節的氣候變化,而且還要把六十年的病變都算出
來,這完全是不可能的。”更有認為這是有關“中醫氣象學”的重要問題,與發
病機理甚至出生都有關係,也有持否定意見的,尚待進一步的科學研究。

五行本體受病相傳為病

天地化生五行,其中不無偏盛也。蓋五行各秉一臟,各得一氣,
各主一方,各司一令,各有所生,各有所化,各有所制,各有所害。
所以東方生風木,司春令,在人為肝,肝氣不舒,則發而為病,病有
盛衰。南方生熱火,司夏令,在人為心,心氣不舒,則發而為病,病
有盛衰。長夏生濕土,主四季,在人為脾,脾氣不舒,則發而為病,
病有盛衰。西方生燥金,司秋令,在人為肺,肺氣不舒,則發而為病,
病有盛衰。北方生寒水,司冬令,在人為腎,腎氣不舒,則發而為病,
病有盛衰。此五行本體之為病也。而更有母病及子者,如金病而移於
腎是也;子病及母者,如腎病而移於肺是也。有妻病而乘於夫者,如
土病而傳於肝是也;有夫病而及于妻者,如肝病而傳於土是也。有因
相生而傳為病者,如金病傳水,水傳木,木傳火,火傳土,土傳金是
也。有因相克而傳為病者,如金病傳木,木傳土,土傳水,水傳火,
火傳金是也。學者能留心于此,而治病便不難矣。

【闡釋】此節仍本五行配五臟,每臟各因時因地而有所生化,有所偏盛,而
發生各種疾病。不僅本臟可以發病,並可互相傳變為病。其傳變有四種情況:因
相生而傳為病者,有母病及子與子病及母二種;因相克而傳為病者,有夫病及妻

·17·
鄭欽安醫書闡釋

與妻病乘夫二種。如以肺病為例,除肺臟自病外,如因脾土病而影響及于肺金,
或因肺病而影響及腎者,均為母病及子;因腎水病而引起肺金病,或肺病而影響
及脾者,均為子病及母;因心火病而影響及肺金,或肺病而影響肝亦病者,均為
夫病及妻;因肝木病而致肺亦病,或肺病而影響及心亦病者,均為妻病乘夫。因
人身是一個整體,五臟是互相關聯影響的,每臟除自病外,均按相生相剋規律而
與其餘四臟發生傳變關係。現僅舉肺臟為例,其他各臟可以類推。《難經·五十
難》說:“病有虛邪、有實邪、有賊邪、有徵邪、有正邪,何以別之?然,從後
來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徵邪,自病
為正邪。”此所謂虛邪、實邪、賊邪、徵邪、正邪,即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夫
病及妻、妻病乘夫及自病五行傳變說之所本。歷來醫家多本此原則指導臨床,辨
證論治,視其病在某臟傳變之先後及症象之輕重而處方用藥,多獲良效。故鄭氏
謂:“學者能留心于此,治病便不難矣。”至於鄭氏治病用藥的要點,則陰陽更
重於五行。其具體應用,詳見於後三卷陽虛、陰虛及雜問中。

論氣血盛衰篇

人身雖雲五臟六腑,總不外乎氣血兩字。學者即將氣血兩字,留
心討究,可無俟他求矣。夫氣有餘便是火,火旺者陰必虧,如仲景人
參白虎湯、三黃石膏湯,是滅火救陰法也;芍藥甘草湯、黃連阿膠湯,
是潤燥扶陰法也;四苓滑石阿膠湯、六味地黃湯,是利水育陰法也。
氣不足便是寒,寒盛者陽必衰,如仲景四逆湯、回陽飲,是溫經救陽
法也;理中湯、甘草乾姜湯,是溫中扶陽法也;附子細辛湯,真武湯,
是溫腎助陽法也。後賢改用滋陰降火之法,是套人參白虎潤燥救陰諸
法。而以之治氣有餘之症,法則可從;若用之於氣不足之人,則失之
遠矣。

【闡釋】氣血周流五臟六腑以及全身,必須相應平衡,始能健康長壽。如有
偏盛,必發而為病。古雲:“氣有餘便是火,氣不足便是寒”,“火旺者陰必虧,
寒盛者陽必衰”。但又各有幾種情況,必須辨證施治。如火旺而體尚盛者,宜人
參白虎湯、三黃石膏湯直滅其火,始能救被灼之陰。如火旺而現燥灼者,則須用
苦甘化陰之芍藥甘草湯,及寒涼清滋之黃連阿膠湯,始能潤燥扶陰。如腎陰虧損,
水液停蓄,小便不利,則以五苓去桂加滑石阿膠湯、及六味地黃湯之類,以利水
而育陰。如周身寒重,厥逆欲脫,必須重用四逆湯、回陽飲等大辛大熱之劑以溫

·18·
醫理真傳卷一

經而回陽。如寒在中焦,脾胃虛弱,則當用理中湯、甘草乾姜湯等溫中以扶陽。
如下焦真元虧損,寒水太盛,則須用附子細辛湯、真武湯等溫腎助陽。鄭氏對仲
景立方立法之旨深有體會,所說甚為切當。宋、金以後,治氣有餘之症,多改用
滋陰降火之法,如滋陰降火湯及知柏地黃湯等,乃是從仲景救陰、扶陰諸法套出,
當然不能用以治氣不足的寒症。

辨認一切陽虛證法

凡陽虛之人,陰氣自然必盛(陰氣二字,指水旺,水即血也。血盛則氣衰,
此陽虛之所由來也)。外雖現一切火症(此火名虛火,與實火有別。實火本客氣入陽

經,抑鬱所致。虛火即陰氣上僭,陰指水,氣即水中先天之陽,故曰虛火。水氣以下流為順,

上行為逆,實由君火太弱,不能鎮納,以致上僭而為病),近似實火,俱當以此法辨

之,萬無一失。陽虛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無神,目瞑倦臥,聲低
息短,少氣懶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飲食無味,舌青滑,或黑潤
青白色,淡黃潤滑色,滿口津液,不思水飲,即飲亦喜熱湯,二便自
利,脈浮空,細微無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縮,種種病形,
皆是陽虛的真面目,用藥即當扶陽抑陰(扶陽二字,包括上中下,如桂枝、參、
芪,扶上之陽;薑、蔻、西砂,扶中之陽;天雄、附子、硫黃,扶下之陽)。然又有近

似實火處,又當指陳。陽虛症,有面赤如硃而似實火者(元陽外越也,定
有以上病情可憑),有脈極大勁如石者(元陽暴脫也,定有以上病情可憑),有身

大熱者(此條有三:一者元陽外越,身必不痛不渴,無外感可憑;一者產婦血驟虛,陽無
,有滿口齒縫流
所附;一者吐血傷陰,元氣無依,吐則氣機發外,元氣亦因而發外也)

血者(陽氣虛不能統血,血盛故外越也),有氣喘促、咳嗽痰湧者(肺為清虛之臟,
著不得一毫陰氣,今心肺之陽不足,故不能制僭上之陰氣也。陰氣指腎水腎火,此條言內

傷),有大、小便不利者(陽不足以化陰也,定有以上病情可憑)。此處略具一

二,再玩陽虛門問答便知。

【闡釋】鄭氏在本書序首即說:“醫學一途,不難於用藥,而難於識症,亦
不難於識症,而難於識陰陽。”又說:“陳修園醫書一十三種,酌古准今,論深
注淺,頗得仲景之微,亦且明透。其中分陰分陽之實據,用藥活潑之機關,間有
略而未詳者。”因此他才寫作這《醫理真傳》
、《醫法圓通》兩部著作。于“陽虛

·19·
鄭欽安醫書闡釋

陰虛病情實據,用方用法活潑圓通之妙,詳言數十條,以明仲景立法垂方之苦心,
亦足以補修園先生之未逮。”所以他辨認一切陰虛陽虛症法,是積累前人成果,
更參以自己臨床數十年之經驗所形成,頗為全面切當,而便於應用。本段所舉陽
虛病情,筆者多年臨床考驗,確信其真。凡有這類病情的幾種,即用扶陽抑陰之
藥加減配伍施治,都能應手取效。凡沒有這些病情可憑的火症,都是實火。但又
有近似實火的陽虛症,如鄭氏所舉的面赤如硃等幾種,外雖現一切火象,卻不可
誤認為實火,必須細心辨認。只要有所舉陽虛病情可憑,仍當用扶陽抑陰之藥施
治。

鄭氏謂:天雄、附子、硫黃扶下之陽,是有特點的。李時珍《本草綱目》謂
烏、附、天雄皆是補下焦命門陽虛之藥,以其皆同種而異名,同具辛、熱氣味而
有毒,須制熟始可用,確為治下焦陽虛的要藥。至硫黃亦大熱純陽,能補命門真
火不足,龍繪堂《蠢子醫》並謂:“硫黃原是火之精,一切濕熱它能清。”但因
其味酸有毒,一般少用以內服,惟張鍚純善用之,其所著《醫學衷中參西錄》雲:
“十餘年間,用生硫黃治癒沉寒痼冷之病不勝計。蓋硫黃原無毒,其毒即其熱也,
使少服不會覺熱,即於人分毫無損,故不用制熟即可服,更可常服也。且自古論
硫黃者,莫不謂其功勝桂、附,惟徑用生者係愚之創見,而實由自家徐徐嘗驗,
確知其功效甚奇,又甚穩妥,然後敢以之治病。今邑中日服生硫黃者數百人,莫
不飲食加多,身體強壯,皆愚為之引導也。”筆者亦常用硫黃為人治病,凡命門
火衰,沉寒痼冷之症,用之特效,惟不用生者,需制熟而後用於湯藥或丸藥。其
法以蘿蔔剜空,入硫黃在內,合定,放鍋內煮二小時,去其臭氣;或用豆腐同煮
二小時亦可。患者劉××,食不下,飲水都吐,經檢查為賁門癌,必須手術切除。
筆者診斷為哽噎病,陽虛症狀明顯,命門火衰,即用附子理中湯加味,入硫黃
20 克至 30 克,服藥三月而全愈,今已五年未復發,足證硫黃功用,尚可推廣。

至於鄭氏提到滿口齒縫流血,係陽虛不能統血,血盛因而外越,亦屬確見。
筆者常本“齒屬腎”之義,用四逆湯加上桂以治此等症候,而取得顯著效果。

有氣喘促、咳嗽痰湧者,鄭氏指為心肺之陽不足,故不能制僭上之腎水腎火,
確屬經驗有得之言。筆者對治此種病症,只要所吐係白泡沫痰或涎痰,略帶鹹味,
氣喘促,惡寒,投以附子理中湯加砂仁,無不應手輒效。

至大便不利,有如羊矢,一般都認為火大,鄭氏指出有陽不化陰,亦即陰結。
筆者師其意,而用附子理中湯合半硫丸加肉蓯蓉、麻仁、杏仁取效。硫黃性大熱,
能補命門真火,推動陽氣以疏利大腸,又佐半夏之降濁。故半硫丸向為治陰結之
良劑。

·20·
醫理真傳卷一

辨認一切陰虛證法

凡陰虛之人,陽氣自然必盛(陽氣二字,指火旺。火旺則水虧,此陰虛之所
。外雖現一切陰象,近似陽虛症,俱當以此法辨之,萬無一失。
由來也)

陰虛病,其人必面目唇口紅色,精神不倦,張目不眠,聲音響亮,口
臭氣粗,身輕惡熱,二便不利,口渴飲冷,舌苔幹黃或黑黃,全無津
液,芒刺滿口,煩躁言嚴語,或潮熱盜汗,乾咳無痰,飲水不休,六脈
長大有力,種種病形,皆是陰虛的真面目,用藥即當益陰以破陽(益
陰二字,包括六陰在內,照上氣血盛衰篇,論氣有餘便是火一段,存陰、救陰、化陰、育陰

。然亦有近似陽虛者,曆指數端。陰虛
諸方俱備,仔細揣摩,便知陰虛之道也)

症,有脈伏不見,或細如絲,而若陽虛極者(熱極則脈伏也,定有以上病形
,有四肢冷如冰,而若陽絕者(邪熱內伏,而陽氣不達於四末也,定有以上
可憑)

,有忽然吐瀉,大汗如陽脫者(此熱伏於中,逼出吐瀉也,定有以上病
病情可憑)

,有欲言不能,而若氣奪者(熱痰上升蔽壅也,定有以上病情可憑)。此
形可憑)

處不過具其一二,余于陰虛證作有問答數十條,反復推明,細玩便知。

按陰虛症皆緣火旺(火即氣),火盛則傷血,此千古不易之理。後
賢專以火立論,而陰虛症之真面目盡掩矣。仲景存陰、化陰、育陰、
救陰之法俱廢,無人識矣,今特證之。

【闡釋】陰虛之人,由於氣有餘,則火旺,故多水虧血衰,其所現病情,多
與陽虛相反。陽虛之人,由於氣不足不能統血,血行鬱滯緩慢,體溫常偏低。陰
虛之人,水虧火旺,故體溫常偏高而多有各種發熱現象。臨症凡見有所舉陰虛病
情的,用藥即當益陰以抑陽。外雖現陰象,貌似陽虛,如鄭氏所舉的幾種情況,
只要有陰虛的各種病情,仍當按陰虛施治。

這兩節提出陽虛陰虛辨證綱要,以後第二卷、第三卷各有數十條問答,詳加
論證,反復推明,最切實用。

外感說

夫病而曰外感者,病邪由外而入內也。外者何?風、寒、暑、濕、

·21·
鄭欽安醫書闡釋

燥、火六淫之氣也。人若調養失宜,陰陽偶乖,六邪即得而幹之。六
氣首重傷寒,因寒居正冬子令,冬至一陽生,一年之氣機,俱從子時
始起,故仲景先師,首重傷寒,提出六經大綱,病氣挨次傳遞,始太
陽而終厥陰,論傷寒,而暑、濕、燥、火、風俱括於內;論六日傳經,
而一年之節令已寓於中。真是仙眼仙心,窺透乾坤之秘;立方立法,
實為萬世之師。學者欲入精微,即在傷寒六經提綱病情方法上探求,
不必他書上追索。須知傷寒論陽明,而燥症之外感已寓其方;論太陰,
而濕症之外感可推其藥。他如言少陽、少陰、厥陰,而風、火之外感,
亦莫不具其法也。世之論外感者,務宜於仲景傷寒書上求之可也。

病之淺深輕重,固是不同,總不外乎六經。六經各有提綱病情,
昭然如日月之經天,絲毫莫混。學者只要刻刻將提綱病情,熟記胸中,
再玩後之六經定法貫解,細心領會,便得步步規矩,頭頭是道之妙,
方可以為世之良醫也。

【闡釋】風、寒、暑、濕、燥、火,稱為天之六氣,常乘人體虛衰侵襲而為
各種疾病,故又稱為六客、六淫、六邪。諸邪皆由外而入,故總稱為外感病。其
中尤以傷寒為最盛最重。《素問·熱論》謂:“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仲景《傷寒論》亦論傷寒而兼賅風、火、濕、燥、熱,並在《素問》六經的基礎
上,列出六經的病情提綱。大抵《熱論》的三陽經證候,是《傷寒論》的太陽證,
《熱論》的三陰經證候,是《傷寒論》的陽明承氣證,而《傷寒論》的少陽證和
三陰證,都為《熱論》所無,這真是“前修未密,後出轉精。”故柯韻伯《傷寒
論翼》說:“仲景六經是區分六區地面,所賅者廣。凡風、寒、濕、熱,內傷、
外感,自表及裏,有寒有熱,或虛或實,無所不包。”鄭氏對於仲景特別推崇,
故謂“學者欲入精微,即在傷寒六經提綱病情方法上探求,不必他書上追索。”
並著有六經定法貫解附解(見後)
。晚年還著有《傷寒恒論》一書,細加闡釋,
被稱為有名的傷寒學家。至於六日傳經,即寓一年節令之說,係由於一年六氣,
以冬令太陽寒水為首,依次為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太陰濕土、少陽相火、陽明
燥金,再交于太陽寒水。一氣管兩月,其次序與傳經剛好相反,足見人體與天候
的對應關係,對外感病的診療,顯然是很關重要的。

·22·
醫理真傳卷一

內傷說

內傷之論多矣,諸書統以七情賅之。喜盛傷心,怒盛傷肝,恐懼
傷腎,憂思傷脾,悲哀傷肺,是就五臟之性情而論也。而余則統以一
心括之。夫心者,神之主也。凡視聽言動,及五勞等情,莫不由心感
召。人若心體泰然,喜怒不能役其神,憂思不能奪其柄,心陽不虧,
何內傷之有乎?凡屬內傷者,皆心氣先奪,神無所主,不能鎮定百官,
諸症於是蜂起矣。此等症,往往發熱咳嗽,少氣懶言,身重喜臥,不
思飲食,心中若有不勝其愁苦之境者,是皆心君之陽氣弱,陽氣弱一
分,陰自盛一分,此一定之至理也。陽氣過衰(即不能制陰),陰氣過盛
,而陰中一線之元陽,勢必隨陰氣而上行,便有牙疼、腮腫、
(勢必上幹)

耳腫、喉痛之症,粗工不識,鮮不以為陰虛火旺也。不知病由君火之
弱,不能消盡群陰,陰氣上騰,故牙疼諸症作矣。再觀於地氣上騰,
而為黑雲,遮蔽日光,雨水便降,即此可悟虛火之症,而知為陽虛陰
盛無疑矣。古人有稱癆字從火者,即是內傷之主腦,惜乎言之未暢,
而說之未當也。餘故反復推明虛火之由,以為將來告。

【闡釋】疾病的內因,一般都歸於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而且是五臟各有所
主,更有分為五勞七傷的。鄭氏統以一心括之,可謂精闢之見。其說謂:“心者
神之主也,凡視聽言動及五勞等情,莫不由心感召。人若心體泰然,喜怒不能役
其神,憂思不能奪其柄,心陽不虧,何內傷之有乎?凡屬內傷者,皆心氣先奪,
神無所主,不能鎮定百官,諸症於是蜂起矣。”細察其所謂心,實已包括腦及神
經係統而言,兼及生理因素和精神因素。故治內傷病,尤其不能見子打子,專治
一處,必須從整體觀點,就陰陽氣血全面審察,而以心陽為主腦。其中由於心陽
衰弱而致之陰氣上幹,元陽隨著上浮而生的種種虛火證候,尤易被認為是陰虛火
旺,而以滋陰降火之方去治,往往適得其反。即癆字從火之說,亦當解為由於心
陽衰弱,始為得當。

望色

望色無他術,專在神氣求。
實症多紅豔,虛症白青浮。
·23·
鄭欽安醫書闡釋


部位須分定,(額心、頦 腎、鼻脾、左腮肝、右腮肺)生克仔細籌。
吉凶都可料,陽浮記心頭(久病之人,未受外感,忽面現紅光,若無病者,
乃元陽外越,旦夕死亡之征)。

【闡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謂:“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
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聲音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
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則無過,以診則不失矣。”實已四診都提到了。
《難
經·六十一難》謂:“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
而知之謂之巧。”歷代醫家對此多所發揮,認為治病求本,必須四診合參,全面
考慮病之陰陽虛實,表裏寒熱,方有真據。故四診為醫家必備的基本知識技能,
至今雖有各種新診法,仍然不可偏廢。但有些醫書立說太繁,初學者不易入手,
鄭氏各為五言詩八句,提要鉤玄,極便悟記。

望診一般是望神氣,察顏色、定部位,並宜審形竅而察全身。清代石壽棠《醫
原》論望診較全面而扼要,尤重望神氣。其說謂:“《經》曰:望而知之謂之神,
必能以我之神,會彼之神。夫人之神氣棲於二目,而曆乎百體,尤必統百體察之。
察其清濁以辨燥濕,察其動靜以辨陰陽,察其有無以決死生,如是而望始備,而
望始神。”又謂:“人之神氣在有意無意間流露最真,醫者清心凝神,一會即覺,
不宜過泥。”於望色亦謂:“不論何色,均要有神氣。神氣雲者,有光有體是也。
光者外面明朗,體者裏面潤澤。光無形,主陽主氣,體有象,主陰主血,氣血無
乖,陰陽不爭,自然光體俱備。”色有光體,即是有神氣。至於《內經》以五臟
應五色,青屬肝,紅屬心,黃屬脾,白屬肺,黑屬腎,亦只道其常,還要注意色
不應病的變。這裏所說“實症多紅豔,虛症白青浮”,亦只明其大要。至於定部
位則額心、頦腎、鼻脾、左腮肝、右腮肺。清周學海《形色外診簡摩》謂:“高
下左右以應五臟氣化之正位。”即心居上,故候額;脾居中,故候鼻;頤居下,
故候腎;左腮候肝,右腮候肺,則本《內經》“肝生乎左,肺藏於右”之說。但
臨症亦不能盡拘,還須按五行生克之理,經權其常變,始能預料其吉凶,而陽浮
係旦夕死亡之兆,尤須特別細辨。此為鄭氏望色詩之大要。石壽棠《醫原》更論
及察形竅一項,於頭、目、鼻,耳、口、舌、齒、牙、二陰諸形竅,各就其所主
之氣化,所司之臟腑,所係之經絡,所常見之病變,分別予以解說。並論及病有
諸內必形諸外,故由外形的表現,可以察知內部的病變。對於燥、濕、寒、熱、
虛、實,心受清濁邪氣、五臟病變所反映的諸症,及手足三陰三陽經氣終絕所發
生諸症,均有扼要的述說,至今仍值參考借鑒。

辨舌亦為望診一重要部門,因舌為心之苗,五臟、六腑都有經絡聯繫於舌本,


“颏”:原书为“骸”

·24·
醫理真傳卷一

故望舌亦足察知內外一切病症之所在。前人對此論列頗多,大多認為舌尖主心(包
括心包絡),前中主肺,中部主脾胃(左脾右胃),舌邊主肝膽(左肝右膽),舌
根主腎及命門(包括大腸),而于臨證時則須對舌色、舌形、舌體、舌苔,下細
分辨。尤以辨苔為重要,以苔為胃氣脾濕上蒸而生,凡人一切生理病理變化,多
與脾胃有關,故病外感內傷,及臟腑虛實、表裏進退,均可望苔而知其梗概。一
般以苔白為虛寒、為在表,苔黃為實熱、為在裏,苔黑為重篤。又須視其深淺間
雜,苔之厚薄濕燥,而定其病之輕重及進退。廣說義繁,鄭氏統以氣有餘及氣不
足判之,是扼要之法,即凡現色黃、幹白、紫紅、黑黃、純幹黑,煩躁飲冷者,
為氣有餘;現舌青滑、潤黃、黑潤、幹黑色,或青中帶黃,或黃中帶白,黑而潤,
津液滿口,其人安靜而喜熱飲之類,皆為氣不足(見卷四)。以望色之所得,再
結合脈證之表現,而處方用藥,自不會有誤。

聞聲

細聽呼與吸(呼出心肺,吸入肝腎),痰喘有無聲。
呃逆分新久,微(微言也)厲(聲大也)判盈縮。
抑鬱多長氣,腹痛定呻吟。
言嚴語虛實異,留神仔細評(陽明實症言嚴語,乃熱甚神昏,熱極者,狂叫喜笑
不休。少陰虛寒症,言語錯亂若言嚴語,其實非言嚴語也,乃氣虛陽脫,神無所主也)。

【闡釋】喻昌謂“聲者,氣之從喉舌宣於口者也。”關於五聲五音配五臟之
說,固難全應,而聲息呼吸之關於喉、舌、鼻、齒、唇及氣管、肺臟,則很顯然。
《難經》謂:“呼出心肺主之,吸入肝腎主之,呼吸之中,脾胃主之。”故聞呼
吸聲息,可為察知五臟之助,自當細心聽取。至於痰喘之有聲無聲,呃逆之新久
輕重,聲音之大小,氣息之長短,以及呻吟言嚴語等,均屬聞診中的主要項目,故
須仔細留神。石壽棠《醫原·聞聲須察陰陽論》以燥濕為綱,分辨各種聲音,而
知其病之所在,頗為精審。其說謂:“五音不外陰陽,陰陽不外燥濕。……燥邪
乾澀,聲多屬仄,或幹噦,或咳聲不揚,或咳則牽痛,或乾咳連聲,或太息氣短;
化火則多言,甚則譫狂,其聲似破似啞,聽之有乾澀不利之象。濕邪重濁,聲必
低平,壅塞不宣,古謂如從甕中作聲者然。或默默懶言,或昏昏倦怠,或多嗽多
痰,或痰在喉中漉漉有聲,或水停心下汨汨有聲,或多噫氣;化火則上蒸心肺,
神智模糊,呢喃自語,或昏沉迷睡,一派皆重濁不清之象,流露於呼吸之間。”
又謂:“實喘責在肺,虛喘責在腎。實喘者,胸滿聲粗,氣長而有餘;虛喘者,
呼長吸短,息促而不足。實喘者,出氣不爽;虛喘者,入氣有音。實喘,有水邪
射肺,有痰飲遏肺,有客邪幹肺,上焦氣壅,治宜疏利;虛喘為腎不納氣,孤陽

·25·
鄭欽安醫書闡釋

無根,治宜固攝。虛實分途,陰陽異治,然則聞聲之道,顧不重哉!”可供辨證
參考。

問症

探病須細問,疼痛何由生。
寒熱分新久,痞滿判重輕。
喜飲冷和熱,二便黃與清。
婦女胎產異,經信最為憑。
【闡釋】問症主要是求知病人的自覺症狀,及病程經過,歷來甚被重視。
《內
經》已有記載,《疏五過》、《正四失》兩篇,尤反復言及。明李梴列五十餘問,
張景嶽省為十問,繁簡雖各不同,要以求得病者的病因、病勢、病情及其經過為
主旨。
《景嶽全書·十問篇》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
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因脈色察陰陽,十從氣味章神見。能使問者不覺煩,病
者不覺厭,最後還結合望聞問而察陰陽,亦可供臨症參考。鄭氏所舉各端,亦極
常見而明晰,要言不煩,甚便實用。

切脈

脈分上、中、下,浮、沉、遲、數衡,有力與無力,虛、實自然
明,大、小兼長、短,陰陽盛衰情,二十八脈象,堪為學者繩(脈之一
途,千變萬化,總在這陰陽兩字上求之,其要不出浮、沉、遲、數,有力與無力耳。李士材

之二十八脈,雖說繁冗,然逐步以言病,亦大費苦心,初學原不可少,此特明其要)。

【闡釋】脈學自《內經》
、《難經》以後,歷代醫家多有論述,明李士材二十
八脈最為流行,至清周學海著脈學四書,精詳條暢,可謂集脈學之大成。其說謂:
“總以浮、沉、遲、數、虛、實、長、短,八者為之提綱,得其綱則中有主宰,
乃可應於無窮。故芤、革,浮也;牢、伏,沉也;代、遲也;促、數也;濡、弱、
細、微,虛也;洪(促、牢、滑、動)
,實也;弦、緩,長也;動、結、滑、澀、
緊、散,短也”。並說這些都是脈的位、數、形、勢,而其根源則在於陰陽、血
氣、寒熱、虛實的病機。察脈即所以察病機,必須察脈准而後辨病始真。鄭氏切
脈詩大體與周氏相近,而極簡明扼要,便於應用。並謂二十八脈雖繁冗,但初學
原不可少,亦屬切當之論。較鄭氏稍後的蜀中名醫家唐宗海,除著《中西匯通五
種》外,還著有《醫學一見能》一書,以示初學。其中對二十八脈的脈象與病機,

·26·
醫理真傳卷一

有扼要的敍說,特轉錄以資參考。

浮脈,輕按即見,主表實,亦主裏氣內虛。
沉脈,重按乃見,主裏實,亦主裏氣內虛。
遲脈,一息三至,主虛寒,亦主在臟之病。
數脈,一息六至,主實熱,亦主真寒假熱。
虛脈,三部無力,主諸虛,亦主素稟不足。
實脈,三部有力,主諸實,亦主素稟有餘。
大脈,應指洪闊,主病進,亦主正氣內虛。
緩脈,應指柔和,主病退,亦主胃氣有餘。
長脈,過於三指,主氣盛,亦主陽盛陰虛。
短脈,不滿三指,主氣損,亦主中有窒塞。
滑脈,往來流利,主血走,亦主痰飲為病。
澀脈,往來艱滯,主血虛,亦主瘀血凝積。
洪脈,湧沸有力,主實熱,亦主內虛不足。
緊脈,勁疾無定,主寒實,亦主身體疼痛。
細脈,窄小不粗,主冷氣,亦主血脈不足。
微脈,模糊不顯,主陽虛,亦主元氣敗絕。
芤脈,浮大中空,主亡血,亦主遺精小產。
弦脈,端直中勁,主木旺,亦主痰飲內痛。
革脈,浮極有力,主陰亡,亦主陽不入陰,
牢脈,沉極有力,主寒實,亦主內有積聚。
濡脈,浮細無力,主氣虛,亦主外受濕氣。
弱脈,沉細無力,主血虛,亦主胃氣不盛。
動脈,搖曳在關,主驚氣,亦主陰陽相搏。
伏脈,沉潛著骨,主邪閉,亦主陰寒在內。
促脈,數中時止,主鬱熱,亦主邪氣內陷。
結脈,遲中時止,主寒結,亦主氣血漸衰。
代脈,止有定候,主氣絕,亦主經隧有阻。
散脈,去來繚亂,主氣散,亦主產婦之凶。

浮沉分表裏,遲數定寒熱,虛實分盛衰,大緩辨進退。長有餘而短不足,滑
流利而澀艱難,寒、熱、緊、洪俱屬實,細、微、血氣總為虛。芤中空而血亡故
道,弦中勁而木乘脾經。革則陽氣外越,牢則陰邪內固。濡氣虛,弱血虛,虛各
有別;動氣搏,伏氣閉,氣總乖和。結陰促陽,辨遲與數;代亡散絕,有去無來。
脈法多端,此為總索。

·27·
鄭欽安醫書闡釋

傷寒六經提綱病情

一日太陽 以脈浮,頭痛、項強、惡寒(八字為提綱),惡寒(二字為
病情)。

二日陽明 以胃家實(三字為提綱)、惡熱(二字為病情)。

三日少陽 以口苦、咽幹、目眩(六字為提綱)、喜嘔(二字為病情)。

四日太陰 以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
必胸下結鞕(二十三字為提綱),食不下(三字為病情)。

五日少陰 以脈微細,但欲寐(六字為提綱),但欲寐(三字為病情)。

六日厥陰 以消渴,氣上沖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
蚘,下之利不止(二十四字為提綱),不欲食(三字為病情)。

【闡釋】仲景《傷寒論》所說的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病,
標題只是辨某病脈、證、治,並無“經”字,可知經字是隨後加上的,自然不是
僅指某經絡的病證,這是從六證的提綱病情可以見到的。這些提綱病情,是根據
歷代醫家積累的經驗,從多種病情中分析綜合概括而獲得,明晰確實,不容相混。
古今醫家多有闡述,鄭氏分別作成貫解、附解,頗有精卓之見,詳見以下各節。
惟一日太陽,二日陽明挨次傳經之說,則不可盡拘。鄭氏在後面提到“傷寒有傳
經不傳腑,傳腑即不傳經的,更有直中太陰、少陰、厥陰,切切不可拘於一日太
陽,二日陽明上面搜尋,總在這六經提綱病情上體會,即誤治變逆亦可知也。”
可知掌握這六經提綱病情是極為重要的。

六經定法貫解

凡病邪初入,必由太陽。太陽為寒水之區,居坎宮子位,人身之
氣機,日日俱從子時發起。子為一陽,故曰太陽。太陽如天之日(日
從東海而出,海為儲水之區,水性主寒,故曰太陽寒水),無微不照,陽光自內而

發外,一身上下四旁,莫不畢照焉。所以主皮膚,統營衛,為一身之
綱領。然太陽底面,即是少陰腎經(相為表裏也),若太陽病,過發汗,
則傷少陰腎中之真陽,故有亡陽之虞。所以近來醫家病家,畏桂麻二

·28·
醫理真傳卷一

湯發汗,等於砒毒,毫不敢用,由其不知桂麻二湯,非發汗之劑,乃
協和營衛之方也。營衛協和,則向之伏於皮毛肌肉間者,今皆隨汗而
盡越於外矣。邪出於外,則表氣疏,裏氣暢,病所以立解矣。至若發
汗而致亡陽者,豈真麻桂之為害哉?不知由其人內本先虛,複感寒
邪,今得桂麻協和陰陽,鼓邪外出,大汗淋漓,而腎中一線之元陽,
乘氣機之鼓動,而與汗俱出,實氣機勢時之使然,非桂麻之必使人亡
陽也。觀於氣實之人發汗,毫不為害,從可識矣。然則仲景又豈不知
內虛之人不可發汗乎?觀於食粥、與不食粥,微發汗、更發汗,中病
即止諸句,仲景已於內虛之人,早為籌畫矣。真是步步規矩,處處苦
心,惜乎知之者寡耳。六經當以一貫解之,章旨太多,恐學者易倦,
仍將六經分解,參以附解,〔須〕知分解還是貫解,附解不在分貫之
列,分貫是六經大旨,附解是補六經未發之大意。

附解:按六經以太陽為首,厥陰為終。經者常道也,先天之真陽,
原寄於腎,腎與膀胱相表裏(腎為裏,膀胱為表),真陽之氣機發動,必先
行於太陽經,而後行于諸經,晝夜迴圈,周而復始。然太陽四面皆水,
寒氣布護,故曰“太陽之上,寒氣主之”,真陽之氣,此刻初生,陽
氣甚微,若太陽經病過發汗,則傷腎中之真陽(表陽被奪,裏陽立消),故
有亡陽之虞。須知太陽地界主寒,複感外寒之客氣所犯,阻其真陽運
行之機,故太陽之經症作。二日陽明,陽明地界主燥,客寒之氣,自
太陽而走入燥地,寒邪便化為燥邪,燥邪入陽明經,而阻其真陽運行
之機,則陽明之經症作。餘仿此,學者務宜留心,六經各有表裏,即
有病經不病裏處,詳太陽〔經〕附解。

【闡釋】如前所述,《傷寒論》的六經,與《素問·熱論》的六經不同,是
區分六區地面(也有說是疾病的六種層次或證候群的)。太陽為寒水之區,陽明
為燥金之區,少陽為相火之區,太陰為濕土之區,少陰為君火之區,厥陰為風木
之區。據《素問·六微旨大論》
,六經各有標、本、中三氣:即風、寒、濕、熱、
燥、火為本,三陰、三陽為標,本、標之中見者為中氣。如太陽與少陰為表裏,
陽明與太陰為表裏,少陽與厥陰為表裏,表裏相通,則彼此互為中氣。太陽一經,

·29·
鄭欽安醫書闡釋

以寒為本,少陰為中氣,太陽為標,他經以此類推。故本節特別指出,凡病邪初
入,必由太陽,以太陽為寒水之區,主皮膚,統營衛,為一身之綱領,與少陰為
表裏。若太陽病過發汗,則傷少陰腎中之真陽,而有亡陽之虞。一般醫家更畏麻
黃、桂枝二湯發汗如砒毒,不敢用,實由不知麻桂二湯是協和營衛之劑。又指出
因發汗而致亡陽,多為內虛之人,故診斷時要特別留意,必須因病人體質而于用
藥的輕重緩急上化裁,始不致誤。附解中又指出太陽地界主寒,複感外寒之客氣
所犯,阻其真陽運行之機,則太陽之經症作。此寒邪如走入陽明地界,即化為燥
邪;走入少陽地界,即化為火邪;走入太陰地界,即化為濕邪;走入少陰地界,
即化為熱邪;走入厥陰地界,即化為風邪。此即後面所說:“六經所主氣機乃為
本,客氣所生乃為病,客氣往往隨主氣而化為病,故一經一經病形不同。”常表
現為種種熱性病以至諸般雜證,而多可用傷寒方治之。故有人謂《傷寒論》不止
為傷寒立法,善用之一方可以推廣治療多種病症。

太陽經證解

按太陽一經,以寒為本(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故也)。少陰為中氣(腎
,太陽為標(主外,是本經之標、本、中三氣也)。太陽一經為病,
與膀胱為表裏)

有經病(本經自病),有傷風症(經症中之兼證),有傷寒症(經症中之兼症),
有兩感症(經症中之兼症),有腑症(太陽中之裏症)。腑症之中,又有蓄尿
症、蓄熱症、蓄血症、癃閉症(腑症中恒有之病也)。不可不知也。經症者
何?脈浮、頭項強痛、惡寒,發熱是也。(經病情形)兼自汗而惡風者,
則為傷風症,是太陽之衛分為風邪所傷也,主以桂枝湯,協和營衛,
驅風邪外出,淺一層立法也,服此方而若解則病癒(此刻節令之氣寒,客
風亦寒,故曰風寒。寒氣即是風氣,風氣即是寒氣。仲景以風寒冠旨(旨字應是首字、校正)

。經症而兼無汗者,則
一示厥陰迴圈之意,一示風輪主持大世界之意,風字宜活看)

為傷寒症,是太陽之營分為寒邪所傷也,主以麻黃湯,大開腠裏,俾
營分之寒邪,盡從汗出,深一層立法也。服此方而若解,則病癒(此
。經症而兼
際若不知發汗,則病進從實;若過發汗,則症變從虛;若妄下,則症變從誤)

壯熱煩躁脈浮緊者,則為兩感症,是太陽之營衛,為風邪寒邪所傷也。
主以大青龍湯,營衛兩解,風寒並驅,又深一層立法也。服此方而若
解,則病癒(兩感症,又有一日太陽,而與少陽同病,亦名兩感症。三陽症與三陰症同

·30·
醫理真傳卷一

見,亦名兩感,用藥即當解表溫經,再看表裏重輕。以上兼症三法,係本經恒有之候,非傳

。設若不解,不傳經則必傳腑(傳經則現經症,傳腑則
經之謂也。傳經法詳附解)

現腑症)。腑症者何?口渴而小便不利是也。是邪由太陽之經,而轉入

太陽之腑也,主以五苓散,化太陽之氣。氣化一行,小便亦利,邪亦
可從此而出,病亦可從此解矣(此處便是太陽首尾界限)。至於腑症之中,
另有蓄尿一症(病形小腹滿,便短赤不利,口渴),蓋膀胱乃儲水之區,今為
寒氣所束,太陽之氣微,不足以勝其寒邪之氣,氣機於是乎不運矣,
氣機一刻不運,則所儲之水,即不能出,勢必上湧,而小腹作滿,故
名之曰蓄尿,主以五苓倍桂。桂本辛溫,力能化太陽之寒氣,氣化一
行,小便得出,病亦立解,此法中之法也。另有蓄熱一症(病形小腹不
,由寒邪入腑,從太陽之標陽而化為熱。熱甚則必涸其所
滿,口渴溺赤)

注之水,故小腹不滿而便不利,故名之曰蓄熱,主以五苓去桂,加滑
石以清利其熱。熱邪一去,腑自立安,亦法中之法也。另有蓄血一症
,緣由寒邪入腑,阻其太陽之氣機,而循行本經之血液,
(病形小腹硬滿)

失其常度,不得歸經,流入腑中,聚而不散,少腹硬滿,故名之曰蓄
血,主以五苓散中,加桃仁、紅花、當歸、萬年霜之類,從小便以逐
其瘀,即可移危為安,皆不易之法也。另有癃閉一症,與熱結膀胱不
同。熱結者,尿常可出一二點,此則脹翻出竅,尿不得出,由三焦氣
機不運,水道壅塞太甚,法宜升提,俾壅者立開(此下陷從上治法也),尿
即得出,病亦可解,此皆不易之法也(此太陽一經,經腑症形如是,至於傳經,
詳附解)。

附解:太陽經,有經症初見,不傳本經之腑,而傳陽明、少陽,
三陽經症同見者,名三陽並病,即以三陽之法治之,如桂枝湯加葛根、
柴胡是也。有經症初見,傳陽明而不傳少陽者,名二陽為病,即以二
陽之法治之,如桂枝加葛根湯是也。又有三陽經症同見,而見太陰之
腹滿自利,即于三陽表藥中,合理中之法治之。有經症初見,轉瞬而
見少陰之身重欲寐者,腎與膀胱為表裏,表病而及裏也,當從少陰之
法治之,如麻黃附子細辛湯是也。至於當汗而不汗,表裏不通,壯熱

·31·
鄭欽安醫書闡釋

煩躁者,大青龍是也。經症誤下遂利者,桂枝加葛根湯是也(誤下邪陷
。過汗而至汗不止者,桂枝加附子湯是也。下後而
於內,故加葛根以舉之)

至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是也。仲景之法,總在活法圓通,並無
死法,方方皆有妙義,輕重大有經權,學者先將六經提綱病情熟記于
心,方能見病知源。六經所主氣機乃為本,客氣所生乃為病,客氣往
往隨主氣而化為病,故一經一經病形不同,雖雲傷寒二字冠首,因寒
在子,故也。

【闡釋】本節所論太陽經症中之傷風症、傷寒症、兩感症,腑症中之蓄尿症、
蓄熱症、蓄血症及癃閉症,對其病機、病象及處方用藥,論述均極切當。惟癃閉
症只說法宜升提,未有處方,宜用補中益氣湯治之。癃閉還有由於濕熱下注,或
瘀血內結,膀胱氣化不利而致之實症;亦有因腎氣虧損、膀胱氣化無權,水液不
能下注之虛症。實症小便量少、熱赤、頻急、而滴瀝不暢,甚至尿閉不通,小腹
脹滿,或疼痛、口渴、便秘、苔黃膩、脈滑、數,宜清利濕熱,宜豬苓湯或八正
散加減治之。虛症小便滴瀝不爽,排出無力,甚或不通,面白、腰冷、舌質淡、
脈沉細,宜補腎溫陽通竅,以濟生腎氣丸加減治之。

附解中論及二陽並病,三陽並病,及兼見太陰、少陰病症,與汗下失宜的諸
種變症,俱選用傷寒論方而各得其當。歸結為“仲景之法,總在活法圓通,並無
死法,方方皆有妙義,輕重大有經權。”這是鄭氏最得力處,故於《醫理真傳》
之後,更著《醫法圓通》一書,詳加闡發,這裏只示其要點。

陽明經證解

按陽明一經,以燥為本(陽明之上,燥氣主之,故也),太陰為中氣(脾
,陽明為標(主外,是本經之標、本、中三氣也)。有經症,有裏症、
與胃為表裏)

有腑症,不可不知也。(以下承接上太陽經)太陽之寒邪未盡,勢必傳于陽
明,則治陽明,必兼治太陽,若全不見太陽之經症、腑症病情,獨見
陽明之經症、腑症,則專治陽明,方為合法。當知寒邪走入燥地,即
從燥而化為燥邪,乃氣機勢時之使然也(寒邪化燥,乃本經病機主腦)。經症
者何?前額連眼眶脹痛,鼻築氣而流清,發熱不惡寒,此際寒邪初入
陽明之經,寒氣尚有一線未化盡,故還見築氣流清涕之寒形,漸漸發

·32·
醫理真傳卷一

熱不惡寒(不惡寒三字,便是寒邪俱化為熱也)。邪在經尚可解肌,故用葛根
湯以解肌,俾邪從肌肉而出(陽明主肌肉,故也),此本經淺一層立法也。
服此方而邪若解,則病癒。設若不解,有傳少陽之經,而不傳本經之
。若本經經症,
腑,有傳本經之腑,而不傳少陽之經者出矣(便是分途處)
合少陽之經症,名二陽合病,即以二陽之法治之,如葛根湯合柴胡湯
是也。若本經經症,而傳入本經之裏,則現口燥心煩,汗出惡熱,渴
欲飲冷(這便是裏症情形)。此刻全無一點寒形,儘是一團燥熱之邪氣,
盤據胃中,兼之胃乃多氣多血之府,邪熱之氣,又合胃中之氣,二火
交煽於中,則邪熱熾矣。熱甚則血虧,故口燥心煩,熱蒸於外,故汗
出,內熱太甚,則乞救于外之水而欲為之撲滅,故大渴飲冷,仲景用
白虎湯以救之,有不使邪熱歸腑之意,深一層立法也。服此方而若解,
則病癒。設若白虎力輕,未能撲滅其邪熱,邪即入腑,便見張目不眠,
聲音響亮,口臭氣粗,身輕惡熱,大便閉塞等情,此際邪已歸腑。邪
至腑中,熱已過盛,熱盛必將腸胃中之血液灼盡,即腸胃中所存宿穀
糟粕中之津液,亦必灼盡。胃中枯槁,陰氣不得上交,所以張目不眠,
胃火旺極,故聲音響亮,口臭氣粗,身輕惡熱,腸胃此際,無一毫血
液運其糟粕,故大便閉塞,通身上下不啻一盆烈火。若不急為撲滅,
頃刻將周身血液灼盡,臟腑有立壞之勢也,主以大、小承氣湯,苦寒
陡進,推蕩並行,火邪一滅,正氣庶可複生。即有痞滿實燥堅言嚴語狂
走等情,皆緣熱邪所致,俱當以此法為主,不可因循姑惜,釀成脫症
之禍矣(陽旺極,而陰必立消)。

附解:病緣是傷寒為本,至於用大黃、芒硝、石膏之藥,全不見
傷寒面目,學者至此,每多茫然莫解,由其不知化機與六經所主耳。
萬病不出陰陽兩字,陽極化陰,陰極化陽,自然之理。陰陽分佈六經,
六經各有所主之氣,寒主太陽,燥主陽明,火主少陽,濕主太陰,熱
主少陰,風主厥陰。須知寒邪至燥地,寒氣即化為燥邪,一定不易之
理也(譬如一團冷物,放於熱物之中,頃刻冷物亦化為熱物。一團熱物而放于冷物之中,
。他
頃刻熱物亦化為冷物。知此化機,便得傷寒一貫之旨,庶可識仲景步步立法之苦心也)

·33·
鄭欽安醫書闡釋

經化機仿此。仲景以傷寒二字冠首者,寒居正冬子令,一陽初生,為
一歲之首,一年分六氣,六氣配六經,一歲之氣機,可以六日括之,
六日之氣機,又可以一日盡之,生生化化,迴圈不已,學者宜知。

【闡釋】本節所論陽明經症、裏症、腑症,皆以寒邪化燥為主腦,依次指出
其病象、病機及所用方藥,均極切當。惟其所謂裏症的病情,“儘是一團燥熱之
邪氣盤據胃中”,可見邪已入于陽明胃腑。複謂“仲景用白虎湯以救之,有不使
邪熱歸腑之意”,似不如不立裏症之名,直以白虎湯為治腑症之較輕者,較為適
當。如病勢再進,由胃及腸,通身上下全是一團烈火,則必須主以大、小承氣湯,
苦寒推蕩,滅火救陰,決不可因循姑惜,釀成脫症。又本萬病不出陰陽,陽極化
陰,陰極化陽之理,以釋傷寒要用硝、黃等藥,均具卓見,可使懼用硝、黃者受
到啟發,附解中又提出六經各有所主之說,並謂“一年分六氣,六氣配六經,一
歲之氣機,可以六日括之,六日之氣機,又可以一日盡之。”關於一年分六氣,
六氣配六經,依冬至一陽生,以冬令太陽寒水居首,次為厥陰風木,少陰君火,
太陰濕土,少陽相火,陽明燥金,各占兩個月四個節氣。其次序雖與傳經之始太
陽而終厥陰剛好相反,而天人合一,自然與人身陰陽相通之氣機,實寓於此。故
六經各有所主,各有所化之說,從整體觀點及時間醫學著眼,亦具有一定價值。

少陽經證解

按少陽一經,以火為本(少陽之上,相火主之,故也),厥陰為中氣(肝
,少陽為標(主外,是本經之標、本、中三氣也)。有經症,有腑症,
與膽為表裏)

有半表半裏症,不可不知也。(以下承接陽明經)如陽明之邪未罷,勢必
傳于少陽,則治少陽,必兼治陽明;如全不見陽明之經症、腑症,而
獨見少陽之經、腑症者,則專治少陽,方為合法。經症者何?頭痛在
側,耳聾喜嘔,不欲食,胸脅滿,往來寒熱是也。夫寒邪之客氣,每
至陽明燥地而化為燥邪,燥邪之客氣未盡,遂傳入少陽(客寒至陽明,從
。蓋少陽主樞,有樞轉陰陽之道,今
燥而化為燥邪,燥邪入少陽,為病機主腦)

因燥邪之客氣幹之,阻其少陽條達之氣機,正邪相擊,故兩側頭痛作
矣(耳前後兩側,俱屬少陽),膽脈入耳,燥邪幹之,清竅閉塞,耳遂驟聾;
木原喜乎條達,嘔則氣動,木氣稍泄,病故喜嘔;木氣不舒,上克脾
土,土畏木克,故不欲食;胸脅者,肝膽所主之界限也,肝膽不舒,

·34·
醫理真傳卷一

脹滿並作(即此便可悟客氣之過也。客氣詳附解)。少陽與太陰接壤,係陰陽交
界之區,故曰半表半裏。邪附於膽,出與陽爭則熱,入與陰爭則寒(陽
指陽明,陰指太陰),故有寒熱往來也。主以柴胡湯,專舒木氣,木氣得

舒,樞機複運,邪自從樞轉而出,此本經淺一層立法也。用藥未當,
邪不即出,則必入腑,即現口苦、咽幹、目眩(六字乃本經腑症提綱),此
際燥邪入腑,合本經標陽,燥與熱合成一家,熱甚則膽液泄,故口苦、
咽幹;肝開竅於目,與膽為表裏,表病及裏,裏熱太甚,必傷肝中所
藏之血液,故目眩。主以黃芩湯,清其裏熱,裏熱一解,邪自滅亡,
此本經深一層法也。所謂半表半裏症者何?即其所處之界,分而言之
也。邪在三陽,俱以表稱;邪在三陰,俱以裏論。半表者從陽分(少
陽與陽明太陽為一家也),半裏者從陰分(少陽與太陰接壤,太陰與少陰厥陰為一家

也),故諸書言瘧病不離少陽,因其寒熱之往來而決之于少陽也(表邪

。邪在少陽,不能從樞
之為病,寒熱無定候;瘧邪之為病,寒熱有定候。以此別之)

轉而出,直趨陽明地界。陽明主燥,故病者發熱(即熱瘧也);邪苟不趨
陽明,而專趨太陰。太陰主寒,故病者發寒(即寒瘧也)。學者能于寒熱
二字,探其輕重,則治瘧不難也。

附解:有少陽經症初見,而合三陰為病者,即合三陰之法治之。
須知傷寒有傳經不傳腑,傳腑即不傳經的,更有直中太陰、少陰、厥
陰,切切不可拘於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上搜尋,總在這六經提綱病情
上體會,即誤治變逆,亦可知也。即本經自受之風,自受之寒,自受
之熱,皆可以辨也。傷寒一書,通體就在這邪正二字。正氣乃六經之
本氣也,寒為太陽之本氣,燥為陽明之本氣,火為少陽之本氣,濕為
太陰之本氣,熱為少陰之本氣,風為厥陰之本氣。六經之本氣,乃一
定不易之氣也。六經只受得先天之真氣,受不得外來之邪氣,邪氣即
客氣也。客氣者何?風、寒、暑、濕、燥、火是也。此六客者,天地
常有之客也,正氣旺者,客氣不得而幹之,正氣弱者,客氣即得而入
之。六客皆能損人之氣血,戕人之性命,故仲景首以寒客立論,先提
出六經本氣,後指出寒邪之客氣,或在三陽、或在三陰,或病於經、
·35·
鄭欽安醫書闡釋

或病於腑,或病于衛、或病于營,或隨燥化、或隨熱化、或隨濕化、
或從火化、或從風化。或邪在表,誤下而入內;或邪在裏,誤汗而變
逆。出入變化、往來盛衰,皆客氣流行自然之道,實因人身五臟六腑
之偏盛致之也。學者務要識得六經本氣、病情、提綱,即能明客氣之
所在,而用藥有據,則不惑也。仲景雖未將六客,逐位立論,舉傷寒
一端,而六客俱在也。即外之屍氣、瘴氣、疫氣、四時一切不正之氣,
亦皆可仿此而推也。

【闡釋】少陽主相火,故邪入少陽即從火化。有經症,有腑症。又因少陽與
太陰接壤,為三陰三陽交界之區,故有半表半裏之稱。如受客邪所犯,致少陽不
能樞轉陰陽,即出現胸脅不舒,寒熱往來之象,輕症主以小柴胡湯,邪即樞轉而
外出。重症則因邪已入腑,燥熱相煽,傷及肝膽,則須主以黃芩湯清其裏熱,始
能治癒。瘧病之邪,亦在少陽,亦有寒熱往來之象,但有定候,與表邪之寒熱往
來無定候是不難分的,而用藥則須視其寒熱之輕重為准。筆者治瘧疾之經驗方,
如寒熱相等,即用柴胡、半夏、益智仁、牡蠣、茯苓、陳皮、常山、草果、甘草。
發熱時間長,熱重則加知母、石膏。發冷時間長,寒重則加生薑。此我治瘧,屢
用屢驗之方也。

附解中指出六經本氣是本身所主之真氣、正氣,正氣旺則風、寒、暑、濕、
燥、火六客都不能為害,正氣弱則各邪都得侵入而為病。即以寒邪而論,就有在
陽、在陰、在臟、在腑、在衛、在營之不同,化燥、化熱、化濕、化火、化風之
各異。其餘各邪犯人為病,亦複如此。表面現象,錯雜紛紜,必須識得六經本氣,
病情、提綱,仔細辨認,始能明客邪所在而用藥有據。

太陰經證解

按太陰一經,以濕為本(太陰之上,濕氣主之,故也),陽明為中氣(胃
與脾為表裏),太陰為標(主外,是本經之標、本、中三氣也)。有經症,有五飲

症,有著痹、行痹症,有陽黃、陰黃症(本經恒有之病),不可不知也。(以
下承接少陽經)如少陽之邪未罷,勢必傳入太陰,則治太陰,必兼治少

陽。若全不見少陽之經腑證,則專治太陰,方為合法。經症者何?腹
滿而吐,食不下,時腹自痛,自利益甚,手足自溫是也。夫太陰主濕
而惡濕(太陰為陰經,與陽經有別。寒邪由太陽、陽明、少陽,此際寒邪全化為熱,並無

·36·
醫理真傳卷一

寒邪之形,即有寒者,皆由太陽誤下,而寒陷於內者有之。務要知得少陽火邪,傳至太陰,

即從太陰濕而化為濕邪,為傳經病機主腦),少陽之熱邪入而附之,即從濕化,

濕氣太甚,阻滯中脘。邪乘於上,則腹滿而吐;邪乘於下,則腹痛自
利。四肢察氣於胃,邪犯脾未犯胃,故雖有吐利,而手足尚溫也。主
以理中湯,直守其中,上下自定,乃握要之道也。若桂枝倍芍藥湯,
是太陽經症誤下,而寒邪陷入太陰之內也(三陰症,原不在發汗之例,不應用
桂枝。若此方而用桂枝者,仍是複還太陽之表也,須知)。至於五飲症者何?夫飲

者,水之別名也,即以一水字括之,不必另分名目。名目愈多,旨歸
即晦,學者更無從下手,故仲景列于太陰。太陰主濕,濕即水也(本
,水盛則土衰,土衰即不能制水,以致寒水泛溢,
經是水,複得外來之客水)

或流于左,或流於右,或犯心下,或直下趨,或化為痰,種種不一,
故有五飲之說焉。經雲:“脾無濕不生痰。”即此一語,便得治五飲
之提綱也。治法總不外健脾、溫中、除濕、行水、燥脾為主,因其勢,
隨其機而導之利之,即得步步立法之道也。所謂著痹行痹者何?夫痹
者,不通之謂也。經雲:“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風勝為行痹,
寒勝為著痹(行痹流走作痛,著痹痛在一處),風為陽而主動,風行而寒濕隨
之,故流走作痛;寒為陰而主靜,寒停不行,風濕附之,故痛處有定。
風寒濕三氣,閉寒經絡,往往從本經中氣化為熱邪,熱盛則陰虧而火
旺,濕熱薰蒸,結於經隧,往往赤熱腫痛,手不可近,法宜清熱潤燥。
若忽突起,不赤不痛,則為溢飲所致,又當溫中除濕,不可不知也。
所謂陽黃陰黃者何?夫黃者,土之色也,今為濕熱蒸動,土象外呈,
故周身皮膚盡黃。陽者,邪從中化(中者,胃也。少陽之熱,不從太陰之濕化,
而從中化,胃火與濕合,薰蒸而色黃);陰者,邪從濕化。陽主有餘,陰主不

足,陽者主以茵陳五苓散,陰者主以附子理中湯加茵陳。立法總在濕
熱、陰陽二字分途,外驗看病人之有神無神、脈之有力無力、聲之微
厲,則二症之盛衰立決矣。

附解:夫人身立命,全賴這一團真氣流行於六步耳(真氣乃人立命之
根,先天種子也,如天日之流行,起於子宮。子為一,乃數之首也。六步即三陽經、三陰經

·37·
鄭欽安醫書闡釋

也)。以六步合而觀之,即乾坤兩卦也(三陽即乾卦,三陰即坤卦)。真氣初

生,行於太陽經,五日而一陽氣足(五日為一候,又為一元),真氣行于陽
明經,又五日而二陽氣足(此際真氣漸甚),真氣行于少陽經,又五日而
三陽氣足(合之三五得十五日,陽氣盈,月亦圓滿。月本無光,借日之光以為光,三陽
氣足,故月亦圓也),此際真氣旺極,極則生一陰,真氣行于太陰經,五

日而真氣衰一分,陰氣便旺一分也。真氣行于少陰經,又五日而真氣
衰二分,陰氣便旺二分也。真氣行于厥陰經,又五日而真氣衰極,陰
氣旺極也(三陽十五日,三陰十五日,合之共三十日,為一月。一月為一小周天,一歲
為一大周天。一日為一小候。古人積日成月,積月成歲,乃不易之至理。一歲之中,上半歲
屬三陽,下半歲屬三陰;一月之內,上半月屬三陽,下半月屬三陰;一日之內,上半日屬三
陽,下半日屬三陰。一年之氣機,即在一月盡之;一月之氣機,又可以一日括之。三五而盈,

。陰極複生一陽,真氣由盛而衰,由
三五而縮,盛衰迴圈不已,人身氣機亦然)

衰而複盛,乃人身一付全龍也(人活一口氣,即此真氣也)。須知天地以日
月往來為功用,人身以氣血往來為功用(氣即火也、日也,血即水也、月也)。
人活天地之氣,天道有恆,故不朽;人心無恒,損傷真氣,故病故死。

惟仲景一人,明得陰陽這點真機,指出三陰三陽界限,提綱挈 領,
開創渡世法門,為群生司命之主。後代注家,專在病形上論三陰三陽
固是,究未領悟氣機,指出所以然之故,以致後學無從下手,雖記得
三陽三陰,而終莫明其妙也。余故不憚煩,特為指出。

【闡釋】《傷寒論》太陰經症原文較簡,方藥亦少,歷代注家有的認為有錯
簡脫誤,有的則多方為之解說。鄭氏仍本其貫解之旨,並參以《金匱》所言,分
本經之症為經症、五飲症、著痹行痹症、陽黃陰黃症幾種,是有自己創見的。因
太陰脾土主濕而惡濕,少陽熱邪至此即從濕化,原文提綱病情,又多屬虛寒,鄭
氏謂宜以理中湯溫陽守中,桂枝倍芍藥湯以救客邪誤下而陷太陰之證,俱極明
確。五飲症,《金匱》論述較詳,鄭氏以飲為水濕所化,列入太陰範圍,從水濕
論治,並指出健脾、溫中、除濕、行水、燥脾為主的治法,是從《金匱》治五飲
諸方概括而得的。至於風勝而走痛的行痹,與寒勝而定痛的著痹,皆合濕而益甚。
從熱化者治宜清熱潤燥,不從熱化則為溢飲所致,又當溫中除濕。由於濕熱蒸動
而周身發黃之症,從熱化之陽黃,主以茵陳五苓散,從濕化之陰黃,則主以附子


“挈”:原书为“絜 ”

·38·
醫理真傳卷一

理中湯加茵陳,俱屬切當治法。《金匱》黃疸症所列穀癉,自屬太陰範圍;其他
諸黃,都由傷及少陽膽腑所致。少陽與太陰為表裏,故將發黃症列入太陰是合理
的。

附解說明三陰三陽不只是病形的分類,而是與天地陰陽氣機相通的。按醫
《易》同源之理,三陽合而為乾,三陰合而為坤,陽極生陰,陰極生陽,人身之
真氣,以氣血往來為功用,人身之陰陽,亦循年、月、日之運行,由生而盛而衰
而複,與天道相通。從整體觀點及時間醫學著眼,亦有相當道理。末謂唯仲景明
得這點陰陽真機,故《傷寒論》三陰三陽分界立法垂方,能為群生司命之主,則
未免推崇過當。

少陰經證解

按少陰一經,以熱為本(少陰之上,君火主之,故也),太陽為中氣(小
腸與心為表裏),少陰為標(主外,是本經之標、本、中三氣也)。有經症,有協

火症,有協水症,不可不知也(本經上火下水:上火,即手少陰心;下水,即足
少陰腎。以下承接太陰經)。太陰之客邪未罷,勢必傳于少陰,則治少陰必

兼治太陰;若全不見太陰症,而專見少陰症,則專治少陰,方為合法。
經症者何?脈微細,但欲寐是也。夫細微欲寐,少陰之病情悉具,元
陽之虛,不交于陰,陰氣之弱,不交于陽可知也。主以麻黃附子細辛
。服此方而病可立解,
湯,令陰陽交而水火合,非發汗之義也(世多不識)
立法之奇,無過於此。至於協火而動者何?病人真陽素旺,客邪入而
附之,即從陽化而為熱。熱甚則血液必虧,故病見心煩不眠,肌膚燥
熯,小便短而咽中幹,法宜養陰以配陽,主以黃連阿膠湯,分解其熱,
潤澤其枯。若協水而動者何?病人真陽素弱(陽弱陰必盛),客邪入於其
中,即從陰化。陰氣太盛,陽光欲絕,故病見目瞑倦臥,聲低息短,
少氣懶言,身重惡寒,四肢逆冷,法宜回陽,陽旺陰自消,病庶幾可
愈矣。

附解:凡三陰症,以溫補為要。是陰盛陽必衰,故救陽為急。三
陽症,以解散清涼為主,是陽盛陰必虧,故救陰為先。然陽中有陰症,
陰中有陽症,彼此互和,令人每多不解處,由其未將三陽三陰各有配

·39·
鄭欽安醫書闡釋

偶認清,遂把病機辨察不確,六經不啻塵封也。

【闡釋】少陰經兼屬手少陰心及足少陰腎,係上火下水,而下水中複有真陽。
故本經之病,除經症外,尚有協火、協水兩症。本經病情提綱,在六經中較為簡
明,僅“脈微細,但欲寐”六字,知其為在裏之陽虛,而陰亦弱,陰陽不相交。
如始病反發熱,即主以麻黃附子細辛湯,一般認為是發表溫經兩法俱備。其用大
辛熱之附子以配麻辛,主要在助裏之陽,不致因發汗而更弱,使表解而陽氣存,
邪去而陰陽平。至協火而動者,多為陽旺之人,邪入即從陽化而現血虧煩熱種種
病象,自當養陰以配陽,故主以黃連阿膠湯解熱而潤枯。協水而動者,多為陽虛
之人,邪入即從陰化而現種種寒象,自宜主以四逆湯,使陽回而陰消,病可立愈。
少陰病中,重症死症較多,總不外這三種情況,治法可以類推。

附解中提到三陰症以溫補為要,三陽症以清涼解散為主。但陽中有陰症,陰
中有陽症,則須弄清三陰三陽互為表裏的氣機,並按照前辨陽虛、陰虛症法所舉
似實而虛,似真而假的諸種實況而施治,始能無誤。

厥陰經證解

按厥陰一經,以風為本(厥陰之上,風氣主之,故也),少陽為中氣(膽
與肝為表裏),厥陰為標(主外,是本經之標、本、中三氣也)。有經症,有純陽

症,有純陰症,有寒熱錯雜症,不可不知也。(以下承接少陰經)少陰之
客邪未罷,勢必傳于厥陰,則治厥陰,必兼治少陰;若全不見少陰經
症,而獨見厥陰,則專治厥陰,方為合法。經症者何?消渴,氣上撞
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是也。夫厥陰之
木氣,從下起而上合于手厥陰包絡,包絡主火,風火相合為病。風火
相煽,故能消;火盛津枯故見渴,包絡為心之外垣,心包火動,故熱
氣撞心而疼;木氣太盛,上淩脾土,土畏木克,故饑而不欲食;蛔蟲
稟厥陰風木所化,故吐蛔;木既克土,土氣大虛,若更下之,故利不
止(是促其生化之機也)。主以當歸四逆湯、烏梅丸兩方(當歸〔四逆湯〕是經
。方中寒熱並行,重在下降,立法大費苦心
症之主方,烏梅丸是厥陰之總方)

。至於純陽一症,乃客邪從本經之中氣所化
(細玩長沙歌括方解,便易明白)

也(少陽主君火,客邪從火化)。故見熱深厥深,上攻而為喉痹,下攻而便

·40·
醫理真傳卷一

膿血(外現張目不眠,口臭氣粗之火象,有似陽明腑症形),在上則以黃連二冬阿
膠雞子清,在下則以黃連二冬阿膠雞子黃治之,此潤燥救陰之意也。
若純陰症者何?原由客邪入厥陰,不從中化而從標化,標為至陰,客
邪亦陰,故病見純陰(外現必目瞑倦臥,身重懶言,四肢逆冷,爪甲青黑,腹痛拘急
。法宜回陽,陽回則陰消,而病可瘳矣。至若錯雜者何?標
等形,是也)

陰與中同病也(外現腹中急痛,吐利厥逆,心中煩熱,頻索冷飲,飲而即吐者,是也),
法宜大劑回陽,少加黃連汁同服,寒熱互用,是因其錯雜,而用藥亦
錯雜也。

附解:六經各有標、本、中三氣為主,客邪入於其中,便有從中
化為病,有不從中化而從標化為病,有本氣為病。故入一經,初見在
標、轉瞬在中。學者不能細心研究,便不知邪之出入也。余於六經定
法,作為貫解,加以附解,不過明其大致。而細蘊處,猶未推明,得
此一線之路,便解得三百九十七法之旨也。請細玩陳修園先生《傷寒
淺注》,乃可造其精微也。

【闡釋】厥陰處兩陰交盡之區,而與少陽為表裏。故病至厥陰,每有寒熱錯
雜,陰陽勝複之象。鄭氏對本經提綱病情解說,頗為明晰,並將本經病症分為經
症、純陽症、純陰症及寒熱錯雜症四種,而以烏梅丸及當歸四逆湯為其總方及主
方,但兩方所治,各有不同。烏梅丸經歷代醫家應用,確認為是寒溫並用,攻補
兼施,並為扶正安蛔的良方,近人以治膽道蛔蟲及某些下利的腸胃病,多有良效。
至當歸四逆湯所治則為血虛偏寒之症,故以當歸甘草為主藥,合棗、芍、桂、細、
通草,甘苦辛溫同用,而達養血溫經散寒的目的,立法亦大費苦心。若熱深厥深
之喉痹及便血等症,則須用潤燥救陰之劑,而因在上在下之不同,雞子有用清與
黃之別。若現純陰寒厥之象,又當用四逆以消陰回陽。若現吐利厥逆,煩熱飲冷,
腹中急痛,則是厥陰少陽寒熱錯雜,標中同病,又當大劑回陽而少佐黃連湯同服,
從陰以引其陽,是皆鄭氏活法圓通之妙用。

附解複申明六經各有標、本、中三氣為主,客邪入於其中,變化是各有不同
的。貫解、附解所言雖略,但循此一線之路,即可明《傷寒論》立法要旨。而陳
修園的《傷寒論淺注》深入淺出,頗切實用。比鄭氏稍後之蜀中名醫唐宗海的《傷
寒論淺注補正》,列為《中西匯通五種》之一,亦宜參看。

·41·
醫理真傳卷二

醫理真傳卷二
醫學一途,至微至精,古人立法立方,皆原探得陰陽盈虛消長,
生機化機至理,始開渡世之法門,立不朽之功業,誠非易事也。全碌
碌庸愚,何敢即謂知醫,敢以管見臆說,為將來告。竊念一元肇始,
人身性命乃立,所有五臟六腑,九竅百脈,周身軀殼,俱是天地造成,
自然之理。但有形之軀殼,皆是一團死機,全賴這一團真氣運用於中,
而死機遂轉成生機。奈人事不齊,不無損傷,真氣雖存,卻借後天水
穀之精氣而立(經雲:“無先天而後天不立,無後天而先天亦不生”)。故先天之
本在腎(即真陽之寄處),後天之本在脾(即水穀之寄處),水穀之精氣,與
先天之真氣,相依而行,周流上下四旁,真是無微不照者也。蓋上下
四旁,即三陰三陽六步,其中寓五行之義,各有界限。發病損傷,即
有不同,總以陰、陽兩字為主。陰盛則陽必衰,陽盛則陰必弱,不易
之理也。然陰虛與陽虛,俱有相似處,學者每多不識,以致殺人。全
不佞,採取陽虛、陰虛症各數十條,作為問答,陰、陽二症,判若眉
列,以便學者參究,知得立解之意,則不為他症所惑,非有補於醫門
者哉?

【闡釋】本段所說大意,為人身稟父精母血而生,有先天真氣寓於有形的物
質軀殼中,才顯出活潑的生機,因而能借後天水谷之精華營養而逐漸發展。按照
祖國醫學傳統理論,先天真氣之本在腎,後天精氣之本在脾,兩氣相依而行,周
流全身上下四旁,區分為三陰三陽六步,即六種界限或層次,而又各寓五行生克
制化之理,故發病損傷常是千差萬別,各有不同。雖然各有不同,但總其要,推
其極,始終不外陰、陽兩字。一般常常因陰虛與陽虛有相似處,辨別不清,以致
用藥誤人。鄭氏各列數十條實例,分判得精確明白,令人有所遵循,實大有補於
醫門。

陽虛症門問答

問曰:頭面畏寒者,何故?

·43·
鄭欽安醫書闡釋

答曰:頭為諸陽之首,陽氣獨盛,故能耐寒。今不耐寒,是陽虛
也。法宜建中湯加附子,溫補其陽自愈。

建中湯
桂枝九錢 白芍六錢 甘草六錢炙 生薑九錢
大棗十二枚 飴糖五錢 附子三錢

用藥意解
按桂枝辛溫,能扶心陽。生薑辛散,能散滯機。熟附子大辛大熱,
足壯先天元陽。合甘草、大棗之甘,辛甘能化陽也。陽氣化行,陰邪
即滅,氣機自然複盛,仍舊能耐寒也。但辛熱太過,恐傷陰血,方中
芍藥苦平,飴糖味甘,合之苦甘能化陰也。此病重在陽不足一面,故
辛熱之品多,而兼化陰,亦是用藥之妙也。此方乃仲景治陽虛之總方
也,藥味分兩,當輕當重,當減當加,得其旨者,可即此一方,而治
百十余種陽虛症候,無不立應。

【闡釋】此答直斷頭面畏寒是陽虛。因頭面為諸陽之首,是人身最耐寒的部
份,陽氣健旺,則裸露而不致於病。今竟畏寒,自是由於陽虛。鄭氏用小建中湯
加附子治之,並細解其用藥之意,均極切當。末謂小建中湯為仲景治陽虛之總方,
善於加減化裁,可治百十余種陽虛症候,尤具卓見。按本方由桂枝湯倍芍藥加飴
糖組成,取溫以祛寒,辛以宣通,甘以緩急之義,一般用於太陽病及脾陽虛的病
症。實則凡身體虛弱有腹痛、心悸、盜汗、衄血、夢遺、手足煩熱、四肢倦怠疼
痛、尿頻數且量多等,均可應用。現代有人用以治虛弱小兒的感冒,夜尿、糖尿
病、肺結核、貧血、胃炎。加淫羊藿治陽痿,加茵陳治黃疸,加龍齒治高血壓,
均獲顯著效果。若加當歸、黃芪,更具滋養強壯之效,誠不愧為治陽虛之要方。
筆者用建中湯加丁香以治各種胃痛症,屢獲良效,實由丁香辛溫,能溫中降逆,
暖胃助陽之故。加破故紙,益智仁,桑螵蛸治老年人尿頻數,小兒遺尿,十用九
效,實由三藥皆能補腎、命門之不足,益精氣而固腎、有縮小便之功。

問曰:畏寒與惡風有別否?

答曰:惡風者,見風始惡,非若畏寒者之不見風而亦畏寒也。惡
風一症,兼發熱、頭項強痛、自汗者,仲景列於太陽風傷衛症,主桂
枝湯。畏寒一症,兼發熱、頭項強痛、無汗者,仲景列於太陽寒傷營

·44·
醫理真傳卷二

症,主麻黃湯。若久病之人,無身熱、頭痛等症,而惡風者,外體虛
也(衛外之陽不足也)。而畏寒者,內氣餒也(元陽衰於內,而不能充塞也)。惡
風者可與黃芪建中湯,畏寒者可與附子甘草湯。新病與久病,畏寒惡
風,有天淵之別,學者務宜知之。

桂枝湯
桂枝九錢 白芍六錢 甘草六錢〔炙〕 生薑九錢
大棗十二枚

麻黃湯

麻黃六錢 桂枝三錢 杏仁二錢 甘草二錢〔炙〕

黃芪建中湯

(同上加黃芪一味)

附子甘草湯

附子一兩 甘草六錢炙

用藥意解
按桂枝湯一方,乃協和營衛之劑也。桂枝辛溫,能化太陽之氣;
生薑辛散,能宣一切滯機。桂枝與生薑同氣相應,合甘草之甘,能調
周身之陽氣,故曰辛甘化陽。陽氣既化,恐陰不與之俱化,而邪亦未
必遽出也,又得芍藥之苦平,大棗之甘平,苦與甘合,足以調周身之
陰液,故曰苦甘化陰。陰陽合化,協于中和,二氣流通,自然無滯機
矣。故曰營衛協和,則病癒。仲景更加服粥以助之,一取水穀之精以
為汗,一是壯正氣而勝邪氣也。

按麻黃湯一方,乃發汗之峻劑也。因寒傷太陽營分,邪在膚表(肌
,表氣不通,較桂枝症更重,故以麻黃之輕清,大
腠淺一層,膚表深一層)

開皮毛為君,皮毛大開,邪有路出,恐不即出,故以杏仁利之,氣機
得利,邪自不敢久停,複得甘草和中以助其正,更佐桂枝,從肌腠以
達膚表,寒邪得桂枝辛溫,勢不能不散,遂從膚表達肌腠而出也。仲

·45·
鄭欽安醫書闡釋

景不用服粥,恐助麻黃而發汗太過也。(發汗二字,大有深義。汗本血液,固
是養營之物,何可使之外出也。不知寒邪遏鬱,氣機血液不暢,則為病。此際之血液,不能
養營,必使之外出,即是除舊佈新之義也。病家切不可畏發汗,汗出即是邪出也。醫家切不
可不發汗,當知有是病,即當用是藥。總之認症貴宜清耳)

按黃芪建中湯一方,乃桂枝湯加飴糖、黃芪耳。夫桂枝湯乃協和
營衛之祖方也,複得黃芪能固衛外之氣。飴糖一味有補中之能。若久
病惡風之人,皆原中氣不足,衛外氣疏,今得桂枝湯調和陰陽,黃芪、
飴糖衛外守中,而病豈有不愈者乎?

按附子甘草湯一方,乃先後並補之妙劑也。夫附子辛熱,能補先
天真陽,甘草味甘,能補後天脾土,土得火生而中氣可複(附子補先天
之火,火旺自能生脾土,故曰“中氣可複”)。若久病畏寒之人,明係先天真陽

不足,不能敵其陰寒之氣,故畏寒。今得附子而先天真火復興,得甘
草而後天脾土立旺,何患畏寒之病不去乎?

附伏火說
世多不識伏火之義,即不達古人用藥之妙也。余試為之喻焉:如
今之人將火煽紅,而不覆之以灰,雖焰,不久即滅,覆之以灰,火得
伏即可久存。古人通造化之微,用一藥、立一方,皆有深義。若附子
甘草二物,附子即火也,甘草即土也。古人雲:“熱不過附子,甜不
過甘草”。推其極也,古人以藥性之至極,即以補人身立命之至極,
二物相需並用,亦寓回陽之義,亦寓先後並補之義,亦寓相生之義,
亦寓伏火之義,不可不知。

【闡釋】此答對畏寒與惡風分辨明晰,指出新病與久病有極大區別,均具卓
見。新病畏風,多屬風傷衛,主桂枝湯;新病惡寒,多屬寒傷營,主麻黃湯,是
傳統的正治。一般認為桂枝湯的作用是發汗解肌,鄭氏認為是協和營衛之劑。因
桂、姜、甘合是辛甘化陽,以調周身之陽氣,芍、棗甘合是苦甘化陰,以調周身
之陰液。陰陽合化,營衛協調,故惡風可愈,而各種兼症,亦隨即消失。近人用
本方加減治流感、鼻炎、低熱,以至多種皮膚病,均有滿意效果,主要是協調營
衛的作用。至於麻黃湯則是發汗的峻劑,因新病的惡寒常兼發熱,係由於寒邪外

·46·
醫理真傳卷二

束,衛陽被郁於膚表之內,不得發散于外以溫煦皮膚,故惡寒;郁于內之陽氣,
因不行發散而上升,則發熱,故君以麻黃,佐以桂枝,利以杏仁,助以甘草,發
汗宣肺,而後外邪得解,內鬱得散,故曰病家、醫家均不可畏發汗。因本方有發
汗、宣肺、利尿等作用,近人推廣以治在表之水腫、皮膚病,及在裏之肺、腎疾
病,均獲得良好效果。又此段鄭氏所說之膚表,非指皮膚表面;所說汗本血液,
亦非指一般血液,而為一種不能養營之血液。

關於桂枝、麻黃二湯之解說、加減應用及治驗,筆者曾在拙著《咳嗽之辨證
論治》
(1982 年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一書中有較詳細的論述,文繁不具引。
惟因二方之應用,須遵守一定的標準。近代名醫惲鐵樵之說可供借鑒。其說謂:
“太陽病發熱,形寒,頭痛,項強,口中和,汗自出,始可用桂枝湯。口中和就
是舌面潤,舌質不絳,唇不幹絳,不渴,如其口渴,舌幹,唇絳,即是溫病,桂
枝是禁藥。”用麻黃湯之標準,“除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更須注意兩點:
第一是無汗,第二是口中和。如其有汗,麻黃是禁藥,如其口渴、舌幹、唇絳,
桂枝也是禁藥。只要是真確無汗,口中和,此方是唯一無二的妙法,可以藥到病
除。”(見惲著《傷寒論輯義按》
)何公度悼惲氏文謂惲氏三子皆死於傷寒,其
第四子又病危,群醫束手,惲氏乃自處麻黃湯方,雖分量極輕,而其子竟得救,
於是乃益精研《傷寒論》,終至成為名家。但至今仍有懼用此方者,惲氏之說,
實足為鄭氏“認症貴宜清”之助,故摘錄以資參考。

久病之惡風,多無身熱、頭痛等症,而係由於中氣不足,衛外氣疏,故主以
黃芪建中湯。因本方係由桂枝湯加黃芪、飴糖組成,桂湯枝以調和陰陽,黃芪、
飴糖以衛外而守中,中氣衛氣均固,自然不會畏風了。至於久病惡寒,明係元陽
不足,不同於表症惡寒之重被不溫,而是得暖即解,兩者極易區別。鄭氏主以附
子甘草湯,藥僅二味,具見精義。以附子辛熱補先天真陽,甘草味甘補後天脾土,
火生土而中氣可複,土覆火而火得久存,故久病之惡寒可以痊癒。伏火說所論各
點,妙喻精義,別開生面,其他醫家少有論及。

問曰:頭面忽浮腫,色青白,身重欲寐,一閉目覺身飄揚無依者,
何故?

答曰:此少陰之真氣發於上也。原由君火之弱,不能鎮納群陰,
以致陰氣上騰,蔽塞太空,而為浮腫。所以面現青黑,陰氣太盛,逼
出元陽,故閉目覺飄揚無依。此際一點真陽,為群陰阻塞,不能歸根,
若欲歸根,必須蕩盡群陰,乾剛複振。況身重欲寐,少陰之真面目盡

·47·
鄭欽安醫書闡釋

露,法宜潛陽,方用潛陽丹。

潛陽丹

西砂一兩薑汁炒 附子八錢 龜板二錢 甘草五錢

用藥意解

按潛陽丹一方,乃納氣歸腎之法也。夫西砂辛溫,能宣中宮一切陰邪,又能
納氣歸腎。附子辛熱,能補坎中真陽,真陽為君火之種,補真火即是壯君火也。
況龜板一物,堅硬,得水之精氣而生,有通陰助陽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陰目之,
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補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潛陽。

【闡釋】本問數種病象合參,斷為少陰之真氣為群陰所逼,不能歸根,故須
治以潛陽丹,祛陰以潛陽,納氣而歸腎。方中西砂蕩陰邪,附子生真火,妙在用
龜板通陰以助陽,甘草補中以伏火,可謂善用成方而為對症之治。又指出龜板非
僅利水滋陰之藥,而有通陰助陽之力,亦異於世俗之見。筆者曾用此方治癒頭痛
如裂(即一般所說之腦震盪)患者多人,即以其無外感可憑,有陽虛之症狀足征,
而斷為陰氣逼陽上浮,用潛陽丹一服即效,數劑痊癒。

問曰:病將瘥,一切外邪悉退,通身面目浮腫者,何故?

答曰:此中氣不足,元氣散漫也。夫病人為外邪擾亂,氣血大虧,
中氣未能驟複。今外邪雖去,而下焦之陰氣,乘中土之虛,而上下四
竄,故通身浮腫。雖雲君火弱不足以制陰,此症實由脾土虛不能制水,
而水氣汜溢,可名水腫。一者脾土太弱,不能伏火,火不潛藏,真陽
之氣外越,亦周身浮腫,可名氣腫。總而言之,不必定分何者為氣腫、
水腫,要知氣行一寸,水即行一寸,氣行周身,水即行周身,是元氣
散漫,而陰水亦散漫也。治病者不必見腫治腫,明知其土之弱,不能
制水,即大補其土以制水,明知其元陽外越,而土薄不能伏之,即大
補其土以伏火。火得伏而氣潛藏,氣潛藏而水亦歸其宅,何致有浮腫
之病哉!經雲:“火無土不潛藏”,真知虛腫之秘訣也。而余更有喻
焉:試即蒸籠上氣,而以一紙當氣之上,頃刻紙即濕也。以此而推,
氣行則水行,氣伏則水伏,可以無疑矣。此症可用理中湯加砂、半、
茯苓溫補其土,自愈。

·48·
醫理真傳卷二

理中湯

人參四錢 白朮一兩 乾薑一兩 甘草三錢〔炙〕


西砂四錢 半夏四錢 茯苓三錢

用藥意解
按理中湯一方,乃溫中之劑也。以白朮為君,大補中宮之土;乾

姜辛熱,能暖中宮之氣;半、茯淡燥,有行痰 逐水之能,西砂辛溫,
有納氣歸腎之妙。但辛燥太過,恐傷脾中之血,複得人參微寒,足以
養液,剛柔相濟,陰陽庶幾不偏。然甘草與辛藥同用,便可化周身之
陽氣。陽氣化行,而陰邪即滅,中州大振,而浮腫立消,自然體健而
身安矣。

【闡釋】病將愈,外邪退,而周身面目浮腫,無論是由於脾虛不能制水的水
腫,及不能伏火的氣腫,皆由於中氣不足,致元氣散漫,而陰水亦散漫。因水、
氣原是一物的兩態,氣行則水隨行,氣潛藏則水歸宅,故用理中湯加砂、半、茯
等以溫補其土,實為虛症浮腫的正治。按理中湯原係《傷寒論》太陰病溫中散寒
的主方,原文已有幾種加減法,後世更加推廣應用於多種虛寒性疾病。鄭氏化裁,
加砂、半、茯苓以治浮腫,係以白朮為君補土,乾姜辛熱暖氣,半、茯以行痰逐
水,西砂以納氣歸腎,合人參微寒以養陰液,甘草和中以化陽氣,藥不偏于辛燥,
而中陽得以大振,故能使浮腫立消而體健身安,其加減法及解說,均極精當。

《傷寒論》理中湯條謂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吐多者去朮加生薑,
下多者還用朮,悸者加茯苓,渴欲得水者重加朮,腹中痛者重加人參,寒者重加
乾姜,腹滿者去朮加附子。後世隨症加減法亦多,如朱丹溪治中氣不足,虛火上
泛之甚者加附子,還口噙官桂。張石頑治胃腸虛寒的連理湯,即理中湯加黃連、
茯苓等。現代用理中湯推廣以治潰瘍病,慢性腸炎,肝炎,便秘,肺原性心臟病,
及美尼爾氏綜合症等,其加減更難盡述。據分析,理中湯雖主要治脾胃虛寒,而
其藥性的影響是全身性的,故能治消化係統以外的疾病。筆者常用理中湯加丁香
治慢性胃病,患者大多胃脹痛或隱痛,飲食減少,人困無神,可說屢治屢效。

問曰:眼中常見五彩光華,氣喘促者,何故?

答曰:此五臟之精氣發於外也。夫目窠乃五臟精華所聚之地,今


“痰”:原书为“疫”

·49·
鄭欽安醫書闡釋

病人常見五彩光華,則五氣之外越可知,而兼氣喘,明係陰邪上幹清
道,元陽將欲從目而脫,誠危候也。法宜收納陽光,仍返其宅,方用
三才封髓丹。

封髓丹

黃柏一兩 砂仁七錢 甘草三錢炙

用藥意解

按封髓丹一方,乃納氣歸腎之法,亦上、中、下並補之方也。夫黃柏味苦入
心,稟天冬寒水之氣而入腎,色黃而入脾,脾也者,調和水火之樞也,獨此一味,
三才之義已具。況西砂辛溫,能納五臟之氣而歸腎,甘草調和上下,又能伏火,
真火伏藏,則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黃柏之苦,合甘草
之甘,苦甘能化陰。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陽。陰陽合化,交會中宮,
則水火既濟,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此一方不可輕視,余常親身閱歷,能治一
切虛火上沖,牙疼,咳嗽,喘促,面腫,喉痹,耳腫,目赤,鼻塞,遺尿,滑精
諸症,屢獲奇效,實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餘仔細揣摹,而始知其制 ①方之
意,重在調和水火也,至平至常,至神至妙,餘經試之,願諸公亦試之。

附七絕一首

陰雲四合日光微,轉瞬真龍便欲飛(真龍即真火,或上或下,皆能令人病。
在上則有牙疼、喘促、耳、面腫諸症,在下則有遺尿,淋、濁、帶諸症,學者苟能識得這一

點真陽出沒,以此方治之,真有百發百中之妙)
識得方名封髓意,何憂大地不春歸。
【闡釋】眼中常見五彩光華而兼氣喘促,鄭氏斷為五臟之精氣外越,元陽將
從目脫的危候,而治以三才封髓丹。方中西砂辛溫,合甘草辛甘化陽以納氣;黃
柏苦寒,合甘草苦甘化陰以伏火。陰陽合化,水火交濟,會于中宮,則人身之根
蒂永固,故曰三才封髓。鄭氏曾親身經歷用此方治一切虛火上沖、咳、喘等症,
屢獲出人意外之效,經仔細揣摩,始悉立方之意重在調和水火,故以至平至常之
藥,而有至神至妙之用。此種經驗,真堪寶貴。筆者治腎虛牙疼,常以此方治之
取效。但須先用松針泡酒噙之,使吐出涎沫,痛即暫止,再服封髓丹,其效始著,
屢試屢驗。

問曰:兩目忽腫如桃,頭痛如裂,氣喘促,面、唇青黑者,何故?


“制”:原书为“治”

·50·
醫理真傳卷二

答曰:此先天真火緣肝木而上,暴發欲從目脫也。夫先天之火,
原寄于腎,病人陰盛已極,一線之元陽,即隨陰氣而上升。水為木母,
母病及子,故緣肝木而上,厥陰脈會頂巔,真氣附脈絡而上行,陽氣
暴發,故頭痛如裂。肝開竅於目,故腫如桃。氣喘促者,陰邪上幹清
道,上下有不相接之勢也。面、唇青黑,皆係一團陰氣。元陽上脫,
已在幾希之間。此際若視為陽症,而以清涼發解投之,旦夕即死也。
法宜四逆湯以回陽祛陰,可愈。

四逆湯

附子一枚生 乾薑一兩五錢 甘草二兩炙

用藥意解
按四逆湯一方,乃回陽之主方也。世多畏懼,由其不知仲景立方
之意也。夫此方既列於寒入少陰,病見爪甲青黑,腹痛下利,大汗淋
漓,身重畏寒,脈微欲絕,四肢逆冷之候,全是一團陰氣為病,此際
若不以四逆回陽,一線之陽光,即有欲絕之勢。仲景於此,專主回陽
以祛陰,是的確不易之法。細思此方,既能回陽,則凡世之一切陽虛
陰盛為病者,皆可服也,何必定要見以上病情,而始放膽用之,未免
不知幾也。夫知幾者,一見是陽虛症,而即以此方在分兩輕重上斟酌,
預為防之,萬不致釀成純陰無陽之候也。釀成純陰無陽之候,吾恐立
方之意固善,而追之不及,反為庸庸者所怪也。怪者何?怪醫生之誤
用姜、附,而不知用薑、附之不早也。仲景雖未一一指陳,凡屬陽虛
之人,亦當以此法投之,未為不可。所可奇者,薑、附、草三味,即
能起死回生,實有令人難盡信者。餘亦始怪之而終信之,信者何?信
仲景之用薑、附而有深義也。考古人雲:“熱不過附子”,可知附子
是一團烈火也。凡人一身,全賴一團真火,真火欲絕,故病見純陰。
仲景深通造化之微,知附子之力能補先天欲絕之火種,用之以為君。
又慮群陰阻塞,不能直入根蒂,故佐以乾姜之辛溫而散,以為前驅。
蕩盡陰邪,迎陽歸舍,火種復興,而性命立複,故曰回陽。陽氣既回,

·51·
鄭欽安醫書闡釋

若無土覆之,光焰易熄,雖生不永,故繼以甘草之甘,以緩其正氣,
緩者即伏之之意也。真火伏藏,命根永固,又得重生也。此方胡可忽
視哉?邇來世風日下,醫者不求至理,病家專重人參。醫生入門,一
見此等純陰無陽之候,開口以人參回陽,病家卻亦深信,全不思仲景
為立法之祖,既能回陽,何為不重用之,既不用之,可知非回陽之品
也。查人參,性甘微寒,主補五臟,五臟為陰,是補陰之品,非回陽
之品也,明甚。千古混淆,實為可慨。

【闡釋】此問諸種病象,鄭氏本祖國醫學經絡及五行生克學說,斷為腎中真
陽隨過盛之陰氣,緣肝木而上至頭、目、面、唇,有欲從上脫之勢,而用四逆湯
回陽祛陰以治之,非有真本領不能出此。如果辨症不清,誤用清涼發解之藥,只
有加速其死亡。並謂四逆湯為回陽之主方,藥僅薑、附、草三味,而具起死回生
之力,實由於配合得當。附子為熱藥之冠,能補欲絕之火種,又必佐乾姜之辛散
以蕩盡陰邪,始能迎陽歸舍,故曰回陽。陽回而無土覆,則光焰易熄,雖生不永,
故以甘草之甘緩而伏之,使藥效長留,命根永固。故凡陽虛陰盛為病,皆可放膽
使用,能早用善用,即不致釀成危候。按四逆湯據現代的研究應用,能升血壓,
改善微循環,具有強心與鎮靜作用,被視為治療休克的專方,治療小兒腹瀉亦具
卓效。即改為注射液,功效亦與《傷寒論》原方所述相吻合。並經實踐證明,附
子與乾薑、甘草同煎,能減附子之毒,而強心之作用更顯著。可見鄭氏在百餘年
前,對此湯之應用解說,實有其獨到之處。筆者數十年臨床經驗,凡遇陽虛症,
無論一般所稱之腎炎、肝炎、肺炎、心肌炎、胃炎等等,只要臨床症狀有陽虛之
實據,即不考慮炎症,輒以四逆湯加味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益佩鄭氏之卓見。
至於謂人參是補陰之藥,而非回陽之品,鄭氏在第三卷用獨參湯處,有更詳細的
論述,此處暫不作釋。

問曰:病人兩耳前後忽腫起,皮色微紅,中含青色,微微疼,身
大熱,兩顴鮮紅,口不渴,舌上青白胎,兩尺浮大而空者,何故?

答曰:此先天元陽外越,氣機附少陽而上也。夫兩耳前後,俱屬
少陽地界,今忽腫微痛,紅色中含青色,兼之兩顴色赤,口不渴,而
唇、舌青白,知非少陽之風火明矣。如係少陽之風火,則必口苦、咽

幹,寒熱往來,紅腫痛甚,唇舌定不青白。今見青白苔 ,而陽虛陰


“苔”:原书为“胎”

·52·
醫理真傳卷二

盛無疑。身雖大熱,無頭疼、身痛之外感可據,元陽外越之候的矣。
況兩尺浮大而空,尺為水臟,水性以下流為順,故脈以沉細而濡為平。
今浮大而空,則知陰氣太盛,一線之陽光,附陰氣而上騰,有欲竭之
勢也。此際當以回陽祛陰,收納真氣為要。若不細心斟究,直以清涼
解散投之,旦夕即亡。方宜白通湯主之,或潛陽丹亦可,解見上。

白通湯

附子一枚生 乾薑二兩 蔥白四莖

用藥意解
按白通湯一方,乃回陽之方,亦交水火之方也。夫生附子大熱純
陽,補先天之火種,佐乾姜以溫中焦之土氣,而調和上下。蔥白一物,
能引離中之陰,下交於腎,生附子又能啟水中之陽,上交於心。陰陽
交媾,而水火互根矣。仲景一生學問,就在這陰、陽兩字,不可偏盛,
偏于陽者則陽旺,非辛熱所宜;偏于陰者則陰旺,非苦寒所可。偏于
陰者,外邪一入,即從陰化為病,陰邪盛則滅陽,故用藥宜扶陽;邪
從陽化為病,陽邪盛則滅陰,故用藥宜扶陰。此論外感從陰從陽之道
也。學者苟能于陰陽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門也。

【闡釋】此間各種症象比較複雜,一般不易明辨。鄭氏層層分析,斷為元陽
隨陰氣附少陽經而上越的危症,急需回陽祛陰,故主以白通湯或潛陽丹。白通湯
即四逆湯去甘草而加蔥白,以蔥白辛溫,合薑、附能通周身上下之陽氣,為治陽
隔於上的要藥。本病主要由於在裏之陰寒太盛,致上越之陽不能與下焦殘存之陽
相續,蔥白能引心陰下交於腎,附子能啟腎陽上交於心,陰陽交媾,水火互根,
格越之症,自可立解。潛陽丹如前所解,有納氣歸腎,伏火互根之妙用,故亦能
治此病。筆者用白通湯治療發高燒不退,取得滿意效果。患兒張××,9 歲,高
熱攝氏 39 度以上,注射針藥已四日,高燒不退。來診的前夜,哭鬧不寧,將轉
為抽風。余以手摩小兒頭部及上身,熱可燙手,但腿部以下漸涼,至腳冰冷。此
為陰陽相格,上下不通,雖發高燒,卻非涼藥可治。因白通湯雖能宣通上下之陽,
但必須加豬膽汁或童便乃能入陰,故為之處方如下:附片 30 克乾薑 20 克蔥白
30 克童便引。病者一劑減輕,二劑痊癒。以後凡治此類患者發高燒,久治不愈
者,即以此方輕重上斟酌治之而愈,其例不下十數。

·53·
鄭欽安醫書闡釋

問曰:病人素緣多病,兩目忽陷下,昏迷不醒,起則欲絕,脈細
微而空者,何故?

答曰:此五臟之真氣欲絕,不能上充而下陷,欲從下脫也。夫人
身全賴一團真氣,真氣足則能充滿,真氣衰則下陷,此氣機自然之理。
今見昏迷,起則欲絕,脈微,明是真氣之衰,不能支持也。法宜峻補
其陽,方宜四逆湯以回其陽,陽氣複回,而精氣自然上充也。方解見
上。

【闡釋】多病之人,兩目忽下陷,昏迷不醒,起則欲絕,脈細微而空,鄭氏
斷為五臟之真氣下陷,欲從下脫,誠屬危候。但鄭氏不似一般治虛脫只知求救於
人參,而投以四逆峻劑,使陽回而真氣自然上充,亦具獨到之見。

問曰:病後忽鼻流清涕不止,忿嚏不休,服一切外感解散藥不應
而反甚者,何故?

答曰:此非外感之寒邪,乃先天真陽之氣不足於上,而不能統攝
在上之津液故也。此等病近似寒邪傷肺之症,世醫不能分辨,故投解
散藥不愈而反甚。不知外感之清涕忿嚏,與真氣不足之清涕忿嚏不
同。外感之清涕忿嚏,則必現發燒、頭疼、身痛、畏寒、鼻塞之情形。
真氣不足之清涕忿嚏,絕無絲毫外感之情狀。況又服解散藥不愈,更
為明甚。法宜大補先天之陽,先天之陽足,則心肺之陽自足。心肺之
陽足,則上焦之津液,必不致外越也。人身雖雲三焦,其實一焦而已。
方宜大劑四逆湯,或封髓丹亦可,方解見上。即姜桂湯亦可。

姜桂湯

生薑一兩五錢 桂枝一兩

用藥意解
按姜桂湯一方,乃扶上陽之方也。夫上焦之陽,原屬心肺所主,
今因一元之氣不足於上,而上焦之陰氣即旺,陰氣過盛,陽氣力薄,
即不能收束津液。今得生薑之辛溫助肺,肺氣得助,而肺氣複宣,節

·54·
醫理真傳卷二

令可行。兼有桂枝之辛熱以扶心陽。心者,氣之帥也,心陽得補,而
肺氣更旺(肺居心上如蓋,心屬火,有火即生炎,炎即氣也。肺如蓋,當炎之上,炎沖
。肺氣既旺,清涕何由
蓋底;不能上,即返於下,故曰:“肺氣下降”,即此理也)

得出。要知扶心陽,即是補真火也(二火原本一氣)。嚏本水寒所作(腎絡
通於肺,腎寒,故嚏不休),方中桂枝,不獨扶心陽,又能化水中之寒氣,

寒氣亦解,而嚏亦無由生。此方功用似專在上,其實亦在下也。學者
不可視為尋常,實有至理存焉。或又曰,扶心陽而肺氣更旺,夫心火
也,肺金也,補心火,而肺不愈受其克乎?曰:子不知五行稟二氣所
生乎!五臟只受得先天之真氣,原受不得外來之客氣。今所扶者是先
天之真氣,非外感之客氣,既雲受克,則肺可以不必居心上也。況此
中之旨微,有不可以盡泄者。

【闡釋】此答辨明清涕忿嚏不止,有外因、內因之異。內因係由於上焦之真
陽不足,致津液外越而為病,用大劑四逆湯以大補其真陽,誠為對症之方。封髓
丹能納氣歸腎,能治一切虛火上沖之症;姜桂湯扶上焦之陽,化水寒,攝津液,
故均能治此病。筆者在臨症中,常見有鼻流清涕或濃涕,經年如此,中醫俗稱為
腦漏。腦髓乃人身立命之物,豈可流出乎?現代醫學檢查為鼻竇炎,久治不愈者,
多為上焦之陽不 ①足,不能統攝津液,每以姜桂湯治之而獲效。如病者林××患
此症五年,服姜桂湯二劑見效。因其中下焦之陽亦顯不足,故繼以附子理中湯加
補腎藥,連服八劑而竟全功。

問曰:病人兩耳心忽癢極欲死者,何故?

答曰:此腎中之陽暴浮也。夫兩耳開竅於腎 ,腎中之火暴發於
上,故癢極欲死。或又曰,肝膽脈亦入耳,肝膽有火,亦可發癢,先
生獨重腎氣,而不言肝膽之火,未免固執。曰:子言肝膽有火,必不
專在耳心,別處亦可看出,必不忽癢極欲死。今來者驟然,故直斷之
曰腎中之陽暴發也,法宜收納真氣為要。方用封髓丹,解見上。

【闡釋】
《內經》謂“腎主耳、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聖
惠方》謂“尋常耳癢有風有火,易於調治,甚有耳癢挑剔出血不能住手,此腎虛


“不”字原书为“为”,参上文改

“两耳开窍于肾”:经云“肾开窍于耳”,故此句疑有误。

·55·
鄭欽安醫書闡釋

風火上攻”。亦以耳癢極為腎虛病。鄭氏認此症為腎陽暴浮,治以封髓丹,是有
卓見、亦是有根據的。至若肝膽有火,則多見頭暈、目赤、耳腫痛、口苦、兩脅
脹痛、小便短赤、尿道澀痛等症,治宜清瀉肝膽實火,如龍膽瀉肝湯之類,與此
症絕然不同。足見鄭氏謂肝膽有火決不專現耳心癢極欲死一症,是正確的。

問曰:病人兩唇腫厚,色紫紅,身大熱,口渴喜熱飲,午後畏寒,
小便清長,大便溏泄,日二三次,脈無力者,何故?

答曰:此脾胃之陽,竭於上也。夫兩唇屬脾胃,腫而色紫紅,近
似胃中實火,其實非實火也。實火之形,舌黃而必乾燥,口渴必喜飲
冷,小便必短,大便必堅,身大熱,必不午後畏寒。此則身雖大熱,
卻無外感可據。午後畏寒,明明陰盛陽衰,口渴而喜熱飲,中寒之情
形悉具。兼之二便自利,又日泄三五次,已知土氣不實,況脈複無力,
此際應當唇白之候,今不白而反紫紅腫厚,絕無陽症可憑,非陰盛逼
出中宮之陽而何?法宜扶中宮之陽,以收納陽氣為主,方宜附子理中
湯。

附子理中湯
附子一枚 白朮五錢 乾姜五錢 人參二錢炙
甘草三錢炙

用藥意解
按附子理中湯一方,乃先後並補之方也。仲景之意,原為中土太
寒立法,故以姜、朮溫燥中宮之陽;又恐溫燥過盛,而以人參之微寒
繼之,有剛柔相濟之意;甘草調和上下,最能緩中。本方原無附子,
後人增入附子,而曰附子理中,覺偏重下焦,不可以理中名。余謂先
後並補之方,因附子之功在先天,理中之功在後天也。此病既是真氣
欲竭,在中宮之界,非附子不能挽欲絕之真陽,非薑、朮不足以培中
宮之土氣,用於此病,實亦妥切。考古人既分三焦,亦有至理,用藥
亦不得混淆。上焦法天,以心肺立極;中焦法地,以脾胃立極;下焦
法水,以肝腎立極。上陽、中陽、下陽,故曰三陽。其實下陽為上、

·56·
醫理真傳卷二

中二陽之根,無下陽,即是無上、中二陽也。下陽本乎先天所生,中
陽卻又是先天所賴,中陽不運,上下即不相交。故曰:“中也者,天
下之大本也”。後天既以中土立極,三焦亦各有專司,分之為上、中、
下,合之實為一元也。用藥者,須知立極之要,而調之可也。

【闡釋】此問病象似乎寒熱錯雜,近於實火,經層層分析,斷為陰盛逼出中
宮之陽,故主以附子理中湯,先後並補。以三焦雖各有專司,而必賴中陽健運,
上下始能相交。理中湯本為中土太寒立法,加附子而溫運之力更強,脾胃欲竭之
陽得複,諸症自可立解。如斷為實火,或寒熱雜投,俱屬誤治。據鄭氏嫡孫與筆
者談:其祖父晚年得子,父親體虛多病,家中常備附子理中丸與服,身體始得日
漸康復。筆者亦常用此方治療脾腎陽虛,身體羸弱,反復感冒之患者,獲得滿意
之效果。足征本方確為先後天並補之良方也。

問曰:滿口齒縫流血不止,上下牙齒腫痛,口流清涎不止,下身
畏寒,烤火亦不覺熱者,何故?

答曰:此腎中之真陽欲絕,不能統腎經之血液也。夫齒乃骨之餘,
骨屬腎,腎中含一陽,立陰之極,以統乎腎經之血液。腎陽苟足,齒
縫何得流血不止?齒牙腫痛,明係陰氣上攻,況口流涎不止,畏寒烤
火亦不覺熱,而真陽之火種,其欲絕也明甚。此症急宜大劑四逆湯,
以救欲絕之真火,方可。若謂陰虛火旺,而以滋陰降火之品投之,是
速其危也。四逆湯解見上。

【闡釋】此症滿口齒牙腫痛,流血不止,口亦流清涎不止,下身畏寒,烤火
不熱,自是假熱真寒,陽氣欲脫之危症。故宜投以大劑四逆湯,以回陽救脫,始
可轉危為安。如不臨症細辨,治以滋陰降火之方,是愈速其危。確屬重要經驗之
談。筆者在臨症中,常見有患牙齒出血者,醫者以為火重而治以清火之劑,多不
見效,實由不知其為腎陽不足而致。余治此症,常先以炮薑甘草湯加血餘炭以止
血,繼以四逆湯加補腎藥而全愈。

問曰:病人口忽極臭,舌微黃而潤滑,不思水飲,身重欲寐者,
何故?

答曰:此先天真火之精氣發洩也。夫臭乃火之氣,極臭乃火之極

·57·
鄭欽安醫書闡釋

甚也。火甚宜乎津枯,舌宜乎乾燥而黃,應思水飲,身必不重,人必
不欲寐。今則不然,口雖極臭,無胃火可憑,舌雖微黃,津液不竭,
無實火可據。不思水飲,身重欲寐,明係陰盛逼出真火之精氣,有脫
之之意也。或又曰:真陽上騰之症頗多,不見口臭,此獨極臭,實有
不解。曰:子不觀藥中之硫黃乎!硫黃秉火之精氣所生,氣味極臭,
藥品中秉火氣所生者亦多,而何不臭?可知極臭者,火之精氣也。此
等症乃絕症也,十有九死,法宜收納真陽,苟能使口臭不作,方有生
機。方用潛陽丹治之,解見上。

【闡釋】此症口極臭而純現陰象,故斷為陽欲上脫,十有九死的危候。並謂
服潛陽丹而真陽漸複,口臭漸減,始有生機,誠屬經驗有得之言。筆者在臨症中,
若口臭無陰象,多為胃火旺極,用白虎加人參湯治之。亦有陰盛逼陽於外而口臭
者,用大劑附子理中湯加味治之。

問曰:病人舌忽不能轉動,肢忽不能升舉,睡中口流涎不覺者,
何故?

答曰:此陰盛而元陽不固不運也。夫人一身關節竅道,全賴真氣
布護運行。真氣健旺,則矯捷自如,出納有節,焉有舌不能轉,肢不
能舉,睡中流涎不覺者乎?餘故直決之曰:陰盛而元陽不固不運也。
或又曰:中風中痰,亦能使人舌不能轉,肢不能舉,先生獨重陽虛陰
盛,不能無疑。曰:子不知中風、中痰之由乎?風由外入,痰因內成,
總緣其人素稟陽虛,損傷已極,而外之風邪始得乘其虛隙而入之。陽
衰在何處,風邪即中何處,故有中經、中腑、中臟之別。陽虛則中宮
健運之力微,中宮之陰氣即盛,陰氣過盛,而轉輸失職,水穀之濕氣,
與內之陰氣相聚,而為涎為痰。久久陽微,寒痰上湧,堵塞清道,遂
卒倒昏迷,而曰中痰也。此病可與附子理中湯加砂半,方解見上。中
風者,按陳修園《醫學三字經》法治之。中痰者,可與薑附茯半湯治
之。

·58·
醫理真傳卷二

姜附茯半湯

生薑二兩取汁 附子一兩 茯苓八錢 半夏七錢

用藥意解
按姜附茯半湯一方,乃回陽降逆,行水化痰之方也。夫生薑辛散,
宣散壅滯之寒;附子性烈純陽,可救先天之火種,真火複盛,陰寒之
氣立消;佐茯苓健脾行水,水者痰之本也,水去而痰自不作;況又得
半夏之降逆化痰,痰涎化盡,則向之壓於舌本者解矣。清道無滯,則
四肢之氣機複運,而伸舉自不難矣。

【闡釋】此答綜合三種病象而斷為元陽不固不運,故治以附子理中湯加砂、
半。附子以固腎陽,理中使脾胃健運,更加砂、半以加強納氣降逆及溫通之力,
使全身氣血流暢,三症自可同愈。繼又說明與中風、中痰的區別,而謂治痰可與
薑附茯半湯,以回陽降逆行水化痰,中風則宜按陳修園《醫學三字經》方法施治。
查陳書謂中風有兩種:熱風多見閉症,宜疏通為先;寒風多見脫症,宜溫補為急。
閉者宜開,開表用續命湯,開裏用三化湯,開痰用稀涎散、滌痰湯;脫者宜固,
以參附湯固守腎氣,朮附湯固守脾氣,芪附湯固守衛氣,歸附湯固守榮氣。先固
其氣,再治其風。又謂驅邪宜小續命湯加減,若正虛邪盛,則須以三生飲加人參
一兩為標本並治之法。所說比較全面而切當,故鄭氏從之。

問曰:平人忽喉痛甚,上身大熱,下身冰冷,人事昏沉者,何故?

答曰:此陰盛而真氣上脫,已離乎根,危之甚者也。夫喉痛一症,
其在各經邪火所作,必不上熱下寒,即來亦不驟。今來則急如奔馬,
熱上寒下,明明一線之陽光,為陰氣所逼,已離乎根也。或又曰:既
言平人,何得即謂之陽欲脫乎?曰:子不知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
此陽氣乎?陽氣無傷,百病自然不作;陽氣若傷,群陰即起。陰氣過
盛,即能逼出元陽,元陽上奔,即隨人身之臟腑經絡虛處便發。如經
絡之虛通於目者,元氣即發於目;經絡之虛通於耳者,元氣即發於耳;
經絡之虛通於巔者,元氣即發於巔,此元陽發洩之機。學者苟能識得
一元旨歸,六合妙義,則凡一切陽虛之症,皆在掌握也。茲雖雲平人,
其損傷原無人知曉,或因房勞過度,而損腎陽;或因用心太過,而損

·59·
鄭欽安醫書闡釋

心陽;或因飲食失節,而損脾陽。然亦有積久而後發者,元氣之厚也;
有一損而即發者,元氣之薄也。余常見有平人,日猶相見,而夜即亡
者,毋乃元氣之薄,而元陽之脫乎?醫亦尚不知,而況不知醫者乎?
此一段已將陽虛合盤托出,學者務宜留心體之可也。方宜潛陽丹主
之,解見上。

【闡釋】喉急痛而至昏沉,上身大熱下身冰冷,自是陰盛格陽而欲脫的危候,
故宜以潛陽丹為正治。複論及人身稟賦,體有強弱,氣有厚薄,而平日所受腎陽、
心陽、脾陽各種損傷,常是人不易知,己亦不覺。一旦乘臟腑經絡之虛處而發為
病,即成元陽上脫的危候。氣厚者猶積久而後發,氣薄者常一損而即發,平人發
病急卒而死者,多屬此類。末段已將陽虛合盤托出,學者務宜細心體會。真是語
重心長,深研有得之言。裨益後學不淺。

問曰:咳嗽、喘促,自汗,心煩不安,大便欲出,小便不禁,畏
寒者,何故?

答曰:此真陽將脫,陰氣上幹清道也。夫咳嗽、喘促一症,原有
外感內傷之別。經雲:“咳不離肺”。肺主呼吸,為聲音之總司,至
清至虛之府,原著不得一毫客氣,古人以鐘喻之,外叩一鳴,內叩一
鳴,此內外之分所由來也。外感者,由風、寒、暑、濕、燥、火六氣
襲肺,阻肺經外出之氣機,氣機壅塞,呼吸錯亂,而咳嗽作,兼發熱、
頭疼、身痛者居多,宜解散為主。解散之妙,看定六經,自然中肯。
內傷者,因喜、怒、悲、哀、七情損傷真陽、真陰所作,亦有發熱者,
卻不頭疼、身痛,即熱亦時作時止。損傷真陽之咳者,陰氣必盛,陰
盛必上幹清道,務要看損于何臟何腑,即在此處求之,用藥自有把握。
若真陰損傷之咳者,陽氣必盛,陽盛亦上幹清道,亦看損于何臟何腑,
即在所發之處求之,用藥自有定見。要知真陽欲脫之咳嗽,滿腹全是
純陰,陰氣上騰,蔽塞太空,猶如地氣之上騰,而為雲為霧,遂使天
日無光,陰霾已極,龍乃飛騰。龍者,即坎中之一陽也,龍奔於上,
而下部即寒,下部無陽,即不能統納前後二陰,故有一咳而大便欲出,
小便不禁者,是皆飛龍不潛致之也。世醫每每見咳治咳,其亦聞斯語

·60·
醫理真傳卷二

乎?法宜回陽降逆,溫中降逆,或納氣歸根。方用四逆湯、封髓丹、
潛陽丹,解見上。

【闡釋】此答先辨明咳喘有外感、內傷之分,內傷又有傷陰、傷陽之異。外
感當看病在何經,內傷須看傷陰、傷陽各在何臟何腑,而分別用藥,切不可見咳
治咳。筆者曾在拙著《咳嗽之辨證論治》一書中對咳嗽有詳細的論述,可資參閱。
此病咳、喘而兼大小便不禁,自是元陽隨群陰上騰,下部無陽,不能統納前後二
陰之故。法宜回陽納氣,溫中降逆,或納氣歸腎,四逆湯、封髓丹,潛陽丹,俱
可隨宜選用。

問曰:胸腹痛甚,面赤如硃,不思茶水,務要重物壓定稍安,不
則欲死者,何故?

答曰:此元氣暴出而與陰爭也。夫胸腹痛一症,原有九種,總不
出虛、實兩字。實症手不可近,虛症喜手揉按,此則欲重物壓定而始
安,更甚於喜手揉按,非陽氣之暴出而何?或又曰:重物壓定而稍安,
其理何也?曰:子不觀火之上沖乎,沖之勢烈,壓之以石,是阻其上
沖之氣機也。氣機得阻,而上沖者不沖。今病人氣機上湧,面色已赤
如硃,陽與陰有割離之象,故痛甚。重物壓之,亦如石之壓火也。此
病非納氣歸根,回陽降逆不可,方用加味附子理中湯,或潛陽丹,解
見上。

【闡釋】胸腹痛一症,原有九種,係本陳修園《醫學三字經》之說,即“一
蟲痛,烏梅丸;二注痛,蘇合研,三氣痛,香蘇專;四血痛,失笑先;五悸痛,
妙香詮;六食痛,平胃煎;七飲痛,二陳咽;八冷痛,理中全;九熱痛,金鈴痊。”
對九症各有處方,特轉錄以供參考。鄭氏總其要為虛、實兩症,實症拒按,虛症
喜手揉按。此症胸腹痛甚,須重按壓始安,而且面赤如硃,斷為陽氣暴出而與陰
爭,陰與陽有割離之象,是確切精當的。故非納氣歸根,回陽降逆,不能治癒。
宜用加味附子理中湯,或潛陽丹治之。

問曰:病吐清水不止,飲食減,服一切溫中補火藥不效者,何故?

答曰:此腎氣不藏,而腎水汜溢也。夫吐清水一症,胃寒者亦多,
今服一切溫中補火之品不效,明明非胃寒所作,故知其腎水汜溢也。

·61·
鄭欽安醫書闡釋

或又曰:胃寒與腎水汜溢,有分別否?曰:胃寒者,關脈必遲,唇口
必淡白,食物必喜辛辣熱物。腎水汜溢者,兩尺必浮滑,唇口必黑紅,
不思一切食物,口間覺鹹味者多。胃寒者,可與理中湯。腎水汜溢者,
可與滋腎丸,桂苓朮甘湯。

滋腎丸

黃柏一兩炒 知母八錢 安桂三錢

桂苓朮甘湯

桂枝八錢 茯苓二兩 白朮一兩 甘草五錢

用藥意解

按滋腎丸一方,乃補水之方,亦納氣歸腎之方也。夫知母、黃柏二味,氣味
苦寒,苦能堅腎,寒能養陰,其至妙者,在於安桂一味,桂本辛溫,配黃柏、知
母二物,合成坎卦,一陽含于二陰之中,取天一生水之義,取陽為陰根之義,水
中有陽,而水自歸其宅,故曰滋腎。此病既非胃寒,而曰水(濫)
〔汜〕
,雖曰土
不制水,亦因龍奔於上,而水氣從之。今得安桂,扶心之陽,以通坎中之陽,陽
氣潛藏,何致有吐水之患哉?或又曰:水既汜溢,而又以知、柏資之,水不愈旺,
吐水不愈不休乎?曰:子不知龍者水之主也,龍行則雨施,龍藏則雨止,若安桂
者,即水中之龍也,知、柏者,即水也。水之放縱,原在龍主之。龍既下行,而
水又安得不下行乎?此方非獨治此病,凡一切陽不化陰,陰氣發騰之症,無不立
應。

按桂苓朮甘湯一方,乃化氣、行水之方也。夫桂枝辛溫,能化膀胱之氣,茯
苓、白朮,健脾除濕。化者從皮膚而運行於外,除者從內行以消滅於中,甘草補
土又能制水。此病既水汜於上,雖腎氣之發騰,亦由太陽之氣化不宣,中土之濕
氣亦盛。今培其土,土旺自能制水,又化其氣,氣行又分其水,水分而勢孤,便
為土所制矣。余故列於此症內。但此方不惟治此症,於一切脾虛水腫,與痰飲咳
嗽,更為妥切。

【闡釋】口吐清水,飲食減少,有由於胃寒及腎水汜溢之別,兩者在脈象、
味覺及唇口顏色諸方面都容易區分。由於胃寒者,以理中湯溫健脾胃,即能痊癒。
由於腎水汜溢者,服一切溫中補火藥,自然不會有效。鄭氏治以滋腎丸或桂苓朮
甘湯,可謂善用成方。查滋腎丸係李東垣所訂,本以治下焦濕熱,小便癃閉,故
用知、柏苦寒,清熱、燥濕而兼滋陰,更配少許肉桂溫養腎陽蒸水化氣,而小便

·62·
醫理真傳卷二

自通。鄭氏取其一陽含于二陰之中,陽為陰根,能引水歸宅,水得下行,口吐清
水自止。實由於知、柏二味,苦能堅腎,寒能養陰,更得辛溫之肉桂,扶心陽以
通腎陽,使水有所歸,又有所制,自不會汜溢為病。故凡一切陽不化陰,陰氣發
騰之症,皆可以本方施治。至於桂苓朮甘湯,自《傷寒論》
、《金匱》起,即視為
治痰飲、水濕的要方。鄭氏用以治此症,係取其能化氣行水,使水從皮膚蒸發,
小便利出,而口吐清水自止。又因其能補土以制水,故可推廣以治一切脾虛水腫
與痰飲咳嗽。現代應用範圍更廣,有人用以治高血壓、腦震盪、目翳、帶下、潰
瘍、風濕性關節炎及心力衰竭諸病,均取得滿意的效果。

問曰:病後兩乳忽腫如盤,皮色如常,微痛,身重喜臥,不思一
切飲食者,何故?

答曰:此陰盛而元氣發於肝、胃也。夫病後之人,大抵陽氣未足,
必又重傷其陽,陽衰陰盛,一線之陽光,附於肝胃之經絡而發洩,故
色如常而微痛。況身重喜臥,乃陽衰陰盛之征,乳頭屬肝,乳盤屬胃,
故決之在肝胃也。若乳頭不腫,病專於胃;乳頭獨腫,病專於肝。雖
兩經有分司,而病源終一。知其一元之發洩,治法終不出回陽、納氣、
封髓、潛陽諸方。苟以為風寒、氣滯所作,定有寒熱往來,頭疼身痛,
紅腫痛甚,口渴種種病形,方可與行氣、活血、解散諸方治之。此病
當與附子理中湯加吳茱萸,方解見上。

【闡釋】此症雖兩乳忽腫如盤,但皮色如常,僅有微痛,而身重喜臥,不思
飲食,故斷為陰盛陽衰,元氣發於肝、胃所致,治宜溫中回陽納氣,故治以附子
理中湯。理中健脾,附子補腎,更加辛熱之吳萸,入肝、胃、脾、腎諸經,以疏
肝暖脾,溫中止痛,而加強療效。若係風寒、氣滯所作,出現寒熱往來,頭疼、
身痛,紅腫痛甚,口渴種種病形,則又當各按其病情的輕重而用行氣、活血、解
散諸方治之。所謂劇痛多實,在表者汗之則愈,在裏者下之則愈,在氣、血者散
之行之則愈,不可執一,與本症之虛痛、微痛亦不可相混。

問曰:兩脅忽腫起一埂,色赤如硃,隱隱作痛,身重,爪甲青黑
者,何故?

答曰:此厥陰陰寒太盛,逼出元陽所致也。夫兩脅者,肝之部位
也,今腫起一埂如硃,隱隱作痛,近似肝經風火抑鬱所作,其實不然。

·63·
鄭欽安醫書闡釋

若果係肝經風火,則必痛甚,身必不重,爪甲必不青黑。今純見厥陰
陰寒之象,故知其元陽為陰寒逼出也。粗工不識,一見腫起,色赤如
硃,鮮不以為風火抑鬱所作,而並不於身重、爪甲青黑、不痛處理會,
直以清涼解散投之,禍不旋踵。法宜回陽祛陰,方用四逆湯,重加吳
茱萸。解見上。

【闡釋】此答之精要處,在於透過脅腫而色赤如硃的假熱象,而從身重、微
痛、爪甲青黑諸陰象,斷為係足厥陰肝陰寒太盛,逼出元陽所致,故須用四逆湯
重加吳萸,以回陽祛陰,始能使腫消而痊癒。如為假像所惑,而投以清涼解散之
品,只有加速其危,這是一條寶貴的經驗。

問曰:病人頭面四肢瘦甚,少腹大如匏瓜,唇色青滑,不思食物,
氣短者,何故?

答曰:此陽虛為陰所蔽也。夫四肢稟氣於胃,胃陽不足,而陰氣
蔽之,陽氣不能達於四末,故頭面肌肉瘦甚,陰氣太盛,隔塞於中,
而成腹脹,實不啻堅冰之在懷也。身中雖有微陽,亦將為堅冰所滅,
安望能消化堅冰哉(堅冰喻陰盛也)!法宜峻補其陽,陽旺而陰自消,猶
日烈而片雲無。方用四逆湯,或附子理中湯加砂、半。方解見上。或
又曰:腹脹之病亦多,皆陽虛而陰蔽乎?曰: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
在活一口氣乎?氣者陽也,陽行一寸,陰即行一寸;陽停一刻,陰即
停一刻。可知陽者,陰之主也。陽氣流通,陰氣無滯,自然脹病不作。
陽氣不足,稍有阻滯,百病叢生,豈獨脹病為然乎?他如諸書所稱氣
脹、血脹、風脹、寒脹、濕脹、水脹、皮膚脹,是論其外因也。如脾
脹,腎脹、肺脹、肝脹、心脹,是論其內因也。外因者何?或因風寒
入裏,阻其氣機,或因暑濕入裏,阻其升降,或因燥熱入裏,阻其往
來,延綿日久,精血停滯。感之淺者,流於皮膚,感之深者,流於腹
內,若在手足骨節各部,便成瘡瘍疔毒。阻在上焦,胸痹可決;阻在
中焦,中滿症屬;阻在下焦;腹滿症作。內因者何?或因脾虛日久,
而脾氣散漫;或因腎虛日久,而腎氣渙散;或因肝虛日久,而肝氣欲
散;或因肺虛日久,而肺氣不斂;或因心虛日久,而心氣發洩。凡此

·64·
醫理真傳卷二

之類,皆能令人作脹。大抵由外而入者,氣機之阻,由內而出者,氣
機之散也。阻者宜開,調氣行血,隨機斡運為要;散者宜收,回陽納
氣溫補為先。然脹與腫有別,脹者從氣,按之外實而內空;腫者從血,
按之內實而外亦實。治脹者,宜養氣、宜補氣、宜收氣,忌破氣、忌
耗氣、忌行氣,尤貴兼養血。治腫者,宜活血、宜行血、宜破血,忌
涼血、忌止血、忌斂血,尤須兼行氣。學者欲明治脹之要,就在這一
氣字上判虛實可也。

【闡釋】此病主症為腹脹,就其所現各種兼症分析,斷為陽虛為陰氣所蔽而
致,故用四逆湯或附子理中湯加砂、半以峻補其陽,陽旺陰消而病即愈。繼複申
論脹有內外二因,一般所稱氣脹、血脹、風脹、寒脹、濕脹、水脹、皮膚脹等,
多由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侵入人體,阻其流行之氣機,故治宜開調氣
血,隨機斡運。若脾脹、腎脹、肝脹、肺脹、心脹等,皆由於陽虛日久,臟氣散
漫所致,故宜回陽納氣溫補為先。末 ①更論及腫與脹的分別,脹從氣,腫從血,
治脹宜養氣、補氣、收氣,忌破氣、耗氣、行氣,尤須兼養血;治腫宜活血、行
血、破血,忌涼血、止血、斂血,尤須兼行氣。條分縷析,頗為賅備,而擷其要
義,則是陽者陰之主,陽氣流通,陰氣無滯,自然脹病不作;陽氣不足,稍有阻
滯,則百病叢生。此可謂為鄭氏醫理之樞要。

問曰:前後二便不利,三五日亦不覺脹,腹痛,舌青滑,不思飲
食者,何故?

答曰:此下焦之陽虛,而不能化下焦之陰也。夫一陽居於二陰之
中,為陰之主。二便開闔,全賴這點真陽之氣機運轉,方能不失其職。
今因真氣太微,而陰寒遂甚,寒甚則凝,二便所以不利也。況舌青、
腹痛、不食,陰寒之實據已具。法宜溫補下焦之陽,陽氣運行,陰寒
之氣即消,而病自愈也。方用四逆湯加安桂,解見上。若熱結而二便

不利者,其人煩躁異常,定見黃白舌苔 ,喜飲冷水,口臭氣粗可憑。
學者若知此理,用藥自不錯誤也。

【闡釋】二便不利,有熱結與陽虛之不同,須細審各種兼症而分別用藥。此


“末”:原书为“未”

“苔”:原书作“胎”

·65·
鄭欽安醫書闡釋

病腹痛、舌青、食少,純是一片陰寒景象,而斷為下焦陽虛不能化陰,故治以四
逆湯加桂。四逆湯已屬回陽救逆之主方,更加辛熱之肉桂以助其祛寒消陰之力,
而取效益速。若其人煩躁異常,現黃白舌苔,喜飲冷水,口臭氣粗,則屬於熱結。
大便不利者,法宜養血、清熱、潤燥,麻仁丸主治之;小便不利者,法宜養陰、
清熱,導赤散主之。

問曰:病人每日交午初即寒戰,腹痛欲死,不可明狀,至半夜即
愈者,何故?

答曰:此陽虛而陰盛,阻其氣機也。夫人身一點元陽,從子時起,
漸漸而盛,至午則漸漸而衰,如日之運行不息。今病人每日交午初而
即寒戰腹痛者,午時一陰初生,正陽氣初衰之候,又陰氣複旺之時。
病者之陽不足,複遇陰盛,陰氣盛而阻其陽氣運行之機,陰陽相攻,
而腹痛大作,實陽衰太盛,不能敵其群陰,有以致之也。法宜扶陽抑
陰,方用附子理中湯加砂、半,方解見上。

【闡釋】午時氣溫高於夜半,病者午時猶寒戰,自係陽虛陰盛,陽不敵陰,
而腹痛大作,故宜用附子理中湯加砂、半以扶陽抑陰,使中陽健運,而寒戰腹痛
即止。至於夜半反愈,一則由於陽氣初生,再則由於氣溫較低,陰陽相爭的程度
較輕,故獲得一時的平靜。必須補陽,始能根治。

問曰:平人覺未有病,惟小便後有精如絲不斷,甚則時滴不止者,
何故?

答曰:此先天之陽衰,不能束精竅也。夫精竅與尿竅有別,尿竅
易啟,只要心氣下降,即開而溺出。精竅封鎖嚴密,藏于至陰之地,
非陽極不開。今平人小便後有精不斷者,其人必素稟陽虛,過於房勞,
損傷真氣,真氣日衰,封鎖不固,當心火下降,溺竅開而精竅亦與之
俱開也。法宜大補元陽,交濟心腎為主。方用白通湯,解見上。

【闡釋】精關不固,精隨溺滴,主要由於陽虛,以致心腎不相交,水火不相
濟,故宜主以白通湯。如前第七問所解,白通湯乃回陽交水火之方,蔥白能引心
中之陰下交於腎,附子能啟水中之陽上交於心,陰陽相濟,水火互根,陽氣旺而
精氣固,精自不會隨溺滴出,此症亦須視病者具體情況而施治,不能專用此法。

·66·
醫理真傳卷二

筆者在臨症中,診斷此類患者,大多面容蒼白無神,具有陽虛徵象,除用白通湯
外,亦用潛陽丹,或附子理中湯加補腎藥品,如補骨脂,肉蓯蓉、枸杞等治之而
愈。

問曰:病後兩腳浮腫至膝,冷如冰者,何故?

答曰:此下焦之元陽未藏,而陰氣未斂也。夫人身上、中、下三
部,全是一團真氣布護。今上、中俱平,而下部獨病。下部屬腎,腎
通于兩腳心湧泉穴,先天之真陽寄焉,故曰陽者,陰之根也。陽氣充
足,則陰氣全消,百病不作;陽氣散漫,則陰邪立起,浮腫如冰之症
即生。古人以陽氣喻龍,陰血喻水,水之汜濫,與水之歸壑,其權操
之龍也。龍升則水升,龍降則水降,此二氣互根之妙,亦盈虛消長之
機關也。學者苟能識得元陽飛潛之道,何患治腫之無方哉?法宜峻補
元陽,交通上下,上下相交,水火互根,而浮腫自退矣。方用白通湯
主之,解見上。

【闡釋】兩腳浮腫至膝,寒冷如冰,主要由於下焦陰盛陽衰過甚,致與中、
上二焦關格,法宜峻補元陽,交通上下,白通湯實為對症之方。因薑、附、蔥合
用,溫通之力極強,故能使下焦陰斂陽藏,腳膝得暖而浮腫立消。

問曰: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以吳茱萸湯主之,
其故何也?

答曰:吐則亡陽(陽指胃陽),利則亡陰(陰指脾陰),中宮之陰陽兩
亡,陽氣不能達於四末,故逆冷。中宮為上下之樞機,上屬手少陰君
火離也,而戊土寄焉(戊土屬胃)。下屬足少陰腎水坎也,而己土寄焉(己
土屬脾)。二土居中,一運精液于上而交心,一運精液於下而交腎,今

因吐利過盛,二土驟虛,不能運精液而交通上下,故煩躁欲死。蓋煩

出於心,躁 出於腎,仲景所以列于少陰也。使吐利不至煩躁欲死,
亦不得以少陰目之。主以吳茱萸湯,其旨微矣。


“躁”:原书为“燥”

·67·
鄭欽安醫書闡釋

吳茱萸湯

吳萸一升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 大棗十二枚

用藥意解
按吳茱萸湯一方,乃溫中、降逆,補肝之劑也。夫吳萸辛溫,乃
降逆補肝之品,逆氣降而吐自不作,即能補中。肝得補而木氣暢達,
即不侮土,又與生薑之辛溫同聲相應,合大棗之甘,能調胃陽,複得
人參甘寒,功專滋養脾陰。二土得補,皆具生機,轉運複行,煩躁自
然立止。此方重在補肝降逆以安中,中安而上下自定,握要之法,與
理中湯意同而藥不同也。理中湯淺一層,病人雖吐利,未至煩躁,故
酌重在太陰;此方深一層,病人因吐利而至煩躁欲死,煩屬心,躁屬
腎,故知其為少陰病。總由吐利太甚,中土失職,不能交通上下。其
致吐之源,卻由肝木淩土而成,故仲景主以吳茱萸湯,溫肝降逆以安
中,是的確不易之法,亦握要之法也。

【闡釋】《傷寒論》少陰病此條,有些注家疑為有誤,認為吐利厥逆,煩躁
欲死,乃陰盛而陽欲脫之危候,應以四逆、白通為正治,而吳茱萸湯實難對症,
致有改吐利為吐劇者。鄭氏獨抒己見,認為脾胃二土居中,為上下之樞機,今吐
利而使脾胃驟虛,不能運輸精液而交通心腎,以致心神不寧,煩躁欲死。煩屬心,
躁屬腎,故仲景列于少陰病,而治以吳茱萸湯,不用四逆、白通,當由於本症係
吐重利輕,主要是厥陰肝木淩土而犯及陽明,故用補肝降逆以安中之吳茱萸湯治
之。吳萸、生薑辛苦大溫,以補肝降逆逐寒,人參、大棗甘平,以補脾胃之虛,
扶正固本,使吐利厥逆得以緩解,而煩躁得以安寧,是治本病不易之法。一般認
為本方之所以能治陽明食穀欲嘔、少陰吐利厥逆煩躁、厥陰乾嘔吐涎沫頭痛,實
由於諸症之病機同屬虛寒,本方能補虛逐寒,標本兼顧,故均能治之。現代有人
用本方加減,治療胃潰瘍、胃腸炎、心臟病、高血壓、肝炎、目疾等,都能使症
狀緩解以至痊癒。鄭氏在百餘年前能作出此解,誠屬難能可貴。筆者曾用此方治
厥陰乾嘔吐涎頭痛之症,效果確佳,屢用屢效。

問曰:病人牙齒腫痛二三日,忽皮膚大熱,而內卻冷,甚欲厚被
覆體,有時外熱一退,即不畏寒者,何故?

答曰:此元氣外越而不潛藏故也。夫病人牙齒腫痛二三日,並無

·68·
醫理真傳卷二

陽症可憑,已知其陰盛而元氣浮也。以後皮膚大熱,而內冷甚,明明
元氣盡越於外,較牙痛更加十倍。有時外熱一退,即不畏寒者,是陽
又潛於內故也。病人若惡寒不甚,發熱身疼,即是太陽寒傷營衛之的
症。畏寒太甚,而至厚被覆體,外熱又甚,即不得以傷寒目之,當以
元氣外浮為主,用藥切不可錯誤。此症又與上熱下寒同,但上、下、
內、外稍異耳。病形雖異,總歸一元。法宜回陽,交通上下為主。方
用白通湯、四逆湯,解見上。若兼頭、項、腰、背痛,惡寒,于四逆
湯內稍加麻、桂、細辛亦可。醫於此地,不可猛浪,務要察透,方可
主方,切切留意。

【闡釋】此答先辨明牙齒腫痛,既無其他陽症可憑,已知其為陰盛陽浮,以
後皮膚大熱,而內卻冷,甚欲厚被覆體,更知其陽氣外越加甚。繼又說明此症須
與外感太陽寒傷營衛相區別,不可誤用麻、桂等湯,而須與治上熱下寒症相類似,
以回陽交通上下、內外之氣為主,只宜主以白通、四逆一類方劑,始為對症。如
兼有頭、項、腰、背痛或惡寒等病象,于四逆湯內稍加麻、桂、細辛即可。辨症
用藥,極為精細。誠如所說,要察透病情,始可主方。

問曰:大病未愈,忽呃逆不止,昏沉者,何故?

答曰:此元氣虛極,濁陰之氣上幹,脾腎欲絕之征也。夫病人大
病已久,元氣之不足可知。元氣之根在腎,培根之本在脾。脾腎欲絕,
其氣渙散,上幹清道,直犯胃口,上下氣機有不相接之勢,故呃逆不
止。人事昏沉,由元氣衰極,不能支持。此等病形,陰象全現,非若
胃火之呃逆,而飲水亦可暫止。法宜回陽降逆為主,方用吳萸四逆湯,
或理中湯加吳萸亦可,解見上。

【闡釋】此答重在辨明呃逆有兩種,由於胃火者輕,飲水亦可暫止。若胃火
旺極,隔拒於中,阻其上下交接之氣,而呃逆不休,法宜苦寒降逆為主,如大、
小承氣湯之類。由於久病忽然呃逆,且人事昏沉,則是元陽虛極、濁陰上幹,直
犯胃口,使上下氣機不能相接,乃脾腎欲絕之危候,法宜回陽降逆為主,故主以
吳萸四逆湯,或理中湯加吳萸治之。吳萸辛苦大熱,能入肝、胃、脾、腎諸經,
溫中止痛,降逆止嘔,加入理中、四逆湯中,回陽理氣之力更強。元陽回復,上
下氣順,而呃逆自止。筆者經驗,有胃火過旺,隔拒於中,阻其上下交接之氣,

·69·
鄭欽安醫書闡釋

大便亦複不通,而呃逆不休者,法宜苦寒降逆為主,用大、小承氣湯治之,大便
通而呃逆自愈。

問曰:病人腰痛,身重,轉側艱難,如有物擊,天陰雨則更甚者,
何故?

答曰:此腎中之陽不足,而腎中之陰氣盛也。夫腰為腎之府,先
天之元氣寄焉。元氣足則腎臟溫和,腰痛之疾不作。元氣一虧,腎臟
之陰氣即盛。陰主靜,靜則寒濕叢生,元氣微而不運,氣滯不行,故
痛作。因房勞過度而損傷元氣者,十居其八;因寒邪入腑,阻其流行
之機者,十有二三。由房勞過度者,病人兩尺必浮空,面色必黑暗枯
槁。由感寒而成者,兩尺必浮緊有根,兼發熱、頭痛、身痛者多。凡
屬身重,轉側艱難,如有物擊,天雨更甚之人,多係腎陽不足所致,
寒濕所致亦同,總在脈色上求之。若陰虛所致,必潮熱口幹、脈細微、
內覺熱,逢亢陽更甚。元氣虧者,可與潛陽丹;濕氣滯者,可與腎著
湯;由感寒者,可與麻黃附子細辛湯;腎虛者,可與滋腎丸、封髓丹、
潛陽丹。解見上。

腎著湯

白朮一兩 茯苓六錢 乾姜六錢 炙草三錢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八錢 附子六錢 細辛三錢

用藥意解

按腎著湯一方,乃溫中除濕之方也。此方似非治腰痛之方,其實治寒濕腰痛
之妙劑也。夫此等腰痛,由於濕成,濕乃脾所主也。因脾濕太甚,流入腰之外府,
阻其流行之氣機,故痛作。方中用白朮為君,不但燥脾去濕,又能利腰臍之氣。
佐以茯苓之甘淡滲濕,又能化氣行水,導水濕之氣,從膀胱而出。更得乾姜之辛
溫以暖土氣,土氣暖而濕立消。複得甘草之甘以緩之,而濕邪自化為烏有矣。方
中全非治腰之品,專在濕上打算。腰痛之由濕而成者,故可治也。學者切不可見
腰治腰,察病之因,尋病之情,此處領略方可。

按麻黃附子細辛湯一方,乃交陰陽之方,亦溫經散寒之方也。夫附子辛熱,

·70·
醫理真傳卷二

能助太陽之陽,而內交于少陰。麻黃苦溫,細辛辛溫,能啟少陰之精而外交于太
陽,仲景取微發汗以散邪,實以交陰陽也。陰陽相交,邪自立解,若執發汗以論
此方,淺識此方也。又曰溫經散寒:溫經者,溫太陽之經;散寒者,散太陽之寒。
若此病腰痛,乃由寒邪入太陽之外府,阻其少陰出外之氣機,故腰痛作。少陰與
太陽為一表一裏,表病及裏,邪留於陰陽交氣之中,故流連不已。今得附子壯太
陽之陽,陽旺則寒邪立消。更得麻、細二物,從陰出陽,而寒邪亦與之俱出。陰
陽兩相鼓蕩,故寒邪解而腰痛亦不作矣。

【闡釋】此答重在說明腰痛,多屬腎陽不足,氣滯不行,但有因房勞過度加
甚者,有因感寒濕而加甚者,其所現脈色,各不相同,必須下細辨明,分別治理。
元氣虧者治以潛陽丹、濕氣滯者治以腎著湯、感寒甚者治以麻附細辛湯,俱可謂
善於擴用成方。原腎著湯與桂苓朮甘湯,僅乾姜、桂枝一味之差,而性質即各有
不同。此方以白朮為君,燥脾去濕,茯苓行水化氣,乾薑暖土,甘草和中,重在
濕上打算,故雖全非治腰之品,卻對陽虛濕滯而冷感甚之腰痛,卓有療效。麻附
細辛湯,鄭氏前已指出非僅發汗之劑,而實交陰陽之方,今腰痛乃由寒邪入太陽
之外府,阻其少陰外出之氣機,表病及裏,邪留於陰陽氣交之中,故留連不已。
附子辛熱,能壯太陽之陽,內交于少陰,麻黃苦溫,細辛辛溫,能啟少陰之精,
而外交於太陽,陰陽兩相鼓蕩,故寒邪解而腰痛止,可謂深得此方之妙用。筆者
治腎陽不足感寒濕而腰痛加重者,除用腎著湯外,用麻附細辛湯時,常加川烏,
桂枝、乾姜、延胡索、甘草,則效果更佳。至於純由腎虛而致之腰痛,鄭氏主用
滋腎丸、封髓丹、潛陽丹等以治其本,自是恰切的。

問曰:病人先二三日發吐未愈,遂漸畏寒,又二三日逢未刻即寒
冷,冷後即發熱,大汗出,至半夜乃已,日日如是,人漸不起,氣促,
諸醫照瘧症治之不效者,何故?

答曰:此由吐傷胃陽,胃陽欲亡也。夫病初起即發吐,病根已在
於太陰。太陰與胃為表裏,裏病及表(胃為表,主容受;脾為裏,主消磨。脾
,故吐。
氣不運,非因食傷,即因氣阻。阻太過甚,則上逆而吐,吐則胃傷,過傷則亡陽)

吐則亡陽,故畏寒。複又大熱出汗者,亡陽之征也。逢未而病起,至
半夜而病止者,陽衰於午未,而生在子也。人事昏沉,氣促漸不起,
陽將亡而未亡也。諸醫不察受病之根,專在寒熱上分辨,故照瘧法治
之不愈。然瘧症有外感、內傷之別,外感者,其人必發熱、頭痛、身
痛,汗、吐、下後,而邪未盡,邪附于少陽,少陽居半表半裏之間,

·71·
鄭欽安醫書闡釋

邪出與陽爭則熱(陽指陽明),邪入與陰爭則寒(陰指太陰)
,寒瘧(單寒無熱)、
,即在此處攸分。亦有因飲食停滯中脘,氣機遏鬱不行,
熱瘧(單熱無寒)
逢陽則熱,逢陰則寒,其人必飽悶吞酸噯腐為據,即食瘧。若此病先
由發嘔吐(嘔吐有因厥陰之氣上幹者,有胃欲絕者),漸冷、漸發熱、出汗、氣
促、人沉迷,明明吐傷胃陽,故斷之曰胃陽欲亡也。法宜急降逆溫中
回陽為主。回陽者,非回先天坎中之陽,而專回胃陽者(陽本一分而為三
。方用吳茱萸湯,或吳萸四逆湯,或理中湯加吳萸俱可,解見上。
也)

【闡釋】此症先嘔吐二三日,遂漸惡寒,繼複大熱汗出,漸至氣促昏沉,程
度逐漸加甚,鄭氏辨明其與寒、熱、食三種瘧疾病象之不同,而斷為吐傷胃陽,
陽欲亡,半夜較輕,不過暫時寧靜,實有獨到之見。其治法是急降逆溫中以回胃
中之陽,故所出之方俱重用吳萸。諸醫按瘧疾施治,實有毫釐千里之謬,自無怪
其不效。至於瘧病,因其寒熱之往來而決之于少陽也,故用小柴胡湯加減為正治。
筆者經驗若發熱多於發冷,汗出多,口渴甚,脈弦數者,加知母、石膏、花粉、
黃連之類。若發冷多於發熱,口渴不甚者,脈弦遲,加附子、乾姜、桂枝。至於
食瘧,則用保和丸治之。無論其為熱重、寒重或食瘧,均于方中加入常山,其效
更著。

問曰:病人前兩月,上牙兩邊時時作疼,肝脈勁如石,脾脈亦有
勁象,但不甚於肝部,後忽左邊手足軟弱,不能步履,麻木冷汗出,

〔右邊〕 伸縮尚利,言語飲食如常者,何故?

答曰:此先天真氣已衰,將脫而未脫之候也。近似中風,其實非
中風也。夫病人上牙時時作疼,原係真氣不藏,上沖所致,肝脾脈勁
如石,先天之陽,欲附肝脾而出,暴脫之機關已具。後忽左邊軟弱,
不能步履,麻木冷汗出者,是先天真氣已衰于左,不復充盈。右邊伸
縮尚利者,後天脾胃之陽尚充,故也。昧者若作風治,更發散以耗其
中氣,中氣立衰,命即不永。此際急宜保護後天,後天健旺,先天尚
可複充。法宜先後並補為主,方用附子甘草湯,或加姜、桂、砂、半,
緩緩調服,月餘可瘳。解見上。


“右边”二字为后编者所加,郑氏原文所无。读者自当明鉴。

·72·
醫理真傳卷二

【闡釋】鄭氏辯明此症之病象病理,類似中風,實非中風,而為真氣將脫末
脫之危候,切不可用發散之藥以耗其中氣,而須腎、脾雙補,治以附子甘草湯加
味,緩緩調服,月餘可愈,實屬經驗有得之言,深堪重視。

以上數十條,專論陽虛,指出先天真氣上浮,反復推明。真氣命
根也,火種也,藏於腎中,立水之極,為陰之根,沉潛為順,上浮為
逆。病到真氣上浮,五臟六腑之陽氣,已耗將盡,消滅削剝,已至於
根也。經雲:“凡五臟之病,窮必歸腎”,即此說也。然真氣上浮之
病,往往多有與外感陽症同形,人多忽略,不知真氣上浮之病大象雖
具外感陽症之形,仔細推究,所現定係陰象,絕無陽症之實據可驗,
學者即在此處留心,不可猛浪。細將上卷辨認陽虛、陰虛秘訣熟記,
君、相二火解體貼,則陽虛之病於在上、在中、在下,陰虛之病於在
上、在中、在下,皆可按法治之也。陽虛篇內所備建中、理中、潛陽、
回陽、封髓、姜桂諸方,皆從仲景四逆湯一方搜出。仲景雲:“三陽
經病者,邪從陽化,陽盛則陰必虧,以存陰為要”,滋陰降火說所由
來也;“三陰經病,邪入多從陰化,陰盛則陽必衰,以回陽為先”,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所由起也。大凡陽虛之人,陰氣自然必盛,陰氣盛
必上騰,即現牙疼、齦腫、口瘡、舌爛、齒血、喉痛、大小便不利之
病,不得妄以滋陰降火之法施之。若妄施之,是助陰以滅陽也,辨察
不可不慎。總在這陰象上追求,如舌青、唇青、淡白無神之類是也。
千古以來,混淆莫辨,含糊不清,聰明穎悟之人,亦僅得其半而遺其
半,金針雖度,若未度也。故仲景一生心法,知之者寡。茲採取數十
條,匯成一冊,以便後學參究。其中一元妙義,消長機關,明明道破。
至於仲景六經主方,乃有一定之至理,變方、加減方,乃是隨邪之變
化而用也。三陽之方,以升散、清、涼、汗、吐、下為准。三陰之方,
以溫中、收納、回陽、降逆、封固為要。陰陽界限,大有攸分。以三
陽之方治三陽病,雖失不遠;以三陽之方治三陰病,則失之遠矣。世
之業斯道者,書要多讀,理要細玩,人命生死,在於反掌之間,此理
不明,切切不可妄主方藥,糊口事小,獲罪事大。苟能細心研究,自

·73·
鄭欽安醫書闡釋

問無愧,方可言醫。

【闡釋】祖國醫學認為腎兼水、火二種功能,鄭氏屢以一陽藏于二陰之中為
喻。一陽即此所說真氣、命根、火種,藏於腎中,立水之極,為陰之根。古代醫
家由於時代科學水準所限,有說左腎主水,右腎為命門主火的;有說兩腎之間為
命門主火的;還有別的命門學說。說雖有異,但都認為水盛則火衰,必須益火之
源以消陰翳;火盛則水衰,必須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此即陽虛陰虛之所本。鄭氏
所特別指出而為一般醫家所忽略的,是陰氣盛而真陽上浮之病,所現症象雖與外
感陽症同形,但仔細推究,則必現許多陰象,如舌青、唇青、淡白無神之類可憑。
必須根據前面辨認陰虛、陽虛要訣判明,始能處方用藥。如確係真陽上浮之病,
切不可妄用滋陰降火之法,助陰以滅陽而促其命。繼又總結仲景一生心法,謂三
陽經病者,邪入多從陽化,陽盛則陰必虧,以存陰為要;三陰經病者,邪入多從
陰化,陰盛則陽必衰,以回陽為先。六經病三陽之方以升散、清涼、汗、吐、下
為准,三陰之方以收納、回陽、降逆、封固為要。陰陽界限能分別清楚,處方用
藥,始不致誤。鄭氏論陽虛數十條中,常用的建中、理中、潛陽、回陽、封髓、
姜桂諸方,皆與四逆湯同一類型,故謂四逆湯為治陽虛之主方,能化裁推廣治百
餘種病,此為鄭氏一生最得力處。又其所用各方,無論經方及後世方,都是藥味
少而分量較重,不似一般所謂“下大圍”者之蕪雜,此亦鄭氏治病用藥的一大特
點。

客疑篇

客有疑而問曰:先生論陽虛數十條,皆曰此本先天一陽所發為病
也。夫人以心為主,心,火也、陽也。既曰陽虛,何不著重在上之君
火,而專在以下之真火乎?餘曰:大哉斯問也,子不知人身立命,其
有本末乎?本者何?就是這水中天,一句了了,奈世罕有窺其蘊者,
不得不為之剖晰。嘗謂水火相依而行(水即血也,陰也;火即氣也,陽也),
雖是兩物,卻是一團,有分之不可分,合之不勝合者也。即以一杯沸
水為喻(沸,熱氣也,即水中無形之真火),氣何常離乎水,水何常離乎氣?
水離乎氣,便是純陰;人離乎氣,即是死鬼。二物合而為一,無一臟
不行,無一腑不到,附和相依,周流不已。氣無形而寓於血之中,氣
法乎上,故從陽;血有形而藏於氣之內,血法乎下,故從陰。此陰、
陽、上、下之分所由來也。其實何可分也?二氣原是均平。二氣均平,
·74·
醫理真傳卷二

自然百病不生,人不能使之和平,故有盛衰之別,水盛則火衰,火旺
則水弱,此陰症、陽症所由來也。二氣大象若分,其實未分,不過彼
重此輕,此重彼輕耳。千古以來,惟仲景一人,識透一元至理,二氣
盈虛消息,故病見三陰經者,即投以辛熱,是知其陽不足,而陰有餘
也,故著重在回陽;病見三陽經者,即投以清涼,是知其陰不足,而
陽有徐也,故著重在存陰。要知先有真火而後有君火,真火為體(體,
本也,如灶心中之火種子也),君火為用(用,末也,即護鍋底之火,以腐熟水穀者也),

真火存則君火亦存,真火滅則君火亦滅。觀仲景于三陰陰極之症,專
以四逆湯之附子,挽先天欲絕之真火,又以乾姜之辛熱助之,即能回
生起死,何不曰補木以生火,用藥以補心乎?于三陽陽極之症,專以
大承氣湯之大黃,以救先天欲亡之真陰,又以芒硝之寒鹹助之,即能
起死回生,何不曰補金以生水,用藥以滋陰乎?仲景立法,只在這先
天之元陰、元陽上探取盛衰,不專在後天之五行生克上追求,附子、
大黃,誠陰陽二症之大柱腳也。世風日下,稍解一二方,得一二法者,
即好醫生也。究竟仲景心法,一毫不識,開口即在這五行生克上論盛
衰,是知其末而未知其本也。余為活人計,不得不直切言之。余再不
言,仲景之道,不幾幾欲滅乎?余更有解焉。人身原憑二氣充塞上下
四旁:真陽或不足於上,真陰之氣即盛于上而成病,用藥即當扶上之
陽以協于和平;真陽或不足於中,真陰之氣即盛于中而成病,用藥即
當扶中之陽以協于和平;真陽或不足於下,真陰之氣即盛于下而成
病,用藥即當扶下之陽以協于和平。此三陽不足,為病之主腦也。陰
氣或不足于上,陽氣即盛于上而成病,用藥即當扶上之陰,而使之和
平;陰氣或不足于中,陽氣即盛于中而成病,用藥即當扶中之陰,而
使之和平;陰氣或不足于下,陽氣即盛于下而成病,用藥即當扶下之
陰,而使之和平,此三陰不足,為病之主腦也。二氣之不足,無論在
於何部,外之風、寒、暑、濕、燥、火六氣,皆得乘其虛而入之以為
病。凡外感之邪,必先犯皮膚。皮膚為外第一層,屬太陽(太陽為一身
。次肌肉(肌肉屬胃),次血脈(血脈屬心),次筋(筋
之綱領,主皮膚、統營衛故也)

·75·
鄭欽安醫書闡釋

屬肝),次骨(骨屬腎)。乃人身之五臟,又分出五氣。五行皆本二氣所

生,二氣貫通上中下,故三焦又為一經,而成六步也。外邪由淺而始
深,內傷則不然。七情之擾,重在何處,即傷在何處,隨其所傷而調
之便了,此論外感、內傷之把握也。學者苟能體會得此篇在手,庶可
工於活人,而亦可與言醫也。

【闡釋】答客疑旨在說明各種陽虛病症,皆由真陽發而為病。鄭氏在卷一君
相二火解已言君火居上為用,是凡火;相火居下為體,是真火。此真火是二陰中
的一陽,為人身立命的根本,必須有真火而後有君火。由於人身陰陽、水火、氣
血,本相依而行,周流不已,兩物原是一團,二氣本是一氣。二氣均平,百病不
生,一有偏盛,即發而為病。故仲景立法,陰病治陽,陽病治陰,只在這先天元
陰元陽上探取盛衰,不專在後天五行生克上追求。于三陰陰極之症,專以四逆湯
之附子挽先天欲絕之真火,又以乾姜之辛熱助之,即能起死回生;于三陽陽極之
症,專以大承氣湯之大黃,以救先天欲亡之真陰,又以芒硝之寒鹹助之,即能起
死回生,可知附子、大黃,誠陰陽二症之大柱腳。這段議論,可謂別開生面,發
前人所未發。張景岳曾以人參、熟地、附子、大黃為藥中之四維,推人參、熟地
為良相,附子、大黃為良將,是頗有見地的,但其用藥,則多重相而輕將。鄭氏
善於將將,常用附子、大黃,令人起死回生,與張氏可謂各有千秋。末段論外感、
內傷與陰、陽二氣之關係,必須察明二氣盛衰,各在何經、何焦、何處發而為病,
而分別用藥,亦極精要可法。

·76·
醫理真傳卷三

醫理真傳卷三

陰虛症門問答

問曰:頭腦獨發熱,心煩熱,小便短赤,咽幹者,何故?

答曰:此心熱移於小腸,小腸熱移於腎也。夫腎上通於腦,腦熱
由腎熱也。腎為水臟,統攝前後二陰,前陰即小腸膀胱,後陰即陽明
大腸。肺與大腸為表裏,心與小腸為表裏。今因心熱移於小腸,小腸
受熱,故便短;小腸血液為熱所灼,勢必乞救于腎水,熱及於腎。腎
水為邪火所擾,不能啟真水上騰,故咽幹;真水不能上交於巔,故腦
熱。法宜養陰、清熱、降火為主,方用導赤散。

導赤散

生地一兩 木通五錢 甘草三錢 淡竹葉二錢

用藥意解
按導赤散一方,乃養陰、清熱、降火和平之方也。夫生地黃甘寒
入腎,涼血而清熱,腎熱清而腦熱自解。木通甘淡,能降心火下行,
導熱從小便而出,故曰導赤。竹葉甘寒,寒能勝熱。甘草味甘,最能
緩正,亦能清熱。此方行氣不傷氣,涼血不傷血,中和之劑,服之無
傷,功亦最宏,苟能活法圓通,發無不中也。

【闡釋】本條所問病症,全屬邪熱傷陰,不能專治局部的腦、咽、心、腎,
其傳變雖不一定如鄭氏所雲,但從整體觀點,用導赤散以養陰、清熱、降火,確
是對症良方。本方選自《小兒藥證直訣》,為錢仲陽所訂。鄭氏用藥意解,正確
簡要。

問曰:兩上眼皮紅腫痛甚,下眼皮如常,漸漸煩渴,飲冷者,何
故?

答曰:此元陰不足於胃之上絡,胃中之火,遂發於上而津液傷也。

·77·
鄭欽安醫書闡釋

夫上眼皮屬陽明胃,下眼皮屬太陰脾。今病在胃而不在脾,故上腫而
下不腫,胃火太盛,漸傷津液,故口渴飲冷。然未至飲冷,陰血尚未
大傷;若已至飲冷,陽明之腑症悉具。苟謂風、寒之時氣所作,必有
風、寒之實據可驗。此則無故而發,現于陽明地界,故知其元陰不足
於胃之上絡,胃中之火,得以襲之也。法宜滅火救陰為主,方用人參
白虎湯。

人參白虎湯
如無人參,即以洋參、沙參代之。

人參五錢 石膏八錢 知母六錢 甘草二錢


粳米一撮

古方分兩,石膏用至一斤,知母六兩,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米
六合。因陽明胃火燎原,盤踞中宮,周身精血,頃刻有灼盡之勢,非
杯水可救,故施猛劑,取其速滅也。若此病雖屬胃火,不得照此例以
施之,故改用分兩,不失經旨,可也。

用藥意解
按人參白虎湯一方,乃滅火救陰之神劑也。夫病人所現病形,未
見陽明之實據,不得妄施;若已現陽明之實據,即當急投。今病人上
眼皮紅腫痛甚,又見口渴飲冷,明明胃火已盛,津液已傷,此際若不
急用人參以扶元陰,石膏以清胃熱,知母以滋化源,甘草、粳米以培
中氣,勢必灼盡津液,為害匪輕。此等目疾,不得不用此方。若視此
方專為傷寒之陽明症立法,則為固執不通。不知仲景立法,方方皆是
活法,凡屬陽明之燥熱為病者,皆可服也。妙處即在分兩輕重上顛倒。
今人過畏石膏不用,往往誤事,實由斯道之不明,六經之不講也。

【闡釋】此症斷為元陰不足於胃之上絡,胃火遂發於上而津液虧傷,故用人
參白虎湯改定分量以滅火救陰。並謂此方非僅為傷寒之陽明立法,凡陽明之燥熱
為病皆可服,時人過畏石膏不用,往往誤事,均具有卓識。前人少有用本方治目
疾者,現人加以推廣,不僅治赤、熱、腫、痛、外障、瘀滯較甚之目疾往往取效,
並用以治肺炎、腦炎、糖尿病,尤其對夏月小兒高熱、多渴、多尿綜合症療效最

·78·
醫理真傳卷三

好。一般認為凡屬裏熱傷津,氣陰兩虧之老年及諸不足者,皆可用白虎加人參湯
治療,而本方的退熱作用,主要在於適當地配伍了石膏,可見鄭氏謂過畏石膏不
用誤事,是確有見地的。現將近代名醫張鍚純用石膏的經驗,及筆者對白虎加人
參湯的推廣應用附後。張著《醫學衷中參西錄》謂:“石膏其性涼而能散,有透
表解肌之力,為清陽明胃腑實熱之聖藥,無論內傷、外感用之皆效,即他臟腑有
實熱者用之亦效。……石膏醫者多誤認為大寒而煆用之,則宣散之性變為收斂,
以治外感有實熱者,竟將其痰火斂住,凝結不散,用至一兩即足傷人,是變金丹
為鴆毒也。迨至誤用煆石膏僨事,流俗之見,不知其咎在煆不在石膏,轉謂石膏
煆用之其猛烈猶足傷人,而不煆者更可知矣。於是一倡百和,遂視用石膏為畏
途。……餘用以治外感實熱,輕症亦必至兩許,若實熱熾盛,又恒重用至四、五
兩,或七、八兩。……蓋石膏生用以治外感實熱,斷無傷人之理,且放膽用之,
亦斷無不退熱之理。惟熱實脈虛者,其人必實熱兼有虛熱,仿白虎加人參湯之義,
以人參佐石膏,亦必能退熱。”又雲:“且嘗曆觀方書,前哲之用石膏,有一證
而用至十四斤者(見《筆花醫鏡》);有一證而用至數十斤者(見吳鞠通醫案);
有產後亦重用石膏者(見徐靈胎醫案,然須用白虎加人參湯,以玄參代知母,生
山藥代粳米)。然所用者皆生石膏也。”

筆者近二十年來,對治外感風熱之邪,無論成人或小孩,身大熱(體溫 39
℃以上),雖注射青、鏈黴素而身熱不退,即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屢用屢驗。
又曾治尿崩症,患者一日一夜飲水達五十磅,石膏用量初服 100 克,一劑而飲水
量減少五磅,二劑石膏增至 200 克,飲水又有所減少,其後石膏用量增至 300 克,
連服五劑而全愈。

問曰:兩耳前後紅腫痛甚,口苦者,何故?

答曰:此元陰不足于少陽之經,少陽經之陽氣旺而為病也。夫兩
耳前後,俱屬少陽地界,今紅、腫、痛甚,少陽之火旺可知。如係風、
寒阻滯所作,必現頭痛、身痛、寒熱往來之候;內有抑鬱所作,必有
憂思不解之情;審察內外無據,則元陰之不足無疑。元陰之不足,亦
有由生。有因脾胃久傷,而生化太微;有因房勞過度,元陽不足,而
轉運力微,陰血漸虛,即不能滋榮於木,木燥而木病叢生,此紅、腫、
疼、痛、耳聾、口苦、脅痛、筋攣諸症作矣。茲揭出於兩耳前後,不
言脅痛、筋攣,舉一隅也。其中更有至要者,人身上下四旁,全憑元
陰、元陽二氣充塞,元陰不足,無論在於何部,元陽之氣即旺于元陰

·79·
鄭欽安醫書闡釋

不足之部而成病。元陽不足,亦無論在於何部,元陰之氣即旺于元陽
不足之部而成病。然二氣寓於凡精凡氣之中,凡精氣盛,元陰元陽自
盛,凡精氣衰,元陰元陽自衰,此二氣盈虛消息機關,發病主腦。論
二氣,論部位,六經自在其中;驗外感,察內傷,戕伐之機關自定。
知得此理,仲景之心法可通,明澈無疵,調和水火之方有據。此病可
與小柴胡湯倍人參、黃芩。

小柴胡湯
人參八錢 柴胡六錢 黃芩七錢 半夏四錢
甘草三錢 大棗四枚 生薑三錢

古方柴胡用至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
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是因寒傷太陽之氣,不能從胸出入,逆於胸
脅之間,留于少陽地界,少陽居半表半裏之間,從表則熱,從裏則寒,
故少陽主寒熱往來。今為太陽未解之邪所侵,中樞不運,仲景立小柴
胡一法,實以伸少陽之木氣,木氣伸,而太陽未解之邪,亦可由中樞
之轉運而外出矣。

用藥意解
按小柴胡湯一方,乃表裏兩解之方,亦轉樞調和之方也。夫此方
本為少陽之經氣不舒立法,實為太陽之氣逆胸脅立法。仲景以治太
陽,實以之治少陽,治少陽即以治太陽也,人多不識。余謂凡屬少陽
經病,皆可服此方,不必定要寒傷太陽之氣逆於胸脅,不能外出者可
服。若此病紅腫,確實已在少陽,無外感,無抑鬱,非元陰之不足而
何。將古方改用分兩,以人參之甘寒為君,扶元陰之不足,柴胡苦平
為臣,舒肝木之滯機,佐黃芩之苦以瀉少陽之裏熱,佐半夏、生薑之
辛散,以宣其脅聚之痰水,棗、甘為使,以培中氣。然棗、甘之甘,
合苦寒之品,可化周身之陰,合辛散之品,可調周身之陽,化陽足以
配陰,化陰足以配陽,陰陽合配,邪自無容,故能兩解也。然古方重
柴胡,功在轉其樞,此方倍參、芩,功在養陰以清其熱。變化在人,

·80·
醫理真傳卷三

方原無定。總在活活潑潑天機,陰陽輕重處顛倒,不越本經界限,可
也。

【闡釋】此條答問重要有兩點:一是從整體觀點辨病,二是善於活用成方。
因此病兩耳前後紅腫疼痛,口苦,全屬少陽火旺症象,不必定要脅痛,筋攣諸症
全備,始為少陽經病,而病者又外無感染,內無抑鬱徵象可憑,故斷定此種火旺
係由於元陰不足于少陽之經,致少陽經之陽氣旺而為病,並說明元陰、元陽俱根
於凡精、凡氣及互為消長的發病機理,以為處方用藥的實據。此病既由於少陽經
之元陰不足,故主以小柴胡湯倍人參、黃芩而調整其分量。並謂小柴胡湯乃表裏
兩解之方,亦轉樞調和之方,凡少陽經病皆可服。不過古方重柴胡,功在轉其樞,
此方倍參、芩,功在養陰以清其熱,可謂善於活用成方。又說明本方配伍之精,
在於甘、棗培中,合柴、芩之苦寒以化陰,合姜、夏之辛散以化陽,陰陽合配,
邪自無容,故能兩解,亦極扼要。近人推廣應用,謂本方寒熱並用、攻補兼施、
表裏雙解、上下分消,有和解少陽、疏利三焦、宣通內外,運行氣血的功效,是
和解的首要方。用以治療多種慢性發熱病,都收到滿意效果。鄭氏在百餘年前,
即能不拘於《傷寒論》原文而加以活用,是頗為難得的。

問曰:鼻尖紅腫,上牙齦腫痛,大便不利,煩躁譫語,口渴飲冷
者,何故?

答曰:此元陰不足於胃,胃火旺盛,陰血又反傷也。夫元陰之氣,
若無一臟不足,必無紅腫火症之虞,人只知為風邪、火邪所作,而不
知元陰之早虧於內也。陰虛則火旺,故火症叢生。今病人所現症形,
已具陽明之裏症,此刻胃火旺極,陰血衰甚也。須知凡血之內寓元陰,
凡氣之內寓元陽,病人元陰先不足而火生,火生太烈,更足以傷其凡
血。故曰:“壯火食氣”,食氣者,食盡元陰之氣也。世醫以桂、附
為壯火,不知桂、附補元陽之衰,陽虛人之要藥,非陽旺陰虛之所宜
也。此病法宜瀉火救陰為主,方用大承氣湯主之。

大承氣湯

芒硝六錢 大黃五錢 枳實三錢 厚朴八錢

古方厚樸用至半斤,大黃四兩,枳實五枚,芒硝五合,是因太陽
之邪流入燥地,已經化為熱邪,大實、大滿、大聚、大便不通,狂叫、

·81·
鄭欽安醫書闡釋

腹痛,脈沉、實。陽明至此,非清涼、升散可解,惟有下奪一法。仲
景故立此方,以為陽明之將壞立法。然未至裏實之盛者,亦可改分兩
以施之,不失本經裏症宗旨,可也。

用藥意解
按大承氣湯一方,乃起死回生之方,亦瀉火救陰之方也。夫病人
胃已經實,元陰將亡,已在瞬息之間,苟不急用大黃、芒硝苦寒之品,
以瀉其亢盛之熱,枳實、厚朴苦溫之味,以破其積滯之邪,頃刻元陰
灼盡,而命即不生。仲景立法,就在這元陰、元陽上探盛衰,陽盛極
者陰必亡,存陰不可不急,故藥之分兩,不得不重。陰盛極者陽必亡,
回陽不可不急,故四逆湯之分兩,亦不得不重。二方皆有起死回生之
功,仲景一生學問,陰陽攸分,即在二方見之也。他如一切方法,皆
從六氣變化而出,六經主氣為本,各有提綱界限;六氣為客,各有節
令不同,不得混視。至於此病,雖具陽明裏症,尚未大實之甚,而即
以此方改分兩治之,不失本經裏症治法,分兩雖殊,時勢亦異,學者
苟能細心體會,變化自有定據也。

【闡釋】此症外現鼻尖、牙齦紅腫、疼痛,內具陽明裏症,非僅一般風邪、
火邪所作,實由元陰不足於胃,致胃火旺極而陰血虛傷。所謂壯火食氣,即食盡
元陰之氣,如以桂、附施治,適得其反。只宜瀉火救陰,故主以大承氣湯。但此
病裏實未至大盛,須減輕分兩,始為適當,均具卓見。本方由大黃、芒硝、枳實、
厚樸組成,大黃、芒硝苦寒泄熱,芒硝鹹寒,又能軟堅,枳實苦寒,厚朴苦溫,
二藥性降,能疏解氣機,以破積滯之邪,故合為滅火、救陰之神劑。原方量重,
有滅火救陰,起死回生之力,與四逆湯之用大劑量以回陽救逆是同一機杼,為仲
景一生學問分陰分陽之重點所在,亦鄭氏一生最得力處。

問曰:兩目兩眥,赤脈縷縷,痛甚,舌腫厚,小便不利者,何故?

答曰:此元陰不足,而少陰火沸也。夫大小眼角屬心與小腸,二
經之元陰不足,元陽之氣便盛而為病,即為客邪,不必定要風寒閉塞
而作,才為客氣。知得此理,便得二氣盈虛消息主客之道。況目窠乃
五臟精華所聚之地,原著不得一毫客氣,著一毫客氣,則目病叢生。

·82·
醫理真傳卷三

客氣二字,外指風、寒、暑、濕、燥、火時氣,內指元陰、元陽偏盛
所現,與風、寒、暑、濕、燥、火時氣不同。從外感來者,必有發熱、
頭痛、清涕、畏寒等情;從內二氣發者,必無外形可征。元陰不足為
病者,火必旺,即為實邪,多紅、腫、痛甚;元陽不足為病者,陰必
盛,即為虛邪,多不腫痛。即有腫痛甚者,乃元陽外脫之候,必現陰
象以為據。若無陰象可驗,便是實火,此認症之要也。目科雖雲七十
二種,總不出陰、陽、虛、實四字,目科以五臟所屬,名為五輪。風
輪主肝,黑珠也;血輪主心,兩眥也;氣輪主肺,白睛也;水輪主腎,
瞳子也;肉輪主脾,上下皮也。又分八廓,八廓即乾、坎、艮、震、
巽、離、坤、兌是也,其要原不在此,學者務要在二氣偏盛上求之,
六氣上求之,可也。此病兩眥與舌腫,小便不利者,心與小腸皆熱也。
法宜養陰清熱為主,方用大劑導赤散,加洋參、黃連主之,解見上。

【闡釋】此答首先說明元陰、元陽二氣盈虛、消息、主客之道,客氣二字,
外指風、寒、暑、濕、燥、火,內指元陰、元陽偏盛,不必定要如一般所說由風、
寒閉塞而作始為客氣。認症之要,在於分清內外、陰陽、虛實。目科雖有七十二
種及五輪、八廓之分,仍須在元陰、元陽二氣偏盛上探求、始能握其樞要。此病
兩目兩眥,赤脈縷縷,痛甚,舌腫厚,小便不利,實由於元陰不足而少陰火沸,
致心腎兩經皆熱,治宜養陰清火,故主以大劑導赤散加洋參、黃連。導赤散乃養
陰清熱降火和平之方,此症少陰火沸,陰虛較甚,故加洋參黃連以扶正祛邪,而
加強其療效。

問曰:咽喉痛,乾咳無痰,五心煩熱,欲飲冷者,何故?

答曰:此元陰不足,而少陰火旺逼肺也。夫少陰之脈挾咽喉,喉
之痛由於火旺,肺之咳由於火逼,無痰者,火盛而津枯,五心煩熱者,
元陰虛而為邪火灼,欲飲冷者,陰欲陰以救也。法宜清熱潤燥救陰為
主。方用黃連阿膠湯主之。

黃連阿膠湯

黃連四錢 黃芩四錢 芍藥二錢 阿膠二錢


雞子黃二枚

·83·
鄭欽安醫書闡釋

用藥意解
按黃連阿膠湯一方,乃交陰陽之方,實養陰、清熱之方也。夫此
方本為少陰熱化症而為心煩不得臥者立法。蓋心煩者,坎中之精不能
上交於心;不得臥者,離中之陰不能下降於腎。方中芩、連、芍藥之
苦,直清其熱,又得雞子黃以補離中之氣,阿膠以補坎中之精,坎、
離得補,陰、陽之氣自調,升、降不乖,而水、火互為其根矣。今病
人所現症形,全係元陰虧損,元陽變為客邪所作,故取苦寒柔潤之品,
以滋其枯涸之區,俾火熄而陰可立複,病可立瘳也。古方分兩,立意
不同,故所用甚重,今病勢稍異,故改用之。

【闡釋】此症根據病象病理之逐步分析,而斷為元陰不足,少陰火旺逼肺,
治以清熱、潤燥、救陰之黃連阿膠湯,均極恰當。方中芩、連苦寒泄熱,芍藥清
斂,阿膠甘潤,雞子黃滋補,共奏清熱、潤燥,扶陰、抑陽之效。故能使咽喉痛、
乾咳、飲冷、五心煩熱諸症立解。又因本方能育陰制陽,使心、腎相交,升、降
協調,故能治多種失眠症,酌去黃芩而加龍骨、牡蠣、棗仁,尤為有效。筆者治
陽虛陰盛之患者,用大劑扶陽藥品,病者服此等熱藥,服至周身發熱難安時,然
後與以一劑滋陰之藥,以斂其所複之陽,陽得陰斂,而陽有所依,自然互根相濟,
而病癒矣。所選用之方劑,即此黃連阿膠湯,屢用而屢效者。

問曰:產婦二三日,偶有小疾,服行瘀破滯之藥不效,延至月餘,
釀成周身腫脹,又服消脹之藥,更加乳腫不食,肛門逼脹,痛欲死者,
何故?

答曰:此服藥不當,釀成血脫之候也。夫產後之人,血暴下注,
每多血虛,即有瘀滯、腹痛、乳腫、血暈之症,只宜溫中、活血、行
氣之品,不可大施破血、破滯之味,昧者專以破瘀滯為主,不知氣得
溫而瘀滯自行,血得活而瘀滯自散。此病因誤服消導,釀成壞症,獨
不思產婦血既大虛,全賴扶陽氣以生之,今不扶其陽而更耗其陽,陽
氣既耗,陰血何由得生?瘀滯何由得行?今成血脫,而元氣無依,周
身散漫,故腫脹叢生。此刻只宜收納元陽,猶慮不及,尚服見腫消腫
之藥,更加乳腫,肛門逼脹欲死,其下脫之機已經暴露。法宜峻補其

·84·
醫理真傳卷三

血,血得補而氣有所依,氣有依而腫脹自然不作。方用當歸補血湯,
加鹿茸、黑薑、麥芽、甘草、蔥酒。

當歸補血湯
當歸四錢 黃芪一兩 鹿茸三錢 麥芽五錢
黑姜四錢 炙草二錢 甜酒半杯 蔥頭子四個

用藥意解
按補血湯一方,乃活血、行氣之方,實補氣、補血之方也。夫當
歸味苦入心能補心,心者生血之源也;黃芪甘溫補肺,肺者正氣之宗
也。當歸得黃芪而血有所附,黃芪得當歸而氣有所依,即名補血湯亦
可,即名補氣湯亦可。古人稱為補血湯者,取陽生陰長之義。餘謂氣
血雙補,欲補氣者,當倍當歸而輕黃芪,從陰以引陽法也;欲補血者,
當倍黃芪而輕當歸,從陽以引陰法也。此方倍黃芪,故名補血湯。今
產婦病四十餘日,既釀成血虛欲脫而未脫之際,忽得補血之品,而血
虛可複,又得補氣之物,而血有統制。血既有統,而欲下者不下,則
肛門逼脹之症可除。加鹿茸者,取純陽之質,以助真陽之氣;佐薑、
草者,有溫中之功,又有化陰之意;用蔥頭以降離陰而下交;用甜酒
以鼓坎陽而上行,使麥芽從中以消散其壅滯之氣血,不寒不燥,故治
此病易也。況當歸重用,有活血之能,黃芪重用,有行氣之妙。前賢
往往用於血虛發熱之症頗效。餘謂血虛氣虛,皆可,不必固執。

【闡釋】此條對病程進展中服藥不當,致成壞症、危症之逐層分析,及治則、
治法,處方,用藥之隨宜解說,均極精當,非老有經驗者不能。誤服消導而致腫
脹叢生之危候,只宜峻補氣血以扶其陽,是一條重要的經驗。補血湯中歸、芪二
藥之功用,歸、芪份量之論述,亦極切實用。鄭氏以善於運用成方,廣治多種疾
病著名,少有自己立方。而此方加入鹿、麥、薑、草、蔥、酒六味,每味各有作
用,不寒不燥,氣血雙補,誠為此病對症之良方,故能使病者轉危為安。

問曰:病人口臭、色黃,飲冷,呃逆不休,水瀉不止,步履如常
者,何故?

答曰:此元陰不足,而胃火旺甚也。夫口臭有二,有先天精氣發

·85·
鄭欽安醫書闡釋

洩者,口雖極臭,而舌滑潤微黃,人無神而陰象全現,決不飲冷。胃

火旺者,口臭,舌必幹黃,口渴飲冷。呃逆者,火之上沖,瀉不 止
者,火之下降,步履如常者,火之助也。法宜下奪為主,方用大承氣
湯主之,解見上。此條上、中、下三部俱備,學者不必定要全見,而
始用此方,活法圓通,人貴於知機耳。

【闡釋】此答先判明口臭有兩種:“舌潤滑微黃而無神者,元陽不足,治以
白通、四逆等方,可以告愈;舌幹黃而口渴飲冷者,是元陰不足,胃火旺盛,治
當清胃火,用白虎加人參湯治之,一般人尚容易明瞭。至謂呃逆為火之上沖,瀉
不止為火之下降,步履如常為火之助,法宜下奪為主,而以大承氣湯治之,則與
一般見解不同。大承氣湯本治胃燥熱、實、滿、積聚不通之重劑,此症水瀉而步
履如常,可知胃火雖旺,尚未大甚,用此方以瀉火救陰固可,但分量宜輕不宜重。

問曰:平人乾咳無痰者,何故?

答曰:此元陰不足,而肺燥也。夫肺為金,生水之源也。元陰不
足,由於肺燥不能生水,肺燥實由於元陰不足而邪火生,火旺克金,
故肺燥。肺氣燥,斯乾咳作矣。法宜苦甘化陰養血為主,方用甘草乾
姜湯,合當歸補血湯,加五味子治之。

甘草乾姜湯

炙甘草二兩 乾姜五錢炮

用藥意解
按甘草乾姜湯一方,乃辛甘化陽之方,亦苦甘化陰之方也。夫乾
姜辛溫,辛與甘合則從陽化,乾姜炮黑,其味即苦,苦與甘合則從陰
化。仲景以此方治誤吐逆煩躁而厥者,取大甘以化熱、守中而複陽也。
又治吐血,治中寒,取辛甘以化陽。陽氣也,氣能統血,陽能勝寒,
陽能溫中也。又用以治拘急,治筋攣,治肺痿,治腸燥,取苦甘以化
陰。陰血也,血能勝熱,血能潤燥,血能養筋也。今病人既現乾咳無
痰,肺氣之燥明矣。即以化陰之法,合當歸補血湯,加五味子治之,


“不”:原书作“水”

·86·
醫理真傳卷三

俾燥熱解而肺氣清,肅令行而乾咳自不作矣。

【闡釋】肺由元陰不足,火旺致燥,乾咳無痰,是常見病,而治以甘草乾姜
湯,則非經驗有得者不能。主要由於深研仲景用此湯治療多種疾病而受到啟示。
乾姜辛溫,炮黑即苦,辛甘化陽,而苦甘化陰。陽屬氣,能統血,能勝寒,能溫
中;陰屬血,能勝熱,能潤燥,能養筋,明確這些要義,即能活用此方。今病人
肺燥乾咳,法宜苦甘化陰養血為主,故治以炙甘草炮姜湯,但須重用甘草,並加
入當歸、黃芪、五味,清、補、斂並重,而其效始速,斯亦鄭氏善於化裁之一例。
筆者對治多種肺、胃虛寒病症,常用甘草乾薑湯加味而獲效。對治血症,無論其
為血熱妄行,或陰虛火動,或陽不統血,皆先選用甘草乾薑湯加血餘炭,以止其
血,然後才對症下藥,屢屢獲效。

問曰:婦女病,忽喜忽笑,言語異常,似顛非顛,似狂非狂者,
何故?

答曰:此真水不能上交於心,心熱生而神無主也。夫人一身,全
賴水、火兩字,水、火相依而行,彼此互為其根,火下降則腎臟溫,
水上升則心臟涼,此陰、陽顛倒之妙也。今病人所現症形,明係真陰
不足,不能上交於心,則心熱生。心者,神之主也,熱甚則神昏,故
喜笑言語異常,而人若顛也。諸書稱為熱入血室,尚未窺透此理,不
知心者,生血之源也,血室者,沖脈之所居也。沖為血海,即有熱入,
未必即若顛狂也,當以熱甚神昏為確。法宜養陰清熱,交濟陰、陽為
主,方用梔豉湯主之。

梔豉湯

梔子一兩 豆豉二兩

用藥意解
按梔豉湯一方,乃坎、離交濟之方,非湧吐之方也。夫梔子色赤、
味苦、性寒,能瀉心中邪熱,又能導火熱之氣下交於腎,而腎臟溫。
豆形象腎,製造為豉輕浮,能引水液之氣上交於心,而心臟涼。一升
一降,往來不乖,則心、腎交而此症可立瘳矣。仲景以此方治汗、吐、
下後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者,是取其有既濟之功。前賢以此方列於

·87·
鄭欽安醫書闡釋

湧吐條,未免不當。獨不思仲景既列於汗、吐、下後虛煩之症,猶有
複吐之理哉。

【闡釋】此症所現病徵,多屬精神異常,斷為真陰不足,腎水不能上交於心,
致心熱甚而神昏,是正確的。因心為生血之源,營養于腦而藏神,諸書稱此等精
神症候為熱入血室,實未窺透此理。而以梔豉湯治此病,更具卓識。原仲景立此
方本以治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者,只因方後注明“得吐者止後
服”,致許多注家以此方為湧吐之劑,名家如柯韻伯亦因襲其說,鄭氏能據原文
反證其不當,謂此方是心腎交濟之方,而非湧吐之劑,誠屬難能可貴。其用藥意
解亦簡明扼要,有獨到之處。推原鄭氏治法,當亦從仲景原文“虛煩不得眠,若
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悟出。虛是正虛,煩為邪擾,因非有形之實邪引
起,而為無形之鬱熱所致,故稱虛煩,懊憹是心煩不可名狀,反復顛倒,則身心
躁擾不寧之甚,可以想見。故用以治本症之言笑異常,如顛似狂之輕度精神病是
適當的。此種虛煩之發,多由於胸膈之鬱熱,與一般實邪不同,非汗、吐、下、
和可解,只有清透、宣達為宜。梔子苦寒,豆豉辛甘微寒,既能導熱下行,又能
透熱外散,藥只二味,有升有降,能使上下相交,鬱熱得解,而疾病自愈。

問曰:每日早飯後即咳吐黃痰數口,五心潮熱,心煩、口渴,大
熱飲冷,六脈細、數者,何故?

答曰:此元陰虛極,火旺而津液欲竭也。夫大熱、口渴、飲冷,
心煩、咳吐黃痰,症象白虎之形,然六脈細、數,細為血虛,數為血
熱,明明血虛生內熱,則又非白虎之的症也。醫於此際,不可猛浪,
務要審確。余細推究病情,傷寒陽明症之煩躁、口渴、飲冷、發熱,
是從外感得來,脈必長大,定有頭疼、身痛、惡寒等情。血虛之大渴、
飲冷、煩躁、發熱,從內傷得來,或吐血,或久咳,或產後血暴虛,
或抑鬱損傷心脾,脈必細微,甚則細、數,定少頭疼、身痛、惡寒等
情,切切不可輕用白虎。誤用白虎,為害匪輕。法宜峻補真陰為主,
方用獨參湯,或當歸補血湯亦可,解見上。

獨參湯
人參即以洋參代之

洋參二兩

·88·
醫理真傳卷三

用藥意解
按獨參湯一方,乃補陰之第一方也。今人用為補陽、回陽,大悖
經旨,由其不知水、火立極之妙,藥性功用之專。余為活人計,不得
不直切言之。夫人身所恃以立命者,惟此水、火而已,水、火即氣、
血,即陰、陽,然陽之根在乎坎,天一生水,一點元陽含于二陰之中
是也;陰之根在乎離,地二生火,一點元陰藏于二陽之內是也。水、
火互為其根,乾、坤顛倒,各有妙用。故經雲:“善補陽者,于陰中
求陽;善補陰者,于陽中求陰。”今人罕明此理,一見陽虛症,用藥
即著重心,而不知著重腎;一見陰虛症,用藥即著重腎,而不知著重
心。究其所用藥品,陽虛重在人參,陰虛重在熟地。查熟地甘寒補陰,
尚不為錯,而人參甘寒,近來所出洋參味苦,苦寒之品,皆補陰之品,
非補陽之品。故仲景不用參于回陽,而用參於大熱亡陰之症以存陰,
如人參白虎湯、小柴胡湯之類是也。大凡藥品,性具苦、寒、酸、濇、
鹹味者,功專在陰;具甘、溫、辛、淡、辣味者,功專在陽。今人著
重在後天坎、離之陰、陽,而不知著重坎、離中立極之陰陽,故用藥
多錯誤也。仲景一生學問,即在這先天立極之元陰、元陽上探求盈虛
消長,揭六經之提綱,判陰陽之界限,三陽本乾元一氣所分,三陰本
坤元一氣所化,五臟六腑,皆是虛位,二氣流行,方是真機,陰陽盈
縮,審于何部,何氣所幹,何邪所犯,外感由三陽而入內,六客須知,
內傷由三陰而發外,七情貴識,用藥各用實據,如六經主方是也。然
補坎陽之藥,以附子為主;補離陰之藥,以人參為先,調和上下,權
司中土,用藥又以甘草為歸。此皆立極藥品,奈人之不察何!餘細維
世之用人參以補心,即為補陽也,不知心雖屬陽,外陽而內陰,功用
在陰,周身陰血俱從火化得來,故色赤。經雲:“心生血”。又曰:
“火味苦。”以苦補心,即是補離中之陰也,而非補真陽也。千古以
來,用參機關,惟仲景一人知之,而時珍本草雲:“能回元氣於無何
有之鄉”。推斯意也,以為水火互為其根。經雲:“陽欲脫者,補陰
以留之”,獨參湯是也。“陰欲脫者,補陽以挽之”,回陽飲是也。

·89·
鄭欽安醫書闡釋

至於陰盛逼陽於外者,用參實以速其陽亡也。陽盛灼陰將盡者,回陽
實以速其陰亡也。凡用參以冀回陽,總非至當不易之理,學者宜知。
若此症所現,乃陽旺陰虛之甚,正當用參以扶立極之元陰,元陰盛而
周身之陰血自盛,血盛而虛者不虛,病者不病矣。

【闡釋】此條辨證精確,單憑大熱、口渴、飲冷,心煩、咳吐黃痰,頗似白
虎湯證,但其脈細、數(細為血虛,數為血熱),又無外感頭痛、身熱等情,故
判為陰虛生內熱,火旺而津虧。若白虎湯證之熱渴,其脈必長大,且有外感病情,
必須細審,方不致誤。繼又反復說明坎陽、離陰、氣血、水火的相互關係,治病
務在元陰、元陽二氣上探求。外感六客由三陽而入內,內傷七情由三陰而發外,
必須分辨明白,用藥始有實據。又指出凡藥品性具苦、寒、酸、濇、鹹味者,功
專在陰,具甘、溫、辛、淡、辣味者,功專在陽,補陽以附子為主,補陰以人參
為先,調和上下,權司中土,以甘草為歸。均係他人少有道及的重要經驗之言。
但謂“獨參湯一方,乃補陰之第一方也,今人用為補陽、回陽,大悖經旨。”似
未免言之過甚。查人參《神農本草經》謂“主補五臟,安精神。”未言其性味。
《名醫別錄》謂其性溫。張元素、李東垣俱言甘溫,能補氣清熱。李時珍《本草
綱目》謂“人參甘微寒,治男婦一切虛證”,此所引眾說對人參之寒、溫、陰、
陽,所言互異,而功專在補則同。如言聞謂“人參生用氣涼,熟用氣溫,味甘補
陽,微苦補陰”。白飛鵬謂“人參熬膏服,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凡病後氣虛及
肺虛嗽者並宜之。”及清柯韻伯亦謂“先哲于氣幾息,血將脫之證,獨用人參二
兩,濃煎頓服,能挽回性命於瞬息之間,非他物所可代也”。都認為人參陰、陽、
氣、血俱能補,這是一般的原則。鄭氏指出當時醫界用藥陽虛重在人參,陰虛重
在熟地的風氣,實際在明代即已流行,張景岳新方八陣兩儀膏,即由此兩味組成。
鄭氏加以非議,並指出“仲景不用參于回陽,而用參於大熱亡陰之症以存陰,如
人參白虎湯、小柴胡湯之類是也。”至於辨霍亂病脈症治篇的四逆加人參湯,是
既有無熱惡寒而脈微的亡陽徵象,而又見亡血亡津液的症狀,故用四逆以回陽,
而加人參以補陰養血。景嶽書中的四味回陽飲,實即本于仲景的四逆加人參湯。
宋嚴用和《濟生方》的參附湯,實亦從此套出,其中的人參均重在陰,故鄭氏謂
“用參以冀回陽,總非至當不易之理”是有相當見地的。不過不能強調過甚,謂
參只能補陰。根據陰、陽、水、火互為其根的原理,及古今的實施,人參確有補
陰以益陽兩相的功能,故能救急脫、回元氣、有顯效,是比較適當的。鄭氏又謂
“陽欲脫者,補陰以留之,獨參湯是也”,是說陽太旺而將脫離微弱之陰,故當
用獨參湯大補元陰以留之。“陰欲脫者,補陽以挽之,回陽飲是也,”是說陰太
盛而將脫離微弱之陽,故當用回陽飲大補真陽以挽之。不用四逆湯而用回陽飲,

·90·
醫理真傳卷三

當係善補陽者于陰中求陽之義。如遇陰盛逼陽於外,更專用參以補其陰,則將加
速其陽亡。前人所記服參數兩,頃刻即息高而逝,當即此類。至於陽盛灼陰將盡
者,回陽將加速其陰亡,四逆輩皆屬禁藥,應如鄭氏所說:“陽旺陰虛之甚,正
當用參以扶立極之元陰,元陰盛而周身之陰血自盛。血盛而虛者不虛,病者不病
矣。”人參單用起源很早,陶弘景《肘後百一方》、孫思邈《千金方》都有用人
參來 ①治病的記載。唐、宋以後,民間煎湯熬膏,單用者益多,實因其功用雖重
在補陰補血,而亦能補陽益氣,具有比他藥特殊的兩相性作用。不過人參之益陽
是通過補陰而實現,如專用以補陽、回陽,則效力不著。故一般危急症候,應用
參附湯益陰回陽兼顧,最為適當。現在參的種類較多,性味各有不同,尤須善於
選用,始能盡其功效。

問曰:酒客病,身大熱而喘,口渴飲冷,無頭疼、身痛、畏寒者,
何故?

答曰:此積濕生熱,熱盛 而傷血也。夫嗜酒之人,易生濕熱症,
因酒性剛烈發散,入腹頃刻,酒氣便竄於周身皮膚,烈性一過,濕氣
便留中脘。中土旺者,濕氣易去;中氣弱者,濕氣難消,久久中氣更
虛,濕氣因而成疾,濕氣流注四肢,便成痰火手腳。醫生一見痰火手
足,便照痰火治之,鮮有愈者。以余主治,法宜溫中除濕,辛甘化陽
之品。若此症由濕聚日久,因而生熱,熱氣逼肺,則喘症生,熱傷津
液,則口渴作。法宜清熱、燥濕、升解為主,方用葛根黃連黃芩湯。

葛根黃連黃芩湯
葛根一兩 黃連五錢 黃芩五錢 甘草五錢

古方葛根用至半斤,芩、連、草各二兩,因太陽桂枝症誤下,邪
陷於中土,下利不止,脈促喘汗者,內陷之邪,尚欲從肌腠而外出不
能出,湧於脈道,則脈促,湧於華蓋,則氣喘。仲景故用葛根以升騰
胃氣,鼓邪仍從外出,佐以芩、連之苦,苦以堅之,堅毛竅以止汗,
堅腸胃以止瀉,又以甘草調中,邪去而正立複,病自不難解矣。今改
用分兩,藉以治酒客之積濕生熱,大熱而喘者,亦更妙也。


“来”:原书为“末”

“盛”:原书为“其”

·91·
鄭欽安醫書闡釋

用藥意解
按葛根黃連黃芩湯一方,乃表裏兩解之方,亦宣通經絡、燥濕、
清熱之方也。夫葛根氣味甘辛,稟秋金之氣,乃陽明胃經主藥也。陽
明主燥,肌肉屬陽明胃,胃熱甚故肌肉亦熱,胃絡上通心肺,熱氣上
湧於肺故喘,熱傷脾中陰血故渴。今得葛根之升騰,宣通經絡之邪熱,
熱因濕積者,熱去而濕亦去矣。況得芩、連之苦,苦以清熱,苦能燥
濕,複得甘草和中以培正氣,內外兩解,濕熱自化為烏有矣。此方功
用尚多,學者不可執一。

【闡釋】酒客易生濕氣,久久可致中虛。濕積未致生熱,治宜溫中除濕。若
積濕生熱,熱甚傷津傷血,而大熱、喘、渴、飲冷,則只宜清熱、燥濕、升解,
故治以葛根黃連黃芩湯。方中葛根氣味甘辛,性升散,能升騰津液而宣達經絡之
邪熱,芩、連性味苦、寒、善降,能清除在裏之濕熱,複得甘草和中以培正氣,
升降協調,表裏兩解,濕熱自除。此方功用尚多,
《皇漢醫學》謂酒客病,火症,
熱瘡,湯火傷等,均可以此方施治。現代藥理實驗,本方殺菌消炎之力強,已廣
泛應用於急慢性腸炎、小兒泄瀉、菌痢、傷寒、乙型腦炎、發疹、口瘡等疾患。

問曰:老人大便艱澀不出者,何故?

答曰:此血虛甚而不能分潤溝渠也。夫年老之人,每多氣、血兩
虛,氣旺則血自旺,氣衰則血自衰。然年老之人,稟賦原有厚薄,不
得概謂氣血兩虛。亦有素稟陽旺者,精神不衰,出言聲厲,飲食不減,
此等多由火旺陰虧。亦有稟賦太薄,飲食不健,素多疾病,乃生機不
旺,運化太微,陰血漸衰,不能澤潤腸胃,腸胃枯槁,此真血虛之侯。
二條乃言老人之稟賦。亦有因外邪入陽經,變為熱邪,伏於腸胃而閉
結者。亦有陰盛陽微,下焦無陽,不能化陰而閉結者,亦有肺內伏熱
而閉結者,認症總宜清耳。若老人大便艱澀,無外症者,即是血枯居
多,法宜苦甘化陰為主,方用當歸補血湯加蜂蜜,或甘草乾姜湯,解
見上。或麻仁丸。

麻仁丸
麻仁二兩 芍藥八錢 枳實八錢 大黃一兩六錢

·92·
醫理真傳卷三

厚朴二錢 杏仁一兩 白蜜一兩

用藥意解
按麻仁丸一方,乃潤燥行滯之方,實苦甘化陰之方也。夫人身精
血,俱從後天脾胃化生,脾與胃為表裏,胃主生化,脾主轉輸,上下
分佈,脈絡溝渠,咸賴滋焉。今胃為伏熱所擾,生化之機不暢,伏熱
日熾,胃土乾燥,漸漸傷及脾陰,脾陰虛甚,津液不行於大腸,腸、
胃火旺,積糞不行,故生窮約。窮約者,血枯而無潤澤,積糞轉若羊
矢也。故仲景立潤腸一法,使溝渠得潤,窮約者,自不約也。藥用麻
仁、杏仁,取多脂之物,以柔潤之,取大黃、芍藥之苦,以下降之,
取厚樸、枳實之苦溫,以推蕩之,使以白蜜之甘潤,與苦合而化陰。
陰得化而陽生,血得潤而枯榮,腸胃水足,流通自如,推蕩並行,其
功迅速。此方宜用為丸,緩緩柔潤,以治年老血枯,實為至當之法。
今改用分兩為湯,取其功之速,亦經權之道也。

【闡釋】老人大便艱澀不出,多為火旺血虧,津液不能敷布,以致腸、胃燥
熱,大便結澀,自以麻仁丸為正治。方中厚樸、枳實、大黃,即清泄燥熱之小承
氣湯,再加甘潤之麻仁、白蜜,溫潤之杏仁,苦斂之芍藥,其泄熱、潤燥之力更
強,為治多種便秘慣用之良方。惟應緩下者則宜用丸劑,改用湯劑,則攻下之力
較猛,故須減輕分量。當歸補血湯及炮姜甘草湯加白蜜,亦能潤燥行滯,故均可
以治此病。筆者在臨症中,常見老年人大便艱澀難出,積糞若羊矢,其人全現陰
症病形,治以附子理中湯加大黃、麻仁,先通其便,或用大黃附子細辛湯亦可。
惟大黃性味薄,不能久煎,用水沸一二分鐘即可,久煎則藥效損失較大。其後即
用附子理中湯加麻仁、杏仁連服數劑,或十餘劑,其人飲食日增,精神飽滿,而
大便暢通,至一日一次。凡屬此類病症,均可用此法治之。

問曰:男子陽物挺而不收者,何故?

答曰:此元陰將絕,陽孤無匹也。夫陽物之舉,乃陽旺也。陽旺
極宜生陰,陰生陽自痿,乃陰陽迴圈不易之理。今出乎至理之外,挺
而不收,明明有陽無陰象也。此際法宜救陰,大補先天元陰為主,方
用獨參湯主之,解見上。或六味地黃湯亦可。

·93·
鄭欽安醫書闡釋

六味地黃湯

熟地一兩 棗皮八錢 淮藥五錢 茯苓五錢


丹皮六錢 澤瀉三錢

用藥意解
按地黃湯一方,乃利水育陰之方也。夫地黃甘寒,滋腎水之不足;
二皮酸寒,斂木火之焰光;山藥、茯苓,健脾化氣行水,澤瀉甘寒,
補養五臟,又能消濕。此病由水虛而火旺,又加木火助之,故不收。
今得地黃補水,又能滋肝,肝主宗筋,乃陽物之根也。宗筋得潤,而
陽物立痿,佐二皮一斂一瀉,火光即滅。又得山、苓、澤瀉,健脾化
氣以行津液,庶幾此病易瘳。古人雲:“補陽以配陰”,乃為陽痿不
舉(柱)
〔注〕腳,為一切陽虛(柱)
〔注〕腳。“補陰足以配陽”,
乃為陽挺不收(柱)
〔注〕腳,為一切陰虛(柱)
〔注〕腳。此條應專
以滋陰為是。不應利水,利之似反傷陰,不知用利藥於地黃之內,正
取其利,以行其潤之之力也。學者不可執一,分兩與古方不同,改用
也。

【闡釋】此病又稱陽強、或強中,多因房事過度,腎陰虧損,陰虛不能制陽,
虛陽妄動者所致。亦即腎水不足,常出現陽物堅挺不收,是陽極而不能生陰,自
當救陰以配陽,故以大補元陰之獨參湯治之。人參功重在陰,前已詳解。至六味
地黃湯,乃利水育陰之方,亦能治癒此病,則因此病是水虛而火旺,又加肝木之
火助之,故堅挺不收。方中地黃補水滋陰為君,佐以清斂瀉利之品五種,滋陰潤
澤之力更強,宗筋得潤,陽物自痿,故能迅速取效。

問曰:病人每日半夜候,兩足大熱如火至膝,心煩,至午即愈者,
何故?

答曰:此血虛陽旺也。夫人身以陰、陽兩字為主,陽生於子至已
時,屬三陽用事,正陽長陰消之時,陰虛不能配陽,陽旺故發熱。至
午即愈,乃陰長陽消,陽不勝陰,故熱退。世人以為午後發熱為陰虛,
是未識陰、陽消長之道也。余治一易姓婦,每日午初,即面赤發熱,
口渴喜熱湯,至半夜即愈,諸醫概以補陰不效,余以白通湯,一服而

·94·
醫理真傳卷三

愈。此病法宜補陰以配陽為主,方用補血湯,或地黃湯,解見上。

【闡釋】此條所論涉及時間醫學,按照祖國醫學理論,半夜至正午為陽長陰
消之時,正午至半夜為陰長陽消之時,半夜後陽漸長而尚大熱為病,是由於陰虛
不能配陽,至正午即退熱,是由於陰長陽消,故此病宜補陰以配陽,反之若正午
發熱而夜半退熱,則由於陽虛不能配陰,又當補陽以配陰。鄭氏持此說而分別用
補血湯、地黃湯、及白通湯施治,各有效驗,與一般認為午後發熱是陰虛之說正
好相反,這是自己經驗之談。

問曰:秋月人忽然腹痛水瀉,日數十次,完穀不化,精神不倦者,
何故?

答曰:此肺中之元陰不足,肺氣燥甚也。夫大便水瀉至完穀不化,
誰不以為脾胃之敗也。不知肺氣燥極,亦有此症。肺與大腸為表裏,
大腸主傳送,飲食入胃,不待消化,隨燥熱之氣下降,而直趨大腸,
故日瀉數十次,腹痛飲冷不倦。若果脾敗完穀不化,精神之倦極可知,
決然病久非暴也。至於水瀉一症,有瀉出色黃極者,胃火旺也。瀉出
色白者,下元無火也。瀉出色青者,厥陰之寒化也。瀉出色如醬汁者,
太陰之濕化也。瀉出如溏鶩者,臟有寒也。亦有瀉出色白如涎者,肺
有熱也。有瀉出淡赤色者,陽不統陰也。以上數症,臨症時再察虛、
實、新、久,脈息有神、無神,用藥自有據也。此症法宜清燥為主,
方用甘桔湯,加二冬、地骨、桑皮、黃芩、杏仁、白蜜治之。

甘桔湯
甘草一兩 桔梗八錢 天冬四錢 麥冬四錢
地骨三錢 桑皮三錢 黃芩二錢 杏仁二十粒
白蜜五錢

用藥意解
按甘桔湯一方,乃苦甘化陰之方也。此方仲景用以治少陰之咽痛
症,因少陰之火上浮於咽,少陰之絡挾咽故也。得甘桔之合化,而少
陰得養,故愈。今用以治太陰,取桔梗之苦以開提肺氣,而伏熱立消,
取甘草之甘,大甘足以化熱,苦與甘合,又能化陰,化陰足以潤肺,

·95·
鄭欽安醫書闡釋

又加以二冬、二皮、黃芩、杏仁、白蜜,一派甘寒、苦降之品以助之,
而肺燥立止,水瀉自不作矣。

【闡釋】此條辨症精細,腹痛水瀉至完穀不化,一般都易認為是脾胃之病。
鄭氏以其是秋月忽病,精神不倦,而判為肺中元陰不足,燥熱移於大腸,治以加
味甘桔湯,下病上治,具有精義。甘桔湯原方只甘、桔二味,取其苦甘化陰,以
治咽喉熱痛有良效,今用以治肺燥、腸熱,故加二冬、二皮、黃芩、杏仁、白蜜
一派甘寒、苦降、清潤之品以助之,燥熱得除,諸症自可速愈。至於就水瀉顏色
之不同,而分析其病因之各異,臨床還須審其虛實、新久,及脈息之表現而分別
用藥,均切實明慎,使人易於掌握。

問曰:病人乾咳,周身皮膚癢者,何故?

答曰:此元陰虛不能潤肺,肺燥而不能行津液於皮膚也。夫病人
乾咳,乃血虛肺燥之驗。肺主皮毛,肺氣清,則節令行而不乖,臟腑
咸賴;肺氣燥,則節令失,而津液不行,百病叢生。津液不行於內,
則肺痿、臟結、腸燥、痿躄、筋攣、骨蒸等症即起;津液不行於外,
則皮毛、肌膚、爪甲、枯搞、燥癢之症立作。此條言血虛肺燥,有如
是等症,法宜清燥、養營為主,方用補血湯,合甘草乾姜湯,加五味、
白蜜治之,解見上。業斯道者,須知人身氣血運用機關,氣血之根皆
在下,培養在中,發用在上。根即此○也,培養即此◎也,發用即此
⊙也。肺主氣,即發用之外圈,心主血,即發用之內圈。外圈本乾體
所化,內圈本坤體所生,天包乎地,地成乎天,混然一物。地氣上騰,
指坎中一陽,由下而中而上,一呼即起;天氣下降,指離中真陰,由
上而中而下,一吸即入。故曰呼、吸者,陰、陽之橐籥也。呼則氣行
而血隨,吸則血行而氣附。呼吸雖判乎陰陽,其實升則二氣同升,降
則二氣同降,升降迴圈不已,故即上、下以判陰、陽也。先聖恐人不
明,故畫卦以明陰、陽,乾坤則稱為先天,六子乃為後天,今人專在
後天論陰陽生克固是,而不在先天論陰陽盛衰,是知其末,而未知其
本也。苟有知得陰陽升降之道者,庶可與共學適道矣。

【闡釋】病人乾咳而周身皮膚發癢,斷為陰血虛衰不能潤肺,肺燥而不能行

·96·
醫理真傳卷三

津液於皮膚,以及因津液不行於內外而引起的各種病理症象,所說均極切當。主
以清燥養營之補血湯合甘草炮薑湯加五味、白蜜,亦屬對症之治法,方中當歸補
血,黃芪固氣,炮薑、甘草苦甘化陰,五味、白蜜清滋潤斂,共奏清燥養營之功。
與其後段所論陰陽氣血升降,呼吸迴圈的理論,亦極合拍。老年人周身皮膚發癢,
其病因與此相同,筆者用此方治之多效。

問曰:筋縮不伸者,何故?

答曰:此血虛不能養筋,筋燥故也。夫筋之燥也有由生,雖雲水
能生木,其實水、火之功用在心、肺,肺主氣,心主血,肺氣行於五
臟,血亦行於五臟,肺氣行於六腑,血亦行於六腑。肺氣燥極,則運
用衰,津液不潤於筋,則筋燥作。筋燥甚,故縮而不伸也。法宜清燥
養血為主,方用芍藥甘草湯主之,或加二冬、白蜜亦可。

芍藥甘草湯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用藥意解
按芍藥甘草湯一方,乃苦甘化陰之方也。夫芍藥苦平入肝,肝者
陰也。甘草味甘入脾,脾者土也。苦與甘合,足以調周身之血,周身
之血既調,則周身之筋骨得養,筋得血養而燥氣平,燥氣平則筋舒而
自伸矣。然亦不必拘定此方,凡屬苦甘、酸甘之品,皆可以化陰。活
法圓通之妙,即在此處也,學者須知。

【闡釋】筋縮不伸,固由於血虛不能養筋,以致筋燥,而推原其本,則筋燥
實由肺燥。因肺主氣,心主血,血隨氣行,肺失節令而運用衰,致津血不潤於筋
而縮不能伸,故治以清燥養血之加味芍藥甘草湯。芍藥苦平入肝,甘草味甘入脾,
苦與甘合,足以化陰而調周身之血,血調而筋得養,自然由縮而伸。加入二冬、
白蜜,則清潤養陰之力更強。末謂凡屬苦甘、酸甘之品俱足以化陰,不必拘定此
方治此病,更示人以活法圓通之妙。

問曰:年老之人多健忘,言語重複者,何故?

答曰:此元陰虛極,而神無主也。夫心生血,神藏於血之中,神
者火也、氣也,即坎中一陽,而寓於血之中,氣與血相依,故別其名

·97·
鄭欽安醫書闡釋

曰心藏神,即此可知鬼神之用也。書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
良能二字,即真陰、真陽之本性也,神稟陽之靈,天體也,位尊,故
曰神;鬼稟陰之靈,地體也,位卑,故曰鬼。人之為善,則性從陽,
光明氣象;人之為惡,則性從陰,黑暗氣象。人死而為神,為鬼,即
在平日修持上判也。將死之際,善氣重者,元神從天門而出,定為神
道;惡氣重者,元神從地戶而入,定為鬼道。若老人氣血已衰,精神
自然不足,不足故神昏也。然又非熱甚神昏之謂也,法宜養血為主,
氣、血雙補亦可。方用補血湯、獨參湯,或參棗湯亦可,補血、獨參
二湯,解見上。

參棗湯

洋參一兩 棗仁一兩 甘草五錢 豬心一個

以上三味為細末,同豬心燉服,或同豬心搗為丸俱可。

用藥意解
按參棗湯一方,乃苦甘化陰,酸甘斂陰之方也。因元陰虛極,不
能養神,神無所主,故時明時昧,猶若殘燈將滅,而火光不明,苟能
更添其膏,火光自然複明也。今以洋參之甘苦,棗仁之酸斂,以扶其
元陰。元陰斂而真氣即斂,故曰藏神。又得豬心同氣相求,庶幾心神
明而不昧。複取甘草從中合化,而真血有源源不竭之妙也。此方不獨
治老年健忘,凡屬思慮損傷陰血者,皆可服也。

【闡釋】年老之人健忘,言語重複,多由於氣血虛衰,不能充分營養於腦,
影響及記憶、思維能力所致。祖國醫學所謂心藏神,實指心血營養於腦而生知慮
的作用,解已見於第一卷,茲不再贅。至於心藏神而論及鬼神之用一段,則由於
時代所限,不合科學,應予揚棄。但其所出治法與處方,則是切當的。補血湯及
獨參湯俱係古方,解已見前。參棗湯頗有新義,洋參甘苦,棗仁酸斂,甘草和中,
苦酸甘合而化陰,複得豬心同氣相求,有藥補、食補兼備之妙。故鄭氏雲:“此
方不獨治老年健忘,凡屬思慮損傷陰血者,皆可服也。”

問曰:大腸脫出數寸,肛門如火,氣粗而喘,欲飲冷者,何故?

·98·
醫理真傳卷三

答曰:此元陰不足於肺,肺火旺而大腸之火亦旺也。夫脫肛一症,
原有陽虛陰虛之別。陽虛之脫肛者,由元氣衰極,不能約束也。其人
必困倦無神,渴必飲熱,陰象全見,法宜溫中。陰虛之脫肛者,由於
下焦火旺,逼出也。其人精神不衰,渴喜飲冷,熱象全見。然此二症,
多起大瀉大痢之後,治者務要認定陰、陽實據,自然獲效。此症即陰
虛火旺也,火上逼肺,故喘,火下逼腸,故肛出。法宜滋陰瀉火,方
用大黃黃連瀉心湯,或葛根黃連黃芩湯亦可,解見上。

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一兩 黃連五錢

用藥意解
按大黃黃連瀉心湯一方,乃瀉火之方也。仲景以此方治心下痞
滿,按之濡者。是因無形之熱邪,伏於心下,而以此方瀉之也。今藉
以治此症,似亦未切,不知大黃、黃連苦寒,能瀉三焦邪熱,此病既
因熱上攻肺,而喘症生,熱下攻腸,而脫肛作,得大黃、黃連之苦寒
瀉火。火邪一去,上下自安,亦握要之法也。

【闡釋】脫肛有陰虛陽虛兩種,陽虛宜溫中,陰虛重瀉火,必須辨症用藥。
此病肛門如火,兼氣喘飲冷,故斷為元陰不足於肺,肺火旺而為腸之火亦旺,法
宜滋陰瀉火,而治以大黃黃連瀉心湯,或葛根黃連黃芩湯,亦可謂善於活用成方。
大黃黃連瀉心湯,
《傷寒論》原以治心下痞滿,按之濡者,是瀉心下無形之熱邪,
二藥均苦寒瀉火,能消三焦邪熱,分言之則大黃善泄腸胃之火,黃連能清心肺之
熱,用以治脫肛兼喘,誠屬對症之方。近人推廣應用此方以治療多種炎性腸胃病,
和一般突發的充血性疾病,包括痔瘡出血,均有良效,可見本方消炎之力是很強
的。葛根黃連黃芩湯,如前所解,亦清熱瀉火之良方,方中葛根苦寒而能升散,
用治此病,似更合適。至於陽虛之脫肛,筆者經驗,用補中益氣湯重加升麻,再
加粟殼,治無不效。或用附子理中湯加升麻、粟殼治之亦可。此二方對治婦女子
宮脫垂亦有良效。

問曰:小便便時痛甚,口渴飲冷,其淋症乎?非淋症乎?

答曰:此膀胱之元陰不足,為邪火所灼,乃太陽腑症之甚者也。

·99·
鄭欽安醫書闡釋

因邪犯太陽,從太陽之標陽而化為熱邪,伏於膀胱,故口渴、飲冷而
便痛,法宜化氣行水,方用五苓散主之。其實近似淋症,淋症亦皆膀
胱之症也。前賢有血淋、氣淋、沙淋、石淋、勞淋五淋之別,總而言
之,不出陰、陽兩字。有陽衰不能化停滯之精而作者,十有七八。推
其源,多起於夢中遺精,忽覺而提其氣以留之,不能復位,發洩不暢,
當心氣下降而便溺,敗精欲出而不能出,故小便痛甚,此受病之根也。
此病法宜大助元陽,鼓之化之,俾氣化行而精氣暢。世人一見便痛為
火,不敢輕投桂、附,是未識透此中消息也。亦有精停日久,阻滯氣
機,鬱而為熱,灼盡膀耽陰血,敗精為邪火所熬,故有砂、石之名,
總緣火由精停起見。陽虛之人,得此者多,方宜白通湯、三才、潛陽
諸方。陰虛之人,火旺太甚,宜滋腎丸、六味丸、五苓散之類,解見
上。或附子瀉心湯亦可。

五苓散
白朮一兩 茯苓八錢 豬苓五錢 澤瀉五錢
桂枝六錢

附子瀉心湯

附子一枚 黃芩五錢 黃連五錢 大黃一兩

用藥意解
按五苓散一方,乃化氣行水之方也。因寒傷太陽之腑,氣化不宣,
水道不利而生邪熱。熱傷津液,不能上升,故渴;氣化不行,尿欲出
而不即出,故痛。今得二苓、朮、澤,專行其水以培中,最妙在桂枝
一味,化膀胱氣機,氣機化行,自然鬱熱解而寒邪亦解。此方重在化
氣,不重在去熱一面,可知氣化行,即是去熱也,世多不識。

按附子瀉心湯一方,乃寒、熱並用之方也。仲景以此方治心下痞,
而複惡寒、汗出者,是少陰無形之熱,伏於心下而作痞,複見太陽之
寒,又見汗出,有亡陽之慮,故用芩、連、大黃以瀉少陰無形之伏熱,
又用附子以固根蒂而追元陽,寒熱互用,真立方之妙也。今藉以治停

·100·
醫理真傳卷三

精而生熱為淋者,用附子以鼓先天之陽,佐芩、連、大黃以瀉伏熱,
是不固之固,不利之利也。方書多用利水清熱之品,是治熱結一法,
而遺化精一法。余意方中再加安桂二、三錢,以助附子之力,而又能
化氣,氣化精通,熱解邪出,何病淋之患哉?如三才封髓丹加安桂,
滋腎丸倍安桂,皆可酌用,切勿專以分利為主也。’

【闡釋】此答認為小便痛甚而口渴飲冷,係由邪犯太陽從太陽之標陽而化為
熱邪,伏於膀胱,是太陽腑症之重者,法宜化氣行水,方用五苓散,俱屬正確。
但認為由於敗精停滯而作,則未必恰當。因精屬精竅所司,不與膀胱相通,當非
膀胱鬱熱之主因。五苓散中豬苓、澤瀉利水于下,白朮、茯苓燥濕于中,桂枝通
陽。化氣行水,協同此藥共奏上下兩解,表裏同治之功,使鬱熱降而寒邪亦解,
小便痛與口渴飲冷諸症自可速愈。附子瀉心湯係寒熱並用之方,《傷寒論》以治
惡寒、汗出之心下痞,《醫宗金鑒》謂其病“非不解,乃表陽虛也,故以大黃、
黃連、黃芩瀉痞之熱,附子溫表之陽,合內外而治之。其妙在用麻沸湯漬三黃須
臾,絞去滓,納別煮附子汁,義在瀉痞之意輕,扶陽之意重”。鄭氏認為用三黃
是瀉少陰無形之伏熱,用附子是固根蒂而追元陽,故藉以治此近似淋症而小便痛
甚,口渴飲冷之患者,是可以的。惟用此方治此病,只宜偏于陽虛之人,不若五
苓散偏于陰虛、陽虛者皆可用。

問曰:五更後常夢遺精,或一月三、五次,甚則七、八次者,何
故?

答曰:此元陽虛而神不為主也。夫遺精一症,與遺尿有些微之別。
尿竅易開,精竅不易啟。然二竅之開闔,總屬心氣下降,輕重、淺深
不同耳。然而夢遺之症,諸書所論紛紛,未有實據,以餘細揆其理,
人身以神為主,神居二氣之中,晝則寄於心,夜則寄於腎。遺精之症,
戌亥以前者,病在於腎,子時以後者,病在於心,此人神從陰、從陽
之道也。人身上下關竅,總在一神字統之。神即火也,氣也,坎中之
真陽也。真陽配真陰,神始有主;真陰配真陽,神始有依。夢遺之病,
務審究在上半夜,或下半夜,以定神之所在。病于上半夜者,主陰盛
陽衰,陽虛不能統攝精竅,而又兼邪念之心火動之,故作,法宜扶陽
為主,如潛陽丹、白通湯、桂枝龍骨牡蠣湯之類是也。病在下半夜者,

·101·
鄭欽安醫書闡釋

主陽盛陰衰,陰虛不能配陽,陽氣既旺,而又有邪念之心火助之,神
昏無主,而不能鎮靜,故作,法宜扶陰以抑陽,如封髓丹倍黃柏、參
棗湯加黃連,補血湯、將軍蛋、洋參蛋之類是也。其中受病之根,由
於素多淫念,或目之所見而心思,耳之所聞而慕切,念頭輾轉不斷,
一片淫情,不覺已固結於神之中也。一經熟睡,元神游於夢幻之鄉,
或有見,或有聞,或有交,邪念一動,心火下流,兼以相火助之,直
沖精竅,竅開而精自泄也。此病而雲血虛神無主者,是遺泄在五更後,
正陽長陰消之時,故知其血虛也,法宜補陰以配陽,方用參棗湯,解
見上。

【闡釋】夢遺一症,謂在上半夜者為陰盛陽衰,下半夜為陽盛陰衰,係就時
間醫學的觀點立言,是一般原則,但仍須參驗個別患者的體質,究屬陰虛陽虛而
施治,始為適當。陽虛者宜扶陽以配陰,陰虛者宜補陰以配陽,所選方劑,解已
見前。其中將軍蛋、洋參蛋二方,即分別用大黃、洋參蒸蛋,藥治而兼食補,以
治此病,更屬相宜。而推原其“受病之根,由於素多淫念,……邪念一動,心火
下流,兼以相火助之,直沖精竅,竅開而精自泄”一段,尤為精切。此病必須結
合精神治療,講究心理衛生,斷絕各種淫念,治療效果始佳。如不能克制邪念,
雖長久服藥,亦難望治癒。

問曰:平人精神不衰,飲食健旺,常口渴而欲飲冷,小便亦常覺
不快,夜夜遺尿者,何故?

答曰:此元陰不足,而下焦有伏熱也。世多以遺尿屬下元無火,
其實不儘然。有真下元無火者,乃陽虛不能統束關竅,其人必精神困
倦,飲食減少,有陽虛之實據可憑,法宜收納元陽,補火為要。此則
精神不衰,飲食如常,定是膀胱素有伏熱,亦有心移熱於小腸,肝移
熱於脬而遺者,是熱動於中,關門不禁也。即在心、肝兩部脈息上求
之便了。若果心移熱而作者,導赤散可用;肝移熱于脬而作者,小柴
胡倍黃芩亦可醫。再審其上半夜與下半夜,以探陰陽消長機關,而按
法治之,必不失也。此症直決為膀胱伏熱,是因其人精神飲食有餘,
渴常飲冷,便常不快,是以知之也。法宜滋腎、瀉火為主,方用六味

·102·
醫理真傳卷三

地黃湯,加知、柏,解見上。

【闡釋】此答說明遺尿有兩種:由於陽虛不能統率關竅者,宜補火以收納元
陽;由於陰虛下焦伏熱者,宜滋腎、瀉火以扶元陰。病人所現症狀,全屬後者,
故直判為膀胱有伏熱,而治以知柏地黃湯。六味地黃湯功能利水育陰,再加苦寒
之知、柏以加強其堅腎清熱之力,故能使遺尿止而口渴飲冷、小便不利諸症悉去。
但下焦伏熱之症,亦有由心熱下移者,則宜治以導赤散,由肝熱下移者,則宜治
以小柴胡湯倍黃芩,是又須在脈、症上下細分辨而施治,不可專執一方。至於一
般遺尿,尤其睡中遺尿,多由下元不固,腎與膀胱虛冷,不能制約于水所致,小
兒素稟不足,及老年腎虛,多見此症,治宜兔絲子丸、縮泉丸、八味丸之類,隨
症加減。

問曰:兩足冷如冰,不能步履,服桂、附、除濕藥不效,而更甚
者,何故?

答曰:此非陽衰濕侵於下,實血虛肺燥,不能行津液於至下也。
夫人身上下,全賴二氣布護,真陽不足,亦有冷者,服桂、附以助之
即愈。脾虛不能轉運水濕而作者,服健脾除濕藥必效。此則不然,知
非陽虛濕盛,乃由血虛肺燥也。肺乃百脈之宗,出治節者也。肺氣行,
則津液流通貫注,百脈增榮;肺氣燥,則津液不行,百脈失養。今兩
足冷如冰,乃水衰火極之象,人身水居其一,火居其二,火甚則津枯
而骨髓失養,其實由肺之燥而津液不充,津液不充,邪火立起。火未
甚時,猶覺內熱;火既極時,卻又作冷。古人雲:“陽極生陰,陰極
生陽。”病機之顛倒如是,淺見者何能一一周知。此病法宜苦甘化陰
潤燥為主,方用芍藥甘草湯,或六味地黃湯,加二冬、白蜜,或黃連
阿膠湯俱可,解見上。

【闡釋】觀此答可知足冷如冰,不能步履,實有三種:由於腎陽不足者,宜
治以桂、附;由於脾虛濕盛者,宜服溫中除濕之藥;由於陰虛血虧,肺燥津枯,
陰極生陽而致者,服桂、附除濕藥,不惟不效,反而更甚,亦猶熱深厥深之症,
不可因厥而即回陽,必須治以苦甘化陰潤燥之劑,始能奏效。這也是一條不同尋
常的重要經驗。如前所解,芍藥甘草湯,或六味地黃湯加二冬、白蜜,及黃連阿
膠湯,俱有此諸種功能,故可隨宜選用以治此症。

·103·
鄭欽安醫書闡釋

問曰:四肢肌肉皮膚幹粗瘦削,奄奄欲絕,常思冷飲,人俱以為
疳病也,不知是否?

答曰:此胃有伏熱,而食盡脾陰之血液也。夫周身肌肉,統於脾
胃,脾氣充則肉盈,脾陰足則肉活,周身肌肉紅活充盈,乃後天健旺
之征。脾與胃為表裏,彼此皆不可偏,偏則病作。今病人四肢乾枯飲
冷,乾枯乃火之象,亦不足之象,飲冷是病之情,亦陰枯乞救之情,
以此推求,知其胃有伏熱未解,食盡脾陰所致。此等病症,小兒居多,
由飲食損傷脾胃,久久元氣日落,或食生冷鮮物,停滯於內,邪熱叢
生,服藥未當,漸漸而成者,十居其八。婦女憂鬱,損傷肝脾,漸漸
而成者亦多。世醫一見枯槁,便以疳症目之,而立五疳之名,總非至
當。此症法宜甘潤養陰為主,方用甘草黑姜湯,加五味,解見上。如
因內有積熱者,審輕重治之。

【闡釋】按祖國醫學理論,周身肌肉統於脾胃,脾與胃為表裏。此症是胃有
伏熱,損傷脾陰,津液不行,故四肢肌肉皮膚乾枯瘦削,常思飲冷而後快。此種
伏熱,多由食積或憂鬱而生,不一定是一般所說的疳病,只宜甘潤養陰以清胃熱
而固脾陰。甘草黑姜湯乃苦甘化陰之方,再加五味之斂潤,養陰清熱之力益強,
故可以治癒此病。

問曰:病赤白痢日數十次,腹痛拘急者,何故?

答曰:此元陰不足以致肺燥,複感客燥而移燥於大腸也。諸書俱
稱赤白為濕熱病,以白屬濕,以赤屬熱,照方施治,應效者少。餘細
維此理,人身以坎、離立極,運用機關全在心、肺,心屬火,化血而
居肺下;肺屬金,化氣而居心上。肺位最尊,氣機運轉,外充皮膚肌
肉,內充筋骨臟腑,有天包乎地之義。肺氣一行,心血隨之,下而複
上,上而複下,迴圈不已,二氣調和,百節無傷;肺氣、血氣偶乖,
諸症蜂起,豈獨痢疾為然。查痢疾多生於秋,乃燥金主氣之時,複感
外來之燥邪,客于肺金,閉塞清道,轉輸失職,津液不行於大腸,大
腸亦生燥熱,故曰肺移燥於大腸也。肺氣壅則大腸之氣壅,而血亦與
之俱壅,故痢症作。白者重在氣之滯,赤者重在血之澀,赤、白相兼,
·104·
醫理真傳卷三

心、肺俱受燥也。治痢者當在心、肺二處求之,切勿惑于夏傷於暑,
秋必成痢。推是說也,以為夏日炎天,暑濕大行,交秋之際,暑濕未
盡,膠固大腸,欲出不出而成痢。餘謂人之腸胃糟粕,有一、二日換
一次者,有三、五日換一次者,豈盡濕熱之膠固大腸耶?以白為濕,
濕甚宜瀉;以赤為熱,熱甚宜閉。今則不瀉不閉,而欲出不出,其為
肺氣之滯,心血之澀也明甚,何得即以濕、熱蘊釀加之?此說亦近理,
但濕、熱合病亦多,何不成痢?獨於秋月乃痢,明明燥邪客於肺。要
知白者,氣也、火也,亦大腸之精也;赤者,血也、水也,亦大腸之
液也。赤色雖似火象,其實周身血液,俱從火化得來,故曰血為陰,
又曰血雖陰類,運從陽,指肺氣行而血隨之也。餘謂治痢當著重肺燥
為主,雖赤、白有淺深之分,其源總歸於燥之一字,但治其燥,則二
臟之氣即舒,不治痢而痢自止,不治赤白而赤白自消,握要之法也。
舒馳遠以痢為四綱,其說亦可從,但未將受病根處明明指出,概謂白
屬濕成,赤屬血因,紛紛聚訟,愈出愈奇,總非確論,惟有調氣、行
血一語,略可遵從。法宜清燥、救肺為主,方用杏、冬二皮白蜜甘桔
湯主之。至於似痢非痢,亦不可不辨。痢之為病,腹痛拘急,逼脹異
常,欲出不出,出亦無多,日數十次。似痢非痢者,腹雖痛而不甚,
便雖逼脹而所出尚多,日三、五次,甚七、八次,一痛即瀉,四時皆
有,多得於大病久病之後。乃由中氣大衰,大腸失職,腸、胃稍有存
積,氣虛不能載之,故似痢而實非痢也。法宜大健中土,中土氣足,
自能載之,而不失節也。方用附子理中湯,加吳茱萸、安桂最妙。治
痢諸書,皆雲調氣、行血,餘亦立一方,亦可酌用,名大黃木香湯。

杏冬二皮甘桔白蜜湯
杏仁五錢 天冬四錢 麥冬四錢 地骨皮三錢
桑皮五錢 桔梗四錢 甘草三錢 白蜂蜜半杯

大黃木香湯
大黃六錢 木香六錢 當歸五錢 蘇葉三錢
甘草三錢 白蜜半杯

·105·
鄭欽安醫書闡釋

用藥意解
按杏冬二皮湯一方,乃清燥、潤肺之方也。因燥邪客肺,肺氣壅
塞,津液不行於大腸,以致氣機滯澀,故取杏仁之苦以降之利之,又
佐二冬、二皮、甘、桔、白蜜以開之、潤之,俾燥邪去而肺氣清,肅
令行而氣機暢,何痢之有哉?

按大黃木香湯一方,乃調氣、行血之方也。大黃同當歸、甘草,
能瀉血分之燥熱而化陰,木香、蘇葉、白蜜,能調氣分之滯而化陽,
氣、血兩化,陰、陽不偏,自然痢疾不作矣。

【闡釋】一般多謂赤白痢係由濕熱而生,偏重於治腸胃,此則斷為元陰不足,
以致肺燥,複感客邪,而移燥於大腸。複申論心、肺、血、氣運行之道,而謂治
痢當著重清燥、潤肺,調氣、行血,實有獨到之見,亦探本求源之論。至於治療,
除用杏冬二皮甘桔白蜜湯外,並自擬大黃木香湯,著重於潤燥瀉熱以化陰,調氣
行滯以化陽,使氣、血兩化,陰、陽不偏,藥味少而方義精,故能應手取效。鄭
氏以善用成方見長,自立方亦少而精要。至其辨明痢症與似痢而非痢症,在病象、
病因、病理上之各不相同,而用附子理中湯加吳萸、安桂,大建中土以治似痢非
痢之症,均屬寶貴的經驗。

問曰:病人每日早飯後心煩,兩手、足心痛癢異常,至午初即愈
者,何故?

答曰:此元陰不足,心陽氣有餘也。夫人身上下四旁,莫非二氣
充塞,二氣皆不可偏,偏于陽則陰虛,偏于陰則陽弱。今病人兩手心
癢,兩足心癢,陰虛、陽虛皆有此候,不得概謂血虛。此病而斷為陰
虛者,見其病之在上半日也。人身就是這一團真氣,出陰入陽,出陽
入陰,一日之內,上半日屬三陽,陽有餘,陰即不足,故易曰:“君
子道長,小人道消”;下半日屬三陰,陰有餘,陽即不足,故易曰:
“小人道長,君子道消”。君子、小人,即陰、陽之謂也。其實推其
至極,還是這一團真氣,由盛而衰,由衰而盛也,故聖人雲:“老子
其猶龍乎!"反之吾身,不亦有猶龍之老子乎!此病法宜補陰以配
陽,方用黃連雞子阿膠湯,或補血湯,解見上。查陰虛發癢,外形手、

·106·
醫理真傳卷三

足心肉必乾枯,起粗白皮。陽虛發癢者,手、足心肉柔潤不枯,無白
皮幹粗色,但癢極而欲重按重壓,以此定之,再參看各部氣色(更)
〔便〕了。陽虛宜收納回陽為主,方用潛陽丹、四逆湯、封髓丹之類,
解見陽虛門。

【闡釋】此條辨手、足心發癢,應依手、足心外形而定,肉乾枯起粗白皮者
是陰虛,肉柔潤不枯無白皮幹粗色,癢極而欲重按重壓者是陽虛。還須結合第一
卷論陰虛陽虛症象,參看其各部氣色表現,始作決定。至於上半日病屬陰虛,下
半日病屬陽虛之說,係本於時間醫學的理論,亦宜作為辨症的參考。果屬陰虛者,
用黃連雞子阿膠湯,或補血湯,果屬陽虛者,用潛陽丹、四逆湯、封髓丹之類是
穩妥的。

問曰:吐血後,頭眩暈不止者,何故?

答曰:此血虛而不能榮於上也。夫頭暈一症,有上實下虛者,有
上虛下實者,有清陽不升者,有濁陰上幹者,有挾虛風者,有挾虛火
者,有臟腑偏盛而致者,種種不一,括其旨歸,總不出陰、陽兩字。
凡治此病,察其人面白無神,飲食減少,二便自利,困倦欲臥,喜熱
畏冷,或氣短而心悸不寧,或飽悶而腹痛泄瀉,或遺尿不禁而自汗頻
添,脈浮無力而空,諸如此類,都屬陽虛,清氣不充所作,法宜辛甘
扶陽之品,按定上、中、下病情消息以斟酌之便了。察其人精神不衰,
舌黃、喜冷,飲食易消,二便短少,或心煩熱而咳吐黃痰,或飽食而
即刻昏暈,或暈數刻而依舊如常,脈實有力而長,諸如此類,都屬陰
虛火旺,上幹所作,法宜苦甘化陰之品,按定上、中、下病情消息以
酌量之便了。此病既由吐血而後眩暈,明明陰血暴虛,不能上榮於巔,
血虛亦能風生,故作眩,法宜養血為主。方用補血湯主之,加味隨機
而施。如外感六淫之氣,只作痛不作眩,學者須知。

【闡釋】此條鄭氏舉出種種頭暈症狀,推其病因、病理,謂無論風、火、虛、
實,臟、腑偏盛,總不外陰、陽兩字,並將所現陰虛、陽虛病情,亦分別詳細列
出,實屬握要之法,依法施治,定不致誤。至於此條所問,病者是吐血後頭暈不
止,顯係陰血暴虛不能上榮於巔,以致血虛生風而作眩,自宜以養血扶陰為主,
故用補血湯隨症加減治之。末複指出由外感六淫而病者,只作痛而不作眩,亦係

·107·
鄭欽安醫書闡釋

一條重要的辨症經驗。眩暈《內經》已幾處提到,主要是屬於腦、肝、腎的病症,
主要症狀為頭昏、眼花、腦旋。歷代醫家多以虛、火、痰立說,用除痰、降火、
平肝、補虛諸法,分別施治,各有許多方劑,可供臨症參考。

問曰:女病血崩後,忽頂巔痛甚者,何故?

答曰:此血虛甚而陽無所附,暴浮於上也。夫氣、血兩字,彼此
互為其根,不可稍有缺陷,陽氣暴虛,陰血即無所主,陰血暴虛,陽
氣即無所托。今病人血驟下奔,海底枯涸,龍無水養,飛騰於上,故
頂巔痛甚。此際若不細察受病之因,而見痛治痛,則既竭于上之陽,
傾刻即滅也。法宜峻補其水,海中有水,龍即能返於淵,此真陰、真
陽互根之妙用也。方用補血湯主之,解見上。或補水湯可。

補水湯
貧者以沙參易洋參

洋參二兩 黃柏一兩 白蜜一兩

用藥意解

按補水湯一方,乃苦甘化陰之方也。夫洋參色白味苦,苦能補心,心者、生
血之源也;黃柏味苦,苦能堅腎,腎者,注水之區也;又得白蜜之甘,能潤肺而
生金,金者、水之母也。況苦與甘合,足以化陰,陰得化生,而源不竭,龍雖屬
陽而性喜水,既有其水,則龍潛於淵,太空廓朗,而上、下咸安矣,何頂痛之有
哉?

【闡釋】女病血崩後,忽巔頂痛甚,斷為血虛甚而陽無所附,暴浮於上,係
本陰、陽、氣、血互根之理,採取陽病治陰,上病治下之法,用補血湯或補水湯
以治之,而不能用一般治頭痛之藥,希圖見痛止痛,實屬精闢之論。補血湯用藥
意解已見於前,補水湯僅洋參、黃柏、白蜜三味,洋參苦能入心以強生血之源,
黃柏苦能堅腎以壯水之主,白蜜甘能潤肺生金以補水之母,苦甘化陰而水源不
絕,陰得補而陽有所托,上下咸安而頂痛自止,誠屬探本求源之治法。

以上數十條,專論陰虛,指出元陰不足一句,反復推明。要知元
陰即血也、水也,真火寓於其中,則為太極,則為氣、血相依,又為
水、火互根,又為心藏神。凡血虛之症,所現純是一派枯槁、憔悴、
燥熯,幹粗之火形,何也?血中寓火,火旺自然陰虧,陰虛自然火旺,
·108·
醫理真傳卷三

以此推求,便得陰虛之主腦也。三陰與三陽,病形各殊,三陽不足之
症,所現純是陰色,為其陽不足,而陰有餘也;三陰不足之症,所現
全是陽色,為其陰不足,而陽有餘也,此辨認陰虛、陽虛之切法也。
歷代以來,著作者數十餘家,皆含糊不清,並未將陰、陽底蘊明明指
出,一味在後天五行生克上論,鋪張滿紙,究竟人身立極,一元妙義,
二氣消長機關,全未說透,宗旨不明,源頭不澈,故知斯道之精者寡
矣。可惜仲景一生心法,無一人道破,定六經之旨歸,罕能了了。甚
至有著瘟疫,著痢症,自詡專家,欲與仲景並駕,不知立法之祖,定
六經早已判乾坤之界限,明六氣業已括萬病之攸歸。六氣即是六經之
體,外感六氣,便是六經之客。三百九十七法,法法神奇;一百一十
三方,方方絕妙。全是活活潑潑天機,絕無一毫礙法。知其妙者,以
四逆湯、白通湯、理中、建中諸方,治一切陽虛症候,決不有差;以
黃連雞子阿膠、導赤散、補血、獨參諸方,治一切陰虛症候,定不能
誤。雖然陰虛所備諸方,尤貴圓通,有當柔潤以扶陰者,獨參、黃連、
當歸補血之類是也;有當清涼以扶陰者,導赤、人參白虎之類是也;
有當苦寒以扶陰者,大、小承氣、三黃石膏之類是也。此皆救陰、補
陰之要訣也。補陽亦然,有當輕清以扶陽者,大、小建中之類是也;
有當溫養以扶陽者,甘草乾姜湯、理中湯之類是也;有當辛溫、辛熱
以扶陽者,四逆、白通之類是也。此皆治陽虛之要訣也。他如外感六
氣,按節令,掣提綱,隨邪變化,細詳六經貫解。須知仲景傷寒之六
經,並非專為傷寒說法,而六步之法已經說明。即乙太陰一經而論,
太陰主濕而惡濕,主濕是本經之氣,惡濕即外之客氣,濕土旺于長夏,

故六月末 土旺而濕令大行,人之本氣弱者,感外來之濕邪,每多腹
痛、吐、瀉。仲景故立理中湯一法,後賢改用香砂、四君、六君,以
調脾土一切諸症,皆是套理中湯一方出來也,又何常不可用哉?千百
年來,名賢迭出,立方亦多,而仲景之法,遂晦而不明,不得不宣揚
之也。


“末”:原书为“未”

·109·
鄭欽安醫書闡釋

【闡釋】此段總結以上諸問答,說明陰虛即元陰不足,血不足,水不足,所
現全是一派枯槁、憔悴、燥熯、幹粗之火形,與陽虛之氣不足,火不足,所現全
是一派陰冷之象,迥然不同,只要按照一卷所論陰虛、陽虛症象加以辨別,定無
差誤。其次說明專在五行生、克上立論,不若在元陰、元陽二氣盈、虛、消、長,
及人身立極一元之妙義上探求。仲景一生心法,全在於此,定六經已判明三陰、
三陽、六步之界限,明六氣已括盡內、外、主、客諸病之旨歸,所立諸法諸方,
全是活潑潑天機,絕無一毫礙法,知其義者,妙用無窮。約而言之,扶陰有柔潤、
清涼、苦寒三類方劑,扶陽有輕清、溫養、辛熱三類方劑,可以隨宜選用。至於
外感六氣,按六經提綱,隨邪變化而施治,亦不致誤,鄭氏舉太陰一經主濕惡濕
之病理變化及治法為例,以說明後賢調脾、溫中諸法,皆從理中一法套來。其他
諸經各按提綱推尋,亦複如是。故後世立方立法雖多,皆可推本于仲景。即瘟疫、
溫熱學派諸人,自詡專門名家,實亦仲景之支與流裔,不能與仲景並駕齊驅。末
謂“千百年來,名賢迭出,立方亦多,而仲景之法遂晦而不明。”誠不免言之過
當。但鄭氏對於《傷寒論》之深崇、篤信、精研、活用,實有其卓越獨到之處。
近人推為清末傷寒名家,實可當之無愧。

·110·
醫理真傳卷四

醫理真傳卷四

雜問

問曰:吐血一症,其陽虛乎?其陰虛乎?

答曰:吐血一症,其要有三:有陽虛者,有陰虛者,有因外邪阻
滯者,不可不知,亦不可不辨也。夫人身不外氣、血兩字,氣為陽,
天也、夫也;血為陰,地也、妻也。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內,陰、
陽自然之定理,氣、血相依而行,氣法乎上,血法乎下,流通無滯,
均平不偏,何吐血之有乎?至於吐血,乃氣機之逆也。陽虛之逆血者,
緣由陽氣衰弱,不能統血,陰氣太旺,勢必上僭,漸幹清道,以致外
越,如今之懦弱丈夫,不能約束其妻也。陰虛之逆血者,由於陽氣獨
旺,陽氣過旺,勢必上沖,沖之過節,血亦因而外越,如今人之丈夫
酷烈,而妻不敢安其室也。外邪阻滯之逆血者,或因風、寒之邪,阻
其升、降之氣機,而循行經絡之血液,失其常度,或留胸膈,或停胃
口,一觸即發,血故外越。如溝渠之水,流行自如,忽從中閘定,上
流欲下之水,勢必逆行上湧,亦氣機自然之理也。又曰:吐血三要,
已得聞矣,敢問三要之症,如何辨認?如何施治?曰:凡陽虛吐血之
人,言語無神,脈息無神,面色無神,氣衰力竭,困倦喜臥,不思飲
食,咳多清痰,又須審察上、中、下三部,何處病情獨見,便可按法
治之也。法宜辛甘化陽之品,調其中土,扶其元陽,如甘草乾姜湯、
理中、建中之類。陰虛吐血之人,言語有神,面色有神,脈息有神,
吐雖多不覺其病,咳多膠粘之痰,又貴察其上、中、下三部,何處病
形獨現,便可識其臟腑之偏,而用藥自有據也。法宜苦甘化陰之品,
如瀉心湯、導赤散、雞子湯(即《傷寒論》黃連阿膠湯)之類。風寒阻滯而
吐者,必現發熱、頭疼、身痛,脈浮或緊,看定提綱,按法治之。法
宜升散清涼為主,如桂枝湯、麻黃湯、葛根湯之類。桂、麻、建中、

·111·
鄭欽安醫書闡釋

理中、甘草諸方,見陽虛門;瀉心、導赤、雞子諸方,見陰虛門。

葛根湯
葛根四錢 麻黃三錢 甘草二錢 芍藥一錢
桂枝二錢 生薑三錢 大棗三枚

古方分兩太重,取其直達太陽膀胱之經輸,而祛邪早出也。若用
以治吐血,務要果真有太陽病,項背幾幾,無汗惡風,與陽明合病,
下利方可,不然未可輕試也。今改用分兩,從俗之意,亦當察病輕重,
再為酌量。

用藥意解
按葛根湯一方,乃肌、表兩解之方,亦太陽、陽明合解之方也。
夫風寒之邪,一從肌腠而入,則為桂枝湯症,一從膚表而入,則為麻
黃湯症,今以桂枝湯加麻黃、葛根,是從肌腠以達膚表,俾邪直出。
太陽與陽明接壤,太陽之邪已在經輸,逼近陽明,此刻陽明不病亦病
也。去太陽之邪,即所以救陽明也。師取葛根,乃三路進剿之法,葛
根為陽明之主藥,用之以截陽明之路,而邪不敢入,又能鼓胃氣上騰,
足以助桂、麻發散祛邪之力,是以攻無不勝,戰無不克也。吐血門中,
罕用此方,此方原不治此病,設有因風、寒閉塞,以致吐血,兼見項
背幾幾,自汗惡寒者,此方亦未始不可用也。

【闡釋】本條論吐血有三因,即陽虛、陰虛、與外邪阻滯,並各就其病理、
病象、治則及方藥,詳加論列,明白切實,易於遵循,無煩細說。惟現今獨重陰
虛,一見血出,紅光遍地,皆謂之火。處方用藥,舉半都是六味地黃湯、生地四
物湯,以及炒荊芥、藕節、茅根、茜草、仙鶴草、大黃、蒲黃之類,專主滋陰降
火,涼血止血。近代名醫曹穎甫指出用涼藥之害,謂:“人之一身,惟血最熱,
少年血盛則耐寒,老年血衰則畏寒,血虛故也。婦人血敗,雖當盛暑,亦必寒戰,
此其明驗也。故無論吐血、衄血、便血及婦人崩漏,其體必屬虛寒。至於亡血而
身熱,則裏陰不能抱陽,陽蕩而無歸矣。至是而用涼血之藥,十不活一,所以然
者,為其陰中之陽氣,一戕於亡血,再戕於涼藥故也。”又謂:“吐血無止法,
強止之則積為淤血,而病變不測。嘗見四明某患吐血,西醫用止血針止之,遂至
瘀結大腸,大便不通。後用豬膽汁導下其燥糞,投之水中,化為血色。又有用鮮

·112·
醫理真傳卷四

生地、地骨皮止之者,其人腹中常痛。”又言“丁甘仁常用附子理中湯以治血症,
非深明此理者,不足與言亡血之治法也。”較鄭氏闡發更詳。筆者每治血症,無
論其為吐血、衄血、牙血、二便血,先不分其陰陽,都先止其血,用大劑甘草乾
姜湯加血餘炭,屢用屢效。取其辛甘化陽,苦甘化陰之用也。然後審察病情,按
法治之。如李某牙齒出血,經年累月治療,非但牙血不止,反而牙齒鬆動,嚼食
痛,擬全拔其牙而安假牙。連服甘草乾姜湯加血餘炭五劑而血止。因齒屬腎,繼
治以金匱腎氣丸,續服十劑,齒牙鬆動及嚼食痛諸症悉愈。惟論外感風寒阻塞氣
機而致吐血者,宜以升散清涼為主,治以桂枝、麻黃、葛根諸方,則一再告誡,
要審病確實,減輕原方分量,始可應用。一般吐血病,純由外感而發者少,常多
伏有內因,鄭氏只論其大要,唐容川《血證論》,較為詳實,可以參看。

問曰:大便下血如注,其有要乎?

答曰:下血之症,論因則多,論要則二。二者何?即陰、陽兩字
也。陰、陽即氣、血,夫血固以下行為順,是順行其經絡之謂,非妄
行之謂也。陽虛之人,下血如注,是下焦之陽不足,而不能統攝也;
陰虛之人,下血如注,是下焦之陰不足,陰虛則火旺,火旺遂逼血外
溢也。陽虛陰虛,察脈察色,與上辨吐血法同。陽虛之下血,宜培中
下之陽,方用四逆湯、理中湯,見陽虛門。陰虛之下血,宜培中下之
陰,方用瀉心湯、六味、補血湯(即六味地黃湯、當歸補血湯),見陰虛門。
或又曰:糞前血、糞後血,何謂也?曰:糞前血者,循行大腸之血失
度也;糞後血者,脾胃之陰失度也。亦不必細分,總在這糞之鞕、溏,
以判腸胃之虛、實,又要察其人平日起居,外形之有神無神,而虛、
實自判也。先血而糞鞕者,胃火旺而致也,人參白虎、麻仁丸可用;
先血而糞溏者,脾不攝血也,理中、建中可用;糞鞕而血後來者,心
火旺也,導赤散可用;糞溏而血後來者,心血之虛也,補血湯、參棗
湯可醫。仲景以先便後血為遠血,主以黃土湯;先血後便為近血,主
以赤小豆當歸散。

黃土湯
地黃八錢 白朮一兩 附片一兩 阿膠八錢
黃芩五錢 甘草八錢 黃土二兩

·113·
鄭欽安醫書闡釋

赤小豆當歸散

赤小豆三升、即小紅豆,非太極豆。 當歸十兩

用藥意解
按黃土湯一方,乃先、後並補之方也。夫先便後血,是脾陽之衰,
補脾必先助火,故用附子以壯元陽而補脾陽,又以白朮、甘草、黃土,
專助脾中之氣,最妙在地黃、阿膠、黃芩,甘寒苦寒,以滋脾中之陰,
水土合德,火土生成,不寒不燥,乃溫和之妙方,可使脾陰立複,而
無漏血之虞,何憂此病之不除哉!

按赤小豆當歸散一方,乃解毒清熱之方也。病人既先血後便,是
濕熱蘊釀已在大腸,而不在脾胃,大腸血液為熱所傷,失其常度。當
大便欲出,氣機下行,而腸中之血,不啻若溝渠之水,得一團土草以
趕之,而流行不已也。此方重在赤小豆,以清腸中之濕熱,又佐以當
歸活血行氣之品,自然病可立瘳。仲景又立此方於狐惑門,詳《金匱
要略》。

【闡釋】本條論下血主要在察下焦之陰虛或陽虛。陽虛者宜用四逆湯,理中
湯之類,以培中、下焦之陽;陰虛者宜用瀉心湯、六味地黃湯及當歸補血湯以培
中、下焦之陰。而糞前血與糞後血,則須由糞之溏、鞕,以判腸胃之虛、實。細
析為胃火旺、脾不攝血、心血旺、心血虛四種,分別以人參白虎湯、麻仁丸、建
中湯、理中湯、導赤散及補血湯、參棗湯施治。末複引《金匱》以黃土湯治遠血,
赤小豆當歸散治近血之例,而加以申說,謂前者為先後並補,溫涼並進,不寒不
燥之妙方,功專在脾、胃。後者為解毒、清熱、活血、行氣之妙方,功專在大腸,
故能對遠血、近血,各擅其長,均屬切要之論。祖國醫學對下血,或稱便血、瀉
血、結陰,有腸風、臟毒、遠血、近血之分。近血不專在大腸,亦有小腸出血的
腸炎;遠血即現代醫學的上消化道出血,尤以胃及十二指腸出血為多見。其主要
病機不外是火熱熏灼,胃、腸脈絡受阻,或中氣不足,脾、胃虛寒,血失統攝而
溢入腸道,以致發生便血。筆者常按鄭氏所析要點,及方藥化裁以治此類病症,
無不應手取效。

問曰:小便下血者,何故?

答曰:小便下血,其要有二,有痛不痛之分,痛則為血淋,照上

·114·
醫理真傳卷四

治淋法治之,不痛則為尿血,多由脾中之陽不能攝脾中之陰血,流注
闌門,
(秘)
〔泌〕清別濁之處,與水穀之濕氣,同滲入膀胱,而與尿
俱出,故曰尿血。飲食定然減少,人困無神,法宜理中湯加桂元,或
甘草乾薑湯加五味,以複脾中陰陽,自然尿血不作。若渴喜飲冷,善
消食者,則為胃中風火妄動,逼血下行,法宜清胃,如人參白虎湯之
類。亦有心移熱於小腸,而致血下行者,法宜清心,如導赤散之類。
亦有沖、任有伏熱,逼血而致者,法宜清熱,如赤小豆當歸散,小柴
胡加芩、連之類是也。學者即在上下四旁搜求病情,便可識也。

【闡釋】此條先就小便下血痛與不痛分為血淋及尿血兩種。血淋為五淋之
一,按照前述治淋法,須以扶陽固本,交通上下為主。而尿血則有多種,務須根
據全身病情,仔細判定。由於脾陽不能統攝脾中陰血,致與尿混出者,法宜調理
脾中之陰陽,用理中湯加桂元,或甘草乾薑湯加五味,誠屬妙著。更有由於胃中
風火妄動,逼血下行者,由於心移熱於小腸而致血下行者,由於沖、任有伏熱逼
血而致者,則又宜分別以人參白虎湯、導赤散及赤小豆當歸散、小柴胡加芩、連
湯等施治,審因用藥,頭頭是道,不可執一。

問曰:反胃之病,起于何因?

答曰:反胃者,胃中之氣,逆而不下也。有因胃火上沖,阻其下
行之機者,法宜下奪,如大、小承氣等湯之類是也。有因胃陽不足,
中寒頓起,蔽其下行之機者,法宜溫中降逆,如理中湯加吳萸、半夏
之類是也。有沖、任氣逆,挾肝氣而致食上逆者,法宜疏肝、降逆,
如大半夏湯、小柴胡湯加吳萸、半夏之類是也。有朝食而暮吐者,下
元無火不能薰蒸脾胃也,法宜補火,如吳茱萸湯、吳萸四逆湯之類是
也。有食而即吐者,胃氣不降,因火上沖也,法宜清胃、降逆,如人
參白虎重加半夏之類是也。有為胃槁而作,賁門不展者,法宜柔潤,
如啟(隔)〔膈〕飲之類是也。總而言之,反胃是一個逆字,雖十二
經皆能致逆,不出陰陽兩法,用藥之妙,在人變通。

【闡釋】此條論反胃這病,總由胃中之氣逆而不下,細析之約有六種:一為
胃火上沖;二為胃陽不足,中寒頓起;三為沖、任氣逆,挾肝氣而上;四為下元

·115·
鄭欽安醫書闡釋

無火,朝食暮吐;五為胃氣不降,食而即吐;六為胃槁,賁門不展。皆就其病機
而分別論述其治則及方藥,使人一目了然。末段謂“十二經皆能致逆,不出陰陽
兩法,用藥之妙,在人變通。”尤為提綱挈領,示人以活法圓通之妙。筆者在臨
症中,見有檢查為賁門癌者,實即寒凝賁門,食不得下,即以大劑附子理中湯加
味治之,數劑見效。至於胃陽不足,中寒頓起,及下元無火,朝食暮吐之症,以
附子理中湯加味治療,亦常收到良好效果。

問曰:自汗、盜汗,其由何也?

答曰:自汗、盜汗者,陰、陽兩虛之候也。其說有二,諸書稱自
汗為陽虛,盜汗為陰虛,總未暢言其旨,余特為解之。夫陽虛自汗者,
是衛外之陽不足,而不能統衛外之血液也,大象從う;盜汗為陰虛,
是陰不足,而陰中之火浮於外,血亦隨之外出,大象從ぅ。人身立命,
就是這二物。凡人晝起目張從う,則真氣行於陽分,陰在內而陽在外,
陽不足則不能統內之陰,故自汗出;夜臥目瞑從ぅ,則真氣行於陰分,
陰在外而陽在內,陰不足,則真氣上浮,而液隨之,故盜汗作,此二
汗之實據也。自汗者法宜補陽,如建中加附子湯、芪附湯之類是也;
盜汗者法宜補陰,如參棗湯、補血湯之類是也。亦有陽盛而逼陰於外
者,如陽明之白虎症是也;亦有陰盛逼陽於外者,如厥陰之四逆回陽
是也。汗症雖多,不出此列。

【闡釋】本段謂自汗是陽虛,不能統衛外之血液,故宜用建中加附子湯、芪
附湯之類以補陽。盜汗是陰虛,致血隨陰中之火溢於外,故宜用參棗湯、補血湯
之類以補陰,可謂握要之論。如有陽盛逼陰于外及陰盛逼陽於外之汗症,則又須
分別用白虎湯以抑陽,四逆湯以回陽。汗症雖多,總不出陰陽二字,握其要點,
自可隨宜施治。明代張景嶽謂:“不得謂自汗必屬陽虛,盜汗必屬陰虛也。然則
陰、陽有異,何以辨之?曰:但察其有火無火,則或陰或陽自可見矣。蓋火盛而
汗出者,以火爍陰,陰虛可知也;無火而汗出者,以表氣不固,陽虛可知也。知
斯二者,則汗出之要無餘義,而治之之法,亦可得其綱領矣。”其所提出之治療
方劑,亦可供臨症選用。

問曰:三消症起于何因?

答曰:消症生於厥陰,風木主氣,蓋以厥陰下木而上火,風火相

·116·
醫理真傳卷四

煽,故生消渴諸症。消者化之速,如風前之燭,易於化燼。諸書稱渴
而多飲者為上消,為心包之火挾肝風而上刑於肺,肺金受克,不能資
其化源,海枯水涸,不能上升,欲乞外水為援,故渴而多飲,古人用
人參白虎湯以救之。心包之火挾肝風而刑於胃,胃中風火相煽,食入
猶如轉輪,食而易饑,故為中消,以調胃承氣湯治之。心包之火挾肝
風而攪動海水,腎氣不能收攝,遂飲一溲二而為下消,以大劑麥味地
黃湯治之。此皆對症之方,法可遵從。更有先天真火浮游於上,而成
上消,浮游於中,而成中消,浮游於下,而成下消,即以辨陽虛訣辨
之,法宜導龍歸海,如潛陽、封髓二丹,或四逆、白通,皆可酌用。
查此病緣因風、火為本,厥陰風木在下,厥陰心包在上,風借火勢,
火借風威,澈上澈下,而消症從此生矣。但治其火,火熄而風亦熄;
治其風,風散而火亦亡。推其至極,風即是氣,氣即是火,以一火字
統之便了,即以一風字括之亦可。風字宜活看,一年六氣,即是六風,
佛家以風輪主持大世界,人之一呼一吸,便是風,離風人即死,人活
風猶魚之活水,魚離水頃刻即死,學者須知。

【闡釋】此答首先闡明“消症生於厥陰,風木主氣,蓋以厥陰下木而上火,
風火相煽,故生消渴諸症,”實即將消渴之病責之于肝,成為前所未有的本病從
肝論治的理論依據。因厥陰肝木之風與心包之火,風火相煽,消化加速,故易饑
易渴。風火刑於肺則化源竭,故渴而多飲,為上消;風火刑於胃則化食如轉輪,
故食而易饑,為中消;風火刑於腎則不能收攝,故飲一溲二,為下消。分別以人
參白虎湯、調胃承氣湯,及大劑麥味地黃湯治之,均屬對症之方,是為正治。至
於真火浮游於上、中、下而成之三消症,則多陽虛症象,即不可囿於風火一說,
而須用潛陽、封髓二丹,或白通、四逆一類方劑治之,始能取效。此為鄭氏的創
見,特別值得重視。因本病與現代醫學所說的糖尿病基本一致,尿崩症亦具有本
病的一些特點,其中實有不少陽虛型病例,而一般多用傳統方法治之,故不見效。
筆者照鄭氏所用諸方加減施治此類病症數十例,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問曰:吐蛔之症,起于何因?

答曰:吐蛔之症,生於濕熱,化于厥陰。蓋以厥陰者,生生化化
之首也。胎卵濕化四生,形體固屬不同,推其旨歸,俱從一片春風鼓

·117·
鄭欽安醫書闡釋

蕩,萬物賴以化生。仲景列蛔蟲于厥陰,雖道一個蟲字,隱隱將天地
化生萬物機關,露其圭角也。要知人即百蟲之長,天地包羅萬物,人
身一小天地,卻含天地之至理。故孟子雲:萬物皆備於我,豈特化生
一蟲而已哉。故病有千端,漫雲易為窺測,苟能識得陰、陽兩字,而
萬變萬化之機,亦可由此而推也。仲景剖晰三陰、三陽,配六經以明
乾坤之功用,各部發病不同。此症小兒居多,由於過食生冷,損傷脾
胃,脾胃受傷,不能傳運水穀之濕氣,積濕生熱,得肝風鼓舞,而蛔
蟲食蟲遂生矣。故曰蛔蟲稟風木之氣所化也。仲景立烏梅丸一方以主
之。

烏梅丸
烏梅三百枚 細辛六兩 乾薑十兩 黃連一斤
川椒四兩 當歸四兩 桂枝六兩 附子六兩
人參六兩 黃柏六兩

用藥意解
按烏梅丸一方,乃寒熱互用,補肝燥濕殺蟲之方也。夫手厥陰居
上主心包,足厥陰居下主肝木,其為病消渴,氣上沖心,心中疼熱,
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此本經手足全體為病提綱。至
於蟲症,論其一端也。推其生蟲之源,由於風木所化,仲景立烏梅丸
一方,並非專為蟲設,凡屬厥陰之為病,皆可服也。然蟲多因內有濕
熱,挾肝木之氣而化生,木曰曲直,曲直作酸,酸乃木之味,木性喜
酸,木為至陰之髒,一陽在下,其卦象為ぃ。木氣不舒,一陽之氣上
浮,而與濕熱混合,上撞則心疼,侮土則不食,吐蛔尚輕,下利為重。
仲景著重烏梅,取大酸之氣,以順木之性,佐以桂、附、辛、薑、川
椒,一派辛熱之品,導一陽之氣下降,又能溫中殺蟲。複得連柏瀉心
包無形之熱,更兼燥濕,苦寒藥品,惟此二味,能清能燥。繼以參歸,
滋養脾陰,庶幾蟲去而中土立複,厥陰之氣暢達而無滯機矣。

【闡釋】本段所述蛔蟲起因理論,誠為歷史局限,不免過時。但烏梅丸古方,
確有治蛔之實效。鄭氏謂為寒熱互用,補肝燥濕殺蟲之方,桂、附、辛、姜溫中,

·118·
醫理真傳卷四

烏梅、川椒殺蟲,連柏瀉熱燥濕,參歸滋養脾陰,使蟲去而正複,從整體觀點施
治,深得仲景立方之精義。鄭氏在《醫法圓通》中謂:“厥陰陰極生陽,故多寒
熱錯雜,……烏梅丸並非專為蟲設,凡厥陰一切症侯,莫不備具。”因其能治寒
熱錯雜,陰陽升降失調的吐蛔、下利、疼痛諸症,直至現在,一般醫家仍認為是
寒熱並用、溫補兼施,扶正驅蛔的首選方。尤以治療膽道蛔蟲病,能起到驅蟲、
止痛、解痙、除煩、抗感染的協同作用,效果顯著,治療慢性菌痢、慢性腸炎、
及蛔蟲性腸梗阻,療效亦佳。更有用本方加貫仲炭、棕炭以治寒熱錯雜之崩漏症,
亦取得滿意效果,更遠遠超出厥陰的範圍了。筆者曾取本方之烏梅、川椒加雷丸、
榧子、梹榔、鶴虱、苦楝子、使君子、青皮,以加強殺蟲能力,用治各種蟲症,
均有著效。

問曰:癲癇起于何因?

答曰:癲癇二症,緣由先天真陽不運,寒痰阻塞也。夫癲者,神
之亂也,癇者,痰之阻也。二症大同小異,癲者言語重複不止,癇者
不言不語若癡。按人身立命,無非活一口真氣,真氣一足,萬竅流通,
一切陰邪,無從發起,真氣一衰,寒濕痰邪頓生,陽虛為痰所擾,則
神志不清,頑痰流入心宮,則癇呆並起。古人立五癇之名,因其有作
羊犬豬牛馬聲之情形,以決癇之由來也。以餘所論,真氣衰為二病之
本,痰阻是二病之因,治二症貴宜峻補元陽,元陽鼓動,陰邪痰濕立
消,何癲癇之有乎?

【闡釋】癲癇是神經性疾病,發作前常有頭痛重,神思不安,身體違和等預
兆,臨發時多有幻視幻聽、面色蒼白、心悸、發汗等症狀。隨即突然喪失意識,
卒倒,常發出如羊豬馬聲等大聲怪叫,陷於人事不省,全身發強直性拘攣,稍後
即轉變為間代性痙攣,全身肌肉劇烈抽搐,口吐白沫,甚至大小便失禁,顏面發
紺,出冷汗,約數分鐘即入昏睡狀態。因發作時有五種怪聲,故有五癇之名。未
發時則健康如常人,但多次發作後,常有精神異常,智力減退,性情暴躁,甚至
變為癡呆。鄭氏推其本因為真氣不足,寒痰阻塞,治宜峻補元陽,原則是正確的。
至於實際治療,則須視具體情況而定。

問曰:病有關有格,何也?

答曰:關格者,氣之有升無降也。前賢雲:上不得入為格,下不
得出為關,為中樞不運所致。又雲:食不得入,是有火也;下不得出,

·119·
鄭欽安醫書闡釋

是有寒也。喻嘉言先生之進退黃連湯,即可用於此病。餘謂上不得入,
胸有逆也;下不得出,火不降也。人身以氣血兩字為主,氣機運轉,
百脈流通,關竅開闔有節。今病人氣機有升無降,全是一個逆字為主。
食不得入,未必盡皆是火;下不得出,未必盡皆是寒。務要審察的確。
若唇口紅活,舌黃喜冷,脈息有神,精神不倦,則是陽旺火逆,以致
氣之有升無降也,但去其火之逆,則氣機自然下降,氣機降而下竅自
開也。若病人唇口面舌青白無神,則為陰氣上幹為逆,陰盛則陽衰,
即不能化下焦之陰,故下竅閉而不開也。火逆而致者,法宜瀉火,以
大承氣湯主之。陰寒上逆而致者,法宜溫中降逆,以吳萸四逆湯主之。

【闡釋】關格之病,由於氣之有升無降,致上不得入,下不得出,純屬氣血
不調,逆而不降。但須分別陰陽,陽旺火逆者,法宜瀉火,治以大承氣湯,陰寒
上逆者,法宜溫中降逆,治以吳萸四逆湯,是為正治。喻嘉言之進退黃連湯,由
乾薑黃連人參桂枝半夏大棗六味組成,進法用生藥,性較強烈,退法用熟藥,性
較溫和,主要是用黃連引諸溫熱藥以通調周身氣血,使升降平衡而關格自止。

問曰:怔忡起于何因?

答曰:此心陽不足,為陰邪所幹也。夫心者,神之主也,心君氣
足,則百魅潛蹤,心君氣衰,則群陰並起。今病人心內怔忡,怔忡者,
不安之象也。陽虛之人,心陽日虧,易為陰邪所侮,上侮故心不安,
覺有忡之者,忡乃自下而上之謂,明明陰邪自下而上為殃,非大補心
陽不可,方用桂枝龍骨牡蠣湯,再重加附子。亦有水停心下而作悸者,
悸亦心動不安之貌,與怔忡相同,怔忡重在心陽不足,悸則重在水停
心下,必有水聲為據。水停甚者,心下痛峻,仲景主以十棗湯,悸而
不痛,芩桂朮甘湯,悸而兼喘咳者,小青龍湯。芩桂朮甘湯見陽虛門。

桂枝龍骨牡蠣湯
桂枝一兩 白芍六錢 龍骨四錢 牡蠣四錢
甘草二錢 生薑五錢 大棗六枚 附子四錢

·120·
醫理真傳卷四

十棗湯

芫花二錢 甘遂一錢 大戟一錢 大棗十枚

小青龍湯

麻黃六錢 白芍六錢 細辛六錢 乾姜六錢


甘草六錢 桂枝六錢 半夏半升 五味半升

用藥意解
按桂枝龍骨牡蠣湯一方,乃調和陰陽,交通上下之方也。夫此方
乃桂枝湯加龍骨、牡蠣耳。桂枝本方,乃調和陰陽之第一方,凡氣血
不調之人,外感易生,內傷亦易生,仲景立此方內外通治,不專重在
發汗一節也。果有外邪傷及太陽營、衛,閉其氣、血外出之機,遏鬱
而為熱為疼,取此方協和陰陽,鼓動運行之機,俾外入者,仍從外出,
故一汗而病可立解。若無外邪,而用桂枝湯,必不出汗,何也?氣機
原未閉塞,血液暢流,何汗之有?此方本意,非專為太陽而設,實為
陰陽不調而設,要知陰陽調和之人,六邪不侵,七情不損。陽不調之
人,必有陽不調之實據,以辨陽虛法辨之;陰不調之人,必有陰不調
之實據,以辨陰虛法辨之。陽不調之人,用此方,桂、甘、薑、棗宜
重,稍加白芍以斂陰;陰不調之人,芍藥、甘、棗宜重以調陰,少加
桂以宣陽。陰陽兩不足之人,分兩平用,彼此不偏,此立法之苦心,
亦變通之道。如大、小建中與此方,皆桂枝湯之變局也。識得陰陽至
理者,始信餘非妄說也。今加龍、牡二物,又加附子,以治怔忡,取
龍、牡有情之物,龍稟陽之靈,牡稟陰之靈,二物合而為一,取陰、
陽互根之意,加附子者,取其助真火以壯君火也。君火壯而陰邪立消,
怔忡自然不作矣。此方功用最多,治遺精更妙,世人謂龍、牡濇精,
失二物之性,並失立方之意也。

按十棗湯一方,乃決堤行水第一方也。本方原因風寒傷及太陽之
氣,太陽主寒水,氣機閉塞,水道不利,逆行於上,聚於心下,水火
相搏,故作疼,非五苓散可治。蓋五苓之功獨重在下,此刻非直決其

·121·
鄭欽安醫書闡釋

水,為害匪輕,故取芫花、大戟、甘遂三味苦寒辛散之品,功專瀉水
行痰。又慮行之太烈而傷中。欲用甘草以守中,甘草與甘遂相反,用
之恐為害。仲景故不用甘草,而擇取與甘草相同而不與甘遂相反者,
莫如大棗。大棗味甘,力能補中,用於此方,行水而不傷中,逐水而
不損正,立法苦心,真是絲絲入彀之方也。

按小青龍一方,乃發汗、行水之方也。因太陽表邪未解,以致水
氣不行,聚於心下,為咳、為喘、為悸,是皆水氣上逆之咎也。今得
麻、桂、細辛,發太陽之表,行少陰之水,
(甘)
〔幹〕姜、半夏、五
味,降上逆之水下行,甘草補土,白芍斂陰,最為妥切。此方重在解
表,表解而水自不聚,以龍名湯。是取麻黃輕清發汗行水,如龍之得
雨水而飛騰變化莫測也。豈果若龍哉?

【闡釋】此段所論,都屬心臟病。怔忡不安為心陽虛,宜治以桂枝龍牡加附
子湯,以大補心陽。心悸不安則有三種情況,由於水停心下而痛劇者,宜治以十
棗湯;悸而不痛者,宜治以苓桂朮甘湯;悸而兼喘咳者,多由外感表不解,故宜
治以小青龍湯。鄭氏對此數症之病因病理及處方、用藥之深義,均有精闢的解說,
發人深省,尤其論桂枝湯調和陰陽之用法及變通之道,誠如所雲,須識得陰陽至
理,始信其言之不謬。筆者每用桂枝加龍、牡、附子湯以治心虛怔忡,遺精及失
眠等病,常獲得顯著療效。又曾治一馮姓病人,腹大如鼓,能聽見水響,用峻劑
十棗湯,一服而解大小便半桶,腹鼓脹頓失,繼以獨參湯善其後。至小青龍湯,
係麻桂合方後的加減方,應用頗廣,除治此病外,又能治咳嗽、哮喘、痰飲諸病。

問曰:婦女另列一科何也?

答曰:男子稟乾之體,女子稟坤之質,乾主施化,坤主生成,以
其有胎前、產後、經期之殊耳。餘病皆同,惟此三者,動關生死,不
可不知,不可不亟講也。先以經期言之。經期者何?經者常也,期者
信也,女子二七而天癸至,經脈始通,經血一月下行一次,以象月之
盈而缺,缺而複盈,迴圈不已。但人之稟賦不齊,盛衰損傷不一,故
有先期而血即下行者,氣之有餘也,氣有餘便是火,法宜清熱。有後
期而血始下行者,氣之不足也,氣不足便是寒,法宜溫中。中也者,

·122·
醫理真傳卷四

生化精血之所也,言調經之大主腦也。他如經水來而色淡者,火化不
足也,法宜補火;經水來而黑紫塊者,火化太過也,法宜清熱;經來
過多而心煩者,血驟虛也,法宜養血;經來少而腹痛者,氣之滯也,
法宜調氣;經行衍期,淋漓不斷者,氣衰脾弱,不能統約也,法宜甘
溫扶陽;經過後而腹空痛者,氣血之驟虛也,法宜調和氣血;當期過
月而不行者,有妊有不妊也,妊者不必治,不妊者經之閉也。閉者宜
開,因氣而閉者,法宜行氣;因寒而閉者,法宜散寒;因熱而閉者,
法宜清熱;因血枯而閉者,法宜補血。病原不一,審其因而治之。至
於帶下、崩、漏,婦女之大症也,十有八九。帶分五色,不出陰陽,
照陰陽辨法治之。凡帶症之脈,餘閱之甚多,往往兩寸浮大無力。兩
關、兩尺細微甚者,是陽竭於上,而下元無火也,以溫中回陽法治之
多效。有兩寸大實有力,兩關滑而兩尺細者,心肺移熱於下,脾濕下
注也,以除濕、清熱法治之甚效。崩症與漏症有別,漏者病之淺也,
亦將崩之兆也,崩者勢大而來如決堤,漏則勢小而淋漓不止,二症俱
當照陽虛、陰虛辨法治之,便得有餘不足之機關也。至於逆經而吐血
者,照上吐血條法辨之,治法自在其中矣。胎前者何?以其夫婦交媾,
精血凝聚,二五合一,具生生化化之道,人之性命有始基矣,故曰胎。
俗語雲:“胎前不宜熱”,此語舉世信之,而不知非確論也。夫坤厚
載物,全賴二氣維持,一動一靜,陰陽互相化育,元陰化生五臟,合
包絡則為六也,元陽化生六腑,合之則為十二官也,故曰陽六六,陰
六六。陽六六,即乾為天卦,陰六六,即坤為地卦。乾坤化生五行,
五行不出二氣之中,二氣不出五行之內,故曰天數五,地數五。嬰兒
在母腹中,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十月功圓,性與命立,打破一元,
坎、離立極。未生以前,寒、熱各別。胎寒不溫,胎亦易損;胎熱不
清,胎亦易墮。以此為准,經旨方暢。前賢有逐月養胎之說,其實在
可從、不可從之間。以余細維,陰、陽合一,養于坤宮,此刻十二經
經血,無時無刻不在,真不啻北辰居所而眾星拱之也。其中有惡阻者,
胎初凝結,養于坤宮,土氣卒然不舒,故生嘔吐等情,法宜溫中而行

·123·
鄭欽安醫書闡釋

脾氣。有子眩者,胎氣之上逼也,法宜平氣。有子滿者,氣之壅也,
法宜破滯行氣。有子瘖者,胞胎壓少陰連舌本之脈絡也,法宜升舉胎
氣,如不應,生娩自能言。有子鳴者,因卒伸手取物,母之呼吸,驟
不與嬰兒接也,法宜掬身片刻以就之。有腹痛小便點滴不出者,胞胎
下壓膀胱之腑也,法宜升舉。有胎尚漏下血者,審是火逼而下行者,
法宜清火;審是元陽不足而不能收束者,法宜補陽。有子腫者,水停
而不行也,法宜化氣行水。有子嗽者,肺氣為胎火所逼也,法宜清胎
熱。有胎不長者,母之氣血不足也,法宜大補氣血。有挾食而吞酸者,
法宜消食。有因外邪閉塞而大熱身痛者,照外感六經法治之。有吐瀉
交作而胎不安者,法宜溫中。有大渴飲冷,言嚴語、大熱、汗出、便閉
者,法宜攻下。有身冷汗出,人事昏沉,精神困倦,喜極熱湯者,法
宜回陽。胎前諸症,略舉數端,學者宜留心討究。產後者何?以其嬰
兒下地,周身百脈開張,努力送出,十二經護胎之血,一齊下注,此
刻氣血兩虛,與常不同,用藥不可錯誤。嬰兒下地,即有昏暈而人事
不省者,血瘀之不下行而反上也,法宜行瘀。有腹硬而痛劇者,血瘀
滯而無陽以運化也,法宜溫中行滯。有空疼而腹不硬者,氣血之驟虛
也,法宜大補氣血。有冷汗出而昏暈甚者,陽欲脫也,法宜回陽。有
大熱、大渴而思冷飲者,血虛陽無所附,而外越也,法宜峻補其血。
有頂巔痛頭如火焚者,血驟虛,陽無所依,而暴浮於上也,法宜大補
其血。有氣喘息高,寒戰汗出,身冷者,陰陽不交,陽欲脫也,法宜
回陽。有胎未全而即產者,俗名小產,較正產更甚。正產乃瓜熟自落,
得陰陽之正,調養貴乎得宜。小產如生果摘下,損傷太甚,一切諸症,
治法與正產同,而調養更宜周密。愚夫愚婦,視為尋常,不知保養,
而致死亡者,不勝慨歎也。亦有胎兒死腹中而不下者,必有所傷也,
法宜下之。病症亦多,何能盡述?舉其大綱,不越規矩,學者再為廣
覽。至於方藥,《濟陰綱目》甚詳,亦可參看。

【闡釋】中醫專列婦科,因其有經期、胎前、產後三者與男子不同。鄭氏對
此三者分別述其大要,頗為明晰。論經期則有先期、後期、色淡、色濃、過多、

·124·
醫理真傳卷四

過少、愆期、腹痛、妊閉、帶下、崩、漏、及逆經吐血諸症,俱一一述其病因及
治法。論胎前則指出“胎前不宜熱”之片面性,而謂胎寒亦易墮,並列舉惡阻(嘔
吐)、子眩、子瘖、子鳴、小便不出,妊後漏血、子腫、子嗽、胎不長、挾食、
外邪閉塞、吐瀉交作、大渴大熱及身冷汗,昏沉諸症之病因及治法。論產後則舉
昏暈、腹硬痛劇、腹空疼、冷汗出、大熱大渴、巔頂痛甚,喘息、寒戰、小產及
胎死腹中諸症,亦一一述其病因及治則,便於初學有所遵循。至於方藥,則當參
閱婦科專書《濟陰綱目》,比較詳備。現代醫學昌明,婦產科疾病,多用新法醫
治,但祖國醫學所積累的文獻寶貴經驗,無論是調經、帶下、崩、漏、胎前、產
後諸症,亦有很大的實用價值,仍須進一步研究闡發。

問曰:小兒另列一科何也?

答曰:小兒初生下地,不能言語,食則母之精血,即有病症,醫
家全是猜想,並無幾個一見便知。未食五穀者,外感尚多,內傷即少;
食五穀者,外感內傷俱有。更有痘、麻,動關生死,所以小兒科之外,
又有痘科也。俗雲啞科,真是不謬。最可怪者,小兒初生下地,世俗
皆用大黃、銀花、勾藤、甘草之類,以下胎毒、血糞,餘深為不然。
凡人皆稟二氣所生,有自然之理,小兒初生,猶若瓜果初出土之萌芽,
以冷水灌之不可,以熱湯灌之亦不可,生機原是自然,換肚換腸亦是
自然,何待大黃、銀花之類,以(催)〔摧〕之毒之?只要小兒不偏
于寒、熱兩字,即不可妄施藥品,以種病根。苟有胎中受熱者,小兒
必面赤、唇紅,氣粗、口熱,以苦甘一二味投之便了。有胎中受寒者,
小兒必面青,唇、口淡白,氣微、口冷,以辛甘一二味投之便了。至
於外感一切,務察時令,小兒雖不能言,而發熱之有汗、無汗,口熱、
不熱,二便之利、不利,只此數端,亦可以知其病矣。其至要者,太
陽主皮膚,統營衛,為第一層,六客中人,必先犯此,學者須知。切
勿惑于小兒穉陽之體,原無傷寒之說,不知小兒氣輕力薄,正易傷寒
也。傷寒二字,四時皆有,蓋所謂傷寒者,傷及太陽地界也。太陽本
氣主寒,六氣從太陽而入內,故皆可以名傷寒也。其中有稱為驚風者,
有稱為慢脾風者,是皆不經之論也。余為活人計,不得不直切言之。
所謂驚風者,因小兒發熱抽掣,角弓反張,項強、搖頭、吐舌,有時

·125·
鄭欽安醫書闡釋

卒然掣動,若驚之狀,前人不按經旨,見其驚狀,即以驚風名之,而
不知是外邪客於太陽之經絡也。太陽之經絡為外邪蔽束,氣機不暢,
抑鬱為熱,熱甚則風生,而抽掣角弓等情所以有也。此際正當用桂、
麻二湯,或麻杏石膏等湯,以解太陽之邪,邪氣解而風熱即不生,何
抽掣等症之有乎?市醫遵守驚風一語,更立無數名目,以訛傳訛,妄
擬一派鎮驚祛風逐痰之方,小兒屈死于此者,不知幾百億兆矣。況人
身皮膚第一層,屬太陽主事,豈有外邪入內,而不傷及者乎?業斯道
者,何不於此經三致意也!至於慢脾風者,因小兒素病,調養失宜,
飲食不健,自汗、盜汗不覺,嘔、吐、瀉、利不覺,積之久久,元氣
日薄,釀成虛極之候,元氣虛極,則神無主,不能支持上下四旁,故
有戰動、發熱、汗出不止,似驚之狀,其實非驚風也。外驗人必無神,
面青、唇白,困倦、目瞑,此刻正當大補元陽,元陽氣足,則神安而
體泰,何動搖之有乎?若以驚風治之,是速其亡也。前人稱曰慢脾,
因其來之非驟也。論驚多在三陽,乃有餘之屙,論慢脾屬三陰,乃不
足之候。驚風從外感得來,六氣須知,氣即風也,風字宜活看。慢脾
由內傷所積,吐瀉汗出,停滯食少,釀久生端,分陰分陽,察之辨之,
不可不密,用方用藥,補之瀉之宜清。此乃活人之業,性命生死攸關
之際,學者毋忽視之。更有痘、麻,動關生死,《幼幼集成》,《活幼
心法》二書,講說最詳,宜閱。以余拙見,和平、有餘、不足,三法
盡之矣。但痘出於臟,麻出於腑,痘喜溫和,麻喜清解。痘本胎毒,
藏于命根,初起由太陽真機鼓動,運毒外出,法宜用桂枝湯調和陰陽,
以助太陽外出之氣機,使無一毫毒邪之滯於內;次歸陽明,血水化為
膿漿,未出透時,法宜用升麻葛根湯以解肌,而使毒氣發透;已出透
時,法宜用理中湯以培中氣;中氣健旺,易於化血為膿,熟透結疤,
欲結疤時,法宜用回陽、封髓等方,使這一點真氣複還於內。此四法
者,乃順其陰陽氣機出入之道,為治痘用藥不易之法也。至於和平之
痘,二便、飲食如常,微燒而精神不倦,瘡根紅活,頂潤充盈,顆顆
分明,粒粒精光,乃和平第一等痘,勿藥有喜。最可憂者,有餘不足

·126·
醫理真傳卷四

兩症,有偏餘於氣而不足於血者,如氣至而血不至之白泡無紅根是
也;有偏餘於血而不足於氣者,如血至而氣不至之紅泡無膿是也。偏
于氣而不足於血者,法宜養陰以配陽;偏于血而不足於氣者,法宜補
陽以配陰。蓋有餘者氣之盈,如暴出,一齊湧出,紫紅頂幹,焦枯、
便閉、煩躁、飲冷,言嚴語之類,法宜清火養陰,甚極者宜下。不足者
氣之縮,如慢出,下陷平塌,色嫩、二便自利,飲熱、目瞑,困倦已
極之類,法宜補火。火即氣,補火一字,人多忽略,一味在後天肺氣
上用藥,而不知在人身立命之火種上用藥。故近來痘科,一見下陷不
足之症,用藥總在這參、芪、鹿茸、歸、芍,以為大補氣血,究竟致
死者多,深為可慨也,由其未得仲景之心法耳。觀于仲景之用四逆湯,
薑、附、草三味,起死回生,易如反掌,非專補立極之火種,何能如
斯之速乎?世醫不求至理,以為四逆湯乃傷寒之方,非痘科之方,不
知此方正平塌下陷痘症之方,實補火種之第一方也。今人亦有知得此
方者,信之不真,認之不定,即用四逆,而又加以參、歸、熟地,羈
絆附子回陽之力,亦不見效,病家待斃,醫生束手,自以為用藥無差,
不知用藥之未當甚矣。麻疹一條,較痘症稍異,麻疹往往兼時氣傳染
而成,為病發熱、咳嗽,目如醉人,鼻流清涕,乃將出之候也。太過
色紫紅,不及則色淡,始終治法,只宜升解清涼發透為主,所有一切
變症,總以陰、陽、虛、實四字括之。
《幼幼集成》說最妥,茲不贅。

附不解說
俗傳出痘一事,餘甚不解,沿古及今,俱稱痘為胎毒,人人俱要
出痘,方可無憂,未出痘者,務要借出痘之苗,以引之外出,取其知
是出痘,按痘法治之有准,以免用藥錯誤。此說一開,而嬰兒之夭亡
者,不啻恒河沙數矣。餘深謂不然,人俱要出痘,何以有不放而終身
不出者?有放而亦不出者?又何得遽謂人人俱要出痘?即要出痘,亦
當聽其自然,何必定要用痘以引之哉?竊念人稟二氣以立命,風、寒、
飲食,一切俱要謹慎,惟恐疏虞,以致外邪深入,有戕生命,獨於此

·127·
鄭欽安醫書闡釋


痘,何不避之,而偏要使之從鼻竅以入內,明明叫出痘,何嘗 是痘
一定要出哉?人之一身,如一穴空地,種麻即麻,種豆即豆,此理之
常,但種瘡痘一法,仲景尚且不具,而獨于六氣立法,蓋六氣即是六
經,主一年之事,迴圈不已,人身二氣不調,六邪始能入內為病,故
法可立而病可窮,方可定也。今之痘、麻,又列一科,以其知得痘、
麻之始終,如人之種瓜果,而知其結實時也,法雖可從,而陋習不可
不急正也。嗟乎!俗染成風,牢不可破,猶人之愚而甘於愚也。余目
見鄰里小兒,康健嬉嬉,以痘瘡之毒苗種之,十數日而即死者,不勝
屈指矣。想來不種痘苗,未必即死,雖曰天命,又豈非人事哉!

【闡釋】小兒另列一科,主要是小兒不能言語,無從得知其主觀感覺,故俗
名啞科。診斷主要憑醫者經驗,在望、聞、問方面多下功夫,而切法亦與成人不
同。鄭氏所論數點,俱頗重要。一是小兒初生下地,不可妄施藥品,力斥世俗用
大黃、銀花、勾藤、甘草之類以下胎毒、血糞之類。至於胎中受熱受寒,及生後
外感致病,皆有外象可憑,須細察其面、唇、口、氣、汗、便諸端之表現而用藥。
二是力斥世俗所謂小兒是純陽之體,原無傷寒之說,而認為小兒氣輕力薄,正易
傷寒,六客風、寒、暑、濕、燥、火從皮膚侵入為病,一如成人無異。三是斥世
俗所謂驚風及慢脾風,用鎮驚、祛風、逐痰方藥之非,而細析其成因症象及應用
之方藥,並歸結為驚風多在三陽,從外感得來,乃有餘之屙;慢脾風多屬三陰,
由內傷所積,乃不足之候,務須細察其陰陽而用藥,所論俱極允當。現今醫學進
步,兒科醫院林立,小兒死亡率已大大減少。但仍有少數病兒,幾經新法治療不
愈,筆者用鄭說變通施治,對小兒傷寒咳嗽、氣喘,用麻黃湯、麻黃附子細辛湯
加味而獲愈。又對小兒患慢脾風、小便淋漓,遺溺諸病,用附子理中湯加味而愈。
可見鄭氏之論,仍有一定價值。至於論痘、麻一段,亦條述其病程、症象、治則
及方藥,對一切變症,總以陰、陽、虛、實四字括之。對當時醫生一見出痘下陷
平塌不足之症,只知用參、芪、鹿茸、歸、芍以大補氣血,而不知用薑、附、草
以補立極之火種,即有用的,亦雜以參、歸、熟地而牽制附子回陽之力,而不見
效,所論亦頗特出。

附不解說所論各點,係由時代所限,不知免疫之理,應予揚棄。當時因引種
痘苗而致死者多。當係手術不佳,消毒亦不善所致。今則新法接種已遍及世界,
天花已全絕跡,這要歸功於醫學科學之進步。


“何尝”:原书为“何常”

·128·
醫理真傳卷四

問曰:外科工專金、瘡諸症,其故何也?

答曰:凡一切瘡症,皆起於二氣不調,氣、血偏盛,壅滯流行不
暢之過,病原從內出外,以其有金、瘡、折骨,化腐生肌一事,稍不
同耳。然瘡形已具,即當分辨陰、陽,不可忽略。陽症,瘡色紅腫痛
甚,高凸發熱,口渴心煩,小便短赤,大便閉結,喜冷,用藥重在活
血行氣,養陰清火為主。陰症,瘡色不紅活,皮色如常,慢起不痛,
或微痛,二便自利,精神短少,用藥大補元陽為主。大凡瘡症,《內
經》雲:“皆屬於火”。人身立命,就是這一個火字,火即氣,氣有
餘便是火,氣不足便是寒。氣有餘之瘡,即陽症,必由阻滯而成,用
藥故要清火養陰,活血行氣,方用桂枝湯倍白芍,加麥芽、香附、枝
子主之。氣不足之瘡,即陰症,必由陽不化陰而成,法當大補元陽,
方用桂枝湯倍桂,加麥芽、附子、香附主之。此乃調和氣血之妙法,
原不在芩、連、銀花、山甲、大黃之類,專以清火。要知氣血壅滯,
方得成瘡,調氣即是行氣,調血即是行血,桂枝重在調陽,白芍重在
調陰,氣有餘則陰易虧,故倍芍藥加枝子,氣不足則陰更盛,而陽愈
弱,故倍桂而加附子。學者切勿以此方為傷寒之方,非瘡科之方。仲
景以此方,冠一百一十三方之首,而曰調和陰陽,試問人身陰陽調和,
尚可得生病也否?尚可得生瘡也否?若刀傷、折骨,跌打、閃挫,另
有治法,又有手法,不與內因同治,故曰外科。

【闡釋】中醫外科範圍頗廣,若刀傷、骨折、跌打、閃挫,俱另有治法、手
法。惟諸瘡症,則病雖在外,而多由內發,故仍須分辨陰陽,參以內科治法。清
初林屋山人王洪緒著《外科證治全生集》對瘡症分辨陰陽較精,治法亦多。鄭氏
所述陰、陽症象治則,亦不外是,惟用方則主以加味桂枝湯,陽症倍芍加枝子、
香附、麥芽,陰症倍桂加附子、香附、麥芽,主要在調和氣血而補元陰、元陽,
不專在芩、連、銀花、山甲、大黃之類以清火,自是探本求源之論,但具體治療,
仍須隨症用藥為是。

問曰:目病皆原內起,何以另列一科也?

答曰:醫門一十三科,皆內科之恒事,不獨眼科為然也。目病一

·129·
鄭欽安醫書闡釋

切,皆從五臟、六腑發出,豈有能治內症,而不能治眼症者。然目之
為病,亦千變萬化,有工於此者,取其專於此,而辨症清,用藥有據,
無奈今之眼科主,有眼科之名,無眼科之實者多矣。目症有雲七十二
症,有雲三百六十種,名目愈多,旨歸即晦。今為之總其大綱,括以
陰、陽兩字為主,餘不足錄。陽症兩目紅腫,羞明,眵翳障霧,赤脈
貫睛,目淚、痛甚,小便短,大便結,喜冷飲者是也。陰症兩目微紅,
而不羞明,即紅絲縷縷,翳霧障生,而不覺痛甚,二便如常,喜飲熱
湯者是也。務看先從何部發起,即在此處求之便了。部位亦不可不知,
上眼皮屬胃,下眼皮屬脾,白睛屬肺,黑睛屬肝,瞳子屬腎,兩眥屬
心。再審係外感時氣傳染者,照外感發散、升解、清涼法治之,亦必
有發熱、頭疼、身痛可憑。審是內傷,以致清氣不升,濁陰不降而作
者,看何部之病情獨現,即在此求之,或宜甘溫,或宜辛溫,或宜收
納,或宜降逆,如法施之,便可盡目之事矣。

【闡釋】關於眼疾,
《靈樞·大惑論》謂:“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
而為之精,……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接著對其生理及病變,均有論述。後
世託名于孫思邈所輯之《銀海精微》二卷,更敍述了赤脈轉睛等八十種眼疾,並
載有手法、方藥,眼疾遂逐漸形成了專科,出現了許多專著。如明王肯堂《證治
準繩》的“五輪八廓說”,即是比較精詳而著名的。鄭氏這裏只是總其大綱,提
出陰陽、部位及外感、內傷的分辨,教人細審各部病情而用藥施治,是簡要易明
的。一般眼科醫家多就虛、實分論,大凡外眼部有充血、腫脹、疼痛或眼眥、流
淚等刺激症狀者,多為實症,比較易治;無外眼部症狀而視力逐漸低下者,多為
內部疾患,屬虛症,係由體內臟器機能減弱或障礙所致。如白內障即係較為常見
多發的一種內虛症,進行緩慢,治療亦難期速效。有一種金針撥內障法,唐代《千
金》
、《外台》已有記載,清初張飛疇擅長其術,並有專著。現代對成熟期的白內
障進行割治,更是一種進步。至於一般眼疾的診治,過去文獻仍有很大的參考價
值,中醫眼科學現在仍為中醫內科一重要部門。亦可按六經辨證,成都中醫學院
眼科專家陳達夫著有《中醫眼科六經法要》,可以參閱。

切脈約言

切脈一事,前賢無非借寸口動脈,以決人身氣血之盛衰耳。盛者

·130·
醫理真傳卷四

氣之盈,脈動有力,如洪、大、長、實、浮、緊、數之類,皆為太過、
為有餘、為火旺,火旺則陰必虧,用藥即當平其有餘之氣,以協于和
平。衰者氣之縮,如遲、微、沉、細、濡、弱、短、小之類,皆為不
及、為不足、為火虛,火虛則水必盛,用藥即當助其不足之氣,以協
于和平。只此兩法,為切脈用藥至簡至便至當不易之總口訣也。後人
未解得人活一口氣之至理,未明得千萬病形,都是這一個氣字之盛衰
為之,一味在後天五行生克上講究,二十八脈上揣摹,究竟源頭這一
點氣機盈、縮的宗旨,漸為諸脈所掩矣。

【闡釋】本段所說切脈,無非借寸口動脈以決人身氣血之盛衰,只有平其有
餘,益其不足二法,為切脈用藥至當不易之總口訣,可謂言簡意賅。一卷切脈歌
所述較詳,不再贊及。

三指說

前人於寸口之動脈,以三指按之,分出上、中、下,是將一氣分
為三氣,三氣即天、地、水,分而為三,合而為一。又於三部,而分
出浮、中、沉,合三三如九之數,亦有至理,法亦可從,不得為錯。
其意欲借此以窮人身在上、在中、在下之臟腑、經絡,以決人之疾病,
可按法而治之,實屬大費苦心。但理愈多,而旨愈晦,且紛紛聚訟。
有雲左心、小腸、肝、膽、腎,右肺、大腸、脾、胃、命;有雲左心、
膻中、肝、膽、腎,右肺,胸中、脾、胃、命;有謂小腸當候于左尺,
大腸當候於右尺;有雲左尺候腎之元陰,右尺候腎之元陽;互相矛盾,
教後人果何遵從,餘更不能無疑也。疑者何?疑分配之未當也。後天
以子午立極,左寸候心火,左關候肝木,左尺候腎水,是子午對針,
不為錯,肝布于左,居左關,合法,肺布於右,何不居右關,而居右
寸,是子午對針,而卯酉不對針也。又可疑者,左尺候腎之元陰,右
尺候腎之元陽,查人身二氣合一,充塞上下四旁,陰、陽打成一片,
何嘗定要分左、右之陰、陽乎?既分左為陽,元陽應在左尺候之,右
為陰,元陰應在右尺候之,何左右候之不相符也?總而言之,陰陽氣

·131·
鄭欽安醫書闡釋

機出入之道不明也,千古混淆,不得不急正之。

【闡釋】三指切脈法通行較久,但左右寸、關、尺三部各何所主,則向無一
定論據,以左候心、肝、腎,右候肺、脾、命說較為通行。鄭氏認為三部九候之
說雖有至理,但理愈多而旨愈晦,提出疑問,是有見地的。至其所謂陰陽氣機出
入之道,在後面略有說明,可參。

拙見解

夫人身立命,本乾元一氣,落于坤宮,二氣合一,化生六子,分
佈上、中、下,雖有定位,卻是死機,全憑這一團真氣運行,周流不
已。天開於子,人身這一團真氣,即從子時發動,自下而中而上,上
極複返於下,由上而中而下,迴圈出入,人之性命賴焉。切脈一事,
無非定這一點氣盛衰耳。查後賢分配臟腑脈圖,與一元真氣、出入之
機不符,餘意當以仲景六經次序排之,方與一元真氣出入之機相符。
然仲景雖未論脈,而六經流行之氣機,即脈也。今人不識一元之義,
以兩手寸口動脈,將陰陽分作兩道看,不知左右固有陰陽之分,其實
二氣渾為一氣,何嘗分為二道也?不過真氣運行,先從左而後及於
右,從右而複及于左。左手屬三陽,三陽用事,陽在外,而陰在內,
當以立極之う卦形之。右手屬三陰,三陰用事,以陰在上而陽在下,
當以立極之ぅ卦喻之。脈體左手當以浮分取三陽,沉分取三陰,右手
當以浮分取三陰,沉分取三陽,庶與氣機出陰入陽,出陽入陰之理相
合,亦不致將一元分作二道看也。是否有當,高明斧正之。附氣機迴
圈圖於下。

·132·
醫理真傳卷四

氣機迴圈圖

【闡釋】本段提出切脈當依仲景六經次序,始與一元真氣出入之機相符。脈
體左手當以浮分取三陽,沉分取三陰,右手當以浮分取三陰,沉分取三陽,始與
氣機出陰入陽,出陽入陰之理相合。並附氣機迴圈圖,亦不過聊備一家之說,不
見得比舊說高明。

再解古脈說

古來聖聖相傳,原不專在切脈一事,其要在望而知之,聞而知之,

·133·
鄭欽安醫書闡釋


稱為聖、神 ,為上一等說法也。問而知之,切而知之,稱為工、巧,
為下一等說法也。然考分配脈圖,卻不與六經氣機相合。若與六經氣
機相合,則醫家治傷寒方有實據,餘甚不解何以不如斯也。再三追索,
以為心肺居膈膜上,法天,故配之於寸,以為上者上也,胸喉中事也;
脾胃居膈膜下,至臍,法地,故配之於中,中也者,上下之樞機也;
肝腎居臍下,法水,故配之於下,以為下者下也,少腹、腰、股、膝、
脛、足中事也。此是就後天生成之定位言之,理實的確可從,即以仲
景六經排之,差錯不遠。余按後天生成定位,乃是死機,全憑這二五
合一,這一團真氣,呼吸運用,方是真機。五行充塞二氣之中,二氣
即在五行之內。二氣盛,則五行之氣即盛;二氣衰,則五行之氣即衰;
二氣亡,則五行之氣即亡。溯治病之要,望色以有神無神,定氣之盛
衰;聞聲以微厲,判氣之盈縮;問病以飲熱飲冷,知氣之偏盛;切脈
以有力無力,知氣之虛實。以此推求,萬病都是一個氣字,以盛、衰
兩字判之便了,即以一氣分為三氣,以定上、中、下之盛衰,亦可。
諸脈紛紛摹揣,試問天下醫生,幾人將二十八脈明晰?以余拙見,有
力無力盡之矣。不必多求。論分配臟腑,
《內經》不差;論氣機出入,
一定法則,仲景六經為最。從《內經》也可,從仲景也可,餘不敢以
己見臆說為即是,姑存之,以與來者共商。

【闡釋】本段再解古脈三部配法,乃後天生成定位,全憑一團真氣呼吸運用,
方是真機,五行二氣是二而一,理甚平實可從。論治病之要,望色以有神無神定
氣之盛衰,聞聲以微厲判氣之盈縮,問病以飲熱飲冷知氣之偏盛,切脈以有力無
力知氣之虛實,數語最為精切賅備。以脈象定氣血之盛衰,並參合望、聞、問,
審察細節變化,然後處方用藥,是穩妥的,如專在二十八脈上揣摹,則不易掌握
全面,從整體觀點辨證論治。

五行說

天地化生五行,故有青、黃、赤、白、黑之說焉。肝青象木,主


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此处“神”、“圣”二字疑次序颠倒

·134·
醫理真傳卷四

東方春令;肺白象金,主西方秋令;心赤象火,主南方夏令;腎黑象
水,主北方冬令;脾黃象土,主中央濕令。五行各司一氣,各主一經,
各有生克制化。《內經》雲:“肝布于左,肺布於右,心布於表,腎
布於裏,脾為四方之使”,歷代注家,俱在方位上論,而不在一氣上
論,五行之實義,漸不明矣,余特直解之。夫人身與天地無異,天地
以五行之氣,塞滿乾坤,人身以五臟之氣,塞滿周身,何也?骨本屬
腎,而周身無處非骨;筋本屬肝,而周身無處非筋;血本屬心,而周
身無處非血;肌肉本屬脾,而周身無處非肌肉;皮毛本屬肺,而周身
無處非皮毛。以此推之,五行原是一塊,並非專以左肝、右肺、心表、
腎裏、脾中為主。蓋以左肝、右肺、心表、腎裏、脾中者,是就五行
立極之處言之也。若執五方以求五行,而五行之義便失,以五行作一
塊論五行,而五行之義即彰。五行不出二氣之中,二氣即在五行之內,
二氣乃人身立極主宰,既生五行,又以五行為歸。然五行之要在中土:
火無土不潛藏,木無土不植立,金無土不化生,水無土不停蓄。故曰:
土為萬物之母,後天之四象咸賴焉。不獨後天之四象賴之,而先天立
極之二氣,實賴之也。故經雲:“無先天而後天不立,無後天而先天
亦不生”,後天專重脾胃。人日飲食水穀入脾胃,化生精血,長養神
氣,以助先天之二氣,二氣旺,脾胃運行之機即旺,二氣衰,脾胃運
行之機即衰。然脾胃旺,二氣始能旺,脾胃衰,二氣亦立衰,先後互
賴,有分之無可分,合之不勝合者也。至於用藥機關,即在這後天脾
土上,仲景故立建中、理中二法。因外邪閉其營衛,傷及中氣者,建
中湯為最;因內寒濕氣,傷及中氣者,理中湯如神。內、外兩法,真
千古治病金針,醫家準則,惜人之不解耳。況一切甘溫苦寒之品,下
喉一刻,即入中宮,甘溫從陽者,賴之以行,苦寒從陰者,賴之以運,
故曰中也者,上下之樞機也。後賢李東垣立補中湯,以治勞役傷脾,
是套建中湯之法也,亦可遵從。俗語雲:百病從口入,是傷中之意也。
余謂凡治一切陰虛、陽虛,務在中宮上用力。以上三法,皆可變通,
但陰虛、陽虛,辨認不可不澈,上卷辨認法,切切熟記。

·135·
鄭欽安醫書闡釋

【闡釋】五行說雖不盡合於科學,但古醫家以配五臟而進行診治,亦有一定
效果。只是有些醫家過於拘泥,堅持在方位上立論,自不免有扞隔之處。鄭氏認
為五行不出二氣之中,二氣即在五行之內,二氣乃人身立極主宰,而五行之樞要
即在中土。人日飲食水穀,入脾胃化生精血,長養神氣,而先後天之陰陽二氣始
旺,故治病用藥機關,當在後天脾土上用力。仲景立建中、理中二法,以分治外、
內、寒濕之邪傷及中氣,李東垣立補中益氣湯以治勞役傷脾,亦套建中之法,俱
因能掌握五行之樞要為治病之根本準則,故能曆久應用不替。末段謂凡治一切陰
虛、陽虛,務在中宮脾胃上用力,只要將陰虛、陽虛辨確,三法皆可變通,將五
行說落到實處,實較一般空論更有價值。

問曰:《內經》言“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可另有說乎?

答曰:冬月既傷於寒,豈有延至春月始發之理?然亦有說焉。以
為天地閉塞,陽氣潛藏,人身之氣機亦潛藏,感之輕者,隨氣機而潛
藏,不即為病,至春日春風和暢,氣機發洩於外,這點寒邪種子亦向
外,故病作。如春日布種,而夏日收割,夏日布種,而秋日收割,病
溫之說,其意如斯也。推之“春傷于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
痎瘧,秋傷於濕,冬必咳嗽”,理無二義也。餘亦有說焉。夫冬月寒
令,天地之氣寒,人身之氣亦寒,潛藏是天地自然之機,人身同然,
此正氣也。客寒乃外之賊邪,邪正原不兩立,無論一絲一毫客邪,著
於人身,未有不即病者。感之即輕,不能閉塞氣機,遇經氣旺時,邪
亦可以默化,感之若重,邪氣即能蔽束氣機,未有不即病者。況冬月
傷寒而死者亦多,以此推之,此說殊不儘然。余再三追索,疑是內傷
于生冷之寒濕,不能閉其衛外氣機,故不即病,伏於其中,感天地閉
塞,潛藏之氣機裹束,不能發洩,延至春月,寒氣化為熱邪,隨氣機
發洩而外出,春月溫和,故名之曰溫病。如此推求,方得冬傷於寒,
春必病溫實據。諸書紛紛言溫,而曰風溫、寒溫、溫熱、濕溫、溫燥,
更立大頭、楊梅、撚頸、軟腳諸瘟,難以盡舉。各家之說,以春為風
溫,夏為溫熱,長夏為濕溫,俱在六氣節候上論之。余意春月溫和節
令,而加以溫之名方妥,外此候而名溫,即屬不當。所謂寒溫者,指
發病之來脈說也。所謂風溫者,指發病之時令言之也。所謂溫熱者,

·136·
醫理真傳卷四

指寒變為熱言之也。所謂濕溫者,指挾內濕言之也。所謂溫燥者,指
邪入陽明燥地,伏而不出言之也。如此言溫,而溫之名始不錯,舍此
而在六氣節候上言溫,而溫之名即誣,六氣各有發病,試問又當何名?
再按溫病初起,先憎寒而後發熱,以後但熱而不惡寒,明明是春月溫
和節中不正之氣則為溫邪,溫字即熱字看,先犯太陽,太陽為寒水之
區,熱不勝寒,故直趨陽明,伏於膈間,陽明主燥,燥亦熱也,此刻
溫燥混為一家,故但熱不憎寒,乃為陽明的確不易之症。仲景立麻杏
石膏甘草湯,早已為此等症候具法也。按麻黃開腠裏,杏仁利氣機,
石膏清陽明之肌熱,甘草和中,俾邪之從太陽而入者,仍從太陽而出,
真絲絲入彀之方也。後人立升降散一法,解表清裏,而曰此為風溫設
也,不知此刻氣機,氣即是溫,溫即是氣,氣即是風也,何必多方立
名?後人不得其旨歸,即以此方為風溫設,而不知與麻杏石甘湯同一
法也。他如白虎湯、人參白虎湯、蒼朮白虎湯,因其所兼而用之也。
溫病總是一熱病,是二陽之正病也。他書紛紛講解,愈出愈奇,不可
為法,學者須知。

【闡釋】《內經》“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是一種伏氣溫病。溫病學派所
謂風溫、寒溫、濕熱、濕溫,溫燥諸症,多是時令溫病。鄭氏提出春天發生的溫
病,是由於內傷生冷寒濕潛伏而發,並且只有在春月發生的始可名為溫病,這只
是一家之言,自不能為治溫病學者所同意。但謂溫病是熱病,是二陽之正病,故
多但熱不憎寒,仲景麻杏石甘湯及諸白虎湯,俱可應用於此等症候,則是確切的。
溫病學派導源于金劉完素的火熱論,其弟子馬宗素認為凡有發熱症狀的,不論其
是內、外所傷,不論其發生季節,不論其傷于何邪,都是熱病,不能作傷寒醫治,
持論未免過偏。後經明代吳又可的《瘟疫論》
,及清代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
王孟英諸家著作的闡述,使溫熱病的病因病機的特殊性,於傷寒之外,自成體係,
從理論到臨床,均有一定價值,不能認為都是不可為法。如吳鞠通《溫病條辨》
謂傷寒之邪原于水,須遵六經辨證;溫病之邪原於火,須按三焦辨證。“傷寒是
傷人身之陽,故喜辛溫、甘溫、苦溫以救其陽;溫病傷人身之陽,故喜辛涼、甘
寒、甘鹹以救其陰。”都是比較全面的持平之論。至其說“若真能識得傷寒,斷
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用;若真能識得溫病,斷不致以辛溫治傷寒之法治溫病,”
亦極允當。故有人謂溫病派學說並非與傷寒對立,而實可羽翼《傷寒論》,豐富

·137·
鄭欽安醫書闡釋

《傷寒論》的內容。鄭氏所雲,亦有未盡當處。

認病捷要總訣

發熱類

發熱而身疼者,外感也(自汗桂枝湯,無汗麻黃湯)。發熱而身不疼,
飽悶吞酸者,內傷於食也(平胃散加消食行氣之藥)。發熱身疼,不惡寒,
舌黃而飲冷者,熱傷於裏也(白虎湯加桂枝、幹葛)。發熱身疼,惡寒,口
不渴者,邪入少陰也(麻黃附子細辛湯)。素稟不足,無故身大熱,舌青
欲飲極熱者,元陽外越也,亦有口不渴者,皆同(吳萸四逆湯)。小兒發
熱,氣粗口熱者,表裏俱病,內有熱也(人參敗毒散加芩、連、梔子)。發熱
出氣微溫,而口不熱,小便清長,大便不實,素有疾者,元氣不固也
(理中湯、六君子湯之類)。

瘧疾

寒熱往來而有定候者,真瘧也。一日一發而在上半日者,邪在三
陽為病也(宜小柴胡加桂、葛)。一日一發而在下半日者,邪在三陰為病也
(宜理中湯加柴、桂)。二日一發者,病深一層也(按寒熱輕重治之)。單熱無

寒,渴飲冷不休者,病在陽明也(宜白虎湯)。單寒無熱,欲飲熱者,病
在太陰也(宜理中湯)。飽悶不舒,而發寒熱者,食瘧也(平胃散加查曲、柴
。先吐清水,而後發寒熱,欲飲極熱湯者,脾陽外越,似瘧而實非
胡)

瘧也(宜吳萸四逆湯)。

鼓脹

單腹脹而四肢不脹,舌青欲飲熱者,陰邪伏於中而閉塞清道也(宜
。單四肢脹,而腹不脹者,脾陽不固,發散於四末
理中湯、或吳萸四逆湯)

也(宜理中湯加西砂)。有周身鼓脹,不渴不欲食者,元氣渙散也(宜收納,

·138·
醫理真傳卷四

切忌消腫,如理中、回陽之類)。有脹而皮色如血者,陰乘於上而作也(宜補

。有脹而皮色如水晶,內無他病者,水氣散於
陽以消陰,如陽旦湯、潛陽丹)

皮膚也(宜五皮飲)。脹病亦多,握定陰、陽辨訣治之,決然不錯。

積聚

腹中有塊,無拘左右,痛而始有形,不痛而即無形者,瘕症也(宜
。不痛而亦有形,按之不移者,疒
活血行氣,如當歸補血湯,加桂、麥芽) 征病也

,有噯腐,大便極臭,而腹中有塊者,宿食積聚也(平
(宜三物厚朴七氣湯)

胃散加大黃,莪朮)。有痰涎不止,腹中累累覺痛,作水聲者,痰濕積聚

也(宜桂苓朮甘湯、理中湯加砂、半)。有小腹硬滿,小便不利者,血積聚于
下焦也(宜五苓加桃仁、紅花)。總之喜揉按者,陰之積聚,由於陽不化陰
也(宜溫解)。手不可近者,陽之積聚。由於氣不活而血壅甚也(宜攻破)。
治積聚亦不出陰、陽兩法。

痰飲

痰飲者,水濕之別名也。脾無濕不生痰,水道清則飲不作。痰清
而不膠者,胃陽不足以行水也(宜溫中、理中湯)。痰黃而膠,喜生冷者,
火旺而津枯也(宜雞子黃連湯)。痰白、痰青、痰鹹,皆由於陽不足(宜溫、
。痰臭、痰吐如絲不斷,痰結如砂石者,皆由於陰虧火旺(宜五味
宜補)

。《金匱》列五飲之名,亦當熟看。
子湯養血湯)

咳嗽

咳而兼發熱身疼者,外感也(小青龍、麻黃湯之類)
。咳而不發熱身痛,
飽悶噯腐臭者,飲食為病也,亦間有發熱者(宜平胃散加麥、曲)。咳而身
大熱,喜極熱湯,唇舌青白者,元陽外越,陰氣上幹清道也(宜吳萸四
。咳而身如甕中,欲飲熱者,肺為寒痰閉塞也(宜苓桂朮甘湯加細辛、
逆湯)

乾薑、五味子)。咳而口幹喜冷飲,二便不利者,肺為火逼也(宜瀉白散中

·139·
鄭欽安醫書闡釋

。乾咳而無痰者,肺燥血虛也(宜補血湯合黑姜甘草湯,加五味子)。
加蘇葉、桅子)

咳而痰水如泉湧者,脾陽不運也(宜理中加砂、半、吳萸、茯苓)。咳症雖多,
總以陰、陽兩法辨之即可。

喘而發熱、身疼者,寒邪閉塞肺竅也(宜麻黃湯倍麻)。喘而不發熱、
身疼,舌青、二便自利者,元氣上騰也(宜潛陽丹)。喘而身大熱,面赤
如硃,口不渴,唇、舌青、白者,元陽外越也(宜吳萸四逆湯)。

嘔吐

嘔吐水谷,尚欲飲冷者,熱隔於中也(宜黃連生薑湯)。嘔吐而欲飲
極熱者,寒隔於中也(宜理中加吳萸)。嘔吐身熱頭痛者,挾外感也(宜桂
。嘔吐身大熱而無外感,尚欲飲熱者,脾陽外越也(宜
枝湯倍生薑、加吳萸)

附子理中加吳萸)。凡吐症發熱者多,因吐氣機向外,故身亦發熱,以身

不痛為據。

霍亂

腹痛吐、瀉交加,而欲飲水者,熱隔於中,阻其陰、陽交通之機
也(宜五苓加炒枝)。吐、瀉交加而欲飲熱者,寒隔於中,阻其陰、陽交
通之機也(宜理中湯)。

呃逆

呃逆來飲水即止者,胃火上沖也(宜大承氣湯主之)。呃逆來而欲極
熱飲者,陰邪上幹清道也(宜吳萸四逆湯)。

·140·
醫理真傳卷四

痢症

痢症不拘赤、白,舌黃、脈有神者,燥熱為病也(宜大黃木香湯)。
痢症紅、白,脈無神而口不渴者,下焦陽衰,不能化下焦之精血也(宜
。痢症紅、白,身大熱而渴飲極熱,或不渴而舌青
附子理中加小茴、安桂)

滑者,元陽外越,而內無陽以化腸胃中之精血也(宜吳萸四逆湯)。若大
熱、舌黃,飲冷不休,日數十次者,胃熱極也(宜白虎湯加柴、葛)。痢疾
初起,發熱身疼脈浮者,外感也(宜人參敗毒散)。

頭痛

頭痛如裂,身無他苦,舌青、不渴,或身大熱,或脈勁者,此皆
元陽外越,暴脫之候,切忌發散,法宜收納(宜四逆湯,或潛陽丹)。頭痛、
身熱、頸、背強痛者,風寒襲於太陽也(宜桂枝湯)。六經各有頭痛,須
按法治之,此不過明其危險者。

耳、目、口、鼻、唇、齒、喉

各部腫痛,或發熱,或不發熱,脈息有神,舌黃、飲冷,二便短
赤,精神飲食一切不衰者,氣有餘之症也(宜清涼、升解、攻下,如小柴胡、
。各部腫痛,或發熱,或不發熱,脈息無神,
甘桔、白虎、涼膈、導赤之類)

脈浮大而空,或堅勁如石,唇、口、舌青白,津液滿口,喜極熱湯,
二便自利,間有小便赤者,此皆為氣不足之症,雖現腫痛火形,皆為
陰盛逼陽之的候。市醫往往稱為陰虛火旺,而用滋陰降火之藥者極
多,試問有陰虛火旺,而反見津液滿口,唇、舌青滑,脈息無神,二
便自利者乎?吾願天下醫生,切切不可見頭治頭,見腫治腫,凡遇一
症,務將陰、陽、虛、實辨清,用藥方不錯誤。

·141·
鄭欽安醫書闡釋

心痛

心中氣痛,面青、肢冷、舌滑、不渴者,寒邪直犯於心君,由君
火衰極也(宜四逆湯)。心中氣痛,面赤、舌黃、欲飲冷者,熱邪犯於心
包也(宜桅子大黃湯)。

胸、腹、脅、背、腰、肘、胯、膝,痛、腫

各部腫與痛,而不喜手按者,或發熱,或不發熱,惡寒喜熱,舌
黃、便赤、脈息有神,乃為氣血壅滯,皆有餘之候(宜活血、行氣清涼之
。各部或腫或痛,而喜手按者,或發熱,或不發熱,舌青喜熱飲,
品)

二便清長,脈息無神,人困極者,乃陽衰不能運行,皆為不足之候(宜
溫中、行氣之品)。

二便病

二便不利,腹脹、煩躁、舌黃、飲冷,脈息有神者,乃陽邪閉結
也(宜清涼分利、攻下之品)。二便不利,腹不滿,人安靜,口不渴,喜臥,
脈息無神,舌青滑者,陰邪閉於下,由陽不足,不能化陰也(宜溫補、
回陽之品)。

辨認脈法

氣有餘:所現浮、洪、長、大、實、數、緊之類。(倘病現陰色不合
脈,舍脈從病)。

氣不足:所現沉、遲、細、微、虛、短、澀之類(倘病現陽色不合脈,
舍脈從病)。

辨認諸症法

氣有餘:所現脈息、聲音、面色、飲食、起居,一切有神。
·142·
醫理真傳卷四

氣不足:所現脈息、聲音、面色、飲食、起居,一切無神。

辨認瘡法

氣有餘:所現紅腫、高凸、痛甚、煩躁,人有神者,癰也。

氣不足:所現皮色如常(慢)
〔漫〕腫,不痛,人無神者,疽也。

辨認痘法

氣有餘:所現痘色紫紅,或夾斑疹,頂焦、唇紅、便閉之類。

氣不足:所現痘瘡灰、陷、平塌、寒戰、唇口青白、便利之類。

辨認目疾法

氣有餘:所現紅腫、痛脹、眵翳、障霧、赤脈、淚多、煩躁之類。

氣不足:所現痛脹不甚,翳霧障膜雖多,不覺大苦之類。

辨色法

氣有餘:所現色紫紅,口唇如硃,煩躁不寧。色不合病,舍色從
病。

氣不足:所現色滯暗,青白無神,唇口嘿青。病不合色,卒閉須
知。

辨舌法

氣有餘:所現舌黃、幹白、紫紅、黑黃、純幹黑,煩躁,飲冷。

氣不足:所現舌青滑,潤黃、黑潤、幹黑色、或青中帶黃,或黃
中帶白,黑而潤,津液滿口,其人安靜,而喜熱飲之類。

·143·
鄭欽安醫書闡釋

辨口氣

氣有餘:所現氣粗,氣出蒸手,出言厲壯之類。

氣不足:所現氣微、氣短、氣冷,出言微細之類。

辨口流涎水

氣有餘:所現流涎不止,口熱,思水飲者,胃火也。

氣不足:所現流涎不止,口冷,思熱湯者,胃寒也。

辨二便

氣有餘:所現尿短赤、黃、紅、糞鞕、羊矢、極臭、極黃之類。

氣不足:所現尿清長,間有黃者,糞溏、色白、色青之類。

辨皮毛肌膚

氣有餘:所現皮乾枯、皮粗、毛乾枯、肌膚燥癢之類。

氣不足:所現皮肉光潤、毛澤,肌膚雖瘦,無燥癢之形。

辨飲食

氣有餘:所現食多易消,善饑,喜飲湯水。

氣不足:所現食少難消,反飽,喜硬食物。

辨起居性情

氣有餘:所現身輕,喜動遊,怒駡,喜笑、狂叫之類。

氣不足:所現身重,嗜臥,不言不語,愁悶憂思之類。

·144·
醫理真傳卷四

【闡釋】認病捷要總訣共二十九條,前十六條分別論述發熱、瘧疾、鼓脹、
積聚、痰飲、咳嗽、喘、嘔吐、霍亂、呃逆、痢症、頭痛、耳、目、口、鼻、唇、
齒、喉、心痛、胸、腹、脅、背、腰、肘、胯、膝痛腫、二便病等十六種病症的
病因、病象、病機的辨認法,及其應用的方藥,均直切了當,便於實用,本此以
辨症,方不致誤,不愧稱為捷要總訣。十七條至廿九條自辨認脈法至辨起居性情,
皆以氣有餘及氣不足兩大綱分列其要點,亦皆寶貴的經驗之談。原文簡潔明晰。
筆者常用此以辨病,從未有錯。

欽安用藥金針

餘考究多年,用藥有一點真機,與眾不同。無論一切上、中、下
部諸病,不問男、婦、老、幼,但見舌青,滿口津液,脈息無神,其
人安靜,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熱飲,二便自利者,即外現大
熱、身疼、頭痛、目腫、口瘡,一切諸症,一概不究,用藥專在這先
天立極真種子上治之,百發百中。若見舌苔幹黃,津液枯搞,口渴飲
冷,脈息有神,其人煩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專在這先天立極
之元陰上求之,百發百中。後列二圖,學者細心參究。

寒邪外入圖

寒邪外入圖說

今以一圈白色,喻人身一團正氣,黑色喻外入之寒邪。邪犯皮膚

·145·
鄭欽安醫書闡釋

第一層,乃太陽所主,病現頭項腰背疼痛,發熱惡寒,邪既入於皮膚,
如盜賊之入牆垣也。看其何處空虛有隙,便得而乘之,故不必拘定一
日二日之說,或入于手足之陽明,或入於手足之少陽,或入於手足之
太陰,或入於手足之少陰,或入於手足之厥陰。仲景以太陽一經,包
括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論傳經,是六步流行之定理,論圓
通,是六步之化機,仲景恐人不知賊之去向,故標出六經提綱病情,
與夫誤汗、誤吐、誤下、當汗不汗、當下不下、當吐不吐、用藥失宜、
變逆匡救之道,俱在一百一十三方之中,學者務宜留心,不必執定傷
寒邪入如是,須知六客亦如是也。更要明得外邪入內,閉束皮毛氣機,
遏鬱而為身熱疼痛,故發汗散邪,為治外邪初入第一要著。苟外邪從
陽經而入內,寒邪亦化為熱邪,熱甚則傷陰,輕淺者,仲景有人參白
虎、小柴胡之類以存陰,最重者,仲景有大、小承氣之類以救陰。苟
外邪從陰經而入內,陰寒混為一家,陰盛則陽衰,輕淺者,仲景有大、
小建中、理中之類以扶陽,最重者,仲景有四逆、白通之類以回陽。
余謂此即仲景治外邪入內之子午針也。

寒邪內生圖

寒邪內生圖說

今以一圈白色,喻人身一團正氣。正氣旺者,外寒不入,內寒不
·146·
醫理真傳卷四

生。夫內寒之生,由於內之正氣不足,正氣不足一分,身內之陰寒便
生一分。故經雲:氣不足便是寒。究不足之原,因房勞過度者,則損
腎陽;因飲食不節者,則損脾陽;因用心過度者,則損心陽。陽者氣
也,陽氣損于何處,陰寒便生於何處,積陰日久,元陽便為陰所滅也。
在上者,仲景用桂枝以扶心陽;在中者,仲景用建中、理中以扶脾陽;
在下者,仲景用四逆、白通以救腎陽。陽虛日久,不能化生真陰,陰
液日虧,積之久久,血枯而虛陽又熾,反為客邪,此真可謂陰虛也,
法宜甘寒養陰,切切不可妄用苦寒,故仲景有炙甘草湯、桂枝龍骨牡
蠣湯、甘草黑姜湯之法,從陽以引陰,滋陰、化陰。余謂此即仲景治
內傷之子午針也。諸書稱癆字從火,皆是從損陽一語悟出也,惜乎解
理未暢,後學無從下手,遂使由癆症而斃者多多矣。學者務要明得損
陽而陰象症形足征者,照上卷陽虛門法治之。損陽不能化陰,陰液枯
竭,肌膚枯搞,神氣短少,吐痰膠粘,有火形可驗者,照仲景炙甘草、
龍骨黑姜湯之法治之,陰虛門方,亦可擇取。又要識得外邪從陽經入
內,以致熱傷血者,亦可謂陰虛,若此而論者,是謂之真陰虛。從外
而致者,苦寒、清涼、升解俱可治之,若此論者,只宜甘溫微寒,從
陽養陰以調之,內外之法,至此詳矣。余于上卷將陽虛陰虛症形實據
列出,乃辨症認症之子午針也;辛甘化陽,苦甘化陰,乃用藥之子午
針也;氣有餘便是火,氣不足便是寒,乃猶是一元中之子午針也。學
者務宜潛心默會,期於明白了然,幸甚幸甚。

【闡釋】本節是全書最後一段,標題為欽安用藥金針。自謂考究多年,用藥
有一點真機,與眾不同,可說是鄭氏用藥獨特性的總結。主要有幾點。一、只要
具備陽虛症狀,即外現諸種火形,大熱腫痛,亦當用陽藥;只要具備陰虛症狀,
即外現寒形,身冷如冰,亦當用陰藥,都是百發百中。二、外邪入內,必先侵及
太陽所主之皮膚,故發汗散邪為第一要著。若外邪從陽經入內,則必化熱傷陰,
輕淺者用人參白虎、小柴胡之類以存陰,深重者用大、小承氣之類以救陰。若外
邪從陰經入內,陰寒混合必傷陽,輕淺者用大、小建中以扶陽,深重者用四逆、
白通之類以回陽。三、寒邪內生,源于正氣不足,用心過度者損心陽,宜桂枝湯;
飲食不慎者損脾陽,宜建中、理中湯;房勞過度者損腎陽,宜四逆、白通湯。四、

·147·
鄭欽安醫書闡釋

陽虛日久,不能化生真陰者,不可妄用苦寒,只宜甘寒及甘溫微寒養陰,從陽以
引陰、滋陰、化陰,用炙甘草湯、桂枝龍牡湯、甘草黑姜湯類以治之。癆症亦多
屬此類,不能純用陰藥。只有外邪從陽經入內以致熱傷血之陰虛,始可治以苦寒、
清涼、升解之劑。五、辛甘化陽,苦甘化陰,乃用藥之總則。明白切實,精妙圓
通,真是用藥金針,深堪寶貴。

附:禳久病不愈,一切怪症奇瘡善法小神作祟亦同

凡人家中,最難免者疾病,感之輕淺,醫藥可愈。設或感之太重,
三年兩載,醫藥無功,此等疾病,非前世罪孽冤纏,即今生不知檢束,
積罪累愆之所致也。為人父,為人子,為人弟,為人兄,為人夫者,
急宜反身修德,多行善功,或終身戒食牛犬,或全家齋敬九皇,或買
魚物而放生,或施棺木而修路,方便時行,陰功廣積,齋誠滌濾,虔
具悔罪祈恩,解厄消災疏文,先申中宮,次申城隍,次申東嶽,當空
焚之,或可轉危為安。余常以此法教人,應驗屢屢,亦可以補醫藥之

不逮處 。

【闡釋】附錄所說,隨順當時迷信習俗,認為可補醫藥之不逮,早已失掉作
用,應予揚棄。為保持原書面貌,仍然未刪除。


“处”:原书为“出”

·148·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
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
醫理真傳

半百而动
︻中作醫皆
經衰 者
典古籍,
電子时叢世
書异 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
系列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
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
醫法圓通
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
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

·15·
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
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 原著朴清。
·是
鄭欽以
安 嗜、欲不能劳其目,淫、
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闡惧 釋于物唐 ,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
步祺
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 “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
·鄭欽安醫書闡解

尽耶,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
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民时 間中下
醫網,故
恭校有子;三七,肾气平均,
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
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
電子版序

電子版序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醫更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幾千年來一直維護著中華民族的健康。繼承和發揚中醫,本是我們與
生俱來的使命。可是由於種種原因,中醫的許多典籍,目前仍然藏在
深閨。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歷史,已經進入資訊時代。為了充分利用現
代電子科技發揚祖國傳統醫學、弘揚祖國優秀文化,我們民間中醫網
的網友們自發地組織起來,啟動了“中醫經典古籍電子叢書”的編制
工作。

鄭欽安的 《醫法圓通》是我們繼 《醫理真傳》之後完成的第二


部電子版書籍。本書以巴蜀書社 1996 年 1 月出版的《鄭欽安醫書闡
釋》中的《醫法圓通》為底本,校對過程中儘量保持原版原貌,修正
了原書的印刷排版錯誤,並重新繪製了插圖。參與本書校對工作的網
友有lizlopez、oooking、qiqi、wesleybb、白芍、常觀無我、澄空助
理、古月、念佛、緣醫求道、漢服等,全書由漢服統稿並排版。在整
理過程中同時得到了 三七生先生和 劉文澄先生的支持與幫助,在此
一併表示感謝。

“中醫經典古籍電子叢書”發佈於“民間中醫-理論方法”論
壇。我們力圖提供正確無誤的電子版,但限於能力,自知錯誤在所不
免。因此我們希望所有閱讀本系列電子書的朋友能夠將發現的錯誤在
論壇上告知我們,我們會根據實際情況不定期地更新。從其他地方獲
得本書的網友,也請及時到此處查詢,獲得最新的圖書版本,以免有
錯誤的版本流散無窮。我們仍在製作其他一些優秀的中醫圖書的電子
版,也希望並歡迎更多的志願者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

民間中醫網 中醫經典古籍電子叢書志願編撰組

西元二○○六年三月

·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火神吟

三七生

水神已撞不周山,惟見水鬼滿世間。

若非火神擎紅日,黑浪滔滔絕人煙。

·2·
鄭欽安原序

鄭欽安原序

嘗閱各家著作,皆有精義,獨嫌者,大海茫茫,無從問津。餘亦
粗知醫,每閒暇必細檢閱,隨地隨時,窮究天地、生人、生物、盈、
虛、消、長這個道理。思之日久,偶悟得天地一陰陽耳,分之為億萬
陰陽,合之為一陰陽,於是以病參究,一病有一病之虛實,一病有一
病之陰陽,知此始明仲景之六經還是一經,人身之五氣還是一氣,三
焦還是一焦,萬病總是在陰陽之中,仲景分配六經,亦不過將一氣分
佈上下、左右、四旁之意,探客邪之伏匿耳。舍陰陽外,豈另有法哉?
餘不揣鄙陋,採取雜症數十條,辨明內外,判以陰陽,經方、時方皆
納於內。俾學者易於進步,有戶可入,雖非萬舉萬當,亦可為醫林之
一助雲爾。

同治甲戌季夏月,蜀南臨邛鄭壽全欽安撰

·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敬知非原序

余向就刑幕,曆膺牛廉訪、王爵令、楊明府之聘,恐久而造孽,
退樂。(性)餘酷嗜醫,然不欲行,人知邀必赴,依仲景六經平脈、
辨症、處方輒去,不知其貧富,亦無貴賤,遷徙恒無定,雅不作門市
想。閒居讀靈、素、難經,心知其意,必解出,多不成帙,任其零星,
亦無意收束。秋,得臨邛欽安鄭子《醫理真傳》一書,點讀再過,知
有所得於性理而涵養者深,借醫為發明耳。發於醫則救醫也切,救醫
切則濟世也宏,殆樂善而自好者,與神交久之。冬乃晤,一見如故,
稱快事焉。適《醫法圓通》又成,及門議複鋟,欽安謙謙君子,出草,
索摘疵。噫!無瑕矣,何虛心若是耶?特以醫關人性命,書留傳久遠,
不得不慎,抑又仁慈之心也。余粗知醫,故知欽安之醫高,高必傳,
傳仲景,非傳欽安。欽安傳仲景六經之法,仲景之六經顯,而欽安亦
與之俱傳,是欽安因傳仲景之六經而傳,而欽安之所學,(先)
〔後〕
于仲景之六經而有所得者,亦賴仲景而共傳,由是推之,書之傳與不
傳,恒視其人之學為何如耳。余愛欽安之書,實愛欽安之學,欽安之
學,漸臻圓通之境,故名其書曰圓通。因識其圓通,慕其圓通,爰樂
為圓通之評。夫著《醫法圓通》者,欽安也;而評圓通醫法者,為麻
城知非敬氏。

時在清之同治十三年甲戌中秋序於錦城廬山仙館

·4·
沈古齋原序

沈古齋原序

聞之醫者、意也。謂以我之意,消息病人之氣機,審其盈縮,相
其陰陽,定其中外,各守其鄉,以施攻補,症有千變,藥亦千變,而
其收效則如一。《素問·八正神明論》曰:“合人形於陰陽四時虛實
之應,冥冥之期。視之無形,嘗之無味,故謂冥冥,若神仿佛。”又
曰:“觀於冥冥者,言形氣榮衛之不形於外,而工(不)
〔獨〕知之,
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四時氣之浮沉,參伍相合而調之,工常先見
之,然而不形於外,故曰觀於冥冥焉。通於無窮者,可以傳於後世也,
是故工之所異也。故俱不能見也。”夫不能見而工常先見之,若神仿
佛,上合昭昭,下合冥冥,通於無窮,傳於後世,此之謂圓通。至圓
者,莫如珠,醫之意,珠是也。惟其能圓,是以能通,所通維何?通
神明也,通造化也。夫神明造化,乾坤定位,主宰者:理;流行者:
氣;對待者:數。理、氣、數三者,渾為太極,判為兩儀、四相,成
乎八卦,三才立而五運分,六氣變而四時行,百物生而八風動,於是
乎苛疾起而莫能逃,此之謂法。法天效地,法陰則陽,知升知降,知
潛知浮,知迎知拒,皆通以意,而成為法。法即意,珠也,即智囊也,
皆性花也。然之言也,必醫者先得弄丸心法,從《河圖》、《洛書》,
一順一逆,先後八卦,能顛能倒,默而識之,學而不厭,有諸己而後
能驗諸人,以圓通之心法,著圖通之醫法,豈易易哉?余于醫道,究
心有年,求其識此意者或寡矣。不意友人鄭欽安者,有《醫法圓通》
之書焉,餘回環讀誦,見其篇中,如論乾坤,論坎離,論五行,論六
步,論氣血,論水火,論外感,論內因,論陽虛,論陰虛,總其要曰
陰陽而已。又曰有餘不足盡之矣。又曰人活一口氣。皆根柢之談,不
同泛常之論,又非杜撰,悉推本於《靈》
、《素》
、《難經》及仲景《傷
寒》
、《金匱》之義,所載各方,儘是經方,所引時方,出不得已,非
其本懷。作之謂聖,述之謂賢,欽安之書,吾無間然矣。非洞明乎一
身之氣機,圓乎三才之理數,而先得醫之意者,其能之乎?其言又皆

·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數十年來臨症效驗,及與二三及門互相質疑辨難,所匯而集者,精核
不移,萬舉萬當,誠度世之金針,醫學之標準也。餘既珍而寶之,複
慫恿授梓,以公諸世。欽安之造福,奚有量耶?吾知其克昌厥後矣,
不揣固陋,因以頌為序。

時清之同治十三年蒲節月郫筒沈古齋化三敬題

·6·
前言

前言

《醫法圓通》一書,係鄭欽安繼《醫理真傳》之後的另一巨著(同
治十三年,即 1874 年刊行)。鄭氏這兩部著作是其運用仲景《傷寒
論》理法方藥治療各種雜病的經驗總結,書中發揮甚多,獨具見解,
言簡意賅,極合實用。

鄭氏學術思想的突出特點,是從元陰元陽立論,而以陽氣為主
導。所謂元陰元陽,即腎中之真陰真陽,是人身立命之根本,也是人
體疾病善惡轉化的關鍵。故雲:“坎為水,屬陰、血也,而真陽寓焉。
在人身為腎,一點真陽,含于二陰之中,居於至陰之地,乃人立命之
根,真種子也。”他從氣血、水火、陰陽的關係,論述了氣、火、真
陽在人身的作用。因而認為“陽統乎陰,陽者、陰之主也,陽氣流通,
陰氣無滯。”故其治病立法,重在扶助真陽,使陽氣旺而陰邪自消,
真陽複則精血津液自生。認為“陽旺一分,陰即旺一分,陽衰一分,
陰即衰一分。”“火盛則水盛,火衰則水衰。”據此,他常用大劑薑、
桂、附等辛溫燥烈之藥,治癒許多雜病中的陽虛重證,而飲譽蜀中,
以致世人尊稱之為“鄭火神”。

《醫法圓通》共四卷。書首揭示用藥弊端種種,謂:“用藥一道,
關係生死,原不可以執方,亦不可以執藥,貴在認證之有實據耳。實
據者何?陰陽虛實而已。”“總要探求陰陽盈縮機關,與乎用藥之從
陰從陽變化法竅”。如此才不致藥不對證。故卷一卷二分別列舉雜症
數十條,辨明內外,判以陰陽,尤重陰陽實據及活法圓通之闡發,經
方時方皆納於內,示範其具體運用之妙。卷三為辨認邪勝熱熾血傷病
情,陰盛陽衰及陽脫病情,各舉出數十條,以資印證。又其立論辨證,
強調脈證合參、舌證合參,其論脈謂:“脈無定體,認證為要,陰陽
內外,辨察宜清。”相舌則謂:“舌之分辨,實屬繁冗,亦難盡舉,
統以陰陽兩字盡之矣。”其用藥須知,則引伸《傷寒論》汗、吐、下

·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之義,用以治雜病。立出宜汗 6 條,病有不宜汗者 22 條;病有宜吐


者 6 條,病有不宜吐者 5 條;病有宜下者 15 條,病有不宜下者 21
條。可以認為,書中一條就是一個事實,就是鄭氏多年臨證凝聚的一
條經驗,殊堪寶貴。卷四“再將六經主方,圓通活潑之妙,略言一二,
庶學者不執于方,明理為要。”其中四逆湯之圓通應用法,即達 23
條。最後鄭氏說:“此方功用頗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數百種病,
因病加減,其功用更為無窮。余非愛薑附、惡歸地,功夫全在陰陽上
打算耳。學者苟能洞達陰陽之理,自然頭頭是道,又奚疑薑、附之不
可用哉!”對仲景三陰病理法方藥之發揮,實達精深入微之地步。

鄭氏所著《醫理真傳》
、《醫法圓通》二書,雖早已傳誦醫林,惟
其原書文筆簡練,脫落也多,臨床活用,尚待發明,故加以點校、闡
釋,補明方藥,旨在古為今用,推陳出新。限於本人學識淺薄,治病
功力不足,文中不周或錯謬之處,自知不免,敬祈同行不吝指正。

原書有敬雲樵氏(名知非)之評 ①,眉批頂上,不便橫排,故改
寫在原文之後,闡釋之前,只加點校,不作注解。校勘一般不出校語,
以“()”標明錯文或衍文,校改後之正字或補入者,則用“〔〕”
標出。原文中雙行小字夾註,今改為五仿單行,並前後加圓括以示區
分。全書正文之後附方劑索引 170 方,按筆劃順序排列,正文中出現
的方劑名(多為縮寫或簡稱)之後均標明方劑索引序號,以便讀者查
檢。

又成都中醫學院研究員、原副院長侯占元一直宣導繼承發揚鄭氏
的學術思想和獨到經驗,故從多方面予以協助,初稿完成後,經成都
中醫學院戴佛延教授、四川華西中醫藥研究所吳傳先所長惠閱,提示
許多寶貴意見,加以修改。鄭氏原書,僅列舉方劑名稱,而無方劑來
源及組成藥物,筆者多方考證,並經成都中醫學院方劑教研室主任陳
潮祖教授為之查正,尚有少數方劑暫缺。定稿後,更承成都中醫學院
中醫各家學說教研室主任郭子光教授對本稿某些部分作了建議並親
自審閱;國務院古籍整理領導小組組長李一氓再賜題簽,謹在此並致
謝意。小兒高龍、高驤代為收集資料,負責抄寫,勉其潛心學習,以
承家學。

·8·
前言

眾所周知,目前古籍整理出版存在諸多困難,而巴蜀書社高瞻遠
矚,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繼《醫理真傳》出版後,
又慨允本書列入選題,精心編輯審核付梓,實為醫家、病者及廣大關
注中醫學事業發展之中外讀者之幸事。特在此略申數言,聊表由衷謝
忱之萬一。

唐步祺

一九九○年二月于成都


敬雲樵(名知非)先生生平事蹟,僅從《四川近現代人物傳》第四輯成都四大名醫之首沈
紹九傳中,知其梗概,沈傳雲:“十九世紀末,沈紹九正式行醫,療效較差,苦無起色。時
有浙人敬雲樵先生〔按:浙人誤,應為湖北麻城〕,遊幕來川,學問淵博,醫理高深,為其
指出,習醫者絕不可拘泥一家之說,尤為要者,當研習《內經》、
《難經》、
《傷寒論》、
《金匱
要略》等經典著作,以求本溯源,然後博及群書,融通百家之說,舍短取長,靈活運用,方
可臨症自如,立於不敗之地。沈大悟……”由此觀之,沈氏之成就,實由敬氏之指教,而敬
氏醫理醫術之精湛,可以概見。

·9·
目錄

目 錄

電子版序............................................................................................................ 1
火神吟 ............................................................................................................... 2
鄭欽安原序 ........................................................................................................ 3
敬知非原序 ........................................................................................................ 4
沈古齋原序 ........................................................................................................ 5
前言 ................................................................................................................... 7
醫法圓通卷一 .................................................................................................... 1
用藥弊端說 ........................................................................................................................... 1
各症辨認陰陽用藥法眼........................................................................................................ 4
心病不安.......................................................................................................................... 4
肺病咳嗽.......................................................................................................................... 8
肺痿肺癰........................................................................................................................ 10
胃病不食........................................................................................................................ 12
脾病嘔吐泄瀉................................................................................................................ 14
肝病筋攣........................................................................................................................ 17
腎病腰痛........................................................................................................................ 18
頭痛................................................................................................................................ 20
目病................................................................................................................................ 23
耳病腫痛........................................................................................................................ 25
鼻流清涕........................................................................................................................ 27
鼻孔煽動........................................................................................................................ 29
唇口紅腫........................................................................................................................ 30
齒牙腫痛........................................................................................................................ 31
口臭................................................................................................................................ 32
舌腫、舌痛、重舌、舌強、舌麻、舌木、舌縮 ........................................................ 34
喉蛾................................................................................................................................ 35
兩手膀臂痛.................................................................................................................... 37
心痛................................................................................................................................ 38
胃痛................................................................................................................................ 40
臍痛................................................................................................................................ 41
疝證................................................................................................................................ 42
遺精................................................................................................................................ 44
醫法圓通卷二 .................................................................................................. 47
各症辨認陰陽用藥法眼(續).......................................................................................... 47
大便不利........................................................................................................................ 47
小便不利........................................................................................................................ 49
淋證................................................................................................................................ 50
膝腫痛............................................................................................................................ 52

·i·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腳氣................................................................................................................................ 53
喘證................................................................................................................................ 54
汗證................................................................................................................................ 56
健忘................................................................................................................................ 59
驚悸................................................................................................................................ 60
不臥................................................................................................................................ 61
痢證................................................................................................................................ 63
呃逆................................................................................................................................ 64
反胃................................................................................................................................ 65
顛狂................................................................................................................................ 67
脹滿................................................................................................................................ 68
小兒抽掣........................................................................................................................ 71
中風................................................................................................................................ 73
中痰................................................................................................................................ 75
中食................................................................................................................................ 76
脫肛................................................................................................................................ 77
痔瘡................................................................................................................................ 78
赤白濁............................................................................................................................ 79
血症門............................................................................................................................ 80
發斑................................................................................................................................ 82
痿躄................................................................................................................................ 83
虛勞................................................................................................................................ 84
厥證................................................................................................................................ 86
譫語................................................................................................................................ 87
女科門............................................................................................................................ 88
求嗣約言........................................................................................................................ 96
妊娠................................................................................................................................ 96
妊娠產後諸疾約言........................................................................................................ 97
小兒諸疾約言................................................................................................................ 97
外科約言........................................................................................................................ 98
醫法圓通卷三 ................................................................................................ 101
傷寒溯源解 ........................................................................................................................101
辨溫約言............................................................................................................................104
辯認邪盛熱熾血傷病情.....................................................................................................106
幹嘔不止...................................................................................................................... 106
張目譫語...................................................................................................................... 106
口渴飲冷不止.............................................................................................................. 106
大汗如雨...................................................................................................................... 106
舌苔幹黃、煩躁不寧.................................................................................................. 106
狂叫不避親疏.............................................................................................................. 107
二便不利...................................................................................................................... 107
鼻如煤煙...................................................................................................................... 107
肛門似烙...................................................................................................................... 107
小便涓滴作痛.............................................................................................................. 107

·ii·
目錄

食入即吐...................................................................................................................... 107
昏沉不省人事.............................................................................................................. 108
日晡發熱飲冷,妄言鬼神.......................................................................................... 108
呃逆不止...................................................................................................................... 108
鼻血如注...................................................................................................................... 108
斑疹頻發...................................................................................................................... 108
乾咳無痰,吐涎膠粘.................................................................................................. 109
喉痛厥逆...................................................................................................................... 109
膿血下行不止.............................................................................................................. 109
皮毛幹粗...................................................................................................................... 109
筋攣拘急...................................................................................................................... 109
陰囊如鬥...................................................................................................................... 109
周身紅塊.......................................................................................................................110
身冷如冰,形如死人...................................................................................................110
頭面腫痛.......................................................................................................................110
辯認陰盛陽衰及陽脫病情.................................................................................................111
頭痛如劈.......................................................................................................................111
目痛如裂.......................................................................................................................111
耳癢欲死.......................................................................................................................111
印堂如鏡.......................................................................................................................111
唇赤如朱.......................................................................................................................112
兩顴發赤.......................................................................................................................112
鼻涕如注.......................................................................................................................112
口張氣出.......................................................................................................................112
眼胞下陷.......................................................................................................................112
白眼輪青.......................................................................................................................112
目腫如桃.......................................................................................................................113
目常直視.......................................................................................................................113
目光如華.......................................................................................................................113
面色光彩.......................................................................................................................113
面如枯骨.......................................................................................................................113
面赤(沭)如朱...........................................................................................................113
齒牙血出.......................................................................................................................114
牙腫如茄.......................................................................................................................114
耳腫不痛.......................................................................................................................114
喉痛飲滾.......................................................................................................................114
咳嗽不已.......................................................................................................................114
氣喘唇青.......................................................................................................................115
心痛欲死.......................................................................................................................115
腹痛欲絕.......................................................................................................................115
腸鳴瀉泄.......................................................................................................................115
大便下血.......................................................................................................................116
小便下血.......................................................................................................................116
精滴不已.......................................................................................................................116

·iii·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午後面赤.......................................................................................................................116
身癢欲死.......................................................................................................................116
大汗如雨.......................................................................................................................117
大汗呃逆.......................................................................................................................117
身熱無神.......................................................................................................................117
吐血身熱.......................................................................................................................117
大吐身熱.......................................................................................................................118
大泄身熱.......................................................................................................................118
午後身熱.......................................................................................................................118
皮毛出血.......................................................................................................................118
陰囊縮入.......................................................................................................................119
兩腳大燒.......................................................................................................................119
兩手腫熱.......................................................................................................................119
兩乳忽腫.......................................................................................................................119
瘡口不斂.......................................................................................................................119
痘瘡平塌...................................................................................................................... 120
肛脫不收...................................................................................................................... 120
小便不止...................................................................................................................... 120
腹痛即泄...................................................................................................................... 120
身疼無熱...................................................................................................................... 120
身熱無疼...................................................................................................................... 121
身冷內熱...................................................................................................................... 121
身熱內冷...................................................................................................................... 121
身重畏冷...................................................................................................................... 121
身強不用...................................................................................................................... 121
腳輕頭重...................................................................................................................... 122
腳麻身軟...................................................................................................................... 122
氣喘脈勁...................................................................................................................... 122
吐血脈大...................................................................................................................... 122
虛勞脈動...................................................................................................................... 122
辨脈切要............................................................................................................................124
切脈金針............................................................................................................................126
相舌切要............................................................................................................................126
舌上白苔...................................................................................................................... 126
舌上黃苔...................................................................................................................... 127
舌上黑苔...................................................................................................................... 127
萬病一氣說 ........................................................................................................................128
胎元圖說............................................................................................................................130
用藥須知............................................................................................................................132
服藥須知............................................................................................................................139
醫法圓通卷四 ................................................................................................ 143
失血破疑說 ........................................................................................................................143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辨解.....................................................................................................144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辨解.....................................................................................................145

·iv·
目錄

申明陰盛扶陽陽盛扶陰的確宗旨 .....................................................................................146
邪正論................................................................................................................................147
客問參芪歸地辨論 ............................................................................................................148
分脾腎為先後二天(解) 〔辯論〕 ...................................................................................150
六客辨解............................................................................................................................152
胎前忌服藥品解 ................................................................................................................152
食氣篇................................................................................................................................153
一氣分為六氣圖說 ............................................................................................................155
太陽用藥圖、桂枝湯圓通應用法 .....................................................................................157
太陽經腑用藥圖、麻黃湯五苓散圓通應用法..................................................................160
陽明經證用藥圖、葛根湯圓通應用法 .............................................................................163
陽明腑證用藥圖、白虎湯圓通應用法 .............................................................................165
陽明裏症用藥圖、大承氣湯圓通應用法 .........................................................................167
少陽經用藥圖、小柴胡湯圓通應用法 .............................................................................169
太陰經用藥圖、理中湯圓通應用法 .................................................................................171
少陰經用藥圖、麻黃附子細辛湯、四逆湯圓通應用法 ..................................................174
厥陰經用藥圖、烏梅丸圓通應用法 .................................................................................181
附:方劑索引 ................................................................................................ 184
1. 二陳湯(和劑局方)................................................................................................184
2. 十灰散(十藥神書)................................................................................................184
3. 十棗湯(傷寒論) ...................................................................................................184
4. 十全大補湯(和劑局方)........................................................................................184
5. 人參白虎湯(傷寒論)............................................................................................185
6. 人參敗毒散(和劑局方〕........................................................................................185
7. 八正散(和劑局方)................................................................................................185
8. 八珍湯(正體類要)................................................................................................185
9. 九味羌活湯(醫學正傳)........................................................................................185
10. 三黃散(外科正宗)................................................................................................185
11. 三消飲(溫疫論) ...................................................................................................185
12. 三黃石膏湯(外台秘要)........................................................................................185
13. 三才封髓丹(衛生寶鑒)........................................................................................185
14. 三物備急丸(金匱要略)........................................................................................185
15. 大青飲(聖濟總錄)................................................................................................185
16. 大補元煎(景嶽全書)............................................................................................186
17. 大建中湯(金匱要略)............................................................................................186
18. 大承氣湯(傷寒論)................................................................................................186
19. 大黃木香湯(醫理真傳)........................................................................................186
20. 小青龍湯(傷寒論)................................................................................................186
21. 小承氣湯(傷寒論)................................................................................................186
22. 小柴胡湯(傷寒論)................................................................................................186
23. 小建中湯(傷寒論)................................................................................................186
24. 五苓散(傷寒論) ...................................................................................................186
25. 五淋散(和劑局方)................................................................................................186
26. 五積散(和劑局方〕................................................................................................186

·v·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27. 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187
28. 烏梅丸(傷寒論) ...................................................................................................187
29. 化斑湯(溫病條辨)................................................................................................187
30. 升解散.......................................................................................................................187
31. 升陽散火湯(東垣十書)........................................................................................187
32. 升麻葛根湯(和劑局方)........................................................................................187
33. 丹梔四物湯 ...............................................................................................................187
34. 丹梔逍遙散(內科摘要)........................................................................................187
35. 六味丸(小兒藥證直訣〕........................................................................................187
36. 六君子湯(婦人良方)............................................................................................187
37. 平胃散(和劑局方)................................................................................................188
38. 左歸丸(景嶽全書)................................................................................................188
39. 右歸丸(景嶽全書)................................................................................................188
40. 甘桔湯(傷寒論) ...................................................................................................188
41. 甘露飲(局方) .......................................................................................................188
42. 甘草乾薑湯(傷寒論)............................................................................................188
43. 甘桔二冬湯(醫理真傳)........................................................................................188
44. 朮附湯(類證活人書)............................................................................................188
45. 龍膽瀉肝湯(和劑局方)........................................................................................188
46. 四物湯(和劑局方)................................................................................................188
47. 四苓散(傷寒論) ...................................................................................................188
48. 四逆湯(傷寒論) ...................................................................................................189
49. 四神丸(證治準繩)................................................................................................189
50. 四磨湯(濟生方) ...................................................................................................189
51. 四君子湯(和劑局方)............................................................................................189
52. 四物加人參湯(待查)............................................................................................189
53. 四苓滑石阿膠湯(傷寒論)....................................................................................189
54. 白通湯(傷寒論) ...................................................................................................189
55. 白虎湯(傷寒論) ...................................................................................................189
56. 白頭翁湯(傷寒論)................................................................................................189
57. 生地四物湯(和劑局方)........................................................................................189
58. 生地芩連湯(壽世保元)........................................................................................189
59. 歸脾湯(和劑局方)................................................................................................190
60. 歸附湯(醫學三字經)............................................................................................190
61. 寧神丹(丹溪心法)................................................................................................190
62. 半夏生薑湯(類證活人書〕....................................................................................190
63. 達原飲(溫疫論) ...................................................................................................190
64. 回陽飲(傷寒論) ...................................................................................................190
65. 當歸散(壽世保元)................................................................................................190
66. 當歸六黃湯(丹溪心法)........................................................................................190
67. 當歸四逆湯(傷寒論)............................................................................................190
68. 當歸蘆薈丸(宣明論方)........................................................................................191
69. 肉蔻散(奇效良方)................................................................................................191
70. 陰八味(醫宗金鑒)即知柏地黃丸 ........................................................................191

·vi·
目錄

71. 陽八味(金匱要略)即腎氣丸 ................................................................................191


72. 陽旦湯(外台秘要)................................................................................................191
73. 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191
74. 芍藥甘草湯(傷寒論)............................................................................................191
75. 壯水明目丸(壽世保元)........................................................................................191
76. 冰硼散(外科正宗)................................................................................................191
77. 麥冬飲(外台秘要)................................................................................................191
78. 杞菊地黃丸(醫級)................................................................................................191
79. 吹喉散(壽世保無)................................................................................................192
80. 芪附湯(赤水玄珠)................................................................................................192
81. 蘇子降氣湯(和劑局方)........................................................................................192
82. 蘇陳九寶湯(證治要訣)........................................................................................192
83. 芩連四物湯(證治準繩)........................................................................................192
84. 吳茱萸湯(傷寒論)................................................................................................192
85. 吳萸四逆湯(傷寒論)............................................................................................192
86. 皂莢丸(金匱要略)................................................................................................192
87. 補血湯(東垣十書)................................................................................................192
88. 補中益氣湯(東垣十書)........................................................................................192
89. 補坎益離丹(醫法圓通)........................................................................................192
90. 辛荑散(濟生方) ...................................................................................................193
91. 雞鳴散(證治準繩)................................................................................................193
92. 雞子黃連湯(傷寒論)............................................................................................193
93. 附羌湯.......................................................................................................................193
94. 附子甘草湯(傷寒論)............................................................................................193
95. 附子理中湯(和劑局方)........................................................................................193
96. 腎著湯(金匱要略)................................................................................................193
97. 定志丸(千金方) ...................................................................................................193
98. 定喘湯(攝生眾妙方)............................................................................................193
99. 羌活附子湯(衛生寶鑒)........................................................................................193
100. 澤瀉湯(金匱要略)................................................................................................193
101. 炙甘草湯(傷寒論)................................................................................................194
102. 參附湯(婦人良方)................................................................................................194
103. 參蘇飲(和劑局方)................................................................................................194
104. 參苓白朮散(和劑局方)........................................................................................194
105. 厚朴七物湯(金匱要略)........................................................................................194
106. 封髓丹(醫宗金鑒〕................................................................................................194
107. 胃苓湯(丹溪心法)................................................................................................194
108. 荊防敗毒散(外科理例)........................................................................................194
109. 迥龍湯(景嶽全書〕................................................................................................194
110. 香砂六君湯(時方歌括)........................................................................................194
111. 薑桂湯(醫理真傳)................................................................................................195
112. 薑桂茯半湯 ...............................................................................................................195
113. 薑附湯(醫宗必讀)................................................................................................195
114. 舉斑湯(溫疫論) ...................................................................................................195

·vii·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115. 瀉白散(小兒藥證直訣)........................................................................................195
116. 瀉肝湯(三因方) ...................................................................................................195
117. 梔豉湯(傷寒論) ...................................................................................................195
118. 桂枝湯(傷寒論) ...................................................................................................195
119. 桂枝龍牡湯(傷寒論)............................................................................................195
120. 桂苓朮甘湯(傷寒論)............................................................................................195
121. 桂棗丸.......................................................................................................................195
122. 桂苓薑半湯(待考)................................................................................................196
123. 桂枝大黃湯(傷寒論)............................................................................................196
124. 桃花湯(傷寒論) ...................................................................................................196
125. 桃仁四物湯(女科秘要)........................................................................................196
126. 桃仁地黃犀角湯 .......................................................................................................196
127. 通滯湯.......................................................................................................................196
128. 祛風散(和劑局方)................................................................................................196
129. 祛風散濕湯 ...............................................................................................................196
130. 真武湯(傷寒論) ...................................................................................................196
131. 潤燥湯(東垣十書)................................................................................................196
132. 柴苓湯(景嶽全書)................................................................................................196
133. 逍遙散(和劑局方)................................................................................................197
134. 益元散(宣明論方)................................................................................................197
135. 養血湯(東垣十書)................................................................................................197
136. 消斑湯(類證活人書)............................................................................................197
137. 流氣飲(和劑局方)................................................................................................197
138. 涼膈散(和劑局方)................................................................................................197
139. 涼血湯(女科秘要)................................................................................................197
140. 調胃承氣湯(傷寒論)............................................................................................197
141. 黃連湯(傷寒論) ...................................................................................................197
142. 黃連吳萸湯(景嶽全書)........................................................................................197
143. 黃連解毒湯(儒門事親)........................................................................................197
144. 黃連瀉心湯(雜病源流犀燭) ................................................................................198
145. 黃連木香湯(證治準繩)........................................................................................198
146. 黃芪建中湯(金匱要略)........................................................................................198
147. 黃連玉竹阿膠湯 .......................................................................................................198
148. 黃芩芍藥湯(傷寒論)............................................................................................198
149. 理中湯(傷寒論) ...................................................................................................198
150. 理脾滌飲 ...................................................................................................................198
151. 麻黃湯(傷寒論) ...................................................................................................198
152. 麻仁丸(傷寒論) ...................................................................................................198
153. 麻杏石甘湯(傷寒論)............................................................................................198
154. 麻黃定喘湯(張氏醫通〕........................................................................................198
155. 麻黃附子細辛湯(傷寒論)....................................................................................199
156. 滋腎丸(衛生寶鑒)................................................................................................199
157. 滋腎養肝丸 ...............................................................................................................199
158. 清震湯(宣明論方)................................................................................................199

·viii·
目錄

159. 清胃散(東垣十書)................................................................................................199
160. 清肺飲(症因脈治)................................................................................................199
161. 清燥湯(東垣十書〕................................................................................................199
162. 清暑益氣湯(東垣十書)........................................................................................199
163. 葛根湯(傷寒論) ...................................................................................................199
164. 葛根芩連湯(傷寒論)............................................................................................199
165. 犀角地黃湯(丹溪心法)........................................................................................200
166. 溫肺湯(和劑局方)................................................................................................200
167. 普濟消毒飲(東垣十書)........................................................................................200
168. 潛陽丹(醫理真傳)................................................................................................200
169. 鞠鬱丸.......................................................................................................................200
170. 藿香正氣散(和劑局方)........................................................................................200

·ix·
醫法圓通卷一

醫法圓通卷一

用藥弊端說

用藥一道,關係生死,原不可以執方,亦不可以執藥,貴在認證

之有實據耳 。實據者何?陰、陽、虛、實而已。

陰陽二字,萬變萬化,在上有在上之陰陽實據,在中有在中之陰
陽實據,在下有在下之陰陽實據。無奈仲景而後,自唐、宋、元、明
以逮本朝,識此者固有,不識此者最多。其在不識者,徒記幾個湯頭,
幾味藥品,不求至理,不探玄奧,自謂知醫。一遇危症,大海茫茫,
陰陽莫曉,虛實莫辨,吉凶莫分,一味見頭治頭,見腳治腳。幸而獲
效,自誇高手,若不獲效,延綿歲月,平日見識用盡,方法使完,則
又藉口曰:“病入膏肓,藥所難療。”殊不知其藝之有未精也。

更有一等病家,略看過幾本醫書,記得幾個湯歌藥性,家人稍有
疾病,又不敢自己主張,請醫入門,開方去後,又或自逞才能,謂某
味不宜,某味太散,某味太涼,某味太熱,某味或不知性,忙將《本
草備要》翻閱,看此藥能治此病否。如治與病合則不言,不與病合,
則極言不是,從中添減分兩,偶然獲效,自矜其功,設或增病,咎歸
醫士。此等不求至理,自作聰明,每每釀成脫絕危候,雖盧、緩當前,
亦莫能治,良可悲也。

更有一等富貴之家,過於把細,些小一病,藥才入口,稍有變動,
添病減病,不自知也,又忙換一醫,甚至月延六、七位,每每誤事。

不知藥與病有相攻者,病與藥有相拒者 ,豈即謂藥不對證乎?何不
多延數時,以盡藥力之長哉!余觀古人稱用藥如用兵,有君臣,有佐
使,有嚮導,用緩攻,有急攻,有偷關,有上取,有下取,有旁取,
有寒因寒用,熱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諸法,豈非知得藥與病
有相拒相鬥者乎?余願富貴之家,不可性急,要知病係外感,服一三
道發散藥,有立見松減些者。氣滯、食滯、腹痛、卒閉之症,服行氣、

·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消導、開竅之品,有片刻見效者。若係內傷空虛損日久,誤服宣散、
清涼、破氣、滋陰等藥,釀成咳嗽白痰,子午潮熱,盜汗骨蒸,腹脹
面腫,氣喘等症,又非三五劑可見大功。所以古人治病,有七日來複
之說,或三十劑,五十劑,甚至七八十劑,始收全功者矣。

最可怪者,近之病家,好貴惡賤,以高麗參、枸杞、龜、鹿、虎
膠、阿膠、久制地黃、鹿茸等品,奉為至寶,以桂、麻、薑、附、細
辛、大黃、芒硝、石膏等味,畏若砒毒。由其不知陰陽虛實至理,病

之當服與不當服耳 。病之當服,附子、大黃、砒霜,皆是至寶;病
之不當服,參、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無奈今人之不講理何。
故諺雲:“參、芪、歸、地,治死人無過;桂、附、大黃,治好人無
功”。溯本窮源,實由於不讀仲景書,徒記幾個幸中方子,略記得些
各品藥性,懸壺於市,外著幾件好衣服,轎馬往來,目空一世,並不
虛心求理,自謂金針在握,仔細追究,書且點不過兩篇,字且畫不清
幾個,試問尚能知得陰陽之至理乎?東家被他桂、附治死,西家被他
硝、黃送命,相沿日久,釀成此風。所以病家甘死于參、芪、歸、地
之流,怕亡于薑、附、硝、黃之輩,此皆醫門之不幸,亦當世之通弊

也 。

餘願業斯道者,務將《內經》
、《難經》
、仲景《傷寒》
、《金匱》、
孫真人《千金翼》諸書,與唐、宋、金、元,朱、張、劉、李並各後
賢醫書,彼此較量,孰是孰非,更將餘所著《醫理真傳》,並此《醫
法圓通》
,留心討究,陰陽務求實據,不可一味見頭治頭,見咳治咳,

總要探求陰陽盈縮機關 ,與夫用藥之從陰從陽變化法竅,而能明白
了然,經方時方,俱無拘執。久之法活圓通,理精藝熟,頭頭是道,
隨拈二三味,皆是妙法奇方。觀陳修園先生《三字經》
,列病數十條,
俱言先以時方治之不效,再求之《金匱》,明是知道近日醫生之胸中
也。然時方如四君 51、六君 36、四物 46、八珍 8、十全 4、歸脾 59、補中
、六味 35、九味 9、陰八 70、陽八 71、左歸 38、右歸 39、參蘇 103、五積
88

、柴苓 132、平胃 37、逍遙 133、敗毒 6 等方,從中隨症加減,亦多獲效,


26

大抵利於輕淺之疾,而病之深重者,萬難獲效。修園所以刻《三字經》

·2·
醫法圓通卷一

與《從眾錄》之意,不遽揭其非,待其先將此等方法用盡,束手無策,
而後明示曰,再求《金匱》,是教人由淺而深,探求至理之意也。竊
以《金匱》文理幽深,詞句奧古,閱之未必即解其至理,誠不若將各
證外感內傷,陰陽實據,與市慣用藥認證雜亂處搜出,以便參究。餘
豈好辨哉!餘實推誠相與,願與後世醫生,同入仲景之門,共用仲景

之法 ,普濟生靈,同登壽域,是所切望也。

敬評:

㈠醫不執方藥,在平日求至理而探玄奧,一得上中下陰陽實據,用藥即不誤
人。病家知此理法,延醫入門,以此審其高下,決其從違,萬病回春,立說之功
不淺,此先醫醫而後醫病家,具見良工心苦。

㈡學養兼到之醫,方能識此火候,太非易易。

㈢捫虱而談,其言侃侃,有旁若無人之慨。

㈣淋漓盡致。

㈤醫學骨髓,盡此一語,學者潛心。

㈥一片婆心。

【闡釋】全篇要義,首在指出用藥貴在認證有陰、陽、虛、實的實據,原不
可以執方,執藥。繼指出當時一般醫家、病家的通病,醫家多隻記幾個湯頭,幾
味藥品,不求至理,不探玄奧,自謂知醫。有如吳鞠通在《醫醫病書》中所說:
“甚至僅讀《藥性賦》
、《湯頭歌》
,便欲行醫。”一味見頭治頭,見咳治咳,尤
其亂用桂、附、硝、黃致人死命,致造成病家不敢相信醫家的心理。又下一等,
有的只憑主觀意念,或略看過幾本醫書,記得幾個湯歌藥性,便私改藥方,偶然
獲效,自矜其功,設或增病,咎歸醫生,釀成脫絕危候,雖春秋戰國時代名醫家
醫盧、醫緩,亦莫能救。更有一等富貴之家,服藥一二劑無效,即急忙更換醫生,
而不知古人立方用藥之意,及病與藥有相攻、相拒之實。甚至好貴惡賤,以參、
龜、鹿、歸、地為至寶,畏麻、桂、薑、附、硝、黃如砒毒,而不求陰陽虛實與
病之當服與不當服。對此鄭氏特將各證外感、內傷陰陽實據,與市慣用藥認證雜
亂處搜出,以便參究。並勸業醫者要讀書明理,並將其所著《醫理真傳》
、《醫法
圓通》留心討究,“總要探求陰陽盈縮機關,與夫用藥之從陰從陽變化法竅,而
能明白了然,經方、時方俱無拘執,久之活法圓通,理精藝熟,頭頭是道,隨拈
二三味,皆是妙法奇方。”足見其經驗之豐富,信心之堅強,非泛泛空論,誇誇

·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其談者可比。筆者對鄭氏之精於辨別陰陽虛實,善用古方化裁治病,深有體會,
用之於臨證,均獲得滿意效果。

各症辨認陰陽用藥法眼

心病不安 俗雲:心跳心慌

按心病不安一證,有心血不足為病者,有心氣不足為病者。

心血不足為病者(血不足則火必旺),其人多煩,小便短赤而咽中幹,
肌膚枯槁憔悴,而神不大衰,甚則狂妄喜笑,脈必細數,或洪大,喜
食甘涼清淡油潤之品者是也。

心氣不足為病者 ,其人少神,喜臥懶言,
(氣,陽也。氣衰,則血必旺)

小便清長,或多言、多勞力、多用心一刻,心中便潮熱而自汗出(言
者,心之聲也。汗者,血之液也。多言勞力,及用心太過,則心氣耗,氣耗則不能統血,故

自汗出),甚至發嘔欲吐(心陽一衰,陰氣上僭,故發嘔),脈必細微,抑或浮

空,喜食辛辣煎炒極熱之品者是也。

目下市習,不辨陰陽,聽說心不安寧,一味重在心血不足一邊,
故治之有效、有不效。其所用藥品,無非人參、酸棗、茯神、遠志、
琥珀、龍骨、硃砂、地黃、當歸、元肉之類,與夫天王補心 27,定志
、甯神
97 61 諸方。然此等方藥,全在養血,果係心血不足則甚宜。若
係心陽衰敗則不當。此屬當世混淆莫察之弊,不忍坐視不言,姑酌一
治心陽虛方,以補市習之漏。

補坎益離丹 89

附子八錢 桂心八錢 蛤粉五錢 炙甘草四錢


生薑五片

·4·
醫法圓通卷一

用藥意解

夫曰補坎益離者,補先天之火以壯君火也。真火與君火本同一
氣,真火旺則君火始能旺,真火衰則君火亦(鄉)〔即〕衰。真火藏于

水中,二氣渾為一團,故曰一元 。真火上騰(真火天體也,其性發用故在上),
必載真水上升以交於心,故曰離中含陰,又曰氣行血隨,水既上升,
又必複降下(水、地體也,隨氣而上至離宮,則水氣旺極,極則複降下也)。水下降,
君火即與之下降,故曰陰中含陽,又曰血行氣附,主宰神明,即寓於
渾然一氣之中,晝則出而聽政以從陽。陽在上也,曰離。夜則入而休
息以從陰,陰在下也,曰坎。此人身立命指歸,醫家宜亟講也。今病
人心不安寧,既服養血之品而不愈者,明是心陽不足也。心陽不足,
固宜直補其心陽,而又曰補坎者,蓋以火之根在下也。余意心血不足
與心陽不足,皆宜專在下求之,何也?水火互為其根,其實皆在坎也。
真火旺則君火自旺,心陽不足自可愈,真氣升則真水亦升,心血不足
亦能療。

其所以服參、棗等味而不愈者,是未知得火衰而水不上升也。方

用附、桂之大辛大熱為君,以補坎中之真陽 (細查坎陽,乃先天乾金真氣所

化,故曰:金生水。後人見不及此,一味補土生金,補金生水,著重在後天脾、肺,不知坎

無真氣上騰,五臟六腑皆是死物。前賢叫人補脾者,先天賴後天以輔也。先天為體,後天為

用。故經雲:“無先天而後天不立,無後天而先天亦不生”。教人補金,是教人補先天真金

所化之真氣也。道家稱取坎填離,即是盜取坎中一點金氣也。餘恒曰:人活一口氣,即此。

考桂、附大辛大熱,辛即金之味,熱即純陽之性也。仲景深通造化,知桂、附力能回陽,故

立白通、四逆回陽諸方,起死回生,其功迅速,實非淺見可測),複取蛤粉之鹹以補

腎,腎得補而陽有所依,自然合一矣(附、桂補坎中之陽,陽氣也,蛤粉補坎
中之陰,陰血也。氣行血隨,血行氣附,陰陽合一,升降不乖,何心病之不能治乎?此方功

。況又加薑、草調中,最能交通
用最多,凡一切陽虛諸症,皆能奏功,不獨此耳)

上下,故曰中也者,調和上下之樞機也。此方藥品雖少,而三氣同調。
學者務在藥之性味,與人身之氣機,何品從陽,何品從陰(從陰、從陽,
旨歸不一,有從元陰、元陽者,坎離之說也;有從太陽、太陰、少陽、少陰、陽明、厥陰者,

六步之謂也。其中之淺淺深深,藥性各有專主,須要明白)。如何為順,如何為逆

·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順者,是順其氣機之流行。逆者,逆其氣機之欲往)。把這病之陰陽實據,與夫

藥性之陰陽實據,握之在手,隨拈一二味,皆能獲效,匪夷所思,餘
閱之久矣。奈世人沉溺莫挽,深為可慨。茲特再即此方之理推之,與
仲景之白通湯,同法也;桂枝龍骨牡蠣湯,同法也;即與後賢之參附
湯、封髓丹、陽八味,皆同法也。

古人立方,皆是握定上中下三部之陰陽,而知藥性之淺深功用,
故隨手輒效,得以名方。今人只徒口誦心記,而不識至理攸關,無怪
乎為方藥所囿矣。更可鄙者,甘草僅用數分,全不知古人立法立方,
其方皆有升降,皆用甘草,誠以陰陽之妙,交會中宮,調燮之機,專
推國老,何今之不察,而此風之莫轉也。

敬評:

㈠心氣即心陽,所謂神也。神傷則精散,精散則不能統血氣,液脫而為潮熱
自汗,此是陽不能統陰,陰無所制,陰證蜂起。正本澄源,立法親切,於治此病
乎何有?

㈡造化機緘陰陽,根柢露於腕下,作一幅活太極圖觀之,便得醫之真實際也。

㈢乾分一氣落於坤中而成坎,乾即金也,坎即水也。坤中得陽即是火,火曰
炎上,故能啟水上升而交於心。心屬火為離,離中得水,水曰潤下,又能燮火而
下降,全是一金為之斡旋,桂、附辛歸金而熱歸火,大能升水降火,交接心腎。
先生獨得仲景之秘,不惜金針暗度,知非再表而彰之,俾醫門悉知仲景之微理,
大膽用附、桂以起死回生,病家放心服桂、附以療生而救死,孰謂頹風之不可挽?

㈣從陰從陽順往逆來,是用藥調氣機之手眼,亦醫門講理法治病之權衡。夫
人自出母腹,元陰元陽變為坎離,其根落在坤中,由是氣傳子母,應天度而化生
六經,上下往來,表裏雌雄相輸應,二六不停。水火者,氣液也,隨呼吸而有升
降,布五行而有部分。醫能明此,號曰上工。欽安酌此一方,名曰補坎益離丹,
以治心陽虛證,深得太陽與少陰為表裏機關,窺見岐黃根柢,從桂枝湯變化而出,
直透仲景之心法,且不憚煩勞,於辯證用藥中剖明陰陽大旨,學者入理深談,已
有把握。知非更拈出仲景治少陰太陰兩大法門,真武何以用附子而不用乾薑?理
中何以用乾薑而不用附子?其四逆附子、乾薑並用,何以又獨稱為救裏而治無專
經?此間陰陽奧妙,進退出入,包含氣機不少,如何用藥認證以合氣機,此皆六
步之中,亦有從陰從陽之淺深,藥性亦各有專主,均可變化推衍,增減隨宜。知

·6·
醫法圓通卷一

非不能明辨,願以俟學者之深參而有得焉。

【闡釋】此節剖析心不安寧之病,即是病者自覺心中跳動,心慌不安的一種
證候。有心血不足與心氣不足兩種,一屬陰虛,一屬陽虛。而當時市習,不分血
氣陰陽,統以人參、酸棗、茯神、地黃、當歸等養血藥,或天王補心、定志、甯
神諸方治之,故對心血虛有效,而對心陽虛者無效。對此,鄭氏本補真火以壯君
火之義,特訂補坎益離丹一方,用桂、附之大辛大熱以補真陽,複取蛤粉之鹹以
補真陰,使氣行血隨,血行氣附,更加薑、草以調和上下之樞機,故藥品雖少,
而取效宏速,主要由於把握了病與藥之陰陽實據。以腎為水火之臟,真火上騰必
載水上升以交於心,心腎相交,水火互濟,故心陽虛及心血虛皆可以治。一般認
為心屬火,都用清涼藥治之,而多不見效者,實由“未知得火衰即水不上升”之
義,可謂一語中的。末段推論此方與古人名方立方之義,“皆是握定上、中、下
三部之陰陽,而知藥性之淺深功用,故隨手輒效。”及一般藥方用甘草過輕之不
當,都是經驗有得之言。

現代醫學所說各種原因所引起之心律失常,如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心房顫
動,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包炎等均屬本病範圍。筆者曾治患兒陳××、王××
之心肌炎,病者面容蒼白無神,經年鼻流清涕,最易感冒,脈見結代,此為心陽
不足,即用此方加減施治而獲效,最後用附子理中湯合當歸補血湯治之,諸症全
愈。至於心悸,是指病人自覺心中跳動,心慌不安的一種證候,病者常現心慌、
氣短或氣喘,心胸悶痛,形寒怕冷,面浮肢腫,容顏蒼白,舌質淡紫,苔白,脈
細數,或見歇止。病者李××,年已六十,心房顫動,一分鐘達 120 次以上,其
面容蒼白無神。兩腳浮腫,特別怕冷,雖暑熱炎天,兩足亦冰涼,口幹口苦,咽
喉乾燥,無津液,但不思飲水,舌質淡紅,苔白滑,動則氣喘,心跳更速,心慌
不安,脈則細數,有時歇止。根據各種症狀分析,此為心陽虛弱,故治以大劑補
坎益離丹,連服二劑,服後自覺咽喉乾燥減輕,微有津液。附片用量由最初每劑

50 克,逐漸增加達 200 克,又盡八劑,自覺精神好轉,兩腳浮腫消,不復畏 寒,
口中津液多,已不口幹口苦,氣喘亦減輕,心房顫動,穩定在一分鐘 100 次左右。
繼用原方加補腎藥物,如蛤蚧、砂仁,補骨脂、益智仁等,連續服 10 劑,基本
上告愈。此例重用附片以補真火,真火旺則君火自旺,又腎為水火之臟,真火上
升,真水亦隨之上升以交於心,心腎相交,水火互濟,故治之而愈。


“畏”:原書為“胃”

·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肺病咳嗽

按咳嗽一證,有從外而入者,有從內而出者。

從外而入者,風、寒、暑、濕、燥、火之邪幹之也(六客各有節令,

。客邪自外而入
不同須知) ,閉其太陽外出之氣機,氣機不暢,逆於胸
膈,胸中乃肺地面,氣欲出而不出,咳嗽斯作矣,定有發熱、頭疼、
身痛一段。風邪幹者,兼自汗惡風;寒邪幹者,兼無汗惡寒;暑邪幹
者,兼口渴飲冷,人困無力;濕邪幹者,兼四肢沉重,周身覺冷而酸
疼,不甚發熱;燥邪幹者,兼吐痰膠粘,喜飲清涼;火邪幹者,心煩
脈洪,小便短赤飲冷。

從內而出者,皆是陽虛陰盛之候,陰虛也有,十中僅見一二。

因陽虛者,定見困倦懶言,四肢無力,人與脈息無神,唇色清淡、

白色 ,而喜熱飲,食少心煩,身無發熱痛苦,即有燒熱,多在午後,

非若外感之終日發熱無已時也 。

因心肺之陽不宣,不能化其本經之陰邪,逆于胸而作者,其人無
外感可征,凡事不能用心勞力,稍用心力一分,心便潮熱,自汗出,
咳嗽更甚,多吐白泡清痰(近世醫家,每稱為陳寒入肺,其實不知心肺陽衰,而內

寒自生也) 。

因脾胃之陽不足,不能轉輸津液水谷而作者,其人飲食減少,腹
滿時痛,多吐清冷涎痰,喜食辛辣椒薑熱物。

因肝(膽)〔腎〕之陽不足,不能收束其水,挾龍雷(指陰氣也)。而
水汜於上,直幹清道而作者,其人腰脅脹痛,足膝時冷,兩顴時赤,

夜間痰水更甚,咽幹不渴(若渴飲冷,便是陰虛火旺) 。

凡此內外兩法,不得紊亂。

審是從外而入之風邪幹者,去其風而咳嗽自已,如桂枝湯 118,祛
風散 128 是也。寒邪幹者,散其寒而咳嗽自己,如麻黃湯 151、小青龍湯


“唇色清淡、白色”:參《醫理真傳》,疑為“唇舌青淡、白色”。

·8·
醫法圓通卷一

20 是也。暑邪幹者,清其暑而咳嗽自己,如益元散 134、清暑湯 162 是也。


濕邪幹者,滲其濕而咳嗽自己,如二陳湯 1、桂苓朮甘湯 120 是也。燥
邪幹者,潤其燥而咳嗽自己,如甘桔湯 40、麥冬飲 77 之類是也。火邪
幹者,散其火,清其火,而咳嗽自己,如導赤散 73、葛根芩連湯 164 之
類是也。

審是從內之心肺陽衰者,扶其陽而咳嗽自止,如薑桂茯半湯 112、
溫肺飲 166 之類是也。審是脾胃陽衰者,舒其脾胃而咳嗽自止,如半夏
生薑湯 62、香砂六君湯 、甘草乾薑湯 42 之類是也。審是肝腎陽衰,
110

水邪氾上者,溫其腎而咳嗽自己,如真武湯 130、滋腎丸 156、潛陽丹 168


加吳萸之類是也。果見陰虛而致者,其人水少火多,飲食易消,精神
言語聲音必壯,心性多躁暴,肌膚多幹粗,吐痰膠粘,喜清涼,脈必
細數,惡辛辣熱物,方是的候,如雞子黃連湯 92、六味地黃 35 之類,
皆可服也。

尚有一等久病無神,皮肉如火炙而無潤澤,喜熱惡冷,此尤屬真
氣衰極,不能薰騰津液而灌溉肌膚,十有九死。更有一等陽虛陰盛已
極,元陽將脫之咳嗽,氣喘痰鳴,六脈浮空,或勁如石,唇青爪甲黑,
周身大熱,自汗,乃脫絕危候,急宜大劑回陽飲 64 治之,十中可救二
三。余曾經驗多人,但逢此候,務先在藥單上批明,以免庸俗借薑、

附為口舌。餘又得一奇法 ,一人病患咳嗽,發嘔欲吐,頭眩腹脹,
小便不利。餘意膀胱氣機不降而返上,以五苓散 24 倍桂,一劑便通,
而諸證立失。由是觀之,醫貴明理,不可固執,真不謬矣。

查目下市習,於咳嗽一證,每每見痰化痰,見咳止咳,所用藥品,
無非杏仁、貝母、冬花、紫(菀)〔苑〕、百合、桑皮、化紅、蘇子、
白芥、南星、薄荷、半夏,與夫參蘇飲 103、蘇(沉)〔陳〕九寶 82、滋
陰六味,一味雜投,以為止咳化痰,每每釀成勞證,此豈藥之咎哉!
由其不知內外各有攸分,陰陽各有實據,藥性各有專主,何其相沿不
察,貽害無窮也,餘故辨而正之。

·9·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敬評:

㈠客邪者,每年六步客氣之邪也。

㈡辨證的。

㈢小注辨理確。

㈣小注辨得清。

㈤非法之奇,乃人之愚者多也,故又借一奇字以醒人眼目。

【闡釋】咳嗽是一種症狀,不是一種疾病。無論外感、內傷,都可影響於肺
臟而發生咳嗽。鄭氏分肺病咳嗽為外感、內傷兩大類。外感由於風、寒、暑、濕、
燥、火六客所幹,並一一列述其共通的及各別的病象與對症之方。內傷則陽虛陰
盛之候十居七八,陰虛者僅十之一二,亦分別列述其病象及對症之方。條分縷析,
明白切實,真如其所言:“內外各有攸分,陰陽各有實據,藥性各有專主。”與
當時市習之見咳止咳,見痰化痰,將常用方藥一味雜投,每每釀成癆症,實有天
淵之別。筆者在臨症中體會到六淫咳嗽,雖與時令密切相關,如冬多寒,春多風,
夏多熱、暑、濕,秋多燥,而亦不可盡拘,尤以傷寒咳嗽,最為普遍,四時皆有,
固不拘于冬令,應按症求因,審因論治。而內傷咳嗽之難治,實因先傷他臟,由
他臟影響及肺而咳嗽,此他臟為本而肺為標也。凡治內傷者,使不知治他臟而單
治肺,則咳終不愈。而五臟虛損咳嗽中,又以腎虛咳嗽為最難治,蓋一般皆謂腎
虛為陰虛,法當滋陰降火,而諱言腎陽虛,不知甘溫益火,大扶元陽,畏附子、
乾薑有如砒毒而不敢用,故腎陽虛咳嗽者,終不愈矣。鄭氏更指出心肺陽衰內寒
自生之咳嗽,不可以搜陳寒之常法施治;真氣衰極及元陽將脫之咳嗽,只宜急用
大劑回陽挽救。膀胱氣機不降而返上之咳嗽,則須上病治下,用五苓散倍桂施治,
可一劑而諸症立失,皆係重要經驗。筆者在《咳嗽之辨證論治》一書中,對此證
有詳細論述,茲不贅述。

肺痿肺癰

按癰、痿二證(痿症,咳吐濁沫,或膿血,口臭,不渴,小便利。癰症,咳吐膿
,名異而源同(同者,同在肺也)。痿虛(由
血,胸中隱隱作痛,將成時,坐臥不安)

肺陽不足,而津液失運)而癰實(由肺陰不足,而燥邪日生,蘊釀日久)
。痿宜溫肺,
金匱之甘草乾薑湯 42 是也(薑性辛溫,能宣肺中之寒,甘草能緩薑性之散,又能溫
中,補中又足生氣,故見功實速,余曾經驗多人)。癰宜開壅,金匱之皂莢丸 86

是也(皂莢功專開壅去垢,又得蜜、棗以安中,邪去而正氣無傷,妙法也)。

·10·
醫法圓通卷一


予細維金匱治痿證,首列甘草乾薑湯,明是辛甘化陽 之法,必

是肺冷無疑。再以痿字義考之,委者謝也 。如花木之葉,萎敗而無
潤澤,其源定屬坎中真氣不上薰蒸,若坎中既有真氣上騰,肺何由而
得萎也。

而治癰以皂莢丸 86(皂莢辛鹹,棗、蜜味甘) ,明是甘咸養陰之法,必


是肺熱無疑。更以癰字義考之,癰者壅也。壅則聚而不通,熱伏不潰
之象,其源定屬水衰火旺。然癰之將成未成,其中尚有許多治法,果
係胸中隱痛,脈數滑,口中辟辟燥,唾膿血,坐臥難安,此際乃癰的
候,否則照常治嗽法投之。余意當以肺陽不足而痿證生,肺陰不足而

癰證起 ,以定此二案,後學始有把握,庶不致錯亂無據也。

敬評:

㈠辛甘化陽,甘咸養陰,學者功力深到,便識得此義玄妙,醫中之能事畢矣。

㈡委謝癰壅,晰義精確,一虛一實,判若列眉。

㈢陰陽案定,人有遵循。

【闡釋】肺痿肺癰二症,首見於《金匱》,鄭氏認為痿由肺陽不足而津液失
運,癰由肺陰不足而燥邪日生,基本上是正確的。有由於寒濕致痿者,有由熱燥
致痿者,有由於寒燥致痿者。寒濕致痿者。
《金匱》肺痿原文已言肺中冷,故治
以辛甘化陽之甘草乾薑湯,鄭氏自言曾經驗多人,見功甚速。熱燥致痿者,治宜
清熱、潤燥、生津,輕則甘草湯,熱甚燥甚,則以麥門冬湯為主治方劑。寒燥致
痿者,治宜溫潤行氣,生津化燥,輕則生薑甘草湯,重則用炙甘草湯治之。至於
癰之起因,
《金匱》原文認為係由於風熱,初起邪實未成膿,以葶藶大棗瀉肺湯
主之,及膿成毒甚,則以桔梗湯主之。以後《千金方》有黃芪湯、葦莖湯。《外
台秘要》有桔梗白散。宋、明以後,立方益多。故鄭氏謂癰之將成未成其中有許
多治法,至於皂莢丸方,《金匱》係以治“咳逆上氣,時時吐濁,但坐不得眠”
之症,鄭氏認為癰宜開壅,皂莢丸功專開壅去垢,又得蜜、棗以安中,邪去而正
無傷,是治癰之妙法,當係因癰既由風熱鬱積,熱甚則傷陰,故可以甘寒養陰之
法治之,亦善用成方之一例。現代醫學所稱之肺膿腫,與肺癰近似,多繼發於肺
部化膿性感染後,其致病原因,多由於肺受外感、內傷,失治、誤治,逐漸瘀熱
而成。筆者對於此病常分三期治療:初期熱甚、痰多,胸痛而悶,咳則痛尤甚,
呼吸不利,治宜清熱解毒,用銀翹散加地丁、土茯苓,夏枯花、貝母治之;如浮
腫喘促,咳逆甚,宜葶藶大棗瀉肺湯,或桔梗白散治之。中期癰膿已成,吐臭痰

·1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如米粥,甚或咳吐膿血,胸劇痛,不得臥,宜桔梗甘草湯排膿解毒,葦莖湯去瘀
生新,並隨症加入銀花、連翹、敗醬、魚腥草清熱解毒排膿之品治之。如病勢較
重,正氣已傷,則用三才湯加桑葉、冬瓜仁、葦根、藕節治之。末期膿盡痛止,
病勢好轉,尚須清斂其肺穴空洞,補養其氣血虧耗,宜用新訂參芪甘桔湯治之。

胃病不食


按不食一症 ,有因外邪伏而不宣,逆於胃口者;有因飲食生冷,
停滯胃口者;有因七情過度,損傷胃氣者;有因陽虛者;有因陰虛者。

因外邪所致而不食者,定有發熱、頭疼、身痛,與乎惡寒、惡風、
惡熱,口苦便赤、四肢酸痛等情,按定六氣節令,六經提綱病情治之,
外邪去而食自進矣。因飲食生冷而致不食者,定見飽悶吞酸,胸膈脹
痛等情,照溫中行氣消導之法治之,生冷去而食自進矣。

因七情過度而致不食者,審其所感,或憂思、或悲哀、或恐懼、
或用心勞力、或抑鬱、或房勞,按其所感所傷而調之,則飲食自進矣。

因陽虛者,陽衰則陰盛(陽虛二字,包括七情在內,論陽虛,是總其名也),
陰主閉藏,故不食(此等病人,必無外感飲食病情為准),法宜扶陽(扶陽二字,
須按定上中下部位)。陽旺陰消,而食自進矣。

因陰虛者,陰虛則火旺(陰虛二字,有外感客邪隨陽經而化為熱邪傷血,按其
所感經絡治之。若係真陰虛極,則又非苦寒可用),火伏於中,其人煩熱,口渴飲

冷,甚有呃逆不休,咳嗽不已,反胃而食不下諸症。輕則人參白虎 5,
重則大、小承氣 18、21 之類(是瀉其亢盛之火邪,以複陰血)。若由真陽虛極,
不能化生真陰,陰液(巴)〔已〕枯,其人定然少神氣短,肌膚全無潤
澤,若火炙然,亦常思(泊)〔油〕潤涼物。病至此際,十少一生,苟
欲挽回,只宜大甘大溫以複陽,陽回則津液自生。即苦甘化陰,甘淡
養陰,皆其次也。昧者不知此中消息,妄以苦寒大涼治之,鮮不速斃。
果能投治無差,則陰長陽生,而食自進矣。

以上內外諸法俱備,學者務要下細理會,不可因其不食,而即以
消食行氣破滯之品雜亂投之,病人莫不陰受其害。查近日市習,一見

·12·
醫法圓通卷一

不食,便以平胃散 37 加醜牛、檳榔、山楂、麥芽、香附、三棱、莪朮

之類投之。內外莫分,陰陽莫辨 ,誠可慨也。今特略陳大意,至於
變化圓通,存乎其人,又安可執一說而謂盡括無遺。

敬評:

㈠飲食為人之大源,其所以能飲食之故,尤重在精氣。不食一症,所因最為
繁多,無論內外各病皆能致之。此按扼定病機病情,指出治法,大具手眼,至活
至妙。學者苟知精氣為飲食之本,從精氣上消息不食之故,便合欽安之法,而得
不食之源,於治胃病乎何難!

㈡八字要緊。

【闡釋】胃病不食,雖係普通常見病,亦不可以消食、行氣、破滯之品雜投,
或單純認為脾胃弱而不食或食少,補之自然能愈,使病者深受其害。鄭氏分辨其
內外陰陽,細析為外邪伏逆,生冷停滯,七情損傷,陽虛、陰虛五種,各指陳其
病象及治則大意。囑醫者要下細理會,變化圓通,不可執一。重要的是指陰虛不
食有外感客邪,隨陽經化為熱邪傷血者,須用人參白虎、大、小承氣之類,瀉其
亢盛之火邪以複陰血,而真陰虛者,則不可妄用苦寒。至於真陽虛極,不能化生
真陰,陰液已枯者,即苦甘化陰,甘淡養陰亦難挽救,只宜大甘大溫以複陽,陽
回則津液自生,陰長陽生而食自進,若治以苦寒大涼之劑,鮮不立斃。這幾點是
需要特別注意的,其他四種不食中,外感不食須按六氣及六經病情用藥去其外
邪;七情所傷須看傷在何處而用藥調治,均不能專指某方。若生冷積滯,一般多
用平胃散、神朮散、保和丸、枳朮丸等治之。陽虛不食者須按上、中、下三部扶
陽。虛在上宜用平胃散加人參、黃芪;虛在中宜平胃散加乾薑、甘草,或用理中
湯加減;虛在下宜用平胃散加桂、附,或用茯苓四逆湯加減治之,使其陽旺陰消
而食自進。嚴用和雲:“房勞過度,真陽衰弱,不能上蒸脾土,中州不運,以致
飲食不進。或脹滿痞塞,或滯痛不消,須知補腎。腎氣若壯,丹田火盛,上蒸脾
土,脾土溫和,中焦自治,膈開能食矣。”其所訂補真丸,為對症良方。筆者則
用附子理中湯而倍附子加上桂、砂仁治之,效如桴鼓。患者朱某,面色萎黃無神,
惡寒,胸膈飽悶,不能飲食,日漸羸瘦,年未五十而有陽痿之病。前醫治以消食、
行氣、開鬱之藥不效,用附子理中湯加上桂、砂仁治之,連服數劑而食自進矣,
陽痿亦有所好轉,續服四逆湯加補腎藥如蛤蚧、肉蓯蓉、仙茅、益智仁等十劑,
陽痿亦隨之而愈。

·1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脾病嘔吐泄瀉


按嘔吐泄瀉一證 ,有只嘔吐而不泄瀉者,有只泄瀉而不嘔吐者,
有嘔吐、泄瀉並行者。嘔吐而不泄瀉者,邪乘於上也(上指胃)。泄瀉
而不嘔吐者,邪乘於下也(下指脾)。嘔吐與泄瀉並行者,邪隔於中,

上下俱病也 (中指脾胃交會處也)。

論外因,則有風、寒、暑、濕、燥、火,與夫痘、麻、斑疹發洩
之異;論內因,則有飲食停滯、陽虛、陰虛之別。

余推究太陰一經,在三陽之底面,外邪初入,必不能致嘔吐泄瀉,
即有吐瀉,定是失於表散,邪壅于陽明,則有幹嘔之條,邪伏于少陽,
則有喜嘔之例,不得即入於內,而致吐瀉也。其所以致吐瀉者,由其
表邪未解,妄行攻下,引邪入內,邪陷於中,方能致此,治法仍宜升
舉其所陷之邪,如桂枝湯 118 加葛根之法是也。亦有外邪未解,傳經而
至太陰者,邪至此地,不問何邪傳至,但以本經為主,即在本經之標、
本、中三氣上求之。濕為太陰之本氣,濕為陰邪,一切外邪至此,即
從本氣而化為病者俱多;亦有不從本氣而從中化為病者亦多(中指胃,
;亦有不從本、中所化,而從標化為病,標即太陰經也。
胃與脾為表裏也)

太陰為陰經,邪從經為病,亦陰也。蓋從本化者為濕邪,泄瀉居多;
從中化者為熱邪,皮黃便赤嘔吐者眾;從標化者為陰邪,腹痛不食屢
生。如此而求,便得邪之所從所化也。故前賢雲:吐瀉病,求太陰,
是叫人在太陰經之標、本、中三氣上求之也。治之之法,濕、熱、陰
三字定之矣。從陰濕者,其人吐瀉甚而肢冷唇青,仲景之理中 149、吳
茱萸湯 84 之類是也。從熱化者,其人即吐瀉而思水飲,如仲景之五苓
、四苓 47、或黃連吳萸湯
24 142 之類是也。更有吐瀉甚而兼腹痛劇者,
前賢稱為霍亂,稱為發痧,學者不必多求,即在本經之標、本、中三
法求之。亦間有卒閉而即四肢冷者,腹痛吐瀉甚者,由其內本先虛,
外邪卒入,閉其清道,邪正相攻,腹痛吐瀉並作,法宜宣之、散之、
開之、刺之、刮之等例,亦不可不知。至於飲食停滯而致吐瀉者,蓋
以飲食傷中也,其人多飽悶吞酸噯臭,治以溫中消食便了。至於痘麻,

·14·
醫法圓通卷一

毒初出時,吐者居多,泄瀉者少,誠以痘出於臟,從太陽而發洩於外,
外者皮膚肌肉之屬也,肌肉屬陽明,毒邪將出未出之候,從太陽鼓舞,
盡壅于陽明,故嘔吐者多(要吐則毒氣方能發洩得透),醫者當迎其機而導
之。考古方首用桂枝湯 118,初發熱時也;次用升麻葛根湯 32,初現點
時也,皆是順其氣機以發透為妙也。麻出於腑,感天行者多,當將出
未出之際,治法初與痘同,但痘出透時,以養漿結疤,收回陽氣為重。
麻疹出透時,以清解毒盡為先。至於斑疹之邪,由外感不正之時氣,
伏於肌肉之間,不能深入,當經氣旺時,邪不能久藏,隨氣機而發洩
於外(若用苦寒遏鬱其外泄之氣機,其害最速),亦多發吐。學者于此數證,先
告以服藥後,吐亦無妨,切不可妄行溫中降逆止嘔之法,務要果真畏
寒發吐,方可溫中。更有陽虛之人,儼若平常好人,卻不能勞心用力、
多言,但勞神一刻,即有發嘔發吐者,稍食豬肉,即大瀉者,法只宜
溫中,或補命門相火。亦有陰虛之人,血液枯極,賁門不展,有幹嘔
吐而食不得下者,更有朝食暮吐,食而即吐,種種情形,治法不必細
分。總之,嘔吐與反胃、咳嗽、呃逆、吐血諸證,皆是一個逆字,拿
定陰陽實據治之,發無不中。要知各經受寒閉塞,皆能致逆,逆則嘔
吐泄瀉必作。各經受熱傳變,皆能致逆,逆則嘔吐泄瀉亦作,不可不
知。近閱市習,一見嘔吐泄瀉,多用藿香正氣散 170、胃苓湯 107、柴苓
、四神 49、肉蔻散 69 等方,治非不善,總不若辨明陰陽之為當也。
132

敬評:

㈠此證欽安合三證而並論,吐本從陽,瀉本從陰,一時吐瀉並作,中宮失運,
此三證也。吐從陽宜溫降,瀉從陰宜溫升,吐瀉並作,必兼頭痛發熱身疼,熱多
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飲水者,理中丸主之。其證小便不利者多,若小
便複利而大汗出脈微者,四逆湯主之。此外如內因、外因,陽虛、陰虛,欽安論
法大備,學者留心參究,臨證自有把握。

㈡知非氏曰:定吐瀉為脾病,大有妙義,再細論其理:脾與胃為夫妻,同處
中州,一臟一腑,合為一家,一陰一陽,共司轉運之權,日奉君火之令而行,自
能燮理陰陽,分清別濁,何得災害並至。今令腸中溏瀉,以幹易濕,明明脾不行
水,水不歸經,併入腸中,水主潤下,焉能久停,故大瀉作。又令人吐,亦明明
是水不運行,脾陰把持君火之令,火性炎上,令不行之水,冒出食管,故大吐作。

·1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皆由妻失運化,致令其夫不能正位,又安望其輸精皮毛,潤溉骨髓,柔及筋膜,
將子女臣妾,悉受其害,加以日久浸淫,變證蜂起,若擾及君主,恐更有禍生不
測者,噫!可畏也。昔賢雲:“吐瀉病,求太陰。”允推卓見。但其中至理,不
為發明,學者焉能了了,直搗中堅,抑或旁取逆取以出奇而制勝,欽安無奈何,
又不能直吐心肺,只得多方指陳,旁引曲證,廣立法門,亦猶王良之詭遇以期,
嬖奚幸而獲禽,其心實良苦矣。知非從旁不忿,直抒胸臆,為欽安暢言之。試問
吐瀉之證,本屬腸胃,孰敢定為脾病乎?此有功醫林之按,學者不宜輕視。

【闡釋】嘔吐是飲食入胃而複逆出,細分則有聲有物為嘔,有物無聲為吐,
有聲無物為噦,欲吐不吐、欲嘔不嘔為噁心,都屬於嘔吐的範疇。泄瀉或稱下利,
乃注下之證。
《內經》有飧泄、洞泄、濡泄、溏泄,鶩泄、癖泄及泄注諸名。
《難
經》更將泄分為胃泄、脾泄、大腸泄、小腸泄、大瘕泄五種,可見古人早知泄瀉
是脾胃腸道的疾病。鄭氏將嘔吐、泄瀉統稱脾病,是用脾的廣義,包括胃、胰、
腸道以及整個消化系統而言。複本前人“吐瀉病求太陰”之旨,認為論治應于太
陰經之標、本、中三氣之從化上探求。除因表邪未解妄行攻下而致者,仍宜用桂
枝湯加葛根之法升舉其邪外,只有從陰濕化及從中熱化兩種。從陰濕化者,其人
吐瀉甚而肢冷唇青,宜以理中、吳茱萸湯之類治之;從熱化者,其人多吐瀉而思
水飲,宜以五苓、四苓、或黃連吳萸湯之類治之。其吐瀉甚而兼腹痛劇者,有的
是霍亂,有的是發痧,有的是卒閉,亦須本其從寒化熱化的實況而施治,參照鄭
氏所舉方藥加減治之,不宜妄投成藥。至於所論痘、麻之嘔吐,今已少見,可以
不論。惟由斑疹之邪所致之嘔吐,是伏邪外泄所致,不可妄行溫中降逆止嘔之法,
只有飲食停滯傷中及陽虛胃寒所致之吐瀉,始可溫中,甚至還須補命門相火,都
屬重要經驗。末謂嘔吐與反胃、咳嗽、呃逆、吐血諸症,皆是一個逆字,各經受
寒閉塞,或受熱傳變,皆能致逆而作嘔吐泄瀉,只要拿定陰陽實據治之,發無不
中,亦屬圓通之論。前人治嘔吐,散寒多用桂枝湯、柴陳飲、霍香正氣散,清熱
多用白虎湯、竹葉石膏湯,消食多用保和湯、楂曲平胃散,大小和中飲,行氣多
用枳實導滯湯、木香檳榔丸,降逆除痰多用小半夏加茯苓湯、加減二陳湯,溫中
補虛多用附子理中湯、吳茱萸湯、香砂六君湯。治泄瀉則利濕多用胃苓湯、五苓
散、大小分清飲,清熱多用葛根芩連湯、桂苓甘露飲加減,去積多用保和丸、枳
實導滯丸,補虛多用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四神丸等。吐瀉交作者,邪隔于
中,尤當注重治理脾胃為本,更須察其內、外、寒、熱、濕、積、虛、實等病情
之輕重緩急,于上述諸方中隨宜選用加減治之。《金匱》的大半夏湯及《醫學心
悟》的啟膈飲,均屬治吐瀉的有效名方,應用比較普遍。

·16·
醫法圓通卷一

肝病筋攣 ㈠

按筋攣一證,有因霍亂吐瀉而致者,有因誤汗而致者,有因陽虛
失血而致者,有陰虛者。

因霍亂吐瀉而致者,由其吐瀉太甚,傷及中宮,中宮之陰陽兩亡,
轉輸失職,不能運津液而交通上下,筋骨失養,故筋攣作,法宜安中,
如仲景之吳茱萸湯 84、理中湯 149,皆可與也。

因誤汗而致者,由其發汗太過,血液驟傷,火動於中,筋脈失養,
故筋攣,法宜扶陰,如仲景之芍藥甘草湯 74 是也。

因陽虛失血而致者,由陽氣衰弱,不能統血,血亡於外,氣衰於
內,薰蒸失宜,枯槁漸臻,筋脈失養,故筋攣,法宜大辛大甘以扶陽,
如仲景之附子甘草湯 94、甘草乾薑湯 42,皆可服也。

陰虛而致者,由外邪入內,合陽經氣化,成為火邪,火甚血傷,
筋脈失養,故(經)
〔筋〕攣(世雲火症,便是陰虛的大眼目,無論何經何臟何腑,
有火俱要養陰,但非真陰虛也。若真陰虛者,其人元氣虛極,不能化生陰液,多係久病,方

能致此,十中罕有一生。餘故曰:真陰虛者少)。法宜養陰清火,如仲景之雞子

黃連湯、與後賢之六味地黃湯 35、生地四物湯 57,皆可與也。

亦有忿怒,抑鬱生熱,熱盛傷血,亦致筋攣,須按病情治之,必
效。切勿惑于市習通套之用,如木瓜、秦艽、伸筋草、舒筋、靈仙、
松節、地黃、烏藥、羌活一派,不按陰陽病情,往往誤事,不可不知
也。

敬評:

㈠經曰:藏真散於肝,筋膜之氣也。識得真元之氣散於筋膜者為肝氣,則知
凡人病筋攣者,皆失真元所養而致。欽安指出四因,逐層闡發陰陽之理,指點使
用仲景之方,皆調燮真元之法,無有不效,可謂神乎技矣。學者細心體會,洞澈
源流,治筋攣自有把握。

·1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闡釋】《內經》謂肝主筋,肝之合在筋,肝之充在筋、肝衰則筋不能動,
肝氣熱則筋膜幹,筋急而攣,寒多則筋攣骨痛,故筋攣多屬肝病。尤以《素問·
痿論》謂“肝主身之筋膜。”《靈樞·刺節真邪》指出“筋攣”病證係肢體筋脈
收縮抽急不能舒轉自如,多因外感寒濕,或血少津虧,筋脈失於營養所致,最為
明晰。鄭氏簡分為四種:即因霍亂吐瀉而致者,因誤汗而致者,因陽虛失血而致
者,因陰虛而致者,皆分別析述其病機治則及處方,是扼要而明確的。至謂無論
何經何臟何腑,有火俱要養陰,但非元氣久虛不能化生陰液之真陰虛,則是比較
特殊的見解。末謂治筋攣亦須分清陰陽,不可套用木瓜,伸筋草、威靈仙等慣用
藥以圖幸中,往往誤事。

腎病腰痛


按腰痛一證,有陽虛者 ,有陰虛者,有外邪閉束者,有濕氣閉
滯者。

因陽虛而致者,或由其用心過度,虧損心陽;或由飲食傷中,損
及脾陽;或由房勞過度,虧損腎陽。陽衰陰盛,百病叢生,不獨腰疾,
但腰之痛屬在下部,究竟總是一個陽虛,然下焦之陽虛,下焦之陰寒
自盛,陽微而運轉力衰,腰痛立作。其人定見身重畏寒,精神困倦,
法宜峻補坎陽,陽旺陰消,腰痛自已,如陽旦湯 72 、朮附〔湯〕44、
羌活附子湯 99 之類。

陰虛而致者,由腎陽素旺也,旺甚即為客邪,火盛血傷,元陰日
竭,則真陽無依,腰痛立作。其人必小便赤而咽幹,多暴躁,陽物易
挺,喜清涼,法宜養陰,陰長陽消,腎氣自攝,腰痛自已,如滋腎丸
、地黃湯 35、封髓丹 106 倍黃柏加全皮之類。
156

因寒而致者,由外感寒邪,從太陽而入少陰(太陽與少陰為表裏),少
陰為陰臟,外寒亦陰,入而附之,陰主收束,閉其腎中真陽運行之氣
機,故腰痛作。其人定見發熱惡寒,或兼身痛,咽幹不渴,時時欲寐,
法宜溫經散寒,寒散而腰痛自已,如麻黃附子細辛湯 155、附羌湯 93 之
類。

因濕滯而致者,其人素稟勞苦,久居濕地深坑,中氣每多不足,

·18·
醫法圓通卷一

易感外來之客邪,太陰與腎相連,濕邪不消,流入腎界,阻其運行之
機,故腰痛。定見四肢沉重,常覺內冷,天陰雨更甚,腰重如有所係,
法宜溫經除濕,濕去而腰痛自已,如腎著湯 96、桂苓朮甘湯 120 加附子、
細辛之類。

近來市習,一見腰痛,不究陰陽,不探虛實,便謂房勞過度,傷
及腎陰,故所用藥品,多以熟地、棗皮、杜仲、枸杞、巴戟、首烏、
蓯蓉、補骨脂、菟絲、龜膠一派,功專滋陰補水,人人所共信,殊不
知腎為至陰之(府)〔臟〕,先天之真陽寄焉,陰居其二,陽居其一,
夫婦交媾,生男育女,
《易》雲:乾道成男(稟父之陽經也),坤道成女(稟
。由此觀之,男子所虧者腎中之陽,而非腎中之陰也。所謂
母之陰精也)

陰虛者,指腎為陰臟而說,非專指腎中之水虛,實指腎中之陽虛也。
若不辨明這點機關,但稱陰虛,但知滋水,勢必陰愈盛而陽愈微,濕
愈增而寒愈閉,腰痛終無時已,治人實以害人,救世實以害世,此皆
通套之弊,豈忍附和不言,實不得已耳。惟願同道,拋去此項藥品,
按定陰陽虛實,外感內傷治之,庶不致遺害焉耳。更有可怪者,今之
醫家,專以首烏、熟地一派甘寒之品,為補水必用之藥,何不將天一
生水這句道理,細心推究,試問天一生水,專賴此一派甘寒之品乎?

總之宗旨不明,源頭莫澈 ,仲景而下,罕能了了。

敬評:

㈠知非氏曰:醫有恆言,陰虛火旺多傷于房勞,或損及脾胃,法當滋陰瀉火。
夫陰者何物,火者何物,損之傷之者又何物,治之必用一派滋陰補水之藥,將滋
之補之者又何物,人往往不能言。知非因之喟然歎矣!不禁睾然思,穆然望曰,
人得天地之至精,日以鎔煉穀味,取汁變化而生氣血,其靈貫於百骸,為五臟六
腑之本,十二經脈之原,統制群陰不敢作祟,俾人得安舒無恙者,此一物也。爰
仿佛而擬其形容觀其會通曰:陰者鬼之靈也,火者神之靈也,知鬼神為水火,則
知陰虛火旺滋陰補水之說為不通,其法必不效,安能疾水火之疾病?欽安此按,
發明陽衰陰盛後,又指出虧者,虧腎中之陽,腎虛是腎中之陽虛,陽即火而陰即
鬼,借腰痛一證以傳神,補出內外兩法,剖明兩腰致痛之由,良以太陽寒水,厥
陰風木,少陰君相二火,皆關於腎,知之真故不覺言之親切有味。六經之法,通
治百病,顧可不亟講乎?學者其玩索而有得焉可。

·19·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㈡能辨宗旨源頭,方可謂曰知醫。

【闡釋】腰痛一證,一般都說腎虛腰痛。鄭氏則認為腰痛有陽虛、陰虛、外
邪閉束及濕氣閉滯四種,各有其病因病象及相應的治療方藥,不可如一般醫家一
見腰痛,便謂房勞傷陰,專用滋陰補水施治。因腎為至陰之臟,寄有先天真陽,
一陽藏于二陰之中,故所謂陰虛,非專指腎中之水虛,實兼指腎中之陽虛。如專
滋水,必致陰愈盛而陽愈微,濕愈增而寒愈閉,腰痛終無已時,並謂補水亦非一
派甘寒之品所能奏效,均屬精闢之論。惟謂杜仲、巴戟、蓯蓉,菟絲等藥攻專滋
水,似有未當,因據各家本草論藥性,此諸藥多屬溫性,能補腎陽,用於陰陽兩
虛之證皆宜。此外尚有因閃挫跌撲,瘀血積於內,腰部轉側如刀錐之刺痛,大便
黑色,脈澀或芤者,用澤蘭湯治之。若腰部走注刺痛,忽聚忽散,脈弦急者,氣
滯也,橘核丸主之。筆者對治腎虛複感寒邪而腰痛者,先治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加
味,繼用四逆湯加杜仲、上桂、延胡索治之而愈,屢用屢效者矣。

頭痛

按頭痛一證,有從外而入者,亦有從內而出者。

從外而入者,風、寒、暑、濕、燥、火六客之邪幹之也。幹于三

陽,俱以表稱;幹于三陰,俱以裏論 (此指六客,由外入內之謂,非指七情損

。三陽者何?一曰太陽頭痛,脈浮、項強,發熱、惡寒、
傷,由內出外之謂)

惡風是也。自汗惡風,主以桂枝湯 118;惡寒無汗,主以麻黃湯 151,是


順其本經之氣機也。二曰陽明頭痛,額前、眉棱、眼眶脹甚,脈長惡
熱,主以葛根湯 163,是順其本經之氣機也。三曰少陽頭痛,而兩側獨
甚,寒熱往來,目眩口苦,主以小柴胡湯 22,是順其本經之氣機也。
三陽之氣機順,邪不至入於內,而三陰即不病矣。若三陽之外邪不解
㈡ ㈢
,則必傳于三陰,三陰者何 ?四曰太陰,外邪傳至太陰,太陰主濕,
邪從濕化,濕氣上蒸,頭痛而重,四肢酸疼而覺冷,腹滿嘔吐不食,
主以理中湯 149,是溫中除濕之意也。五曰少陰(少陰乃水火交會之區),邪
入少陰,若協火而化為熱邪,熱氣上蒸頭痛,而咽幹便赤,少氣懶言,
肌膚燥熯,法宜養陰,主以雞子黃連湯 92,是潤燥救陰之意也。邪若
協水而化為陰邪,頭痛而脈微欲絕,身重而欲寐懶言,咽幹而口不渴,
主以麻黃附子細辛湯 155,是溫經散寒,扶陽抑陰之意也。六曰厥陰,

·20·
醫法圓通卷一

邪入厥陰,厥陰主風木,邪從風化為病,風主輕清,頭痛而巔頂更甚
,厥陰又屬至陰之所,邪入此從陰化者
(諸陰之脈至頸而還,惟厥陰脈會頂巔)

亦多,頂痛多兼幹嘔吐涎,爪甲、唇口青色、肢冷腹痛,主以吳萸四

逆湯 85 ,是回陽降逆祛陰之意也。邪在三陽 ,法宜升解,不使入內
為要。邪在三陰,法宜溫固,由內而釋,不使傷表為先。若內傷日久,

七情過度,陽虛陰虛 ,亦能作頭痛,但病形無外感可征,頭眩昏暈,
十居其八,頭痛十僅二三。因陽虛日久,不能鎮納濁陰,陰氣上騰,
有頭痛如裂、如劈,如泰山壓定,有欲繩索緊捆者,其人定見氣喘、
唇舌青黑,渴飲滾湯,此屬陽脫於上,乃係危候,法宜回陽收納為要,
如大劑白通 54,四逆 48 之類,緩則不救,若誤用發散,旦夕即亡。

因陰虛而頭痛者,乃火邪上沖,其人雖無外感可征,多心煩、咽
幹、便赤、飲冷,有覺火從腳底而上,火從兩腰而上,火從臍下而上,
上即頭痛,無有定時,非若外感之終日無已時也,法宜扶陰,如六味

、八味 71 之類。此條尚有區分 ,病人自覺火自下而上時,其人安靜,
35

不喜冷飲,咽不幹,便不赤,心不煩,唇舌若青,則又是陰氣上騰,
法宜大辛大甘以守之複之,切不可妄用滋陰降火,一滋陰降火,則陰
愈勝而陽愈消,脫證立作矣。

內外兩法 ,各有攸歸,前賢雖稱頭為諸陽之首,清氣所居,高
巔惟風可到,治之專以祛風為主,此語近是。餘謂凡病頭痛之人,每

由內之正氣不足 ,不能充周,外之一切風邪(六客即是六風,風字宜活看),
內之一切陽虛、陰虛,俱能上逆而為病。外邪則按定六經提綱病情為
准,內傷則按定喜、怒、悲、哀、憂、思、恐懼、陽虛、陰虛為要。
他如諸書所載,有名雷頭風者、頭響者、頭搖者、頭重者、偏左偏右
者、大頭毒者,宿食頭痛者,種種名目,亦不可不知。雷頭與響者,
氣挾肝火而聚於上也(火即是風,言其盛也),雷頭(立)
〔主〕以清震湯 158,
頭響者主以小柴胡 22,加丹、梔,頭搖者,風淫於內也,主以養血湯
135 ,頭重者,濕氣蒸於上也,主以(法)
〔消〕風散濕湯 129。偏于左者,
血虛風動也,主以四物 46 加風藥;偏於右者,氣虛而風襲之也,主以
四君 51 加風藥(左右二證,余常以封髓丹加吳萸、安桂,屢治屢效)。大頭毒者,

·2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外感時行癘氣,壅于三陽也,主以普濟消毒飲 167、宿食痛者,饑則安
而飽則甚,由胃中濁氣上蒸也,主以平胃散 37 加消導藥。以上等法,
皆前賢所制,亦可擇取,姑存之,以便參考。

查近市習,一見頭痛,不按陰陽,專主祛風,所用無非川芎、白
芷、荊芥、防風、蔓京、槁本、羌活、天麻、辛荑、蒼耳。夫此等藥
品,皆輕清之品,用以祛三陽表分之風,則效如桴鼓,用以治三陰上
逆外越之證,則為害最烈,不可不知也。

敬評:

㈠此論六經頭痛。

㈡三陽三陰為病,有界限,有次第,有傳不傳,傳者病也,著眼。

㈢素問雲,三陽為父,指太陽,二陽為衛,指陽明,一陽為紀,指少陽。三
陰為母,指太陰,二陰為雌,指少陰,一陰為使,指厥陰。此篇所論,是從六步
流行之氣機言之也。

㈣總結六經。

㈤推論頭痛有陽虛陰虛危候。

㈥析陰陽於微芒。

㈦提頓開下,搜采無遺。

㈧名論不刊,醫家上乘。

【闡釋】此節要點在指出頭痛不專主祛風,因“凡病頭痛之人,每由內之正
(六客即是六風,風字宜活看。)內之一切陽虛、
氣不足,不能充周,外之一切風邪,
陰虛,俱能上逆而為病。”故宜分別外感、內傷論治,始為適當。外感頭痛在太
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步,各有其症象,亦各出其主方,並歸結
為邪在三陽,法宜升解,不使入內;邪在三陰,法宜溫固,由內而釋,不使傷表。
至於內傷之頭痛,則多由七情過度,陰虛陽虛而作,其病全無外感足征,而且多
兼頭眩、頭暈。陽虛者法當扶陽,如遇頭痛如裂、如劈、唇色青黑的危候,則急
宜以大劑四逆、白通搶救,切不可誤用發散以速其亡。陰虛頭痛係由火邪上沖,
自覺沖上即痛,非若外感之終日俱痛,如兼心煩、咽幹、便赤、飲冷,則法宜扶
陰;如自覺火上沖而症象與此相反,則又是陰氣上騰,只宜辛甘以守之複之,若
用滋陰降火,反會釀成脫症。真是辨析入微,不惜以金針示人。末更將諸書所載
之雷頭風、頭響、頭搖、頭重、偏左、偏右、大頭毒及宿食頭痛的病象及主方採

·22·
醫法圓通卷一

集,以便參考,亦可為施治之一助。若當今市習,純以防風、蔓京、羌活、天麻、
白芷等祛風之品治一切頭痛,如遇三陰上逆外越之證,則為害不淺,可為鑒戒。
余曾治一頭痛如裂的患者,下膚冰冷,失眠,一身都痛,惡寒特甚,經中西醫治
療,數月無效。餘綜合分析,斷為腎陽虛所致。先後用四逆湯、吳茱萸湯、麻附
細辛湯、白通湯等治之,服藥十余劑而諸症悉去,複以理中湯善其後,以後從未
復發。又曾治一由於中宮陽虛的頭痛患者,只服小建中湯四劑,理中湯二劑而痊
癒。又曾治一頭痛、頭重而脹,覺有重物壓在頭部,西醫診斷為神經官能症,服
藥、打針無效,服中藥數十劑亦無效,僅天麻一味(燉雞服),先後服了兩斤多。
綜合各種症狀來分析,頭痛、頭脹而感覺重,四股酸疼而覺冷,頭頂如壓一石塊,
此為濕邪上升,清陽不上升,濁陰上擾而不下降,用清震湯數劑而愈,但劑量特
大:蒼朮 100 克,升麻 60 克,荷葉 30 克,因蒼朮散風而祛寒濕、升麻升清陽,
荷葉清頭目,輔助升麻、蒼朮升發胃氣,驅風濕從上而散,故頭痛、頭脹而重之
症,隨之而愈。

目病

按目病一條,眼科有七十二種之別。名目愈多,學者無從下手。
餘為之括其要,統以外感內傷兩法判之,易於明白了然。

從外感者,多由染天行時氣而作(時氣二字,指六氣也)。看是何邪幹

于何部 ,幹於肺者,白睛受病。幹於心者,兩眥受病。幹于肝者,
黑珠受病。幹於腎者,瞳子受病。幹於脾者,上下眼皮受病。無論何
邪由外入內,初起定見惡風、畏寒、惡熱、頭痛、紅腫脹痛,羞明流
淚,赤脈縷縷等情。或失于宣散,過於寒涼,久久不愈,便生翳障赤
白等霧,皆是從外而生者也。治之之法,按定時令部位,不外祛風清
熱升散等方而已。餘欲按定六客,逐部以論病論方,未免太繁,外形
已經說明,學者思之而亦即得之矣。

從內傷而得者,則有七情之別。七情者,喜、怒、悲、哀、恐、

懼而已。七情之擾,總屬傷神 ,神者火也、陽也、氣也。過於喜者
損心陽,則心中之陰邪自盛,即為客邪,上乘而生赤翳障霧;過於怒
者損肝陽,肝中之陰自盛,即為客邪,上乘而〔生〕青翳障霧;過於
憂思者損脾陽,脾中之陰自盛,即為客邪,上乘而生黃翳障霧。過於

·2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恐懼者損腎陽,腎中之陰自盛,即為客邪,上乘而生黑翳障霧。過於
悲哀者損肺陽,肺中之陰自盛,即為客邪,上乘而為白翳障霧。此數
目疾,定無羞明紅腫痛甚惡熱喜冷,其人少氣懶言,身重嗜臥,面色
青白,脈或虛細浮大中空,種種情形,皆是內傷虛損而生者也。亦有
一發而即痛脹欲裂,目赤如榴者,由先天真氣附肝而上,欲從目脫也,
定見唇口(黎)〔黧〕黑,或氣喘促,喜極熱湯水,六脈或暴出如繩,
或脈勁如石,或浮大而空,或釜沸者是也,法宜回陽收納為要。傷於
心者,可與補坎益離丹 89、桂枝龍牡湯 119;傷於肝者,可與烏梅丸 28;
傷於脾者,可與建中 23、理中湯 149;傷於腎者,可與潛陽 168、真武 130、
封髓 106 等方;傷於肺者,可與薑桂湯 111、桂苓薑半湯 122;先天真氣暴
出者,可與回陽 64、白通湯 54。備載數方,略陳大意,添減分兩,在

人變通 。設或果有血虛陽亢為殃者,其人定有火邪可征,如六味地
黃湯 35、丹梔四物湯 33,皆可選用。

近來市習,一見目痛,並不察究內外虛實,多用蟲退、木賊、紅
花、菊花、決明、歸尾、赤芍、荊芥、防風、薄荷、生地、夜明砂、
夏枯草、冬桑葉、(骨)〔穀〕精草;與夫壯水明目丸 75、杞菊地黃丸
、滋腎養肝丸
78 ,如此等方藥,治外感風熱血虛,每多立效。若七
157

情損傷,由內出外之目病,鮮能獲效。學者當細心體會,內外兩法,
切勿混淆,方可售世。

敬評:

㈠分配精確,如探驪得珠,已扼治目之要,何又他求?

㈡一語抵人千百,經雲得一之精以知死生。夫神、火、陽、氣,一而已矣。

㈢法潤機圓。

【闡釋】祖國醫學早在《內經》即已指出“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
為之精。”後人分別闡明目與五臟六腑及經脈的關係,發展而為五輪、八廓的學
說,用以指導臨床實踐,每能獲效。五輪說謂兩眥屬心,白睛屬肺,黑睛屬肝,
瞳神屬腎,上下眼皮屬脾。八廓各家說法雖不盡同,但據近人研究,謂指白睛的
正上方、正下方、鼻側、顳側、鼻上方、顳上方、鼻下方、顳下方等八個方位,
借經絡分別聯屬於體內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及包絡、命門,稱為八

·24·
醫法圓通卷一

方分屬。對於指導臨床,亦有一定參考價值。鄭氏統以外感內傷論治,謂外感之
邪,由其發病部位,即可知其病在何臟,內傷之病,亦可從目翳所現之五色,而
知其病發于何臟,亦本於前賢目與五臟之關係立論。惟外感多由天行時氣而作,
常見惡風、畏寒、惡熱、頭痛、紅脹腫痛,羞明流淚,赤脈縷縷等情,故宜按定
時令部位,用祛風、清熱、升散之方治之。內傷則多由七情傷神,損及氣血而作,
毫無外感病情足征,務宜分別陽虛陰虛,而治以補坎益離丹、理中湯、回陽飲、
杞菊地黃湯等十余方。其方多與一般眼科用方小異,可成一家之說,但不可墨守。
成都中醫學院眼科專家陳達夫著有《中醫眼科六經法要》,即按六經來辨證,可
以參閱。明代傅仁宇《審視瑤函》及清代顧養吾《銀海指南》之論治處方,頗多
精義,臨症時允宜參酌施用。筆者孫女唐崢,年 10 歲,某日晨起床說:頭痛,
頸項硬,不能轉動,看爺爺是兩個爺爺,奶奶是兩個奶奶,單門變成雙門。觀看
其舌淡紅,苔白黃微膩。此為突然發病,視一為二,如何治療,甚難決定。繼問
其怕冷與否?答以怕冷。此為寒邪,由太陽而入侵手太陰肺經,形成複視,法宜
散寒濕,利肺氣,通經脈,以麻黃湯加味治之,處方如下:

麻黃 8 克 杏仁 12 克 桂枝 8 克 甘草 10 克
半夏 12 克 細辛 2 克 生薑 10 克

盡劑後,頭痛、項強、惡寒悉愈。有時看物、看人是視一為二,有時又視一
為一。再盡二劑,複視消失,視覺恢復正常。

耳病腫痛 ㈠

按耳病腫痛一證,有因肝膽風火而致者,有忿怒抑鬱而致者,有
腎陽虛而陰氣上攻者,有腎水衰而火邪上攻者。

因肝膽風火而致者,由肝膽挾外受之風熱,聚而不散,其人兩耳
紅腫痛甚,時見寒熱往來,口苦咽幹者是也,法宜和解,小柴胡湯 22
倍柴、芩加麥芽、香附治之。

因忿怒抑鬱而致者,由忿怒傷肝,抑鬱之氣結而不散,其人兩耳
紅腫,必見兩脅脹痛,時多太息,法宜疏肝理氣為主,如生地四物湯
57 倍加柴胡、青皮、麥芽、香附之類。

因腎陽虛而致者,由腎陽日衰,不能鎮納僭上之陰氣,其人兩耳

·2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雖腫,皮色如常,即痛亦微,唇舌必淡,人必少神,法宜扶陽祛陰,
如封髓丹 106 倍砂仁加安桂、吳萸,或潛陽丹 168 加吳萸,或陽旦湯 72

加香附、麥芽之類。

因腎水虛而邪火上攻者,其人兩耳腫痛,腰必脹,口多渴,心多
煩,陽物易挺,法宜滋陰降火,如六味地黃湯加龜板、五味、白芍,
或滋腎丸 156 倍知、柏之類。

更有一等內傷日久,元陽久虛,而五臟六腑之元氣,已耗將盡,
滿身純陰,先天一點真火種子,暴浮於上,欲從兩耳脫出,有現紅腫
痛極欲死者,有耳心癢極欲死者,有兼身癢欲死者,其人定見兩尺洪
大而空,或六脈大如繩而弦勁,唇舌或青或黑或黃或白,或芒刺滿口,
或舌苔燥極,總不思茶水,口必不渴,即渴喜極滾熱飲,二便如常,
甚者爪甲青黑,氣喘促,或兼腹痛。此等病情,法宜大劑回陽,不可
遲緩,緩則不救(大凡現以上病情,不獨耳疾當如是治,即周身關竅百節地面或瘡或
。如白通
痛,皆宜如是治法) 、四逆 48、回陽 64 等方,急宜進服,以盡人
54

事,勿謂之小疾耳。

近來市習,一見耳腫,不問虛實,不辨外內,即以人參敗毒散 6

加大力、連翹、蒲公英,外敷三黃散 10 與藍靛腳之類,果係外感風熱
閉塞而成,立見奇功,若係內傷陰陽大虛,元氣外越之候,則為害最
烈。更有耳鳴耳聾,辨認不外陰陽兩法。但耳聾一證,老人居多,由
腎陽久虧,真氣不充於上故也,定不易治。若由外感時氣,卒然閉塞
清道者,時邪一去,漸漸能聰,不藥可愈。更有痰火上升為鳴為聾,
定有痰火情形可征,按痰火法治之必效。理本無窮,舉其大綱,苟能
細心研究,自然一見便識也。

敬評:

㈠耳之部左右皆屬少陽,一見耳病腫痛,用少陽方小柴胡湯治之,似無不效。
欽安複指出多般耳證,治法各不相同,辨認均有憑據。如按中或言肝膽風火,或
言忿怒抑鬱,或言陽虛陰上,或言水虛火上,豈出六經之外而別具手眼乎?非也。
耳本少陽之部,一定不移,而少陽之氣機升降,則隨所感而變見於耳部,其病情
決不相類,良以少陽之氣根于至陰,識得至陰之氣,發為少陽之氣,隨所感而變

·26·
醫法圓通卷一

見,又必有陰陽變證之憑據可察。故治法雖多,或進而從陽,外因外治也,或退
而從陰,外因內治也,總是治少陽耳病之一法。蓋得仲景之根柢,從仲景不言之
奧,充類至盡,神明變化而出,可謂善讀古書者矣。學者讀其書,通其意,臨證
審察,就其所已言而更窮其變,將必愈有通於其所未言者而生出治法以活人病,
快何如之!故欽安小注補出不獨耳病當如是治云云,是又在學者之善讀欽安書
耳。

【闡釋】《內經》謂:“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肝虛則目
荒,目荒無所見,耳無所聞。”耳部又屬少陽地面,故耳病多與腎、肝、膽有關。
鄭氏所舉耳病腫痛四證,或由肝膽風火上攻,或由忿怒抑鬱傷肝,或由腎陽虛、
腎陰虛,俱合經義。每證皆因其病機病象而立治法方藥,陽陰內外之辨甚明,成
方加減亦頗切當。更提出一種內傷日久,元陽久虛,欲從兩耳脫出之症,出現種
種危候,只宜大劑回陽,急用白通、四逆、回陽等方進服,或可挽救一二,並謂
不獨耳疾,凡現如此病情,皆當如此施治,亦是一種重要經驗。至於耳聾耳鳴,
以及耳癢、耳瘡等症,亦須按陰陽兩法辨證施治,始不致誤。葉天士《臨證指南》
謂:“腎開竅於耳,心寄竅於耳,體虛失聰,治在心腎,邪幹竅閉,治在膽經。
蓋耳為清空之竅,清陽交會之所,一受風熱火鬱之邪,與水衰火亢,腎虛氣厥者,
皆能為患。”治法不外通陽、鎮陰、益腎、補心、清膽等法,與鄭說可以互相補
充。筆者治老年人耳鳴耳聾,常用附子理中湯加補腎藥物,如熟地、枸杞、補骨
脂、肉蓯蓉等,再加石菖蒲以開竅,但非三四十劑,不易見功。

鼻流清涕 ㈠

按鼻流清涕一證,有從外感而致者,有從內傷而致者。

從外感而致者,感受外來之客邪,客於肺經,閉其清道,肺氣不
得下降,清涕是出。其人定現發熱、惡風、惡寒、頭疼、身痛等情,
法宜宣散,如桂枝湯 118、麻黃湯 151、葛根湯 163 之類。

從內傷而得者,由心肺之陽不足,不能統攝津液,而清涕出(市
人稱為肺寒,稱為陳寒,由其不知陽衰而陰寒即生也)。腎絡通於肺,腎陽衰而陰

寒內生,不能收束津液,而清涕亦出,其人定無外感足征,多困倦無
神,或忿嚏不休,或畏寒,或兩腳冷,法宜扶陽,如麻黃附子細辛湯
、薑桂湯
155 、陽旦湯 72 之類。若久病之人,忽然清涕不止,又見壯
111

·2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熱汗〔出〕,氣喘唇青,脈勁浮空,乃亡陽欲脫之候,急宜回陽,緩
則不救,然亦十中僅救一二。

查近來市習,一見鼻流清涕,不分內外,一味發散,多以參蘇飲
103 、人參敗毒 6、九味羌活 9、辛荑散 90 等方,外感則可,內傷則殆。
其中尚有鼻淵、鼻濁二證,俗雲髓之液也。不知髓乃人身立命之物,
豈可流出乎?然二證雖有淵(淵者,流清涕,經年累月不止)濁(濁者,其色如
米泔,或如黃豆汁,經年累月不止)之分,緣由素稟陽虛(心肺之陽衰,而不收束津

液故也),不能統攝津液,治之又一味宣散,正氣愈耗而涕愈不休,清

者肺寒之征(肺陽不足也),濁者肺熱之驗(但肺熱者,必有熱形可征,如無肺熱
可征,則是上焦化變之機失職,中宮之土氣上升於肺,肺氣大衰,而化變失權,故黃涕作)。

治之須有分別,餘治此二證,每以西砂一兩、黃柏五錢、炙草四錢,
安桂、吳萸各三錢治之,一二劑即止。甚者,加薑、附二三錢,屢屢
獲效。即甘草乾薑湯 12,加(林)〔桂〕尖、茯苓亦可。又尚有鼻血一
證,有由火旺而逼出,定有火形可征,如口渴飲冷,大小便不利之類,
法宜清火攻下,如大小承氣 18、21、犀角地黃湯 165、導赤散 73 之類。有

(光)
〔元〕陽久虛,不能鎮納僭 上陰邪,陰血外越,亦鼻血不止(不
。其人定無火形可征,二便
僅鼻血一端,如吐血、齒縫血、耳血、毛孔血、便血等)

自利,唇舌淡白,人困無神。法宜扶陽收納,如潛陽 168、封髓 106、甘



草乾薑 42 或加安桂、吳萸之類。學者切切不可一味見病治病 ,務要
將內外病形,陰陽實據,熟悉胸中,方不致誤人性命也。

敬評:

㈠知非氏曰,夫涕本臟腑所生,皆陰類也。《經》曰,水宗也,積水也。積
水者,至陰也。至陰者,腎之精也,指涕泣而言。又曰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是
精持之也。輔之裹之,故水不行也,指平人不流涕而言。又曰,涕泣者,腦也,
腦者、陰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腦滲為涕。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從
之者,其行類也。此指人之所以有涕而言。以外感論,客邪中其經,閉其清道,
則陽氣並於上而不降,陰氣並於下而不升,陽並於上則火獨光也,陰並於下則腳
寒,腳寒則脹也。夫一水不勝五火,故鼻流清涕,蓋氣並于鼻,衛風涕下而不止。


“僭”:原文為“潛”,參《醫理真傳》用語習慣改

·28·
醫法圓通卷一

以內傷論,夫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七情所感,神志紛弛,水火不濟,陰精
失守,久而津液無所統攝,故清涕亦出,此神之傷,志之奪也。欽安論治,洞達
本原,明晰旁流,推及淵、濁二證,甚則流紅,皆此物此志也。學者入理深造,
譬之射勿失諸正鵠,醫之正宗在此。

㈡醫之本領,人之性命,端在於此,故于學者三致意焉。

【闡釋】鼻流清涕,先須辨明外感內傷。外邪客於肺經而致清涕,法宜宣散。
內傷則多由肺陽不足與腎陽衰微,不能收束津液,陰寒內生而致清涕,法宜扶陽。
若久病之人,忽然清涕不止,則多為亡陽欲脫之候,更須急於回陽,始可挽救一
二。當時市習,不分內外,一見清涕,即認為是陳寒入肺,一味宣散,結果愈治
癒甚,為害實非淺鮮。至於鼻淵、鼻濁二證,駁斥舊說腦漏髓液流出之說,而斷
為由於陽虛不能統攝津液,治之過於宣散,致正氣愈耗而涕愈不收,是極為正確
的。其自立之經驗方,一二劑即屢見良效,筆者師其意,用潛陽、封髓二方加細
辛、吳萸治之獲效,亦可證其立說之精當。今之各種鼻炎病,治以清涼消炎之劑,
每多取效於一時而不能根治,其故或由於此。末論鼻血亦有兩種,由火旺逼出者
法宜清火攻下,由元陽久虛陰邪上僭所致者,無火形可征,只宜潛陽收納,其處
方亦各不同。總由於將內外病情,陰陽實握,掌握確切,故能應手取效。

鼻孔煽動


按鼻孔煽動一證 ,有因外感風寒閉塞而致者,有因胃中積熱而致
者,有元氣將絕而致者。

因外邪閉塞而致者,由外感風寒之邪,閉其肺經外出之氣機,氣
機欲出而不得出,壅於肺竅,呼吸錯亂,而鼻孔煽動,其人定見發熱
身疼,法宜宣散,如荊防敗毒散 108、麻黃湯 151、定喘湯 98,皆可選用。

因積熱上攻而致者,或由飲食停滯中脘,或由過食煎炒椒、薑,
胸中素有蓄熱,熱攻於肺,氣機錯亂,而鼻孔煽動,法宜清熱,如大
小承氣 18、21、三物備急丸 14 之類。

因元氣欲絕而致者,由其人元氣久虛,或又大吐大瀉,大熱汗出,
面白無神,奄奄欲絕,而見鼻孔煽動,法在不治,若欲救之,急宜回
陽收納,溫固脾腎元氣,十中可救一二。惟此條證候,小兒居多,大

人卻少,醫者切切不可一味宣散,總要細細區分 ,辨明為准。

·29·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敬評:

㈠鼻孔而致煽動,其勢亦雲亟矣,雖因外感,用藥深(皆)〔省〕,留神。

㈡分陰分陽,醫之要者,故致叮嚀。

【闡釋】此證雖非常見病,亦當辨明內外虛實,始可施治。由外感風寒而致
者宜宣散;由胃中積熱而致者宜清熱;由元氣欲絕而致者,只宜回陽收納,溫固
脾腎,未舉出治療方劑,筆者認為應大劑附子理中湯為宜。小兒得此病者較多,
尤須下細斟酌病情而定藥之分量,所論皆平實可以。

唇口紅腫 ㈠

按唇口紅腫一證,有胃火旺極者,有元陽上浮者。

因胃火旺而致者,其人定見煩渴飲冷,惡熱,或二便不利;或由
積滯太重,抑鬱生熱;或過食醇醴辛辣,不盡屬外邪而成。若兼外感,
必有外感可征。挾外感者,可與麻杏石甘湯 153、升麻葛根湯 32;無外
感者,可與人參白虎 5、涼膈散 、大小承氣
138 18、21 之類;積滯者,可
與平胃 37 加莪朮、醜牛、大黃之類。

若久病之人,元陽外越,氣機上浮,其人定見滿身純陰實據。其
中唇色,有紅而含青、含黑、慘紅、老紅、嫩紅等形。亦有兼見面如
桃花,面色光澤奪目,人困無神,皆是脫絕危候,法在不治之例。若
欲救之,急宜收納為主,如潛陽 168、回陽 64、白通 54、《金匱》腎氣 71
等方,服一二劑,如紅光彩收回,可許重生,否則旦夕之間耳,切宜
早推,勿治為上。

近(不)〔來〕粗工,一見唇口紅腫,不辨虛實,即以大黃、石膏
等治之,實症立生,虛症立斃,不可不知也。其中尚有兼見流口水不
止者,即在口氣冷熱處與病形求之,便得陰陽之實據也。

敬評:

㈠知非氏曰,唇字從辰從口,其氣機從寸地而發至於辰,辰為春三月,於卦
為泱,陽氣上勝之象,唇口即其部位也,知其即屬陽,其氣喜泱升,不受陰寒凝

·30·
醫法圓通卷一

滯,故見紅腫之疾,甚則糜爛而痛,決非實證,欽安示人審兼證,通其(愛)〔變〕
也。知非從而切其源,謂其獨也。通其變,識其獨,知其生,決其死,醫之法亦
基之矣。

【闡釋】此證先須辨明胃火旺極,抑或是元陽上浮。胃火旺極而致,又須視
其有無外感,或純由積滯,而分別施治。其所選方均極對症,而有良效。若由於
久病元陽外越而致者,定見滿身陰象,其中唇色有紅而含青、含黑、慘紅、老紅、
嫩紅,或面如桃花,光彩奪目等情,只宜回陽收納,服藥一二劑好轉,始能有救,
尤屬經驗之談。筆者在臨症中,對治小兒流口水不止者,診斷其為胃中積熱所致,
選用調胃承氣湯治之;若見小兒面色嫩白,出氣冷,流口水不止,多以小半夏湯
加茯苓、白朮治之而愈。

齒牙腫痛 ㈠

按齒牙腫痛一證,諸書有十二經之分,其實在可從不可從之例,
總之以有餘不足為主。然有因風火抑鬱而致者,有因胃中積熱而致
者,有真陽虛而陰氣上攻者,有元陰虛而元陽為害者。

因風火抑鬱而致者,先有發熱、身痛可征,法宜宣散,如升陽散
火湯 31、消風散 128、清胃散 159、麻杏〔石甘〕湯 153 之類。

因積熱上攻而致者,定多飽悶吞酸,口渴飲冷,面赤唇紅,氣粗
蒸手,法宜去其積滯為主,如平胃散 37 加大黃、石膏、醜牛、檳榔之
類。

因真陽虛而陰氣上攻者,其人齒牙雖痛,面色必青白無神,舌多
青滑、黑潤、黃潤、白黃而潤,津液滿口,不思茶水,口中上下肉色,
多帶青色,而不紅活,或白慘黃而無紅色(以上等情,不僅此症,一切陽虛病,
多見此情),法宜扶陽抑陰,(卻)
〔如〕白通湯 、薑桂飲 111、陽八味 71、
54

潛陽丹 168 之類。

因陰虛而火邪為病者,其人定多心煩飲冷,便赤等情,法宜養陰,
如六味地黃湯 35、雞子黃連湯 92、導赤散 73 之類。

近來市習,一見牙腫齒疼,便以生地、細辛、防風、荊芥、石斛、

·3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知母、石膏、玄參、丹皮、狗地牙等治之,風火則可,陽虛則殆。

敬評:

㈠齒牙腫痛,本屬小證,然有經年累月而不愈者。平時若不究明陰陽虛實,
治之不能就痊,未免貽笑大方,學者勿因其小而失之。

【闡釋】此證是常見病,現在已成牙齒專科,民間常用單方治療,惜未能辨
明陰陽虛實,故有效者少,不效者多。鄭氏就其所現病情症象,分為因風火抑鬱

而致,因胃中積熱而致,真 陽虛而陰氣上攻,真陰虛而陽亢為害四種,而分別
出其治則與方藥,前二種為有餘,後二種為不足。辨證明確,方藥對症,不特可
救當時市習不分虛實,概以風火施治之弊,即現在亦有實用參考價值。至於一般
所說蟲牙、齲齒,用烏梅化蟲散、或用川椒、雄黃為末放入空洞內,均可治癒。
如齒痛而牙齦鬆動,多為腎陽虛,筆者曾治陳××,牙齒痛,牙齦鬆動,人困無
神,每月遺精七八次,先治以白通湯,最後治以封髓丹、潛陽丹,遺精及齒牙痛
皆愈。另一患者牙齒腫痛月余,諸醫俱按火治服清涼藥無效,餘診斷為腎陽虛而
虛火上浮,僅服潛陽丹二劑而痊癒。

口臭 附口苦、口酸、口辛、口甘、口淡、口糜


按口臭一證 ,有胃火旺極而致者,有陰盛而真精之氣發洩者。

因胃火旺而致者,其人必煩躁惡熱,飲冷不休,或舌苔芒刺,幹
黃、幹黑、幹白等色,氣粗汗出,聲音響亮,二便不利,法宜專清胃
火,如人參白虎 5、大、小承氣 18、21、三黃石膏湯 12 之類。

因精氣發洩而致者,由其人五臟六腑元陽已耗將盡,滿身純陰,
逼出先天一點精氣,勢已離根欲脫,法在不救,口雖極臭,無一毫火
象可憑,舌色雖黃,定多滑潤,間有幹黃、幹黑,無一分津液於上,
而人並不思茶水,困倦無神,二便自利,其人安靜,間有渴者,只是
喜飲極熱沸湯,以上等形,俱屬純陰。若憑口臭一端,而即謂之火,
鮮不為害。余曾治過數人,雖見口臭,而卻純陰畢露,即以大劑白通
54 、四逆 48、回陽 64 等方治之。一二劑後,口臭全無,精神漸增,便可


“真”:原文為“其”,亦可。但與下句不對。參《醫理真傳》“陽虛症門問答”中相關內容改。

·32·
醫法圓通卷一

許其可愈。若二三劑後,並不見減,十中僅救得一二,仍宜此法重用
多服,此是病重藥輕,不勝其任也。昧者只圖速效,服一二劑未見大
效,便即更醫,如此之情,舉世皆然,豈真醫藥之不良哉?

查近市習,一見口臭,並不辨明陰陽,便以生地、二冬、知母、
花粉、石膏、大黃之品投之,陽盛則生,陰盛則斃,不可不知也。

其中尚有口苦者,心、膽有熱也。心熱者,可與導赤散 73、黃連
湯 141;膽有熱者可與小柴胡湯 22 倍黃芩,或瀉肝湯 116。口酸者肝有熱
也,可與當歸蘆薈散 68、龍膽瀉肝湯 45。口辛者肺有熱也,可與瀉白
散 115、清肺飲 160。口甘者脾氣發洩也,可與理中湯 149、六君子湯 36。
口淡者脾氣不足也,可與歸脾湯 59、參苓白朮散 104。口糜者,滿口生
白瘡,係胃火旺也,可與甘露飲 41、涼膈散 138。以上數證,皆宜知之,
總在考究陰陽實據為要。

余嘗治陽虛陰盛之人,投以辛甘化陽二三劑,即有現口苦、口酸、

口淡、口辛、口甘等味,又服二三劑,而此等病形即無 ,餘仔細推
究,皆緣真陽失職,運轉力乖,兼之服藥停積未去,今得辛甘化陽之
品,運轉複行,積滯即去,故口中一切氣味出矣。昧者不識此理,見
酸即治酸,見苦即治苦,鮮不增病,醫理之微,不誠難哉?

敬評:

㈠知非氏曰:氣之香薰者,清陽之氣也,氣之臭惡者,濁陰之氣也。口臭緣
濁陰之極盛,陽氣之用不宣,多有涎垢濁膩,譬如暑天陰雨過甚,天陽被鬱,凡
物發黴起涎 ①,其氣臭惡,若得數日炎熱,臭氣頓失。人身遍體純陰,所以真陽
欲脫之候,往往現此症象,醫識此理,便能治此證。欽安窺見其微,故按中反復
徵引言之,學者不可忽略看過。

㈡真陽變動,露出真面,辛甘助化,易危為安,藥之為力不淺,然此等至理,
少有見到者。

【闡釋】口臭一般多認為是火旺,常治以生地、知母、二冬一派涼寒之品,
固屬合適,但有一種滿身純陰,全無火象可憑之證,多被忽略。鄭氏本其治驗而


“涎”:原文為“誕”

·3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指出是由於元陽久虛,陰精發洩所致,治以大劑白通、四逆、回陽等方,輕症一
二劑即好轉而向愈,若不好轉,定是重症,仍當此法重用多服,當可有救,是有
創見的。對於口苦、口酸、口辛、口淡、口糜諸症,亦本《內經》五臟五味關係
立論,分別與以對症之方,辨析亦頗明確,但據筆者臨床所見,亦不可拘執此論。
鄭謂凡陽虛之人服辛甘化陽之劑二三,口中出現苦、酸、淡、辛、甘等味者,再
服二三劑,而此等病象即行消失,可見是藥物使陽氣運轉,消去積滯,並非藥不
對症,引出病象。昧者不識,見病治病,勤換藥方,鮮不增病,尤屬重要經驗,
一般醫書,少有論及。又鄭氏所說的口糜,滿口生白瘡,現代醫學謂為“口腔潰
瘍。”亦非僅由於胃火旺極所致,治以甘露飲、涼膈散,或用西藥消炎,雖可暫
時告愈,但如吃辛辣煎炒食品,甚至吃炒花生、瓜子,滿口又生白瘡。筆者治蔣
某口糜,細察其面容,蒼白無神,易疲乏,特別怕冷,雖滿口潰瘍,而卻純陰畢
露,先治以炮薑甘草湯加桔梗,連服兩劑,無不良反應;繼以附子理中湯治之,
又服四劑;最後服潛陽丹四劑而痊癒。雖吃煎炒辛辣食物,亦未復發。以後即用
此方,治癒這類患者數十人。

舌腫、舌痛、重舌、舌強、舌麻、舌木、舌縮


按舌證雖有數端 ,不外陰陽兩法。如腫、痛與重者,氣之有餘
也,氣有餘便是火,必有火形可征。如縮與強、麻、木者,氣之不足
也,氣不足便是寒,定有陰寒情形可驗。治腫、痛與重,不外清熱一
法,如黃連解毒湯 143、導赤散 73、大、小承氣 18、21、黃連瀉心湯 144 之

類。治縮與麻、木、強,不外扶陽祛陰,化痰 降逆一法,如白通湯
、薑桂飲
54 、黃芪建中湯
111 、麻黃附子細辛湯
146 、半夏乾薑湯 62 之
155

類。

近來市習,一見舌痛,皆雲舌乃心之苗,皆火為病也,即以冰硼
散 76 吹之,黃連解毒 143 服之。有餘立瘳,不足則殆。

敬評:

㈠知非氏曰,舌之所以能言者,氣機之貫注也。何必執定舌乃心之苗一語以
治舌證?欽安不言之隱,知非饒舌點出,學者當亦豁然矣。

㈡化痰何以不用橘皮、南星、礞石,須知仲景六經方中無此品類,或者漢時
尚未出此藥耶?一噱。

·34·
醫法圓通卷一

【闡釋】
《靈樞》謂:“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通五味矣。”雖然心屬火,
但卻不可如當時市習,一見舌病即從火治。鄭氏析舌腫、痛、重舌諸症,屬氣有
餘,是火,治宜清熱;舌強、麻、木、縮諸症,屬氣不足,是寒,治宜扶陽祛陰,
化痰降逆,仍不外陰陽兩法,是簡明扼要之論。但前人之辨舌與切脈有同等重要,
故舌病自當細察本身的表像。《醫參》謂:“舌雖名為心苗,實與脾、胃維繫者
矣。脾胃和則知五味,……舌尖屬心,舌本屬腎,舌中屬脾,舌左屬肝,舌右屬
肺。舌白者,肺病也,青者肝病也,赤者心病也,黑者腎病也,黃者脾病也。軟
滑者虛,剛燥者實。”《四診抉微》謂舌“赤腫為熱,青黑為寒,鮮紅為陰虛火
旺,淡白為氣虛。”舌病與全身息息相關,臨症尤須細酌。筆者曾治一重舌患者,
前三天晚上睡覺時貪涼,突然大風雨,氣溫驟降,次晨起床,覺說話不爽,以鏡
自照之,見大舌下又生一小舌,服清熱解毒之藥不效,即來求治。餘審其病因乃
感寒,又惡嗅油脂等物,脈浮緊,乃斷定其為受寒,處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
二劑而愈。

喉蛾 ㈠

按喉蛾一證,有少陰君火為病者,有腎氣為病者,有胃中積熱上
攻而致者,有怒動肝火上攻而致者。

因少陰君火為病者,或由外挾風熱,與君火協化;或本經素有火
邪,發洩不暢,上刑於肺,少陰之脈挾咽喉,咽喉窄狹,火氣太甚,
欲發洩而不能,薰蒸於上,而生蛾子。其人定多心煩,小便短赤,口
渴飲冷。若挾風熱,多現發熱、身疼、頭痛。法當祛風清熱,如導赤
散 73 加荊、防、銀花之類。無風熱而獨君火旺為病者,輕則甘桔湯 40,
重者黃連解毒湯 143 之類。

因腎氣不藏,上攻於喉而致者(俗雲陰虛火旺,不知腎氣以潛藏為順,上行
為逆,實由君火太弱,不能鎮納群陰,非陰之虛,實陰之盛,世人錯認)。原由君火弱

而不能制陰,陰氣上僭,逆於咽喉而生蛾子,其人口內肉色,必含青
黑色,或慘黃淡白色,即或唇紅甚,而口氣溫,痛亦不甚,人困無神,
脈必浮空,法宜扶陽,如封髓丹 106、薑桂飲 111、白通 54、潛陽 168 等方,
皆可令服。

·3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因積熱上攻而致者,其人必過食厚味,或胃中素有伏熱,上攻於
肺,亦生蛾子。多煩渴飲冷,二便不利,口臭氣粗,紅腫痛甚。法宜
去積熱,如大、小承氣湯 18、21 ,或平胃散 37 加醜牛、檳榔、大黃、三
稜、莪朮之類。

因怒動肝火,上攻於肺而生蛾子,其人兩脅必痛,動輒躁煩,面
青口苦,脈必弦洪,法宜清肝,如丹梔逍遙散 34、大青飲 15、小柴胡
湯 22 加丹、梔之類。

總之病情變化,非一二端能盡,其實萬變萬化,不越陰陽兩法,
若欲逐經、逐臟、逐腑論之,旨多反晦,誠不若少之為愈也。近來市

習,一見喉症,往往用吹喉散 79、冰硼散 75、開喉劍 ,一派寒涼之
品,甚者刺之,陽證無妨,陰證有礙,認證貴明,須當仔細。

敬評:

㈠知非氏曰:喉至生蛾,其咽必腫痛而甚,有礙食飲,病家多驚恐其證。又
因初起誤治者多,在明醫雖能剖析陰陽虛實,按經用藥,而緩不濟急,病家恐惴,
如外科所配八寶紅靈丹,亦不妨暫用吹喉,以解燃眉,略寬其心。病人得此,心
神稍定,然後按法投方,易於奏效。此知非所經試,亦濟世之婆心也。學者留意。
至於理法,喉屬少陰,欽安究及所因,實為詳明,何多求焉!

【闡釋】喉蛾病者,大多咽喉腫痛,有礙食飲,一般所用吹藥、內服藥,多
係清涼之品,以清火救急,自屬正治。鄭氏所謂因少陰君火為病者,胃中積熱上
攻而致者,怒動肝火上攻而致者,均屬陽症,宜用祛風、清熱、瀉火、去積之法
治之。至於因腎氣不藏,上攻於喉而致者,則屬陰症。但並非陰虛火旺,實由於
陽衰陰盛。其人口內肉色、痛覺、神色及脈象,均不同于陽症,只宜用封髓丹、
薑桂飲、白通、潛陽等方以扶陽,則一般醫家少有道及。近來所謂咽炎、喉炎症,
與此頗相類似,亦有用清熱、消炎藥久治不愈者,用溫熱藥施治,往往能見速效,
可見鄭氏所說是有見地的,筆者在臨症中,對西醫診斷為咽炎、喉炎久治不愈者,
先以炮薑甘草湯加桔梗治之。若不加重,則以附子理中湯加桔梗治之,屢治屢效;
有時亦用潛陽丹治之而愈。


開喉劍:一種草藥,又名八爪金龍,苦、辛、涼,清熱利咽,治咽喉腫痛。

·36·
醫法圓通卷一

兩手膀臂 ①痛

按膀臂痛一證,有因外感風寒,閉塞經絡而作者;有因中氣不足,
內寒阻滯而作者。

因外感風寒而致者,其人定多畏寒、惡風,或發熱而兼頭疼。法
宜宣散,如桂枝湯 118、羌活附子湯 99、麻黃附子細辛湯 155 之類。

因中氣不足而致者,由中宮素虛,真氣不能充週四體,寒邪痰濕,
亦得以阻滯經絡,而痛立作矣。其人定然面白少神,飲食減少,或逢
晦明陰雨而更甚,麗照當空而覺輕。法宜溫中行氣為主,如建中湯 23
倍桂、附,補中益氣湯 88 加羌、附,或理中湯 149 加桂枝、香附。

餘恒見中年老婦 ,每多兩手膀痛而不能舉,時常作苦,究其受
病之由,多起于少年天癸至時,不知保養,洗衣漿裳,輒用冷(火)
〔水〕,以致寒涼傷及經絡,因而天癸不行者亦多。即或體強,而寒
涼不能害,(親)〔視〕為平常,不知人身真氣,有盛即有衰,氣未衰
時,寒涼雖侵,不即為害,迨至中年老時,本身正氣已衰,或兼受一
點寒邪引動,而痛於斯作矣。余每以甘草乾薑湯 42 加鹿茸、桂尖、附
子、蔥、酒治之多效。

近來市習,一見兩手膀痛,每以五積散 26、流氣飲 137,與乎羌活、


荊、防、伸筋、舒筋草、蘇木、靈仙、松節之類,亦多獲效。總不若
辨明外感內傷,陰陽虛實為要。更有手指麻木一證,屬脾氣不能充周
者多,外感者少,兼痰濕亦多。不外溫中行氣為主。如歸脾湯 59 加天
麻、半夏,六君 36、四君 51 加附、桂、香、砂,建中湯 23 倍桂、附加
香附、當歸之類。

敬評:

㈠夫人少年作苦,恃勇力作,迨至中晚之歲,稍能逸豫,勞傷之疾徐發於內,
痛苦立作,見於手膀腳腿者多,粗工不識,任治罔效,往往病人自能體會。何者?
今之痛處,皆昔之勞力處也。欽安此按,識見絕高,深合內經比類從容之法,非


“臂”:原書為“背”,下同

·3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功力精到者,未易臻此,又醫之一大法也,學者不可不知。

【闡釋】兩手膀臂痛,因外感風寒閉塞經絡而作者,法宜宣散;因中氣不足
內寒阻滯而作者,法宜溫中行氣,所用方藥,俱各允當。至謂中老年婦女每多兩
手膀痛不能舉,係由於年輕時經期慣用冷水積寒為病,至衰老時由寒引動而發
痛,故以甘草乾薑湯加鹿茸、桂尖、附子、蔥、酒治多效,可謂是經驗良方。筆
者治中老年男、女手膀痛,無論其由外感風寒閉塞經絡,或因中氣不足內寒阻滯
而作者,統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川烏、草烏、桂枝、延胡索、甘松等治之多效。
鄭氏用甘草乾薑湯加鹿茸等味治中老年婦女兩手膀痛不能舉,雖是經驗良方,但
現今鹿茸昂貴,筆者師其意,改用甘草乾薑湯加鹿角霜、木瓜、延胡索、附片等
治之多效。末論手指麻木一證,多屬脾氣不能充周,或更兼痰濕,故治法仍以溫
中行氣為主,用歸脾、四君、六君、建中加味治之,療效亦可靠。

心痛 ㈠

按心痛一證,有寒、熱之別。他書有雲心為君主之官,其可痛乎?
所雲痛者,實心包也,此說近是。餘謂心、肝、脾、肺、腎並六腑、
周身經絡、骨節、皮膚,有形之軀殼,皆後天體質,全賴先天無形之
真氣以養之(真氣二字,指真陰真陽也。真陰指母之精氣,真陽指父之真氣,二氣渾為
一氣,周流上下四旁,主宰神明,即寓於中)。真氣不足,無論在於何部,便生

疾病,何得有心無痛證之說。夫豈不見天之日月,常有食乎?凡認心
痛一證,必先判明界限,方可。心居膈膜之上,下一寸即胃口,胃口
離心不遠,胃痛而雲心痛亦多,不可不察。細思痛證一條,痛字總是
一個逆字(氣順則氣血流通,必無痛證。氣逆則氣血壅滯,不通故痛)。無論逆在何
處,皆能作痛,皆能傷心,其實非傷有形質之心,實傷無形中所具之
真宰也。若執定有形質之心,是知其末也。心有心界限,包絡為心之
外垣,邪犯心包,即是犯心章本,不必直雲邪不犯心(犯心二字,是犯心
,試問犯心與犯包絡,以何區分?諸書並未剴切指陳,餘謂
君居處氣也)

人活一口氣,氣盛則有餘,為熱邪(不獨能致心痛),氣衰則為不足,為
陰邪(亦不獨能致心痛之疾)。熱與陰上逆,皆能致心痛,當以寒熱兩字判
之便了。

·38·
醫法圓通卷一

若邪熱上幹而痛者,其人必面赤,心煩熱,小便短赤,口渴飲冷。
法宜養陰清火,如黃連木香湯 145、導赤散 73、當歸散 65 之類。

若陰寒上幹而痛者,其人多面青唇白,或舌青黑,喜熱飲揉按,
二便自利。法宜扶陽祛陰為主,如甘草乾薑湯 42,加行氣藥薑、桂、
吳萸之類。亦有陰寒已極,上攻於心,鼻如煤煙,唇口黧黑,爪甲青
黑,滿身純陰,法在不救,急以回陽諸方,大劑投之,十中可救一二。

近來市習,心胃莫分,一味行氣破滯,並不察究陰陽,往往誤事,
一概委之天命,而人事之當盡,不又可廢乎!

敬評:

㈠知非氏曰:此段至理,乃造化根柢,性命之旨圭。奈何泄之于醫,世人不
識,反多訾議。餘觀一部《內經》,軒岐君臣,皆是借天驗人,以人合天,天人
各道。仲景太守《傷寒》一書,太陽、太陰、少陽、少陰、陽明、厥陰,六經亦
不過借天道之流行,暗合人身之度數,借病談機而已。欽安直筆于茲,毋乃太過
乎?雖然,醫道埋沒久矣,如此發揮,守先聖之道,以待後之學者心存利濟,亦
不為罪。倘有能從此深造,治病動合機宜,立言彰闡至理,將不失為軒岐功臣,
斯世和、緩,幸甚全甚。

【闡釋】心痛早在《靈樞》即已論及,有厥心痛、腎心痛、胃心痛、脾心痛、
肺心痛數種。“厥心痛與背相控,善瘈。”“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
夕死,夕發旦死。”略與今之所謂“心絞痛、心肌梗阻”相似,古人謂善治之亦
能有效。清初喻嘉言謂真心痛為寒邪傷其君,必大劑甘草、人參中少加薑、桂、
豆蔻以溫之。厥心痛乃中寒發厥而心痛,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急以朮附湯溫之。
又雲:“諸心痛,心與背相引,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宜急溫其經。”清中葉沈
金鼇謂:“因君火衰微,大寒觸犯,抑或淤血沖心,卒然大痛無聲,色青氣冷,
汗出不休,手足青冷過節,此為真心痛,旦發夕死,夕發旦死,若不忍坐視,亦
可死中求活,用豬心湯煎麻黃、桂、附、乾薑。”鄭氏對於此證,謂先要分清心
痛與胃脘痛之不同,並駁斥心無痛證,只痛在心包之說,而謂凡痛皆由於氣逆,
心痛只有氣有餘之熱及氣不足之寒兩種。而分別以養陰清火及扶陽祛陰之方治
之,可謂切要之論。最後指出一種陰寒已極之心痛,如急以回陽諸方大劑投之,
十中可救一二,當即所謂真心痛、厥心痛之一種,治法與喻、沈兩氏,亦略相似。

·39·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胃痛

按胃痛一證,有飲食、寒熱、虛實之別,切不可執定有形質之胃,

當於胃中往來之氣機上 理會方可。

因飲食停滯於胃,胃中之氣機不暢而致者,其人定見飽悶吞酸噯
(夫)〔臭〕,痛處手不可近,法宜消食行滯,如厚朴七物湯 ,平胃
105

散 37 加香附、麥芽之類。

因胃陽不足,複感外寒生冷食物,中寒頓起而致者,其人必喜揉
按,喜熱飲,或口吐清水,面白唇青,法宜溫中行氣,如香砂六君湯
,理中湯 149 加官桂、砂仁、香附、木香之類。
110

因積濕生熱,與腸胃素有伏熱,過食厚味而生熱,氣郁不舒,而
生熱所致者,其人定多煩躁,唇紅氣粗,大便堅實等情,法宜下奪清
熱為主,如調胃承氣湯 140、大黃木香湯 19、四磨湯 50 之類。

更有一等心胃腹痛,面赤如朱,欲重物壓定稍安者,此是陰盛逼
陽於外之候,法宜扶陽祛陰為急,切不可照常法治之。

近來市習,多以元胡、乳、沒、二皮、朮、稜、五香、枳殼、厚
樸之味投之,果有積滯,主立奇功,若胃腸素虧,必增其害,不可不
知也。

敬評:

㈠于氣機上理會,上乘妙法蓮花經也。夫人身內有胃,乃受飲食之具,譬如
田地,任人播種,秀實憑天,倘遇災祲,而有黃落之恐,田地肯任其咎乎!古人
擬胃曰陽土,欽安論治胃病,當理會氣機,皆一定不易之理法也。學者即不能入
理深談,按定內外陰陽之法,總不至謬治誤人。

【闡釋】因《內經》有“胃脘當心而痛”之說,故一般說胃痛多指胃脘部痛,
但與心、脾、胰、腸等胸腹部疼痛亦有關聯。鄭謂不可執定有形質之胃,當於胃
中往來之氣機上理會,是有見地的。其辨證論治,亦比較切要,令人有下手處。
因飲食停滯而作者,法宜消食行滯;因陽虛複感外寒,或吃生冷食物,中寒頓起
而致者,法宜溫中行氣;因積濕、厚味、氣鬱生熱及伏熱等而致者,法宜下奪清

·40·
醫法圓通卷一

熱。所用方劑,亦多係常用之方。惟有一種心腹胃痛,面赤如朱,欲重物壓定稍
安者,為陰盛逼陽於外之候,則不可以常法施治,而須以扶陽祛陰為急,是比較
特殊的。前人治胃病原則所謂:“寒者溫之,熱者清之,痰則化之,血則散之,
氣則順之,蟲者殺之,食則消之,虛則補之。”亦宜參酌施用。余曾治一胃痛患
者,由於胃陽不足,飲藥飲水即吐,故先以小半夏湯溫胃降逆而止嘔,一劑而嘔
止,繼以理中湯溫中除寒,加官桂、香附以行氣,二劑而痛止;但下肢寒冷,食
少作脹,係中下焦之陽不足,複以附子理中湯加上桂、丁香治之,二劑而痊癒。
約十個月後,複胃痛大作,經診斷乃重感外寒,與內寒相感召而致,先以麻桂各
半湯祛其外感之風寒,二劑而痛減,繼進加味理中湯、甘草乾薑湯加味治之而愈。
又一年後胃痛復發求治,診斷為內傷生冷食積,大便不通,先以大黃附子細辛湯
溫下之,大便通而痛減,繼以理中湯加味扶其脾胃之陽,二劑而痊癒。同一患者,
三次患同一病症,而病因各不相同,治法亦異,故辨證不可不慎。

臍痛 ㈠

按臍痛一證,有陰陽之別。臍居陰陽交界之區,臍上屬脾胃,臍
下屬肝腎。痛在臍上,著重脾胃。痛在臍下,著重肝腎。臍上下俱痛
者,脾胃與肝腎病也(此處又宜分別何經受病為要)。若臍上獨痛,是脾胃之
氣有所滯也(因寒、因熱、因食、因抑鬱又宜知)。審是飽悶吞酸,便知飲食停
而氣滯也,急以消食行滯之品施之,如平胃散 37 加香附、麥芽、枳殼
之類治之。審是喜熱飲揉按而痛即減者,知是脾胃之陽不足,不能化
其陰寒之邪也,法宜溫中,如理中湯 149、香砂六君 110、甘草乾薑湯 42,
加香附、安桂、丁香之類。審是不喜熱飲摩按,得熱而反劇者,知是
脾胃有鬱熱而氣滯也,即以開鬱行滯之法治之,如厚朴七物湯 105 加麥
芽、炒梔、香附之類是也。亦有太陽之邪未解,誤下而邪陷於脾,以
致臍上痛者,其人必先有發熱、惡寒、頭項強痛之候,因下後方見此
痛者,便以桂枝大黃湯 123 治之。若臍下獨痛,是厥陰之氣不宣也,審
是煩滿囊縮,臍下病痛者,厥陰之陰寒太甚也,法宜回陽祛陰,如吳
萸四逆湯 85、白通湯 54 之類是也。審是厥陰熱邪伏而不宣,又或上攻
為喉痺,下攻便膿血,熱深厥深,口臭氣粗之類,法宜扶陰,如雞子
黃連湯 92 之類。

·4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近來市習,一見臍痛,不按界限,一味調氣行血,每以木香、小
茴、當歸、白芍、川芎、枳殼、沉香之類,故有效與不效。誠不若辨
明上下陰陽,治之為當也。

敬評:

㈠知非氏曰:三陰之病,本從肚臍而分。然痛在臍上,有太陰、陽明之不同,
一腑一臟之懸絕,故欽安以飽悶吞酸,定陽明腑病,而用行消之法。若稍上又是
太陽地面,有風寒之判,皆有痛證,且有氣血之區別。學者平時若不詳細講究,
臨證必多疑似,處方不無模棱,斷難萬舉萬當。熟玩此按,悉心討論,自得真詮。

【闡釋】臍正當身半,其上下部位所屬,諸書少有定論。鄭氏謂臍上屬脾胃,
臍下屬肝腎,亦大體近是。臍上痛又分食滯、陰寒、鬱熱及誤下四種,分別以消
食、溫中、開郁及兩解之法治之。臍下痛多是厥陰之氣不宣,由於陰寒者,治以
回陽祛陰之吳萸四逆湯、白通湯;由於伏熱者,治以扶陰之雞子黃連湯。上下陰
陽寒熱之辨甚明,自非一味調氣行血者可比。惟臍痛多與一般所說腹痛有關。他
書對外感、內傷、寒、熱、虛、實腹痛之論治,亦宜參酌施用。筆者治陳姓病患
者,初時臍下隱隱作痛,因淋大雨,衣褲皆濕,臍下痛甚,其人面容黧黑,人困
無神,喜熱飲,以手揉按之,以熱敷熨之則痛減,舌苔白滑,脈浮緊而細,此厥
陰陰寒之氣積滯不通,複受外寒之侵襲,故臍下痛甚。先以大劑麻黃附子細辛湯
治之,附片劑量 60 克,連服二劑,服後臍下痛減。繼用大劑吳萸四逆湯加小茴、
延胡索治之,連服四劑而痊癒。

疝證


按疝證一條 ,有雲左為膀胱氣,右為疝氣,痛時睾丸上行入腹,
或右丸上行而左丸不上行,或左丸上行而右丸不上行,或兩丸並上
頹疝、心
行。他書有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氣疝、狐疝、陰疝、疒
疝、肝疝之異,名目雖多,總無一定不易之理。餘細維此病,竟究只

在厥陰一經也 。雖形象病情不同,而睾丸與陰囊,其理斷無可移者。
餘意睾丸與陰囊上縮,必是陰盛;睾丸與陰囊紅腫,必是熱增。治縮
者重在破陰以回陽,吳萸四逆 85 加桂、砂、小茴,或烏梅丸 28 倍陽藥
之類。治腫者,法宜破陽以扶陰,雞子黃連 92 與瀉肝湯 116 可施。須知

腫縮二字,即盈虛之宗旨 ,肝氣有餘便是火,即囊丸腫的實據。肝

·42·
醫法圓通卷一

氣不足便是寒,即囊丸縮的實據。

又可疑者,今人皆雲兩丸為外腎,何男子有而女子無乎?此理舉
世罕言明晰。余思天一生水,其卦為坎,二陰夾一陽,腰間兩腎與背

脊督脈似之,男女皆具,理實可從。若此二丸 ,男有女無,非無一
定之理,惜後賢窺之未及也。後天既以坎離立極,坎離即是乾坤,坎
離已得一二之數,故複申之曰天三生木,木有陰木陽木之別,陽木曰
ぃ,為長男,二陰一陽,今之呼外腎者即此也,故男子獨具。陰木曰
い,為長女,二陽一陰,其缺在下,今之呼陰戶者此也。夫乾坤交媾

,首生長男長女,後天以坎離代乾坤,而天三生木之旨,即在此處
便見,而玉莖陰戶,亦於此攸分。故仲景配此處屬厥陰,取其至陰陰

極也。玉莖之舉,必須心火下照 ,又可見天三生木之機,此就其形
體而言,其中之精義實微,未可盡泄。堪笑今人以外腎呼之,真是說
夢話也。

查近來市(方)〔習〕,一見疝證,便以小茴、荔枝核、橘核、安

桂、附子、麝香之類,屢屢獲效,究其所用,皆是溫肝之品 ,取核
者(時)〔持〕核以入核之意,理實可從。至於囊丸紅腫,此法斷不可
施,務在陰陽攸分處理會可從。

敬評:

㈠此按落落大方,深入淺出,不愧為醫。

㈡一語成鐵案,誰敢再翻異,餘深服此老吏。

㈢醒豁透露。

㈣闡發至理,暢所欲言,然似斷鼇立極,卻是叫人何處住腳。餘謂醫道須是
知得一步,方許再進一步,終身門外,正不知幾許人也。

㈤再接再厲,乃一讀一擊節,以高唱入雲之筆,繪天地生髮之機,斟酌飽滿,
盡態極妍,可謂寫生妙手。

㈥發揮陰得陽而興之理,尤見精微,然非學養功深,不能道其隻字。

㈦結亦含蓄不盡,唐詩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如熊氏歌曰:要知返
本還原法,須認吾身大藥王。

·4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闡釋】病氣主要是指男子睾丸疾病。俗稱睾丸為外腎,或係由於睾丸形狀
略與腎臟相似,及腎藏精的作用而來,病痛時睾丸上縮,民間亦有稱為走腎的。
此種睾丸與陰囊上縮腫痛之症,一般多稱為疝氣,並有寒疝、水疝、氣疝等十種
名目。張景嶽謂:“疝氣之病,有寒症,亦有熱症,……”鄭氏認為上縮是陰盛,
紅腫是熱增,腫縮二字,即盈虛的宗旨,腫是氣有餘屬火,治宜破陽以扶陰,縮
是氣不足屬寒,治宜破陰以回陽,是扼要而正確的。古人治疝氣有理氣、溫中、
利濕、清熱、行瘀等法,而理氣以止痛尤為重要,張景岳、陳修園均特別重視此
點。陳氏主用五苓散加減,及王肯堂《證治準繩》三層茴香料方,謂該方能治三
十年腫大不愈之疝氣,至今尚可借鑒。筆者治寒疝本溫中行氣之旨,常用四逆湯
加小茴、荔枝核、肉桂、甘松、延胡索煎熬湯藥內服,並外用鹽、花椒、小茴、
木香炒熱熨患處,獲效屢屢,亦從腫縮盈虛悟來。

鄭氏謂疝病純屬厥陰肝經,則未盡當。生殖功能古人多認為與腎間動氣、命
門、相火有關。《奇效良方》謂:“腎與膀胱為臟、腑,其氣相通,連為外腎,
係於睾丸,……乃相連而病者也。”故疝之為病與肝腎均有關係。至於以天一生
水,天三生木,解釋男女生殖器官一段,全屬比擬附會,係受時代科學的局限,
自當予以揚棄。

遺精

按遺精一證,諸書分別有夢而遺,無夢而遺,用心過度而遺,見
色而遺,聞女聲而遺,無故自遺,種種分別,總無一定不易之法。餘

謂不必細分,統以心腎不交 ,神魂不藏為主。

夫人之立身,原以心腎為主,腎氣上騰(指坎氣也),載水氣以交於
心,而心臟涼;心氣下降,使君火以入腎而腎臟溫。神居二氣之中,
晝則從離,夜則從坎,神宰乎氣,氣統乎精,神施發洩之令,氣動而
精自不藏,若雲神令未施,而精自泄,必無此理。又曰魂者神之使也,

人之遺精,每每五更近天明時者居多 ,此刻神已居在寅卯界內,寅
卯屬木,係藏魂之所,魂喜動而木喜發洩,木中有火,濁火易亂其神
明,邪妄之念偶萌,精神自不能守住(白晝不夢,但心邪思淫,陽物即舉,精
,故一發即泄,迅速難留(因其目瞑心未清,肝火最烈,故發速,
即離位,況在夢乎)

非若白晝神在離)。

·44·
醫法圓通卷一

總而言之,神不清而氣虛好色者,十居其八(此證少年最多),神魂
不藏,是其本者。欲使封固,如三才封髓丹 13、桂枝龍骨牡蠣湯 119、
白通湯 54,皆可服也。此三方者,皆是交濟陰陽之功,但非一二劑可
見大功,總要信心得專,多服十餘劑,無不靈應。近來通稱龍、牡濇
精,尚未窺透其中至妙,多以金櫻、粟殼、枸杞、巴戟、蓮須之類治
之,每多不效,由其不知封固之有要也。

敬評:

㈠知非氏曰,此按心腎不交,是客,從俗情也;神魂不藏,是主,談至理也。
凡遇遺精之人,以心腎不交,或由幹濕熱,極不通之語,告之無不首肯。語以欲
熾所致,即弗貼然,又必從而多方文致。故欽安姑存其說以作陪襯,留病人地步,
學者不可不知。

㈡得時而旺,虛靈顯應,濁火一入,喪卻他家至重珍寶,深為可惜。陰符經
雲:“沉木入火,自取滅亡。”蓋言木得火而焚也。此段此理,說得如吳鉤出匣,
寒光逼人。病者若見此書,熟讀百回,可當百貼清涼飲,定占勿藥有喜。

【闡釋】遺精與滑精,其症狀雖有區別,但其病因與發病機理,基本上是一
致的,故滑精亦可列入遺精範疇。遺精病雖有種種不同,其病理機轉總不離乎心
腎二臟。前人論述如“精之藏制雖在腎,而精之主宰則在心。”“心動則相火亦
動,動則精自走。”“心為君火,腎為相火,心有所動,腎必應之”等,都是同
一觀點。鄭氏謂統以心腎不交,神魂不藏為主,並申述說:“神宰乎氣,氣統乎
精,神施發洩之令,氣動而精自不藏,……邪妄之念偶萌,精神自不能守住,故
一發即泄,迅速難留。”所論俱平實切當。其所用三才封髓丹、桂枝龍牡湯、白
通湯三方,都是以交濟陰陽,心腎同治,而收封固之效,與一般只用金櫻、粟殼、
蓮須等收澀藥品,及泛用茯神、遠志、棗仁等安神藥品,固自不同。但臨症時又
當視病者的陰陽虛實而酌采前人常用成方。如陳修園謂:“有夢而遺,相火旺也,
用龍膽瀉肝湯送下五倍子丸多效。無夢而遺是氣虛不能攝精,宜十全大補湯加龍
骨、牡蠣、蓮須、五味子、黃柏為丸常服。筆者遵鄭氏之旨意,對遺精由於腎虛
而致者,即用補腎法來治療。由於腎陽虛而致者,常用附子理中湯加補骨脂、仙
茅、益智仁等;由於腎陰虛而致者,則用六味地黃丸加味。亦有由精關不固,且
滑泄難止者,即用固精的方劑,用秘精丸及金鎖固精丸加減治之。

·4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但本病除藥物治療外,應清心寡欲,注重精神衛生,不接觸淫穢書報,見色
不起淫念,睡前注意勿飲酒,勿過飽,被勿過厚,腳勿受涼,多方注意調攝,始
能痊癒。

·46·
醫法圓通卷二

醫法圓通卷二

大便不利 ㈠

按大便不利一證,有陽虛、陰虛、陽明胃實、肺移燥熱之別。

因陽虛者,由下焦火衰,不能化下焦之陰,陰主靜而不動,真氣
不能施其運行之力,故大便不利,其人定見無神,面目唇口青黑,滿
口津液,不思茶水,雖十餘日不便,而並無腹脹煩躁不安等情,即有
渴者,定喜熱湯,冷物全然不受,他書稱為陰結寒閉者,即此也。法
宜扶陽,如回陽飲 64 加安桂、砂仁,白通湯 54,附子甘草湯 94 之類。

因陰虛者,由火旺傷血,血液枯槁,腸中之糟粕乾澀不行,如船
舟之無水而停滯不動也,其人定多煩躁,聲音響亮,渴欲飲冷,吐痰
幹黃,脈或洪大細數,他書稱為熱結陽秘者,即此也。法宜養血清熱,
如潤燥湯 131、麻仁丸 152、養血湯 135 加麥芽、香附、蜂蜜之類。

因陽明胃實者,由外邪入胃,從胃熱而化為熱邪,熱甚則胃中津
液立亡,故不利,其人定見惡熱,口臭,身輕,氣粗飲冷,與夫狂妄
譫語,痞、滿、實、燥、堅等情,法宜急下以存陰,如大小承氣湯 18、
21 之類。

因肺移燥者,由燥邪乘肺,肺與大腸為表裏,表分受邪,漸及裏
分,其勢自然。其人定多煩渴,皮膚不澤,大便脹甚,欲下不下。法
宜清燥為主,如甘桔二冬湯 43、益元散 134 之類。

以上治法,不拘男婦老幼,皆宜如此。故曰有是病宜是藥,切勿
惑於老、幼、附子、大黃之說也。近來市習,一見大便不利,多用大
黃與滋陰潤腸之香油、蜂蜜、麻仁、郁李、歸、芍之類,並不問及陰
陽,受害實多,而人不察,良可悲也。

·4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敬評:

㈠知非氏曰:細維大腸主糟粕,原自胃中傳入,其勢頗順。《經》曰:胃實
則腸虛,腸實則胃虛。指糟粕出入而言。其所以運化糟粕,則在元氣,元氣出入
升降,運化精微。今病人大便不利,仍是氣機不利,總貴在病機病情上求之。學
者須要先明理法,然後臨證審察的確,或回陽、或清熱、或急下,方有膽量把握。
不然誤下誤清,雖不遭謗,倘用回陽,豈不惑己惑人?欽安指點親切,當細心講
究,亦不可恃有此按,不揣病源,致臨機而仍蹈徒法不能以自行之弊也。

【闡釋】大便不利,一般稱為便秘。歷代醫家對此論述頗多,有熱秘、冷秘、
風秘、氣秘、食秘、濕秘、實秘,虛秘、脾約、以及陰結、陽結諸名,治法方藥
亦多大同小異。鄭氏分為四種是比較切當的。

由於陽虛而致者,即一般所謂陰結冷秘之症,用回陽飲加砂、桂,及白通湯、
附子甘草湯,自屬正治。
《證治要訣》謂:“冷秘由於冷氣橫於腸胃,凝陰固結,
津液不通……宜藿香正氣散加枳殼、官桂各半錢吞半硫丸。熱藥多秘,惟硫黃暖
而通;冷藥多澀,惟黃連肥腸而止泄。”所論亦可供參考。

由於陰虛而致者,即一般所謂陽結熱閉之症,法宜養血清熱,鄭氏主用潤燥
湯、麻仁丸、加味養血湯,誠屬對症之治。前人對此又細分為數種:兼風秘者宜
搜風順氣丸、潤腸丸;兼氣滯者宜蘇子降氣湯加減;兼食秘者宜脾積丸、感應丸;
屬脾約者(脾強胃弱,小便縮而大便鞕)宜脾約丸、麻仁丸、十宣丸。雖不盡當,
亦可供參考。

因陽明胃實而致者,係由外邪入胃,化熱傷津,甚至痞、滿、燥、實、堅,
自當急下以存陰,以大、小承氣湯治之。

因肺移燥大腸而致者,自宜以清燥為主,鄭氏主用甘桔二冬湯、益元散之類,
隨宜施治,亦是切當的。還有由於氣血虛衰而致便秘者,情況亦與此相類,一般
多用八珍湯、導滯通幽湯、蓯蓉潤腸丸、五仁湯、腎氣丸等施治,亦頗有效驗。

末段謂所分四類病情及治法是不分男女老幼皆宜如此,有是病即用是藥,切
勿感於男女老幼附子、大黃之說,並強調用藥,必須分清陰陽,始不致貽害病家,
均屬通達之論。筆者曾治陰結寒閉者多人,大多精神萎靡不振,面容蒼白或黧黯、
惡寒,大便若羊矢。先治以附子理中湯加大黃,俟其便通,即用鄭氏所說回陽飲
加安桂、砂仁,或附子理中湯加肉蓯蓉、火麻仁治之,屢獲良效。

·48·
醫法圓通卷二

小便不利 ㈠

按小便不利一證,有陽虛、陰虛、心移熱於小腸、與太陽腑證中
之蓄尿、蓄熱、蓄血、癃閉諸證。

因陽虛而致者,由下焦陽微,陰寒阻截膀胱之路,陽微無力,不
能化之,故小便不利。其人定無力無神,兩尺必浮空或極勁,口並不
渴,即有渴者,必喜熱湯。法宜扶下焦之陽,如桂苓朮甘湯 120 倍桂加
白蔻、砂仁,或桂棗丸 121 加胡椒、丁香之類。

因陰虛而致者,由下焦血液不足,邪熱遂生(須知焦思則生心火,忿怒
生肝火,思淫動相火,火動於中,不獨此疾,皆是由一念而生,其旨甚微,切不可概謂由外

而生)。熱結於尿隧,閉其水道流行之機,故不利。其人多煩躁,口渴

飲冷,小便或能滴幾點,或短赤而熱痛。法宜扶下焦之陰,如四苓滑
石阿膠湯 53,益元散 134 之類。

因心移熱而致者,由心火太旺,或焦思太過而生心火,心與小腸
為表裏,心熱甚而小腸受之,熱伏小腸,傷及血液,流行失職,而小
便遂不利也。其人病情多與陰虛(法)〔證〕同。法宜清心,如黃連解
毒湯 143 加滑石、木通,或導赤散 73 倍生地之類。

至於太陽腑證中之蓄尿、蓄熱、蓄血、癃閉等證,已詳《醫理真
傳》
,茲不具載。

近來市習,一見小便不利,便以木通、車前、滑石、黃連等治之,
陽實易瘳,陽虛則殆,不可不知也。

敬評:

㈠知非氏曰:前證言胃傳糟粕於二腸,得元氣運化而出。膀胱主溺,與二腸
無涉。知非細維其原,在胃陽明為海,生精生血,化氣行水之宗。且脾為胃行津
液,脾能行水,由水道達於膀胱,膀胱有下口而無上口,須氣化滲沁而出。今病
人小便不利,明是二土失職,中宮少運。《經》曰:陽明主闔。又曰脾胃同處中
州,又可見脾不為胃行津液,故水道不利,如此溯本究源,陽虛、陰虛,一切移

·49·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熱、蓄熱、蓄尿、蓄血、癃閉諸證,有由來矣。再觀仲景五苓散方中,用桂枝、
白朮通陽和脾,義極精微,大具神通手眼。欽安按中執定陰陽實據,加以溫中行
氣,治之必無不效也。

【闡釋】小便不利,原因頗多。鄭氏分為陽虛、陰虛、心移熱於小腸、及膀
胱腑證四種,而分別述其症狀及治則方藥,都是比較切當的。筆者在《醫理真傳》
闡釋(1988 年巴蜀書社出版)一書中對太陽腑證四種有詳細論述,茲不再贅。
惟癃閉一證,尚覺未詳。
《醫宗金鑒》謂:“膀胱熱結,輕者為癃,重者為閉,……
閉者,即小便閉,無點滴下出,癃者,即淋瀝點滴同出。”分辨清晰。其症多為
實熱結於膀胱,甚則少腹脹急,溺管疼痛,治宜清熱,前人多用八正散、五淋散、
導赤散及車前、木通等加減治之。還有因虛癆或偏癱而致小便不利者,則多用理
中、補中、人參養榮、腎氣丸諸方加減治之。又有孕婦轉脬,小便不通者,朱丹
溪用補中益氣湯,隨服而探吐者,投之輒效。譬如滴水之器,上竅閉則下竅不通,
必上竅開而下竅之水出焉。與此相反之尿頻數症,膀胱與腎有寒,老年人居多,
有一夜尿達七、八次者,治以大劑附子理中湯加小茴、安桂、益智仁,筆者曾以
此方治癒老年患者多人。小兒遺溺或尿床者,乃膀胱虛冷,不能禁約,故尿自出
也。夫腎主水,下通于陰,小便者津液之餘也。膀胱為津液之腑,因虛弱內寒不
能約制,其尿出而不禁,故雲遺溺也。夜間不禁,小便睡中自出謂之尿床。宜六
味回陽飲加小茴、益智仁治之,筆者用此方治癒小兒遺尿者數十人,無不應手輒
效。凡此皆本欽安下焦陽微之意而施也。

淋證 ㈠

按淋證一條,諸書載有勞淋、砂淋、血淋、氣淋、石淋之別,是
因病情而立名者也。餘欲求一定之要,諸書俱未明晰,再三追索,統
以陽不化陰,抑鬱生熱為主。大凡病淋之人,少年居多,由其世欲已
開,專思淫邪,或目之所見,耳之所聽,心之所思,皆能搖動陰精,
邪念一萌,精即離位,遂不復還,停滯精道,不能發洩,久久抑鬱生
熱,熬幹陰精,結成砂石,種種病形,當小便便時,氣機下降,敗精
之結於經隧者,皆欲下趨,然尿竅與精竅,相隔一紙,精竅與尿竅異
位同源(同從玉莖而出),尿竅易開,精竅不易啟。不知好色之人,元陽
日耗,封鎖不固,當君火下照,尿竅已開,精竅亦啟,尿欲速出,而
精竅又開,兩竅相啟,彼此牽強,欲行不行,而痛故愈甚也。此二竅

·50·
醫法圓通卷二

原不並開,此證全是並開之故,兩相欲下,停精之結與未結,化與未
化者,皆欲下趨也。精停而結者,有砂、石之形,鬱熱熬而成之也。
好色過度,精未化者,血淋之源也。治砂石貴以清熱為先,而化氣之
品,亦不可少。治血淋,須以扶陽為重,交通上下,而固元尤當知。
此病皆由自取,當其痛如刀割,雖雲可憐,未始非好色之果報也。方
每以八正 7、五淋散 25,功專清熱,亦多獲效。余意此證當於清熱利
水中,兼以化精化氣之品,鼓其元陽,俾二竅不同時並開為主。餘治
此證,以滋腎丸 156 倍桂多效;又常以白通湯 54,專交心腎亦多效;又
常以大劑回陽飲 64 加細辛、吳萸、安桂多效。是取其下焦有陽,而開
闔有節,不至兩相並啟也。但服回陽等方,初次小便雖痛甚,而尿來
覺快者,氣機將暢,而病當解也。此道最微,理實無窮,學者須當細

心求之,勿執法為一定 ,恐未必盡善。而辨認總陰陽兩字,有神無
神,兩尺浮大,有力無力為准。

敬評:

㈠知非氏曰:淋之一證,責在精道。余嘗詢之少年之人,其精中往往有子,
早已廉得其情,百不失一。委是縱欲所致,譬如月缺難圓,金針暗失,人生不免,
殊為恨事。迨至病成痛作,尤征過縱,謂曰自取果報大失也,其何說之辭,治法
扶陽抑陰。如其人神不大衰,加清上焦之邪火,佐以行氣,並囑其清心節欲,自
無不愈也。欽安抉破其情,論辨精詳,自是方家舉止,且為腦後痛下針砭,喚醒
夢夢,以規戒為治法,的是妙人,卻與知非同為快人也。

㈡虛心人語,又是婆心人語。

【闡釋】淋症屬下焦腎與膀胱疾病,與一般小便不利有異。早在《內經》即
有記載。《中藏經》認為有八種:即冷、熱、氣、勞、膏、砂、虛、實,後世醫
書,一般分為五種,而以《濟生方》所說之石、勞、氣、血、膏為較當。諸淋之
成因及治法,各家亦大同小異。但鄭氏所舉缺膏淋,而將石淋、沙淋分列,認為
諸淋均係因病情而立名,其成因統以陽不化陰,抑鬱生熱為主,全由精竅、尿竅
並開,兩相欲下而成,並謂為好色之果報,均屬一己之見,未必全當。但其謂治
砂淋、石淋貴以清熱為先,而化氣之品,亦不可少。治血淋須以扶陽為重,交通
上下,而固元尤當知。其選用滋腎丸倍桂,白通湯及回陽飲加味而取效,確為其
獨特的見解。因沙淋、石淋之成,一為熱邪煎熬,一為陰寒凝結,世俗多重前者,

·5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而忽視了後者。近人用溫陽法治癒尿路結石屢有報導。並主張結石在腎、屬臟屬
陰,當溫陽補腎治之;結石在輸尿管膀胱,屬腑屬陽,當清熱利濕治之。而欽安
在百年前即早有此見解,誠屬難能可貴。筆者治劉某石淋,師鄭氏之法,用五苓
散加上桂以化膀胱之氣,連服二劑而小便稍通暢,脹痛如常。繼用大劑回陽飲加
上桂、細辛、吳萸,附片劑量達 50 克,盡二劑後,自覺稍有減輕。仍用原方加
大劑量,附片增至 100 克,服後小便痛更加甚,囑患者多飲茶水、小便時用力,
將結石沖出,解出如綠豆大之結石一枚,痛始減輕,尿來覺暢。以後繼續服此方,
每次小便來時,尿渾濁,都有細小砂粒。直至尿清無渣滓,小便暢通而全愈,始
停服藥。

膝腫痛 ㈠

按膝腫痛一證,有由外感寒濕之邪,閉塞關節者,有陽虛者,有
陰虛者。

因外感寒濕而致者,或貪涼而足履冷水,或偶受寒邪而經絡閉
塞,漸至兩膝腫痛(諸書有曆節風、鶴膝風之說)。由其寒濕之邪,從外而入,
閉其運行之機。膝處多空虛之地,最易藏邪,氣道壅滯,水濕漸增,
抑鬱生熱,而成膝腫痛之疾。法宜發汗行水為主,如小青龍湯 20,或
麻黃湯 151 加茯苓、澤瀉之類。

因陽虛者,由其素稟 不足,陰邪寒濕叢生,流入下焦關節屈伸
之處;或胃陽不足,過於飲酒,酒濕之邪,流入關節,阻滯不行,而
膝腫痛,但其證多皮色如常,慢腫微痛,實屬陽微不能化陰。法宜溫
固脾腎之陽,如回陽飲 64 加桂、苓、益智、故紙、茴香、砂仁之類。
多服自愈,切不可性急而信心不堅。

因陰虛者,由其素稟陽旺,過食釀酒厚味,濕熱毒邪,流入下焦
關節處,運行不暢,遏鬱而紅腫便生。法宜養陰清熱,兼理氣除濕為
主,如黃連阿膠湯 92 加苓、朮,補血湯 87 加秦艽、羌活、桑根、香附、
麥芽之類。此數法不過明其陰陽大致,究竟認證,全在活法,神而明
之。

“素稟”:原書中此處為“素秉”。原書中兩詞混雜使用,今全部統一為“素稟”。

·52·
醫法圓通卷二

敬評:

㈠知非氏曰:細玩易象,震仰孟,二陰上,一陽下,孔子取為足能走,夫陽
動陰靜,動而在下者足也,震動也,氣之動於下者也。今膝腫痛,或腳氣注痛,
必不便於行,而陽先病矣。所以然者,不外內外二因,醫先識此,知寒邪中於下,
則動於下之氣機不利,而有腫痛流注之證,乃於逐邪之中,審其陽氣之衰盛而多
方照顧,預培其生機,毋使邪氣克正,致勢滔天,不可向邇,矧可撲滅。滔天者,
犯心之謂也,陽微不能化陰之謂也。欽安諄諄于溫固回陽,兼補發汗行水除濕散
結諸法者,通其源,正市習之論者。節其流,學者洞晰源流,治膝腳之證無餘蘊,
壽世活人,大為快情。

【闡釋】此節謂膝腫痛有外感寒濕及陽虛、陰虛三種,分別述其病象病機及
治則方藥,都是比較切當的。其中提到鶴膝風,是膝腫痛中比較纏綿而難治的一
神,薛立齋、喻嘉言俱主用補。喻氏謂:“鶴膝風即風寒濕之痹於膝者也,膝骨
日大,上下肌肉日漸枯細,且未可治其膝,先養其血氣,俾肌肉漸榮,再治其膝
可也。一般風寒濕痹痛多有陰虛症候,更有《金匱》所說曆節風,亦係風寒濕邪
侵入經脈,流注關節所致,今多屬關節炎、類風濕等病症,亦宜用熱藥施治。筆
者治湖北財經學院文某,患此症已十八年,醫藥罔效,專函敍述其症狀謂:“雙
手腕強直不能彎曲,雙肘雙踝關節強直,雙膝關節腫痛加劇,其他關節經常疼痛,
天陰雨加重,兩手臂和小腿肌肉逐漸萎縮。”據鄭氏治膝腫痛、痿躄之理法方藥
分析其病,係由吹大風、淋大雨引起,逐漸發展成關節腫痛強直僵硬。囑先以獨
味甘草湯 250 克煎湯頓服,以清解過去服藥過多所受之藥毒,並以薑、蔥煎湯洗
手足關節處。繼服麻附細辛湯加味,附片、川烏劑量每味 50 克,連服五劑,膝
腫痛有所減輕,能下床扶桌椅站立;然後用大辛大熱藥味以守中複陽,製成丸藥
內服,丸藥內加微量之馬前子,以通絡止痛,消腫散結,筋絡拘孿。服五天后,
大便屙風泡沫涎,症狀又有所減輕,能扶桌椅及牆壁行走。繼服附子理中合當歸
補血湯丸藥五天,此後兩種丸藥輪流服用,症狀更減。約四月時間,即能下床行
走,騎自行車,繼續服藥三月後,即上班工作。

腳氣

按腳氣一證,有由下而上沖作痛者,有只在下作痛者,有大病後,
至午後腳底即發熱作腫作痛,皮色如常,至天明即愈者,有天陰甚而
痛反劇者。

·5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以上數證,悉屬陽虛不能鎮納陰邪,陰氣上騰,乃為大逆,犯心
能令人死。法宜回陽收納為要。如回陽飲 64 加砂仁、故紙、益智、碎
補,與白通湯 54 之類。

若只在下而作腫痛,挾濕亦多,加除濕必效。如或紅腫痛甚,心
煩口渴,小便短赤,乃濕熱結聚下焦也。法宜除濕,濕去而熱自消,
如五苓散 24、雞鳴散 91 之類。更有紅腫痛極欲死,氣喘唇青,小便清
長者,乃是元氣發外,從腳而脫也。法宜大劑回陽為要,切不可按尋
常腳證治之。

近來市習,一見腳腫腳氣發騰,不察虛實,每以蒼朮、苡仁、秦
艽、防己、木瓜、茯苓、桂枝、松節等藥治之,濕邪易瘳,陽虛則殆。

【闡釋】張景嶽謂:“腳氣之說,古所無也,自晉代蘇敬始有此名。然其腫
痛麻頑,即《經》之所謂痹也,其縱緩不收,即《經》之所謂痿也,其甚而上沖,
即《經》之所謂厥也。”鄭氏對腳氣所舉數證,均屬陽虛不能鎮納陰邪,與《內
經》所論相合。如陰邪上逆犯心,能令人死,法宜回陽收納,用回陽飲、白通湯
之類施治。稍後之蜀中名醫唐容川著《醫學見能》亦說腳氣厥逆,或兼下利清穀
者,脾腎之虛寒也,宜加味四逆湯治之。亦與鄭氏之陽虛論治吻合。若由濕熱結
聚下焦而作,則用五苓散、雞鳴散之類,以除熱而濕自消。至於紅腫痛極欲死,
元氣欲從腳脫之症,則只有大劑回陽,始能有救,而不可按尋常腳氣治之。其認
證處方,均能獨抒己見,不囿於前人所論。

喘證 ㈠

按喘促一證,有外感風寒而致者,有太陽證誤下而致者,有胃火
上攻而致者,有濕痰水飲閉塞而致者,有元氣欲脫而致者。

因風寒而致者,由風寒之邪,閉塞肺氣,肺氣發洩不暢,上壅而
喘,必有發熱、頭痛、身疼一段為據(如發熱而無頭痛身疼,或見口唇青,脈
,法宜宣散,
勁之喘,必是元氣外越,不得即以外感風寒閉塞目之,辨認留意切不可少)

如麻黃湯 151,定喘湯 98,小青龍湯 20 之類。

因太陽誤下而致,由太陽之邪未解,既以壅塞,發洩不暢,仍宜

·54·
醫法圓通卷二

大啟其腠裏,俾邪早出。醫者不明其理,見其大燒,以為火旺,妄行
攻下,客邪下陷,愈不得出,壅於胸膈,呼吸錯亂,而喘症立生。法
宜仍舉其所陷之邪,如桂枝湯 118 去芍藥倍桂,或重加(甘)〔幹〕葛
以舉之類,俾欲出者,仍從外出,以解透為妙也。

因胃火上攻而致者,由胃中素有伏熱或與外來之熱邪相協,或胃
中有停滯生熱,熱甚則邪火上攻,熱逼於肺,氣無所主,呼吸錯亂,
而喘證立生,必有大渴飲冷,口臭氣粗,二便不利等情,法宜攻下,
如大、小承氣湯 18、21、白虎湯 55 之類。

因痰濕水飲而致者,由太陽之氣化偶乖,中宮之轉輸失職,水濕
停滯不行,久久中氣日衰,痰水日盛,漸漸上幹清道,壅塞太甚,呼
吸錯亂,而喘症立生,其人定見食少痰多,清水上湧,喉中不利。法
宜溫中除濕,如桂苓朮甘湯 120、理中湯 149 加砂、半、茯苓之類。

因元陽將脫而喘者,由其人陽衰陰盛已極,逼陽于外,陽氣不得
下趨潛藏,陰陽兩不相接,呼吸錯亂,而喘促立生,必現面白唇青,
口舌黧黑,人無生氣,全是一團純陰,此刻有大燒汗出之可畏,法宜
回陽收納,如吳萸四逆湯 85 加丁香、胡椒、砂仁之類,尚可十中救一
二。

凡治喘證,切不可猛浪,先將陰陽情形審明,然後施治,切不可
一味治喘,妄以蘇子降氣湯 81,麻黃定喘湯 98 投之,風寒可施,內傷
則殆。

敬評:

㈠知非氏曰:孟子雲,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又曰:夫志,氣之帥也。又
曰持其志,勿暴其氣,此理可通乎治喘。彼趨與蹶,皆令人氣喘,以其升降紆徐
之機,為作勞所迫促,然一經靜鎮而即平。今氣之喘不由作勞,而亦迫促不舒,
且非靜而能鎮,是孰使之然哉?誠有如欽安所論五因,各因皆有辨認陰陽虛實之
憑據,可謂詳矣。惟元陽將脫之喘,用回陽收納之法,未免駭人,殊不知志為氣
帥,持其志勿暴其氣,正合用薑附之機宜。神機化滅,升降將息,火用不宣,水
體不動,惟有用薑附以養帥,帥如能振,氣即隨之,而號令庶幾中興可冀,此煉
石補天之技,出人頭地之醫,學者視薑附為熱藥,斯得之矣。迨至病人燒退身安,

·5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薑附又能退熱,夫熱屬火,薑附退熱而瀉火,學者視薑附為涼藥,則更妙矣。呵
呵!

【闡釋】喘症或稱喘息、喘促、喘呼、喘逆、上氣、短氣,只是一種症狀,
而非一個病名。許多疾病都可發生喘,故診治亦比較複雜。一般多分為實喘與虛
喘兩類,實喘有風寒及火邪之別,虛喘有陽虛陰虛之異。鄭氏所述五種喘症,第
一、二種屬風寒,故宜散,即誤下邪陷如第二種,仍須提舉,使其外解。第三種
屬火邪,故宜清熱攻下。第四種屬痰濕水泛,故宜溫中除濕。第五種是陽衰陰盛
已極,元陽將脫之危候,須用吳萸四逆湯加味,大熱之劑,始可十中救一、二,
不可妄用蘇子降氣湯、麻黃湯、定喘湯以定喘,以速其亡,都屬經驗之談。筆者
治此症頗多,於拙著《咳嗽之辯證論治》一書內列有專章論述。實喘由於外因者,
有外感寒邪、風寒、風熱、燥熱、及寒邪挾熱等數種,由於內因有痰、飲、水濕、
胃火上沖等數種。虛喘有肺虛、腎陽虛、腎陰虛、腎陰陽兩虛、心陽虛、脾腎陽
虛、心脾腎陽俱虛、胸痹、大氣下陷及產婦作喘等十種。俱論述其病因病象及治
法方藥,並附有部分病例,文繁不能錄引,欲詳究者,可以參閱原書。

汗證 ㈠

按汗證一條,有陽虛者,有陰虛者,有太陽風傷衛者,有陽明熱
盛者。

因陽虛者,由其人素稟陽虛,或用心過度而損心陽,心陽衰不能
統攝心中之液而汗出;或脾胃陽衰,不能收攝脾胃中之血液而汗出;
或肝腎陽衰,不能收束肝腎中血液而汗出。上、中、下三部陽衰,皆
能出汗,統以陽虛名之,其人定多嗜臥,少氣懶言為准,法宜扶陽,
陽旺始能鎮納群陰,陰氣始得下降,陽氣始能潛藏,乃不外亡,法宜
回陽收納溫固為要,如封髓丹 106,潛陽丹 168,黃芪建中湯 146,回陽飲
54 之類。

因陰虛者,則為盜汗,由其人血液久虧,不能收藏元氣,元氣無
依而外越,血液亦與俱出,多在夜分,夜分乃元氣下藏之時,而無陰
以戀之,故汗出也。非自汗出,實氣浮之征也,法宜養血,如當歸六
黃湯 66、封髓丹 106 倍黃柏加地骨皮之類。更有一等陰盛隔陽於外之證,

·56·
醫法圓通卷二

夜間亦汗出,此為陽欲下交而不得下交,陽浮於外故汗出。法宜扶陽,
陽旺而陰不敢與爭,陽氣始得下交,如白通湯 54、補坎益離丹 89 之類。
務要知得陰虛、陰盛之旨,陰虛則火旺,其人定然有神,煩渴飲冷為
據。陰盛則陽衰,其人定然無神,少氣懶言,不渴不飲,即渴喜滾為
據。

因風傷太陽衛分者,由太陽之氣分不足,不能充周於腠裏,毛竅
空疏,風入於內,風為陽邪,善行而動,衛外血液,不得潛藏,隨發
熱之氣機而外出,故自汗淋漓,法宜扶太陽之氣,太陽氣旺,始能勝
邪,仲景之桂枝湯 118 是也。

因陽明火旺而致者,由胃中有火,熱蒸於外,大汗如雨,非若久
病大汗亡陽之證,此則其人大渴飲冷,二便閉塞,煩躁,身輕,氣粗
口臭,法宜專清胃熱,如人參白虎 5、大、小承氣湯 18、21 之類是也。

更有一等汗證,如戰汗、狂汗、黃汗、熱汗、(令)〔冷〕汗、上
身汗、下身汗、頭汗、飲酒食肉汗出之例,亦不可不知。

夫曰戰汗者,由正氣鼓動,與外入之邪氣相攻,客邪外越,驟然
戰慄不已,汗大出,汗止而戰慄自然不作,病即立瘳,瘟疫證中有此
一證。

又曰狂汗者,由外邪入內,隨熱而化,熱乘於心,神識不明,當
正邪相攻,客邪突出,心神不定,其人如狂,大汗如注,邪盡汗止,
而病可立瘳。

又曰黃汗者,汗出沾衣,而衣皆黃也,由脾液發洩不藏,法宜收
納脾胃之元氣,如(薑砂草)理中湯 149 之類。

又曰熱汗者,陽分之症。冷汗者,陰分之驗。

上身獨汗者,陽竭於上也。下身獨汗者,陰脫於下也。上、下二
證,是為久病虛極者言也,總以收納為要。若病未大虛,而上身汗者,
責在氣分有熱,下身汗者,責在血分有火,不可拘執,務在這陰陽互
根處理會。

·5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至於頭項出至頸而還,有風淫於上,有濕熱蒸於上,有蓄血生熱

而蒸於上,須當變通。若是飲酒食肉而即汗出者 ,多由其人素緣胃
熱,一遇飲酒食肉,胃氣即動,熱氣沸騰,薰蒸於上,而汗出於外,
不藥無傷。此有餘之候,非不足可比。

尚有一等絕證,汗出如珠、如油、如雨,種種不治之證。余曾經
驗,急以仲景回陽飲 64 救之,十中每痊四五。當此時也,病家亦委之
命而莫救也,醫家亦委之于絕而莫救也,雖曰天命,又何妨力盡人事
哉!但欲開方,務在單上批寫明白,告誡病家,設或追之不及,不得

歸咎於醫藥,以免後人借為口實 。

目下世人,畏附子、乾薑 ,不啻砒毒,即有當服附子,而亦不
肯服者,不勝屈指矣。嗟乎!陰陽不明,醫門壞極,喜清涼而惡辛溫,
無怪乎陰盛陽衰矣。

近來市習,一見汗出,多以麻黃根、冬桑葉、浮麥、參、芪之類
治之,不在陰陽互根處理會,每多不效。

敬評:

㈠知非氏曰:汗者渙也。《易》曰:汗渙具大號,氣機之外出者然也。然有
病有不病焉,陰陽本是一個,動為陽,靜為陰,外為陽,內為陰,出則俱出,入
則俱入,相隨不離,故曰互根。又曰一而二,二而一。性兼寒熱,熱則動,寒則
凝,機緘本乎自然,故夏則多汗,冬則無汗,勞者多汗,逸者無汗,此不病之常
也。病則無冬無夏,無勞無逸,皆有外越之機,身體必見不安之狀,或因陽虛,
或因陰虛,或太陽中風,或陽明熱越,少陰、少陽、厥陰、太陰無不汗出。欽安
論治,絲絲入扣,學者詳玩熟記,臨症處方,萬舉萬當,何多求焉。

㈡此等之人,汗不是病,乃精不深藏,神不內斂,氣易外越,夏固如此,冬
亦皆然,主潦倒一生,此又相法之可通於醫者。

㈢世人畏薑、附,庸醫誤之也,醫生畏薑、附,火字誤之也。

【闡釋】汗證外感內傷俱有。外感有風、寒,火、濕之殊,內傷有陽虛、陰
虛之異。明代虞摶《醫學正傳》謂:“自汗屬陽虛,衛氣之所司;盜汗屬陰虛,
榮血之所主。”一般醫家多沿其說,鄭氏治陽虛自汗主回陽收納溫固,用封髓丹、
潛陽丹、黃芪建中湯等治之;治陰虛盜汗主養血,用當歸六黃湯、封髓丹倍黃柏

·58·
醫法圓通卷二

加地骨皮等治之,均屬對症之良方。至陰盛隔陽之盜汗,則須用白通湯、補坎益
離丹治之。陰虛而致之自汗,則又宜在益陰方中稍加參、芪、朮,如黃芪六一湯
之類治之。其由外感引起如風傷衛分及陽明熱甚之汗證,則須分別用桂枝湯,人
參白虎湯,及大、小承氣湯等以治之。如有傷於暑熱及濕熱之汗證,又當于宣散
中稍加清暑去濕之藥,始為適當。其餘戰汗、狂汗、熱汗、冷汗、上身汗、下身
汗、酒食汗等,鄭氏均一一道及,可謂賅備。至於汗出如珠、如油、如雨之絕症,
亦以回陽飲治癒十之四五,足征其膽識過人。並指斥時人畏薑、附如砒毒,醫亦
喜清涼而惡辛溫,皆由不在陰陽互根處理會,故治多不效,實足發人深省。余曾
治一外感引發之陽虛汗症,即本鄭氏所說加以化裁而施治。患者夜間房屋倒塌冒
受風寒,大汗淋漓而昏倒,次晨來治仍頭痛、發熱、惡風,大汗不止,治以桂枝
湯而病情減輕,但稍動作即汗大出,隨用黃芪建中湯及加味附子理中湯以扶其脾
胃之陽,各服二劑,而汗止病癒。

健忘

按健忘一證,固有陽虛陰虛之別,然亦不必拘分,統以精神不足
為主。

凡人稟二氣以生(二氣即陽精陰精也)。二氣渾為一氣,神居二氣之
中,為氣之宰,故曰精氣神。二氣貫於周身,神亦遍於周身。精氣足,
則神自聰明。故無所不知不曉。精氣衰則神昏,故時明時昧,猶若殘
燈之火,欲明不明,不能照物。此病老年居多,少年卻少,即有如斯
之少年,其所傷損不異乎老人也。此病法宜交通陰陽為主,再加以調
養胎息之功,攝心於宥密之地,久久行之,亦可複明。如將竭之燈,
而更添其膏也。方用白通湯 54 久服,或桂枝龍骨牡蠣(散)〔湯〕119,
三才〔封髓丹〕13,潛陽 168 等湯,緩緩服至五六十劑,自然如常,切
勿專以天王補心 27,寧神 61,定志 97 諸方,與參、棗、茯神、遠志、
朱砂一派可也。

敬評:

㈠知非氏曰:邵子詩雲:耳目聰明男子身,鴻鈞賦與不為貧 。病至健忘,


鴻鈞:亦作“洪鈞”,鈞指陶鈞,制陶器用之轉輪。用喻上天的造化。鴻:大也。詩意謂造化賦予耳聰目
明,何優窮達貧富。

·59·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賦畀之衰危矣。欽安定以精神不足,透出神昏之所以然,理明法立,非淺見寡聞
所能窺測,苟能按方用藥,可療此疾,又何必深究,所以此一段乃性靈文字,不
在醫例,亦不得作醫書觀。夫神與氣精,是三品上藥,獨神是火,為先天之元陽,
不但統制氣精,而氣精皆神所生。故此火宜溫不宜涼,宜養不宜折。病人但能存
此火,尚可施治。此火一滅,精氣絕而其人死矣,豈但健忘一證,即一部《醫法
圓通》之死證,皆此火之衰絕耳。凡醫因何而不敢放膽用薑、附以活人耶?全龍
點睛,正在此處。學者著眼至攝心宥密,乃培養此火種之法。欽安之醫之心之學,
亦於是乎在。

【闡釋】健忘即記憶力減退。鄭氏認為不論陰虛、陽虛,統以精神不足為主,
故其治亦以交通陰陽,再加調養胎息之功,攝心於宥密之地,久行自效。即是要
講究精神衛生,減少憂思焦慮,使頭腦寧靜,情緒穩定,健忘自可消失。至於藥
物治療,前人多用補心、寧神、定志諸方,亦往往有效。鄭氏則謂不可專恃這一
派藥物,而應以白通湯、桂枝龍骨牡蠣湯、三才封髓、潛陽丹等緩服久服,益元
陽,增精氣而強腦力,記憶力自然可以恢復。對於陽虛病人,尤為適宜。

驚悸 ㈠

按驚悸一證,名異而源同(同在心經也)
。驚由神氣之衰,不能鎮靜;
悸由水氣之擾,陰邪為殃。二證大有攸分,不得視為一例。餘意當以
心驚為一證,心悸為一證,臨證庶不至混淆,立法治之,方不錯亂。

夫曰驚者,觸物而心即惶惶無措,偶聞震響而即恐懼無依,此皆
由正氣衰極,神無所主,法宜扶陽,交通水火為主,如白通湯 54,補
坎益離丹 89 之類,多服自愈。

悸者心下有水氣也,心為火地,得陰水以擾之,故心不安,水停
心下,時時蕩漾,故如有物忡也。法宜行水為主,如桂苓朮甘湯 120,
澤瀉散 100 之類。若悸甚而心下痛甚,時聞水聲,又當以十棗湯 3,決
堤行水,不可因循姑惜,以釀寇仇也。

近來市習,一見驚悸,並不區分,概以安魂定魄為主,一味以龍
骨、朱砂、茯神、遠志、棗仁、參、歸治之。治驚之法,盡於斯矣。

·60·
醫法圓通卷二

敬評:

知非氏曰:《經》曰:陽氣者,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欽安分驚
為一證,以為正氣衰微,神無所主,法宜扶陽,與內經吻合,自是方家舉止。分
悸為一證,指為心下有水氣,亦合仲景之法。凡醫皆能如此認證,言言有物,謂
有不愈之病,吾不信也。

【闡釋】驚悸多指心不安寧,心跳不適之狀,鄭氏謂兩者名異而源同。驚由
神氣之衰,不能鎮靜,悸由水氣之擾,陰邪為殃,二證治各不同,是有見地的。
治驚宜扶陽,交通水火為主,應服白通湯、補坎益離丹;治悸宜行水,應服桂苓
朮甘湯、澤瀉散一類方劑。甚者應以十棗湯峻逐其水,誠屬治各有當。前人治驚
悸謂因傷於寒者,仍須遵仲景法分別用桂枝甘草湯、炙甘草湯、四逆散等加減施
治。因心虛血虧者用養心湯、養榮湯。因心氣虛怯者宜溫膽湯、小建中湯。因痰
飲氣鬱者,宜茯苓飲、四七湯加味治之,亦足供臨症參考。但均不及鄭氏之簡明
扼要。現代醫學所說的心肌疾病、心臟神經官能症、及心律不齊等,亦均常有驚
悸、怔忡的病象,亦可用此諸方加減施治。筆者曾治一林某患者,其面容青黯無
神,飲食減少,怕冷,口雖幹而不思茶水,心慌心跳,惶惶不安,猜疑他人而恐
俱,心律失常,有時一分鐘達 120 次。先治以補坎益離丹,使其心腎相交,自覺
較前安寧。繼則治以白通湯,附片劑量 150 克,重在回陽,使水火相交,而調和
上下,則在蔥白一味,能引心火下交於腎,啟腎水上交於心,陰陽相交,而水火
互根矣。連服十劑而愈。

不臥 ㈠

按不臥一證,有因外邪擾亂正氣而致者,有因內傷日久,心腎不
交而致者,有因卒然大吐大瀉而致者,有因事勢逼迫,憂思過度而致
者。

因外感而致者,由邪從外入,或在皮膚,或在肌肉,或在經輸,
或在血脈,或在臟腑,正氣受傷,心君不安,故不得臥。必須去其外
邪,正複神安,始能得臥。醫者當審定邪之所在,如汗出不透者透之,
熱鬱不泄者泄之,氣化不得化者化之,樞機失運者運之,可吐者吐之,
可下者下之,可溫者溫之,可涼者涼之,按定淺深病情提綱,自然中
肯。

·6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因內傷而致者,由素稟陽衰。有因腎陽衰而不能啟真水上升以交
於心,心氣即不得下降,故不臥。有因心血衰不能降君火以下交於腎,
腎水即不得上升,亦不得臥。其人定見委靡不振,氣短神衰,時多煩
躁,法宜交通上下為主,如白通湯 54,補坎益離丹 89 之類。

因吐瀉而致者,由其吐瀉傷及中宮之陽,中宮陽衰,不能運津液
而交通上下,法宜溫中,如吳萸四逆湯 85,理中湯 149 之類。

因憂思而致者,由過於憂思,心君浮躁不寧,元神不得下趨,以
交于陰,故不得臥。此非藥力可醫,必得事事如意,神氣安舒,自然
能臥。若欲治之,亦只解鬱而已,如歸脾湯 59、鞠鬱丸 169 之類。

近來市習,一見不臥,便謂非安魂定魄不可。不知外感內傷,皆
能令人不臥,不可不辯也。

敬評:

㈠不臥一證屬少陰,于何征之?仲景《傷寒論》曰:少陰之為病,脈微細,
但欲寐也。但欲寐者,但想臥而不得臥,即不臥之深文,故屬少陰。學者凡遇不
臥之證。拿定提綱,再審所因,罔不中肯,此扼要之法也。

【闡釋】不臥亦稱不寐,即失眠症。鄭氏分為四種論治,是恰當的。由外邪
侵入人體,多引起發熱、疼痛等全身疾患,擾亂正氣,使心神不寧,而致不得臥,
必須審其邪之所在,按定病情深淺,用透、泄、化、運、吐、下、溫、涼各法治
之。一般透汗可用葛根解肌湯,泄熱可用人參白虎湯,化氣可用五苓散,樞機失
運可用小建中湯,吐可用瓜蒂散,下可用三一承氣湯,可溫者如下後複發汗,晝
日煩躁不得眠,身無大熱者,宜乾薑附子湯,可涼者如傷寒大熱,幹嘔呻吟,語
不得眠,宜服黃連解毒湯,瘀血者,可用犀角地黃湯。邪去正複,自然得寐。
《傷
寒論》所述之各種不寐,多屬此類,宜各以原方加減治之。其因內傷而致之不臥,
常由精神刺激及情緒波動而發生或加重。鄭氏認為係心腎陽衰,水火不能正常升
降,故用白通湯及補坎益離丹以交通上下,自能得臥。其由吐瀉過甚而致之失眠,
則外、內因俱有,主要是傷及中宮之陽,轉輸失職,法宜溫中,以吳茱萸湯、理
中湯之類治之。至於因憂思過度而致之不臥,則須重視精神治療,藥物治療只宜
解鬱,如歸脾湯、鞠鬱丸之類以作輔佐治療,分析比較詳細,比一般只用酸棗仁
湯、養心湯等通方,更切實用。余治心腎陽衰,及傷及中宮之陽而失眠者,除用
補坎益離丹、理中湯外,常配合桂枝龍牡湯加附片,輪流服用,取得滿意效果。

·62·
醫法圓通卷二

痢證

按痢證一條,舒馳遠先生分為四綱,曰秋燥、曰時毒、曰滑脫、
曰虛寒,甚為恰切。餘謂此四法中,燥證十居其八,時毒十居二三,
滑脫與虛寒十居四五,但辨察之間,不可無法。

燥證之痢,裏急後重,日雖數十次,精神不衰,喜飲清涼,法宜
清潤,(始)〔如〕甘桔二冬 43 是也。

時毒之痢,裏急後重、多見發熱身疼,一鄉一邑,病情皆相似也,
乃是時行不正之氣,由外入內,伏於腸胃,與時令之燥氣相合,膠固
腸胃而成痢,法宜升解,如人參敗毒散 6,葛根芩連 164 之類。

滑脫與虛寒之痢,二證情形雖異病原則同,總緣中宮陽衰,運轉
力微,陰邪盤踞腸胃,阻滯元氣運行之機,雖有裏急後重之勢,糞出
尚多,非若秋燥、時毒之痢,每次便時,不過幾點而已。其人多見面
白無神,四肢困倦。法宜溫固為主,如附子理中湯 95,理脾滌飲 150 之
類。總之白痢赤痢,痛甚裏急後重劇者,燥熱之征;不痛,裏急後重
微者,虛寒之驗。他如純白如魚腦,如豬肝,如塵腐,大熱不休,口
噤不食,呃逆頻添,種種危候,雖在死例,然治得其法,十中亦可救
二三。余亦常遇此等危證,審無外感,無邪熱,每以回陽收納法治之,
多效。但大熱不休一條,審察其人煩躁飲冷有神者,以調胃承氣治之。
若無神安靜不渴,急以回陽大劑治之,亦易見效。若妄以陰虛,而以

養陰 法治之,百無一生。

近來市習,一見痢證,便以黃芩芍藥湯 148,與通套痢疾諸方治之,
究其意見,無非清熱導滯,調氣行血而已。不知氣血之不調,各有所
因。知其所因而治之,方是良相,不知其所因而治之,皆是庸手。

敬評:

㈠知非氏曰:夫痢,險症也,最多危候,庸手無論矣。歷來諸名家,亦少會
歸,惟陳修園先生《時方妙用》中論痢最佳,緣熟習傷寒所論,治法推本六經,


“養陰”:原書為“養陽”,從文意及下文闡釋改。

·6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方是仲景方,法是仲景法,未嘗于仲景外,稍參時法,分經治病而不治痢,其得
力於傷寒者深矣。餘恒遵用其法,百發百中,人鹹訝其神奇,其實以古方治今病,
今月古月豈有異乎?在有心人自為領取耳。欽安所論詳盡,鄙心為之一快。

【闡釋】痢症是一種消化道的傳染病,臨床症狀主要是腹痛、腹瀉、裏急後
重,便膿血幾項。一般所謂白痢、赤痢、秋痢,是就其便色及時令而立名。古醫
書稱為腸澼、滯下,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始立痢病之名,歷代醫家論述頗
多。大多認為病變的部位在腸胃,病因、病機主要由於飲食生冷,積滯、及濕熱
時毒,亦有由於寒濕者。《醫宗必讀》謂“痢起夏秋,炎蒸鬱熱,本乎天也;因
熱求涼,過吞生冷,由於人也。”《丹溪心法》“謂時疫作痢,一方一家之間,
上下傳染相似。”可知古人對其有季節性及傳染性早有認識,與現代醫學謂本病
為細菌及原蟲感染為不悖。

治療痢疾每因新久而不同。初痢多由濕熱積滯與氣血不調,故常用利濕、清
熱、去積滯、調氣行血諸法。利濕常用五苓散、導赤散,清熱常用葛根芩連湯、
白頭翁湯,去積滯常用枳實導滯丸、大小承氣湯,調氣行血常用芍藥湯、導氣湯。
故初痢的治療,原則上只能用清、利、下、和諸法,而不能用補,補助邪氣,以
使病情加重。至於久痢,則已成纏綿不愈,或時愈時發的慢性疾患,在治療方面,
固本宜溫宜補,治標則宜止宜澀。一般補脾多用理中湯、補中益氣湯、香砂六君
湯。補腎多用腎氣丸、四神丸。止澀多用真人養臟湯,赤石脂禹餘糧丸。至於各
種兼證,則須視具體情況而有不同的治法。鄭氏根據舒馳遠治痢法分為四綱,前
兩種秋燥、時毒,因有時令性與傳染性的不同,但多屬於熱毒為害,故宜清潤升
解,以甘桔二冬湯、人參敗毒散、葛根芩連湯之類治之。鄭氏則特重滑脫與虛寒,
此為寒濕陰邪盤踞腸胃,阻滯元氣運行之機,為他書所少道及,總緣中宮陽衰,
運轉力微,故宜溫固之附子理中湯治之。其他幾種危候,除大熱不休,煩躁飲冷,
有神者治以調胃承氣湯。若面白無神,四肢困倦,均須以回陽大劑治之,始能見
效。若以為陰虛而以養陰法治之,則百無一生,允屬經驗之談。筆者治劉某久痢,
自夏迄冬,大便溏池,每日五、六次,稍吃多脂油膩食品,則腹瀉加重,吃生冷
食品,則腹痛而瀉,其人面容蒼白,困倦無神,四肢軟弱無力,舌質淡,苔白膩,
脈沉細,治以附子理中湯加減,先後服藥十六劑而全愈。

呃逆 ㈠

按呃逆一條,有陽虛、陰虛、元氣將絕之別,不可不知也。

·64·
醫法圓通卷二

因陽虛者,由中宮之陽不足,以致陰邪隔據於中,阻其呼吸往來
接續之機,其人定見無神,安靜,不食不渴。法宜溫中降逆為主,如
理中湯 149 加吳萸、半夏之類。

因陰虛者,蓋以陰虛由於火旺,火邪隔拒於中,阻其上下交接之
氣。其人定見躁暴,飲冷惡熱,精神不衰,二便不利,法宜苦寒降逆
為主,如大、小承氣湯 18、21 之類。

因元氣將絕而致者,蓋以元陽將絕,群陰頓起,阻其升降交接之
機,其人或大汗自汗出,或氣喘唇青,或腹痛囊縮,或爪甲青黑,或
頭痛如劈,目(皆)〔眥〕欲裂,耳腫喉痛,種種病情,皆宜大劑回陽
降逆,十中亦可救二三,如吳萸四逆湯 85,白通湯 54 之類。

近來市習,一見呃逆,陰陽不分,一味以橘皮、半夏、竹茹、丁
香、柿蒂等藥治之,亦有見效,終不若辨明陰陽治之為當也。

敬評:

㈠知非氏曰:欽安論此一條,不在證名上論治,專在所因上談法,是一段聰
明文字,是此症聰明治法,學者能識此聰明之理法,必是良醫。

【闡釋】呃逆是氣由下沖上,出於咽喉,呃逆作聲,聲短而頻,其症有虛有
實,鄭氏所舉陽虛、陰虛及元氣將絕之呃,係由於陰邪或火邪隔絕於中,阻其上
下交接之機而致,故分別用溫中降逆、苦寒降逆、回陽降逆之方以治之。凡此皆
屬虛損之呃。前人論此症謂有寒、熱、痰、氣、食數種。寒呃宜橘皮湯、丁香散、
或生薑二陳湯;熱呃宜安胃飲;痰火呃宜芩連二陳湯,或竹瀝湯;氣呃宜丁香柿
蒂湯,或木香勻氣散;食呃宜加味二陳湯,或和中飲。陳修園則主以旋複代赭湯
治之,以其中藥物具備祛痰、鎮吐、降逆、溫胃、補虛諸作用,自可隨證加減施
治。至於久病、重病忽發之呃逆,及因虛損誤攻而致之呃逆,均為胃氣將絕之危
候,預後多不良。

反胃

按反胃一證,有陽虛、陰虛之別。

因陽虛者,蓋以陽衰,則不能鎮納僭上之陰,陰邪過盛,勢必與

·6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陽相拒,一切經火烹調之物,皆不能容,故下喉數刻,或二三時,乃
仍吐出,其人定見脈大而空,或勁如石,言語一切無神,困倦喜臥,
法宜回陽降逆為主,如吳萸四逆湯 85、半夏生薑湯 62 之類。諸書亦雲
朝食暮吐,為命門無火,不能薰蒸,果稱灼見,但用藥多以陽八味 71,
大補元煎 16 治之,為補命門必用之藥,舍此二方,無從下手。餘嘗試
之,多不見效。所以然者,二方概以熟地為君以補陰,棗皮以滋陰,
丹皮以瀉火,用桂、附僅十中之二三,試問既曰命門無火,理宜專用
桂附以補火,何得用地、棗以滋陰,丹皮以瀉火乎?此皆景岳不讀仲
景之書,而未明陰陽之道也。在景嶽以為,善補陽者,于陰中求陽,
故用一派養陰之藥,雜一二味補火之品於中,而謂陰中求陽,至極無
二之法,獨不思仲景為立法之祖,于純陰無陽之證,只用薑、附、草
三味,即能起死回生,並不雜一養陰之品,未必仲景不知陰中求陽乎?
仲景求陽在人身坎宮中說法,景岳求陽在藥味養陰裏注解,相隔天
淵,無人窺破,蒙蔽有年,不忍坐視,故特申言之。

因陰虛者,蓋以陰衰不能制火,火拒於中,氣機有升無降,故飲
食下喉一刻,仍然吐出,其人定見精神不衰,聲音響亮,煩躁不甯,
關脈必洪大有力,法宜苦寒降逆為主,如大、小承氣湯 18、21 之類。

他書議論紛紛,愈出愈奇,去理愈遠,不可為法。其中因受雖異,
總以一逆字定之,逆則以陰陽判之便了。

敬評:

㈠知非氏曰:斯文宗孔孟,講武宗孫子,注疏宗程朱,百家眾技者流,鹹存
而不論,以故朝野相安,道一風同,稱郅治焉。獨至於醫,為斯世所不可缺,雖
窮鄉僻壤,亦有郎中,而趨向各不相侔,聖凡迄無定論,草菅人命,亦不為怪,
此改疑案(邑)〔悒〕於懷(泡)〔抱〕久矣。欲互相商榷,又少知音。今于批
評欽安書,至反胃一證,其駁景嶽用藥,大為有理。因思市醫,宗後世諸家者多,
後世諸家之書,又多於古人。古人分六經,後人分五經。古人立方不講藥性,後
人立方專究藥性。古人方效,而今人不用。後人方不效,今人樂於從事,反詆古
人之方為太重,後人之方為輕而合宜。古人不立症名,後人多立證名。古人不以
脈定證,後人能以脈知病。古人只論六陰陽,後人論千陰陽、萬陰陽,群言淆亂

·66·
醫法圓通卷二

衷諸聖。今人竟舍古人而從後人,視古人為不可知,後人乃可法,反覺後來居上。
以故《靈》、《素》、《難經》及《傷寒》成為畏途,而人命直為兒戲矣。餘誠
不知醫,鄙意總以能讀古人之書,得古人之心法,有古人之方,治今人之病,或
生或死,與古人相合,於今人無誤方為醫者,未知是否,祈閱者教之。

【闡釋】反胃與噎膈相似而實異,噎膈患者不能進食,食入即吐,多由於津
液乾枯,胃脘閉小,食物被阻於膈上而不能入。反胃患者一般能食,但常於數小
時後原物吐出,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自古認為虛寒之證,陳修圓
主以吳萸飲、獨附丸、附子理中湯、及六君加薑、附之類治之,亦屬回陽降逆之
法。張景嶽則謂:“虛在中焦而食久反出者,宜五君煎、理中湯、溫胃飲、聖朮
煎之類主之。”“虛在下焦而朝食暮吐,或食入久而反出者,其責在陰,非補命
門以培脾土之母,則火無以化,土無以生,亦猶釜底無薪,不能腐熟水穀,終無
濟也,宜六味回陽飲,或人參附子理陰煎,或右歸飲之類治之,此屢用之妙法,
不可忽也。”鄭氏謂試用張氏之方,每多不效,由其係以熟地為君,于陰中求陽,
不如宗仲景四逆之法,用回陽降逆之效更強,自是另有見地。至於謂陰虛之反胃,
須用苦寒降逆之大、小承氣湯,更是他書所少見。趙養葵《醫貫》謂:“反胃大
便秘少若羊矢然,必須外避六淫,內節七情,飲食自養,滋血生津以潤腸胃。”
是反胃之症,用藥雖重于扶陽、而飲食調養則宜進清潤滋養食物以補其陰液,一
部分患者體質須于補陽中兼顧其陰,亦是合理的。張景岳自謂其陰中求陽諸方為
“屢用之妙法”,足見其亦有一定之效驗。但筆者臨症,對因陽虛而反胃者,仍
宗鄭氏之說,以回陽降逆為主,常用附子理中湯加吳萸、半夏治之。

顛 ①狂

按顛狂一證,名異而源同(同者同在心經也)。顛虛而狂實,顛為心
陽之不足,神識昏迷(顛者,言語重複,喜笑無常,作事無緒,皆由心陽不足,神識
不清,寒痰易生,上閉心竅,亦能使人顛顛倒倒。然專於治痰,便是捨本逐末,不可為法,

。狂乃邪火之橫行,神無定主(狂者,
交通上下,是為治本握要法,宜細心體會之)

本由邪火乘心,亂其神明,神無所主,故大叫狂妄,登高棄衣,親疏不避,治之專以下奪清

。治顛貴於養正
熱為主) ,兼以行痰;治狂務於祛邪,滅火為要。白通
54 、梔豉 117,主于交通,陰顛陽顛可療;大、小承氣 18、21,專行攻下,
狂妄能醫。其中尚有夙孽冤憑,尤當急作善功懺悔。


“顛”:今作“癲”,本書尊重原文,均作“顛”,不改

·6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近來市習,治顛專以祛痰安魂定魄,治狂每以清火降痰,亦多獲
效。終不若握定金針,臨證有據也。

敬評:

㈠知非氏曰:扶正治顛,下氣治狂,名論不刊。

【闡釋】顛、狂、癇三症,古醫家無定說,但多認為是心經(腦神經係統)
疾病,其症狀亦各異。與現在所見的顛癇及各種精神病頗相類似。
《難經》謂重
陽者狂,重陰者顛。顛者多靜而抑鬱,是陰盛而陽衰,是易生寒痰而迷心竅;狂
者多動而暴躁,是陽盛而陰衰,致火邪亂其神明而妄行。鄭氏斷為顛虛而狂實,
顛為心陽不足,神識昏迷;狂乃邪火橫行,神無定主。治顛宜養正行痰,治狂宜
祛邪滅火,原則亦頗切當。惟方用白通、梔豉,主於交通,大、小承氣,專於攻
下,似嫌過簡。前人對此症之論治,謂養正可用歸脾湯、養心湯、安神丸等加減;
清火可用瀉心湯、涼膈散加減,亦可供臨症參考。至謂其中尚有夙孽冤憑,尤當
急作善功懺悔,除其涉及迷信外,亦頗有精神治療的意味。古人對此症之心理社
會原因,亦早有認識。《中藏經》謂:“病者之樂、喜、好勿違背,亦不可強抑
也。”《丹溪心法》謂:“五志之火因七情而起,郁而成痰,故為顛、癇、狂妄
之證,宜以人事制之,非藥石所能療,也須察其由以平之。”《醫學正傳》謂:
“曰顛曰狂,……多為求望不得志者有之,故治療此症,須審察其原因,精神治
療與藥物治療相輔而行,其效始佳。”至於因外邪感染、錯誤治療,飲食及藥物
中毒,及胎中受毒而發之顛狂,前人亦每有論及,則須對症施治,始為適當。

脹滿

按脹滿一條,諸書分別有膚脹、腹脹、水脹、氣脹、血脹、蠱毒
之名,總無一定之旨歸。餘仔細推究,因太陽失職,氣化失運而致者,
十居七八,因吐瀉傷中,尅伐元氣而致者,十居四五;苦蠱毒則另有
由致。

所謂因太陽失職者何?蓋以太陽為一身之綱領,主皮膚,統營
衛,臟腑經絡骨節,莫不咸賴焉。太陽居坎宮子位,一陽發動,散水
精之氣於周身,乃眾陽之宗,一元之主也,故稱之曰太陽,至尊無二
之意也。乃人不知保護,內而七情損之,外而六客戕之,以致一元傷
損。運化失於皮膚,則膚脹生;運化失於中州,則腹脹作;運化失于

·68·
醫法圓通卷二

下焦,則陰囊腳脹起。水逆於肺,則生喘咳;水逆於腸,則生泄瀉;
水注于左,注於右,留於上,留於下,留於中,化而為痰,則有五飲
之說。水脹之源,皆本於斯。

至於氣脹者,乃元氣散漫之征。多起於大病、久病,或吐瀉,或
過於尅伐,傷於一元。

血脹者,周身浮腫而皮色紫紅,是氣衰而陰乘於上也。亦有周身
浮腫而小腹鞕滿,小便短赤,是陽衰於下,而陰不化也。

總而言之,萬病起於一元傷損,分而言之,上中下各有陰陽,十
二經各有陰陽,合而觀之,一陰一陽而已。更以陰陽凝聚而觀之,一
團元氣而已。至於受病淺深,各有旨歸,然分類以治之,未始不當,
但方愈多而旨愈亂,若不再行推醒,拈出旨歸,將來後學無從下手。
當今之際,誰非見腫治腫,見脹消脹者哉?餘意此病治法,宜扶一元
之真火,斂已散之陽光,俾一元氣複,運化不乖,如朮附湯 44,薑附
湯 113,真武湯 130,桂苓朮甘湯 120,附子理中湯 95,麻黃附子細辛湯 155,
附子甘草湯 94 之類。

以上數方,各有妙用,膚脹、水脹、氣脹、血脹、腹脹,皆能奏
功。惟蠱毒則另有治法,然蠱有自外自內之別。

自外者何?埋蠱厭人一法,蠻方最多。或蛇,或蟲,或龜,或鱉,
煉而成之,或於食物放之,或於衣被放之,人中之者,久久面黃肌瘦,
腹大如鼓,不久即死。蓄蠱之人,家道順遂,自喜術靈,而不知造孽
已深,不可解也。
《匯參輯成》
、《石室秘鐸》
,各家書上,皆有妙方,
茲不具載。

自內者何?若《易》雲:山風蠱,為女惑男,因少男配長女,陰
陽失常,尊卑紊亂,不思各正其性,艮則安止,巽則順從,久而敗壞,
蠱乃生焉。治之之法,於止而不動者動之,柔而不振者振之,使之各
有向背,不失其正,庶幾天地泰而陰陽不偏矣。然則治法奈何?宜苦
宜辛盡之矣。

·69·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餘嘗治一男子,腹大如鼓,按之中空,精神困倦,少氣懶言,半
載有餘,餘知為元氣散漫也,即以大劑吳萸四逆湯 85 治之,一二劑而
脹鼓頓失矣。又治一男子,腹大如鼓,按之中實,堅如石塊,大小累
累,服破氣行血之藥,已經數月,余知為陰積於中,無陽以化之也,
即以附子理中湯 95 加桂、蔻、砂、半、丁香,一二劑而腹實頓消。二
證雖不足以蠱論,然而治蠱之法,未始不可以二證概也。另有蟲蠱一
證,又不可不知也。

敬評:

㈠知非氏曰:中寒生脹滿,脹滿屬太陰,此病根也。試取譬焉,人身猶葫蘆,
葫蘆有前面,腹為陰也;葫蘆有後面,背為陽也;葫蘆有上面,頭為諸陽之首,
乾也,葫蘆有下麵,戌亥子醜,兩陰交盡,二陽初生之地,坎也,坤也;斗膽言
乎,中葫蘆裏面有金丹,金者,乾為日也;丹者,坎為月也。月本無光,借日而
有光。蓋乾交乎坤,三索而得男,則生明矣。三五而盈,三五而缺,職此之故,
所謂天道下濟而光明也。脹滿本屬陰寒為病,必陽先虛而不運,斯陰始實而成脹,
欲消此脹,必先扶陽。岐伯曰:陰病治陽。仲景曰:太陰之為病,腹脹滿而用乾
薑,早為萬世之梯航,何待饒舌。然而時醫不知身中陰陽上下往來為病之消息,
不得不將古法今朝重提起。欽安推本太陽,知非更進少陰,少陰者,君火也,主
弱則臣強,臣強必欺主。是故少陰之君火衰微,則各路之煙塵四起,或太陽之寒
水一強,主膀胱不利。或少陽之相火一強,主胸膈脅肋脹滿。或陽明之燥金一強,
主肌肉脹滿;或太陰之濕土一強,主單腹脹滿,有大如甕者;或厥陰之風木一強,
主少腹陰囊及腳腿脹滿;獨少陰之君火一強,則群陰見睍,秋陽當空,萬魔潛消
矣。故仲景以脈微細,但欲寐,稱為少陰不足之病。三瀉心湯治少陰有餘之屙,
三急下法存少陰將絕之陰。由此推之,六經皆能為脹,六經之方,各有治脹之妙,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總而言之,元陽為本,諸陰陽為標,能知諸陰陽皆為元
陽所化,一元陽而變為諸陰陽,元陽即是諸陰陽,諸陰陽仍是元陽,而又非諸陰
陽之外,另有一元陽,元陽之外,另起諸陰陽。陰陽又不能混作一團,又不能打
成一片,則治病不難,而可懸壺於市矣。再能知六經中有主腦,六陰陽中有竅妙,
斯真鑿破鴻濛關,開太極醫道,特其餘事,又多能雲爾。

【闡釋】脹滿是多種疾病都能產生的一種症狀。《內經·靈樞》即對五臟六
腑所生的脹滿皆有所描述,後世諸書曾分別列有膚脹,腹脹、水脹、氣脹、血脹、
蠱脹之名,而大端不外虛實兩種。陳修圓謂:“脹者、脹之於內也,虛脹誤攻則

·70·
醫法圓通卷二

壞,實脹誤補則增。”鄭氏則認為皆由於外感內傷,損及元陽,致使運化失職,
積漸而生。在治療方面,認為方愈多而旨愈亂,一般見腫治腫,見脹消脹,都屬
非是。只宜扶一元之真火,斂已散之陽光,俾一元氣複,運化如常,主以朮附、
薑附等七方,隨宜施用,即可治癒各種脹滿之證。誠屬一家獨具之經驗。筆者用
之,確有實效。惟對於一般熱脹或實脹,伴有便結、溲赤、色紅、氣粗、脈滑數
有力,發病急速者,則不相宜,應用《金匱》厚朴七物湯、或厚朴三物湯為宜。
至其所論蠱毒分內外,外蠱即埋蠱害人之術,近於迷信,今已絕跡。可以不論。
而內蠱引《易經》山風蠱一段,則屬不正當的解說。惟謂治則宜苦宜辛,並舉脹
鼓二例,以吳萸四逆湯及附子理中湯加味而取得速效,尚可供參考。但二例似亦
非古人所謂之蠱毒或蠱脹。蠱脹又名單腹脹,其症是四肢不腫,單獨腹脹如鼓,
是最難治癒的。因《說文》有“蠱者,腹中蟲也”之說,現在有人說此當是寄生
蟲病,甚至認為是血吸蟲病的晚期腹水症,恐亦未必盡當。又有人認為單腹脹尚
不止于蟲、水、氣、血可以引起,凡屬肝、脾腫大以及腹水、腫瘤等病變,均可
出現單腹脹滿的症狀,故臨症時尤須下細分辨。筆者曾治鼓脹二例。一例腹大如
懷雙胎,肚臍高出一寸,生殖器常縮入,病已三年,百藥不效,近更畏寒,不思
飲食,不能勞動,余審其全屬陰寒積滯,法當大力回陽,先治以大劑四逆湯加上
肉桂,繼用當歸四逆加吳萸、乾薑、附片,各服四劑。按《金匱》氣分,心下堅,
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主之,又服四劑,最後
用加味附子理中湯數劑而治癒。另一例鼓脹更大,已坐不下去,中西醫治療無效,
有時腫脹稍消,二三日後更甚。餘審其病係水氣為害,用大劑五皮飲加味以行水,
服藥後病反加重,細審其脹按之堅實,當為陽不化陰,飲食積滯而成,分別用四
逆湯加桂以扶陽,大承氣湯以推蕩積滯,相間服用,各盡二劑而病減輕。複以大
黃附子細辛湯溫下之,附子理中湯健運之,俟其邪實而正不虛,乃用十棗湯峻下
之,服後大、小便十餘次,甚感疲乏,複進以獨參湯,天明起床,腫脹全消,頓
覺輕快。但胃弱乏力,複以理中湯加味而收功。審證用藥,各有所宜,誠不可一
概而論。皆師鄭氏治脹滿之意而獲效。

小兒抽掣 俗作驚風

按小兒抽掣一條,有外感內傷之別。

因外感而致者,由其感受外來之風寒,閉其經絡運行之氣,現角
弓反張,壯熱自汗者,風傷太陽之衛也,桂枝湯 118 可與之。角弓反張,
壯熱無汗而畏寒,寒傷太陽之營也,麻黃湯 151 可與之。若壯熱煩(燥)

·7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躁〕口渴,氣粗蒸手,二便不利者,熱淫於內也,白虎 55、調胃承
氣 140 可與之,稍輕者導赤散 73 加荊、防、蟲退、茯苓亦可與之。

因內傷而致者,或飲食傷中,或大吐後,或大瀉後,或久病後,
或偶受外邪,發散太過,或偶停滯,消導尅伐太過,積之既久,元氣
日微,虛極而生抽掣。諸書稱慢脾風者是也。其人定見面白唇青,飲
食減少,人困無神,口冷氣微,或溏泄日三五次,或下半日微燒微汗,
抽掣時生,此是元氣虛極,神無定主,支持失權,由內而出外之候,
只有扶元一法,如附子理中 95 加砂、半,回陽飲 64 加砂、半。

昧者不知此理,一見抽掣,便稱驚風,若妄以祛風之品施之,是
速其(已)
〔亡〕也。業斯道者,逢此等證候,務須細心斟酌陰陽實據,
庶不致屈殺人命。餘非言大而誇,其所目睹而親見者,不勝屈指矣。
病家于此,切切不可單求捷方。

敬評:

㈠知非氏曰:凡視小兒之病,雖曰啞科,而望聞問切四診,皆有憑據。青黃
赤白黑,有神無神,形體之肥瘦厚薄,容貌之慘舒虛實,皆可目睹,所謂望也。
聲音之盛衰,氣息之粗細,喘與不喘,微與不微,可以耳聽,所謂聞也。腹痛則
其哭也頭必俯,項背痛則其哭也頭必仰,小便數不數,大便調不調,其父母必能
稔知,可以面訊,所謂問也。燒熱不燒熱,厥冷不厥冷,有汗無汗,可以手摸,
兩手之脈,可以指取,所謂切也。有此四診,即得病情。至於抽掣,病在筋膜,
主傷風木之氣,風寒無疑,調和營衛足矣。再有他故,知犯何逆,以法救之,無
不見(救)〔效〕。欽安指示親切,分辯詳細,斷不可照市醫看法,單視虎口筋

紋,定是何病,便處方藥,紫 紋沖上三關,不必定是危候,尤要在小兒抽掣,
勿認是風,便用驚藥,功德無量矣。況小兒陽氣嫩弱,不勝風寒作祟,或發表太
過,或經誤下,往往筋惕肉瞤,振振動搖,不是驚風,養陰和陽,便不驚風。謂
小兒火大者,是其父母欲自殺其兒,可辭去不治,尤為切囑。須知小兒陽弱,火
不能從內發,小兒無欲,火不能從外入,此是金針。

【闡釋】此證即一般醫家所稱之急驚風及慢驚風。鄭氏謂前者因外感而致,
後者因內傷而生。因外感者,視其症狀,分別用傷寒方桂枝湯、麻黃湯、調胃承


“指”:唐步禪闡釋中認為此字應為“指”

·72·
醫法圓通卷二

氣湯,或加味導赤散治之。由內傷而生者,則須扶元,宜以附子理中湯加砂、半,
或回陽飲加砂、半治之,固屬合拍。但一般醫家多謂小兒稚陽之體,不宜純用此
等方劑。並謂驚風有八候:即搐(臂肘搐縮)
、搦(十指開合)
、掣(肩膊搐掣或
勢如相搏)
、顫(手腳頭身四肢顫動)、反(頸項強直,角弓反張)
、引(臂若引
弓)、竄(眼上視、目直似怒)、視(眼斜視,睛露不合),觀察極為仔細。急驚
風發作期,一般還有熱、有痰,而且來勢迅速,治療上常採取解表、清熱、通關、
滌痰、熄風、鎮驚的方藥,以求早日治癒。如延至晚期諸症惡化,多危篤難治,
一般用大補肝腎真陰法施治,預後仍多不良。至於慢驚風,原因亦不少。莊在田
《福幼篇》謂:“或久瘧久痢,或痘後疹後,或因風寒積滯,過用攻伐,或稟賦
本虛,或誤服涼藥,或因急驚而用藥攻降太甚,或失於調理,皆可致此症。”並
將其症狀概述為吐瀉,大熱不退或乍寒乍熱,或身冷肢厥,鼻風煽動,面色青黃
或灰白,口鼻中氣冷,大、小便青白,昏睡露睛,手足抽掣,角弓反張,汗出如
洗,囪門下陷等項,實可供臨症參考。至於此症之治療原側,
《醫宗金鑒·兒科》
謂:“此乃純陰無陽之症,逐風則無風可逐,治驚則無驚可治,惟宜大補脾土,
生胃回陽為主。”鄭氏主用附子理中湯或回陽飲加砂、半治之,並告誡不可用祛
風之品,是正確的。但莊氏所立加味地黃湯,用於陰陽俱虛的患兒,也是切當的。
筆者曾治一小兒慢驚風,其眼扯嘴歪,二、三分鐘扯一次,面容青白而黯,手口
冰涼,鼻孔煽動等症狀,予以成品藥附子理中丸,用溫開水沖服,其後則五、六
分鐘一次,九、十分鐘一次,逐漸減輕。二日後又來診,一小時內,仍抽掣二、
三次,手足稍溫,即以附子理中湯加砂、半、琥珀治之,連服八劑而愈。以後用
此方治癒慢驚風患兒數十人。

中風

按中風一證,原有中經、中腑、中臟、閉脫之情,陳修園先生《三
字經》、
《從眾錄》分辨甚詳,可以熟玩。

餘更細為思之,夫人身原憑一氣包羅,無損無傷,外邪何由而得
入?內邪何由而得出?凡得此疾,必其人內本先虛,一切外邪,始能
由外入內,一切內邪,始能由內出外,閉塞臟腑經絡氣機,皆能令人
死,不得概謂皆由外而致也。

餘常見卒倒昏迷,口眼斜,或半身軟弱,或周身抽掣,眾人皆
作中風治之,專主祛風化痰不效。余經手主治先天真陽衰損,在此下

·7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手,兼看何部病情獨現,用藥即此攸分。要知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
恃此先天一點真氣耳。真氣衰于何部,內邪外邪,即在此處竊發,治
之但扶其真元,內外兩邪,皆能絕滅,是不治邪而實以治邪,未治風
而實以祛風,握要之法也。若專主祛風化痰,每每釀成脫絕危候,何
也?正虛而邪始生,舍其虛而逐其末。況一切祛風化痰之品,皆是耗
散元氣之斤,未有不立增其病者。然而淺深輕重,步步有法,貴在圓
通,餘不過以鄙意之管見,以與同人共商之耳。

敬評:

㈠知非氏曰:此解已透,然內本先虛,所謂本實先撥,即專主先天施治,未
必十治十全,須知先天之陽不易回也,先與病家說明,愈是萬幸,不愈醫不任咎。
若是回陽不愈,真陰不能自生,有人能治癒此病者,願焚其書,願鏟其批。

【闡釋】中風一症,自《內經》及《傷寒論》論述以後,包括的範圍較廣,
一般歸結為外中與內中兩種,外中係由外而致,如《傷寒論》所述之中風,係屬
一種外感證候,不應再以中風病論治。張景嶽早見及此,故謂:“此症多見卒倒,
卒倒多由昏憒,本皆內傷積損頹敗而然,原非外感風寒,而古今相傳,鹹以中風
名之,其誤甚矣。”分辨甚為明晰。鄭氏謂:“凡得此疾,必其人內本先虛。”
故見卒例昏迷,口眼斜,或半身軟弱,或周身抽掣等證,不作祛風化痰醫治,
而專主先天真陽衰損,無論中臟、中腑、中經、中絡,視其病在何部發生,而用
藥即于何部扶其真元,實屬探本求源之論,惟未提出治則與方藥。陳修園以《內
經》言“風為百病之長”,“風善行而數變”,而謂風隨人之臟腑而變,熱風多
見閉證,宜疏通為先;寒風多見脫證,宜溫補為急。閉者宜開,開表用續命湯,
開裏用三化湯,開痰用浠涎散、滌痰湯。脫者宜固,固腎氣宜參附湯,固脾氣宜
朮附湯,固衛氣宜芪附湯,固榮氣宜歸附湯,先固其氣,再治其風。若正虛邪盛,
則須標本兼治,宜三生飲加人參,所論頗當。本病雖是急性發作,而實由於各方
面的慢性原因所造成,外因只是一種誘因。每多變起倉卒,情況險惡,急救處理
後,還須用柔潤熄風藥物,如喻嘉言的加味六君湯,資壽解語湯等以滋養強壯,
鎮靜安神,如出現口開、目合、上視、撒手、遺尿、鼾睡、汗出如油等,均屬難
治,其預後多不良。故對於本病,應及早注重預防,主要是戒酒、節欲、避免身
心過勞,及各種精神刺激。陳修園主以黃芪桂枝五物湯,及陳氏自擬丸藥方作藥
物預防,因二方都是滋養強壯劑,亦可供選用。筆者曾治一六十多歲中風半身癱
瘓臥床兩年多、百藥無效病人,其症狀為惡寒特甚,兩胯以下冰冷,兩膝以下如
泡在水中,兩腿無力,不能站立,舌苔白厚膩,脈沉細,綜合其全身症狀,斷為

·74·
醫法圓通卷二

陽虛陰寒濕甚所致,期以四月,服藥六十劑,可望痊癒,或者大大減輕,能生活
自理。先以四逆湯加桂、朮,連續服十劑,始略見減輕,已能扶杖站立,行走幾
步,惟覺一身重痛,乃用麻附細辛湯加味,以溫經散寒去濕,複用白通、四逆加
童便,以通達周身之陽,各服數劑,已能在室內行走,大、小便無需人照顧,但
一身仍畏寒,複以附子理中湯加上桂,及加鹿茸粉之方,囑其輪服,服至七、八
劑,諸症大減,全身轉暖,飲食增多,可不用手杖走數百步,乃就原方減小劑量
以進,殊知一周以後,病勢轉壞,舌苔黑膩,餘百思難解,疑其揀藥有誤,或另
有他故,囑另請高明,病家固請,仍處原方。又一周以後,其子來告病稍好轉,
前次病情變壞,由其父誤信江湖醫生,服了“透骨消”所致。至此疑團雖釋,而
前功盡棄。當告以誤於藥則難治,只以前方緩服可也。今舉此例,主要為病家信
心不專,亂服藥者戒。

中痰 ㈠

按中痰一證,餘思中字不甚恰切。夫痰之所以生,半由太陽失運,
水液不行,聚而為痰;或由中宮火衰,轉輸失職,水濕生痰。或由心
陽虧損,不能鎮納濁陰,水泛於上,而痰證生。種種不一,是痰皆由
內生,並非由外而致,由外而入內,始可以言中,由內而出外,決不
可以言中。凡為痰迷之人,必素稟陽衰,積陰日盛,飲食不運,氣機
不宣,忽然外邪引之,內氣滯之,陰邪竊發,寒痰上湧,堵塞清道,
人事昏迷,喉中痰響,脈必滑利,平素多病多痰,法宜扶陽為先,祛
痰為末。如薑附湯 113、薑桂茯半湯 112、真武湯 130 之類,皆可施之。即
曰痰閉可也,何必曰中。

敬評:

㈠知非氏曰:中字之義駁得倒,痰字之理認得真,治痰之法,自爾超妙,非
庸手所得知。患疾之人遇之病可愈,學醫之人入手不得錯,此救世之法,醫醫之
意也。

【闡釋】此節專論痰迷,非泛論一切痰證,故謂痰皆由內而生,且必素稟陽
衰,積陰日盛,忽然外邪引之,內氣滯之,陰邪竊發。致寒痰上湧,甚則人事昏
迷。法宜扶陽為先,祛痰為末,用薑附湯、薑桂茯半湯、真武湯之類治之。並認
為中痰名稱不切,應改為痰閉,俱頗合理。其實一般外感六淫之痰,亦多由內本

·7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先虛,或臟腑受傷而生,非獨痰閉而然。筆者曾治一 70 歲之教授,卒然昏倒,
不省人事,舌不能轉動,四肢不能升舉,口流涎水,喉中有聲。餘斷為中痰而非
中風,為平日習飲茶水,久積寒濕,與外邪相感召而發病,法當回陽降逆,行水
化痰,主以薑附茯半湯,連盡二劑,仍不能言語,四肢無知覺,不能活動,知為
病重藥輕,乃以大劑四逆湯加茯、半、生薑治之,服後病勢稍減,但寒痰堵塞不
去,係茯、半力微,須另用攻藥,又恐患者體力不支,乃先服附子理中湯二劑,
以培其本,病勢又有所好轉,遂以礬石湯探吐之。服藥後嘔吐痰涎泡沫清水半痰
盂,大感疲乏,先後以附子理中湯去參加桂,加茯、半治之,連盡八劑後,痰涎
減少,能說話,手足亦較活動,能坐在床上。繼以苓桂朮甘湯加附片、防已、半
夏治之,盡四劑後能扶桌在室內行走,並能翻閱書報,但時覺頭痛身痛,此乃內
外寒濕相感召,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治之,服二劑後,痛大減,飲食增加,大、
小便無需人照顧,言語神識更清楚,又先後服附子理中湯、苓桂朮甘湯加味治之,
症狀大大減輕,即以小建中湯、黃芪建中湯善其後。治療近半年時間,患者已能
在室外步行,閱讀書報,飲食便溺能自理,即停止服藥。

中食 ㈠

按中食一證,中字亦不恰切。夫食以養生,雖由外入內,並非食
能害人,必其人素緣中氣不足,運化氣衰,陰邪已經發動,偶遇飲食
入內,阻滯不進,忽然閉其清道,人事卒倒,形如死人,皆是氣機偶
閉為之耳,何得謂食之能中乎。即如平常氣實之人,日日酒食厭飽,
而胡不中?以此推之,內本先虛也。(雖)〔須〕探吐之,一吐即愈,
愈後急溫補脾土,自無失矣。

敬評:

㈠知非氏曰:此數語包一切,掃一切,元箸超超,顛撲不破,神曲、麥芽、
檳榔、山楂 ①,可以掃除,而乾薑、附子又能治食矣,可發一噱!

【闡釋】本症因飲食阻閉而卒倒,形如死人,實屬罕見之症。鄭氏謂為中氣
不足,運化氣衰,氣機偶閉而致,並以氣實之人,日日酒食厭飽而不病相比,知
其為內本先虛,則中食之名,自是不切。其治法為探吐後,再溫補脾土,頗簡便
易行。


“山楂”:原文為“山查”,互通,由今之習慣改

·76·
醫法圓通卷二

脫肛 ㈠

按脫肛一證,有下焦陽衰,而不能統束者;有(面)〔三〕焦火旺
而逼出者。

因下焦陽衰而致者,由其人或房勞過度,或大吐大瀉大病後,元
氣損傷,不能收束。其人定見少氣懶言,精神萎靡,面白唇青,喜食
辛辣熱物者是也。法宜溫固脾腎之陽,陽回氣足,肛脫自收。如附子
理中湯 95 加葛根,黃芪建中湯 146,與市習之補中益氣湯 88 之類。

因火旺逼出者,或由過食厚味醇酒椒薑辛辣之物,熱毒流注下
焦,或感受外熱燥邪,流注腸胃,熱邪從下發洩,火氣下趨,漸漸逼
迫,直腸遂出。其人定見躁煩,(善分)〔喜飲〕清涼,或大便不利,
或小便赤熱,或善食易饑,種種病情者是也,法宜清熱,如黃連解毒
湯 143,三黃石膏湯 12 之類,專清腸胃之熱,熱清而腸自收矣。

近來市習,多用補中益氣倍升麻,或用檳麻仁搗泥塗囟門,亦多
見效。但于陰陽攸分,全無定見,終不若握此陰陽法度,治之庶可無
差,第所列藥方,亦未必盡善。不過明其理法之當然,學者從中神而
明之,自然發無不中也。

敬評:

㈠知非氏曰:巽為股、為風,風性屬陽主升,平人不脫肛者,風(本)〔木〕
之氣生升不已。今病脫肛,生升之氣機失權。欽安參悟其理,指出溫升之法。所
謂火旺者,火急風生,直步廣腸肛頭,順勢脫出,亦當升陽散火,桃花湯可用。
必見實熱之病情,方可直折,火熄風平,遂其升達之性,其肛自舉。一劑即止,
所謂中病即已,毋過用以傷生氣,否則旋舉旋脫,久久遂漏,又不可不知也。

【闡釋】脫肛一證,鄭氏析為陽衰不能收束,及火旺逼出兩類,各述其病因
病情,而分別以溫陽、清熱之方治之,誠屬的當。前人治此症不外升舉、固攝、
益氣三法。張景嶽謂:“古人用參、芪、朮、歸、甘草、升麻升補之,或兼用五
味、烏梅固澀之,外用薰洗收澀之藥,則無不愈。”汪昂謂:“有氣血熱而肛挺
出者,用芩、連、槐、柏及四物、升、柴之類。”與鄭氏說可相輔為用。筆者在

·7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臨證中,所見脫肛患者,大多為下焦陽衰,中氣不足,即投以補中益氣湯倍升麻、
參,易生薑為炮薑,再加附片、嬰粟殼治之,屢用屢效。至於婦女患“陰挺”“陰
頹”者,現代醫學稱為子宮脫垂,其原因為素體不強,產後體虛,胞絡鬆弛,氣
虛下陷,不能收攝所致,其治法亦與脫肛相同,筆者治一患兒脫肛已兩年多,醫
治無效。經常腹瀉,腳冷,知為脾胃虛寒,真陽不足,先後以附子理中湯加吳萸,
又加升麻、粟殼、葛根之方治之而獲效告愈。因患兒體太虛,複用附子理中湯合
當歸補血湯以鞏固療效。另治一子宮脫出如拳大而淌水之婦女,係十年前產後得
病,醫藥罔效。餘審其病情,先以加味參蘇飲去其外感,繼以附子理中湯加吳萸、
上桂以溫其陽,再以補中益氣湯加粟殼治之,病已減輕大半,更以原方加龍、牡
治之,連服二劑,得收全功。不久即能參加勞動,並于兩年後生一女孩,母子皆
平安。此等治法,皆本欽安之說也。

痔瘡 ㈠

按痔瘡一證,諸書分別牡痔、牝痔、氣痔、血痔、酒痔、脈痔、
內痔、外痔。又俗稱翻花痔、雞冠痔、蓮花痔、蜂窠痔、鼠奶痔、牛
奶痔,種種不一。餘謂形象(雞)〔雖〕異,其源則同,不必細分,
總在陽火陰火判之而已。

因陽火而致者,或平素喜食厚味醇酒椒薑,一切辛辣之物,熱積
腸胃,從下發洩。肛門乃屬下竅,終非時刻大開,熱邪下趨,發洩不
暢,蘊積而痔乃生焉。其痔定然痛甚,肛門紅腫,精神不衰,飲食如
常,糞鞕溺赤,喜飲清涼者是也。法宜專清腸胃之熱,如大、小承氣
、21、調胃承氣 140、葛根芩連 164 等湯,皆可酌用。又或燥邪發洩不暢,
18

辨認與上同,而時令不同,法宜清燥為主,如黃連玉竹阿膠湯 147、清
燥湯 161、甘桔二冬湯 43 之類。

因陰火而致者,或由房勞過度,君火下流,前陰發洩不暢,直逼
後陰,蘊積亦能生痔。又或(火)〔久〕病,用心過度,憂思過度,
元氣虛極,渙散欲從下脫,而不得即脫,蘊積亦能生痔。其痔多青色、
黑色、白色,微痛微腫,坐臥不安,人必無神,困倦喜臥,畏寒身重,
面色唇口青白,脈或浮空,兩尺或弦勁,此是元氣發洩不藏之故,不

·78·
醫法圓通卷二

得照尋常通套等方施治,法宜收固,如附子理中湯 95 加葛根、潛陽丹
、回陽飲 64、封髓丹 106 倍砂、草之類。
168

近來治論紛紛,愈出愈奇,理法將泯,不得不為之一正。

敬評:

㈠知非氏曰:治瘡亦貴理法明晰,欽安兼習外證,的是妙人。

【闡釋】痔瘡名目繁多,鄭氏判為陽火、陰火兩類,每類又各有幾種情況,
均分別述其病因、病機,又分別給以適當的治則、方藥,誠屬以簡馭繁,扼要易
行立論。並謂:“近來治論紛紛,愈出愈奇,理法將泯,不得不為之一正。”可
見當時痔病較多,治法亦多種多樣。今則痔漏早成專科,多著重手術治療,而傳
統的理法方藥,仍不可廢,本節所論,尚不無參考借鑒價值。余曾治一痔漏病患
者,血流不止,用大劑炮薑甘草湯加升麻、荷葉治之,一劑而血止,連服五劑,
痔即上升而告愈,繼服封髓丹善後,鞏固療效。

赤白濁

按赤白濁一證,諸書所載,有雲赤屬血,白屬氣。有雲敗精流溢,
乃謂白濁,血不及變,乃為赤濁。有雲入房太甚,發為白淫。有雲脾
移熱於腎。有雲白濁乃勞傷腎,腎冷所致。種種分辨,果從誰說?予

謂不必拘分,握定陰陽治之便了 。夫赤濁、白濁,俱從溺管而出,
有雲敗精流溢,既雲敗精,不過一二次見之,未必日日見之,況精竅
與尿竅不並開,即雲元陽不固,關鎖不牢,而敗精有如此之多,不幾
元陽有立絕之勢乎?餘亦常見患濁證之人,精神不衰者亦多,可知其
非敗精也明矣。

餘細維此證,總緣二氣不調,中宮運化機關失職。所以然者,先
天賴後天以生,水穀之精氣生血,水穀之悍氣生精,血入于營,精行
于衛,皆從中宮轉輸,轉輸失權,或精或血,流注闌門,闌門乃泌清
別濁之所,從此滲入膀胱,滲入者赤,溺便赤,滲入者白,溺便白,
非膀胱之自能為赤白也。方書多用利水,尚未窺透此中消息。又有雲:
濕熱流注於下,此說實為有理,卓見頗超,清熱利水,
(火)
〔大〕約
從此。
·79·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須知中宮不調,有寒熱之別。寒主胃陽之不足,阻滯中宮,轉輸

即能失職 ,其人定見面白無神,飲食短少,困倦嗜臥,不問赤白,
但以溫暖中宮,俾寒邪去,而轉輸複常,如香砂六君 110、附子理中 95
之類。熱主胃氣之過旺,盤踞中宮,轉輸亦能失職。其人多煩躁好動,
精神不衰,言語脈息,一切有神,不問赤白,便以清胃為主,俾熱去
而轉輸複常,如導赤散 73 加茯苓、前仁,清胃散 159、涼膈散 138 之類。

敬評:

㈠片言居要。

㈡知非氏曰:陽虛不能運化精微一語,可補欽安之注腳。

【闡釋】各家醫書所載赤白濁種種分辨,誠令人無所依從。鄭氏認為係由於
二氣不調,中宮運化轉輸機關失職,致精血流注闌門,滲入膀胱,而溺白溺赤,
亦有未當。據前人及近人的實踐,確知濁症的主要特點是尿痛、尿頻、尿道口時
有濃汁排出,混血者赤,只有濃汁者色白,其發病部位主要在精道,屬生殖系統。
一般淋濁常連言,只因兩者在症狀上易於相混,如赤濁近似血淋,白濁近似膏淋,
實則淋症的發病部位主要在溺道,屬泌尿系統,兩者是不同的。前人對此亦有所
認識,如李中梓《醫宗必讀》謂:“患濁者莖中如刀割火灼而溺自清,惟竅端時
有穢物,如瘡之膿,如目之眵,淋漓不斷,與便溺絕不相混。”並謂其成因為“心
動於欲,腎傷於色,或強忍房事,或多服淫方,敗精流溢。”濁症既為精病,而
非溺病,故治則亦不重利尿而重在治脾腎。故陳修園謂:“水愈利而腎愈虛矣。”
只初期尿痛甚時,可用萆薢分清飲以利濕清熱,以後則只宜補腎補脾。鄭氏依中
宮寒熱而處方用藥,其所用之附子理中湯,即是腎脾並補之方,而香砂六君,則
是專治脾法。如注重補腎陽,筆者常用四逆湯加肉桂、補骨脂、益智仁、仙茅、
肉蓯蓉等溫補腎陽藥味,取得滿意療效。有時亦用八味丸加龍骨、牡蠣,而加重
桂、附劑量以獲效。

血症門 吐血、鼻血、牙血、毛孔血、耳血、二便血

按血症雖雲數端,究意不出陰陽盈縮定之矣。余於《醫理真傳》
分辨甚詳。查近市風,一見血出,紅光遍地,人人皆謂之火,醫生亦
謂之火。細閱其方,大半都是六味地黃湯 35、回龍湯 109、生地四物湯
57 加炒芥、藕節、茜草、茅根、牛膝、大黃之類,專主滋陰降火,曷
·80·
醫法圓通卷二

不思火有陰陽之別,血色雖紅,由其從火化得來,終屬陰體。氣從陽
法天居上,血從陰法地居下,天包乎也,氣統乎血,氣過旺可以逼血
外越,則為陽火 ,氣過衰不能統血,陰血上僭外溢,則為陰火。陽火
其人起居一切有神,陰火動靜起居一切無神。陽火始可用以上市習之
方,陰火決不可用,當以《醫理真傳》之法為是。要知人周身軀殼,
全賴一氣一血貫注之而已,不必區分血從何出,當何治,血是某經,
主某方。分解愈多,源頭即失。餘治一切病症,與此血症,只要無外

感病形,即握定陰陽盈縮治之 ,見功屢屢,獲效多多,真不傳之秘
法,實度世之(食)〔金〕針。餘經驗多人,不了隱秘,故罄所知,
以告將來。

敬評:

㈠知非氏曰:火是陰。《內經》曰:陰病治陽,當用陽藥。夫火何以能陰?
孔子曰:離為火,離是陰卦。火是紅色,血亦是紅色,故知火盛吐血,正是陰盛,
必用陽藥而始能愈。此儒者之權衡,非俗子所能窺測,而醫亦是名醫,故敢論血。

㈡老實人說老實話,知著書之婆心,更知評者之婆心,有同心焉耳!以為邀
譽則非矣。

【闡釋】血症雖多,鄭氏統以陰陽盈縮定之,是扼要之法。根據祖國醫學文
獻論述,血症的發病機理,主要為血不行經。陳修園《時方妙用》謂:“若外有
所感,內有所傷,則血不循經,從上而湧,則為吐血、咳血、咯血、鼻血、齒衄,
從下而走,則為便血、溺血、婦人血崩。”而究其血之所以不循經,則不外因熱、
因寒而致。劉完素謂:“熱甚則血有餘而妄行。”嚴用和《濟生方》謂:“夫血
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熱之所發,蓋血得熱則淖溢,血氣俱熱,血隨氣上乃吐衄也。”
斯即鄭氏所謂氣過旺可以逼血外出之“陽火”。陳無擇《三因方》謂:“血得冷
而凝,不歸經絡而妄行。”即鄭氏所謂氣過衰不能統血,陰血上僭外溢之“陰
火”。至於陽火、陰火之區分及施治,鄭氏在《醫理真傳》中已有詳說,這裏只
自述其經驗謂:“餘治一切病證,與此血症,只要無外感病形,即握定陰陽盈縮
治之,見功屢屢,獲效多多,真不傳之秘法,實度世之金針。”筆者用之,確有
顯效,在臨床上無論其為陽火陰火之血症,都先以大劑炮薑甘草湯加血餘炭,先
止其血,然後辨證治療。《醫理真傳》闡釋一書中,有詳細論述可參閱。

·8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發斑 ㈠

按發斑一證,有由外入而致者,有由內出而致者。

由外入而致者,由外感一切不正之氣,伏于陽明。陽明主肌肉,
邪氣遏鬱,熱毒愈旺,忽然發洩,輕則疹癢,重則斑點,或如桃花瓣,
或如紫雲色,大小塊片不等。其人口臭氣粗,壯熱飲冷,脈大而實,
或周身疼痛,二便不利者,此為外感,陽證發斑是也。法宜隨其機而
導之,如升麻葛根湯 32、舉斑 114 化斑 29 消斑 136 等湯,皆可酌用。

因內傷而致者,或飲食傷中,尅伐過度;或房勞損陽,過於滋陰;
或思慮用心過度;或偶感外邪,過於發散,以致元陽外越,或現斑點,
或現通體紫紅,其人懶言嗜臥,不渴不食,精神困倦,或現身熱,而
卻無痛苦情狀,行動如常,或身不熱,而斑片累累,色多嬌嫩,或含
青色者是也。

粗工不識,一見斑點,不察此中虛實,照三陽法治之,為害不淺。
法宜回陽收納為主,如封髓丹 106,回陽飲 64 之類。余曾經驗多人,實

有不測之妙。總之外證發斑 在三陽,宜升散,內證發斑在三陰,宜
收納。此二法乃萬病治法之要,不僅此證,學者須知。

敬評:

㈠知非氏曰:斑發于陽,因外感而致其證為陽,能治者多,惟斑發于陰,因
內傷而致其證為陰,能識此者少。欽安指出兩法,重在人所難識一面,學者知其
所難,作者之心苦矣。

㈡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者,流散無窮。

【闡釋】一般對於此證,只論及陽證發斑,除鄭氏所舉數方外,尚有用三黃
湯加減治之者。至於因內傷而致的發斑,都很少論及。鄭氏曆述其病因病象,而
謂其病在陰,法宜回陽收納,用封髓丹、潛陽丹、回陽飲之類治之,可謂有獨到
之見。筆者曾治一發斑之患者,經年治療無效,又用艾火燒之,遍體疤痕、斑點,
而斑點隱含青色,聲低息微等症狀,顯屬陽虛發斑,乃師法鄭氏之意,用王洪緒

·82·
醫法圓通卷二

所訂陽和湯加附片治之,一劑輕,四劑全愈。蓋用附片固其根本,麻黃以開腠裏,
肉桂、炮薑以解其寒凝。腠裏一開,寒凝一解,氣血流行,則斑點隨之消失矣。

痿躄

按痿躄一證,
《內經》雲:肺熱葉焦,五臟因而受之,發為痿躄。
又雲:治痿獨取陽明,陽明為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束骨,利關
節者也。陽明虛,則宗筋弛。李東垣、朱丹溪遵《內經》肺熱一語,
專主潤燥瀉火,似為有理。但《內經》稱治痿獨取陽明,乃不易之定
法,此中必有定見,當是肺熱葉焦之由起于陽明也。陽明為五臟六腑
之海,生精生血化氣行水之源也。《內經》謂陽明虛,則宗筋馳,明
是中宮轉輸精氣機關失職。精氣不輸於(肺)〔皮〕則肺痿生;精氣
不輸於脈,則心痿生;精氣不輸於肉,則脾痿生;精氣不輸於筋,則
肝痿生;精氣不輸於骨,則腎痿生。以此分處,則治痿獨取陽明一語,
方成定案,即不能專以潤燥瀉火為准。要知人身三百六十骨節,無論
何節,精氣一節不到,則一節即成枯枝。以此推求,方得痿證之由,
肺熱葉焦之實,即此可悟治痿獨取陽明一語,實握要之法。餘思各經
為邪火所侵,並未見即成痿證,即有邪火太甚,亦未見即成痿證,果
係火邪為殃,數劑清涼,火滅而正氣即複,何得一年半載而不愈?東

垣、丹溪見不及此,故專主潤燥瀉火 ,是皆未得此中三味。法宜大
辛大甘以守中複陽,中宮陽複,轉輸如常,則痿證可立瘳矣。如大劑
甘草乾薑湯 42、參附湯 102、芪附湯 80、歸附湯 60、朮附湯 44 之類,皆可
酌選。

敬評:

㈠一家之言,未窺全豹。

【闡釋】痿躄是指身體筋脈弛緩,軟弱無力,尤以下肢痿弱,足不能行之病。
《內經》論痿謂有肺、心、肝、脾、腎五種,而皆由於熱與陽明虛,故治則獨取
陽明,以潤宗筋、束骨、利關節。還謂必須“各補其營而通其俞,調其虛實,和
其逆須、筋,脈、骨、肉各以其時受氣,則病已矣。”觀點是比較全面的。李東
垣、朱丹溪專執火熱立論而主潤燥瀉火。丹溪有著名的瀉南補北方,卻也有一定

·8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的療效。但謂“痿證無寒,不可用熱藥以灼其陰。”則未免一偏之見,故鄭氏謂
其未得此中三味。而本《內經》“陽明虛則宗筋弛”之說,謂由於中宮轉輸精氣
失職,不輸于皮、脈、肉、筋、骨,始發為肺、心、脾、肝、腎五痿,確屬探本
立論。故主用大辛大甘以守中複陽.使中宮轉輸如常而痿可立愈。所舉甘草乾薑
湯等六方,俱可隨證酌用。前人謂痿多為不足之證,李時珍謂:“濕熱成痿,乃
不足中之有餘也,宜滲泄,若精血枯涸成痿,則不足中之不足也,全要峻補。”
李士材治四年不能起床之痿症,用十全大補湯及八味丸加減,朝夕輪服,三月而
大見成效。可見久病多虛,宜於峻補,痿症尤須如此。筆者曾治抽脊髓之後遺症
而成痿躄之患者王某,平時坐著猶如好人,但不能站立行動,大小便都需其母親
扶持,先以大劑甘草乾薑湯守中複陽,連服四劑,稍見好轉;繼進大劑附子理中
湯加鹿角霜、牛膝四劑,能在室內扶牆壁桌椅而行走一、二十步;仍以附子理中
湯為主方,合當歸補血湯治之;以後或加上桂,加鹿角膠,加枸杞,連服三十劑
而全愈。

虛勞 ㈠

按虛勞一證,諸書分別五勞七傷,上損下損。陳修園先生《三字
經》
、《從眾錄》分辨甚詳,可以熟玩。

余思虛勞之人,總緣虧損先天坎中一點真陽耳。真陽一衰,群陰
蜂起,故現子午潮熱(子午二時,乃陰陽相交之時,陽不得下交于陰,則陽氣浮而不
藏,故潮熱生。陰不得上交于陽,則陰氣發騰,無陽以鎮納,則潮熱亦生。醫者不得此中至

理,一見潮熱,便稱陰虛,用一派滋陰養陰之品,每每釀成脫絕危候,良可悲也)。自汗

盜汗出(凡自汗盜汗,皆是陽虛之征,各書俱稱盜汗為陰虛者,是言
其在夜分也。夜分乃陽氣潛藏之時,然而夜分實陰盛之候,陰盛可以
逼陽于外,陽浮外亡,血液隨之,故汗出,曰盜汗。醫者不知其為陽
虛,不能鎮納陰氣,陰氣外越,血液亦出。陰盛隔陽于外,陽不得潛,
亦汗出。此旨甚微,學者務須在互根處理會)
,咳吐白痰(真陽一衰,則
陰邪上逆,逆則咳嗽作,白痰雖非血,實亦血也,由其火衰而化行失職,精氣不得真火煆煉,

,腹滿不實(陰氣閉塞,陽微不運故也),
而色未赤也。近來多稱陳寒入肺,實是可笑)

面黃肌瘦(真火衰則脾土無生機,土氣發洩欲外亡,故面黃,土衰則肌肉消,以脾主肌
肉故也),腹時痛時止(陽衰則寒隔於中,阻其運行之機,邪正相拒,故時痛時止),

·84·
醫法圓通卷二

大便溏泄(胃陽不足,脾濕太甚,故也)
。困倦嗜臥,少氣懶言(皆氣弱之征)

種種病情,不可枚舉。惟有甘溫固元一法,實治虛勞靈丹。昧者多作
氣血雙補,有雲大劑滋陰,有等專主清潤,有等開鬱行滯,不一而足,
是皆殺人不轉瞬者也。餘非言大而矜,妄自爭辯,實不得不辯也。

敬評:

㈠知非氏曰:虛勞之人,五神無主,四大不收。夫五神者,五官之神也,五
官不能自為用,其中有主之者,仙經曰:譬如弄傀儡,中有工機軸是也。四大者,
地水火風也。毛髮爪指皮膚者,地也;津液涎沫者,水也;運轉動作者,風也;
暖氣者,火也。然此四大者,全要元神元氣為主宰收攝。虛勞之人,元神昏散,
視聽混淆,是五神無主宰,元氣耗散,舉止疲憊,是四開不收攝。夫人身元陽為
本,是生真氣,真氣聚而得安,真氣弱而成病,虛勞者,真氣耗散,元陽失走,
迨至元陽盡,純陰成,嗚呼死矣。欽安指出大法,惟有甘溫固元,是薑、附、草,
不是參、芪、朮,學者不可不知也。

【闡釋】虛勞有廣狹二義。如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關於虛勞共五十七
論,提出了“五勞”、“六極”、“七傷”諸名,幾乎將有關五臟的虛弱慢性疾
病,都包括在內,是最廣義的。而狹義的虛勞,則多指癆瘵、屍疰、骨蒸等證,
略與現在所說的結核病相似。按鄭氏所列各種症狀,如子午潮熱、自汗、盜汗、
面黃肌瘦,困倦嗜臥等而言,亦係指狹義的虛勞。此症有傳染性,古人亦早有認
識。但認為蟲菌之能感染,總緣由於內本先虛,故治勞原則不外“補虛以複其元,
殺蟲以絕其根。”而補虛之法,則鄭氏說:“惟有甘溫固元一法,實治虛勞靈丹。”
係從《內經》“勞者溫之”,及仲景小建中湯、複脈等方悟出。即有陰虛的患者,
亦不能舍此而大劑滋陰,或一味清潤。故陳修園對此症亦謂:“小建中湯加黃芪、
人參、當歸、白朮等湯,皆急建其中氣,俾飲食增而津液旺。以補血生精而複其
真陰之不足。但用稼穡作甘之本味,而酸、苦、鹹在所不用,蓋舍此別無良法也。”
固然,對於本症之治療,適當的對症加減用藥,及飲食調理以至預防,都是必要
的。余曾治一虛勞患者,咳嗽吐血已五年,經中西醫治療無效。近日大吐血兩次,
每次一大碗,病勢垂危。經餘綜合分析診治,斷為陽虛所致。以大劑四逆湯、白
通湯治之,有虛熱時加童便引,水濕盛時加茯苓。服藥十劑後,忽吐血加甚,其
色烏黯係瘀血經熱藥蒸化而出,急用大劑甘草炮薑湯治之,二劑而血止咳減。複
用四逆湯加上桂以扶其腎陽,並加生薑、茯苓、白朮以健脾利水,連續服十六劑
而諸症悉減,乃以封髓丹、潛陽丹輪服以納氣歸腎,而緩薑、附之峻烈,病勢更

·8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逐漸減輕,複以苓桂朮甘湯善其後。前後時間約三月,服藥四十餘劑,患者已基
本緩解,能參加輕微家務勞動。

厥證 ㈠

按厥證一條,有陽虛陰虛之別。

陽厥者何?由其外邪入內,合陽經熱化,熱極則陰生,陽伏于內,
陰呈於外,故現四肢冰冷,或脈如絲,或無脈,其人雖外見純陰,而
口氣必蒸手,小便必短赤,精力不衰,法宜清熱下奪為主。如大、小
承氣 18、21,調胃承氣湯 140 等是也。

陰厥者何?由其正氣已虛,陰寒四起,陰盛陽微,閉塞經絡,陽
氣不能達於四肢,故見四肢冰冷,其人目瞑倦臥,少氣懶言。法宜回
陽祛陰。如四逆湯 48、回陽飲 64 之類。

此陰陽生死攸關,不容不辨。

敬評:

㈠知非氏曰:陰證發厥,內傷已極,諸人能認,治多不謬。惟陽證發厥,熱
極成寒,仲景有厥證用白虎之條,人多不辨。欽安此論,兩兩對言,重在熱厥一
面,學者能認出熱厥,評者之心亦慰矣。

【闡釋】《內經》有寒厥、熱厥、薄厥、風厥、暴厥、屍厥、火厥諸名;後
世更有氣厥、血厥、痰厥、食厥,蛔厥諸症,而主要則為熱厥、寒厥,亦即陽厥、
陰厥兩種。
《內經素問·厥論》以“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
張仲景《傷寒論》則以“陰陽氣不相順接”及“手足逆冷”為厥。鄭氏所謂陽厥
即是熱厥,所謂陰厥即是寒厥。一般憑寒熱辨證,固是常則。但遇有假寒真熱,
即熱深厥亦深之症,則非積有經驗者,難於辨別。鄭氏指出其人雖外現純陰,而
口氣必蒸手,小便必短赤,精力不衰”,是與陰厥不同的幾點。故治宜清熱下奪,
清熱可用白虎湯,下奪則用大、小承氣湯,及調胃承氣湯。即有譫語、自汗者,
亦宜如此,切不可認為已變成陰症而用藥。至於陰厥,既由正虛陰盛陽微,陽氣
不能四達而為冷厥,歷來均以四逆、理中、回陽一類方劑治之。有人謂陽厥發病
之前常多熱象,及厥冷後,手足心多暖,脈沉而多緩,亦足供辨認假寒真熱之參
考。

·86·
醫法圓通卷二

譫語 ㈠

按譫語一證,有陰陽之別,不可不知。

陽證之譫語,由其外邪伏熱,熱乘於心,濁火亂其神明,神無所
主,其人口中妄言,必見張目不眠,口臭氣粗,身輕惡熱,精神不衰,
輕者可用導赤散 73 加黃連,重者可用大、小承氣湯 18、21,三黃石膏湯

12

陰證之譫語,由其正氣已衰,陰邪頓起,神為陰氣閉塞,則神識
不清,其人多閉目妄言,四肢無力,倦臥畏寒,身重、汗出,即有欲
飲冷水一二口者,其人無神,定當以回陽為准,切不可以為飲冷,而
即以涼藥投之,則害人多矣。須知積陰在內,生有微熱,積陰一化,
熱自消亡。此處下手,便是高一著法。余曾經驗多人,不問發熱、汗
出、譫語、口渴、飲冷,但見無神,便以大劑回陽飲 64 治之,百治百
生。

敬評:

㈠知非氏曰:譫語不是神昏氣沮,此論精當,治法絕妙,後言不問其證,決
之早也;但見無神,眼之萌也;便以大劑,手之快也,百治百生,效之必也。學
者先要學此手眼。

【闡釋】仲景《傷寒論》之分析,以邪有餘為譫語,正不足為鄭聲,此處之
陽證、陰證,蓋名異而義同。譫語一般屬高熱徵象,按陽證用涼寒為正治。鄭氏
揭出陰證之譫語,實即鄭聲也,由於正衰陰盛,蒙蔽神識而致。其分辨在有神無
神,惡熱畏寒,張口閉口,張目倦臥幾項。只要具有陰象,即欲飲冷水,亦不過
積陰生微熱,仍當以回陽為准,而不可投寒涼藥以誤人。並謂曾經驗多人,不問
發熱、汗出、譫語、口渴、飲冷,但見無神,便以大劑回陽飲治之,百治百生,
實為獨到的經驗。余曾治一譫語患者,兩目直視,兩膝以下冰冷,說神說鬼,說
腳下常有風吹,人如懸半空中,六脈沉遲而細,此乃正氣虛極,神不守舍,真陽
欲從上脫之危候。先以大劑桂甘薑棗麻辛附子湯治之,服藥後病無進展,而亦無
不良反應。遂以大劑四逆加上桂、童便施治。連服四劑而譫語減,食量增。再以
附子理中湯先後並補之,並加上桂以助命門之火,加琥珀以寧心定魄,連進四劑

·8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而諸症大減,惟兩膝以下仍冰冷,乃就上方加龍、牡、龜板以迎陽歸舍,並配豬
心蒸朱辰砂食療。又服數劑,始基本痊癒,複以附子理中湯加茯神以鞏固療效而
收功。

女科門 ㈠

按女科與男子稍有不同,以其質秉坤柔,具資生之德,而有經期、
胎前、產後病情,與男子不同,其餘皆同。諸書分辨甚詳,實可擇取。
余於女科一門,亦稍有見解,因於閒暇,又從而直切暢言之,以補諸
書未言之旨,恐見解不當,高明諒之。

敬評:

㈠知非氏曰:女子之病,多於男子,奈何多?多一病耳。雖曰五漏成體一,
兩耳不須治一,兩乳不須治一,經水則其要也。治之奈何?在知本。知本于太陰,
無他謬巧矣。夫太陰者月也,三五而盈,三五而缺。盈者,陰進為陽主長。缺者,
陽退為陰主消。陽長陰消,以陽為運用。長者生之,徒升發不泄;消者死之,徒
降下不留。月事以時下,一月一降為不病之恒,降下無所苦,又不爽其期,曰月
信。苟陽失健運,則坤中之陰精不藏,如先期而至,是月受日魂未足,陰中陽微,
不得謂為有火,而用苓、連、知、柏。如後期而至,是日魂消陰未盡,陰中陽虛,
陽虛陰亦無准,不得謂為有寒,而用四物、桂、附。淋漓不斷者,少則非崩,崩
者多而不止,皆由元陽先期不下,以致陰精流溢不守,不得僅以熱論。色紫成塊,
色澤不鮮,同為陽氣不足。將行腹痛,行後腹痛,均是陽虛氣凝。至於處子婦人,
經閉不通,皆由虛損,先宜扶陽,繼須通利,通利之方,桃核承氣湯,不遺餘力,
若姑息養奸,百日而勞瘵成,不可救藥矣。非醫之過而何?所有帶證,處子婦人
皆多患此,不在經證之例,亦非帶脈為病,非白淫,即寒濕,濁惡不堪,法宜升
散,不宜燥熯,致爍陰精,皆治本之訣也。至於內傷外感,亦能傷太陰,而有以
上諸疾,又當於六經求治,不可專于治本,細讀仲景婦人熱入血室諸條,觸類而伸
之,比類而參之,有形證,有理路,何患無治法乎?欽安分門別類,博學而詳說
之,妙在窺透陽不化陰之玄理,反復論辨,只重一陽字,握要以圖,立法周密,
壓倒當世諸家,何況庸手?知非良深佩服,而胎前不言證,歸於六經矣,產後不
言法,法盡於陰陽矣。知非亦可無言矣。

·88·
醫法圓通卷二

經水先期而至 或十七八九日,二十四五日者是也

按經水先期而來,諸書皆稱虛中有熱,為太過,為氣之盈,多以
四物湯 46 加芩、連、阿膠之類治之,以為血中有熱,熱清而血不妄動,
經自如常。餘謂不盡屬熱,多有元氣太虛,血稍存注,力不能載,故
先期而下。其人定見面白無神,少氣懶言,稍有勞動,心惕氣喘,脈
細而微,亦或浮空。此等法當溫固元氣為主,不得妄以芩連四物 83

治之,果係可服芩連四物者,人必精神健旺,多暴怒,抑鬱,言語起
居動靜,一切有神,如此分處,用藥庶不錯誤。

【闡釋】經水先期而至,一般來說,是虛中有熱,但亦有元陽不足如鄭氏所
指出者,一般多忽略。余曾治一高中女生,一月來月經兩次,每次七天始能乾淨,
乾淨後七天月經又來。經來前一二日,小腹脹痛,其人身體瘦小,面白無神,看
書覺頭眩暈,舌質淡,苔白滑,脈沉細,此為陽氣不足,不能統血,法當扶陽為
主,以附子理中湯加味治之。因在校讀書,煎熬藥不方便,改服丸藥,一月而愈。

經水後期而至 或三十七八日,四五十日,及兩三月者是也。

按經水後期而至,諸書稱為虛中有寒,為不及,為氣之縮,多以
桂、附之類加入四物湯 46 治之,以為血中有寒,寒得溫而散,血自流
通,經即如常。餘謂不盡屬寒,其中多有暗泄處,不可不知。暗泄者
何?其人或常自汗不止,或夜多盜汗,或常流鼻血,或偶吐血,或多
泄水,或飲食減少,如此之人,切不可照常通經趕經法施治,當審其
病而調之。如其人當經期將至,前四五日常自汗出者,是氣機上浮而
不下降,汗出即血出也。審其是衛陽不固者固之,如芪附湯 80,建中
湯 23 是也。察其係內有熱伏,熱蒸於外,而汗出者,宜涼之,如益元
散 134,生地四物湯 57 之類治之。若是盜汗,察其係陰盛隔陽于外,陽
氣不得潛藏,氣機上浮,故盜汗出,法宜收納,如封髓丹 106,潛陽丹
168 之類。察其係血分有熱,熱蒸於外,盜汗亦作,法宜清潤,如雞子
黃連湯 92 之類。若是鼻血、吐血、審是火旺,逼血外行,自有火形可

·89·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征,法宜清涼,如桃仁地黃犀角湯 126 之類。審是陽虛不能鎮納陰氣,


陰血上僭外越,自有陽虛病情可考,不得即為倒經,而妄用通經涼血
止血之方,惟有扶陽抑陰,溫中固土為准。如甘草乾薑湯 42、潛陽 168、
建中 146 等湯。若是時常泄水,飲食減少,多由元氣下泄,陰血暗耗,
法宜溫中收固,況飲食減少,生化機微,天真之液,不能如常流注,
學者須知。切切不可見其經之後至,而即以通套等法施之。其中尚有
外感寒邪,閉束營衛氣機,亦能使經期後至,可按六經提綱治之。更
有經期將至,偶食生冷或洗冷水,亦能使經期後至,須當細問明白,
切不可粗心。

【闡釋】經水後期而至,一般固是虛中有寒。鄭氏舉出有因種種暗泄而致之
症,則常為他書所忽略。鄭氏分別舉出其病機、病理及治則、方藥,無論在理論
上及實踐中都是有價值的。這類病症,自不能按通套的通經、趕經,用四物加桃
仁、紅花、玄胡等方治之。餘遇此等證候,斟酌病者實況,棌選鄭氏所舉方藥加
減治療,多獲良效。筆者曾治一身體強健之中年婦女,過去月經按時而至,此次
月經將至,貪涼而暴吃西瓜,寒涼閉束榮衛氣機,月經五十日不至,治以麻附細
辛湯溫經散寒,二劑便通。

經來淋漓不斷

按經來淋漓不斷一證,有元氣太虛,統攝失職者。有因沖任伏熱,
迫血妄行者。因元氣太弱者,或由大吐、大瀉、傷中,或過服宣散克
伐,或房勞憂思過度,種種不一,皆能如此。其人起居動靜,脈息聲
音,一切無神,法宜溫固,如附子理中 95、黃芪建中 146、香砂六君 110
之類。因沖任伏熱,熱動於中,血不能藏,其人起居動靜,脈息聲音,
一切有神,法宜養陰清熱,如黃連瀉心湯 144,生地芩連湯 58 之類。總
要握其陰陽,方不誤事。

【闡釋】經水來淋漓不斷,鄭氏析為元氣虛弱及血熱妄行兩種,分別用不同
方藥施治是正確的。余曾治一患者,月經差前錯後,乾淨兩三天又來,來即七、
八日或半月淋漓不斷。其人面色蒼白,神疲嗜眠,飲食不多,脈沉細,診斷為陽
氣虛弱,不能統攝陰血所致。先以炮薑甘草湯加棕炭以止淋漓不斷之經水,繼用

·90·
醫法圓通卷二

附子理中湯,連服四劑,經水未再來,最後原方合當歸補血湯以善其後,而鞏固
療效。自此之後,每次月經來時,四、五日即乾淨。

經水來多而色紫成塊

按經水紫色成塊一證,諸書皆稱火化太過,熱盛極矣,多以涼血
湯 139 及生地四物 57 加芩、連之類,法實可從,其病形定是有餘可征。
若無有餘足征,而人見昏迷,困倦嗜臥,少氣懶言,神衰已極,又當
以氣虛血滯,陽不化陰,陰凝而色故紫,故成塊,不得妄以清涼施之,
法宜溫固本元為主。如理中湯 149 加香附,甘草乾薑湯 42、建中湯 23 之
類,方不為害。總之眾人皆雲是火,我不敢即雲是火,全在有神無神
處,仔細詳情,判之自無差矣。

【闡釋】此症鄭氏按有餘、不足二分法施治,簡明扼要,極為正確。餘治元
氣不足而經色成紫塊之證,患者大都面容蒼白或灰黯,精神萎靡不振,食少便溏,
怕冷,月經來時小腹脹痛,脈沉細,此乃陽衰之征,火化不足,用附子理中湯加
砂仁、香附治之而愈。

經水來少而色淡

按經水少而色淡一證,諸書皆稱血虛,統以四物加人參湯 52 主
之。以為血虛者宜補其血。餘謂此證明是火化不足,陽衰之征。陽氣
健,則化血赤;陽氣微,則化血淡;陽氣盛,則血自多;陽氣衰,則
血自少。乃一定之理,法當扶陽以生血(即天一生水的宗旨)。何得專以四
物人參湯,一派甘寒之品乎?此皆後人不識陰陽盈虛之妙,故有如此
之說也。餘見當以黃芪建中湯 146、當歸補血湯 87 加附子、或甘草乾薑
湯 42 合補血湯,如此治法,方不誤事。

【闡釋】鄭氏謂此證多為陽衰而火化不足,確有獨到見地。餘治此症,多按
其法加減,常用附子理中湯合當歸補血湯治之,收到良好效果。

·9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經水將行而腹痛

按經水將行腹痛一證,諸書皆言血中有滯也。多用通滯湯 127、及
桃仁四物湯 125。余思此二方,皆是著重血中有滯也。如果屬熱滯,此
二方固可治之。苟因寒邪阻滯,以及誤食生冷,又當以溫中行滯為主,
無專以此二方為是,如此分處治去,庶不至誤事。

【闡釋】鄭氏分析此症有熱滯、寒滯二種,不可專從熱滯論治,比較全面。
在臨症中以寒滯為嚴重。余曾治患者多人,月經來前而劇烈腹痛,痛不可忍,可
從床上滾下地來,同時嘔吐,食入即吐,不能飲食。治以附子理中湯加茯苓、半
夏、玄胡,而重用小茴香,二劑即痊癒。為鞏固療效,囑患者平時應忌吃生冷,
月經來前不吃生冷,不用冷水洗衣,可服上方四劑,連續數月。

經水行後而腹痛

按經水行後腹痛一證,諸書皆雲虛中有滯也,統以八珍湯 8 加香
附治之,亦頗近理。餘思經後腹痛,必有所因,非外寒風冷之侵,必
因內陽之弱,不得概以氣血兩虛有滯為准,又當留心審察,如係外寒
風冷,必有惡風、畏寒、發熱、身痛,仍宜發散,如桂枝湯 118 是也。
若係內陽不足,則寒從內生,必有喜揉按,熱熨之情,法宜溫裏,如
附子理中 95 加丁香、砂仁之類。余常治經後腹痛,其人面白唇淡者,
以甘草乾薑湯 42 加丁香、官桂治之,或以補血湯 87 加安桂治之,必效。

【闡釋】本節謂經行後腹痛,不全是虛中有滯,尚有外寒侵襲及內陽不足二
種,各出其治則方藥,確有其獨到之處,比較全面而切用。筆者曾治一經水行後
而腹痛之患者,平時即常感腹痛,小腹冰涼,行經後腹痛加劇,痛不可忍、必注
射潘生丁以鎮痛。其人精神萎靡,面容蒼白無神,舌苔白膩,脈沉細,此為內陽
不足,經後血又虛,法當扶陽生血以止痛,用附子理中湯合當歸補血湯加小茴、
玄胡治之,一劑痛減,二劑痛止而愈。以後遇此病症,即按此方施治,皆獲滿意
療效。

·92·
醫法圓通卷二

婦人經閉不行 或四、五十日,或兩、三月者是也

按閉經一證,關係最重,診視探問,必須留心。如診得六脈遲濇
不利者,乃閉之征。若診得六脈流利,往來搏指,妊娠之兆,切切不
可直口說出,先要問明何人,看丈夫在家否,如丈夫在家,稱雲敝內,
他先請問,方可言說是喜,不是經閉。設或言寡居,或言丈夫出外,
數載未歸,設或言室女年已過大,尚未出閣,訪問的確,審無痰飲證
形(痰病脈亦多滑利),雖具喜脈,切切不可說出,但雲經閉。如在三兩月
內,不妨於藥中,多加破血耗胎之品,使胎不成,亦可以曲全兩家祖
宗臉面,亦是陰德。即服藥不效,而胎成者,是惡積之不可掩而罪大
之不可解也。倘一遭遇此,主家向醫說明,又當暗地設法,曲為保全,
不露圭角,其功更大。設或室女,於歸期促,不得不從權以墮之,不
墮則女子之終身無依,醜聲揚,則兩家之面目何存,舍此全彼,雖在
罪例,情有可原。自古聖賢,無非在人情天理上體會輕重而已。

餘思經閉不行,亦各有所因,有因經行而偶洗冷水閉者,有因將
行而偶食生冷閉者,有因將行而偶忿氣閉者,有因素稟中氣不足生化
太微而致者,有因偶感風寒閉塞而致者,不可不知。

因洗冷水而閉者,蓋以經血之流動,全在得溫以行,得寒而凝,
理勢然也,今得冷水以侵之,氣機忽然閉塞,血液不流,法當溫經,
如麻黃附子細辛湯 155、陽旦湯 72、或補血湯 87 加丁香、肉桂之類。

因食生冷而閉者,誠以天真之液,如霧露之氣,全賴中宮運轉,
血自流通。今為生冷停積中宮,閉其運轉之機,血液故不得下降,法
當溫中,如理中湯 149 加砂仁、丁香、肉桂,或甘草乾薑湯 42 加丁香、
胡椒之類。

因忿氣而閉者,蓋以忿爭則氣多抑鬱,抑鬱則氣滯而不舒,氣不
舒,則血不流,故閉。法宜理氣疏肝為主,如小柴胡湯 22 加香附、川
芎、麥芽之類。

·9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因素稟不足,生化太微而致者,蓋以不足之人,多病、多痰、多
不食,或多泄瀉,或多汗出,元氣泄多蓄少,不能如常應期而下。要
知血注多,則下行之勢易;血注少,則下行之勢難。務宜看其何處病
情為重,相其機而治之。或宜甘溫,或宜辛溫,或宜苦溫,又當留意。

因外感風寒而閉者,按六經提綱治之,自然中肯。

切不可一見經閉,即急於通經,專以四物 46 加桃仁、紅花、玄胡、
杏、附、蘇木、醜牛之類,胡亂瞎撞,為害非淺,學者宜知。更有寡
婦、室女經閉,要不出此,不過多一思交不遂,抑鬱一層,終不外開
鬱行滯而已。

【闡釋】鄭氏指出經閉是重要病症,診治不可粗心,而用一般通經趕經之方
治療。並細析經閉有五種原因,其病象及治法各有不同,頗精到而切用,較他書
為賅備。惟室女寡婦的經閉,多抑鬱所積,宜開鬱行滯,未出方藥。宜用小柴胡
湯加香附、川芎,或逍遙散加香附、桃仁、川芎均可治癒。筆者對治經閉一證,
即按鄭氏五種原因,細加分析,對症處方用藥,獲得良好效果。而五種原因中,
又以素稟中氣不足,生化太微而致者為多,常用附子理中湯合當歸補血湯加砂
仁、丁香、甘松治之,十治十效。

按崩證一條,有陽虛者,有陰虛者。

陽虛者何?或素稟不足,飲食不健;或經血不調,過服清涼;或
偶感風寒,過於宣散;或縱欲無度,元氣剝削。如此之人,定見起居
動靜言語脈息面色,一切無神,元氣太虛,不能統攝,陰血暴下,故
成血崩,實乃脫絕之征,非大甘大溫不可挽救,如大劑回陽飲 64,甘
草乾薑湯 42 之類。切切不可妄以涼血、止血之品施之。

因陰虛者何?由於火之旺,或忿怒而肝火頻生,或焦思而心火頓
起,或過飲醇醪,而胃火日熾,如此之人,精神飲食,動靜起居,一
切有餘,緣以火邪助之也。火動於中,血海沸騰,傷于陽絡,則妄行
於上,傷于陰絡,則妄行於下,卒然暴注,若決江河,急宜涼血清熱

·94·
醫法圓通卷二

以止之,如十灰散 2、涼血湯 139 之類。切切不可妄用辛溫,要知此刻


邪火動極,俟火一去,即宜甘溫甘涼,以守之複之,又不可固執。須
知道血下既多,元氣即損,轉瞬亦即是寒,不可不細心體會。

【闡釋】鄭氏指出崩症有陽虛、陰虛二種,其病象及治則方藥各不相同,不
可失誤,解說精當。筆者曾治一中年婦女血崩症,其人面容烏黯,特別怕冷,尤
以兩足為甚,雖暑熱炎天,亦穿絨衣,舌質淡,苔白膩中微黑,脈沉細。先以大
劑甘草乾薑湯加血餘炭、棕炭以止血;繼以回陽飲而重用黨參治之,數劑即獲痊
癒。並囑咐病者,今後忌吃生冷,注意飲食調理,以鞏固療效。

按帶證一條,諸書言帶脈傷,發為帶疾。《寶產》雲帶下有三十
六疾。
《匯參》有赤白帶,室女帶下,胎前帶下之別。
《女科仙方》又
分為五帶,是就五色而立五方,亦頗近理。余常用其方,多獲效驗。
余思萬病不出乎陰陽,各家紛紛議論,究竟旨歸無據。後人不得不直
記其方也。余細思陽證十居五六,即濕熱下注是也;陰證十居六七,
即下元無火是也。濕熱〔下〕注者何?或素喜辛燥醇酒椒薑,或素多
忿怒暴戾,或素多淫欲搖動相火,合水穀之濕,與脾之濕,流入下焦,
時時下降,陸續不斷,其形似帶,故名之曰帶。其人定多煩躁,精神
飲食不衰,脈必有神,其下之物,多膠粘極臭者是也,法宜除濕清熱
為主,如葛根芩連湯 164、黃連瀉心湯 144 加茯苓、澤瀉、滑石之類,所
謂下元無火者何?或素稟不足,而勞心太甚(則損心陽);或偶傷於食,
而消導太過(則損胃脾之陽);或房事過度,而敗精下流(則損腎陽)。如此
之人,定見頭眩心惕,飲食減少,四肢無力,脈必兩寸旺而兩尺弱甚,
浮於上而不潛於下。其下之物,必清淡而冷,不臭不粘。法宜大補元
陽,收納腎氣,如潛陽丹 168 加故紙、益智,回陽飲 64 加茯苓、安桂,
或桂苓朮甘湯 120 加附片、砂仁之類。更有五色雜下,不必多求妙方,
總以大溫大甘,收固元氣為要。諸書所載,亦可擇取。

【闡釋】鄭氏對於帶證、除採納諸書所說外,仍按陰陽二法辨證施治,簡明
扼要而切用。余治一白帶患者,已曆三年,烏賊骨已服數斤,無效而反加甚。餘
見其帶重而咳嗽痰多,先治以麻附細辛湯加味而咳嗽愈,繼進附子理中湯四劑,

·9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最後以潛陽丹納氣歸腎而痊癒。另一患者係 16 歲之中學女生,月經不正常,白
帶多而清冷,脈細弱,餘斷為元陽衰弱所致,服附子理中湯加味而病減;複感寒
邪直中三陰,腰背酸痛,咳嗽痰多,乃以麻附細辛湯加味治之,最後仍服附子理
中湯加桂、益智仁,二劑而痊癒。三年後病者已上大學,複病帶下來求治,而病
情全變,餘斷為濕熱下注,以葛根芩連湯加味治之,四劑而愈。一人同患一症而
治各不同,足見鄭氏所雲確屬握要辨證的經驗之談。

求嗣約言 ㈠

大凡中年無子之人,宜多積善功,夫婦好生保養節欲,果然精神
安舒,百脈和暢,務於天癸至三日內乘其子宮未閉,易於中鵠。當交
媾之際,夫婦二人,彼此留神,勿將心放他去,如此施之,百發百中。
切勿多蓄媵妾,以取敗德喪身滅亡之禍。

敬評:

㈠知非氏曰:人之生也,性賦於天,命懸於地,各有善惡因緣,以成報施,
知非存而不論。

【闡釋】此處所雲雖多屬老生常談,或有言過其實之處,但亦不悖于生理常
識。戒勿多蓄媵妾以取敗德喪身滅亡之禍,允為金石良言。

妊娠 ㈠

凡婦人經水不行,二三月內,腹中隱隱微微頻動者,乃有喜之征。

設若無頻動者,可用驗胎法以驗之。驗胎方 :歸、芎各三錢,為末
艾湯吞,吞後腹頻動,有胎定無疑,若是腹不動,脈息細詳求。亦有
四五月始動者。

敬評:

㈠知非氏曰:穩。

【闡釋】所說驗胎法,在當時是有用的。現有新法檢查,更簡便有效。

·96·
醫法圓通卷二

妊娠產後諸疾約言

按妊娠已確,固說著重安胎。產後已畢,固說著重補養。此皆舉

世相傳至要之語。餘謂胎前產後不必執此,當以認證去病為主 。認
證去病之要,外感仍按定六經提綱、病情,內傷仍握定陰陽盈縮為准,
如此方不見病治病了。至於胎前產後,一切病證,亦當留心。如《萬
氏女科》、《女科仙方》、《匯參女科》、《濟陰綱目》,皆當熟玩,以廣
見識。

敬評:

㈠知非氏曰:要。

【闡釋】鄭氏認為胎前產後諸疾,不宜固執舊說,仍當以認證去病為主,外
感仍按六經提綱病情,內傷仍握陰陽盈縮為准。並須廣覽女科諸書以廣見識、均
係通達之論,切實可從。

小兒諸疾約言

按小兒初生,只要安靜,審無胎中受寒,無胎中受熱,切不可用
藥以戕之,以伐生生之氣。今人每見小兒下地,多用銀花、黃連、大
黃、勾藤、甘草,取其清胎毒,小兒少生瘡癬。此說似近有理,究竟
皆是婆婆經。此說省城最重,不知山野鄉村,小兒下地,大人常無藥
服,何況小兒,難道皆生瘡,皆死亡了。但食乳之子,外感病多,飲
食病少,設或有虛損病出,多半從母乳上來,審其陰陽之盈縮治之。
食五穀之子,多半飲食,或是外感,按定病情治之。

至於痘證,初發熱以調和營衛之氣為主,桂枝湯 118 是也。初現點


以升解發透出透為主,升麻葛根湯 32 是也。痘現齊以養漿為主,理中
湯 149 是也。漿足瘡熟,以收(回)〔固〕為主,潛陽丹 、封髓丹
168 106

是也。此乃痘科首尾不易之法。至於壞證,如灰黑平塌不起,空殼,
無膿者,真元之氣衰也,法宜回陽,白通湯 54、回陽飲 64 是也。如紫
紅頂焦,煩躁口臭,氣之有餘,血之不足也,法宜清涼,如導赤散 73、

·9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涼血湯 、人參白虎 5、當歸補血湯 87 之類。近來痘科,一見痘點,


139

專以解毒升散清涼,如赤芍、生地、連翹、枳殼、銀花、大力、黃芩、
當歸、麥〔冬〕、花粉、荊芥之類。不知痘證,全在隨機變換,當其
初發熱,氣機勃勃向外,正宜應機而助之,以發透為妙,如以上藥品,
雖有升散,其中一派苦寒之品,每多阻滯向外氣機,以致痘不透發,
釀出許多證候,非痘之即能死人,實藥殺之也。余每于痘初現點,只
用二三味輕清之品,多見奇功,如升麻一二錢、葛根一二錢、蟲退五
六個,甘草一錢,即吐亦當服之。所謂吐者何?毒邪已壅于陽明,吐
則毒邪發洩於外,故以輕清之品,助其升騰之機,使其出透,若加苦
寒阻之,危亡之道也。司命者當留意于此,方不誤人。

敬評:知非氏曰:好。抽掣條中,業已詳論,故不復贅。

【闡釋】此節所論清胎毒及痘症各階段之治法,在當時甚切實用。今則此類
情況很少,可以不論。《醫理真傳》闡釋卷四載有小兒另列一科之問答,可以與
本節互參。

外科約言

外科者,瘡科之謂也。凡瘡之生,無論發于何部,統以陰陽兩字
判之為准。

陰證其瘡皮色如常,慢腫微疼,瘡潰多半清水、清膿、黃水、血
水、豆汁水、辛臭水。其人言語、聲音、脈息、起居、動靜,一切無
神,口必不渴,即渴定喜滾飲,舌必青滑,大小便必自利,此皆由正
本先虛,陽衰已極,不能化其陰滯,故凝而成瘡,陰盛陽微,不能化
陰血以成膿,故見以上病形。法宜辛甘化陽為主。化陽者,化陰氣為
陽氣也,陰氣化去,其正自複,膿自稠粘,瘡自收斂,而病即愈。初
起無論現在何部,或以桂枝湯 118 加香附、麥芽、附子,調和營衛之氣,
佐香附、麥芽者,取其行滯而消凝也。加附子者,取其溫經而散寒也。
或麻黃附子細辛湯 155,陽旦湯 72 皆可。瘡潰而膿不稠,可(周)
〔用〕
黃芪建中湯 146、附子理中湯 95,陰最盛者,可用回陽飲 64、白通湯 54,

·98·
醫法圓通卷二

或黃芪甜酒燉七孔豬蹄,羊肉生薑湯之類,皆可酌用。

陽證其瘡紅腫痛甚。寒熱往來,人多煩躁,喜清涼而惡熱,大便
多堅實,小便多短赤,飲食精神如常,脈息有力,聲音響亮,瘡潰多
稠膿。此等瘡最易治,皆由邪火伏於其中,火旺則血傷,法宜苦甘化
陰為主。化陰者,化陽氣為陰氣也,陽氣化去,正氣自複,瘡自收斂,
而病自愈。初起無論發于何部,或以桂枝湯 118 倍白芍加香附、麥芽、
枝子治之,或麻杏石甘湯 153,或人參敗毒散 6 加連翹、花粉之類。瘡
潰可用當歸補血湯 87 加銀花、生地、白芍之類;或補中益氣湯 88 加生
地、銀花之類,皆可用也。總之,陰陽理明,法自我立,藥自我施不
無妙處也。

更有一等真陽暴脫之證,其來驟然,無論發于何部,其瘡痛如刀
劈。忽然紅腫,其色雖紅,多含青色,人必困倦無神,脈必浮大中空,
或大如繩,或勁如石,其唇口舌必青黑,務在脈息、聲音、顏色四處
搜求,使能識此等證候,切勿專在瘡上講究。凡此等證,每多旦發夕
死,惟急於回陽收納,庶可十中救二三,若視為尋常之瘡治之,則速
其死矣,可不慎歟?

敬評:知非氏曰:妙。

【闡釋】此節所論,係指瘡科之內治法,統以陰陽兩字判之。陰證用辛甘化
陽之品,以化陰氣為陽氣,陽證用苦甘化陰之品,以化陽氣為陰氣。所用各方,
均極對症,真所謂“陰陽理明,法自我立,藥自我施,不無妙處也。”至今瘡科
仍重內治,此等扼要之法,自仍有一定價值。
《醫理真傳》卷四載有外科工專金、
瘡諸症問答,可以與本節互參。

敬評:知非氏曰:欽安先生,性敏而巧,學博而優,運一縷靈思妙緒,貫諸名家
之精義,不啻若自其口出,認證只分陰陽,活人直在反掌,高而不高,使人有門
可入,可謂循循善誘矣。知非之評,乃一意孤行,空諸倚傍,恐詞義多未精核,
議論太涉放縱,然紫不能奪朱,鄭不能亂雅,閱者諒之。

·99·
醫法圓通卷三

醫法圓通卷三

傷寒溯源解

仲景為醫林之祖,著《傷寒》一書,以開渡世津梁,揭出三陽三
陰,包含乾坤二氣之妙,後賢始有步趨,無奈相沿日久,注家日多,
紛紛聚訟,各逞己見,捨本逐末,已至於今,故讀《傷寒》書者寡矣,
亦並不知傷寒何所取義也。即注傷寒者,亦只是照原文敷衍幾句,並
未道及傷寒宗旨,與萬病不出傷寒宗旨,教後人何由得入仲景之門,
余特直解之。

夫曰傷寒者,邪傷于寒水之經也,太陽為三陽三陰之首,居於寒

水之地,其卦為坎(陽為陰根),坎 中一陽,即人身立極真種子,至尊
無二,故稱之曰太陽,如天之日也。太陽從水中而出,子時一陽發動,
真機運行,自下而上,自內而外,散水精之氣於周身,無時無刻無息
不運行也。故《經》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
出焉。”氣化二字,乃傷寒書一部的真機。要知氣化行於外,從皮膚
毛竅而出水氣(水即陰,氣即陽,外出,是氣上而水亦上也);氣化行於內,從溺
管而出水氣(內出,是水降而氣亦降也)。外出者,輕清之氣,如天之霧露
也;內出者,重濁之氣,如溝渠之流水也。太陽之氣化無乖,一切外
邪,無由得入。太陽之氣化偶衰,無論何節何候中不正之氣幹之(一
年六氣,即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乃是正氣,六氣中不正之氣,才是客氣。六氣,

每氣司六十日有零,一年中三百六十日,而一年之事畢,迴圈之理寓矣),必先從毛竅

而入,閉其太陽運行外出之氣機,而太陽之經症即作,故曰傷寒。今
人只知冬月為傷寒,不知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皆有傷寒。只要見得
是太陽經證的面目,即是傷寒也。

太陽為六經之首,初為外邪所侵,邪尚未盛,正未大衰,此際但
能按定太陽經施治,邪可立去,正可立複。因近來不按經施治,用藥
不當,邪不即去,正氣日衰,邪氣日盛,勢必漸漸入內,故有傳經不

·10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傳腑,傳腑不傳經,二陽並病,三陽並病,兩感為病,漸入厥陰,邪
苟未罷,又複傳至太陽,遷延日久,變證百出,邪盛正衰,釀成陰陽
脫絕,種種危候,仲景立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以匡其失,
而輔其正。邪在太陽經腑,則以太陽經腑之法治之。邪在陽明經腑,
則以陽明經腑之法治之;邪在少陽經腑,則以少陽經腑之法治之。邪
在太陰、少陰、厥陰,或從本化,或從中化,或從標化,按定標、本、
中法治之。舉傷寒而萬病已具,揭六經,明六氣,而一年節候已(該)

。論客邪由外入內 ,剝盡元氣,能令人死,步步立法,扶危為
〔賅〕
安,似與內傷無涉,不知外邪入內,剝削元氣,乃是六經,七情由內
而戕,剝削元氣,毋乃非六經乎?不過外邪之感,有傳經之分;七情
之傷,無經腑之變。由外入內,固有提綱;由內出外,亦有考據。不
過未一一指陳,未明明道破,總在學者深思而自得之。

餘謂一元真氣即太陽,太陽進一步不同,又進一步不同,退一步
不同,退兩步又不同,移步換形,移步更名,其中許多指歸。外感內
傷,皆本此一元有損耳。

最可鄙者,今人雲仲景之方,是為冬月傷寒立法,並非為內傷與
雜證立法。試問內傷失血、肺痿,有服甘草乾薑湯 42 而愈者否?嘔吐、
泄瀉,有服理中湯 149 而愈者否?抑鬱肝氣不舒,兩脅脹痛,有服小柴
胡湯 22 而愈者否?夜夢遺精,有服桂枝龍牡湯 119 而愈者否?腎臟不
溫,水泛為痰,有服真武湯 130 而愈者否?寒濕腰痛,有服麻黃附子細
辛湯 155 而愈者否?少氣懶言,困倦嗜臥,咳嗽潮熱,有服建中湯 146

而愈者否?溫病初起,有服麻杏石甘湯 、雞子黃連湯 92、四逆湯


153 48

而愈者否?痢證有服白頭翁湯 56、桃花湯 124 而愈者否?腹痛吐瀉、霍


亂,有服理中湯 149、吳茱萸湯 84 而愈者否?婦人經期、妊娠,有服桂
枝湯 118 而愈者否?痘證初起,有服桂枝湯 118、升麻葛根湯 32 而愈者否?
老人大便艱澀,有服麻仁丸 152 而愈者否?陽虛大便下血,有服四逆湯
48 而愈者否?陰虛大便膿血,有服雞子黃連湯 92 而愈者否?今人全不
體貼,只記時行幾個通套方子,某病用某方倍其味,某病用某方減某
味,如此而已。究其陰陽至理,全然莫曉,六經變化,罕有得知,愈

·102·
醫法圓通卷三

趨愈下,不堪問矣。

附七絕一首:

傷寒二字立津梁,六氣迴圈妙理藏。
不是長沙留一線,而今焉有作醫郎?

敬評:

㈠放之即在六合之中,卷之即在坎中一點。以坎中一點,示在血中,皆喻言
也。

㈡客邪由外入內,宜升散清解,不使入內為要。元氣由內出外,以回陽收納,
不使外出為要,只此二法,誠為度世金針。

【闡釋】鄭氏對傷寒有深入的研究,特出的見解,直解傷寒為“邪傷于太陽
寒水之經。”謂“太陽為三陽三陰之首,自內而外,散水精之氣於周身。”“氣
化二字,乃《傷寒》書一部的真機,要知氣化行於外,從皮膚毛竅而出水氣;氣
化行於內,從溺管而出水氣。”只要“太陽之氣化無乖,一切外邪,無由得入,
太陽之氣偶衰,無論何節何候中不正之氣幹之,必先從毛竅而入,閉其太陽運行
外出之氣機,而太陽之經證即作,故曰傷寒。……只要見得是太陽經證的面目,
即是傷寒。”不僅指冬月為傷寒,即風、寒、濕、暑、燥、火六客,隨時傷及太
陽寒水之經,亦均屬傷寒。仲景立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各對準邪之傳
變,及其所在之臟肺,步步立法施治,不僅不止於治冬月傷寒,且亦不限於外感
病。因寒邪入內,剝削元氣,自不能不引起內傷。而無論外感內傷,皆使一元真
氣有損,故謂“舉傷寒而萬病已具,”以說“仲景方是為冬月傷寒立法,而非為
內傷與雜證立法”為可鄙。隨即舉出許多內傷病用傷寒法治癒之實例,亦足證其
立說之有據。筆者用之于臨床,亦效如桴鼓,無限欽佩鄭氏之學驗俱豐,嘉惠後
學不淺。《內經》早有“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
熱病”之說。清初柯韻伯亦有傷寒方不止治傷寒病之論。鄭氏能推溯其源,並舉
出若干實例以為證,信而有征,甚切實用。今則科學昌明,傷寒方之推廣應用,
更取得許多新的成就。鄭氏能于百餘年早見及此,自是難能可貴的。

問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其故何也?

夫曰冬傷於寒者,傷于太陽寒水之氣也。冬令乃陽氣潛藏,正天

一生水之際。少年無知,不能節欲 ,耗散元精(元精即天一),元精一耗
(冬不藏精也),不能化生真水,即不能克制燥金之氣,故當春之際,溫

·10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病立作(二月屬卯,卯酉陽明燥金主事)。苟能封固嚴密(指冬能藏精者),元精
即能化生真水,而燥金自不敢橫行無忌,春即不病溫矣。此刻辛溫固
本之藥,未可遽施,當從二日傳經之法治之,未為不可。雖然如此,
又當細求,而清涼之品,亦不可妄用。病人雖現大熱、口渴、飲冷、

譫語,又當於脈息聲音之有神無神 ,飲冷之多寡,大便之實與不實,
小便之利與不利。有神者可與麻杏石甘湯 153,無神者可用回陽收納之
法治之,庶不致誤人性命也。

敬評:

㈠節欲二字,不專指房勞,兼一切耗神耗氣之事。

㈡無神非溫,有神乃是。

【闡釋】《內經·素問》說:“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又說:“藏於精者,
春不病溫。”兩者是有一定關係的。鄭氏結合解說,自屬有據。而其治法謂:“辛
溫團本之藥未可遽施。”“清涼之品亦不可妄用。”亦頗精到。因一般認為溫病
的特徵是“發熱而渴,不惡寒。”故只宜投以辛涼清下之劑。殊不知伏氣溫病與
新感溫病各有不同,而伏氣溫病中,傷於寒與不藏精的程度亦互有差異,必須於
脈息、聲音、及飲冷、大小便等處下細分辨。熱重有神者,始可與麻杏石甘湯,
無神而現陰象者,可用回陽收納法施治,而不可妄用清下法。上節雲溫病初起可
用四逆湯,當即指此類伏氣溫病。這種病例雖較少,亦不可忽略。筆者曾于立春
後對所謂春溫病陳某,其症狀為聲低息短,渴而不欲飲,脈息無力,困倦懶言,
用回陽飲加味治之而愈。

辨溫約言

今人於春令,偶感外邪,發熱身疼,口渴飲冷,汗出譫語,便閉
惡熱等情,舉世皆雲溫病,動用達原飲 63、三消飲 11、升解散 30、三
黃石膏 12、大、小承氣 、普濟消毒散
18、21 ,種種方法。余思此等施
167


治,皆是治客邪由太陽而趨至陽明 ,伏而不傳,漸入陽明之裏,以
此等法治之,實屬妥貼,切切不可言溫,但言風邪傷了太陽,由太陽
趨至陽明,風為陽邪,合陽明之燥熱,化為一團熱邪,熱盛則傷陰,
故現氣實、脈實、身輕、氣粗,只宜清涼、滋陰、攻下等法。

·104·
醫法圓通卷三

至於溫病,乃冬不藏精,根本先壞,這點元氣,隨木氣發洩,病
情近似外感,粗工不察,治以發散清涼,十個九死。余業斯道三十餘
年,今始認得。病情形狀,與用藥治法,一併敘陳。病人初得病,便
覺頭昏,周身無力,發熱而身不痛,口不渴,昏昏欲睡,舌上無苔,
滿口津液,而舌上青光隱隱,即或口渴而卻喜滾,即或飲冷而竟一二
口,即或譫語而人安靜閉目,即或欲行走如狂,其身輕飄無力,即或
二便不利,倦臥不言不語,即或汗出而聲低息短,即或面紅而口氣溫
和,六脈洪大,究竟無力,即或目赤咽幹,全不飲冷,大便不實,小
便自利。即服清涼,即服攻下,即服升解,熱總不退,神總不清,只
宜回陽收納,方能有濟。餘經驗多人,一見便知,重者非十餘劑不效,
輕者一二劑可了。惜乎世多畏薑、附而信任不篤,獨不思前賢雲:“甘
溫能除大熱”,即是為元氣外越立法,即是為溫病立法。

今人不分陰陽病情相似處理會,一見發熱,便雲外感,便用升解,
一見發熱不退,便用清涼、滋陰、攻下,一見二便不利,便去通利,
把人治死,尚不覺悟,亦由其學識之未到也。茲再將陰虛、陽虛病情,
錄數十條,以與將來。

敬評:

㈠客邪二字,春為風客,夏為火客,長夏為濕客,按定六氣節候可矣。

【闡釋】對於春令新感溫病,用達原飲等方劑施治,鄭氏亦認為妥貼,但卻
認為是風傷太陽,傳入陽明化燥化熱傷陰而非溫病,這只是界說不同,實質無大
差異。重要的是鄭氏指出冬不藏精的伏氣溫病所現的種種徵象,雖病情近似外
感,但無論熱、渴、脈、色、言、行、大、小便等,都是陽中帶有陰象,一般粗
工不下細分辨,治以發散、清涼、攻下,而熱總不退,神總不清,往往致人于危
殆,故只宜回陽收納,方能有濟。並謂曾經驗多人,一見便知,係本前賢甘溫除
大熱的原則,以治這種元氣外越的伏氣溫病,故能應手而取效,實屬重要的經驗
之談。筆者曾治一劉姓患者,其症狀為頭昏,全身無力,發熱微渴,喜滾飲,惡
油暈食品,初服清涼之劑,繼服滋陰藥方,其熱總不退。雖胡言亂語,見神見鬼,
但聲音確很細小,風吹帳子,則說鬼來捉他,將被子緊緊裹著身體。脈息無神,
二便尚利,知其係陽虛體質,元氣外越,病情近似外感,實為伏氣溫病。初投以
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而諸症有所減輕,繼進回陽飲加味而痊癒。至於只發熱口渴

·10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而不惡寒的內外皆熱的新感溫病,自當以麻杏石甘、白虎、黃連阿膠湯等方,並
參以後世溫病學家所立銀翹、桑菊等方施治為當,而不可誤用回陽收納。

辯認邪盛熱熾血傷病情

幹嘔不止

病人二三日,發熱不退,脈息聲音,一切有神,幹嘔不止者,此
熱壅于陽明也,法宜解肌清熱。

張目譫語

病人四五日,發熱惡熱,煩躁不寧,張目不眠,時而妄言,脈健
者,此熱邪氣盛,氣主上升,故張目不眠,譫語頻臨,屬邪熱乘心,
而神昏也。法宜清熱,熱清而正複,張目譫語自已。若瞑目譫語,脈
空無神,又當回陽,不可養陰。

口渴飲冷不止

病人六七日,發熱不退,脈洪有力,飲冷不止者,此邪熱太甚,
傷及津液也,法宜滅火存陰為主。

大汗如雨

病人或六七日,發熱汗出如雨,脈大有力,口臭氣粗,聲音洪亮,
口渴飲冷,此乃熱蒸於內,胃火旺極也。法宜急清肌熱,此有餘之候,
並非久病亡陽可比。

舌苔幹黃、煩躁不寧

病人或七八日,發熱不退,舌苔幹黃,煩躁不寧,脈健身輕,腸
胃已實,此胃火太甚,津液將枯,急宜滋陰攻下為主。

·106·
醫法圓通卷三

狂叫不避親疏

病人或八九日,發熱不退,氣粗身輕,脈健狂叫,目無親疏,棄
衣奔走,此邪火旺極,亂其神明,神無所主也。急宜清涼攻下,滅去
邪火,不可遲延。

二便不利

病人或七八日,發熱惡熱,煩躁不寧,口渴飲冷,脈健身輕,二
便不利,此邪熱傷陰,血液不能滋潤溝渠,通體皆是一團邪火,急宜
攻下,不可遲延。

鼻如煤煙

病人或八九日,發熱不退,煩躁飲冷,胸滿不食,口臭氣粗,忽
現鼻如煤煙,此由邪火旺極,炎薰於上也。急宜坆下。

肛門似烙

病人或十餘日,發熱不退,脈健氣粗,煩躁不寧,飲水不已,自
覺肛門似烙,此邪熱下攻於大腸,真陰有立亡之(熱)〔勢〕,急宜攻
下,不可因循姑惜。

小便涓滴作痛

病人或八九日,發熱惡熱,煩渴飲冷,舌黃而芒刺滿口,脈健身
輕,小便涓滴痛者,此邪熱下趨小腸,結於膀胱也,急宜清熱利水。

食入即吐

病人發熱惡熱,口臭氣粗,脈健,食入即吐者,此是邪熱伏於胃
口,阻其下行之機,熱主上升,此刻邪熱為崇,升多降少,故食入即

·10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吐,急宜攻其邪火,邪火一滅,食自能下矣。

昏沉不省人事

病人或八九日,身熱不退,氣粗舌幹,小便短赤,大便極黃而溏,
或清水血水,脈健有力,或脈細如絲,或四肢厥(立)〔逆〕,人雖昏
沉,其口氣極蒸手,舌根必紅活,即舌黑起刺,此是邪熱入裏,伏於
其內,急宜攻下清裏,切不可妄用辛溫。

日晡發熱飲冷,妄言鬼神

病人或八九日,十餘日,外邪未解,入於裏分,身雖發熱,日晡
更甚,飲冷不已,妄言鬼神,此是熱甚傷血,神昏無主,急宜養血滋
陰,並非陰火上騰,元氣外越可比。

呃逆不止

病人或八九日,發熱不退,口渴轉增,飲水不輟,忽見呃逆連聲,
此由邪熱隔中,阻其交通之氣機也,法宜攻下。

鼻血如注

病人發熱煩燥,二便不利,口臭氣粗,忽見鼻血如注,發熱更甚
者,此由邪火太甚,逼血妄行也。法宜清熱攻下,苟血出而熱退便通,
又是解病佳兆。

斑疹頻發

病人發熱不退,煩躁不寧,飲冷氣粗,脈健神健,忽發現斑疹,
此邪熱盡越于外,解病之兆,急宜隨機而升解之。

·108·
醫法圓通卷三

乾咳無痰,吐涎膠粘

病人七八日,發熱不退,或熱已退,舌上幹粗,脈健聲洪,煩渴
飲冷,人時恍惚,乾咳不已,吐涎膠粘,此乃火旺津枯,熱逼於肺,
宜潤燥清金瀉火為要。

喉痛厥逆

病人或八九日,發熱不退,或不身熱,脈健身輕,口氣極熱,小
便短赤,神氣衰減,肌膚幹粗,忽見喉痛厥逆,此邪入厥陰,熱深厥
深,上攻而為喉痹是也。急宜清潤瀉火,養陰為主。

膿血下行不止

病人或八九日,身熱不退,或身不熱,時而煩渴,時而厥逆,煩
躁不寧,此厥陰邪熱下攻於腸也。法宜清火養陰為主。

皮毛幹粗

病人或七八日,發熱不退,或身不熱,必煩氣衰,小便短而咽中
幹,忽見皮膚幹粗,毛髮枯槁,此邪火傷陰,血液失運。急宜瀉火養
陰為主。

筋攣拘急

病人或七八日,或十餘日,發熱不退,或不身熱,煩渴咽幹,小
便短赤,惡熱喜冷,忽然四肢拘急不仁,此由邪火傷陰,血液不榮於
筋,故見拘急。法宜滋陰瀉火為主。

陰囊如鬥

病人或十餘日,身熱未退,或不身熱,脈健身輕,心煩口渴,聲

·109·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音洪亮,忽見陰囊紅腫,其大如鬥,疼痛異常,此熱邪下攻宗筋,宗
筋之脈貫於陰囊。急宜瀉火養陰滋肝為主。

周身紅塊

病人身熱脈健,煩躁不寧,忽現周身紅塊,痛癢異常,此是邪熱
壅於肌肉也。宜解肌清熱瀉火為主。

身冷如冰,形如死人

病人八九日,初發熱口渴飲冷,二便不利,煩躁譫語,忽見身冷
如冰,形如死人,此是熱極內伏,陽氣不達於外,證似純陰,此刻審
治,不可粗心,當於口氣中求之,二便處求之。餘經驗多人,口氣雖
微,極其蒸手,舌根紅而不青,小便短赤,急宜攻下,不可因循姑惜,
切切不可妄用薑、附。

頭面腫痛

病人二三日,頭面腫痛,此邪熱壅于三陽也。急宜宣散清熱為主。

以上數十條,略言其概,其中尚有許多火證情形。有當用甘寒養
陰法者,有當用苦寒攻下存陰法者,有當用清涼滋陰法者,有當用利
水育陰法者,有當用潤燥救陰法者,有當用甘溫回陽救陰法者,種種
不一,全在臨時變通。總之正氣生人,邪氣死人,用養陰等法,皆為
陽證邪火立說,而非為陰氣上騰之陰火立說。當知陽證邪火,其人脈
息聲音,一切有神,若陰氣上騰之陰火,脈息起居,一切無神,陰象
全具,此乃認證關健,不可不知。

【闡釋】鄭氏對於陽虛陰虛病情體認深切,達到一見病者便能判別的境地,
已在《醫理真傳》中分別詳論。在寫此《醫法圓通》時,對於二證的危篤病情的
各種表現,有更深切而較全面的認識。為改正當時不按陰陽至理,只憑幾個通套
方子治病的通弊,指示後學以活人濟世的正道,故又各舉數十條實例以資印證。
此節二十五條全係邪盛熱熾血傷病情,皆為陽症邪火立說。每條均能攝其要點,

·110·
醫法圓通卷三

出其治則,簡要易從。其間亦有不易著手者,如“昏沉不省人事”條,及“身冷
如冰,形如死人”條,均係熱深厥深,假寒真熱之證,非老有經驗,不易辨認。
至其治法,此類火熱陽症,只宜清熱救陰。而具體細分,則有宜甘寒養陰的,如
導赤散之類;有宜苦寒攻下存陰的,如大、小承氣之類;有宜清涼滋陰的,如人
參白虎湯之類;有宜利水育陰的,如四苓滑石阿膠湯、六味地黃湯之類;有宜潤
燥救陰的,如黃連阿膠揚、芍甘湯之類;還有須要甘溫扶陽救陰的,其方藥均備
載《醫理真傳》闡釋,故不再贅述。最後指出陽證邪火與陰氣上騰之陰火,其差
別全在脈息、聲音、起居一切有神或無神。所謂有神無神,主要指有力無力,能
掌握此點樞要,識別陽陰二證,並無神秘之處,可謂明白易曉。

辯認陰盛陽衰及陽脫病情

頭痛如劈

素稟陽虛之人,身無他苦,忽然頭痛如劈,多見唇青、爪甲青黑,
或氣上喘,或脈浮空,或勁如石,此陽隔於上,急宜回陽收納,十中
可救四五(筆者曾用潛陽丹治此類病者,一劑減輕,重者四、五劑全愈)。

目痛如裂

察非外感,非邪火上攻,或脈象與上條同,病情有一二同者,急
宜回陽,若滋陰解散則死。

耳癢欲死

審無口若咽幹,寒熱往來,即非肝膽為病,此是腎氣上騰,欲從
耳脫也,必有陰象足征,急宜回陽收納(筆者曾治一耳癢欲死病人,用四逆湯
加僵蠶治之一劑而癢止。複以原方去僵蠶加黨參、枸杞、蓯蓉以補腎,連服四劑而全愈)。

印堂如鏡

久病虛極之人,忽然印堂光明如鏡,此是陽竭於上,旦夕死亡之
征。若不忍而救之,急宜大劑回陽收納,光斂而飲食漸加,過七日而

·11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精神更健者,即有生機,否則未敢遽許。

唇赤如朱

久病虛極之人,無邪火可征,忽見唇赤如朱,此真陽從唇而脫,
旦夕死亡之征,急服回陽,十中可救二三。

兩顴發赤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兩顴發赤,此真元竭於上也。急宜回陽收
納,誤治則死。

鼻涕如注

久病虛極之人,忽然鼻涕如注,此元氣將脫,旦夕死亡之征。急
宜回陽收納,或救一二(筆者曾治一鼻涕如注之患者,因其來之驟然,而又無絲毫
外感症象,乃用四逆湯加上桂治之,而鼻涕減少。因其久病虛極,連續服附子理中湯加味二


十劑而全愈)

口張氣出

久病虛極之人,忽見口張氣出,此元氣將絕,旦夕死亡之征,法
在不治。若欲救之,急宜回陽收納,以盡人事。

眼胞下陷

久病之人,忽見眼胞下陷。此五臟元氣竭於下也,旦夕即死,法
在不治。若欲救之,急宜大劑回陽,十中或可救一二。

白眼輪青

久病虛損之人,忽見白晴青而人無神,此真陽衰極,死亡之征。
急宜回陽,十中可救五六。

·112·
醫法圓通卷三

目腫如桃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忽見目腫如桃,滿身純陰,並無一點邪火
風熱可驗,此是元氣從目脫出,急宜回陽收納,可保無虞。

目常直視

久病虛極之人,忽見目常直視,此真氣將絕,不能運動,法在死
例。若欲救之,急宜回陽,或可十中救一二(筆者治此症,用白通湯加吳茱
萸治之)。

目光如華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目前常見五彩光華,此五臟精氣外越,陽
氣不藏,亦在死例,急宜回陽收納,十中可救五六。(筆者治此症,用四
逆湯加上肉桂治之)。

面色光彩

久病虛損之人,忽見面色鮮豔,如無病之人,此是真陽已竭於上,
旦夕死亡之(客)〔容〕,若欲救之,急宜回陽,光斂而神稍健,過七
日不變者,方有生機,否則不救。

面如枯骨

久病虛極之人,忽見面如枯骨,此真元已絕,精氣全無,旦夕死
亡之征,可預為辦理後事,急服回陽,十中或可救得一二。

面赤(沭)如朱 赤如瘀,面白如紙,面黑如煤,面青如枯草

久病虛極之人,並無邪火足征,忽見面赤如朱者,此真陽已竭於
上也,法在不治。惟回陽一法,或可十中救一二。更有如瘀、如紙、

·11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如煤、如枯草之類,皆在死例,不可勉強施治。

齒牙血出

素稟陽虛之人,並無邪火足征,陰象全具,忽見滿口齒牙血出,
此是腎中之陽虛,不能統攝血液,陰血外溢,只有扶陽收納一法最妥。
若以滋陰之六味地黃湯治之,是速其危也(筆者治此症,常用大劑炮薑甘草湯
以止其血,然後用四逆湯加補腎藥物治之而愈,屢用屢效者)。

牙腫如茄

凡牙腫之人,察其非胃火風熱,各部有陰象足征,此是元氣浮於
上而不潛藏,急宜回陽收納封固為要。若以養陰清火治之,是速其亡
也(筆者治此症,或牙齦腫痛,有陰象足征,常用潛陽丹治之而愈)。

耳腫不痛

凡耳腫之人,其皮色必定如常,即或微紅,多含青色,各部定有
陰象足征,急宜大劑回陽,切勿謂肝膽風熱,照常法外感治之,是速
其死也。

喉痛飲滾

凡喉痛飲滾之人,必非風熱上攻,定見脈息聲音,一切無神,陰
象畢露,急宜回陽之藥冷服以救之,其效甚速,此是陽浮於上,不安
其宅,今得同氣之物以引之,必返其舍,若照風熱法治之,是速其危
矣。

咳嗽不已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或過服清涼發散之人,忽然咳嗽異常,無
時休息,陰象全具,此是陰邪上幹清道,元陽有從肺脫之(熱)
〔勢〕,

·114·
醫法圓通卷三

急宜回陽祛陰,陽旺陰消,咳嗽自止。切不可仍照滋陰與通套治咳嗽
之方治之。若畏而不回陽,是自尋其死也(筆者對治此症,用大劑四逆湯稍加

麻、桂、細辛,附片、乾薑劑量,有時各用至 100 克以上)

氣喘唇青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忽見氣喘唇青,乃是元氣上浮,脫絕之征,
法在難治。急宜回陽降逆收納,俟氣喘不作,唇色轉紅,方有生機,
苟信任不專,聽之而已(筆者治此症,常用大劑潛陽丹治之)。

心痛欲死

凡忽然心痛欲死之人,或面赤,或唇青,察定陰陽,不可苟且。
如心痛面赤,飲冷稍安一刻者,此是邪熱犯於心也,急宜清火。若面
赤而飲滾,兼見唇舌青光,此是寒邪犯於心也,急宜扶陽(筆者治此症,
常用吳萸四逆湯加玄胡治之而愈)。

腹痛欲絕

凡腹痛欲死之人,細察各部情形,如唇舌青黑,此是陰寒凝滯,
陽不運行也,急宜回陽。如舌黃氣粗,二便不利,周身冰冷,此是熱
邪內攻,閉其清道,急宜宣散通滯,如今之萬應靈通丸,又名兌金丸,
又名靈寶如意丸,又名川督普濟丸,又名玉樞萬靈丹。一半吹鼻一半
服,立刻見效,不可不知也。

腸鳴瀉泄

凡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有腸鳴如雷,泄瀉不止者,此乃命門火
衰,臟寒之極,急宜大劑回陽。若以利水之藥治之,必不見效,余曾
經驗多人(筆者治此症,用大劑四逆湯加上桂,以補命門火,附片、乾薑可用至 250 克)。

·11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大便下血

凡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忽然大便下血不止,此是下焦無火,不
能統攝,有下脫之勢,急宜大劑回陽,如附子理中、回陽飲之類。(筆
者治大便下血、小便下血、吐血、鼻血,有陰象足征,皆選用此方,治之而愈)。

小便下血

此條與上大便下血同。余曾經驗多人,皆是重在回陽,其妙莫測,
由其無邪熱足征也。

精滴不已

大凡好色之人,與素稟不足之人,精常自出,此是元陽大耗,封
鎖不密,急宜大劑回陽,交通水火為主。余嘗以白通湯治此病,百發
百中(筆者曾治小便後滴精之患者多人,俱以白通湯加補腎藥治之而愈)。

午後面赤

凡午後面赤,或發燒,舉世皆謂陰虛,不知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
陽氣日衰,不能鎮納其陰,陰邪日盛,上浮於外,況午後正陰盛時,
陽氣欲下潛藏于陰中,而陰盛不納,逼陽於外,元氣升多降少,故或
現面赤,或現夜燒,此皆陰盛之候,若按陰虛治之,其病必劇。余常
以回陽收納,交通上下之法治之,百發百中(此條涉及時間醫學,午後面赤
或發高熱,乃陰盛之候,此由陽虛不能配陰,法當補陽以配陰。筆者用白通湯治之而愈)。

身癢欲死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身忽癢極,或通身發紅點,形似風疹,其
實非風疹。風疹之為病,必不癢極欲死,多見發熱、身疼,惡寒、惡
風。若久病素不足之人,其來者驟,多不發熱身疼,即或大熱,而小
便必清,口渴飲滾,各部必有陰象足征,脈亦有浮空勁急如繩可據。

·116·
醫法圓通卷三

此病急宜大劑回陽收納為要。若作風疹治之,速其亡也(筆者治老年人血

虛應身癢,用扶陽生血加祛風藥治之,有顯效)

大汗如雨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忽然大汗如雨,此亡陽之候也。然亦有非
亡陽者,夫大汗如雨,驟然而出,片刻即汗(正)〔止〕者,此非亡
陽,乃陰邪從毛竅而出,則為解病之兆。若其人氣息奄奄,旋出而身
冷者,真亡陽也,法則不治,若欲救之,亦只回陽一法。然陽明熱極,
熱蒸於外,亦有大汗如雨一條,須有陽症病情足征,此則陰象全具,
一一可考(筆者曾治一外感引發之陽虛汗症,先後以掛枝湯、黃芪建中湯、及附子理中
湯加味而愈。至陽明熱極,熱蒸於外,大汗如雨,則用白虎湯治之而愈)。

大汗呃逆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與過服克伐清涼之人,忽然大汗呃逆,此
陽亡於外,脾腎之氣絕於內,旦夕死亡之征也,急宜回陽降逆,服藥
後如汗止呃逆不作,即有生機。若仍用時派之麻黃根、浮小麥,止呃
之丁香、杮蒂,未有不立見其死者也。

身熱無神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或偶勞心,忽見身大熱而不疼,並無所(若)
〔苦〕,只是人困無神,不渴不食,此是元氣發外,宜回陽收納,一
劑可愈。若以為發熱,即照外感之法治之,是速其危也,世多不識。

吐血身熱

凡吐血之人,多屬氣衰,不能攝血,吐則氣機向外,元氣亦與之
向外,故身熱,急宜回陽收納為主。以不可見吐血而即謂之火,以涼
劑施之。

·11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大吐身熱

經雲:“吐則亡陽,吐屬太陰。”大吐之人,多緣中宮或寒、或
熱、或食阻滯。若既吐已,而見周身大熱,並無三陽表證足征,此屬
脾胃之元氣發外,急宜收納中宮元氣為主,切不可仍照藿香正氣散之
法治之,余於此證,每以甘草乾薑湯加砂仁,十治十效。

大泄身熱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忽然大泄,漸而身大熱者,此屬陽脫之候。
大熱者,陽竭於上。大泄者,陰脫於下,急宜溫中收納為主。切不可
一見身熱,便雲外感,一見大泄,便雲飲食。若用解表、消導、利水,
其禍立至,不可不知。

午後身熱

《經》雲:“陰虛生內熱”。是指邪氣旺而血衰,並非專指午後
夜間發熱為陰虛也。今人全不在陰陽至理處探取盈縮消息,一見午後
夜間發熱,便雲陰虛,便去滋水,推其意以為午後屬陰,即為陰虛,
就不知午後夜間,正陰盛之時,並非陰虛之候。即有發熱,多屬陰盛
隔陽于外,陽氣不得潛藏,陽浮於外,故見身熱,何也?人身真氣,
從子時一陽發動,曆醜、寅、卯、辰、巳,陽氣旺極,至午、未、申、
酉、戌、亥陽衰,而下潛藏。今為陰隔拒,不得下降,故多發熱,此
乃陰陽盛衰,元氣出入消息,不可不知也。余於此證,無論夜間午後
燒熱,或面赤,或唇赤、脈空、飲滾、無神,即以白通湯治之,屢治
屢效。

皮毛出血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忽見皮毛出血,此乃衛外之陽不足,急宜
回陽收納,不可遲延。

·118·
醫法圓通卷三

陰囊縮入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忽然囊縮腹痛,此厥陰陰寒太甚,陽氣虛
極也,急宜回陽,或用艾火燒丹田,或臍中,或以胡椒末錦裹塞臍中,
用有力人口氣吹入腹中,痛止即止,亦是救急妙法。

兩腳大燒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或夜臥,或午後兩腳大燒,欲踏石上,人
困無神。此元氣發騰,有亡陽之勢,急宜回陽收納為主,切不可妄雲
陰虛,而用滋陰之藥。

兩手腫熱

凡素稟不足之人,忽然兩手腫大如盂,微痛微紅,夜間午後便燒
熱難忍,此陰盛逼陽從手脫也,急宜回陽收納為主(筆者對治兩腳大燒、
兩手腫熱,常用桂枝龍骨牡蠣湯重加附子,治之而愈)。

兩乳忽腫

凡素稟不足之人,忽然兩乳腫大,皮色如常,此是元氣從兩乳脫
出,切勿當作瘡治,當以回陽收納為主。

瘡口不斂

凡瘡口久而不斂,多屬元氣大傷,不能化毒生肌,只宜大劑回陽,
陽回氣旺,其毒自消,其口自斂。切忌養陰清涼,見瘡治瘡(筆者對瘡
口久而不斂者,除用附子理中湯內服外,另用象牙粉蒸蛋,早、晚各吃一次,對收斂瘡口,

其效更速)。

·119·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痘瘡平塌

凡痘瘡平塌,總原無火,只宜大劑回陽,切不可兼用滋陰。

肛脫不收

凡素稟不足之人,或因大泄,或因過痢,以致肛脫不收,此是下
元無火,不能收束,法宜回陽收納腎氣,或灸百會穴,亦是良法。(筆
者對此病症,常用附子理中湯加升麻、粟殼治之;或用補中益氣湯倍升麻加粟殼治之,屢用

屢效。婦女子宮脫垂,其原因為產後體虛,胞絡鬆弛,氣虛下陷,不能收攝所致,其治法亦


與脫肛相同)

小便不止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忽見小便日數十次,每來清長而多,此是
下元無火也,急宜回陽收納腎氣,切不可妄行利水(此症老年人居多,腎

與膀胱有寒,不能制約膀胱之開闔,筆者常用附子理中湯加安桂、小茴、益智仁治之而愈)

腹痛即泄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多有小腹一痛,立即泄瀉,或溏糞、清白
糞,日十餘次。此屬下焦火衰,陰寒氣滯,急宜溫中回陽,切不可專
以理氣分利為事。

身疼無熱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忽見身疼,而卻不發熱者,是裏有寒也,
法宜溫裏。但服溫裏之藥,多有見大熱身疼甚者,此是陰邪(漬)
〔潰〕
散,即愈之征,切不可妄用清涼以止之。

·120·
醫法圓通卷三

身熱無疼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與服克代宣散太過之人,忽見身熱,而卻
無痛苦,並見各部陰象足征,此是陽越於外也。急宜回陽收納,不可
妄用滋陰、升散。

身冷內熱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身外冷而覺內熱難當,欲得清涼方快。清
涼入口,卻又不受,舌青滑而人無神,二便自利,此是陰氣發潮,切
不可妄用滋陰清涼之品,急宜大劑回陽,陽回則陰潮自滅。若果係時
疫外冷內熱之候,其人必煩躁口渴飲冷,二便不利,人必有神,又當
攻下,回陽則危。

身熱內冷

久病之人,忽見身大熱而內冷亦甚,疊褥數重,此是陽越於外,
寒隔於內,急宜回陽,陽氣複藏,外自不熱,內自不冷,切不可認作
表邪,若與之解表,則元氣立亡。此等證多無外感足征,即或有太陽
表證,仍應大劑回陽藥中加桂、麻幾分,即可無虞。

身重畏冷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忽見身重畏冷者,此是陰盛而陽微也,急
宜回陽。

身強不用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與過服克伐宣散之人,忽然身強不用,此
是真陽衰極,陽氣不充,君令不行,陰氣旺甚,阻滯經脈,宜大劑回
陽,陽旺陰消,正氣複充,君令複行,其病自已。世人不識,多以中
風目之,其用多以祛風,每每釀成壞證,不可不知也。

·12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腳輕頭重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人忽見腳輕頭重,此是陰乘于上,陽衰於
內也。急宜大劑回陽,收納真氣,陽旺陰消,頭重不作,便是生機。

腳麻身軟

久病與素稟不足之人,多有腳麻身軟者,此是陽氣虛甚,不能充
周,急宜甘溫扶陽,陽氣充足,其病自已(筆者治此症,常用附予理中湯加牛

膝治之而愈)

氣喘脈勁

久病之人,忽見氣喘脈勁,此陽竭於上,旦夕死亡之候,急急回
陽,十中可救一二。但非至親,切切不可主方。即主方亦必須批明,
以免生怨。切不可見脈勁而雲火大,便去滋陰降火。

吐血脈大 ㈠

凡吐血之人,忽見脈來洪大,此陽竭於上,危亡之候也。今人動
雲吐血屬火,脈大屬火,皆是認不明陰陽之過也。

敬評:

㈠人能知得血是水,氣是火,便知得滋陰之誤,薑、附之效也。

虛勞脈動

凡虛損已極之人,脈象只宜沉細,若見洪大細數,或弦或緊,或
勁,或如擊石,或如粗繩,或如雀啄釜沸,皆死亡之候,切切不可出
方。果係至親至友,情迫不已,只宜大甘大溫以扶之,苟能脈氣和平,
即有生機,切切不可妄用滋陰。要知虛損之人,多屬氣虛,所現證形,
多有近似陰虛,其實非陰虛也。餘嘗見虛損之人,每每少氣懶言,身

·122·
醫法圓通卷三

重嗜臥,潮熱而口不渴,飲食減少,起居動靜,一切無神,明明陽虛,
並未見一分火旺陰虛的面目。近閱市習,一見此等病情,每稱為陰虛,
所用藥品,多半甘寒養陰,並未見幾個膽大用辛溫者,故一成虛勞,
十個九死,非死於病,實死於藥,非死於藥,實死於醫,皆由醫家不
明陰陽至理,病家深畏辛溫,故罕有幾個得生,真大憾也。

以上數十條,揭出元氣離根,陽虛將脫危候。情狀雖異,病源則
一。學者苟能細心體會,胸中即有定據,一見便知,用藥自不錯亂。
雖不能十救十全,亦不致誤人性命。但病有萬端,亦非數十條可盡,
學者即在這點元氣上探求盈虛出入消息,雖千萬病情,亦不能出其範
圍。餘更一言奉告,夫人身三百六十骨節,節節皆有神,節節皆有鬼。
神者陽之靈,氣之主也(此言節節皆正氣布護)。鬼者陰之靈,血之主也(此
言節節皆真陰布護,故前賢雲,鬼神塞滿宇宙,宇宙指天地、指人身也)。無論何節出

現鬼象(即陰邪也),即以神治之(神陽也、火也、氣也。以陽治陰,即益火之源以
。無論何節
消陰翳,即扶南瀉北之意,即補火治水義,用藥即桂、附、薑、砂一派是也)

現出邪神為殃(言邪神者,明非正氣之盛,指邪氣之盛,邪氣即邪火也。乾坤以正氣充
塞,正氣不能害人,邪氣始能害人,故曰邪神)又可以鬼伏之(鬼陰也、血也、水也,

邪神邪火也,鬼伏神,即以水治火,滋陰降火。用藥即三黃石膏、大小承氣一派是也。今人

動雲滋陰降火,皆是為邪火傷陰立說,並未有真正陰虛,即謂陰虛,皆陽虛也。何則?陰陽

本是一氣,不可分也。故經雲:氣旺則血旺,氣衰則血衰,氣升則血升,氣降則血降,氣在

則血在,氣亡則血亡,明得此理,便知天一生水之旨歸,甘溫辛溫回陽之妙諦)。學者不

必他處猜想,即於鬼神一語領會通身陰陽,用藥從陰從陽法度,認得
邪正關鍵,識得諸家錯誤,便可超人上乘,臻於神化。

【闡釋】此節揭出陽虛危重病候共五十八條,每條只用簡單幾行,指明其病
因、病機及治則,有的還與他證比較辨別,令人可以從中得到啟發。即以有關身
熱的九條而言,如一:身熱無神,並無痛苦,只是困倦不食不渴,則是元氣外越,
只宜回陽收納,如照外感治之,將愈速危。二:吐血而身熱,多屬氣衰不能攝血,
元氣向外,急宜回陽收納,而不可清涼瀉火。三:大吐後身大熱,則須視其有無
三陽表證,如無,則為脾胃之元氣外發,亦宜以收納中宮元氣為主。四:大泄而
身大熱,則為陰脫于下,陽竭於上,急宜溫中收納。如以為外感或飲食所致,用
解表、消導、利水,則其禍立至。五:午後或夜間身熱,並非如一般所說由於陰

·12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虛,而是陽為陰隔,不得下降,鄭氏解說精詳,確有卓見。筆者在治此類病人時,
如見口不渴,不思水飲,亦常以白通湯治之而愈,足證並非陰虛。六:兩腳午後
或夜臥大燒,欲踏石上,人困無神,亦屬陽亡之兆,急宜回陽收納,而不可滋陰。
七:兩手腫大如孟,夜間午後燒熱難忍,是陰盛逼陽欲從手脫,亦宜回陽收納。
八:身外冷而內熱,則須細辨。如煩渴飲冷有神,則為時疫感染;如內熱難當,
欲得清涼方快,而清涼人口,卻又不受,舌青滑而人無神、二便自利,則是陰氣
發潮之熱,只宜回陽,不能滋陰。九:如身大熱而內甚冷,疊褥數重,則是陽越
於外,寒隔於內,急宜回陽自愈,不可解表。即有太陽表證,仍宜大劑回陽藥中
加麻、桂幾分,即可無虞,分辨甚為精細。其他各條亦各有特點,如“頭痛如劈”
條等,皆於條文末括弧內簡明扼要介紹筆者經驗,以資驗證。“虛勞脈勁”一條,
所現症形多近陰虛,而實屬氣虛,如“少氣懶言,身重嗜臥,潮熱而口不渴,飲
食減少,起居動靜,一切無神,明明陽虛,並未見一分火旺陰虛的面目。”而一
般多謂陰虛,治以甘寒養陰,每致釀成虛勞而死,此非死於病,實死於藥,非死
於藥,而實死於醫,可謂慨乎言之。最後總結這數十條,情狀雖異,病源則一,
細心體會,一見便知,用藥自不會錯。凡見陽虛症,回陽諸方,皆可服也,即在
分兩輕重上斟酌,當不致釀成純陰無陽之候。末複指明人身陰陽、水火、血氣的
相互關係,謂無論何處出現陰邪,“即以陽治陰,即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即扶南
瀉北之意,即補火治水之義,用藥即桂、附、薑、砂一派是也。”出現陽邪,“即
以水治火,滋陰降火,用藥即三黃石膏、大,小承氣一派是也。”所論均極明確。
末更論及一般所謂陰虛,多係火邪傷陰,並非真陰虛。若真陰虛,多起于陽虛,
推究其極,陰陽本是一氣,氣能統血,李東垣立甘溫除大熱之法,實本此理,所
論均有獨到之見。

辨脈切要

浮脈(主風)
、洪脈(主火)
、實脈(主熱)
、數脈(主熱)
、緊脈
(主寒)
、滑脈(主痰)
、沉脈(屬陰)
、遲脈(屬寒)
、細脈(不足)、
微脈(不足)
、虛脈(不足)、弱脈(不足)

以上脈象,諸書言浮主風也,洪與實、數、緊、滑,主火、主熱、
主寒、主痰也。餘謂浮脈,未可遽概為風,洪(大)、實、數、緊、
滑,未可遽概為火、為熱、為寒、為痰也。沉、遲、細、微與虛、弱,
亦未可遽概為陰、為寒、為不足、為虛損也。要知外感脈浮,而病現
頭疼、身痛,發熱、惡風、自汗、鼻築流清,始可以言風也。若內傷

·124·
醫法圓通卷三

已久,元氣將脫之候,脈象亦浮,猶得以風言之乎?洪(大)實、數
之脈,而病現發熱、惡熱、煩躁、口渴、飲冷、譫語、口臭、氣粗、
二便閉塞之類,始可以言火、言熱也。若內傷已久,元氣將脫之候,
脈象有極洪、極長、極實、極數、極勁之類,又尚得以時行火熱證言
乎?緊寒、滑痰之脈,而病現身疼,發熱、畏寒,與吐痰不休之類,
始可言寒邪、痰濕也。若內傷已久,元氣將脫之候,脈象亦有極緊、

極滑之形,又尚得以寒痰言 之乎?沉、遲、細、微、虛弱之脈,而
病現面白唇青,少氣懶言,困倦嗜臥之類,乃可以言不足,言虛寒,
言陰陽兩傷。若外邪深入,協火而動,閉其清道,熱伏于中,陽氣不
達於四末,四肢冰冷,惟口氣蒸手,小便短赤而痛,此為陽極似陰,
又尚得以氣血虛損言之乎?總之,脈無定體,認證為要,陰陽內外,
辨察宜清,雖二十八脈之詳分,亦不過資顧問已耳。學者苟能識得此
中變化,便不為脈所囿矣。

【闡釋】本節列舉浮、洪、實、數、緊、滑、及沉、遲、細、微、虛、弱共
十二脈。諸書多言分別主風、主火、主熱、主寒、主痰及屬陰、屬寒、屬不足,
鄭氏則說未可一概而論。因內傷已久,元氣大虧之人,脈象亦有浮、洪、長、實、
數、勁、緊、滑之形,而外邪深入,協火而動,閉其清道,熱伏于中,陽氣不達
於四末,亦有現沉、遲、細、微、虛弱之脈,不得說是氣血虛損不足。所以歸結
為“脈無定體,認證為要,陰陽內外,辨察宜清,雖二十八脈之詳分,亦不過資
顧問已耳。”確為明體達用之真言,教人不可視脈為神秘而為其所囿。祖國醫學
注重四診合用,望、聞、問、切,有神、聖、工、巧之分。切脈只其一端,而古
今辨說不一。《內經·素問》有“三部九候論”,而後世多本《素問·脈要精微
論》立說,即以寸口脈分為寸、關、尺三部,每部又各以浮、中、沉取脈為九候。
至其所配臟腑,各家雖有小異,但自《難經》以後,多以左手心、肝、腎、右手
肺、脾、命為準則。而論脈之專著,自晉·王叔和《脈經》始,其中載有二十四
脈,即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
弱、虛、散、緩、遲、結、代、動。至明·李時珍《瀕湖脈學》,增加長、短、
牢三脈為二十七脈。李中梓《診家正眼》又增加一疾脈,即成一般所說的二十八
脈。清代脈學專家周學海所論更精,但亦不能一一固執。筆者經驗,應以鄭氏所
說,明其變化而不為所囿,為切要可從,並可參閱《醫理真傳》一書中論脈之闡
釋。


“言”:原書為“目”,本不誤。此處從上下文改。

·12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切脈金針

夫脈者,氣與血渾而為一者也。其要在寸口(百脈皆會於此),其妙
在散於周身,隨邪之淺深、臟腑之盛衰,人性之剛柔、身體之長短、
肌肉之肥瘦、老幼男女之不同,變化萬端。其綱在浮、沉、遲、數,
其妙在有神、無神(即有力無力也)。有神無神者,即盈縮機關,內外秘
決。他如浮、洪、長、大、數、實,皆為盈,為有餘之候,果病情相
符,則為脈與病合,當從有餘立法施治。如脈雖具以上等象,而病現
不足已極,則為脈不合病,當舍脈從病,急宜扶其不足,培(皆)
〔其〕
本源,切勿惑于浮風洪火之說,若按浮風洪火治去,則為害非淺。沉、
遲、細、微、虛、弱,皆為縮,為不足,果病情相符,則為脈與病合,
當照不足立法施治。如脈雖具以上等象,而病現有餘以極,又當舍脈
從病,切勿惑于沉、遲、細、微為虛損,若按虛損治去,則為禍不淺。
餘恒曰:一盈一縮,即陰陽旨歸,萬病繩墨,切脈知此,便易進步,
便易認證,庶不為脈所囿矣。

【闡釋】此節所論,極為精要,確屬金針度人。首先說:“脈者,氣與血渾
而為一者也,其要在寸口,其妙在散於周身。”頗合科學。而切脈則須“隨邪之
淺深,臟腑之盛衰,人性之剛柔,身體之長短,肌肉之肥瘦,男女老幼之不同,
變化萬端。”可謂精細周到,而兼有望、聞、問、切之功夫在內。複謂“其綱在
浮、沉、遲、數,其妙在有神、無神。有神無神者,即盈縮機關,內外秘訣。”
至於脈之浮、洪、長、大,縮、實,固為盈,為有餘之候,脈之沉、遲、細、微、
虛、弱,固為縮,為不足之候,但亦須脈與證合,始能按脈立法,如與證不符,
則須舍脈從證,這是一條切用的經驗。前人有舍證從脈之說,似輕望、聞、問而
重脈,實不可取。

相舌切要

舌上白苔

病人雖舌現白苔,並未見頭疼、身痛、發熱、惡寒、惡熱等情,
切不可認為表證,認為瘟證,當於脈息聲音,起居動靜,有神無神處

·126·
醫法圓通卷三

探求病情,自有著落,切切不可孟浪,如果有表證足征,始可照解表
法施治。

舌上黃苔

病人雖舌現黃苔,無論幹黃色、潤黃色、老黃色、黑黃色,並未
見口渴飲冷,煩躁,惡熱,便閉等情,切不可便謂火旺熱極,當于陽
虛真氣不上升處理會,病情上理會,治法即在其中。如果見便閉,口
臭、氣粗,身輕惡熱,心煩飲冷,精神有餘等情,便當攻下,不可遲
延。

舌上黑苔

病人雖舌現黑苔,無論幹黑色、青黑色、潤黑色、雖現陰象,切
不可即作陰證施治。如其人煩躁、口渴、飲冷,惡熱身輕,氣粗口臭,
二便閉結,即當攻下,不可遲延。如其人安靜懶言,困倦、不渴不食,
二便自利,即當回陽,不可遲延。

舌上紅黑色。舌上潤白苔。舌根獨黃色。
舌上白黃色。舌上黃芒刺。舌尖獨青色。
舌上黑黃色。舌上黑芒刺。舌根獨黑色。
舌上青黃色。舌上白芒刺。舌尖慘紅色。
舌上粉白苔。舌上青紅色。舌心獨黃色。
舌上幹白苔。舌上淡黃色。舌邊獨白色。
舌裂而開瓣。舌如豬腰色。

舌之分辨,實屬繁冗,亦難盡舉。姑無論其舌之青、黃、赤、白、
黑、幹潤燥裂、芒刺滿口、紅白相間、黃黑相兼,統以陰陽兩字盡之
矣。是陰證,則有陰象足征;是陽證,則有陽證可憑。識得此旨,則
不專以舌論矣。諸書紛紛論舌,言某舌當某藥,某舌當某方,皆是刻
舟求劍之流,不可為法。學者務于平日,先將陰陽病情,真真假假,
熟悉胸中,自然一見便知,亦是認證要著。

·12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闡釋】相舌在《內經》
、《難經》少有道及,後世逐漸發展成為望診一重要
部門。至清·周學海著有《形色外診簡摩》二卷,論舌苔、舌質頗為精詳,但一
般能遵行者卻少。普通雖以舌苔之白、黃、黑、幹、潤,燥、刺等,定外感、內
傷之深淺,亦必結合證象,始能判定。故鄭氏謂:“舌之分辨、實屬繁冗,亦難
盡舉,姑無論其舌之青、黃、赤、白、黑、幹、潤、燥、裂,芒刺滿口,紅白相
間,黃黑相兼,統以陰陽兩字盡之矣。”因為陰陽實據是全身性的,可靠性大。
即如病人雖各種黑苔,亦須見煩躁、口渴、飲冷等證象,始可作陰證施治;如其
人安靜懶言,困倦不食,不渴,二便自利,即當回陽。可見舌、證不合,仍當和
脈、證不合一樣,須舍舌從證為是。至於辨舌之精,能為診病之助,則是肯定的。
並可參閱《醫理真傳》卷一闡釋望診一節。

萬病一氣說

病有萬端,發於一元。一元者,二氣渾為一氣者也。一氣盈縮,
病即生焉。有餘即火,不足即寒。他如脈來洪大,氣之盈也,脈來數
實,脈來浮滑,氣之盈也,間亦不足(脈來洪、大、數、實、浮、滑,乃邪實
火盛,此為有餘,久病暴脫,亦有此脈象,不可不知)。脈來遲細,氣之縮也,脈

來短小,脈來虛弱,氣之縮也,間亦有餘(脈來遲、細、短、小、虛、弱,皆
為不足。若溫病熱極脈伏,亦有此脈,不可不知)。脈來劈石,脈來魚尾,脈來雀

啄,脈來釜沸,脈來掉尾,脈來散亂,氣之絕也。

推之面色如朱,氣盈之驗,亦有縮者(素平面赤,不作病看。新病面赤惡
熱,則為邪實火旺。久病無神,虛極之人而面赤,則為陽竭於上,脫絕之候。色如雞冠者吉,

色如瘀血者死)。面青有神,氣盈之驗,亦有縮者(素平面青有神,不作病看。

。面
有病而始面青,則為肝病。有神主肝旺,無神主肝虛。色如翠羽者吉,色如枯草者凶)

白有神、氣盈之驗,亦有縮者(素平面白,不作病看。有病而始見面白者,方以
。面黃
病論。白而有神,肺氣常旺,白而無神,肺虛之征。白如豬膏者吉,色如枯骨者危)

有神,氣盈之驗,亦有縮者(素平面黃,不作病看。有病而始面黃,方以病論。黃
而有神,胃(積)〔氣〕之盛,黃而無神,氣弱之征。黃而鮮明者吉,黃如塵埃色者凶)。

面黑有神,氣盈之驗。亦有縮者(素平面黑,不作病看。有病而始面黑,方以病
論。黑而有神,腎氣尚旺,黑而無神,腎氣衰弱。黑如鳥羽者吉,色如炭煤者危)

此論五色之盛衰,其中尚有生克:額屬心而黑氣可畏,鼻屬土而

·128·
醫法圓通卷三


青色堪驚,頦 下黃而水病,腮左白而肝傷,腮右赤兮火灼,唇上黑
兮水泱。氣色之變化多端,明暗之機關可據。

至若審因察理,五音細詳(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以應人身五臟也):
聲如洪鐘,指邪火之旺極(素平音洪,不作病看,有病而始見聲洪,則為邪實火旺,
法宜瀉火為主)。語柔而細,屬正氣之大傷(素平聲細,不作病看,有病而始見聲

低息短,則為不足)。忽笑忽歌,心脾之邪熱已現(笑主心旺,歌主脾旺)。或狂

或叫,陽明之氣實方張(狂叫乃胃熱極)。瞑目而言語重重,曰神曰鬼(瞑
目而妄言鬼神,是正氣虛極,神不守舍也)。張目而呼罵叨叨,最烈最橫(肝火與

心胃邪旺,其勢有不可撲滅)。

曰飲食,曰起居,也須考證。食健力健,言氣之盈,食少力少,
本氣之縮;飲冷飲滾兮,陰陽之形蹤已判;好動好臥兮,虛實之病機
畢陳。

至於身體,更宜詳辨:肌肉豐隆,定見胃氣之旺;形瘦如柴,已
知正氣之微。皮膚幹潤,判乎吉凶;毛髮脫落,知其正敗。

要知風氣為殃,春溫之名已播;火氣作祟,暑熱之號已(工)
〔生〕

濕氣時行,霍亂之病偏多;燥氣行秋,瘧痢之病不少;又乃冬布嚴寒,
傷寒名著。一年節令,病氣之變化無窮;六氣迴圈,各令之機關可據;
六氣即是六經,六經仍是一經;五行分為五氣,五氣仍是一氣。揭太
陽以言氣之始,論厥陰以言氣之終,晝夜迴圈,周而復始。病也者,
病此氣也。(周身骨節經絡,皆是後天有形之質,全賴一氣貫注。雖各處發病,形勢不
。氣也者,周身軀殼之大
同,總在一氣之中,神為氣之宰,氣傷則神不安,故曰病)

用也(身中無氣則無神,故曰死)。用藥以治病,實以治氣也。氣之旺者宜平
。氣之衰者宜助(衰有邪衰、正氣之衰之別,
(正氣不易旺,惟邪氣易旺,須當細分)

當知),氣之升者宜降(瀉其亢盛),氣之陷者宜舉,氣之滯者宜行,氣之

郁者宜解,氣之脫者宜固,氣之散者宜斂。知其氣之平,知其氣之變,
用藥不失宜,匡救不失道,醫之事畢矣。


“頦”:原書為“骸”,從上下文改。

·129·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闡釋】此節重要論點,為萬病生於一氣之盈縮,氣盈有餘便是火,氣縮不
足便是寒。故曰:“病也者,病此氣也。氣也者,周身軀殼之大用也,用藥以治
病,實以治此氣也。”因人身有形之質,原有一氣貫注,才得以生,無氣則死,
此氣為周身軀殼之大用,按先哲理氣之辨,氣質之論,氣本身仍是物質性的,合
於科學的,氣有盈縮,病即發生,雖各處發病情況不同,皆在一氣之中,故用藥
治病,實以治此氣。即是治病要從整體觀點著眼,著重於全身機能的調整,並非
專以治癒某一部位的疾病為能事。如肺病咳嗽,有因脾胃之陽不足,不能轉輸津
液水谷而作者,有因腎陽不足,不能收束其水,而水泛於上,直幹清道而作者。
分別用理中湯、甘草乾薑湯、真武湯、潛陽丹治之而愈。醫者當視病者氣之盛、
衰、升、陷、滯、鬱、脫、散,而分別用平、助、降、舉、行、解、固、效之法
以治之。能“知其氣之平,知其氣之變,用藥不失宜,匡救不失道,醫之事畢矣。”
至於如何知其盈縮,則仍賴於熟練地掌握四診。鄭氏首以辯證觀點論脈與氣之盈
縮關係;次論望色之部位與盛衰;三論聞聲以合證,審因以察理;四論問診飲食
起居體氣之考辨。末複結合時令六氣之變化,與人身六經之關聯,以證此萬病一
氣之說,是結合人體與周圍環境而立論的。

胎元圖說

胎元圖

今以一大圈,喻人一身之真氣,中一小圈,喻人身受胎之始基,
始基之謂,胎元之消息也。稱為祖氣,號曰先天。先天即父母精血中

一點真氣 。二氣渾為一氣,一氣中含五氣(五氣,即青黃赤白黑,秉天也;
五氣,即金木水火土,秉地也;在人即心肝脾肺腎。《經》雲:二五之精,妙合㈡〔而〕凝

。五氣發生萬物(陰陽配合,迭相運用,化生五臟、六腑、百脈、經絡。天地所
是也)

·130·
醫法圓通卷三

有,人身皆具。然未生以前,五行在乾坤之中,既生以後,乾坤即在五行之內。五氣生萬物,

一物一太極,一物一陰陽。陽之用從晝,陰之用從夜,此坎離之功用所由分,而萬物之功用

所由出,由一而萬理攸分,由萬而一元合聚)。故曰:一粒粟藏大千世界,即此

之謂也(孟子雲:“萬物皆備於我。”皆是由明善複初,以知得個中這一點機關,這一點
。其中這一點真消息,逐日運行,無刻休息,子時發動,由
胎元消息也)

下而中而上(陽根于陰,故由下而發上),由上而中而下(陰根于陽,故由上而趨
下,此陰陽互為其根,一元之消息也)。迴圈不已,然由下而中而上,三陽已

分(下中上為三步,陽主上升,一氣分為三步,即太陽、陽明、少陽也),由上而中而
下,三陰已定(上中下為三步,陰主下降,陽從背面,陰從腹面。三陰即太陰、少陰、
厥陰是也)。合之二三如六,故曰六步而成位,六爻之義於此分,六氣

六經之所由判,亦無非這一點胎元流行充周之所化育也。

仲景知得六步之精義,移步換形,移步更名,變化萬端,不出範
圍。余初業斯道,即聞諸師雲:萬病不出六經,不出陰陽。終不了了,
冥心之餘,忽得此胎元消息,始識師言之不謬,仲景之骨髓如見矣。

敬評:

㈠陽精陰血,各具真氣。故曰真氣寓於凡精凡血之中。

【闡釋】胎元圖說,本于祖國醫學中先天後天之說,及古哲“萬物本乎天,
人本乎祖。”與天人通感之義,闡明人的生命來源於父精母血。由“陰陽配合,
迭相運用,化生五臟、六腑、百脈、經絡。天地所有,人身皆具。”並引儒家“萬
物皆備於我。”及佛家“一粒粟藏大千世界”以為喻。說明“六氣六經之所由
判,亦無非這一點胎元流行充周之所化育。”仲景立六經六步之精義,即隨氣之
常變而移步換形、更名,故病雖變化萬端,而終不出其範圍。古人“萬病不出六
經,不出陰陽”之義,亦即由此胎元消息而獲得真解。現今科學昌明,由於生物
進化,及遺傳基因等的研究,對人類生命延續已有較為精確的論述,鄭氏所說,
雖已過時,但在當時仍是有一定理論水準的。

·13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用藥須知

外感風寒忌收納也

凡一切外邪初入,切不可攻下,攻下則引邪深入,變證百出。切
不可妄用溫固收納,收納為關門捉賊,延禍匪輕。切不可妄用滋陰,
滋陰則留戀陰邪,病根難除,只宜按定六經提綱病情施治,庶不誤人。

內傷虛損忌發散也

凡內傷之人,多半咳嗽,由清陽不升,濁陰不降,閉塞清道而成,
只宜辛甘化陽之品,蕩去陰邪,清升濁降,咳嗽自己。昧者不識,稱
為陳寒入肺,純用一派搜寒宣散之品,每每釀成脫證。不知病既內傷,
正虛無疑,而更用此宣散,則一線之正氣,又為大傷,豈能久延時刻,
而不脫絕者乎?

凡內傷之人,多半胸滿不食,痰多,由中宮氣衰,轉輸失職,陰
邪痰水,堵塞胸中,只宜溫中,醒脾助正,胸滿痰水自去也。昧者不
察,多用一派推蕩破滯之品,每每釀成腹脹不治之病,不可不知。

凡內傷之人,多有身熱而卻不疼,雖然內熱而口不渴,如此等病
情,近似外感,近似火症,只宜回陽收納,收納則陽不外越,而身熱
自已。陽回則鎮納陰邪,而陰潮不作(諸書稱內熱由陰虛,不知陽衰而陰鬼立
出,即晝夜亦可知也)。昧者不識,一見發熱,稱為外感,便以發散,投之

必危;一見內熱,稱為陰虛,滋陰降火必殆。

陽虛吐血忌滋陰也

凡吐血之人,由正氣已衰,中宮不運,陰邪僭居陽位,久久積聚,
陽無力以施運行之權,陽無力以申乾剛之令,一觸即發,血所以出也。
只宜甘溫扶陽以申其正氣,正氣日申,陰血自降,一定之理,昧者不
察,一見吐血,便以滋陰止血之品,希圖速效,究意釀成死證,含糊

·132·
醫法圓通卷三

有年,真憾事也。

陰虛吐血忌溫補也

凡陰虛吐血之人,多半精神有餘,火伏於中,逼血妄行,吐後人
不困倦,此乃有餘之候,百中僅見一二,只宜清涼,平其有餘。若照
陽虛吐血治之必殆,不可不知。

陽虛一切病證忌滋陰也

凡陽虛之人,多屬氣衰血盛,無論發何疾病,多緣陰邪為殃,切
不可再滋其陰。若更滋其陰,則陰愈盛而陽愈消,每每釀出真陽外越
之候,不知不知。

陰虛一切病證忌溫補也

凡陰虛之人,多屬氣盛血衰,無論何部發病,多緣火邪為殃,切
不可再扶其陽。若扶其陽,則陽愈旺而陰愈消,每每釀出亢龍有悔之
候,不可不知。

【闡釋】以上各段論外感內傷及陽虛陰虛(包括吐血)用藥之大忌,極為扼
要。鄭氏在《醫理真傳》卷一有外感說及內傷說揭其大義。謂外感為風,寒,暑、
濕、燥、火六客,皆能從外入內以傷人,而寒邪尤為重要,太陽不治即傳至陽明、
少陽、太陰、少陰、厥陰,而為燥、熱、濕、火、風諸邪,治之惟有把仲景傷寒
六經病情提綱,熱記胸中,並將六經定法貫解,細心領會,便得步步規矩,頭頭
是道之妙,可以為世之良醫。其內傷說統七情而以一心賅之,總由心君陽衰而引
起陰氣上騰,故治內傷特重在扶陽。現於用藥須知中著重指出外感風寒忌收納
(燥、暑、濕、火之外感自當包括在內)
。內傷虛損忌發散(陽虛陰虛皆然)
,是
因這兩種用藥原則特別重要,不可或誤,故指出其病機病理,外感切不可攻下,
溫固收納,滋陰,否則危害嚴重,內傷切不可發散,發散則必更虛而致脫絕。

關於陽虛、陰虛(包括吐血),鄭氏在《醫理真傳》卷一有論,辨認一切陽
虛症法,及辨認一切陰虛症法二篇,論述極詳。現於用藥須知特別指出陽虛一切
病症忌滋陰,陰虛一切病症忌溫補,並指出當忌之理與不忌之害,所論均極切當
扼要,不可違誤。

·13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病有宜汗者

太陽病,發熱身疼,自汗,惡風者,當發汗。

太陽病,外症未解,脈浮弱者,當微發汗。

太陽病,表症未罷,發汗未過,脈浮數者,仍可發汗。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

太陰病,汗後不解,仍發熱,脈浮者,當複汗之。

傷寒發汗本無體,隨邪之淺深,本氣之盛衰,有大發汗,複發汗,
微發汗,更有和解亦得汗而解,溫經亦得汗而解,回陽亦得汗而解,
不可不知。

病有不宜汗者

仲景雲: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

發熱身疼,脈浮緊者,當發汗。假令尺脈遲弱者,不可發汗,以
營弱血少故也。

咽燥喉痹者,不可發汗,津液現已傷也。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發汗,下元虛也。

下利雖有表證不可發汗,發汗則水濕必散於周身,而成浮腫脹滿。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則津液內亡,客熱更增。

衄血亡血家不可發汗,以其血液虛也。

瘡家不可發汗,發汗則痙。表虛熱盛故生瘡,汗之則表愈虛而熱
愈熾,熱則傷血,熱則生風,故變為痙。

少陰病,脈沉細數,沉為在裏,不可發汗。

大便素難便者,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以其血液既少,而複奪
·134·
醫法圓通卷三

之,表虛裏實,故譫語。

汗家不可重發汗,發汗則心神恍惚,蓋以汗為血液也,心液大耗,
神無所主,故見恍惚。

虛人發熱,無身疼者,不可發汗,發汗則陽亡。蓋以發熱乃陽越
於外,收之惟恐不及,今誤汗之,陽必亡。

血氣欲絕,手足厥冷,引衣踡臥,不可發汗,發汗則殆。

厥證脈緊不可發汗,汗則聲絕、咽嘶、舌萎。要知陽厥宜下,即
熱深厥深是也;陰厥宜回陽,即四逆湯(法之)〔之法〕也。

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宜和解,不宜發汗,發汗則變證百
出。

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加結胸,心下痞鞕者,
不可發汗。

風溫證不可發汗,汗之則熱盛,汗則血傷也。

濕溫證不可發汗,汗之衛陽虛,津液竭,熱必盛也。

虛煩證不可發汗,汗之則心血虛,而煩愈盛也。

午後熱不可發汗,汗之則陽亡。

久病陽虛、陰虛,一切諸證,不可擅發汗。

病有宜吐者

病如桂枝證,頭不疼,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鞕,氣上沖咽
喉,不和息者,此為有寒。一雲內有久痰,宜吐之。

病人胸中菀菀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涏唾,下利日
十餘行,其脈反遲,寸口微滑,此宜吐之,吐之則利止。

少陰病,飲食入口即吐,心下溫溫欲吐,複不能吐者,宜吐之。

宿食在上脘者,當吐之。

·13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病手足逆冷,脈乍結,以客氣在胸中,心下滿而煩,欲食不能,
病在胸中,當吐之。

凡病在膈上,脈大、胸滿、多痰者;食在胃口,脈滑者,俱宜吐
之。

病有不宜吐者

脈虛脈微者,不可吐。

太陽病幹嘔,嘔逆者不可吐,吐之則傷胃。

四肢厥逆者,不可吐。

膈上有寒飲幹嘔者,不宜吐,當溫之。

凡中下二部之病,切不可吐,吐則為逆。

病有宜下者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鞕者,急下之。

下利脈遲滑者,內實也,利未欲止,當下之。

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宜下之。

寸脈浮大,按之反濇,尺中亦微而濇,知有宿食也,宜下之。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當下之。

下利見譫語者,有燥屎也,宜下之。

下利瘥,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病不盡故也,當下之。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晴不合,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
者,此為實也。急下之。

陽明病,發熱汗出多者,急下之。

·136·
醫法圓通卷三


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 ,大便難而譫
語者,下之則愈。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幹者,急下之,此邪未深入,便作
口燥,腎水將幹,宜急下之,以救欲絕之水也。

少陰證,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此少陰邪熱入胃府也,
土勝則水幹,宜急下以救腎水。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中必痛,口中燥者,急下之,青
為肝色,肝邪乘腎,故下利,陽邪上攻故口燥,此亦少陰傳陽明腑證
也。

厥陰證,舌卷囊縮,宜急下之。此證有寒極而縮者,宜溫。此由
陽明之熱,陷入厥陰,陽明主潤宗筋,宗筋為熱所功,弗榮而急,引
舌睾丸,故舌卷囊縮,此為熱極,故宜急下以存陰也。須知胃為五臟
六腑之大源,凡胃受熱,處處皆可傳及。總之土燥則水易虧,故陽明
與厥陰皆有急下法,證雖不同,其入腑之理則一也。

病有不宜下者

仲景雲:陰盛陽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

太陽病,外證未解者,不可下。下之則引邪入裏也。

脈浮大者,不可下,浮大為在表也。

惡寒者,不可下,邪尚在表也。

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下,邪在上焦也。

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胃中虛冷故也。

陽明病,應發汗,反下之,則為大逆。

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不可下,宜麻黃湯,寒散肺清,胃邪


“漐(zhi)漐”:《通雅》雲“小雨不輟也”,形容微汗潮潤之狀。

·13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亦自散也。

脈細數者,不可下,細數為血虛有熱,下之熱邪入裏,恐亡陰。

惡水者不可下,下之則內冷,不嗜食,完穀出。

頭痛目黃者不可下,邪在上也。

陽微者不可下,下之痞鞕,陰盛而陽不宣也。

寒厥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腹脹可按而減者不可下,裏虛而邪未實也。

咽中秘塞者不可下,邪未上也。

陽明病,面赤,心下雖微滿,不可下,邪未實也。

腹中上下左右有動氣者,不可下。

結胸證,脈浮大者不可下,邪在表也。

藏結無陽證,舌上苔滑,安靜不渴者,不可下。

大便鞕,小便數者,不可下,乃脾約丸證也。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不可下,此為津液內竭,
雖硬不可攻,宜蜜煎導之。

凡病之當汗與不當汗,當吐與不當吐,當下與不當下,淺深各有
定據,不得胡行妄為,務宜詳察病情,診視脈象,有神無神,聲音微
厲,飲熱飲冷,喜按畏按,各處搜求,自然有下手處也。

【闡釋】以上數段,詳述病者之宜汗不宜汗,宜吐不宜吐,宜下不宜下,各
舉若干條,本《傷寒論》為準則,而以自身經驗,彙集整理,加以說明,每條均
具體而適用,值得熟讀而切記。如以發汗而言,何種情況宜大發汗,微發汗,複
發汗,甚至和解、溫經、回陽亦得汗而解,均有詳細說明。不可發汗的各種情況,
亦一一舉出為何不可發汗,如發汗即有何種禍害。並指出凡久病陽虛、陰虛一切
諸症,均不可擅發汗。至於當吐不當吐,當下不當下,亦各列若干條,而說明其
所以然的道理,均明白如話,極便應用。但實際下手,則仍須“詳察病情,診視
脈象,有神無神,聲音微厲,飲熱飲冷,喜按畏按,各處搜求。”不可疏忽。清

·138·
醫法圓通卷三

程鐘齡《醫學心悟》第一卷論醫門八法,對汗、吐,下均有詳細說明。其說謂:
“汗者、散也。”經雲:“邪在皮毛者,汗而發之是也”。又雲:“體若燔炭,
汗出而散是也”。然有當汗不汗誤人者,有不當汗而汗誤人者,有當汗不可汗而
妄汗之誤人者,有當汗不可汗而又不可以不汗,汗之不得其道以誤人者,有當汗
而汗之不中其經,不辨其藥,知發而不知斂以誤人者。”並各舉若干實例以證之。
如謂“慮人自汗、盜汗等證,則歸脾、補中、八珍、十全,按法而用,委曲尋繹,
各盡其妙,而後即安,所謂汗之必中其經,必得其藥,知發而知斂者此也。嗟嗟!
百病起於風寒,風寒必先客表,汗得其法,何病不除!汗法一差,夭亡隨之矣。
籲!汗豈易言哉!”今雖醫學昌明,新藥百出,汗法仍不可輕視。程氏論吐謂:
“吐者,治上焦也。胸次之間,咽喉之地,或有痰、食、癰膿,法當吐之。經曰:
其高者因而越之是也。”亦舉有當吐不吐,不當吐而吐,妄吐,吐不得其法以誤
人各種實例,俱有實用價值。末謂“近世醫者每將吐法置之高閣,亦似汗、下之
外,並無吐法,以致病中常有自嘔、自吐而為順症者,見者驚,聞者駭,醫家亦
不論虛實而亟亟止之,反成壞病,害人多矣。”今則吐法更少用,以致纏喉、鎖
喉以及停痰蓄飲、食停胸膈而脹滿疼痛之病不少,是否與不善用吐法治病有關,
值得研究。程氏論下法謂:“下者、攻也,攻其邪也。病在表,則汗之,在半表
半裏則和之,病在裏,則下之而已。”亦舉有當下不下,不當下而下,妄下,下
之不得其法,及下之不知淺深,不分便溺與蓄血,不論湯丸以誤人者,又雜症中,
不別寒熱、積滯、痰、水、蟲、血、癰膿以誤人者,各種實例,頗切實用。如雜
症攻下謂“東垣治傷食症,腹痛、便秘、拒按者,因於冷食,用見耽丸;因於熱
食,用三黃枳朮丸;若冷熱互傷,則以二丸酌其所食之多寡而互用之,應手取效。
又實熱老痰,滾痰丸;水腫實證,神佑丸;蟲積,剪紅丸;血積,花蕊丹、失笑
丸;腸癰,牡丹皮散,隨症立方,各有攸宜,此雜症攻下之良法也。”近世醫家
不講下法,每視下藥為畏途,病者亦視下藥為砒鳩,致令熱症、實症垂危,袖手
旁觀,委之天數,大可悲耳。惜張子和《儒門事親》三法,即以“下法為補,謂
下去其邪而正氣自複,穀、肉、果,菜,無往而非補養之物。”所論至今仍有參
考價值。俗謂藥補不如食補,今之藥膳廣行,皆本於此。

筆者臨症對於當汗、吐、下者,多本諸鄭、程二氏之說,隨證應用,每獲良
效。

服藥須知

大凡陽虛陰盛之人,滿身純陰,雖現一切證形,如氣喘氣短,痰
多咳嗽,不食嗜臥,面白唇青,午後夜間發熱,咽痛,腹痛泄瀉,無

·139·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故目赤、牙疼、腰痛膝冷,足軟手弱,聲低息微,脈時大時勁,或浮
或空,或沉或細,種種不一。皆宜扶陽,驅逐陰邪,陽旺陰消,邪盡
正複,方可了扶陽之品。但初服辛溫,有胸中煩燥者,有昏死一二時
者,有鼻血出者,有滿口起泡者,有喉幹喉痛目赤者。此是陽藥運行,
陰邪化去,從上竅而出也,以不思冷水吃為准,即吃一二口冷水皆無
妨。服辛溫四五劑,或七八劑,忽咳嗽痰多,日夜不輟,此是肺胃之
陰邪,從上出也,切不可清潤。服辛溫十餘劑後,忽然周身面目浮腫,
或發現斑點,痛癢異常,或汗出,此是陽藥運行,陰邪化去,從七竅
而出也,以飲食漸加為准。服辛溫十餘劑,或二十餘劑,或腹痛泄瀉,
此是陽藥運行,陰邪化去,從下竅而出也,但人必困倦數日,飲食懶
餐,三五日自已。其中尚有辛溫回陽,而周身反見大痛大熱者,陰陷
於內,得陽運而外解也,半日即愈。凡服此等熱藥,總要服至周身腹
中發熱難安時,然後與以一劑滋陰,此乃全身陰邪化去,真陽已複,
即與以一劑滋陰之品,以斂其所複之陽,陽得陰斂,而陽有所依,自
然互根相濟,而體健身輕矣。雖然邪之情形,萬變莫測,以上所論,
不過略陳大意耳,學者須知。

【闡釋】鄭氏以擅長治陽虛證,善用大辛大熱之薑、桂、附著稱,故本節僅
論陽虛陰盛之患者,服熱藥的劑數與反應,鄭氏將其獨特的經驗總結出來,預為
醫者及病者增加服藥信心。談到服藥一二劑、七八劑、十徐劑、二十餘劑後,所
現煩躁,昏死、鼻血、口泡,喉幹、喉痛、目赤、咳嗽痰多、面目浮腫、發斑、
痛癢、腹痛泄瀉、困倦、不食、大痛、大熱等,都是陽藥運行,化去陰邪,從上
竅、從肺胃、從皮膚、從下竅而外解,只要不思水飲,或飲食漸加,即不可停藥,
改服寒涼、消潤。必待服至周身腹中發熱難安時,然後與以一劑滋陰,以斂其所
服之陽,而後病癒體健。這確是他書沒有談到的重要經驗,筆者臨症深有體會,
確信其真。病者服辛溫一二劑,有流鼻血者,有喉幹喉痛者,有口內起泡,口腔
潰濫者,病者及其家屬多認為是辛熱太過所致,當即向其解釋,如係熱甚火大,
何以不思冷飲以自救,明是陽藥化盡陰邪從上而出,繼服病將好轉。病者亦遂相
信,安心服熱藥,不久即收功。更有多服幾劑熱藥而咳嗽痰多,日夜不輟者,乃
肺胃之陰邪,因陽藥運化而上出。亦有痰飲病服熱藥數劑,反覺胸中滿悶不舒,
有痰粘在喉中,甚至乾咳無痰,此為陽藥將凝聚之寒濕痰蒸化,病將因此而解之
兆。更有服熱藥數劑或十數劑,而周身面目浮腫或發斑者,此為陽藥蕩去陰邪從
毛竅而出。至於多服熱藥而腹痛泄瀉者,大多係風泡沫狀,遇咳嗽即減輕,並未

·140·
醫法圓通卷三

用攻下藥品如大黃、芒稍等而腹痛泄瀉,自然是陽藥滌去腹中凝聚渣滓從大便而
出。此諸種情況,筆者都曾親身見過,即以鄭氏所說,一一向病者及其家屬善為
解釋,以堅定其信心,因而治癒者不少。這是業醫者除用藥治病外的另一種功夫,
頗為重要。鄭氏還提到陽藥服至通身發熱,陽已大複之後,即與以一劑滋陰之品,
以斂其所複之陽,陽得陰斂,而陽有所依,自然互根相濟,而諸症自愈。亦係重
要經驗,筆者每用黃連阿膠湯,獲得滿意效果。

·141·
醫法圓通卷四

醫法圓通卷四

失血破疑說

今人一見失血諸證,莫不稱為火旺也。稱為火旺,治之莫不用寒
涼以瀉火,舉世宗之而不疑,群醫信之而不察。所以一得失血症,群
皆畏死,由其一經失血,死者甚多,不知非死於病,實死於瀉火之涼
藥耳!然則涼藥其可廢乎?非即謂涼藥之可廢,但失血之人,正氣實
者少也(正氣一衰,陰邪上逆,十居八九,邪火所致,十僅一二),不可不慎。余有
見於今之失血家,群皆喜服清涼而惡辛溫,每每致死,豈不痛惜。

余故為當服辛溫者,決其從違焉。不觀天之日月,猶人身之氣血
乎!晝則日行於上,而月伏於下;夜則月行於上,而日伏於下。人身
氣血同然:失血之人,血行於上,而氣伏不升可知。欲求血之伏於下,
是必待氣之升於上,氣升於上,血猶有不伏者乎?知得此中消息,則
辛溫扶陽之藥,實為治血之藥也。

又可怪者,人人身中,本此氣血二物,氣為陽法天,火也,血為
陰法地,水也。故曰:人非水火不生活(水火二字,指先天先地真氣,非凡世
。愚夫愚婦,固說不知;而讀書明理之士,亦豈不曉?明知血
之水火也)

之為水,水既旺極而上逆,何得更以滋水之品以助之?此其中亦有
故。故者何?惑於血色之紅也。不知血從火裏化生出來,經火鍛煉,
故有色赤之象,豈得以色紅而即謂之火,即宜服涼藥乎?此處便是錯
誤關頭。毒流有年,牢不可破,餘不憚煩,又從而言之,願與後之來
者,作一臂力焉。幸甚!

附:七絕二首

吐血都傳止血方,生軍六味作主張;
甘寒一派稱良法,並未逢人用附薑(薑附陽也,血陰也,以陽治陰,即益
火之源,以消陰翳)。

·14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血水如潮本陽虧,陽衰陰盛敢僭為(陰盛、即君弱臣強、夫弱妻強的章本)。
人若識得升降意(陽主升,陰主降,乃是定理,今陰升而陽不升,更以陰藥助之,
,宜苦宜辛二法持(宜苦者十僅一二,宜辛者十居八九)。
陰愈升而陽愈降,不死何待)

【闡釋】這裏所謂失血,實指吐血。鄭氏見當時醫家多謂吐血是陰虛火旺,
純用寒涼瀉火之劑,致病者多死於藥而非死於病,特指出失血之人,由於正氣衰
微,陰邪上逆者多,而由於邪火所致者少。凡由於真火衰而陰水上逆之失血,只
能用辛溫扶陽之藥,始為切當治法。故在附詩中喟歎當時治吐血者都以生軍、六
味止血,而不敢用薑、附,都由未明陰陽、氣血升降之理,這在當時是別開生面
的。即在今天,本此以辨證,亦有很大實用價值。筆者在臨症中,凡遇血症,首
先辨其為陽虛、陰虛,若是陽虛,即以甘草炮薑湯加血餘炭以止血,繼用附子理
中湯加味治之而愈,屢用屢效。若是陰虛,則以六味地黃湯、黃連阿膠湯加味治
之。《理真傳》闡釋四卷中,對此有詳細解說,可以參閱。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辨解

前賢雲: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陽八味 71 是也。此方此語,相傳
已久,市醫莫不奉為準繩,未有幾個窺透破綻,餘不能無疑也。疑者
何?疑方藥之不與命名相孚,既雲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必是在扶助
坎中一點真氣上說。真氣一衰,群陰四起,故曰陰翳;真氣一旺,陰
邪即滅,故曰益火。方中桂、附二物,力能扶坎中真陽,用此便合聖
經。何得又用熟地、棗皮之滋陰(陰邪即盛,就不該用此),丹皮之瀉火(益
,山藥、伏苓、澤瀉之甘淡養陰利水乎!推其意也,
火而反瀉火,實屬不通)

以為桂、附之辛熱屬火,降少升多,不能直趨於下,故借此熟地、棗

皮沉重收斂之品 ,而使其趨下,又以丹皮之苦寒助之,更以苓、澤
利水,使陰邪由下而出,似為有理,獨不思仲景治少陰病,四肢厥逆,
腹痛囊縮,爪黑唇青,大汗淋漓,滿身全是陰翳,何不重用此熟地、
棗皮、丹皮、苓、澤之品,而獨重用薑、附、草三味,起死回生,其
功迅速。由此觀之,仲景之白通 54 四逆 48 實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者也。
若此方而雲益火消陰,斷乎不可。餘非固為好辯,此是淆亂聖經之言,
毒流已久,禍延已深,不得不急為剪除也。

·144·
醫法圓通卷四

敬評:

㈠熟知五味下喉,其氣味立刻周遍,呼吸立刻上下交通,何待此。

【闡釋】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語出唐王冰《內經》注解,而後世所謂陽八味,
實即《金匱》所載之崔氏八味丸,此方在《金匱》凡五見,並非為培補元陽而立,
自明薛立齋、趙養葵等用以溫補命門之火,時醫遂奉為圭臬而不疑。鄭氏指出此
方僅桂,附二味可以益火,其餘皆滋陰瀉火利水之藥,與消陰翳的作用正好相反。
只有用仲景白通、四逆湯施治,始為對症之劑,實有獨到見解。筆者在臨症中,
對患陽虛病者,用四逆輩取效,而不用八味丸,因其中陰藥多而陽藥少、牽制陽
藥之效。只有陰陽兩虛之患者,始選用陽八味。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辨解

前賢雲: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六味丸 35 是也。此方此說,相傳
有年,舉世宗之而不疑,群醫用之而不辨,餘不能無說也。竊思此方,
必是為邪火傷陰立說,並不是言坎中陽旺立說。今人動雲陰虛火旺,
陰虛便說是腎水虛(通身血水皆屬腎,言腎虛亦可),火旺便說是腎火旺(通身
之氣皆本腎中一點真火生來,即雲腎火旺亦可,但有邪正,不可混淆),統以六味丸 35

治之,其蒙蔽有年矣,餘特辨而明之。陰者,水也。陽者,火也。水、

火互為其根,合而為一,不可分為二也 。水從火裏生來,故曰天一
生水(先天真氣,號曰真火,真氣,即真金所化),陽旺一分(指真氣),陰即旺一
分(指真陰);陽衰一分,陰即衰一分,試問陰虛火旺何來?所謂制陽光
者,明是教人瀉邪火也,邪火始能傷陰,真火實能生陰,此邪正關鍵,
用藥攸分區處,豈堪混淆莫辨。要知邪火竊發,無論在於何處,皆能
傷血,即以三黃 12、白虎 55、承氣 18,與此六味丸 35,按定輕重治之,
皆是的對妙法。今人不明陰陽一氣,不明邪正機關,專以此方滋腎中
之元陰,瀉腎中之元陽,實屬不通。

敬評:

㈠陰陽一氣耳,豈有陽虛而陰不虛,陰虛而陽不虛者乎?千古疑團,一語道
破。仲景一生,全在邪正上論偏盛,今人在一氣上論偏盛,相隔天淵,源頭錯亂,
今得此說,方知前人之錯誤不少。

·14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闡釋】六味丸出於宋錢乙《小兒藥證直訣》
,實即《金匱》腎氣丸去桂、
附後所餘之地黃等六味,一般都用為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亦即補腎陰的主方。鄭
氏辨明此方是為邪火傷陰立說,既不能瀉腎中之元陽,亦不能滋腎中之真陰。並
說明陰陽本是一氣,水火互為其根,真陽旺一分,真陰即旺一分,真陽衰一分,
真陰即衰一分。邪火始能傷陰,真火實能生陰,真陰真陽,本無所謂偏盛。六味
丸與三黃、承氣,白虎一派,按邪火輕重施治,是的對妙法,而用以滋元陰,瀉
元陽,實有未當。陳修園《醫學三字經》對於真陰虛患者,本“精不足者補之以
味”及“調以甘藥之旨,主用小建中湯加參、歸、朮等,急建其中氣,俾飲食增
而津液旺,以補血生精而複其真陰之不足,但用稼穡作甘之本味,而酸辛苦鹹在
所不用”。實己深知此理。鄭氏謂:“邪火始能傷陰,真火實能生陰,此邪正關
鍵,用藥攸分”。辨明六昧丸不能當此任,洵具卓見。

申明陰盛扶陽陽盛扶陰的確宗旨

萬(古)〔病〕一陰陽耳。陰盛者扶陽為急,陽盛者扶陰為先,
此二語實治病金針,救生寶筏,惜乎人之不得其要耳。今人動以水火
二字喻天平,水火不可偏盛。偏盛則為病,餘謂不然。人自乾坤立命
以來,二氣合為一氣,充塞周身上下四旁,毫無偏奇,火盛則水盛(此
火指真火,水指真陰,言火盛水盛者,即五六月之雨水可知),火衰則水衰(即十冬月

。此正氣自然之道,不作病論,亦無待於扶。所謂偏盛者何?
雨水可知)

偏于陰者宜扶陽,是言陰邪之盛,不是言腎中之真陰偏盛也。偏于陽
者宜扶陰,是言邪火之盛,不是言腎中之真陽偏盛也。前賢立陽八味
71 六味丸 35 以言治元陰元陽之方。此說一倡,俱言真陰真陽之果有偏
盛也。此語害世非淺,今人又不讀聖經,無怪乎六味 35,八味 71 之盛
行,而承氣 18、四逆 48 之莫講也。

【闡釋】此節說明火盛則水盛,火衰則水衰,係正氣自然之道,不作病論,
亦無待於扶。所謂偏盛,都是指邪而言,陽邪盛者宜扶陰,陰邪盛者宜扶陽,非
謂真陰真陽之果有偏盛。前賢以六味、八味為治真陰真陽之方,實有未當,鄭氏
此說,固不無見地,但六味、八味二方,自宋以來,直至今日,人多用以治元陰
元陽之不足,亦有一定功效,與承氣、四逆用各有當,對於陰陽偏盛程度較輕的
患者,頗為適宜。

·146·
醫法圓通卷四

邪正論

凡天地之道,有陰即有陽,有盈即有虛,有真即有偽,有邪即有

正,試問邪正之道若何?邪也者,陰陽中不正之氣也 。不正之氣,
傷於物則物病,傷於人則人病,治之調之,皆有其道,欲得其道,必

明其正,正也者,陰陽太和之氣也 。太和之氣,彌綸六合,萬物皆
榮,人身太和充溢,百體安舒。太和之氣有虧,鬼魅叢生,災異迭見,
諸疾蜂起矣。天地之大,生化消長,不能全其太和,人生逐利逐名,
亦不能全其固有,正日衰,則邪日盛,欲複其正,必治其邪。邪有陰

邪(客邪在臟,或在裏之謂也)、陽邪之名(言客邪在表在腑之謂也),正有外傷
(言六節之客邪,由外入內也)、內傷之別(言七情之客邪,由內而出外也),正自外

傷,邪自外入(衛外之正氣衰,外來之客邪作),正自內傷,邪自內出(或勞精
,從陰從陽,邪之變化無方(邪
損心陽,飲食傷脾陽,房勞損腎陽,皆是內傷根柢)

由外入,或從風化,從燥化,從熱化,從濕化,從寒化,隨邪變遷,原無定向。內傷不然,

或損於脾,或損於胃,或損於肝,或損於心,或損於腎,
〔或損於肺〕,病情有定向,用藥有

攸分),曰臟曰腑,邪之居處各異(邪居氣分,表分,呼為陽邪,陽火也,陽旺極,

則凡血傷,凡血傷,則真陰真氣亦與之俱傷,皆能令人死。仲景立白虎、承氣,早已為陽邪

備法也。邪居血分,裏分,呼為陰邪,陰水也,陰旺極,則凡氣傷,凡氣傷,則真陽真陰亦

與之俱傷,皆能令人死,仲景立白通、四逆,早已為陰邪備法矣。今人以偏盛歸於元陰、元

陽,是不知邪正之有區分,雖醫書萬種,其立(正)〔方〕立言,皆是祛邪扶正。知祛邪扶

。仲景垂方,本祛邪以輔正,
正,則知偏盛屬客邪之盛衰,非元陰元陽之自能偏盛也)

六經畫界,誠調燮之旨歸,有餘(言氣分之邪旺),不足(言血分之陰邪旺,而
正衰也,陽旺是正衰,陽不足亦是正衰),都是邪蹤,陽陰偏盛,俱非正體(真

陰真陽,原無偏盛之理)元陰元陽,今人之偏盛在茲(世人知水火之有偏盛,而不

知是客邪傷正之為偏盛也)。同盛同衰,一元之旨歸不謬(二氣渾為一氣,不可分

為二道看,故同盛同衰,一定不易)。論天道,則日月有盈虛,論人身,則秉

賦有強弱,究意迴圈盛衰之理,不作病看,舉世籍為口實,真乃功力
未深,茲特反復推詳,願後之來者,相參砥礪,恐未道根(株)
〔本〕
處,尚祈再加潤色。

·14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敬評:

㈠不正之氣,四時皆有,六經分為六氣,不正之氣流行於中,故曰六客。

㈡太和者,真陰真陽渾然一氣,氤氳化育之消息也。

㈢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乃是六經的本氣,六氣中不正之氣,方是客氣。邪正
原有分別,無奈今人含含糊糊而不察也。

【闡釋】此節謂正是陰陽太和之氣,邪是陽陰中不正之氣。邪傷於人則正日
衰,正日衰則邪日盛,故欲複其正,必治其邪。邪有二種,在臟在裏為陰邪,在
腑在表為陽邪。陽邪自外傷人,則從風、寒、署、濕、燥、火而變化無方;陰邪
自內傷人,則無論損於心,肝、脾、肺、腎何處,病情皆有定向。陽邪是火,旺
極則凡血傷,陰邪是水,旺極則凡氣傷,凡血凡氣傷,則真陰真陽亦與之俱傷,
重則能令人死。故仲景立白通、四逆諸方以治陰邪,皆是本祛邪以輔正之旨,使
邪去而正自複。從治病之必祛邪輔正,則知偏盛屬客邪之盛衰,而非元陰元陽之
自能偏盛,與前數節所論之旨趣同,與下節無專用補藥之說,亦是一貫的。

客問參芪歸地辨論

客有疑而問曰:余觀先生之方,鮮用參、芪、歸、地。夫參、芪、
歸、地,補氣補血之藥也,先生何用之罕歟?

曰:大哉問也!子以參、芪、歸、地為補藥,余謂仲景一百一十
三方,皆補藥也,豈僅參、芪、歸、地已哉!何子之不察耶?

曰:先生欺余哉!餘亦嘗觀本草矣,知麻黃、桂枝,主發散也;
澤瀉、豬苓,主利水也;柴胡、黃芩,主和解也;甘草、乾薑,主溫
中也;附子、吳萸,主回陽也;黃連、阿膠,主養陰也。各方各品,
各有功用。先生皆謂之補藥,毋乃欺人太甚耶?

曰:子以餘為欺子也?餘實非欺子也,請少坐,餘實告子。夫人
身受生以來,本父母真氣,渾合化育,成象成形,五官百骸具備,全
賴這一團真氣育周,真氣無傷,外邪不入,內邪不作,何待於藥?何
待於補?況這團真氣,也非草木靈根,所能補得出來。醫聖仲景,立
言立法,揭出三陽三陰,是明真氣充周運行之道。如邪傷太陽,則以
太陽之方治之,太陽邪去,則太陽之氣複;邪傷陽明、少陽及三陰,

·148·
醫法圓通卷四

即從陽明、少陽、三陰之方治之,邪立去,則正立複,正複神安,其
病立去,即是平人。餘故曰,一百一十三方,皆補藥也,以此而推,
餘欺子乎!餘未欺子乎!

曰:誠如先生所言,則參、芪、歸地,可以無用也。

曰:亦何可廢哉?如白虎湯,則人參可用矣;建中湯,則黃芪可
用矣;〔當歸〕四逆(散)〔湯〕,則當歸可用矣;炙甘草湯,則地黃

可用矣。仲景亦何常棄而不用?獨可怪者,眾人謂人參補氣 ,夫氣
陽也、火也,何仲景不用參于四逆湯內以回陽,而卻用參于白虎湯內
以瀉火,豈有陽明邪火正盛,人參又是補火,茲胡不更助其火,而反
瀉其乎?究其由來,皆是惑於李時珍之本草,有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
鄉,此話一出,參即盛行,一切調和之藥,皆不究也。如無人參,以
高麗參代之,高麗參來路遠,而價又且貴,虛勞之人,有參在家,便
有幾分足恃,誰知竟不可恃也。全不思仲景為醫林之孔子,所立之方,
所垂之法,所用之藥,專意在祛邪以輔正,不聞邪去之後,另有補藥,
此皆後人之不明,姑惜己身之太過,日月積累,釀出別證,以致死亡,
尚不覺悟,良可哀也!今與諸公約,病無論乎男女老幼,藥無論乎平
常奇異,價貴價廉,只求先生認得陰陽,用得恰當,則盡善矣,何必
多求?

敬評:

㈠細查李時珍雲:人參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這一句話不為無理,當是為
亢龍有悔,真陰將盡之際說法,庶與仲景用人參白虎湯之意混一。今人不識此理,
竟于陽虛陰盛之證,一概用之,以冀回陽,百治百死。景嶽不明此語,而曰陽虛
倍人參,陰虛倍熟地,後世宗之,鹹為定論,究意貽害千古,諸公察之,切不可
為之惑。況《神農本草經》皆雲:人參主補五臟。是五臟屬陰,人參補陰,其非
補陽也,明甚。

【闡釋】此節論一般人專以參、芪、歸、地為補藥之非,而謂仲景一百一十
三方皆為補藥。因其所主之方,所垂之法,所用之藥,專意在祛邪以輔正。不聞
邪去之後另有補藥。參、芪、歸、地在白虎湯、建中湯、當歸四逆湯、炙甘草湯
亦曾分別施用,以收祛邪補正之功,並未專視之為補藥。近人謂《傷寒論》方多

·149·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注重存津液,多具陰陽兩向性。此理鄭氏早已窺見,故能專用、重用、善用而不
疑。至於人參補陰補陽之辨,《醫理真傳》卷三獨參湯條,鄭氏有詳細解說,筆
者認為鄭氏謂:“用參以冀回陽,總非至當不易之理。”是有相當見地的。不過
不能強調過甚,謂參只能補陰,根據陰陽、水、火互為其根的原理,以及古今的
實施,人參確有補陰以益陽兩相的功能,故能救急脫、回元氣有顯效,是比較適
當的,末謂“病無論乎男女老幼,藥無論乎平常奇異,初貴價廉,只求識得陰陽,
用得恰當,則盡善矣,何必多求”?允為至理名言。

分脾腎為先後二天(解)〔辯論〕


聖經雲:“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先者何?人身立命之祖氣
。後者何?人身血肉軀殼也(凡
也(祖氣,即父母真氣渾而為一者也。性命由此立)
世上一切有形之質,皆屬後天,不獨人身,故道家稱為臭皮囊)。今人以腎為先天,

脾為後天,此二語舉世宗之,傳為定論。餘竊謂不然。夫人自乾坤顛
倒化育以來(先天即乾坤,乾破為離,坤孕為坎,故曰顛倒乾坤化作身,即此),先天
純粹之精,畀於人身,渾然一氣(是言父精母血中之真氣,合而為一,即太極真
體,先天祖氣根源,今人不知此中消息,妄以兩腎形似太極,即以腎為先天,此是混淆聖經

之言,理應急正。但先天真氣化生真水,灌溉周身,腎配水臟㈡,雖說有理,究竟不是腰中

兩腎之謂)。流行六合(六合即周身上下四旁也,即三陽三陰旨歸也。一氣充周,無方

不在,故曰水無一臟不潤,火無一臟不燒,水何常獨在兩腎,況兩腎有形有質,皆先天所生。

如何說他是先天,知其要者,便知得此身無處非先天,亦無處非後天。先與後又渾然一太極

也),包羅三界(三界即天、地、水,上元、中元、下元是也。人身分為三焦,上焦、

中焦、下焦是也),發育萬物(萬物皆一氣所生),根于呼吸(呼則為闢,陽之用也,

吸則為闔,陰之用也。故易曰:闔戶為之坤,闢戶為之乾。混元破體,水火即在此區分。世

人欲複先天一元之真氣,即在此處下手可也,毋他求),號曰宥密(這一點真竅,乃真

氣立極之所,萬物發育之處,古聖每每秘而不宣,故稱之曰宥密,又曰元關,又曰天根月窟,

又曰黃庭黃中,更喻無數名目,人能知此,接命延年),先天也。先天一氣,造成

五官百骸,後天也。先天一氣即寓於中,先天為體(先有這一團真氣,而
後始有人身),後天為用(先天無為、無臭無聲,後天有為,有形有質,不易定理),

先天立命(自二五凝聚,人之性命已立),後天成形,形合乎命,命合乎形,
神宰乎中,性命乃成。合之則生(真氣與軀殼合一也),散之則亡(真氣亡於

·150·
醫法圓通卷四

。脾呼後天,今人所雲(今人不知周身軀殼,皆屬後天,而獨曰脾為後
軀殼之外也)

〔天〕,推斯意也,以為人之奉生而不死者,以其賴有飲食也,飲食下喉一刻,即入胃脾,

人七日不食則死,故以脾胃為後天。試問飲食入脾,是自己能化汁以養生,還是要真氣運動,

不要真氣運動?真氣運動,還是只養脾胃,還是能養周身?知運動所養在周身,可知後天非

僅在脾胃也。餘故曰:先天立命,後天成形,形命合一,先後稱名) ,誰知錯誤,不
足為憑(天之功用,全在於地,地生萬物,故曰土為萬物之母。人身軀殼,包藏百脈、臟
腑、經絡、骨節,不易乎地,故曰脾為後天。是脾也,余以為皮字之皮,非脾字之脾也。惟

此皮乃能包藏萬象,統束氣血。若脾字之脾,乃僅一臟也,何能包藏萬有。或曰是脾也,古

人配之中央,取其運化精微而灌溉四旁,不得謂脾字全非。餘曰:人之運動全在先天一團真

氣鼓動耳。飲食雖入於脾胃,非真氣鼓動不能腐熱水穀,真氣鼓動,則一切飲食立刻消溶,

臟腑一身立刻俱受其澤,又何嘗是脾之功乎?觀於朝食暮吐之病,早晨所食菜飯,至晚盡行

吐出,菜飯全然不化,稱之曰命門無火,由此推之,是賴脾乎,是賴氣乎?古人無非借物寓

理,借象蓍名,今人不識一氣渾合軀殼之道,先後互賴之理,認脾為宗,其謬已甚,學者切

不可執定脾腎,以論先後,當於無形,並有質上以求理,以言先後可也)。相傳有年,

奉為準繩。餘今剖晰,質之高明,是是非非,尚祈指陳。

敬評:

㈠聖人以大道示人,欲人知明善複初。故曰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㈡腎配水,皆是喻言。

㈢先天先地二物,渾為一氣,無多無少,不倚不偏,故曰中。立極在中。《易》
曰:黃中通理。又曰:美在其中。《書》曰:允執厥中。以脾為中,借喻也。即
以八卦方位論之,坤艮為戊己土,一在西南角,一在東北角,而又曰中五寄坤,
特虛位耳。

【闡釋】今之醫者、病者,以腎為先天,脾為後天,傳為定論,鄭氏此論駁
一般以有形之腎為先天,脾為後天之說,頗有見地。但以先天為人身之祖氣,後
天為人身血肉軀殼,先天為體,後天為用,先有這一團真氣,而後始有人身,則
仍感玄虛空泛。實則所謂父精母血,真氣渾而為一,乃是形質的發展。物質是第
一性的,很難作先天後天的區別。

·15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六客辨解

今人動雲六淫之氣所傷,六淫之氣,即風、寒、暑、濕、燥、火
是也。餘謂六氣,乃六經之本氣,每氣各司六十日,以成一歲,何得
稱之曰客。所謂客者,是指六氣節中不正之氣也。不正之氣,在風令
中則曰風客,在寒令中則曰寒客,在暑令中則曰暑客,在濕令中則曰
濕客,在燥令中則曰燥客,在火令中則曰火客,非指六氣即是六客也。
邪正之間,今人每多混淆,餘所以辨而明之,更為之進一解曰。如邪
傷太陽,則曰寒客;寒邪傳至陽明,則曰燥客;燥客傳至少陽,則曰
暑客;暑客傳至太陰,則曰濕客;濕客傳至少陰,則曰火客;火客傳
至厥陰,則曰風客。此六客,乃是論邪從太陽入內,氣機流行之謂,
非節令之謂。流行與節令,皆宜明辨,亦無容辨,只消按定仲景六經
提綱病情,便知客之所處。論節令也可,論氣機流行也可,總之一令
之中,主病亦有一定,不可不知。

【闡釋】本節謂一年四季六令中不正之氣傷人,始名為六客或六淫(風、寒、
暑、濕、燥、火)
,是節令之六客。而每客傷人,多由太陽、陽明、少陽、太陰、
少陰、厥陰六經的層次,表現為寒化、燥化、暑化、濕化、火化、風化六種證候,
是為氣機流行之六客。在理論上二者固須辨明,而實際上則只須按仲景六經病情
提綱,便知六客之所處,而如法施治,即不致誤。理論與實踐互有關聯,是辯證
統一的。

胎前忌服藥品解

近來有妊之婦,多有忌服藥品。如半夏、大黃、巴豆、醜牛、檳
榔、大戟、芫花、甘遂、射香、三棱、莪朮、附子、經花、三七之類,
稱為墮胎之品。凡有始者,切不可服。今人死死記著,毫不敢易,餘
以為皆可服也,不必忌慮,總在看病之若何。如病果當服,半夏、大
黃、附子一切藥品,皆是安胎;病不當服,即參、茸、膠、桂亦能墮
胎。奈世人之不講理何!餘故為有胎者勸。凡婦人有妊三四月,即當
慎言語,節飲食,戒房勞。皆是保生之道。設或有病,外感須按定六
經提綱,不必問乎藥品;內傷認定陽虛、陰虛,亦不必問乎藥品;飲

·152·
醫法圓通卷四

食氣滯,仍當推蕩,亦不必問乎藥品。總之邪去則正複,即是安胎,
何今人之不察病情,而只計忌服藥品。此皆《醫方捷徑》一家之私言,
未明變化神而明之之道也。學者切切不可為藥所惑,而釀成死亡之

候。病家更要明白,醫家亦不可大意。還有一等妊婦,專意墮胎 ,
竟不能墮,從可識矣。

敬評:

㈠難道不去覓些三七,麝香一切破血之藥乎?

【闡釋】此節指斥當時以半夏、大黃、附子等十四種藥為墮胎之品,妊婦切
不可服,是荒謬之說。凡妊婦有病仍須按一般治法施治。外感須按六經病情提綱,
內傷須認定陰虛陽虛,飲食氣滯仍須推蕩,只求邪去而正複,即是安胎。若病者
當服半夏、大黃、附子等十四種藥,亦能安胎;病不當服者,即參、茸、膠、桂
亦能墮胎。有的妊婦,以服藥影響胎兒正常發育,堅持不服藥,這是錯誤的。有
盧姓婦女懷妊六月,因感寒咳嗽一月有餘,堅不治療服藥,而咳喘愈甚,通夜不
眠。告之以不服藥,則將早產。因感寒而咳嗽,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半夏,二劑
而愈,方中有附片、半夏,並未墮胎。筆者對懷妊婦女,只要辨證其為陽虛感寒
咳嗽、喘促者,附片劑量達 100 克,半夏 30 克,並未聞有胎墮者,從不顧忌某
藥動胎,某藥墮胎,疑而不用。
《內經》所謂有故無隕,即此意也。又見劉姓婦
女,為多子女所苦,懷孕三月,用麝香一個帶在臍前,而胎不墮,甚至吞服麝香
二厘(約合 0.6 克)亦不墮。可見鄭氏所說胎不易因藥墮是可信的。至於孕婦應
當忌服某些藥品,亦有一定道理,至今某些成藥。仍有標明孕婦忌服的。

食氣篇

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知死者,惟賴有此先天一點真氣耳。真氣在
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氣立刻亡,人亦立刻亡,故曰人活一口氣,氣
即陽也,火也。又曰人非此火不生。此火一存,凡後天一切食物,下
喉一刻,立刻煆煉。食物之真氣,皆稟諸先天先地之真氣,與人身之
真氣,本同一氣也,借食物之真氣,以輔人身之真氣,故人得食則生,
不得食則死,所以飲食健旺之人,肌肉豐隆,精神倍加,由其盜得天
地生物之真氣獨厚也。今人只知飲酒食肉以養生,誰知還是天地之真
氣,日日在灌溉,呼吸不住在充周也。人不能保全身內之真氣,則疾

·15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病叢生。疾病者何?邪為之也。邪氣之來,無論內邪外邪,皆是阻隔
天地之真氣,不與人身之真氣相合,身即不安,故曰病。必待邪去,
而天地之真氣,與人身之真氣,仍舊貫通合一,始言無病。故曰聖出
而立法垂方,祛邪為急,明人身臟腑之由來,五行分佈,陰陽充周,
天人一氣之道,借草木之真氣以勝邪。邪居在上(上字,又作表字看),則
以能制在上之邪之品以攻之,邪去自然正複。推之在中,在下,在內,
在外,在臟,在臟、在經,在絡,藥品皆有定主,內含生化之機,調
燮之妙,總在學者留心討理,明陰陽消長之變化,達順逆吉凶之趨向,
便知得天地即我身,我身即萬物之身。萬物、我身、天地,原本一氣
也。服食與服藥,皆保生之要也。

【闡釋】此節論天地之真氣與人身之真氣,本同一氣,故能借飲食的攝取,
空氣的呼吸,而營養身心,保持健康。一旦受邪致病,亦能借藥物以祛邪。因其
內具生化之機,調燮之妙。由於燮我身與天地萬物本為一氣,故服食與服藥為保
生之要,是人與自然聯繫的整體觀。

·154·
醫法圓通卷四

一氣分為六氣圖說

太陽寒氣

陽明燥氣

少陽暑氣

太陰濕氣

少陰火氣

厥陰風氣

一氣分為六氣圖

今以一圈分為六層,是將一元真氣,分為六氣,六氣即六經也。
氣機自下而上,自內而外,真氣充滿周身,布護一定不易。外邪入內,
先犯外之第一層,第一層乃太陽寒水氣化出路,故畏風惡寒,法宜宣
散。治之不當,邪不即去,漸至第二層,二層乃陽明所主,陽明主燥,
外邪至此,化為燥邪,故惡熱,法宜清涼,不可妄用溫燥。治之不當,
邪不即去,漸至第三層,三層乃少陽所主,居半表半裏之間,法宜和
解。治之不當,邪不即去,漸至第四層,四層乃太陰所主,太陰主濕,
邪與濕合,化成濕邪,濕多成瀉,故吐瀉病居多,法宜溫中。治之不
當,邪不即去,漸至第五層,五層乃少陰所主。少陰有兩法:一邪從
少陰心火為病,則火症居多,法宜清潤;一邪從少陰腎水為病,則陰
寒為重,法宜溫經散寒。治之不當,邪不即去,漸至第六層,六層乃

·15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厥陰所主。厥陰有兩法:一邪從風化為病,風為陽邪,故曰熱深厥深,
下攻而便膿血,上攻而為喉痹,法宜養陰清熱;一從陰化為病,多見
爪甲青黑、腹痛,法宜回陽。仲景分配六經,標出六經提綱病情,為
認邪之法;又立出六經主方,為治邪之法。其間隨邪變化,亦難盡舉。
學者細讀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便得步步規矩之道。茲再將
六經主方,圓通活潑之妙,略言一二,庶學者不執于方,明理為要,
則得矣。

【闡釋】一氣分為六氣圖說,分六氣六經為六層,是繼承前賢如柯韻伯六經
為六種地面的論點,又開啟近世以六經為六種層次及症候群的說法。講明外邪入
內,先犯第一層寒水,治宜宣散。到第二層陽明化燥,法宜清涼。到第三層少陽
半表半裏,法宜和解。到第四層太陰化濕,法宣溫中。到第五層少陰,則從火化
者宜清潤,從水化者宜溫經散寒。到第六層厥陰,亦有兩種情況,從風化者宜養
陰清熱,從陰化者則宜回陽,分辨極為明晰。並指出仲景六經病情提綱是認邪之
法,六經主方為治邪之法,能握其要點,則可隨邪之變化而圓通應用,明理而不
執方,是鄭氏一生最得力處。以下即分別舉出各經主方之圓通應用法以示例。

·156·
醫法圓通卷四

太陽用藥圖、桂枝湯圓通應用法

桂枝湯

調和陰陽第一法
自汗惡風為大眼目

名曰中風
體 痛 頭疼, 脈浮 緩 者,
仲 景 原文 治自汗 惡 風,
太陽衛分之主方也,以

太陽用藥圖

風為陽邪善動,從毛竅而入,風動於中,血液不藏,毛竅疏而不
實,故見自汗出,惡風。

桂枝湯圓通應用法

按桂枝湯一方,乃調和陰陽,澈上澈下,能內能外之方,非僅治
仲景原文所論病條而已。想仲景立法之日,當是邪之在太陽衛分時說
法,就未言及別證皆可用得。今人不明聖意,死守陳法,不敢變通,
由其不識陰陽之妙,變化之機也。余亦粗知醫,常于臨症時多用此方,
應手輒效,因思桂枝湯方,原不僅治一傷風證。凡屬太陽經地面之病,
皆可用得。茲特將經驗病形,略舉一二于左,以便參究。

·15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1. 治胸腹痛,背亦澈痛者(原書未列數位順序,加入以醒眉目,下仿此)

蓋太陽之氣,由下而上至胸腹,寒邪逆於太陽,則氣機不暢,故
胸腹痛而背亦徹痛。太陽行身之背,因腹中之氣不暢,而背亦受之,
故桂枝湯治之而愈(筆者經驗,加附片效果更佳)。

2. 治通身寒冷

寒為太陽之本氣,今見通體惡寒,是邪犯太陽之本氣也。桂枝湯
能扶太陽之氣,故治之而愈(筆者經驗,桂、薑、甘宜重)。

3. 治小兒角弓反張,手足抽掣

太陽行身之背,因風中於背,太陽之經氣不舒,經氣卒閉,故見
角弓反張。桂枝湯力能宣太陽之風邪,故治之而愈。(按此即小兒驚風症。
臨床上分急驚風、慢驚風,前者為熱症、實症,後者為寒症、虛症,應辨證用藥,不可拘于

此方)。

4. 治腦後生瘡

腦後者,太陽經脈之所貫注者也 。風寒之邪逆於腦後,抑鬱而
成瘡,桂枝湯宣散太陽之邪,故治之而愈。(按瘡症應分陰症、陽症,鄭氏用
方主以加味桂枝湯,陽症倍芍加枝子、香附、麥芽,陰症倍桂加附子、香附、麥芽)。

5. 治周身皮膚作癢,時而惡風

周身毛竅,乃太陽寒水氣化出路。風寒之邪外幹而不得入,逆於
皮膚,抑鬱生熱,故周身作癢,桂枝湯能宣太陽抑鬱之氣,故治之而
愈(筆者經驗,治老年人皮膚作癢,合當歸補血湯治之,效果更佳)。

6. 治足跟痛,痛徹腰股

足跟與腰背,皆太陽經循行之道,因寒客之邪閉之,故見以上病
形,桂枝湯力能輸太陽之氣,故治之而愈(筆者經驗,加延胡索更具活血、利
氣、止痛之效)。

·158·
醫法圓通卷四

7. 治小兒兩腮腫,發熱惡風

夫兩腮近耳下,乃少陽陽明地面,似不可與桂枝湯,今竟以此方
治之而愈者,因其發熱惡風,知太陽之邪,逆於此也(近稱為腮腺炎,筆
者有時用麻桂各半湯治之而愈)。

8. 治小兒發熱痘出

蓋痘本胎毒,欲出於外,必得太陽真氣鼓動,方能引痘外出。桂
枝湯扶助太陽之氣,氣伸而毒盡越於外,不遺於內,故此方又能治痘
也。

9. 治婦人妊娠惡阻

婦人初妊,經氣卒然不舒,營衛之氣不暢,故見惡阻。桂枝湯能
宣營衛,協和陰陽,故治之而愈(筆者親用此方,治此病數例,均有效)。

10. 治發熱、惡風、下痢,日數十次

風邪犯於太陽,則表氣不通,表氣不通,則裏氣不順,邪陷於下,
故見下痢。桂枝湯宣風外出,表氣順,則太陽之氣升而不陷,故痢可
愈(筆者經驗,加葛根之升騰,效果更佳)。

按此方,傷寒門尚有數症可用,至於加減變通,實多奇異,仲景
已言之矣。學者細讀仲景傷寒書,明其理而通其變,則得活潑之妙,
內外兼備之道也。

敬評:

㈠明得太陽行身之背,所有上部諸瘡,以及一搭中搭下搭之類,皆可用也。

【闡釋】鄭氏指出“桂枝湯一方,乃調和陰陽,澈上澈下,能內能外之方。……
不僅治傷風症,凡太陽經地面之病,皆可用得。”隨即舉其親身經驗治癒的十種
病例,多發前人所未發。良由本方組合精當,桂枝、生薑辛溫通陽,芍藥、甘草、
大棗苦甘化陰。有升有降,有散有斂,能調和營衛,燮理陰陽,適應證候廣泛。
《傷寒論》桂枝湯證類之加減變通已有多種,鄭氏更推廣應用以治胸腹痛背亦徹
痛,足跟痛痛徹腰股,通身寒冷、腦後生瘡、下痢及兒科,婦科病證,實屬難能
可貴。筆者對此方運用之經驗及加減法,隨附正文括弧內,以資印證。又用以治

·159·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傷風咳嗽,因風邪入於經絡,出現頭項強痛、發熱、惡風寒、汗自出、舌苔灰白、
脈浮緩,兼見鼻鳴幹嘔,而咳嗽特甚者,以此方加減治之,常能藥到病除。清柯
韻伯謂:“此方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陰和陽,調營和衛,解肌發汗之總方也。
凡頭痛、項強、發熱、惡風、惡寒,其脈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經,不論中
風、傷寒,雜病,鹹得用此。……因知仲景方可治百病。”以其營衛陰陽內外並
治,肺氣與腠理皮毛俱得暢通,故不必專用肺藥而咳嗽亦解。近人更有加減化裁
以治流感、鼻炎、低熱、盜汗及多種皮膚病而亦獲得良效,足證本方除外感傷寒
外,即內傷雜病亦能應用,誠如柯、鄭二氏所雲是能內能外,可治百病之方。

太陽經腑用藥圖、麻黃湯五苓散圓通應用法
麻 黃 湯

五 苓 散



此方主之
痛,無汗 惡寒 而喘 者,

汗惡寒為大眼目,仲景

此方主之。
太陽營分主方也,以無

太陽腑分主方也, 以口
熱,身疼腰痛,骨節疼

渴、小便不利為大眼目
原文 治太 陽病 , 頭痛 發

治發 汗 後 煩 渴 欲飲 水 者

太陽經腑用藥圖

寒為陰邪,從毛竅而入,寒主靜而不動,毛竅密而不疏,故見無
汗惡寒。

·160·
醫法圓通卷四

邪不傳經而傳腑,故見口渴,小便不利。五苓散功專利水,水道
利則太陽氣舒,邪亦從此而解。桂麻二方,是祛邪從上出者也。五苓
散是祛邪從下出者。惟此三方,可稱太陽首尾專主之方也。

麻黃湯五苓散圓通應用法

1. 治痘初出而忽隱,壯熱無汗者

蓋痘之初出,全借太陽一點真氣鼓動,運毒外出。今壯熱而痘忽
隱,是因其感受外寒,閉束氣機,抑鬱生熱,麻黃湯能開腠理,祛寒
外出,邪去則正安,痘自外出,而人自平安。若壯熱太熱,煩躁飲冷
者,又可于方內加石膏。

2. 治肩背沉重,覺內冷者

蓋肩背之沉重,寒之滯也。寒滯於內,故覺內冷。麻黃湯輕清屬
陽,力能祛寒外出,肩背正屬太陽所主,故治之而愈(加附片以扶元陽,
效果更佳)。

3. 治兩腳彎發起紅塊,痛甚

腳彎地面,乃太陽經循行之道,今為寒邪閉束,阻其氣機,遏鬱
而起紅塊痛甚。麻黃湯力能散太陽之寒,故治之而愈(加延胡索活血利氣
以止痛,其效益著)。

4. 治大便瀉水,而小便全無者

此病夏月居多,由暑邪拂郁,擾亂正氣,以致闌門失職,津液不
行於膀胱,而直趨大腸。五苓散力能化膀胱之氣,故治之而愈(筆者常
加滑石以利竅行水)。

5. 治頭暈、咳嗽、嘔吐、腹脹、小便短

病形雖現頭暈、咳嗽、嘔吐,總緣膀胱氣機不運,水濕之氣不得
下降,氣機必返於上,上幹清道,故現以上病形。五苓散功專利水,
水氣下降,氣機自順,故病自愈。

·16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6. 治霍亂吐瀉,思飲冷水者

此病上吐下瀉,理應著重太陰,其所以用五苓散,蓋以吐瀉之病,
無小便也;又見渴而思水,正是太陽腑症提綱,故五苓為要藥。其所
以致吐瀉者,皆由太陽氣化失運,中宮失職,此刻先治太陽,然後理
中,庶為正治,亦經權之道也。

二方、傷寒門尚有數症當用,至於加減變通,仲景言之甚詳,茲
不贅。

【闡釋】麻黃湯《傷寒論》原文是治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
疼痛、無汗、惡寒而喘者,主要是由於寒邪外來,衛陽被鬱,以致陰陽失調,故
以麻、桂之辛溫宣散,杏仁之苦溫利肺,甘草之甘平以協調之,使外來之寒邪得
解,內鬱之熱邪得散,肺氣宣通,血行流暢,而諸症悉愈。與桂枝湯同為傷寒之
主方,鄭氏用以治痘症壯熱無汗,肩背沉重內冷及腳彎紅塊痛甚三症,主要是取
其祛寒力強。筆者經驗以此方治傷寒咳嗽、哮喘,療效尤佳。凡見頭痛、項強、
發熱、惡風寒,硬背痛、骨節煩疼,吐清痰或泡沫樣痰,舌苔薄黃、或膩,或無
苔而潤,脈浮緊有力而滑,咳嗽、喘促,均屬表寒實證,以麻黃湯發其汗,則咳
嗽,喘促隨諸症自愈。筆者用此方治療寒咳,寒喘,無不應手取效,從未發生任
何副作用。又凡外寒引起之劇烈頭痛,陣陣發作,坐臥不寧,夜不能寐,現代醫
學稱之為三叉神經痛,可用此方治之而愈。如頭劇痛,而感覺頭重,有如物壓在
頭上,則以清震湯治之而愈。又可治眼病,其症狀為頭痛,項強、惡寒、發熱等
症狀外,兼見白珠血絲作淡紅色,淚多,畏光,無眵、服麻黃湯可愈。現在本方
除應用於多種呼吸道疾病外,更有加減應用以治腎炎水腫及銀屑病等皮膚病而收
到良效者。

五苓散為太陽腑證之主方,治療口渴、小便不利、膀胱蓄水、表裏上下同病。
鄭氏用以治瀉水、嘔吐及霍亂三症,本非此方所治之病,因其有無小便及小便短
的病徵,故能治之而愈,可謂善於運用成方。方中豬苓、澤瀉利水於下,白朮、
茯苓健脾利濕于中,桂枝辛溫通陽化氣宣上,協同諸藥使表裏上下諸症悉解,足
見制方之精密。筆者曾用此方治腹脹。患者腹部脹滿,食欲不振,食後脹滿更甚,
雖口幹而不思飲水,小便短少,人困無神,舌苔白膩,脈沉數而滑。此脾失健運,
氣化不行,水濕阻滯,用五苓散倍桂、朮,再加上桂以化膀胱之氣,氣行水即行,
加椒目專行水道以消水脹,而腹脹之症即愈。又傷濕咳嗽之症,肌肉隱黃,頭眩,
涎痰及泡沫痰特多,脘中不暢,有時嘔吐清水,身體倦怠,小便不利,口中津液
多,雖渴不欲飲水,舌苔白膩,脈沉細而滑。係因膀胱氣機不利,濕邪反上幹清

·162·
醫法圓通卷四

道而咳,則須以滲利為主,五苓散加味治之。痰飲咳嗽其根本由於水飲所致,祛
其水飲則咳嗽自愈,如中滿腹脹,上氣喘逆,二便不利,或四肢俱腫者,此為痰
水壅滯,五苓散能上下分消其痰水,治之而愈。現在應用更廣,凡屬津液運行失
調的病症,均可以本方加減施治而獲效。

陽明經證用藥圖、葛根湯圓通應用法

葛 根 湯
病,必自下利

綱,是言其邪初入而治之也
是因邪在太陽之經輸而
設,其實又治太陽與陽明合

本經以胃家實三字為提

陽明經證用藥圖

蓋太陽主開,陽明主闔,今陽明為太陽之邪所逼,不從本經之闔,
而從太陽之開。開於下,故下利也。

葛根湯圓通應用法

1. 治周身發熱,發現斑點,嘔吐

夫周身肌肉,皆屬陽明,陽明主發熱不惡寒。今為外邪抑鬱,壅
于陽明,故發熱而現斑。嘔吐者,皆邪毒上壅外出之故。葛根湯力能
祛邪外出,隨其邪之所向而祛之,故愈。

·16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2. 治兩眼皮紅腫痛甚

眼皮上下皆陽明所主,今為風熱所閉,抑鬱而為紅腫痛甚。葛根
湯力能解陽明風熱,故治之而愈(筆者經驗,加白芷行手、足陽明經,除濕散風,

治頭目昏痛)

3. 治兩乳紅腫發熱

兩乳地面,乃陽明所主,今外感之邪,伏於兩乳之間,故見紅腫
痛甚。葛根湯專祛陽明之邪,治之故愈(加蒲公英以清熱解毒,效果最佳)。

4. 治小兒痘初現點

夫痘毒自內出外,既在現點,此刻毒邪盡在肌肉之間,肌肉屬陽
明,葛根湯力能宣通肌肉之邪,不使痘毒遺留於內,發透為佳,然後
另行養漿之法。若已發透,即不可用此。

此方功用頗多,加減法亦多,仲景傷寒書言之甚詳,茲不復贅。

【闡釋】葛根湯一方,係桂枝湯加葛根再加麻黃而組成。鄭氏謂係治邪在太
陽之經輸、發熱、惡寒、項背強,及邪初入陽明而成的必自下利的二陽合病,是
切合的。因本症病人所表現的症狀是惡寒甚,發熱高,身痛項強劇烈,表熱不得
外越,內逼於腸而下利,裏病是由表病所引起,治在使表解而裏自和,故于桂枝
湯中加入能“起陰氣,致津液,舒經脈,解肌散邪”之葛根,並加入發汗散寒力
強之麻黃,始能達到平調陰陽,表解裏和而諸症悉去之目的。鄭氏用以治發斑,
嘔吐,眼皮腫痛,兩乳熱腫及痘初出現點四症,皆邪甚、熱鬱、津虧的陽明地界
疾病,故能治之而愈。

·164·
醫法圓通卷四

陽明腑證用藥圖、白虎湯圓通應用法

白 虎 湯
大者主之。 又雲渴
大 煩 渴 不解, 脈洪
者,此方主之。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
陽明腑分主方也。
欲飲水,無表症

陽明腑證用藥圖

此方本列於太陽篇中,而又曰治陽明腑症者,蓋以太陽之邪,服
桂枝湯大發汗,表邪既解,而陽明之血液已傷,陽明乃多氣多血之腑,
今血液驟傷,陽明之內熱立作。若不急用白虎以清熱,人參以養血液,
邪火益盛,即有不可撲滅之勢,故白虎又是陽陰腑分方也。

白虎湯圓通應用法

1. 治上消證

夫上消者,渴而多飲也。由邪火在胃,血液大傷,血為陰,陰傷
而引水以救者,陰與陰相親也。白虎湯力能滅火以存陰,故治之而愈。

2. 治心下一寸間發生瘡疾,紅腫痛甚

按心下一寸,乃胃之上口也。因邪熱結於胃之上口間,故發生瘡
疾。白虎湯專清胃熱,故治之而愈。

·16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3. 治牙齦紅腫痛甚,飲冷

夫牙齦乃陽明所主,今胃火聚於上,故見紅腫痛甚,又見飲冷,
知其邪火傷陰。白虎湯力能清胃之熱,故治之而愈(筆者常用此方加地骨
皮、延胡索治之,效果更佳)。

4. 治兩乳紅腫痛甚

兩乳乃陽明脈過之所,今見紅腫痛甚,是胃中之邪熱壅滯所致
也。白虎湯專清胃熱,熱邪去而腫自消,故治之而愈(加蒲公英、延胡索,
效果更佳)。

5. 治譫語、遺尿,口不仁而面垢,三陽並病

譫語者,邪熱入于陽明之腑也;遺尿者,邪熱合於太陽之腑也。
口不仁而面垢者,邪熱合于少陽之腑也。白虎湯力能清熱,一熱清而
三病立解,故治之而愈。

此方功用頗多,加減變通亦多,傷寒書言之甚詳,其中尚有背惡
寒一證,亦用之,學者當辨而明之。

【闡釋】白虎湯《傷寒論》原文共三條,分見於太陽、陽明及厥陰三篇。其
治療目標是壯熱、大汗出、大煩渴、脈洪大、無表證。因熱甚傷津灼陰,故汗渴
飲冷。但邪初入陽明,熱而未實,急需滅火清熱以救陰,故以本方治之。方中石
膏、知母,寒涼性降,能清熱解渴,止汗寧煩,粳米、甘草甘平,益氣和中,合
而收到清熱益氣,保胃生津之效,適用範圍,亦較廣泛。鄭氏推廣以治上消、胸
瘡、乳腫及三陽並病四症,以其皆由胃火旺極傷陰而致,故治之而愈。
《傷寒論》
三陽合病條已言及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諸證象,鄭氏
具體指明其邪熱分別入于太陽、陽明、少陽之腑,白虎湯力能清熱,熱一清而病
立解。末提到尚有背惡寒一證,亦用白虎湯,須辨而明之。查《傷寒論》原文有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一條,此背微
惡寒可能是體偏虛者,大汗出後的一種症象,而口渴心煩仍甚,與少陰病之背寒
不同,故以白虎湯加人參助正益陰以治之。此外有白虎湯證而挾濕者,則加蒼朮;
挾風者,則加桂枝,亦極有效驗。筆者用本方治療傷熱咳嗽、哮喘,取得滿意效
果。其症狀為咽喉幹痛,鼻孔出熱氣,口臭氣粗,咳嗽而痰難出,色黃且稠,有
時成塊成沱,或帶血腥臭,面赤身熱,更兼煩躁不安,舌質紅絳,舌苔幹黃,脈
洪大有力。全係熱甚之象,故以白虎湯治之而愈。又曾用此方治尿崩症,亦獲良

·166·
醫法圓通卷四

效。現在白虎湯廣泛應用於各種急性熱病,更有用於挾熱之眼疾、痢疾亦獲良效,
可見其應用範圍之廣泛。

陽明裏症用藥圖、大承氣湯圓通應用法

大承氣湯



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
若 腹 大 滿 不通 者 , 可 與 小

寒 者, 其身 必 重, 短 氣,
承氣微和胃氣,勿令大泄

承氣湯就之。若汗多微發

腹 滿 而喘 有 潮 熱 者 , 此 外

熱 不潮, 未可 與 大 承 氣 。
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

陽明 病 脈 遲, 雖 汗 出 不惡
欲解可 攻裏 也 。 手 足 濈然

陽明裏症用藥圖

凡用此方,必須審察的確,總要知道胃家實三字提綱。何謂胃家
實,如大小便不通是也,大便鞕,腹滿是也,狂亂奔走,叫駡不避親
疏是也,潮熱譫語是也。種種不一,務宜斟酌不可猛浪。

·16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大承氣湯圓通應用法

1. 治咳嗽聲如洪鐘

夫咳嗽之病,似不可以與此方,其所以必用此方者,誠以咳嗽聲
洪,乃邪火旺極之征,火刑於肺,若不亟用此方以撲滅其火,肺有立
壞之勢,故不得不用之也。

2. 治食入即吐

夫食入而出,亦非可下之候,其所以可下者,蓋以吐則為逆,非
寒即火。今食入而出,是胃中之火逆行於上,其食故不得下降也。但
寒與火(雖)
〔須〕辨明,方可用此(筆者治寒逆,則用附子理中湯加味,屢用
屢效)。

3. 治頭暈,人昏亂無主,三五日一發

夫頭暈之症,原非應下之候,其所以應下之者,蓋以陰血虛極,
不能制其亢龍,龍奔於上,則濁火亂其神明,故昏昏無主。大承氣湯
力能制其亢龍,故治之而愈。

此方吳又可溫疫論條中,可用此方,有三十餘症。傷寒陽明本篇,
可用六七症,少陰篇急下可用有三症,茲不備舉。學者務宜熟讀仲景
傷寒書,便得圓通應用變化之道,切不可死守原文,當以明理為要。

【闡釋】《傷寒論》原文大承氣湯用於陽明病者有十一條,用於少陰病者有
三條,大都有熱結裏實,宜急下存陰的病徵。鄭氏專就陽明裏症立說,故特別指
出“胃家實”三字提綱,必須審察的確,如大、小便不通,大便鞕、腹滿、狂亂
奔走叫駡,不避親疏,潮熱、譫語種種病象,務宜斟酌,不可猛浪誤用。又指出
吳又可《溫疫論》中用此方者有三十餘症,教人宜明圓通應用之妙,不可死守原
文,是既慎重而又通達之論。其推廣應用以治咳嗽聲如洪鐘,食入即吐及頭暈神
昏無主三症,俱非應下之症,但審其俱由邪火熾甚而致,故以本方治之而愈,實
屬善用成方。本方由大黃、芒硝、厚樸、枳實組成,大黃苦寒沉降泄熱,芒硝苦
寒辛鹹泄熱軟堅,枳實、厚樸消導通滯,共收去實熱,通積滯,除燥結,峻下救
陰的功效。筆者曾用此方治臌脹病,患者腹脹如鼓,胸脅滿悶,皮膚蒼黃,肌肉
變硬。大便常秘結,所下如羊矢,舌質深紅,苔黃燥,脈沉實有力,精神不衰,

·168·
醫法圓通卷四

口渴飲冷。此病顯然屬陽明腑症,痞滿燥實俱備,故急用大承氣湯下之而愈。現
代應用則更加廣泛,善於加減化裁,能治多種腸梗阻及闌尾炎,使許多病者可免
於動手術而治癒,即動手術後用本方亦有促進傷口癒合的功能。還有用以治流行
性乙型腦炎,於通下後即能熱退神清,抽搐停止,這可能與本治方治譫語神昏的
作用有關,足見其適用之廣泛。

少陽經用藥圖、小柴胡湯圓通應用法

小柴胡湯

熱往來

其脈弦者,又治太陽、

口苦、咽幹、目眩為提
陽明二經發熱不退,寒

治發熱、口苦、耳聾,

少陽經用藥圖

此方雖名為少陽方,究意總是太陽經所感受的這一點邪氣種子,
不能從胸出去,逆於胸脅之間,阻其少陽升降之機,故少陽之經症作。
其方治少陽,實是治太陽也。

小柴胡湯圓通應用法

1. 治兩脅脹痛

夫兩脅乃少陽所主,今見脹痛,是少陽之氣抑鬱不舒也。柴胡湯
力能舒少陽之氣,故治之而愈。

·169·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2. 治頭響,兩側脹

夫頭之兩側,乃少陽所主,今見脹而響,是少陽之火浮於上也。
柴胡湯力能治少陽之經,倍黃芩力能清少陽之火,故治之而愈。

3. 治兩耳紅腫痛甚

夫兩耳前後,俱屬少陽所主,今見紅腫痛甚,是風熱之邪聚于少
陽也。柴胡湯力能治少陽之風熱,故治之而愈。

4. 治瘧疾

夫瘧之為病,多緣外邪伏于少陽,不能從轉輸而出,少陽居半表
半裏,邪欲從陽明而出則熱,欲從太陰而入則寒。諸書雲瘧不離少陽,
皆是明少陽之經氣不舒,轉樞失職,邪故伏而不去。小柴胡湯力能伸
少陽之氣,少陽之氣伸,轉樞複運,邪自從此而出,病自愈而人自安
也。

5. 治吐酸不食

夫不食而吐之症,屬於太陰,理宜溫中健脾,今見不食吐酸,明
是木氣不舒,上克脾土,土畏木克,故不食。酸屬木,乃是稟少陽熱
氣所化,土木相淩,故見以上症形。小柴胡力能舒少陽之氣,少陽之
氣舒,即不克制脾土。兩經之氣平,而病自不作矣。

6. 治婦女熱入血室、譫語

夫肝乃藏血之所,肝與膽相為表裏,膽移熱於肝,熱入血室,故
見譫語。柴胡湯力能治肝膽邪熱,故治之而愈。

按:此方功用頗多,加減變化亦無窮,傷寒書言之甚詳,茲不贅。

【闡釋】鄭氏對少陽經用藥圖所述,似未盡揭出小柴胡湯證的全貌,而謂“此
方功用頗多,加減變化亦無窮,傷寒書言之甚詳。”示人要細讀原書,以明其廣
泛應用,則是很確切的。據原文,本方的主證是“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不
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幹、目眩、脈弦等項。因邪至少陽,正當胸脅部位,
在半表半裏之間,邪正相爭,汗、吐、下法俱在禁用之列,只有和解為上。仲景
特立小柴胡湯,寒熱補瀉並用,表裏上下分消,以達調氣行血,助正祛邪的目的,

·170·
醫法圓通卷四

為和解劑之首選方。方中主藥柴胡,氣清而升浮,味苦而降泄,具有升降兩性,
黃芩苦寒,薑、夏辛溫,共具辛升苦降之妙用,複用人參、甘、棗助正以祛邪,
故能使少陽半表半裏之氣機舒暢,上下內外協調而諸症盡解,原文七種或然證〔兼
證〕的加減法,亦頗切要,故應用極為廣泛。鄭氏用以治脅脹痛、頭響脹、耳腫
痛、瘧疾、吐酸不食、及婦女熱入血室、譫語,均屬少陽經腑邪熱抑鬱,氣機不
暢之病,故能治之而愈。筆者用以治肝咳,其由於肝陽不足,症現腰脅脹痛,足
膝時冷,咳嗽則夜間痰水更多,氣逆而惡寒,苔白滑,脈微細而弦。用小柴胡湯
去參、棗、生薑、加乾薑、五味、桂枝以溫肝利肺而咳愈。如因肝陰不足,肝火
上逆,自覺氣逆於喉間,頻發陣咳,煩躁易怒,面赤唇紅,口幹口苦,痰黃,不
易咳出,咳時引兩脅作痛,甚至發嘔,有時又乾咳無痰,口中津液少,舌質紅,
苔青白而乾燥,脈見緊數或弦數。法當滋肝、降火、潤肺,小柴胡湯去參、薑、
棗,加貝母、知母,石膏以清熱、潤肺、止咳,即可諸症自愈。又曾治胃脘脹痛,
其證狀為口苦、目眩、胸脅滿悶,脘腹時作脹痛,稍多食則脹痛難忍,大便溏,
日四五次,舌質淡紅,苔膩,脈弦細,治以小柴胡湯加公丁香、吳茱萸,二劑而
全愈。現代用以治療具有本方主症的多種疾病,如感冒、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
炎、各型肝炎、膽囊炎、胸膜炎、腸傷寒、腎炎及產後發熱、長期潮熱等,只要
加減適宜,均能收到良效。更有用本方以通小便,止泄瀉的,可能與原文所謂“上
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的作用有關,足見其制方之精當與應用之廣泛了。

太陰經用藥圖、理中湯圓通應用法
理 中 丸
利不渴為提綱
下,時腹自痛,自
以腹滿而吐、食不
治霍亂吐瀉、寒多
不飲水者

太陰經用藥圖

·17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太陰篇內,有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皆是太陽誤治,邪
陷於太陰而設,不得即謂為太陰主方,學者須知。

理中湯圓通應用法

1. 治吐血

夫吐血之症,多由中州失運,陰血遂不歸經,瘀滯閉塞清道,以
致清陽不升,陰血僭上,便成血逆。理中湯力能調中州之氣,中州健
運,血自歸經,其病自己(筆者用理中湯治血症,將乾薑易炮薑,再加血餘炭,屢

用屢效者也)

2. 治四肢浮腫

夫四肢屬土,土虛則元氣發洩,不能潛藏,故見四肢浮腫。理中
湯力能溫暖脾胃,脾胃有權,元氣不致漫散,故治之而愈。

3. 治心下嘈雜吐水

夫心下一寸,乃胃之上口,胃主納而脾主運,脾氣衰而不運,津
液上逆於胃口,以致心氣不寧,故嘈雜,吐水即是明驗。理中湯力能
溫暖中宮,脾土健運,水氣下行,嘈雜吐水自已(筆者經驗,治此症時加半
夏,和胃健脾,除濕降逆氣,療效顯著)。

4. 治咳嗽吐清水

夫咳唾之病,屬於肺經,理應從肺(于)
〔施〕治,今獨用理中者,
原由中州失運,水聚於上,肺氣欲下降而不能,故咳唾清水。理中湯
力能健脾,脾土健而水濕下趨,肺氣降而咳唾自已。

5. 治唾水不休

夫唾水之病,多屬胃冷,理中湯力能溫暖中宮,土暖而水濕自消,
唾病立愈。

6. 治呃逆不休

夫呃逆之病,原有寒熱之分,果屬胃寒而呃逆不休,理中湯能溫

·172·
醫法圓通卷四

中,中寒去而呃逆自止(筆者經驗,加吳茱萸溫中下氣,燥脾除濕,效果更佳)。

7. 治手足微冷少神

夫四肢逆冷之症,原有四逆之法,此乃微冷少神,明係中州氣衰,
不能充周四肢。理中湯大能溫暖中宮,中州氣旺,肢冷自愈。

按此方功用最多,加減變通更多,姑舉數條,以便學者參悟。

【闡釋】理中湯所治的主症“腹滿而吐,食不下,時腹自痛,下利,口不渴。”
是太陰病的典型證候。其基本病理是脾胃虛寒,氣機阻滯,故以溫中散寒補脾之
理中湯為首選方。方中薑、朮、甘,辛甘化陽以溫寒,人參助陽益陰以扶正,使
脾胃機能健全,自然滿、痛、吐、利悉去。其兼有臍上築、及吐、悸、痛、滿甚
者,各有加減法以為對症治療,故應用亦頗廣泛。鄭氏用以治吐血、四肢浮腫、
心下嘈雜吐水、咳嗽吐清水,唾水不休、呃逆不休、手足微冷少神七症,係審其
皆由脾胃虛寒,轉輸失職所引起,故能治之而愈。筆者經驗用此方加味治療脾臟
咳嗽,其因脾臟陽虛而咳嗽者,乃脾臟之陽不足,不能轉輸津液水穀而作,其人
飲食減少,腹滿時痛,多吐清冷涎痰,痰多而滑,身體消瘦,面色蒼黃而帶白,
聲低息短,唇口青白,有時四肢冷,喜食辛辣椒薑熱物,舌苔白潤而滑,脈沉細
而遲。理中湯能溫陽利濕,益氣化痰,故可治之而愈。如由於胃寒發吐而咳嗽者,
則加砂、蔻、半夏,其效始著。因脾主濕,濕動則為痰;腎主水,水泛亦為痰。
故痰之化無不在脾,而痰之本無不在腎。治痰者,必當溫脾強腎,以治痰之本,
使根本漸充,則痰將不治而自去矣。其方則以理中湯加附子為最好。今人用本方
加減化裁以治虛寒型的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胃炎、腸炎及胃痛、胃潰瘍,多見良
效。實則理中湯能治的疾病不限於消化道,凡由脾胃虛寒而引起的疾病,均可加
減施治,鄭氏所舉各例,即可見其一斑。

·17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少陰經用藥圖、麻黃附子細辛湯、四逆湯圓通應用法

麻黃附子細辛湯

四 逆 湯 微者,此方主之

主方

發熱脈沉者此方
主之。
為提綱
以脈微細但欲寐

原文治少陰病反

厥逆,惡寒脈沉而
治下利清谷,三陰

少陰經用藥圖

按少陰乃水火交會之地,元氣之根,人身立命之主也。病至此際,
是元氣衰極,剝至於根。仲景立四逆,究竟是專為救這點元氣說法。
主方又雲:治三陰厥逆,可知這一點元氣,澈上澈下,包羅天地。此
方不獨專為少陰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備。知得此理,便知得薑
附之功用也。今人不知立極之要,不知薑附之功,故不敢用也。非不
敢用也,不明也。

麻黃附子細辛湯、四逆湯圓通應用法

1. 治忿嚏不已

夫嚏之為病,多緣少陰受寒。麻黃附子細辛湯,力能祛少陰之寒,
故治之而愈(蓋腎絡通於鼻,嚏屬腎,故知病在少陰也)(筆者經驗,亦治長期鼻流清

·174·
醫法圓通卷四

涕,而無外感足征者。)

2. 治腰痛難於轉側

夫腰痛之症,原有數端,今見轉側難者,明是腎藏不溫,陰寒滯
於內也,麻黃附子細辛湯,力能溫經散寒,故治之而愈(筆者常加川烏、

桂枝、乾薑、延胡索治之效果更好)

3. 治周身皮膚浮腫,內冷身重

夫周身浮腫,內冷身重者,蓋以先天之陽衰於內,寒濕之邪即生
於內,故見身重內冷,寒濕太盛,則真氣不藏,散於周身,無陽以運
化,故又見浮腫。麻辛附子湯,力能溫腎扶陽,祛陰逐寒,故治之而
愈(筆者經驗加白朮、茯苓效果更佳)。

4. 治頭腦冷

夫腦為元神之府,清陽聚會之處,如何得冷?其所以致冷者,由
命門火衰,真氣不能上充,四逆湯力能扶先天真陽,真陽旺而氣自上
充,故治之而愈(筆者經驗治頭痛如裂如劈,效果亦佳)。

5. 治氣喘痰鳴

夫氣喘之病,舉世皆謂肺寒,不知先天這一點真氣衰,即不能鎮
納濁陰之氣,陰氣上騰,漸幹清道,故見痰喘。四逆湯力能溫下焦之
陽,故治之而愈(筆者治此症,有時加龜板,或用潛陽丹,療效顯著)。

6. 治耳腫皮色如常

夫耳腫之症,每多肝膽風火,今見皮色如常,明是陰氣逆於上也。
四逆湯力能扶陽祛陰,治之故愈(如係肝膽風火,筆者常用小柴胡湯倍黃芩、黨

參治之而愈)

7. 治舌黑唇焦,不渴少神

夫舌黑唇焦之症,多因陽明胃火而作,果係陽明胃火,必現煩躁,
口渴、飲冷、二便閉塞等情,此則舌黑唇焦,其人並不口渴,卻又少
神,明是真陽衰極,不能薰蒸津液於上。當知陽氣縮一分,肌肉即枯

·17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一分,此舌黑唇焦所由來也。四逆湯力能回先天之陽,陽氣一回,津
液複升,枯焦立潤,故治之而愈(如係陽明胃火而作,筆者常用白虎加人參湯治
之而愈)。

8. 治喉痛、畏寒、腳冷

按喉痛一症,原非一端,此則畏寒腳冷,明是少陰受寒,逼出真
火浮於喉間,故喉痛而腳冷。四逆湯力能溫少陰之氣,逐在裏之寒,
故治之而愈。

9. 治喉痛、身大熱,面赤、目瞑,舌冷

夫喉痛、面赤、身熱,似是陽症,又見目瞑、舌冷,卻是陰盛隔
陽於外之征。四逆湯力能祛逐陰寒,迎陽歸舍,故治之而愈。

10. 治吐血困倦

夫吐血一症,總緣地氣上騰,升降失職,人身氣為陽主升,血為
陰主降。今當升者不升,不當升者而反升,明明陰血太盛,上幹清道。
古人雲:“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是教人補火以治水也。又雲:“壯
水之主,以制陽光。”是教人補水以治火也。四逆湯力能補火,故治
之而愈(治吐血困倦、治齒牙出血二條,可參見《醫理真傳》闡釋卷四“吐血一症,其陽
虛乎?陰虛乎?”筆者曾治多種血症,都先用炮薑甘草湯加血餘炭,先止其血,然後用四逆

湯加補腎藥治之而愈)。

11. 治齒縫流血

夫齒乃骨之餘,本屬腎,腎為水臟,先天之真陽寄焉,以統乎骨
分中之血液。真陽不足,不能統攝血液,故見血出。四逆湯力能補腎
中之陽,治之故愈。

12. 治朝食暮吐,完穀不化

夫飲食入胃,固以胃為主,然運化之機,全在先天命門這一點真
火,始能運化。真火一衰,即不能腐熟谷水,而成完穀不化,朝食暮
吐者。暮為陰盛之候,陰氣上僭,心肺之陽不能鎮納,故聽其吐出也。

·176·
醫法圓通卷四

四逆湯力能補命門衰火,故治之而愈(筆者經驗,朝食暮吐,用四逆湯加吳茱

萸、半夏治之可速愈。先朝食暮吐,以後食不下,再加硫黃補命門火,屢用屢效)

13. 治足心夜發熱如焚,不渴尿多

夫足心夜發熱如焚,人皆謂陰之虛也。夫陰虛由於火旺,火旺之
人,尿必短赤,口必飲冷,理勢然也。今則不渴而尿多,明是下焦無
陽,不能統束腎氣,以致陰火沸騰,故見足心發熱如焚也。四逆湯力
能補火,火旺即能統束群陰,故治之而愈(此病餘親身患過,並治好多人。此
法即是丙奪丁光之義也,知得丙奪丁光,便知得陽衰不能鎮陰的旨歸也)。

14. 治面赤發熱,汗出抽掣

夫面赤發熱,汗出抽掣,近似中風,其實不是,務必仔細斟酌,
如其人本體有陰象足征,即不可當作風熱。須知面赤發熱者,陽越於
外也。汗出抽掣者,陽亡於外,不能支持四維也。四逆湯力能回陽,
陽回則諸症自已。

15. 治大便下血,氣短少神

夫大便下血,固有虛實之分,此則氣短少神,必是下焦之陽不足,
不能統攝血液,四逆湯力能扶下焦之陽,陽旺則開闔有節,故治之而
愈。

16. 治頭搖,面白少神

夫頭搖之症,人皆目之為風,而余於此症,察其人面白少神,知
其為清陽不升,元氣虛極,不能鎮定也。四逆湯力能扶陽,真陽一旺,
即能鎮定上下四旁,故治之而愈(筆者治陳某,抽脊髓後遺症,能坐著編竹器,
但面容蒼白無神,頭搖不止,連服此方八劑而愈)。

17. 治背冷目瞑

夫背為陽中之陽,不宜寒冷,今又背冷而目瞑,明是先天真陽衰
極,陰寒內生,陰盛則陽微,故目瞑而背冷也。四逆湯力能扶先天真
陽,故治之而愈。

·17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18. 治舌腫硬而青

夫舌腫一症,似乎心火旺極,不知舌腫而青,此乃陰寒太盛,逼
出真火,欲從舌尖而出故見腫硬青滑,四逆湯力能補火,祛逐陰寒,
故治之而愈(筆者經驗,舌腫硬,但不現青色,思冷飲,則為心火旺極,可用大劑導赤
散加味治之。如是胃火為殃,可用白虎加人參湯治之)。

19. 治唇腫而赤,不渴

夫唇腫之症,近似胃火,胃火之腫,口必大渴。今見病人唇腫,
而口並不渴,可知陰火出於脾間,四逆湯功專補陽,陽旺則陰火自消,
故治之而愈。

20. 治鼻涕如注,面白少神

夫鼻涕一症,原有外感內傷之別,此則面白無神,明是真陽衰於
上,不能統攝在上之律液。四逆湯力能扶坎中真陽,陽旺自能統納,
故治之而愈(筆者經驗,如係外感鼻涕如注,多係風寒之邪傷肺臟,用麻黃湯或桂枝湯
治之而愈)。

21. 治尿多

夫尿之多,由於下焦火弱,不能收束故也。惟四逆湯力能補下焦
之火,故治之而愈(筆者經驗,治尿多宜加益智仁、複盆子以補心氣、命門之不足。

固精、縮小便之力更強,老人、小兒每多此病,均可治之)

22. 治周身發起包塊,皮色如常

夫周身發起包塊,疑似風熱陽邪,此則皮色如常,卻是陰邪僭居
陽位。四逆湯力能扶陽,陽旺則陰邪自伏,故治之而愈(筆者治張某某,
全身發起包塊,隱隱含有青色,不痛不癢,雖服祛風解熱之藥不效,用艾火燒之亦無效,服

此方數劑而愈)。

23. 治周身忽現紅片如雲,不熱不渴

夫周身發現紅雲,人孰不謂風火鬱熱於皮膚。夫風火鬱熱之症,
未有不發熱而即作者,亦未有口不渴而即謂之火者,此處便是認症機

·178·
醫法圓通卷四

關。余每於此症,認作陽衰,陰居陽位,以四逆湯治之而愈。

24. 治發熱、譫語、無神、不渴

夫發熱譫語,世人皆謂熱伏於心,神無所主也。不知陽症熱伏於

心,精神不衰,口渴飲冷,小便亦必短赤,此則無神不渴 ,明是真
陽衰極。發熱者,陽越於外也;譫語者,陰邪乘於心,神無所主也;
不渴無神,非邪火也。四逆湯力能回陽,陽回則神安,故治之而愈(《傷
寒論·辨陽明病並治》“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鄭聲為患者心氣內損,

精神散亂而出現神識不清,不能自主,語言重複,聲音低怯,斷斷續續,話不成句的垂危徵

象。譫語是指陽明實熱或溫邪入于營血,熱邪擾及神明時出現的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的重症,

治宜瀉熱清心為主。此則無神不渴,為陰氣乘於心而神無所主,故以四逆湯治之,非老有經

驗者不能識此,筆者按鄭氏所說,用四逆湯治癒神志不清,語音低怯,說神說鬼的病患者多

人)。

25. 治兩目白晴青色

夫白輪屬肺,金也,今見純(責)〔青〕,(曰)無白色,是金氣
衰而肝木乘之夫。妻乘于人,是乾剛不振,純陰無陽之候,多在死例。

四逆湯力能扶坎中之金 ,金氣一旺,目睛自然轉變,故治之而愈。

26. 治兩目赤霧縷縷,微脹不痛

夫目窠乃五臟精華所聚之地,原著不得一毫客氣,今見赤霧縷
縷,疑是陽火為殃,不知陽邪痛甚脹甚,此則微脹不痛,明是陽衰於
上,不能鎮納下焦濁陰之氣,地氣上騰,故見此等目疾。四逆湯力能
扶陽祛陰,陽光一照,陰火自滅,故治之而愈。

按:此方功用頗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數百種病,因病加減,
其功用更為無窮。余每用此方,救好多人,人咸目余為薑附先生,不
知余非專用薑、附者也,只因病當服此。難道餘不會寫幾個參、地、
歸、芍,芩、連、枝、柏之方乎?只因世風日下,不究病之陰陽,專
究方藥之平穩,不知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多死焉;火猛烈,民望而
畏之,鮮死焉。總之水能生人,亦能死人;火能生人,亦能死人。余

·179·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非愛薑、附,惡歸、地,功夫全在陰陽上打算耳。學者苟能洞達陰陽
之理,自然頭頭是道,又奚疑薑、附之不可用哉!

敬評:

㈠認得血是水,氣是火,便敢用薑、附,便知此方之妙也。

㈡全在無神二字上定案。

㈢坎中一點真金,即真陽也,人活的即此。

【闡釋】鄭氏于少陰經用藥圖列四逆湯及麻黃附子細辛湯主症原文,並強調
少陰為水火交會之地,元氣之根。四逆湯不專為少陰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
法俱備。複謂:“此方功用頗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數百種病,因病加減,其
功用更為無窮。余每用此方救好多人,人咸目余為薑、附先生。”的確,對於四
逆湯能起死回生作用的重視,與善用之而活人無算,直可說是前無古人。如治頭
腦冷、氣喘痰鳴、頭搖、吐血、便血、抽掣、譫語、耳、目、喉、舌、齒、唇、
鼻諸病,及足心夜熱如焚,俱能透過表面現象,而洞達致病之源,俱由於陽氣虛,
陰寒盛所引起,故雖無原文所列厥逆、下利、惡寒、欲寐、脈微細的少陰典型症
狀,亦以四逆湯施治而輒效。少陰多危症,尤其陽亡欲絕之症,多賴此方能回陽
救逆,立起沉屙。實為辛甘化陽,救逆回陽之峻劑。鄭氏於百年前即能深刻認識
此方之真諦,而能廣用、善用,其見識、魄力、經驗均異於尋常,誠不愧為當時
首屈一指的傷寒學家。《傷寒論》四逆湯證類有八個湯方,都是薑、附同用,其
作用亦大同小異。至於少陰病反發熱脈沉者,因係少陰與太陽同病,裏陽虛而外
寒束,故以發表溫經表裏兩解之麻附細辛湯治之,鄭氏用此法治忿嚏不已,腰痛
難於轉側,及周身皮膚浮腫、內冷身重三症,亦係取其溫經散寒的作用。筆者經
驗認為本方治慢性咽炎、喉炎有很好療效。因少陰經脈循於咽喉,挾舌本,故咽
喉疼痛與痹阻,屬少陰病者甚多。選用此方治癒慢性咽炎、喉炎患者十數人,皆
藥到病除。如教師陳某某,患慢性咽炎已數年,服用六神丸,麥迪黴素無效,注
射青黴素、鏈黴素針劑亦無效,服清熱解毒湯藥百餘劑,非但無效,反而聲嘶,
講課困難。餘先治以麻黃附子細辛湯,連服四劑而大大減輕。由於病者面容萎黃
無神,怕冷,口雖幹而不思飲,此為腎虛不能啟真水上升而口幹,治以附子理中
湯加補腎藥味,如上桂、枸杞、肉蓯蓉、補骨脂等數劑而愈。又本方加乾薑、桂
枝、甘草,可治寒邪入裏,表裏同病,惡寒發熱,口不渴,全身倦怠無力,但欲
寐,時時背部惡寒、小便清長,咳甚痰多,全身骨節疼痛,項強、心累,手足酸
軟無力,舌苔黃白而膩,脈沉細而緊之咳嗽、哮喘,傷寒虛弱咳、喘,以及因傷
寒引起之各種疾病數十種。有時用於奇難之症,其效果常常出於意外。

·180·
醫法圓通卷四

厥陰經用藥圖、烏梅丸圓通應用法

烏 梅 丸
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
出,其入當吐蛔,蛔厥者,
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

則吐細,下之利不止為提
綱。原文主治傷寒脈微而
吐。今病者靜而複煩,藏寒
食而嘔。又煩者蟲聞食臭

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

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
以消渴、氣上撞心,
蛔上入膈,故煩須臾複止得

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

厥陰經用藥圖

按厥陰為陰經,陰極則生陽,故多寒熱錯雜。又肝主宗筋玉莖,
人性多思淫,心火一動,玉莖必舉,發洩不遂,多生邪熱,亦多見寒
熱錯雜,此受病之源,人多不察。仲景立烏梅丸,寒熱並投,大有灼
見,並非專為蟲立法。凡厥陰一切症候,莫不備具。舒馳遠先生謂此
方不是,未免執一。

·18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烏梅丸圓通應用法

1. 治巔頂痛

夫厥陰之脈,會於巔頂。今見巔頂痛者,是厥陰之邪侵於上也。
烏梅丸專主厥陰,故治之而愈。

2. 治睾丸肿痛

夫睾丸俗稱為外腎,世人多以腎目之,不知此乃木之餘氣所生,
故賢配之ぃ卦,震、木也。二陰一陽,二睾丸為偶,玉莖一為奇,奇
居腹面,丸居背面,所論確乎不爽,而世人蓋未之細求其理也。余第
於此處病,多以烏梅丸治之而愈。

3. 治腹痛(飯)
〔飲〕冷

夫腹痛爪甲青,明是厥陰陰寒之氣,阻其真陽運行之機,邪正相
攻,故見腹痛。即雲寒邪,何得飲冷,必是陰極陽生,見此寒熱錯雜。
烏梅丸寒熱並用,故治之而愈。

按:此方功用最多,頗難盡舉,姑列一二條,以備參究,其中之
精義,修園先生言之甚詳,學者可熟讀而深思之,便得立法立方之意,
而于厥陰一切症候,莫不應手輒效也。

【闡釋】烏梅丸為厥陰之主方。鄭氏謂:“厥陰為陰經,陰極則生陽,故多
寒熱錯雜。……仲景立烏梅丸,寒熱並投,大有灼見,並非專為蟲立法,凡厥陰
一切症候,莫不備具。”是有相當見地的。因厥陰病在症候上常見發熱、肢冷、
厥熱來複、脈微、或嘔吐、吐蛔、腹瀉,多由於陰極生陽,陽氣內伏、寒熱錯雜,
陰陽勝複而致。烏梅丸寒熱並用,補瀉兼施。烏梅酸收殺蟲以斂腸,連、柏苦寒
以泄熱,薑、附、歸、辛、椒辛熱以祛寒,人參扶正以固本,故能使陰陽平調而
諸症緩解,向為治蛔厥及久痢之首選方,應用亦頗廣泛。不過謂厥陰一切症候莫
不備具,則又未免過當。以厥陰病在陰陽錯雜之中,尚有偏於熱而需用白頭翁湯、
小承氣湯、白虎湯、枝子豉湯的;偏於寒而需用四逆湯、吳茱萸湯的。即寒熱錯
雜之症,烏梅丸外,亦尚有當歸四逆湯、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施治的。只是烏梅
丸在厥陰諸方中,係以平調寒熱,補瀉兼施著眼,應用確較廣泛。鄭氏用以治巔
頂痛、腹痛飲冷,又因肝脈循少腹,繞陰器,故謂睾丸為木之餘氣所生,及肝主

·182·
醫法圓通卷四

玉莖,用烏梅丸治睾丸腫痛,殊有灼見。筆者認為以此方治痢,無分新久,功效
顯著。如患者王某某,面容蒼白無神,下肢冰涼,舌質淡,無苔,脈微細,每日
下利十餘次,腹痛,裏急後重,兼見心煩,口渴而飲冷,此為寒熱錯雜,下寒上
熱之痢症,投以烏梅丸(改作湯劑)治之,一劑減輕,連服三劑而全愈。今人以
烏梅丸加減治膽道蛔蟲及多種腸道病,屢獲良效。更有人認為凡寒熱錯雜之症,
本方均可施治,足見其應用之廣泛了。

·18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附:方劑索引
(按筆劃順序)

歷代以來,中醫著作上千,古方數以萬計,查方源及組成藥物,
實非易事。曾請成都中醫學院方劑教研室主任陳潮祖教授,大邑縣人
民醫院梁仲強主治醫師為之查正,尚有少數方劑暫缺。如:

30.升解散(暫缺)

93.附羌湯(暫缺)

又如有組成藥物,而未標出方劑來源:

52.四物人參湯(待查)

地黃 當歸 川芎 白芍 人參

122.桂苓薑半湯(待查)

桂枝 茯苓 乾薑 半夏

又方劑名目間有異名,如回龍湯,《本草綱目》作還元湯,方家
謂之輪回酒;童便或謂自身小便。均待考。

凡方劑後無組成藥物或方劑來源,均注明待查或待考。

1. 二陳湯(和劑局方)

半夏 陳皮 茯苓 甘草

2. 十灰散(十藥神書)

大薊 小薊 荷葉 側柏葉 茜草根 茅根 梔子 大黃 牡丹皮 棕櫚


3. 十棗湯(傷寒論)

大戟 芫花 甘遂 大棗

4. 十全大補湯(和劑局方)

·184·
附:方劑索引

人參 地黃 當歸 白芍 川芎 茯苓 白朮 肉桂 黃芪 炙甘草

5. 人參白虎湯(傷寒論)

人參 知母 石膏 炙甘草 粳米

6. 人參敗毒散(和劑局方〕

人參 柴胡 前胡 羌活 獨活 茯苓 枳殼 白芍 桔梗 甘草

7. 八正散(和劑局方)

扁蓄 瞿麥 滑石 木通 車前子 大黃 梔子 甘草

8. 八珍湯(正體類要)

人參 茯苓 白朮 炙甘草 當歸 地黃 白芍 川芎

9. 九味羌活湯(醫學正傳)

羌活 防風 細辛 蒼朮 川芎 白芷 生地 黃芩 甘草

10. 三黃散(外科正宗)

生大黃 生蒲黃 薑黃 冰片 麝香 蜂蜜

11. 三消飲(溫疫論)

厚樸 檳榔 芍藥 知母 黃芩 大黃 葛根 羌活 柴胡 大棗 甘草
生薑

12. 三黃石膏湯(外台秘要)

黃連 黃柏 黃芩 石膏 豆豉 桅子 麻黃

13. 三才封髓丹(衛生寶鑒)

天冬 熟地 人參 黃柏 砂仁 炙甘草

14. 三物備急丸(金匱要略)

大黃 乾薑 巴豆霜 蜂蜜

15. 大青飲(聖濟總錄)

·18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大青葉 升麻 生地 大黃

16. 大補元煎(景嶽全書)

人參 熟地 山藥 杜仲 當歸 枸杞 山茱萸 炙甘草

17. 大建中湯(金匱要略)

蜀椒 人參 乾薑 飴糖

18. 大承氣湯(傷寒論)

厚樸 枳實 大黃 芒硝

19. 大黃木香湯(醫理真傳)

大黃 木香 當歸 蘇葉 甘草

20. 小青龍湯(傷寒論)

麻黃 桂枝 芍藥 乾薑 五味子 細辛 半夏 甘草

21. 小承氣湯(傷寒論)

厚樸 枳實 大黃

22. 小柴胡湯(傷寒論)

柴胡 人參 半夏 黃芩 甘草 大棗 生薑

23. 小建中湯(傷寒論)

桂枝 芍藥 大棗 生薑 炙甘草 飴糖

24. 五苓散(傷寒論)

茯苓 豬苓 澤瀉 白朮 桂枝

25. 五淋散(和劑局方)

赤茯苓 當歸 赤芍 梔子 甘草

26. 五積散(和劑局方〕

·186·
附:方劑索引

茯苓 半夏 麻黃 乾薑 枳殼 桂心 厚樸 蒼朮 桔梗 陳皮 白芷
當歸 芍藥 川芎 灸甘草

27. 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

地黃 人參 當歸 茯苓 柏子仁 五味 天冬 麥冬 玄參 酸棗仁
丹參 遠志 桔梗 朱砂 蜂蜜

28. 烏梅丸(傷寒論)

烏梅 附片 乾薑 細辛 川椒 黃柏 黃連 人參 桂枝

29. 化斑湯(溫病條辨)

石膏 知母 甘草 玄參 犀角 粳米

30. 升解散

(方源及組成藥物均待查)

31. 升陽散火湯(東垣十書)

葛根 升麻 羌活 獨活 人參 白芍 柴胡 防風 生薑 大棗 生甘
草 炙甘草

32. 升麻葛根湯(和劑局方)

升麻 葛根 白芍 甘草

33. 丹梔四物湯

丹皮 梔子 生地 白芍 當歸 川芎

34. 丹梔逍遙散(內科摘要)

丹皮 梔子 柴胡 當歸 芍藥 茯苓 白朮 薄荷 生薑 甘草

35. 六味丸(小兒藥證直訣〕

熟地 茯苓 山藥 丹皮 澤瀉 山茱萸

36. 六君子湯(婦人良方)

·18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人參 茯苓 白朮 炙甘草 半夏 陳皮

37. 平胃散(和劑局方)

厚樸 蒼朮 陳皮 甘草

38. 左歸丸(景嶽全書)

熟地 山藥 山茱萸 枸杞 菟絲 龜膠 牛膝 鹿角膠

39. 右歸丸(景嶽全書)

熟地 山藥 山茱萸 枸杞 菟絲 杜仲 當歸 鹿角膠 肉桂 附子

40. 甘桔湯(傷寒論)

甘草 桔梗

41. 甘露飲(局方)

生地 熟地 天冬 麥冬 石斛 茵陳 黃芩 枳殼 甘草 枇杷葉

42. 甘草乾薑湯(傷寒論)

炙甘草 炮乾薑

43. 甘桔二冬湯(醫理真傳)

甘草 桔梗 天冬 麥冬 地骨皮 桑皮 黃芩 杏仁 白蜜

44. 朮附湯(類證活人書)

白朮 附子

45. 龍膽瀉肝湯(和劑局方)

龍膽草 黃芩 梔子 澤瀉 木通 車前子 當歸 生地 柴胡 甘草

46. 四物湯(和劑局方)

地黃 當歸 白芍 川芎

47. 四苓散(傷寒論)

·188·
附:方劑索引

茯苓 澤瀉 豬苓 白朮

48. 四逆湯(傷寒論)

附子 乾薑 炙甘草

49. 四神丸(證治準繩)

補骨脂 吳茱萸 五味 生薑 大棗 肉豆蔻

50. 四磨湯(濟生方)

人參 檳榔 沉香 台烏

51. 四君子湯(和劑局方)

人參 茯苓 白朮 炙甘草

52. 四物加人參湯(待查)

地黃 當歸 白芍 川芎 人參

53. 四苓滑石阿膠湯(傷寒論)

茯苓 豬苓 澤瀉 白朮 滑石 阿膠

54. 白通湯(傷寒論)

附子 乾薑 蔥白

55. 白虎湯(傷寒論)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56. 白頭翁湯(傷寒論)

白頭翁 黃連 黃柏 秦皮

57. 生地四物湯(和劑局方)

生地 白芍 當歸 川芎

58. 生地芩連湯(壽世保元)

·189·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生地 柴胡 黃連 黃芩 山梔子 犀角 川芎 桔梗 芍藥

59. 歸脾湯(和劑局方)

人參 白朮 黃芪 龍眼肉 茯神 木香 酸棗仁 炙甘草

60. 歸附湯(醫學三字經)

當歸 附子

61. 寧神丹(丹溪心法)

人參 天麻 白朮 當歸 茯苓 陳皮 荊芥 僵蠶 獨活 遠志 犀角
杏仁 茯神 半夏 酸棗仁 川芎 郁金 石膏 南星 白附子 辰砂
牛黃 珍珠 生地 甘草

62. 半夏生薑湯(類證活人書〕

半夏 生薑

63. 達原飲(溫疫論)

厚樸 常山 檳榔 知母 草果 菖蒲 黃芩 青皮 甘草

64. 回陽飲(傷寒論)

附片 乾薑 炙甘草 人參

按鄭氏書中,多次提到回陽飲,但未指出本方組成藥味。經前後
文對照推理,實即四逆加人參湯。可參閱《醫理真傳》獨參湯條。

65. 當歸散(壽世保元)

當歸 赤芍 生地 黃連 紅花 石膏

66. 當歸六黃湯(丹溪心法)

當歸 生地 熟地 黃連 黃芩 黃柏 黃芪

67. 當歸四逆湯(傷寒論)

當歸 桂枝 白芍 細辛 木通 大棗 炙甘草

·190·
附:方劑索引

68. 當歸蘆薈丸(宣明論方)

當歸 蘆薈 梔子 黃連 黃芩 黃柏 大黃 青黛 木香

龍膽草 麝香 蜂蜜

69. 肉蔻散(奇效良方)

肉蔻 黃連 乾薑 訶黎勒 厚樸 甘草 白朮 赤茯苓

70. 陰八味(醫宗金鑒)即知柏地黃丸

知母 黃柏 熟地 茯苓 山茱萸 山藥 丹皮 澤瀉

71. 陽八味(金匱要略)即腎氣丸

熟地 茯苓 山藥 丹皮 山茱萸 澤瀉 肉桂 附子

72. 陽旦湯(外台秘要)

桂枝 白芍 大棗 生薑 炙甘草 黃芩

73. 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

生地 木通 淡竹葉 甘草

74. 芍藥甘草湯(傷寒論)

白芍 甘草

75. 壯水明目丸(壽世保元)

熟地 山藥 澤瀉 山茱萸 茯苓 川芎 丹皮 生地 蔓荊子 菊花
當歸 黃連 柴胡 五味子

76. 冰硼散(外科正宗)

玄明粉 硃砂 硼砂 冰片

77. 麥冬飲(外台秘要)

人參 麥冬 橘皮 羚羊角 生薑

78. 杞菊地黃丸(醫級)

·191·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枸杞 菊花 熟地 淮山 山茱萸 丹皮 茯苓 澤瀉

79. 吹喉散(壽世保無)

牙硝 硼砂 雄黃 僵蠶 冰片

80. 芪附湯(赤水玄珠)

黃芪 附子

81. 蘇子降氣湯(和劑局方)

蘇子 橘紅 半夏 當歸 厚朴 前胡 肉桂 生薑 炙甘草

82. 蘇陳九寶湯(證治要訣)

紫蘇 陳皮 麻黃 官桂 大腹皮 薄荷 杏仁 桑皮 甘草

83. 芩連四物湯(證治準繩)

黃芩 黃連 地黃 當歸 白芍 川芎

84. 吳茱萸湯(傷寒論)

吳茱萸 人參 大棗 生薑

85. 吳萸四逆湯(傷寒論)

吳茱萸 附子 乾薑 炙甘草

86. 皂莢丸(金匱要略)

皂莢 大棗 蜂蜜

87. 補血湯(東垣十書)

當歸 黃芪

88. 補中益氣湯(東垣十書)

人參 黃芪 白朮 當歸 陳皮 柴胡 升麻 炮薑 大棗 炙甘草

89. 補坎益離丹(醫法圓通)

·192·
附:方劑索引

桂枝 附子 海蛤粉 生薑 炙甘草

90. 辛荑散(濟生方)

辛荑 細辛 升麻 槁本 川芎 木通 防風 白芷 羌活 炙甘草

91. 雞鳴散(證治準繩)

蘇葉 吳茱萸 桔梗 木瓜 橘皮 檳榔 生薑

92. 雞子黃連湯(傷寒論)

黃連 黃芩 白芍 阿膠 雞子黃

93. 附羌湯

(方源及組成藥物均待查)

94. 附子甘草湯(傷寒論)

附子 甘草

95. 附子理中湯(和劑局方)

附子 人參 白朮 炮薑 炙甘草

96. 腎著湯(金匱要略)

茯苓 白朮 乾薑 甘草

97. 定志丸(千金方)

人參 茯苓 遠志 菖蒲 蜂蜜

98. 定喘湯(攝生眾妙方)

麻黃 白果 桑皮 蘇子 杏仁 黃芩 半夏 冬花 甘草

99. 羌活附子湯(衛生寶鑒)

羌活 附子 乾薑 木香 茴香

100. 澤瀉湯(金匱要略)

·193·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澤瀉 白朮

101. 炙甘草湯(傷寒論)

炙甘草 人參 桂枝 阿膠 地黃 麥冬 麻仁 大棗 生薑

102. 參附湯(婦人良方)

人參 附子

103. 參蘇飲(和劑局方)

人參 紫蘇 葛根 前胡 茯苓 枳殼 半夏 橘紅 桔梗 木香 甘草

104. 參苓白朮散(和劑局方)

人參 茯苓 白朮 陳皮 炙甘草 山藥 扁豆 砂仁 苡仁

蓮子肉 桔梗 大棗

105. 厚朴七物湯(金匱要略)

厚樸 枳實 甘草 大黃 桂心 大棗 生薑

106. 封髓丹(醫宗金鑒〕

黃柏 砂仁 炙甘草

107. 胃苓湯(丹溪心法)

厚樸 蒼朮 陳皮 甘草 茯苓 豬苓 澤瀉 白朮 桂枝

108. 荊防敗毒散(外科理例)

荊芥 防風 人參 羌活 獨活 柴胡 前胡 桔梗 枳殼 茯苓 川芎
甘草

109. 迥龍湯(景嶽全書〕

童便

110. 香砂六君湯(時方歌括)

人參 茯苓 白朮 炙甘草 半夏 陳皮 木香 砂仁

·194·
附:方劑索引

111. 薑桂湯(醫理真傳)

生薑 桂枝

112. 薑桂茯半湯

生薑 桂枝 茯苓 半夏

113. 薑附湯(醫宗必讀)

乾薑 附子

114. 舉斑湯(溫疫論)

當歸 赤芍 升麻 白芷 穿山甲 柴胡

115. 瀉白散(小兒藥證直訣)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粳米

116. 瀉肝湯(三因方)

柴胡 前胡 桑皮 細辛 蕤仁 梔子 黃芩 升麻 決明子

117. 梔豉湯(傷寒論)

梔子 淡豆豉

118. 桂枝湯(傷寒論)

桂枝 白芍 大棗 生薑 炙甘草

119. 桂枝龍牡湯(傷寒論)

桂枝 白芍 大棗 生薑 炙甘草 龍骨 牡蠣

120. 桂苓朮甘湯(傷寒論)

桂枝 茯苓 白朮 甘草

121. 桂棗丸

(方源及組成藥物均待查)

·195·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122. 桂苓薑半湯(待考)

桂枝 茯苓 乾薑 半夏

123. 桂枝大黃湯(傷寒論)

桂枝 白芍 大棗 生薑 炙甘草 大黃

124. 桃花湯(傷寒論)

赤石脂 乾薑 粳米

125. 桃仁四物湯(女科秘要)

桃仁 歸尾 赤芍 川芎 生地 香附 丹皮 紅花 元胡

126. 桃仁地黃犀角湯

(方源及組成藥物均待查)

127. 通滯湯

(方源及組成藥物均待查)

128. 祛風散(和劑局方)

荊芥 防風 羌活 川芎 僵蠶 厚樸 蟬退 麝香 人參 茯苓 陳皮
甘草

129. 祛風散濕湯

(方源及組成藥物均待查)

130. 真武湯(傷寒論)

茯苓 附子 白朮 白芍 生薑

131. 潤燥湯(東垣十書)

升麻 生地 熟地 當歸 大黃 麻仁 桃仁 紅花 甘草

132. 柴苓湯(景嶽全書)

柴胡 豬苓 茯苓 澤瀉 白朮 黃芩

·196·
附:方劑索引

133. 逍遙散(和劑局方)

柴胡 當歸 白芍 茯苓 白朮 甘草 薄荷 生薑

134. 益元散(宣明論方)

滑石 甘草 辰砂

135. 養血湯(東垣十書)

當歸 生地 秦艽 川芎 杜仲 桂枝 甘草

136. 消斑湯(類證活人書)

人參 石膏 葳蕤 知母 甘草

137. 流氣飲(和劑局方)

大黃 川芎 菊花 牛蒡 細辛 防風 山梔 黃芩 玄參

白蒺藜 蔓荊 荊芥 木賊 蒼朮 草決明 甘草

138. 涼膈散(和劑局方)

大黃 芒硝 梔子 連翹 黃芩 薄荷 竹葉 炙甘草

139. 涼血湯(女科秘要)

當歸 地黃 黃芩 黃連 黃柏 知母 防風 荊芥 細辛 蔓荊 羌活
槁本 升麻 甘草

140. 調胃承氣湯(傷寒論)

大黃 芒硝 炙甘草

141. 黃連湯(傷寒論)

黃連 乾薑 甘草 桂枝 人參 半夏 大棗

142. 黃連吳萸湯(景嶽全書)

黃連 吳萸

143. 黃連解毒湯(儒門事親)

·197·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

144. 黃連瀉心湯(雜病源流犀燭)

黃連 黃芩 生地 知母 甘草

145. 黃連木香湯(證治準繩)

黃連 木香 黃柏 木通 枳殼 陳皮 大黃

146. 黃芪建中湯(金匱要略)

黃芪 桂枝 白芍 大棗 炙甘草 生薑 飴糖

147. 黃連玉竹阿膠湯

(方源及組成藥物均待查)

148. 黃芩芍藥湯(傷寒論)

黃芩 芍藥 大棗 甘草

149. 理中湯(傷寒論)

人參 白朮 炮薑 炙甘草

150. 理脾滌飲

(方源及組成藥物均待查)

151. 麻黃湯(傷寒論)

麻黃 杏仁 桂枝 炙甘草

152. 麻仁丸(傷寒論)

麻仁 厚樸 枳實 大黃 白芍 杏仁 蜂蜜

153. 麻杏石甘湯(傷寒論)

麻黃 杏仁 石膏 甘草

154. 麻黃定喘湯(張氏醫通〕

·198·
附:方劑索引

麻黃 杏仁 厚樸 冬花 桑皮 蘇子 黃芩 半夏 甘草

155. 麻黃附子細辛湯(傷寒論)

麻黃 附子 細辛

156. 滋腎丸(衛生寶鑒)

黃柏 知母 肉桂

157. 滋腎養肝丸

(方源及組成藥物均待查)

158. 清震湯(宣明論方)

蒼朮 升麻 荷葉

159. 清胃散(東垣十書)

黃連 生地 當歸 丹皮 升麻

160. 清肺飲(症因脈治)

黃芩 桔梗 梔子 連翹 天花粉 玄參 薄荷 甘草

161. 清燥湯(東垣十書〕

黃芪 蒼朮 白朮 陳皮 澤瀉 茯苓 當歸 人參 生地 升麻 麥冬
神曲 黃柏 豬苓 柴胡 黃連 五味 炙甘草

162. 清暑益氣湯(東垣十書)

人參 白朮 麥冬 當歸 黃芪 五味 青皮 陳皮 升麻 澤瀉 蒼朮
神曲 黃柏 葛根 生薑 大棗 炙甘草

163. 葛根湯(傷寒論)

葛根 桂枝 麻黃 白芍 大棗 生薑 炙甘草

164. 葛根芩連湯(傷寒論)

葛根 黃芩 黃連 甘草

·199·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165. 犀角地黃湯(丹溪心法)

犀角 地黃 白芍 丹皮

166. 溫肺湯(和劑局方)

白芍 乾薑 五味 細辛 肉桂 半夏 陳皮 杏仁 甘草

167. 普濟消毒飲(東垣十書)

黃連 黃芩 牛蒡 玄參 陳皮 馬勃 連翹 薄荷 升麻

板蘭根 僵蠶 柴胡 桔梗 甘草

168. 潛陽丹(醫理真傳)

附子 龜板 砂仁 炙甘草

169. 鞠鬱丸

(方源及組成藥物均待查)

170. 藿香正氣散(和劑局方)

藿香 厚樸 白朮 陳皮 半夏 茯苓 白芷 桔梗 蘇葉

大腹皮 大棗 生薑 甘草

·200·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
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
半百而动
︻中作醫皆
經衰 者
典古籍,
電子时叢世
書异 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
系列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
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
傷寒恒論
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
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
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
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 原著朴清。
·是
鄭欽以
安 嗜、欲不能劳其目,淫、
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闡惧 釋于物唐 ,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
步祺
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 “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
尽耶,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
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民时 間中下
醫網,故
恭校有子;三七,肾气平均,
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
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
電子版序

電子版序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醫更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幾千年來一直維護著中華民族的健康。繼承和發揚中醫,本是我們與
生俱來的使命。可是由於種種原因,中醫的許多典籍,目前仍然藏在
深閨。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歷史,已經進入資訊時代。為了充分利用現
代電子科技發揚祖國傳統醫學、弘揚祖國優秀文化,我們民間中醫網
的網友們自發地組織起來,啟動了“中醫經典古籍電子叢書”的編制
工作。
鄭欽安的 《傷寒恒論》是我們繼 《醫理真傳》和 《醫法圓通》
之後完成的第三部電子版書籍。本書以巴蜀書社 1996 年 1 月出版的
《鄭欽安醫書闡釋》中的《傷寒恒論》為底本,校對過程中儘量保持
原版原貌,修正了原書的印刷排版錯誤,並重新繪製了插圖。參與本
書校對工作的網友有lihua2006、lizlopez、putaojia、tengel、qiqi、
wesleybb、wyjk、yinxing3m、白芍、常觀無我、常精進、澄空助理、
大灰狼、古月、念佛、月亮心事、緣醫求道、圓周率、漢服等,全書
由漢服統稿並排版。在整理過程中同時得到了 三七生先生和 劉文澄
先生的支持與幫助,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中醫經典古籍電子叢書”發佈於“民間中醫-理論方法”論
壇。我們力圖提供正確無誤的電子版,但限於能力,自知錯誤在所不
免。因此我們希望所有閱讀本系列電子書的朋友能夠將發現的錯誤在
論壇上告知我們,我們會根據實際情況不定期地更新。從其他地方獲
得本書的網友,也請及時到此處查詢,獲得最新的圖書版本,以免有
錯誤的版本流散無窮。我們仍在製作其他一些優秀的中醫圖書的電子
版,也希望並歡迎更多的志願者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

民間中醫網 中醫經典古籍電子叢書志願編撰組
公元二○○六年三月

·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鄭欽安原序

《傷寒》一書,相傳千餘年,俱雲仲景原文,名賢迭出,注家亦
多,不勝枚舉。余閱原文,頗有領悟。茲將原文逐條一一剖析,不敢
與前賢並駕,但就鄙見所及,逐條發明,雖不敢雲高出手眼,此亦救
世之本心,聊以補名賢之不逮,亦大快事也,高明諒之,是為序。
一、此書即遵舒馳遠先生分列上、中、下篇,挨次發明,而他書
則前後原文不一。總之論其原文,發明聖意,即前後錯亂,而原文終
在也。學者亦不必論短、論長則得矣。
二、太陽篇條內有稱中風字句,當是太陽受風,而中字不當,何
也?中者如矢之中靶,人何能當?況書有稱中經中風中髒之別,而條
內所稱中風,全不似中風面目,學者察之。

大清光緒二十年孟冬月上浣臨邛鄭壽全欽安序

·2·
張仲景原序(校補)

張仲景原序(校補)

論曰:餘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歎其才秀
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
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
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
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
方震栗,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齎百年之壽命,
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
滅,變為異物;幽潛重泉,徒為啼泣。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
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雲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
身知己,遇災值禍,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遊魂。哀乎!趨世之
士,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忘軀徇物,危若冰穀,至於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
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
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
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
源,若能尋餘所集,思過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經絡府俞,陰陽
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
有神農、黃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
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觀今之醫,不念
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終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
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
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仿佛;明堂闕庭,
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孔子雲:“生
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
斯語。

·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前言

《傷寒論》係張仲景總結漢代以前醫學成果,參合其臨床經驗撰
著的第一部理、法、方、藥俱備的醫典,從而形成我國醫學獨有的“辨
證論治”理論體系。自金·成無己《注解傷寒論》問世後,千百年來
注釋者無慮數百家。(包括日本漢醫)因其文字古奧,敘證簡略,大
都從文字角度闡述,而少有論及如何具體運用其方。於其內涵亦見仁
見智,學術多歧,各不相侔,但都推崇備至,譽其為“方書之祖”。
名醫家張令韶特別指出《傷寒論》是治百病的全書。他說:“書雖論
傷寒,而臟腑經絡,營衛氣血,陰陽水火,寒熱虛實,靡不畢備,神
而明之,千般疢難,如指諸掌。故古人雲:能醫傷寒,即能醫雜證,
信非誣也。”柯韻伯亦強調:“仲景之六經,為百病立法,傷寒雜病,
治無二理,鹹歸六經節制。”但真能全面應用《傷寒論》理、法、方、
藥來治療各種病症者,實屬罕見。
鄭欽安緊緊掌握《傷寒論》之精髓,於臨證中廣泛運用其方藥於
各種病症之治療,卓有成效。著《醫理真傳》、
《醫法圓通》、
《傷寒恒
論》三書,互相發明,渾然一體,不可分割,全是臨證經驗的總結,
貫穿以陰陽為總綱,萬病不出六經宗旨,不出一元真氣的學術思想。
特重陽虛陰盛之闡發,達到登峰造極。善用大劑量姜、桂、附以回陽
救逆,拯人于危。其于陽虛辨治所積累之獨到經驗,實發前人之所未
發,乃祖國醫學之瑰寶,千古一人而已!
餘深服其理,運用亦多效驗。惜年代稍久,原書已少流傳,乃決
心就平日學習所得及臨床經驗,對三書加以點校,並為之闡釋。《醫
理真傳闡釋》、
《醫法圓通闡釋》二書已先後問世。出版後,日本漢醫
界亦來函讚譽,如東洋醫學綜合研究所所長矢數道明將此書收入《漢
方臨床叢書》,東洋醫學會副會長伊藤良譽為“填補了日本研究漢醫
史缺清代傷寒學派的空白”,並對其採用書中方劑治病取得療效而感
謝。德國真仁堂康復中心去歲邀請前往講學。臺灣、香港學者,亦累
函索書。國內識與不識者,承紛紛賜信或見訪,各方鞭策,時切於心。
國務院前古籍整理領導小組組長李老一氓,備加鼓勵,叮囑務必

·4·
前言

完成三書闡釋,俾鄭氏三書成一完璧。因年事已高,且預為《傷寒恒
論》題簽。殷殷期許,不敢稍忘。三年來,未遑寢息,反復考訂、修
改,現已付梓,庶可稍慰李老在天之靈。
《傷寒恒論》(光緒二十年,即西元 1894 年刊行)鄭氏自序雲:
“余閱原文,頗有領悟。茲將原文逐條一一剖析,不敢與前賢並駕,
但就鄙見所及,逐條發明,雖不敢雲高出手眼,此亦救世之本心,聊
以補名賢之不逮。”通觀全書,不因襲陳說,能獨抒己見,對原文疑
似之處,加以糾正,而無曲解臆斷之嫌。其最大特點是將條文緊密扣
合臨床實際,切實說理,將理論與臨床密切結合起來,指導辨證、治
療。如太陽中篇 13 條:“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鄭氏說:“凡
咽喉乾燥之人,津液已傷,豈可再行發汗以重奪其液乎?有因下元坎
中真氣衰微,不能啟真水上升而致者,法宜扶陽;有因邪火灼其津液
而致者,法宜清潤;有因寒水逆於中,阻其胃中升騰之氣而致者,法
宜行水……”他分析了各種不同情況,並示人在臨證中細心察之。又
說“若此等證皆非發汗所宜。”這樣從臨症實際情況來論證,對治病
多所啟迪,于古醫學家中未多見也。又如少陰後篇 13 條:“少陰病,
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鄭氏認為:“按少陰病而至四逆,陽微陰盛也,其中或咳、或悸者,
水氣上幹也;小便不利者,陽不化陰也;腹痛下重,陰寒之極也。法
宜大劑回陽為是,而此以四逆散主之,吾甚不解。”足見鄭氏不限於
前人所說,敢獨抒己見,對原文疑誤之處進行辯證,並提出治法,更
補仲景之所未及。
惜《傷寒恒論》文筆既簡,脫落亦多,臨應活用,尚待發明;且
未列方藥、方解,檢閱亦多不便。今加以點校、闡釋,補明方藥,並
將藥性及其應用範圍逐一講明,並參以五十年來臨證經驗以印證之。
旨在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且欲保存原書全貌使之廣泛流傳,於其所
不知者,則付缺如,以俟後之醫者研究。加之學殖荒疏,錯謬之處,
在所難免,尚乞海內方家,不吝指正。
我與巴蜀書社人士素不相識,但他們不隨俗風,不計經濟損失,
高瞻遠矚,以宏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精心編輯審核,前
幾年已將我闡釋的《醫理真傳》、
《醫法圓通》先後付梓版行。今《傷
寒恒論》闡釋甫殺青定稿,即由責任編輯接手編輯,以期早日問世。
並在適當時候擬將三書結集合訂為一冊擴版精印以饗廣大讀者,這種

·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舉措,感佩固不僅作者一人而已也。
這套書編寫過程中,承蒙原中國中醫學會副會長、北京中醫學院
教授任應秋諄諄囑余整理發揚鄭氏醫學;原全國政協委員廖老沫沙題
簽;知名學者老友王利器教授為鄭欽安撰傳;原西北大學校長老同學
郭琦教授,以及成都中醫學院原副院長、研究員侯占元,成都中醫學
院教授郭子光、戴佛延,老友余行達教授,四川華西中醫藥研究所吳
傳先所長的關懷和支持,謹此表示衷心感謝。
鄭氏三書之闡釋,前後歷時十五年,本書亦屢易其稿。余妻張賜
金長期從事中學語文教學,每一稿成,必先與之探討修訂,深得啟迪
裨益;小兒高龍、高驤參與收集、抄寫,亦多進益,當勉其潛心學習,
以承家學。
唐步祺于成都槐樹齋
1993 年 11 月 30 日

·6·
凡例

凡例

一、本書根據鄭欽安所著《傷寒恒論》原文,逐條闡釋,以繼承
和發揚為原則,旨在為臨床者之實用。
二、鄭書編列次第,其條文係遵舒馳遠《再重訂傷寒集注》(舒
氏篇目悉按喻嘉言《尚論篇》,故是書篇目,一一遵之而未易) 。惟條
文錯亂,多與《傷寒論》原書不符,現據 1959 年中醫研究院所編《傷
寒論語譯》本校對,將鄭書每條正文結尾“原文”二字後,以阿拉伯
數字序號表示出該條文在《傷寒論》原著中次序,以便讀者對照檢索。
三、《傷寒論語譯》本有《辨霍亂病脈證並治篇》及其它條文,
但舒馳遠、鄭欽安之書俱無,本書為鄭書闡釋,故亦不例,但在書末
依次錄出,以供參考。
四、原書條文後,未列方劑,筆者為之補出,作了方解及應用範
圍,並附畢生經驗,以資驗證。
五、對原書詞義未清之處,專立注釋一目,生僻字給出中文拼音
及直音。為便閱讀,採用頁末注方式。
六、校勘一般不出校語,以“( )”標明錯文、脫文、或衍文,
校改後之正字或補入者,則用“〔 〕”標出。
七、原書有少許眉批,不便橫排,改寫在原文之後,闡釋之前。
又各方煮服法“右幾味”的“右”字,亦因橫排,改作“上”字。

·7·
傷寒恒論一百一十三方總目

目 錄

電子版序.............................................................................................................1
鄭欽安原序 .........................................................................................................2
張仲景原序(校補)...........................................................................................3
前言 ....................................................................................................................4
凡例 ....................................................................................................................7
傷寒恒論一百一十三方總目................................................................................1
傷寒恒論卷一 .....................................................................................................9
太陽上篇...................................................................................................................................9
桂枝湯方(校補).........................................................................................................12
五苓散方(校補).........................................................................................................18
桂枝加附子湯方(校補).............................................................................................20
桂枝加桂湯方(校補).................................................................................................23
桂枝人參湯方(校補).................................................................................................26
葛根黃連黃芩湯方(校補).........................................................................................27
桂枝去芍藥湯方(校補).............................................................................................28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校補).................................................................................28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方(校補).....................................................................................29
桃核承氣湯方(校補).................................................................................................30
抵當湯方(校補).........................................................................................................31
代抵當湯.........................................................................................................................31
十棗湯方(校補).........................................................................................................35
大陷胸湯方(校補).....................................................................................................37
大陷胸丸方(校補).....................................................................................................38
傷寒恒論卷二 .................................................................................................. 41
太陽中篇.................................................................................................................................41
麻黃湯方(校補).........................................................................................................42
小建中湯方(校補).....................................................................................................43
茯苓甘草湯方(校補).................................................................................................46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校補).........................................................................................50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校補) .....................................................51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校補).................................................................................52
桂枝甘草湯方(校補).................................................................................................53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校補).................................................................................54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校補) .........................................................................54
生薑瀉心湯(校補).....................................................................................................55
甘草瀉心湯方(校補).................................................................................................56
大黃黃連瀉心湯(校補).............................................................................................58
附子瀉心湯方(校補).................................................................................................58

·i·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半夏瀉心湯方(校補).................................................................................................59
赤石脂禹餘糧方(校補).............................................................................................60
旋複代赭石湯方(校補).............................................................................................61
小陷胸湯方(校補).....................................................................................................64
柴胡桂枝湯方(校補).................................................................................................65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校補).....................................................................................66
炙甘草湯方(校補).....................................................................................................67
四逆湯方(校補).........................................................................................................67
梔子厚朴湯方(校補).................................................................................................69
梔子乾薑湯方(校補).................................................................................................69
梔子豉湯方(校補).....................................................................................................70
梔子甘草豉湯方(校補).............................................................................................70
梔子生薑豉湯方(校補).............................................................................................70
乾薑附子湯方(校補).................................................................................................72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沁方(校補).................................................................................72
抵當丸方(校補).........................................................................................................73
桂枝附子湯方(校補).................................................................................................74
去桂加白朮湯(校補).................................................................................................74
甘草附子湯方(校補).................................................................................................75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校補).....................................................................................76
梔子柏皮湯方(校補).................................................................................................77
傷寒恒論卷三 .................................................................................................. 79
太陽下篇.................................................................................................................................79
大青龍湯方(校補).....................................................................................................79
桂枝麻黃各半湯(校補).............................................................................................82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校補).........................................................................................83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校補).........................................................................................84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校補).............................................................................85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方(校補) .........................................................86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校補).................................................................................86
甘草乾薑湯方(校補).................................................................................................88
芍藥甘草湯(校補).....................................................................................................88
茯苓四逆湯方(校補).................................................................................................89
黃連湯方(校補).........................................................................................................89
小青龍湯方(校補).....................................................................................................91
白虎加人參湯方.............................................................................................................92
白虎湯方(校補).........................................................................................................93
傷寒恒論卷四 .................................................................................................. 97
陽明上篇.................................................................................................................................97
小承氣湯方(校補)...................................................................................................100
謂胃承氣湯方(校補)...............................................................................................101
豬苓湯方(校補).......................................................................................................104
茵陳蒿湯方(校補)................................................................................................... 110
傷寒恒論卷五 ................................................................................................ 115

·ii·
傷寒恒論一百一十三方總目

陽明中篇............................................................................................................................... 115
蜜煎方 附:豬膽汁導法(校補)........................................................................... 117
大承氣湯方(校補)................................................................................................... 118
麻子仁丸方(校補)...................................................................................................127
傷寒恒論卷六 ................................................................................................ 129
陽明下篇...............................................................................................................................129
傷寒恒論卷七 ................................................................................................ 133
少陽篇...................................................................................................................................133
小柴胡湯方(校補)...................................................................................................133
柴胡桂枝乾薑湯方(校補).......................................................................................137
傷寒合病...............................................................................................................................142
桂枝加葛根湯方(校補)...........................................................................................142
葛根湯方(校補).......................................................................................................143
葛根加半夏湯方(校補)...........................................................................................144
黃芩湯方(校補).......................................................................................................145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校補)...................................................................................145
傷寒並病...............................................................................................................................147
傷寒壞病...............................................................................................................................149
傷寒痰病...............................................................................................................................150
瓜蒂散方(校補).......................................................................................................151
傷寒恒論卷八 ................................................................................................ 153
太陰〔全〕篇.......................................................................................................................153
桂枝加芍藥湯方(校補)...........................................................................................155
桂枝加大黃湯方(校補)...........................................................................................156
傷寒恒論卷九 ................................................................................................ 159
少陰〔前〕篇.......................................................................................................................159
麻黃附子細辛湯(校補)...........................................................................................160
附子湯(校補)...........................................................................................................161
麻黃附子甘草湯方(校補).......................................................................................161
吳茱萸湯方(校補)...................................................................................................164
白通湯方(校補).......................................................................................................165
白通加豬膽汁方(校補)...........................................................................................166
真武湯方(校補).......................................................................................................166
通脈四逆湯方(校補)...............................................................................................167
少陰〔後〕篇.......................................................................................................................171
黃連阿膠湯方(校補)...............................................................................................174
桃花湯方(校補).......................................................................................................175
豬膚湯方(校補).......................................................................................................175
甘草湯(校補)...........................................................................................................176
桔梗湯方(校補).......................................................................................................176
半夏散及湯方(校補)...............................................................................................177
苦酒湯方(校補).......................................................................................................178
四逆散方(校補).......................................................................................................178
傷寒恒論卷十 ................................................................................................ 181

·iii·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厥陰上篇...............................................................................................................................181
烏梅丸方(校補).......................................................................................................185
當歸四逆湯(校補)...................................................................................................189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校補) .......................................................................189
厥陰中篇...............................................................................................................................190
麻黃升麻湯方(校補)...............................................................................................192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校補)...............................................................................193
厥陰下篇...............................................................................................................................196
白頭翁湯(校補).......................................................................................................197
過經不解...............................................................................................................................199
大柴胡湯方(校補)...................................................................................................200
柴胡加芒硝湯方(校補)...........................................................................................201
差後勞複...............................................................................................................................202
枳實梔子豉湯方(校補)...........................................................................................203
牡蠣澤瀉散方(校補)...............................................................................................204
理中丸方(校補).......................................................................................................205
竹葉石膏湯方(校補)...............................................................................................206
差後食複...............................................................................................................................206
陰陽易病...............................................................................................................................207
燒褌散方(校補).......................................................................................................207
外附 ............................................................................................................... 209
太陽少陰總論.......................................................................................................................209
麻腳瘟說...............................................................................................................................210
斬關丸方 舒馳遠自製(據舒本少陰前篇五條補入) .............................................210
辨認內外發熱證至要約言...................................................................................................210
問答....................................................................................................................................... 211
附錄一 ........................................................................................................... 215
四逆加人參湯方...........................................................................................................217
通脈四逆加豬膽湯方...................................................................................................217
附錄二 ........................................................................................................... 218
方劑索引...............................................................................................................................218
主要參考書目 ................................................................................................ 224
編後記 ........................................................................................................... 228

·iv·
傷寒恒論一百一十三方總目

傷寒恒論一百一十三方總目

太陽上篇 計一十四方

桂枝湯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薑 大棗

五苓散 豬苓 茯苓 澤瀉 白朮 肉桂

桂枝加附子湯 于桂枝湯內加附子一枚

桂枝加桂湯 于桂枝湯內加桂二兩

桂枝人參湯 桂枝 人參 甘草 白朮 乾薑

葛根黃連黃芩湯 葛根 黃連 黃芩 甘草

桂枝去芍藥湯 于桂枝湯去白芍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于桂枝湯內去白芍加附子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 于桂枝湯內加厚樸杏仁

桃仁承氣湯 桃仁 桂枝 大黃 芒硝 甘草

抵當湯 水蛭 虻蟲 桃仁 大黃

附代抵當湯 桃仁 歸尾 生地 肉桂 大黃 玄明粉 穿山

十棗湯 芫花 大戟 甘遂 大棗

大陷胸湯 大黃 芒硝 甘遂

大陷胸丸 大黃 芒硝 甘遂 葶藶 杏仁 白蜜

太陽中篇 計三十五方

麻黃湯 麻黃 杏仁 桂枝 甘草

小建中湯 即桂枝湯加飴糖

茯苓甘草湯 茯苓 桂枝 甘草 生薑

·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芍藥甘草附子湯 三味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一兩新加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四味

桂枝甘草湯 二味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四味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 五味

生薑瀉心湯 生薑 甘草 人參 黃連 黃芩 乾薑〔半夏〕
〔大
棗〕

甘草瀉心湯 甘草 黃連 乾薑 大棗〔黃芩〕〔半夏〕

大黃黃連瀉心湯 二味

附子瀉心湯 附子 大黃 黃連 黃芩

半夏瀉心湯 半夏 黃芩 人參 乾薑 黃連 甘草 大棗

赤石脂禹餘糧湯 二味

大柴胡湯 柴胡 黃芩 半夏 生薑 大黃 大棗 枳實 白

旋複代赭石湯 旋複花 人參 半夏 甘草 大棗 代赭石


生薑

小陷胸湯 黃連 半夏 栝蔞實

柴胡桂枝湯 柴胡 黃芩 人參 半夏 生薑 桂枝 白芍
甘草 大棗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柴胡 龍骨 半夏 人參 大黃 鉛丹
桂枝 牡蠣 茯苓 生薑 大棗

炙甘草湯 甘草 阿膠 麻仁 桂枝 人參 生地 麥冬 大
棗 生薑 清酒

四逆湯 生附子 乾薑 甘草

·2·
傷寒恒論一百一十三方總目

梔子乾薑湯 二味

梔子生薑豉湯 三味

梔子厚朴湯 梔子 厚樸 枳實

梔子豉湯 二味

梔子甘草豉湯 三味

乾薑附子湯 二味

抵當丸 水蛭 虻蟲 桃仁 大黃 共杵為丸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 四味

桂枝附子湯 桂枝 附子 甘草 生薑 大棗

(白朮附子湯)
〔去桂加白朮湯〕 白朮 附子 甘草 生薑 大

甘草附子湯 甘草 附子 白朮 桂枝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麻黃 杏仁 生薑 連軺 赤小豆 甘草
大棗 梓白皮

梔子柏皮湯 梔子 黃柏 甘草

太陽下篇 計一十四方

大青龍湯 麻黃 甘草 生薑 大棗 桂枝 杏仁 石膏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 于桂枝湯內加麻黃石膏

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于桂枝湯內去桂加茯苓白朮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 桂枝 甘草 生薑 大棗
蜀漆 龍骨 牡蠣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四味

·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甘草乾薑湯 二味

芍藥甘草湯 二味

茯苓四逆湯 茯苓 人參 附子 甘草 乾薑

黃連湯 黃連 人參 半夏 乾薑 桂枝 甘草 大棗

小青龍湯 麻黃 芍藥 半夏 五味子 桂枝 甘草 乾薑
細辛

白虎加人參湯 于白虎湯內加人參

白虎湯 知母 石膏 甘草 粳米

陽明上篇 計四方

小承氣湯 大黃 枳實 厚樸

調胃承氣湯 大黃 芒硝 甘草

豬苓湯 〔豬苓〕 茯苓 澤瀉〔阿膠〕 滑石

茵陳蒿湯 茵陳 梔子 大黃

陽明中篇 計四方

蜜煎導法 一味

豬膽導法 一味

大承氣湯 大黃 芒硝 厚樸 枳實

脾約丸 麻仁 杏仁 芍藥 大黃 枳實 厚樸

少陽篇 計二方

小柴胡湯 柴胡 人參 半夏 甘草 黃芩 生薑 大棗

柴胡桂枝乾薑湯 柴胡 乾薑 桂枝 黃芩 甘草 牡蠣 栝
蔞根

合病篇 計五方

·4·
傷寒恒論一百一十三方總目

桂枝加葛根湯 于桂枝湯內加葛根

葛根湯 葛根 麻黃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薑 大棗

葛根加半夏湯 于葛根湯內加半夏

黃芩湯 黃芩 芍藥 甘草 大棗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于黃芩湯內加半夏生薑

痰病篇

瓜(帶)
〔蒂〕散 甜瓜(帶)
〔蒂〕 赤小豆

太陰篇 計二方

桂枝加芍藥湯 于桂枝湯內倍加芍藥

桂枝加大黃湯 于桂枝湯內倍加大黃

少陰前篇 計八方

麻黃附子細辛湯 三味

附子湯 附子 茯苓 人參 白朮 白芍

麻黃附子甘草湯 三味

吳茱萸湯 吳萸 人參 生薑 大棗

白通湯 蔥白 乾薑 附子

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 于白通湯內加人尿豬膽汁

真武湯 茯苓 白朮 芍藥 生薑 附子

通脈四逆湯 附子 甘草 乾薑 蔥白

少陰後篇 計八方

黃連阿膠湯 黃連 阿膠 黃芩 雞子黃 白芍

桃花湯 赤石脂 乾薑 粳米

·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豬膚湯 一味

甘草湯 一味

桔梗湯 桔梗 甘草

半夏散及湯 半夏 桂枝 甘草

苦酒湯 半夏 雞子

四逆散 甘草 枳實 白芍 柴胡

厥陰上篇 計三方

烏梅丸 烏梅 細辛 乾薑 黃連 人參 桂枝 附子 黃柏
當歸 〔川椒〕

當歸四逆湯 當歸 細辛 甘草 通草 白芍 桂枝 大棗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于前方內加吳萸、生薑

厥陰中篇 計二方

麻黃升麻湯 麻黃 升麻 當歸 知母 黃芩 天冬 葳蕤
石膏 白朮 乾薑 白芍 茯苓 甘草 桂枝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 四味

厥陰下篇 計一方

白頭翁湯 白頭翁 黃連 黃柏 秦皮

過經不解 計一方

柴胡加芒硝湯 于小柴胡湯內加芒硝

差後勞複食複 計四方

枳實梔子豉湯 枳實 梔子 豉

牡蠣澤瀉散 牡蠣 澤瀉 蜀漆 葶藶子 商陸根 海藻 栝


蔞根

·6·
傷寒恒論一百一十三方總目

理中丸 人參 乾薑 甘草 白朮

竹葉石膏湯 竹葉 石膏 半夏 人參 甘草 麥門冬 粳米

陰陽易病 計一方

燒褌散 男病用女褌,女病用男褌,燒灰

·7·
傷寒恒論卷一

傷寒恒論卷一

凡風傷衛之證,列於此篇,計五十三法
太陽上篇 (據舒本校增)

① ②
一、太陽為之病,脈浮 ,頭項強痛而惡寒 原文 1(序號為《傷寒論》

398 條原次序,全書同)。

鄭 論 按太陽本氣主寒水,太陽統周身皮膚,毛竅、營衛、百

脈,經絡,為一身綱領。毛竅乃太陽寒水氣化出路 ,一切外邪之來,
必由毛竅而始入內,出入兩字,乃邪正機關,萬病繩墨。脈浮者,指
邪初入也;頭項強痛者,指邪犯太陽地面經絡也;惡寒者,指太陽本
氣受病也。惡寒二字,乃太陽提綱,認證眼目,知得惡寒二字,無論
一年四季為病,只要見得病人現有頭、項、腰、背強痛,惡寒、發熱,
即按太陽法治之,毋得拘於時令,而有失經旨也。

氣化二字有兩說:從毛竅而出者,輕清之露也;從下而出者,
重濁之汁也。故太陽有傳經、傳腑,皆在這氣化上探求(頂批)

【闡 釋】本節乃太陽病的脈證提綱。以後凡提“太陽病”三字,就有這些
脈證的出現。太陽病是外感病的初期階段,其病在表。鄭氏提出“氣化”二字,
乃傷寒書一部的真機,以及知得惡寒二字,無論一年四季為病,……毋得拘於時
令,而有失經旨也,確有精卓之見。太陽經脈循行的部位,上額、交巔、入絡腦,
還出別下項,連風府,故邪客其經,必令頭項強痛也。而頭痛之部位在後,與陽
明頭痛之在前,少陽頭痛之在兩側,有明顯區別。本條所說惡寒,包括惡風在內,
又往往與發熱並見。然惡寒與發熱雖都是表證的主要徵象,而惡寒尤為太陽表證
的辨證要點。

③ ④ ⑤
二、病有發熱惡寒者 ,發于陽也 ;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 。


脈浮:浮象淺表,輕按即得,指邪初入也。

頭項強(jiàng 匠)痛:即頭痛項強之意,謂頸部有牽強不適之感。項指頸之後部。惡(wù務)寒:畏
寒怕冷。

病:此處指太陽病。

陽:指太陽。

陰:指少陰。

·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發于陽者七日愈,發于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原文 7

鄭 論 按太陽風傷衛證,發熱、惡風、自汗。(傷寒)
〔寒傷〕
營證,發熱、惡寒、無汗。此言病發于陽,指太陽也;太陽底面,即
是少陰,病發于陰,指少陰也。若專指太陽營衛之陰陽,則與太陽風、
寒兩傷病情不符。餘每臨症,常見獨惡寒身痛而不發熱者,每以桂枝
湯重加附子,屢屢獲效,以此推之,則病發于陰,確有實據。至所言
六日、七日者,是論陰陽之度數說法也。

【闡 釋】此節鄭按與歷代注家專指太陽營衛之陰陽有所不同。病發于陽,
指太陽也。太陽底面,即是少陰,病發于陰,指少陰也。若專指太陽營衛之陰陽,
則與太陽風寒兩傷病情不符。隨即舉出其臨症常見獨惡寒身痛而不發熱者,以桂
枝湯重加附子而獲效。筆者治惡寒身痛而出冷汗不止者,常用桂枝湯加附子、黃
芪治之,數劑即愈。


三、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 ,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
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原文 8

鄭 論 按此條言邪傳七日自愈,各經皆能分消其勢也。設若未
盡,又複遞傳,針足陽明,預泄其氣機,邪自無複傳也。

【闡 釋】舊說傷寒日傳一經,由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
但此說前人已舉出其謬誤。鄭氏在《醫理真傳》
、《醫法圓通》兩書中亦指斥其非,
並非一日二日挨次相傳,曰行則與傳不同,是指本經,而非他經矣。至於針足陽
明,使經不傳,周禹載謂應針趺陽穴,陳修圓認為應針三裏穴,可供臨證選用。
但承澹 盦言趺陽穴不可用,足三裏比較切於實際,以太陽病頭痛發熱等證,其
血液大多奔放於表層與上部,“三裏”一針能引血壓下降,頭部充血即趨下行,
而頭痛可愈,腦係之壓迫遽減,生理機轉可為之一變而汗出熱解。承氏經驗,當
取“頭維”、“足三裏”、“內庭”諸穴,可確實收效於俄頃。

四、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原文 9

鄭 論 此言風寒之輕者也,逢太陽旺時,亦可自解也。

【闡 釋】太陽為陽中之陽,而一晝夜之中,從巳時至未時,即上午十時至


頭痛:下應有惡寒、發熱、項強等症狀,單舉頭痛是一種省文。七日以上自愈:這是指太陽經已經行完之
故。

·10·
傷寒恒論卷一

下午二時,是陽氣最旺之時,所以太陽病不論自愈或服藥而解,都可以借助于陽
氣旺盛之時,這是古人從臨症經驗積累而獲得的結論。

五、欲自解者,必當先煩,
〔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
故知汗出(必)解(也)。原文 116 後段

鄭 論 凡病欲解,胸中自有一段氣機鼓動,先煩二字,即是鼓
動機關,此間有自汗而解,戰汗而解,狂汗而解,鼻血而解,從何得
知,得知於脈浮耳。設脈不以浮應,又不得汗,其煩即為內伏之候,
又不得以欲自解言也。

【闡 釋】鄭氏在序中即說:“總之論其原文,發明聖意,即前後錯亂,而
原文終在也,學者亦不必論長論短則得也。”(以後此種錯亂甚多,不再引鄭氏
原文)本條原列在 116 條最末一段,鄭氏移在此處,是承接前條之意。煩是正氣
抗邪氣,欲作汗的先兆,邪正相爭故煩,脈浮是邪在表的確據,故知汗出必解也。

① ②
六、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 ,名為中風 。原文 2

鄭 論 按太陽既為風邪所傷,風為陽邪,衛為陽道,兩陽相搏,
拂鬱而熱生,故見發熱,風邪擾動,血液不藏,隨氣機而發洩於外,
故見自汗,脈緩二字,指此刻正未大傷,尚得有此和緩之狀,是亦病
之輕淺說法也。

【闡 釋】本條指出太陽病中風的主證主脈。中風、傷風、感冒,名稱雖異,
但都是外感風邪,卻是一致的,不過有輕重之不同。《證治要訣》說:“輕則為
感,重則為傷,又重則為中,故《傷寒論》中的中風證,是傷風的重證,後世的
感冒乃傷風中的輕證”。從而可以明確此條之中風,與《金匱》中風曆節篇之中
風不同,與後世雜病中的猝然僕倒,口眼斜的中風,其涵義則迥異,絕對不可
以混為一談。


七、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 ,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
④ ⑤ ⑥ ①
出。嗇嗇惡寒 ,淅淅惡風 翕翕發熱 ,鼻鳴幹嘔者 ,桂枝湯主之


脈緩:王冰說:“緩者,緩縱之狀,非動而遲緩也”。即應指柔和。

中風,即現在的傷風,與後世方書所載猝然暈倒。口眼喎(wāi 歪)斜的中風不同。

陽浮而陰弱:浮脈主風,陽也、表也,表邪實而裏必虛,則陰自弱。簡言之,即脈象浮弱。

嗇(sè瑟)音:形容怕冷畏縮之狀。

淅(xī希)淅,風聲,如冷雨寒風侵入肌膚的感覺。

翕(xī吸)翕,病人自覺發熱的情況,好像羽毛披複在身上一樣。

·1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原文 12

鄭 論 按陽浮陰弱四字,諸家俱以寸浮尺弱為定論。餘細繹斯
言,浮脈主風、陽也、表也,表邪實而裏必虛,則陰自弱。風邪已據
陽分,蹂躪于中,陰不敢與之抗,俯首聽令,血淮隨氣機而外泄,故
曰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淅淅、翕翕,是形容病有難
開、難闔、難解之狀,至鼻鳴幹嘔四字,係屬陽明,當于桂枝湯內加
(甘)〔幹〕葛、半夏,方為合法。

【闡 釋】本條是桂枝湯證的脈象和證狀。鄭氏釋本條謂:“浮脈主風,陽
也、表也,表邪實而裏必虛,則陰自弱。至鼻鳴幹嘔,係屬陽明”。此不同于過
去諸家之注,是有見地的。至嗇嗇、淅淅、翕翕,是說明惡風、惡寒、發熱同時
並見的形容詞。

桂枝湯方(校補)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口父咀三味 ③,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 ④,去滓,適寒溫 ⑤,服一升。服已
須臾,歠熱稀粥一升餘 ⑥,以助藥力。溫複令一時許 ⑦,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⑧,不可
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
汗,後服小促其間 ⑨,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 ⑩。服一劑盡,
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 11、酒酪 12、
臭惡等物。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桂枝湯乃《傷寒論》之首方,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陰和陽,調和營衛,解
肌發汗之總方也。桂枝配芍藥,是於發汗中寓斂汗之旨,和營中有調胃之功。生


鼻鳴:鼻中窒塞,氣息不利而發出的鳴響。嘔而無物謂之幹嘔

主之:《傷寒論》文中凡言某湯主之,表示為最適當的首選方劑。宜某湯,表示類方中較適當的方劑,與
某湯,表示無十分適當方劑,可試與之(以後上述諸種情況仿此,不另作注釋)。

口父(fǔ甫)咀:古代煎藥,先將藥料切碎為末,好像經過咀嚼似的,稱之為口父咀。

微火:取和緩不猛之火力,使不沸溢。

適寒溫:使冷熱適當。

歠:同啜,大飲也,就是大口喝之意。

溫複:複蓋衣被,使周身溫暖,以助出汗。

漐(zhí直)漐:形容微汗潮潤之狀。

小促其間:縮短服藥間隔時間。

周時: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時之意。
11
五辛:《本草綱目》載:大蒜、小蒜、胡荽、韭、芸苔為五辛。
12
酪:指動物乳類。

·12·
傷寒恒論卷一

薑味辛,能助桂解肌泄邪。大棗味甘,能佐芍和營益陰。甘草甘平,調和諸藥,
安內攘外,配伍最佳,故取效大。柯韻伯謂:“凡頭痛發熱,惡風惡寒,其脈浮
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經,不論中風、傷寒、雜病,鹹得用此”。近代有醫家
詆毀本方者,咸謂古方不能治今病。本方之能治今病,已為臨床所證實。茲舉近
代傷寒學家惲鐵樵對用本方之標準,以供參考。其謂:“太陽病發熱,形寒、頭
痛、項強、口中和,汗自出,始可用桂枝湯。口中和就是舌面潤,舌質不絳,唇
不幹絳,不渴。如其口渴,舌幹、唇絳,即是溫病,桂枝是禁藥。”故桂枝湯之
可用不可用,在辨證之確切與否,誠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矣。鄭氏在《醫法
圓通》中說:“桂枝湯一方,乃調和陰陽,澈上澈下,能內能外之方,非僅治仲
景原文所論病條而已”。隨即指出“今人不明聖意,死守陳法,不改變通,由其
不識陰陽之妙,變化之機也”。接著提出“桂枝湯方,原不僅治一傷風證,凡是
太陽經地面之病,皆可用得。”並將經驗病形,列出十條:
(1)治胸腹痛,背亦
徹痛者,
(2)治通身寒冷;
(3)治小兒角弓反張,手足抽掣;
(4)腦後生瘡;
(5)
治周身皮膚作癢,時而惡風;
(6)治足跟痛,痛徹腰股;
(7)治小兒兩腮腫,發
熱惡風;(8)治小兒發熱痘出;(9)治婦人妊娠惡阻;(10)治發熱、惡風、下
痢,日數十次。筆者師法鄭氏,除用本方加減治療上述諸病外,用以治傷風咳嗽,
以及長期低熱症,均獲滿意療效;合玉屏散以治流行性感冒,有立竿見影之效。
近人用本方加減治鼻炎、多種皮膚病,療效不錯,主要是協調營衛的作用;又治
風寒之邪內閉而足腫痛,痛徹腰股,或關節肌肉風寒痹而有汗者,均可用本方治
療。


八、桂枝本為解肌 ,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

也,
(須當)
〔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原文 16 後段

鄭 論 此條明言桂枝湯,乃解太陽風傷衛之證,非治脈緊寒傷
營者所宜。故曰:
(須當)
〔常須〕識此,勿令誤。是教人辨明營衛風
寒用藥界限也。原文不知何故,稱桂枝本為解肌,肌肉屬陽明,非桂
枝所宜,必是後人之誤,應當削去解肌二字,而曰桂枝湯非脈浮緊者
所宜,何等直切也。

【闡 釋】本條是《傷寒論》16 條後半段,鄭氏作為單獨一條處理,並雲
應當削去“解肌”二字,似有未當。桂枝湯的作用是和營解肌,適用於汗出惡風
的表虛證。如果脈浮緊,發熱而汗不出的表實證,就不能用此方,而麻黃湯則為
對證之方也。


解肌:就是解散肌表之邪,也屬發汗的範疇,但與開表發汗不同。

“識”:此同“志”,記也。

·1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九、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原文 19

鄭 論 按桂枝湯本調和陰陽之祖方,何得雲服桂枝湯吐者,其
後必吐膿血也。當其時,胸中或有火逆,或有痰逆,或有鬱熱,得桂
枝辛溫助之,上湧而吐,理或有之。然亦有吐仍屬佳兆者,理應細辨。
設無火、痰、鬱熱諸逆,以後服之,未定吐膿血,學者切勿執此,當
以認證為要。

【闡 釋】桂枝湯辛溫助陽,是太陽中風的主方。設病非風寒,或陰虛而內
熱素盛,皆不能服。如誤服桂枝湯,勢將引起火熱益甚,熱盛則湧吐,甚則以後
有吐膿血的可能。柯韻伯說:“桂枝湯不特酒客當禁,凡熱淫於內者,用甘溫辛
熱以助其陽,不能解肌,反能湧越,熱勢所過,致傷陽絡,則吐膿血必也”。至
於條文中的“吐”字和“必吐膿血”句,均當活看,主要應看誤治的程度輕重來
決定。若既吐膿血,則可按《金匱·嘔吐篇》所說:“不可治嘔,膿儘自愈”。
亦可用桔梗甘草湯排膿解毒,《千金》葦莖湯去瘀生新,並可隨證加入銀花、連
翹、敗醬、魚腥草等清熱解毒之品。


十、
〔若〕酒客病 ,不可(以)
〔與〕桂枝湯,得之則(吐)
〔嘔〕,
以酒客不喜(甜)
〔甘〕故也。原文 17

鄭 論 按酒客有喜甜食者,有不喜甜食者,不得執一而論。若
酒客病桂枝湯證,而此方遂不可用乎?此是專為得湯則嘔者說法也。

【闡 釋】嗜酒之人,平素濕熱必重,雖患了脈緩汗出的中風證,不可用桂
枝湯治療。因桂枝辛溫,能助其熱,甘草、大棗味甘,能助其濕,濕盛則中滿而
嘔。如鄭氏所言:“酒客有喜甜食者,有不喜甜食者,不得執一而論”。事實上
酒客亦有濕熱不甚,服用桂枝湯而不嘔吐。如濕熱素盛之人,雖不是酒客,亦要
慎用。若酒客病桂枝湯證,可于桂枝湯方中加厚樸、杏仁治之。蓋厚朴苦溫以祛
濕,杏仁之苦泄以清熱,濕熱去則不嘔也。

十一、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原
文 76 前段

鄭 論 病至水藥不得入口,必有寒逆、火逆、水逆之別。此則
因發汗後,明係發汗過多,以致亡陽,不能鎮納濁陰,以致陰邪僭居
高位,隔拒胸中,宣佈失職,氣機不得下降,故有此候,若更汗之,

酒客:指平素喜歡飲酒之人。

·14·
傷寒恒論卷一

則中氣愈虛,而吐下更甚也,法宜扶陽、宣中、降逆為主。

【闡 釋】此條原文係《傷寒論》76 條之一段。此證胃陽素虛,夙有寒飲,
發汗則傷其上焦之陽氣,故水藥不得入口,此為逆也。若更發汗,又傷其中、下
焦之陽氣,中焦傷而吐不止,下焦傷而利不止。如鄭氏所言:“明係發汗過多,
以致亡陽……若更汗之,則中氣愈虛,而吐下更甚也。法宜扶陽、宣中、降逆為
主。”筆者在臨證中,常用附子理中湯加半夏、吳茱萸治之。

十二、太陽病,頭湧、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原文 13

鄭 論 此即太陽風傷衛證之候,桂枝〔湯〕的方,茲不贅。

【闡 釋】太陽經脈之循行,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從巔入絡腦,循項
背而下。此節首提出頭痛二字,知外邪客太陽最高之處,故太陽頭痛,每在正中
與頭後部,與陽明、少陽頭痛之部位不同。次言發熱、汗出、惡風等證,乃太陽
中風的候,此經病由上而下,故先言頭痛,而次及項背也。其脈當為浮弱,舌苔
當為薄白,桂枝湯乃適當之方也,


十三、太陽病,外證未解 ,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原文 42

鄭 論 此條既外證未解,可以再汗,但脈浮弱,其正必虛,故
不能助藥力以祛邪外出,余意當于桂枝湯內,或加飴糖,或加附子,
方為妥當。

【闡 釋】此條乃脈象浮弱,外證未解之治法也。若脈浮緊是為傷寒外證未
解,又當用麻黃湯也。鄭氏指出其正必虛,于桂枝湯內,或加飴糖,或加附子,
以助藥力祛邪外出,為其經驗之總結。筆者對於體虛之人,或產婦漏汗不止,外
感風寒之邪,皆用桂枝湯加附子以助藥力,祛邪外出而愈。

十四、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營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

風者 ,宜桂枝湯(主之)。原文 95

鄭 論 此條明是太陽為風邪所傷,衛分邪實,營分正虛耳。

【闡 釋】營衛在正常時,是相互協調的。太陽為風邪所傷,衛分邪實,故


外證:指表證而言,表證所指者狹,外證所指者廣,實際並沒有大的區別。

救:驅散的意思。邪風:內經所謂:虛邪賊風。這裏指作風邪解。

·1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有汗;營分正虛,故無汗。弱言正氣虛,強謂邪氣實,即肌理不開,皮毛獨疏之
謂。惟其營弱,故里汗閉而不出,惟其衛強,故表汗獨出也。故宜用桂枝湯救邪
風之所傷,邪風去則衛氣和,汗出止則營自複。

① ②
十五、病人髒無他病 ,時發熱自汗出 ,而不愈者,此(為)
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原文 54

鄭 論 此條定是失于解表,不然,何得雲先其時發汗則愈,宜
桂枝湯耶?

【闡 釋】時發熱,自汗出,頗似陽明,故曰髒無他病,以明其為表證也。
《外台》雲:“裏和表病,汗之則愈”。本條先其時發汗則愈,係迎其氣機而導
之之意也。

③ ④
十六、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 ,榮氣和者,外不諧 ,以

〔爾〕 ;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
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所)
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則愈)
。原文 53

鄭 論 按病常自汗,似不專主太陽榮衛不和,如果屬太陽榮衛
不和,亦必有惡風、畏寒足征。茲雲自汗出,其中有素稟陽虛,或多
言,或過用心,或稍勞動,而即自汗出者,皆在不足之例,尚敢輕用
桂枝湯乎?此條大抵專主榮衛不和說法也,學者宜細求之。

【闡 釋】本條榮衛不和,不是由於外受風寒所致,而是由於榮衛本身不能
互相協調的自汗出,不論是衛強榮弱或衛弱榮強,仍宜桂枝湯治療。但鄭氏深一
層指出有素稟陽虛,或多言,或過用心,或稍勞動,而即自汗出者,皆在不足之
例,不能用桂枝湯治療,值得我們臨證時審慎。然則如何治之,筆者認為鄭氏所
訂之補坎益離丹為合拍之方。


十七、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 ,卻
與桂枝湯〔則〕愈。原文 24


髒無他病:指病不在裏之義。

時發熱自汗出:指間歇性發熱,自汗出。

榮氣和:榮不病也。

外不諧:外是“衛”的代稱,即衛失調。

諧和故爾:指衛氣與榮氣不協調。

風池:穴名,在腦後(腦空穴外)發際中,在枕骨斜方凹陷中,足少陽膽經穴。風府:穴名,在項後入發
際一寸,在枕骨與第一頸惟之間,是督脈經的穴位。

·16·
傷寒恒論卷一

鄭 論 此條明言解表未透,邪未遽出,故見煩,刺風池風府穴
者,泄其邪熱,仍以桂枝湯,俾邪盡出無遺,故自愈也。

【闡 釋】太陽中風證,治以桂枝湯,病不解而反煩者,此藥力未達,煩者,
為正邪相爭之現象。經雲:大風頸項痛,刺風池。又曰:風從外入,令人振寒,
汗出頭痛,身重惡寒,刺在風府。此刺法之所本也。刺法所以泄其邪勢,然後再
服桂枝湯,俾邪盡出無遺而愈也。

① ②
十八、風家表解 ,而不了了者 ,十二日愈,原文 10

鄭 論 既稱表解,邪已去矣,應當清爽如常,此則不了了者,
是邪去而正未複也。延至十二日者,侯正氣漸漸複還也。

【闡 釋】表解還有不爽快的感覺,一是餘邪還未全清,一是正氣尚未全複,
而預計十二日愈者,經盡之時,餘邪盡,自然愈矣。亦有教人不必服藥,當心靜
養就可漸漸痊癒的意思。本論中的日數,多是約略之詞,必須靈活的領會其精神
實質。


十九、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 ,渴欲飲水,水

入則吐者,名曰水逆 ,五苓散主之(多服暖水,汗出愈)。原文 74

鄭 論 此條既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應有表裏證形足
征,方為確論。況病形所見,全是太陽腑證,觀於用五苓散方,是獨
重在太陽腑分一面,並未道及表證一面,原文何得稱有表裏證也。裏
證即太陽腑證也,即言外邪入腑,何等直切。況此刻病現飲水入口即
吐,是因太陽之氣化不宣,中宮之轉輸失職,氣機升多降少,以致上

逆而吐,用五苓散多服 ,俾太陽之氣化行,水道通,氣機下降,自
然逆者不逆,而吐者不吐也。學者宜細繹之。

多服二字,定教人不可見其吐而遂不與之服也。

【闡 釋】本條中風發熱,六七日經盡不解,此即表證;渴欲飲水,邪傳裏
也,此即裏證。鄭注何得謂病形所見,全是太陽腑證?至鄭氏所言太陽之氣化不


風家:凡“家”字俱皆指宿病而言,此處應作太陽中風傷寒看。

不了了:就是不清楚、不爽快之意。

有表裏證:表證指發熱、惡風、汗出、脈浮等;裏證指煩渴欲飲水,小便不利、水入即吐等。

水逆:胃有停水,水氣不化,渴欲飲水,水入即吐的意思。

·17·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宣,中宮之轉輸失職,氣機升多降少,以致上逆而吐,五苓散和表裏,散停飲,
故治之而愈,這是正確的。又原文五苓散主之後有“多服暖水,汗出愈。”舒本
亦有此七字。但《傷寒論》原文無此七字,此係五苓散方後所載,舒、鄭二氏竟
移于原文之後,不識何故?

二十、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幹,煩(燥)〔躁〕不得
眠,欲得飲水者,
(少與之)
〔少少與飲之〕
,〔令〕胃氣和則愈。若脈

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 ,五苓散主之。原文 71

鄭 論 按太陽既發汗後,複見大汗出,汗為血液,血液過傷,
胃中失養,故胃幹,津液不能上下交通,故煩(燥)〔躁〕不得眠,
欲得水飲者,少與之,令胃和則愈。蓋水亦陰也,土燥得水以潤之,
自然燥者不燥,而病自見其愈也。若見小便不利,微渴者,是血液亡
於外,而氣化失於內也,主以五苓化太陽之氣,氣化一宣,則水道通,
裏氣暢,升降不乖,病焉有不愈者乎?

【闡 釋】此節乃發汗傷津,胃與膀胱之救治不同也。鄭氏謂:“汗為血液,
血液過傷,胃中失養,故胃幹。”此處稱汗為血液,不能是一般所指之血液,而
為一種不能養榮之津液。胃中津液受損不足者,以致煩躁作渴,只須飲水以和胃
氣則愈,非五苓散證也。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此膀胱氣化不行也。
膀胱為太陽之腑,脈浮微熱,太陽之表邪未盡,故用五苓散兩解表裏,小便利則
水去渴止。用散而不用湯者,取藥性直達於下也。

五苓散方(校補)

豬苓十八株(去皮) 澤瀉一兩六銖 白朮十八銖 茯苓十八銖


桂枝半兩(去皮)
上五味,搗為散 ②以白飲和服方寸匕 ③,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功專利水,乃化氣行水之劑。
《傷寒論》太陽腑分之主方也。茯苓甘溫,
助陽益脾,淡滲利竅,除濕,色白入肺,瀉熱而下通膀胱。豬苓甘淡,入肺而通


消渴:形容渴飲不止的意思。《金匱》上的消渴是飲多少,小便多少,屬於一種病名。本條之消渴是形容
口渴甚,是一種症狀,二者不可混同。

散:將藥製成粉末,叫做散。

白飲:即米湯。方寸匕:是古代食具之一,曲柄淺鬥,狀如今之羹匙。《名醫別錄》雲:“方寸匕者,作
匕正方一寸,抄散不落為度。”

·18·
傷寒恒論卷一

膀胱,利便行水與茯苓同。澤瀉甘淡微鹹,入膀胱,利小便,功專祛濕行水。三
者皆有導水下行,通行小便之功。益土所以制水,故以白朮健脾去濕。最妙在桂
枝一味,化膀胱氣機,使膀胱津液得以通調,外則輸津於皮毛,內則通行于上下,
自然小便利,口渴除。觀方後雲:“多飲暖水,汗出愈”,則本方不但有利水之
功,且有發汗作用;要知如五苓散者,也可為太陽經腑兩解之方也。本方現多改
作湯劑。至於本方之應用,《傷寒論》列為太陽腑證之主方,治療口渴、小便不
利、膀胱蓄水、表裏上下同病。鄭氏在《醫法圓通》中更用以:
(l)治大便瀉水,
而小便全無者;
(2)治頭暈、咳嗽、嘔吐、腹脹、小便短;
(3)治霍亂吐瀉,思
飲冷水者。以上三症,本非此方所治之病,因其有無小便及小便短的證狀,故能
治之而愈,可謂善於運用成方。筆者曾用此方治腹水脹滿。患者腹部脹滿,食欲
不振,食後脹滿更甚,雖口幹而不思飲水,小便短少,人困無神,舌苔白膩,脈
沉數而滑。此脾失健運,氣化不行,水濕阻滯,用五苓倍桂、朮,再加上桂以化
膀胱之氣,氣行水即行,加椒目專行水道以消水脹,而腹脹之症即愈。又傷濕咳
嗽之症,肌肉隱黃,頭眩,痰涎及泡沫痰特多,脘中不暢,有時嘔吐清水,身體
倦怠,小便不利,口中津液多,雖渴不欲飲水,舌苔白膩,脈沉細而滑。係因膀
胱氣機不利,濕邪反上幹清道而咳,則須以滲利為主,五苓散加味治之。痰飲咳
嗽其根本由於水飲所致,祛其水飲則咳嗽自愈,如中腹脹滿,上氣喘逆,二便不
利,或四肢俱腫者,此為痰水壅滯,五苓散能上下分消其痰水,治之而愈。近人
加減推廣應用本方,凡屬津液運行失調的病症,均可以用此加減施治而獲效。


二十一、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 ,
② ③
頭眩身瞤〔動〕 ,振振欲擗地者 ,真武湯主之。原文 82

鄭 論 按發汗原是解表,表解自然熱退,乃不易之理,今汗出
而熱仍然,所現種種病形,非表邪未透之征,卻是亡陽之候,必是因
發汗過度,傷及腎陽。太陽底面,即是少陰,此際發熱者,陽越於外
也,心下悸,頭眩身瞤者,陽氣外亡而群陰僭上也。振振欲擗地者,
陽欲藏而不得也。夫先天之真陽,喜藏而不喜露,藏則命根永固,露
則危亡立生,主以真武湯,是重藏陽之意也。

【闡 釋】鄭氏所按,大有卓見,與成無己、張隱菴、陳修圓等之注“仍發
熱”為邪氣未解也,太陽之病不解也等不同。鄭氏說:“所現種種病形,非表邪
未透之征,卻是亡陽之候,必是因發汗過度,傷及腎陽。太陽底面,即是少陰,
此際發熱者,陽越於外也,心下悸、頭眩、身瞤者,陽氣外亡,而群陰僭上也;


心下悸:即心下築築跳動。

身瞤(shùn 順)動:即全身筋肉跳動之意。

振振欲擗(pǐ匹)地:就是站立不穩,搖搖欲墜的樣子。

·1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振振欲擗地者,陽欲藏而不得也。”實即發汗過度,損及腎陽,主以真武湯,是
溫經複陽之意,使陰氣不上逆為病也。(真武湯方,載少陰篇)

① ②
二十二、太陽病,
〔發汗〕
,遂漏不止 ,其人惡風,小便難 ,

四肢微急 ,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原文 20

鄭 論 按發汗而至漏不止,其傷及腎陽也明甚。太陽底面,即
是少陰,其人惡風者,外體疏也,小便難者,汗為水液,氣化行於外,
而不行於內也。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血液外亡,而筋脈失養也。
此際理應以扶陽為是,原文取桂枝加附子湯,意在用附子,取內以固
其根蒂,得桂枝,外以祛其未盡之邪,內外兼備,斯無大害,庶不失
立方之妙也。

【闡 釋】太陽病的治法,雖然以發汗為主,但以漐漐汁出為佳。今發汗太
過,遂漏不止,乃傷及腎陽,腎與膀胱為表裏,腎陽衰則膀胱寒結,故小便難。
四肢為諸陽之本,不得陽氣以養之,故微急,且至難以屈伸者。鄭氏謂:“用附
子內以固其根蒂,得桂枝外以祛其未盡之邪,內外兼備。”此乃發汗太過,導致
陽虛液脫救逆之法也。

桂枝加附子湯方(校補)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三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桂枝湯乃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陰和陽,調和營衛之方也,加附子複陽固表,
適用於汗出過多,陽氣受耗,津液暫虧的證候。蓋表陽密,則漏汗自止,惡風自
罷矣;汗止津回,則小便自調,四肢自柔矣。筆者常用此方治產婦體虛,其脈浮
細,舌質淡,苔薄白,漏汗不止,獲得良好效果。又治陽虛體弱之人患傷風感冒,
大都面容蒼白,頭痛,倦怠乏力,惡風寒,舌質淡白,白膩苔,脈浮而細,亦取
得滿意療效。近人推廣應用以治陽虛之鼻衄(nǜ女去聲)
、便血、尿血或婦人帶
下經漏者;陽虛而筋脈失養之證,如腰背拘急酸痛、中風半身強直、手足瘺弱者。


漏:滲泄不止的意思,在這裏形容汗多。

難:不通暢的意思。

急:拘急,即屈伸運動不自如。

·20·
傷寒恒論卷一

二十三、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液)
① ②
〔氣〕
〔流溢〕
,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 ,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 ,
③ ④
陰虛小便難 ,陰陽俱虛竭 ,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
,劑頸而還,
腹滿(而)〔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人)〔久〕則譫語,甚

者至噦,手足(燥)
〔躁〕擾,撚衣摸床 ,小便利者,其人可(至)
〔治〕。原文 111

鄭 論 據此條所見種種病形,都緣誤用火劫發汗,遂至亢陽為
災,邪火燎原,竟有不可撲滅之勢,但視其人小便尚利,一線之元陰
猶存,故曰可治。若小便全無,則元陰已盡,危亡即在轉瞬之間。

【闡 釋】本條乃太陽病中風,被火誤治後的各種變證,風火相煽,真陰有
欲亡之候。揭出小便利一語,從而可知津液尚未盡竭,為此證之生機。如鄭氏所
說:“但視其人小便尚利,一線之元陰猶存,故曰可治。”邪盛正虛之候,以小
便的有無來決定預後良否,是可靠的經驗總結。筆者認為其治法應清裏熱、滋陰
液、利小便,可用白虎加人參湯或豬苓湯治療。


二十四、太陽病二日,反(煩)
〔躁〕
,(反)
〔凡〕熨其背 ,而
大汗出,
(火)
〔大〕熱入胃,胃中水竭,
(煩燥)
〔躁煩〕
,必發譫語,
十餘日振栗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
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鞕,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
⑦ ⑧
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 ,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 。原文 110

鄭 論 按太陽二日,係陽明主氣之候,邪已入胃,應當察其邪
從陽化為病,從陰化為病,隨其所化而治之,方為合法。粗工不知,
反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熱入胃,勢必奪其胃中津液,津液被奪,則邪
熱熾,熱乘於心,神無所主而譫語生,邪延十餘日,忽振栗自下者,
是裏熱下行,病有從下解之意,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欲小便不得者,
太陽氣化不宣,津液被熱奪也。反嘔者,氣機上逆也。欲失溲,而足


兩陽:風為陽邪,火亦屬陽,中風用火劫,故稱兩陽。

陽盛:指邪熱熾盛。

陰虛:指陰津不足。

陰陽俱虛竭:指氣血虧乏而言。

撚衣摸床:神志昏迷時,手不自覺的摸弄衣床。

熨:火熱療法之一。千金方有熨背散,民間有以磚燒熱,外以布包放置體外以取暖發汗的。

卓然而痛:即突然頭痛得很厲害的意思。

穀氣:指人飲食以後所產生的熱氣。

·2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下惡風,下元之氣不足也。迨至大便多,則裏氣暢,頭卓然而痛,是
邪仍欲從三陽表分而出,足下必發熱者,陽氣複回之征,皆佳兆也。

【闡 釋】本節論述誤用火治(即熨背)後的變證,陽氣上盛,陰液受損,
及自愈的機轉。鄭氏注文甚詳,說理亦明透,當今用熨法治病者甚少,故從略。

二十五、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燥)
〔躁〕
,(過)

〔到〕經不解,(為)
〔必〕圊血 ,名為火邪。原文 114

鄭 論 太陽為病,本應外解,今以火熏不汗而反(燥)
〔躁〕,
是邪不從外出,而從內趨也。火動於中,逼血下行,而成圊血之候,
亦時勢之使然也。

【闡 釋】此邪不從外出,而從內趨也。火動於中,逼血下行,而成圊血之
候。此證由火誤引起,便血時但治其火,不必止血,火清邪去,其病自愈。仲景
未出方治,至於救誤的方法,自不外清解血熱,大黃黃連瀉心湯加黃芩,可以採
用。

二十六、微數之脈,慎不可(炙)
〔灸〕
,因火為邪,則為煩逆,
② ③ ④
追虛逐實 ,血散脈中 ,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 ,血難
複也。原文 116 上段

鄭 論 據脈微數,數主有熱,故不可(炙)
〔灸〕,若妄(炙)
〔灸〕之,則為害不淺,故見種種病形,此是為有餘之候言之,而非
為不足者言之。病人苟現面白唇青,舌潤不渴,小便清利,脈現洪大、
洪數、弦勁,此係元陽外越之候,回陽又慮不及,尚得以不可(炙)
〔灸〕言之乎?余思原文加一慎字,此中隱已包括虛實兩法在於中也。

【闡 釋】灸有隔薑而灸,隔蒜而灸之別。必其人寒濕內阻,陽氣不達,關
節酸疼者,乃可灸之。微數之脈,陰虛多熱也。若用灸法,則火熱亢灼,造成諸
多變證。但鄭氏舉出:“病人苟現面白唇青,舌潤不渴,小便清利,脈現洪大、
洪數、弦勁,此係元陽外越之候,回陽又慮不及,尚得以不可灸言之乎?”故應
脈證合參,不能單憑脈以辨證。原文加一“慎”字,不可輕易讀過。


圊(qīng 青)血:即便血也。

追虛逐實:血本虛而更加火法,劫傷陰分,是為追虛;熱本實,而更用火法,增加裏熱,是為逐實。

血散脈中:火毒內攻,血液流溢,失其常度。

焦骨傷筋,形容火毒危害之烈,由於血為火灼,筋骨失去濡養,故曰焦骨傷筋。

·22·
傷寒恒論卷一

① ②
二十七、燒針令其汗 ,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 。

氣從少腹上沖〔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 ,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
〔二兩〕也。原文 117

鄭 論 燒針者,溫經禦寒法也。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寒邪
聚於皮膚,有欲從外出之勢也,何得雲必發奔豚?奔豚乃少陰之證,
此刻邪在太陽,未犯少陰,即以桂枝加桂湯更加桂,其邪在太陽也明
甚,果屬奔豚上沖,又非桂枝加桂倍桂所長也,學者宜細繹之。

【闡 釋】按燒針取汗,亦是汗法之一,但針處宜當避寒,若不慎而被寒襲,
則針處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鄭氏注謂:“此寒邪聚於皮膚,有欲從外出之勢,
何得雲必發奔豚?”此刻邪在太陽,未入少陰,即不得為奔豚之證。灸其核上各
一壯,以散外寒,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是即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之成
例,蓋必疏泄高表之氣,然後可以一汗而奏功。

桂枝加桂湯方(校補)

桂枝五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
桂者,以能泄奔豚之氣也。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由桂枝湯加重桂枝用量而成,為散寒降沖,和榮止痛之劑。桂枝湯調和
榮衛,加重桂枝用量增加通陽降沖之力(但亦有用肉桂者)。蓋本證為心陽虛,
感寒,不能制水,水寒之氣上逆,故自覺氣上沖心胸。此處奔豚氣病與《金匱》
奔豚病之義不同。故凡自覺寒氣自小腹上沖之症,皆可用之。

二十八、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
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饑,口不能
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
,朝食暮吐,
〔以醫吐之〕

所致〔也〕,此為小逆 。原文 120


燒針:就是用粗針外裹棉花,蘸油燒之,俟針紅即去棉油而刺入,是古人取汗的一種治法。

奔豚(tún 如屯):在此處是形容悸氣自小腹上沖心胸之勢,與腎積為奔豚之義不同。

灸其核上各一壯:在針刺部位的腫塊上,各用艾火灼燒一次(一壯就是灸一個艾丸至燼)。

小逆:是屬誤治而引起的病變,但尚不十分嚴重的意思。

·2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鄭 論 此條既無發熱惡寒,則無外邪可知,咎在醫家誤吐之
過,屢吐不止,漸至朝食暮吐,其胃陽之衰敗已極,原文稱為小逆,
學者不得遽謂之小逆也。

【闡 釋】此條為太陽病誤用吐法而引起胃中虛寒,關於一二日、三四日者,
說明發病時間的長短,對胃的影響有輕重不同,嚴重的朝食暮吐,原文稱此為小
逆。鄭注謂:“學者不得遽謂之小逆也。”有深意焉。筆者對治此證,輕者用理
中湯,重者用附子理中湯,皆加半夏、吳茱萸治之,獲得滿意效果。

二十九、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

此為吐〔之〕內煩也 。原文 121

鄭 論 按吐治法,亦寓發散之意,但無惡寒,則不得為太陽證,
不欲近衣,內定有熱,而曰吐內煩,是此病形,全是吐之過,何也?
吐則氣機發外,有不可禁止之勢,故現此內煩,俟氣定神安,而能近
衣,則病自愈。若氣定而仍不欲近衣,則又不得以吐內煩稱之也,學
者宜細辨之。

【闡 釋】本條與上條同為太陽病誤吐所致的病變,可是出現的證狀,卻不
完全一樣。本條的內煩不欲近衣是胃液受傷,胃熱化燥,誤吐雖同而病變各異,
其治療方法也就隨之不同。據《醫宗金鑒》:“惟宜用竹葉石膏湯,於益氣生津
中清熱甯神”,于理於法皆合,可以採用。


三十、太陽病,外證未解(者) ,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
外者,宜桂枝湯。原文 44

鄭 論 按病當外解者,原不可下,下之則引邪深入,為害不小。
病機果有向表之勢,隨機而導之,則得矣。

【闡 釋】表證當解外,裏證當攻下,此一定不易之法。鄭氏雲:“病當外
解者,原不可下,下之則引邪深入,為害不小。”非但外邪未解可用桂枝湯,即
雖經誤下,而邪欲還表者,仍可用桂枝湯隨機而導之則愈。

三十一、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複下之,脈浮〔者〕不愈。浮


內煩:即心中煩悶之意。

外證:此處指表證。

·24·
傷寒恒論卷一

為在(表)
〔外〕
,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當
須(發汗)〔解外〕則愈,宜桂枝湯。原文 45

鄭 論 按隨機調理,乃醫之道,如當外解而反下之,當下而反
表之固之,皆醫之咎。此條既下而脈尚浮,是邪不從下趨,而仍欲從
外出,故仍用桂枝湯以導之,此真用藥法竅,學者宜留心記之。

【闡 釋】脈浮是邪在表的主要依據,不論汗後、下後,只要脈浮(應結合
頭痛、發熱、汗出、惡風)等表證依然存在的,那就應當再汗、三汗。本條論發
汗後表未解,疑其邪已入裏,而複下之,下之而不愈,脈浮等表證依然存在的,
則仍當以桂枝湯解外。


三十二、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 ,可與桂枝湯,方
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可)
〔得〕與(也)〔之〕
。原文 15

鄭 論 按應外解之病,而誤下之,脈浮,邪仍在表者,俱可以
桂枝湯。若因下而病現上沖,此間須宜詳察。蓋以為上沖者,病邪欲
外,故仍以桂枝湯,不沖者,邪不外出,故不可與。謂上沖而脈浮,
可與桂枝湯,上沖而脈不浮,不可與。然上沖之候,多因誤下傷及胸
中之陽,不能鎮納下焦濁陰之氣,以致上沖者極多,法宜收納溫固,
又非桂枝所能也。學者務于病情、脈息、聲音、動靜、有神、無神處
求之,則得其要矣。

【闡 釋】太陽病,頭項強痛而惡寒、脈浮,本應從表解,如誤用下法,病
若不因下而變證,其脈浮、頭痛等之病證依然,病者自覺氣上沖者,知正氣未衰,
邪猶在表,可與桂枝湯,用前之啜粥微汗法治之。若下後氣不上沖,是邪已內陷,
正氣虛,桂枝湯已不適用。而鄭氏更深一層注“上沖之候”,其謂“上沖之候,
多因誤下傷及胸中之陽,以致上沖者極多,法宜收納溫固,又非桂枝之所能也。”
此與過去諸名家之注不同,值得我們細心體會。

② ③
三十三、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 ,遂協〔熱〕而利 ,
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原文 163

鄭 論 按下利本非正病,因數下而致之也,痞鞕亦非本有之

其氣上沖:是病人自覺胸中有逆氣上幹。

數下:指屢用攻下的意思。

協熱而利:就是在裏之虛寒,挾在表之熱而下利。

·2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病,因過下傷中,陰邪得以僭居高位也。原文以桂枝人參湯治之,方
中藥品,乃理中湯全方,加桂枝一味耳。不名理中,而名桂枝加人參
湯者,重太陽之意,全是溫中化氣,補中祛邪之法也。

【闡 釋】太陽病外證未解,仍然存在發熱惡寒、頭疼身痛等表證,本應從
表解,但一再誤下,脾胃受損,遂導致外有表熱,而內則虛寒下利不止的證候,
因過下傷中,故胸院之間痞塞堅硬。原文主以桂枝人參湯,故以理中湯治痞鞕與
下利,僅用桂枝一味以和表,而桂枝合理中同用,亦能增強溫裏之力,故鄭氏曰:
“不名理中,而名桂枝人參湯者,重太陽之意,全是溫中化氣,補中祛邪之法
也”。

桂枝人參湯方(校補)

桂枝四兩(別切) 甘草四兩(炙) 白朮三兩 人參三兩


乾薑三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煎四味,取五升,內桂,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再,夜
一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由理中湯加桂枝,不曰理中,而曰桂枝人參湯者,言桂枝與理中表裏分
頭建功也。本方治下後成利,腸胃虛寒,故以人參、乾薑、白朮、甘草助陽於內
以止利;表證未除,故以桂枝行陽于外以解表。桂枝應遲入藥。本方適用于理中
湯證兼有表證者,以裏證為主。凡腸胃虛寒,頭痛、發熱惡寒皆宜。


三十四、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 ,表
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原文 34

鄭 論 按本應表解可了之病,而反下之,引邪深入,利遂不止,
此刻邪陷於下,若惡風、自汗、身疼仍在者,可與桂枝加葛根湯救之,
俾邪複還於表,不治利而利自止,此以葛根黃連黃芩湯,是為脈促、
喘、汗,有邪熱上攻者言之,故用芩、連之苦寒以降之、止之,用葛
根以升之、解之,俾表解熱退而利自愈,是亦正治法也。餘謂只據脈
促、喘、汗,未見有熱形實據,而以芩、連之品,冀其止瀉,恐未必
盡善。夫下利太過,中土業已大傷,此際之脈促者,正氣傷也;喘者,
氣不歸元也;汗出者,亡陽之漸也。況喘促一證,有因火而喘者,必


脈促:其義為脈勢急促,是陽氣被抑而求伸的現象

·26·
傷寒恒論卷一

有火邪可征;有因外寒促者,亦有寒邪可驗;有因腎氣痰水上逆而致
者,亦有陰象痰濕可證。虛實之間,大有分別,切切不可死守陳法,
為方囿也。

【闡 釋】鄭氏對此節所解,前半段與成無己等歷代往家大同小異,與葛根
芩連湯散表邪,除裏熱,是為正治法也。而其精義則在“下利太過,中土業已大
傷,此際之脈促者,正氣傷也;喘者,氣不歸元也;汗出者,亡陽之漸也。”此
屬危證,回陽尚慮不及,而用葛根芩連湯散表邪,清裏熱耶?況喘促一症,有因
火而喘者,可用白虎加人參湯治之;有因外寒束者,可用麻黃湯治之;有因腎氣
痰水上逆而致者,可用真武湯治之。誠如鄭氏所說:虛實之間,大有分別,切切
不可死守陳法,為方囿也。

葛根黃連黃芩湯方(校補)

葛根半斤 甘草二兩(炙) 黃芩三兩 黃連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兩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以葛根為主藥,輕揚升發,芩、連苦寒清裏,甘草甘緩和中,善能清熱
止利。至於應用:一、裏熱腹瀉,略兼表邪,可治痢證初起而發熱惡寒者。二、
治不惡寒之溫熱病,為溫病辛涼輕劑。近代推廣應用治療所有的腸道感染疾患,
有良好療效。


三十五、太陽病,下之〔後〕,脈促 ,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
主之;若微(惡)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原文 21、22

鄭 論 按太陽果屬可下,下之,俾邪從下解之法也,何致脈促
胸滿?必是下傷胸中之陽,以致陰氣上逆而為胸滿脈促,亦氣機之
常,理應扶中降逆,原文以桂枝去芍藥者,是取姜、桂之辛散,草、
棗之補中,而慮芍藥陰邪之品以助邪,故去之,立法頗佳。若微惡寒,
于湯中去芍加附子,亦是步步留神之意,煞費苦心。

【闡 釋】太陽病誤下,脈促與胸滿並見,此陽氣被遏而欲伸,病邪仍有外
出之勢。鄭注謂:“必是下傷胸中之陽,以致陰氣上逆而為胸滿脈促,亦氣機之
常,理應扶中降逆”。筆者認為桂枝去芍藥湯不可用,扶中降逆可選用理中湯加


脈促:即是脈搏很急促的形狀,診察時手指下感覺得脈搏的波動相當躁急。

·27·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半夏、砂仁為宜,若微惡寒者,是衛陽虛的確據,故宜前方加附子治之。

桂枝去芍藥湯方(校補)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去芍藥,將息如前法。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校補)

于上方內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將息
如前法。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桂枝去芍藥湯由桂枝湯去芍藥組成,方中桂枝、甘草溫通心胸之陽,生薑宣
通衛陽,甘草、大棗補中益氣而滋榮陰,四味皆屬辛甘溫之品,組成專事辛甘化
陽之方。去芍藥者,為其陰藥,恐益陰而減辛甘化陽之力也。胸陽得振,自能鼓
邪外出,則脈促、胸滿除。加附子溫腎陽,合之成溫補心腎之劑,正可治陽虛較
重,證見脈微,惡寒甚,胸滿者。上兩方可推廣用之治療陽虛感冒、胸痹、痰飲
咳嗽、哮喘等證;亦可治療關節疼痛。筆者更用以治心臟病、高血壓等,亦獲得
良好療效。

三十六、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

子湯主〔之〕
。喘家作 ,桂(子)
〔枝〕湯加〔厚樸〕杏(仁)
〔子〕
佳。原文 43、18

鄭 論 按外邪蔽束肺氣,法宜解表,表解已,則氣順而喘自不
作。此雲下之微喘,是喘因下而始見,非不下而即見,明明下傷中土,
陽不勝陰,以致痰飲水濕,隨氣而上,干犯肺氣而喘證生,又非桂枝、
厚樸、杏子所宜也,學者當詳辨之。餘思太陽表邪,發熱、惡寒、微
喘,未經下者,此方實為妥切,若經下後,無發熱、惡寒、與脈未浮
者,此方決不可施,當以扶陽降逆為要。

【闡 釋】此條《傷寒論》原書作兩條,前段為 43 條:“太陽病,下之微
喘者,表未解也”。是喘因下而始見,但發熱、惡風、頭痛等證依然,知其表證
仍在未解故也。後段為 18 條:“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此為素有


喘家:指素患喘病的人。

·28·
傷寒恒論卷一

喘病的人患外感,即有發熱、惡風、頭痛等證。兩者均可于解表藥中加厚樸、杏
仁以下氣平喘。至鄭氏所雲:“下之微喘,明明下傷中土,陽不勝陰,以致痰飲
水濕,隨氣而上,干犯肺氣而喘證生,又非桂枝厚樸杏子所宜也。”其說為不可
從。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方(校補)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芍藥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厚樸二兩(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複取微似汗。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由桂枝湯加厚樸、杏仁組成。桂枝湯以和榮衛解表邪,厚樸寬中下氣消
痰,杏仁宣肺降氣平喘。適用於原有咳喘而又因感冒新邪者。但其見證,必具桂
枝湯證如頭痛、發熱、惡風、脈浮等,兼有喘息者,方為適宜。

三十七、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
者,必結胸(也);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
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嘔;脈沉滑者,(必)協熱利;脈浮
滑者,必下血。原文 140

鄭 論 按既經下後,邪從下趨,裏氣既通,則表氣宜暢,病亦
立解。原文以脈促不結胸為欲解,意者不結胸為內無邪滯,脈促為邪
欲外出,亦近理之論。通條又何必舉某脈必現某病耶?夫脈之變化無
窮,現證亦多不測,學者亦不必執脈以求病,總在臨時隨機應變為是。

【闡 釋】太陽病,用下法治療,是屬誤治,但太陽病下之後,其脈促,又
不結胸,此裏和而不受邪,則太陽表氣不因誤下而陷,反欲上沖,此邪在表,為
欲解也。全條又通過脈診來斷病,而不結合望、聞、問三法以論病,是不恰當的。
故鄭氏曰:“夫脈之變化無窮,現證亦多不測,學者不必執脈以求病。總在臨時
隨機應變為是。”斯為得矣。


三十八、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 ,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結急)


如狂:是狂而不甚,較發狂為輕。

·2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急結〕者 ,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原文 106

鄭 論 按太陽蓄血,其人如狂,理應化氣從小便以逐瘀,此既
已趨大腸,血自下,故斷其必自愈。但外邪未解者不可攻,恐攻而邪
下陷也。外邪既已解,而獨見少腹急結者,是瘀尚未盡也,故可以逐
瘀攻下之法施之,方不致誤。鄙意以桃仁承氣湯,乃陽明下血之方,
而用之於太陽,似非正法,理當分別處究,血從大便則宜,血從小便
則謬,學者宜細心求之,庶不誤人。

【闡 釋】太陽病表病不解,邪熱與瘀血互結在下焦少腹部位,以致造成蓄
血的證候。一是血結較淺,血被熱邪所迫,其所蓄之血,方能夠自下,邪熱亦可
隨瘀血下趨而解除;一是病情較重,邪熱與瘀血相結不解,血不能自下,勢非用
攻下藥不可。但表證沒有解除的,就不可先攻下,因為表裏同病,裏證實的當先
解表,是傷寒治法的定例。解表可用桂枝湯;然後才針對裏熱證,處以桃核承氣
湯。膀胱腑之衛為氣分,營為血分。熱入而犯氣分,氣化不行,熱與水結者,謂
之犯衛分之裏,五苓散證也。熱入而犯血分,血蓄不行,熱與血結者,謂之犯營
分之裏,桃核承氣湯證也。二方皆治犯本之劑,而一從前利,一從後攻,水與血
主治,各不同也。故鄭氏說:“血從大便則宜,小便則謬。”可謂洞悉竅要。

桃核承氣湯方(校補)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 大黃四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芒硝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
日三服,當微利。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為調胃承氣湯加桃仁、桂枝,為破瘀逐血之劑。大黃之苦寒,蕩實除熱
為君,芒硝之鹹寒,入血軟堅為臣;桂枝之辛溫,桃仁之辛潤,擅逐血散邪之長
為使;甘草之甘,緩諸藥之勢,俾去邪而不傷正為佐也。除治少腹急結,其人如
狂,小便自利的下焦蓄血證外,筆者推廣以治陽虛體質的婦女月經不調,先期作
痛者有良效。近代用之不僅可治瘀血,也能治出血;不僅治下部之瘀血出血,也
能治上部之瘀血出血。

三十九、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


少腹:臍以下腹部稱少腹,亦稱小腹。一說臍以下稱小腹臍兩旁稱少腹。

·30·
傷寒恒論卷一

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鞕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

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表)
〔裏〕故也 ,抵當湯主之。原文 124

鄭 論 按此條所現,實屬瘀熱在腑,理 應以行血之品,從腑
分以逐之,方於經旨不錯,此以抵當湯治之,較前頗重一格,取一派
食血之品以治之,俾瘀血去而腑分清,其病自愈。此方可為女科幹血
癆對症之方也。但此方施於果係腑分有瘀血則宜,蓄血則謬;幹血則
宜,血枯則謬。總在醫家細心求之,否則方不可輕試也。

【闡 釋】太陽隨經瘀熱在裏,深入下焦,與血搏結而成蓄血之證,實屬瘀
熱在腑,自應以行血之品,從腑分以逐之。鄭氏曰:“此方可為女科幹血癆對症
之方也。”所謂幹血癆者,多見於婦女。因五勞所傷,虛火久蒸,幹血內結,瘀
滯不通,久則瘀血不去,新血難生,津血不能外榮。症見經閉不行,身體羸瘦,
不思飲食,骨蒸潮熱,肌膚甲錯,面目黯黑等。繼而鄭氏又言:“此方施於果係
腑分有瘀血則宜,蓄血則謬,幹血則宜,血枯則謬”。確屬經驗有得之言,殊堪
寶貴。

抵當湯方(校補)

水蛭三十條(熬) 虻蟲三十個(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

代抵當湯

桃仁 歸尾 生地 肉桂
大黃 芒硝 穿山甲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為行瘀逐血的峻劑,藥力猛於桃核承氣湯,方中除大黃桃仁外,更有水
蛭、虻蟲,水蛭即螞蝗,虻蟲是牛馬身上之蠅也。二味食血去瘀之力,可以直入
血絡。惟水蛭、虻蟲二藥,人所罕用,王肯堂《證治準繩》中,訂代抵當湯(丸):
桃仁、生地、歸尾,潤以通之;肉桂熱以動之;大黃、芒硝以推蕩之;穿山甲引
之以達瘀所也。代抵當湯常用於熱與瘀血結于下焦有症瘕積聚者,以及婦人經水
閉滯者,對肝脾腫大等有一定療效。


太陽隨經,瘀熱在裏:就是太陽本經邪熱,由表入裏,並未傳入他經,但蓄于下焦血分的意思。

“理”:原書為“裏”

·3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四十、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鞕,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

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 ,抵當湯主之。原文 125

鄭 論 按此條只以小便之利與不利,判血之有無也。其人少腹
滿而小便不利者,是蓄尿而非蓄血也;若少腹滿而小便利,其人如狂
者,蓄血之驗也。苟其人不狂,小便利而腹滿,別無所苦,則又當以
寒結熱結下焦處之,分別施治,庶可言活人也。

【闡 釋】本條承上條辨蓄血與蓄水證。若其人少腹滿而小便不利,是太陽
腑證中之蓄尿證,治以五苓倍桂。若少腹滿而小便利,其人如狂,此非膀胱蓄水,
是蓄血也,所以仍用抵當湯破瘀逐血。鄭氏曰:“苟其人不狂,小便利而腹滿,
別無所苦,則下焦又有寒結熱結之分。”筆者認為寒結治以苓桂朮甘湯加附片、
白蔻、砂仁;熱結可用黃連解毒湯加滑石、木通。


四十一、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 ;小便少者,

必苦裏急也 。原文 127

鄭 論 按飲水多而小便亦多,此理之常。但既稱小便多,水以
下行,又何致上逆淩心而為悸乎?必是小便少而水道不暢,上逆以淩
心而為悸,與理方恰。小便不暢,裏必苦急,勢所必然。原文以飲水
多,致心下悸,理亦不差,仍不若小便之多少處求之,更為恰切。或
曰:太陽行身之背,水氣何得淩心?余以為淩心者,誠以太陽之氣,
由下而至胸腹也。

【闡 釋】本條從小便之利與不利,以辨別水停的部位。飲水多,小便利者,
心下胃脘部築築而動,此水停中焦所致,可用茯苓甘草湯治療。飲水多,小便不
利者,少腹急急迫,是水停下焦之故,可用豬苓湯治之。

四十二、大下之後,複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
④ ⑤
治之;
〔得〕小便利,必自愈。凡病若 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 、
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原文 59、58


諦(dì帝):審也,證據確實的意思。

心下悸:指心下胃脘部築築而動。

苦裏急:小便欲下不能,小腹部有急迫的感覺。

若:應作“或”字解。

亡:應作“喪失”解。

·32·
傷寒恒論卷一

鄭 論 據所言汗、吐、下,以致亡血,亡津液,只要其人無甚
大苦,可以勿藥,俟正氣來複,必自愈。明明教人不可妄用藥,誤用
藥,恐生他變也。

【闡 釋】此條在《傷寒論》中為兩條。“大下之後,……必自愈。”按此
節乃下後複汗,俟其自愈之證也。“勿治之”三字,諸家皆謂不可用利藥。惟大
下之“大”字,均未注明,所謂大下者,即用大承氣法是也。蓋大承氣直瀉君相
二火,既傷津液中之陽,複發汗又傷津液中之陰,此小便所以不利也,亦必待其
陰陽自和,斯小便得利,而自愈矣,“凡病若發汗,……必自愈”。按此節乃諸
治後自愈之總綱也。陰陽自和者,即不能再用汗、吐、下之法,但當調其陰陽,
則未盡之邪,從外解者,必自汗而解;從上解者,必自吐而解;從下解者,必自
利而解。此即陰陽和,必自愈之真諦也。誠如鄭氏所言;“教人不可妄用藥、誤
用藥、恐生他變也。”

四十三、太陽病,
〔先〕下之而不愈,因複發汗,
〔以此〕表裏俱

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 ,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
(待)裏未和,然後〔複〕下之。原文 93

鄭 論 據下後複發汗,以致表裏俱虛,其傷正也太甚,虛則易
於感冒,此理之常,此刻應於補正藥中,加解表之品,必自愈。推其
故,汗出表和,待裏未和,然後下之,待字不可忽略,實有斟酌可否
之意,學者宜細求之。

【闡 釋】太陽病本不應下,先行誤下,裏氣先虛;又複發汗,表氣再虛。
則病者發生頭目昏冒,若正氣旺,必大汗出,汗出表和則自愈。否則應如鄭氏所
說,於補正藥中加解表之品,如理中湯加蘇葉、防風等,則自愈。若裏未和,可
酌用調胃承氣湯以下之,方為正治。


四十四、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 ,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陽
③ ④
脈微者 ,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 ,下之而解。
(而解)若欲下之,
宜調胃承氣湯。原文 94

鄭 論 按太陽病,當未解之先,而有此陰陽俱停之脈,便見振


冒家:指頭昏目眩的病人。

脈陰陽俱停。陰陽作尺寸解,停是停止,脈陰陽俱停是尺寸的脈搏均隱伏而診之得。

陽脈微:是指寸部脈,微見搏動。

陰脈微:是指尺部脈,微見搏動

·3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栗汗出者,是邪由戰汗而解也。條中提出陽脈微者,汗之而解,陰脈
微者,下之而解。余謂陽脈微者,表分之陽不足也,法宜輔正以祛之;
陰脈微者,裏分之陰不足也,只當溫裏以祛之。何得雲汗之而解?下
之而解?如果宜汗宜下,務要有汗下實據方可,若只憑一脈而定為可
汗可下,況脈已雲微,亦非可汗可下之例,學者亦〔不〕必執原文為
不可易之法也。

【闡 釋】太陽病未解,其脈一定呈現浮緩或浮緊,此則謂脈陰陽俱停為不
通,停應是微字之誤,觀下文陽脈微、陰脈微可知。應是營衛之氣,被邪遏阻,
正邪互爭戰汗前的暫時現象,與正氣將絕的停脈,應該作出嚴格的區別。鄭氏雲:
“陽脈微者,表分之陽不足也,法宜輔正以祛之;陰脈微者,裏分之陰不足也,
只當溫裏以祛之”。是有見地的。況此病在太陽,不在陽明,總不宜下,其理甚
明,何得雲陰脈微者下之而愈。則原文所雲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為不可通。
故鄭氏又雲;“學者亦不必執原文為不可易之法也”。調胃承氣湯方解,見後陽
明上篇。

四十五、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
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鞕滿,引脅下痛,幹嘔短氣,汗出不惡
寒者,此表〔解〕裏未和也,十棗湯主之。原文 152

鄭 論 按中風而見下利嘔逆,
(夫下利嘔逆)其病似不在太陽,
而在太陰也。太陰受傷,轉輸失職,不能分運水濕之氣,以致水氣泛
溢,上行於皮膚,故見漐漐汗出,水停心下,故見痞鞕,水流於脅,
故見脅痛,至於頭痛、幹嘔、短氣,種種病形,皆是一水氣之所致也,
主以十棗湯,取大棗以培土去濕,濕去而諸症自釋。原文直指太陽,
蓋太陽為一身之綱領,主皮膚,統營衛、臟腑,百脈、經絡,主寒水,
司冬令,行水氣,外從皮膚毛竅而出,內自小便而出,氣化不乖,水
行無滯,往來灌溉,何病之有?今為風邪所中,阻滯氣機,氣化不宣,
水逆於上而為嘔,水逆於下而為利,水流于左而脅痛生,水逆於心而
鞕痞作,水發於上而現頭痛,水阻於中,上下往來之氣不暢,而短氣
立至,此刻水氣彌漫,表裏焉得自和,主以十棗湯,直決其水,恐水
去而正不支,故取棗之甘以補正,庶不致害。前所論主在太陰者,以
吐利乃太陰之提綱說法也;後所論為太陽者,本篇之大旨也。所論雖
未盡當,亦可開後學之心思也,高明正之。

·34·
傷寒恒論卷一

【闡 釋】發熱、惡風、有汗、脈浮緩者為中風,今見下利、嘔逆證狀,則
為並病證可知矣。並病而挾水飲,似宜以逐水之劑攻之,然必待表解而後可攻。
飲為有形之邪,停結於胸脅之間,所以心下痞,鞕滿,牽引脅部疼痛,飲邪上迫
於肺,氣機受阻,所以呼吸短促,飲邪外走皮膚,所以微微出汗,由於正與邪爭,
所以發作有時,水邪犯胃則幹嘔,上攻則頭痛,下趨則下利。這些都是水飲內結,
水氣攻竄而上下充斥,內外泛溢所致。它是屬於水飲內結的實證,故用十棗湯峻
逐其水邪。原文中指出表解者乃可攻之,如表未解而攻之,則表邪內陷更增他變。
鄭氏謂:“論在太陰者,以吐利乃太陰之提綱說法也;論在太陽者,本篇之大旨
也。”所論雖未盡當,亦可開後學之心思也。”此示人辨證應從各個方面來診斷,
不可以偏概全。

十棗湯方(校補)

蕪花(熬) 甘遂 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
強人服一錢匕,贏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
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關於十棗湯,乃決堤行水之第一方也。大戟、甘遂、芫花,性味辛苦而寒,
三味都是峻瀉水飲的猛藥,用之適當,其效極捷。但峻瀉之後,影響脾胃正氣,
所以選用大棗為君,一以顧其脾胃,一以緩其峻毒,得快利後,糜粥自養,一以
使穀氣內充,一以使邪不復作,此仲景用毒攻病之法,盡美又盡善也。《金匱·
痰飲篇》飲後水流脅下,咳唾引痛的懸飲證,雖然與本條不盡相同,但病的性質
是一致的,二者皆是水飲結聚於脅下,都採用攻逐水飲的十棗湯治療。筆者曾治
一馮姓農民病人,腹大如鼓,能聽見水響,用峻劑十棗湯一服而解大、小便半桶,
腹鼓脹頓失,繼服參附湯善其後。現今推廣用之以治水腫病、單腹脹之腹滿腸鳴、
肝硬化腹水等都有療效。

四十六、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

此本有寒分也 ,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複下之,

此作協(勢)
〔熱〕利也 。原文 139

鄭 論 按二三日,係陽明少陽主氣之候,或經或腑,總有一定
病情,此並未有二陽經腑證形足征,但雲不能臥,但欲起者,是陰陽


寒分:指痰飲也。以痰飲本寒,故曰寒分。

協熱利:指表熱而下利。

·3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不交,而神不安也。心下必結者,胸中之陽不宣也。所稱脈微弱,而
曰本有寒分,明是正氣之不足,無熱邪之內擾,亦可概見。醫反下之,
大失其旨,若利止必結胸,是由下傷中宮之陽,不能鎮下焦濁陰之氣,
以致上僭而為逆,未止者複下之,是果何所見而必當下耶?又未見有
裏熱足征,而斷為協熱利耶?總之,原文所論,可見醫家之咎。

【闡 釋】鄭氏之按,與歷代注家不同,其諸種證狀,總由陰陽不交,胸中
之陽不宣,正氣之不足,下傷中宮之陽,是有見地的。法當溫中逐飲,而不應攻
下。但醫者診斷不明,見到心下痞結,以為裏有結實,妄用攻下,勢必引起下利,
如正氣尚盛,則利當自止。但表熱因下而內陷,與痰水互結,則為結胸;如正氣
較虛,誤下後挾表熱而下利水止,則為協熱下利。故鄭氏歸結為“原文所論,可
見醫家之咎。”此證雖未出方治,但當溫中逐飲,兼解表邪,小青龍湯為對症之
方,則可免結胸與協熱利之患矣。

四十七、病發于陽,而反下之,熱入(必)〔因〕作結胸;病發

于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 。所以(然者)〔成結胸者〕,
〔以〕
下之太早故也。原文 131 前段

鄭 論 按病發于陽,指太陽表分受病也。病發于陰,指少陰裏
分受病也。二者皆非可下之證,結胸與痞,皆由誤下之過,亦非下早
之過。總之,醫之過也。

【闡 釋】歷代注家對“病發于陽”、“病發于陰”的見解不一。鄭氏指出
“病發于陽”是指太陽表分受病;“病發于陰”是指少陰裏分受病。無論太陽、
少陰都不可下,結胸證是有形而邪實,故心下滿而痛;而痞證是無形而邪虛,所
以但覺痞悶而不痛。結胸與痞,皆由誤下之過,並非早下之過。總由醫者診斷不
明之過也。

四十八、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
(散)
〔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

醫反下之,動數變遲,
(胸)
〔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 動膈,

(氣短燥)〔短氣躁〕煩,心中懊憹 ,陽氣內陷,心下因鞕,則為
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

痞:證候名,主要症狀是心下痞塞,按之柔軟不痛,亦有痞鞕者,但並無痛感。

客氣:就是邪氣,因從外來,故叫客氣。

憹:音 náo(撓)。陽氣:這裏指表邪而言,不是指正氣。

·36·
傷寒恒論卷一


還 ,小便不利,身必發黃。原文 134

鄭 論 按太陽既稱脈浮數動,以及惡寒表未解句,明言風熱之
邪尚在,其病究竟未當下時,而醫即下之,動數浮大之脈,忽變為遲,
是陽邪(便)〔變〕為陰邪也明甚。陰邪盤據中宮,故見膈內拒痛,
胃中既因下而空虛,故短氣懊憹,心煩、鞕滿之症作。此刻滿腔全是
純陰用事,陰氣閉塞,理應溫中化氣,則所理諸證自能潛消,茲以大
陷胸湯主之。夫陷胸湯,乃硝、黃、甘遂苦寒已極之品,是為熱結於
心下者宜之,若浮數變遲,中虛之候用之,實為大不恰切。又曰若不
結胸,但頭汗出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夫發黃之候,原是
陽明熱邪遏鬱所致,此但以小便不利,頭汗出,而斷為必發黃,亦未
必盡如斯言,學者當以病形、脈息、聲音、有神無神各處求之,便得
其要也。

【闡 釋】太陽病表邪未解,誤用下法,有兩種轉歸,一為結胸,一為發黃。
鄭氏所釋,有特別見解:“此結胸非熱結,乃陰邪盤據中宮,滿腔全是純陰用事,
陰邪閉塞,則大陷胸湯治之為不當”。而曰:“應溫中化氣,則所現諸證自能潛
消。”筆者認為可選用附子理中湯加砂仁、半夏、安桂,溫中補氣,祛陰散結。
若誤下未成結胸,……身必發黃,未必儘是如此,應如鄭氏所說:“當以病形、
脈息、聲音、有神無神各處求之,便得其要也”。

大陷胸湯方(校補)

大黃六兩(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錢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內芒硝,煮一兩沸,內甘遂末,溫服一升,得
快利,止後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以甘遂為君,味苦寒,既能泄熱,又能逐水破結;芒硝鹹寒軟堅,鹹味
下泄為陰,熱勝者以寒消之;大黃味苦寒,蕩滌邪熱,推陳致新。本方與大承氣
湯同用硝、黃,所不同者,一用甘遂,一用枳、樸,大承氣專主腸中燥糞,大陷
胸並主心下水濕。燥屎在腸,必借推逐之力,故須枳、樸;水濕在胃,必兼破飲
之長,故用甘遂。本方較大承氣為猛峻,非脈證俱實者不可輕用。現今推廣應用
於腸梗阻亦有效。


劑頸而還:劑同齊,謂汗出到頸部而止。

·37·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四十九、太陽病,重發汗而複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

日晡(時)所小有潮熱 ,從心(上)〔下〕至少腹鞕滿而痛,不可
近者,大陷胸湯主之。原文 137

鄭 論 按重發汗,亦是表而再表之義,再表而邪不去,故複下
之,又不大便五六日,邪既不由表解,又不由裏解,固結於中,竟有
負隅之勢,所現一派病情,非陷胸湯決不能拔,原文主之,深得其旨。

【闡 釋】太陽病誤汗誤下後,如內無水飲,僅是燥糞內結,此為陽明腑證,
可用大承氣湯下之;如內有水飲,熱與水結,則為結胸,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
則非大陷胸湯不能治之。徐靈胎說:“大承氣所下者燥糞,大陷胸所下者蓄水,
小陷胸所下者黃涎。”乃其經驗之言。故鄭氏說:“原文主之,深得其旨”。


五十、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 ,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
原文 131 後段

鄭 論 按(胸結)〔結胸〕而項亦強,有如柔痙狀者,此是邪
結於胸,阻其任脈流行之氣機而言也。下之以大陷胸丸者,逐其胸中
積聚,積聚亦去,任脈通而氣機複暢,故有自和之說也。但痙症則周
身手足俱牽強,此獨項強,故稱為如柔痙狀,學者須知。

【闡 釋】結胸的主證,本是心下鞕滿而痛,此證項強如柔痙狀,是病邪偏
結於上,胸部鞕滿而不能俯,所以如同柔痙。這種項強是受胸部水熱結聚的影響,
和筋脈失養的項強不同,水熱結聚一散,胸部脹滿自消,項強也就可以自愈,所
以說下之則和。用大陷胸丸緩攻上部之邪,確為對證。鄭氏嫚與諸家不同:“此
是邪結於胸,阻其任脈流行之氣機而言”。治之以大陷胸丸者,使藥力緩緩而行,
驅邪而正不傷,乃峻藥緩攻之法也。胸中積聚去,任脈通而氣機複暢,故自和也。

大陷胸丸方(校補)

大黃半斤 葶藶子半斤(熬) 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搗篩二味,內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
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


日晡所:晡,午後三時至五時。所:不定之詞,表約數。

柔痙:痙一作痓,是項背強直,角弓反張的證候名稱,有汗的叫“柔痙”,無汗的叫作“剛痙”。

·38·
傷寒恒論卷一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的藥物組成,為大陷胸湯更加入葶藶子杏仁白蜜而成。因其邪結在胸,
胸為肺位,故加杏仁色白入肺,以利肺氣,用葶藶子佐甘遂破飲而瀉下,恐硝黃
等藥下行甚速,故緩以白蜜之甘,使藥力緩行,留於胸中,熱結之水,得芒硝而
解,葶藶甘遂逐水飲,隨大黃以下行,又為丸煮服,使藥力緩緩而行,驅邪而正
不傷,乃峻藥緩攻之法。《醫宗金鑒》用以治水腫腸澼初起,形氣俱實者。

五十一、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原文 132

鄭 論 按結胸而稱脈浮大者,明是陽邪結胸,理應清涼以解
之、開之,方為合法,若攻下之,則引邪深入,結胸愈結而不解者,
焉得不死。

【闡 釋】此節乃結胸之虛證也。邪結於裏,脈當寸浮關沉,今脈通見浮大,
是邪雖內結而未實,氣機仍有外達之象,若誤下之,則犯本論,脈浮大,而醫反
下之,此為大逆之戒。亦即鄭氏所雲:“若攻下之,則引邪深入,結胸愈結而不
解者,焉得不死”之謂也。

五十二、結胸證〔悉〕具,煩(燥)
〔躁〕者〔亦〕死。原文 133

鄭 論 按證具結胸,阻其上下交通之機,故煩(燥)
〔躁〕作。
蓋煩出於心,
(燥)
〔躁〕出於腎,病機正在坎離交會之處,不交則煩
(燥)〔躁〕立作,故決之必死也。

【闡 釋】結胸證悉具,邪結已深也,若更見煩躁,是正不勝邪,真氣散亂,
病者必死。鄭氏以坎離立論謂:“煩出於心,躁出於腎,病機正在坎離交會之處,
不交則煩躁立作,故決之必死也”。誠屬不刊之論。

五十三、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複下之,心下痞,表
① ②
裏俱虛,陰陽〔氣〕並竭 ,無陽則陰獨 ,複加燒針,因胸煩,面
色青黃,膚瞤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原文 153

鄭 論 按太陽證總要外邪未解,方可發汗,豈有無發熱惡寒,
而反即汗之理?此言因發汗,遂見發熱惡寒,焉知非誤汗而逼陽外越
乎?此症總緣汗下失宜,以致表裏俱虛,陰陽並竭,無陽則陰獨,此


陰陽氣並竭:就是表裏俱虛。發汗使表虛而陽氣竭,攻下使裏虛而陰氣竭。

無陽則陰獨:謂表邪內陷成痞,表證罷而裏證獨具。

·3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刻係純陰用事,痞塞之症所由生,後加燒針,因而胸煩,面色青黃,
則土木相刑之機,全神畢露,故曰難治。若色微黃,而無青色,手足
尚溫,是後天之根猶存,故純可治。

【闡 釋】鄭氏所按:“豈有無發熱惡寒,而反即汗之理?此言因發汗,遂
見發熱惡寒,焉知非誤汗而逼陽外越乎?”值得深思。總由汗下失宜,所以成痞,
雖曰陰陽氣並竭,實由心下無陽,故陰獨痞塞也。複加燒針,以逼劫其陰陽,乃
成此危候,自當扶陽散逆,溫中祛邪之法,可用附子理中加砂、半、吳茱萸等藥
治之為當。

·40·
傷寒恒論卷二

傷寒恒論卷二

凡寒傷營之證,列於此篇,計五十八法
太陽中篇 (據舒本校增)

一、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
〔必惡寒〕
,體(重)
〔痛〕,
① ②
嘔逆,脈陰陽俱緊〔者〕 ,名(曰)
〔為〕傷寒 。原文 3

鄭 論 按已發熱者,邪已拂郁於內也,未發熱者,邪入而未遏
鬱也。據脈象,陰陽俱緊曰傷寒,論體(重)
〔痛〕
,則屬少陰,嘔逆
則屬寒飲,似於此條內不切。以余細維,現有發熱、惡寒、身痛、脈
浮緊者,乃為太陽傷寒之的候。若無頭痛、身痛、發熱、惡寒,而獨
見身(重)
〔痛〕
,嘔逆,脈象見緊,乃為寒入少陰之征。蓋太陽底面,
即是少陰,以此判其或已發熱,或未發熱二語,庶幾恰切。

【闡 釋】本條乃太陽傷寒證之主證主脈。與太陽上篇中風條參之自別,主
要不同點是脈緊無汗,此外體痛、嘔逆也是中風證所沒有的。中風因見風而惡寒,
傷寒則無風而亦惡寒矣。鄭氏釋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則不同於歷代注家之說,
而曰“太陽底面,即是少陰,以此判其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庶幾恰切”。必惡
寒者,傷於寒則惡寒也。

二、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痛)〔疼〕腰痛,〔骨節疼痛〕,惡
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原文 35

鄭 論 按此條乃寒傷太(過)〔陽〕之裏,裏寒太甚,閉束氣
機,上逆而喘,此理之常,主以麻黃湯開其腠裏,俾邪外出,表裏通
暢,一切證形,立即化為烏有,學者切勿以喘而即認為肺病也,須知。

【闡 釋】本條為太陽傷寒的主要證狀,也是應用麻黃湯證的標準。鄭氏謂:
“學者切勿以喘而即認為肺病。”蓋人身大氣,積於心中,上焦如霧也,而胸中
為太陽所主,寒邪外束,榮衛閉固,氣不得泄,壅閼而為喘,于肺何有也。杏仁
取其利氣,非治肺也,故麻黃湯實是治太陽傷寒之藥,而非治肺經之方也。


脈陰陽俱緊:指脈的浮沉,浮取為陽,沉取為陰。“緊脈”如切繩狀,是緊張的現象,與弦脈相似而轉索
有力。這裏所說的緊脈,是浮緊的脈象,浮緊為表寒,常與發熱惡寒並見。

名為傷寒:這裏的傷寒,不是指傷寒論之廣義傷寒,而是指麻黃湯證的狹義傷寒而言。

·4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麻黃湯方(校補)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
合,複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麻黃辛溫,開腠理而發汗;杏仁苦溫,疏利肺氣而治喘;桂枝辛甘溫,協同
麻黃,增強其發汗作用;甘草甘平,協和諸藥,藥雖四味,方義周匝。本方為開
表逐邪發汗之峻劑,為太陽病表實證之主方。汪昂曰:“麻黃中空,辛溫氣薄,
肺家專藥,而走太陽,能開腠散寒;桂枝辛溫,能引營分之邪達於肌表;杏仁苦
甘,能散寒而降氣;甘草甘平,發散而和中。”麻黃與杏仁相配,可以解表散邪,
降逆平喘。曹穎甫謂:“麻黃湯為傷寒之聖藥。獨怪近人畏忌麻黃,徒以荊芥、
防風、豆豉、牛蒡等味,敷衍病家,病家亦以其平易而樂用之,卒之愈疾之功不
見”。此為經驗有得之言。近代醫家惲鐵樵對用此方之標準謂:“除惡寒、發熱、
頭痛、身痛等,更須注意兩點:第一是無汗,第二是口中和。如其有汗,麻黃是
禁藥;如其口渴、舌幹、唇絳,桂枝也是禁藥。只要是真確無汗,口中和,此方
是唯一無二的妙法,可以藥到病除。”(見惲著《傷寒論輯義按》)鄭氏在《醫
法圓通》中說:“此太陽營分主方也。仲景原文治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
骨節疼痛,無汗惡寒而喘者。”隨即舉出其圓通應用法三條:
(1)治痘初出而急
隱,壯熱無汗者;
(2)治肩背沉重、覺內冷者;
(3)治兩腳彎發起紅塊,痛甚。
近代藥物之分析,麻黃有發汗、平咳、定喘諸作用,為辛溫發汗藥中效力最強大
者。故凡一切感寒、傷寒諸疾病之無汗者,如頭痛、腰痛、身痛、關節痛等,無
不可以用之。筆者多年來常用麻黃湯以治傷寒咳嗽,無不應手取效,而從未見發
生副作用。近人推廣應用此方治療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屬表寒實證者,均獲良效。
亦有用本方治療腎臟病的水腫,並不一定出汗,大都表現為小便增多而腫脹消。

① ②
三、傷寒一日 ,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動)
〔傳〕 ,頗欲

吐,若(煩燥)
〔躁煩〕
,脈數急者 ,為傳也。傷寒二三日,陽明少
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原文 4、5

鄭 論 按傷寒本旨,以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
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此就六經流行之氣機而言也。至於邪入
太陽,雖七八日,十徐日,只要脈靜而不動,別無他經證形足征,便


傷寒:指廣義傷寒,包括中風在內,與上條名為傷寒有廣狹義之分。

脈若靜:指脈與證符(傷寒脈緊,中風脈緩),無數急現象。傳:謂以此之所受,轉授之於彼也。

脈數急:與脈靜相對而言。

·42·
傷寒恒論卷二

不傳經。若脈見動,心煩欲吐,此為傳也。學者臨證,務要有別經證
形可驗,脈象之動靜足征,則得傳與不傳之實也。

【闡 釋】鄭氏將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四條、五條合併為一條。臨床上的
病變,並不是一日太陽、二日陽明……這樣機械刻板,它既可以傳入陽明,又可
以傳入少陽,甚至也有轉屬太陰、少陰的。但也可以在太陽七八日、十徐日不發
生傳變。可以從脈證的變化來診斷其傳與不傳,更應以證候為主。如傷寒二日,
並未見到不惡寒,但惡熱,口渴欲飲等陽明證,三日並未見到口苦、咽幹、目眩
等少陽證,則可知病邪仍在太陽,而沒有傳變。于此充分說明了病情已否傳變,
應以證候為主,決不可以日數來決定傳與不傳。亦即鄭氏說:“務要有別經證形
可驗,則得傳與不傳之實也”。


四、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 ,小建中湯主之(嘔家不可用

建中湯 ,以甜故也)。原文 102

鄭 論 按太陽司寒水之令,今二三日未見別經病情,只見心悸
而煩,必是太陽失氣化之令,以致水停心下,為悸而煩,今主建中湯
以化太陽之氣,氣化而行,則升降不乖,而心悸與煩,則立化為烏有。
但嘔家不可用建中,以甘能上湧也,須知。

【闡 釋】傷寒二三日,心中悸煩是屬裏虛,雖有表證,亦不可汗之,總以
救裏為急,中氣得到扶助,正氣能發揮祛邪作用,表邪亦往往能隨之而解。其所
以裏虛,如鄭氏所說:“是太陽失氣化之令,以致水停心下,為悸而煩”。建中
湯足以化太陽之氣,氣化而行,則升降不乖,而心悸與煩可愈矣。小建中湯方後
有“嘔家不可用桂枝湯,以甜故也”。鄭氏移在原文後,未知何故。

小建中湯方(校補)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芍藥六兩


生薑三兩(切) 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
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桂枝湯以桂枝為君,辛甘發散,以祛邪為主;本方以膠飴為君,配芍藥酸甘


心中悸而煩:心中築築然跳動和煩擾不寧的證狀。

嘔家:指素有嘔吐症狀的人。

·4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相合,以補中為主。桂枝、生薑,溫中通陽;芍藥斂陰和營,桂、姜之辛,與棗、
草、膠飴之甘合,則辛甘化陽;芍之苦,與甘相合,則苦甘化陰。膠飴甘溫,大
補脾胃,棗、草助之,以補脾胃之虛,使中宮建立,則陽氣化而上行,陰氣化而
下降,營衛調和,陰陽不偏,則心悸與煩可愈矣。又方後有“嘔家不可用建中湯,
以甜故也。”不知鄭氏何故,將此段移在原文之後。本方在《傷寒論》
、《金匱要
略》中凡五見。治裏虛腹痛,萎黃,心中悸煩,又治虛勞裏急、手足煩熱、夢遺
失精等陰陽兩虛,寒熱錯雜諸症。近代推廣用之,治療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
潰瘍病、更年期綜合證、心律失常、腹痛、自汗、盜汗等。筆者用治營衛不調,
食減神衰,咳嗽久不愈者,以此方健胃滋脾,從陽生陰,而咳自愈。

五、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原文 117

鄭 論 按寒傷太陽,在營在衛,原有區別,此言加溫針必驚,
是邪在營分加溫針而驚耶?是邪在衛分加溫針而驚耶?以理揆之,當
其時邪必在衛分,衛分屬陽,斷不可用溫針之法,邪在營分,方可用
溫針之法。若邪在衛分而用之,如火上添膏,邪焉有不振驚內藏也,
如此處斷,學者方有趨向,萬不致有用溫針之害矣。

【闡 釋】歷代注家對病傷寒之人,加以溫針,一定要發生驚惕的變證。鄭
氏則分別在營在衛,衛分屬陽,斷不可用溫針之法;邪在營分,可用溫針之法。
如此處斷,便不致有用溫針之害矣。

六、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出路)〔從出〕因火而盛
① ②
,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者,名〔水)
〔火〕逆也 。原文 116 中段

鄭 論 按脈浮之病,本應汗解,方為合法,醫家不究脈體,而
妄以火灸之,大悖經旨。況表陽也,火亦陽也,二陽相合,邪不從外
出而從內攻,遂致腰以下必重而痹者,是邪伏於下,阻其太陽寒水流
行之氣機故也。名日火逆者,是重在未得汗解,而水滯於下也。

【闡 釋】本條係 116 條中一節,指出浮脈誤灸後的變證。浮脈在表,宜以


汗解之,醫以火灸取汗,而不得汗,邪無從出,因火而盛,雖不一定焦骨傷筋,
而火阻其邪,陰氣漸竭,下焦乃營血所治,營氣竭而莫運,必重著而為痹。亦即
鄭氏所說:“邪不從外出而從內攻,遂致腰以下必重而痹者,是邪伏於下。”則
欲治其痹者,宜先治其火矣。


邪無從出:誤治後,表邪不能從汗而出。因火而盛:因誤用灸法,邪熱愈加熾盛。

火逆:凡誤用火法治療,因而形成變證的,稱為火逆。

·44·
傷寒恒論卷二

七、脈浮者,
〔病在表〕
,可發汗,宜麻黃湯。脈浮而數者,可發
汗,宜麻黃湯。原文 51、52

鄭 論 按脈浮、脈數,雖雲可發汗,然有用桂枝湯者,有用麻
黃湯者。在營在衛,原有區分,不得以浮、數二字,而斷為麻黃湯的
證也。學者務于有汗、無汗、畏風、惡寒處追求,便得用方之實據也。

【闡 釋】本條在《傷寒論》為 51、52 條,鄭氏合併為一條。凡表病皆見


浮脈,麻黃湯證之主脈為浮緊,並有頭疼發熱,惡寒無汗等證狀,方可用麻黃湯
發汗。脈浮而數者,多是風熱在表的象徵,麻黃湯是不適合的,應該與本篇一條
二條互參,如證與之相合,方可用麻黃湯發其汗,則諸證自愈。觀原文不曰以麻
黃湯為主之,而皆曰宜麻黃湯,則有商量斟酌之意也。

八、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複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
宜(用)桂枝湯。原文 57

鄭 論 大約此證,既經汗解,而邪尚未盡解,故可更汗之,俾
邪解盡無遺,庶無後患。

【闡 釋】本條為汗解後,表邪猶未盡,因而複煩,脈浮數者,邪氣仍在表
之證,故可更發汗,以祛表邪。但已汗複汗,故不宜麻黃湯之峻發,而宜桂枝湯
之緩發也。

九、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原文 72

鄭 論 按太陽傷寒,既稱發汗已,想是外邪已去。又見其脈浮
數,煩渴,必是外邪已去,而內熱未解,故其脈浮數尚見。至於煩渴
者,熱傷津液也,理應清解其熱,熱去則煩渴自解,脈數便平,何得
即以五苓散主之?凡用五苓散,必要太陽邪已入腑,口渴而小便不
利,原文只據一煩渴,脈數,學者每多不識。

煩渴二字,亦有飲冷、飲熱之分,不可不察(頂批)

【闡 釋】此條鄭氏指出用五苓散之不當。凡用五苓散,必要太陽邪已入腑,
口渴而小便不利,原文只據一煩渴,脈數,其不當明甚。

·4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十、傷寒汗出而渴者 ,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原文 73

鄭 論 按汗出而渴,是太陽寒水從毛竅而出,不能滋潤腸胃,
故見口渴,以五苓散主之,乃使太陽寒水之氣,不從外出,而仍從內
出,則汗渴便止。然有不渴者,是津液未大傷,胃中尚可支持,雖見
汗出,以茯苓甘草湯主之,亦是化氣行水之妙。此條據餘所見,當時
汗出而渴,小便不利者,以五苓散主之;汗出不渴,小便不利者,以
茯苓甘草湯主之。加此四字,後學更易於明白了然。

再按汗出而渴,在陽明 有白虎之方;汗出而不渴,在少陰有亡
陽之概,學者宜知。

大渴飲冷(頂批)。

【闡 釋】此條為茯苓甘草湯證與五苓散證之辨證要點,只在渴與不渴之
間,則其他證狀,如脈浮數,小便不利,微熱等情況,亦必大致相同。鄭氏釋為
加小便不利四字,更加明白了然,是正確的。兩證的主要區別是:一則水蓄於下,
口渴而小便不利;一則水停於中,口不渴而小便不利。證情雖有異,但總的原因
都屬停飲蓄水為患,所以都治以溫陽化水,不過一則重在溫化膀胱,以利小便,
一則重在溫化胃陽而通利三焦,以蠲水飲,所以主治方劑各別。

茯苓甘草湯方(校補)

茯苓四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三兩(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治汗出不渴,其蓄水比五苓散為輕,因而去掉主要的利水藥,僅用茯苓
之淡滲,加重桂枝溫陽,生薑溫胃,甘草和中,四味配伍,溫胃散水之功最佳,
為治水氣停中焦,不煩不渴,心下悸而四肢厥逆的有效良方。


十一、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 ,


此處之口渴,不是陽明裏證的口渴,是水氣停在下焦,津液不能上布之口渴。

尺中遲者:尺中的脈搏現遲而澀的現象,所謂“呼吸三至,來去極遲”。遲就是脈搏至數減少。但這裏的
遲,是對緊而言。

·46·
傷寒恒論卷二


不可發汗,〔何以知之?然 ,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原文 50

十二、〔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

發汗〕
,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裏虛,須表裏實 ,
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原文 49

鄭 論 條內指一脈浮緊,身痛之人,法本當汗,假令尺中虛者,
不可發汗,是言其陰分本虛,發之深恐亡陽,明是教人留意於發汗之
間耳。即有他證,亦俟其津液自和,自汗出愈。蓋慎之深,防之密矣。

【闡 釋】按此二條,鄭氏合併來加以注釋,原文錯落較多,其按亦不全面。
茲據《傷寒論》校補其錯落文字,分列兩條之釋文。脈浮緊,身疼痛,此傷寒之
脈證,宜麻黃湯以汗之者也,然尺中脈遲,此營氣不足,而不可發汗之虛證也。
至 12 條表證誤下後,見身重、心悸、尺脈微的,不能再用發汗,可俟其自汗出
而愈。但亦可以酌用小建中湯一類方劑,溫養裏氣,使表裏正氣早複,氣血充沛,
則津液自和,便能汗出而愈。

十三、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原文 83

鄭 論 凡咽喉乾燥之人,津液已傷,豈可再行發汗,以重奪其
液乎?餘謂咽喉乾燥之人,有因下元坎中真氣衰微,不能啟真水上升
而致者,法宜扶陽;有因邪火灼其津液而致者,法宜清潤;有因寒水
逆於中,阻其胃中升騰之氣而致者,法宜行水。學者留心察之,若此
等證,皆非發汗所能了

【闡 釋】本條為汗法禁例之一。咽喉乾燥者,上焦無津液也。鄭氏認為咽
喉乾燥之人,有三種不同情況,並提出扶陽、清潤、行水三種治法。筆者認為扶
陽可用四逆湯,清潤可用人參白虎湯,行水可用茯苓甘草湯或五苓散。咽喉乾燥,
現今多稱為慢性咽炎、喉炎,筆者常先用炮薑甘草湯加桔梗治之,繼加補腎藥調
理而愈。


十四、淋家不可發汗 ,汗出(則)〔必〕便血。原文 84

鄭 論 凡患淋之人,或熱閉膀胱,或寒閉膀胱,或敗精滯於尿


然:古人然字,多有作“曰”字解。

須:等待的意思。

淋家:是指小便淋瀝不爽,尿時莖中疼痛的病人。

·47·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竅,氣化現有不宣,原無發汗之理,若強汗之,則津液外亡,中氣被
奪,即不能統束血液,血液流注闌門秘清別濁之處,滲入膀胱,小便
下血,於是乎作矣。

【闡 釋】本條為汗法禁例之二。歷代醫家注解此條,其原因多由腎陰虛而
膀胱有熱,鄭氏所指熱閉膀胱即此,法宜扶腎陰,用四苓滑石阿膠湯治之。繼指
出有寒閉膀胱,或敗精滯於尿竅,氣化不宣者。寒閉膀胱者,由下焦陽微,陰寒
阻截膀胱之路,陽微無力,不能化之,法宜扶下焦之陽,可用苓桂朮甘湯倍桂加
砂仁、白蔻治之。至於敗精滯於尿竅,氣化不宣者,治當清熱利水中,加以化精
化氣之品,可選用滋腎丸倍桂,或大劑回陽飲加味治之。淋家雖患外感,亦無強
汗之理,若強汗之,陰液愈虛,膀胱之蓄熱愈熾,必致邪熱通血妄行,從小便而
為尿血。

① ②
十五、瘡家雖身疼痛 ,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原文 85

鄭 論 《內經》雲:諸瘡痛癢,皆屬於火。火盛則血虧,若(在)
〔再〕發汗,血液被奪,筋脈失養,痙證必作。然又當察其病情輕重,
可汗則汗,不可固執。

【闡 釋】本條為汗法禁例之三,瘡家久失膿血,營血勢必不足,若感外邪,
雖有身體疼痛等證狀,虛多實少,若以麻黃湯發其汗,則必犯虛虛之戒,故不能
發汗。汗出其營血必更加虧耗,筋脈失去濡養,必然強急而為痙矣。


十六、衄 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頞)
〔額〕上陷,脈急緊,
(目)

直視不能眴 ,不(能)
〔得〕眠。原文 86

鄭 論 申言素患衄血之人,切切不可發汗,汗為血液,血液既
傷,若更發汗,則陽從外亡,故現(頞)〔額〕上陷,脈緊急者,陽
脫之象也。目直視不能眴者,肝開竅於目,血液已傷,不能灌溉,以
致不眴不眠者,皆真陽欲絕,危亡之候也。

【闡 釋】本條為汗法禁例之五。常患鼻衄的病人,由於經常失血,則血液
素虧,不可任意發汗,更傷其血液,其變證多端,而嚴重的如鄭氏所說有真陽欲


瘡家:患瘡瘍病者,流膿已久,此皆亡失其津血。

痙(jìng 淨):肌肉收縮,手足抽搐的現象。

衄(nǜ)家:常流鼻血的病人。

不能眴:眴同“瞬”,目轉動。不能眴,就是說目睛不能轉動。

·48·
傷寒恒論卷二

脫之危候。


十七、亡血家 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栗而振。原文 87

鄭 論 亡血二字,即亡陽之征也。若更發汗,則陽從外越,而
內無陽以溫暖,故寒栗而振,此等危候非大劑回陽不可。

【闡 釋】經常失血的病者,不但陰血不足,即陽氣亦不充沛,加之發汗亦
能傷陽。陰血傷則無以濡養筋脈,陽氣傷則無以衛外為固,所以發生寒栗而振,
此陰陽兩虛之危候。如鄭氏所言,非大劑回陽不可,誠屬經驗有得之言。

② ③ ④
十八、汗家重發汗 ,必恍惚心亂 ,小便已陰疼 ,與禹餘糧
丸。原文 88

鄭 論 按汗為心之液,素多汗之人,血液早虧,今重發其汗,
汗出過多,則心陽外亡,神無所主,而恍惚生,,小便已陰疼者,血
液已虧,不能澤及小便也。原文以禹餘糧丸主之,亦是收納元氣之意
也。

【闡 釋】本條為汗法禁例之六。平日汗多者,血液早虧,表陽即虛,若重
發其汗,則陽從外亡,胸中神魂無主,故心神恍惚。而小便已陰疼者,陽氣大虛,
便出則氣愈泄而化源傷,因虛而疼。禹餘糧丸方,原文闕。

十九、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反惡)〔但〕熱者,實也,當和胃
氣,與調胃承氣湯。原文 68、70

鄭 論 按發汗病不解,與發汗後惡寒者,皆裏陽不足,因汗而
陽更傷也,故見畏寒。原文以芍藥附子甘草湯,使其收納元氣歸根,
而惡寒自己。若不惡寒而反惡熱,以調胃承氣湯,是為血虧火旺說法。
餘更有說焉,當其時發汗,有素稟元陽不足,因發汗而有元陽外越者,
外大熱而內寒,學者務宜細察。若果血虧,陽明胃熱,必有舌苔幹黃,
大渴飲冷,方可與調胃承氣湯。若其人因發汗而元陽外越者,雖周身


亡血家:平素有失血(包括吐血大便血、小便血、鼻血及婦人崩漏)疾患的病人。

汗家:指平常慣會出汗的人,包括盜汗自汗在內。

恍惚心亂:神迷意惑,慌亂不安,形容精神失常的狀態。

小便已陰疼:小便後尿道作痛。

·4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大熱,舌必潤滑,口必不渴,二便自利,又當以回陽為要,切切不可
妄與調胃承氣湯,切記。

【闡 釋】本條《傷寒論》分為兩條。“發汗病不解”至“芍藥附子甘草湯
主之”為一條;以下又為一條。鄭氏所按,頗為恰當。但其中特提出元陽外越與
血虧火旺,陽陰胃熱之區別,則與歷代注家不同,臨證時應特別注意。元陽外越
者,可與大劑四逆或白通湯以回陽為要。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校補)

芍藥三兩 甘草三兩(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芍藥以補陰斂液,附子溫經回陽,佐以甘草,從中調和,使芍、附作用,
共同發揮,能夠兼顧氣陰,實屬陰陽雙補、扶正之劑。故用治汗出過多之惡寒屬
於陰陽俱虛之證。筆者曾治患風濕疼痛,同時有汗出惡寒證狀,腳攣急,舌質淡,
苔白膩,脈沉細,用大劑量芍藥甘草附子湯治之,芍、甘各用 60 克,附子 80 克,
連服五劑而痊癒。


二十、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
參三兩新加湯主之。原文 62

鄭 論 據稱發汗後,身疼脈遲,明是裏分有寒也。汗則表陽被
奪,而內寒卒起,閉塞經絡,故見身疼。原文以桂枝加芍藥人參新加
湯,取姜桂以散陰寒,參芍以養血液,亦屬妥切。

【闡 釋】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此陽氣虛損,陰液耗竭,亦即氣陰兩
傷,營血不足也。鄭氏所論“汗則表陽被奪,而內寒卒起,閉塞經絡,故見身疼”。
亦屬確切之論。


脈沉遲:沉是重按才得,遲是跳動的次數緩慢。

·50·
傷寒恒論卷二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校補)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四兩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二枚(劈) 生薑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加芍藥、生薑、人
參。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桂枝湯有調和營衛,滋陰和陽的作用。本方即桂枝湯倍芍藥生薑加人參而
成。倍生薑者,以脈沉遲營中寒也;倍芍藥者,以營不足,血少故也;加人參者,
補諸虛也。補營陰而益衛陽,表虛身疼自愈。故汗出太過津液受傷,不能濡養筋
脈而身疼痛者;氣血不足之身疼痛;正氣不足,風濕在表之痹證。均可酌用本方
治療。


二十一、發汗後,不可更行 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
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發汗後飲水多(者)必喘,以水

灌 之亦喘。原文 63、75 後段

鄭 論 按此條所論,與前論不符。此言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
湯,若其人桂枝證仍在者,原有再用桂枝之法,此說不可用,非不符
而何?又雲:發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杏石膏〔甘草〕湯。據
餘所見,果係大熱、口渴、飲冷、氣喘者,則為火刑於肺,而麻杏石
膏〔甘草〕湯可用。若無大熱、口渴等情,只見汗出而喘,吾恐汗出
亡陽,若再以麻黃杏仁之方治之,能不速其亡乎?又雲:“發汗後,
飲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此必因發汗而津液傷,故渴欲飲水;
水入亦喘者,是為水逆於中,而中州氣化不宣故也。

【闡 釋】本條分為兩節,“發汗後”至“可與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為一
節,即傷寒論 63 條全文;“發汗後”至“以水灌之亦喘”為後一節,即傷寒論
75 條後段。鄭氏謂“此條所論,與前論不符”,其解麻杏石甘湯之可用與不可
用,確有見地,非隨文釋義可及。又原文“發汗後,飲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
喘”鄭氏釋為津液傷,氣化不宣。蓋汗後表氣虛,水氣乘虛,客於腠理皮毛之間,
則皮毛之開闔不利,皮毛內合於肺,故肺之呼吸迫促,而為喘也。


更行:行、施也、用也。更行就是再用的意思。

灌:洗也,即以水冼浴之意思。

·5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校補)

麻黃四兩(去節)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 甘草二兩(炙) 石膏半斤(碎、綿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是麻黃湯去桂枝加石青而成。麻黃辛溫開泄肺氣;杏仁苦降,宣肺平喘;
石膏辛甘寒直清裏熱;甘草以和諸藥。四味配合,有清肺定喘之功。此方除治本
條所舉之證外,適用於邪熱壅肺各種病證,如風熱感冒,氣管炎、哮喘、百日咳、
肺炎等。筆者常用此方治寒包熱之咳嗽、哮喘、肺炎,以及風溫初起,無汗而喘
者,屢用屢效,獲得滿意效果。

二十二、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
〔黃〕杏(仁)〔子〕
〔甘草〕石膏湯。原文 162

鄭 論 按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此語皆非確論,其間有因下而
引邪深入,其脈尚浮,病機尚欲外出,仍當以桂枝湯,因其勢而導之,
方為合法,何得拘泥?至“汗出而喘,無大熱”句,更要仔細推求,
果見脈浮緊,有熱象可征,而麻杏甘膏湯,方是的對之方。若汗出,
脈浮空,面舌俱青、白、黑色者,回陽猶恐不及,尚得以原文方治之
乎?學者務要留心,探究陰陽消息,切勿死守陳言,為方所囿,則得
矣。

【闡 釋】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鄭氏謂此語非確論。若其人桂枝證仍在者,
原有再用桂枝之法。太陽上篇第三十一條、三十二條,太陽中篇第二十九條,都
是下後而又用桂枝湯之例。至“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否用麻杏甘膏湯,則
應如鄭氏所說:探求陰陽實據,切勿死守陳言,為方所囿。

① ②
二十三、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 ,心下悸 ,欲得按者,
桂枝〔甘草〕湯主之。原文 64

鄭 論 按汗為心之液,今發汗過多,則心陽不足,其人叉手自
冒者,是欲扶心之意,外援之一助也。至心下悸欲按,皆本此。

【闡 釋】此乃汗出過多,損傷胸中陽氣。因胸中陽虛,以致心下悸動不寧。


叉手自冒心:叉手即兩手交叉,冒即按捺,形容病人的兩手複蓋在自己的心胸部位。

悸:跳動也。心下悸,即心下部位有緊張跳動的感覺。

·52·
傷寒恒論卷二

叉手自冒心,亦是汗出多而胸陽虛的原故。

桂枝甘草湯方(校補)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桂枝甘草湯方,桂枝並非解表,乃取其入心而益陽,配以甘草補虛以益氣。
桂枝配甘草,則桂枝溫而不熱,所以能益陽而不致發汗。辛甘合用,陽氣乃生,
心陽得複而悸動可愈。現本方廣泛用於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可調整血液迴圈功
能。如心陽虛是受腎陽虛所引起,可酌加附子。


二十四、未持脈時 ,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
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也。原
文 75 前段

鄭 論 此條是教人探陰陽之妙諦,若其人令咳而能咳,則耳
聰,令咳而不咳,則耳聾。故斷之曰,重發汗,以致心陽虛,濁陰上
幹,閉其輕竅,故耳聾也,此與風寒閉束者,大有涇渭之別,學者宜
細察焉。

【闡 釋】本條通過望診與問診來診斷病情,決其陰陽,重發汗,以致心陽
虛,心寄竅於耳,心虛故耳聾,此與肝膽風木之火上升,阻滯清竅而耳聾迥然不
同,以小柴胡湯加減治之必不效,必大劑參附湯加味治之。


二十五、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 ,茯苓桂枝甘草大
棗湯主之。原文 65

鄭 論 既稱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是必因發汗而傷及腎陽也,
腎陽既衰,不能鎮納下元水氣,以致臍下悸,欲作奔豚,法宜回陽為
是。原文所主之方,取茯苓以伐腎邪,而使水氣下泄,不致上奔,真
立法之妙諦也。


持脈:與診脈同義。

奔豚:諸病源候論雲“奔豚者,氣上下游走,如豚之奔,故曰奔豚”。此兩字在這裏是形容悸氣自小腹上
沖心胸之勢,與腎積為奔豚不同。

·5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闡 釋】歷代注家認為發汗後心陽虛而腎水上逆臍下。鄭氏則謂傷及腎
陽,不能鎮納下元水氣,以致臍下悸,欲作奔豚,法宜回陽為是。原文主以茯苓
桂枝甘草大棗湯雖佳,但不若再加附片以扶腎陽,效果更好。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校補)

茯苓半斤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瀾水 ①一鬥,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日三服。作甘瀾水法,取水二鬥,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醫宗金鑒》雲:“本方即苓桂朮甘湯去白朮加大棗倍茯苓也,彼治心下逆
滿,氣沖胸,此則臍下悸欲作奔豚。蓋以水停中焦,故用白朮,水停下焦,故倍
茯苓,其病由汗後而起,自不外乎桂枝之法也。”本方與苓桂朮甘湯、茯苓甘草
湯的作用大致相同,都能治水氣疾患。苓桂朮甘湯證,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茯
苓甘草湯證,厥而心下悸,其病理機轉偏於中焦,所以一用白朮運脾,一用生薑
溫胃。本湯證臍下悸欲作奔豚,其病理機轉偏于下焦,所以用大棗培土制水,倍
茯苓以伐腎邪。

二十六、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原
66

鄭 論 此病腹脹滿由於發汗後,明是汗出傷及胸中之陽,以致
濁陰上幹,閉其清道,壅而為滿,法宜補中宣通,原方亦可用,似不
若理中加行滯藥為當。

【闡 釋】此條為發汗後脾陽虛弱,不能運化轉輸,虛氣壅滯腹脹滿的治法。
鄭氏雲:“原方亦可用,似不若理中加行滯藥為當”。筆者治此類脾虛脹滿者,
常用理中湯加丁香治之輒效。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校補)

厚樸半斤(炙、去皮) 生薑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兩 人參一兩
上五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甘瀾水:一名勞水。程林曰:“揚之無力,取其不助腎邪也。”錢天來曰:“動則其性屬陽,揚則其勢下
走故也。”

·54·
傷寒恒論卷二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為溫運脾陽,寬中除滿,消補兼施之劑。厚朴味苦辛,性溫,下氣開滯,
豁痰泄實,故能平胃氣而除腹滿,生薑辛開理氣,半夏開結燥濕,人參、甘草健
脾培土以助運用。參、草非脹滿之要藥,臨床時分量宜輕。除用治脾虛作脹外,
近人推廣用於慢性胃炎、胃、腸消化不良等病症。

二十七、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幹(嘔)
〔噫〕
① ②
食臭 ,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 下利者,宜生薑瀉心湯〔主之〕
。原
文 157

鄭 論 此證既稱汗解,是外邪已去,何至胃中不和,心下痞鞭?
此是因發汗過多,以致濁陰上逆于心而成痞乎?是因挾有宿食滯於心
下而成痞鞭乎?是因有邪熱結於心下而成痞鞭乎?是因有寒水逆於
心下而成痞鞭乎?不能無疑。又雲:“幹(嘔)〔噫〕食臭,脅下有
水氣,至雷鳴下利”句,定是太陽氣化失職,以致寒水彌漫四旁,一
切病情,俱由此而生。但原文以生薑瀉心湯主之,似不恰切。

【闡 釋】鄭氏所注,與歷代注家不同,首先提出心下痞鞭有四種不同情況,
此條心下痞鞭,是因寒水逆於心下而成,此太陽氣化失職,以致寒水彌漫,原文
主以生薑瀉心湯為不恰當。筆者認為可用五苓倍桂以化太陽膀胱之氣,加附子以
扶腎陽,較為妥切。

生薑瀉心湯(校補)

生薑四兩(切) 甘草三兩(炙) 人參三兩 乾薑一兩


黃芩三兩 半夏半升(洗)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附子瀉心湯,
本雲加附子。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同體別名耳。生薑瀉心湯,本雲理中人,參黃琴湯,
去桂枝、朮加黃連,並瀉肝法。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生薑、半夏辛溫散寒,除脅下水氣以和胃,人參、大棗以補中,乾薑、
甘草以溫裏,黃芩、黃連以除痞結。因本方以胃不和有水氣為主,故重用生薑以
和胃散水,因以名方。本方主治皆屬裏證,寒多熱少,升降失司、虛實錯雜之證。
現應用本方以治急慢性腸炎、消化不良,胃擴張,胃酸過多,腸胃功能紊亂等症。


幹噫食臭:噫同噯,即噯氣帶有食臭味。

腹中雷鳴:形容腹腸間的響聲。

·5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二十八、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次)
〔行〕,

(完)穀不化 ,腹中雷鳴,心下痞鞭而滿,幹嘔心煩不得安。醫見
心下痞,謂病不盡,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

氣上逆 ,故使鞭也,甘草瀉心湯主之。原文 158

鄭 論 此條既已誤下,而又複下,所現之症,既稱虛冷,此非
結熱,原文以甘草瀉心湯主之,方中芩連之苦寒,而複可用乎?仲景
不當處此。

【闡 釋】兩次誤下,其痞益甚,此非熱邪痞結,而是胃中虛冷之極也,理
當急投四逆以救其陽,稍加人參以潤之,即四逆加人參湯。在臨床上,人參確有
振奮胃機能,緩解虛性痞滿的作用。故鄭氏駁其不可用芩、連之苦寒,而曰仲景
不當處此。

甘草瀉心湯方(校補)

甘草四兩(炙) 黃岑三兩 乾薑三兩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黃連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用甘、棗以補中,乾薑、半夏,辛以通達,岑、連苦寒瀉痞清熱。甘草
用至四兩,為本方君藥,故名甘草瀉心湯。現今推廣用以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多效,其證多為寒熱錯雜。

二十九、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

可攻痞 ,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
連瀉心湯。原文 164

鄭 論 既稱下汗後,以致心下痞,明是下汗,虧損表裏之陽,
以致濁陰上幹,結於心下而為痞,法宜溫中扶陽,宣中散逆為是。又
雲:惡寒者表未解,惡寒二字,雖雲太陽面目,究竟陽虛而畏外寒,
亦見惡寒,況既大下發汗後,果見脈尚浮緊,周身尚在疼痛,發熱,


穀不化:就是食穀不消化。

客氣上逆:不是人體正氣,是胃中虛氣上逆。

攻痞(pǐ):即治療痞證。痞:痞塊、痞積,腹中可觸摸之硬塊,傷寒病等會發生此症狀。

·56·
傷寒恒論卷二

惡寒,如此可以解表,不然,祗見惡寒兩字,不得即當解表。至於攻
痞之說,雖有次弟,以此症而論,則攻痞之大黃黃連瀉心湯,亦未恰
切,何也?未見有熱象足征,祗有痞象一症,況此由下汗而成,並非
未經汗下而見,前之大下,是大黃苦寒一派而致痞,既前之大黃不效,
今又用之,又豈能必其效乎?吾想再下之,而命不永也。

【闡 釋】鄭氏所按,層層分析,與歷代注家迥異。下汗後,以致心下痞,
乃虧損表裏之陽,陰氣結於心下而成痞,法宜溫中扶陽,宣中散逆,所論極是。
至惡寒二字,亦有陽虛而畏寒者,則不在解表之例。至於攻痞之說,大黃黃連瀉
心湯,亦不恰切,蓋只有痞象一症,而未見有熱象足征,況此痞由下汗而成,並
非未經汗下而見,前用大黃下之而成痞,今又用之,豈能必其效乎?故鄭氏慨然
曰:“吾想再下之,而命不永也”。


三十、脈浮而緊,而複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按之自濡 ,

但氣痞耳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大)
〔者〕
,大黃黃連瀉
心湯主之。心下痞。而複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原文 151、154、
155

鄭 論 按脈浮而緊,是寒傷的候,理應解表,醫者不知解表,
而複下之,緊反入裏,明明引邪深入而成痞滿之象,但按之濡,是無
形之熱邪結於心下。至於關上浮大,足見中州之實有熱助之,而原文
之大黃黃連瀉心湯,是的確之法。若心下痞,而見惡寒汗出者,則又
陽虛之征,因誤下所致,原文以附子瀉心湯主之,附子可用,而芩連
必不可用,何也?惡寒者,陽衰之驗,汗出者,亡陽之機,心下痞者,
陰邪上逆之據,法宜大劑扶陽宣散為是,學者宜細察之。

【闡 釋】本條係《傷寒論》151、154、155 三條合併而成。“脈浮而緊”
至“氣痞耳”為一節,說明痞的成因與證狀;“心下痞”至“大黃黃連瀉心湯主
之”為第二節,此熱痞的證治;“心下痞”至“附子瀉心湯主之”為第三節,此
痞證而兼陽虛的證治。鄭氏對第三節所按:“附子可用,芩、連必不可用。”發
人深省。筆者認為可用附子理中湯扶陽抑陰,加半夏、砂仁健脾降逆為當。


濡:與軟同,柔軟之意。

痞:本是一種疾狀名稱,不是獨立的病名。但也有以痞為主證,而進行治療的,如諸瀉心湯證。

·57·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大黃黃連瀉心湯(校補)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 ①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附子瀉心湯方(校補)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


別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大黃黃連瀉心湯為瀉火泄熱之劑。大黃苦寒,急瀉上炎之火;黃連瀉中焦邪
火,清熱消痞。二藥僅用沸湯漬泡,取汁飲服,重在清中焦之熱邪而不主瀉下。
故凡不惡寒,但惡熱,心下痞悶不舒,按之膨滿而微有抵抗,自覺煩熱,熱氣上
沖,頭痛,面赤等,都可治之。《金匱》用治“心氣不足,吐血、衄血。”此氣
盛火旺,逼血妄行也。近人推廣治療炎性的胃腸病,和一般突發的充血性疾病,
如高血壓等,更廣泛用於熱盛之吐血,療效可靠。附子瀉心湯即上方加黃芩、附
子,為寒熱並用,溫清兼施,正邪兩顧之和劑。三黃泄熱消痞,僅用沸水漬泡取
汁,附子久煮,取濃汁。合和與服,取寒熱異其氣,生熟異其性藥雖同行,而功
則各奏。故凡證屬實熱而體屬陽虛之胃病或吐血鼻衄等病,都可適用。

三十一、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

,柴胡證仍在者,複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兼之)

〔蒸蒸而振〕 ,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鞭〔痛〕者,此為結
胸也,大陷胸湯主之(可也)。但滿而不(病)〔痛者〕,此為痞,柴
胡湯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原文 149

鄭 論 按柴胡湯症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症仍在者,是下之
而邪未深入,尚在少陽,故不為逆,若下之而轉變別症,少陽症全無
者,則是下之過,咎無可辭。若心下滿而鞕,雖名結胸,究竟務要察
其虛實,果係有邪熱結於心下者,可與大陷胸湯。若係下之失宜,而
陰寒水濕上逆而作者,猶宜溫中降逆,化氣行水方是。所雲滿而不(病)
〔痛〕則為痞,原非柴胡湯所宜。原文以半夏瀉心湯,確乎有理,至

麻沸湯:即沸水。汪苓友曰:麻沸湯者,熟湯也,湯將熟時,其面沸泡如麻,以故雲麻。漬之:用沸水泡
藥,而不用煎熬。

他藥:即承氣之類,非有別藥也。

蒸蒸而振:蒸蒸,身熱汗欲出之狀也;振者,振振然動搖之貌,即寒戰也。

·58·
傷寒恒論卷二

於方中芩連,似覺不當,學者察之。

【闡 釋】此條乃柴胡湯證具,誤下後的三種病變。其一是雖誤下而證未變,
所以仍用原方治療。其二是病轉結胸的證治,又有兩種情況,果係有邪熱結於心
下者,可與大陷胸湯;若陰寒水濕上逆而作者,則宜溫中降逆,化氣行水,可用
附子理中湯加肉桂、砂仁、半夏、茯苓治之。其三是轉痞滿的證治,亦即是心下
滿而不痛的痞證,則宜用半夏瀉心湯治療。鄭氏提出方中芩連,似覺不當,應用
時宜詳加審察,示人以慎重之意。

半夏瀉心湯方(校補)

半夏半升(洗)黃芩、乾薑、人參、甘草(炙)各三兩、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須大陷胸湯者,
方用前第二法。原注雲:“一方用半夏一升”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柯韻伯雲:“即小柴胡湯去柴胡加黃連乾薑也。不往來寒熱,是無半表證,
故不用柴胡,痞因寒熱之氣互結而成,用黃連乾薑之大寒大熱者,為之兩解也。”
但下後中虛,所以用參草大棗以補正。近代推廣應用治療胃腸道疾病,如急慢性
胃腸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髒寒腸熱之泄瀉等,都有一定療效。


三十二、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 ,痞不解,其人渴而

口(煩燥)〔燥煩〕 ,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原文 156

鄭 論 痞由誤下而致,服瀉心湯而不解,又複見(煩燥)〔燥
煩〕口渴,小便不利,原文以五苓散主之,可見初非下症,實太陽之
症。因下而引入太陽之腑也。可見醫家不可妄下,總要斟酌妥貼為妙。

【闡 釋】痞由誤下而成,本條痞證是水飲內停,津液不行所致,故有渴而
口燥心煩,小便不利等。如鄭氏所說:“實太陽之症,因誤下而引入太陽之腑,”
故五苓散為對症之良方。

三十三、傷寒服(瀉)〔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服瀉心
湯已,
(後)
〔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


瀉心湯:即大黃黃連瀉心湯。

燥煩:即口燥心煩。

·5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① ②
中者,理中焦 ,此利在下焦 ,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複(利)不
止者,當利其小便。原文 159

鄭 論 據所稱傷寒,服(瀉)
〔湯〕藥下利不止,而至心下痞,
明是下傷胸中之陽,遂使濁陰僭居高位而成痞,雖服瀉心湯而病未

解,又複下之,一誤再誤,所失愈多,醫 〔以〕理中湯治之,下利
益甚。非下利甚之可怪,實由中州轉運,而積陰下泄,雖泄甚一時,
而收功已在旦夕,昧者不察,以為病在下焦,非理中可了,又複以赤
石脂禹餘糧湯治之,仍不效,而曰當利小便,不知下利,有小便尚利
者,有小便不利者,不利者可利,而小便利者決不可利。以余所見,
全是誤下所致,理中是不易良法,理中內加桂、芩、砂、半是絕妙法,
原文所論之方,皆在似是而非之例,學者詳細辨之。

【闡 釋】本條指出,下後再次誤下,有各種不同病情,應根據辯證論治的
精神來處方治療。如下後痞鞕下利,而胃脘部痞鞭偏甚的,宜用瀉心湯;如中焦
虛寒的,宜用理中湯。如下利不止,下虛滑脫的,可用赤石脂禹餘糧湯;如屬清
濁不分,小便不利的,可用五苓散,小便一利,便可減少大便中水分,有利於下
利不止的治療。鄭氏認為全是誤下所致,理中是不易良法,理中內加桂、苓、砂、
半是絕妙法,亦可遵從。

赤石脂禹餘糧方(校補)

赤石脂一斤(碎) 太一禹餘糧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柯韻伯雲:“大腸之不固,仍責在胃,關門之不緊,仍責在脾,此二味皆土
之精氣所結,能實胃而澀腸,凡下焦虛脫者,以二物為末,參湯調服,最效”。
此方亦可用於大腸咳嗽,咳則遺矢。李東垣謂:“固澀止咳”。

三十四、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鞭,嘔吐而下利者,大柴
胡湯主之。原文 165

鄭 論 按傷寒發熱,有風傷衛之發熱,寒傷營之發熱。出汗,


理中者,理中焦:說明理中湯的作用是調理中焦脾胃。

下焦:是指病在下部。

·60·
傷寒恒論卷二

有風傷衛之出汗,有陽明熱甚之出汗,有少陰亡陽症之出汗。而此只
雲:發熱汗出不解,是用桂枝解表之劑而出汗不解乎?是用麻黃解表
而發熱汗出不解乎?此中全無實據。言陽越於外發熱也可,言汗出亡
陽也可。又雲:心中痞鞭,嘔吐下利,全是太陰病情,則於太陽症不
合,至於大柴胡湯,則更屬不合也,學者盍察之。

【闡 釋】此條鄭氏提出種種疑問,以及心中痞鞭,嘔吐下利,證屬太陰,
皆值得學者辨證時深思,大柴胡湯為和表清裏之劑,與病症不合,不可用矣。舒
馳遠更說:“大柴胡湯不可用,仲景必無此法”。方見“過經不解”一條。


三十五、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 ,心下痞〔鞭〕,噫氣不

除者 ,旋複代赭石湯主之。原文 161

鄭 論 按傷寒病,至用汗、吐、下三法,外病已解,而見心下
痞,噫氣不除者,由或汗、或吐、或下,傷及胸中之陽,以致濁陰上
幹,逆於心下,阻其升降之氣機而為噫。原文以旋複代赭石湯主之,
實屬至當之法。

【闡 釋】本條為傷寒大邪解後,虛氣作痞的治法。鄭氏釋“噫氣不除者,
傷及胸中之陽,以致濁陰上幹,逆於心下,阻其升降之氣機而為噫”。實屬至當,
主以旋複代赭石湯,為確切不易之方矣。

旋複代赭石湯方(校補)

旋複花三兩 人參二兩 生薑五兩 代赭一兩


甘草三兩(炙)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曰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以人參、甘草養正補虛,薑、棗和脾養胃,半夏以蠲飲降濁,更以代赭
石之重,使之斂浮鎮逆,旋複花之辛,用以宣氣滌飲。濁降則痞鞕可消,清升則
噫氣可除。現多用於慢性胃腸病,胃氣上逆,眩暈嘔吐,胸痞,痰多而粘,食不
下,大便秘結,噎膈反胃等。


解:謂大邪已散去。

噫氣:即飽食息也。俗曰打飽呃。

·6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三十六、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 ,此
② ③
名髒結 ,死。髒結無陽症 ,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
(則)舌上苔
滑者,(而)不可攻也。原文 167、130

鄭 論 兩脅屬肝地面,素有痞連在臍旁,是陰寒久聚于厥陰而
未解,陰邪甚則痛直入陰筋,故決其死。而曰髒結者,肝為陰髒故也。
無陽症,不往來寒熱,其人安靜,舌滑苔,則是陰症之實據,言不可
攻,是教人不可妄用藥以攻其結也。

【闡 釋】此條《傷寒論》原書分作兩條:“病脅下素有痞,……此名髒結,
死”。為第一節,此言髒結的痞屬極危候。痞症之結深結久,惟陰無陽,陰氣過
極,陽氣竭絕,故死。第二節為“髒結無陽症……不可攻也。”繼續說明髒結證
的屬性,是純陰無陽,雖有如結胸的鞕滿證狀,慎不可攻,若誤攻之,則犯虛虛
之戒。此條有論無方,前節言死,後節言不可攻。筆者認為可用大劑四逆湯、白
通湯以回陽,或當於十百中挽救一二,亦是盡治病之道而已。

④ ⑤
三十七、問曰:病有結胸 ,有(結髒)
〔髒結〕 ,其狀何如?
答曰:按(則病)
〔之痛〕
,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何為(結
髒)〔髒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

脈小、細、沉、緊,名日髒結,舌上白苔滑者 ,難治。原文 128、129

鄭 論 按結胸、髒結兩症,答曰寸浮、關沉緊;寸浮、關細沉
緊,皆非確論。若寸浮、關沉而不結胸;寸浮、關細沉緊而不髒結,
則又當何說?以餘鄙見,當時胸高突起,結於胸之上部者,可名結胸。
如物盤狀,結於少腹兩側,或在臍旁,可名髒結。然後以脈象參之,
庶為近理。若僅以脈象而論,恐未必盡如是說也,學者須知。

【闡 釋】本條《傷寒論》原書分為兩條。“問曰……名曰結胸也”為一條;
“何為髒結……難治”又為一條。鄭氏說:不能只憑脈辨結胸與髒結,而應結合
證狀參之。如胸高突起,結於胸之上部者可名結胸;如物盤狀,結於少腹兩側,
或在臍旁,可名髒結。必這樣辨結胸與髒結,方為恰當。亦即對證候的診斷,四


入陰筋:指睾丸而言,此指陰莖縮入。

髒結:髒氣結塞不通的意思。

陽症:指發熱、頭痛、身疼、口渴等陽性證狀。

結胸:證候名,主要證狀是心下鞕痛(胃脘部)。

髒結:證候名,證狀與結胸相似,而性質不同,為髒氣虛寒而結。

舌上白苔滑:就是舌上有白色的滑苔。

·62·
傷寒恒論卷二

診缺一不可。


三十八、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 ,脈沉〔而〕緊,心下痛,按
之石鞕者,大陷胸湯主之。原文 135

鄭 論 此條明言熱邪盤聚胸中,以致心下痛,按之如石鞕,故
取大陷胸湯以治之,急欲逐去熱邪之意也。前太陽上篇三十七條內
雲:脈浮者必結胸,此何不見脈浮也?脈沉緊者,必欲嘔,此何不見
嘔也?總之,專以脈定病,決乎〔不〕可,況氣機變化莫測,焉能以
二十八脈象,以定億萬病象乎?學者切不可為脈所囿,則得矣。

【闡 釋】此節乃未經誤下而成結胸之證也。傷寒六七日,寒不外解,而反
化熱入裏,故曰結胸熱實。提出熱實二字,恐人以沉緊之脈而誤認為寒實結胸也。
此證寒化為熱,而與有形之水,搏結於心下,故按之石鞕而痛也。治以大陷胸湯,
瀉熱逐水,得快利,則病自愈矣。鄭氏曰:“專以脈定病,決乎不可。”必需四
診合參,乃能探得病原,辨證處方,斯為得矣(此條舒本列為 38 條,鄭書列為
58 條,按理應列為 38 條,故從舒本將此條移前。鄭書 38 條移為 39 條,以下依
次順移)。

三十九、小結胸(症)
〔病〕
,〔正〕在心下,
(若)按之則痛,脈
浮滑者,
(小者)小陷胸湯主之。原文 138

鄭 論 既名結胸,何分大小,要知有熱結於胸者,有寒結於胸
者,有痰結於胸者,有食結於胸者,總要分辨的確,庶無差錯。若小
陷胸湯,與熱結者宜,而非寒、痰、食所宜,即以原文脈之浮滑而論,
浮主風,而滑主痰,宜是內痰,若小陷胸湯,則未必妥切。

【闡 釋】小結胸症,有熱結於胸者?小陷胸湯為正治之方。若寒結、痰結、
食結於胸者,則非小陷胸湯所宜。筆者在臨症中,對寒結於胸者,用大黃附子細
辛湯;因痰結於胸者,則用苓桂朮甘湯加附子以溫化之;若食積結胸者,選用加
味平胃散。此皆屢用屢效之方也。


結胸熱實:是說結胸證屬熱屬實,與寒實結胸相對而言。

·6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小陷胸湯方(校補)

黃連一兩 半夏半升(洗) 栝蔞實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渣,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用黃連苦寒以清熱,半夏辛燥而祛痰,栝蔞實甘寒滑潤,既可助黃連以
清熱,又可助半夏以化痰,藥力較大陷胸湯為緩,故稱為小陷胸湯。因本方有清
熱、開結、化痰之作用,推廣應用於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疾病,如急慢性胃炎炎、
支氣管炎、肺炎、胸膜炎等呈痰熱結於胸脘之證者。

四十、傷寒十(條)〔餘〕日,熱結在裏,複往來寒熱者,
〔與〕

大柴胡湯(主之)。但結胸(而)無大熱者 ,此為水結在胸脅也,
但(欲)
〔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原文 136

鄭 論 據所稱熱結在裏,是見小便短赤乎?是見大便閉塞乎?
是見舌苔幹黃、大渴飲冷乎?務要有一定實據,原文籠統言之,學者
當于病情處探求,果見大便不利,複往來寒熱者,大柴胡湯可用。又
雲:結胸而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但(欲)〔頭〕微汗,原文
以大陷胸主之,既以無大熱,而為水結胸脅明是中宮不宣,水逆不行;
法宜溫中、健脾、行水為是,若大陷胸湯,斷乎不可。

【闡 釋】熱結在裏,必要有裏熱之實據,複往來寒熱,則大柴胡湯可用。
若水結在胸脅,明是中宮之陽不能傳運,水流入脅而結聚,應如鄭氏所說:“當
溫中、健脾、行水,大陷胸湯斷乎不可”。此證可用理中湯加砂、半、茯苓治之。


四十一、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 ,微嘔,心下支

結 ,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原文 146

鄭 論 按傷寒至六七日,所現仍是太陽表證病情,但有微嘔,
則柴胡桂枝湯可用。至於心下支結,是太陽寒水之氣上逆所致也,當
于方中加茯苓、砂、半,庶為恰切。

【闡 釋】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此是太陽表證未除的現象;同時又現輕


無大熱:指邪熱傳裏,表無大熱。

肢節煩疼:四肢關節疼痛之甚。

心下支結,心下感覺支撐悶結。

·64·
傷寒恒論卷二

微嘔吐,並感覺心下支撐悶結,此即少陽證之輕者。兩經證狀都比較輕微,所以
用桂枝湯、柴胡湯各取原方之半,雙解兩經之邪。

柴胡桂枝湯方(校補)

桂枝一兩半(去皮) 黃芩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藥一兩半 大棗六枚(擘) 生薑一兩半(切)
柴胡四兩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本雲:人參湯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
胡黃芩,複如柴胡法,今用人參,作半劑。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此小柴胡與桂枝湯兩方各半合劑而成。桂枝湯疏通營衛,解太陽之邪,則發
熱、微惡寒、支節煩疼除;以柴胡湯和少陽半表半裏之邪,則微嘔、心下支結自
愈。現推廣應用以治感冒,瘧疾、在表之風濕性關節炎,凡與本方病機相符者,
均可使用。

四十二、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
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原文 107

鄭 論 按此條果係下證,下則病去無遺,何至有胸滿煩驚,小
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能轉側者?明是下傷胸中之陽,以致濁陰
上泛,而為胸滿煩驚者,心腎之陽為下所傷也。小便不利者,下焦之
陽衰,不能化下焦之陰也。譫語者,濁陰上閉神明昏亂也。一身盡重
不能轉側者,少陰之陰寒甚,而無陽以化也。法非四逆、白通不能了。
若原文之方,決不妥當

【闡 釋】鄭氏對此條,其見解獨特,與歷代注家不同。果係下證,下之則
病去無遺,何致有胸滿煩驚,小便不利等證狀,明是傷及中下焦之陽,柴胡加龍
骨牡蠣湯則非對症之方。而又當用四逆、白通以扶中下焦之陽,則諸證自愈。筆
者信之而不疑。

·6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校補)

柴胡四兩 龍骨、黃芩、生薑(切) 鉛丹、人參、桂枝(去


皮) 茯苓各一兩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黃二兩 牡蠣一兩半(熬)
大棗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碁子,更煮一兩沸,去渣,溫服一升。本
雲柴胡湯,今加龍骨等。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係柴胡桂枝二湯合方,去芩、芍、甘草,加龍骨、牡蠣、茯苓、大黃、
鉛丹。柴胡、桂枝解外而除身重,龍、牡、鉛丹鎮內而止煩驚,大黃和胃氣止譫
語,茯苓利小便,人參、薑、棗益氣養營,扶正驅邪。如是則錯雜之邪,庶可內
外盡解。本方有和解少陽,疏肝和胃,清熱鎮驚之作用。多用於治療神經系統方
面的病證;或肝膽氣鬱、驚痰,與治癲癇多效。

① ②
四十三、傷寒脈結代 ,心動悸(者) ,炙甘草湯主之。
(一名
複脈湯)
〔脈〕按之來緩,
(而)時一止複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
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日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
能自還,因而複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為)〔必〕難
治。原文 177、178

鄭 論 據脈而論,結促之止,止無常數,代脈之止,止有常數。
結促之脈,病尚可治者多,而代脈之見者,十難九痊,仲景以複脈湯
主之,亦是盡治病之道而已。

【闡 釋】心血不足,心陽不振,則脈見結代。兩脈的特徵,都是脈的搏動
間有歇止。結脈之止無常數,或三五至一止,旋又八九至一止,旋二三十至一止,
前後參差,無一定之止也。代脈止有定規,如十五至處歇止,其第二候亦在十五
至歇止,第三候仍在十五歇止,謂之止有定數。這兩種脈都為氣血虛憊,而脈之
搏動正常,都是陰陽營衛調協之功。倘陰陽失調,氣血因虛不能正常運行,皆屬
難治。筆者在臨症中,脈見結者,除用炙甘草湯外,並用大劑回陽飲扶陽驅陰治
之而愈。至代脈者,甚屬罕見,雖用大劑四逆、炙甘草湯之類,收效甚微。誠如
鄭氏所說:“結促之脈,病尚可治者多,而代脈之見者,十難九痊”。非虛語矣。


脈結代:是結脈和代脈的並稱。景嶽說:“脈來忽止,止而複起,總謂之結。”代者更代之意,于平脈中
忽見軟弱,或乍疏乍數,或斷而複起,均名為代。

心動悸:心臟築然悸動。

·66·
傷寒恒論卷二

炙甘草湯方(校補)

甘草四兩(炙) 生薑三兩(切) 人參二兩 生地黃一斤


桂枝三兩(去皮) 阿膠二兩 麥門冬半升(去心) 麻仁半升
大棗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
三服。一名複脈湯。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以炙甘草為君,養胃益氣,人參補氣,桂枝通陽,生地、麥冬、麻仁、
阿膠養陰補血,薑、棗調和營衛,又加清酒通經隧,則脈複而悸自寧矣。據現代
藥物之研究,甘草有強心的作用,故以為主藥。其方具有滋陰生血,補氣複脈之
功。後世滋補方劑,多從此方化裁而出。本方氣血雙補,陰陽兩調,為治心動悸、
脈結代首選方。現推廣用來治心血管疾病,如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凡心肌
炎、冠心病、風心病,肺心肺、以及冠狀動脈硬化、主動脈硬化等,只須見脈結
代、心動悸者,均可採用。而在應用時,當根據病證偏陽虛或偏陰虛進行加減,
如偏于陽虛者,可加附片、黃芪、肉桂;偏于陰虛者,可加枸杞、山藥。


四十四、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 不止,身疼痛者,急

當救裏;
(複)
〔後〕身疼痛,清便 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
湯,救表宜桂枝湯。原文 91

鄭 論 救表救裏兩法,頗與病符,不再贅。

【闡 釋】表證誤下後,裏氣大虛,此指腸胃虛寒,竟至完穀不化,其嚴重
程度可知,此時雖有身疼痛之表證,亦不暇顧及。因裏氣虛寒,如再行解表,必
將造成虛脫之危候,故急當用四逆湯以救裏。俟大便正常,尚有身疼痛等表證,
再用桂枝湯以解表。

四逆湯方(校補)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四逆湯一方,乃回陽救逆之主方。乾薑、附子為純陽大熱藥,附子是一團烈


清穀:清古與“圊”通,清穀就是腹瀉而食物不化的意思。

清便:就是解大便。

·67·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火也。凡人一身,全賴一團真火,真火欲絕,故病見純陰。仲景用之以補先天欲
絕之火種,故用之以為君。乾薑辛烈溫散,能蕩盡陰邪之阻塞,使附子能直入根
蒂,火種復興,而性命立複,故曰回陽。陽氣既回,若無土覆之,光焰易熄,雖
生不永,故繼以甘草之甘,以緩其正氣,緩者即伏之之意也。真火伏藏,命根永
固,故得重生也。《傷寒論》原文治下利清谷,三陰厥逆,惡寒,脈沉而微者。
前哲謂:寒病多為陽虛,而四逆湯亦不獨為少陰立法。凡太陽病脈沉與寒入三陰
及一切陽虛之證,俱能治之。鄭氏在《醫法圓通》中說:“少陰為水火交會之地,
元氣之根。四逆湯不專為少陰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備”。隨即舉出其
圓通應用法:
(l)治頭腦冷,
(2)治氣喘痰鳴,
(3)治耳腫皮色如常,
(4)治舌
黑唇焦,不渴少神,
(5)治喉痛、畏寒、腳冷,
(6)治喉痛、身大熱、面赤、目
瞑、舌冷,
(7)治吐血困倦,
(8)治齒縫流血,
(9)治朝食暮吐,完穀不化,
(lO)
治足心夜發熱如焚,不渴尿多,
(11)治面赤發熱,汗出抽掣,
(l2)治大便下血,
氣短少神,
(13)治頭搖,面白少神,
(14)治背冷目瞑,
(15)治舌腫鞕而青,
(16)
治唇腫而赤,不渴,(17)治鼻涕如注,面白少神,(18)治尿多,
(19)治周身
發起包塊,皮色如常,
(20)治周身忽現紅片如雲,不熱不渴,
(21)治發熱、譫
語、無神、不渴,
(22)治兩目白睛青色,
(23)治兩目赤霧縷縷,微脹不痛。最
後鄭氏說:“此方功用頗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數百種病,因病加減,其功用
更為無窮。余每用此方,救好多人,人咸目余為姜、附先生。”的確,對於四逆
湯能起死回生作用的重現,與善用之而活人無算,直可說是前無古人。筆者在臨
床中,細思此方既能回陽,則凡世之一切陽虛陰盛為病者,皆可服也,何必定要
見四肢厥逆,腹痛下利,脈微欲絕等症而始用之,一見是陽虛症,而即以此方在
分兩輕重上斟酌,效如桴鼓,從未發生任何副作用,實由鄭氏三書之教導也。

四十五、傷寒下後,心煩腹滿,
(起臥)
〔臥起〕不安者,梔子厚
朴湯主之,原文 79

鄭 論 按下後,至心煩腹滿,起臥不安,總緣下傷中宮之陽,
遂至濁陰上壅,而為腹滿,脾胃之精氣,不能上輸於心,故心煩,此
病理應溫中扶陽,何得更行清熱破滯之品,庶覺不合。若果係熱邪,
下後而仍舊彌漫,有熱象可憑,則原文定不可少,學者須知。

【闡 釋】下後至心煩腹滿,起臥不安,誠如鄭氏所說,有兩種不同情況。
下傷中宮之陽者,應溫中扶陽,理中湯是也。下後熱邪彌漫,有熱象可憑,方可
用梔子厚朴湯

·68·
傷寒恒論卷二

梔子厚朴湯方(校補)

梔子十四個(擘) 厚樸四兩(炙,去皮) 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黃)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張隱菴雲:“梔子之苦寒,能泄心中之煩熱,厚朴之苦溫,能消脾家之腹滿,
枳實之苦寒,能解胃中之熱結。”合之則清熱除煩,氣行則滿自解。

四十六、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
湯主之。原文 80

鄭 論 按大下非微下可比,既稱大下,豈有邪下而不去之理
乎?尚見身熱微煩,吾恐陽從外脫,已在幾希,若更吐之,能不速其
亡乎?

【闡 釋】大下之後,損及脾胃之陽,形成中焦有寒。從條文中看,身熱不
去,微煩,此上焦有熱。治以梔子清上熱,即所以除煩,乾薑溫中散寒。筆者不
知鄭氏所指“若更吐之,能不速其亡乎”之意也!

梔子乾薑湯方(校補)

梔子十四個(擘) 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梔子苦寒,清熱除煩;乾薑辛熱,溫中散寒。寒熱異性,功用不同,有是病
即用是藥,有何不可。此為寒熱並用之方劑,亦即溫清兩行的治法。至方後所雲:
“得吐者止後服”。此不通之論,宜刪去。


四十七、1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 ,

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 ,梔子豉
湯主之。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儂
③ ①
,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 ,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


結痛:是一種支結而痛,由胸中窒塞不通進一步發展而成。

煩熱:胸中煩悶而熱的感覺。胸中窒:胸中痞塞不舒的感覺。

懊濃:虛煩之劇,自覺心中煩亂不寧。

·6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生薑豉湯主之。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 ,不可與服之。原文 78、
77、76 後段、81

鄭 論 按傷寒(病)四十七條內,用汗、吐、下三法,所用方,
總以梔子豆豉湯、梔子甘草豉湯、梔子生薑豉湯。以餘所見,務要果
有熱象足征,方可酌用。設若下後發熱,而有陽從外越者,因發汗而
有陽外出者,因吐後氣機因而上浮者,此中大有經權,學者切勿以梔
豉等湯,定為可恃也,汗下定要下細探求。

【闡 釋】鄭氏將《傷寒論》原書 76 條後段及 77 條 78 條 81 條合成 47 條,


其所述皆是汗吐下後餘熱留擾胸隔的證狀與治法,最後一節為用梔豉湯的禁例。
以上諸方之應用,務要果有熱象足征,否則不要輕投。若下後發熱,有陽從外越
者;因發汗而有陽外出者,因吐後氣機上浮者。必須細心探求辨證,故鄭氏告誡
切勿以梔豉等湯,定為可恃也。

梔子豉湯方(校補)

梔子十四個(擘)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渣,分為二服,溫先
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甘草豉湯方(校補)

梔子十四個(擘) 甘草二兩(炙) 香豉二兩(綿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溫
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方(校補)

梔子十四個(擘) 生薑五兩 香豉四合(綿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薑,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溫
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按梔豉湯一方,乃坎離交濟之方,非湧吐之方也。夫梔子色赤、味苦、性寒,
能瀉心中邪熱,又能導火熱之氣下交於腎,而腎臟溫。豆形象腎,製造為豉輕浮,
能引水液之氣上交於心,而心臟涼。一升一降,往來不乖,則心腎相交矣。仲景


少氣:呼吸時若不能接續的意思。

舊微溏:指病人平素大便溏薄。

·70·
傷寒恒論卷二

以此方治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心中懊儂者,是取其有既濟之功。由於方後
注雲;“得吐者,止後服”,故許多注家據此說本方為湧吐之劑,名醫家如柯韻
伯、汪昂亦因襲其說,以訛傳訛,越錯越遠。獨不思仲景既列此方於汗、吐、下
後虛煩之證,猶有複吐之理哉!梔子生薑豉湯即梔子豉湯加生薑一味,由於在梔
子豉湯證的基礎上有嘔的兼證,所以加生薑以降逆止嘔,如梔豉湯有催吐作用,
仲景又為何選用梔子生薑豉湯來止嘔耶?如果少氣無力則梔子豉湯中加甘草以
補中益氣。上三方後皆雲:“得吐者止後服”,皆已刪去。


四十八、下之後,複發汗,必振寒 ,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
外俱虛故也。原文 60。

鄭 論 按汗、下兩法,皆在要有可汗、可下之(列)
〔例〕
,當
汗而不汗不可,當下而不下亦不可,汗、下均是祛邪之良法,若汗、
下而不去,則正必虧,汗則傷陽,下則傷陰,陰陽兩傷,豈有脈不細
而不振寒者乎?原文故稱內外俱虛,此刻只宜大固元氣,不可疏忽。

【闡 釋】下之虛其裏,汗之虛其表,是陰陽俱虛。振寒、脈微是陽氣虛,
脈細是陰血不足。汗下後見此脈證,為內外俱虛之危候,當以陽虛為主。鄭氏謂
此刻只宜大固元氣,不可疏忽。筆者認為應以四逆加人參湯主之,四逆以回陽,
人參益陰。

四十九、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燥)
〔躁〕
,不得眠,夜而安
靜,不(吐)〔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
湯主之。原文 61

鄭 論 按汗下太過,足以損傷元氣,至晝而煩(燥)
〔躁〕
,不
得眠,其表陽之虛也明甚。但陰陽之道,晝宜不眠,從陽也,夜而安
靜,從陰也。今病晝煩(燥)
〔躁〕
,是傷在陽分一面,夜而安靜,是
未傷在陰分一面。不眠者,是煩(燥)〔躁〕已極,不能仰臥片時之
意也。原文以附子乾薑湯主之,實屬妥切。

【闡 釋】下後又汗,內外陽氣大虛,陰邪獨盛,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
靜,正是陽虛陰盛的表現。繼提出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充分證明不是陽
經熱證的煩躁,而是陽氣大虛,陰寒獨盛的煩躁。用乾薑附子湯大辛大熱以回陽,
單刀直入為不易之法也。


振寒:振栗惡寒的意思。

·7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乾薑附子湯方(校補)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頓服 ①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是四逆湯去甘草而成,乾薑、附子是辛熱回陽藥味,由於陰寒特盛,陽
氣大虛,故不用甘草,以免牽制薑、附回陽祛寒之功,方比四逆湯為峻。凡有少
陰病見證、其中煩躁一證晝甚夜較安靜為特出者,適用本方。

五十、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浮)
〔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
草湯主之。原文 67

鄭 論 按此由吐、下,傷及胸中之陽,以致濁陰上幹,逆於心
下,氣逆上沖太甚,故頭眩,發汗傷陰,筋脈失養,故見筋惕肉瞤之
狀,此刻只宜大劑扶陽,若原文之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恐力不足以
當此任。

【闡 釋】傷寒吐、下後傷及胸中之陽,而水飲上逆,身為振振搖者,此說
明不可汗,發汗則犯虛虛之禁。鄭氏謂只宜大劑扶陽,若原文之茯苓桂枝白朮甘
草湯,恐力不足以當此任。筆者認為可原方加附片,或用茯苓四逆湯亦可。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沁方(校補)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去皮) 白朮、甘草各二兩(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按苓桂朮甘湯一方,乃化氣行水之方也。夫桂枝辛溫,能化膀胱之氣,茯苓、
白朮健脾除濕。化者從皮膚而運行於外,除者從內行以消滅於中,甘草補土又能
制水。除用以治本條陽虛水停之心下滿頭眩等證外,筆者用治一切脾虛水腫及痰
飲咳嗽、哮喘,皆取得滿意療效.現代有人用以治高血壓、腦震盪、帶下、潰瘍、
風濕性關節炎及心力衰竭諸病,均取得較好效果。

五十一、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鞭,


頓服:猶言一次服。

·72·
傷寒恒論卷二


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經脈動(搖)
〔惕〕者,久而成痿 。原
文 160

鄭 論 按汗、吐、下以致虛煩,脈微,元氣之衰可知,至八九
日,心下痞鞭,經脈動,原文以為久而成痿,此全是虧損太過,寒水
彌漫,陰逆上沖,故見脅下痛,與咽喉眩冒,經脈動者,皆汗、下、
吐傷及血液,以致筋脈失養,成痿者,言氣衰而不振也。

【闡 釋】吐下後又複發汗,陰陽氣血俱虛,不能濡養筋脈,久而成痿。鄭
氏曰:“此全是虧損太過。”但此處所指之痿,與雜病中的濕痿、寒痿、熱痿是
不完全相同的,故治法亦不相同。仲景對此條雖未出方治,但根據從證測藥的法
則,以及與上條之苓桂朮甘湯證頗有相同之處。筆者認為即可用上方重加附子合
當歸補血湯治之,庶幾合拍。

五十二、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

當下之,不可餘藥 ,宜抵當丸。原文 126

鄭 論 (具)〔據〕喻嘉言先生雲:傷寒蓄血,較中風蓄血,
更為〔凝〕滯,故變湯為丸,而連渣服之,所以求功于必勝也。

【闡 釋】此節乃蓄血之輕證也。傷寒有熱,少腹滿是邪在下焦,應小便不
利,今反利者知為有瘀血之候也,宜抵當丸緩下之。

抵當丸方(校補)

水蛭二十個(熬) 虻蟲二十個(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
上四味,搗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 ③,若不下者更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藥物完全和抵當湯相同,其方解可參閱抵當湯條。但因改為丸藥劑型,
藥物吸收緩慢,故其下血破瘀的作用,比抵當湯為和緩,但較之桃仁承氣湯的藥
力,則仍為猛烈。


五十三、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持)
〔搏〕 ,身體煩疼,不能自


痿:是一種證候的名稱,主要證狀是兩足軟弱不能行動。

不可餘藥:不可用其他的藥。

晬時:周時也,從今旦至明旦。

·7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
鞕,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原文 174

鄭 論 按身體煩疼,乃風濕之的候,不能轉側,乃濕邪流入關
節,阻滯之征,不嘔不渴,脈虛浮者,濕邪之驗,原文以桂枝附子湯,
溫經散寒除濕之意。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由中宮氣弱,不能輸
津液於大腸,故大便鞕,小便自利,加白朮者,培中土之意,實為妥
貼。

【闡 釋】所謂風濕病,就是風邪與濕邪合併為病。風為陽邪,風淫所勝,
則周身疼煩,濕為陰邪,濕淫所勝,則肢體重,難於轉側。治以桂枝附子湯,乃
溫經散寒除濕之意也。若小便自利,是濕邪能從下泄,所以大便變鞕,濕邪既欲
下泄,即當因勢利導,所以去解表之桂枝,加燥濕健脾之白朮。濕去則津液自還,
而大便之鞕結者自調。

桂枝附子湯方(校補)

桂枝四兩(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

去桂加白朮湯(校補)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白朮四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複服之,
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朮,並走皮內,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法當
加桂四兩。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鞭,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鞭,小便不利,當加桂。
附子三枚恐多也,虛弱家及產婦,宜減服之。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桂枝辛溫,驅在表之風邪,附子辛熱,逐在經之濕邪,甘草、大棗、生薑,
辛甘化陽,相互配合以和營衛,五味成方,具有祛風溫經,助陽散濕作用,為風
濕盛於肌表之主方。本方治風濕相搏的身體疼煩,桂枝與附子用量特重。附子小
量,則溫經回陽,大量則力能鎮痛。本方用附子三枚,而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只用附子一枚,所以主治完全不同。本方減去桂枝之走表,加上白朮之燥濕健脾,
用以治風濕病,見有大便鞕,小便自利者,主要作用是使濕邪從小便而出。筆者


風濕相搏:猶言風濕並至,風濕交作的意思。

·74·
傷寒恒論卷二

常用此二方治風濕痹證(即風濕關節炎),但劑量重,有時附子用量達 250 克,
白朮 100 克,取得滿意效果。

五十四、風濕相(持)〔搏〕,骨節疼(痛)〔煩〕掣痛(而)不

得屈伸 ,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
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原文 175

鄭 論 按風濕相〔持)
〔搏〕
,明風與濕阻滯經脈,以致疼痛不
能屈伸。近之則痛劇者,風濕之邪甚也。汗出〔短〕氣,小便不利者,
太陽為風所擾,氣機不得下降,以致汗出而小便不利,惡風者,太陽
風傷衛之驗也,不欲去衣者,濕氣滯內之驗也。或身微腫者,風邪之
實據也。原文以甘草附子湯主之,實屬恰切。余意方中再加防風、雲
苓,更覺功速。

【闡 釋】本條是風濕留注關節的證狀與治法。其證狀比上條更重篤,上條
疼痛僅不能轉側,這條更不得屈伸,近之則劇痛;上條小便自利,這條小便不利”
上條不嘔不渴,這條汗出短氣。短氣、身微腫、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都是
心陽衰弱的徵象,亦即真陽之氣化不行,則當以甘草附子湯主之。鄭氏認為方中
再加防風、雲苓,更覺功速。蓋前者以祛風,後者以除濕矣。

甘草附子湯方(校補)

甘草二兩(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朮二兩 桂枝四兩(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止
複煩者,將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始。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附子辛熱,用以溫經扶陽,除濕,白朮苦溫,燥脾化濕,桂
枝辛溫合附子白朮同用,能溫表陽而固衛氣,甘草甘溫,甘能緩和諸
藥,使猛烈的藥物,緩緩發揮其作用。風濕之邪,留注在關節之內,
若徒恃猛力驅散,風邪易去,而濕邪不易盡除,故用甘草為君藥以名
方,豈能忽視甘草之作用哉!筆者常用此方加味治療風寒濕邪留著關
節之痹證。患者大多惡風、特別怕冷,骨節抽掣疼痛,不得屈伸,短
氣,小便不利,舌苔白滑,脈沉細。此表裏陽氣皆虛,致邪凝滯關節


掣痛:痛有牽引的感覺。

·7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不解,用大劑甘草附子湯治療,甘、附用量有時各至 250 克,如鄭氏


所言,有時加茯苓、防風,雖十數年之頑疾,亦獲滿意效果。

五十五、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裏,不解
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原文 259

鄭 論 既稱發汗已,而曰身目為黃,明言此為陰黃,而非陽黃
也。陽黃有熱形可征,此無陽象實據,故曰寒濕中求之,明言陰黃無
疑。法宜溫中除濕為主。

【闡 釋】寒濕在裏而成的黃疸,是為陰黃,病屬太陰,與濕熱在裏的發黃,
是為陽黃,病屬陽明,自屬不同。陰黃是脾胃中陽不足,寒濕內困,其黃晦暗,
並有裏寒見證,至其治法,鄭氏雲:“法宜溫中除濕”。筆者常用附子理中湯加
茵陳治之,屢用屢效者。

五十六、傷寒,瘀熱在裏,身必發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
原文 262

鄭 論 按瘀熱在裏,未必盡成發黃之症,是必有濕邪相湊方成。

【闡 釋】本條是外有寒邪,內有濕熱,鬱蘊不解的發黃證治。原文敘證甚
簡,從方劑的作用來理解,必有一系列的表證存在,如頭疼體痛,惡寒無汗等,
因病勢偏重於表,故宜兼汗解以治之,清利濕熱亦不可少,此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之所以立也。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校補)

麻黃二兩(去節) 連軺二兩 杏仁四十個(去皮尖)赤小豆一升


大棗十二枚(擘) 生梓白皮一升(切) 生薑二兩(切) 甘草二兩(炙)
上八味,以潦水一鬥 ①,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渣,分溫三服,
半日服盡。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方中麻黃、杏仁、甘草、生薑、大棗以發散表邪,赤小豆、連招、生梓白皮
以清泄濕熱,主要使濕熱鬱蒸之邪從表而散。此表邪未解,癖熱在裏的陽黃治法。

五十七、傷寒七八日,身黃如(紫)〔橘子〕色,小便不利,腹


潦水:李時珍雲“潦水乃雨水所積”,取其味薄不助濕氣而利熱。

·76·
傷寒恒論卷二

微滿者,茵陳篙湯主之。原文 260

鄭 論 此明主濕熱在裏,薰蒸而成,若小便利,則必不能發黃。
因小便不利,濕熱之氣不得下趨,故成此候。而曰腹微滿者,太陽蓄
尿之驗也。原文以茵陳篙湯主之,妥切。但此為蓄尿發黃,而非陽明
發黃,原方可加入五荃方中,庶無大謬。

【闡 釋】本條是濕熱發黃,當以清熱利濕為治療準則。由於濕熱鬱蒸在裏,
不得外達,又小便不利,濕熱不下行,故發黃,以茵陳篙湯主之,甚為恰切。鄭
氏更進一層曰:“腹微滿者,太陽蓄尿之驗也”。此太陽腑證中之蓄尿證發黃,
而非陽明發黃,故應原方加入五苓散,其效更佳,筆者從之。

五十八、傷寒身黃發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原文 261

鄭 論 此言身黃發熱,而在太陽,並非陽明,必是太陽之氣,
拂郁於皮膚,而成此候,原文以梔子柏皮湯,是從小便以逐邪之意也。

【闡 釋】本條之身黃發熱,亦濕熱鬱蒸所致,但沒有腹微滿的裏證,又沒
有惡寒體疼的表證。梔子柏皮湯為清熱泄濕之劑,俾邪從小便而去,濕去熱清,
黃亦自愈。

梔子柏皮湯方(校補)

肥梔子十五個(擘) 甘草一兩(炙) 黃柏二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渣,分溫再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梔子苦寒,瀉三焦火,通利小便,治心煩懊儂,鬱熱結氣;黃柏苦寒,善於
清熱除濕。甘草甘溫,和胃保脾,緩苦寒之性。三味成方,為清泄濕熱之劑,使
邪從小便而去,濕去熱清,黃亦自愈。

·77·
傷寒恒論卷三

傷寒恒論卷三

凡風寒兩傷營衛之證,列於此篇,計二十四法
太陽下篇 (據舒本校增)

一、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

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 ,

筋惕肉膶 ,此為逆也。原文 38

【闡 釋】鄭書原文無此條,據舒本太陽下篇一條,《傷寒論》原書辨太陽
病脈證並治上 38 條校補。鄭書一、二、三、四條,挨次校為二、三、四、五條,
而鄭書原五條全文與三條同,應刪去。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
無汗,此麻黃湯證也。煩躁一證,即是此節大眼目。當知此煩躁,係風邪遏閉於
胸中,與少陰亡陽之煩躁,陽明熱越之煩躁不同。蓋太陽主皮毛,肺亦主皮毛,
此風邪不得外泄於皮毛,所以內搏於肺也。治以大青龍湯,于辛溫發汗之中,而
加以重鎮之石膏,其意在內以平風清熱,外以發表助津液也。若脈微弱,汗出惡
風者,雖內有煩躁之證,亦不可用大青龍湯之峻劑,若誤服之,必亡陽,而使陰
陽之氣,不相順接,而先現厥逆,以致筋惕肉膶。筋惕者,筋戰慄而如恐懼之象,
肉膶者,肉跳動而有不安之形,欲救其誤,非真武湯不可。

大青龍湯方(校補)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末,內諸藥,煮以三升,去渣,溫服一升,
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 ③。一服汗者,停後服,若複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
躁,不得眠也。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由麻黃湯加味而成,此麻黃證之劇者,是發汗之峻劑,倍用麻黃,佐桂
枝、生薑辛溫以發散在表之風寒,加石膏辛寒以除煩熱,甘草、大棗和中以資汗
源,共奏解表清裏之功。柯韻伯謂:“兩青龍俱治有表裏證,皆用兩解法,大青


厥逆:指四肢厥冷。

筋惕肉膶:就是筋肉跳動,由於亡陽脫液,筋肉得不到煦濡所致。

溫粉粉之:相當於用爽身粉,可以吸收汗液,
《孝慈備覽》撲身止汗法,麩皮糯米粉二合,龍骨牡蠣二兩,
共為極細末,以疏絹包裹,周身撲之,其汗自止。

·7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龍是裏熱,小青龍是裏寒,故發表之藥相同,而治裏之藥則殊也。”《金匱》用
以治溢飲,現今推廣治感冒、肺炎、哮喘、胸膜炎等表裏俱實之證而裏熱較甚者,
多獲滿意效果。


二、傷寒脈浮緩,身不(痛)
〔疼〕
,但重,乍有輕時 ,無少陰

證者 ,大青龍湯發之。原文 39

鄭 論 按大青龍湯,乃風寒兩傷營衛,煩躁發熱之主方。此言
脈浮緩,並無身疼發熱,而曰身重乍有輕時,論身重乃少陰之征,而
曰乍有輕時,卻又非少陰的候,此為大青龍湯,實不恰切,學者宜細
心求之。

【闡 釋】發熱惡寒,無汗煩躁,乃大青湯之主證。此則不言主證,但言脈
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證狀,還不足以為用大青龍湯的依據。故鄭氏說:
“此為大青龍湯,實不恰切”。值得學者深思。

三、太陽病,脈浮〔緊〕
,〔無汗〕
,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
表證仍在(者),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熱)[煩]目瞑
③ ④
劇者必衄 ,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原文 46

鄭 論 按此條既稱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者,固當發其汗,既
服藥已微除,微字是發汗邪衰而未盡解之意,複見其人發熱,目瞑,
劇者必衄,衄則邪必外出,故仍以麻黃湯隨機而導之之意。此條設若
不衄,更見發熱目瞑劇者,又當于陽越於外求之。求之奈何?於口之
飲冷飲熱判之,人之有神無神,脈之有力無力,二便之利與不利處求
之,切切不可死守原文,當以不執方為要。

【闡 釋】“此條設若不衄,更見發熱目瞑劇者,又當于陽越於外求之”,
此又鄭氏獨特之見解。醫者則當按《醫理真傳》辨認一切陽虛證法辨之,以回陽
收納為是,大劑四逆湯治之。

四、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原文 55


乍:忽然也,猝也。

無少陰證:沒有少陰陰盛陽虛的證候。

目瞑:目不明也,就是目合懶開的意思。

衄:鼻腔出血曰衄。

·80·
傷寒恒論卷三

鄭 論 按此條乃(傷寒)〔寒傷〕營之的候,其人能大汗出而
邪可立解,則不致衄,衄出,即汗出也,故以麻黃湯治之,是隨機而
導之之意,俾邪盡出無遺,真上乘法也。

【闡 釋】傷寒脈浮緊,用麻黃湯發汗,使外邪從汗而解。今當汗不汗,則
邪無從出,壅閉陽絡,迫血妄行,因而致衄。衄出即汗出而解。但表實之傷寒不
因衄出而解,仍應以麻黃湯治之,此即鄭氏“隨機而導之之意,俾邪盡出無遺。”

五、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原文 47

鄭 論 此係與上同,毋容再論。

【闡 釋】本條是太陽傷寒麻黃湯證。因熱盛而致衄,雖未服藥,亦可能邪
隨衄解而病自愈。蓋血之與汗,異名同類,不從汗解,則從衄解,其義相同。又
本條與三條四條俱為表實證的衄血,但本條是未經服藥的衄血,其病邪隨衄而
解,故曰“自衄者愈”。四條是因失治衄血,衄後病邪仍未解,脈證如故,仍以
“麻黃湯主之”。三條是已經服藥,邪熱較盛的衄血,其邪亦隨衄而解,故而“衄
乃解”。


六、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 ,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
② ③
人不嘔,清便欲自可 ,一日二三度發。
(而)脈微緩者 ,為欲愈也;

脈微而惡寒〔者〕
,此陰陽俱虛 ,不可更發汗、更吐、
〔更〕下也;

面色反有熱色者 ,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
麻黃各半湯。原文 23

鄭 論 此條既稱八九日,未有不用發散祛邪之方,據所言如瘧

狀,如瘧者,似瘧而非真瘧之謂也。雖現熱多 寒少,而其人不嘔,
清便自可,以清便二字核之,與脈之微緩核之,則內無的確之風熱,
明是發解太過,必是陽虛似瘧無疑,法宜扶陽溫固為是。又曰脈微而
惡寒者,為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吐、下也。明明此非青龍湯、麻
(黃)〔桂〕各半湯的候也。若其人面皮反有赤色,赤色二字,更宜
著眼,恐是(帶)
〔戴〕陽,苟非(帶)
〔戴〕陽,果現脈浮緊,未得


如瘧狀:寒熱發作的情況,好象瘧疾一樣。

清便欲自可;清同圊,清便欲自可,就是大小便尚能如常的思。

熱色:就是紅色。

陰陽俱虛:這裏的陰陽,指表裏言,謂表裏都虛。

脈身微緩:微與洪相對,緩與緊相對,微緩就是不洪不緊而柔和的意。

·8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小汗,而致身癢疼者,方可與麻(黃)〔桂〕各半湯,學者雖于一症
之中,前後參究,方可與論傷寒,讀傷寒也。

是屬陽症熱多,定現口渴飲冷,舌必有黃苔,熱時必揭去衣被,
小便必赤,若似瘧則無此等病情。(頂批)

【闡 釋】本條為太陽病八九日不解,可以有三種不同的轉變,但鄭氏特別
指出:“明是發解太過,必是陽虛似瘧無疑,法宜扶陽溫固為是”。又“若其人
面皮反有赤色,更宜著眼,恐是戴陽”。筆者認為前者可用黃芪建中湯治之,後
者用白通湯。邪鬱久未得出小汗,而身癢疼者,方可與麻桂各半湯,取其微汗而
解。

桂枝麻黃各半湯(校補)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 芍藥、生薑(切)甘草(炙)麻黃各一兩(去
節) 大棗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
合。本雲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並為六合,頓服,將息如上法。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桂枝湯為協和營衛之劑,用治太陽病傷風;麻黃湯乃開表逐邪,發汗之峻劑,
用治太陽病傷寒。風寒同時並傷營衛,則合二方治之,肌表兩解。因劑小量輕,
如此既得小汗祛邪之功,又無過汗傷正之弊。筆者常用本方治療風寒兩感之咳嗽
有很好療效。

七、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

(更)〔發〕汗,宜(用)桂枝二越婢一湯 。原文 27

鄭 論 此條言發熱惡寒者,邪犯太陽之表也,熱多寒少者,風
邪之盛而寒邪之輕也,以越婢湯治之,取桂枝以伸太陽之氣,(軀)
〔祛〕衛分之風,用石膏以清衛分之熱,用麻黃生薑以散寒,所為的
確之方。但條中言無陽不可發汗,既曰無陽,豈有熱重寒輕之理?豈
有再用石膏、桂、麻之理?定有錯誤。

【闡 釋】鄭注文謂:“但條中言無陽不可發汗,既曰無陽,豈有熱重寒輕


越婢:“婢”與“脾”古字通用,玉函經方後煎法,二“婢”字均作“脾”可證。成無己注:發越脾氣,
通行津液。

·82·
傷寒恒論卷三

之理?豈有再用石膏、桂、麻之理?定有錯誤。”歷代很多注家都隨文順釋,牽
強附會,而鄭氏認為定有錯誤,但未能指出錯在何處?惟章虛穀注曰:“此條經
文,宜作兩截看,宜桂枝二越婢湯一句,是接熱多寒少句,今為煞句,是漢文兜
轉法也。……”曹穎甫訂正:“按宜桂枝二越婢一湯句,當在熱多寒少下,今在
節末,否則既雲不可發汗,猶用此發汗之藥,有是理乎?”章、曹二氏之注,即
可解鄭氏之惑,亦嘉惠後學也。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校補)

桂枝(去皮) 芍藥、麻黃、甘草各十八銖(炙) 大棗四枚〔擘)


生薑一兩二銖(切) 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一升。本
雲當裁為越婢桂枝湯,合之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二分,越婢一分。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即桂枝湯加麻黃石膏而成。桂枝二,仍以和營衛為主,輔以越婢一,取
其辛涼之性,以清泄裏熱而發越郁陽。用於外有表證,裏有鬱熱,還當有裏熱口
渴等現象,亦即熱多寒少。與麻桂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都是桂枝湯的變法,
而其病理機轉,用藥主次都有不同之處,應細心揣摩體會,方不致誤。


八、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 ,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
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原文 25

鄭 論 此條既服桂枝湯,大汗出,而病豈有不解之理乎?既已
大汗而脈見洪大,若再用桂枝湯,能不慮其亡陽乎?條中大字,定有
錯誤,想是服桂枝湯而汗不出,故可以用桂枝湯,方為合理。至形如
瘧狀,是表裏之寒熱尚未盡解,故仍以桂枝〔二〕麻黃一湯主之,俾
邪外出無遺,故決之曰:汗出必解,方為合式。

或者汗出而邪未盡解,脈見洪大,邪仍欲出表之意,理亦不錯,
但大字不能無疑(頂批)。

【闡 釋】鄭注文“既以大汗而脈見洪大,若再用桂枝湯;能不慮其亡陽乎?
條中大字,定有錯誤。”其頂批亦雲:“或者汗出而邪未盡解,脈見洪大,邪仍
欲出表之意,理亦不錯,但大字不能無疑?"曹穎甫對本條訂正為“脈不洪大,
故仍宜桂枝,傳寫者脫去不字耳。”若如此訂正,則可釋鄭書之疑。


脈洪大:脈形盛大如洪水氾濫,但來盛去衰,是其特點。

·8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校補)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 芍藥一兩六銖 麻黃十六銖(去節)


杏仁十六個(去皮尖) 甘草一兩二銖(炙) 大棗五枚(擘)
生薑一兩六銖(切)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一升,
日再服,本雲桂枝湯兩分,麻黃湯一分,合為二升,分再服,今合為一方,將息如前法。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與桂枝麻黃各半湯藥同而量異,麻、杏兩味再減輕,則名桂枝二麻黃一
湯,為辛溫、微發汗之輕劑。其方解可參看桂枝湯、麻黃湯。現今用治風寒感冒
之輕者,但風重於寒,用此方和其營衛,略佐疏表,大多汗出而愈。

九、傷寒不大便六七日,(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
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一者,必衄,宜桂枝
湯。原文 56

鄭 論 按傷寒六七日不大便,有熱結寒結之分,務要察其果係
熱結,方可以大承氣湯施之;頭痛亦必審其腦後,方是太陽的候,有
熱而必兼見惡寒者為確,有不惡寒而獨發熱者為非。又曰其小便清
者,知不在裏而在表也,理宜解表。頭痛而衄者,是邪從外解,仍以
桂枝湯治之,是隨機斡旋之意,真立法之妙也。

【闡 釋】傷寒六七日不大便,頭痛有熱者,此因大便不通,由濁陰之氣與
裏熱上犯,用大承氣下之,熱清濁降,大便通暢,頭痛發熱,隨之而愈。如果頭
痛身熱,而小便清利如常的,雖然不大便六七日,是邪不在裏而仍在表;既然在
表,就是桂枝湯證仍未罷,用桂枝湯解表,表解則頭痛發熱自愈。若頭痛而衄者,
此久不大便,其熱較一般表證頭痛之熱為重,傷及陽絡而衄血,則邪亦從外解也。
至鄭氏所言不大便有熱結寒結之分,臨證時,必須細心分辨,若係寒結,則當用
四味回陽飲加安桂治之。

十、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痛、項強、翕翕發熱,無汗,心下
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原文 28

鄭 論 按此條雖雲服桂枝湯,或下之,而仍頭痛、項強、翕翕
發熱、無汗,是邪尚在表而未解,仍宜發表為是。至於心下滿而痛,
小便不利,是太陽之氣,不從小便而下趨,逆從於上而為心下滿痛,

·84·
傷寒恒論卷三

何也?太陽之氣,是由下而上至胸腹也,今既心下痛而小便不利,理
應以五苓散方施之,化太陽之氣,俾邪從下解,此方去桂枝加白朮、
茯苓,亦是五苓之意。以予拙見,桂枝似不宜去。

【闡 釋】歷代注家對於本條的注釋,各有見解,去桂去芍,尤為爭辨的焦
點。鄭氏認為邪尚在表而未解,仍宜發表為是。又雲:太陽之氣,是由下而上至
胸腹也,今既心下痛而小便不利,理應以五苓散方施之,化太陽之氣,俾邪從下
解,……以予拙見,桂枝似不宜去,這是鄭氏獨特的見解。筆者認為去桂去芍皆
非,用桂枝湯以解表,加苓、朮以利水,豈五苓散方中,用桂枝以化氣行水,桂
枝豈能去耶?鄭氏之說為妥。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校補)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切) 白朮、茯苓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本雲桂枝湯,今去桂枝
加茯苓白朮。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即桂枝湯原方去桂加苓、朮而成。此方末雲,小便利則愈,重在利水,
故去桂枝。加白朮、茯苓健脾除水而利小便,使內停之水飲,盡從下去,則心下
滿頭項強痛發熱諸證,皆可隨之而解。此和裏而表自解之法也。

① ②
十一、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 ,亡陽 ,必驚狂,起臥不安
者,桂枝去芍藥加蜀(膝)
〔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原文 112

鄭 論 按傷寒脈浮,而醫以火迫劫之,浮為陽,邪火亦陽,兩
陽相會,邪火內攻,擾亂心君,故驚狂不安之象所由來。致于亡陽二
字,所論不切,當是亡陰,庶于此條方為合法,主以救逆湯,亦是斂
陰、祛邪、安神之意也。

【闡 釋】鄭氏所雲“亡陽二字,所論不切,當是亡陰,庶于此條方為合法。”
上篇以火劫而致變者,皆為亡陰,但頭汗出頸項而還,其不得汗顯然矣,觀本條
之去芍藥,其為無汗之故,更顯然矣。篇首誤服大青龍湯而亡陽者,乃為汗多所
致,以皆為無汗而致也,豈有無汗而亡陽之理哉?


火迫劫之:以火法強迫其發汗。凡燒針、火熏、炙法,皆屬火法。

亡陽:此處的陽,指心陽而言。亡陽即心陽外亡,神氣浮越之謂。

·8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方(校補)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牡蠣五兩(熬) 蜀漆三兩(洗去腥) 龍骨四兩
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先煮蜀漆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本雲桂
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用桂枝湯去芍藥之陰柔以助心陽,以治其本;蜀漆辛苦微寒,可滌痰消飲,
重用牡蠣助蜀漆消痰飲,配龍骨鎮納浮陽安神而止驚狂,臥起不安。全方共奏溫
補心陽,滌痰鎮驚之功,而收調和陰陽之效。用以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心陽驟傷,
兼痰濁阻竅,神志不寧,甚至驚狂等為主的症候。

十二、火逆下之,因燒針煩(燥)
〔躁〕者,
(當用)桂枝甘草龍
〔骨〕牡蠣湯主之。原文 118

鄭 論 按火逆則傷陰,未見下症而下之,則傷陰,複又燒針而
陰又傷,此煩(燥)〔躁〕之症所由生,而陰虛之象所由見,主以桂
枝〔甘草〕龍骨牡蠣者,是取其調中而交心腎也。

【闡 釋】此先火後下,又加燒針,是經過三誤。故鄭氏說:“此煩躁之症
所由生,而陰虛之象所由見。”亦即心陽受傷,而見煩躁不安之狀。故用桂枝甘
草以助心陽,龍、牡以止煩躁。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校補)

桂枝一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牡蠣二兩(熬) 龍骨二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渣,溫服八合,日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以桂枝入心助陽,甘草以補養心氣,龍骨牡蠣以收斂浮越之正氣,安神
鎮驚,全方有調和陰陽,潛鎮心神之功。陳修園說;此為火逆煩躁者,立交通心
腎之法也。”用以治療某些心悸、怔忡、自汗、盜汗、遺精、滑精等證。近人推
廣用於治療某些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疾病,都有很好療效。


十三、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 ,


腳攣急:就是腳伸展不利之意。

·86·
傷寒恒論卷三


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 ,咽中幹,煩(燥)
〔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複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

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者)
〔若〕胃氣不和、譫語者 ,
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複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原文 29

鄭 論 據脈浮自汗至(拘)
〔腳〕攣急,症中並無發熱、惡寒、
身疼,而獨見自汗出者,衛外之陽不足也,小便數者,氣化失機也,
心煩、微惡寒者,陽衰之征也,拘攣急者,由血液外亡,不能滋潤筋
脈也。本非桂枝湯症,而曰欲攻其表,此誤也,實為有理。至於得之
便厥,咽中幹,煩(燥)〔躁〕吐逆者,大抵此症先因吐逆太過,中
宮轉輸之機,卒然錯亂,不能輸精氣於心腎,故煩(燥)
〔躁〕
,吐則
亡陽,故四肢厥也。咽中幹者,腎陽衰不能升騰津液於上也。原文以
甘草乾薑湯與之,此是守中複陽之法也,何愁腳之不伸也?原文又以
芍藥甘草湯,此湯本為火盛灼筋者宜,而用之於此症,殊非正論。若
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承氣湯,此說覺得支離,又並無胃實足征,
何得有譫語之說?即果譫語,務必探其虛實真偽方可。若重發汗,複
加燒針者,主以四逆湯,此是何病情?而重汗,而又燒針耶?一條之
中,東一若,西一若,吾甚不解。

厥症原有熱厥寒厥之分,原文主甘草乾薑,是定非熱厥也。總

之 〔醫〕家臨症時,務宜下細探求陰陽實據方可。此論是就原文主
方說法也(頂批)

【闡 釋】本節“傷寒脈浮……腳攣急”,為未治以前的證狀,類似桂枝湯
證,但小便數,心煩,腳攣急則不是桂枝湯證所應有,與太陽上篇 22 條的太陽
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等證,基本是一
致的。此為表陽虛,腠理不固所致,法當溫經複陽,用桂枝加附子湯治療。但辨
證不明,反與桂枝湯攻其表,耗散真陽,得之便厥,咽中幹,煩躁、吐逆者,此
又重傷其陽,原文主以甘草乾薑湯,以守中複陽,其腳即伸,是為正治。至原文
所列之芍藥甘草湯、調胃承氣湯、四逆湯等,有如鄭氏所說:“一條之中,東一
若,西一若,吾甚不解。”可見條文有誤,姑存之。


厥:手足發冷。

譫語:神昏妄言,也就是說胡話。

·87·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甘草乾薑湯方(校補)

甘草四兩(炙) 乾薑二兩(炮)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分溫再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甘草乾薑湯一方,乃辛甘化陽之方,亦苦甘化陰之方也。夫乾薑辛溫,辛與
甘合則從陽化,乾薑炮黑,其味即苦,苦與甘合則從陰化。此方應用範圍極廣,
仲景以此方治誤吐逆煩躁而厥者,取大甘以化熱,守中而複陽也。又治吐血,治
中寒,取辛甘以化陽,陽氣也,氣能統血,陽能勝寒,陽能溫中也。又用以治拘
急,治筋攣,治肺痿,治腸燥,取苦甘以化陰,陰血也,血能勝熱,血能潤燥,
血能養筋也。筆者對治多種肺、胃虛寒病症,常用甘草乾薑湯加味而獲效。對治
血症,無論其為血熱妄行,或陰虛火動,或陽不統血,皆先選用甘草乾薑湯加血
餘炭,以止其血,然後才對症下藥,屢屢獲效。

芍藥甘草湯(校補)

白芍藥、甘草各四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分溫再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芍藥甘草湯一方,乃苦甘化陰之方也。夫芍藥苦平入肝,肝者陰也。甘草味
甘入脾,脾者土也。苦與甘合,足以調周身之血,周身之血既調,則周身之筋骨
得養,筋得血養而燥氣平,燥氣平則筋舒而自伸矣。本方不僅治兩足拘攣急,治
兩足劇痛,治濕熱腳氣、腳弱無力皆有效。近人推廣用於陰血不足致筋脈攣急疼
痛各症,如頸項強痛、頭痛、胃脘痛、脅痛、腹痛等,皆有療效。

十四、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燥)〔躁〕者,茯苓四逆
湯主之。原文 69

鄭 論 按病有當發汗者,有當下者,但要有發汗之實據,可下
之病情,此統以發汗、下後,病仍不解,不解是何病情不解,以致煩
(燥)〔躁〕
,殊令人難以猜詳。

【闡 釋】據歷代注家之注釋:發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則發
汗是外虛陽氣,下之內虛陰液,陰陽俱虛,水火不濟,故出現煩躁。又從治方上
看,茯苓四逆湯是用四逆湯以回陽,加人參茯苓以複陰。
《名醫別錄》上說:“茯
苓能益陰氣,補神氣。”從這裏亦可看出茯苓滋陰生津的作用,並不只是利水一

·88·
傷寒恒論卷三

端。本條在證狀上的敍述比較簡略,故鄭氏說:“此統以發汗下後,病仍不解,
不解是何病情不解,以致煩躁,殊令人難以猜詳。”提出質疑,可以啟發後學之
多加思考。

茯苓四逆湯方(校補)

茯苓四兩 人參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七合,日二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主要以薑、附回陽救逆,人參茯苓益氣生陰,並有治煩躁,止驚悸作用;
炙甘草補中益氣。此方效力較四逆湯、四逆加人參湯、乾薑附子湯三方為緩,但
應用範圍較三方為廣,並有利水去濕之功。凡四肢厥逆,面容晦黯無神,脈沉微
欲絕,舌質淡,苔白滑或白膩,口中津液多等,表現為腎寒、脾濕、正虛、陰弱
證候,均可使用。

十五、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
湯主之。原文 173

鄭 論 按太陽之氣,由下而上至胸腹,今因寒邪拂郁於內而熱
生,以致胃中不和,腹痛欲嘔吐者,此是上熱下寒之征也。原文以黃
連湯主之,是用黃連以清上焦之熱,乾薑、桂枝、半夏以祛中下之寒
邪,用參、(附)
〔棗〕以和中,是調和上下之妙劑也。

【闡 釋】本條是上熱下寒,陰陽升降失其常度,陽在上不能下交于陰,故
下寒者自寒;陰在下不能上交于陽,故上熱者自熱。鄭氏指稱:“黃連湯乃調和
上下之妙劑。”信而有征。

黃連湯方(校補)

黃連三兩 甘草三兩(炙) 乾薑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人參二兩 大棗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渣,溫服,晝三夜二。疑非仲景方。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寒熱並用,以黃連清胃中之熱,乾薑以溫胃中之寒,桂枝通調營衛,半
夏降逆,佐黃連嘔吐可止,人參、甘草、大棗和胃安中,但得寒熱平調,嘔吐腹

·8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痛自愈。筆者常用此方治胸腹胃中之寒熱錯雜諸證,療效卓著。

十六、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日(橫)
① ②
〔縱〕 ,刺期門 。原文 108

鄭 論 按腹滿譫語,陽明之腑證也;脈浮而緊,太陽之表證也。
此名曰(橫)
〔縱〕
,甚不解,定有錯誤。

【闡 釋】鄭氏疑原文定有錯誤。筆者參閱諸家之注,而為匯解,或可釋鄭
氏之疑。傷寒腹滿譫語而無潮熱,手足漐漐汗出等為陽明之實證,脈浮而緊獨見
寸口,自與太陽、陽明之見證有別。
《脈經》雲:“浮而緊者名曰弦,弦為肝脈”。
《內經》雲:“脾主腹”“諸腹脹大,皆屬於熱。”又雲:“肝主語”。以此推
之,肝木旺則侮脾土,則腹滿譫語,侮其所勝,故名曰縱。治法當刺期門,因期
門為肝之募,故刺之以泄肝邪。邪去則腹滿譫語自愈。

十七、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

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脾)
〔肺〕也,名曰橫 ,刺期門。原文
109

鄭 論 按發熱惡寒,太陽之表證也,大渴飲水,此由寒水逆中,
阻其脾中升騰之機,真水不得上升,故大渴,其腹滿者,水溢於中也,
幸而自汗與小便利,上下分消,邪有出路,故知其必解也。設若不自
汗,不小便,未可言欲解也。原文言肝乘(脾)
〔肺〕
,不知從何看出,
餘甚不解。

【闡 釋】鄭氏說:“原文言肝乘肺,不知從何處看出,餘甚不解。”筆者
亦從上例為之匯解,以釋鄭氏之疑,是否有當,高明正之。肺主皮毛,肺受肝邪
則毛竅閉塞,所以發熱,嗇嗇惡寒;木火刑金,津液劫爍,故渴欲飲水;肺失通
調水道之功能,所以小便不利而腹滿。肝邪乘肺,侮其所不勝,故名曰“橫”,
刺期門,則肝邪得泄,肺不受侮,毛竅通暢,則自汗出,水道通調則小便利,故
病可愈。


十八、傷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氣,幹嘔,發熱而咳,或渴、或


縱:是五行順次反克的形式。

期門:穴名,位在乳直下二寸處。

橫:是五行逆次反克的形式。

表不解:即太陽表證,還沒有解除。

·90·
傷寒恒論卷三


利、或噎 、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原文
40

鄭 論 按傷寒既稱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以致一切病情,緣由
寒水逆中,阻滯氣機,理應發汗行水,水邪一去,則氣機流通,諸症
立失。學者切不可執病執方,執一己之見,總要窺透病機,當何下手,
治之為是。若原文之青龍湯,重在發汗行水,而諸症立失,可知非見
咳治咳,見嘔治嘔也。

【闡 釋】本條是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的證治。鄭氏說:“切不可執病執
方,執一己之見,總要窺透病機,當何下手,治之為是。”此屬其治病之經驗,
殊堪寶貴。故對治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所以用外散寒邪,內蠲水飲之小青
龍湯治之,則幹嘔,發熱而咳等諸證自愈。教人不可見咳治咳,見嘔止嘔。

小青龍湯方(校補)

麻黃三兩(去節) 芍藥三兩 乾薑三兩 五味子半升


甘草三兩(炙) 桂枝三兩(去皮)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若
渴,去半夏加栝萎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芫花,如一雞子大,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
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
升去皮尖。且芫花不治利,麻黃主喘,今此語反之,疑非仲景意。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即麻黃湯、桂枝湯合方,減去杏仁、生薑、大棗,而加乾薑、五味、細
辛、半夏。考所增四藥功能:乾薑主溫中,治胸滿咳逆上氣。細辛辛溫,配麻黃
能祛痰利水,散風寒外出而治咳逆上氣。五味收納肺氣以入腎,故治咳逆合乾薑
同用,一開一閡,咳之來路去路,均告肅清,故仲景治咳,皆姜、辛、五味同用。
半夏燥痰,降水氣,和胃,止咳逆嘔吐。麻黃湯辛溫發表,逐邪之峻劑。桂枝湯
和營衛以祛風。合用之肌表可開散,然不去水飲停蓄之邪,非特不能廓清其源,
即麻桂之功力,亦必被停聚之水飲所阻撓也。筆者常用本方治療外感寒邪,內挾
水飲之咳喘,亦治水飲溢於皮膚而浮腫腹滿,小便不利之咳喘,與夫痰飲咳嗽,
哮喘之偏於寒性者,療效卓著。近人則多以本方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屢見於報導。

十九、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
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原文 41


噎(yē椰):食時氣逆噎塞。

·9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鄭 論 按心下有水氣,阻其呼吸之氣,上觸而咳,以致微喘,
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水氣去,而中宮升騰之機,仍舊轉輸,故知
其欲解也。以小青龍湯主之,是隨機而導之意也。

【闡 釋】本條是指服小青龍湯以後口渴的,此寒去疾病自愈的表現,非調
解後仍用小青龍湯也。故曹穎甫訂正此條,在“發熱不渴”下,即移原文“小青
龍主之”。則其義更為明白了然。


二十、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 脈洪大者,白虎加入
參湯主之。原文 26

鄭 論 按服桂枝湯以致大汗,其人大渴者,由汗出過多,血液
被奪,傷及胃中津液故也。原文主以人參白虎湯,取人參以救津液,
取石膏以清內熱,的確之法也。

【闡 釋】服桂枝湯後,只要微微有汗即得,現在汗出太多,肌表之邪雖去,
而胃中津液反為耗傷,胃燥化熱,病已由太陽傳至陽明,出現心煩、渴飲的症狀,
故用白虎湯以清陽明熾盛之熱,加人參以救胃中耗傷之液,此為不易之法也。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綿裹)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即白虎加人參湯,乃滅火救陰之神劑。有清熱、生津、止渴的作用。石
膏辛寒,清三焦火熱,生津止渴;知母苦潤、泄火滋燥;甘草,梗米調和中宮;
人參有補虛救逆,又有生津止渴之功。此方並非專為傷寒之陽明症立法,凡屬內
裏之燥熱為病者,皆可服也。時人過畏石膏而不用,往往誤事。前人少有用本方
治目疾者,今人加以推廣,不僅治赤、熱、腫、痛,外障、瘀滯較甚之目疾用之
取效,並用以治肺炎、腦炎、糖尿病,尤其對夏月小兒高熱、多渴、多尿綜合症
療效最好。一般認為凡屬裏熱傷津,氣陰兩虧之老年及諸不足者,皆可用白虎加
人參湯治療,而本方的退熱作用,主要在於適當配伍了石膏。現將近代名醫張錫
純用石膏的經驗,及筆者對本方的推廣應用附後。張著《醫學衷中參西錄》謂:
“石膏其性涼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為清陽明胃腑實熱之聖藥,無論內傷、


大煩渴不解:煩是心煩,渴是口渴,大是形容煩渴的厲害,不解是病未愈的意思。

·92·
傷寒恒論卷三

外感用之皆效,即他臟腑之實熱者用之亦效。……石膏醫者多誤認為大寒而煆用
之,則宣散之性變為收斂,以治外感有實熱,竟將其痰火斂住,凝結不散,用至
一兩即足傷人,是變金丹為鴆毒也。迨至誤用煆石膏僨事,流俗之見,不知其咎
在煆不在石膏,轉謂石膏煆用之其猛烈猶足傷人,而不煆者更可知矣。於是一倡
百和,遂視用石膏為畏途。……餘用以治外感實熱,輕症亦必用至兩許,若實熱
熾盛,又恒重用至四、五兩或七、八兩。……蓋石膏生用以治外感實熱,斷無傷
人之理,且放膽用之,亦斷無不退熱之理。惟熱實脈虛者,其人必實熱兼有虛熱,
仿白虎加人參之義,以人參佐石膏,亦必能退熱。”又雲:“且嘗曆觀方書,前
哲之用石膏,有一證而用十四斤者(見《筆花醫鏡》)
;有一證而用至數十斤者(見
吳鞠通醫案);有產後亦重用石膏者(見徐靈胎醫案,然須用白虎加人參湯,以
玄參代知母,生山藥代梗米)。然所用皆生石膏也。”筆者三十年來,對治外感
風熱之邪,無論成人或小孩,身大熱(體溫 39`以上),雖注射青、鏈黴素而身
熱不退,即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屢用屢驗。又治傷暑咳嗽,因高熱、煩渴、津
傷、汗多,舌質鮮紅,舌上乾燥,苔幹黃,治以此方面獲效。又曾治尿崩證,患
者一日一夜飲水達五十磅,石膏用量初服 100 克,一劑而飲水量減少五磅;二劑
石膏增至 200 克,飲水又有所減少。其後石膏用量增至 300 克,連服五劑而痊癒。

二十一、傷寒脈浮滑,此裏有(熱)
〔寒〕
,表有(寒)
〔熱〕
,白
虎湯主之。原文 176

鄭 論 按《脈象篇》雲:浮主風邪,滑主痰濕。此條只據二脈,
即以白虎湯主之,實屬不當。況又未見有白虎症形,指為裏熱表寒,
即果屬表寒裏熱,理應解表清裏,何獨重裏熱一面,而遺解表一面乎?
疑有誤。

【闡 釋】本條歷代注家,爭論極多,有認為此處表裏二字錯簡,亦有認為
未錯簡,亦有認為寒字當邪解,亦熱也。但類皆自圓其說,不能使人信服。白虎
湯證的病理,總歸是表裏俱熱,必須是陽明經熱熾盛的見證,才能用白虎湯。不
能只憑脈以定病,而須結合證狀來定,如發熱汗出,煩渴引飲,此為陽明表裏俱
熱之證,白虎湯乃對證之方。鄭氏疑有誤,值得深思考慮。

白虎湯方(校補)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9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白虎湯《傷寒論》原文共三條,分見於太陽、陽明及厥陰三篇。其方解可參
閱前條白虎加人參湯條。其治療目標是壯熱、大汗出、大煩渴、脈洪大、無表證。
因熱盛傷津灼陰,故汗渴飲冷。但邪初入陽明,熱而未實,急需滅火清熱以救陰,
故以本方治之。鄭氏在《醫法圓通》中說:“此陽明腑分主方也。”隨即舉出其
圓通應用法五條:(l)治上消證:(2)治心下一寸間發生瘡疾,紅腫痛甚;(3)
治牙眼紅腫痛甚,飲冷;
(4)治兩乳紅腫痛甚;
(5)治譫語、遺尿、口不仁而面
垢。此外有白虎湯證而挾濕者,則加蒼朮;挾風者,則加桂枝,亦極有效驗。筆
者用此方治療傷熱咳嗽、哮喘,取得滿意效果。其症狀為咽喉幹痛,鼻孔出熱氣,
口臭氣粗。咳嗽而痰難出,色黃且稠,有時成塊成沱,或帶血腥臭,面赤身熱,
更兼煩燥不安,舌質紅絳,舌苔幹黃,脈洪大有力,全係熱盛之象,故以白虎湯
治之而愈。現在白虎湯廣泛應用於各種急性熱病,更有用於挾熱之眼疾、痢疾亦
獲良效,可見其應用範圍之廣泛。

二十二、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
,不可與白虎湯;
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原文 170

鄭 論 按發熱無汗,本應解表,原非白虎所宜,至於大渴飲
冷,陽明症具,則以人參白虎施之,的確不易法也。

【闡 釋】傷寒脈浮,發熱無汗,為傷寒麻黃湯證。若渴欲飲水,無表證者,
是惡寒已罷,裏熱已熾,熱盛足以津傷,白虎人參湯以泄熱救陰。誠如鄭氏所言:
大渴飲冷,陽明症具,則以人參白虎施之,是的確不易法也。

二十三、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
湯主之。原文 169

鄭 論 按寒邪本由太陽而起,至背惡寒,亦可雲表未解,何得
即以白虎湯主之。條中既稱無大熱,雖有燥渴心煩,未必即是白虎湯
證。法中原有熱極邪伏,背心見冷,而用此方,但學者于此症,務要
留心討究,相其舌之乾燥與不燥,氣之蒸(乎)
〔手〕不蒸(乎)
〔手〕,
口渴之微盛,二便之利與不利,則得矣。

【闡 釋】傷寒背微惡寒,可雲表未解,雖有燥渴心煩,但無大熱,即不能
用白虎湯治療。鄭氏曰;“法中原有熱極邪伏,背心見冷,而用此方。”但必其
舌乾燥,氣粗蒸手,口渴盛,二便不利,則可用白虎加人參湯治之。

·94·
傷寒恒論卷三

二十四、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
(而)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
湯主之。原文 168

鄭 論 按吐下後而表不解,蓋吐則亡陽,下則亡陰,陰陽兩虛,
更不能俾邪外出,故不解。以致表邪趨入陽明地界,遂隨陽明之氣化,
而轉為熱邪,故現一切症形,全是白虎湯對症之法。至飲水多者,是
由下而津液大傷,故乞水以為援也。主以白虎加人參,以救欲亡之陰,
實的確不易之法也。

【闡 釋】傷寒吐下後,津液被奪,以致表邪趨入陽明地界,轉為熱結在裏
之證。裏熱大盛,所以表裏俱熱,時時惡風,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以自救。此
為陽明經證傷津,法當清泄裏熱,兼生津液。如鄭氏所言:主以白虎加人參,實
的確不易之法也。

·95·
傷寒恒論卷四

傷寒恒論卷四

外邪初入陽明,太陽尚有未盡者,謂之太陽陽明,列於此篇
陽明上篇 計三十九法(據舒本較增)。

一、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
桂枝湯。原文 234

鄭 論 論陽明病,汗出多,脈應長大,今脈遲而汗出多,殊屬
不合。又到微惡寒,表未解,可發汗,明是太陽寒邪,初入陽明,寒
邪尚未化盡,故宜以桂枝湯導之也。

【闡 釋】此太陽風傷衛,傳至陽明,寒邪尚未化盡,故仍可用桂枝湯,以
外解表邪,但必須是裏熱不甚者。此仲景從證不從脈而用桂枝湯解表。

二、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原文 235

鄭 論 按此條,乃太陽之病,太陽之方,並未有陽明脈象病情,
實屬不合,理應例入太陽篇為式。

【闡 釋】前條是太陽中風與陽明並病,這條是太陽傷寒與陽明並病,無汗
惡寒為表實,肺氣郁而不宣的喘證,麻黃湯為對症之方。此條毫無陽明脈象病情,
故應如鄭氏所說,列入太陽篇。

三、陽明病,
〔若〕能食(者)
,(為)
〔名〕中風;不能食(者),
(為)〔名〕中寒。原文 190

鄭 論 按能食為中風,風為陽,陽能消穀也。不能食為中寒,
寒為陰,陰不能消穀也。但陽明病,果是何等病情,而見此能食不能
食也。

【闡 釋】此節言陽明自受風寒之證也。蓋陽明居中土,外之風寒幹之,故
俱言中。又陽明胃腑,以納穀為務,風寒既內中,風為陽邪,陽能化穀,故能食
也,寒乃陰邪,不能化穀,故不能食也。此以能食、不能食來辨別陽明所受之風、
或寒也。

·97·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四、脈陽微而汗出少者 ,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邪)
② ③
〔脈〕實 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者〕
,為陽絕於裏 。
亡津液,大便因鞭也。原文 245

鄭 論 論陽明而見脈微,汗出少為自和者,邪衰之征也;汗出
多為太過者,又慮陽之外亡也。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
過,太過則津液太虧,大非吉事,故原文謂陽絕於內者,明明言汗之
太過也,汗出則陽必與之俱出,而津液有立亡之機,大便因鞭之所由
生,而危亡之機,亦於此見也。

【闡 釋】本節指津液外亡,陽無陰制則燥熱益甚,腸中乏液以潤,大便因
而鞕結。故無論是自汗或發汗,皆不可太過,而使津液耗損,腸中乾燥,造成大
便鞭的變證。鄭氏更進一層指出“汗出則陽必與之俱出,………而危亡之機,亦
於此見也”的卓識。


五、問曰:陽明病,外證 雲何?答曰:身熱,汗自出,(而)
不惡寒,反惡熱也。原文 182

鄭 論 太陽症,發熱惡寒,惟陽明病發熱不惡寒,以此別之。

【闡 釋】身熱汗出,為太陽、陽明共有證狀,在臨床鑒別上,鄭氏說。“太
陽症發熱惡寒,陽明病發熱不惡寒”,僅言其大概,而應補充。太陽脈浮,陽明
脈洪大;太陽無裏實證,陽明有裏實證;太陽證的發熱是翕翕發熱,而熱在體表,
陽明病的發熱是蒸蒸發熱,是熱從內蒸。以此別之,更為精審。

六、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到)

〔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 ,內

實 ,大便難〔者〕
,此名陽明也。原文 181

鄭 論 此由太陽病,因汗、吐、下後津液大傷,胃中乾燥,遂
成內實,不更衣,大便難之症作,故稱之曰陽明病,的確不易。


脈陽徽:指脈浮而徽軟。

陽脈實:指脈浮有力而盛。

陽絕於裏:指陰液耗攝,陽氣盛極於裏

外證:就是表現在外面的證候。

不更衣:即不大便,古人入廁,雅言更衣,因此更衣又為大便的通。

內實:腸中有燥屎結滯。

·98·
傷寒恒論卷四

【闡 釋】陽明腑證,有因本經熱盛,自然化燥而成的;有因誤治傷津,病
邪化熱化燥內傳而成的。本條即由太陽病誤治而轉屬陽明腑實證。既言內實,必
然有腹滿痛,便閉燥煩等實象。

七、問曰:病有(一日得之)
〔得之一日〕
,不發熱而惡寒者,何
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原文 183

鄭 論 發熱惡寒,太陽症也,而雲陽明,是太陽之寒邪已至陽
明,而寒邪尚未化盡耳。若化盡,轉瞬即獨發熱不惡寒,而為陽明之
本症也。時稱瘟疫獨發熱不惡寒,仍是一陽明證也。時書紛紛聚訟,
以為仲景只知有傷寒,而不知仲景之陽明證,即溫熱之柱腳也。

【闡 釋】鄭氏指出“瘟疫獨發熱不惡寒,仍是一陽明證也”,是有其獨特
見解。溫病總是一個熱病,麻杏石甘湯、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大、小承氣湯,
皆治溫病之方也。

八、問曰:“惡寒何故將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

也 ,萬物所歸,無所複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者),此為陽明
病也”。原文 184

鄭 論 按惡寒將自罷者,是這太陽之寒邪,至陽明地界,陽明
主燥,乃多氣多血之府,邪至而從燥化,則寒變為熱,遂不寒,而獨
發熱也。

【闡 釋】此承上條說明陽明病惡寒自罷的原因,亦即揭出胃家邪實之所由
成也。原文在未答惡寒何故自罷之前,先敘陽明的部位、功能、性質、病理並隱
寓治法,言脾胃同屬中土,胃居體之中部,有納水穀的功能,其性主燥,胃燥太
過,則三焦之邪,皆聚於胃,邪入之必成燥化,因燥成實,邪即留中不去,必待
下之而後愈。惡寒一證,雖初病時見之,至二日邪從燥化後,必然自罷,此即陽
明病惡寒自罷之理。

九、本太陽(病)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
陽明也。原文 185 前段

鄭 論 太陽病,本應汗解,汗發不透,是寒邪阻滯氣機,逆而


主土:土是五行之一,脾胃隸屬於土。由於脾和胃的生理機能以及病態表現的不同,所以有脾屬陰土,胃
屬陽土的分別,又因土的方位在中央,所以說陽明居中主土。

·9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不出,遂傳至陽明,而成陽明症也.

【闡 釋】此節說明太陽病轉屬陽明的另一原因為發汗而汗出不徹,以致表
邪不得外解,反而內傳化燥,因而轉屬陽明。與前 4 條太陽病轉屬陽明是發汗而
汗出過多,津傷化燥而邪內傳,顯然不同。故證候的傳變與治療的得當與否,實
有密切關係。

十、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則)外未解也,其熱不潮,
(又)
未可與承氣湯(主之)
;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
,微和胃氣,
勿令〔至〕大泄下。原文 208 後段

鄭 論 按汗多微發熱、惡寒,在久病陽虛之人見此,則為亡陽
之征。若新病太陽症之人,而見此者,則為邪將去之兆,並未見潮熱,
是邪未入陽明,未可與承氣湯。若陽明症見,而又有腹滿不通,可與
小承氣湯,是斟酌元氣、邪氣之盛衰,而令其勿大泄,慎重之意也。

【闡 釋】本條可分兩節。第一節“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未可與承氣
湯,此表證未盡解,不可使用下法。第二節“若腹大滿不通者,。。。。。。。
勿令至大泄下。”說明裏實證固應攻下,但燥結未甚,只宜小承氣湯微和胃氣,
不宜大承氣湯峻攻.

小承氣湯方(校補)

大黃四兩(酒洗) 厚樸二兩(炙去皮) 枳實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溫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
若更衣者,勿服之。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此大承氣湯去芒硝,積、樸用量亦少,藥力自比大承氣為輕,則勢緩矣。治
痞滿實而不燥的症候。大黃可瀉下實熱;枳實、厚樸消腹脹痞滿。其臨床證候與
大承氣湯類似,但較輕。各種急性熱病,治之皆有效。

十一、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
便因鞭者,與小承氣湯(主之)
,〔和之愈〕。原文 250

鄭 論 按汗、吐、下三法,無論何法,皆是損元氣,亡津液之
道,津液傷,則燥氣立作,故有微煩,二便數、鞭之症,與以小承氣,

·100·
傷寒恒論卷四

和其胃氣,除其煩熱,其病自已。

【闡 釋】太陽病治之不當,津液受傷,熱邪入裏,致見心煩,小便數,大
便鞭等,此津傷氣滯,以小承氣湯和之則諸症自愈。

十二、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原文 249

鄭 論 按腹脹滿,胃家未大實者,可與小承氣湯,俾和其胃氣,
以泄其邪熱,乃為合法。若因吐後而中州大傷,以致脹滿者,此是胸
中胃陽,因吐而傷,宣佈失職,濁陰僭亂,堵塞中宮,宜溫中健脾,
俾胃氣宣暢,而脹滿自消,此又非調胃承氣所宜也,學者臨證,宜細
求之。

【闡 釋】若因吐後,見到腹部脹滿,有兩種情況。其一在上之邪,雖得到
排除,而在下之病邪,卻化燥成實,此時應用下法,但究因吐後,中氣必然受傷,
雖有實邪內聚,又不宜峻下,調胃承氣湯是為最適當的方劑。其後有如鄭氏所雲:
“若因吐後,而中州大傷,以致脹滿者,…宜溫中健脾,俾胃氣宣暢,而脹滿自
消。”豈可複用下法,以重傷其正,調胃承氣決不可用。筆者認為當用理中湯加
砂仁、公丁香治之。

謂胃承氣湯方(校補)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兩(炙) 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係大承氣湯去厚樸、枳實,加甘草而成。大黃瀉下實熱,芒硝潤燥軟堅,
佐甘草以和胃氣,用以治療腹中有實熱,大便燥結的症候。其藥力比小承氣還輕,
對各種急性熱病之輕者為宜。治消渴證之中消,即渴而飲食多者,亦有效。

十三、陽明病,心下鞭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
利止者愈。原文 205

鄭 論 按心下鞭滿,有可攻者,有不可攻者,有熱結者,有寒
結者,總之詳(虎)〔辨〕的確,可攻則攻,可攻則勿妄攻,攻之利
不止者,死,以其利甚則亡陰,陰亡而陽與之俱亡,故斷其必死。若
下利而能自止者,是中氣猶存,陽不即亡,故知其必生。

·10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闡 釋】心下是胃脘部位,心下鞕滿,不同于腹部鞕滿,可知病邪偏於上。
此心下鞭滿而不痛,是胃氣不實,客氣上逆所致。裏實腹滿可攻,今心下鞭滿而
非腹鞭滿,乃未成實,故不可攻。腹部鞭滿是腸中有燥屎內結,可以用承氣湯攻
下,一下而愈。若此證有虛、實、寒、熱之不同,實證、熱證可以攻下,可用承
氣湯;虛證、寒證則不可妄攻,若攻之則脾胃受損,邪氣內陷,形成下利不止,
甚至胃氣敗絕而亡。筆者認為可用附子理中湯溫補脾腎之陽以救之。若利能自
止,是胃氣漸複,為病有自愈之機。


十四、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原文 204

鄭 論 嘔多二字,有熱嘔寒嘔之別,雖有陽明證,不可妄加指
責攻,務要審慎的確為是。

【闡 釋】惡寒發熱之嘔屬太陽,寒熱往來之嘔屬少陽,但惡熱不惡寒之嘔
屬陽明,此三陽嘔吐之辨證也。鄭氏雲:“嘔多二字,有熱嘔、寒嘔之別”。嘔
多是病機向上,若用攻法,是逆其所治,最易造成變證。筆者于寒嘔者,可用理
中湯加吳茱萸以溫降之;熱嘔者,可用黃連吳萸湯以清之降之。至三陽症之嘔證,
必結合三陽病之其他證狀,選用三陽之方治之,斯為得矣。

② ③
十五、食穀欲(吐者)
〔嘔〕 ,屬陽明也 ,吳茱萸湯主之。得
湯反劇者,屬上焦(熱)也。原文 243

鄭 論 按吳茱萸湯,乃治少陰吐利之方,非陽明之正方也。此
刻食穀欲嘔,乃屬陽明,必是胃中邪熱彌漫,隔拒上焦,故得吳萸辛
燥之品而反劇,可知非虛寒也明甚。原文如此模糊,何不先判明陰陽,
而曰食穀欲嘔,喜飲熱湯者,可與吳茱萸湯。嘔而欲飲冷者,此屬上
焦有熱,以此推去、方不負立法之意。

【闡 釋】食穀欲嘔,這是胃家虛寒的特徵,虛則不能納穀,寒則胃氣上逆,
所以決診為陽明虛寒,溫中降逆之吳茱萸湯,自為對症之方。若上焦有熱,服吳
茱萸湯相反使病情增劇。鄭氏以飲熱、飲冷判寒熱,以定吳茱萸湯之可用不可用,
乃簡明扼要之法矣。吳茱萸湯方,載少陰前篇。

十六、陽明中風,口苦咽幹,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


攻之:此處是指瀉下而言。

食穀欲嘔:當進餐時氣逆作嘔。

屬陽明:指胃家虛寒。

·102·
傷寒恒論卷四

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原文 189

鄭 論 此陽明而兼太、少證,何也?口苦咽幹,所現者少陽之
經證;微喘,發熱惡寒,所現者太陽之表邪;脈現浮緊,風寒之征。
此證雖雲陽明,而陽明胃實之證未見,故曰:若下之,則腹滿、小便
難,此是教人不可下。若下則引邪入太陰,故見腹滿,中樞失職,轉
輸必乖,故見小便難,此刻總宜照三陽並病法治之可也。

【闡 釋】本條是三陽合病,但以太陽和陽明證最重,所以稱做陽明中風。
重點在於陽明,邪熱在經,禁用下法,否則引邪深入。仲景未出方治,鄭氏說:
總宜照三陽並病法治之可也。筆者認為三陽經症同見,即以三陽之方治之,一舉
祛邪外出,桂麻各半湯加柴、葛、苓、夏主之。

十七、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

惡寒,(而)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燥)〔躁〕,心憒憒 ,反譫

語;若加溫針,必休惕 ,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
③ ④
客氣動隔,心中懊憹 ,舌上苔者 ,
(宜)梔子豉湯主之。若渴欲飲
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
不利者,豬苓湯主之。原文 221、222、223

鄭 論 論陽明證,而揭出數端,學者當細體求,探其病情,相
機施治。但身重二字有誤,必是身輕,與陽明證方符,若是身重,則
又屬少陰也,與此不合,原文變換太冗,俱宜按病治去,不可固執。

【闡 釋】此條亦三陽並病也。然冠以陽明病者,以其中陽明病居多也。脈
浮而緊,表邪未罷,太陽也;咽燥口苦者,少陽也;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
腹滿而喘者,陽明也。若汗、下、燒針,俱不可用。如誤用之,就發生原文所說
病變。這些病變都是由於裏熱加劇,則當用梔豉湯治之。若前證外,更加渴欲飲
水,口乾舌燥者為陽明經氣之燥熱,則用白虎加人參湯以解熱生津。若渴欲飲水,
小便不利者,是陽明飲熱並盛,津液不得下通,豬苓湯利小便,以瀉下焦之熱也。
故鄭氏曰:“原文變換太冗,俱宜按病治去。”是教人細心體求,不可粗心大意。


憒憒:煩亂貌。

休惕:恐懼貌。

懊憹:煩悶不舒。

舌上苔者:是舌上有黃白薄膩的苔垢。

·10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豬苓湯方(校補)

豬苓(去皮)、茯苓、澤瀉、阿膠、滑石(碎)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渣,納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滋燥利水,豬苓、澤瀉都能利小便以瀉腎與膀胱之濕;茯苓利小便以滲
脾肺之濕;滑石利竅泄熱;阿膠育陰潤燥去煩渴。治療陰液不足,發熱水氣不利
的疾患,有很好療效。近代推廣本方以治膀胱炎、尿道炎、血尿、淋病等,以其
利尿作用來治療上述諸病有顯效。

十八、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複惡寒,不嘔,
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
(若)
〔如〕其不病人不惡寒(但)
〔而〕
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鞭,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
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原文 244

鄭 論 據脈象病情,乃太陽經證,本桂枝湯法,非可下之法,
若未下而見不惡寒,獨發熱而渴,此陽明的候,乃白虎湯法。至小便
數,大便鞭,不更衣,十餘日無所苦,雖在胃腑,其邪未實,故不言
下。所雲渴欲飲水,亦非五苓的候,當是小便短數而渴,方是五苓的
候,學者須知。

【闡 釋】本條整個內容都是辨證,可分為四節,自“太陽病”至“此以醫
下之也”為第一節,此表證與裏證之辨;自“如其不下者”至“此轉屬陽明也”
為第二節,此誤下成痞與未誤下邪傳陽明之辨;自“小便數者”至“無所苦也”
為第三節,此承氣證與脾約證之辨;自“渴欲飲水”至“五苓散”為第四節,此
胃燥口渴與停水口渴之辨。總之治病必求其本,必須審證精確,才能施治無誤。


十九、陽明病,脈浮而緊者,(自)必潮熱 ,發作有時;但浮

者,必盜汗出 。原文 201

鄭 論 按脈浮緊,乃風寒之征,陽明之脈,應見長、大、洪、
實,乃為的候。此言浮緊,自必潮熱,但浮者,必盜汗出,是亦憑脈
而定病,未必盡當。潮熱,亦必審其虛實,盜汗,亦必究其源委,若


潮熱:有定時的發熱,有如潮汛一樣。

盜汗:睡眠中出汗,猶盜賊之出沒于夜間,故名盜汗。

·104·
傷寒恒論卷四

執脈而言,恐非正法。

【闡 釋】脈浮緊、發熱、惡寒,是太陽病。若陽明病脈浮緊而見潮熱,是
熱蒸於外,邪實於裏,故潮熱發作有時;脈但浮而不緊,此為熱越在外,盜汗乃
出。故鄭氏說:"憑脈而定病,未必盡當。”故臨床診斷上,必須脈證合參,不
能輕率。


二十、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 ,脅下及心痛,久

按之氣不通 ,鼻幹,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

有潮熱,時時噦 ,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
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
噦者,不治。原文 231、232

鄭 論 稱陽明中風,是邪已確在陽明,至所現病情脈象,實陽
明而兼少陽、太陽兩經之證,三陽病勢彌漫已極,理應照三陽並病法
治之。至所主柴胡、麻黃二方,皆是相機而行之法。

【闡 釋】此節稱陽明中風,而兼及太陽少陽之證也。而曰陽明者,以陽明
症居多。本節證情比較複雜,不論是辨證或治療,都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必須針
對著病情的趨勢而因勢利導,故先刺足陽明三裏穴,宣洩經絡閉鬱之熱。原文“刺
之小差,外不解”,是知針刺後裏熱已解。至所主小柴胡湯、麻黃湯,誠如鄭氏
所說:“皆是向機而行之法也”。又原文中有“耳前後腫”即《內經》所謂發頤。
俗所謂痄腮也,鄉間稱寸耳寒,西醫稱流行性腮腺炎。此病小兒患者很多,筆者
常用麻桂各半湯治之,一、二劑即愈。


二十一、陽明病,脈遲 ,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

此欲作穀癉 。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原文 195

鄭 論 此論而推其所以然之故,曰脈遲。遲則為寒,寒甚即不
消穀,理之常也。本非熱結可下之證,即下之,而脹仍如故,是下之
更失宜,欲作穀癉,亦陰黃之屬也。小便難者,亦中宮轉輸失職之所
致,學者當于遲字處理會可也。


腹都滿:作腹部滿解。

久按之氣不通:言不按氣已短,若久按之氣愈不通,蓋言其邪氣充斥也。

噦(yuě月,上三聲):嘔吐

脈遲:即脈搏跳動得慢。

穀癉(dàn 淡):指食不消化症。

·10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闡 釋】下之腹滿如故,此不當下也。脈遲則寒,陽明虛寒,其滿不過虛
熱內壅,非結熱當下之候。法當先行溫中,如理中湯、甘草乾薑湯,然後少與調
胃承氣,微和胃氣可也。谷癉,水穀之濕,蒸發而身黃也,亦即陰黃證,可用附
子理中湯加茵陳治之。此條亦見於《金匱》黃癉病篇。

二十二、陽明病,若中寒(而)
〔者〕
,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
① ②
濈然汗出 ,此欲作固瘕 ,必大便初鞭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
③ ④
,水穀不別故也 。原文 191

鄭 論 按中寒故不能食,不食則中宮氣衰,轉輸失職,故小便
不利.手足自汗者,脾主四肢,不能收束脾中血液也,
(具)〔其〕所
以然之故,曰胃冷,其所現一切,俱胃冷所致,毋庸別議.至於固瘕
者,蓋溏泄久而不止之謂也。

【闡 釋】本條是胃陽不足,複感寒邪的陽明中寒證。不能食、手足汗出、
大便初鞭後溏等,俱胃冷所致。法當扶脾胃之陽,陽旺則諸症自愈。筆者認為可
選用理中湯加砂仁治之。

二十三、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
⑤ ⑥
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狂 ,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氣 ,與
汗共並,脈緊則愈。原文 192

鄭 論 其所稱陽明病,初欲食者,是胃中尚有權也。胃中有權,
轉輸自不失職,何以小便反不利?不利者,是病在膀胱,而不在胃也。
觀胃與大腸相為表裏,胃氣尚健,故見大便自調,骨節疼,翕然如熱
狀者,是氣機鼓動,邪從骨節而出,翕然如狂,濈然汗出,是邪從汗
出而解也。

書雲:“戰汗而解,狂汗而解”,即此。其中全賴水穀之氣勝,
而邪並水穀之氣而出。脈緊者,言氣機盛。非指邪盛也。

【闡 釋】此承前條,而論陽明中風證也。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皆是表


濈(jǐ及)然:汗出貌,濈,本義為水外流。

固瘕(jiǎ甲)
:是一種寒氣結積的病證,其特徵為大便先鞕後溏。腹中結塊謂之瘕

胃中冷:指胃陽不足,消化機能失職的意思。

水穀不別:水濕停滯,不能從小便而去,而與穀物相混。

奄然:忽然。

穀氣:即水穀的精氣,在這裏可作正氣解。

·106·
傷寒恒論卷四

證,而裏熱未成,所以始終病從表解,一汗而愈。鄭氏所論極是,筆者從之。

二十四、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
也。以其人本虛,故攻其熱必噦,原文 194

鄭 論 經雲:胃熱則能消穀。此雲不能食,明是胃寒不能消穀
也。即或有挾熱情形,當于溫中藥內,稍加一二苦寒,則得調燮之妙。
若專於攻熱,而不溫中,豈非雪地加霜,能不致噦乎?

【闡 釋】陽明病不能食,既有屬於實熱的,也有屬於虛寒的。此條之不能
食,實由陽明胃腑虛冷,若誤攻其熱,則病呃逆,必犯虛虛之禍。這時的救逆,
原文中未出方法,可用附子理中湯加吳茱萸,以祛寒降逆而止呃逆。

二十五、脈浮而遲,表熱裏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若胃中虛冷, ,飲水必噦。原文 225、
〔不能食者〕

鄭 論 按外熱內寒不利,法主四逆,頗為合宜。又曰胃冷,飲
水必噦,胃冷已極,而又以水滋之,陰氣更為上僭,烏得不噦?

【闡 釋】脈浮為表熱,遲為裏寒,寒者胃中虛也。胃中虛寒,下利清穀,
此時手足厥逆,冷汗出,胃中陽氣垂絕,必用大劑四逆湯以回陽,乃得轉危為安。
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則中陽自敗,較前證更重,飲水則呃逆,非重劑附子理
中湯加吳茱萸以救之不可。若投以尋常治噦之橘皮生薑湯、橘皮竹茹湯,決不能
奏功也。


二十六、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 ,此
以久虛故也。原文 196

鄭 論 陽明法多汗者,以其內有熱也。熱蒸於內則汗出。其無
汗,身如蟲行狀者,內無大熱,而氣機拂郁於皮膚,由表陽太弱,不
能運化而出也。

【闡 釋】陽明病因是熱薰蒸,津液被迫,本應多汗,今反無汗,此不但陰
虧,津液不足,更兼陽虛失其溫化之力,不能使汗達表,致汁液欲出不得,故有
身癢如蟲行皮膚的感覺。此證宜用《金匱》防己黃芪湯略加麻黃,使汗從皮中外
泄則愈。


於“其身……”句:形容身癢之狀

·107·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二十七、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
若不咳者,咽不痛。原文 198

鄭 論 按頭眩,能食而咳,咽痛,皆緣邪火上攻,若不咳、不
咽痛、是邪火雖盛,而未上攻也,更宜察之。

【闡 釋】本條不惡寒而能食,其為陽明證中風無疑。由於風熱之邪上幹,
所以頭眩,犯肺所以咳嗽,咽喉為呼吸之門戶,肺受熱侵,自必影響及咽,故咽
痛。若不咳,說明肺未受熱侵,故咽亦不痛。

二十八、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
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原文 197

鄭 論 陽明病固屬多汗,今無汗而小便利,雖雲陽明病,其實
內無熱也。二三日嘔而咳,至手足厥,苦頭痛者,必是陰邪上幹清道,
閉其運行之機耳。果係陽厥,則脈息聲音,大有定憑。又曰:不嘔不
咳不厥者,頭不痛,可知全係陰邪上幹清道無疑。學者切不可執定一
陽明而即斷為熱證一邊看去,則得矣。

【闡 釋】本條是陽明中寒,陽虛陰盛,挾有飲邪。有如鄭氏所雲:“必是
陰邪上幹清道,閉其運行之機耳”。由於胃陽衰弱,水飲內聚,胃失降下,上逆
則嘔,射肺則咳,胃主四肢,不能溫於四末,則手足厥冷;水寒上逆,必患頭痛;
小便自利,正反映本病陽虛陰盛的真相。筆者認為可用溫中化飲降逆之理中湯加
吳茱萸、半夏治之,則咳嘔、手足厥冷、頭痛等證自愈。

二十九、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
饑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原文 228

鄭 論 既雲下之,其邪熱必由下而解,自然脈靜身涼。,方可
全瘳。茲稱其外有熱,手足尚溫,必然肌肉之間,而邪未盡解,雖未
結胸,是邪熱未伏於隔間耳。其人心中懊憹,是裏氣雖因下而稍舒,
但表分之邪氣拂鬱未暢,暢則曠怡,不暢則心煩不安,此懊憹之所由
來也。饑不欲食者,是脾氣已虛,而胃氣不運。兼之頭汗出者,陽氣
發洩於上,有從上解之機也。但梔豉湯,雖曰交通水火,似覺未恰。
余意當於脈息處探其盛衰,熱之微盛,審其真假,心之懊憹,究其虛
實,汗之解病與不解病,詳其底蘊,又於口之飲熱飲冷,二便之利與

·108·
傷寒恒論卷四

不利處搜求,自然得其要也。此以梔豉湯,是為有熱者言之,而非為
虛寒者言之也。學者不可專憑原文一二語,以論藥論方,則得一貫之
旨矣。

【闡 釋】鄭氏對此條之論釋,與歷代注家不同,著重陽虛一面,故說:“此
以梔豉湯,是為有熱者言之,而非為虛寒者言之也。”若脈息不足,目瞑倦臥,
聲低息短,少氣懶言,喜飲熱湯,二便自利等情,此下傷脾胃,心中懊憹,饑不
能食,頭汗出者,乃陽虛也,梔豉湯不可用也。法當扶陽,交通水火,白通湯為
適當之方劑;或理脾開胃,兼以扶陽,附子理中湯可用。

三十、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者,此必衄。原文 202

鄭 論 據口燥而漱水,乃火炎之征,漱水而不嚥,又非實火之
驗,斷為必衄者,邪實之候說法也。漱水而不嚥者,斷無有必衄之證
也。此證似非陽明,乃少陰之證也。姑言之,以待高明。

【闡 釋】口中乾燥與口渴不同,漱水不欲嚥,知不渴也,可知非實火。而
又曰“此必衄,邪實之候也。”其說兩相矛盾。歷代注家,牽強注釋,殊不可從。
鄭氏說:“此證似非陽明,乃少陰之證也。”舒馳遠《傷寒集注》雲:“漱水不
欲嚥,當是裏陽衰乏,不能熏騰津液之故,此屬少陰。奈何指為陽明病乎?”可
與鄭說互參。

三十一、脈浮發熱,口幹鼻燥,能食〔者〕,則衄。原文 227

鄭 論 按脈浮發熱,風熱在表也,口燥鼻幹,熱入陽明也。能
食則衄,胃氣健而鼓動,便可以從衄解也。

【闡 釋】鼻衄,有解病佳兆者。口幹鼻燥,能食,雖陽明裏證未全成,陽
明內熱已太盛,熱甚則上逆,上逆則引血,血上則衄,熱邪亦隨之而泄。近世醫
家以衄為紅汗者,正以其泄鬱熱故也。鬱熱泄則自愈。


三十二、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 不能發黃也;但頭汗

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裏 身
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原文 236


熱越:裏熱發越於外之意。

瘀熱:即邪熱鬱滯的意思。

·10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鄭 論 條中所言熱外越者,不發黃,是因汗出,知其表氣通,
而熱得外泄故也。若頭汗出,身無汗,小便不利,渴欲飲水者,此是
熱伏於內,抑鬱太甚,而邪無由路出,故成陽黃之候,茵陳蒿湯主之,
實為的證之方,妥切之甚者也。

【闡 釋】此節乃陽明濕熱郁蒸發黃的證狀。若但頭汗出,周身沒有汗,則
熱不得越;小便不利,由濕無出路,邪熱既不能外達,水濕又無從下泄,水濕與
熱邪相蒸不解,郁而不達,身心發黃,治以茵陳蒿湯,苦寒通泄,使濕熱之邪從
小便而出,濕去熱清,則發黃自愈。

茵陳蒿湯方(校補)

茵陳蒿六兩 梔子十四枚(擘) 大黃二兩(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鬥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服。小便
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濕熱瘀裏,蒸發而外見黃色,用茵陳苦寒清濕而解鬱熱,佐梔子清利三焦,
以通水道,以大黃除胃熱,導火下行兼清血分中之熱。三味合用,使瘀熱濕濁,
從小便而出,濕熱一泄、則發黃自愈。
《傷寒》
《金匱》二書中,分黃疸為陰陽兩
綱,敍述簡略,僅根據皮膚黃染情況來辨陰陽。凡身目俱黃,黃如橘子色澤鮮明,
小便不利,色黃赤而短少,腹脹食少,厭油食,舌苔黃膩,脈滑數者,為陽黃。
無論其為現代醫學所稱之急性黃疸型傳染肝炎,濕熱偏盛的慢性肝炎,肝膽道感
染,膽道結石等病見陽黃證者,都可用本方加減治療。


三十三、陽明病,面合色赤 ,不可攻之。(攻之則)必發熱,
色黃〔者〕,小便不利也。原文 206

鄭 論 據陽明而面赤色,又當察其可攻與不可攻,如氣粗面
赤,唇焦,飲冷甚者,宜攻之;若雖面赤而無熱象足征,又不可攻,
攻之則必發熱者,是真陽因攻而浮於上,浮於上,即不能化下焦之陰,
小便亦見不利。學者切勿執一陽明病,而定為熱證,妄施攻下也。此
條所謂不可攻,攻之則必發熱,焉知非(帶)
〔戴〕陽而何?

【闡 釋】邪熱怫鬱在經,禁用攻下,誤攻下,必然發熱,肌膚發黃而且小


面合色赤:即面色通赤。

·110·
傷寒恒論卷四

便不利。因誤攻而見此證,欲救其失,茵陳五苓散可用。鄭氏更論及“雖面赤而
無熱象足征,又不可攻,攻之則必發熱者,是真陽因攻而浮於上,……焉知非戴
陽而何?”戴陽乃危證,救逆之法,非大劑回陽不可。

三十四、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黃。原
文 199

鄭 論 邪至陽明而從熱化,無汗者,邪不得外泄,小便不利者,
邪不得下泄,抑鬱於中而懊憹,懊憹者,心不安之謂,所以斷其必發
黃也。

【闡 釋】陽明病沒有汗出,是濕熱不能外散;小便不利,幾水濕不能下行。
濕與熱蒸於內,則身體發黃。原文未出方劑,似宜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外發內利;
或梔子豉湯以清裏而達表,則身黃自退。

三十五、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原文 200

鄭 論 陽明本屬(躁)〔燥〕地,又得陽邪,又複被火,火勢
內攻,小便不通,熱邪無從下泄,遏熱太甚,是以決其必發黃也。

【闡 釋】陽明病,無汗,本應以葛根湯發其汗,今竟以火劫取汗,則熱邪
愈熾,津液被束,無複外布與下滲矣,其身必發黃。原文未出方治,根據辨證,
必須清熱利濕,梔子柏皮湯主之。


三十六、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 但頭汗出者,刺
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原文 216

鄭 論 據陽明而稱下血,必是胃中有熱,逼血下行耳。譫語者,
熱氣乘心,神無所主也。茲雲熱入血室,夫膀胱之外,乃為血海,又
稱血室,此病係在陽明大腸,何得直指之為血室乎?何得刺期門穴
乎?但下血一(等)
〔證〕
,有果係熱逼血下行者,必有熱象可征。譫
語一證,有陽虛、陰虛、脾虛之異。更有下血、譫語而將脫者,不得
總統言之,學者務宜細心探求則得矣。


血室:各家見解不一,有的認為是沖脈,有的認為是肝臟,有的認為是子宮,所說都均有一定理由,顧名
思義,要不外血液儲留之處,三者均有連帶關係,不需強分。又少陽篇 18 條所指“血室”即子宮。

·11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闡 釋】本證由於邪熱熾盛,血為熱擾,故便血;內熱蒸騰,故頭汗出;
熱氣乘心,神無所主,故譫語。鄭氏按稱:“此病係在陽明大腸,何得直指之為
血室乎?何得刺期門穴乎?……務宜細心探求則得矣,”筆者信而從之。

① ②
三十七、陽明證,其人(善)
〔喜〕忘者 ,必有畜血 ,所以然
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善)
〔喜〕忘,糞雖(難)
〔鞕〕
,(而)大便
反易,其色必黑〔者〕
,宜抵當湯(主)
〔下〕之。原文 237

鄭 論 據善忘緣因瘀血所致,瘀滯不行,氣血不得流通,神明
寓於氣血之中,為氣血之主。今為瘀血所阻,氣血不得流通,神明每
多昏憒,所以善忘而斷之瘀血,確乎不爽。但蓄血在太陽,驗之於小
便,其人如狂;蓄血在陽明,驗之於大腸,其色必黑,大便色黑者,
蓄血之驗也。

【闡 釋】太陽蓄血證是太陽之邪熱隨經入腑與血相結,以致出現少腹急
結,或鞕滿,小便利,如狂、發狂等證候。陽明蓄血證是陽明邪熱與宿有的瘀血
相結,故令善忘。二者證狀不同,因蓄血擾亂神志則一。辨太陽蓄血證在小便之
利與不利,辨陽明蓄血證在大便之黑與不黑、難與不難。兩者的病理機轉都是屬
於邪熱與血相結,所以都可用抵當湯下之。

三十八、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
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善饑,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
(也),宜抵當湯。若脈數不解,而下(利)不止,必協熱(而)便
膿血也。原文 257、258

鄭 論 既稱無表裏證,即不在發表之例,即不在攻下之例,雖
脈浮數,總要有風熱病情足征,庶可相機施治。所雲發熱七八日,然
發熱有由外入之發熱,有由內而出之發熱,大有涇渭之分,若只憑脈
之浮數而攻之,則由外入者,有內陷之變,由內而出者,有亡陽之逆,
假令下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善饑,此是為果有外邪致發熱者言
之,而非為內出之發熱者言之也。迨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何
以知其必有瘀血也?況熱結而不大便者亦多,此以抵當湯治之,似不
恰切,仲師未必果有是說也。


喜忘:喜作善字解,言語動靜隨過隨忘,即健忘之意。

畜血:畜與蓄字同,瘀血停留叫蓄血。

·112·
傷寒恒論卷四

【闡 釋】鄭注此條與歷代注家不同,發熱有外入與內出之分,若只憑發熱
而攻之,則有邪熱內陷與亡陽之虞。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消穀善饑,不大便
者,何以辨之,並無征驗,況熱結而不大便亦多,提出質疑。最後歸結為“此以
抵當湯治之,似不恰切,仲師未必果有是說也。”

三十九、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
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
宜桂枝湯。原文 240

鄭 論 此條以脈實、脈虛,而定為可汗、可下,似未必盡善。
論脈實而要有胃實病形足征,方可言下,脈浮虛而要有風邪足征,始
可言發汗,若專以日晡發熱,而定為陽明證,即下之,決不妥切。

【闡 釋】本條係太陽陽明並病,即表裏俱病,必先解表而後攻裏。但不能
僅根據脈象虛實來決定汗、下,而應結合證狀來辨別太陽之表邪是否已解,或陽
明之裏實是否已成,然後先表後裏,解表用桂枝湯,下之與大承氣湯,方為合法。

·113·
傷寒恒論卷五

傷寒恒論卷五

凡外邪盡入胃腑,謂之正陽陽明,列於此篇,計三十一法
陽明中篇 (據舒本校增)

一、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原文 180

鄭 論 陽明乃多氣多血之府,邪至陽明(躁)〔燥〕地,與胃
合成一家,其邪易實,故病見邪盛者極多,故曰胃家實。

【闡 釋】“胃家實”三字是陽明病的提綱。胃家包括腸、胃而言,“實”
字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別,廣義包括經腑兩證,狹義就是單指陽明腑證而言。《內
經》所說“邪氣盛則實”並不僅指有形結滯而言。食物積滯而實者,承氣證;熱
邪積滯而實者,白虎證。

二、傷寒三日,陽明脈大。原文 186

鄭 論 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乃傳經之次第。今三
日而見脈大,可知其邪未傳少陽,而仍在陽明也,何以知之,浮為太
陽,大為陽明,弦為少陽故也。

【闡 釋】陽明病的脈大,必然大而有力,假使大而無力,或浮大無根,那
就不一定全屬於陽明病。此雲三日陽明脈大者,謂不兼太陽陽明之浮大,亦不兼
少陽陽明之弦大,而正見正陽陽明之大脈也。

三、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
也。原文 185 後段

鄭 論 按發熱無汗,寒傷營也,嘔不能食,太陽有寒也,汗出
濈濈然者,寒邪外出也。此曰轉屬陽明,果何所見而然乎?餘甚不解。

【闡 釋】鄭氏將《傷寒論》185 條分作兩條,前段列入陽明上篇 9 條,本


條即後段。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是少陽小柴胡證,不因發汗而反汗出濈濈
然者,此由少陽轉屬陽明也,如此注釋,鄭氏之不解可解矣。

四、傷寒轉(屬)
〔係〕陽明者,
〔其人〕濈然微汗出也。原文 188

·11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鄭 論 按轉屬陽明,必有陽明證足征,或見肌肉之間大熱,而
又見口渴飲冷,氣粗口熱,蒸蒸汗出,如此言之,則曰轉屬陽明,方
可無疑。而此只憑一濈濈然汗出,而即謂之轉屬陽明,實不恰切。

【闡 釋】凡傷寒轉屬陽明,不論由太陽、少陽、少陰等轉係陽明,其人必
見濈濈然連綿不已之微汗出也。此其裏熱亢盛,將水分外薰而為汗,腸中始得結
實,而成鞕滿便難之陽明證。鄭氏曰:“而此只憑一濈濈然汗出,而即謂之轉屬
陽明,實不恰切。”舒馳遠曰:“此條但據汗出濈濈一端,便是轉屬陽明,恐不
能無疑。若熱退身涼,飲食有味,豈非病自解之汗耶?必其人惡熱、不惡寒,腹
滿、按痛、譫語諸證錯見,方為有據,否則不足憑也。”故臨床不能憑一證以定
寒熱虛實,須四診合參乃可。

① ②
五、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 ,蒸蒸發熱 者,屬胃也,調胃承
氣湯主之。原文 248

鄭 論 按三日,乃少陽主氣之期。今太陽發汗而不解,是邪入
陽明,而未傳經也。觀其蒸蒸發熱者,陽明內熱之征,可以無疑矣。
故以調胃承氣湯治之,其病自愈。

【闡 釋】發汗以後,太陽表證雖解,而邪氣反化熱傳裏,轉為陽明腑實。
當時證狀,除了蒸蒸發熱以外,一定還有腹滿、便秘、或心下鞕,鬱鬱微煩等腑
實見證,才能使用調胃承氣湯。設若沒有上述證狀,僅憑蒸蒸發熱,就使用下法,
是不恰當的。

六、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
此〔必〕大便(已)鞕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鞕。當
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
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原文 203

鄭 論 此由過汗傷及津液,已致胃燥失潤,問其小便尚利,津
液未竭,故知其不久必便也。

【闡 釋】陽明病大便鞕而難出,有熱結與津液不足兩端。熱結者可以攻下,
承氣湯之類。津液不足者,必腸中津液增加,大便鞕得濡潤,無需攻下,亦必然


發汗不解:指發汗後熱病不愈,不是太陽病不解。

蒸蒸發熱:有如蒸籠中熱氣,從內向外蒸騰一樣,熱面潮潤。

·116·
傷寒恒論卷五

不久自出。至於小便多的,大便必鞕;大便溏泄的,小便必少,是診斷大便鞕與
溏泄的主要關鍵。今小便少,則津液還停胃中,胃中津液足,則大便潤,潤則軟
滑,此其所以必出也。

七、陽明病,自汗出(者),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
竭,雖鞕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與)
大豬膽汁,皆可為導。原文 233

鄭 論 按汗自出,與小便自利,二者皆是大傷津液,故大便雖
鞕者,不可攻之,俟其津液自回,亦可自便。此以蜜導法治之,亦切
要之法,此又與熱結者,不可同法也。

【闡 釋】本條大便鞕,是因自汗出,小便自利而大傷津液,腸中津液枯竭,
與陽明中篇 31 條津液不行的脾約證,燥熱結實的承氣證,即鄭氏所說熱結皆不
同,須詳辨之,必俟其津液自回,用蜜煎因勢利導之

蜜煎方 附:豬膽汁導法(校補)

食蜜七合
上一味,於銅器內,微火煎,當須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並手撚作梃,令
頭銳,大如指,長二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鞕。以內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
之(疑非仲景意,已試甚良)。

又大豬膽汁一枚,瀉汁,和少許法醋,以灌穀道內,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
食惡物,甚效。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這是兩種通導大便的法,適用於多汗傷津,尺脈遲弱,元氣素虛,想大便而
便不出的病人。一般津液枯的用蜜導,邪熱盛的用膽汁導。現西醫用灌腸法,此
法遂廢而不用。

八、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
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裏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
鞕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
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
大泄下。原文 208

鄭 論 陽明主脈大,脈遲者,裏有寒也。雖汗出不惡寒,因屬

·117·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內熱之征,而汗出與身重、短氣、腹滿而喘觀之,證屬少陰,而非陽
明,即汗出不惡寒一端,務要果有舌黃、乾渴、飲冷、大熱,方可稱
陽明的證,再加以日晡潮熱,與手足濈然汗出,大便已鞕,則大承氣
乃為的候。若汗多、微發熱、惡寒,則又屬太陽之邪未解,又當表之,
故曰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足以見用藥之大有分寸,即腹滿大便不
通,又當審其輕重而斟酌於大小之間,勿令大泄,可見用藥之非易易

【闡 釋】鄭氏論此條著重在辨析太陽、陽明、少陰的疑似證。若汗多,微
發熱惡寒者,太陽證也,若汗出與身重,短氣,腹滿而喘者,少陰證也,汗出不
惡寒一端,需參以舌黃、乾渴、飲冷、大熱,乃陽明的證,再加以日晡潮熱,手
足濈然汗出,大便燥實,則為大承氣證。即腹滿大便不通,鄭氏亦告誡“當審其
輕重而斟酌於大小之間,勿令大泄。”示人辨證用藥時宜慎之。

大承氣湯方(校補)

大黃四兩(酒洗) 厚樸半斤(炙去皮) 枳實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渣,內芒硝,
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按《傷寒論》有大、小、調胃承氣湯之別。大承氣湯治正陽陽明,小承氣湯
治少陽陽明,調胃承氣湯治太陽陽明。蓋陽明病者,胃腸熱病也。大承氣為攻下
重劑,治傷寒陽明腑證,陽邪入裏,胃實不大便,發熱譫語,自汗出。不惡寒,
痞滿燥實堅全見。
《內經》謂:“熱淫於內,治以鹹寒,火淫於內,治以苦寒。”
芒硝之鹹寒,以潤燥軟堅,配合大黃之苦寒,瀉實滯,清結熱。再加枳實苦寒,
厚朴苦溫,下氣破結而除痞滿,實滿。唐容川謂:“三承氣不但藥力有輕重之分,
而其主治亦各有部位之差別。大承氣湯,仲景提出大便已鞕四字,是專指大腸而
言,大腸居下,欲其藥力直達,不欲其留于中宮,故不用甘草;大腸與胃同稟燥
氣,故同用硝、黃,以潤降其燥;用枳、樸者,取木氣疏泄,助其速降也。”本
方煎煮時,大黃必須後下,後下則氣銳行速,能充分發揮藥之效力。本方在《傷
寒論》中用於陽明病者有十一條,用於少陰病者有三條,大都有熱結裏實,宜急
下存陰的病症。鄭氏專就陽明裏症立說,故特別提出“胃家實”三字提綱,必須
審察的確,如大、小便不通,大便鞕、腹滿、狂亂奔走叫駡,不避親疏,潮熱、
譫語種種病象,務宜斟酌不可猛浪誤用。又指出吳又可《溫疫論》中用此方者有
三十餘症,教人宜明圓通應用之妙。鄭氏在《醫法圓通》中,推廣應用以治咳嗽

·118·
傷寒恒論卷五

聲如洪鐘、食入即吐及頭暈神昏無主三症。此三症俱非應下之症,但審其俱由邪
火熾甚而致,故用本方治之而愈,實屬善用成方。筆者曾用此方治傷熱咳嗽,所
投輒效;又用治臌脹病,患者腹脹如鼓,胸脅滿悶,皮膚蒼黃,肌肉變硬。大便
秘結,所下如羊矢,舌質深紅,苔黃燥,脈沉實有力,精神不衰,口渴飲冷。此
屬陽明腑症,痞滿燥實俱備,大承氣湯下之而愈。現加減化裁,能治多種腸梗阻
及闌尾炎,亦治流行性乙型腦炎,於通下後即能熱退神清,抽搐停止。

九、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躁)
〔燥〕屎,故使不大便也。原文 239

鄭 論 按大便五六日不便,繞臍而痛,非有熱結,必係(躁)
〔燥〕屎阻滯氣機,不得流通暢,故有此等病形也。

【闡 釋】此條係腸中燥屎內結的主要證狀,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其
原因在於腸中燥屎不得出,矢氣攻沖,時而發作,時而停止,可用大承氣湯攻下
之。

十、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躁)
〔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原文 241

鄭 論 按既經下後,應當通暢,複見六七日不大便,反煩不解,
腹滿,定是下時,而邪未泄盡,複又閉塞耳。果係泄盡,又雲有複閉
塞之理乎?此條稱有屎宿積,亦是正論。

【闡 釋】患陽明腑證,大下之後,六七日又不大便,煩不解,則熱未退可
知,腹滿脹痛,此腸中有燥屎宿食積聚。下之未盡,仍當下之。

十一、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

,有(躁)〔燥〕屎也,宜大承氣湯。原文 242

鄭 論 此條總緣(躁)〔燥〕矢不行,隔塞於中,而各經氣機
不得舒暢,氣阻于前陰,則小便不利,氣阻於膽,則夜不能眠,氣逆
於肺,則喘證生,氣阻于衛,則微熱作,大便之乍難乍易者,皆氣機
之時開時闔所致也。急以大承氣湯治之,去其(躁)〔燥〕矢,
(躁)
〔燥〕矢一去,氣機立通,則諸證自釋矣。


喘冒:喘,因腹滿壅甚,故短氣如喘。冒,是熱甚昏眩的現象。

·11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闡 釋】小便不利,喘冒不能臥,微熱,大便乍難乍易,如鄭氏所說總緣
燥矢不行,隔塞於中,各經氣機不得舒暢所致。用大承氣湯內攻燥屎,燥屎除則
諸證自愈。

十二、陽明病,潮熱,大便微鞕者,可與大承氣湯,不鞕者,不
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躁)
〔燥〕屎,欲(和)
〔知〕之法,

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者 ,此有(躁)〔燥〕矢,乃可
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但初頭鞕,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
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複鞕而少
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氣者,慎不可攻也。原文 209

鄭 論 按鞕與不鞕,指邪熱之輕重,而定可攻與不可攻之意
也。轉失氣與不轉失氣,乃決有(躁)
〔燥〕屎無(躁)
〔燥〕屎之真
偽也。若攻之脹滿不食,法宜溫中,又非承氣可了也。

【闡 釋】本條是反復說明運用承氣湯的辨證。具體說可分為三段看,從開
首至不可與之為第一段,辨識大承氣湯的應用;若不大便至與水則噦為第二段,
從失氣不失氣來辨識小承氣湯的應用;其後發熱至文末為第三段,從發熱和失氣
的機轉來決定是否應用小承氣湯。若鄭氏所論“攻之脹滿不食,法宜溫中。”則
當用理中湯加半夏、砂仁主之。

十三、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
微滿,初頭鞕,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原文
238

鄭 論 按陽明下後,而懊憹心煩者,熱邪未去,而擾攘太甚也。
胃中尚有燥矢者,下之而結熱未淨也。燥者可攻,裏實也;先鞕後溏
者,不可攻,裏虛也。此處就是認證眼目,用藥法竅,學者宜細求之。

【闡 釋】攻下是陽明腑實證的正治方法,現攻下後,病者心中有懊憹而煩
的見證,可見邪氣還沒有盡除。但是下後心煩懊憹,有熱邪不除留於胸隔的梔豉
湯證;有燥屎未去積滯內陰的大承氣湯證。原文指出胃中有燥屎者,即辨證的要
點,可用大承氣湯再下之。

十四、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少)
〔太〕陽柴胡證,煩〔燥〕,


轉失氣:腸中屎氣下趨,俗言放屁。

·120·
傷寒恒論卷五

心下鞕,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
至六、七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
〔受〕食,但初頭鞕,後必溏,未定成鞕,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
定鞕,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主之)。原文 251

鄭 論 按此條既稱脈弱,無(少)
〔太〕陽柴胡證,即見煩躁,
心下鞕,焉知非寒結,而成心下鞕乎?況條中並無陽明熱證實據,只
憑屎定鞕一語,而斷為大承氣湯證,於理法誠有未當,尚祈高明證之。

【闡 釋】鄭氏對此條之按,與歷代注家不同,持否定之意見。先提出“焉
知非寒結而成心下鞕”質疑。繼又說:“條文中並無陽明熱證實據,只憑屎定鞕
一語,而斷為大承氣湯證,於理法誠有未當”。筆者遍閱成無己、柯韻伯、陳修
園等十餘家之注,都牽強附會,反不若從鄭氏存疑之說為當。

十五、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原文 207

鄭 論 按邪至陽明,未經吐下,但心煩者,此以承氣湯主之,
是以為熱伏於內也。餘謂心煩故似熱象,有胃液被奪,不能輸津液於
心腎者,不得一例論之,統以承氣為是。

【闡 釋】陽明病必至腹滿、便秘、潮熱、譫語,乃可大攻下。此條邪熱在
胃,未經吐下而心煩,為邪熱鬱蒸也,可與調胃承氣湯微溏之,以解其熱,則心
煩自愈。鄭氏更進一層曰:“心煩故似熱象,有胃液被奪,不能輸津液於心腎
者”,則調胃承氣湯不可用,法當養陰益胃,以竹葉石膏湯加沙參、玉竹、生地
治之。


十六、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 ,小承氣湯主之。因

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矢)氣者 ,更服一升;若不轉(矢)氣〔者〕


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澀者 ,裏虛也,為難治,不可更
與承氣湯也。原文 214

鄭 論 按譫語發熱,本可下之證,仲師斟酌,轉矢氣與不轉矢
氣,以定可攻與不可攻之分。但轉矢氣而下之,複見脈微澀,此又正


脈滑而疾:脈象圓滑流利,應指快速。

轉氣:即前 21 條轉失氣之意。

微澀:脈象微而無力,蹇澀而不流利。

·12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氣之虛,此刻欲攻之,則恐正氣不勝,不攻之,又慮邪氣複熾,故曰
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闡 釋】原文雲:“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裏虛也,為難治”。微
為陽虛,澀為液竭,是陰陽兩虛的表現,攻邪則傷正,扶正則礙邪,所以斷為難
治。所謂難治,並不等於不治,而邪實需攻,正虛宜扶,自以攻補兼施為宜。筆
者認為可用四逆湯以補陽,加參、歸、地以助陰,合承氣湯而治之,則難治者不
難矣。

① ②
十七、夫實則譫語 ,虛則鄭聲 ,鄭聲者重語也。原文 210 前段

鄭 論 此條舉虛實,以明陰陽現證之異。異者何?聲厲、聲低
是也;有神、無神是也;張目、瞑目是也;安靜、不寧是也。學者不
可粗心,務要將譫語、鄭聲情形實據,熟習於胸,臨證分辨,庶不誤
人。

【闡 釋】譫語屬陽,鄭聲屬陰,有如鄭氏所言,“以明陰陽現證之異”。
是實是虛,當從全面證狀來確定。然譫語中亦有虛證,不可不知。實證大多見於
陽明熱實之證,由於燥實內結,濁氣上幹,神明受熱熏灼,以致發生神志昏亂的
狀態。虛證是心神將脫,譫語時而昏亂,時而清澈者,或獨自譫語,呼問則清楚
等是也。實證治以承氣湯,虛證仍當用溫法治療。鄭聲者,精神衰乏,不能自主,
語言重複,其聲微短,正氣虛也,法當回陽以治之,如四逆加人參湯是也。

十八、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原文 210 後段

鄭 論 按直視、譫語、喘滿者,明是胃火灼盡陰精,此條專舉
胃火旺極者言也。更有少陰真陽衰極,真精不能上榮於目亦直視,危
亡已在瞬息之間。直視而見喘滿者,陰精將盡,而又下利,更竭其液,
不死何待?

【闡 釋】直視譫語,是陽熱亢極,陰精告竭的現象,火熱上亢,神明受擾
故作譫語。熱甚傷陰,五臟之精氣,被邪熱所劫,不能上榮於目,故直視不動,
如果再見喘滿,則陰精竭絕,陽失依附,而氣從上脫;若見到下利的證狀,是中
氣亦敗,邪實正虛,且利複傷陰。兩者皆是死候。鄭氏更論及少陰真陽衰極,真
精不能上榮於目之直視,危亡已在瞬息之間,法當大劑回陽以救之。


譫語:是神志昏亂,語言沒有倫次,聲音粗壯。

鄭聲:是說過又說,語言重複,細語呢喃,聲低息短。

·122·
傷寒恒論卷五


十九、發(熱)〔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 ,譫語脈短者
② ③
死 ,脈自和者不死 原文 211

鄭 論 按陽明發(熱)
〔汗〕
,多屬有餘,陽旺陰必虧,若重發
汗,陰必亡,陰亡陽亦與之俱亡,譫語、脈短,陰陽兩不相互之候,
不死何待?若脈尚自和者,陰血未盡滅也,故斷其不死。

【闡 釋】本條指出虛證譫語的成因是汗多重發汗,不但津液更傷,而陽氣
隨汗外泄,有亡陽之慮,屬大虛之候,脈短,這是氣血津液消耗殆盡,行將陰陽
離絕,故為死候。脈自和,則知陰陽尚未脫離地步,用藥治療得當,可以不死。

二十、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亡)
〔出〕
,胃中(躁)
〔燥〕

大便必鞕,鞕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者〕
,更莫〔複〕
服。原文 213

鄭 論 按因汗出以致譫語,大便鞕者,胃(躁)〔燥〕也,血
液外亡也,今既下之,而大便不鞕,不譫語者,胃得潤而和,故令其
勿更服,恐再下之,而別生他病也。

【闡 釋】譫語由於便鞕,便鞕由胃燥,胃燥由於津液少,津液少為熱實於
裏而汗液外泄。因為大便鞕結。腑氣不通,則穢濁之氣上攻,心神不擾,所以發
生譫語。小承氣湯以去實熱而和胃,則譫語自止。

二十一、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裏,而反發其汗,津
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裏實,久則譫語。原文 218

鄭 論 按邪原在裏,而反汗之,其誤已甚,汗出則津液外越,
津液外行,自然胃(躁)
〔燥〕而大便亦與之俱(躁)
〔燥〕
,(更)
〔便〕
所以難也,裏分邪實,無怪乎譫語也。

【闡 釋】表證之喘滿,其滿在胸部,其脈必浮;裏證之喘滿,其滿在腹部,
其脈必沉。前者可用麻黃湯之類發其汗則愈;後者發汗則誤,以致津液外越,燥
實結於內,久則譫語。此以過汗傷津,而不致大實滿痛,宜少與小承氣治之。


亡其陽:汗液出得太多,致有虛脫的現象。

脈短:是上不至寸,下不至尺,只有關脈搏動。

脈自和:與脈短相對而說,也就是脈無敗象的意思。

·12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二十二、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
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
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
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
〔則〕止後服。原文 212

鄭 論 按既經吐下後不解,延至如見鬼狀,循衣摸床,微喘直
視者,乃將死之征。但脈弦者,弦為陰象,是陰尚未盡也,故曰生。
若脈見澀,澀為血枯,枯則陰竭,不死何待?病形若但發熱譫語,而
無直視可據,故以大承氣湯主之。

【闡 釋】傷寒表證,應汗之使邪從外解,反治以吐下,以致津傷化燥,邪
陷成實,不惡寒,發潮熱,便秘,都是胃腸燥實之征,延至獨語如見鬼狀,循衣
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此不僅陽明腑實自病,且已波及厥少二陰,危之甚
矣。脈弦為正氣尚存,陰精未竭,故曰脈弦者生;脈澀是營血衰竭,陽亢陰絕,
故曰脈澀者死。若但見發熱譫語之腑實證,可用大承氣湯蕩滌其燥結,然此峻下
之劑,必須中病即止,以免過劑傷正。

二十三、汗出譫語者,以有(躁)〔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

須下(之)
〔者〕
,過經乃可下之 。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裏
實故也。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原文 217

鄭 論 按既稱汗出譫語,明是內熱胃(躁)〔燥〕而有(躁)
〔燥〕屎也。何得以風名之乎?又曰下之早,而語言必亂,亂亦譫語
之屬也,何必強名之乎?總之此病乃為裏實證,故下之可愈。

【闡 釋】此條鄭氏不隨文注釋,亦不牽強附會,而提出質疑,最後歸結為:
此病乃為裏實證,故下之可愈。可啟迪後學深思之。

二十四、陽膽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躁)
〔燥〕
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鞕爾,宜大承氣湯(主)
〔下〕之。原文 215

鄭 論 按(躁)
〔燥〕屎與但鞕,二者有輕重之分,其間譫語、
潮熱、不能食,皆胃中熱結阻滯也。

【闡 釋】以能食不能食,來辨別腑實內結的微甚。重則燥屎阻結,輕則僅


過經:這裏是太陽表證解除之意思。成無己注:須過太陽經無表證。

·124·
傷寒恒論卷五

僅便鞕。已結者開其結,未結者滌其熱,不令更結。譫語潮熱雖相同,但腑實的
程度有輕有重,原文俱主以大承氣湯。筆者認為能食者,只用小承氣微和胃氣即
可。若不能食,是燥屎已成之確據,則可用大承氣湯下之。

二十五、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原文 253

鄭 論 按陽明發熱汗多,而急下之者,何也?恐血液外越過
盛,而胃中反生(躁)〔燥〕結等證,下之正所〔以〕存津液以安胃
也。但此證,只憑一發熱汗多而定為急下,況人參白虎證,亦大熱汗
出,尚未急下。當時大約為陽亢已極者而言之也,若但發熱汗出,而
定為急下,不能無疑。

【闡 釋】鄭氏謂:“若但發熱無汗,而定為急下,不能無疑”。蓋陽明病
發熱汗多,不論陽明經證、腑證都有,如屬經症熱熾,則白虎人參湯即可清熱救
陰。故此條當有其他腑實證狀,如腹滿痛,不大便、潮熱、譫語等證,方能急下
存陰。

二十六、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原文 254

鄭 論 按此條為陽明胃實者言之,而非為胃虛者言之,學者宜
詳辨虛實。

【闡 釋】汗為陰液,發汗則傷津而熱邪更熾,與糟粕相結而成燥屎,陰梗
於中,氣機窒塞,不通則痛,故宜大承氣湯急下之。


二十七、腹滿不減 ,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原文 255

腹滿豈無虛實(頂批)。

鄭 論 按此條未指出當下實據,不能無疑,姑錄之。

【闡 釋】按此節承上條,蓋謂下後腹痛雖減腹滿未減,或減十分之一二,
言不甚減也。所以然者,悍熱太甚,非一下可盡除也。此下之未盡,故仍以大承
氣湯再次攻之。前條曰急下之,本條曰當下之,用法自亦有微劇之分矣。又腹滿
有虛實之別,太陰虛寒的腹滿,裏無實邪,其腹滿,常有緩解之時;本證腹滿,
乃是裏有燥屎,有形的實邪,腹滿無減輕之時。《金匱》“腹滿時減,複如故,
此為寒,當與溫藥”。虛、實之間,最宜詳辨,治法亦迥異。

·12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① ② ③
二十八、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 ,睛不和 ,無表裏證 ,
大便難,身微熱〔者〕
,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原文 252

鄭 論 按目睛不了了者,皆緣內有伏熱傷及津液,津液暗耗,
不能上榮於目,故不了了,觀其大便難,身微熱,其內之伏熱,亦可
慨見矣。故宜急下之,正以救津液,恐遲緩則熬幹陰精也。

【闡 釋】《內經》雲:“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熱邪內灼,津液枯
燥,則精神不得上注於目,故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也”。燥屎內阻,則大便不通,
此為裏實證,謂無表證則可,無裏證則不可,無裏證安能下之耶?正如鄭氏所說:
“故宜急下之,正以救津液,恐遲緩則熬幹陰精也”。

二十九、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原文 193

鄭 論 按申、酉、戌,乃陽明之旺時,邪衰者于旺時可以潛消,
邪盛者于此時更盛,觀日晡潮熱之人,則得解與不解之道也。

【闡 釋】此條所論涉及時間醫學,按照祖國醫學理論,申、酉、戌時,
(即
現在的下午三時至八時)日晡時也。陽明潮熱,發於日晡,陽明病解,亦於日晡,
為陽明經氣當旺的時候,欲解說法也。


三十、脈浮而芤 ,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
陽則絕。原文 246

【闡 釋】此節但言脈而不言證者。蓋指平素陽旺陰虛之人,故感邪即從陽
熱而化也。浮則氣分之陽熱盛,芤則血分之津液虛,浮芤相搏,則胃中合相搏之
勢,而愈生火熱矣。曰其陽則絕,並不是說陽氣的敗絕,與陽明上篇 4 條一樣,
為津液不足,裏熱亢盛的意思。亦即太陽膀膠之津液,不能還入胃中,有斷絕不
續之現象也(鄭書原無三十、三十一條,據舒本校補)。


三十一、趺陽脈浮而澀 ,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
大便則鞕,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原文 247


目中不了了:即視物不明。

睛不和:是眼珠轉動不靈活。

無表裏證:指既無頭痛惡寒表證,也無腹滿譫語等裏證。也有認為是無少陽的半表半裏證。

芤(kōu 摳):脈之一,脈輕按浮大,重按中空,有如蔥管,是陰血不足,陽氣浮盛之征。

趺(fū膚)陽:即沖陽穴,在足背第二第三蹠(zhí)骨間,屬足陽明胃經,古人常用跌陽脈診察脾胃
疾病。

·126·
傷寒恒論卷五

【闡 釋】此節乃太陽陽明之脾約證也。獨診之足者,蓋邪熱從足而上,太
陽膀胱之津液先虛,故脾被熱灼,而津液澀約,胃被熱蒸,而火氣強盛,故不用
承氣之速下,而用麻仁丸之緩攻,以和之也。

又上二條,舒馳遠《再重訂傷寒集注》具載,鄭氏《傷寒恒論》
缺之。但舒氏亦疑此兩條非仲景原文,而為叔和錄入,有矛盾。或為
鄭氏不錄此二條之原因。

麻子仁丸方(校補)

麻子仁二升 芍藥半斤 枳實半斤(炙) 大黃一斤(去皮)


厚樸一尺(炙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別作脂)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有滋腸潤燥緩瀉作用,方中麻仁杏仁潤腸肅肺,因肺與大腸相表裏,肺
氣降有助於通便作用。枳實、厚樸破氣行滯,芍藥養陰,大黃攻下清熱。所以成
其潤腸緩下劑,但仍兼攻下破氣。現有中成藥出售,為有效的潤下劑,用於虛弱
體質便秘者多效。

·127·
傷寒恒論卷六

傷寒恒論卷六

外邪已趨少陽,未離陽明,謂之少陽陽明,列於此篇,計八
陽明下篇 法(據舒本校補)。

一、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
〔與〕
小柴胡湯(主之)
。原文 229

鄭 論 按大便溏,胃虛而不實也;小便自可,內無熱也;胸脅
滿者,濁陰閉塞也;發潮熱者,陽氣浮也。此際正當溫中,又非柴胡
湯所宜也。此條意著重在兩脅上,究其端倪,故以小柴胡湯主之。

【闡 釋】此節乃少陽陽明二陽合病。邪熱陷於大腸,故發潮熱;如胃家實,
當大便鞭而小便數,今大便溏,小便自可,知非實熱之證。鄭氏謂:“大便溏、
發潮熱等諸證,正當溫中,又非柴胡湯所宜”。當用理中湯加砂仁半夏治之。然
就胸脅滿不去一證,仍宜從胸脅而達之外,可從轉樞而出。因陽明經病輕,少陽
經病重,用小柴胡湯治少陽,解其主症。

二、陽明病,(而)脅下鞭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

小柴胡湯(主之)。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 ,身濈然汗出
而解(也)。原文 230

鄭 論 按此證,乃陽明而兼少陽也。夫兩脅者,少陽之地界也。
今兩脅鞭滿,是少陽氣機不舒之候,不大便者,胃實之征,舌上白苔
色者,寒也,嘔時而作,少陽喜嘔也。餘意此證,可小柴胡內重加大
黃,俾土木之氣舒則內暢,而津液通,胃氣自和,只用小柴胡湯而不
用大黃,似不恰切。

【闡 釋】本條與前條亦少陽陽明二陽合病,較上節為重。前節係邪陷於大
腸,此節係陷於胸胃之間。曰脅下鞭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正氣不得上
升下降,故使不大便也。用小柴胡湯以轉其樞,則諸證自愈。但鄭氏則主“小柴
胡湯重加大黃,俾土木之氣舒則內暢,而津液通,胃氣自和”,似較僅用小柴胡
湯原方為對證。


胃氣因和:指胃的正常機能得到恢復。

·12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三、間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
① ②
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 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 ;
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
,胃中(躁)
〔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原文 179

鄭 論 按太陽之邪未盡,而傳至陽明,如桂枝湯加葛根之屬,
與脾約湯之屬是也。正陽〔陽〕明者,太陽之邪傳至陽明,隨(躁)
〔燥〕而化為熱邪,絕無一毫太陽寒氣,而胃獨受其邪,則為之正陽
〔陽〕明,所雲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是陽明之邪半入少陽地界,
兩經之提綱病情互見,故為少陽陽明,如兩脅滿而不大便是也。

【闡 釋】此條採取問答形式,鄭氏所注分別說明三類陽明府證的成因和來
路,較為全面。太陽陽明由於津虧,其證狀較輕;正陽陽明由於陽旺,不大便,
內實滿痛,名胃家實,其證狀最重。少陽陽明由於誤治,其證狀較太陽陽明為重。
三者病因雖有別,而皆熱盛於裏致腸胃成實,則理無二致。

附:少陽轉陽明二證(據舒本校補)

四、少陽陽明〔者〕
,發汗利小便〔已〕
,胃中(躁)
〔燥〕煩實,
大便難是也。原文 179 後段

鄭 論 按此證,前已申明,茲不復敘

五、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陰,以法治之。原文 97 後段

鄭 論 接此條,本有少陽證,故服柴胡湯已而口渴者,胃有熱
而傷及津液也,仍以陽明口渴法治之。餘細思口渴一證,有胃熱太甚,
口臭氣粗,身熱汗出,渴飲冷者,仲師以人參白虎湯治之。有陽衰不
能薰騰津液於上而亦口渴,但飲滾飲冷不同,仲師以回陽治之,如此
用藥,方不誤人。

【闡 釋】本條明言“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鄭氏主以人參白虎湯治
之,于理於法皆合。至有陽衰不能薰騰津液於上,而亦口渴,其非陽明證明甚,
當屬少陰證之口渴,自當以回陽法治之。


脾約:脾約以胃中之津液言。胃無津液,脾氣無以轉輸,故如窮約而不能舒展也。即是由於津液虧少而引
起便秘。

胃家實:指腸胃中有熱邪積滯,

此條與上條第三小節重複,不識何故,為保存原書面貌,姑存之。

·130·
傷寒恒論卷六

附:太陰轉陽明一證(據舒本校補)

六、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係在太陰。太陰者,身當
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鞭者,為陽明〔病〕
也。原文 187

鄭 論 按緩脈,乃太陰之本象,此以為當發黃,吾甚不解。夫
緩為胃氣,不主於病,取其兼見,方可論病。又曰:小便利者不發黃,
全未見有胃家遏鬱病情,而獨曰小便利者不發黃,皆非正論。即謂太
陰轉屬陽明,其脈必不得以緩論,即見大便鞭,當下之證,定有一翻
先數日脈緩,後忽見實、大、洪、數之脈,乃為合法。

【闡 釋】自此以下三節,皆言陽明假實之證,亦即邪從三陰傳入陽明之證
也。太陰病濕盛陽微,不能溫運,若寒濕瘀滯,身當發黃;如小便通利,濕從下
泄,便不能發黃。但小便自利過多,則腸中水分漸幹,積至七八日而大便鞭者,
則太陰轉成陽明證矣。如此解釋,則鄭氏之疑可以不疑矣。

附:少陰轉陽明一證(據舒本校補)

七、少陰病,六七日,腹脹(滿)〔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
氣湯。原文 322

鄭 論 按此病必是少陰協火而動之候,前數日所現定是滿盤少
陰證形,迨延至六七日,積陰生內熱,邪遂從熱化矣。熱甚以致腹脹
不大便,則邪已轉入陽明,若不急下之,則真陰有立亡之勢,故下之
宜急也。

【闡 釋】鄭氏曰:“積陰生內熱,邪遂從熱化矣。熱甚以致腹脹,不大便,
則邪已轉入陽明”。腹脹不大便者,必兼見舌苔乾燥,惡熱飲冷,方為實證。實
則此乃少陰化熱太過,火傷中土之證也。急下以救中土,土壞則生機立竭矣。非
用大承氣急下,安能救其危哉!

附:厥陰轉陽明一證(據舒本校補)

八、下利譫語者,有(躁)
〔燥〕屎〔也〕
,宜小承氣湯。原文 374

鄭 論 按譫語多緣內有(躁)〔燥〕屎,茲何又稱下利譫語?
若下利而譫語,必非實證,必非下證。然譫語亦有似是而非處,學者

·13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務當細求,苟下利而譫語,其人有神,脈大而實,口渴、舌幹、飲冷,
此為協熱而下利,皆在可下之例;若其人下利譫語,身重無神,舌潤
不渴,脈微,又當溫腎扶陽,不得以譫語而盡為熱證,亦不得盡為可
下之證也。

又按此條,大約為裏虛夾(躁)〔燥〕,而有(躁)〔燥〕屎結於
中者言之也。余意當于溫補劑中,加大黃逐之,庶為妥切。

【闡 釋】下利而譫語,有陽虛、陰虛之別,陽證者為協熱而下利,治以小
承氣湯。若陰證下利譫語,無神不渴,脈微,法當溫腎扶陽,治以附子理中湯加
補腎藥味。故鄭氏曰:“不得以譫語而盡為熱證,亦不得盡為可下之證也”,自
當辨證施治,方為恰當。又按此條,大約為裏虛夾燥,鄭氏于溫補劑中,加大黃
逐之,法可遵從。

·132·
傷寒恒論卷七

傷寒恒論卷七

少陽篇 計二十一法(據舒本校補)

① ②
一、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 ,胸脅苦滿 ,默默不欲飲
③ ④
食 ,心煩喜嘔 ,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鞕、
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原文 96

鄭 論 按少陽當陰陽交會之中,出與陽爭則熱生,入與陰爭則
寒作,故有寒熱往來也。胸脅滿,默默不欲食者,肝邪實而上克其土,
土畏木克,故不欲食。心煩喜嘔者,肝喜發洩也。甚至或煩、或咳、
或渴、或腹痛、或心下悸、或小便不利,種種病情,皆係肝木不舒所
致也。故以小柴胡主之,專舒木氣,木氣一舒,樞機複運,而諸證自
釋矣。

【闡 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這是小柴胡湯
的主要證候,以下的或然證,並不是用小柴胡湯的主要目標。鄭氏所按已詳盡矣,
無庸贅述。

小柴胡湯方(校補)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生薑各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
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
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鞕,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
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複微汗愈。若咳
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往來寒熱:惡寒時不知熱,當熱時不知寒,寒和熱間代出現,即所謂間歇型熱。

胸脅苦滿:謂胸脅部有苦悶的感覺。因少陽脈循胸脅,邪入其經,所以胸滿。

默默:靜默不言也。

喜嘔:即是時常作嘔。

·13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小柴胡湯乃表裏兩解法,亦轉輸調和之方。柴胡乃少陽主藥,可升陽達表,
力能輸肝木之滯機,宣暢氣血,使半表半裏之邪得從外宣。黃芩苦寒,能清胸腹
之熱,使半表半裏之邪得從內徹。
《本經》稱柴胡推陳致新,黃芩主治諸熱,柴、
芩合用,能解半表半裏之邪,半夏、生薑調理胃氣以止嘔,人參、棗、草益氣和
中以養正。本方寒熱並用,攻補兼施,有疏利三焦氣機,調達上下升降,宣通內
外,運行氣血之功,八法中列入和劑。關於此方除用治少陽經症外,鄭氏在《醫
法圓通》中說:“治發熱、口苦、耳聾,其脈弦者,又治太陽、陽明二經發熱不
退,寒熱往來。隨即舉出其圓通應用六條:
(1)治兩脅脹痛;
(2)治頭響,兩側
脹;
(3)治兩耳紅腫痛甚;
(4)治瘧疾;
(5)治吐酸不食;
(6)治婦女熱入血室,
譫語。筆者用以治肝咳,其由於肝陽不足者,用小柴胡湯去參、棗、生薑,加乾
薑、五味、桂枝以溫肝利肺而咳愈;如因肝陰不足,肝火上逆,治當滋肝、降火、
潤肺,用小柴胡湯去參、薑、棗、加貝母、知母、石膏治之。又曾治胃脘脹痛,
其症狀為口苦、目眩、胸脅滿悶,脘腹時作脹痛,稍多食則大便溏,日四五次,
舌質淡紅,苔膩,脈弦細,治以小柴胡湯加公丁香,吳茱萸,二劑而痊癒。現代
用以治療具有本方主症的多種疾病,如感冒、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各型肝
炎、膽囊炎、胸膜炎、腎炎及產後發熱、長期潮熱等,只要加減適宜,均能收到
良效。更有用本方以通小便、止泄瀉的,可能與原文所謂“上焦得通,津液得下,
胃氣因和”的作用有關,足見其制方之精當與應用之廣泛了”。

二、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也。原文 263

鄭 論 按少陽稟風火之髒,口苦咽幹者,膽有熱也,膽液乃目
之精,今為熱擾,精氣不榮,故見眩也。

【闡 釋】諸家注傷寒者,大多以口苦、咽幹、目眩為少陽病之提綱。鄭氏
僅釋三者之成因而不說是少陽病之提綱。舒馳遠亦僅謂此少陽之腑證也。口苦、
咽幹、目眩,少陽病自然可以見到,但就不得為提綱。如陽明上篇 16 條的:“陽
明中風,口苦咽幹”。同篇 17 條雲:“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太陽
中篇 49 條雲:“氣上沖胸,起則頭眩”。太陽上篇 21 條亦雲:“心下悸,頭眩
身瞤動”。這說明口苦、咽幹、目眩等證,太陽病、陽明病都有,把它作為提綱
看,在臨床沒有多大價值。相反把本篇第一條:“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默默不
欲飲食,心煩喜嘔”的小柴胡證作為少陽病提綱,還全面得多。在臨證時,應把
兩條結合起來,這樣就全面了。

三、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
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
(則躁)
〔煩〕而悸。原文 265

·134·
傷寒恒論卷七

鄭 論 按少陽證,本宜和解,原不在發汗之例,強發其汗,血
液被奪,則胃必(躁)〔燥〕,胃(躁)〔燥〕而譫語生,此條可謂少
陽轉陽明,立論方可。

又按燥與悸,本係兩證,燥為熱邪,悸為水邪,此以籠統言之,
大非少陽立法。

【闡 釋】三陽證均有頭痛發熱,但在部位上有區別,太陽痛在腦後,陽明
痛在前額,少陽痛在兩側。今頭痛發熱而脈弦細,正是少陽的主脈,與太陽頭痛
發熱脈必浮,陽明頭痛發熱脈必大,亦有明顯的不同。少陽病邪不在表,是以禁
汗。鄭氏曰:“強發其汗,血液被奪,則胃必燥,胃燥而譫語生”。所論甚是。
胃和則愈可有兩種情況,一是胃氣自和而愈,一是治療得當而愈,可用調胃承氣
湯治之。


四、少陽中風 ,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躁)者,不
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原文 264

鄭 論 按少陽屬相火,今得中風,風火相煽,壅於上竅則耳聾
目赤,壅於胸中則滿而煩躁,當此時也,正當小柴胡加開鬱清火去風
之品,切切不可吐下。前條原有當下、當吐、與不當下、不當吐之禁,
若妄施之,則驚悸立作矣,可不慎歟?

【闡 釋】此條合前條是治療少陽病的三禁,不問其為傷寒或中風,只要病
在少陽,均當禁用汗、吐、下三法。因少陽病邪不在表,所以禁用發汗;病不在
裏,腸胃沒有燥屎結實,所以禁用攻下;雖有胸滿而煩,卻非胸中邪實,所以禁
用吐法。鄭氏釋耳聾、目赤、胸中滿而煩為風火相煽,亦是正確的。若誤吐下,
則誅伐無過,反致損氣耗液,而引起心悸、驚惕等變證。

五、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
此為三陰不受邪也。原文 270

鄭 論 按三陰、三陽,各有界限,當三日後,應歸三陰,而其
人反能食不嘔,可知太陰氣旺,旺不受邪,理勢然也。

【闡 釋】診斷病邪傳變,應當以現有證狀為依據,方可決定其傳與不傳。


中風:此處當解作外邪的總稱,包括傷寒在內。

·13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鄭氏說:“能食不嘔,可知太陰氣旺,旺不受邪,理勢然也”。正足以說明不能
為傳經規律所拘。

六、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原文 271

鄭 論 按少陽當三日而脈小者,邪已衰也,故斷其欲已。

【闡 釋】根據傳經規律,傷寒三日,應為少陽受病,脈當弦緊,今脈小者,
邪氣微而病退,為欲愈的徵象。亦即鄭氏所說“邪已衰也,故斷其欲已”,筆者
認為不能單憑脈以定證,必須證狀見減的,庶為欲愈。如脈小而證狀加劇,則為
正衰邪盛,非欲愈之征。

七、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原文 272

鄭 論 按六經各有旺時,邪氣衰者,每于旺時自解,正所謂正
旺而邪自退也。

【闡 釋】本條指出少陽病欲解的時間,其精神與太陽病,陽明病欲解時同
一意義。寅至辰上即每日上午三點至九點之間。

八、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煩躁)〔躁煩〕者,此〔為〕

陽去入陰故也 。原文 269

鄭 論 按身無大熱者,表邪將盡也,其人煩躁者,邪入陽明之
驗也,又並無三陰證據,何言陽去入陰,於理法不合,姑錄之,以俟
高明。

【闡 釋】鄭氏雲:“無三陰證據,何言陽去入陰,於理法不合”。此應解
“陽去入陰”為由表證“陽”入裏證“陰”之謂也。陰者指裏而言,非指三陰也。

九、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
(頭)
〔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
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原文 99

鄭 論 按項強、身熱惡風者,太陽之表證也。口渴而手足溫者,
胃中有熱也。脅下滿者,少陽氣機為寒束也。法宜桂枝湯加粉葛、柴
胡、花粉之類,於此病庶為合法,若專主小柴胡湯,似未盡善。


陽去入陰:就是去表入裏的意思。

·136·
傷寒恒論卷七

【闡 釋】本條有太陽表證,複有陽明裏證,更有少陽證,即脅下滿者,少
陽氣機為寒束也。據“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之義,
則可用小柴胡治之。鄭氏則認為專主小柴胡湯未盡善,而主桂枝湯加粉葛、柴胡、
花粉之類,是三陽症狀兼顧,更為全面,理法可從。

十、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溫)
〔腹〕中急痛(者)
,先與
小建中湯,不差者,(與)小柴胡湯主之。原文 100

鄭 論 按陽脈澀者,陽虛也,陰脈弦者,陰盛也,法宜扶陽祛
陰。若腹中急痛,則為陰寒阻滯,小建中湯力弱,恐不能勝其任。余
意當以吳萸四逆湯,小柴胡湯更不能也。

【闡 釋】腹中急痛,多屬虛寒證,所以金匱有虛勞裏急,腹中痛的記載,
都用小建中湯建立中氣。但鄭氏認為小建中湯力弱,主用吳萸四逆湯,一舉祛邪
外出。其實本條為少陽病兼裏虛寒證,脾胃之陽氣不能流暢,故腹中急痛,與小
建中湯調和氣血,建中止痛,自屬正治。服後腹痛止,而少陽證不差者,再用小
柴胡湯以和解少陽。

十一、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腹)〔脅〕滿微結,
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
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原文 147

鄭 論 按少陽證,法當和解,汗、下皆在所禁之例,今既汗、
下之,而胸(腹)〔脅〕滿微結者,是下之傷中,濁陰得以上僭也。
汗之而太陽傷,以致氣化失運,小便所以不利也。又見寒熱往來,少
陽證仍在,主小柴胡湯加桂枝、乾薑,三陽並治,實為妥切。

【闡 釋】太陽病汗、下後,則邪當解。今不解而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
又見寒熱往來等證,是邪陷少陽,複有太陽之表,陽明之裏,此三陽並病。故鄭
氏曰:“主小柴胡湯加桂枝、乾薑,三陽並治,實為妥切”。

柴胡桂枝乾薑湯方(校補)

柴胡半斤 桂枝三兩(去皮) 乾薑二兩 黃芩三兩


栝蔞根四兩 牡蠣二兩(熬) 甘草二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
複服汗出便愈。

·137·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柴胡、黃芩、栝蔞根合用,和解少陽,清熱、生津、止渴之效顯著;桂
枝、乾薑、甘草合用,當有健心陽、溫脾之作用;牡蠣與栝蔞根配伍,能治水飲
內停之口渴。用以治少陽兼水飲病為有效。對治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之瘧疾,
療效亦佳。亦用於較小柴胡湯證為虛、貧血、呈鬱熱挾水飲上沖之證。

十二、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原文 97 後段

鄭 論 按既服柴胡湯,而病已去。但渴者,屬陽明。試問渴飲
冷乎?飲熱乎?舌幹乎?舌潤乎?大便利乎?小便利乎?飲冷、舌
幹、便塞,方可指為陽明。若飲熱、舌潤、便溏,不可謂之陽明。原
文雖指為陽明,學者不可執為定,當各處搜求,庶不誤人。

【闡 釋】此節與陽明下篇五條相同,鄭氏更為之進一步詳細注釋,示人應
靈活辨證,不可執定陽明也。

十三、凡(服)柴胡湯病證而(反)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複

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 ,卻發熱汗出而解。原文 101 後段

鄭 論 按柴胡證既誤下,而少陽證仍在,是邪不從下而解。複
以柴胡湯,樞機轉,而蒸蒸發熱汗出,是邪仍由汗而解也。總之,凡
病邪有吐、下後而變逆者;有吐、下而本病尚在,無他苦者,用藥不
可不知。

【闡 釋】柴胡證是邪在半表半裏之間,汗、吐、下都在禁例。若誤下之,
邪不從下解,而柴胡證仍在者,可複與柴胡湯,如鄭氏所說:“樞機轉,而蒸蒸
發熱汗出,是邪由汗而解也”。

十四、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
柴胡證仍在者,複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
〔卻〕
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為結胸也,(法宜)大陷胸湯
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則)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原文 149

鄭 論 按此條(以)〔理〕應在少陽篇,不知因何列入太陽中


蒸蒸而振:蒸蒸,內熱貌。氣從內達,邪從外出,則發生振栗之狀,是形容戰汗的現象。

·138·
傷寒恒論卷七

篇,茲不再贅。

【闡 釋】柴胡證誤下後的轉歸及治法,應如鄭氏所說理應列在少陽篇,不
知因何列入太陽中篇 31 條,前已言之,鄭氏為保留原書面貌,仍照錄,但不贅
論。

十五、
〔本〕發汗,而複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
(未)〔本〕先下之,而反汗之(此)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原文 90

鄭 論 按少陽雖雲汗、下當禁,然亦當視其可與汗者汗之,可
與下者下之,總在用之得宜,庶不為逆。

【闡 釋】此條示人在臨床的時候,必須根據證情的先後緩急來處理,治有
先後,先後誤施,病必不愈。亦即鄭氏所說:“總在用之得宜,庶不為逆”。

十六、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

食,大便鞕,脈細者,此為陽微結 ,必有表複有裏也。脈沉,亦在

裏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 ,不得複有外證,悉入在裏,此為
半在裏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陽)〔陰〕病,所以然者,
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若)
〔設〕
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原文 148

鄭 論 按頭汗出,至脈細微,陽微結等語,滿盤俱是純陰之候,
何得雲必有表也?表像從何征之?又曰複有裏,以為脈沉者裏也,汗
出為陽微,既稱陽微,不得以柴胡湯加之。又曰:假令純陰結,不得
複有外證,此是正論。少陰、少陽,原有區分,脈沉緊而頭汗出,頭
屬三陽,故知非少陰也。其為陰結者,是指外之寒邪閉束,而非謂少
陰之陰寒閉結也,可與小柴胡湯,是從頭汗而得之,若不了了,得屎
而解者,裏氣通,則表氣暢也。

【闡 釋】本條主要在辨明少陰與少陽的疑似證。自頭汗出至脈細等症狀,
都很象少陰證,但少陰病不應有表證,病人頭汗出,微惡寒,是表證尚在,所以
說不是少陰證,而是“陽微結”,這種症候一定有表證也有裏證,邪在半表半裏


陽微結:熱在裏而大便鞕,叫做陽結。外帶表邪,熱結猶淺,所以叫做陽微結。

陰結:沒有一定表證。其症狀是身體重,不能食。大便反鞕,脈象多現沉遲。

·13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之間,小柴胡自是對症之方。鄭氏所按,自相矛盾之處甚多,不可從。

① ②
十七、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 、亡津液 ,陰

陽自和者 ,必自愈。原文 58

鄭 論 按汗、吐、下三法,與亡津液,審其別無他苦,但見陰
陽自和者,必能自愈。若現有別證,相機治之,便得也。

【闡 釋】夫汗、吐、下都是治病的大法,如用之不當或用之太過,都能傷
及正氣,皆可亡血亡津液,血與津液都是屬於陰,亡血實質上與亡津液是一個意
思。如其陰陽能處於協調狀態,就可以自然痊癒。正常人的身體機能,全在陰陽
平衡,亦即《內經》所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意義。


十八、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 ,得之七八日,熱除而
脈遲身涼,胸脅(不)〔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

也 ,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
〔取〕之。原文 143

鄭 論 按發熱至熱除,表已解也,脈遲身涼,如結胸、譫語,
是熱不發於外,而伏於內,因其經水適來後,隨氣機收藏而入於內,
故曰熱入血室,病已重也,刺期門,實以泄其邪熱也。

【闡 釋】合下三節,皆言熱入血室之證也。血室在人身體上究在何處,歷
代醫家注釋不一。如成無已謂:“血室者,營血停止之所,經脈留會之處,即沖
脈也”。柯韻伯說:“血室者,肝也,肝為藏血之髒,故稱曰血室”。但張景嶽
則謂:“血室即子宮”,筆者認為張氏之說為是,詳見注釋 ⑤。此條乃邪傷厥
陰血分之證也。曰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者,借婦人以明血室之所在也。
誠如鄭氏所說:“表已解也,熱伏於內,因其經水適來,隨氣機收藏而入於內,
故曰熱入於血室”。邪熱入而居之,裏熱已重也,刺期門穴以瀉裏熱,則諸證盡
失也。

十九、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
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原


亡血:指一切原因的失血。

亡津液:又叫做“傷津液”,如過汗過下都足以損傷津液。

陰陽自和:猶言氣血自和。

經水:即月經。

血室:即子宮。張景嶽雲:“子戶,即子宮也,俗名子腸,醫家以沖任之脈盛於此,則月事以時下,故名
之曰血室。”

·140·
傷寒恒論卷七

文 144

鄭 論 按此條血雖結,而表證尚在,但和解之,邪去而結自化
為烏有矣,故主小柴胡湯,隨機加減,則得矣。

【闡 釋】此節為經水已來,因病而適斷者,則寒熱發於外,雖與經水適來
者不同,而此亦為熱入血室。如鄭氏所雲:“血雖結而表證尚在,但和解之”。
小柴胡湯達經脈之結,仍借少陽之樞以轉之,俾氣行而血亦不結矣。

二十、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
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原文 145

鄭 論 按晝明瞭,夜昏憒,是邪在裏而不在表,故曰熱入血室。
但清其血分之熱即可了,故曰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是明教
人不可妄用攻下之意也。

【闡 釋】此節與上二節之差異處,彼是中風,此是傷寒;彼之譫語,不分
晝夜,此則晝日明瞭,暮則譫語,乃邪正交爭也。此證乃經水尚行,血未曾結,
為邪幹血分之輕病,原不同蓄血之如狂發狂,不分晝夜之重病也。如鄭氏所說:
“但清其血分之熱即可了……不可妄用攻下之意也。”即不得用桃仁承氣、刺期
門及小柴胡諸法也。蓋血海既虛,當調和膀胱之氣化,俟其正氣回復,而病自愈
也。


二十一、血弱氣盡 ,腠裏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
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
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原文 97 前段

鄭 論 按此條指氣血虛弱而言,正虛則外邪得以乘虛而入,邪
正相攻,結於脅下,往來寒熱,默默不欲食者,少陽之屬證也。臟腑
相連者,指肝與膽也,肝膽氣機不舒故痛,厥陰氣上逆則嘔,主以小
柴胡湯,專舒木氣,木氣一舒,樞機複運,而痛自愈矣。

【闡 釋】“血弱氣盡,腠裏開,邪氣因入”,言正氣衰弱時,陽氣不能衛
外為固,腠理不密,外邪因入。邪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至默默不欲食
等,此小柴胡湯證。又臟腑相連,邪高痛下者,少陽表熱為邪高,厥陰裏寒為痛
下,厥氣上逆則作嘔。如此用小柴胡湯主之,似未盡善。既氣血不足,正氣衰弱,


血弱氣盡:氣血不足,正氣衰弱的意思。

·14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其身體素質之虛,可以想見。且能專用小柴胡湯舒少陽之氣以治之,而當加附子、
吳萸、炮薑、肉桂以破厥陰之寒而散逆止嘔,於此病庶為合法。

傷寒合病 計九法(據舒本校補)


一、太陽病,項背強幾幾 ,反汗出(而)惡風者,桂枝加葛根
湯主之。原文 14

鄭 論 按此條乃太陽風傷衛證。

【闡 釋】太陽風傷衛證,應用桂枝湯解肌。今增項背強幾幾一證,是風邪
入於經輸之故。太陽經輸在背,邪入其間,致使經氣不舒,陰滯津液不能敷布,
經脈失去濡養,則項背強幾幾。故用桂枝湯解肌,加葛根以散經輸之邪。

桂枝加葛根湯方(校補)

葛根四兩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生薑三兩(切)
上六味,以水一鬥,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覆取微似
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即桂枝湯加葛根,治桂枝湯證而項背強幾幾者,用桂枝湯治汗出惡風以
解表;葛根味甘平,有生津液作用,則滋養筋脈,故能解除項背強直,亦即治項
背強幾幾。近人推廣應用此方于營衛不和,太陽經脈不舒之證,如感冒、頭痛、
抽搐等;亦有用治高血壓腦動脈供血不足之頭痛而兼項背緊痛者,效果良好。

二、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者)
,葛根湯主之。原文 31

鄭 論 按此條乃寒傷營證,兩證皆未見陽明(並)〔病〕形,
又從何分為合病也?總之風主太陽衛分,寒主太陽營分,以有汗無汗
判之,用藥自無錯亂之。況陽明有陽明證表形,不得混而言之。

【闡 釋】合病者,或合兩經,或合三經之證而為病。若兩經合病,自必並
見兩經之證,此一定之法也。鄭氏謂:“兩證皆未見陽明病形,又從何分為合病


項背強幾幾:形容項背拘急,俯仰不能自如之狀。幾幾,俯仰不自如貌。

·142·
傷寒恒論卷七

也?……況陽明有陽明證表形,不得混而言之”。疑有闕文,實則本條為寒傷營
病,在太陽經背部治法。

葛根湯方(校補)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 桂枝二兩(去皮)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
服一升,複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按葛根湯一方,乃肌、表兩解之方,亦太陽、陽明合解之方也。夫風寒之邪,
一從肌腠而入,則為桂枝湯症,一從膚表而入,則為麻黃湯症,今以桂枝湯加麻
黃、葛根,是從肌腠以達膚表,俾邪直出。太陽與陽明接壤,太陽之邪已在經輸,
逼近陽明,此刻陽明不病亦病也。去太陽之邪,即所以救陽明也。葛根為陽明之
主藥,用之以截陽明之路,而邪不敢入,又能鼓舞胃氣上騰,足以助桂、麻祛邪
之力。葛根味甘氣涼,能生津液,滋養筋脈,故能解除項背強幾幾。鄭氏在《醫
理真傳》中,用治太陽病,兼見項背強幾幾。自汗惡寒,以致吐血者。其在《醫
法圓通》中謂係治邪在太陽之經輸,發熱、惡寒、項背強,及邪初入陽明而成的
必自下利的二陽合病。更用以治發斑、嘔吐,眼皮腫痛,兩乳紅腫、發熱,小兒
痘初現點四症,皆邪甚、熱鬱、津虧的陽明地界疾病,故能治之而愈。現代推廣
應用于治太陽陽明合病之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肺炎、扁桃體炎、蕁麻疹等,
均可用本方施治而獲效。

三、太陽與陽明合病,(則)不下利(而)〔但〕嘔者,(用)葛
根加半夏湯主之。原文 33

鄭 論 按此條方合,不再贅。

【闡 釋】太陽與陽明合病,表邪不得外泄,不下迫於腸,故不下利,但上
犯於胃,所以嘔逆,故治療應以解表為主,仍用葛根湯,但加半夏一味,降逆止
嘔。

·14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葛根加半夏湯方(校補)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生薑二兩(切)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鬥,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
服一升,複取微似汗。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太陽與陽明合病下利,用葛根湯治療,今不下利而嘔,故加辛溫之半夏,和
胃健脾,鎮逆止嘔。此亦因勢利導,宣通逆氣之方也。

四、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原文 32

鄭 論 按二條下利與不下利,以見風寒主證之不同,風為陽而
上逆,寒為陰而下行,此勢時自然之理,足以見用半夏之降,葛根之
升,皆有妙處也。

【闡 釋】太陽與陽明合病下利,鄭氏以“風寒主證之不同,風為陽而上逆,
寒為陰而下行”之論。則上逆而嘔,下注而為利,自是正確的,方與證合拍。

五、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主
之)
。原文 36

鄭 論 按喘而胸滿,胸中之陽為寒所束,上攻於肺,呼吸錯亂,
而喘證作,此條舉太陽陽明而言。若火刑於肺而喘者,下之不宜。若
少陰腎氣上沖於肺而喘,不(謂)〔僅〕麻黃不可用,用之是速其亡
也。原文之言不可下,是謂寒束於肺,下之恐引邪深入,必生別病,
故曰不可下,下之為患不小。首用麻黃湯大開腠理,表氣一通,裏氣
則暢,邪自表分出,而內境安守也。

【闡 釋】陽明可下,合病則表證未解,故不可不。喘而胸滿者,因汗不得
出,熱毒壅迫於肺臟故也,與麻黃湯發汗,則喘滿自除。表裏證同時出現,先解
表,後攻裏,為治療原則之一,本條就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故鄭氏說:“用麻黃
湯大開腠裏,表氣一通,裏氣則暢,邪自表分出”,則病解也。

六、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
夏生薑湯主之。原文 172

·144·
傷寒恒論卷七

鄭 論 按太少合病,總要兩法病情相孚,照兩經法治之,此但
舉太少合病,而曰自下利者,與黃芩湯,嘔者加半夏生薑湯,其中不
能無疑,疑者何?夫自下利而嘔,是屬太陰證乎?是屬太陽協熱下利
乎?少陽本氣喜嘔乎?若果屬太陽協熱下利,黃芩湯乃為正治法。若
嘔果係少陽本氣者,黃芩加半(下)〔夏〕生薑湯,本為對證法。如
屬太陰,又當以理中湯加柴、桂,庶為合法。

【闡 釋】本條雖提太陽與少陽合病,並無發熱惡寒,頭痛項強之太陽表證,
亦無胸脅苦滿之少陽半表半裏證。原文僅提太少合病而至下利,故鄭氏對此條提
出質疑“是屬太陽協熱下利乎?少陽本氣喜嘔乎?是屬太陰證乎”?實則太少
合病,其在表之寒邪悉入而為裏熱,裏熱不實,故與黃芩湯以清裏熱,使裏熱清
而在表之邪自和矣。若嘔者,乃是胃氣上逆所致,則應再加半夏生薑,以降逆止
嘔。如此解釋,則明白了然,可以釋疑矣。

黃芩湯方(校補)

黃芩三兩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校補)

即上方加 半夏半升(洗) 生薑一兩半,一方三兩(切)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黃芩、芍藥之苦以撤熱和陰,甘草、大棗之甘以調中,而緩其津液之下奔也,
有苦甘合化清熱存陰之義。嘔為氣逆,加半夏辛降,生薑辛散,則氣逆得降,嘔
亦自止。後世推廣用之以治熱痢。治痢之方劑,大都由此方化裁而來。

七、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為〕順也。負者,

失也 ,互相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
大承氣湯。原文 256

鄭 論 按陽明少陽合病,察係兩經表邪,當從兩經解表法治
之。但下利,裏未實也,何得下之?此以脈滑而斷為宿食者當下之。


其脈……失也:這是根據五行生克的學說,從脈象上來解釋疾病的順逆。陽明屬土,少陽屬木,二經合病
而下利,如純見少陽弦脈,則木必克土,病情較逆,是即所謂“負也”,“失也”;如果脈見滑數,則木
不克土,是即所謂“順也”。證狀與脈象不符為“負”。脈象與證狀相合為“順”。

·14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然亦當辨其果有宿食,與未有宿食,有食可下,無食斷乎不可。

【闡 釋】傷寒合病章 4 條太陽與陽明合病自下利,是病偏重於太陽之表
者,故用葛根湯;6 條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是邪偏重于少陽之半表半裏者,
故用黃芩湯。此節為陽明少陽合病,從脈象上來判斷順逆。脈證相符的為順,容
易獲愈;脈證不符的為逆,不易治療。必下利者,脾虛裏有寒也,當用理中湯溫
其裏。鄭氏曰:“有食可下,無食斷乎不可”。縱有宿食,亦宜溫下之,用附子
理中湯加砂仁、雞內金、大黃,中病即止,豈有下利而反用大承氣湯下之之理?

① ②
八、三陽合病 ,脈浮大,
〔上〕關上 ,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原文 268

鄭 論 按三陽同病,陽邪盛已。關上浮大,胃邪熾也,欲眠睡
者,熱甚神昏也;閉目汗出,內熱之驗也。雖然,不可不詳辨之,其
中實實虛虛,千變萬化,實難窺測。有名為三陽,卻非三陽,此則專
為三陽說法,若係由內出外之熱,有似此三陽者,餘亦詳而驗之,但
其人舌無苔而潤,口不渴者,餘即不按三陽法治之,專主回陽,屢試
屢效。

【闡 釋】三陽病均屬熱證,三陽合病則邪熱尤盛,因高熱而神昏欲眠睡,
不惡寒而惡熱也,與寒中少陰,但欲寐者,其人惡寒,脈必沉而微細者顯然不同;
目合則汗,是由於陽熱太甚,則陰不內守。鄭氏說:“若係由內出外之熱,有似
此三陽者,餘亦詳而驗之,但其人舌無苔而潤,口不渴者,餘即不按三陽法治之,
專主回陽”。此鄭氏示人辨證宜細心求之,雖未列出治療方劑,總不出四逆、白
通之類大劑回陽。

③ ④
九、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 ,面垢 ,譫語
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頞)〔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
〔出〕者,白虎湯主之。原文 219

鄭 論 按三陽合病,必有三陽實據可憑,此則所現,純陰居十
八,僅有腹滿譫語似陽明,餘故細辨之者,何也?陽主身輕,陰主沉
重,陽主開而陰主闔;口之不仁,陰也;身重難以轉側,陰也;面垢、


三陽合病:即太陽、少陽、陽明三經同時發病。

上關上:脈搏長大,從關部上至寸口的意思。

口不仁:言語不利,不知食味。

面垢:面部油垢污濁。

·146·
傷寒恒論卷七

遺尿,腎氣不納,陰也。果係三陽表邪,汗之則解,何至腹滿譫語;
果係三陽裏實,下之則解,何至(頞)〔額〕汗出,而手足逆冷?學
者務于未汗下時,詳其舌之潤與不潤,舌之燥與不燥,口氣之粗與不
粗,口之渴與不渴,飲之喜冷喜熱,二便之利與不利,而三陽合病之
真假自得矣。原文所論之病象,大有可疑,故詳辨之。

【闡 釋】鄭氏之詳辨陰證、陽證,可為後學準繩,筆者從之,無贅言也。

傷寒並病 計四法(據舒本校補)


一、二陽並病 ,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
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
② ③
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 ,陽氣(拂)
〔怫〕鬱在表 ,當
解之熏之。若〔發〕汗(出)不徹,不足言陽氣(拂)〔怫〕鬱不得

越 ,當汗不汗,其人(煩燥)
〔躁煩〕
,不知痛外,乍在腹中,乍在
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而)不徹(之)故也,
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原文 48

鄭 論 按太陽初病,漸至不惡寒獨有熱象,方為轉屬陽明,若
已得汗而解,無發熱,不得為轉屬陽明。即轉屬陽明,而太陽證未罷,
胃未實,即不得妄下,下之則逆,可以小發汗者,是指太陽證未罷,
裏邪未即時也。若面色赤者,是內熱怫鬱之征,亦在可表可熏之例。
若汗出不徹,雖面赤即不得謂之怫鬱不得越。至於當汗不汗,煩(燥)
〔躁〕者,熱攻於內,而內不安也,乍腹乍四肢,總以汗未出透,裏
氣不暢也。然則何以知其汗出不徹乎?以脈澀知之。余常謂澀為血
少,以此澀脈而定為汗出不徹,未免牽強,夫汗之徹與不徹,實係乎
正氣之旺與不旺,正氣旺則邪必盡出無遺,何致有不徹之患哉?

【闡 釋】發汗不徹,為太陽與陽明並病的主要原因。雖為並病,但表證仍


並病:一經之證未罷,又見到另一經證狀的,叫做並病。

緣緣:不斷之意。

怫鬱:此處是遏鬱之意。

越:發、散之意。

·147·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然存在的時候,仍當用發汗的方法,而不能使用下法。原文所舉諸種證狀,皆汗
出不徹之故。何以知其汗出不徹,原文雲:以脈澀知之。鄭氏謂:“澀為血少,
此以澀脈而定為汗出不徹,未免牽強。夫汗之徹與不徹,實係乎正氣之旺與不旺,
正氣旺則邪必盡出無遺”。澀脈,
《內經》謂參伍不調為澀,指下觸覺脈搏的波
動澀滯不流利,為血行障礙的脈象,汗閉或汗出不徹,雖可能見到這種脈象,究
不常見,更不可能根據脈搏的澀滯,而預知其汗不徹的情況。鄭氏之論,亦有足
取。

二、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艱而
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原文 220

鄭 論 按此條指太陽傳至陽明,而寒邪已化為熱,所見潮熱、
譫語、大便艱、汗出,全是陽明,故稱太陽證罷,下之可愈,便是用
藥的法竅處也。

【闡 釋】本太陽病並于陽明,名曰並病。前條太陽證未罷,故不可下,今
則表邪已解,所現全為裏實證,可用大承氣湯下之以清裏熱,此鄭氏謂“下之可
愈”也。

三、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頂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鞕者,
① ② ③
當刺大椎第一間 、肺俞 、肝俞 ,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

弦,五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穴) 。原文 142

鄭 論 按太少合病,如何只有太陽經證,而無少陽經證,似不
可以言並病。若謂眩冒本屬少陽,加結胸,心下鞕,仍屬太陽,何也?
太陽之氣,由下而上至胸腹,今結胸心下痞,多係寒水上逆而成,理
應按法施治,又何必以針刺,而傷無病之經哉?

【闡 釋】太陽與少陽並病,就是太陽之邪傳並少陽,而太陽之邪未罷,既
有頭痛項強的太陽證,又見到頭眩昏冒胸脅痞滿的少陽證,由於邪已漸入,所以
又有時如結胸的現象。汗、下治法皆非所宜,原文採取針法治之。鄭氏曰:“理
應按法施治,又何必以針刺,而傷無病之經哉?”然則如何按法施治?邪入少陽
而太陽證未罷,可用柴胡桂枝湯治之。桂枝湯以解太陽之邪,柴胡湯以和解少陽,


大椎第一間:在第七頸椎和第一胸椎棘突之間(督脈經)。

肺俞:當第三第四胸椎橫突起間,在脊外方一寸五分(膀朧經)。

肝俞:當第九第十胸椎橫突起間,在脊椎外方一寸五分(膀朧經)。

期門:乳直下二脅間(肝經)。

·148·
傷寒恒論卷七

則眩冒可除。若誤汗則熱邪入於肝經而譫語,當如太陽下篇 16、17 條例,刺期


門以泄肝邪,肝之邪熱去,譫語自止。

四、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
漿不下,其人心煩。原文 150

鄭 論 按此條大約當解表而不解表,誤下之,則邪正相搏,結
下心下而成痞鞕,以致上之水漿不入,下之利不止,其人心煩,實危
亡之首,可不(謹)〔慎〕軟?

【闡 釋】此為太陽少陽並病,本不當下而反下之,三焦氣阻,水道不行,
與水相結而成結胸,因而心下鞕。正虛於下則下利不止,邪逆于上則水漿不下,
氣結於中則心煩,此乃誤下而成結胸之危候。鄭氏曰:“實危亡之道”。然則坐
以待斃耶?筆者認為應大劑回陽收納,待正氣充實,繼用陷胸湯攻之,俟邪去而
以溫補調之,斯為得矣。

傷寒壞病 計二法(據舒本校補)


一、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 ,仍不解者,
② ③
此為壞病 。桂枝不中與〔之〕也 。
(現)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
隨證治之。原文 16 前段

鄭 論 按太陽證,既經汗、吐、下、溫針,治皆不愈,總其未
得病之源委而誤用之也,仍究察其何逆,而隨機治之,然亦不得為之
真壞證也。

【闡 釋】太陽證,既經汗、吐、下、溫針的治療,病仍未解,原因是治法
不當,使病情變化,成了壞病。鄭氏曰:“仍究察何逆,而隨機治之”。假如發
汗、溫針亡陽,則有脈微身寒之變,宜桂枝加附子湯。吐傷中氣,氣逆脈促者,
宜生薑半夏湯。下之而寒水下陷,利遂不止,脈濡滑者,宜四逆理中輩。此即原
文隨證治之之義矣。

二、〔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鞕滿,幹嘔不能食,

溫針:針炙的一種方法,用針針於一定穴位,以艾裹針體而蒸燒之,以冀發汗。

壞病:因治療錯誤致病情發生惡化,證候變亂,而不能稱其名者。

不中與:就是不中用的意思。

·14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若已吐、下、發汗、
溫針,譫語,柴胡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原文 266、
267

鄭 論 按太陽之邪不解,應當傳入陽明,何得越位而轉入少陽
也?然太陽寒水之氣,亦許結於脅下鞕滿,如此而言。亦可謂轉屬少
陽也。迨至幹嘔不欲食,往來寒熱,少陽之本證具也,未經吐、下,
可與小柴胡湯以和解之,若已經汗、吐、下,溫針而見譫語,未見柴
胡證,似從譫語法治之,亦不得盡目之為壞病也。學者又當于臨證時,
細細求之可也。

【闡 釋】本條前段提出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既具少陽主證,脈雖沉緊
與證不符,當舍脈從證,可與小柴胡湯治療。後段則述及少陽病誤治的變證及救
誤的原則,鄭氏曰:“亦不得盡目之為壞病也,當于臨證時,細細求之可也”。
總之誤用汗、吐、下、溫針,非病胃燥,即為血熱。胃燥之證,輕則小承氣,重
則調胃承氣,最重則為大承氣。血熱之證。輕則刺期門,重則桃核承氣,尤重者
抵當湯,隨證施治可也。

傷寒痰病 計三法(據舒本校補)

一、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鞕,氣上

沖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 ,當吐之,宜瓜蒂散。(諸亡血
家不可與瓜蒂散)原文 166

鄭 論 按此條頭項既不強痛,又無惡寒、惡風情狀,何得如桂
枝證,此皆不經之論。應當雲寸脈微浮,胸中痞鞕,氣上沖咽喉,不
得息者,胸有寒也,後人即按胸有寒結治之,何等直切,此病亦不在
可吐之例,至亡血家更不在吐之例也

【闡 釋】本條鄭氏持否定意見。筆者認為病如桂枝證,即有發熱汗出,但
頭不痛、項不強,則非表證。寸脈微浮,主病在上,胸中痞鞕,是痰涎壅塞於膈
上,阻礙氣機,痰隨氣逆,所以上沖咽喉不得息。這是正氣驅邪外出所反應的證
狀,所以治療採取因勢利導的方法,用瓜蒂散湧吐,此即《經》所謂“在上者因


胸有寒:這裏的“寒”字作“邪”字解,即胸中邪氣阻滯的意思。凡痰涎宿食等都屬於邪的範圍。

·150·
傷寒恒論卷七

而越之”的治則。汗、吐、下是攻病的三個大法,病在膈上就當使用吐法,吐法
取效簡捷,能直接將病邪傾吐而出。但在《傷寒論》中,吐法的方證俱備者只此
一條。方治後又垂戒雲:“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教人慎重之意耳。

瓜蒂散方(校補)

瓜蒂一分(熬黃) 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
去渣,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瓜蒂味極苦,性升而催吐;赤小豆味苦酸,功能利水消腫。兩藥配合,有酸
苦湧泄之功。香豉輕清宣洩,更能加強湧吐之力。本方力猛,過吐恐傷胃氣,所
以體虛或失血的人應該慎用。後世推廣用於膈上痰積、食積、以及卒中痰迷,涎
痰雍盛。吐之即愈。


二、病人有寒,複發汗 ,胃中冷,必吐蛔。原文 89

鄭 論 按病人既有寒飲而發其汗,汗則亡陽,胃陽既亡,胃中
之冷更甚,必吐蛔者,蛔不安於內也。

【闡 釋】裏寒之人,雖有表證,仍當先溫其裏,否則表證雖除,裏寒轉甚,
胃中冷而吐蛔矣。本條未出方治。
《金鑒》說;“宜理中湯送服烏梅丸可也”。
與病情頗為切合。


三、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 。心(中)〔下〕
滿而煩,饑〔而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原文
355

鄭 論 按手足逆冷,胃陽不達於四末也。但逆冷務必究其陰
陽,苟陽邪甚而伏者,必有火形足征,陰邪甚而逆者,亦必有陰邪可
驗;胸滿饑能食,屬陽甚者,為熱壅,胸滿而不能食,屬陰者,為寒
結。或清、或溫、或吐,自有一定之法也,豈得專一吐言哉!

【闡 釋】本條為痰飲食積,壅塞胸中而厥逆的治法。病人手足厥冷,陽氣
不達於四末,然陽氣何以不達,則不可不辨。陽邪甚而伏者宜清,陰邪甚而逆者


複:更也,言誤也。

邪:這裏是指停痰食積等致病因素。胸中:概指胸胃而言。

·15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宜溫。胸滿饑能食為熱壅,則可吐之;胸滿饑不能食屬陰為寒結,則當溫也。故
鄭氏說:“或溫、或清、或吐,自有一定之法也,豈得專一吐言哉”

·152·
傷寒恒論卷八

傷寒恒論卷八

太陰〔全〕篇 計九法(據舒本校補)

一、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

下之,必胸下結鞕 。原文 273

鄭 論 按腹滿而吐,有因飲食停滯而吐者,有因邪熱結聚上壅
而吐者,有因寒邪閉結上逆而吐者,不可不辨。但邪之所聚,上逆則
為吐,下迫則為瀉,故有腹痛之征。理應相機施治,若誤下之則正氣
大傷,必有結鞕之患,不可不慎也。

【闡 釋】此條為太陰病的提綱。太陰與陽明同主腸胃疾患,但兩者的性質
不同,陽明為裏實熱證,而太陰為裏虛寒證。前者腹滿為腸胃中有宿食燥屎,按
之鞕滿而痛,故大便利而滿亦去。後者腹滿為腸胃外鬱寒濕,按之柔軟不痛,故
下利而滿仍不除。鄭氏謂:“腹滿而吐,有因飲食停滯而吐者,有因邪熱結聚上
壅而吐者,有因寒邪閉結上逆而吐者”。筆者對上述三種腹滿而吐,分別以溫中
行氣降逆之理中湯加半夏治之;苦寒降逆之大、小承氣湯治之;扶陽散寒降逆之
吳萸四逆湯治之,均獲得滿意效果。

② ③
二、太陰中風,四肢煩疼 ,陽微陰澀而長者 ,為欲愈。原文 274

鄭 論 按太陰為脾臟,既稱中風,夫中者,如矢之中人,既中
脾臟,係屬絕證,何竟四肢煩疼,應是太陰受風,庶與病合。而曰四
肢煩疼是風邪不勝之意。陽微、言風邪之輕,陰澀而長,言脾氣之旺,
故稱曰欲愈,如此處論,庶合經旨。

【闡 釋】鄭氏駁“中”字為不當。“中”字應作感受風邪解。太陰屬脾,
脾主四肢,太陰經受風邪,所以四肢煩疼。風脈本浮,今而微,知風邪當去;澀
是陰脈,長是陽脈,陰脈中而有陽脈,為正氣複來之征,正氣複就有力驅邪外出,
故為欲愈。


胸下結鞕:指胃脘部痞結脹鞕的意思。

“煩疼”:指疼之甚,反側安置極不舒適、難於形容之狀也。

陽微陰澀:陽微陰澀的陰陽二字,應作浮沉解,言輕取之而微,重取之而澀。

·15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三、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原文 276

鄭 論 按既稱太陰病,應是理中湯法也。雖見脈浮,並未見太
陽惡風畏寒,不得以桂枝湯發汗,即太陰兼太陽合病,亦無非理中湯
內加桂枝耳。今每見脈浮,屬飲食停滯者多,亦不可不察,學者宜知。

【闡 釋】自此以下凡六節,言太陰病有表、裏、寒、熱、虛、實之不同也。
鄭氏謂:“既稱太陰病,應是理中湯法也。……即太陰兼太陽合病,亦無非理中
湯內加桂枝耳”。示人不能以脈定病,而必須脈證合參。若果係太陰病,當是“太
陰病中風”,四肢煩疼而脈浮者,並有頭疼發熱等表證,無腹滿而嘔,食不下、
自利諸症,然後可用桂枝湯。


四、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髒有寒故也 ,當溫之,宜

〔服〕四逆(湯)
〔輩〕 。原文 277

鄭 論 按自利之人,每多口渴,以其氣機下降,津液不得上潮。
此則不渴,乙太陰主濕,濕甚故自利,故不渴,稱為髒寒,法固當溫
裏,應大劑溫中,而原文所主四逆(湯)
〔輩〕
。但四逆乃少陰之主方,
而非太陰之主方,此中固屬大有關鍵,而圓通之機,即四逆亦大可用
也。學者亦不可泥於法,而為法所囿也。

【闡 釋】自利而渴者屬少陰,自利不渴者屬太陰。此節乃太陰自受之裏寒
證也,曰自利者,非誤治後之下利也,不渴者,乃寒濕盛而無燥熱之化也。曰屬
太陰,又曰以其髒有寒,蓋恐人但知太陰之濕,而不知自利不渴者,必有寒在髒
也。宜服四逆輩者,當包括理中湯在內,以溫脾腎為要,斟酌用之。

五、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係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
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
③ ④
以(胃)
〔脾〕家實 ,腐穢當去故也 。原文 278

鄭 論 論發黃與不發黃,專視乎小便之利與不利,利者氣機不
能遏鬱,故不發黃,不利者氣機遏鬱,故見發黃。此條專在小便之利
與不利上分,大有卓見。至暴煩下利,日十餘行,而曰(胃)〔脾〕


髒有寒:指胃腸虛寒而言。

四逆輩:指四逆湯一類的方劑,如四逆湯、白通湯、通脈四逆湯之類。

脾家實:指胃腸機能恢復而言。

腐穢:指腸中宿積腐敗的物質。

·154·
傷寒恒論卷八

家實,腐穢當去,是氣機下降,非若陽明之便鞕便難,故知其屬太陰
無疑也。

【闡 釋】此節乃太陰表邪入裏之實證也。浮緩之脈雖類太陽中風,但無發
熱汗出惡風之證,而手足自溫,所以屬於太陰。太陰為濕土之髒,寒濕滯鬱亦能
發黃,但此種身黃,色黃而黯晦,為陰黃,與濕熱郁蒸之陽黃,色鮮明如橘子色
者很易區別,前者治以附子理中湯加茵陳,後者用茵陳五苓散治之。若小便自利,
則濕邪從下而去,濕不內鬱,故不發黃。至暴煩下利,乃脾陽回復,自動祛邪外
出,可不藥而愈。

六、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
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原文 279 前段

鄭 論 此條原係太陽因誤下,而邪陷於脾,故見腹滿時痛,理

應溫中醒脾,似非桂枝湯 所宜,學者細酌之。

邪陷下而用桂枝湯,使邪複從于表而解,所加芍者,和脾絡之
意也,亦妙(頂批)。

【闡 釋】本條與下條,傷寒論原文合為一條,成無己則分為兩條,舒馳遠
與鄭氏從之。太陽誤下,邪陷太陰之實證也。“腹滿時痛”是因誤下而致脾氣受
傷所致,不是太陰裏虛本寒,無吐利等證,但以太陽表證未除,故于桂枝湯內加
芍藥,以解表而和脾,脾氣和則滿痛自除。鄭氏謂;“理應溫中醒脾,似非桂枝
湯所宜,學者細酌之”。示人不可執一,應以辨證為是。

桂枝加芍藥湯方(校補)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六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生薑三兩(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溫分三分。本雲桂枝湯,今加芍藥。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即桂枝湯內倍芍藥。《本草經》謂芍藥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
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本證因太陽誤下邪陷太陰,太陽表邪未解,
故仍用桂枝湯解表,腹滿時痛,故加芍藥以和脾止痛。現推廣以治拘攣性疼痛、
產後乳房紅腫脹痛,慢性痢疾等,主要是重用芍藥之故耳。

七、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原文 279 後段

·15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鄭 論 按大實痛而在太陰,理應大承氣湯以逐其邪,于桂枝何

取乎 ?

此亦太陽之邪,陷於脾而邪實,故表裏兩解之,亦妙法也(頂
批)

【闡 釋】此條緊接上條,如鄭氏所言,理應大承氣湯以逐其邪,于桂枝何
取乎?但此是太陽病誤下而致,於證似可急下,此陰實而非陽實,故應從桂枝例,
升舉陽邪,但加大黃以破結滯,使表裏兩解,各有去路,則寒隨濕去,不溫而自
溫矣。

桂枝加大黃湯方(校補)

桂枝三兩(去皮) 大黃二兩 芍藥六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乃表裏兩解之劑,用桂枝湯領出陷入的陽邪,加大黃以導其滯,以治實
痛,使表裏之邪,各有出路。燥尿去而陽明之內道通,則大實痛減矣。現推廣用
以治腹中寒熱不調而大痛,痢疾腹痛,蕁麻診等。


八、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 ,宜

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原文 280

鄭 論 按脈弱而又見自利,其不足甚已,焉有再行大黃之理,
似近畫蛇添足,殊非確論。

【闡 釋】此條緊承上條,指出臨床用藥,必須注意患者體質,體質弱的,
攻伐藥應慎用,或減輕用藥量,以免正氣受損,下利不止。鄭氏所論正確,當從
之。

九、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醜上。原文 275

鄭 論 各經皆有旺時,病之輕者,可以當旺時而潛消,宜知。


行:此處作用字解。

易動:指胃陽受傷,侗泄不止。

·156·
傷寒恒論卷八

【闡 釋】鄭氏所論各經皆有旺時,涉及時間醫學,從亥至醜上,即下午九
時至次日上午三時,此太陰經氣旺時也。如鄭氏所說:病之輕者,當旺時而潛消。

·157·
傷寒恒論卷九

傷寒恒論卷九

凡外邪挾水而動之證,列於此篇,計二十七法。
少陰〔前〕篇 (據舒本校增)

① ②
一、少陰之為病,脈微細 ,但欲寐〔也〕 。原文 281

鄭 論 按此乃少陰提綱也。脈微細者,陽不足而陰有餘也。陽
主開故寤,陰主闔故寐。寤則從陽,寐則從陰,故知邪入少陰也。

【闡 釋】本條是少陰病的脈證提綱。少陰病,可分為直中與傳經兩種:寒
邪直接侵襲少陰,一開始就是少陰證狀,為直中;由他經發病而邪傳到少陰的,
為傳經。傳經則以從太陽傳來的為多,此因太陽與少陰相為表裏,二者關係密切,
太陽受病時,正氣旺者,邪就在太陽而解,正氣不足者,邪即乘虛而陷入少陰;
其次亦可從太陰傳入。少陰病是全身性虛寒證,較太陰病的脾胃陽虛更深一層,
而為心腎陽虛,一派陰霾之氣,彌漫內外,故有四肢厥逆,惡寒踡臥,下利清穀,
精神困倦等嚴重的陰盛陽微現象。但少陰之本屬陰而標屬陽,既可從陰化寒,又
可從陽化熱,所以少陰是有寒化熱化的區別,也是有熱證的,後面將敍述。

二、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原文 301

鄭 論 按既雲少陰病,而脈(尚浮)
〔當沉〕
,雖有發熱,焉知
非真陽外越乎?然麻黃附子細辛,固屬少陰之法,學者總要審其發熱
之原委,或有頭痛、身疼,或無頭痛、身疼,畏寒甚否,又審其色之
青白,舌之黑幹潤黃,口渴之飲冷飲熱,小便之青長短赤,便得用藥
之道,庶不致誤,原文反發熱三字,不可忽略,此髒係根蒂之所,不
得草草讀去,務宜細心。

【闡 釋】少陰病,當無熱惡寒,鄭氏曰:“反發熱三字,不可忽略”。反
發熱者,邪在表也,脈沉為少陰裏證,此即太陽與少陰同病,故其治療方法,既
不同於太陽,也不同于少陰,但又不離乎太陽和少陰。三陰必以溫經之藥為表,
麻黃以解太陽少陰之寒,細辛、附子以溫少陰之經,俾外邪之深入者可出,而內


脈微細;微是脈的搏動輕微無力,屬於陽氣衰弱,細是脈的形態細小,屬於營血不足。

但欲寐:是指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狀態。

·15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陽亦不因之外越也。

麻黃附子細辛湯(校補)

麻黃二兩(去節)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細辛二兩


上三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去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
升,日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惡寒發熱,無汗而脈沉,是表裏同病,故用麻黃以發汗解表,附子以溫經扶
陽,麻附配伍,可使體力增強而表邪易解,並使汗出表解而無損于心陽;更益以
細辛配麻黃,專走少陰,而助麻黃辛溫發散。三者合用,補散兼施,雖發微汗,
無損于陽氣矣,故為溫經散寒之神劑。本方傷寒論治少陰病反發熱脈沉者。鄭氏
用此方治忿嚏不已,治腰痛難於轉側,及周身皮膚浮腫、內冷身重三症,亦係取
其溫經散寒的作用。筆者經驗認為本方治療慢性咽炎、喉炎有很好療效。因少陰
經脈循於咽喉,挾舌本,故咽喉疼痛痹阻,屬少陰病者甚多,辨證無誤,皆藥到
病除。又本方加乾薑、桂枝、甘草,可治寒邪入裏,表裏同病,惡寒發熱,口不
渴,全身倦怠無力,但欲寐。時時背部惡寒,小便清長,咳甚痰多,全身骨節疼
痛,項強,心累,手足酸軟無力之咳嗽、哮喘,傷寒虛弱之咳、喘,以及因傷寒
引起之各種疾病數十種,屢獲顯效。

① ②
三、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 ,其背惡寒者,當灸之 ,
附子湯主之。原文 304

鄭 論 按背惡寒,口中和,證似太陽,而非少陰,何也?太陽
行身之背,惡寒乃太陽提綱,此以為少陰者,太陽底面即是少陰,少
陰寒甚,溢於太陽地面,故惡寒而見於背,是亦裏病及表之驗也,故
灸之,主以附子湯,皆是助陽祛陰之意也。

【闡 釋】此節乃少陰陽虛寒盛的證狀和治法,採用艾灸之法與湯藥配合施
用。灸法用於回陽救急,應灸膈俞、關元等穴,方劑用附子湯,亦取其溫經散寒,
補益陽氣。


口中和:就是舌面潤,口不苦,舌質不絳,唇不幹絳,不渴。

灸之:即將艾火放在薑片上來燒。當灸隔俞、關元穴。

·160·
傷寒恒論卷九

附子湯(校補)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白朮四兩 芍藥三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以附子名湯,目的在於溫補元陽以散寒邪,人參回生氣之源,再加茯苓、
白朮健脾利濕,芍藥和血,同奏溫經逐寒,益氣健脾之功,為少陰固本禦邪之方
也。本方推廣以治虛寒性之神經痛、肌肉痛、風寒或風濕性關節炎,或類風濕性
關節炎,少腹寒涼隱痛等病證,都有療效。

四、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
裏證,故微發汗也。原文 302

鄭 論 按少陰病,雖雲二三日,並未現出病情,統以麻黃附子
甘草〔湯〕微發汗。又雲無裏證,是邪在表分,而非少陰證也,明甚。
原文含含糊糊,未知所從,不敢強解。

【闡 釋】本條和前二條相互聯繫,相互發明,皆為少陰初病,未見吐利逆
冷諸裏證,先行發汗,預防裏證之治法。後者病勢較輕較緩,故以甘草易細辛,
去細辛之辛散,益以甘草之甘緩,相機施治耳。鄭氏謂:“原文含含糊糊,未知
所從,不敢強解”。似非確切之論。

麻黃附子甘草湯方(校補)

麻黃二兩(去節)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
日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即前麻黃附子細辛湯去細辛之辛散,加甘草之甘緩,此少陰感寒之微發
汗法,也是溫經發表的方劑,用以微微發汗以治療病勢較輕的少陰兼太陽表症。
近人推廣以治陽虛體質之感冒,寒邪侵入少陰之咳嗽、咽喉痛等證。


五、少陰病,欲吐不吐 ,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


欲吐不吐:是指要吐而又不得吐出之狀態。

·16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

便白者,以下焦虛 ,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原文 282

鄭 論 按陰邪上幹,故欲吐而不吐,以致心煩,但欲寐者,少
陰之征,五六日,自利而渴者,氣機下泄,腎氣不充於上也。虛、故
引水自救,學者于此,當以飲冷、飲熱判之,舌苔之幹、潤判之。因
邪熱自利之渴者,當以救腎水為急,因虛自利之渴者,當以救腎陽為
先。至小便白,下焦火化不足,虛寒之的候,可以無疑也。

【闡 釋】久病之人,小便黃者,陽氣未絕於內也。至下焦虛寒,不能制陰
寒之水,不受陽熱蒸化而小便反白,故知久病而小便白者,皆危候也。少陰病形
悉具者,指脈微細而沉,利不止,厥逆,幹嘔而煩。上有虛熱,下有實寒,法當
用白通湯治之。然遽投熱藥,上有虛熱相拒,則水藥必將傾吐而出,故需用苦寒
之豬膽汁,及鹹寒之童便,引之下行,乃能盡白通湯之力而收其效。但令腎水得
從溫化,蒸氣上行,則心煩燥渴可愈,下行之小便,亦將色變矣。

六、病人脈陰陽俱緊,反(出汗)〔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
陰,法當咽痛,而複吐利。原文 283

鄭 論 按少陰乃封藏之所,脈現細微,乃是本象,今所現者緊,
而反汗出,是陽亡於外,上逆而為吐,為咽痛,陽既上逆,而下部即
寒,故見自利。

【闡 釋】太陽傷寒,脈陰陽俱緊,是浮而緊;少陰病,則陰陽俱緊,是沉
而緊,此為寒邪已直侵少陰。陰證本不當有汗,現在反見汗出,此陰寒太甚,陽
虛不能固外而從外脫,則上為吐,下為利。由於陰寒極盛,虛陽上浮,故咽痛,
此類咽痛,大多不紅不腫,和實證咽痛完全不同,此為假熱真寒證。治以白通加
童便、豬膽汁以回陽固脫,則諸證自愈。

七、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澀者,
複不可下〔之〕。原文 286

鄭 論 按脈既微,本非可汗之證,汗之必亡陽,故曰不可發汗;
陽己虛,而尺脈又見澀,澀為血少,更不可以言下,此係根本之地,
明示人汗、下之非法,當慎之也。


下焦:這裏指腎臟。

·162·
傷寒恒論卷九

【闡 釋】此節指出少陰病不可汗、下。然僅以脈來定少陰病,似不妥當,
必須結合少陰證其他證狀來判定。少陰病,其脈微,為陽虛,當溫之;尺脈弱澀
者,尺主下焦,弱主氣不足,澀主陰不足,亦當溫。此條本為少陰禁汗禁下而設,
故不言治。然溫經補陽之附子湯之類,即可治也。


八、少陰病,下利(者)
,若利自止(者)
,惡寒而踡臥 ,手足
溫者,可治。原文 288

鄭 論 按利止而手足溫,陽未盡也。若利止,手足逆冷不回,
陽已絕矣,生死即在此處攸分。

【闡 釋】下利、惡寒、踡臥是陰寒極盛,下利停止而手足轉溫,則中陽未
絕,此乃陽氣回復陰寒去而裏和,所以說其病可治,但可治並不等於勿藥可愈,
投以大劑四逆湯類,可以克日奏功。

九、少陰病,惡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原文 289

鄭 論 按少陰惡寒而自煩,欲去衣被者,真陽擾亂,陽欲外亡、
而尚未出軀殼,故為可治。若去衣被,而汗出昏暈者,陽已外亡,法
在不治。

【闡 釋】鄭氏謂:“欲去衣被者,真陽擾亂,陽欲外亡,而尚未出軀殼”。
實則此為陽氣來複與陰邪相爭,陽氣獲勝的現象,故曰可治。若再投以麻黃附子
細辛湯,則諸證可早日告愈。

十、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
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止)
〔愈〕。原文 287

鄭 論 按脈緊,是病進之征,至漸自利,脈暴微,手足反溫,
是陽回之驗,陽回雖見下利,必自愈,所患者手足不溫,脈緊不退耳,
既已退矣,又何患乎?

【闡 釋】鄭氏謂:“手足反溫,是陽回之驗,陽回雖見下利,必自愈。”
蓋少陰病脈緊為裏寒盛,自下利,脈暴微者,陰寒內瀉也,是邪氣從下而解;手
足轉溫,是陽氣複。正複邪退,乃病有向愈之機矣。


踡臥:就是四肢斂縮而臥。

·16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十一、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原文 305

鄭 論 按脈沉者,邪在裏也,其人身體骨節寒痛,是脈與病合
也,主以附子湯,亦溫經祛寒之意也。

【闡 釋】本條主要是陽氣虛弱,故脈沉,邪在裏也。陽氣虛衰,不能充達
於四肢,所以手足寒;正由於陽氣虛弱,陰凝之氣,滯而不行,留著於經脈骨節
之間,故身體痛、骨節痛。鄭氏曰:“脈與病合,主以附子湯,亦溫經祛寒之意
也”,是正確的。

十二、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燥)〔躁〕欲死者,吳
茱萸湯主之。原文 309

鄭 論 按吐利而致煩(燥)〔躁〕欲死,此中宮陰陽兩亡,不
交之甚者也。夫吐則亡陽,利則亡陰,陰陽兩亡,故有此候,主以吳
茱萸湯,降逆安中,是的確不易之法也。

【闡 釋】陽明證的食穀欲嘔,厥陰病的幹嘔吐涎沫,和本條的吐利,都是
屬於虛寒證,皆可用吳茱萸湯治之。吐利,手足逆冷,而煩躁欲死,誠如鄭氏所
說:“陰陽兩亡,主以吳茱萸湯,降逆安中,是的確不易之法。”手足逆冷與煩
躁,乃因嘔吐繁劇所致,與真陽欲絕之四逆煩躁,根本不同。嘔吐由於寒邪犯胃,
胃中虛冷,故用吳茱萸湯以驅寒溫胃,降逆止嘔。

吳茱萸湯方(校補)

吳茱萸一升(洗)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七合,日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按吳茱萸湯一方,乃溫中、降逆、補肝之劑也。吳茱辛溫,乃降逆補肝之品,
逆氣降而吐自不作,即能補中,肝得補而木氣暢達,即不侮土;生薑為治嘔之要
藥,其辛溫與吳萸同聲相應,合大棗之甘,能調胃陽,複得人參甘寒,功專滋養
脾陰,二土得補,皆具生機,轉運複行,煩躁自然立止。筆者曾用本方治厥陰乾
嘔吐涎頭痛之症,屢用屢效。近人推廣用以治療胃腸炎、慢性胃炎和胃酸過多,
都能使症狀緩解或痊癒。

十三、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原文 314

·164·
傷寒恒論卷九

鄭 論 按少陰下利,下元火衰也。主以白通湯,亦溫腎助陽,
陽回利止之意也。

【闡 釋】鄭氏雲:“主以白通湯,亦溫腎助陽,陽回利止”。是正確的,
但語焉不詳,特為之補出。此條屬少陰虛寒下利,從方治推測,用乾薑、附子,
則知本證亦屬脾腎陽虛。腎中有真陽,為一身陽氣之本,脾胃為中陽之本,脾腎
之陽俱虛,則陽氣不能達於四肢,所以必有脈微細、惡寒、四肢厥冷等候。加蔥
白取其急通上下之陽氣,本證較四逆湯證嚴重,去甘草者,恐甘草緩薑、附之性,
反掣急救回陽之肘,所以棄而不用。

白通湯方(校補)

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溫再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附子大辛大熱,火性迅發,無所不到,為回陽救逆第一藥品,能大補腎陽。
乾薑辛烈溫散,能蕩盡陰邪之阻滯,迎陽歸舍。用蔥白而曰白通湯者,能通陽氣
以破陰,此扶陽散寒止利之劑也。本方能通調周身上下之陽氣,為治陽隔於上之
要方。筆者曾用此方治療高燒不退,以及慢性咽喉炎,取得滿意療效。患者雖注
射針藥而燒不退,蓋此乃真寒假熱,陽隔於上也。

十四、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
幹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後)
〔湯〕脈暴(脫)
〔出〕者
死,微續者生。原文 315

鄭 論 按下利而用白通,直救其陽也。其脈暴〔出〕者,脫之
機也;其脈微續,生之兆也。

【闡 釋】少陰病,下利脈微者,宜附子湯回陽以消陰。而用白通者,鄭氏
說:“直救其陽也”。但服後利不止,厥逆無脈,幹嘔煩者,此陰盛陽虛的程度
相當嚴重,陰盛隔陽,湯藥被陰邪所格拒,並非藥不對證,所以仍主白通湯,加
入咸寒苦降之豬膽汁、人尿,取其反佐作用,使熱藥不致被陰寒所格拒,以達到
回陽救逆目的。服藥後其脈暴出者,正氣因發洩而脫也,故死;脈微續者,陽氣
漸複也,故生。

·16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白通加豬膽汁方(校補)

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破八片)


人尿五合 豬膽汁一合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內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
亦可用。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即白通湯加人尿、豬膽汁。白通湯之解見前。加人尿、豬膽汁,引陽藥
達于至陰,而調二氣之格拒,通上下之陰陽,此方即《內經》反佐之法也。故證
見寒極格熱,幹嘔而煩不受熱藥,下嚥即吐者,則為白通加豬膽汁湯證。推廣以
治霍亂吐瀉之症、中風卒倒,其他暴卒及脫陽之症,皆建奇效。

十五、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
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
或嘔者,真武湯主之。原文 316

鄭 論 按少陰腹痛,小便不利者,寒結於下,不能化下焦之陰
也。四肢沉重,自下利者,陽氣下趨,不能達於四末也。其中或咳、
或下利、或小便利,當從末議,不可混為一證也。原文主真武湯,是
重寒水阻滯而設,學者不可固執,總在扶陽驅陰為要。

【闡 釋】少陰病,腹痛是寒盛於內,小便不利是水不下行,四肢沉重疼痛
是濕侵於外,自下利是水溢於內。此皆由陽虛不能化氣所致。真武湯主要作用在
溫經扶陽,而不在利水,陽旺則寒水自然潛消。

真武湯方(校補)

茯苓三兩 芍藥三兩 白朮二兩 生薑三兩(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
辛一兩,乾薑一兩;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二兩;若嘔者,去附
子,加生薑足前為半斤。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有溫有行,陰陽兩調,為溫陽行水之首選方。附子辛熱以壯腎陽,使水
有所主;白朮之燥以健脾,使水有所制;生薑辛散,佐附子以補陽,于主水中有
散水之意;茯苓淡滲,佐白朮健脾,于制水中有利水作用;本病腎陽既虛,腎陰

·166·
傷寒恒論卷九

也虧,附子、芍藥同用,兼能回陽保陰,但又以回陽行水為主。本方應用範圍較
廣,凡是腎陽虛,因寒水而致的腹痛,小便不利,大便下利,腎炎、水腫、心力
衰竭以及由於辛溫發汗太過而致汗多亡陽的頭眩心下悸,肉膶筋惕等證,效果顯
著。筆者用之以治腎陽虛水泛為痰之咳嗽、哮喘,獲得滿意療效。

十六、少陰病,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
〔身〕
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
〔色赤〕
,或腹痛,或幹嘔,或咽痛,或利
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若脈即出者,愈)
。原文 317

鄭 論 按下利清穀,其人面色赤,裏寒外熱,厥逆,脈微欲絕,
種種病形,皆是危亡之候,但其人身反不惡寒,其陽猶在,尚未離根;
若惡寒身重甚,陽已離根,招之不易,服(白)通〔脈四逆〕湯,其
脈即出而緩者生,其脈暴出者死。

【闡 釋】本條之少陰病,實陰盛格陽於外之真寒假熱證。原文所載各證,
皆是危亡之候。至脈微欲絕,較之四逆湯證的脈象不過沉或微細為嚴重。整個證
狀或病情上都較四逆湯為重,故于四逆湯內倍用乾薑,並加重附子用量,以急驅
內寒,挽行將越脫之陽氣。鄭氏說:“服通脈四逆湯,其脈即出而緩者生,其脈
暴出者死。”其意與前十四條同。

通脈四逆湯方(校補)

甘草二兩(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乾薑三兩,強人可用四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面赤色者,加蔥
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
脈不出者,去桔梗加入參二兩。病皆與方相應者,乃服之。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即四逆湯倍乾薑加重附子用量,作用與四逆湯相同,但因其整個證狀都
較四逆湯為嚴重,故加重其劑量。陳修園謂:“陽氣不能運行,宜四逆湯;元陽
虛甚,宜附子湯;陰盛于下,格陽於上,宜白通湯;陰盛于內,格陽於外,宜通
脈四逆湯。蓋以生氣既離,亡在頃刻,若以柔緩之甘草為君,豈能急呼散陽而使
返耶!故倍用乾薑,而仍不減甘草者,恐散渙之餘,不能當薑附之猛,還借甘草
以收全功也”,允稱恰當之釋。其主要作用是治療少陰格陽證。筆者治一初起惡
寒發熱之患者,誤以為表實證,服麻黃湯而病不愈。體溫在 39℃左右,雖熱而
不思飲,腹中痛,下肢冷,脈輕按浮大,重按則無,舌質淡,苔白,故斷為陰盛
隔陽之證,以大劑通脈四逆湯治之,連服四劑,體溫降至 37℃,腹中痛及下肢

·167·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冷告愈。繼以附子理中湯加味調理,鞏固療效,連服十劑而停藥。

十七、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
〔宜〕四逆(輩)
〔湯〕
。原文 323

鄭 論 按少陰而見脈沉,裏寒甚已,法宜急溫以扶陽,庶可免
危亡之禍。

【闡 釋】少陰病脈本微細,今者輕取之微脈不見,重取之細脈兒亡,伏匿
而至於沉,此寒邪深中於裏,殆將入髒;則身重欲寐,下利、厥逆等證俱包括在
內,實即危亡之候,“急溫之”之意,為不可緩矣。如鄭氏所說:“法宜急溫以
扶陽,庶可免危亡之禍。”


十八、少陰病,飲食入口(即)〔則〕吐,心中溫溫欲吐 ,複
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
吐之。若膈上有寒飲,幹嘔者,不可吐也,
(急)
〔當〕溫之,宜四逆
(輩)〔湯〕
。原文 324

鄭 論 按飲食入口即吐,有寒逆熱逆之別,此則手足寒,而脈
見弦遲,是寒飲上逆之候。而非熱逆之候。既屬寒逆,法當溫中降逆,
故雲不可吐,不可下,主以四逆輩,實千古不易之確論也。

【闡 釋】此節乃少陰病胸中有痰實與膈上有寒飲的辨證和治療。鄭氏所論
不夠全面,茲特辨而明之。因胸中有痰涎等實邪阻滯,飲食入口則吐;而心中慍
慍欲吐,複不能吐,此宿痰膠滯;手足寒是胸陽為痰濁所阻,不能通於四肢也;
弦脈主痰飲,弦而兼遲,是痰濁阻遏,陽氣不布之象;胸中邪實,非攻下之劑所
能驅除。《內經》謂:“其高者因而越之”,故當吐也,瓜蒂散證是也。但筆者
用白礬溶水內,飲者即吐痰涎,較瓜蒂散簡便易行,屢用屢效者。若膈上有寒飲,
證見幹嘔,此屬陽氣不化之寒飲。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宜四逆湯以溫之,
則寒去胃和,故不可吐也。


十九、少陰病,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 ,
當溫其上,灸之。原文 325

鄭 論 按少陰下利脈微者,陽氣虛也。脈澀者,陰血弱也。嘔
者,陰氣上逆也。汗出,陽亡於外也。必數更衣,陽從下陷也。灸其


溫溫:同慍慍,即欲吐不吐,心中自覺泛泛不適的形容辭。

必數更衣,反少者:大便次數多而量反少。

·168·
傷寒恒論卷九

上者,下病上取,以升其陽,不使下陷也。

【闡 釋】此節為陰虛血少而汗出亡陽者,用灸法以急救回陽也。鄭氏之按
是正確的。灸其上者,百會穴是也。灸百會穴確有升陽作用,療效可靠。舉凡一
切陽虛下陷的疾患,都可灸百會穴,不但起下陷之陽,並且有交通陰陽之
妙。要知本證雖為陰陽兩虛,仍以陽虛為急,若以湯劑治療,即可選陰陽兼顧的
方劑,四逆加人參湯可治之。

二十、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

灸少陰七壯 。原文 292

鄭 論 按吐利而手足不逆冷者,陽尚未亡也,反發熱者,雖在
不死之例,而陽已發於外也,急宜招之。倘發熱兼見汗出,則殆矣,
所幸者無汗,故曰灸之,實以助陽也。

【闡 釋】此節論少陰病陽複可治,脈不至者可灸。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
此陽氣來複也。脈不至者,由於吐利交作,正氣暴虛,致脈一時不能接續,灸少
陰太谿穴、湧泉穴;如欲其回陽驅陰,更可灸關元、氣海穴,以通陽複脈。正如
鄭氏所說:“灸之實以助陽也。”凡此等證,內服與艾灸,可以並行不悖,湯劑
可選用四逆輩。

二十一、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原文 295

鄭 論 按惡寒、身踡而利,陽氣下趨已甚,又見手足逆冷,陽
將盡也,法在不治之例,能急溫之,手足能溫者,尚可不死。原文雖
雲不治,醫者亦不得束手旁觀,能無僥倖之一愈也。

【闡 釋】少陰病,純陰無陽者為不治。鄭氏說:“雖雲不治,醫者亦不得
束手旁觀,能無僥倖之一愈也。”筆者認為急投大劑四逆、白通一類方劑,或可
挽救十之一二。舒馳遠說:“此證尚未至汗出息高,急投四逆加人參湯,或者不
死”。

二十二、少陰病,吐利(煩燥)
〔躁煩〕
,四逆者,死。原文 296

鄭 論 按此條係吳茱萸湯證,何以前不言死,而此言死也,又
見其四逆故也。


灸少陰:就是灸少陰經脈所循行的穴位。七壯:每艾灸一炷為一壯,七壯,灸七個艾炷。

·16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闡 釋】此條與前 12 條吳茱萸湯證相同,何以前不言死,而此言死也,
何故?必是已用理中、四逆、白通諸湯治之不愈,轉加躁煩,四肢厥逆,不死何
待?亦即鄭氏所說:“又見其四逆故也”。非死不可。


二十三、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 ,死。原文 297

鄭 論 按下利既止,應乎不死,此以死論者,以其時時頭眩自
冒,冒者何?是陽欲從上脫也。諸書雲:“陽回利止則生,陰盡利止
則死”。餘觀此條,時時眩冒,陽將脫而未脫,急急回陽,或者可救。
總之陽回利止,精神健旺,陰盡利止,精神憊極,大有攸分。

【闡 釋】下利雖止,而頭眩,時時自冒,是陰竭于下,陽欲脫於上之極危
候,急投大劑回陽之品,如鄭氏所說:“陽將脫而未脫,急急回陽,或者可救”
之謂矣。

二十四、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踡,脈不至,
(而)
〔不〕煩而
(燥)〔躁〕者,死。原文 298

鄭 論 按惡寒、身踡四逆,陽衰已極之候,況脈既不至,陽已
不能達於外也,兼見煩(燥)
〔躁〕
,煩出於心,
(燥)
〔躁〕出於腎,
心腎不交,方有此候,今竟如是,其人安得不死?

【闡 釋】鄭氏據原文以釋,是正確的,最後曰:“其人安得不死”。筆者
認為少陰一證,但令有一線微陽,即有再生之機,醫者志在救危,可用重劑通脈
四逆湯救危亡于萬一,以盡醫者天職。


二十五、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 ,死。原文 299

鄭 論 按息高而在陽明,未犯少陰,尚可不死。若在少陰,少
陰乃根本之地,先天之真陽寄焉,真陽喜藏而不喜露,今見息高,是
腎氣上奔,陰陽離絕,危亡轉瞬,故知其必死。又曰:陽明少陰從何
分別乎?陽明者,胃脈鼓指,而尺脈沉細,口熱氣粗,多係有餘;若
少陰者,尺大而空,或弦勁鼓指,爪、甲、唇、舌青黑,遺尿等形,
多係純陰無陽,故知之也。更有新久之不同,病形之迥異為別。


自冒:冒者,如以物蔽目的意思,這裏是指眼發昏黑,目無所見的昏暈而言。

息高:指呼吸淺表,不能作深長的呼吸,甚至呼氣多而吸氣少的意

·170·
傷寒恒論卷九

【闡 釋】息高有陽明少陰之別,陽明多係有餘之證,少陰則為純陰無陽。
少陰病而見息高,此腎氣下絕,肺氣上脫,為上下離絕之象,故知其必死。若能
於六七日之前,見微知機,用大劑通脈四逆湯加收固腎氣藥品治之,或可免於死
亡。至鄭氏所釋陽明、少陰息高之分,則可指導臨證。

二十六、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
至五六日,自利,複煩躁不得臥寐者,死。原文 300

鄭 論 按欲臥而轉至不得臥,陰陽不交甚已,又加以煩躁自
利,安得不死?

【闡 釋】脈微、細、沉,但欲臥,是少陰本證。汗出不煩是陽氣外亡,自
欲吐為陰邪上逆。蓋至此未為死證,當急用四逆、白通回陽以救之。若失此不治,
至五六日,如鄭氏所釋:“陰陽不交甚已,又加以煩躁自利,安得不死?”此即
陽虛已脫,陰盛轉加,陰陽離絕而死矣。


二十七、少陰負趺陽者 ,為順也。原文 362 後段

鄭 論 按少陰為水髒,趺陽為土髒,今少陰負趺陽者,土足以
制水,水即汜溢,得土以拌之,水有所歸,不至橫流為災,故為順也。

【闡 釋】少陰為腎經,屬水,其脈在太谿穴;趺陽為胃經,屬土,其脈在
沖陽穴;少陰負趺陽,則脾胃的谷氣猶盛,其病雖危,而正氣仍可奮起抗邪,所
以為順,亦即其病可以轉危為安。

凡外邪挾火而動之證,列於此篇,計十七法
少陰〔後〕篇 (據舒本校補)

一、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原文 291

鄭 論 按子醜寅,係少陰之旺時,凡病氣之衰,亦于旺時即解,
此亦邪不勝正之說也。

【闡 釋】六經都有欲解時一條,一般都在該經主氣之時,得旺氣而解。本
條不解于陰盛的時候,而獨解于陽生之時,即子醜寅時,
(晨三至上午十時)是


少陰負趺陽:脈小於趺陽脈。少陰即太谿脈,趺陽即沖陽脈。少陰負趺陽,謂太谿脈小於趺陽脈

強責:強責少陰汗是不當發汗而強用發汗的方法。

·17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因陽長而陰消,陽進則陰退,正所謂陰得陽則解也。由是推之,少陰所重者在真
陽,明矣。

二、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裏,不可發汗。原文 285

鄭 論 按少陰為蟄藏之府,原不在發汗之例,當審其協火而
動,與協水而動,二者之間,便得用藥之妙也。若協火而動,汗之則
亡陰,協水而動,汗之則亡陽,不可不知。

【闡 釋】本條指出脈細、沉、數,是少陰裏證的脈象。細為血虛,沉為在
裏,數脈與沉細並見,且不發熱,不能認數為熱而誤以汗解。鄭氏所論,明確可
從。

三、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原文 290

鄭 論 按少陰中風,果現何等病形,而只曰陽微陰浮者為欲
愈,令人不解。況中風有閉、脫之不同,在少陰則為中藏之候,生死
即在轉瞬之間,不得含糊立論也,恐有遺誤。

【闡 釋】本條少陰中風,僅言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而忽略證狀敍述。應
脈證互參,則診斷才能正確。故鄭氏說:“中風有閉、脫之不同,在少陰則為中
髒之候,生死即在轉瞬之間,不得含糊立論,恐有遺誤”。舒馳遠亦雲:“外證
雲何?若不挈明外證,奚從辨之”,亦對此持懷疑態度。

四、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

以強責少陰汗也 原文 284

鄭 論 按下利、譫語而咳,在陽明為胃火攻劫所致,在少陰為
強責其汗,血液被奪,以致陰虧而火旺,亦有此候。

【闡 釋】下利為少陰之本病,惟咳而譫語,則為少陰證所本無,所以致此
變證者,如鄭氏所說:“在少陰為強責其汗,血液被奪,以致陰虧而火旺。”可
用調胃承氣湯使腑滯下行,則燥熱之氣除,而咳與譫語可愈。

五、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原文 293


強責:強責少陰汗是不當發汗而強用發汗的方法。

·172·
傷寒恒論卷九

鄭 論 按膀胱有熱,必口渴飲冷,小便不利,或短赤等情,此
以少陰病而延至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是邪在表,而並未在裏,又
焉知非陽越於外乎?況又未見膀胱腑證情形,而曰熱在膀胱,必便
血,不能無疑。

【闡 釋】鄭氏曰:“未見膀胱腑證情形,而曰熱在膀胱,必便血,不能無
疑。”夫病在少陰,一般是不發熱的,今少陰病至八九日,不見少陰虛寒證,而
見一身手足盡熱,寒邪已化為熱,是為病由陰轉陽,腎移熱於膀胱,氣病及血,
引起迫血妄行而見便血,此乃陽回太過之象,如此注釋,可解鄭氏之疑。以便血
證治法,柯韻伯指出輕則豬苓湯,重則黃連阿膠湯,可供臨證參考。

六、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

或從口鼻,或從目出〔者〕 〔下厥上竭〕 為難治。
,是名(厥上竭下)
原文 294

鄭 論 按少陰病,厥亦已重矣,無汗則幸矣,而強汗之,是逼
陽於外,血即不動亦動矣。血或從上從下,原不可定,此名曰(厥上
竭下),
〔下厥上竭〕為難治,確乎不爽。

【闡 釋】少陰病,若因其無汗而強發之,則既傷其陽,複竭其陰,勢必厥
逆不除,更動其血,逼血上出,致陽亡於下而厥,陰涸於上而竭,下厥上竭,屬
誤治危候,故曰難治。唯景岳六味回陽飲,滋陰回陽並用,或可治此危候。

七、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眠)
〔臥〕
,黃連
阿膠湯主之。原文 303

鄭 論 按此條即少陰挾火而動之候,余於六經定法已言之,茲
不贅。

【闡 釋】此條鄭氏於《醫理真傳》六經定法已言之,可參閱。按此乃寒邪
化熱,血液受傷之候。本證的心煩,與心、腎有密切關係,腎屬水,心屬火,腎
水不足,心火有餘,水不升,火不降,心腎不交,故不得臥;又腎水不足,不能
制其心火,故心煩,必得滋其腎陰,制其心火,斯為正治,黃連阿膠湯主之是也。


下厥上竭:厥逆因于下焦陽虛,故稱下厥,陰血因上出而耗竭,故稱上竭。

·17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黃連阿膠湯方(校補)

黃連四兩 黃芩二兩 芍藥二兩 雞子黃二枚


阿膠三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渣,內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攪令相得,
溫服七合,日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按黃連阿膠湯一方,乃交陰陽之方,實養陰清熱之方也。夫此方本為少陰熱
化症而為心煩不得臥者立法。蓋心煩者,坎中之精不能上交於心;不得臥者,離
中之陰不能下降於腎。方中芩、連、芍藥之苦,直清其熱;又得雞子黃以補離中
之氣,阿膠以補坎中之精,坎、離得補,陰、陽之氣自調,升、降不乖,而水、
火互為其根矣。因本方能育陰制陽,使心腎相交,升降協調,故能治多種失眠症。
筆者治陽虛陰盛之患者,用大劑扶陽藥品,病者服此等熱藥,服至周身發熱難安
時,然後與以一劑滋陰之藥,以斂其所複之陽,陽得陰斂,而陽有所依,自然互
根相濟,而病癒矣。所選用之方劑,即此黃連阿膠湯,屢用而效者。又治高血壓
及卒中之陰虛火旺,手足心煩熱、面熱赤、或譫妄者。

八、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者,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
膿血者,桃花湯主之。原文 307

鄭 論 按腹痛、小便不利者,寒結於下也。下利不止者,是陰
寒阻截膀胱運行之機也。便膿血者,下利過甚,而腸中之脂膏,亦與
之俱下也。主以桃花湯者,溫中化氣,鎮塞海底之意,誠良法也。

【闡 釋】本條敍述桃花湯的證狀較為詳細,當與下條合看,也是屬於虛寒
性的下利。鄭氏謂:“主以桃花湯者,溫中化氣,鎮塞海底之意”。方與證合,
不再贅述。

九、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少陰病,
〔下利〕,

便膿血者,可刺 。原文 306、308

鄭 論 按桃花湯,乃治少陰虛寒下利的方,若濕熱下利者,斷
乎不可。

【闡 釋】此屬少陰病虛寒性的下利便膿血證。脾腎陽氣不足,腸胃虛寒,


可刺:是可以用針刺的方法。

·174·
傷寒恒論卷九

下焦不能固攝所致。故本證下利,必定滑脫不禁,並有脈沉細或腹痛喜按等虛寒
性的脈證,沒有裏急後重和肛門灼熱的感覺,色澤暗晦,或血色淺淡,其氣不臭
等;而熱性下利便膿血,血色鮮明,氣味很臭,有裏急後重,肛門灼熱的感覺,
兩者根本是不同的。故鄭氏說:“桃花湯乃治少陰虛寒下利的方,若濕熱下利者,
斷乎不可”。此證也可採用針刺法治療,原文未言穴位。常器之雲:可刺足少陰
幽門、交信二穴。刺以泄其邪,通行其經絡,則其病可愈。

桃花湯方(校補)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 乾薑一兩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渣,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
愈,餘勿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李時珍曰:取赤石脂之重澀,入下焦血分而固脫;乾薑之辛溫,暖下焦氣分
而補虛,粳米之甘溫,佐石脂、乾薑而潤腸胃也。”為溫中、澀腸、固脫之方。
故廣泛用於虛寒滑脫之久痢、久泄有顯著療效。

十、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原文

鄭 論 按少陰證,而用豬膚湯者,協火而動之的候也。若協水
而動,斷不用此,學者務宜於六經定法上探求,協火協水病情,便得
其要也。

【闡 釋】鄭氏說:“少陰證,而用豬膚湯者,協火而動之的候也。”少陰
協火而動者何?病人真陽素旺,客邪入而附之,即從陽化而為熱,邪熱下注則下
利,利則陰氣更傷,因而虛火上炎,產生咽痛、胸滿心煩等證。且利久必傷脾,
脾虛津亦難複,故用豬膚湯滋陰潤燥和中以治下利止咽痛。

豬膚湯方(校補)

豬膚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鬥,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溫分
六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乃滋潤平補之劑,豬膚鹹寒入腎,滋腎水而清熱潤燥,白蜜甘寒潤肺,
清上炎之虛火而利咽,白粉即白米粉甘緩和中,扶脾止利,使下利止,津液來複,

·17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虛火降斂,則咽痛、胸滿、心煩諸證均可消除,為治療少陰熱化,津液下泄,虛
火上炎之良方。


十一、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者) ,
(宜)
與(吉更)〔桔梗〕湯。原文 311

按甘草湯與(吉更)〔桔梗〕湯,二方皆苦甘化陰之方,實治少
陰協火而動,上攻于咽之方也,不可概作此論。

【闡 釋】咽痛一證,陰證陽證都有。此言咽痛者,蓋少陰客熱之咽痛,不
兼及其它證狀,而豈病情較輕,所以只用一味甘草湯以清火解熱;如果服後不愈
者,當為咽喉有痰熱交阻之故,桔梗湯開肺驅痰治之。若為陰症之咽痛,投以此
方則無效。故鄭氏曰:“不可概作此論”矣

甘草湯(校補)

甘草二兩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渣,溫服七合,日二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僅生甘草一味,乃從長桑君以後相傳之神方。具清熱、潤燥、和偏、緩
急、化毒、補中之力,應該重用才能發揮療效。《肘後方》以治“肺痿咳嗽吐涎
沫,心中溫溫,煩躁而不渴者。”筆者常用此方治久病患者之中藥毒者,(包括
西藥中毒,即產生抗藥性)必先解其藥毒,然後才有療效。但必需重其劑量,服
後肚瀉,屙風泡沫涎,帶烏黑色,藥毒解矣。

桔梗湯方(校補)

桔梗一兩 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溫分再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即甘草湯內加桔梗,桔梗有宣肺豁痰,排膿消炎的作用,合之以治咽喉
痛,為治咽喉痛之祖方。《金匱》用以治肺癰虛證。筆者常用本方治風熱為患之
咽喉腫痛病者,屢用屢效,但劑量必重,否則無效。


不差(chāi 釵):病勢減輕的意思。

·176·
傷寒恒論卷九

十二、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少陰病,咽中傷,生
① ②
瘡 ,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原文 313、312

鄭 論 按此條皆少陰協火而動,上攻咽喉所致,觀所主之方,
純是苦甘之劑,則得此病之實據也。

【闡 釋】本條前段咽中痛,乃陰寒外束,陽邪鬱聚不得伸達,鬱而化火,
除咽痛之外,應伴有惡寒、氣逆、欲嘔等證狀。後段先言咽中傷,而後言生瘡,
則因傷而成瘡可知,至於不能言語,風痰互結,咽部糜爛而有所阻滯,聲乃不出,
此證較咽中痛為重。鄭氏說:“觀所主二方,純是苦甘之劑,則知此病是少陰協
火而動,上攻咽喉所致”。所論極是。

總的來說,咽痛一證,陰證陽證都有,最難辨認。到于少陰咽痛,
雖識之而用溫裏之劑,又多畏而不敢輕投,而溫法又各有別,不容概
施。如少陰前篇 6 條之咽痛,此為假熱真寒證,白通湯加童便之證也。
16 條之咽痛,此為陰盛於內,隔陽於外,通脈四逆湯證也。至於本
篇 10 條之咽痛,為下利傷陰,虛火上亢,與 11 條之咽痛,皆少陰證
協火而動之的候,前者治以豬膚湯,後者治以甘草湯,不差者,治以
桔梗湯,此皆苦甘化陰之方。12 條之咽中痛,治以半夏散及湯;咽
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又當以苦酒湯治之。此亦屬少陰
協火而動,上攻咽喉所致。以上所述雖同為少陰病之咽痛,而證有輕
重,方亦有緩急,其不取寒涼直折一也。筆者師鄭氏之意,凡遇此類
患者,先以炮姜甘草湯合桔梗湯治之,然後視證之輕重,或用附子理
中湯,或用白通湯、通脈四逆湯治之。但少陰腎經之脈,循喉嚨,挾
舌本,故加補腎藥物,療效更佳。

半夏散及湯方(校補)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
水一升,煎七沸,內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嚥之。半夏有毒,不當散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以半夏開結降痰,桂枝疏風散寒,甘草止痛和中。凡咽痛由於風寒外束


生瘡:是指喉部的瘡瘍,如喉蛾、喉癰等。

苦酒:就是酸醋。

·177·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而痰多者,宜用本方。其取捨在於是否有表證,否則,縱然陰虛火動,亦不適合。

苦酒湯方(校補)

半夏(洗破如棗核)十四枚 雞子一枚(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
上二味,內半夏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渣,少少含咽之。不
差,更作三劑。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半夏辛溫滑利,以開上焦痰熱之結邪;但半夏辛燥,故佐以雞子清之甘寒,
潤燥止痛;更以苦酒消腫斂瘡。三者相合,可達散結祛痰,消腫止痛的作用。本
方應注意“少少含咽之”服法,使藥效能持續作用於咽部。今人少有用此方者。

十三、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
或(上輕)〔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原文 318

鄭 論 按少陰病,而至四逆,陽微陰盛也。其中或咳或悸者,
水氣上幹也;小便不利者,陽不化陰也;腹痛下重,陰寒之極也。法
宜大劑回陽為是,而此以四逆散主之,吾甚不解。

【闡 釋】歷代諸家注解本條,皆謂本證四逆是由於肝氣鬱結,陽郁於裏,
不能通達四肢,所以逆冷。對治以四逆散,亦為之曲解,使其符合條文。鄭氏則
認為此條乃少陰虛寒證,法宜大劑回陽。根據原文之義,當以鄭說為是,筆者從
之。

四逆散方(校補)

甘草(炙) 枳實(破、水漬、炙幹) 柴胡
芍藥
上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
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 ①。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渣,以散三方寸匕,內湯中,煮取一
升半,分溫再服。


坼(chè四聲撤):分裂也。

·178·
傷寒恒論卷九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為宣達鬱滯之劑,亦和解之方。用柴胡宣陽解郁使陽氣外達,枳實破滯
氣,芍藥和血,甘草緩中調胃以解鬱熱。柴胡甘草同用,和中疏鬱;枳實芍藥同
用,通經散結。所治四逆,不屬於陰盛陽虛的少陰病範圍,而方中並無一味辛熱
回陽之品可以概見。本方適用于肝鬱氣滯,肝胃失調所引起之多種疾病。後世乎
肝諸方,如局方逍遙散,皆此方化裁。

十四、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
主之。原文 319

鄭 論 按此條乃少陰協熱下利之的候也。咳而嘔者,熱上壅
也;渴而心煩不得眠者,內熱擾攘不安之象也,法宜清潤為要。

【闡 釋】本條為陰虛兼水熱互結之證。由於水熱互結在裏,水滲大腸則利,
犯肺則咳,犯胃則嘔,津不化則渴,陰虛陽亢則心煩不得眠。亦即鄭氏所說:“乃
少陰協熱下利之的候也。”用豬苓湯育陰清熱利水,乃對症之良方。

十五、少陰病,得之二三日,(而)口燥咽幹者,急下之,宜大
承氣湯。原文 320

鄭 論 按少陰病,而用至大承氣湯者,以少陰為水髒,宜乎口
咽潤澤,今見口燥咽幹,是少陰協火而旺之的候。火盛則陰虧,恐真
陰為火灼盡,而命不永,故宜急下之以存陰。但此證只憑口燥咽幹而
定為急下,餘每常見口燥咽幹而不渴,舌尚潤滑,小便清長,治之不
外扶陽,陽氣上升,則口燥咽幹自愈。若此證,斷為急下,務要察其
口咽幹而喜飲冷,氣粗而蒸手,小便短赤痛,脈健有力,方可以主急
下法,否則,斷乎不可。

【闡 釋】自此以下三節,皆言急下。少陰協火之證,口燥咽幹外,必有陽
明胃實諸證兼見,如喜冷惡熱,氣粗蒸手,小便短赤而痛,脈健有力,方可主以
急下。若口燥咽幹而不渴,舌尚潤滑,小便清長,不能急下,治之不外扶陽。急
下與扶陽兩法,不可混淆,若見證是少陰挾火之證,複轉陽明,方可用大承氣湯
急下之。口燥咽幹而不見陽明胃實諸證兼見,筆者治此證,先用甘草乾薑湯加桔
梗治之,如服後無不良反映,則繼用附子理中湯以扶陽,陽氣上升,則口燥咽幹

·17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自愈。

十六、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
之,宜大承氣湯。原文 321

鄭 論 按少陰下利清水,青色,似乎虛寒,不知邪火入于少陰,
火動于中,水液不藏,不待轉樞,隨氣機而下泄,兼見心痛,口乾燥
者,邪火傷陰之明驗也。若不急為下之,火盛陰虧,便非佳兆。若此
等證。務要細心,不可猛浪,總要求其真實火象,便不錯誤。

【闡 釋】少陰下利,多稀薄清冷,或下利清穀,治宜急溫。本條自利清水,
所下皆青黑色污水,且有心下痛,口乾燥,鄭氏指為“邪火傷陰之明驗也”。失
此不治,真陰將隨之消亡,故用大承氣湯急下存陰,實《內經》通因通用之法。

十七、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原文 322

鄭 論 按腹脹不大便,亦有寒熱之別,寒結於下,閉其大便運
行之機,為之寒閉,法宜大辛大溫,俾寒解氣通,自然脹者不脹,而
不便者便矣。若熱閉下焦,阻其運行之機而作者,法宜急下,此不易
之法。大約此證,是為熱結少陰者說法也。

【闡 釋】此條亦見於本書卷六陽明下篇七條,可互相參看。鄭氏說:“腹
脹不大便,有寒熱之別。”宜急下者,為熱閉下焦,阻其運行之機。若寒閉者,
法宜大辛大溫,俾寒解氣通,則諸證自愈。臨證時務須全面分析,始不有誤。

·180·
傷寒恒論卷十

傷寒恒論卷十

厥陰上篇 計二十一法 ①


一、厥陰之為病,消渴 ,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

食則吐蛔 ,下之利不止。原文 326

鄭 論 按此乃厥陰寒熱錯雜之候也。消渴者,熱傷津液也;撞
心者,熱邪上幹也;饑不欲食,食則吐蛔者,裏有寒也,吐蛔者,寒
甚,則蟲不安而外出也;下之利不止者,既屬虛寒,何得以降之、利
之乎?明是教人不可妄下也。

【闡 釋】過去很多注解傷寒論者,認為此條是厥陰病的提綱,其實非也。
僅是厥陰病上熱下寒之證,亦即鄭氏所說:“寒熱錯雜之候也”。如消渴、氣上
撞心,心中疼熱,就是上熱證狀;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就是下
寒證狀。並不包括本篇厥熱勝複,寒厥熱厥等全部疾病,所以不能稱為厥陰病的
提綱。

二、厥陰中風,脈微浮(者)為欲愈,不浮(者)為未愈。原文
327

鄭 論 按厥陰為陰髒,陰病而見浮脈,是陰病得陽脈者生,不
得陽脈者,為未愈也。

【闡 釋】陰病脈不當浮,今厥陰中風脈反浮者,以厥陰與少陽為表裏,若
得少陽沖和之氣,病勢有從陰出陽之機者,脈必微浮。亦即鄭氏所說:“陰病得
陽脈者生,不得陽脈者為未愈也。”

三、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原文 328

鄭 論 按六經各有旺時,邪退邪進,可于旺時決之。

【闡 釋】六經皆有欲解時一條。據厥陰篇:“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寒多


舒本厥陰篇不分上、中、下三篇,厥陰篇下有“計四十八法”一句,為照應前體例,厥陰上篇下加“計二
十一法”一句。以下厥陰中篇加“計十七法”一句。厥陰下篇加“計十法”一句。

消渴:指飲水多而渴仍不解。

食則吐蛔:進食後嘔吐蛔蟲。

·18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熱少,其病為進;熱不除便膿血者不必死;下利厥不止者必死。”則本條所謂欲
解,其為寒盡陽回之證。亦即鄭氏所說:“邪退邪進,可于旺時決之”之意。從
時間來說,當在夜間一時至早晨五時之間。

四、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原文 329

鄭 論 按此乃厥陰挾有微熱也。學者于此,當細求陰陽實據為
要。

【闡 釋】本條是厥陰病邪退陽複的渴欲飲水,因陽氣乍複,津液一時不及
上承,因而口渴。即鄭氏所說:“乃厥陰挾有微熱也”,故少少與飲,以滋助其
津液,則病可自愈。

五、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
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原文 330、337

鄭 論 按厥證原有陽厥陰厥之別,陽厥可下,陰厥不可下,此
乃一定之理。

【闡 釋】本條前段指出虛寒性厥逆不可下,即凡屬虛家而不厥逆者亦不可
下,法當扶陽治之。後段並賅寒熱二厥在內,致厥的原因,皆因陰陽氣不相順接
所形成,證見手足逆冷。寒厥者,寒盛至極,則陰氣獨勝,而陽氣相對衰微,不
能通達於四肢,故手足發生厥冷,因成寒厥。相反的熱盛至極,則陽氣被遏,亦
不能通達於四肢,因成熱厥。寒厥熱厥,同樣是四肢厥冷,病因病理卻截然不同,
故治法亦異。鄭氏曰:“陽厥可下,陰厥不可下,此乃一定之理”。指出治療法
則,可為準繩。


六、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 ,脈遲為寒,今
與黃芩湯,複除其熱,
〔腹中應冷〕
,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

,必死,原文 333

鄭 論 按遲則為寒,其理明甚,而反與黃芩湯,是失其治也。
失其治,病人應不能食,乃其常,今反能食,是反其常,反其常者死,
此名為除中。除中者,胃陽暴露,如燈光之火,欲滅而驟明,轉瞬即
滅也。


徹:除也,此處含有治療意思。

除中:病名,指胃氣將絕時的一種反常見證。

·182·
傷寒恒論卷十

【闡 釋】傷寒脈遲,脈遲屬陰主寒,胃必虛冷也。設遇此虛冷之脈證,當
用理中湯以溫之,今反用黃芩湯以消其胃中僅存之陽氣,病人應不能食,反能食
者,此名除中。鄭氏釋除中謂:“胃陽暴露,如燈火之光,欲滅而複明,轉瞬即
滅也”,形象生動。俗稱之回光反照,必死無疑。


七、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 ,當不能

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素)〔索〕餅 ,不發熱者,知

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複去也,後(三)日脈之 ,其

熱續在者,期(以)〔之〕旦日夜半愈 ,所以然者,(未)〔本〕發
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
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
〔而脈〕數,其熱不(減)
〔罷〕者,
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原文 332

鄭 論 按厥與利,皆在不能食之例,今反能食,近似除中,當
在發熱與不發熱兩字判之。若尚能發熱,則知胃氣尚存,但不可暴〔出〕
也。暴是脫機,微是生機,苟無發熱,則除中決矣。期之半夜愈者,
就在這一點微熱決之耳。至必發癰膿,胃陽有餘,遏鬱太甚也。又雲:
以(素)〔索〕餅不發熱,既不發熱,胃氣已去,尚得雲知胃氣尚存
乎?不字定是微字,方與論合。

【闡 釋】本條文長義繁,總的來說,言厥與熱日數相較是相當的,其病能
自愈。若厥多於熱則病利;熱多於厥則發癰膿;厥利並見,當不能食,反能食者
恐為除中。是否除中,可與索餅食之。鄭氏曰:“若尚能發熱,則知胃氣尚存;
不發熱則胃氣已去,尚得雲知胃氣尚存乎?不字定是微字,方與論合”。此鄭氏
訂正原文之功矣。

八、傷寒先厥後發熱,
(而)
〔下〕利(者)必自止,而反汗出,

咽中痛者,其喉為痹 。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
(者),
〔便膿血者〕,其喉不痹。原文 334

鄭 論 按厥後發熱而利,發熱乃陽回之征,故可決其必自止。


厥利:是指手足厥冷而又患腹瀉。

食(sì飼)以索餅:即拿東西給人吃。索餅,是以麵粉做成的條狀食物。

脈之:即診察的意思。

旦日夜半:是第二天的半夜。

其喉為痹:是指喉部痛而紅腫的疾患。

·18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但利止而反汗出,咽疼為喉痹,是厥陰挾風邪而上攻,若利不止,必
便膿血,是熱邪下攻故也。利止與不止間,上攻下攻之病,不問自明
也。

【闡 釋】本條先厥後熱,是陽進陰退之征,利必自止。如陽複太過,在上
則為喉痹,在下則便膿血。治喉痹可用桔梗湯,便膿血可用白頭翁湯。至便膿血,
為熱邪下利,而不復上病咽痛也。

九、傷寒(二三)
〔一二〕日至四五者,
(而)厥者必發熱,前熱
者後必厥,
(熱)
〔厥〕深者(厥)
〔熱〕亦深,
(熱)
〔厥〕微者(厥)

〔熱〕亦微。
〔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原文 335

鄭 論 按熱深厥深,是為陽亢熱伏者說法,本宜破陽扶陰為
主,其中有反發汗,以致口糜爛赤者。凡發藥皆上升之品,邪火得升
而上浮,焉得不有此口糜赤爛之患耶?

【闡 釋】熱厥形成的機轉,主要是熱邪深伏,陽氣內郁不能外達,即是鄭
氏所說:“是為陽亢熱伏者說法”,法當破陽扶陰,選用承氣湯下熱存陰,自不
可發汗,如誤汗之,劫奪其津,熱邪更熾,邪熱上幹,就可產生口舌生瘡,紅腫
糜爛。

十、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複厥,不厥者,自
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原文 336

鄭 論 按熱與厥,俱屬五日,乃陰陽平應之候,故斷之曰必自
愈。

【闡 釋】陰陽偏盛則病作,陰陽和平則病癒,一切疾病之由來皆如此。厥
陰病的病勢進退生死之機,亦不外此理。故熱與厥日數相等,亦即鄭氏所說:“乃
陰陽平應之候”,故知自愈也。

十一、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胃)〔膚〕冷,其人煩(燥)
② ③
〔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 ,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當吐蛔,


口傷爛赤:口舌生瘡,紅腫糜爛。

藏厥:是指內藏真陽極虛而引起的四肢厥冷。

蛔厥:是因蛔蟲而引起的四肢厥冷。

·184·
傷寒恒論卷十


(今)
〔令〕病者靜,而複時煩〔者〕
,此為藏寒 ,蛔上入〔其〕膈,
故煩,須臾複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蟲)〔蛔〕聞食臭(而)出,
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痢。原文 338

鄭 論 按既稱脈微而厥,
(胃)
〔膚〕冷為之髒寒,即按髒寒法
治之,何必另為諮議?又曰蛔厥,蛔乃厥陰風〔木〕所化,胃冷蟲必
不安,胃熱蟲亦不安,胃不得食,蟲亦不安,如此推求,便得治蟲之
法也。條內並未有熱象足征,不得為之寒熱錯雜。其主久痢,是亦寒
泄之謂,烏梅丸,皆非正論。

【闡 釋】本條前段自“傷寒脈微而厥”至“此為藏厥,非蛔厥也”,為藏
寒發厥,病情已屬危候,急用四逆、白通救之。蛔厥有吐蛔證,其煩是時作時止,
不是煩躁無暫安時,其厥是肢厥而非膚冷,原文烏梅丸主之,又主久痢。鄭氏認
為治以烏梅丸,皆非正論。筆者對治蛔證,常用烏梅丸改作湯劑而獲效。夫久痢
多屬虛寒滑脫,法當溫補收澀,常用附子理中湯加粟殼治之。

烏梅丸方(校補)

烏梅三百枚 細辛六兩 乾薑十兩 黃連十六兩


當歸四兩 附子六兩(炮去皮) 蜀椒四兩(出汗) 桂枝六兩(去皮)
人參六兩 黃柏六兩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搗成泥,
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
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寒熱並用,攻補兼施之劑,能益胃安蛔。方中烏梅為主藥,有酸澀的作
用,配川椒以殺蟲;蟲得苦則安,所以用黃連、黃柏;而附子、乾薑、細辛、桂
枝,溫中散寒;人參補脾;當歸補肝;合成一個溫中祛寒,殺蟲平厥的方劑,治
蛔厥有良好效果。鄭氏謂:“厥陰為陰經,陰極則生陽,故多寒熱錯雜。……仲
景立烏梅丸,寒熱並投,並非專為蟲立法,凡厥陰一切症候,莫不備具。”向為
治蛔厥及久痢之首選方,應用確較廣泛。鄭氏在《醫法圓通》中,用以治巔頂痛、
腹痛飲冷、睾丸腫痛。筆者以此方治痢,無分新久,改丸為湯劑,功效顯著。今
人以烏梅丸加減治膽道蛔蟲及多種腸道病,屢獲良效。更有人認為凡寒熱錯雜之
症,本方均可施治,足見其應用之廣泛了。


藏寒:是指內臟虛寒而言。這裏所說的藏寒,可以作胃氣虛寒來解釋。

·18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十二、傷寒熱少微厥 ,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
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
其後必便血。原文 339

鄭 論 按熱少厥微,是陽厥之最輕者也。至於默默不欲食,煩
躁,至小便白色,此時內無熱邪可征,故曰熱除。欲得食,是胃氣漸
複之機,故為欲愈。倘嘔而胸脅煩滿,此中宮不宣,胃氣滯塞,斷為
便血者,是因其氣機之滯而決之也。

【闡 釋】傷寒熱少厥微為熱厥輕證,故僅見指頭寒;陽熱內鬱不甚,故默
默不欲食;鬱極求伸,故見煩躁。數日後小便通暢色白者,此熱邪已除,欲進食
者乃胃氣已和,此病為欲愈。若厥複見,其熱不解,上逆而嘔,且有胸脅煩滿之
證,是熱又深入,傷及陰絡,必便血矣。仲景對此未提治法,柯韻伯謂:“微熱
者可用小柴胡湯,熱深者用大柴胡湯”。筆者認為此二方可供臨證選用。

十三、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複熱四日,厥少熱多〔者〕,
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
(其後)必便膿血。原文 341

鄭 論 按熱多厥少,是陽有餘,特患者熱不除耳,熱除自愈。
熱不除者,陽勝血虧,即有逼血下行之事,故斷之曰便膿血。至寒多
熱少者,陰有餘,陽必虧,其病為進者,即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之意
也,知此可與論藥論方也。

【闡 釋】此條從厥和熱的多少來觀察病變,這和前面十條是一致的。厥少
熱多是身體抗病力戰勝病變的象徵,所以當主病癒。若熱仍不止,則熱郁于陰,
即鄭氏所說:“陽勝於陰,即有逼血下行之勢”,其後必便膿血。至寒多熱少,
則為陰盛陽衰,衰極則有亡陽之虞。至於治法,陽勝宜下,陰盛宜溫。


十四、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燥)
〔躁〕
,灸厥陰 ,
厥不還者,死。原文 343

鄭 論 按脈微而厥,乃陽衰陰盛之征,迨至煩躁,上下有不交
之勢,灸厥陰,原正所以扶陽禦陰也。陽回即是生機,不還即是死機,
不易之理也。


微厥:謂厥逆很輕微。

灸厥陰:灸厥陰經的孔穴。據張令韶的意思,可灸厥陰經的行間和章門穴。

·186·
傷寒恒論卷十

【闡 釋】自此以下三節,皆言陰中亡陽之死證也。本節是厥陰髒厥之重證,
內外皆寒,一派陰霾之象,故急用灸法以回其陽。灸宜關元、氣海即丹田穴;並
可內服大劑四逆湯等一類方劑,以救欲脫的陽氣,當能增加療效。如手足逆冷,
過時不還,是陽已亡,故死。

十五、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原文 344

鄭 論 按發熱下利,乃陰陽欲脫之征,何也?發熱者,陽竭於
上也;下利者,陰竭於下也。其人苟未見厥逆、躁,尚未得以脫論,
此以斷為脫者,正於厥、躁論之也。

【闡 釋】此條內真寒而外假熱的危候。傷寒發熱,若屬陽回,下利當自止,
手足當溫。今雖見發熱,下利厥逆依然,可知此非陽回之熱,乃陰盛於內,格陽
於外,更加躁不得臥,亦即鄭氏所說:“陰陽欲脫之征”。急與大劑通脈四逆湯,
或可救危亡于萬一。

十六、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原文 345

鄭 論 按發熱下利至甚,將脫之兆,況加以厥而不回,烏得不
死。

【闡 釋】此條乃陰陽離絕之危候,與上條同一病理。雖無躁不得臥之證狀,
但不利言至甚,厥逆言不止,其厥利程度,較上條嚴重,發熱亦屬虛陽外浮。遇
此危候,當用大劑四逆、白通溫經止泄以回其厥。若厥回可生,不回則死。

十七、發熱而厥,
(不)
〔七日〕下利者,為難治。原文 348

鄭 論 按發熱而厥,乃陽厥之征,務要察其人果現有熱象可
憑,即照陽厥法治之。至七日下利,是邪盤據不欲下趨,熱與厥不退,
故曰難治。若下之而利,熱退厥回,即是生機;下之而不利,厥不回,
方為難治。

【闡 釋】本條與上十五、十六兩條同為陰寒內盛,陽氣外浮而呈現的厥利。
本條雖同是真寒假熱證,但無上述兩條嚴重,所以不言主死,而雲難治。然難治
非不治之謂,更非代表死候,可選用大劑白通,四逆等湯治之,可救危亡。

·187·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十八、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 ,其人汗出不止者,死,

有陰無陽故也 。原文 346

鄭 論 按六七日不利,至發熱而利,裏已通矣,裏通表暢,發
熱亦是病解之機。但其人汗出不止為可慮,可慮者,汗出亡陽,不止,
是陽無所附,脫離即在轉瞬,不死何待?

【闡 釋】鄭氏謂“汗出亡陽”,此即辨證大眼目。汗出不止,是陰盛于內,
陽浮於外,是謂有陰無陽,故死。

十九、病(人)〔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

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原文 340

鄭 論 按四肢厥,而無熱形可征,則為陰盛無疑,寒結於下,
未在中上,故不結胸,而獨在小腹,故痛亦在小腹也。

【闡 釋】此種證狀,經常見之。筆者常用大劑回陽之方,如四逆、白通之
類,加肉桂、小茴以治之;外則用肉桂、小茴、花椒、橘葉以熨痛處。屢用屢效
者。

④ ㈠
二十、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 ,脈虛複厥者 ,不可下,

此亡血 ,下之死。原文 347

腹濡脈虛複厥,,明明陰盛陽微,下之則微陽立消,烏得不死?
(頂批)

鄭 論 按脈微而厥,明明陰盛,而非陽盛也。陽盛始能傷血,
血傷故不可下,今所見者,陽虛的候,非陰虛的候,何所見而為亡血
乎?餘甚不解。

【闡 釋】陽盛始能傷血,血傷始見亡血之證,今所見者為陽虛的候,非陰
虛的候,故鄭氏曰:“何所見而為亡血乎?餘甚不解。”此血虛致厥,下之安得
不死!


便:作忽然解。

有陰無陽:下利是陰證,汗出不止是亡陽,故稱有陰無陽。

膀胱關元:關元為任脈經穴,在臍下三寸。治臍下痛,炙之良。膀胱關元,是指病的部位在臍下。

腹濡:腹部按之柔軟。

亡血:指血分不足。

·188·
傷寒恒論卷十


二十一、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 ,當歸四逆湯主之。若其人內
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萸生薑湯主之。原文 351、352

鄭 論 按四肢厥,而脈細微欲絕,陰盛陽虛之明驗也。此際正
宜大劑回陽,茲以當歸四逆湯主之,決非確論,餘不敢從。

【闡 釋】本條鄭氏認為係“陰盛陽虛之明驗,正宜大劑回陽,以當歸四逆
湯主之,決非確論。”但歷代注家謂手足厥冷,既不同于陽微陰盛的四逆湯證;
亦不同於熱深厥深的白虎湯證;更不是陽氣郁遏於裏,不能透達的四逆散證。而
是血虛寒郁,不能榮於脈中,而四肢失于溫養,所以手足厥寒。本方不用姜附回
陽而亦以四逆名湯者,正像四逆散一樣,以其能治四肢逆冷之故。故鄭氏所說:
“決非確論”是當深思的。

當歸四逆湯(校補)

當歸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細辛三兩


甘草二兩(炙) 通草二兩 ② 大棗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校補)

即前方加 生薑半斤(切) 吳茱萸二升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渣,溫分五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即桂枝湯去生薑,倍用大棗,加當歸、細辛、木通而成。桂枝湯本調和
營衛之方,但本證屬血虛寒凝,故用當歸補心血為君藥,芍藥收心氣,大棗、甘
草、木通緩肝急,生肝血,桂枝、細辛溫陽散寒。合之則治血虛寒滯,陽氣虛衰,
脈行不利之證,是溫血散寒,補血助陽之劑。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
吳茱萸生薑湯治之。吳茱萸辛溫以散久寒,生薑辛溫以行陽氣,再以清酒和之,
以助藥之行,則陰陽調和,手足自溫。關於本方應用範圍,《傷寒論》原文所載
主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其病機在於血虛寒滯。由於血被寒邪凝滯之程
度和部位不同,則臨床見證各異,一切陰寒凝結之血虛氣滯,皆可用本方溫而通
之以取效。如一身痛、四肢關節痛、腰痛、腿痛、胸痛、巔頂頭痛、虛寒下痢,
婦女經期痛、行經時四肢麻木抽搐、手足厥寒、小兒麻痹症,以及脫疽(栓塞性
脈管炎)等,皆可用本方治療而獲效。筆者曾治胡某二十餘年之腰腿關節疼痛,


脈細:指其脈體細如絲狀。

通草:本方通草即現今木通。

·18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其症狀為痛有定處,下肢冷,遇寒痛增,似覺骨痛,麻木、拘攣,沉重,伸縮行
動困難,須靠攙扶方能移步。經當地醫院診斷為風濕性關節炎,但治之無效。其
面容黯黑,舌質微烏,苔灰白而膩,脈微細,參之以上述證狀,此為血虛氣滯,
寒邪內搏所致。法當養血通絡,溫經散寒,以當歸四逆湯加味治之,連續服二十
劑而痊癒。

厥陰中篇 計十七法


一、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 ,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
四逆湯主之。原文 353

鄭 論 按汗出熱不去,非外感之熱,乃元陽外出之熱也。汗過
甚,血液虧,不能營養筋脈,故內拘急,而四肢疼,況又下利而厥,
此刻陽虛已極,大有欲脫之機,非大劑四逆,何能挽回?

【闡 釋】本條是真寒假熱之證。大汗出是陽亡於外,四肢疼,下利厥逆是
寒盛於裏。均是陰盛陽亡之證,故應以四逆湯急救回陽。誠如鄭氏所說;“此刻
陽虛已極,大有欲脫之機,非大劑四逆,何能挽回”?

二、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原文 354

鄭 論 按大汗、大下利而厥冷,皆陰陽兩脫之候,理應大劑四
逆回陽,千古定論。

【闡 釋】大汗大下,均能傷陽,其亡津液,損陽氣一也,而致手足逆冷,
陰陽兩脫之候也。鄭氏所說:“理應大劑四逆回陽,千古定論”為不謬。

三、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原文 349

鄭 論 按脈促、厥逆,係陰寒阻滯之征,灸之是祛陰散寒之意;
理實可從,不易之論也。

【闡 釋】手足厥逆,本當用四逆湯。因脈促當屬陽為陰阻,而非陽虛也,
故可用灸法以運行陽氣。當灸“湧泉”,引血下趨,髒複而心力強,陽可不致外
越。若厥而脈微者,則非用四逆湯不可。


內拘急:腹中攣急,動不自如。

·190·
傷寒恒論卷十

四、傷寒脈滑而厥者,裏有熱(也)
,白虎湯主之。原文 350

鄭 論 按滑脈主痰,滑而厥,誠濕痰閉束氣機,不能達於四肢
也。此以為裏有熱,而用白虎湯,果何所見也?當其時,口燥舌幹歟?
氣粗口渴飲冷歟?不然,何所見而必用此方,學者不可執一,總要四
面搜求裏熱實據,庶不致誤。

【闡 釋】厥有陽厥陰厥之別,陽厥必有汗出惡熱,煩渴等證,知其厥為熱
深厥亦深之假像。但此僅無形之熱,宜清而不宜下,故用白虎湯以清裏熱,裏熱
除則厥逆自解。鄭氏說:“總要四面搜求裏熱實據,庶不致誤”,乃經驗之談,
可為後學之助。

五、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而不

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 。原文 355

鄭 論 按手足厥冷,乃寒結于胸,陽氣不能達於四末也。胸滿
而不能食,中宮為寒所阻滯,運力微耳。原文主瓜蒂散以吐之,是為
邪壅於上說法也。但此證乃寒邪阻滯,吐之能不更傷其中乎?以餘拙
見,理應大劑溫中醒脾為是。

【闡 釋】鄭氏謂:“此證乃寒邪阻滯,吐之能不更傷其中乎”?實則本條
為痰飲食積壅塞胸中而厥冷,病在上焦,而中下焦無病,用瓜蒂散湧吐其胸中之
邪,就是內經所謂:“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治療法則。筆者認為邪去正虛,然後
以理中湯調養之。

六、傷寒厥而心下悸(者)
,宜先治水,當(用)
〔服〕茯苓甘草

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 ,必作利也。原文 356

鄭 論 按厥而心下悸者,寒水淩於心下也,此以茯苓甘草湯,
與理頗是,但其力薄,恐不勝任,莫若用苓桂朮甘湯,重加附子為妥。

【闡 釋】水飲停蓄心下則悸,胸陽被遏而不達四末則厥。本條悸、厥之證,


此條與卷七少陰痰證之第三條完全相同,錄之以存原書全貌。但鄭氏所論
與前論不同,故以下照錄,亦就鄭論作出相應闡釋。


水漬人胃:飲水滲入胃腸

·19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係水邪阻遏胸中之陽所致。茯苓甘草湯為治水飲之方,其證有心下悸,較五苓散
證為輕。鄭氏認為此方力薄,恐不能勝任,主用苓桂朮甘湯重加附子。筆者認為
再加上肉桂以化膀胱之氣,其效果更好。

七、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冷)
〔逆〕
,下
① ②
部脈不至 ,咽喉不利 ,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
湯主之。原文 357

鄭 論 按經大下脈遲,手足厥冷,下部脈不至,其陽虛之極已
明甚。至咽喉不利,氣化不宣也。吐膿血者,濁陰不降也。泄利不止
者,下焦虛寒,不能收束也。法宜大劑回陽,陽回利止;手足溫,斯
為合法。原文所主麻黃升麻湯,係太陽陽明發散之藥,並非厥陰所宜,
大非其法,恐有錯誤。

【闡 釋】對於本條,歷代注家如柯韻伯、舒馳遠等均持否定態度。鄭氏認
為此證“陽虛之極已明甚,法宜大劑回陽,陽回利止,手足溫,方為合法。”是
有見地的。筆者認為此條方證不相符,原文後雲“難治”,論中凡言難治,仲景
多不出方,“麻黃升麻湯主之”一句,當係衍文。

麻黃升麻湯方(校補)

麻黃二兩半(去節) 升麻一兩一分 當歸一兩一分 知母十八銖


黃芩十八銖 萎蕤十八銖(一作菖蒲) 芍藥六銖
天門冬六銖(去心) 桂枝六銖(去皮) 茯苓六銖 甘草六銖(炙)
白朮六銖 乾薑六銖 石膏六銖(碎綿裹)
上十四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渣,分溫三服,
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邪深入而陽內陷,故以麻黃升麻配伍可以升舉下陷之寒濕而外散之;當歸以
補血;黃芩以清膽火;知母石膏以清胃熱,所以止吐膿血也;萎蕤天冬以潤肺,
所以利咽喉不利也;白朮乾薑芍藥桂枝茯苓甘草,所以解水分之寒濕,增營分之
熱,而通利血脈也,但令水寒去而營熱增,手足之厥冷自解矣。此方藥味較多,
方組複雜,而本條是陰陽兩竭的證候,方證不符,故錄之以俟高明。


下部脈:指尺脈而言。

咽喉不利:咽喉疼痛,吞咽困難的意思。

·192·
傷寒恒論卷十

八、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原
文 358

鄭 論 按少陰腹痛者,寒也。其氣下趨為欲自利,此刻尚未下
也,急宜溫之,庶可無害。

【闡 釋】鄭氏曰:“此刻尚未下也,宜急溫之”。凡裏陽虛陰寒盛,水穀
之氣不能正常運行,腹中痛,急欲作自利。筆者常用大劑四逆湯加延胡索治之,
圖功於未著也。


九、傷寒本自寒下,醫複吐下之,寒(鬲)
〔格〕 ,更逆吐下,
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原文 359

鄭 論 按病既稱寒下,又經醫誤下吐之,寒逆更甚,食入即吐,
則中宮之氣逆而又逆,寒而愈寒也明甚。此刻理應溫中、降逆、回陽。
原文主以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似非正論。況此證又無寒熱錯雜病情
足征,何得以此方為主,恐有遺誤。

【闡 釋】其人本自寒下,又誤用寒藥,條中又無熱證,純陰無陽,且又指
之曰寒格。若食入口即吐,是陰寒格陽,拒食不納,如此病情,應如鄭氏所說:
“溫中、降逆、回陽,原文主以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似非正論”。然則如何治
之,筆者認為可選用理中湯加附子、半夏,稍加黃連清胃熱可也。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校補)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再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黃連黃芩泄熱於上,則吐逆可除;乾薑溫中助陽,則下利可止;人參以補胃
氣。則陰陽升降複常,而寒熱格拒自愈。藥雖四味,有溫清並用,補泄兼施之功。
對上熱下寒、上下格拒,食入即吐之胃腸炎治之有效。

十、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
② ① ②
鬱冒汗出而解 ,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 ,下虛故也 。


寒格:指上熱為下寒所格,致飲食入口即吐,故稱寒格。

郁冒:指眩冒昏暈,一時眼發暗黑,看不到東西。

·19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原文 366

鄭 論 按下利清穀,脈現沉遲,其裏寒甚矣。況面戴赤,身有
微熱,誠元陽外越之候也。原文以為郁冒汗出解,脈證不孚,大非確
論。此證所幸者未出汗,陽尚在軀殼,可招而回,今既汗出,則陽露
於外,誠死機也。既知面赤下虛,何得妄雲〔汗出而解〕?仲景當不
說此。

【闡 釋】鄭氏說:“原文以為鬱冒汗出而解,脈證不孚,大非確論”。蓋
腎陽髮露,則面赤而為戴陽。戴陽證為裏陰盛而隔陽於上也。此時微陽僅存一線,
最忌汗出,汗出而陽散矣,何得謂汗出而解也。誠不若於汗未出之際,急以通脈
四逆湯挽之。

十一、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原
文 370

鄭 論 按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此陰盛逼陽於外之
候,主以通脈四逆,誠不易之法也。

【闡 釋】下利清谷,是陰寒內盛;汗出而厥,是真陽外竭。此陰盛逼陽於
外,虛陽欲脫的危症。與少陰前篇 16 條的主要證狀相同,所不同的,此為汗出,
彼為面色赤,但總是虛陽欲脫的現象,所以都用通脈四逆湯。

十二、下利(而)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
微喘者,死。原文 362 前段

鄭 論 按下利厥冷無脈,陽將盡也,灸之而溫,陽回也。灸之
不溫,反見微喘者,陽將脫也,不死何待?

【闡 釋】此條乃陽氣衰微欲絕,陰寒邪氣充斥內外,病情已十分危急,當
此時機,用湯藥來挽救其陽,恐怕是緩不濟急,所以用灸法急救,可灸關元、氣
海二穴。除用灸法以外,亦可用白通加豬膽汁以回陽救急。


十三、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 ,手足溫者生,脈不
還者死。原文 368


戴陽:面部潮紅,乃寒盛於下,虛陽上浮的假熱現象。

下虛:下焦虛寒,指微厥的原因。

晬(zuì罪)時:一晝夜時間。

·194·
傷寒恒論卷十

鄭 論 按脈絕,手足厥冷,有時脈還,手足溫,陽尚未亡也;
若脈不還,陽已盡矣,故知其必死。

【闡 釋】此條乃寒中厥陰的泄瀉,非久利也。惟暴注下利,津液驟然大泄,
陽氣乍脫,故手足厥冷,脈一時隱伏不見。如此危證,非大劑四逆湯不可。並可
外灸關元、氣海穴,以救欲絕之陽。

十四、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
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原文 372

鄭 論 按下利,腹脹滿,純是陽衰,而陰氣上逆聚於中耳。身
體疼痛,乃陰邪阻滯筋脈所致,並非外感身疼可比。外感者,必有風
寒病形足征,若此故知其為陰寒阻滯無疑,法宜溫裏,裏寒得溫,脹
滿與身疼,亦自滅亡。原文以先溫其裏,後攻其表,溫裏以四逆湯,
實屬合法,攻表以桂枝湯,殊非正論,學者宜細察之。

【闡 釋】本條乃虛寒下利兼有表證的治法。鄭氏則解“身體疼痛乃陰邪阻
滯筋脈所致,並非外感身疼可比,……攻表以桂枝湯,殊非正論”,是有見地的。
但服四逆湯後,如下利止,脹滿除,而身體仍然疼痛,並有頭痛、項強、脈浮等
表證,則桂枝湯又為對證之方。

十五、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原文 364

鄭 論 按下利清穀,裏寒之極也,原文不可攻表,此是正論。
攻之必汗出脹滿,是教人不可妄攻也。攻之豈僅汗出脹滿可患哉?

【闡 釋】下利清谷是完穀不化,胃腸虛寒,裏虛之征,縱有表證,不可誤
汗,嚴重者可以虛脫,故鄭氏說:“攻之豈僅汗出脹滿可患哉?”故一切腹痛嘔
泄諸證,嚴戒不可發汗。


十六、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 ,死。原文 369

鄭 論 按下利之脈,大半微細,今見脈實,是脈不合病,邪甚
正虛,恐難獲效,故決其死也。

【闡 釋】下利日十餘行,正氣甚虛,脈當沉微弱,今脈反實,是邪實,脈


脈反實:實脈是長大而有力,多見於大熱大實的證候,虛證而見脈實,所以說反。

·19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證不符,攻之不行,溫之則生燥,故決其死也。

十七、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
(令)
〔今〕自愈。下利,脈
數而渴者,
(令)
〔今〕自愈,設不差,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下利
脈數,
〔而)有微熱,汗出,
(令)
〔今〕自愈,設複緊為未解。原文 360、
367、361

鄭 論 按下利一證,以脈象求之,脈弱而渴,裏有寒也,寒邪
下泄,而津液不上潮,故口渴,有微熱者,是陰症而得陽也,故曰自
愈。脈數而渴,裏有熱也,熱邪下行,熱傷津液,故口渴,邪脈相合,
故曰自愈;設不差,而圊膿血,是餘熱未盡故也。至於下利脈數,有
微熱汗出,是氣機鼓動,有上升之機,故不利可自愈;設脈緊,緊為
寒邪,寒伏於內,故為未解。

【闡 釋】本條在傷寒論中分列為三條。第一節從“下利有微熱而渴”至
“今自愈”,指陰盛下利將愈的脈證;第二節從“下利”至“有熱故也”,指陽
複自愈與陽複太過之便膿血證;第三節從“下利脈數”至“為未解”,指陰盛下
利將愈的脈證及未解的脈象。鄭氏對此,詳為注釋,簡明扼要,故不贅述。

厥陰下篇 計十法

一、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有)
〔自〕澀者,必清膿血。原文
363

鄭 論 按寸為陽,尺為陰,寸見浮數,陽邪之征,尺見(浮)
〔自〕澀,血虛之驗。清膿血者,邪氣太盛,逼血下行耳。

【闡 釋】厥陰下利本屬虛寒,今脈反見浮數,是陰病轉陽的脈象。本條陽
複太過,由於邪無出路,熱不得泄,以致內傷陰絡,血為熱蒸,腐化為膿,故大
便膿血,亦即鄭氏所說:“清膿血者,邪氣太盛,逼血下行耳”。


二、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 ;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
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原文 365


下重:指肛門有重滯之感。

·196·
傷寒恒論卷十

鄭 論 按下利一證,原有因寒、因熱、因濕、因膀胱失職、因
中虛、因飲食、種種不一,總要認證分別陰陽實據,學者一見,自有
定法,若只見一脈而論證,未免不恰。況脈只數十端,而病有千萬,
何得只憑脈一端立法?仲景當不若此,定有遺誤。

【闡 釋】下利一證,應如鄭氏所說:“總要認證分別陰陽實據”,對證用
藥,無不立應。但僅憑一脈立說,玄渺難憑,不足為法。

三、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原文 371

鄭 論 按下利而曰熱,法宜清熱,不獨白頭翁湯可治,學者總
宜圓通,認理為要。

【闡 釋】下利而有各種熱性證狀的,稱為熱利,有別於寒利。下重則邪滯
下焦,不獨白頭翁湯可治,應如鄭氏說“總宜圓通,認理為要。”

白頭翁湯(校補)

白頭翁二兩 黃柏三兩 黃連三兩 秦皮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白頭翁清熱活血止腹痛;黃連、黃柏清濕熱,厚腸胃,瀉下焦之火;秦皮亦
屬苦寒,有收澀之功。合之有清熱平肝止利之功。本方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有特
效;凡屬熱性下痢,無論腸炎痢疾療效都很高。

四、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原文 373

鄭 論 按下利飲水,明是熱傷津液也,故以白頭翁湯清熱之劑
主之。

【闡 釋】此條與上條同,凡屬清熱之劑,可隨宜選用,不可執定白頭翁湯
為是。

五、下利譫語者,
(以)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主之)
。原文 374

鄭 論 按下利譫語一證,亦有虛實之不同,不得盡為有燥矢而
用小承氣湯,但利有新久之分,譫語有虛實之異,務在臨時斟酌,于

·197·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飲冷、飲熱、舌潤、舌幹、小便清、黃,如此求之則得矣。

【闡 釋】用承氣湯之目的,是瀉陽明裏實,而不是瀉厥陰之熱,本證所以
列入厥陰篇中,一方面因為下利的辨證,連類而及,一方面因為病變源于厥陰,
實際上病仍屬陽明。今下利而見譫語,主有燥屎,則下利為熱結旁流,譫語為裏
有實熱。裏有實熱,用小承氣湯下其實熱,則下利自止。故鄭氏:“利有新、久
之別,譫語亦有虛、實之異。”則治陽虛者,急當回陽止泄,以固其脫;若陰虛
者,自當急下存陰”,斯為得矣。

六、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豆)
豉湯。原文 375

鄭 論 按下利過甚,中氣驟傷,陰陽不交,故見虛煩,用藥宜
慎,不可執一梔豉湯,為不可易,當細辨之。

【闡 釋】此承上節而來,乃厥陰下利後虛煩之證也,與上節之燥屎實邪迥
別。與太陽汗、吐、下後,心中懊憹,虛煩不得眠;以及陽明下早,以致虛煩的
機轉是一致的。故用梔豉湯以上清包絡胸膈之餘熱,下啟腎臟寒水之陰津,則正
氣複而煩自去也。

七、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原文 379

鄭 論 按嘔(而發熱,但嘔)有寒嘔、熱嘔之不同;發熱有外
入、內出之各別,不得統以小柴胡湯論,當辨明為是。

【闡 釋】關於嘔而發熱,鄭氏曰:“不得統以小柴胡湯論”,是正確的。
如選用柴胡湯,必兼口苦、咽幹、目眩、胸脅苦滿等證,方為合法。

八、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
之。原文 377

鄭 論 按嘔而脈弱,虛寒上逆也;小便複利,身有微熱,真陽
有外亡之機也;更加以厥,陰盛陽微也。故為難治,此際非大劑四逆
不可。

【闡 釋】本條敍述陰盛陽虛,嘔逆的證治,鄭氏所按甚當。筆者再為之細
析,胃中虛寒,則嘔而脈弱;下焦虛寒,故小便自利;陽氣浮於外,故身有微熱;
陰寒據於裏,故手足見厥。若陰盛格陽,陽氣將脫,此乃危候,故雲“難治”。

·198·
傷寒恒論卷十

“難治”並非不治,可用大劑四逆湯溫經回陽以救之。


九、幹嘔,吐涎沫 ,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原文 378

鄭 論 按嘔吐涎沫,而巔頂痛者,則是厥陰頭痛無疑,何也?
厥陰脈會頂巔故也。條內只言一頭痛,夫頭痛六經皆有,不將巔頂指
出,則厥陰之證,尚屬含糊,主以吳茱萸湯,一定不易之法。

【闡 釋】本論中用吳茱萸湯凡三見:一為陽明中篇 15 條,二為少陰前篇
12 條,三即本條。證狀雖有不同,而其為肝胃虛寒,濁陰上逆所致則同。幹嘔,
吐涎沫,是肝胃寒邪挾濁陰之氣上逆,頭痛多在巔頂部位,為陰寒上逆之征。治
以吳茱萸湯散寒止嘔,溫胃降逆,則諸症自愈。筆者曾治一巔頂頭痛之患者,四
肢冰涼,面容蒼白無神,食少,一身都痛,惡寒特甚,嘔吐涎沫,經中西醫治療,
經年累月無效。餘綜合分析,斷為厥陰頭痛。先服麻附細辛湯加味四劑,一身痛
等有所減輕;繼服四逆湯以扶陽祛陰,惡寒等又有減輕;最後治以吳茱萸湯加附
片,吐涎沫、頭痛諸症悉愈,複以理中湯善其後。

十、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儘自愈。原文 376

鄭 論 按嘔出癰膿,大半多屬熱壅於內,在厥陰篇中,用藥多
居辛燥,故教人不治吐膿,蓋慎用辛燥之意也。

【闡 釋】厥陰寒盡陽回之後,陽熱太甚,傷及血分,下行則便膿血,上出
則嘔癰膿。若強止其嘔,則膿不得出,反生他變。鄭氏曰:“在厥陰篇中,用藥
多居辛燥,故教人不治吐膿,蓋慎用辛操之意也”。既禁辛燥之劑,其治當辛涼
以開其結,苦泄以排其膿,甘寒以養其正,使膿盡而嘔自止,可用排膿湯加味治
之。

計四法,附三陰經後
過經不解 (據舒本校補)


一、太陽病,過經十餘日 ,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
③ ④
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 ,鬱鬱微煩者 ,為未解也,


吐涎沫:指味出清稀涎沫。

過經:此處含有病傳他經之意。

心下急:胃院部有窘迫的感覺。

鬱鬱:言煩悶之狀。

·19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原文 103

鄭 論 按太陽過經不解,延至十餘日,反二三下之,此際邪仍
在太陽,方可雲過經不解。若是柴胡證,十餘日後,邪仍在少陽,方
可言過經不解。此說一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病情,乃係太陰中
宮不宣,陰邪上逆之象,若只據一嘔,而即雲柴胡證仍在,殊屬不當。
總要寒熱往來,口苦、耳聾、喜嘔全在,用小柴胡湯,乃為恰切,不
得草草了事。

【闡 釋】過經不解計四條,他書俱載在太陽中篇,舒馳遠將此四條,附在
三陰經後,鄭氏從之。太陽病,過經十餘日而不解,或為桂枝湯證,或為麻黃湯
證,皆無可下之理,此際邪仍在太陽,故可雲過經不解。鄭氏辨過經不解與其他
注家隨文釋義不同,是有見地的。至論“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病情,乃係
太陰中宮不宣,陰邪上逆”之征,則大柴胡湯不可用,法當溫中降逆散邪,理中
湯加砂仁半夏治之。

大柴胡湯方(校補)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生薑五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枳實四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 ①,
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有柴胡、半夏、生薑之辛以解表,黃芩、芍藥、枳實、大黃之苦以滌除
裏熱,是兩解表裏之劑。若無大黃,原文何雲與大柴胡湯下之愈。


二、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 ,而胸中痛,大便反

溏,腹微滿,(而)鬱鬱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 ,與調胃承氣
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而)微溏者,此非柴
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原文 123

鄭 論 按太陽過經十餘日,所現病情,皆正氣不足之候,何也?
心下溫溫欲吐者,中宮不宣,而陰邪滯也;大便溏而微滿者,中宮有


大黃:晉·葛洪《肘後方》載大柴胡湯都有大黃二兩,當從之。

溫溫:同慍慍,言煩憒之狀。

極吐下:大吐下的意思。

·200·
傷寒恒論卷十

寒濕彌漫之象也;鬱鬱微煩,正氣不暢達也。此皆由吐、下失宜,方
有此候。

【闡 釋】諸家注解此條,紛紛聚訟,其實難從。唯鄭氏能獨抒己見雲:“太
陽過經十餘日,所現病情,皆正氣不足之候”。此皆由吐、下失宜,既非柴胡證,
亦非調胃承氣湯所能治。所現諸證,無非內臟虛寒,或為吐下所傷,或為中氣素
弱,或為寒濕彌漫,法宜溫中散寒祛濕,理中湯加砂仁、半夏、茯苓治之。

三、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
利,此本柴胡證,下之(而)〔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
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
後以柴胡(湯)加芒硝〔湯〕主之。原文 104

鄭 論 按胸脅,乃肝膽地界,今見病而嘔,邪氣拂鬱也。日晡
發熱而微利,本有熱也,此乃柴胡的候,下之本非其治。學者總宜相
機施治為是。至原文所主之方,亦不可固執。

【闡 釋】胸脅滿而嘔,日晡發潮熱等證,是少陽兼陽明內實之證,故鄭氏
曰:“下之本非其治。”上證既兼裏實,大便應見秘結,今反下利,此是誤用丸
藥所致,雖有微利而病不解,柴胡證仍在;潮熱為裏實。故先用小柴胡湯以解外;
再用柴胡加芒硝湯兼治裏實。鄭氏又曰:“原文所主之方,亦不可固執”,示人
以活法圓通之妙。

柴胡加芒硝湯方(校補)

柴胡二兩十六銖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一兩(切) 半夏二十銖 本雲二十銖五枚(洗) 大棗四枚(擘)
芒硝二兩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內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此為少陽,陽明兼治的方劑,和解清裏之方也,治小柴胡湯證兼胃有實熱者。
雖有微利,燥結仍留。加芒硝者,泄熱軟堅,胃實可除,潮熱微利自止。亦即本
方證之少陽證及陽明證均較大柴胡湯證為輕者適用之。可以推廣用於小柴胡湯
證,而腹有堅塊苦滿難解者;或小柴胡湯證,發潮熱,大便不通者。此用鹹寒之
芒硝以潤燥軟堅之效也。

·20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四、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言 ,以有熱也,當以湯下
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鞕,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
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
〔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謂)
〔為〕內
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原文 105

鄭 論 按譫語而稱內熱,下之理也;大小便利者,裏氣通也;
脈調和者,氣機順也。此以為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殊非正論。又
若自下利,當微厥者,正虛之征也;而反和者,正未大虛也。原文何
得此為內實,當下之,非正論,決非仲師所語也。

【闡 釋】歷代注家對本條大多只是隨文順釋,殊覺含糊。鄭氏對原文提出
疑問,不同於歷代注解者。原文第一段“傷寒十三日”至“知醫以丸藥下之,非
其治也”;第二段“若自下利”至“此為內實,當下之”。鄭氏均斥為非正論。
最後歸結為“決非仲師所語也”。

鄭 論 按過經不解一語,似非確論,如太陽病有十餘日,仍在
太陽者;陽明病有下而再下,十餘日仍未解。總之不必專拘時日,務
以認證為妥,辨明虛實為要。

【闡 釋】本節鄭論,係概括前四節而言。雖曰過經,究竟仍在六經之內,
辨其證在何經,即用何經之法以治之,無所往而不得之矣,又何必用此過經不解
之法哉?

差後勞複 計五法(據舒本校補)

② ③
一、大病差後 ,勞複者 ,枳實梔子豉湯主之(若有宿食者,

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原文 393

鄭 論 按大病差後,稍有勞動,而病依然複初,此皆元氣薄弱
之故,不得按前法治之。但病(果按)勞複一證,果係何髒損傷,何
經為病?病差後,稍有勞動,其病依然,應按髒經施治,原文所主之


過經:此處是病已離開太陽經的意思。

大病:諸病源候論雲:“大病者,中風、傷寒、熱勞、溫瘧之類是也”。

勞複:疾病新愈,因勞又發的,叫勞複。

若有……五六枚三句:據成無己本增。其他諸書,此十六字皆在枳實梔子鼓湯後。

·202·
傷寒恒論卷十

方,大非確論,恐有遺誤。

【闡 釋】大病新差,真元大虛,氣血未複,過勞了可能復發舊病,與前無
異,自當照前用藥,此一定之理也。而鄭氏則說:“而病依然複初,此皆元氣薄
弱之故,不得按前法治之”。何其自相矛盾?過勞了既可能復發舊病,亦可能新
感為病,仍應以隨證施治為准。故鄭氏又謂:“原文所主之方;大非確論,恐有
遺誤”。其質疑是正確的。

枳實梔子豉湯方(校補)

枳實三枚(炙) 梔子十四個(擘) 豉一升(綿裹)


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 ①,空煮取四升,內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
去渣,溫分再服,複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內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②,服之愈。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體虛勞複,熱氣浮越,所以用枳實寬中下氣,梔子泄熱除煩,香豉宣洩陳腐,
兼解其表,更用漿水煮藥,以開胃調中,所以具有泄熱除煩,散表和中的作用。
假如兼有宿食停滯,再加大黃以蕩滌腸胃,推陳致新,所謂邪去則正自安。

二、傷寒差以後,更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
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原文 394

鄭 論 按病既稱差已,何得更現發熱乎?又並未現出柴胡證,
何得以小柴胡湯主之?即脈浮、沉、實,亦當審其何部何經,應表解、
應下解、方可定(按)
〔案〕
,此以籠統言之,定非確論。

【闡 釋】傷寒差已,則大邪已去,後更發熱者,表裏之氣未和也,脈當微
弦,必兼有口苦、咽幹、胸脅滿等證,否則不能投以小柴胡湯。至以汗解、以下
解,亦當審其何部何經,兼辨其證狀,對證下藥,始為適當。故鄭氏曰:“此以
籠統言之,定非確論”。

三、大病差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原文 395

鄭 論 按大病差後,從腰下有水氣者,是病不責之太陽,而責
之於腎也。太陽底面,即是少陰,太陽病已,而少陰腎氣發洩於外,


清漿水:徐靈胎曰:漿水即淘米泔水,久貯味酸為佳。

博棋子大:千金方:羊脂煎方後雲,棋子大小如方寸匕。

·20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故現腰以下有水氣,法當溫腎收納,若牡蠣澤瀉散,是亦利水之一法
也,似非正論。

【闡 釋】本條原文甚簡,必須結合其他證狀來辨別水氣之屬性,是否可用
牡蠣澤瀉散治療。如下焦氣化失常,濕熱壅滯,膀胱不瀉,水性下流,故但從腰
以下,水氣壅積,膝脛足跗,皆腫重也。此屬有餘之邪,脈必沉數有力,二便不
利,方可用此排決逐水之劑。若脾胃氣虛,不能升清降濁;腎氣渙散,膀胱氣化
不行,水邪氾濫而為腫。牡蠣澤瀉散決不可用,當如鄭氏所說:“當溫腎收納”。
兼以化氣,四逆湯加肉桂、砂仁、白蔻、破故紙治之。

牡蠣澤瀉散方(校補)

牡蠣(熬) 澤瀉 蜀漆(暖水洗去腥) 葶藶子(熬)


商陸根(熬) 海藻(洗去鹹) 栝蔞根各等分

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於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後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牡蠣軟堅行水,澤瀉滲濕利水,蜀漆祛痰逐水,葶藶子宣肺泄水,商陸、海
藻專于潤下行水,共使水邪從小便排出。栝萎根止渴生津液,為本方之反佐,使
水去而津液不傷。此方施之於形氣實者,其腫可隨愈也,若病後土虛不能制水,
腎虛不能行水,則又當別論,慎不可服也。

① ②
四、大病差後,喜唾 ,久不了了(者) ,
(胃)
〔胸〕上有寒,
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原文 396

鄭 論 按病後喜唾不了,中宮有寒濕未盡也。寒濕上逆而不
降,故唾不止,法宜溫中降逆,是一定之理也。

【闡 釋】鄭氏所論極是,法宜溫中降逆。筆者將理中丸改為湯劑,再加砂
仁、半夏,增強其效,輕者一二劑,重者五六劑,即竟全功。


喜唾:即時時泛吐唾沫。

久不了了:延綿不已的意思。

·204·
傷寒恒論卷十

理中丸方(校補)

人參、乾薑、甘草(炙)、白朮各三兩
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
四,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用水八升,煮取
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吐多者,去朮
加生薑三兩;下多者,還用朮;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兩半;腹
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乾薑,足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
枚。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揭衣被。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乃溫中之劑。白朮甘溫,燥濕而健脾,主治風寒濕痹。乾薑辛溫,主胸
滿咳逆上氣,又能暖中宮之氣。徐靈胎曰:“凡味厚之藥主守,氣厚之藥主散,
薑氣味俱厚,故散而能守,夫散不全散,守不全守,則旋轉於經絡臟腑之間,驅
寒除濕,和血通氣,所必然矣。”甘草與辛藥同用,便可化周身之陽氣,陽氣化
行,陰邪即滅。但恐辛熱太盛,故用人參之微寒繼之,有剛柔相繼之意,陰陽庶
幾不偏。仲景在前太陽中篇 33 條曾雲:“理中者,理中焦”,中焦是脾胃所司,
乃《傷寒論》太陰病溫中散寒之主方,原文已有幾種加減法,參看前面所述,此
處不再贅敘。鄭氏在《醫法圓通》中說:“理中湯所治的主症是腹滿而吐,食不
下,時腹自痛,不利,口不渴。”是太陰病的典型證候。其基本病理是脾胃虛寒,
氣機阻滯,故以溫中散寒補脾之理中湯為首選方,其圓通應用法,鄭氏舉出:
(l)
治吐血,
(2)治四肢浮腫,
(3)治心下嘈雜吐水,
(4)治咳嗽吐清水,
(5)治唾
水不休,
(6)治呃逆不休,
(7)治手足微冷少神。以上七症,皆由脾胃虛寒,轉
輸失職所引,故能治之而愈。筆者經驗用此方加味治療脾臟咳嗽。其因脾臟陽虛
而咳嗽者,乃脾臟之陽不足,不能轉輸津液水穀而作,理中湯能溫陽利濕,益氣
化痰,故可治之而愈。如由於胃寒發吐而咳嗽者,則加砂、蔻、半夏,其效始著。
今人用本方加減化裁以治虛寒性的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胃炎、腸炎及胃痛、胃潰
瘍、多見良效。


五、傷寒解後,虛羸少氣 ,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原文
397

鄭 論 按寒邪既稱解後,人既虛羸少氣,本屬不足,氣逆欲吐,
大半陰邪上逆,正氣不支,法宜溫中、扶陽、降逆為是。原文以竹葉
石膏湯,是為胃熱上攻者說法,若施之於虛羸少氣之人,斷乎不可。
學者務宜於病情或寒或熱上體會,庶不致誤。


虛羸:虛弱消瘦之意。

·20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闡 釋】傷寒解後,無論汗解、下解,其為傷胃陰則一。胃虛津傷,餘熱
未除,方可用竹葉石膏湯。若病後虛羸少氣者,元氣衰乏,腎氣不足也,病屬少
陰;氣逆欲吐者,脾虛不能攝飲,飲邪上逆,病屬太陰,法當扶陽補氣,理脾固
腎,竹葉石膏萬不可用,可選用附子理中湯加砂仁、故紙等藥。故鄭氏曰:“學
者務宜於病情或寒或熱上體會,庶不致誤。”

竹葉石膏湯方(校補)

竹葉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人參二兩


麥門冬一升(去心) 甘草二兩(炙) 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渣,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為白虎人參湯加減而成。竹葉、石膏除煩清熱,人參、甘草益氣生津,
麥冬,粳米滋養胃液,半夏降逆。合之能生津益氣,清熱養陰。本方推廣應用於
急性熱病,肺熱、胃熱之咳喘或呃逆,受暑之吐瀉,以及熱病後期津氣兩傷,餘
熱未盡各症。筆者用治小兒麻疹已出透,仍繼續高熱,咳嗽劇烈者,則熱去而津
生,咳嗽自愈。

差後食複 計一法(據舒本校補)


病人脈已解 ,而日暮微煩,以病新差,人強與穀,脾胃氣尚弱,

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穀則愈 。原文 398

鄭 論 按胃氣旺,則食谷易消,胃氣弱,則食難化,此亦理之
常也。今日暮而微煩,正陰長陽消之時也。損穀則愈,使其食不驟,
而胃氣寬舒,自可無虞矣。

【闡 釋】病人已愈,尚見日暮微煩,因病當新愈,正氣未複,勉強進食,
脾胃虛弱,只要減食則愈。此即揭示病癒後,應注意飲食調護,不可過食也。


脈已解:病脈已除,即脈搏平和的意思。

損穀:即節制食物的意思。

·206·
傷寒恒論卷十

陰陽易病 計一法

一、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裏急,或引陰

中拘攣 ,熱(氣)〔上〕沖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
者,燒褌散主之。原文 392

鄭 論 按陰陽易病,皆由新病初愈,餘邪尚未大盡,男與女交
則女病,女與男交則男病,以致一線之餘毒,勢必隨氣鼓蕩,從精竅
而發洩也。治之不外扶正為主。至於燒褌散一方,男用女褌,女用男
褌,近陰處布方寸,燒灰兌藥服之,亦是取陰陽至近之氣機,必引藥
深入,亦是近理之論。余於此等證,在大劑扶陽,取童便為引,服之
屢屢獲效。

【闡 釋】陰陽易病者,是男子或婦人傷寒病新差未平復,而與之交接得病
者。其證狀是身體重,少氣、少腹裏急等,這是下寒證;熱上沖胸,頭痛不欲舉
等,這是上熱證。下寒是真寒,上熱是假熱。鄭氏認為治之不外扶正為主,用大
劑回陽扶陽,取童便為引,服之屢屢獲效,誠不易之治法矣。筆者從之,並認為
燒褌散決不可用。

燒褌散方(校補)

婦人中褌近隱處,取燒作灰。
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此為愈矣。婦人病,取男子褌燒
灰服。

【闡 釋】筆者對此證此方,體會很少,不作強解。


引陰中拘攣:牽引陰部拘急痙攣。

·207·
外附

外附

太陽少陰總論

ぅ夫陽者,即坎中真陽也;少陰者,即坎水也。陽居二陰之中,
陰含一陽之內。人身中一水一火,即在此處攸分。故太陽為人身綱領,
主皮膚,統營衛者是也。太陽之氣上升,則水精之陰,即從太陽而上
行,從皮膚而出水氣。太陽為外邪干犯,必由毛竅而入,仲景所以著
《傷寒》,皆是從根底上來也。故太陽之底〔面〕是少陰,少陰之底
面即是太陽,所以太陽發汗有亡陽之虞,即此是也。後學不知根底,
著春溫,著利證,種種不一,自以為補仲景之不逮,而不知仲景列六
經,早已發明其要,惜後人之學識未到,功力未深,自詡以為獨得之
秘,而其中亦有好處,不得即為之無用也。總之根底未澈,源頭未清,
不得不直言之也。

【闡 釋】鄭氏於書末附太陽少陰總論者,何故?《醫理真傳》一書,首揭
乾坤大旨,而以坎、離為人生立命之根。坎水在人身雖屬陰血,但中有真陽,在
人身為腎,一點真陽,含于二陰之中,為人立命的真種子。離為火,屬陽,氣也,
在人身為心。而中一爻來自坤元,真陰寄在其中。在人身則腎中真陽升發,能使
水上交於心,心中真陰能使火下交於腎。氣血循環,周流不息,水升火降,陰平
陽秘,使人身體健康,心智煥發,都是坎離互濟交融,一升一降,往來不窮,性
命於是乎立。傷寒六經中之太陽,即坎中真陽也;少陰者,即坎水也。六經以太
陽為首,凡病邪初入,必由太陽,以太陽為寒水之區,主皮膚,統營衛,為一身
綱領。然太陽底面,即是少陰腎經,相為表裏也。若太陽病過發汗,則傷少陰腎
中真陽,而有亡陽之虞。太陽一經為病,有經病,有傷風症,有傷寒症,有兩感
症,有腑症。腑症之中,又有蓄尿症,蓄熱症,蓄血症,癃閉症。在六經病證中,
最為繁多,變化亦大,其治似簡實難。至少陰一經之病,有由傳經而來,亦有外
邪直中少陰經。少陰經兼屬手少陰心及足少陰腎,係上火下水,而下水中複有真
陽,故本經之病,除經症外,尚有協火、協水兩症。在六經中,除太陽經外,本
經較其他諸經為複雜,因其為水、火交會之地,元氣之根,人身立命之主也。病
至此際,是元氣衰極,剝至於根,故少陰病中,重症、死症較多。仲景立四逆,
是專為救這一點元氣說法。又雲治三陰厥逆,可知這一點元氣,澈上澈下,包羅
天地,此方不獨專為少陰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備,知得此理,便知得薑附
之功用也。筆者數十年之經驗,對治陽虛諸種病症,用薑、附少則 30 克,多達

·20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250 克,從未發生任何副作用,真是藥到病除。不敢自秘,願與同人共用之,以
救世之陽虛患者,功莫大焉。

麻腳瘟說

余自幼小時,即聞老人相傳,有麻腳瘟證,終不知此證是何也?
今者曆醫有年,始得其要。夫曰麻腳瘟者,人身衛外之陽不足,卒為
陰邪所閉也。然有吐有瀉,皆是陰邪已犯中宮,上下逼迫,而人身元
氣係在後天,頃刻將元氣剝盡,能令人死。余曾救多人,一見此症,
即用大劑回陽,可以移危為安。如斬關丸、四逆湯,皆神效之品。設
窮鄉僻壤,覓藥維艱,一遇此等證候,即速搗生薑汁同紅糖服之,如
無紅糖,即薑汁亦可;如薑不便,而胡椒亦可,速速吞之,皆能獲效。
昧者不識,胡亂施治,未有不速其死者也,願諸公熟記之,至切至切。

【闡 釋】鄭氏釋麻腳瘟病為人身衛外之陽不足,卒為陰邪所閉也,是經驗
有得之言。因其病來勢兇猛,頃刻將元氣剝盡,能令人死。即用大劑回陽,如四
逆湯、斬關元服之,可以轉危為安。對缺醫少藥之窮鄉僻壤,提出簡便易行之薑
汁同紅糖服之,或胡椒速吞之,皆能獲效,足以補醫藥之不逮,彌足珍貴。

斬關丸方 舒馳遠自製(據舒本少陰前篇五條補入)

硫磺五兩,研細末,貫入豬大腸,線劄煮去腸滾水淘數次曬乾 肉桂一兩
白蔻、生附子、花椒、生白朮、吳萸、半夏、雞內金各五錢
以上共為末,飯碾成丸。

辨認內外發熱證至要約言

醫家治病,務要識得內外兩法,邪有由外而入者,有由內而出者,
大有分別。如發熱一證,無論男婦老幼一見發熱,鮮不以為外感也,
不知大有分別。餘閱歷數十年,方始識得,不敢自秘,以公諸世,亦
救世之意也。千古以來,名賢迭出,惜此未剴切詳明也。曰內曰外,
何以辨之?證之?由外感者,無論男婦老幼,一經外感,邪從毛竅而
入,閉其外出之氣機,人即沉迷倒臥不起,所現頭疼、身痛、惡風、
畏寒等等情狀。若由內而出者,無論男婦老幼,人不困倦,起居一切
如無病者,但發熱而已。其間有手心獨發熱者,有上半日發熱者,有

·210·
外附

下半日發熱者,有夜間發熱者,種種不一。但其人面白、唇青、口不
渴、滿口津液,飲食無味,大小便利,不思水飲為據。即有面赤如硃,
口紅唇裂、皆在舌上,津液滿口,小便清長,喜飲熱湯上辨之,萬無
一失。

【闡 釋】發熱有內、外之分,鄭氏原文剴切詳明,無庸贅述。但筆者認為
將《醫理真傳》認病捷要總訣發熱類與之合參,則更為全面,故不憚繁而錄之,
以供辨證。發熱而身疼者,外感也(自汗桂枝湯,無汗麻黃湯)
。發熱而身不疼,
飽悶吞酸者,內傷於食也(平胃散加消食行氣之藥)。發熱身疼,不惡寒,舌黃
而飲冷者,熱傷於裏也(白虎湯加桂枝幹葛)
。發熱身疼,惡寒,口不渴者,邪
入少陰也(麻黃附子細辛湯)。素稟不足,無故身大熱,舌青欲飲極熱者,元陽
外越也,亦有口不渴者,皆同(吳萸四逆湯)
。小兒發熱,氣粗口熱者,表裏俱
病,內有熱也(人參敗毒散加芩、連、梔子)
。發熱出氣微溫,而口不熱,小便
清長,大便不實,素有疾者,元氣不固也(理中湯、六君子湯之類)。

問答 計三條

問曰:俗雲服薑附燒幹腎水,果有是說乎?

答曰:子不觀仲景之用薑附,所以回陽也,陽回則津液自生,何
以不燒幹腎水而反生津液,生死人而肉白骨乎?此其中大有關鍵,昧
者不明陰陽底蘊,畏薑附視若砒霜,不敢輕用,病家亦不敢輕服,相
沿成風,牢不可破。猶其不知薑附乃少陰主藥,仲景用之以扶少火而
生氣者也。曰:然則薑附其可恒用歟?曰:可。曰:何以知其可恒用
也?曰:凡一切陽虛諸症,如少氣、懶言、身重、惡寒、聲低、息短、
舌潤、舌黑、二便清利、不思水飲、心悸、神昏、不語、五心潮熱,
喜飲熱湯、便血、吐血、閉目妄語,口臭難禁,二便不禁,遺尿遺屎,
手足厥逆,自汗,心慌不寐,危候千般,難以枚舉,非薑附何以能勝
其任,而轉危為安也乎?曰:然則世之用大黃芒硝以治病者,其故何
也?曰:大哉斯問也?曰:夫大黃芒硝乃治壯火食氣之症也。曰:壯
火之為病若何?曰:壯火者,是外來之邪熱,入與陽明之燥熱相合,
盤據於中,若不急為撲滅,頃刻將真陰灼盡而性命不保,故曰壯火食
氣即此。仲景於此,輕則以人參白虎,重則以大承氣、小承氣湯,與

·21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夫六味、麥味、雞子黃連潤燥、養陰、救陰諸法,皆一轍也。至所現
病情,如氣粗口熱、大渴飲冷、壯熱、煩躁、汗多、身輕、張目不眠、
聲音響亮、口臭、芒刺滿口,譫語神昏,二便不利,胸腹痞滿,狂叫
不休,便血,吐血,種種危候,難以枚舉。如此之病,不惟薑附不用,
即一切辛燥之品,皆當禁服也。由是觀之,則醫亦可學也,而用藥之
宜熱宜涼,有一定之理也。噫!先生此論,其可為醫門之一助也,實
快事也。

【闡 釋】鄭氏此條採取問答形式,說明薑附之功用,並斥服薑附燒幹腎水
之說。仲景傷寒論 113 方中,用附子者有 33 方,蓋附子純陽之性,能補坎中真
陽。《醫理真傳》一書中,有坎卦解、離卦解、氣血兩字作一卦解,君相二火解
等,都是說明氣血周流五臟六腑,以及全身,必須相應平衡,始能健康長壽。如
有偏盛,必發而為病。“氣有餘便是火,氣不足便是寒”。“火旺者陰必虧,寒
甚者陽必衰”。此陽虛陰虛之所由來也。姜附乃陰症主藥,用之以扶少火而生氣
者,凡一切陽虛諸症,皆可服之。附子為熱藥之冠,能扶欲絕之火種,又必佐乾
薑之辛散,以蕩盡陰邪,迎陽歸舍,故曰回陽。凡陽虛陰盛為病,皆可放膽使用,
能早用善用,即不致釀成危候。蓋邪火始能傷陰,真火實能生陰,火盛則水盛,
火衰則水衰,故燒幹腎水之說,實屬無稽。筆者臨證數十年來,以善用姜桂附聞
於世,用附片少則數十克,多則達二三百克,從未發生任何副作用,蓋即本諸邪
火始能傷陰,真火實能生陰之理論。又曰:“然則世之用大黃,芒硝以治病,其
故何也"?蓋硝、黃乃治壯火食氣之藥也,食氣者,食盡元陰之氣也。若不急為
撲滅,頃刻將真陰灼盡而命不永。至其所現症狀,如氣粗口熱,大渴飲冷等,非
但薑附不可用,即一切辛燥之品,皆當禁服,此又白虎、承氣之用矣。

或問:俗雲小兒純陽之體,不宜服薑附,是耶?非耶?

答曰:小兒者,稚陽也,如初生之萌芽,其質嬌嫩,用藥稍差,
即禍生不測,便釀出陽虛種種危候,非姜附何能扶少火而生氣,以助
先天危亡之機乎?世人動曰純陽,豈非見之左耶。總之用薑附亦必究
其虛實,相其陰陽,觀其神色,當涼則涼,當熱則熱,何拘拘以薑附
為咎哉?

【闡 釋】俗說“小兒純陽之體,有熱無寒”。其實此語非是。有初生小兒,
生下後其身體即為陽虛者,由其母在妊娠期中,喜食生冷;或因營養不良,以致
胎兒在母腹中,即未健康成長,發育不好,其面容皎白,額上顯出青紋,口唇青
白,哭時聲不洪亮,舌質淡紅,苔白膩等。亦有小兒患病,注射青鏈黴素,或過

·212·
外附

服寒涼之劑,有如鄭氏所說:“用藥稍差,即禍生不測,便釀出陽虛種種危候。”
上述兩種症狀,則非用薑附以扶少火而生氣,以救危亡不可。總之用薑附必辨其
陰陽虛實,何能拘泥于小兒純陽之體,不宜服薑附哉!筆者曾治患兒戴某,生下
後三月,即患咳嗽,病勢嚴重,送醫院治療,經注射青黴素半月,病癒出院。在
一年中,咳喘斷續發作,住醫院四次。最後一次診斷為肺氣腫,雖注射針藥及輸
液治療,未見減輕,已下病危通知書。患兒面容烏黑,咳時頭傾胸曲,氣喘促,
出冷汗,手足冰涼,舌質淡紅,苔白膩。其母在妊娠期中,喜吃生冷瓜果以及冰
糕汽水等飲料。根據上述診斷,胎兒在母體內即受損傷,生下後即現陽虛之象。
加之三月即住醫院治療,共有五次,注射青黴素及輸液,損傷陽氣。現已見種種
危候,非用薑附以扶陽止咳喘不可。先用四逆湯加麻黃治之;繼用真武湯,最後
以理中湯善其後,共服藥三十劑而痊癒。今十年,小孩健康成長,已讀小學矣。

或問:俗雲小兒初生,先服開口藥,以下胎毒,免生瘡症,用藥
不外大黃、銀花、勾藤、防風、巴豆、大棗等,果可服否?

答雲:小兒下地,定要服開口藥,以下胎毒,免生瘡、風症,此
皆不經之論。夫小兒居母腹中,母呼一呼,母吸一吸,十月功圓,破
衣而出,此時一團真氣養成,有何胎毒?如果有毒,小兒尚可活乎?
既經下地,如初出土萌芽,此則一身真氣,本是並無一毫外邪,何得
即以戕伐生氣之藥而施之,則無疾反生有疾,不生風因而生風,故有
四六風、七天風,十有九死,難以枚舉。此千古之流弊,實千古小兒
之大厄也。噫!何世人之不講究理法耶?

【闡 釋】鄭氏認為小兒初生下地,不可妄施藥品,力斥世俗用大黃、銀花
等藥以下胎毒之非是,並指出其流弊,在當時是很有見地的。現今產科醫院林立,
婦女生育小孩多在醫院,此種陋習,已隨之而消失矣。

·213·
附錄一

附錄一
《傷寒論》原文,有《傷寒恒論》中所無者,補上備考。

6.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
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
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
劇則如驚癇,時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30.問曰:症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幹,兩脛拘
急而譫語。師曰: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
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
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
厥逆,咽中幹,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
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
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37.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
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92.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裏,宜四
逆湯。

98.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
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
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不中與也,食穀者噦。

101.條前段。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113.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者
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115.脈浮熱甚,而反炙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
燥吐血。

122.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
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

·21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吐也。

141.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
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
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
服。

171.太陽少陽並病,心下鞭,頸項強而弦者,當刺大椎、肺俞、
肝俞,慎勿下之。

224.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
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

331.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複利。

342.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複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
陽氣退,故為進也。

380.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複極汗者,其人外氣怫鬱,複與之
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381.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辨霍亂病脈症並治篇

382.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此名霍亂。

383.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

答曰:此名霍亂。霍亂自吐下,又利止,複更發熱也。

384.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
上,轉入陰必利,本嘔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氣,仍不
利者,此屬陽明也,便必鞭,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盡故也。下利
後,當便鞭,鞭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複過
一經能食,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

385.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216·
附錄一

四逆加人參湯方

甘草二兩(炙)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乾薑一兩半


人參一兩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溫再服。

386.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
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388.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389.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
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390.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
逆加豬膽湯主之。

通脈四逆加豬膽湯方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豬膽汁半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內豬膽汁,分溫再服,其脈即來。無豬膽,
以羊膽代之。

391.吐利發汗,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也。

·217·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附錄二

方劑索引

方劑按首字筆劃多少排列,並將《傷寒恒論》有關原文,序號列
于方名後,備查。

二畫

十棗湯(太陽上篇 45)

三畫

大青龍湯(太陽下篇 1、2)

大承氣湯(陽明上篇 39,陽明中篇 8、10、11、12、13、14、22、


23、24、25、26、27、28,陽明下篇 7,傷寒合病 7,傷寒並病 2,
少陰後篇 15、16、17)

大柴胡湯(太陽中篇 34、40,過經不解 l)

大陷胸丸(太陽上篇 50)

大陷胸湯(太陽上篇 48、49,太陽中篇 31、38、40)

大黃黃連瀉心湯(太陽中篇 29、30)

乾薑附子湯(太陽中篇 49)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厥陰中篇 9)

小青龍湯(太陽下篇 18、19)

小承氣湯(陽明上篇 10、11,陽明中篇 12、14、16、20,陽明


下篇 8,厥陰下篇 5)

小建中湯(太陽中篇 4,少陽篇 10)

小柴胡湯(太陽中篇 31,陽明上篇 20,陽明下篇 1、2,少陽篇


1、9、10、12、13、14、16、19、20、21,傷寒壞病 2,厥陰下篇 7,

·218·
附錄二

過經不解 1、3,差後勞複 2)

小陷胸湯(太陽中篇 39)

四畫

五苓散(太陽上篇 19、20,太陽中篇 9、10、32,陽明上篇 18)

烏梅丸(厥陰上篇 11)

五畫

去桂加白朮湯(太陽中篇 53)

甘草湯(少陰後篇 11)

甘草乾薑湯(太陽下篇 13)

甘草附子湯(太陽中篇 54)

甘草瀉心湯(太陽中篇 28)

四逆散(少陰後篇 13)

四逆湯(太陽中篇 44,‘陽明上篇 25,太陰全篇 4,少陰前篇


17、18,厥陰中篇 l、2、14,厥陰下篇 8)

白頭翁湯(厥陰下篇 3、4)

白虎湯(太陽下篇 21、22,傷寒合病 9,厥陰中篇 4)

白虎加人參湯(太陽下篇 20、22、23、24,陽明上篇 17)

白通湯(少陰前篇 13)

白通加豬膽汁湯(少陰前篇 14)

生薑瀉心湯(太陽中篇 27)

半夏瀉心湯(太陽中篇 31,少陽篇 14)

半夏散及湯(少陰後篇 12)

·219·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六畫

當歸四逆湯(厥陰上篇 21)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厥陰上篇 21)

瓜蒂散(痰病 1、3,厥陰中篇 5)

竹葉石膏湯(差後勞複 3)

七畫

吳茱萸湯(陽明上篇 15,少陰前篇 12,厥陰下篇 9)

芍藥甘草湯(太陽下篇 13)

芍藥甘草附子湯(太陽中篇 19)

赤石脂禹餘糧湯(太陽中篇 33)

附子湯(少陰前篇 3)

附子瀉心湯(少陰前篇 3、11)

八畫

苦酒湯(少陰後篇 12)

抵當丸(太陽中篇 51)

抵當湯(太陽上篇 39、40,陽明上篇 37、38)

炙甘草湯(太陽中篇 42)

九畫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太陽中篇 26)

枳實梔子豉湯(差後勞複 1)

茯苓四逆湯(太陽下篇 14)

茯苓甘草湯(太陽中篇 10,厥陰中篇 6)

·220·
附錄二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太陽中篇 25)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太陽中篇 48)

茵陳蒿湯(太陽中篇 56,陽明上篇 32)

柴胡加芒硝湯(過經不解 3)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太陽中篇 42)

柴胡桂枝湯(太陽中篇 41)

柴胡桂枝乾薑湯(少陽篇 11)

禹餘糧丸(太陽中篇 18,方缺)

梔子乾薑湯(太陽中篇 46)

梔子甘草豉湯(太陽中篇 47)

梔子生薑豉湯(太陽中篇 47)

梔子厚朴湯(太陽中篇 45)

梔子柏皮湯(太陽中篇 58)

梔子豉湯(太陽中篇 47,陽明上篇 17、29,厥陰下篇的 6)

十畫

調胃承氣湯(太陽上篇 44,太陽中篇 19,太陽下篇 13,陽明上


篇 12,陽明中篇 5、15,過經不解 2、4)

燒褌散(陰陽易病 1)

桃花湯(少陰後篇 8、9)

桃核承氣湯(太陽上篇 38)

桔梗湯(少陰後篇 11)

桂枝湯(太陽上篇 7、8、10、12、13、14、15、16、17、30、
31、32、太陽中篇 8、29、43,太陽下篇 8、9,陽明上篇 1、39,太
陰篇 3,厥陰中篇 14)

·221·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桂枝人參湯(太陽上篇 33)

桂枝二麻黃一湯(太陽下篇 8)

桂枝二越婢一湯(太陽下篇 7)

桂枝加大黃湯(太陰篇 6)

桂枝加芍藥湯(太陰篇 7)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太陽中篇 20)

桂枝加附子湯(太陽上篇 22)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太陽上篇 36)

桂枝加桂湯(太陽上篇 27)

桂枝加葛根湯(傷寒合病 l)

桂枝甘草湯(太陽中篇 23)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太陽下篇 12)

桂枝去芍藥湯(太陽上篇 35)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太陽上篇 35)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太陽下篇 11)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太陽下篇 10)

桂枝附子湯(太陽中篇 52)

桂枝麻黃各半湯(太陽下篇 6)

真武湯(太陽上篇 21,少陰前篇 15)

通脈四逆湯(少陰前篇 16,厥陰中篇 11)

十一畫

麻子仁丸(陽明中篇 31)

麻黃湯(太陽中篇 2、7,太陽下篇 3、4,陽明上篇 2、20,傷

·222·
附錄二

寒合病 5)

麻黃升麻湯(厥陰中篇 7)

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太陽中篇 21、22)

麻黃細辛附子湯(少陰前篇 2)

麻黃附子甘草湯(少陰前篇 4)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太陽中篇 56)

旋複代赭湯(太陽中篇 35)

理中丸(差後勞複 4)

黃芩湯(傷寒合病 6,厥陰上篇 6)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傷寒合病 6)

黃連湯(太陽下篇 15)

黃連阿膠湯(少陰後篇 7)

豬膚湯(少陰後篇 10)

豬苓湯(陽明上篇 17,少陰後篇 14)

豬膽汁導法(陽明中篇 7)

十二畫以上

葛根湯(傷寒合病 2、4)

葛根加半夏(傷寒合病 3)

葛根黃芩黃連湯(太陽上篇 34)

蜜煎方(陽明中篇 7)

·223·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主要參考書目
先秦兩漢 《周易》
《黃帝內經》
《尚書》
《扁鵲難經》
《管子》
《神農本草經》
張仲景 《傷寒論》
《金匱要略》
晉 葛洪 《肘後備急方》
粱 陶弘景 《名醫別錄》
《肘後百一方》
唐 孫思邈 《千金要方》
王燾 《外台秘要》
宋 龐安時 《傷寒總病論》
錢乙 《小兒藥證且訣》
朱肱 《類證活人書》
陳自明 《婦人良方》
陳師文 《和劑局方》
陳無擇 《三因方》
嚴用和 《濟生方》
趙佶 《聖濟總錄》
金 成無己 《注解傷寒論》
劉完素 《宣明論方》
張子和 《儒門事親》
元 李東垣 《內外傷辨惑論》
《脾胃論》
葛可久 《十藥神書》
朱震享 《丹溪心法》
《局方發揮》
羅天亦 《衛生寶卷》
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224·
主要參考書目

明 方有執 《傷寒論條辨》
王肯堂 《傷寒證治準繩》
《證治準繩》
李時珍 《本草綱目》
戴元禮 《證治要訣》
李宗梓 《醫宗必讀》
虞摶 《醫學正傳》
洪九有 《攝生剖秘》
孫一奎 《赤水玄珠》
龔廷賢 《壽世保元》
《萬病回春》
張介賓 《景嶽全書》
《類經》
《類經圖翼》
薛己 《正體類要》
《內科摘要》
董宿原 《奇效良方》
秦景明 《病因脈治》
吳又可 《溫疫論》
陳實功 《外科正宗》
汪機 《外科理例》
清 喻嘉言 《傷寒尚論篇》
《醫門法律》
柯韻伯 《傷寒來蘇集》
《傷寒論翼》
汪昂 《醫方集解》
《本草備要》
張隱奄 《傷寒論集注》
王洪緒 《外科證治全生集》
張令韶 《傷寒論直解》
程鐘齡 《醫學心悟》
徐靈胎 《傷寒類方》
《蘭台軌範》
傅青主 《傅青主女科》
周揚俊 《傷寒論三注》

·225·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吳謙 《醫宗金鑒》
尤在涇 《傷寒貫珠集》
石壽堂 《醫原》
黃坤載 《傷寒懸解》
周學海 《脈學四種》
吳儀洛 《傷寒分經》
程杏軒 《醫述》
舒馳遠 《再重訂傷寒集注》
《六經定法》
章虛穀 《傷寒本旨》
吳鞠通 《溫病條判辛》
張路玉 《傷寒緒論》
王孟英 《溫熱經緯》
錢天來 《傷寒溯源集》
沈金鼇 《雜病源流犀燭》
呂搽村 《傷寒尋源》
張路玉 《張氏醫通》
汪苓友 《傷寒論辨證廣注》
程郊倩 《傷寒後條辨》
魏念庭 《傷寒論本義》
陳修圓 《傷寒論淺注》
《醫學三字經》
《時方歌括》
唐容川 《傷寒論淺注補正》
《中醫西匯通五種》
《醫學一見能》
王晉三 《絳雪園古方選注》
沈明宗 《傷寒六經辨證治法》
嚴則菴 《傷寒捷訣》
汪越菴 《傷寒法祖》
靜光輪應禪師 《女科秘要》
近代 惲鐵樵 《傷寒論輯義按》
曹穎甫 《傷寒·金匱發微》
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今人 任應秋 《傷寒論語譯》

·226·
主要參考書目

《任應秋論醫集》
郭子光 《中醫各家學說》(主編)
《傷寒論湯證新編》(與湯顯遜合著)
拙著 《咳嗽之辨證論治》

·227·
鄭欽安醫書闡釋:傷寒恒論

編後記

鄭欽安氏為近代傑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傷寒學家,其所著《醫理
真傳》、
《醫法圓通》和《傷寒恒論》三書,從元陰元陽立論,互相發
明,渾然一體,為推廣運用傷寒理法方藥於各種雜病之辮治的獨特經
驗總結,對治療慢性疾病,獨闢蹊徑,自成一家,實為繼承和發揮仲
景學術傳世之作。我服膺其學,潛心揣習,用幹臨床,效如桴鼓,故
多年來致力於三書之闡釋,承巴蜀書社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為己任,鼎力支持,業已先後出版。出版後頗獲海內外好評,其中《醫
理真傳》、《醫法圓通》再版均已售罄。現應讀者要求,乃將三書重排,
合訂為一冊,改為大 32 開精裝出版,定名為《鄭欽安醫書闡釋》。三
書內容,沒有增減,僅由責任編輯調整統一全書體例,刪除、合併三
書序、跋、附記中的冗贅篇章,重編總目,並對原版個別訛錯字加以
訂正。
十餘年來,我雖竭盡全力為闡釋三書作了很多工作,因個人水準
有限,兼之資料不足,於其所不知者,付諸闕如;所幸鄭氏三書,原
文俱在,深望中醫界高明之士,不斷豐富發展,以匡不逮,庶使鄭氏
之學,得以發揚光大,則我抛磚引玉的宿願也就得償了。
承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院士,
中國醫學科學院名譽院長,中華醫學會名譽會長,國際知名泌尿科專
家,我九三學社主席吳階平同志為《鄭欽安醫書闡釋》題簽,敬致謝
忱。
唐步祺于成都槐樹齋
1995 年 3 月

·22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