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臺灣的未來

由台灣維新影子政府和綠色和平電台共同製播的【有影上大聲】在 12/26(日)下
午舉辦兩週年「未來」聽友會,主持人群謝長廷、葉菊蘭、李應元、姚文智、
徐國勇、楊蕙如也都來到會場,感謝聽眾朋友兩年來的支持。
以下為本次座談重點摘要

一、今天,我們來談『未來』。

這個未來,不是我個人的未來,但也可以說是我個人的未來,也是台灣的未來。

台灣有很多人在談意願,比如哪個政治人物要選什麼?但比較少人去談政治理念。我覺得理
念應該更重要,所以多年來我一直推動新文化,也不斷跟大家對話、溝通,逐漸有一些共識
和想法,可以去影響到更多人,這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過去在談「新文化教室」時,我曾經舉一幅圖畫為例。畫的主題是一條船,船上有各式各樣
的人,有人彈琴唱歌、有人工作賺錢,也有人在吵架,看起來每個人都在忙著做自己的事,
但問題是,這艘船卻沒有人駕駛。這幅畫名叫『愚人船』。

雖然每個人做的事情都很重要,但是這艘船要駛向何方更重要。當一艄船失去了目標,沒有
具體的航路,遇到風浪時,有人堅持要往前走,有人要掉頭轉向;大家開始爭議不休,而船
則在原地盤旋打轉。

就像台灣一樣,雖然經濟很繁榮,社會人民很有活力,但國家整體的方向卻慢慢不清楚了。
越來越少人去談理想、去談我們長遠的關懷是什麼?

我們社會每天都發生了很多事情,從狂牛病、校園霸凌、校園不公、大埔阿嬤等社會事件,
一直到五都選舉,藍綠席次變化等,無論是政論節目的名嘴、新聞媒體,就連街頭巷尾都會
有人在關心、討論。但臺灣要往哪裡去?國家的方向在哪?這個問題更重要,卻很少人討論
到底是我們的理想不見了?還是理想和現實脫節?或理想不夠理想?

我常說:我是一個從現實出發的理想主義者,除了要有理想,也要知道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
知道該要往哪去,然後找出方法去達成、用意志力去實現。就像船要航行,首先要有航向,
清楚自己的座標,也要去顧慮到海上的風浪、天氣狀況,事先顧慮旅程上可能遭遇的危險,
提早規劃準備。

二、首先來談「理想」。

當我問大家:「大家的理想是什麼?」馬上有人回應:「台灣獨立」。但無論是 「台灣獨
立」、「台灣正常化」、「一邊一國」等,這都是大家的理想。越來越多民調顯示有七成五
的臺灣民眾「認同自己是臺灣人」。但這種「主體意識」無法在選舉的時候成為主要議題和

1
社會普遍共識?我認為,那就表示現在的理想還不夠理想,而且應該要更加理想。

大家都知道,台灣要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主要的阻礙來自於中國。在台灣意識的凝聚
下,現在有 75%的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這當然是民進黨執政後,一個很重要的成就。但是
台灣意識本質上是民族意識,臺灣的民族意識也會遇到中國的民族意識。就算有 75%民眾認
為「自己是臺灣人」,但也有 13 億中國民族意識的人口認為「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在現實
之下,很多人都不願意、不敢公開宣揚。

這是現實!但我們要如何看待現實?

當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理想和現實之間的關係時,常常有不同的視野。我常比喻,就像坐在船
上看航行時的大浪,有時會感覺波浪甚至可能會比船還高。但是如果我們坐在飛機上,看海
上的風浪時,又會感覺這障礙變得很小。

所以我們也應該要讓理想更加理想,不是只有「台灣要變成主權獨立國家」的理想,也讓台
灣成為最自由民主、貧富差距最小,環境最漂亮的國家。讓台灣成為世界價值的中心和重鎮
全世界多元合作的典範。

我過去一直主張,臺灣不只要成為一個「臺灣國」,更應該建立一個「臺灣福利國」。成為
「臺灣國」只是基本的條件,成為「臺灣福利國」則是更高的理想。

對於很多早已和世界接軌,擁有國際觀的年輕世代而言,他們不了解:「為什麼要為臺灣獨
立付出這麼多代價?」他們對「臺灣獨立」這樣的理想,早已失去了吸引力和熱情。

我們看這世界,應該有一個觀念,臺灣也是地球村的一份子,成為世界公民,對世界、對別
的生命有所貢獻。讓台灣的存在,豐富全世界。大家覺得台灣這個國家很好、很有水準,是
個能量和意識很高的國家。我們不只要做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偉大美麗的國家,這才是做為
一個台灣人的光榮。

我們要壯大臺灣意識,但不是要去和中國吵架、與中國人民為敵;強化自我認同是要走向世
界,讓每一個台灣人都有世界觀。中國意識雖然很大,但我們可以結合更大的世界意識,去
涵蓋中國意識。影響中國人民一起迎向世界,不要讓崛起後的中國走向霸權主義,這樣兩岸
之間的民族意識才不會有衝突。我們要在政治上抗拒中共政權對臺灣的壓迫,但不是和中國
的人民為敵。事實上,兩岸的人民都有相似的歷史經驗,我們都曾經經歷威權政權的壓迫,
也曾付出慘痛的代價。

臺灣可以和世界一起走向中國,也可以和中國一起走向世界。這樣臺灣就能更安全。

三、其次,來談現實。

對臺灣的未來,我們的理想應該「更理想」,但是對現實的務實也應該「更務實」。然後有

2
步驟去實現,這樣我們對未來才不會感到茫然、無力。

過去我們對理想和實現理想的階段、策略、步驟不清楚。因此,很擔心別人有不同意見、不
趕去和別人合作、擔心被背叛。其實這都是我們自己缺乏信心,對步驟和階段不清楚。

舉個例子來說:前陣子,陳雲林第二次來臺,但去抗議的民眾很明顯少了許多。有一群年輕
朋友在討論:「我們應該去抗議。」「抗議什麼?」「抗議中國不尊重台灣主權!」

有人提議,「要保護國家主權,應該發起大家拿國旗,去對陳雲林抗議」,但馬上有人說:
「不要拿國旗,我不喜歡這面國旗」。於是雙方開始爭吵起來,一直到陳雲林結束臺灣旅程
回到中國了,爭吵還沒結束。

有很多年輕朋友都贊成「一邊一國」、「臺灣獨立」,但在國際場合上,為台灣選手加油時
還是會拿出中華民國國旗來為臺灣加油,這樣的舉動也被很多網友批評。但是,換個角度來
看,當兩岸選手在國際場合比賽時,我們拿著中華民國國旗,而他們拿著五星旗,這不就是
「一邊一國」最好的證明嗎?

因此,究竟要承認這面國旗,還是不承認?這個問題,社會上都沒有仔細思考、討論。事實
上,我們的政治人物也不敢提出來討論。因為,不管誰提出,都會被另外一派的人修理。

這都是很務實的問題,我們也應該更務實來討論。

我們現在遇到很多問題,都不是換我們執政就可以馬上解決,像是攸關人民主權的公投修改
過去提案三次卻都被駁回;我們提出要推動「轉型正義」,但國會席次不夠無法推動修法;
要追求「國家正常化」,但需要 3/4 的人民支持。

這些現實的問題,都需要凝聚百分之六、七十的社會支持,我們才有能量去解決這些問題。

四、理想更理想,務實更務實,步驟也要更清楚。

若分成短、中、長程三階段來看。我們長期的理想是「國家正常化」,但臺灣當前所面對的
危機是,傾中力量不斷壯大,國家面臨被消滅的危機。保護國家的存在,變成我們短期最急
迫和重要的事。

儘管有人主張要用「制憲」的方法來實現國家正常化,但是面對傾中勢力不斷壯大,國家快
要被消滅的危機。國家的形式都不見了,那要如何正常化呢?

我們必須更務實地去看待這個問題,結合所有力量來保護台灣。主張「國家正常化」的人,
應該要去結合「主張維持現狀」的人;主張「臺灣獨立」的人,也必須去結合「中華民國
派」的人,一起反對急統派,台灣才能安全。要不然,我們的力量會不斷孤立、弱化,不同
的意見一直切割,就只剩下少部分的制憲派。

3
結合要有力!我們如果有理想,就不必擔心跟他人的結合,因為我們知道在什麼階段要做什
麼事。認同台灣的力量團結起來,成為 75%的穩定多數,才能進一步去推動各種改革,不然
理想都會變成空談。

後記
聽友會結束後,記者詢問提出結合的力量,是否可能會有反對的聲浪出現?謝
長廷表示,每次提出一些見解,都會有些人反對,但最後都會成為大家的共識。
但他認為,總是要有人提出來,要去整合百分六七十以上的共識,才有辦法做
更多事情。否則只是在接近百分之五十的共識上,爭來爭去,誰來執政都很不
穩定,也很脆弱,應該整合最大的力量。
對於今天用一種先行者角度看台灣,謝長廷表示,要選舉的人要講得面面俱到,
不得罪任何的力量,但是都這樣也沒辦法讓台灣前進,還是要有人要把這些提
出來,才有意義。「第一個講出來,當然會有爭議,大家來批判都沒關係,如
果有更好的意見,我們來支持他」。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