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4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

tw
或來電(02)2705-5066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專刊(34)
歷 史 學 系

從水龍到消防車
日治前期臺灣消防制度之研究
(1895-1921)

蔡秀美 著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本書承蒙
郭廷以先生獎學金補助出版
特此致謝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推薦序
戰後初期在政府「去殖民化」的政策下,除了強調日本殖民統治
之高壓剝削及反殖民統治運動外,日治時期歷史之研究一時被懸為禁
忌。儘管當時有學者表示日治時期臺灣已由傳統社會漸次走向現代殖民
社會,亦即是具有同化意義的現代化取向之社會,但似乎未受到重視。
1980年代初期,本人透過對日治時期教育、風俗習慣、社會領導階層等
之研究,指出臺人主動地追求具現代化意義的社會文化變遷,而頑強地
抗拒殖民當局的同化政策。近二十餘年來,隨著臺灣社會民主化、本土
化加速進行,加上受歐美學界關於殖民地統治性質討論之影響,日治時
期臺灣史研究蔚為熱潮,研究者本乎臺灣主體性,揚棄意識形態和特定
立場,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探究此一時期臺灣歷史之實
況,普遍不再質疑臺灣「殖民地現代性」之有無,而致力於究明其複雜
的內涵、特殊發展過程和特色,以及對戰後臺灣之影響。此一研究風氣
之發展有助於適切認識日治時期臺灣歷史,自不待言。
秀美大學期間主修日文,副修歷史,對日本語文及日本近代歷史
文化已奠定良好的基礎。入學本系碩士班以來,即有志於臺灣近代史之
研究,隨本人研習日治時期臺灣史,尤其對社會安全制度產生濃厚的興
趣,鑑於日治時期消防制度為近代臺灣社會安全制度重要的一環,但迄
今仍鮮少有人進行專題研究,乃以「從水龍到消防車——日治前期臺灣
消防制度之研究(1895-1921)」為題,撰寫碩士論文。分別探討日治
前期臺灣新消防組織成立之經緯與發展之概況,新消防知識、觀念、技
術、器具和設施之引進及推廣之實況、特色及其演變過程,並闡明其時
代角色和歷史意義。指出臺灣近代消防制度乃是日人來臺後漸次建立和
發展,無論消防規則之制定、消防組織之結成、消防訓練之實施、消防
新知之推廣、消防器械和設施之引進等,無不深受日本國內經驗的影
響,而建立同時兼具救火與防火內涵的消防制度。透過日人積極引進和
推廣,以及臺灣社會自主之調適和容受,日治時期臺灣近代消防制度順

I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利地紮根和發展,開啟臺灣防災救護體系之新紀元。可說相當翔實且生
動地重建臺灣新消防制度之圖像,是一關於臺灣「殖民地現代性」頗具
開創性和參考價值之佳作。
秀美個性恬靜,聰穎進取,好學敏思,腳踏實地,不畏艱難,勇
於接受挑戰,加以心思細膩,研讀資料頗能見人之所未見,可說具備從
事歷史研究工作之良好條件。雖然消防制度屬於資料分散、難度較高之
課題,其仍仔細耙梳公、私文獻,尤其是逐頁翻閱報章雜誌,甚至連日
記、詩文集等也不放過,結果,出乎意料地蒐集十分周延豐富的資料;
以嚴密完整之架構,綿密細緻地勾沉稽往,適切合理地剪裁組織,文筆
通暢,論析具創見和說服力,頗能引人入勝,遂得以獲得肯定,而榮獲
本系「郭廷以先生獎學金」,出版為本系專刊。難能可貴的,其力求完
美,乃進而蒐羅日本東京消防博物館、國會圖書館,以及東京大學、一
橋大學、北海道大學等校圖書館之相關典藏,詳加增補修訂,而遠較原
始論文充實且完整,方得以又獲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應允共同出版,以饗
廣大讀者。可謂實至名歸,可欣可賀。咸信讀者諸君展讀本書,必有耳
目一新、收穫良多之感。忝為指導教授,爰聊綴數語,略抒所感,並為
之推薦,是為序。

吳文星
2011年1月
誌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II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自序
決定以日治時期臺灣消防史為題,撰寫碩士論文,實出於恩師吳文
星教授在課堂上「天外一筆」的構想。記得那年春天我正就讀碩士班一
年級,吳老師甫從日本考察結束回國。有一日,其在課堂上講授日治時
期臺灣警察制度時,提及在日本盛岡縣偶見當地消防組舉行春季例行性
表演「初出式」的趣聞,正當眾人聽得入神時,老師話鋒一轉,以略開
玩笑的語氣表示,有興趣的人不妨以日治時期臺灣消防組作為學位論文
題目。正在尋找論文題目的我不禁燃起好奇心,乃利用課餘時間到圖書
館調查資料,卻失望地發現「資料似乎欠豐,恐怕難以用來撰寫碩士論
文」。儘管如此,仍抱著一絲希望將上述結果向吳老師報告,未料,居
然獲得「可撰寫學位論文」的建議。於是,決定了日後的研究方向。
最初純然係出於興趣和好奇而展開消防史研究,但在蒐集資料的過
程中,逐漸認識日治時期臺灣近代消防史研究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蓋對
日治時期的臺灣社會而言,近代消防制度實乃一具創新意義的新事物。
舉凡消防組織之建立、消防觀念之推廣普及、消防設施之引進等,無不
奠基於日治時期。因此,從事日治時期臺灣消防制度之研究,不僅有助
於理解臺灣社會對於此一制度的容受概況,亦有助於探究戰後臺灣接收
改制之歷史演變歷程。尤其是日治時期的消防組為各地在臺日人組織之
民間自治團體,其如何在日本殖民當局與臺灣社會之間發揮折衝樽俎之
作用,委實係臺灣社會史不可忽視之課題。一般人論及近代臺灣消防之
發軔,往往認為戰後乃臺灣近代消防制度之開端,而忽略日治時期臺灣
消防制度的影響和傳承,殊為可惜。
有鑑於此,筆者乃以日治時期臺灣近代消防制度為題撰寫學位論
文。由於此一課題向來仍未有研究者具體探討,乃先研究1895∼1921年
臺灣各地消防組建立之情況,具體究明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當局建立消
防制度之經過,釐清此一時期近代消防制度發展之梗概。
研究過程中,不時苦於資料零散和不足之問題。其原因似乎在於此

III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一時期消防組屬於日人民間組織,加以消防組本身和官方檔案均留存有
限所致。因此,不得不廣泛耙梳報紙、雜誌等資料,利用片斷、動態之
資料以推論消防組的演變歷程。2007年6月本書之初稿完成,同年獲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郭廷以先生獎學金」之獎助,出版為歷史
學系專刊。筆者深感榮幸之餘,乃在碩士論文的基礎上,花費2∼3年
時間繼續廣泛且大量地閱讀、蒐集相關的史料,力求論述能更加完整;
同時,調整部分初稿章節架構,重新審視過去引用之資料,再三推敲斟
酌,修改初稿論述欠妥之處。所幸隨著蒐得的資料漸次豐富,使得向來
不得其詳之各地消防組建立概況、消防組人事資料、消防設施引進經
過、消防訓練和教育實施概況漸次明朗。原來宛如覆上一層面紗的臺灣
近代消防史終於得以掀開一角,讓世人得以略窺其原貌之一斑。
對歷史研究者來說,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披沙揀金之苦實屬家常
便飯,箇中滋味實不足為外人道。回首本書撰寫和修改之經過,儘管經
常終日耙梳一無所獲,倍感失望和辛苦,但偶有所得或突破之喜悅往往
成為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在不斷自我反覆淬礪之中,感謝身邊始終有
一群師長、同窗好友,以及家人不時的關懷和鼓勵。本書之完成實應歸
功於眾人的協助。初稿撰寫期間,承蒙吳師文星悉心指導,字斟句酌,
修改論文欠妥之處,甚至數度提示和指引論文參考資料;在筆者幾度面
臨瓶頸而打算放棄時,吳師始終言教兼身教,不斷給予打氣和鼓勵,
謹此敬表深摯之謝忱。論文口試時,蒙蔡師錦堂、蔡師淵洯仔細審查拙
文,指正不逮和待商榷之處,句句關懷和期勉,筆者由衷感激。
論文修改期間,承蒙王師啟宗、林師麗月、陳師豐祥、林師滿紅、
朱師鴻、吳師志鏗,以及許師雪姬、謝師國興、游師鑑明、張師瑞德、
周師婉窈、戴師寶村、阿部洋教授、洪郁如教授、藤森智子教授不時關
切,惠賜許多寶貴意見,提示不少應留意之處,使筆者得以據之增補和
修改,讓本書之論述更加周延豐富,藉此特申誠摯之謝忱。蕭部長天讚
先生親切的關懷、鼓勵、嘉勉及期許,筆者始終銘感於心,特敬表萬分
謝意。雅如、冠麟、芝青、裕凱、明如、力友、德智、哲造、雅琪、亦

IV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麟、孝誠、令毅、紹洋等學友不時協助蒐集資料或交換意見,點滴在心
頭。
本書幸蒙歷史學系「郭廷以先生獎學金」之獎助,以及五南圖書出
版公司願意鳩資,始得以正式出版,特此再三鳴謝。出版之際,歷史學
系美芳、文珠、育甄助教全力支援,好友明如、雅如特撥冗協助精校,
盡心盡力,費時良多,以及五南圖書出版公司編輯部宜穗、姿穎等人鼎
力協助,費心編輯,幫忙校對,多所辛勞,本書方得以順利面世,特一
併深致謝忱。最後,特別感謝父親和母親對筆者無盡的愛和包容,以及
弟弟和妹妹的體諒和關懷,正因為有家人的默默支持,筆者才能無後顧
之憂地振翅高飛,追尋夢想的實現。
筆者才疏學淺,加以消防史料不像一般制度史課題那樣地集中,而
是零散分布各處,且已有不少逸失,以致資料蒐羅十分不易,往往憑藉
零碎的資料一塊一點一滴地拼出日治時期的消防圖像,其中欠妥謬誤諒
必不少,敬祈學界先進和讀者方家展閱之餘,能不吝提出指正和賜教,
實感幸甚!

蔡秀美
民國100年1月

V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目 錄

推薦序 I

自序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近代消防制度建立之背景 11

第一節 明治維新與日本近代消防制度之建立 11

第二節 臺灣的傳統消防 35

第三章 近代消防制度之萌芽與發展 65

第一節 近代消防組織之需求 65

第二節 近代消防組織之成立與演變 72

第三節 各地消防組成員分析 113
第四節 近代消防制度下的保甲壯丁團 134

第四章 消防設施之建置 153

第一節 消防設備之引進與使用 154

第二節 消防水利之建置 181

第三節 公共場所之消防規定與建置 198

第五章 近代消防之灌輸與實踐 211

第一節 消防訓練 211

第二節 近代消防觀念之建立與推廣 239

第三節 火場救火與善後 261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ii- 從水龍到消防車─日治前期臺灣消防制度之研究(1895-1921)

第六章 結論 285

附錄 297

參考書目 327

索引 341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目錄 -iii-

表次
表3-1-1 1897-1901年城市地區日本人概況表 66

表3-2-2 各廳官設消防組成員月津貼一覽表 110

表3-3-1 1895-1921年臺灣各地消防組主要幹部經歷一覽表 129

表6-1 1897-1921年臺灣住家火災災情概況統計表 292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iv- 從水龍到消防車─日治前期臺灣消防制度之研究(1895-1921)

圖次
圖2-1-1 明治年間日本國內製造之手壓幫浦 32

圖2-1-2 明治年間消防人員練習操作手壓幫浦 33

圖3-2-1 臺北官設消防組首任頭取澤井市造 85

圖3-3-1 1906年嘉義保甲壯丁團 137

圖4-1-1 1914年臺北廳購置之第一部馬拉蒸氣消防幫浦 165

圖4-1-2 1902年臺北消防組頭取之制服 179

圖4-3-1 1910年代大稻埕街面建築之「亭仔腳」 202

圖4-3-2 1910年傳統建築樣式的劇場—臺北大稻埕淡水戲館 207

圖4-3-3 臺北劇場-榮座 207

圖5-1-1 1919年臺北消防組爬梯子表演 214

圖5-1-2 1912年臺北消防組在臺北新公園舉行新年消防演習 216

圖5-1-3 1912年臺北官設消防組穿戴整齊的制服和制帽出席新年消防演

習留影 217
圖5-1-4 1921年臺北消防組舉行新年消防演習情景 219

圖5-1-5 警察官練習所消防課程之消防演習 237

圖5-2-1 道士鎮壓火煞用之鎮火符 242

圖5-3-1 1913年8月臺北撫臺街火災消防人員灌水救火之情景 266

圖5-3-2 1907年2月《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專賣局火災之插圖 270

圖6-1 1897-1921年火災概況 293

圖6-2 1897-1921年罹災面積 294

圖6-3 1897-1921年火災次數 294

圖6-4 1897-1921年延燒次數 295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目錄 -v-

圖6-5 1897-1921年罹災戶數 295

圖6-6 1897-1921年罹災面積 29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章 緒論
「消防」原意指「消滅火災、防止延燒、救助人命,以及防範火災之
發生,兼有水災之防禦、警戒工作。」 消防制度乃是近代國家災害防救
體系重要的一環,其建立與否攸關社會大眾之公共安全,可說是政府不可
或缺的施政之一。尤其當水災、火災、地震等重大災難發生時,此一制度
如何充分運作,災害防救組織及人員如何發揮最大合作效能,以降低災害
損失,實為不容忽視之課題。
人類防範火災的歷史相當悠久,迨至19世紀中葉前後,歐美各國漸
有近代專業消防組織之出現,其建立和演變概有如下特徵:成立背景大多
與造成重大傷亡和損失的大火災有關;組織性質最初均係民間有志之士或
公司自主成立之私設消防組織,其後,漸次轉為政府成立專職部門之公設
消防組織;運作方式統一由政府立法規範之,組織經費大多由民間自行籌
措漸次轉變為政府每年編列經費支應;消防人員由早期一般志願者逐漸轉
為具備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術者;至於滅火器械和技術,亦隨著科技發展而
不斷有所更新和突破,滅火效果因之漸次提高。

 出自《廣辭苑》,轉引自財團法人日本消防協會百週年記念事業常任委員會,《日本
消防百年史》第1卷(東京:財團法人日本消防協會,1982),頁3。
 例如法國於1789年由巴黎(Paris)市民自行組成消防隊負責消防工作,1810年因奧
國大使館失火,翌(1811)年法國皇帝拿破崙乃頒布「巴黎消防大隊改組命令」,建
立仿軍事編制的巴黎消防大隊,此一消防大隊係招募自願的消防隊員組成,其經費由
巴黎市政府之預算支付,1815年進而與軍隊合併,成為軍隊組織的一部分。德國於
1600年出現以柏林(Berlin)市民組成的私設義勇消防隊,1843年柏林市當局鑑於柏
林歌劇院毀於大火,乃在柏林市議會的決議下,設置公設常備消防隊,建立消防署,
負責全國的消防工作。英國倫敦(London)於1666年發生大火,因此,1668年倫敦
的民間火災保險公司開始自組消防隊,1824年以降,愛丁堡(Edinburgh)、曼徹斯
特(Manchester)等城市當局開始合併轄區內的民間消防隊,成立公設消防組織,倫
敦市政府亦於1832年合併所有民間消防組織組成「倫敦消防幫浦協會」,1865年進
而將該協會的業務劃歸帝都工務局,正式負責倫敦地區的消防工作。美國則於1715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2- 從水龍到消防車─日治前期臺灣消防制度之研究(1895-1921)

受到上述歐美近代消防制度的影響,19世紀下半葉以降,東亞國家
亦紛紛出現新消防組織。其中,日本可說是最早認識到有必要以公權力全
面推動成立專業化消防組織的國家。明治維新初年,日本政府即致力於仿
習西方並結合傳統,以建立近代消防制度,成立具有專業消防訓練、配備
近代消防器具的消防組織,由是短期間內日本的消防事務迅速達到獨立自
主的地步。1894(明治27)年,進而建立以府縣警察指揮監督的新義勇
消防制度。
1895(明治28)年,日本政府根據馬關條約而領有臺灣,建立臺灣
總督府,先後展開各項殖民施政。其中,為了確實鞏固統治權,謀求社會
公共安全之穩定,總督府亦將日本國內甫建立之近代消防制度引進殖民地
臺灣,透過新式消防器械之購置、消防組織之成立、消防措施之推動等,
逐漸增加臺灣社會對近代消防事務之認識和體驗。據時人葫蘆墩(今豐
原)保正張麗俊撰《水竹居主人日記》之記載,1908年為了杜絕鼠疫之
蔓延,葫蘆墩壯丁團員不時在警察指揮下拆毀焚燒鼠疫患者之房屋,一面
以鉛板圍捕病鼠,一面「用水龍保護近鄰屋宇,燒完又來竹圍內折〔拆〕
燒顏房家屋,保護如前是」, 藉以避免火勢波及近鄰。由此可推知,無
論張麗俊或臺人保甲壯丁團員對操作消防器械已有相當程度之熟悉。惟另
據1914(大正3)年10月某日張氏日記載云:是日「出遊市街時,適消防

年出現由波士頓(Boston)市民組成的義勇消防隊,1776年美國獨立後,各州當局紛
紛以都市為中心,設置常備消防組織以取代義勇消防組織,例如1853年辛辛那提市
(Cincinnati)、1858年巴爾的摩市(Baltimore)、1860年波士頓市、1865年紐約市
(New York),以及1871年芝加哥(Chicago)和費城(Philadelphia)等城市即是。
其中,美國波士頓於1653年及1676年曾歷經兩次大火災,該市居民乃成立常備消防組
織,但由於該消防組隊員僅有13人,以致未能發揮實質效果。因此,一般將1715年波
士頓市民成立之消防組織視為美國義勇消防組織之先驅。詳見陳弘毅,《消防學》
(臺北:鼎茂圖書,2003),頁20-25;鄧子正,〈消防組織的起源探索與現況特徵分
析〉,《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3卷第3期(2002.11),頁160-163。
 參見「(1908年)舊三月初四日新四月四日土曜日」之內容,張麗俊著、許雪姬、洪
秋芬編纂•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二)(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
文化局,2000),頁30。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緒論 -3-

組演習水龍,十分奇妙也。」 足見張氏對日人消防組演練消防器械之情
景倍感新奇且印象深刻。就字面觀之,上述兩則關於操作消防器械之日記
內容雖然皆出現「水龍」,但張氏的感覺似乎大相逕庭,後者毋寧比前者
更令張氏感到驚奇。那麼,短短數年間,臺灣消防事務究竟出現什麼變
化?其箇中詳情為何?可說頗為值得探究。
事實上,關於近代消防制度在臺灣建立之經緯,日治末年及戰後初
年均留下一些整理文字,可作為後人探究之線索。日治末年,日人警察鷲
巢敦哉概述臺灣消防事務發展史時指出,總督府領臺之初,隨著來臺日
人增多,臺北市街純日式房屋亦增多,該市街的土木業者乃與來臺人數
持續增加之土木工人締結主從關係,籌組私設消防組,惟這些消防組皆
「無法被視為真正意義的消防組,其組員中,亦有自詡為俠客而經常惹事
生非者。」至於臺灣人,則設置保甲壯丁團,明文規定,水火災時其有必
須接受警察之指揮、從事消防之義務;1902(明治35)年,臺北廳當局
廢除向來的私設消防組,以地方稅負擔成立臺北消防組,消防組組織「粗
具形態」。此後,消防組織逐漸出現在各地市街,各地紛紛成立義勇消防
組織;迨至1921年,「臺灣消防規則以 令發布,而其施行規則以府令制
定,消防組織始呈現一定之標準。據此,公設消防組由市街庄負擔經費,
消防事務之監督由警察擔任」。 由上明白顯示,日人消防組和臺人壯丁
團皆為此一時期臺灣的消防組織。
戰後初年,中華民國政府接管臺灣之後,臺灣的消防事務一時幾陷於
癱瘓之狀態,導致幾次重大的火災先後發生;有鑑於此,當時服務於花蓮
警察局的梁潤煉乃撰〈本省消防之今昔〉一文,刊於《警民導報》,內容
分述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之消防概況,並提出改進建議,呼籲政府整頓和
充實消防事務。其中,關於日治時期的消防組織概況,梁氏表示,1899

 參見「(1914年)陰八月十二日陽十月一日木曜日」之內容,張麗俊著、許雪姬、洪
秋芬編纂•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二),頁101。
 鷲巢敦哉著,中島利郎、吉原丈司編,《臺灣警察四十年史話》鷲巢敦哉著作集Ⅱ
(東京:綠蔭書房,2000),頁181-187。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4- 從水龍到消防車─日治前期臺灣消防制度之研究(1895-1921)

年總督府訂頒「消防組規則」,統一各地消防組;1901(明治34)年12
月私立消防組均被解散,由州廳正式設立「消防組」,所需經費以警察
預算支應,可說是官辦消防的開始。 惟若進一步比對鷲巢氏和梁氏的文
字,可發現兩者內容似乎頗有出入。易言之,鷲巢氏和梁氏兩人對日人當
局訂頒之消防組規則、消防組何時正式由官方管理,以及總督府當局何時
明文公布消防組規則等之敘述幾乎南轅北轍,兩人之說法究竟孰是孰非?
日治時期各地方消防組織成立和運作之詳情為何?對臺灣社會產生何種影
響?依然欠明確。
總而言之,日治時期乃是臺灣近代消防制度由萌芽、成長到定制的時
期,此一制度之建立與生活環境的安全、人民生命財產的保障可說息息相
關,為適切掌握臺灣近代災害防救體系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尤其是此一
制度為創新的、近代的制度,對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變遷,以及臺灣人的
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並成為戰後臺灣消防制度發展重要的基礎,自不待
言。職是之故,關於此一制度建立之經緯、消防組織之特色及其變遷、消
防新知之宣傳、消防觀念之普及、消防技術之訓練、消防器械之演變、消
防設施之建置等,在在均是值得詳加探討之重要課題。
儘管如此,向來關於日治時期臺灣消防史之研究成果,似乎仍不多
見,大多僅附屬於相關課題中略述之,鮮少有專題研究者。迄至目前,
僅有呂宗憲撰〈臺北市火災防治措施之變遷-以民國38年至81年為範
圍〉、 馬鉅強撰〈日治時期臺灣治水事業之研究〉、 黃天祥撰〈日治時
期臺灣火災災害對建築與都市發展影響之研究〉 三篇碩士論文。其中,
呂氏之論文係以戰後臺北市之消防措施作為探討主題,惟僅以口述訪談資

 梁潤煉,〈本省消防之今昔〉,《警民導報》10(1949.11),頁6-8。
 呂宗憲,〈臺北市火災防治措施之變遷-以民國38年至81年為範圍〉,國立臺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馬鉅強,〈日治時期臺灣治水事業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
 黃天祥,〈日治時期臺灣火災災害對建築與都市發展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學
系碩士學位論文(2007.1)。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緒論 -5-

料及戰後出版資料鋪陳日治時期臺灣消防史,尤其偏重1940年代以降消
防制度的發展,至於1940年代以前消防制度發展的實況則失之簡略。馬
氏之論文係以治水事業為中心,兼論消防組和壯丁團的水災救助工作,由
於消防制度之發展並非其論文之主題,故消防組或壯丁團之火災救助概況
全然付諸闕如。
至於黃氏之論文,則係近年來少數以日治時期火災防治工作作為專
題的碩士論文,其以建築學之角度析論此一時期臺灣都市火災防治措施和
設施建置之經過,指出此一時期都市火災防治工作的現代意義在於:消防
組織漸次成為公設化、常設化、官設化;消防技術由人力轉為機械動力、
由破壞式滅火轉為溼式滅火;同時,日人當局制訂建築法規,以及規定防
災避難設施之建置、防災區劃和高度限制等之規範,甚至刊載地震火災之
經驗,在在有助於民眾災害防治意識之建立等。此外,黃氏亦蒐集相當豐
富的消防圖片,增添其論文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可說頗為難得。然而,
正因為其著重以建築學的角度討論臺灣近代都市消防建設之發展,以致
未能深入探討此一制度發展過程中「人」或「組織」的角色和作用、近代
消防觀念之演變和傳播等課題。例如,其率然認定此一時期的消防組成員
皆具有土木背景,而忽略占相當比例的非土木背景之消防組成員;又如,
其雖深入探討並比較日本和臺灣近代建築法規之訂定、都市防災觀念、防
空觀念之內涵和倡導情形,但並未同時深入探討臺灣社會大眾容受一般消
防觀念、總督府及各地方當局推動防火宣導運動之概況。質言之,黃氏雖
以建築學的研究視角探究日治時期都市防火設施建置過程,但未能適切解
明臺灣近代消防制度建置之經緯,依然留下不少有待深入探討之課題。顯
然的,日治時期消防史仍是一塊有待開發的園地,必須進行整體的、實證
的、完整的研究。
總結前人研究,可知日治時期在地方當局的監督管理下,各重要市
街之在臺日人先後組成私設消防組、官設消防組;而臺人保甲壯丁團亦在
總督府及各地方當局的策劃下,從事消防工作,臺灣近代消防組織於焉成
立。其中,「私設消防組」和「官設消防組」均為當時的用語,前者係
指地方上有志之士以其個人財力主動成立之組織;後者又稱「公設消防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6- 從水龍到消防車─日治前期臺灣消防制度之研究(1895-1921)

組」,則係指根據各地方當局之規定,以地方經費定期補助之組織,具有
官方色彩。儘管如此,1921(大正10)年以前臺灣總督府並未明確制定
關於消防組織之法規。
1920(大正9)年10月,總督府本乎「內地延長主義」,改革地方制
度,制定州、市、街庄制度,使州、市、街庄不僅是行政區劃,同時,也
是地方公共團體。 10翌(1921)年,制定「法三號」,從此,日本國內之
法律原則上亦適用於臺灣。 11 以此為背景,1921年5月日本中央當局始以
令公布「臺灣消防組規則」, 12臺灣總督府始據之以府令制定「臺灣消
防組規則施行規則」, 13規定消防組織成立之標準,將各地因地制宜的消
防組織規程賦予統一的法源,責成各州廳警務局保安課負責辦理消防業
務,從此,臺灣的消防組織方具有明確之法律規範。影響所及,臺灣近代
消防制度開始蓬勃發展,各州廳隨後根據此一規則因地制宜制訂適用於
當地的施行細則,並責令轄下警務局保安課負責轄內的消防業務;1922
(大正11)年,臺北消防組比照日本設置常備消防手12人,為近代臺灣
最初的常備消防人員; 14 同年引進250加侖的汽油幫浦車。 15 1927(昭和
2)年各地消防組進一步聯合成立「臺灣消防協會」,更加促進彼此之相
互交流和合作。以上明白顯示,1921年日本中央當局及臺灣總督府頒訂
之消防組規則實具有指標性之意義。
易言之,日治時期消防制度之發展可大致以1921年為分水嶺,分為
前、後兩期。前期自1895年臺灣總督府引進近代消防器具和措施起,以

10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臺灣史》(臺北:五南,2002),頁184。
11 同上書,頁181。
12 〈臺灣消防組規則〉,《臺灣總督府報》第2381號,1921年5月19日,頁84。
13 〈臺灣消防組規則施行規則〉,《臺灣總督府報》第2381號,1921年5月19日,頁84。
14 常備消防手係專職的消防人員,其職務性質與今日的消防人員相似。關於日治時期之
常備消防手,參見〈彙報—消防〉,《臺北州報》第213號,1922年4月1日,頁103;
〈常備消防夫と自動車唧筒〉,《臺灣日日新報》第7842號,1922年3月30日,7版。
15 〈八日到著した臺北消防組のガソリン唧筒〉,《臺灣日日新報》第7853號,1922年
4月10日,7版。不知火生,〈消防自動車を語る〉,《臺灣自動車界》第2卷第2號,
1933年2月1日,頁1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緒論 -7-

迄1921年「臺灣消防組規則」公布為止。此一時期,在臺日人消防組和
臺灣人保甲壯丁團為主要的消防組織;同時,地方當局本乎日本國內經
驗,陸續引進近代消防新知、技術、器械、設施等,可說是臺灣消防制度
的萌芽期。至於後期則為發展期,係1921年以迄1945(昭和20)年日本
結束殖民統治退出臺灣為止。此一時期,以臺灣總督府訂頒之消防組規則
為基礎,各州廳當局紛紛因地制宜制定適用於當地的施行細則;同時,
1920年代起,不僅各地方重要市街先後成立日人消防組,掀起另一波消
防組成立風潮,各地方當局亦經常舉辦各種具社教意義的防火宣導活動,
致力於推動消防觀念之普及。鑑於日治時期消防制度明顯的可區分為前、
後兩期,為了詳實的、系統的重建臺灣近代消防制度之發展實況,用是,
本文擬先以前期的消防制度為專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俾為將來探討後期消
防制度建立紮實的研究基礎。
本文主標題為「從水龍到消防車」,其中,「水龍」乃清代臺灣對注
水式消防器械(亦即「手壓消防幫浦」)之俗稱(詳見第二章第二節)。
日治初期,在臺灣總督府當局之規劃下,日本國內製造之手壓消防幫浦漸
次引進臺灣;其後,隨著日本國內製造幫浦技術之不斷改良而推陳出新,
日製之德式幫浦、法式幫浦亦先後出現在臺灣。儘管如此,當時臺灣人,
尤其是在漢文報紙上,仍不時以「水龍」指稱此一經過改良的手壓消防幫
浦。迨1922年,以臺北為首,臺灣始正式購置第一部近代消防車。消防
車之引進,無疑的象徵臺灣尤其是在各重要城市之消防,漸次走過純然以
人力操作消防幫浦之年代,而逐漸邁入人力和機械力並存之時代。職是之
故,本文乃以「水龍」象徵臺灣傳統消防事務,並以「消防車」象徵日治
時期臺灣近代消防機械動力化的發展,藉以突顯1895年至1921年臺灣消
防制度逐漸超越傳統而迎向新紀元之歷史意義。此外,由於史料中有關此
一時期消防幫浦之名稱各異,或沿用清代傳承下來之用語「水龍」,或採
用日人之稱呼「唧筒」、「ポンプ」(ponpu,譯為「幫浦」)。本文為
求行文之流暢,以避免造成讀者理解之混淆,因此,引用資料之原文無論
為水龍、唧筒或ポンプ,一律通稱消防幫浦。
固然近代消防之內涵除了滅火之外,尚有救助水災、地震等災害,惟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8- 從水龍到消防車─日治前期臺灣消防制度之研究(1895-1921)

本文探討之焦點僅限於火災,旨在究明日治時期臺灣消防組織、訓練、器
械、設施及滅火方式等之演變過程及其特色,俾適切地了解此一新制度的
時代特色和意義。具體而言,本文之目的有三:其一,探討日治前期臺灣
消防組織成立之經緯與發展之概況,並究明臺灣消防組織與日本國內消防
組織之關係和異同。其二,闡明日治前期新消防知識、技術及器械引進過
程及其運用之概況,以及近代消防觀念建立及推廣情形。其三,探討此一
時期消防措施建置實況及其意義。質言之,本文的宗旨在於究明臺灣近代
消防制度之引進及其制度化之過程。
本文除緒論和結論之外,分為四章。首先,鑑於臺灣近代消防制度乃
日人來臺後漸次建立,可說是深受日本國內消防制度之影響。因此,究明
日本明治維新初期建立近代消防制度之經過和特色,分析臺灣傳統消防制
度的概況,藉以明瞭日本領有臺灣之前其近代消防制度發展之大勢,以及
向來臺灣傳統社會處理火災的方式,俾適切掌握臺灣近代消防制度建立之
背景。
近代消防組織乃消防制度運作之重心。日治之初,臺灣近代消防組織
即呈現雙軌並行之發展,一方面在各地重要市街有日人消防組織之籌組,
另一方面,市街以外之村庄則有臺人保甲壯丁團從事救火。有鑑於此,第
三章將探討近代消防組織建立之經緯及其發展過程,論述在臺日人如何引
進具近代意義的「消防組」,以及總督府及各地方當局在「舊慣溫存」政
策下,如何繼承和改革臺灣傳統的保甲壯丁團以參與消防工作;進而析論
消防組和壯丁團之成員背景、組織規範,藉期明瞭臺人和日人消防組織之
異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無庸置疑的,近代消防設施係確保和
提高救火效率必備的工具。用是,第四章探討近代消防設施之建置情況,
分別論述消防幫浦、滅火器及火災警報設施等消防設備之購置與使用概
況,並探究消防水利設施、公共場所之消防規定與建置等課題,期能適切
解明總督府及各地方當局營造整體消防環境之過程及其影響。
近代新式消防器械及設施之引進和使用固然為近代消防制度重要的特
徵,惟隨著器械之推陳出新,消防人員能否隨時維持有效的消防效率、一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緒論 -9-

般社會大眾能否相應地產生消防自覺,端賴近代消防訓練和消防教育之實
施。有鑑於此,第五章分別論述總督府及各地方當局對消防人員實施各種
消防訓練、透過學校教育灌輸兒童消防觀念、制定法律嚴防發生火災,以
及近代報章媒體配合宣傳和介紹新消防事物之概況。同時,探討火場上消
防人員救火的情形和表現、各地方當局所制訂之火場管理規則及火災善後
處理等課題,俾確切掌握日治前期近代消防制度具體落實之情形。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為文獻分析法,仔細耙梳日治時期關於臺灣消防
之史料,並詳加比對、交叉分析,藉以力求史實重建之客觀性和正確性;
同時,兼採比較分析法,仔細比較同一時期臺灣與日本的消防制度,以及
臺灣各地消防組、壯丁團之間的異同,俾適切解明臺灣消防制度之內涵和
特色。
至於本文利用的主要資料,官方檔案及文獻概有《臺灣總督府公文類
纂》、《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
《臺灣總督府府報》、《臺北縣報》、《臺北廳報》、《臺北州報》、
《基隆廳報》、《新竹廳報》、《新竹州報》、《臺中縣報》、《臺中
廳報》、《臺中州報》、《嘉義廳報》、《臺南縣報》、《臺南廳報》、
《臺南州報》、《高雄州報》、《阿緱廳報》、《花蓮港廳報》、《臺灣
總督府統計書》、《臺灣史料》、《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臺灣統
治綜覽》、《臺灣紀要》、《公學校用國民讀本》、《臺灣大觀》、《新
竹州大觀》、《臺灣警察四十年史話》、《保甲要領、消防要領》等。其
中,由於日治前期消防組織係由各地方當局自行籌辦設置,以致《臺灣總
督府公文類纂》中相關的資料不多,一時難以究明總督府與各地消防組之
關係,實殊為可惜。目前,本文所採之官方資料大多以各府縣廳州報等地
方檔案為主。
其次,關於消防組織之運作及消防設施建置之情況,官方檔案及相
關文獻鮮少留下紀錄,因此,為了確切掌握此一課題之動態資料,端賴耙
梳《臺灣週報》、《臺北日報》、《語苑》、《臺灣協會會報》、《臺灣
新報》、《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時報》、《臺灣警察協會雜誌》、
《臺灣警察時報》、《新臺灣》等報章雜誌之相關文字,利用零星、點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10- 從水龍到消防車─日治前期臺灣消防制度之研究(1895-1921)

滴之資料進行重建工作。至於主要消防人員之分析,則利用《臺灣列紳
傳》、《臺灣實業家名鑑》、《臺灣實業名鑑》、《臺南州名士錄》、
《人文薈萃》、《臺灣統治と其功勞者》、《臺灣人物誌》、《時勢と人
物》、《南國之人士》、《澤井市造》等名人錄和時人傳記。此外,《臺
灣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1894-1945)》、《臺灣省通志稿》、《臺中市
志》等戰後出版之方志,以及《水竹居主人日記》等個人資料,亦散見一
些相關資料。其餘的茲不一一備舉。
梁潤煉在〈本省消防之今昔〉一文中指出:有關日治時期的消防制度
和組織,接管卷冊大多語焉未詳;同時,各種警察刊物亦鮮少相關論述,
以致難以解明日治時期消防政策、組織及其運作實況。 16梁氏之言已過了
半個世紀,其所指出之缺失和遺憾仍然存在,本文希冀透過此次地毯式的
耙梳資料能適當地重建日治前期消防制度之圖像,並闡明其在近代臺灣社
會變遷中之角色和意義。

16 梁潤煉,〈本省消防之今昔〉,頁6-8。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
從水龍到消防車─日治前期臺灣消防制度之研究
(1895-1921)/ 蔡秀美撰 -- 初版. -- 臺北市:師大歷
史系, 民100.4
  面:  公分.--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
系專刊;36)
 參考書目:面
 含索引
 ISBN 978-957-752-563-5(平裝)

 1.從水龍到消防車 2.歷史教育 3.史學 4.中國
史 5.現代史

613              9802265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專刊(34)
歷 史 學 系

從水龍到消防車
─日治前期臺灣消防制度之研究(1895-1921)

著  者:蔡秀美
出 版 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發 行 者: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楊榮川
總 編 輯:龐君豪
主  編:盧宜穗
編  輯:陳姿穎
地  址:106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339號4樓
電  話:(02)2705-5066
傳  真:(02)2706-6100
劃  撥:01068953
網  址:http://www.wunan.com.tw
電子郵件:wunan@wunan.com.tw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一○○年一月初版1刷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定  價:新臺幣400元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