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5

【名稱】

警察職權行使法
【說明】
一、本法案係依據「國家發展諮詢會議│社會治安諮詢小組會議」之結論意見而制定,其名
稱最初定為「警察職務執行法」。
二、本法案於委託李震山、鄭善印教授主持研究時,研究小組建議採用「警察職權法」之名
稱,理由如下:
(一)所謂「職務」,依法律大辭典解釋:「國家或其他機關所分配給各職員範圍內所應處
理之事務之謂」,而辭源解釋為「職分中應為之事務也」,大辭典解釋為「職位上所
擔任的事務」。另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三條第三款「職務係分配同一職稱人員所擔任
之工作及責任」。由以上「職務」之解釋內容觀之,「警察職務執行」係指「警察工作之
執行」。若以「警察職務執行法」作為本草案之名稱,從其所涵攝之規範以觀,包括
「任意性」之警察工作,此一部分不待法律規範或授權,警察即可實施,此與委託
研究目的在尋求警察強制作為之明確法律依據自有未符。
(二)所謂「職權」,依辭源之解釋為「執行職務之權力」;另依法律大辭典解釋為「職務上
之權限」。本法案研究制定之目的,係在為警察執行職務採取必要強制手段、措施涉
及人民權利、義務時,特別是干預、限制人民自由權利時,尋求明確之法律授權依
據,以符合法治國家依法行政原則之要求。因此,本法案名稱若採用「職權」一詞,
其所彰顯警察措施之「權力」性質,特別是強制力之行使方面,將較以「職務」一詞
強烈與明顯。再者,我國警察法第九條既以「警察職權」為條文稱謂及內容,而本研
究之目的亦將此條部分職權行使之要件及程序,再加以具體規範,使警察在行使此
類職權∣特別是為達成防止危害任務之職權時,有明確之依據可為遵循,藉以落實
法律保留原則之精神。基此,研究小組以為「職權」一詞既為現行警察法之用語,為

1
求一致,本法案名稱以「警察職權法」稱之,似較為妥適。
三、警政署審議時,採納研究小組之建議,並參考「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之立法例,將其名
稱定為「警察職權行使法」。
四、本法案提報內政部法規委員會審議時,與會委員認為我國警察法第九條有關警察職權
規定之項目眾多,範圍廣泛,而本法案僅是將警察職權中,於執行職務時,採取必要
強制手段、措施而涉及人民權利、義務,特別是干預、限制人民自由權利者之要件、程序
及救濟等,予以明文規範,使警察在執行職務│特別是為達成防止危害任務之職務,
有明確之法律授權依據,以落實法律保留原則之精神。為避免與「警察職權」混淆,本
法案名稱遂改以「警察職務執行法」稱之。
五、內政部於九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邀請司法院、國防部、法務部、行政院法規委員會、海岸
巡防署、法務部調查局、憲兵司令部、台北市政府及高雄市政府等機關,再就本法案進
行協商時,與會行政院法規會代表認為本法案之性質具有專門性與特殊性,爰經協商
結論,又將名稱定為「警察職務執行條例」,最後行政院審查通過版本亦採此名稱。
六、「警察職務執行條例」草案函送立法院審議時,與立法委員陳其邁、邱太三、李永萍、邱
創進、陳學聖、藍美津等三十八人連署提案之「警察職權行使法」草案併案審查,審查結
論認以「警察職權行使法」稱之較為妥適∣即採最初警政署審查通過之名稱,卒至三讀
通過以此定名。

【問題釋疑】
 本法名稱為何不參照日本及韓國之立法例,採用「警察官職權行使法」之名稱?
答:因警察行使職權,有時須以機關之名義作處分,例如對於物之扣留、保管、變賣等,
且本法第二條第一項已援引警察法施行細則第十條規定,明定「本法所稱警察,係指
警察機關與警察人員之總稱」。

2
 現行立法例中使用「行使」與「執行」者為何?
答:
一、使用「行使」之立法例摘列如下:
(一)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七條第五項:監察委員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
「行使」職權。
(二) 警察法第九條:警察依法「行使」左列職權…。
(三) 行政院組織法第二條:行政院「行使」憲法所賦予之職權。
(四)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一條:各委員會會議,除本法規定者外,得準用立
法院組織法、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立法委員行為法及立法院議事規則有關條文之
規定。
(五) 行政程序法第六十二條第二項:主持人於聽證時,得「行使」下列職權…。
二、使用「執行」之立法例摘列如下:
(一) 刑事訴訟法第十七條:推事於該管案件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應自行迴避,不得「執
行」職務…。
(二) 警械使用條例第一條:警察人員「執行」職務時,所用之警械為棍、刀、槍及其他經
核定之器械。
(三) 行政法院組織法第四十條:本章有關審判長之規定,於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執
行」職務時準用之。
(四) 行政程序法第十九條第二項:行政機關「執行」職務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向
無隸屬關係之其他機關請求協助…。
(五) 行政訴訟法第十九條:法官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應自行迴避,不得「執行」職務…。

3
 司法院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認為警察勤務條例具有組織法兼行為法之性質,就立
法技術而言,是否修該條例即可,而不必另制定新法,較符合經濟原則?
答:本法係依據八十六年八月十三日至十六日由總統府召開之「國家發展諮詢會議│社會
治安諮詢小組」有關﹁警政制度與犯罪偵防議題總結報告﹂中﹁制定警察職務執行
法﹂之結論意見而制定,且本法規範內容除警察執行臨檢勤務所涉及之身分查證部分
外,尚有警察執行其他職務經常遭遇之資料蒐集、即時強制及相關救濟規定等;又司
法院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亦稱「現行警察執行職務法規有欠完備,有關機關應於本解
釋公布之日起二年內依解釋意旨,且參酌社會實際狀況,賦予警察人員執行勤務時應
付突發事故之權限,俾對人民自由與警察自身安全之維護兼籌並顧,通盤檢討訂定」,
所以本法仍有制定之需要。

 「警察職權行使法」完成立法後,對警察之權力是擴張?還是限縮?
答:治安與人權,二者皆不能偏廢,立法院在本法案審議階段曾舉辦多次公聽會及座談會,
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相信其審議通過的條文是選在最適當的平衡點上,完成立法後,
對警察執行公權力、維護治安,將有莫大的助益,同時對於人權也有進一歩的保障。

第一章  總則
【立法目的】
第一條 為規範警察依法行使職權,以保障人民權益,維持公共秩序,保護社會安全,特
制定本法。
【說明】

4
一、民主法治國家之警察,有其法定任務,而其執行職務行使職權,亦必須遵守依法行政原
則下之「法律優位」與「法律保留」原則,尤其於涉及人民自由權利之職權行使,更需有
合憲法律的明確授權依據。如此,警察職權之行使,方有其合法性與正當性。
二、依據司法院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對於警察行使職權之要件、程序及救濟,均應有法律
之明確規範,現行我國警察執行職務法規有欠完備,應於該解釋公布日起二年內依解
釋意旨,且參酌社會實際狀況,賦予警察人員執行勤務時應付突發事故之權限,俾對
人民自由與警察自身安全之維護兼籌並顧,乃通盤檢討制定本法,以符憲法保障人民
自由權利之意旨及警察實務需要。

【問題釋疑】
 本法之法律定位為何? 是否會與現行涉及警察職權或職務執行相關法律規定產生競
合,而造成適用之扞格?
答:
一、本法係警察職權作用法,亦為警察職權行使之基本規範,凡警察行使職權時,應依本法之規
定;職權行使事項如未在本法規範而在其他法律另有特別規定者,例如集會遊行法、警械使
用條例、社會秩序維護法、國家安全法、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檢肅流氓條例等,則適用各
該法律之規定。
二、本法所定事項,主要係針對現行警察法律中,有關警察行使職權時,採取必要強制手段、措
施而涉及人民權利、義務,特別是干預、限制人民自由權利部分缺乏明確授權者,予以明文
規範,使警察在行使職權,有明確之法律授權依據,以落實法律保留原則之精神,並能與現
行警察職權行使之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達到相輔相成的功用,二者尚不致因發生競合而造成
適用上之問題。

5
 本法條文僅三十二條,是否有分章之必要?
答:
一、本法雖僅三十二條,但為使條理分明,便於查閱與適用,爰參考相關立法例予以分
章規範。
二、相關立法例:
(一)中央法規標準法:計有二十六條條文,分列為六章。
(二)菸害防制法:計有三十條條文,分列為七章。

 本法之性質為何?
答:
一、本法規範警察行使職權時,所採各項必要之措施規定,如查證身分、資料蒐集及即時
強制等,其內容涉及行政權與國家及人民間權利義務之關係,故屬行政法性質。
二、本法所定內容,係為達成警察防止危害任務所為之必要行為,特別是對於強制性之
行政行為,具體明確規定其要件與程序,且有可預見性,故亦屬行政法中之作用法
性質。
三、現行警察行使職權所涉法律,如警察勤務條例(臨檢、治安人口查察)、集會遊行法
(資料蒐集、不得攜帶物品之扣留)等,其相關要件、程序尚乏明文規定,不符法律明
確性原則;透過本法之制定,將使警察行使上述職權,有明確之法律依據,本法與各
該法律有互為補充之作用。

6
 原草案條文第二項∣「警察行使職權,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
之規定。」刪除之原由?
答:
一、本法之立法原意,係將現行警察行使干預性職權措施,所涉法律缺乏明確性部分,
予以明文規定。使警察行使各項職權措施,有明確完整之法律(行政作用法)依據,
其定位為警察職權行使之基本法,警察行使職權有涉及本法所定事項者,應予優先
適用;行使職權之事項如未在本法規範而在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則適用各該法律
之規定。
二、因法務部質疑本法部分條文規定,涉及犯罪偵查領域,為避免與刑事訴訟法產生適
用疑義,爰經行政院葉政務委員俊榮於九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十三時三十分,邀集
法務部、行政院一組、行政院法規會及警政署協商後決議將第二項刪除;至於法規
之一般適用原則,可參照中央法規標準法第四章∣「法規之適用」規定辦理。

 何謂法律優位原則?
答:所謂法律優位原則(學者亦有稱之為法律優越原則),係指法律對於行政權之優越地
位,以法律指導、支配行政,行政行為或其他一切行政活動,均不得與法律相牴觸,如
有牴觸者,應不生效力。再者,法律優位原則並不要求一切行政活動必須有法律之明文
依據,只須消極的不違背法律之規定即可,故學理上又稱之為消極的依法行政。

 何謂法律保留原則?
答:所謂法律保留原則,係指國家機關之組織及特定領域的行政行為,尤其是干預人民自
由權利之行為,所依據之規範,應保留給立法機關以法律規定,不得由行政機關以行
政命令為之。在此法律原則下,行政行為不能以消極的不牴觸法律為已足,尚須有法律

7
之明文依據,故學理上又稱之為積極的依法行政。

【名詞定義】
第二條  本法所稱警察,係指警察機關與警察人員之總稱。
本法所稱警察職權,係指警察為達成其法定任務,於執行職務時,依法採取查證
身分、鑑識身分、蒐集資料、通知、管束、驅離、直接強制、物之扣留、保管、變賣、拍賣、
銷毀、使用、處置、限制使用、進入住宅、建築物、公共場所、公眾得出入場所或其他必要
之公權力之具體措施。
本法所稱警察機關主管長官,係指地區警察分局長或其相當職務以上長官。

【說明】
一、參考警察法施行細則第十條規定,於第一項明定本法所稱警察之定義。
二、職權(Befugnis)與權限(Kompetenz)之用語,在國內常混為一談。前者係指機關為
達成其法定任務,所採取公權力之具體措施,在性質上是屬於行政作用法之範疇;後
者係指機關為達成其法定任務,所得採取公權力措施之範圍與界限,在性質上是屬於
行政組織法之範圍,使用時應注意予以區辨。又警察為達成法定任務,得採取之作用
或行為方式與類型極多,大致上可類分為意思表示之決定,如警察命令、警察處分等;
以及物理措施,如攔停、查證身分、鑑識措施、通知等。本法旨在規範後者,除於各職
權條款明定行使要件與程序,以避免因任意而侵害人民權益外,並於第二項明定警察
職權之概念範圍,以明其義。
三、警察行使職權,涉及人民自由權利者,如臨檢場所、路段及管制站之指定等,必須由
具有相當層級之警察長官核准,方可實施,爰於第三項明定﹁警察機關主管長官,係
指地區警察分局長或其相當職務以上長官﹂。至於﹁地區警察分局長或其相當職務以

8
上長官﹂,係指直轄市、縣(市)警察局之局長、副局長、督察長、分局長、刑事、交通、
保安警察(大)隊(大)隊長、少年警察隊、婦幼警察隊隊長等人員;專業警察機關
之主官(管)比照之。

【問題釋疑】
 警察機關之定義?
答:有關「機關」之定義,依據行政院第一組七十四年十一月七日台(七四)組一字第○八
一號書函說明:係以具有「獨立編制」、
「獨立預算」、
「依法設置」及「對外行文」等四項
為認定標準。另中央政府機關組織基準法草案第三條規定:機關之定義,就法定事務,
有決定並表示國家意思於外部,而依組織法律或命令設立,行使公權力之組織。行政程
序法第二條第二項規定:行政機關指代表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或其他行政主體表示意思,
從事公共事務,具有單獨法定地位之組織。依上開說明,符合「警察機關」要件者,目
前計有警政署暨所屬各警察機關,以及北高二市政府警察局、臺灣省各縣市警察局及福
建省金門縣、連江縣警察局等。至於警察分局(或金門縣、連江縣警察所)雖未訂定組
織規程及單獨編制表,但實務上違反社會秩序、集會遊行案件之裁處及一般刑案之移送,
均由其為之,故於本法所定部分職權行使之適用上仍以「機關」認定之。

 目前有那些警察職權之行使,須由地區警察分局長以上長官核准後,方可實施?
答:
一、目前警察職權之行使,係依各相關法律規定,如集會遊行之申請、刑事案件之移送,
均以分局長之名義行之;另法未明定部分而由地區警察分局長以上長官核准者,於
警察勤務中較常見者,為臨檢處所、路段之指定。
二、依據警察偵查犯罪規範第○六○一三條規定:為調查犯罪嫌疑人犯罪情形及蒐集證

9
據,得使用通知書,通知其到場接受詢問。通知書應由司法警察機關分局長、大隊長
隊長以上主管長官簽章。(註:警察偵查犯罪規範目前由刑事警察局研修中,惟通
知書仍維持應由分局長或其相當職務以上主管長官簽章。)

 本法所稱「警察職權」之範圍為何?
答:
一、職權與權限之用語,在國內常混為一談。前者係指機關為達成其法定任務,所採取
公權力之具體措施,在性質上是屬於行政作用法之範疇;後者係指機關為達成其法
定任務,所得採取公權力措施之範圍與界限,在性質上是屬於行政組織法之範圍。
二、警察為達成法定任務,得採取之作用或行為方式與類型極多,大致上可類分為意思
表示之決定,如警察命令、警察處分等;以及物理措施,如攔停、查證身分、鑑識措
施、通知等。
三、本法旨在規範警察為達成法定任務,所採取之各項物理措施。明定警察職權之概念
範圍為:指警察為達成其法定任務,於執行職務時,依法採取查證身分、鑑識身分、
蒐集資料、通知、管束、驅離、直接強制、物之扣留、保管、變賣、拍賣、銷毀、使用、處
置、限制使用、進入住宅、建築物、公共場所、公眾得出入場所或其他必要之公權力之
具體措施。

【比例原則、程序正義原則】
第三條  警察行使職權,不得逾越所欲達成執行目的之必要限度,且應以對人民權益侵害
最少之適當方法為之。
警察行使職權已達成其目的,或依當時情形,認為目的無法達成時,應依職權或
因義務人、利害關係人之申請終止執行。

10
警察行使職權,不得以引誘、教唆人民犯罪或其他違法之手段為之。

【說明】
一、比例原則具有憲法之位階,可以拘束行政、立法及司法。我國憲法第二十三條亦定有明
文,為使此一憲法原則落實於警察職權之行使,爰於第一項予以明定。
二、警察行使職權,除應符合比例原則外,亦應為目的性考量,以作為職權行使之界限。
是以,若已達成執行目的或認為目的無法達成時,應即停止其職權之行使,以避免不
當之繼續行使,造成不成比例之傷害,爰於第二項予以明定。
三、警察實務上所使用類似「釣魚」之偵查方法,常引發爭議,爰參酌美國、日本及我國司
法實務上之判例、判決見解,於第三項明定警察行使職權,不得以引誘、教唆等違法
(即對原無犯意之人民實施「誘捕」行為)之手段為之。
四、參考司法院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集會遊行法第二十六條、行政執行法第三條、第八條
第一項第一款、第三款、行政程序法第七條與日本警察官職務執行法第一條第二項及
德 國 聯 邦 與 各 邦 統 一 警 察 法 標 準 草 案 (Musterentwurf eines einheitlichen
Polizeigesetzes des Bundes und der Laender,以下簡稱德國警察法標準草案)第
二條規定。
註:本條第三項係立法委員陳建銘於本法案在立法院第二次朝野協商時提出,其原提案
文字為「警察行使職權,不得以引誘、教唆人民犯罪及其他不正當之方法為之」。

【問題釋疑】
 何謂﹁比例原則﹂?
答:
一、比例原則,係指公益上之必要與人民權利或自由之侵害間,應保持正當之比例。亦

11
即關於公權力涉及人權時,行政措施所欲達成之「目的」與其所使用的「手段」(方
法)之間,要有合理比例關係。(例如:用大砲打小鳥,係屬小題大作,不符比
例。)
二、由於比例原則旨在規範行政目的與手段之合理聯結,因之,學理上通常將其細分為
「適合性」、「必要性」及「比例性」等三大原則。詳言之,即「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
的之達成」、「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小者」及
「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三、我國實定法上將比例原則予以法制化者,如社會秩序維護法第十九條第二項規定
「勒令歇業或停止營業之裁處,應符合比例原則」。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三項規定「供
違反本法行為所用之物,以行為人所有者為限,得沒入之。但沒入應符合比例原則」
由於社會秩序維護法直接以「比例原則」作為規範用語,其含義宜參照其文義,詮
釋為對於勒令歇業、停止營業或沒入之裁處,應公平合理考量違反本法行為人權利
與社會秩序之均衡維護,審慎為之,不得逾越所欲達成執行目的之必要限度。
四、我國實定法除社會秩序維護法直接以「比例原則」作為規範用語外,其他法律則多將
比例原則之整體內涵,以具體文字加以規範。其中較具典型者為集會遊行法第二十
六條規定「集會遊行之不予許可、限制或命令解散,應公平合理考量人民集會、遊行
權利與其他法益間之均衡維護,以適當之方法為之,不得逾越所欲達成執行目的之
必要限度」。此外,警械使用條例第五條「警察人員使用警械,應基於急迫需要為之,
不得逾越必要程度,並應事先警告。但因情況危急不及事先警告者,不在此限」之
規定,亦屬適例。
五、司法院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亦揭示警察執行臨檢勤務應符合比例原則│警察人員執
行場所之臨檢勤務,應限於已發生危害或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之處所、交通
工具或公共場所為之,其中處所為私人居住之空間者,並應受住宅相同之保障;對

12
人實施之臨檢則須以有相當理由足認其行為已構成或即將發生危害者為限,且均應
遵守比例原則,不得逾越必要程度,儘量避免造成財物損失、干擾正當營業及生活
作息。

 警察職權行使時有何限制?
答:
一、警察實務上所使用類似「釣魚」之偵查方法,常引發爭議,本次立法院通過之「警察
職權行使法」第三條第三項,係參酌美國、日本及我國司法實務上之判例、判決見解,
明定「警察行使職權,不得以引誘、教唆人民犯罪或其他違法之手段為之」,俾對人
權有所保障。而上開規定所稱之「違法」,依其立法說明,即指對原無犯罪意圖之人
實施「誘捕」行為。
二、此外,本法也於各職權條款明定其行使要件與程序,避免因任意行使職權而侵害人
民權益,且於第三條明定比例原則及目的性考量,警察行使職權若已達成執行目的
或認為目的無法達成時,應即停止其職權之行使,以避免不當之繼續行使,造成不
成比例之傷害。

 其他有關「比例原則」之立法例?
答:
一、行政執行法第三條及第八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三款:
(一)第三條:行政執行,應依公平合理之原則,兼顧公共利益與人民權益之維護,以
適當之方法為之,不得逾達成執行目的之必要限度。
(二)第八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三款:行政執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執行機關應依職權
或因義務人、利害關係人之申請終止執行:

13
1、義務已全部履行或執行完畢者。
2、義務之履行經證明為不可能者。
二、行政程序法第七條: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
(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
(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三、德國聯邦與各邦統一警察法標準草案第二條:
(一)警察應就無數可行及適當處分中,選擇對個人或公眾傷害最小者為之。
(二)處分不得肇致與結果顯然不成比例之不利。
(三)目的達成後,或發覺目的無法達成時,處分應即停止。
四、日本警察官職務執行法第一條第二項:
本法所規定之手段,以執行前項目的之必要最小限度為限,不得濫用。
五、韓國警察官職務執行法第一條第二項:
本法所規定之警察職權,應為職務執行所必要之最小限度內使用之,不得濫用。

 警察實施﹁誘捕偵查﹂,是否構成﹁陷害教唆(引誘、教唆人民犯罪)﹂之違法行為?
答:
一、﹁陷害教唆﹂在美國是州法發展出的一種﹁積極抗辯﹂,指警察對原無犯意之人,鼓
動或引誘其犯罪,再加以逮捕之謂,屬陪審團得判被告無罪之法定原因之一。﹁陷害
教唆﹂與﹁誘捕﹂不同之處在於,﹁誘捕﹂係警方對原已有犯意之人,提供再次犯
案之機會,然後再加以逮捕。故若行為人本來就有犯意,縱或警察有積極提供其機會,
行為人仍不得主張﹁陷害教唆﹂。而且,一但行為人被判定為原已有犯罪意圖時,警
察之﹁提供犯罪機會之手段﹂幾乎不受限制。

14
二、例如,在販毒案中,小盤毒販經警破獲後為求減刑,即配合警方佯為再次交易,等上
游毒販現身後再行逮捕,此種情形上游毒犯之犯意是﹁本來就存在﹂,因此並非為
﹁陷害教唆﹂。其次,在網路援交案中,如果行為人是自己先上網廣告,警方依其提
供之聯絡方式佯為召妓逮捕之,而該行為人之犯意亦是本來就有。此外,在機車搶劫
案中,女警佯裝為某柔弱婦女,故意在搶犯經常出沒之處所單獨夜行,﹁引誘﹂搶
犯現身行搶,再由埋伏在旁之同仁加以逮捕,行為人的犯意也是本來就有,均非所
謂﹁陷害教唆﹂。質言之:警察之﹁誘捕偵查﹂有無構成違法,端視被誘捕對象有無
犯意而定(註:立法委員邱太三於本法案在立法院第二次朝野協商時,堅持本項主張,
故特於條文立法理由加註說明。高檢署陳瑞仁檢察官亦就司法實務觀點,於九十二年
六月六日在聯合報發表專文支持此論點)。因誘捕偵查方法,較具爭議性,實施時應
注意證據掌握,審慎為之。

【履行告知義務】
第四條  警察行使職權時,應著制服或出示證件表明身分,並應告知事由。
警察未依前項規定行使職權者,人民得拒絕之。
【說明】
一、警察行使職權,為執行公權力之行為,為使人民確信警察執法行為之適法性,警察於
行使職權時,須使人民能確知其身分,並有告知事由之義務,爰於第一項予以明定。
二、警察行使職權,既未著制服,亦未能出示服務證件,顯難澄清人民之疑慮。為保障人
民免受假冒警察者之撞騙,爰於第二項明定人民有拒絕之權利。
三、參考司法院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及德國聯邦與各邦統一警察法選擇草案
(Alternativentwurf einheitlicher Polizeigesetze des Bundes und der
Laender,以下簡稱德國警察法選擇草案)第三十六條規定。

15
【問題釋疑】
 穿制服執勤,民眾仍有質疑時,是否必須同時出示證件?
答:本條文雖規定「應著制服或出示證件表明身分」,惟為化解民眾疑慮,如民眾有所要
求且未妨礙職權行使,以出示證件為宜。另刑事警察人員執勤時,均應出示「刑警證」
或﹁刑警徽﹂。

 冒用警察制服有何法律責任?
答:依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條規定「公然冒用公務員服飾、徽章或官銜者,處五百元以下罰
金」。

 警察人員證件有那幾種?由何單位製發?
答:目前行政警察服務證係由內政部警政署(人事室)統一製作,交由各警察機關轉發所
屬人員使用;外事警察服務證由內政部警政署(外事組)統一製作,發外事警察使用;
刑事警察服務證由刑事警察局統一製作,發刑事警察人員使用。

 相關立法例?
答:
一、德國警察法選擇草案第三十六條:
(一) 著制服執行公務之警察人員,應於其制服上配帶得以辨識身分之標誌;經關係
人要求,警察人員應出示證件。但依狀況,出示證件將使任務不可能或相當困
難完成者,不在此限。
(二) 警察人員於勤務之外,未著制服而對個人執行職務行為,應未經請求主動出示

16
服務證及服務標記。但依狀況,其將使任務之達成不可能或相當困難時,不在
此限。一俟情況許可,經要求警察應即補示證件。
二、警械使用條例第一條第二項:「警察人員依本條例使用警械時,須依規定穿著制服,
或出示足資識別之警徽或身分證件。但情況急迫時,不在此限」。
三、司法院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亦揭示:「臨檢進行前應對受臨檢人、公共場所、交通工
具或處所所有人、使用人等在場者告以實施之事由,並出示證件表明其為執行人員
之身分」。

【救助或救護義務】
第五條 警察行使職權致人受傷者,應予必要之救助或送醫救護。

【說明】
一、警察行使職權,因而致人受傷者,應即將傷者給予必要之救助或送醫救護,爰予以明
定。
二、參考德國警察法標準草案第三十八條規定。

【問題釋疑】
 相關立法例?
答:德國聯邦與各邦統一警察法標準草案第三十八條:
當事實需要且情況許可時,因直接強制處分而受傷者,應予救助並延醫救護。

第二章  身分查證及資料蒐集

17
【身分查證】
第六條  警察於公共場所或合法進入之場所,得對於下列各款之人查證其身分:
一、合理懷疑其有犯罪之嫌疑或有犯罪之虞者。
二、有事實足認其對已發生之犯罪或即將發生之犯罪知情者。
三、有事實足認為防止其本人或他人生命、身體之具體危害,有查證其身分之必要者。
四、滯留於有事實足認有陰謀、預備、著手實施重大犯罪或有人犯藏匿之處所者。
五、滯留於應有停(居)留許可之處所,而無停(居)留許可者。
六、行經指定公共場所、路段及管制站者。
前項第六款之指定,以防止犯罪,或處理重大公共安全或社會秩序事件而有必要
者為限。其指定應由警察機關主管長官為之。
警察進入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於營業時間為之,並不得任意妨礙其營業。

【說明】
一、警察在日常勤務運作中,執行臨檢、盤查人民身分之情形相當頻繁,因涉及人民自由
權利,其權力發動要件及時機,允宜法律明確授權,爰於第一項明定。所稱合法進入
之場所,係指警察依刑事訴訟法、行政執行法、社會秩序維護法等相關法律規定進入
之場所,或其他「已發生危害或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之場所(司法院釋字第五
三五號解釋參照)。至於私人居住之空間,應受住宅相同之保障,警察非依法不得以
臨檢手段任意為之,乃理所當然。
二、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為防止犯罪;第三款係為防止具體危害;第四款、第五款係為防
止潛在危害,而專針對易生危害之處所為身分查證;第六款則針對公共場所、路段及
管制站,實施臨檢之規定。

18
三、為避免警察裁量權過當,以保障人權,爰於第二項明定臨檢對象之指定層級及相關要
件。
四、第三項明定警察進入旅館、酒店、娛樂場所等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於營業時間為之,
以避免干擾人民正當營業及生活作息。所稱「營業時間」,係指該場所實際從事營業之
時間,不以其標示之營業時間為限。
五、參考司法院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德國警察法標準草案第九條規定。

【問題釋疑】
 何謂合法進入之場所?
答:係指警察依刑事訴訟法、行政執行法、社會秩序維護法等相關法律規定進入之場所,
或其他「已發生危害或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之場所(參照司法院釋字第五三五
號解釋)。至於私人居住之空間,應受住宅相同之保障,警察非依法不得以臨檢手段
任意為之。

 何謂﹁合理懷疑﹂?
答:「合理懷疑」係指必須有客觀之事實作為判斷基礎,根據當時的事實,依據專業(警
察執法)經驗,所做成的合理推論或推理,而非單純的臆測。合理懷疑之事實基礎有:
一、情報判斷之合理懷疑:例如警察由曾經提供情報的線民口中得知,某人於假釋期
間仍隨身攜帶武器且車上藏匿毒品,因而對其實施攔車盤查。
二、由現場觀察之合理懷疑:例如警察深夜於曾經發生縱火地區巡邏,發現某人手持
打火機並提著一桶汽油,在騎樓下逗留徘徊,而懷疑其可能從事縱火犯罪。
三、由環境與其他狀況綜合研判之合理懷疑:例如警察於濱海公路執行夜間巡邏,發
現某車內滿座有大陸口音之乘客,其駕駛人見警巡邏有企圖逃避或不正常之駕駛

19
行為,且該車輛顯現超載或車內有人企圖藏匿;又當時濱海地區的海象狀況正適
合船隻接駁靠岸,因而懷疑該車內可能載有大陸偷渡人民。
四、由可疑行為判斷之合理懷疑:例如警察於深夜時段,在一個高犯罪區域的街道上,
發現某人所離開之公寓,是曾多次藏匿武器或毒品罪犯之犯罪處所,且該某看到
警察時,立刻將小紙袋藏入衣內,神色慌張,迅速走避,而懷疑該某有藏匿毒品
的嫌疑。

 「滯留於應有停(居)留許可之處所,而無停(居)留許可者」究何所指?
答:係指未經主管機關許可而進入停留、居留之處所,例如大陸地區人民、外國人未經許
可來台停留或居留,及外勞停留或居留於未經申請許可之工作處所等。

 ﹁指定公共場所、路段及管制站﹂如何產生?
答:有關公共場所、路段及管制站之指定,係由警察分局長或其相當職務以上長官依據轄
區全般治安狀況、過去犯罪紀錄、經常發生刑案之地點及﹁治安斑點圖﹂等綜合研判
分析所得。例如某地區發生刑案或重大治安事故,其相關人犯逃逸必經之路線、關口等

 特定營業場所未經指定,可否進入臨檢及盤查人民身分?
答:警察進入特定營業場所必須符合正當性及目的性,亦即只要依法(刑事訴訟法、行政執
行法、社會秩序維護法等相關法律規定)進入,或獲悉該場所已發生危害或依客觀合理
判斷易生危害之情況下,即可進入,並對符合本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五款之人實施身
分查證,毋庸經過指定之程序。至於特定營業場所,亦屬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警察執
行巡邏勤務,基於防止危害之目的,即可進入作一般「任意性」(非強制性)檢視,
惟未發現不法情事,即不得對在場民眾逕為盤查身分及任意妨礙其營業。

20
 現行警察勤務條例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公共場所之臨檢、盤查不須指定,何以本
條規定應經警察機關主管長官之指定?
答:
一、現行警察勤務條例第十一條第三款有關臨檢之規定,因缺乏相關要件及程序,爰經
司法院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不符法律保留原則,本法的制定正是彌補其缺漏。
二、公共場所為人潮聚集、進出頻繁之場所,警察於公共場所實施臨檢、盤查所採取的封
鎖、管制作為如有不當,將嚴重影響民眾之日常生活秩序。因此,於本條第二項明
定其指定層級及相關要件。

 何謂管制站?
答:所謂管制站,係指臨時設置者而言。此措施係一種封鎖,可在此攔停人、車,並於特
定目的及範圍內,依法檢視該人及其所攜帶之物品或其使用之交通工具。

 警察到PUB、酒店等公眾出入場所能否查證在場所有相關人的身分?
答:依本法規定,警察若合理懷疑人民有犯罪嫌疑或有犯罪之虞,或認為其滯留有事實足
認有陰謀、預備著手實施重大犯罪或有人犯藏匿的處所者,都可查驗相關人的身分,
也就是說如發現搖頭丸等,在一定認知下,即可對在場者盤查身分。然,對該等場所
臨檢、盤查,應於其實際營業時間內進行。

 警察可否任意盤查車輛或行人?
答:警察基於防止犯罪或處理重大公共安全、社會秩序事件的需要,可在警察分局長以上
長官同意後,在指定地點、路段攔停人、車,實施身分查證。若行跡可疑又拒不配合,

21
員警可將民眾帶到勤務處所查證,但應立即向警察勤務指揮中心報告,並通知該民眾
所指定的親友或律師到場,且其時間從攔停起不得逾三小時。

 有關警察權發動,國外有何規範?
答:以美國為例,有關警察權之發動,區分以下四個層次:
第一種層次:為「純屬臆測」(mere suspicion):只能做背景調查。
第二種層次:為「合理的懷疑」(reasonable suspicion):合理的懷疑最典型的警察
作為,就是盤查,其證據強度約30%以上。美國判例一直尊重必須要
把警察本身「專業知識與多年經驗」列入考量,因此,「合理的懷疑」有
下列原則參考:
一、警察本人之觀察(police observation)。
二、剛發生之犯罪現場附近(location near scene of recent crime)。
三、線民(informant)提供之情報。
四、警方通報(police channel) 。
五、計劃性掃蕩犯罪(a plan)。
第三種層次:為「相當理由」(probable cause):在美國有probable cause,此時可
以逮捕、搜索或監聽(包括令狀與無令狀)、羈押及提起公訴,都是同
一個層次,其證據強度約45%以上。
第四種層次:為「無任何合理之疑問」(beyond the reasonable doubt)│與「有事實
足認」相當:可為有罪判決,其證據強度必須超過80%以上。

 本法是否符合司法院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意旨?
答:

22
一、依據司法院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警察實施臨檢之要件、程序及對違法臨檢行為之
救濟,均應有法律之明確規範,方符憲法保障人民自由權利之意旨。警察勤務條例
有關臨檢之規定,並無授權警察人員得不顧時間、地點及對象任意臨檢、取締或隨
機檢查、盤查之立法本意。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警察人員執行場所之臨檢勤務,
應限於已發生危害或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之處所、交通工具或公共場所為之,
其中處所為私人居住之空間者,並應受住宅相同之保障;對人實施之臨檢則須以有
相當理由足認其行為已構成或即將發生危害者為限。
二、前揭解釋明示「警察實施臨檢行為應符合法律保留原則」,而本法之制定,正與其解
釋意旨相契合。

 相關立法例?
答:德國聯邦與各邦統一警察法標準草案第九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警察得查證其身分:
一、為防止危害。
二、滯留於根據實際線索,依經驗認為該地有約定、預備、實施犯罪行為之人,或聚有
無停、居留許可證明之人,或有人犯藏匿,或有人賣淫者。
三、滯留於交通設施、民生必需品生產儲存設施、大眾交通工具、政府辦公大樓或其他特
別易受傷害之標的物,或滯留於其直接不遠之處,且有事實足以認為於該類標的
物內或周圍將可能實施犯罪行為,且該犯罪行為會危害該標的物內或周圍之人,
或標的物本身者。
四、於警察為防止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 a 或集會法第二十七條所指之犯罪行為所設之
管制站者。

23
五、警察為查證身分得採取必要措施;如令關係人停止前進以詢問身分,並令其交付
所攜帶證明文件以便查驗。當關係人之身分無法或有相當困難加以確定時,可將
其留置。合於第三句要件下,得搜索關係人及其隨身攜帶之物。
六、關係人依法有義務隨身攜帶之證明文件,警察得令其交付查驗之。

【查證身分措施】
第七條 警察依前條規定,為查證人民身分,得採取下列之必要措施:
一、攔停人、車、船及其他交通工具。
二、詢問姓名、出生年月日、出生地、國籍、住居所及身分證統一編號等。
三、令出示身分證明文件。
四、若有明顯事實足認其有攜帶足以自殺、自傷或傷害他人生命或身體之物者,得檢查
其身體及所攜帶之物。
依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之方法顯然無法查證身分時,警察得將該人民帶往勤務處
所查證;帶往時非遇抗拒不得使用強制力,且其時間自攔停起,不得逾三小時,並應
即向該管警察勤務指揮中心報告及通知其指定之親友或律師。

【說明】
一、警察行使查證身分職權時,所採取之必要措施,包括攔停、詢問、令出示身分證明文件、
檢查等,爰於第一項予以明定。
二、第一項第一款所稱﹁攔停﹂,係指將行進中之人、車、船及其他交通工具,加以攔阻,
使其停止行進;或使非行進中之人,停止其動作而言。
三、為保障人權,爰於第二項明定對無法查證身分者,例如該人民拒絕回答或出示身分證

24
明,警察得將其帶往勤務處所查證之時間限制及應報告、通知等相關事項。該人民身
分一經查明後,除發現違法事實,應依法定程序處理者外,即應任其離去,不得稽延。
四、參考德國警察法選擇草案第十五條、第二十三條及韓國警察官職務執行法第三條規定。

【問題釋疑】

 警察可否強制將人民帶往勤務處所查證身分?
答:警察依本條規定措施顯然無法查證人民身分(例如人民拒絕回答或不出示證件)時 ,
得將該人民帶往勤務處所查證;帶往時非遇抗拒不得使用強制力,且其時間自攔停
起,不得逾三小時,並應即向該管警察勤務指揮中心報告及通知其指定之親友或律師
註:行政院「警察職務執行條例」草案版本及立法院審查會通過條文,均無使用強制
力之規定,迄第二次朝野協商時,參酌立法委員陳學聖所提版本,明文規定「帶
往時非遇抗拒不得使用強制力」。換言之,帶往時如遭遇抗拒即得使用強制力,
惟不得逾越必要程度。

 警察得將人民帶往勤務處所查證身分之時間自攔停起,不得逾三小時;其時間考
量依據為何?
答:係參酌德國警察法選擇草案第二十三條第四款「為查證身分而剝奪人身自由,至遲十
二小時後開釋」、韓國警察官職務執行法第三條「同行留置三小時」之規定及考量警察
維護治安實務之需要。

 查獲冒用他人身分者,如何處理?
答:冒用他人身分證明文件者,已構成違序行為,得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六十六條第二款

25
規定,移送法院簡易庭裁定處以三日以下拘留或新台幣一萬八千元以下之罰鍰。

 本條第一項第四款所定檢查的界限為何?
答:
一、本法所定之「檢查」為警察基於行政權之作用,有別於「行政搜索」(海關緝私條例參
照)及「司法搜索」(刑事訴訟法參照)。因此,檢查時尚不得有侵入性(例如以手
觸摸身體衣服內部或未得當事人同意逕行取出其所攜帶之物品)而涉及搜索之行為。
二、檢查的態樣可概分為:
(一)由當事人身體外部及所攜帶物品的外部觀察,並對其內容進行盤問∣即一般學
理上所稱的「目視檢查」,僅能就目視所及範圍加以檢視。
(二)要求當事人任意提示,並對其提示物品的內容進行盤問∣相當於「目視檢查」
的範圍。
(三)未得當事人同意,即以手觸摸其身體衣服及所攜帶物品外部∣相當於美國警察
實務上所稱的「拍搜檢查」(Frisk)。
三、警察在一般臨檢盤查時,僅得實施「目視檢查」;惟如有本條第一項第四款所定要件,
即有明顯事實足認當事人有攜帶足以自殺、自傷或傷害他人生命或身體之物者,亦
得實施「拍搜檢查」(Frisk),以符合比例原則。

 相關立法例及解釋?
答:
一、德國警察法選擇草案第二十三條
被留置或管束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釋放之:
(一)剝奪人身自由原因消失。

26
(二)剝奪人身自由之期限不合比例性。
(三)法院裁定該剝奪人身自由為非法。
(四)依第十五條第三項第五款及第八款,為查證身分而剝奪人身自由,至遲十二
小時之後。
(五)事先未經法院諭知剝奪人身自由期限,至遲在逮捕次日結束前。
二、司法院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
臨檢應於現場實施,非經受臨檢人同意或無從確定其身分或現場為之對該受臨檢人
將有不利影響或妨礙交通、安寧者,不得要求其同行至警察局、所進行盤查。其因發
現違法事實,應依法定程序處理者外,身分一經查明,即應任其離去,不得稽延。

 相關案例?
答:台東縣大武分局○○派出所曾於八十九年七月六日十六時三十分於所前執行路檢勤務,
攔停一部自小客︵車號:○○︶,經查詢駕駛人佯稱陳○○︵○○年生住台中縣大甲鎮
○○路○○號︶,惟當時發現該民神情有異,且對其住所及車牌號碼吱唔其詞,顯有可
疑;該民再向員警表示:如果不相信其身分可打電話至宅詢問,經電通其家屬表示,陳
員至台東進香,該所員警發現隨車陳民友人在所前一直打行動電話聯絡,事有蹊蹺,因
而值班警員立即向台中縣警察局通報台調閱陳姓男子口卡片比對指認照片,始露破綻。
但該民仍飾詞狡辯,該所值班警員再秉持鍥而不舍精神向台中縣轄區派出所請求支援赴
實地查訪,陳○○本人在大甲鎮家中觀看電視並無外出,並旋即向前來員警表示,佯稱
陳○○與他無關,純粹是受人之託串通,而不知該名男子詳細之年籍資料,只知其叫阿
清,全案至此真相大白。員警欲將自稱陳○○捺印指紋送刑事局做比對,此時該名男子
才告知其身分為陳○輝︵四十四年生,住台南縣麻豆鎮○○路○○號︶。經電腦查詢,
係擄人勒贖案遭台中地院發布通緝中,已逃亡九年。

27
【交通工具攔檢】
第八條 警察對於已發生危害或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之交通工具,得予以攔停並採行
下列措施:
一、要求駕駛人或乘客出示相關證件或查證其身分。
二、檢查引擎、車身號碼或其他足資識別之特徵。
三、要求駕駛人接受酒精濃度測試之檢定。
警察因前項交通工具之駕駛人或乘客有異常舉動而合理懷疑其將有危害行為時,
得強制其離車;有事實足認其有犯罪之虞者,並得檢查交通工具。

【說明】
一、第一項明定警察對交通工具實施攔檢之要件及得採行之措施。同項第二款所稱﹁其他足
資識別之特徵﹂,係指該交通工具之稀有零件廠牌、規格、批號及其所有人所為之特殊
識別記號(如車身紋身)等。
二、第二項賦予警察強制駕駛人或乘客離車及檢查交通工具之權限,並明定其發動要件,以
防止犯罪及保障警察執勤安全。

【問題釋疑】
 何謂﹁客觀合理判斷﹂?
答:係指警察行使職權時(以臨檢為例)需有「特殊且明顯之事實」,經合理的推論,認
為該場所等已發生危害或易生危害,但其懷疑之程度以具有合理之懷疑為已足,即必
須「根據客觀事實」加以判斷,不得恣意行之。其所指之客觀事實和狀況,因為社會環

28
境錯綜複雜,欲對其逐一作明確規範,實有困難,必須從實施臨檢當時「從個案中加
以審查」以確定所為之判斷是否合理、客觀。例如:接獲相關單位通報或民眾檢舉,知
有通緝犯或犯罪嫌疑人駕駛車輛朝某方向逃逸,對其所可能經由之路段及利用之相同
類型車輛,予以實施攔檢,即是基於客觀合理之判斷。

 民眾可否拒絕酒測?甚至拒絕搖下車窗接受檢查?
答:警察對於發生車禍或認為駕駛人有危險駕駛時,可要求駕駛人接受酒測、檢查引擎、
車身號碼,或是要求乘客出示相關證件,而駕駛人或乘客如待在車內拒絕酒測或是
不肯搖下車窗,警察依本條第二項規定,可強制其離車。又,汽車駕駛人拒絕接受酒
測,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三項規定,可處新台幣六萬元罰鍰,並
當場移置保管其車輛及吊銷其駕駛執照。

 警察可否扣留危險駕車(酒醉駕車)者之車輛?
答:危險駕車應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四十三條舉發,當場禁止其駕駛,並可依該條例
第八十五條之二移置保管該車輛。

 警察可否於特定路段實施路檢,檢測酒醉駕車?
答:警察基於維護公共安全或社會秩序,對於經常發生飆車、酒後肇事等路段,得經由分局
長或其相當職務以上長官,依本法第六條第二項規定予以指定,實施酒醉駕車之檢測。

【集會遊行蒐證】
第九條 警察依事實足認集會遊行或其他公共活動參與者之行為,對公共安全或秩序有危
害之虞時,於該活動期間,得予攝影、錄音或以其他科技工具,蒐集參與者現場活動

29
資料。資料蒐集無法避免涉及第三人者,得及於第三人。
依前項規定蒐集之資料,於集會遊行或其他公共活動結束後,應即銷毀之。但為
調查犯罪或其他違法行為,而有保存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依第二項但書規定保存之資料,除經起訴且審判程序尚未終結或違反組織犯罪防
制條例案件者外,至遲應於資料製作完成時起一年內銷毀之。

【說明】
一、警察於集會遊行或其他公共活動期間,為防止有不法行為嫌疑之參與者造成公共安全
或社會秩序之危害;實務上,有運用照相、錄影、錄音或其他科技工具,蒐集其現場
活動資料之必要,爰於第一項前段予以明定。
二、資料蒐集措施之相對人,原則上為危害肇因者;非參與者不得為該措施之客體,但於
技術上或其他事實上之原因,不可避免會被波及時,則例外亦應准予蒐集其資料,爰
於第一項後段予以明定。
三、蒐集之資料,原則上除為調查有犯罪嫌疑參與者之犯罪或其他違法行為,而有保存之
必要者外,應即銷毀之,爰於第二項予以明定。
四、第三項明定為調查有犯罪嫌疑參與者之犯罪或其他違法行為,而蒐集保存之資料,除
經起訴且審判程序尚未終結或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案件者外,至遲應於資料製作完
成時起一年內銷毀之。
五、參考德國集會法第十二條a規定。

【問題釋疑】
 對於集會遊行或其他公共活動參與者所蒐集之資料,至遲應於資料製成後一年內
銷毀;該「一年」之訂定依據為何?

30
答:參考德國集會法第十二條a規定:﹁資料至遲應於製成後三年內銷毀﹂,另參考通訊
保障及監察法第十七條第一項規定:﹁監察通訊所得資料,保存五年,逾期銷毀﹂,
為應人權保障及警察實務需要,爰規定資料製成後一年內銷毀。

 何謂「其他公共活動」?
答:係指集會遊行法所定集會、遊行以外之活動,例如選舉期間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舉
行之競選活動等。

 相關立法例?
答:
一、 德國集會法第十二a條:
警察僅得於有事實根據足認為,公共集會參與者會肇致公共安全與秩序之重
大危害時,准於公共集會中或公共集會相關之時,對參與集會者攝影及錄音;攝
影及錄音不可避免將波及第三人者,仍得施行之。
公共集會結束後,或時間上及狀況上與公共集會有直接關係之事件結束,資
料隨即銷毀之。但資料有下列仍需要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為追緝參與者之犯行。
(二)於危害防止之具體案件中,由於關係人有於公共集會中或公共集會相關之時,
準備或遂行犯行之嫌疑,因而對未來公共集會或遊行有肇致重大危害之虞。
有前項第二款理由而資料不予銷毀者,至遲應於資料製成後三年銷毀之。但於
期間內,遇有前項第一款之目的有需要者,不在此限。
刑事訴訟法及秩序違反法中有關個人資料蒐集之職權規定,不受影響。

31
二、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十七條第一項:
監察通訊所得資料,應加封緘或其他標識,由執行機關蓋印,保存完整真實,不得
增、刪、變更,除已供案件證據之用留存於該案卷或為監察目的有必要長期留存者外,
由執行機關於監察通訊結束後,保存五年,逾期予以銷燬。

【裝設監視器】
第十條 警察對於經常發生或經合理判斷可能發生犯罪案件之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
所,為維護治安之必要時,得協調相關機關(構)裝設監視器,或以現有之攝影或其
他科技工具蒐集資料。
依前項規定蒐集之資料,除因調查犯罪嫌疑或其他違法行為,有保存之必要者
外,至遲應於資料製作完成時起一年內銷毀之。

【說明】
一、配合刑事訴訟法嚴格證據主義,健全人證之供述,爰於第一項明定警察為維護治安之
必要時,得協調相關機關(構),於經常發生或經合理判斷可能發生犯罪案件之公共
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含路段),裝設監視器,或以現有之攝影或其他科技工具
蒐集資料。
二、第二項係參考德國集會法第十二條a規定,明定警察對於經常發生或經合理判斷可能
發生犯罪案件之場所、路段,所蒐集之資料,除為調查有犯罪嫌疑者之犯罪或其他違
法行為,而有保存之必要者外,至遲應於資料製作完成時起一年內銷毀之。
註:本條係參酌立法委員陳麗惠等提案版本第十條第二項及第四項規定,其原提案文字
為「警察對於經常發生或經合理判斷可能發生犯罪案件之場所、路段,為偵查犯罪、

32
維護治安之必要前提下,得協調相關機關裝設路邊或場所監視器,或以現有之前項
工具為資料之蒐集。」(第二項)及「依第二項規定蒐集資料之保存,除為調查有犯
罪嫌疑參與者之犯罪或其他違法行為有長期保存之必要者外,至遲應於資料製作完
成時起三年內銷毀之。」(第四項)。

【問題釋疑】
 現今各街道路口、社區巷弄裝設攝(錄)影機,其裝設之目的為何?有無侵害人權?
答:
一、現行交通法令對於各交通幹道路口裝設攝(錄)影機,尚無明確規範,惟交通部編
審之「交通工程手冊」第二章交通調查2.3.5節載有「錄影或照相偵測法」,其主
要目的在於記錄車輛流動狀況及瞭解各式車輛交通進出情形,俾作為交通管理的參
考。因該項設備費用較高,國內大部分裝設於主要幹道或重要路口,世界各國先進
交通控制系統亦採用為輔助設施,以瞭解掌握實際交通狀況,迄今並無爭議發生。
二、目前各地所裝設之錄影監視系統,除部分由中央或地方各級政府寬列經費補助裝設
外,大部分均由民間自行裝設,政府僅依據內政部「建立全國社區治安維護體系|
守望相助再出發推行方案」推廣裝設,其目的係為積極改善社會治安,有效監控治
安死角,藉以強化社區犯罪預防及加強偵查、蒐證犯罪功能,以期達到預防、嚇阻犯
罪之最大效果。
三、一般而言,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對人民並無秘密及合理的隱私期待(亦即
為公開之活動)。因此,尚不致侵害人民之隱私權。

【預防犯罪跟監】
第十一條 警察對於下列情形之一者,為防止犯罪,認有必要,得經由警察局長書面同

33
意後,於一定期間內,對其無隱私或秘密合理期待之行為或生活情形,以目視或科
技工具,進行觀察及動態掌握等資料蒐集活動:
一、有事實足認其有觸犯最輕本刑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之虞者。
二、有事實足認其有參與職業性、習慣性、集團性或組織性犯罪之虞者。
前項之期間每次不得逾一年,如有必要得延長之,並以一次為限。已無蒐集必
要者,應即停止之。
依第一項蒐集之資料,於達成目的後,除為調查犯罪行為,而有保存之必要
者外,應即銷毀之。

【說明】
一、警察為防止犯罪,於必要時,需以目視或運用科技工具蒐集個人資料。由於此一措施
涉及憲法保障之一般人格權,在實施時必須遵循嚴格要件,並符合比例原則,爰於第
一項明定其實施要件,以防止重大法益受具體危害或為預防重大犯罪有必要者,且經
警察局長核准後,方得為之。
二、第二項明定資料蒐集之期間及限制。
三、蒐得之資料除為調查犯罪行為,而有保存之必要者外,應即銷毀之,爰於第三項予以
明定。
四、參考德國警察法前置草案第八條c及德國聯邦國境保護法第二十八條規定。

【問題釋疑】

 何謂﹁無秘密或合理隱私期待之行為或生活情形﹂?
答:

34
一、所謂﹁無秘密或合理隱私期待之行為或生活情形﹂,係指一個人對其行為或生活情
形,在主觀上,並無保持秘密或有隱私之期待,而在客觀上(即從一般社會觀念來
看)亦屬合理的。例如:一個人在公共電話亭打電話,不把門拉上,且講話時旁若無
人;此時,其電話中談論內容,即不得主張有秘密或合理隱私期待。又如,一個人
在家裏裸露身體,未將窗簾拉起來,且其房間玻璃又是透明的,正巧被其對面鄰居
看到,則其裸露行為,亦屬無秘密或合理的隱私期待可言。
二、美國法院有一著名案例∣垃圾案:美國加州警察去撿嫌犯放在院子垃圾桶裏面的東
西,天天去蒐集,結果有一天發現毒品分裝袋,警察就拿該分裝袋去化驗,結果有
毒品反應,即據以向法官聲請搜索票,後來被告律師主張警察翻閱院子裏的垃圾桶
是非法搜索,因為被告對垃圾桶有隱私期待。這個案子,加州最高法院認定是非法
搜索,不過被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推翻,因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認為放在院子內的垃圾
隨時可能被貓、狗咬出,根本不可能有秘密或合理的隱私期待。(參考臺灣高等法院
檢察署陳瑞仁檢察官於警政署舉辦「司法院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講習」之講授資料)

 可否進入私人住宅,運用錄影、錄音或其他科技工具,祕密蒐集特定人活動資料?
答:人民之住居自由係受憲法之明文保障,非依法不得隨便進入。本條係規定對特定人無
秘密或合理隱私期待之行為或生活情形,始得利用目視或其他科技工具(如錄影、錄
音等),對其進行靜態觀察或動態行蹤掌握等資料蒐集活動,故不容許進入私人住宅
裝設竊聽、錄影設備,以進行秘密蒐集資料活動。

 何謂「職業性」犯罪?
答:係指以職業之意思傾向,反覆實行同種行為之犯罪。另參照最高法院八十五年度台上
字第五一0號判例「刑法上所謂常業犯,係指反覆以同種類行為為目的之社會活動之

35
職業性犯罪而言,至於犯罪所得之多寡,是否恃此犯罪為惟一之謀生職業,則非所問,
縱令兼有其他職業,仍無礙於常業犯罪之成立」。

 何謂「習慣性」犯罪?
答:係指以習慣性之意思傾向,反覆實行同種行為之犯罪;其具有機會就犯之企圖、意圖
或不務正業等習性,以排除偶發、突然、一時間之犯罪態樣。例如一般所稱的「竊盜慣
犯」、「煙毒慣犯」等即是。

 何謂「集團性」犯罪?
答:係指以集體行動或分工方式,從事不法行為之犯罪態樣;其具有以眾暴寡之特性,必
須要有三人以上共同從事犯罪之事實,排除個別不法行為與偶發共犯。例如竊車犯罪
集團,其犯罪成員包括竊盜、贓物、偽造文書及走私等罪犯;另目前的信用卡盜刷案
件,亦多屬集團性之經濟犯罪。

 何謂「組織性」犯罪?
答:係指以組織型態從事犯罪而言;該犯罪組織內部結構階層化,並有嚴密之控制關係。
例如組織犯罪防制條例,所規範之犯罪即是;該條例所稱犯罪組織,依其第二條定義,
係指三人以上,有內部管理結構,以犯罪為宗旨或以其成員從事犯罪活動,具有集團
性、常習性及脅迫性或暴力性之組織。

 職業性、習慣性犯罪與刑法所規定之常業犯有何不同?
答:刑法所規定之「常業犯」指行為人意圖於一定期間內取得固定之收入來源,並以重覆
同種類之刑罰行為為之者,如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條常業竊盜罪、第三百三十一條常業

36
強盜罪、第三百四十條常業詐欺罪等,本條第一項第二款所列之職業性、習慣性犯罪
者,亦屬「常業犯」之犯罪態樣之一。

 連續犯、繼續犯與「習慣性犯罪」有何不同?
答:
一、「連續犯」係指有關數個獨立之犯罪行為,基於一個概括之犯意,反覆為之,而觸犯
構成要件相同之罪名者,在法律上擬制其為一罪,在裁判處罰上並規定得加重其刑
至二分之一。
二、「繼續犯」則指行為人之意思,足以決定行為所造成違法情狀之久暫的犯罪,並且立
法者之非價重點,在於行為人以其意思決定此一違法狀態之期間。如妨害居住自由
罪、擄人勒贖罪等。
三、「習慣性犯罪」係指以習慣之意思傾向,反覆實行同種行為之犯罪,其具有機會就犯
之企圖、意圖或不務正業等習性,以排除偶發、突然、一時間之犯罪態樣。例如一般所
稱的「竊盜慣犯」、「煙毒慣犯」等即是。
四、由以上定義可知,「習慣性犯罪」與「連續犯」及「繼續犯」有其區別。

 「以目視或科技工具,進行觀察及動態掌握等資料蒐集活動」,是否會與通訊保障及
監察法、刑法三百十五條之一規定產生競合?
答:
一、本條規定並不包含通訊監察,警察如須實施通訊監察自應依「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相
關規定辦理。
二、刑法第三百十五條之一窺視竊聽竊錄罪,以無故(即無正當理由)利用工具或設備
窺視、竊聽、竊錄他人非公開之活動、言論或談話,為構成要件;而依本條規定,為

37
秘密蒐集他人活動之相關資料,係有法律明定「為防止重大危害或重大犯罪必要」之
正當理由,而非無故為之,故不致構成刑法第三百十五條之一窺視竊聽竊錄罪。

 為何規定「觸犯最輕本刑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
答:本條規定對「為防止犯罪,認有必要...以目視或科技工具,進行觀察及動態掌握等
資料蒐集活動」宜審慎為之,故參考刑事訴訟法第七十六條第一項第四款規定限於重大
犯罪情形始得實施。

 相關立法例?
答:
一、德國警察法前置草案第八條c: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警察得對第八條 a 第一項第一款與第二項第一款所稱之人及
其接觸或隨行之人,依本條第二項所規定之方式蒐集資料。但以其具有必要性,並於
不危害任務達成之前提下,又無其他可行之方法蒐集資料時,方得為之,且其所採之
措施與欲查明事宜之重要性應合比例。
(一)為防止重大危害。
(二)為防制下列犯罪:
  1、有事實足以認為將發生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或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至第一百八十一
條a、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百四十四條、第二百六十條、第二百六十三條至第二百
六十五條、第二百六十六條或第三百二十四條至第三百三十條a所稱犯罪行為之虞
時。
  2、有事實足以認為將有職業性、習慣性或幫派所為犯罪行為之虞時。

38
背信、郵件、電信秘密之規定不受影響。除急迫危害外,所採措施應經機關首長或
經其授權之公務員下令行之。
依第一項之方式計有:
(一)長期監視。
(二)藉科技工具秘密執勤,特別是攝影與錄影及監聽或錄音(於錄音機上)。
(三)臥底(隱藏調查者)警察之勤務。
(四)由與警察合作而第三者所不知悉之其他人之勤務。
為防止個人身體、生命或自由,或重大之財物、財產價值之現實危害,必要時警察
得以第二項所稱之方式,在住宅內或住宅外(第十九條第一項第二款)蒐集個人資料。
除急迫危害外,以第二項第二款方式在住宅內或住宅外蒐集資料,僅得由法官下令行
之。但警察在屋內僅係為防止執勤個人身體或生命危害,而隨身攜帶科技工具而無錄
音(影)之勤務,不在此限。第二十條第一項之程序規定準用之。
藉裝置獨立之錄音(影)器械予以監視,對第一項所定以外之人之錄音(影),
應即銷毀之。
第一項與第三項所稱之措施結束後,在不危及措施目的下,應即通知當事人。
(被蒐集資料者)未錄製成個人資料或措施結束後已立即銷毀者,則不必通知。但因
蒐證所得之事實而開始刑事偵查程序時,第一段所稱之通知應不必履行。
二、德國聯邦國境保護法第二十八條:
國境保護局得在第七十條第二句規定下,且以其他方法無法或可能相當困難始足
以防止危害或預防犯罪時,得依第二項規定以特殊方法,蒐集下列情形之一之個人資
料:

39
(一)為防止國家之存在或安全,或個人身體、生命、自由,或維護公益所需重大價值之
物之危害時,蒐集第十七條或第十八條規定之責任人,或在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要件下所稱之人之資料。
(二)有事實足以認為,有人將從事常業性、習慣性、集團性或組織性犯罪時,基於預防
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重大犯罪。蒐集第二十一條第二項所稱之人之資料。
資料蒐集之特殊方法係指:
(一)實施持續超過二十四小時或逾越二日有計畫對人所為之監視(長期監視)。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以當事人無法知悉之方法所為科技工具之勤務:
1、攝影或錄影之製作。
2、非公開談話之監聽及錄音。
3、非屬國境保護局人員之勤務,且此人與國境保護局合作而不為第三者所知悉(線
民)。
依前項規定特殊方法之勤務,除緊急危害外,僅得由國境保護總局之首長或其代
理人下令為之。此指令有重大理由之陳述時應建檔,且期限最長為一個月。措施之延長
需有新指令。有前項第一款與第二款第二目之情形,措施延長之決定僅得由法官下令
為之。此由國境保護總局所在地之管轄法院為之;其程序準用非訟事件法之規定。
以第二項所稱方式所蒐得之資料,應即銷毀之。但以考量該資料對指令所依據之
目的,或刑事訴訟上追緝犯罪已無或不再必要時為限。
第二項第一款與第二款第二目所稱之措施結束後,在不危及措施目的或造成公共
安全之危害時,應即通知資料被蒐集者。但基於瞭解案情而對當事人進行刑事調查程
序,且因通知將危及調查目的時,得停止通知;此項決定由檢察署為之。

40
【運用線民】
第十二條  警察為防止危害或犯罪,認對公共安全、公共秩序或個人生命、身體、自由、名譽
或財產,將有危害行為,或有觸犯刑事法律之虞者,得遴選第三人秘密蒐集其相關
資料。
前項資料之蒐集,必要時得及於與蒐集對象接觸及隨行之人。
第一項所稱第三人,係指非警察人員而經警察遴選,志願與警察合作之人。經
遴選為第三人者,除得支給實際需要工作費用外,不給予任何名義及證明文件,
亦不具本法或其他法規賦予警察之職權。其從事秘密蒐集資料,不得有違反法規之
行為。
第三人之遴選、聯繫運用、訓練考核、資料評鑑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內
政部定之。

【說明】
一、警察預防犯罪或防制危害工作,運用第三人(俗稱「線民」)蒐集資料,乃各國通例,
我國實務上亦屢見不鮮。惟為符法治及警察任務之需要,運用第三人蒐集特定人相關
資料,應受法律保留原則之限制,爰參考德國警察法前置草案第八條c與德國聯邦國
境保護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將警察運用第三人之要件,於第一項予以明定。
二、運用第三人蒐集特定人相關資料,通常會對無關之關係人權益,產生一定程度之影響,
惟為避免影響不當擴大,爰參考德國警察法前置草案第八條c規定,於第二項明定其
措施僅得及於蒐集對象接觸及隨行之人。
三、運用第三人與警察合作蒐集資料,必須以該第三人自願合作為基礎,而該第三人因其
非為警察人員,自不宜給予任何名義及證明文件,更不得賦予可得干預人民權益之職

41
權,從而該第三人從事資料蒐集工作,亦不得違反法規,爰於第三項予以明定。
四、為審慎篩選第三人,加強聯繫運用,並有效考核,爰於第四項明定由內政部訂定辦法
規範之。

【問題釋疑】
 目前警察機關對於第三人(線民)的運用有何規範?
答:
一、依﹁警察偵查犯罪規範﹂第二章第一節及﹁警察機關獎勵民眾提供犯罪線索協助破
案實施要點﹂等規定辦理。
二、有關第三人(線民)之遴選、聯繫運用、訓練考核、資料評鑑及其他應遵行事項,內政
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將依本條第四項之授權,訂定辦法規範之。

 有關警察「臥底辦案」,為何不在本法加以規範,予以法制化?
答:
一、我國限於地狹人多,資訊便捷,對於身分之保密不易,且「臥底辦案」涉及警察身分
之轉換,以及其權利、義務、安全保障等諸多法律關係,並非本法所能完全涵蓋。
二、有關「臥底辦案」法制化問題,法務部已研擬「臥底偵查法」草案,予以專法規範。

 警察運用第三人(線民)蒐集資料,如侵害他人權益,有無連帶責任?
答:第三人(線民)之運用僅在蒐集資料,並未從事實際偵查犯罪工作,且其從事祕密蒐集
資料工作,不得有違反法規之行為,如其侵害他人權益者,應自負其責,警察無連帶
責任。

42
 警察機關與第三人(線民)之間,究屬何種法律關係?
答:第三人(線民)係指一個身處於相關環境以及犯罪組織的關係下,在某些程度上可得到
這些資料資訊的人,故線民不同於其他人力資源,必須在警察機關之控制或指導下才
可提供消息。另外,第三人(線民)之運用僅在蒐集資料,並未實際從事偵查犯罪工作,
且其從事秘密蒐集資料工作,不得有違反法規行為,如其侵害他人權益者,應自負其
責。參酌刑事訴訟法規定,第三人(線民)亦可能成為刑事案件中之「告發人」或「證人」。

 相關立法例?
答:德國警察法前置草案第八條c與德國聯邦國境保護法第二十八條規定(詳如前條)。

【運用線民之程序】
第十三條  警察依前條規定遴選第三人秘密蒐集特定人相關資料,應敘明原因事實,經該
管警察局長或警察分局長核准後實施。
蒐集工作結束後,警察應與第三人終止合作關係。但新發生前條第一項原因事
實,而有繼續進行蒐集必要且經核准者,得繼續合作關係。
依前條第一項所蒐集關於涉案對象及待查事實之資料,如於相關法律程序中
作為證據使用時,應依相關訴訟法之規定。該第三人為證人者,適用關於證人保護
法之規定。

【說明】
一、運用第三人蒐集特定人相關資料,既屬干預人民權益之措施,是以其執行程序,不宜
由警察任意為之,而應有所制約,爰參考德國警察法前置草案第八條c規定,於第一
項明定警察局長或警察分局長始有核准權。

43
二、運用第三人秘密蒐集資料,應以特定人為對象,並以個案為原則,是以,應於個案工
作結束後,即予終止,爰於第二項予以明定。
三、第三人係以秘密方式蒐集資料,其獲得資料可否作為證據使用,易滋生爭議,宜予明
文規定。又第三人事後可能成為證人,因而有檢肅流氓條例、組織犯罪防制條例、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等法律上證人舉證及證據調查之適用,若因此曝光,可能造成其個人生
命、身體之危害,亦不能不予保護,爰於第三項明定其獲得資料之證據能力及其為證
人時之保護規定。
註:對於第三人(俗稱「線民」)所蒐集關於涉案對象及待查事實之資料,如於相關法律
程序中作為證據使用時,法務部原建議「應依刑事訴訟法」之規定,惟立法委員邱太
三認為相關法律程序,並不限於刑事訴訟程序,亦有民事及行政訴訟程序之適用,
爰經協商後修正為「應依相關訴訟法」之規定。

【問題釋疑】
 運用第三人(線民),須經「該管警察局長或警察分局長」核准後實施,專業警察機
關可否比照辦理?
答:本條之立法原意,係考量地區警察局運用第三人(線民)之情形較為普遍,爰明文規定
須經「該管警察局長或警察分局長」核准後實施。至專業警察機關如有符合本法第十二
條所定運用第三人(線民)之要件,比照地區警察局核准層級辦理,尚不致違背立法原
意。

 相關立法例?
答:德國警察法前置草案第八條c規定(詳如第十一條)。

44
【通知到場】
第十四條 警察對於下列各款之人,得以口頭或書面敘明事由,通知其到場:
一、有事實足認其能提供警察完成防止具體危害任務之必要資料者。
二、有事實足認為防止具體危害,而有對其執行非侵入性鑑識措施之必要者。
依前項通知到場者,應即時調查或執行鑑識措施。
【說明】
一、警察為防止具體危害,對於能提供警察完成防止具體危害任務之必要資料或有對其執
行非侵入性鑑識措施之必要者,有通知其到場以便調查,或者進行鑑識措施之必要,
爰於第一項明定其相關要件及程序。同項第二款所稱「非侵入性鑑識措施」,係指對身
體外部採行之鑑識措施,諸如量身高體重、照相、錄音、錄影或採取指紋、掌紋等。
二、依前項通知到場之人,不宜令其長久受拘束,爰於第二項明定應即時為調查或執行鑑
識措施。
【問題釋疑】
 ﹁通知到場﹂是否任何警察均可為之?是否具有強制力?
答:
一、依本法第二條第三項說明意旨「警察行使職權,涉及人民自由權利者,必須由具有
相當層級之警察長官核准後方得為之」。因此,如有符合本條規定得通知人民到場
之情形時,原則上應報經警察機關主管長官(地區警察分局長或其相當職務以上長
官)核准後實施。
二、因本條並無「得使用強制力」之明文,故依本條規定通知到場者,尚不得使用強制力。
 通知書之格式?
答:
一、本條之通知僅規定敘明事由,且得以口頭或書面為之,並未嚴格要求一定的要式記載

45
因此只要敘明事由及到場之時間、地點為已足;惟如以口頭通知,宜有書面紀錄
(例如電話紀錄),以明權責。
二、又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九條規定「行政機關基於調查事實及證據之必要,得以書面通知
相關之人陳述意見。通知書中應記載詢問目的、時間、地點、得否委託他人到場及不
到場所生之效果。」,亦可為參照。
三、法務部依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於九十年三月十五日以法律決字第0001
35號函發「行政機關基於調查事實及證據通知相關之人陳述意見通知書」格式如后:
( 機 關 全 銜 ) 調 查 事 實 及 證 據 通 知 陳 述 意 見 書
姓 名
受 通 知 人身分證統一編號
地 址

案 由

詢問目的

時 間 年 月 日 時 分
地 點
一、受通知人得(否)委託他人到場,如委託他人到場請附委任書。
附 記 二、如不到場者,則‥‥‥(發通知者依規定自行填載)

46
(機關條戳)
中華民國 年 月 日

註:受通知人如為法人、團體或外國人時,姓名欄應記明名稱及代表人或管理人;身分證統一編號
欄應記明立案證號或護照號碼;地址欄應記明事務所或營業所。
 相關立法例?
答:德國聯邦國境保護法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人,國境保護局得以書面或口頭傳喚之:
一、有事實足以認為該人能提供與該局達成某特定任務有關之供述。
二、為執行鑑識措施所必要者。
傳喚得告知理由。決定傳喚時間時,應顧及被傳喚人之職業及其他生活關係。
有下列情形之一,被傳喚人無足夠理由而未應傳喚者,得強制執行之:
一、該供述對防止某人自由、生命、身體等危害有必要者。
二、為執行鑑識措施所必要者。
對被傳喚為證人或鑑定人之損害賠償,準用證人與鑑定人損害賠償法。

【治安顧慮人口查訪】
第十五條 警察為維護社會治安,並防制下列治安顧慮人口再犯,得定期實施查訪:
一、曾犯殺人、強盜、搶奪、常業竊盜、放火、性侵害、恐嚇取財、擄人勒贖、組織犯罪
之罪,經執行完畢或假釋出獄者。
二、受毒品戒治人或曾犯製造、運輸、販賣、持有毒品或槍砲彈藥之罪,經執行完畢

47
或假釋出獄者。
三、經列入輔導或感訓處分執行完畢之流氓。
前項查訪期間,以刑執行完畢、感訓處分執行完畢、流氓輔導期滿或假釋出獄
後三年內為限。但假釋經撤銷者,其假釋期間不列入計算。
治安顧慮人口查訪項目、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說明】
一、依據統計分析,目前社會上大部分之犯罪,係由少數職業慣犯所為,尤其影響民心至
深且鉅之竊盜、強盜、搶奪、性侵害及毒品等犯罪,絕大多數均為累犯所為,造成社會
動盪不安,基於維護治安及使社會大眾有免於恐懼之自由,爰於第一項明定警察對於
社區危害較大之治安顧慮人口,得定期實施查訪,以防制其再犯。
二、第二項明定查訪期間限制,以利更生輔導。
三、第三項明定治安顧慮人口查訪項目、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由內政部另訂辦法規範
之,以資周延。
註:本條係立法委員周慧瑛等於九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本法第二次審查會時之提案,其原
提案條文如下:
警察為維護社會治安,並防制下列治安顧慮人口再犯,得定期進入其住居所實施
查訪:
一、曾犯殺人、強盜、搶奪、性侵害、恐嚇、擄人勒贖、槍械、走私、組織犯罪之罪,經執行
完畢或假釋出獄者。
二、有犯竊盜罪之習慣或以犯竊盜罪為常業者。
三、受毒品戒治人或曾犯製造、運輸、販賣、持有毒品之罪,經執行完畢或假釋出獄者。
四、經列入輔導或感訓處分執行完畢之流氓。

48
五、曾受刑事或保護處分執行完畢之少年。
六、其他報經內政部警政署核定有治安顧慮者。
對於前項查訪,得依法執行。

【問題釋疑】
 犯過罪,服過刑的民眾,警察能否到其家裡查訪?
答:對於曾犯殺人、強盜、毒品、槍砲等重大犯罪者,以及流氓,警察可以到其住所實施查
訪,但以刑執行完畢、感訓處分執行完畢、流氓輔導期滿或假釋出獄後三年內為限。

 警察對治安顧慮人口定期實施查訪,是否有「標籤化」的疑慮及有違更生保護原則?
答:
一、依據犯罪資料統計分析,目前社會上大部分之犯罪,係由少數職業慣犯所為,尤其
影響民心至深且鉅之竊盜、強盜、搶奪、性侵害及毒品等犯罪,絕大多數均為累犯所
為,造成社會動盪不安,基於維護治安及使社會大眾有免於恐懼之自由,本法案於
立法院審議時,委員主動連署提案,於本法明定警察對於社區危害較大之治安顧慮
人口,得定期實施查訪,以防制其再犯。
二、本法對前述查訪期間,以刑執行完畢、感訓處分執行完畢、流氓輔導期滿或假釋出獄
後三年內為限(但假釋經撤銷者,其假釋期間不列入計算)。對查訪期間有明確之
限制,以利更生輔導。況且內政部將依本法之授權另訂辦法,明確規範治安顧慮人
口查訪項目、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以資周延。
三、本法於立法之際,多數女性立委甚為關切,認為應明文規定「對婦女及善良百姓有
侵犯顧慮治安人口的查訪工作」,以確保婦女及多數善良同胞生命、財產的安全。

49
【資料傳遞】
第十六條 警察於其行使職權之目的範圍內必要時,得依其他機關之請求,傳遞與個人有
關之資料。其他機關亦得依警察之請求,傳遞其保存與個人有關之資料。
前項機關對其傳遞個人資料之正確性,應負責任。

【說明】
一、資料之傳遞係資料蒐集後處理之一環,為避免重複蒐集與節省人力、物力等,爰於第
一項明定警察與其他機關間,得依對方之請求,互為傳遞相關之個人資料。
二、資料之正確性,影響人民權益,爰於第二項明定傳遞機關,對其傳遞資料之正確性,
應負維護責任。
三、參考德國警察法選擇草案第三十八條至第四十條規定。

【問題釋疑】
 依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十八條規定「監察通訊所得資料,不得提供與其他機關
(構)、團體或個人」,本條文是否會與上開法律規定發生牴觸?
答:本條係規範警察依本法規定所蒐集個人資料之傳遞對象,至警察以「監察通訊」方式
所蒐集之資料,當依通訊保障及監察法規定辦理。此外,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十八條
但書亦規定「符合第五條(犯罪監察)或第七條(國家安全情報監察)之監察目的或
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故兩者尚不致發生牴觸。

 警察得將所蒐集之資料傳遞予其他機關的情形為何?
答:目前蒐集之各項資料傳遞可分警察機關與非警察機關兩部分:

50
一、各警察機關部分:每月、每半年、每年定期或不定期提供失竊車輛等各類統計分析及
資料報表,作為辦案參考。
二、非警察機關部分,配合其業務需求,提供國人入出境作業等資料:
(一)國人入出境作業資料:提供各戶政事務所、區公所、法院、地檢署、高檢署、法務
部調查局、國稅局、中華電信及交通部觀光局等機關。
(二)外僑入出境作業資料:提供各戶政事務所、區公所、法院、地檢署、高檢署、法務
部調查局、國稅局、中華電信及交通部觀光局等機關。
(三)居留外僑動態管理資料:提供勞委會。
(四)刑案資料:提供法務部資訊處。
(五)查捕逃犯資料:提供法務部資訊處。
(六)遺失身分證資料:提供戶役政資訊系統運用。
(七)查尋人口資料:提供戶役政資訊系統、老人資料管理中心及童少資料管理中心等
機關。
(八)輟學學生資料:提供教育部。
三、警察對依本法規定所蒐集資料之傳遞,應與蒐集之特定目的相符、為避免重複蒐集
與節省人力,得予傳遞運用,例如蒐集之資料因發現犯罪嫌疑,移送檢察機關偵辦
等。

 相關立法例?
答:本條係參照德國警察法選擇草案第三十八條至第四十條規定
一、第三十八條:
為達成警察任務,警察機關間得互相傳遞與個人有關之資料。

51
二、第三十九條:
為達成警察任務有必要時,警察得傳遞資料予其他機關或第三人。
其他機關在其權限範圍內,運用警察所傳遞之資料,對該資料之正確性自行負責。
三、第四十條:
為完成警察任務,或傳遞資料單位權限內之任務有必要者,其他機關得將與個人有
關資料傳遞予警察。
該與個人有關之資料中有職業或特別職務秘密,(聯邦資料保護法第四十五條第二
句第一款,第三句)且獲得該資料之傳遞機關,在義務人行使職業或職務義務時,
有保密之責,若警察機關所欲完成之目的與傳遞機關獲得該資料之目的相同時,該
資料傳遞予警察方為合法。

【資料利用】
第十七條 警察對於依本法規定所蒐集資料之利用,應於法令職掌之必要範圍內為之,並
須與蒐集之特定目的相符。但法律有特別規定者,不在此限。

【說明】
一、資料之運用受到「目的拘束」原則之拘束。因此,警察對蒐集所得資料之運用,應於法
令職掌必要範圍內為之,並與蒐集之特定目的相符。但法律有特別規定者,不在此限。
二、本條所稱「法令」,係指法律及依法律授權之「法規命令」。
三、參考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第八條規定。

【問題釋疑】
 本法有關「資料處理」條文與其他法律之關係如何?

52
答:
一、查現行電腦處理個人資枓保護法及其施行細則已有明文規範個人資料之處理;本法亦
明定警察得蒐集資料並加以利用。而依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二條規定「個人資料
之保護,依本法之規定,但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依其規定」。
二、按上揭規定,二者係屬補充適用之關係。故警察行使職權有關蒐集資料並加以運用、傳
遞等,應依本法所規定為之,本法未規定者,自應適用電腦處理個人資枓保護法等法
律規定辦理。

 本條但書所指「法律有特別規定」為何?
答:係指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第八條但書規定,其條文如下:
公務機關對個人資料之利用,應於法令職掌必要範圍內為之,並與蒐集之特定目的相
符。但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得為特定目的外之利用:
一、法令明文規定者。
二、有正當理由而僅供內部使用者。
三、為維護國家安全者。
四、為增進公共利益者。
五、為免除當事人之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上之急迫危險者。
六、為防止他人權益之重大危害而有必要者。
七、為學術研究而有必要且無害於當事人之重大利益者。
八、有利於當事人權益者。
九、當事人書面同意者。

53
【資料之註銷或銷毀】
第十八條 警察依法取得之資料對警察之完成任務不再有幫助者,應予以註銷或銷毀。但
資料之註銷或銷毀將危及被蒐集對象值得保護之利益者,不在此限。
應註銷或銷毀之資料,不得傳遞,亦不得為不利於被蒐集對象之利用。
除法律另有特別規定者外,所蒐集之資料,至遲應於資料製作完成時起五年
內註銷或銷毀之。

【說明】
一、基於個人資料保護之精神,爰於第一項與第二項明定資料註銷或銷毀之要件及其限制
事項,以維護人民權益。
二、第三項明定資料註銷或銷毀之期限及例外規定。
三、參考德國警察法選擇草案第四十二條至第四十四條規定。

【問題釋疑】
 資料之「註銷」與「銷毀」有何區別?
答:
一、「註銷」一詞,就文義及現行立法例上的意義而言,係指有權機關對於以書面表示之
資格、決議、權利及證照等,使之失其效力。本條所謂資料之「註銷」,係指將警察蒐
集之個人資料,自登記(列管)簿冊或電腦檔案中註記移除;其意義如同少年事件處
理法第八十三條之一規定,對於少年前科紀錄及有關資料之「塗銷」,而與上述情
形有別。
二、「銷毀」一詞,係指將警察蒐集之個人資料,完全消除或毀滅而言。參照機關檔案保
存年限及銷毀辦法第十二條規定,檔案銷毀之方法如下:

54
(一) 化為碎紙或溶為紙漿。
(二) 焚化。
(三) 擊碎至檔案內容無法辨識。
(四) 化為粉末。
(五) 消磁。
(六) 消除電子檔或重新格式化。
(七) 其他足以完全消除或毀滅檔案內容之方法。

 本條第一項但書所稱「被蒐集對象值得保護之利益」究何所指?
答:所謂「被蒐集對象值得保護之利益」,係指資料之註銷或銷毀,將涉及被蒐集對象個人
權利及法律上之利益主張等情形而言。

 本條第三項規定「除法律另有特別規定者外,所蒐集之資料,至遲應於資料製作完成
時起五年內註銷或銷毀之」,上開規定所稱之「法律」、「所蒐集之資料」究何所指?
答:本條第三項所稱之「法律」,包括本法第九條至第十一條有關資料銷毀之規定及其他法
律如檔案法、家庭暴力防治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及少年事件處理法等有關資料處理之
特別規定。至於「所蒐集之資料」,係指警察依法蒐集有關個人之各項資料。

 相關立法例?
答:德國警察法選擇草案第四十二條至第四十四條:
一、第四十二條:資料註銷、禁止使用
有下列情形之一,與個人有關之資料應註銷之:
(一) 非法儲存者。

55
(二) 該資料對儲存機關完成其權限下之任務不再有幫助,且無理由認為,因資料
之註銷會傷及闢係人值得保護之利益。
所註銷與個人有關之資料,不得用為不利於關係人之評鑑。該資料尤不准傳遞。
二、第四十三條:鑑識措施所獲資料之註銷
除第四十二規規定外,有下列情形之一,因鑑識所獲資料應註銷之:
(一) 資料係依第十五條蒐集,身分一經確定。
(二) 資料係依第十六條第二項蒐集,從事重大犯行之危害一經消失。
若危害不繼續存在,因鑑識措施所蒐集資料,至遲應在資料蒐集後五年內註銷之。
三、第四十四條: 經活動監視所獲資料之註銷
與活動有關之犯行嫌疑未移送偵訊,經活動監視所獲資料不得利用,該資料至遲在活
動結束後一週內應即註銷。
縱活動中有犯罪嫌疑存在,經監視所蒐得之資料不為刑事偵察所採用,應立即註銷之
經監視所獲資料僅為查證身分,身分確定後應註銷之。
經監視有資料被蒐集儲存於警察機關之人且有其住址者,至遲應於活動結束後六個
月內,將資料儲存狀況通知該人。

第三章 即時強制
【管束】
第十九條  警察對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為管束:
一、瘋狂或酒醉,非管束不能救護其生命、身體之危險,或預防他人生命、身體之危
險。

56
二、意圖自殺,非管束不能救護其生命。
三、暴行或鬥毆,非管束不能預防其傷害。
四、其他認為必須救護或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非管束不能救護或不能預防危害。
警察為前項管束,應於危險或危害結束時終止管束,管束時間最長不得逾二
十四小時;並應即時以適當方法通知或交由其家屬或其他關係人,或適當之機關
(構)或人員保護。
警察依第一項規定為管束時,得檢查受管束人之身體及所攜帶之物。

【說明】
一、警察為防止危害,對特定人有管束其自由之必要,爰參酌行政執行法第三十七條及配
合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五條有關酒醉駕駛之規定,於第一項及第二項前段,
明定其實施管束之相關要件及時間限制。
二、第一項第四款概括規定,包括基於保護逃學或逃家之兒童或少年之安全,於警察尋獲
時,必要時亦得為保護性管束。
三、第二項後段明定警察實施管束時,應即時以適當方法通知或交由受管束人家屬或其他
關係人,或適當之機關(構)或人員保護,俾符實務需要。
四、為達管束目的及保護受管束人之安全,避免危害之發生,爰於第三項明定警察得檢查
受管束人身體及所攜帶之物。

【問題釋疑】
 執行管束之程序及應注意事項?
答:
一、警察人員依本條規定執行對於人之管束時,應即將管束原因及概略經過報告主管長

57
官,並應儘速將管束原因,告知本人及其配偶、法定代理人、指定之親友或其他適當
之機關(構);如有不能告知之情形(諸如受管束人意識不清、身分不明或適值深
夜而聯絡不到適當之機關、構等),亦應於工作紀錄簿或相關書面文件記錄,以明
責任。(行政執行法施行細則第三十五條參照)
二、對於人之管束,應注意其身體及名譽,如以強制力實施者,亦不得逾越必要之程度。
(行政執行法施行細則第三十六條參照)

 本條第二項所稱「適當之機關(構)或人員」,究何所指?
答:例如警察執行勤務中,查獲中輟學生、逃學(家)或涉及性交易之兒童、青少年,則應
通知社政、教育機關(構)或社工人員予以保護。

 本法即時強制與行政執行法之適用關係為何?
答:
一、行政執行法第一條:「行政執行,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
定。」係將該法定位為基本法,於該法作一般性規定,若在該法中無規定者,才適用
其他法律,故未來行政機關遇有行政強制執行事務時,如該法及其他法律均有規定,
且其規定「不同」時,則應優先適用該法(行政執行法)之規定。如二者規定均相同
時,則適用任何一種,其結果均無差異。
二、本法為警察行使職權之基本規範,明定警察行使職權之一般性規定,警察行使職權
應依本法之規定,本法中無規定而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者,則適用各該法律之規定。
三、本法第三章所規定即時強制部分,雖與行政執行法第四章即時強制有重複規定情形,
惟因不論適用任何一種,其結果均無差異,尚不致發生適用問題,僅屬重複立法情
形而已;至於行政執行法未規定而本法有特別規定部分,因行政執行法第一條後段

58
已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對於行政執行法未規定部
分,並未排除適用其他法律之特別規定,則本章有關即時強制之不同規定部分,可
以認係行政執行法之補充規定而加以適用,將不致發生法律適用問題。

 本法「即時強制」部分條文,大都仿行政執行法規定,且內容幾近相同,何以重複規
定?
答:本章部分條文係仿行政執行法即時強制章條文,於本法審議階段,曾有部分機關代表及
學者質疑有無重複立法的必要。因行政機關一般具強制性之公權力措施,大都為警察在
執行,且先進民主國家亦不乏將「即時強制」規範於警察法之立法例(例如德國聯邦與
各邦統一警察法標準草案、日本警察官職務執行法、韓國警察官職務執行法等),為完
備警察職權法制,爰將行政執行法有關「即時強制」部分,納入本法並針對警察特性予
以補充增列部分相關條文。

 參考法令?
答:
一、行政執行法第三十七條:
對於人之管束,以合於下列情形之一者為限:
(一)瘋狂或酗酒泥醉,非管束不能救護其生命、身體之危險,及預防他人生命、身體
之危險者。
(二)意圖自殺,非管束不能救護其生命者。
(三)暴行或鬥毆,非管束不能預防其傷害者。
(四)其他認為必須救護或有害公共安全之虞,非管束不能救護或不能預防危害者。

59
前項管束,不得逾二十四小時。
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五條:
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經測試檢定有左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一萬五千元以上
六萬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禁止其駕駛及吊扣其駕駛執照一年。因而肇事致人受傷者,
並吊扣其駕駛執照二年;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並不得再考領:
(一)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準。
(二)吸食毒品、迷幻藥、麻醉藥品及其相類似之管制藥品。
汽車駕駛人經依前項規定吊扣駕駛執照,並於吊扣期間再有前項情形者,處新臺
幣六萬元罰鍰,並吊銷其駕駛執照;如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並
不得再考領。
汽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第一項測試之檢定者,處新臺幣六萬元罰鍰,並吊銷其駕駛
執照;如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並不得再考領。
汽車駕駛人肇事拒絕接受或肇事無法實施第一項測試之檢定者,應由交通勤務警
察或依法令執行交通稽查任務人員,將其強制移由受委託醫療或檢驗機構對其實施血
液或其他檢體之採樣及測試檢定。
汽車所有人,明知汽車駕駛人有第一項各款情形,而不予禁止駕駛者,並吊扣其
汽車牌照三個月。

【使用警銬或其他經核定之戒具】
第二十條 警察依法留置、管束人民,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於必要時,得對其使用警銬或
其他經核定之戒具:

60
一、抗拒留置、管束措施時。
二、攻擊警察或他人,毀損執行人員或他人物品,或有攻擊、毀損行為之虞時。
三、自殺、自傷或有自殺、自傷之虞時。
警察對人民實施查證身分或其他詢問,不得依管束之規定,令其供述。

【說明】
一、警察依法留置、管束人民,於必要時,得對其使用警銬或其他經核定之戒具(如腳鐐
等),因其攸關人民自由權利,應受法律保留原則之限制,爰參考德國警察法標準草
案第四十條規定,於第一項予以明定。
二、第一項所稱「依法留置」之情形,係指警察依有關法律,如檢肅流氓條例、社會秩序維
護法等規定,對相關行為人所為之留置。
三、警察對於人民實施查證身分或作其他詢問,相對人應有供述之自由,警察不得強制為
之,自不得以管束之手段令其供述,爰參考德國警察法標準草案第三十三條第二項規
定,於第二項予以明定。
註:本條第二項係立法院審議時,立法委員提議增列,惟就立法體例而言,似移列於第二
章身分查證或第十九條之管束條文,較為妥適。

【問題釋疑】
 民眾如果喝醉酒或意圖自殺,甚至出現暴力行為,或是逃學蹺家學童被警方尋獲後,
警察可否限制其自由?甚至戴上手銬?
答:警察依本法第十九條規定,可對上述民眾進行「管束」,但時間不得逾廿四小時,並應
即時通知其家屬或其他關係人,而民眾在依法管束或留置期間,如有本條第一項規定
情形,警察可施以警銬或戒具,但如只是查證身分,不得對民眾上警銬。

61
 本條第一項所稱「其他經核定之戒具」包括那些?
答:依據監獄行刑法第二十二條第二項規定,戒具以腳鐐、手梏、聯鎖、捕繩四種為限。

 相關立法例?
答:德國警察法標準草案第三十三條:直接強制
當實施其他強制處分窒礙難行,或施行將無結果,或不合目的時,警察得行使直接強
制處分。直接強制處分之方式及方法適用第三十五條以下各條之規定。
不得以直接強制要求意見表達。

【危險物品之扣留】
第二十一條 警察對軍器、凶器或其他危險物品,為預防危害之必要,得扣留之。

【說明】
一、明定警察基於預防危害及保護社會安全之需要,於行使職權時,發現危險物品得扣留
之。
二、參考行政執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項規定。

【問題釋疑】

 軍器、凶器或其他危險物品之範圍?
答:軍器,係指軍方各種制式武器;凶器,泛指對人民生命、身體構成傷害,或對社會安
全秩序造成危害之器械,例如槍砲彈藥及公告查禁之刀械;至於其他危險物品,則指

62
軍器、凶器以外,對社會公共安全構成危害之物品,諸如社會秩序維護法規定之查禁
物及其他法令所規定之違禁物品。

 參考法令?
答:行政執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項:軍器、凶器及其他危險物,為預防危害之必要,得扣
留之。

【扣留物之保管】
第二十二條  警察對於依法扣留之物,應簽發扣留物清單,載明扣留之時間、處所、扣留物
之名目及其他必要之事項,交付該物之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依情況無法交
付清單時,應製作紀錄,並敘明理由附卷。
依法扣留之物,應加封緘或其他標示妥善保管。因物之特性不適於由警察保
管者,得委託其他機關或私人保管之,並通知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必要時,
得以處分之相對人為保管人。
前項扣留之物,除依法應沒收、沒入、毀棄或應變價發還者外,期間不得逾
三十日;扣留原因未消失時,得延長之,其延長期間不得逾二個月。

【說明】
一、第一項明定警察依法扣留時,應簽發扣留物清單,交其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依
情況無法交付清單時,則參照行政程序法第七十六條有關送達證書收領人拒絕或不能
簽名或蓋章時之處理方式,以「製作紀錄敘明理由附卷」方式處理。
二、第二項明定對依法扣留之物保管之程序,若因物之性質特殊不適合由警察保管者,得
委託其他機關或私人保管之,必要時得以處分之相對人為保管人,以符合警察實務需

63
要。
三、第三項係參照行政執行法第三十八條第二項規定,明定依法扣留之物之扣留期間與其
延長扣留之要件及期間。

【問題釋疑】
 行政程序法第七十六條如何規定?
答:行政程序法第七十六條:
送達人因證明之必要,得製作送達證書,記載下列事項並簽名︰
一、交送達之機關。
二、應受送達人。
三、應送達文書之名稱。
四、送達處所、日期及時間。
五、送達方法。
除電子傳達方式之送達外,送達證書應由收領人簽名或蓋章;如拒絕或不能簽名或蓋
章者,送達人應記明其事由。
送達證書,應提出於行政機關附卷。

 參考法令?
答:行政執行法第三十八第二項:
扣留之物,除依法應沒收、沒入、毀棄或應變價發還者外,其扣留期間不得逾三十日。
但扣留之原因未消失時,得延長之,延長期間不得逾兩個月。

64
【扣留物之變賣與銷毀】
第二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扣留之物得予變賣:
一、有腐壞或價值重大減損之虞。
二、保管、照料或持有所費過鉅或有其困難。
三、扣留期間逾六個月,無法返還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且不再合於扣留之
要件。
四、經通知三個月內領取,且註明未於期限內領取,將予變賣,而所有人、持有
人或保管人未於期限內領取。
前項之物變賣前,應將變賣之程序、時間及地點通知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
人。但情況急迫者,不在此限。
物之變賣,採公開方式行之。因物之性質認難以賣出,或估計變賣之費用超
出變賣所得時,得不經公開方式逕行處置之。第一項第三款、第四款之物,於六
個月內未賣出者,歸屬各該級政府所有,並得將該物提供公益目的使用;其屬
第一項第四款之物者,應將處理情形通知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
扣留之物因腐壞、腐敗等理由而不能變賣者,得予銷毀之。
第二項通知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說明】
一、所謂變賣,係指將扣留之物,不經拍賣程序,而以相當價格賣出,其為動產換價之例
外方法,須有法定原因始得為之,爰於第一項明定扣留之物變賣之要件。
二、第二項及第三項明定扣留之物變賣之程序。
三、為解決警察實務單位對扣留之物保管及處理之困擾,爰於第三項明定對於扣留之物,

65
因其性質認難以賣出,或因估計變賣之費用超出變賣所得等原因時,得不經公開方式
逕行處置之;扣留之物未賣出者,其所有權歸屬依法執行扣留之警察機關所屬政府所
有,並得將該物提供公益目的使用。
四、第四項明定扣留之物銷毀之要件。
五、第五項明定扣留之物銷毀,準用第二項有關變賣通知之規定。
六、參考強制執行法第六十條、行政執行法第三十八條第二項、第三項及民法第八百零七條
規定。

【問題釋疑】
 本條所稱扣留之物有腐壞或價值重大減損之情形為何?
答:例如依法扣留之車輛,當事人逾期未領取而有銹蝕損壞之情形等。

 參考法令?
答:
一、強制執行法第六十條:
查封物應公開拍賣之。但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執行法院得不經拍賣程序,將查封
物變賣之:
(一)債權人及債務人聲請或對於查封物之價格為協議者。
(二)有易於腐壞之性質者。
(三)有減少價值之虞者。
(四)為金銀物品或有市價之物品者。
(五)保管困難或需費過鉅者。
第七十一條之規定,於前項變賣準用之。

66
二、行政執行法第三十八條:
軍器、凶器及其他危險物,為預防危害之必要,得扣留之。
扣留之物,除依法應沒收、沒入、毀棄或應變價發還者外,其扣留期間不得逾三
十日。但扣留之原因未消失時,得延長之,延長期間不得逾兩個月。
扣留之物無繼續扣留必要者,應即發還;於一年內無人領取或無法發還者,其
所有權歸屬國庫;其應變價發還者,亦同。
三、民法第八百零七條:
遺失物拾得後六個月內所有人未認領者,警署或自治機關應將其物或其拍賣所
得之價金,交與拾得人歸其所有。

【扣留物或其變賣價金之返還】
第二十四條  扣留之物無繼續扣留之必要者,應將該物返還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所
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不明時,得返還其他能證明對該物有權利之人。
扣留及保管費用,由物之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負擔。扣留之物返還時,
得收取扣留及保管費用。
物經變賣後,於扣除扣留費、保管費、變賣費及其他必要費用後,應返還其
價金與第一項之人。第一項之人不明時,經公告一年期滿無人申請發還者,繳交
各該級政府之公庫。

【說明】

67
一、第一項明定扣留之物返還之要件及程序。
二、第二項明定扣留之物返還時,得向物之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收取因執行扣留時所
支出之費用及保管費用。
三、第三項明定扣留之物變賣後,其價金返還之程序及期限。
四、參考行政執行法第三十八條第三項及德國警察法標準草案第二十四條規定。

【問題釋疑】
 相關立法例?
答:德國警察法標準草案第二十四條:
扣押之要件一經消失,應即將該物返還予物被扣押之人,若物不可能返還前述之
人,得返還任一能證明其對該物有權之人。因物之返還將構成新的扣押要件,不得返
還該物。
物已變賣則返還其價金,若所有權人不存在或無法查明,其價金依民法規定提存。
物變賣三年後,其價金返還請求權消滅。
扣押及保管費用,由第四條、第五條之有責任人負擔,有責任人係多數時,為共
同債務人。返還之同時得附收保管費用,物拍賣之費用可由價金抽取,費用可依行政
強制程序徵收。
民法第九百八十三條之規定不受影響。

 參考法令?
答:行政執行法第三十八條第三項(同前條)。

68
【物之使用、處置或限制其使用】
第二十五條 警察遇有天災、事變或交通上或公共安全上有危害情形,非使用或處置人民
之土地、住宅、建築物、物品或限制其使用,不能達防護之目的時,得使用、處置
或限制其使用。

【說明】
一、警察對於因天災、事變或交通上或公共安全上之危害情形而威脅人民生命、身體、財產
安全時,必須採取必要之措施,以維護社會公益,爰仿行政執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
予以明定。
二、參考災害防救法第三十條及第三十一條規定。

【問題釋疑】
 參考法令?
答:
一、行政執行法第三十九條:
遇有天災、事變或交通上、衛生上或公共安全上有危害情形,非使用或處置其土
地、住宅、建築物、物品或限制其使用,不能達防護之目的時,得使用、處置或限制其
使用。
二、災害防救法第三十條:
民眾發現災害或有發生災害之虞時,應即主動通報消防或警察單位、村(里)長
或村(里)幹事。
前項之受理單位或人員接受災情通報後,應迅速採取必要之措施。

69
各級政府及公共事業發現、獲知災害或有發生災害之虞時,應主動蒐集、傳達相
關災情並迅速採取必要之處置。
三、災害防救法第三十一條:
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於災害應變之必要範圍內,得為下列之處分或強制措施:
(一) 徵調相關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協助救災。
(二) 劃定一定區域範圍,製發臨時通行證,限制或禁止人民進入或命其離去,或
指定道路區間、水域、空域高度,限制或禁止車輛、船舶或航空器之通行。
(三) 徵用民間搜救犬、救災器具、車、船或航空器等裝備、土地、建築物、工作物。
(四) 危險建築物、工作物之拆除及災害現場障礙物之移除。
(五) 優先使用傳播媒體及通訊設備,蒐集及傳播災情及緊急應變相關資訊。
(六) 其他必要之應變處置。

【住宅、建築物或其他處所之進入】
第二十六條  警察因人民之生命、身體、財產有迫切之危害,非進入不能救護時,得進入住
宅、建築物或其他處所。

【說明】
參考行政執行法第四十條規定,明定警察因人民之生命、身體、財產遭受迫切之危害,非
進入不能救護時,得進入住宅、建築物或其他處所,以因應警察執行救護任務之需要。

【問題釋疑】

70
 參考法令?
答:行政執行法第四十條:
對於住宅、建築物或其他處所之進入,以人民之生命、身體、財產有迫切之危害,非進
入不能救護者為限。

【暫時驅離或禁止進入】
第二十七條  警察行使職權時,為排除危害,得將妨礙之人、車暫時驅離或禁止進入。

【說明】
一.警察依本法行使職權時,對行使職權之現場人、車,如不予以暫時驅離或禁止進入,
將造成損害或妨礙任務之執行,爰予明定警察得將妨礙之人、車暫時驅離或禁止進入,
以排除危害。
二、參考日本警察官職務執行法第四條及德國警察法標準草案第十二條規定。

【問題釋疑】
 相關立法例?
答:
一、日本「警察官職務執行法」第四條:
警察官於認為有危害人之生命、身體,或重大損害其財產之虞之天災、事變、工
作物損壞、交通事故、危險物爆炸、狂犬、奔馬等動物出現,或極端混亂等危險事態發
生時,得對在場之人、該事物之管理人或其他關係人為必要之警告;或於特別緊急
時,對於有受危害之虞者,為避免其在場之危害,於必要限度內將其留置或使其避
難,或對在場之人、該事物之管理人或其他關係人,為防止危害,令其採取通常認

71
為必要之措施,或由警察官自行採取該措施。
警察官對於依前項規定所採取之處置,應循序報告所屬之公安委員會。此時公
安委員會應採取適當措施,請求其他機關對於後續處置給予必要之協助。
二、德國聯邦與各邦統一警察法標準草案第十二條:
為排除危害,警察得將某人暫時驅離或禁止其進入某地。驅離亦適用於妨礙救火
救護及救難勤務之人。

【即時強制概括規定】
第二十八條 警察為制止或排除現行危害公共安全、公共秩序或個人生命、身體、自由、名譽
或財產之行為或事實狀況,得行使本法規定之職權或採取其他必要之措施。
警察依前項規定,行使職權或採取措施,以其他機關就該危害無法或不能
即時制止或排除者為限。

【說明】
一、個別法律賦予職權,乃依法行政之表現。惟社會政經文化等之變遷快速,法律一時自
難以因應,若出現新興危害而不予處理,即無從維護公共安全與秩序,個人生命、身
體、自由、名譽與財產,亦無法受到應有之保障。此時,若要求警察出面處理,自亦應
賦予其相應之職權。爰參考德國警察法標準草案第八條第一項規定,於第一項予以明
定。
二、危害之發生,可能係人之行為所肇致,亦有可能係物之狀況引起。第一項所稱「行為」,
係指前者;所稱「事實狀況」,係指後者而言。

72
三、新興之危害,非必屬警察任務範圍,本應由各該任務機關自行處理。但實務上,一般
民眾遇有危害,多求助警察;抑且各該任務機關,非如警察接近民眾且二十四小時服
勤,遇有危害必俟其到場處理,殆屬不可能,且有些危害之制止或排除,間不容髮,
各該任務機關勢難克竟全功。為維持行政之一致性,並填補人權保障之闕漏,宜由其
他機關就該危害無法或不能即時制止或排除者,依法請求警察適時補充介入協助,爰
參考德國警察法標準草案第一條a之規定,於第二項予以明定。

【問題釋疑】
 相關立法例?
答:德國警察法標準草案第一條a:
其他機關不能或不可能適時防止危害時,方由警察執行之。

第四章 救濟
【表示異議】
第二十九條 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對警察依本法行使職權之方法、應遵守之程序或其他侵
害利益之情事,得於警察行使職權時,當場陳述理由,表示異議。
前項異議,警察認為有理由者,應立即停止或更正執行行為;認為無理由
者,得繼續執行,經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請求時,應將異議之理由製作紀錄交
付之。
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因警察行使職權有違法或不當情事,致損害其權益者,
得依法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

73
【說明】
一、警察行使職權之態樣不一,勉強區分各該行為態樣而分別規定,顯不符經濟原則,且
現行法律對於行政救濟業已有明文規定。故本條第一項僅就警察行使職權之方法、應
遵守之程序或其他侵害利益等情事,為特別規定,規定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得表示異
議。
二、為使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對於警察行使職權時,能有表示意見之權利,並強化警察即
時反省及反應能力,第一項爰規定得於警察行使職權時,當場陳述理由,表示異議,
並於第二項明定警察對於該異議之處理方式。
三、警察對於異議認為無理由時,為保障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明確責任歸屬,爰
於第二項後段明定得繼續執行,經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請求,應將異議之理由作成紀
錄交付之。
四、當場表示異議並不影響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依法得提起行政救濟之權利,爰於第三項
明定警察行使職權有違法或不當情事,致損害其權益者,得依各該法律規定,提起訴
願及行政訴訟。
五、參考司法院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及行政執行法第九條規定。

【問題釋疑】
 本法有關「救濟」條文與其他法律之關係如何?
答:
一、基於警察行使職權具有即時性,本法特別明定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得於警察行使職
權時,當場陳述理由,表示異議,並明定警察對於該異議,認無理由時,得繼續行
使職權;經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之請求,應將其異議之理由作成紀錄交付之。因當
場表示異議,其目的在於保障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表示意見之權利,強化警察即時

74
反省及反應能力,不影響其依法提起行政救濟之權利,故同時明定警察行使職權有
違法或不當情事,致損害其權益者,得依法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
二、本法明定人民因警察依法行使職權(含即時強制),致其生命、身體或財產遭受特別
損失或特別犧牲時,得請求公平合理之補償,並明定損失補償之方式、請求期間及
不服損失補償決定之救濟方式,係仿照行政執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依行政執行法
第一條規定「行政執行,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原本應優先適用行政執行法有關損失補償,惟因二者規定內容並無差異,不論適用
任何一種,均不會影響當事人權益,僅涉及重複立法情事,其目的在使本法更為周
延完整,並促使員警知所遵循,尚不致發生法律適用問題。
三、警察人員行使職權時,係以公務員身分行使國家公權力,如發生損害賠償情事時,
受損害人自得依國家賠償法請求損害賠償,本法規定採取與國家賠償法現行規定內
容並無差異,非屬特別規定,並未排除國家賠償法之適用,其目的在於促使警察人
員注意並兼顧人民權益之維護。

 參考法令?
答:
一、行政執行法第九條:
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對執行命令、執行方法、應遵守之程序或其他侵害利益之
情事,得於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機關聲明異議。
前項聲明異議,執行機關認其有理由者,應即停止執行,並撤銷或更正已為
之執行行為;認其無理由者,應於十日內加具意見,送直接上級主管機關於三十
日內決定之。
行政執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因聲明異議而停止執行。但執行機關因必要

75
情形,得依職權或申請停止之。
二、強制執行法第十二條:
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對於執行法院強制執行之命令,或對於執行法官、
書記官、執達員實施強制執行之方法,強制執行時應遵守之程序,或其他侵害利益
之情事,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為聲請或聲明異議。但強制執行不因而停止。
前項聲請及聲明異議,由執行法院裁定之。
不服前項裁定者,得為抗告。
三、司法院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在法律未為完備之設計前,應許受臨檢人、利害關係
人對執行臨檢之命令、方法、應遵守之程序或其他侵害利益情事,於臨檢程序終結
前,向執行人員提出異議,認異議有理由者,在場執行人員中職位最高者應即為停
止臨檢之決定,認其無理由者,得續行臨檢,經受臨檢人請求時,並應給予載明臨
檢過程之書面。上開書面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異議人得依法提起行政爭訟。

【損害賠償】
第三十條 警察違法行使職權,有國家賠償法所定國家負賠償責任之情事者,人民得依法
請求損害賠償。

【說明】
一、警察行使職權時,係以公務員之身分行使國家所賦予之公權力,如有國家賠償法所定
國家負賠償責任之情事者,受損害人原得依國家賠償法向國家請求損害賠償,無待明
文。惟鑑於警察行使職權有致人民權益遭受損害之虞,為期慎重,爰為提示性之規定,
促使警察注意兼顧人民權益之維護。
二、參考行政執行法第十條及德國警察法標準草案第四十五條規定。

76
【問題釋疑】
 相關立法例?
答:德國警察法標準草案第四十五條:
依第六條合法要求而受有損害之人,應予相當補償。因警察非法處分而受損害者亦應
賠償之。
經警察同意者,自願協助警察執行任務,或將其物提供使用,因而受損害之人,亦應
予補償。
其他補償請求權,尤其國家賠償請求權不受影響。

 參考法令?
答:
一、行政執行法第十條:
行政執行,有國家賠償法所定國家應負賠償責任之情事者,受損害人得依該法請求
損害賠償。
二、國家賠償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謂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公務員於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時,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者,國家
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致人民自由或權利遭受損害者亦同。
前項情形,公務員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賠償義務機關對之有求償權。

【損失補償】
第三十一條 警察依法行使職權,因人民特別犧牲,致其生命、身體或財產遭受損失時,

77
人民得請求補償。但人民有可歸責之事由時,法院得減免其金額。
前項損失補償,應以金錢為之,並以補償實際所受之特別損失為限。
對於警察機關所為損失補償之決定不服者,得依法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
損失補償,應於知有損失後,二年內向警察機關請求之。但自損失發生後,
經過五年者,不得為之。

【說明】
一、行政上之損失補償,乃行政機關基於公益目的合法實施行政權所為之補償,與國家賠
償係對於違法之侵害者不同。人民對於國家社會原負有相當之社會義務,警察基於公
益,合法行使職權致其生命、身體或財產遭受損失時,如係在社會義務範圍內,負有
忍受之義務者,不予補償;必須超過其應盡之社會義務範圍,始應就其個別所遭受之
特別損失或特別犧牲,酌予公平合理之補償。至人民有可歸責之事由,且其請求之補
償金額與警察機關無法達成協議時,得依訴訟程序聲請法院裁決,爰於第一項予以明
定。
二、行政上之損失補償,恆以金錢為之。為避免將來產生諸多糾紛,事實上亦以金錢補償
較符合實際需要。補償之最高額度以實際所受之特別損失為限,惟非必均以其實際所
受之損失為完全之補償,只需本於公平正義,謀求公益與私益之調和,衡量國家財力
負擔,酌予公平合理之補償為已足,爰於第二項予以明定。
三、損失補償係就警察行使職權後所生之特別損失酌予補償,對於該管警察機關所為損失
補償之決定不服時,其救濟程序宜依普通行政救濟之方式,依法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
爰於第三項予以明定。
四、損失補償,性質上為公法上之補償請求權,其請求期間為顧及人民權益,損失補償,
應於知有損失後,二年內為之,但自損失發生後,經過五年者,不得為之,爰於第四

78
項予以明定。
五、參考行政執行法第四十一條及德國警察法標準草案第四十五條規定。

【問題釋疑】
 何謂特別損失?
答:
一、所謂「特別損失」,係指警察依法行使職權,導致人民遭受不平等的損失,而受不
可期待的犧牲;亦即該項損失,已超過人民應盡之社會義務及其所能忍受的範圍。
二、特別損失,應就具體事實狀況判斷該損失是否已超出人民應盡之社會義務及其所
能忍受的範圍。例如:警察為救助車禍傷患,要求當時經過之私人車輛載送傷者
至醫院急救,則該私人車輛駕駛人及乘客所遭受之損失,均屬社會義務所能忍受
的範圍,而不得請求損失補償。又如警察為逮捕槍擊要犯,採取攻堅手段,使用
震撼彈或槍戰引發火警,因而造成不知情屋主嚴重之損失,則已超出該屋主社會
義務範圍內之忍受義務,故該屋主可依法向警察機關請求損失補償。

 人民如何請求損失補償?警察機關如何處理?
答:
一、人民因警察依法行使職權(通常為實施即時強制),致其生命、身體或財產遭受
特別損失時,可於知有損失後二年內,參照行政執行法施行細則第四十條規定,
由本人或其代理人以書面載明相關事項,並於簽名或蓋章後,向警察機關提出請
求。但自損失發生後,經過五年者,即喪失請求權利。
二、警察機關可參照行政執行法施行細則第四十一條規定,為補償或不予補償之決定。

79
 參考法令?
答:
一、行政執行法施行細則第四十條:
依本法第四十一條請求,特別損失之補償時,請求人或其代理人應以書面載明
下列事項,並於簽名或蓋章後,向執行機關提出:
(一)請求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職業及住居所。
(二)有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職業及住居所
或事務所。
(三)請求補償之原因事實、理由及證據。
(四)請求補償之金額。
(五)執行機關。
(六)年、月、日。
二、行政執行法施行細則第四十一條:
執行機關對於特別損失補償之請求,應於收到請求書後三十日內決定之。
執行機關為補償之決定者,應以書面載明補償之金額,通知請求人或其代理人
出據具領;為不予補償之決定者,應以書面載明理由,通知請求人或其代理人。

第五章 附則
【施行日期】
第三十二條  本法自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一日施行。

【說明】

80
本法係屬新創,攸關民眾權益,為使警察執法人員及民眾對本法有充分瞭解,實有教育與
宣導之必要。此外,本法尚有授權法規(第三人∣線民遴用辦法及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
等二項子法)必須配合訂定,需預留其作業時程,爰明定本法自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
一日施行。

「警察職權行使法」相關法理之分析
--從法案草擬至立法完成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系
教授 李震山 九十二年八月
於內政部警政署
壹、警察職權行使法(以下簡稱警職法)立法草擬過程及所涉法理問題
一、「警職法」研究階段(一九九七年十月 │ 一九九九年六月)
(一)緣起

81
(二)目的
(三)過程
二、「警職法」草案階段(二000年初 │ 二00二年底)
(一)警政署階段
(二)內政部法規會階段
(三)行政院審查階段
(四)民間司改會之版本
三、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二00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一)推波助瀾
(二)正本清源
四、立法審查階段
(一)行政院版本(九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付委審查)與立法委員版本(九十一年五月三十一日付



委審查)
(二)通過版本分析(九十二年六月五日)
貳、「警職法」之法律定位及相關法令

類1











一、「警職法」屬警察作用法
(一)警察作用類型化












集2 1 樣
、 、 分
原 類
用行





































警 用刑





82




(29-31)
(二)以警察行政作用為主,兼及警察刑事作用
(三)以警察作用為主,兼及救濟
二、「警職法」涉及憲法保障之人權
(一)人身自由
(二)居住、遷徙自由
(三)集會自由
(四)財產權
(五)工作權
(六)生命、身體權
(七)資訊自決、資訊隱私權
(八)其他自由與權利
三、相關重要配套法律 │ 需加強研習
(一)憲法 │ 人民的權利(第二章)
(二)行政程序法 │ 正當法律程序之實質關係
(三)刑事訴訟法 │ 警察職權行使與人權保障部分
(四)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 │ 資料蒐集及利用

83
(五)行政執行法 │ 即時強制
(六)其他個別警察作用法 │ 社秩法、集遊法、道交法…等
參、小結
肆、參考資料
一、研究報告
李震山、鄭善印、許文義、蔡庭榕、簡建章、許義寶、李泰澄,警察職務執行法草案之研究,內政
部警政署委託,八十八年六月。
二、專書
各國警察臨檢制度比較,作者:洪文玲、鄭善印、蔡庭榕、蔡震榮、簡建章、朱金池、章光明,五
南圖書出版公司,九十一年八月初版。該書各論文分別就美國、日本、德國及我國警察臨檢職權規
範、判例形成、執法原則及相關問題之評述,屬論文集型式,提供有意深入研究警察臨檢制度者,
深入且豐富的參考資料。
三、一般論述
拜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之賜,九十一年前後期刊論文中之大宗,是從各個面向探討
該號解釋。其中有幾個影響論文方向及見解的特點值得注意:1、作者立論主要引據之法制國別,大
致有美國(9-11,16,19)、日本(12)、德國(13,14)、兼及各國(18)。2、以學術論文或解決實務問題
導向為主(4-6,23)。3、作者之學術專長、背景屬公法(8,12,13,15,24,25 等)或刑事法
(2,9,17,23 等)者。4、整體法制之檢討(18,19,22,24 等)或臨檢發動時機之檢討(16,20 等)。
5、另,有專從基本權利保障出發論臨檢、盤查法制者(14,21)。23 篇以下為九十一年二月後之著作,
以下除將同作者之著作併列外,餘皆依出版日期先後順序排列。
1、薛欽峰,釋字第五三五號之後,司法改革雜誌,九十年十二月。
2、吳景芳,臨檢法制之探討,法令月刊,九十一年一月。
3、大法官五三五號解釋後之警察臨檢研討─警察臨檢行為法制化座談紀錄,周志宏主持,參加學者

84
李震山、蔡庭榕、王兆鵬、侯欽宗、陳瑞仁、林鈺雄、林明鏘,月旦法學八十一期,九十一年二月。
4、侯欽宗,從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探討警察臨檢實務問題(上)(下),警光雜誌,九十一年二月。
5、林石猛,從大法官會議釋字第五三五號看警察盤查權之發動,警光雜誌,九十一年二月。
6、施俊堯,警察勤務與五三五號解釋,警光雜誌,九十一年二月。
7、王幸男,警察臨檢違憲,內政部立法怠惰,全國律師,九十一年四月。
8、法治斌,憲法、行政法雙響炮下之警察臨檢,台灣本土法學三十三期,九十一年四月。
9、王兆鵬,從美國法論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台灣本土法學三十三期,九十一年四月。
10、王兆鵬,臨檢與行政搜索,月旦法學,九十一年六月。
11、王兆鵬,警察盤查之權限,警察法學創刊號,內政部警察法學研究中心暨內政部警政署出版,九
十二年一月。
12、蔡秀卿,日本警察臨檢與實務│兼論大法官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台灣本土法學三十三期,九十
一年四月。
13、李震山,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談警察臨檢的法制與實務,台灣本土法學三十三期,九十一年四月。
14、李震山,論警察盤查權與人身自由之保障,警察法學創刊號,內政部警察法學研究中心暨內政部
警政署出版,九十二年一月。
15、林明鏘,警察臨檢與行政程序,台灣本土法學第三十五期,九十一年六月。
16、吳巡龍,「相當理由」與「合理懷疑」之區別─兼評大法官會議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刑事法雜誌
第四十六卷四期,九十一年八月。
17、鄭善印,警察臨檢法制問題之研究,刑事法雜誌第四十六卷五期,九十一年十月。
18、鄭善印,警察臨檢法制問題之研究,警察法學創刊號,內政部警察法學研究中心暨內政部警政署
出版,九十二年一月。
19、蔡達智,司法院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有關警察臨檢法制之評釋,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七期,
九十一年十二月。

85
20、蔡庭榕,論警察臨檢之發動門檻 │ 「合理懷疑」與「相當理由」,警察法學創刊號,內政部警察
法學研究中心暨內政部警政署出版,九十二年一月。
21、洪文玲,論警察對營業場所之檢查權,警察法學創刊號,內政部警察法學研究中心暨內政部警政
署出版,九十二年一月。
22、汪宗仁,從釋字五三五論臨檢、盤查之法治規範,警察法學創刊號,內政部警察法學研究中心暨
內政部警政署出版,九十二年一月。
23、游乾賜,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對岸海臨檢勤務之影響,警學叢刊三十三卷四期,九十二年一月。
24、陳春生、陳愛娥、蔡震榮,評「警察職務執行法草案」,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四十四期,九十二年
三月。
25、林明鏘,警察臨檢與國家責任,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四十八期,九十二年七月。
伍、附件
1、李震山,從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談警察臨檢的法制與實務,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三十三期,九十
一年四月。
2、李震山,行政組織法與行政作用法之區別及其實益,月旦法學雜誌第八十五期,九十一年六月。

從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談警察臨檢的法制與實務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系
教授 李震山 九十一年二月
前言
本文係應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社之邀,於九十一年二月二日參與討論有關司法院大法官議決釋字第

86
五三五號問題時,所提供之書面參考資料,座談會後略作增修並補上附註而成。又,本論文之目次亦
係依主辦單位所擬討論大綱而定(只將行政執行部分合併),先予敘明。

壹、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的釋憲標的
一、何謂「與裁判有重要關聯的法令」?
依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針對得聲請解釋憲法之諸多情形中,於第五條第一項第二款規
定:「人民、法人或政黨於其憲法上所保障之權利,遭受不法侵害,經依法定程序提起訴訟,對
於確定終局裁判所適用之法律或命令發生有牴觸憲法之疑義者。」其中人民「對於確定終局裁判所
適用之法律或命令」發生有牴觸憲法之疑義者,乃涉及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的客體或標的。
由於本案之聲請人是不服「當場侮辱依法執行職務之公務員」之刑事案件判決,解釋之標的理
應是規定該罪之刑法第一四○條才是,為何卻以「警察勤務條例」為釋憲客體。大法官認為,前述
刑法第一四○條之「依法」與「警察勤務條例」有「重要關聯性」,將刑事案件之爭議,轉化為「行政
法」的適用問題,從而,整篇解釋乃以行政法性質的警察勤務條例為中心,鮮少再論及刑事法之
問題。
前述裁判所適用之「法律或命令」,從廣義法律及釋憲實務言,尚包括憲法(釋字第九號、第三
七一號解釋)及相當於法律或命令者(釋字第一五四號解釋),法官裁判時所依據之「司法見解」,
如大法官解釋(釋字第一五六號、第一八七號解釋)、判例(釋字第四八二號、第四六九號解釋)、公
懲會案例(釋字第四六六號解釋)、最高法院或最高行政法院聯席會議之見解(釋字第三七四號解
釋),尚且包括法官裁判所依據的「行政見解」,如法規命令(釋字第一三七號解釋)、行政規則(釋
字第三六一號、第三五九號解釋),甚至涉及行政處分者(釋字第二四二號、第三九九號解釋)1。釋
1
相關論述,請參考吳信華,「法院裁判」作為大法官違憲審查的客體,政大法學評論,八十八年,第一一二頁。另請參考李東柏,司
法院大法官審查法院裁判行為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八十六年,第一二六至一三六頁。李震山,論法官依據法
律獨立審判,收於法與義,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八十九年,第七十七至八十六頁。

87
字第五三五號解釋雖具體指涉屬行政處分性質之臨檢,但迂迴的以間接作為依據但與刑法第一四
○條有「重要關聯性」之警察勤務條例為「確定終局裁判所適用之法律」,基於個案之考查,認為
警察勤務條例與刑法第一四○條間有「重要關聯性」,應可贊同。惟大法官並未就「重要」一詞續為
分析或說明,想必又已引起「訴外解釋」之疑慮2。就此,大法官在釋字第四四五號解釋理由書中曾
回應:「惟人民聲請憲法解釋之制度,除為保障當事人之基本權利外,亦有闡明憲法真義以維護
憲政秩序之目的,故其解釋範圍自得及於該具體事件相關聯且必要之法條內容有無牴觸憲法情事
而為審理。」並列舉釋字第二一六、二八九、三二四、三三九、三九六、四三六等號解釋作為例示並認
為:「足以說明大法官解釋憲法之範圍,不全以聲請意旨所述者為限。」由釋憲實務可知,大法官
釋憲審查標的幾已擴及至所有違憲侵害人民基本權利之公權力行為,為保障人權,與其用間接、
迂迴的解釋,應可考慮修改「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之相關規定,以符實際,堅守實質保障
人權最後一道防線。

二、警察臨檢與妨害公務罪的關係
刑法第五章第一三五條至第一四一條規定妨害公務罪,其中第一三五條(對執行職務公務員施
以強暴脅迫罪)、第一三六條(聚眾妨害公務罪)及第一四○條(侮辱公務員及公署罪)。實則,上述
罪名與警察職權之行使都會有關係,因此,重點不在於警察職權行使的態樣,究係對人民進行查
證身分、攔停、盤查、實施鑑識、蒐證、監視、運用線民、臥底、資料利用、通知到場、即時強制、管束、
扣留、進入場所、驅離等。重點在於,警察職權或措施是否該當各該罪構成要件。警察臨檢雖出現
在警察勤務條例上,但一直是「有名詞無定義」,更無執行程序可言,因此臨檢之手段幾乎與上
述警察職權態樣重疊,或關係密切,而成為一上位抽象集合概念(Sammelungsbegriff),當然就會
2
有關此問題,請參考蘇永欽,人民聲請憲法解釋的裁判關聯性,司法周刊第八五八期,八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陳英鈐,大法官
會議對憲法解釋之程序標的與拘束力 – 從憲法主義與法律主義談起,發表於司法院大法官八十九年度學術研討會,收於憲政時代第
二十六卷第三期,九十一年,第一00至一0三頁。

88
與妨害公務罪形影相隨。就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中,大法官並未對聲請人之行為是否合乎刑法第
一四○條「當場侮辱」釋明,此乃我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憲法採取抽象之法規審查制度,而非具
體之個案裁判制度(或違憲裁判制),從而尚難對法院之裁判加以審判3。
貳、警察臨檢的概念與法律依據
一、警察臨檢與犯罪偵查的關係
依警察法第二條之規定:「警察任務為依法維持公共秩序,保護社會安全,防止一切危害,促
進人民福利。」警察應有依法防止一切與公共秩序與社會安全有關之危害防止任務。但由於刑法與
行政法之分殊化,危害防止任務又可具體分為防止行政危害之狹義危害防止(Gefahrenabwehr)與
防止刑事危害之犯行追緝(Strafverfolgung)兩要項,此為警察任務之雙重功能(Doppelfunktion)。臨
檢既作為警察權力措施,當然與上述兩者皆有關,也因此會產生假行政臨檢之名行犯罪偵查之實
之非議,或行政事件轉換為刑事事件時臨檢要件與時機之難題,此乃警察任務使然,也凸顯立法
不備之處4。
眾所周知,行政法之理論發展遠緩於民法﹑刑法。從早期國家權力之行使,皆以刑罰及干預行
政作用交織,藉以遂行所謂國家目的。因此,傳統秩序行政與實質刑罰間有密不可分之關係。刑
法與行政法,皆屬傳統公私法二分中之公法領域,發展迄今,行政法與刑法已有分道而各自獨立
之狀況,就法理論適用上而言,刑法以罪刑法定主義為根本,行政法以依法行政原則為主軸,但
依法行政並非「無法令即無行政」,據此,刑法中「強調」所謂強制追訴(Verfolgungszwang)或起訴
「法定原則」(Legalitätsprinzip),行政法廣泛容許所謂裁量原則。就司法救濟言,刑事案件之救濟,
由普通法院管轄,行政案件之爭議,原則上由行政法院裁判之。刑事判決所認定之事實及其所持
法律上見解,並無拘束行政法院之效力。就法律用語上亦有所區隔,例如沒收與沒入、危險與危害
3
王和雄,違憲審查制度與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法學叢刊第一八二期,第三十五頁。
4
李震山,警察任務法論,登文書局,八十七年四版,第一八三頁以下。

89
罰金與罰鍰、扣押與扣留、有期徒刑與拘留(包括留置)等。危害防止與犯行追緝皆需臨檢,臨檢與
犯罪偵查脫不了干係。為有利於處理行政與刑事事件之灰色界限,應在刑事訴訟法及警察職權行
使法中分別規定警察重要職權,以利轉換,並合乎警察實務上的需求。至於以臨檢為手段,究會
達到多少犯罪偵查之事前預防(Präventiv)或事後制約(Repressiv)之效果,則有賴實證資料之佐證,
非此處所能探討。
二、警察勤務條例第十一條第三款的法律性質:組織法?行為法?
法治國家要求國家行為必須受到憲法與法律的拘束,從行政法律的功能粗分,略有行政組織
法、行政作用法與行政救濟法。依法行政原則下之法律保留原則,無非要求行政措施必須有行為
法(作用法)上具體明確的授權,傳統實務見解認為「行政官署為維持人民公共利益,對特定事
件,在其職權範圍內,自可為一定之處置」、「有組織法即有作用法的授權」(行政法院三一年判
字第四十八號判例、七十一年判字第四七九號判決、釋字第一五五號解釋)實不足採之。在法律保
留的要求下,行政機關必須在組織法之規定外(管轄、權限、任務),還要有行為法的授權(職權
權能之行使)才可以對人民採取一定的措施,因此法律保留原則的範圍係擴及組織法的領域,但
非謂本來就屬其範圍之行為法部分因此可以不須法律授權5。
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首段即開宗明義指出:「警察勤務條例規定警察機關執行勤務之編組及分
工,並對執行勤務得採取之方式加以列舉,已非單純之組織法,實兼有行為法之性質」。解釋理
由書亦有:「警察勤務條例…第十一條則對執行勤務得採取之方式予以列舉,除有組織法之性質
外,實兼具行為法之功能。」界定警察勤務條例是否為作用法之實益,在於決定本號解釋之內容
是否可成為員警執行臨檢各項干預處分之一般準則。大法官認為:「查行政機關行使職權,固不
5
例如依內政部警政署組織條例第三條規定,治安是警政署的權限或管轄權應無疑問,但警政署之所以能以干預措施作為維護治安的
手段,並非以該組織條例為依據,而係另外依據「行為法或作用法」的授權,才能取得職權或權能,例如依社會秩序維護法、集會遊行
法、入出國暨移民法…等。另請參考許文義,論機關間權限分配與職權行使 – 以入出國及移民法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六十六期,
八十九年十一月,第一三四-一三九頁。李震山,以「職權命令」作為「干預權」依據之相關問題探討 – 行政法院八十八年度判字第四
二九二號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十七期,八十九年十二月,第六十六至六十八頁。

90
應僅以組織法有無相關職掌規定為準,更應以行為法(作用法)之授權為依據,始符合依法行政
之原則,警察勤務條例既有行為法之功能,尚非不得作為警察執行勤務之行為規範。….」惟有疑
問者,自警察勤務條例之內容觀之,其係規定勤務之機構、方式、時間、規劃及勤前教育,且從其
編列的方式觀之,應屬於內部規範,雖非等同於組織法或得由組織法涵蓋,但亦非大法官所謂具
外部法性質之行為法,實難兼具行為法之功能。其既為內部規範,自難作為干預人民基本權利之
依據,甚為勉強6。
警察勤務條例所規範內容既屬內部性質,何以需由具法律位階的「條例」規範之,其乃因憲法
第一○八條第十七款規定警察制度係中央立法並執行之事項,而警察法第三條亦依據憲法之規定,
要求勤務制度亦為中央立法並執行。若非如此,個人認為此等內部規範以行政規則訂定之即足,
蓋各地區執行勤務狀況有其差異性,治安狀況亦屬有別,若以行政規則定之,較能有彈性的運用。
但此等行政規則內容應僅止於執行方式之宣示,只要涉及人民權利之干涉,仍應適用其他法律規
定要件;惟在現狀下,執行臨檢、盤查在各法律中均找不到直接且適當依據,故只能暫以警察勤
務條例為其依據。大法官於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對於警察勤務條例中第十一條第三款有關臨檢的
規定做這樣的解釋,無異是希望在法律修正前,此法律還能為實務所用,可見大法官用心良苦。
三、行政執行法得否作為臨檢的法律依據
臨檢若欲以行政執行法作為依據,必須臨檢措施施行時,行政執行法相關條文之要件已構成,
非如此,不足以維護行政執行法特別立法之意旨。但臨檢所採之措施,往往與被稱為警察強制之
6
警察勤務條例既以條例為名,在形式上似乎合乎「形式上法律保留」之要件,但要作為干預人民自由權利之實質構成要件及程序,皆
不明確,仍不符合「實質上法律保留要件」。蓋干預性處分所依據之法律,其內容尚需明確,包括從權力發動之要件、程序,以迄法律
效果,皆應有明確之內容,此種法律明確性涵蓋可預見性﹑可量度性(Berechenbarkeit)﹑可信賴性(Verläßlichkeit),是法治國立法原則
中法安定性之基石。若依內容不明確之法律,作為干預人民自由權利之依據者,則有違反法律保留之實質內涵。與此有密切關係者,
法律授權行政機關訂定行政命令,若涉及干預性者,其授權之內容、目的及範圍亦應明確,此乃係避免立法者怠忽,形成空白而空泛
之授權(Blanketvollmacht),導致行政恣意擅為。警察勤務條例第十一條規定:「警察勤務方式如左:一.....二....三.臨檢:於公
共場所或指定處所、路段,由服勤人員擔任臨場檢查或路檢,執行取締、盤查及有關法令賦予之勤務。.....」,此僅為勤務方式之訓示
規定,若作為臨檢措施之依據不符法律明確性原則。為明確化,大法官相當盡責的扮演其角色。

91
即時強制混淆,產生實務上的困擾。
行政法上之即時強制,乃係為排除目前急迫之危害,時間上來不及課以義務(例如;作成行政
處分)或性質上雖課以義務亦難達其目的者,則毋須經過預為告誡或其他程序,得逕以實力直接
加於人民之身體或財產,以實現行政上必要狀態之作用。其與間接及直接強制主要相異之點為;
間接﹑直接強制於行為時,原則上已有履行義務之行政處分存在,因此,其行為屬於執行處分之
行為(Regelungsausführende Handlungen)。但即時強制是行為時尚無履行義務之行為處分存在,而
其行為屬於處分與強制合一,其係因狀況急迫所致,因此,列屬替代處分之行為
(Regelungsersetzende Handlungen)。依行政執行法第三十六條至第四十一條所定之即時強制,
該權力發動之大前提為第三十六條第一項:「行政機關為阻止犯罪、危害之發生或避免急迫危險,
而有即時處置之必要時,得為即時強制。」在該前提要件之下再分為數種強制方法(第三十六條第
二項):1對人之管束(第三十七條)。2對於物之扣留(第三十八條)。3對物之使用、處置或限制
(第三十九條)。4對於家宅或其他處所之侵入(第四十條)。5其他依法定職權所為之必要處置(第
三十六條第二項第四款)這些規定,大都是基於行政機關為落實憲法權利保障之有效性,於急迫
性危害防止中,採取所謂直接措施(unmittelbare Maßnahmen)之一。
德國警察法大都將行政強制中被稱為警察強制之「即時強制」以及直接強制之手段,規定在警
察法之職權章中,作為行使警察具體職權之強制依據。臨檢實施時,需符合即時強制之要件,方
可強制。依德國聯邦行政強制法第六條第二項,即時強制(Sofortvollzug)係指事先無行政處分之行
政強制(Verwaltungszwang ohne vorausgehenden Verwaltungsakt),再依「德國聯邦與各邦警察法標
準草案」(作為各邦制定警察法之模範)第二十八條第二項規定:「為防止危害所必需,尤其無法
或不可能對義務人即時給予處分或處分無效果,且在警察職權範圍內者,得不先經行政處分即執
行行政強制。」此項即時強制,係以一行動,涵蓋下令(Erlass)﹑強制方法之選擇與確定,以及強
制方法之使用諸過程,此種急迫處分之下令(Erlass der zu erzwingenden Verfügung)與執行,實係

92
「行政強制應有行政處分為前提」的一項例外產物,實務上,這些措施大都由警察機關或人員為
之,因此又被稱為警察即時強制。而我國行政執行法中對人之管束,亦明文規定於該標準草案第
十三條,住宅之進入規定在第十九條,物之處置規定於第二十二條至第二十四條7。
綜上,具有行政即時強制性質之具體措施,一般行政機關鮮少適用之機會,在行政執行法中
為概括授權規定,又不能滿足某些特定機關之需求,例如警察機關所行使之諸多措施,如:盤查
中之攜往警所、強制傳喚、驅離、對人與物之搜索、扣押等,在在皆與人民自由權利產生密切關係,
必須依法治國原理中法律保留之法律授權明確性、可預見性或可量度性規定之,將之體系化的規
定在警察作用或職權法中為宜。

參、警察臨檢的實施要件
如上所述,臨檢屬警察諸多措施的抽象上位或集合概念,不易定義。大法官為加以釐清,費神的
先將實施要件分為對處所與對人兩項,依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意旨,對處所之臨檢以「已發生危害或
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為要件,而對人之臨檢「須以有相當理由足認其行為已構成或將發生危
害」為要件。實務上,對處所為臨檢,會涉及人,對人為臨檢,亦會涉及各種處所,有關相當理由
(Probable Cause)與合理懷疑(Reasonable Suspicion)之解釋與界限,亦非國內所熟悉,將滋生相當困擾。
個人以為,不論是臨檢或盤查,都應以查證、確認人的身分為主,再傍及處所,可仿德國各邦警察法
相關規定為依據,以明確的「查證身分」(Identitätsfeststellung 或稱盤查),取代含混的臨檢,至於需要
對場所為檢查,再另以其他法條規範並為依據。為說明方便,以「德國聯邦與各邦統一警察法標準草

7
Franz-Ludwig Knemeyer, Polizei- und Ordnungsrecht, 8.Aufl., 2000, S.285-286.

93
案」(以下簡稱標準草案)第九條為依據8,分述於次9。
一、「臨檢」實施要件
1防止具體危害
「標準草案」第九條第一項第一款:「為防止危害,警察得查證身分」,係指對於肇致危害之
人(Störer)得行使盤查權,該危害則僅限於「具體危害」(Konkrete Gefahr ),不得任意擴張。具體
危害應指「在具體案件中之行為或狀況,依一般生活經驗客觀判斷,預料短期間內極可能形成
傷害(Schaden)的一種狀況(Zustand)。」因此,案件必須具體,危害發生需有不可遲延性
(Unaufschiebbarkeit)﹑可能性(Wahrscheinlichkeit)及傷害性,具體危害要件方能構成,警察盤查
權之發動才有依據。此外,基於合理的理由(reasonable Cause),盤查對象﹑時間﹑地點之選擇,
並非漫無限制。
2防止潛在危害
為防止警察權濫用或過度擴張,立法者乃將警察應防止之危害界限於「具體危害」,此種原
則性之規定,大都適用於警察消極排除危害,或防止危害之工作領域;但某些特殊工作領域上,
警察尚須致力於「預防危害工作」,此時若受制於警察僅得防止具體危害,則無法將觸角延伸至
危害可能產生之前期階段(Befugnis im Vorfeld der konkreten Gefahr )。為調和兩者關係,立法者
乃以例外規定來彌補原則規定之不足,並強調「例外正是用以確認原則」(Exceptio firmat
8
該條文之內容為:「(1)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警察得查證其身分:1為防止危害;2當其滯留於某地;(A)據實際線索,依經驗認
為該地:(a)有約定﹑預備﹑實施犯罪行為之人;(b)聚有無停(居)留許可證明之人;或(c)有人犯藏匿;或(B)該地有人賣淫;3當其
滯留於主要交通設施,重要民生必需品之生產儲存設施﹑大眾交通工具﹑政府辦公大樓﹑或其他特別易受傷害之標的物,或滯留於其
直接不遠之處,且有事實足以認為於該類標的物內或周圍將可能實施犯罪行為,且該犯罪行為會危害該標的物內或周圍之人或危害標
的物本身;或4於警察為防止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a或集會法第二十七條所指之犯罪行為所設之管制站。(2)警察在查證身分得採取必
要措施;如令關係人停止前進以詢身分,並令其交付所攜帶證明文件以便查驗。當關係人之身分無法或有相當困難加以確定時,可將其
留置。合於第三句要件下,關係人及其隨身攜帶之物得被搜索。(3)當關係人依法有義務隨身攜帶證明文件時,警察得要求其交付該
文件查驗。」。
9
節錄自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出版公司,九十年再版,第二六一至二六五頁。

94
regulam, in casibus non exceptis)。以下所述,正是法律特別授權,警察所防止之危害,得不限
於「具體危害」,而擴及「潛在危害」(potentielle Gefahr),但必須合乎一定嚴格要件10。
(1)對滯留於「易生危害地點」之人行使盤查權
滯留於「易生危害地點」(An gefährlichen Orten)之人,並未必然為肇致「具體危害」之人,但
基於該地點產生危害可能性極高,警察權若不能適時介入,恐貽誤事機,事後再處理,事倍
功半。「易致危害地點」依「標準草案」第九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為,據實際線索,依經驗認為
(a)約定﹑預備,實施犯罪行為之地,(b)聚有無停(居)留許可證明人之地,(c)有人犯藏
匿之地,或(d)賣淫之地。德國警察正是以此款規定為依據,作為集體盤查(Razzia)之依據,
所謂集體盤查者,乃是由警察暫時封鎖某地,集體對滯留該地之人行使盤查之依據。
上述規定,雖然限制「易生危害地點」之範圍,但彈性仍極大,對警察打擊犯罪,防止危
害實務工作而言,有其正面意義,相對的就需自我節制,因為依上述要件,警察幾乎可以經
常在大百貨公司行使集體盤查權,因為依經驗顯示,常有人在百貨公司內犯竊盜罪。雖然大部
分學者都認為「標準草案」第九條第一項第二款的規定並不違反憲法精神,但有些作者卻不以
為然,他們建議,所謂「易生危害地點」之認定,不應由警察為之,而是由警察機關先請求管
轄法院依具體案件裁定之,以便取得行動準據11。
集體盤查之對象不僅及於肇致危害之有責任人,尚且及於無責任人(Nichtstörer),若欲要
求無責任人作為或不作為時,應充分顧及警察法上之比例性﹑適當性及必要性等原則。所以除
非在無法提出證明或拒絕陳述之例外情形下,才得將無責任人帶往警所,在這之前,必要性
原則更應充分受到考量。
10
為避免對警察擴權之批評與疑慮,該草案於第一條警察任務中,增列警察除原有任務外,尚有「犯行預防抗制」及「危害防止準備」
任務,其原文為:Die Polizei hat die Aufgabe, Gefahren für die öffentliche Sicherheit oder Ordnung abzuwehren. Sie hat im Rahmen dieser
Aufgabe auch für die Verfolgung von Straftaten vorzusorgen und Straftaten zu verhüten(vorbeugende Bekämpfung von Straftaten)sowie
Vorbereitungen zu treffen, um künftige Gefahren abwehren zu können(Vorbereitung auf die Gefahrenabwehr).
11
Denninger E./ Dürkop M./ Hoffmann-Riem W./…,Alternativentwruf einheitlicher Polizeigesetze des Bundes und der Länder, 1979, S.61ff.

95
(2)對於滯留於「易遭危害地點」之人行使盤查權
「標準草案」第九條第一項第三款明白授權,警察得於「易遭危害地點」(an gefährdeten
Orten)行使盤查權,所謂易遭危害之地點特別是指,有交通設施﹑重要民生必需品生產儲存設
施﹑大眾交通工具﹑政府辦公大樓等標的物(Objekten)所在之地點。當有人滯留該標的物之內
或附近,有事實足以認為,將可能實施犯罪,且將危及該地點之物或人時,警察方得行使其
盤查權。
警察於「易遭危害地點」行使盤查權,亦不以「具體危害」構成為要件,只要該標的物將有
可能遭致犯罪行為之破壞則可,譬如,有事實足認為某郵局將受爆炸威脅,但該威脅必須與
該「標的物」之功能,任務運作有直接關係,假若只準備在郵局內偷竊,則不能構成盤查要件。
(3)對於通過「管制站」之人行使盤查權
此處所謂之管制站(Kontrollstelle),係指臨時設置者而言,設置該臨時性之管制站,依「標
準草案」第九條第一項第四款規定,必須是為了防止德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a及集會法第二
十七條所指之犯罪行為方有設置臨時管制站之可能。德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a主要是規定對
某種犯罪得實施「通訊監聽之條件」,厥為重大犯罪行為。集會法第二十七條則為不得攜武器
或得以損害人﹑物器械參加遊行之禁止規定,在遊行人群尚未聚集前,設管制站以為盤查之
用。
二、警察臨檢與憲法保障人身自由、居住自由及隱私權之關係
大法官於本號解釋認為「臨檢實施之手段:檢查、路檢、取締或盤查等不問其名稱為何,均屬
對人或物之查驗、干預,影響人民行動自由、財產權及隱私權等甚鉅,應恪遵法治國家警察執勤
之原則。實施臨檢之要件、程序及對違法臨檢行為之救濟,均應有法律之明確規範,方符憲法保
障人民自由權利之意旨」,而且又說「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警察人員執行場所之臨檢勤務,應限
於已發生危害或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之處所、交通工具或公共場所為之,其中處所為私人
居住之空間者,並應受住宅相同之保障」,警察臨檢至少會遷涉到以下的自由與權利:

96
1、憲法第八條的人身自由權:一般市民遭受盤查、甚至帶回警局,當然會侵害到人民的人身自
由權,人身自由權也是自由權最重要的一環,在刑事程序尤是如此。
2、憲法第十五條的財產權:由於人民遭警察臨檢,其物品會有遭扣留或扣押之虞,因此會侵犯
到人民的財產權。
3、憲法第十條的居住自由權:因處所往往牽涉到私人居住之隱密空間,應受住宅之相同保障。
4、隱私權:警察臨檢係特殊的行政行為,且為行政檢查或行政調查的一環,行政機關收集資料
(在此警察機關運用臨檢盤查的手段為之)會侵害到人民的資訊隱私權及個人資訊自決權,
得以憲法第二十二條為概括保障之依據。人民是否得行使緘默權,容待討論。
5、工作權或營業自由權:警察機關運用臨檢的手段進入營業場所,會侵犯到人民的工作權或營
業自由權,多數學者受到德國學說及實務影響,將營業自由權視為工作權中職業自由權的範
圍。如以我國的憲法而言,實已侵犯到憲法第十五條的工作權12。

肆、警察臨檢的程序與方式
一、警察臨檢的正當法律程序
我國憲法並無類似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五條及第十四條所定之正當法律程序(due process of
law)之一般明文規定。司法院大法官藉著解釋憲法第八條人身自由條款中之「法定程序」,陸續引進
正當法律程序之原理(釋字第三八四、三九二號解釋),進而運用在訴訟權(釋字第三九六號解釋)、
軍事審判程序(釋字第四一八、四三六號解釋)、財產權(釋字第四○九號解釋)、工作權(釋字第四六
二、四九一號解釋),甚至有將之一般化為「程序基本權」之趨勢(釋字第四八八號解釋)。公權力作為
踐行正當法律程序,係追求程序正義(Verfahrensgerechtigkeit)之必然,其與「目的不能證立手段」之
理念是一體之兩面。換言之,目的雖然良善,但不是所有的程序與手段卻因目的良善而可以被接受。
請參考司法院大法官議決釋字第五一四、五三八號解釋,及第五一四號解釋中黃越欽大法官所提不同意見,釋字第五三八號解釋中
12

謝在全大法官所提協同意見書。

97
臨檢作為一種警察行為與作用,其程序當應合乎正當法律程序無疑。
二、警察臨檢與行政程序法的適用問題
依行政程序法第三條第三項,列舉某些事項之執行,排除適用行政程序法之程序規定,其中
第三款「刑事案件犯罪偵查程序」與警察臨檢有關,但臨檢若涉及行政事件並無不適用行政程序
法之特權13,至於涉及刑事案件卻加以排除,若非考慮刑事訴訟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有特別程序規
定,實非衡平與妥當。換言之,該規定雖指稱不適用行政程序法之程序規定,並不排除適用「刑
事訴訟法」之程序,由此可知,刑事訴訟法中亦應就「臨檢」之程序妥為規定,此種法制之不備,
亦應本於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意旨,儘速規範,以免產生漏洞,侵害人權。
三、同行至警察局的問題
本號解釋文謂:「…非經受臨檢人同意或無從確定其身分或現場為之對該受臨檢人將有不利影
響或妨害交通、安寧者,不得要求其同行至警察局、所進行盤查…身分一經查明,即應任其離去,
不得稽延。」惟自反面解釋,若有上述情形,或受臨檢人確有違法事實,則可要求同行,惟該同行
若非任意性,留置時間長短如何?是否應仿德國法制,區分對人身自由之限制(Beschränkung)及剝
奪(Entziehung),將是否限制及限制時間之權限保留予一定層級之警察長官(長官保留),將剝奪之
決定交由法官(法官保留),以符合憲法第八條之精神。此部分大法官未多做說明,立法時應重視
此問題。至於在實務上,不得僅以受臨檢人拒絕回答,即認為符合所謂無從確定受臨檢人身分之要
件,仍須窮盡一切在現場得以調查之方式,仍無效時,始可令受臨檢人同行至警察局或相關處所14。
13
依警政署在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後所制頒「警察實施臨檢作業規定」中,明定如下實施臨檢之程序:1告知義務:臨檢進行前,應對
在場者告以實施之事由。2身分表明:出示證件表明執行人員之身分。3現場臨檢:臨檢應於現場實施。4現場外之臨檢:非有下列情
形之一者,執行人員不得要求受臨檢人同行至警察局、分局或分駐(派出)所進行盤查:(1)受臨檢人同意。(2)未攜帶身分證件或拒
絕出示身分證件或出示身分證件顯與事實有出入,而無從確定受臨檢人身分。(3)現場為之對該受臨檢人將有不利影響或妨礙交通、
安寧者。5.處理程序:發現違法事實,應依法定程序處理者外,身分一經查明,即應任其離去,不得稽延。
14
過去有許多見解誤以為憲法第八條僅適用於刑事被告,司法院大法官議決釋字第三八四號解釋理由書第一段明白指出:「人民身體
自由享有充分保障,乃行使其憲法上所保障其他自由權利之前提,為重要之基本人權。故憲法第八條對人民身體自由之保障,特詳加
規定。該條第一項規定:『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不得逮捕拘禁

98
伍、警察臨檢的行政救濟問題
基於憲法第十六條保障人民的訴訟權及「有權利,即有救濟」(Ubi jus,ibi remedium)法理,當
然保障人民的行政救濟管道。過去以來,臨檢行為一向被視為「事實行為」,由於對外無法發生法律
效果,再加上過去行政救濟法一向只針對行政處分,因此人民無法對臨檢為任何的行政救濟,目前
行政救濟法制已趨向完整,救濟的方式不再限於「行政處分」,針對「其他公權力措施」亦可以提起行
政救濟,加上本號大法官在解釋理由書最後一段說:「於臨檢程序終結前,向執行人員提出異議,認
異議有理由者,在場執行人員中職位最高者應即為停止臨檢之決定,認其無理由者,得續行臨檢,
經受臨檢人請求時,並應給予載明臨檢過程之書面。上開書面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異議人得依法提
起行政爭訟。」依據訴願法的規定,訴願僅撤銷及課予義務二種;臨檢為一次性措施,既無法撤銷亦
無法課予義務,是本號解釋理由書所稱「異議人得依法提起行政爭訟」,為保障受臨檢人權益,個人
認為應係指,行政訴訟法第六條第一項後段的確認行政處分違法之訴(因為行政處分已執行完畢,
撤銷已無實益),其至少有二實益:(1)如某臨檢情形遭行政法院確認違法,可供未來臨檢時參考,
以免反覆行使。(2)可恢復受臨檢人之名譽,並進而可以提起國家賠償之訴15。

陸、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的整體評價
大法官在本號解釋中,認為警察得以警察勤務條例為依據執行臨檢、盤查,惟又認為「實施臨檢
之要件、程序及對違法臨檢行為之救濟,均應有法律之明文規範,方符憲法保障人民自由權利之意

非由法院依法定程序,不得審問處罰。非依法定程序之逮捕,拘禁,審問,處罰,得拒絕之。』係指凡限制人民身體自由之處置,在一
定限度內為憲法保留之範圍,不問是否屬於刑事被告身分,均受上開規定之保障。」另,依釋字第五二三號解釋:「凡限制人民身體自
由之處置,不問其是否屬於刑事被告之身分,國家機關所依據之程序,須依法律規定,其內容更須實質正當,並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
所定相關之條件,方符憲法第八條保障人身自由之意旨,迭經本院解釋在案。」。
15
李震山,已執行完畢之行政處分及其救濟,月旦法學雜誌第八十一期,九十一年二月,第二十二至二十三頁。

99
旨。」實已間接指摘警察勤務條例中之相關規定並非合憲,為免警察依據不合憲法意旨的規定繼續執
行臨檢勤務,在兩年法律空窗期中,大法官只好自行造法或指示立法方向,其用心至為良苦;惟其
中司法與立法權限行使之界線、造法不周嚴造成的風險,以及解釋所生拘束力之問題,都值得深究。
就後者言,於二年內應如何因應本號解釋,個人認為,解釋文既指示:「前述條例第十一條第三款之
規定,於符合上開解釋意旨範圍內,予以適用」,復依釋字第一八五號有關司法院解釋憲法效力之意
旨,大法官就臨檢的要件、程序等之解釋自有其拘束效力。至文中不甚明確之處,如「客觀合理判斷」、
「相當理由」等,似可以行政法上行政判斷權理論於個案執行時先行認定,嗣後應接受嚴格司法審查,
對該部分,立法者應有較大形成自由空間。
類似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之情形,經大法官解釋為違憲之法令仍暫支配行政之實例不少 (近三十
案),顯現不法之法支配行政的相對性與現實性,這雖是維護法之安定性與司法自制的表現,但憲法
第一七一條規定:「法律與憲法牴觸者無效。」,第一七二條規定:「命令與憲法或法律牴觸者無效。」,
若經解釋為違憲之法律在失效前,行政機關仍據以執行,除予人信守法治精神不足,貶抑司法尊嚴
之譏外,法之位階理論受到破壞,法內部秩序因而紊亂,法律優位原則受到嚴重挑戰,進而動搖依
法行政基礎,不能不慎重。邇來,大法官針對經宣告違憲法令失其效力,所遺下之法令「空窗期」問
題,用填補方式解決之,例如釋字第四七四號解釋提出:「在法律未明定前,應類推適用公務人員退
休法、公務人員撫卹法等關於退休金或撫卹金請求權消滅時效期間之規定。至於時效中斷及不完成,
於相關法律未有規定前,亦應類推適用民法之規定,併此指明。」,或宣告定期間失效之同時,明示
填補之方法,例如釋字第五二三號解釋:「…上開條例第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就此而言已逾越必要
程度,與憲法第八條、第二十三條及前揭本院解釋意旨不符,應於本解釋公布之日起一年內失其效力。
於相關法律為適當修正前,法院為留置之裁定時,應依本解釋意旨妥為審酌,併予指明。」另請參考
釋字第四六六、四七一、四七二、四七四、四七七等號解釋,而釋字第五三五號並未明指警察勤務條例
相關條文合憲與否,而是指出:「前述條例第十一條第三款之規定,於符合上開解釋意旨範圍內,予
以適用,始無悖於維護人權之憲法意旨。現行警察執行職務法規有欠完備,有關機關應於本解釋公布

100
之日起二年內依解釋意旨,且參酌社會實際狀況,賦予警察人員執行勤務時應付突發事故之權限,
俾對人民自由與警察自身安全之維護兼籌並顧,通盤檢討訂定,併此指明。」將定期間失效巧妙結合
「警告性裁判」,以化解由釋憲者親口宣告違憲的法令,卻仍得由行政機關適用一段期間的正義與法
安定性衝突之現象,所留下的問題,是大法官親自擬定的臨檢要件與程序是否妥適的問題。大法官有
意盡可能將臨檢、盤查之構成要件與程序說明清楚,但並沒能達成目的。立法者仍有積極制定法律,
同時兼顧保障「人身自由」與「警察自身安全」之義務。

行政組織法與行政作用法之區別及其實益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系 李震山
九十一年三月
司法院大法官就警察施行臨檢事件,作成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認為警察勤務條例在性質上非
屬「單純」組織法,具有「作用法性質」,從而,其仍得作為警察臨檢之法律依據,但臨檢不得恣意行
之,仍應遵守一定之要件與程序。請問:在該案中,大法官何以在審理警察行使個別職權合憲性問題
之前,先行釐清該職權所依據之法律性質,究屬行政組織法或行政作用法,理由何在?有何實益?

101
壹、緒論
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首段開宗明義指出:「警察勤務條例規定警察機關執行勤務之編組及分工,
並對執行勤務得採取之方式加以列舉,已非單純之組織法,實兼有行為法之性質」。解釋理由書亦稱:
「警察勤務條例…第十一條則對執行勤務得採取之方式予以列舉,除有組織法之性質外,實兼具行為
法之功能。」除此之外,大法官又認為:「查行政機關行使職權,固不應僅以組織法有無相關職掌規
定為準,更應以行為法(作用法)之授權為依據,始符合依法行政之原則,警察勤務條例既有行為
法之功能,尚非不得作為警察執行勤務之行為規範。….」由上可知,界定警察勤務條例是否為作用
法之首要實益,在先確定其具有作用法性質後,本號解釋之內容則可成為員警執行臨檢各項干預處
分之一般準則。就本案解釋之反面意旨而言,警察勤務條例若被認為不具作用法之性質,其自不得作
為警察臨檢之主要法律依據。

貳、內部法與外部法
就該解釋中,大法官未針對何謂「單純組織法」,亦未就作用法與組織法之區別等有所說明。且有
疑問者,從警察勤務條例之規範目的、形式與內容觀之,其係規定勤務之機構、方式、時間、規劃及勤
前教育,尚難等同或類似於一般組織法之形式與內容,倒是較接近組織法下位性質的處務規程、組織
規程,屬行政程序法第一五九條組織性的行政規則,屬於內部規範。縱然以「條例」作為規範名稱,
在外觀上似乎合乎「形式上法律保留」之要件,但要作為干預人民自由權利之實質構成要件及程序,
皆不明確,仍不符合「實質上法律保留要件」。蓋干預性處分所依據之法律,其內容尚需明確,包括
從權力發動之要件、程序,以迄法律效果,皆應有明確之內容,此種法律明確性涵蓋可預見性﹑可量
度性(Berechenbarkeit)﹑可信賴性(Verläßlichkeit),是法治國立法原則中法安定性之基石。因此,實難
如大法官所謂警察勤務條例具外部法性質之行為法。其既為內部規範,作為干預人民基本權利之依據,
甚為勉強。

102
參、行政組織法與作用法之區分
若不從傳統內部法與外部法之區分作為組織法與作用法劃分之依據,可專從以下組織法與作用法
幾項關係觀察之。
一、組織法與作用法分立之原則與例外
行政法領域中,大多將組織法與作用法分立,原則上先有組織法才有作用法。但在立法實務及
從比較法認識上,仍有以下例外情形存在:(一)以行政作用法作為組織法之法源依據,例如依檔
案法第三條第二項:「前項檔案中央主管機關,最遲應於本法公布後二年內設立。」此種作用法先
行之情形,從國民主權、「組織保留」的理論言,甚為不妥。此可從「中央政府機關組織基準法」草
案第六條第三項之規定,獲得驗證;「本法施行後,除本法及各機關組織法規外,其餘法規不得
規定機關之組織;各機關之設立,不得以行政作用法作為法源依據。」,其立法理由為:「近年來
部分行政作用法賦予機關設置之法源依據,如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設立之法源依據為『消費
者保護法』第四十條第一項;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設立之法源依據為『貿易法』第十八條第二項,
以致未經評估可否由現行機關辦理,依法即需成立,造成組織員額之膨脹。本法施行後,新增機
關均應依本法第十一條、第十二條及第十五條規定詳實檢討後,始得設立,爰限制於行政作用法
中規定機關設立之法源,以杜困擾。」類似情形尚可見諸全民健康保險法第四條、第五條;入出國
及移民法第二條等。(二)組織法與作用法併同規定,此種情形在德國警察法規範中不難查獲。例
如德國多數邦,除有警察組織法外,另有「警察任務與職權法」(Gesetz über die Polizeiaufgaben
und Polizeibefugnisse),後者之任務法在性質上,屬組織上權限,而非作用上之權能。此種合併,
僅將具組織法性質之任務部分(如我國警察法第二條)與職權法合而為一,其與組織法作用法分立
精神尚無違背。此外,德國聯邦國境保護法(Gesetz über den Bundesgrenzschutz)就將組織、任務、職
權併規定於一法中,其並非以作用法作為組織法之法源,只是在立法技術上,將組織法與作用法
併行規定。

103
二、組織法不得作為干預權行使之授權基礎
此外,有組織法並非即一定要制定該組織專屬的作用法。一般行政機關若非如警察機關,必須
經常使用干預人民自由與權利手段,因而須要明確的授權作用法,如集會遊行法、社會秩序維護
法、警械使用條例等,可適用各行政機關共同適用之作用法即已足,例如依行政程序法、行政執
行法等。至於傳統實務見解認為「行政官署為維持人民公共利益,對特定事件,在其職權範圍內,
自可為一定之處置」、
「有組織法即有作用法的授權」(行政法院三一年判字第四十八號判例、七十
一年判字第四七九號判決、釋字第一五五號解釋)實不足採之。
綜上,組織法一般係規範行政機關內部運作,以適用於機關內部為多。作用法則以對外施行為
主,此可作為兩者之分野標準。組織法所規定者常為具有訓示性質之「權限」(Kompetenz),大都以
抽象、概括或宣示性質出現,作用法所規定者厥為具有實踐性之「職權」(Befugnisse),大都具有干
預性質,是權利或權力之性質,需有法令具體授權基礎。附帶一提的是,行政機關僅得依作用法,
不得依組織法內有關權限之規定,而訂定涉及人民權利義務之法規命令。

肆、結語
在「法律保留原則」的要求下,行政機關必須在組織法之規定(管轄、權限、任務)外,還要有行
為法的授權(職權、權能之行使)才可以對人民採取一定的措施,因此法律保留原則的範圍係擴及組
織法的領域,但非謂本來就屬其範圍之行為法部分因此可以不須法律授權。質言之,警察之所以能以
干預措施作為維護治安的手段,並非以其組織規範為依據,而係另外依據「行為法或作用法」的授權,
才能取得職權或權能,例如依社會秩序維護法、集會遊行法、入出國暨移民法…等。吾人若不能有堅
強論據,推論現行警察勤務條例非屬內部組織法性質,就必須務實的草擬兼顧保障人權及警察安全
的「警察職權行使法」,明確賦予警察具體職權,方是正途。

104
10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