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6

第十三 章 国际 战略 和外 交政 策( 一)

回顾提问: 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组织 教 学 : 本讲涵盖第一节的内容,重点是关注热点问题,讲授辨证地看待“中国威胁
论”。
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 与发展是 当今时代 的主题
所谓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
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
题。随着世界矛盾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时代主题也会发生转换。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
代主题,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
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如何判断世界范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历来是观察和估量国际形势、制定和执行内外
政策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
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 ,
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我党领导人民勇敢地
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建立了全国政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密切关注世界上各
种力量的消长和各种矛盾的变化,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继续坚持新的世界大战极有可能
发生也有可能防止的两点论。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步提出了两
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1)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1946 年 8 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
朗的谈话中指出,在美国和苏联之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在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世界
各种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分化和改组,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
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
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据此判断,在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下,我国不
仅对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继续采取积极的态度,而且对建立和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
系给与了一定程度的重视(1964 年中法建交)。
(2)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1974 年,毛泽东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他对来
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
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毛泽东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关于中国站在第三
世界一边,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并且推动同美国、日本
建立正常关系的决策(1972 年中美、中日关系改善并开始走向正常化),对于我们团结世
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毛泽东还根据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先后提出了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
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称霸;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
支持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的国际统一
战线等著名论断。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和 70 年代初期,面对日益复杂的周边环境和不断加
剧的国际紧张局势,我国政府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活动,为维护世
界和平而斗争;另一方面也在做应对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准备,提出备战备荒,立足于大打 、
早打、打核战争。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
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判断。他先是提出,国际形势是好的,我们有可能争取
多一点时间不打仗。同时,我们也要防备别人早打、大打。后来随着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发展,
1
他又指出,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出现重要变化,和平因素增长超出战争因素增长,世界大战
打不起来,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是可能的。1985 年 3 月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
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
核心问题。”1987 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邓小平敏锐地把握到时代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及时提出和平与发
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判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革命”的时
代观。这个判断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思想: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
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带有全球
性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
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
保持时间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指和平与发展代替战争与
革命成为当代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 ,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也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
努力。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论断,科学地概括了当前时代的特
征,对于我们党正确认识国际形势,制定正确的内外政策,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
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
的意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
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1)从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
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民心所向,对霸权
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
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
牵制力量增强,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
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
发展壮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
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则是
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对内图稳,对外思和,是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对抑制战争起到积
极作用。
(2)世界相对和平的新历史条件,为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
机遇。发展问题之所以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是因为它不仅与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进步事
业,同时也与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相连。发展不仅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繁荣昌盛的
基础,也是人类文明迈向更高阶段的基础。没有全人类协调、平衡、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就没有持久的世界和平与稳定,已经实现的和平与稳定也难以巩固。邓小平强调,应当把
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
会明了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
展,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谋求发展,不仅成为各国关注的核心,也成为一种现实可能。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人类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力量。
3、江泽民对当今时代潮流的新判断:
进入新世纪,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江泽民指出:“维护和平,促进发
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
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科学技术进步异常迅猛,各种思想文化相
互激荡。 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
2
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
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
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
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还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总
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
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4、胡锦涛对当今时代潮流的新判断:
2005 年 9 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首脑会议上进一步指出,当今世界,和平
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球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要和平、促发
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世界生产力显著提高,全球经济保持总体增长,各类全球性和区域性合作生机勃勃,国际
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同时,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
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种种原因导致的局部战争和冲突时起时伏,地区热点问题错综
复杂,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许多国家人民的基本生存甚至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国际恐
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在一些地区还相当活跃,环境污染、毒品走私、跨国犯
罪、严重传染性疾病等跨国性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实现普遍和平、共同发展的理想还任重道
远。他就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没有
和平,不仅新的建设无以推进,而且以往的发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无论对于小国弱
国还是大国强国,战争和冲突都是灾难。因此,各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全球安全威
胁。我们要摒弃冷战思维,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
安全机制,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第二,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
繁荣。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
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使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各国发展与全
球发展日益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应该使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而不应造
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
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
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
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
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
理由。
总之,时代主题的转换,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
战。和平的国际环境,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和有利时机,我们必须抓住
机遇,加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向世界各领域
不断扩展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和巩固,又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和严峻的挑战 ,
我们必须在发展中应对,在应对中发展。
(二)世界 多极化和 经济全球 化趋势在 曲折中发 展
两极格局终结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战后最为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的趋势成为当今国际形势最显著的特征。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所谓世界格局,是指在总体国际关系中各主要战略力量相互矛盾而又相互依存,并在
一定时期内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相互关系的基本框架和态势。一定的世界格局是一定的国际
关系的内在结构和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一定时期世界战略力量对比关系 。所谓世界多极化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
3
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从两大阵营对立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再到两极格局
终结,走向多极化的曲折发展过程。二战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制为基础的两极格局,结束
了资本主义大国主宰世界以及国际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20 世纪 50 年代,以美国为首
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经济上尖锐对立、军事上全面对峙、
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意识形态上演变与反演变。20 世纪 60 年代后,苏联对外政策中的大
国主义朝着霸权主义的方向加速蜕变,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逐渐瓦解。随后,美
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争霸取代了两大阵营的对立。随着一些国家经济政治力量的兴起并
迅速上升为对全球具有重大影响的新的战略力量,两极格局受到了冲击和削弱。国际舞台
出现了大动荡、大分化和大改组的局面,世界格局逐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
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存在了 40 多年的两极格局的终结。冷战结束后,
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虽然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但世界观和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
来越清晰。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
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从综合国力上看,美国独占鳌头,其他国家及其联盟实力也在增
强。在国际领域中,以美、俄、日、欧、中五大力量及一些地区性大国或国家集团为基本框架
的多极化格局加速发展。
[ 相关 知识 链接 :雅 尔塔 体系
1、背景(条件): 是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
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
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2、概念: 是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
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实质是美苏的两分天下,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3、内容 :具体内容主要是在雅尔塔会议上确立,也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内容。
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
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4、演化: 二战到 50 年代中期:表现为两大阵营的对抗(北约
与华约的形成是这种对抗的表现形式之一);50 年代后期起开始:表现为美苏争霸,直到 90 年代随着苏
联的解体而结束。这段时期世界两极格局是世界基本特征。冲击这种格局的因素有:日本、西欧、第三世界,
向多极化发展。5、特点: (1)以冷战为主的对抗形式。(2)对抗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
(3)美苏作为双方的盟主在斗争中起了主导作用。(4)这一格局的较量,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一极取
得绝对优势而告终。
6、评价 :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积极作
用有:(1)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和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互相
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2) 使世界顺利地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从而有利于维护世
界和平。(3) 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胜利。(4) 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
命创造了条件;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均势的基础之上,它是苏美英法等大国经过长期的相
互妥协的产物;消极作用有:(1) 体现大国强权政治。(2) 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人口大迁移。
(3) 保持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造成
军事上的两极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和世界大战危险的根源。]
(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及重要表现:
第一,美国想称霸世界,但随着它对世界控制力的下降,其建立单极世界的梦想难以
成真。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它不仅具有世界最强的综合国力,而
且具有对世界的一定干预力和影响力。随着其他国家及其联盟经济的发展,各国主体意识
的增强,美国独占鳌头的局势相对削弱,它对世界局势的控制、影响能力也有所下降,在
世界经济政治领域中的霸权地位开始衰落。美国对世界控制力的下降,使其独霸世界的野
心难以实现,这促使世界多极化成为可能。(2008 年由于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美国
4
经济遭受重创,由连续多年的良好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第二,俄罗斯尽管国力下降,但其仍将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随着原苏联的解体 ,
由于其经济、政治的因素导致俄罗斯从原来可与美国抗衡的两霸地位中迅速下降,其国力
与原苏联相比有明显下降,但其仍具有一定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仍是一个可以与美国抗
衡的军事大国。它不甘心充当二等大国,而是积极谋求成为多极中的一极。其经济正呈上升
趋势,政治外交上以重振大国地位为目标,其发展潜力不可低估。
第三,日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也将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日本总体经济实
力仅次于美国,科技实力也相当雄厚,将成为多极中的一极。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占居主
导的竞争现实,促使各国将主要精力放在争夺经济科技优势上。日本凭借其在经济方面迅
速发展,在世界经济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决定了其必将寻求走向政治大国的态势。
第四,欧洲联盟的诞生,其综合实力迅猛增强,也将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西方
国家内部因共同敌人的消失而使政治军事联盟趋于松散,把合作的目标转向经济领域。由
于各自国家的利益驱动,各国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本着维护和发展其国家利益以抗御霸
权者的威胁的目的,这促使欧洲一些国家走在一起。欧盟产生后,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经济
和政治一体化进程。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多中心地区集团化的趋势,必将推动政治领域中多
极化的发展,欧盟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将会越来越大。
第五,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发展,也将在世界多极化中占有一席
之地。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蒸蒸日上,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威望更加提高,成为
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成为多极格局的重
要一极。正如邓小平所说:“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另外,在经济领域,北美、西欧、东亚三大区域构成鼎立之势,欧洲货币联盟的形成也
对美元地位构成严重挑战,全球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正迅速发展,非盟的成立,广大第
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及“南南合作”等诸多因素,为世界格局多极化创造了条件。
(2)世界多极化的重大意义及各国竞争的重点:
江泽民指出:“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尽管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种趋势已成为
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极少数大国或
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多极化趋势,反映了
国际关系深刻变化的历史发展规律。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
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
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但也要看到,世界多
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单极与多极的矛
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
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世界上的大国强
国,尤其是美国,都把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抢占新的国际格局制高点的突破口。世界
上的一些军事大国都在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军事调整,实质上是增
强军力,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中的职能和作用,谋求在世界格局多极化进
程中占据优势,争夺 21 世纪国际社会的战略主动权。
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和科技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力量是国家实力
的基础。强大的经济科技力量是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因此,各国都把发展经济摆
在优先地位。世界格局多极化能否成为现实,归根到底取决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经济能
否迅速发展,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否实现腾飞。中国要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
5
发挥大国作用,必须不断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及内涵:
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
关联、相互影响。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
化趋势,是货物、服务、生产要素更加自由跨界移动,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依赖,更加
一体化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
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邓小平也指出,现在的世
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由于全球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把
世界连成一体。经济全球化是 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后半期经济国际交往发展深化的结
果,是逐渐解除政策管制、信息和通讯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日趋突出的结果。20 世
纪 90 年代,随着冷战格局的结束、世贸组织的建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了经济全
球化趋势。尤其是新科技革命,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新科技革命大大提
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财富的增长速度,促使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资源和市场;新兴产业的
不断涌现和生产过程的分解,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新的机会和条件;而运输和
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各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降低了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
的成本,导致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日益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
是资本国际循环与周转的形成。同时,经济全球化实际上也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世界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
深。世界经济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加快,跨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使各种
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经济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
来一些负面影响,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
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
经济秩序仍存在不公正不合理因素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西方发达
国家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也面临着其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挑战。
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新科技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和财富的增长速度,促使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资源和市场;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和生产
过程的分解,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新的机会和条件;而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大大缩短了各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降低了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成本,导致国
际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的日益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是资本国
际循环与周转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过程。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 ,
循序渐进,注意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
影响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受害,发达国家也
难以置身其外。(例如,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都引发了全球金融
危机)因此,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各国应本着责任与风险共担的精神,加强
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经济稳定发展。国际社会还应共同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向公
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互惠共赢的多边经济体制,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我们需要的
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三)中国 坚持走和 平发展的 道路
6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
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通过这条道路,中国人民正努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并以自身的发展不断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十六
大后,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等新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根据变化着的国际形势,适时提
出“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2005 年年底,我们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全
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必然性和坚定决心。2006 年 4 月 3 日,正在澳大利
亚进行正式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了题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世界和平与繁
荣》的重要演讲。
1、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含义:
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原则、我们的追求。
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
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中国对内坚持和谐
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有利于建设一个
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体讲:
第一,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用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
赢的发展道路。中国是一个拥有 13 亿人口、面临众多难题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实现
现代化,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共同富裕,需要很多代人长期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
需要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此,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互利互惠的开放战略,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国际环境、互信
合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第二,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
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中国实行对内改革从一开始就是同对外开放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勇
敢地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获得了在闭关锁国条件下不可能获得的资金、先进技
术、管理经验和各种人才,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发展的优势。在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坚持独
立自主、自力更生。推进中国的发展,必须依靠自己的观念创新和体制创新,依靠自己的经
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依靠开拓国内市场和增加国内需求,依靠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发
人力资源,依靠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中国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自己的发
展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
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继续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入,依法保护合
作者权益。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支
持完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
摩擦。中国决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
2、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第一,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
展,人民生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改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仍
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事实证明,中国作为拥有 13 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坚定不
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对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
国人民最需要、最珍爱和平的国际环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无疑
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增添了极其重要的积极因素。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
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符合社会主
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中国现在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来强大了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
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始终是中国谋求发展的宗旨和
7
原则。
 第二, 这是由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
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中华民族历来讲信修睦、崇尚和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利而
不害,为而不争”,反映出中华民族“天下情怀与道德理性”的品格。中国人民在对外交往
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在近代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来势力入侵和奴役,中国人民
深知和平弥足珍贵。新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
始终同世界各国友好相处,从来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的发展
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
  第三,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
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任何国家要实现自己的
发展目标,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的发展将给各国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中国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上
仍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人类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世界各国
应当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共同努力。中国将始终不渝地高举和平、
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人类和
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 相关 知识 链接 :辨 证地 看待 “中 国威 胁论 ”
最近几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的增加,国际上“中国威胁论”不胫而走,闹得
沸沸扬扬。那么,“中国威胁论”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并应对“中国威胁论”呢?
一、历史上 的威 胁论
“中国威胁论”源远流长,追本溯源可以推至一百多年前。早在 19 世纪初,西方就有人开始谈论“
以中国人为代表的黄种人对欧美白种人构成了全面的祸害与威胁”,这就是“黄祸论”。“黄祸论”一直
到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才逐渐销声匿迹。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也曾炒作过一阵“中国威胁论”,
即所谓中国革命的胜利有可能在东南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对美国形成“红色威胁”。
冷战后的“中国威胁论”主要有四波。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国威胁论”泛滥于 1992-1993 年间。他们
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乃至文明角度展开了对“中国威胁”的具体指责。冷战后第二波“中国威胁论”发
端于 1995-1996 年间,诱因是台海危机及由此而起的美国国内对华政策大辩论。“中国威胁论”的第三次
高峰出现在 1998-1999 年间,为人们所熟知的《考克斯报告》、“李文和案件”是其中的关键词。以致“ 中
国窃取美国核机密”、“利用华人科学家和学生在美国广泛搜取情报”、“企图收买美国政府”等言论甚
嚣尘上。“中国威胁论”再掀波澜是在 2000 年之后。这一时期“中国威胁论”的内容呈现出“极大丰富”
的状态,各种形态的威胁论不断翻新,包括“经济威胁”、“军事威胁”、“能源威胁”、“科技威胁”、
“间谍威胁”“黑客威胁”等等。有趣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力快速崛起,在当时的欧洲特别
是英伦三岛也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美国威胁论”,直到二战后,美国的实力已经居于绝对领导地位,美
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实现了复兴,这股“威胁论”思潮才渐渐散去。二战后的日本在美国的核
保护伞下,经济实现腾飞,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美出口剧增,冲击了美国的经济和市场,一时之
间,“日本威胁论”甚嚣尘上,主张贸易保护、对日本贸易实施限制的论调也出现了,后来随着日本市场
的开放,以及日美同盟条约的签署,威胁论才告一段落。最近,随着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印度高
新技术的发展,在美国也流行“印度威胁论”,只不过声势要小得多,而不被国人注意罢了。
二、新一波 “中 国威 胁论 ”的 三大 新特 点
2000 年以来特别是 2005 年春以来,新一波“中国威胁论”再起波澜。与前三波“中国威胁论”相比,
新一波“中国威胁论”在内容上花样翻新,主要有三个值得关注的新特点:
(一)新一波“中国威胁论”是在“9·11”后美国发动的反恐斗争依然胜负未定的背景下发生的,
有一定的突然性,也说明美国有把应对大国威胁、主要是应对中国所谓的“威胁”置于“反恐防扩”之前
的意图。
8
新一波“中国威胁论”风源在美国,日本一些反华势力起了推波助澜作用。在俄、印、欧等各大力量心
中,“中国威胁论”也有一定市场。2005 年 3 月前后,围绕中国出台《反分裂国家法》、人民币汇率问题 及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美国一些亲台反华组织、机构、媒体,如传统基金会、
《华盛顿时报》

《大西洋月刊 》
等,以及一些亲台反华的学者、官员,如传统基金会研究员谭慎格、以擅长炒作“中国威胁论”而“知名
”的华盛顿时报专栏作家比尔·格茨等,轰炸式地接连发表反华言论、主张、议案、文章等,大肆炒作“中
国威胁论”。2005 年 4 月 19 日,谭慎格在美国传统基金会网站以《美国的对华政策亟需阐明》为题撰文,
对中国制订《反分裂国家法》大举污蔑,诬称中国威胁台海安全和美国在亚太的利益,旨在控制亚太。6 月
26 日,比尔·格茨在《华盛顿时报》发表题为《中国龙醒来了》的文章,大肆鼓噪“中国军事威胁论”,称
中国将成为一个“地区军事强国”,“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强超出了攻打台湾的范围”。 2006 年以来,因
中国 GDP 排名跃居世界第四、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及中国综合实力再度明显提升等因素影响,“中国威
胁论”再度被炒作,美国国防部《2006 年度中国军力报告》就大肆宣扬“中国军事威胁论”、特别是宣扬
中国海空军及导弹部队的新发展威胁美国及亚太平衡、宣称台海军事平衡已向中国倾斜。美国国防部 2007
年 5 月公布 2007 年度《中国军事力量年度报告》,别有用心地夸大中国军力和军费开支,继续散布“中国
威胁论”,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这份报告说,中国军力持续上升,中国发展的方向和意图不确定。中国军
力的发展,对东亚和世界的安全形势产生影响。中国军力的成长,已经超出了应对台湾地区形势的需要,
等等。2008 年 11 月,美国“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向美国国会提交了有关中美关系的年度报告,
这是该委员会自 2002 年以来发布的第 6 份报告。该报告基本继承了前 5 份报告的基调,在粗暴干涉中国
内政的同时,也极力鼓吹“中国威胁论”,尤其是在所谓的中国太空威胁、网络威胁方面更是大肆渲染。
最后该报告还向美国政府提了 45 条建议来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主要内容包括“要求国会敦促政府
更强有力地使用世贸组织授权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中美贸易争端”、“国会通过立法保证对人民币汇
率问题进行有效的反应”等。日本则不断为“中国威胁论”添薪加火,具体手法是每当美国或国际上出现
“中国威胁论”上扬动向时,日本媒体就进行夸张性的介绍,恶化氛围。如 2005 年 3 月围绕《反分裂国家
法》、6 月围绕美国《2005 年度中国军力报告》,日本媒体都发表了大量烘托“中国威胁论”的报道。2006 年
以来,当国际上“中国威胁论”有所沉寂时,日本又有人跳出来点火扇风。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日本
自卫队前高官福山隆近日撰文宣称,一旦台海开战,解放军能在 60 个小时抢滩登陆台岛,并仿照 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战争爆发的场景杜撰出 20XX 年 6 月 2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攻台战争的场景,渲染中
国军事威胁,如称届时解放军将“首先发射数百枚导弹,破坏台湾军事基地、港口、防空设施及指挥系统,
同时派遣上千架战机对台实施波浪式攻击”,而后是强行登陆等。日还渲染中国增加军费、海空军力量及
导弹力量等。在此期间,俄、欧、印也有不少有关“中国威胁论”的宣传。如《国际先驱论坛报》载文称,真
正令俄罗斯精英感到担心的是中国的实力在不断增长。俄罗斯决策者担心,15 年至 20 年后,中国实现了
现代化,中国的对外政策会重新瞄准中亚或俄罗斯远东地区。从政治自由派到专制的强硬派,俄罗斯各个
政治派别都怀有这种戒心。法国《世界报》称中国既要发展经济,也谋求“在经济和政治上控制亚洲地区”。

(二)新一波“中国威胁论”有强烈的军方及情报部门背景,其中美国军方及情报部门直接出马,
起了“点火”作用。
2005 年二三月间出现的“中国威胁论”浪潮就是美国情报部门和军方精心谋划,一手策动的。据卡
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披露,2005 年 2 月 16 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波特·戈斯在年度全球威胁评估中称,
中国的军备力量已远远超过台湾,直接威慑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利益。一时间,从国会到白宫,从智库
到媒体,中情局的言论在华盛顿扬起了对中国威胁的再次“高度警觉”。美“新保派”领军人物罗伯特·
卡根在《华盛顿邮报》上的月评称:“中国的外交目的毫不含糊,它实际上就是在强健体魄,利用其日益
壮大的经济和军事影响力要求它的邻国屈从。”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裁、曾任克林顿政府助理国
防部长的坎贝尔称:“在中国近期的表面行为背后,是在台湾问题上愈加浓重的军国主义思想,这提醒
美国不能将亚洲降级为它全球利益中的次要地区。”2 月 18 日,美日安保联合声明首次把台湾纳入美日共
同防御体系范围。2006 年以来的中国军事威胁论总体上是 2005 年中国威胁论浪潮的新发展。新出台的美国
9
国防部《2006 年度中国军力报告》几度修改、几度推迟出台,其原因就是对渲染中国威胁论“度”的把握
难以定调。
香港《苹果日报》评论说:这一轮“中国威胁论”的主要始作俑者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在不久
前举行的参议院听证会上,新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戈斯首次公开把中国定为美国的威胁,并宣称中国大陆
将在台湾海峡的军事平衡上占优势。在同一个听证会上,国防部的情报局长也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形容中国
军事现代化,并把中国和其他所谓的“无赖国家”并列在一起,作为美国面临的安全威胁。在另一次的参
议院听证会上,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把中国说成是一个专政体制和尚未进入文明世界的国家。2005 年 6
月 4 日,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亚太安全对话会上,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公开指责中国军费
开支“不透明”,实际国防开支远远超过“官方公开的数据”,“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
斯”,并质询中国为何要增加军费。美国国防部《2005 年度中国军力报告》对拉姆斯菲尔德的“中国军事
威胁论”进行了更系统的全面阐述,由此再度掀起了有关“中国威胁论”的新浪潮。在 2006 年 6 月举行
的“香格里拉”亚太安全对话会上,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虽然未像上年那样公开渲染“中国威胁论
”,但美国的亚太军事调整比拉氏的语言更能说明美国军方是如何看待中国威胁论的。美军在关岛举行有
三艘航母参加的大演习、美驻亚太的核潜艇已超过在大西洋的核潜艇数,显然有针对中国的意蕴。
(三)新一波“中国威胁论”涉及领域宽、范围广、内容极为庞杂,从军事、政治、经济、资源、文化、科
技到天空、海洋、环境、移民和地缘战略、台海稳定及地区安全,几乎无所不包,具有全方位性质以及强烈
而明显的抑制“中国崛起”的传统大国竞争色彩。
与前几波“中国威胁论”相比,新一波“中国威胁论”在分别论证所谓中国“崛起”的方方面面威
胁时,更强调所谓“中国威胁”的“综合性”、“战略性”。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院
长兼尼克松和平与自由中心主任戴维·兰普顿称中国崛起代表综合性挑战,部分属于军事领域,但主要
属于经济和知识领域。中国的挑战是一种逐渐展开的、多方面的事态发展,它将持续数十年。2005 年春季,
一份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题为《对 2020 年世界的预测》的报告指出,“因 19 世纪德国以及 20 世纪美国
的崛起而带来的那种冲击,还将再次席卷世界。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不断增强的军事实力,高技术的迅
速普及,以及众多的人口等因素,将使中国步及政治、经济大国之列。”这份报告描绘了这样一幅图像:
中国所具有的巨大潜力与当年的苏联等对美国而言的传统性威胁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香港《信报》载
文称“中国的继续发展,将越来越突破简单的经济扩张意义,从政治秩序、地缘战略及文化板块等各个层
面影响世界。法国《世界报》称中国有崛起的雄心和意愿,希望在外国的帮助和参与下继续保持其经济发展
速度,同时也不忽视另外一些目标:从经济和政治上控制亚洲地区、用低调的方式扩大其在安全领域的影
响力、实现部分军事力量的发展和现代化、优先发展国防工业。并称随着中国的逐渐崛起,各种忧虑和担心
也随之产生,包括低估人民币币值、倾销、缺乏社会监管、缺乏反工业污染措施、不尊重工业产权等,还有,
它对原材料的巨大需求导致了后者价格的飞涨。 2006 年 6 月 2 日,德国贝特尔曼基金会公布了一项名为
“21 世纪世界强国”的全球调查,结论是到 2020 年,中国将崛起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世界强国,这一预
测对中国崛起速度的评估甚至超过 2004 年高盛公司对中国崛起的评估报告。当时高盛公司在其题为
“BRICS,通向 2050 年之路》中,宣称中国将在 2041 年超过美国成为 GDP 总量居世界第一头号强国。
三、不 值一 驳的 “中 国威 胁论 ”
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的经济保持了年均 9.7%以上的增长,被认为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之一。到
21 世纪中叶达到人均产值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届时必定是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鼓吹“中国威胁论”
的人往往只看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总量的增加。其实即使中国 GDP2004 世界排第六位,但中国人
均 GDP 却只有全世界人均 GDP 的五分之一。到 2004 年底,中国农村人均纯收入 668 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
2610 万人,生活在 668 元以上到 924 元以下的低收入的贫困人口还有将近 5000 万人。城乡加起来,全国
约有 1.2 亿生活困难人口。2007 年,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 785 元的绝对贫困人口还有 1479 万,我国
人均 GDP 为 2460 美元,世界排名第 104 位。虽然我国从 1993 年起已经连续 15 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
中国家,2007 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748 亿美元,加上金融领域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合计约 835 亿
美元,但仅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 5.4%。而 2007 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居世界第一的美国,占全球外国直
10
接投资的 12.5%,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吸收的投资约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 40%。2003 年我国人均吸收
外商直接投资为 41 美元,略高于发展中国家人均 33 美元,却远低于 2002 年世界的平均水平 107 美元,
更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 534 美元。以上数字证明中国只能算是经济大国而非经济强国,中国经济仍处于低
的水平,仍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状况能“威胁”到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大增,除了自己开采生产一部分外,还需从国外进
口大量的能源,特别是石油。鼓吹“中国能源威胁论”的人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做出的判断。其实这是只
知其一,不知其二。2005 年,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为 0.242 吨,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2、美国的 1/13、日
本的 1/8;天然气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8.5%、美国的 1.6%、日本的 5.6%。2005 年,中国石油净
进口 1.36 亿吨,人均仅 0.1 吨,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1/4,而同期美国石油净进口达 6.13 亿吨,人
均为 2.09 吨,分别为中国的 4.5 倍和 20 倍。如此能源需求水平,到底会威胁谁?不是不言自明吗?日、
德、韩等国家几乎不生产原油,年进口量合计达 4 亿吨以上。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没有人说那些消费水平
和进口水平高的国家对世界能源安全构成威胁,反而称消费水平和进口水平低的中国构成了威胁,这显
然是不公正的。
而且,1978—2005 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长 5.16%,支撑了 GDP 年均 9.6%的增长速度。中国能源
自给率一直保持在 90%以上,比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高 20 多个百分点,比美国高 30 个百分点
左右。中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发展中的能源问题,并没有对世界能源造成威胁,这是一个不争的
事实。
从能源结构看,我国具有以煤为主的显著特征, 2005 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中的比
重,分别为 76.3%和 68.7%,远远高于全球平均 27%和 27.8%的水平。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
结构,有力地保障了国内的能源供给。只讲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而看不到中国首先是能源生产大国,是
片面的。与世界石油进口大国相比,中国的进口份额相对不大,不可能左右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更不会
引起国际石油价格的暴涨。2005 年中国石油净进口下降了 5.3%,成品油净进口下降了 34%,如果按照某
些人的“逻辑”,中国石油进口减少,世界石油价格应该相应下降。但事实上,2005 年布伦特、迪拜和西
德克萨斯原油现货价格仍在大幅上涨,平均涨幅超过了 40%。2006 年以来,中国石油净进口数量是增加的,
但国际石油价格却在波动中趋降。显然,把中国石油进口数量作为决定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进
而把国际油价高企归罪于中国,是没有道理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
再看“军事威胁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相应的增加了军费开支。与美国庞大的军费开
支相比,中国军费少得可怜。据美国《国防新闻》周刊报道,中国 2007 年度的国防预算约为 450 亿美元,
比上一年度增加了 17.8%。而美国 2007 财政年度国防开支总额为 5129 亿美元,仅与 2006 年相比,就增长
了 214 亿美元。2001 年到 2006 年的 5 年里,美国军费增长了 58%,在全球军费开支中所占份额也从 36%攀
升至 47%。研究军备控制和裁军问题的权威机构、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表的 2005 年年鉴指出,
2004 年全球军费开支突破 1 万亿美元大关,达到 1.035 万亿美元,比 2003 年增长 6%。导致全球军费持续
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美国军费开支激增。我国的 2007 年的军费开支仅为美国的 9%,算上美国的反恐费用后
更是少至 6%。但是,中国军人要守卫与 20 个国家相邻的辽阔边疆。且不要说美国的军费开支我国望尘莫及,
就连日本,我们也比不上。2004 年,日本军费开支是中国的 1.62 倍,人均军费开支达 1300 美元,为中国
的 56 倍,军人人均开支日本则为 20 万美元,是中国的 15 倍。2005 年,日本则为海上自卫队预算追加了
51.99 亿日元;导弹防卫系统建设金额高达 1200 亿日元,比 2004 年增加 31 亿日元;日本还花费 3000 亿
日元,与美国共同开发下一代拦截导弹,目标直指中国。
在军费方面,日本是在用比中国多一半以上的军费,“防卫”不到中国二十六分之一的国土。自二十
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加快其军备发展步伐,特别是国家的军费预算。到九十年代中期,就已上升至世
界第二位,仅排在美国之后。日本军费开支已大大超过中、韩、朝三国的总和,其绝对值是中国的七倍,若
按人均国防费用计算,日本是中国的七十倍以上。小泉和安倍首相都把修改和平宪法,升格“防卫厅”为
“防卫省”作为自己任内的目标之一。
而反观我国,为了集中力量加快经济建设和进一步加强军队质量建设,我国于 1985 年决定裁减军队
11
员额 100 万。到 1987 年,人民解放军的总员额由 423.8 万减到 323.5 万。1990 年以后,人民解放军进行了
一系列调整,军队规模进一步缩小。1997 年,我国决定在 3 年内裁减军队员额 50 万,使军队规模降至
250 万的水平。2003 年,我国决定再裁减军队员额 20 万,使军队总规模降至 230 万。“中国威胁论”,到
底是谁在威胁谁?有人调侃说,“中国威胁论”应改为“威胁中国论”。由此可见,美国、日本所鼓吹的
“中国军事威胁论”完全站不住脚,是“贼喊捉贼”,以“威胁论”为烟幕弹,转移人们的视线。
其他形形色色的“威胁论”大都是以偏概全。而且中国正在与世界分享经济增长。2004 年,中国对世
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23.6%,作为比中国经济总量大 7 倍的美国,贡献也不过才 35.7%。据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测算,2007 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17.1%,居世界之首,高于欧元区的 14.6%、美国的
14%、日本的 4.2%。中国的发展没有“吃独食”,而是在开放的条件下与他国一起分享增长。正如美国《新
闻周刊》国际版主编指出的那样,在过去 10 年中,中国的消费品为美国节约了 6000 亿美元。这可不是小
数目!
中国广泛参加了各种世界性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益匪浅,
其经济借贸易、外资、教育和技术转让而融入了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也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中国经济现在与其他经济体系高度依赖,如美国、日本、欧盟、韩国、澳大利亚等国。试想:中国会冒着经济
崩溃的危险而对外展开帝国主义式的冒险吗?
如果说国际社会是一个董事会,那么,中国就是一个持股不断增多但又谦虚友善的股东。多数股东挺
高兴,因为大家都可以从企业的发展中分得更多红利,但个别大股东看着心里不太舒服,有时出于嫉妒 ,
有时则是担心今后难以像过去一样为所欲为,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2006 年 10 月 25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在美国国会演讲中说,中国近 30 年实行改革开放政
策以来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发展成就对中国人来讲,是历史命运的改变,是前所未有的,甚
至远远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观察中国的发展变化,一是应拿中国的现在与中国的过去比较,同时还应拿
中国的状况和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比较。应该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仍是巨大的,中国经
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突出的矛盾与新的问题。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
要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识到这一点,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就会成为笑谈。也实在不
值一驳。
四、“ 中国 威胁 论” 流行 的深 层原 因
事实说明,“中国威胁论”站不住脚,但为什么在国际上却非常流行呢?其深层原因可能有一下几
种:
一种是霸权心态和冷战思维作祟。这在美国、日本身上表现尤为明显。美国曾长期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
主义阵营实施冷战,大搞军备竞赛。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俄罗斯实力大大削
弱,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以世界领袖自居,霸权心态让美国不允许世界上出现第二个超级
大国,哪怕是有可能使其领导地位受到挑战和威胁,也不允许。冷战思维要求他经常树立一个潜在的假想
敌。而朝鲜、越南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的“和平演变”并未出现预期效果,多年制裁并未拖跨中国反而经
济发展更快更好,处理国际事务时中国主持公道、不附和美国,这些让美国又恼恨又无可奈何;意识形态、
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也让美国很不舒服,于是中国就成为这种“冤大头”。为了阻止中国的崛起,
经常制造一些对中国不利的因素,就成了家常便饭。日本的心态也大抵如此,只是多了一些失落感。
另一种是对中国的快速崛起还未调整好心态,还未适应,有一些恐惧担心、疑惑不解。东南亚、南亚、
中亚国家大多是这种情况。一直以来,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中国经济的突然发
力奔跑,让很多国家没有反应过来。再说,中国和这些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具有相似的产业结构,中
国进出口增加会加剧与他们的竞争,他们的这种心态应该说是正常合理的反应。
五、对 “中 国威 胁论 ”的 正确 态度
虽说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大都论据不足,不值一驳,但我们却不可以掉以轻心。既不可放任自
流,不闻不问,以为时间会自动做出回答,也不可头脑发热,鲁莽行事,或者沾沾自喜,夜郎自大,以
为我们就是发达国家了,或者采取报复措施,和外国争论的不可开交,甚至重新步入冷战时代。这些都不
12
可取。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需要一个稳定有利的国际环境。因此,我们
要辨证看待“中国威胁论”,正确应对“中国威胁论”。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第一,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头脑发热。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 GDP 年均增速达 9.8%,在世界经济发
展史上似乎没有先例。即使是 20 世纪 70 年代之后全球经济发展最强劲的 2003-2007 年,根据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的预测,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这 5 年间全球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也仅为 4.9%。“中国威胁论”的出
现正说明了外国感受到了中国的巨大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的基本国情仍
然没有变,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点也不会变,虽说有些方面我们走在前列,但在
很多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种状况短时间之内不会根本改观。“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现在国际竞争比以往更激烈,我们只有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千万不可错
过眼前的难得的发展机遇,耽搁、延迟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须知“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中
国内部问题要靠发展,解决许多国际问题也要靠发展。
第二,坚定立场,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尤其是美日鼓吹的“中国威胁论”,霸权心态、冷战思维、失
落情结、嫉妒心理,可以说应有尽有,他们之所以这样宣传,完全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来看问题,从他们
的国家利益出发来要求别人,很显然有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别人点灯”的味道,他们可以发展经济 ,
做世界强国,别人不行;只能永远做他们的附庸,他们可以大量进口石油等能源资源,别人不行;他们
可以向别国大肆销售产品,别人不行;他们可以倒卖军火,别人不行。现在,国际上似乎分析问题都有一
个“西方视点”或者说“美国视点”,说到任何问题都是西方怎么样怎么样,美国怎么样怎么样,似乎
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一切都是好的,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中国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指手画脚,评头论
足,脱离中国的国情来看问题、解决问题,已经“入吾彀中矣。”
倒是有些外国人头脑清醒,多次向中国发出警告。针对目前中国一浪高过一浪的涌向韩国“新农村考
察运动”,韩国前总理李寿成提出忠告:中国不必到韩国来学习“新村运动”。他认为“中国其实已经准
备好了,农村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成熟。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增长,城市不断发展,中国的整体
实力大大增强。现在,国家确立了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而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因此,我认为不必学韩国
了。”他说,上世纪 70 年代初启动新村运动时,韩国农村的条件非常恶劣,通电的村子不到 20%,有自
来水的还不足 15%,80%的农舍还是茅草屋;人均年收入才几十美元;政府财政也没有什么余力。与现
在的中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当许多外国人前来考察时,我们只如实告诉来访者“做了些什么”,从不教
人“应该怎么做”,因为各国的情况不同。况且,我们在工作中也出现过偏差,例如在一些地方就曾出现
过为追求视觉效果而热衷搞有形事业的情况,偏离了新村运动的精神。对韩国如此,对西方特别是美日也
应如此,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来有选择的学习吸收外国的先进东西,“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且不可盲目照抄照搬,生搬硬套,照单全收。对于针对中国的错误言论,我
们要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为中国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三,讲究策略,从容应对,多做宣传解释工作。“中国威胁论”的流行固然与某些国家的别有用心
的宣传有关,同时也与我们宣传解释不够有关。今后在国内要坚持科学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控制人
口,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保护环境,这种发展是一种负责任的发展,既对自己负责 ,
也对别人负责。对外实施对外开放,坚持建设和谐世界,谋求互利共赢,走和平发展之路。通过交流宣传,
让外国相信:中国是友好的,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不构成武力威胁,中国的繁荣富强是共赢,对全球有着
积极的帮助作用。中国不谋求霸权,不当世界或者地区领袖,即使将来强大了,中国既不会对外输出革命、
输出意识形态,也不会对外输出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我们只输出商品和技术,不输出革命。坚持合作协
商,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树立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以实际行动回应、批驳了“中国威胁论”。例如:帮助发展中
国家。尽管中国人均 GDP 依旧排在世界 100 名之后,2005 年 9 月 14 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作出了郑重
承诺,包括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 39 个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商品零关税待遇,减免穷国债务,今后 3 年内
向发展中国家提供 100 亿美元优惠贷款,今后 3 年内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培养 3 万名各类人才等五大举措。
2006 年 11 月 4 日,胡锦涛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承诺要扩大对非洲援助规模,包括今后 3 年内
13
向非洲国家提供 30 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免除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
2005 年底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今后 3 年内为非洲培训培养 15000 名各类人才;向非洲派遣 100 名
高级农业技术专家;为非洲援助 30 所医院,并提供 3 亿元人民币无偿援款帮助非洲防治疟疾;为非洲援
助 100 所农村学校;在 2009 年之前,向非洲留学生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由目前的每年 2000 人次增
加到 4000 人次。中国现在对非援助、培训的规模是历史上没有的。此举在非洲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中国
威胁论”在非洲已没有市场。
参与国际救灾。2005 年,中国多次参与印度洋海啸、美国飓风灾害、巴基斯坦大地震等国际重大紧急
救援行动。其中,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即宣布提供价值 2163 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
救灾物资和现汇援助,随后又陆续追加 5 亿元人民币救灾援助和 2000 万美元多边捐助,无论规模还是金
额,都是中国对外紧急援助历史上最大、最多的一次。当年,中国共向 20 个国家提供了 26 笔人道主义紧
急援助,得到了受援国和其他国际救援组织的高度评价。
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自 1989 年以来,我国 18 年来共参加了 16 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已派出维
和军人、警察 7000 多人次,在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名列前茅。为了异国人民的安宁和平生活,先后有
9 名中国维和军人在执行任务时牺牲。目前,中国有 1800 多名维和人员不辞劳苦,不惧艰险,正在 12 个
任务区执行任务。
长期以来,中国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其
他多边机构中承担越来越大的责任。中国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国际事务,对朝核、伊核等问题进行斡旋,
劝和促谈。同时,中国带头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自身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仍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不
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无私援助。
事实胜于雄辩,谣言不攻自破。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在国际维和行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被
海外媒体称为中国“正在以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大国”。总而言之,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
进共同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家形象。除了少
数抱着霸权心态和冷战思维的国家在那里声嘶力竭的宣扬之外,“中国威胁论”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
小结: 略

14
第十三 章 国际 战略 和外 交政 策( 二)
回顾提问: 如何理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组织 教 学 : 本讲涵盖第二节的内容,重点是关注热点问题,讲授后冷战时代美国对外政
策的特征。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为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了世界和平与发展,对一
切国际事务,我们都是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 ,
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
(一)独立 自主和平 外交政策 的形成和 发展
我们党在建国时就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政府始终
坚持这一外交政策。同时,针对不同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确定并实施了不同
的具体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我国外交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得到
丰富和发展。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强调,中国必须独立自主,不容许任何帝国
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中国真正的独立和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绝不能靠外国恩
赐,主要靠中国人民自己努力争取。周恩来也明确指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是中华民
族的独立自主,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中国内政;我们愿意和一切平等待我之国家合作,不
排外、不挑衅,但必须站稳立场,否则就只能倒在外国人怀里。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
代表中国政府在开国大典上宣布中国政府愿意同任何“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
权等事项”的外国政府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
(1)从新中国成立到 50 年代中期,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公开宣布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
边,着重加强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联合,坚决反对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势力。同时,新中国的对外政策一直是以争取和平为宗旨的。
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
立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了三大外交方针,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另起炉灶”就是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
外交关系,而是要在新的基础上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就是指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
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一边倒”就是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
实行敌视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的阵营一边。这三大方针符合
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安全、独立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利益,为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关系
奠定了基础。中国执行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倒”的方针,并不意味着放弃独立自
主的原则,而是要平等互利,绝不拿主权作交易。
同时我们国家还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 1953
年 12 月,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过 1955
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非国家所接受。这五项原则后来进一步完整地表述为:互相尊重主
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
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一时期,和中国建交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苏联、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阿尔巴尼亚、越南
民主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南斯拉夫;同中国建交的民主主义国家或资本主义国家有:
15
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锡兰、阿富汗、尼泊尔、印度尼西亚、埃及、叙利亚、瑞典、丹麦、瑞士、芬
兰等国,还同英国、荷兰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赢得相对和平的周边环
境,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在 1954 年的日内瓦会议上,促成了法国在印度支那三国
(越南、柬埔寨、老挝)停战的协议。
(2)50 年代末到 60 年代末,我国外交的重点是为维护主权,顶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的双重压力。采用“两个拳头打人”的策略。根据当时美国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和禁运政
策,以及苏联搞大国沙文主义、霸权主义,社会主义阵营走向瓦解的情况,我国外交政策
调整为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到处侵略扩张、肆意干涉便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同时积极
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坚持睦邻友好,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世界的和平进步。
既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交往,也加强同西欧和日本的外交工作。毛泽东在 60 年代初提出“
两个中间地带”理论,主张我国要依靠第一中间地带即亚、非、拉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
争取第二中间地带即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反帝、反修
”统一战线的国际战略。这一时期,我国与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等国签订了边界条
约。周恩来总理的亚非 13 国之行,加深了中国同亚非各国人民的友谊。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有 1955 年底的 23 个增加到 1965 年底的 49 个。其中,1964 年 1 月中法建交是中国加强同
西欧关系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对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一次沉重打击。 对于日本,在中日两
国没有正式外交的情况下,通过民间渠道保持和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交往和友谊,为最终实
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打下了基础。我国进行了援越抗美,粉碎了美国企图利用越南为基地侵
犯中国的阴谋。与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霸权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了维护我国神
圣领土与苏联在 1969 年进行了珍宝岛战役。我国还于 1962 年进行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挫败了印度侵害我国边境的企图。
(3)70 年代,我国外交实行“一条线”、“一大片”战略,侧重法对苏联霸权主义。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由于越南战争等因素被削弱,美苏争霸呈苏攻美守的态势。苏联乘势
在世界范围内大势扩张,积极推行霸权主义。苏联加强在中苏边境和蒙古的军事部署,而
且支持越南在 1978 年入侵柬埔寨,1979 年 12 月又出兵占领阿富汗,妄图从北、南、西三面
包围中国,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安全和利益。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急于从越南脱身,并想在
世界范围内寻求合作的朋友共同对抗苏联,于是积极谋求打开对话关系。毛泽东审时度势 ,
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了“一条线”、“一大片”的战略。“一条线”是指
从中国到日本,再经中东到欧洲,南到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后到美国这条线上同中国友
好的国家;“一大片”是指这条线周围的所有的国家。中国同这些家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
义的挑战。这是我国外交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对缓和我国面临的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
平与稳定,保障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中国在侧重
法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同时,仍然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基本外交方针,取得了重大的
外交成果。1971 年 10 月,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2758 号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
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 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了《上海联合公报》,标志着
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1978 年 12 月,中美两国发表了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接受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
废约、撤军、断交,宣布从 1979 年 1 月 1 日起,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但美国仍对台出
售武器,1982 年 8 月 17 日,中美两国发表《八·一七公报》,美国答应逐步减少对台出售
武器,经一段时间逐步解决这个问题)中日两国也于 1972 年 9 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
于 1978 年 8 月签订了《中日友好和平条约》。中美、中日建交,直接打破了由于美国长期 以
来孤立、遏制中国造成中国的某种外交僵局,由此出现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1971 年 7 月到
1973 年初,中国先后同比利时、冰岛、马耳他、希腊、西德、卢森堡、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建交。
1972 年,中英、中荷之间也先后将原来的代办级外交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1975 年,
16
中国同欧洲经济共同体也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70 年代初,中国同北美的加拿大、大洋洲
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先后建交。70 年代,中国同亚非拉国家也形成了一个建交高潮。同中国
建交的第三世界国家,亚洲由原来的 16 个增加到 26 个,非洲由原来的 18 个增加到 45 个,
拉美由原来的一个(古巴)增加到 13 个。毛泽东在 1974 年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
论。1975 年越南全国解放后,紧随苏联热衷于推行霸权主义,于 1978 年军事侵略柬埔寨病
加紧反华活动,中越关系恶化,我国与 1979 年 1 月被迫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70 年代,中
国团结了最大多数,反对了最危险的敌人,捍卫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
了和平友好关系,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的建设环境,并不断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至
1979 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有 122 个。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继承毛泽
东、周恩来外交思想,对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判断,并据此调整了对外战略,进一步完善
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外交思想。
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坚持独立自主,主张一切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在国际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
1982 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指出:“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 ,
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 ,
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国际性形势发生了
变化,美苏争霸转入均衡、僵持阶段,而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综合国力提高,作为一个发
展中的大国,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力量。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及时地指导我们党
改变了以往的外交战略,确定了“真正的不结盟”战略。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坚持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超级大国争夺霸权,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集团。从“一条
线”到“真正的不结盟”的外交战略转变,顺应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
邓小平在外交工作中,强调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
的友好合作关系;高度重视第三世界国家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强调加强同它们的团结与合
作;主张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强调坚定不移地实行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在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国际反华势力
对中国施加极大压力的险恶形势下( 1989 年“六四”事件后,美日等西方国家制裁中
国),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抓住机
遇、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方针,其核心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确立了发展党际关系
应遵守“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四项原则;强调中国是维
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力量,要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至 1989 年,与我国建交的国
家达 131 个。
冷战结束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江泽民继承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思想,冷静观
察,从容应对,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坚定不移地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
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加强。他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正确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维护世界
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治,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在和平共处五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努力发展大国间长期稳定的友好合
作关系。江泽民还指出,我们外交工作的根本目标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我国的和
平国际环境,特别是和平的周边环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为祖国统一大
17
业服务。外交工作归根到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这一时期,
我国实现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顺利过渡,并同原苏联各共和国和东欧国家建立和发展友
好关系;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无理制裁;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香港、澳门顺利
回归祖国;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的野蛮行径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妥善处理了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多边外交、首脑外交更加活跃;倡导并建立了维护中亚地
区和平、安全与稳定的上海合作组织。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明确提出安全上应“相互信任,
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等等。特别是在世纪之交,同各大国
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伙伴关系。中国继 1996 年与俄罗斯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之后,
1997 年与法国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与美国确立了“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与日
本构筑“面向 21 世纪的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与东盟确立“面向 21 世纪的睦邻互信
伙伴关系”,与非洲国家建立“面向 21 世纪,长期友好,全面合作关系”,与加拿大、墨
西哥建立了“跨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这一系列伙伴关系的建立,构成了一个不对
抗、不针对第三国、共创未来的新型国际关系框架。说明了中国的外交活动正在为世界的和
平与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强调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
道路,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
化,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
的方向发展,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出贡献。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和意义: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我国是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既消除了我国屈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又消除了
我国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我国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也绝不侵犯别的国家。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
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就是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
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
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就是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
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就是不以社会制
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而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
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就是坚持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
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永远不谋求霸权。过去几十年,我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开创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得到了世
界人民的普遍赞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并为世界和平和
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世纪,世界正处在大变动之中。中国既面临机遇,
也面临挑战。中国政府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独立 自主和平 外交政策 的基本原 则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
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严格按照这一政策准则办事,即有利于维护世界
和平,又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
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平等待我的国家友好相处,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
的尊严和主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坚持独
18
立自主,主要体现在:(1)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2)真正的不结盟。
(3)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坚持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是对长期以来旧的国际关系准则、霸
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否定和批判,是一项崭新的、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它的精髓就是国家
主权平等,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
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即
使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
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有着坚实的政治基础。在新形
势下,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关切增多,在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方
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我们要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抓住历史机遇,巩固传统友谊 ,
深化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各国家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是
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和整个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整体相联系的;
各个国家只有把本国的事情搞好了,才能更好地支持其他国家的发展,为履行国际义务做
出自己的贡献。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对外关系时,既要坚决维护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涉
及我国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问题上绝不妥协退让,同时又要注意维护世界
和平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
紧密结合起来。
(三)维护 世界和平 ,促进共 同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和宗旨。邓小平在一次谈话
中指出:“我们的对外政策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我们把争取和平作为对外政策
的首要任务。” 中共十六大报告重申,“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把
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作为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和宗旨,是立足于世界和中国
的大局来考虑的。多年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努力同各国一道实践建
立和谐世界的崇高目标: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
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历史经验和国际形势的发展都告诉我们,哪里有霸权主义、强
权政治,哪里就会出现不稳定、不安宁的局面。我们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
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
中国反对霸权主义,也严格约束自己永不称霸。中国始终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
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动国际和
地区安全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由于各国的历史背
景、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不同,世界上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文明、
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一种价值观念。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该彼此尊重,
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无论是维护世界和平,还是促进共同发
展,都要在国际事务中提倡和贯彻民主原则,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大
家平等协商,集中各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事实证明,以军事联盟
为基础,以加强军备为手段的旧安全观,无助于保障国际安全,更不能营造世界的持久和
19
平。只有倡导新安全观,才能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维护各国安全利益。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
信、互利、平等、协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国际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维护世界和
平的政治基础;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是维护和平的经济保障;平等对话、协商和谈判,是
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
第四,推动建立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一新的理念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
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
方针。它继承了新中国外交的传统,并结合国际形势与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的变化,进行
了重大理论创新。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建设
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领域的延伸。只有逐步建立起和谐社会,使中国繁荣、稳定、
强大,才能有效的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同时,也只有世界和谐,中国才能更快更好地构建
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建设持久和
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就是要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
安全,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应该保障各国享有主
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
等的发展权利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
利。
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
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各国应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恪
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
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
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
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
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
生存的地球家园。
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
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要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
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
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 、
平等互信、合作共赢得地区环境;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 ,
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继续积极
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
方向发展;继续开展同各国各地区的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加强人大、政协、军队、
地方、民间团体对外交往,增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中国将致力于同世
界各国在政治上和谐相处、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取长补短、安全上相互协作,继续为人
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贡献。
[ 相关 热点 补充 :后 冷战 时代 美国 对外 政策 特征 解析
冷战结束以来,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是美国对外政策急剧的内源性张力的产生,美国在总结
冷战遗产之后,迫不及待地对自身的对外政策进行结构性、战略性、整体性调整,经过若干年的调整,美
国经济和军事力量继续保持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单个国家所拥有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尤为重要的事,美国
不仅保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而且还在生活方式和大众文化等软实力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在丧
失全球性竞争对手所引至的短暂迷茫之后,其对外战略的主体性配置业已由冷战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领
袖,进而采取实质性步骤向单极世界演进。
正是基于自身在物质与精神的历史高位,美国外交政策与思想界的强势走向日趋凸现。布热津斯基在
90 年代所撰著的《大失控与大混乱》与《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地缘战略》之间所产生的混乱与迥异落
20
差——从警告美国面临内战与解体之忧转为旗帜鲜明地大谈美国经济的活力、政治的生命力和文化的吸引
力——正是克林顿时代对外政策思想界思考与探索的艰辛历史过程的缩影。不仅如此,美国《外交》杂志以
“正确审视美国的首要地位”为题宣称“如果说美国今天的霸权地位还没有形成一个单极世界的话,那
么也就没有能够形成单极世界的了”,而小布什自上台以来,进一步阐释其带有明显军事化倾向性的对
外政策并将其付诸实施, 9•11 事件的强力冲击,更加固化了以布什为核心的美国决策当局的军事安全
意识,美国的霸权倾向则更是甚嚣尘上,其单边主义、先发制人的霸权行径,业已对国际社会普遍的外交
努力产生相当负面的影响且有不断恶化的趋势。由此可见,对后冷战时代美国外交政策特征的完整有效解
析有其必要性,对于指导我国相关的外交政策的建构与调整,改善新时期我国国际生存环境,加速我国
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后 冷战 时代 美国 对外 政策 特征
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以国家利益为依托,以综合国力为后盾,以国际软硬环境为背景,以美国主
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基本的战略诉求,着力维护美国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
的单极世界,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 Pax American ), 建立美式帝国( American Empire )。尽管在
克林顿与小布什政府时期,二者在实现既定战略目标的途径、方式与手段上存在差别,但二者在目标的选
择与实现上并无实质性差异。“扩张是贯穿于美国对外政策史的最明显、最永恒的主题”。相对而言,克林
顿政府时期的对外政策侧重于对其他国家的柔性规制,而小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则侧重于刚性制衡。然而,
无论谁上台,其基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即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致力于实现“美
国治下的和平”。这既是美国国内政治权变运作的结果,也是美国不断促进其全球战略,以确保其世界霸
权地位的结果与需要。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小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是克林顿政府对外政策在行为
方式上的转变,行为目标上的延续。具体而言,后冷战时代美国对外政策可以表述为:
第一、对外经济由服务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低级政治”上升至美国对外关系的首位,在对外政策
的制定中强调自身经济利益得失、综合国力损益。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总体形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
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成为各国的普遍共识,而传统意义的“高级政治”与“低
级政治”的划分也日渐模糊化,虽然政治与军事安全利益依然重要,但是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日渐构成现
代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对经济利益的诉求迅速成为美国对外关系的核心考量之一。后冷战时代,美国之
所以能执行强势扩张性的对外政策,无不与美国经济在世界上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密切联系,经济
利益的纠合、纷争成为国家间关系的常态,“美国霸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胁迫别国执行有利于美国经
济利益的政策’(亨廷顿)”。对国家经济利益的强调也日渐成为美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点,谋求国家经
济安全成为其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2008 年美国由于次贷危机引发了空前经济危机,为了渡过危机和
重振美国经济,奥巴马政府对外关系的重心必然是经济问题。)
第二、维护本土安全,强化本土防御,打击恐怖主义,整合国家权力配置,提升国家安全体系的塑造
与建构,成为美国安全战略制定的主导意图。 自克林顿政府时期起,频繁发生于美国驻各国使领馆遇袭
事件逐渐引起华盛顿方面的警觉,对恐怖主义危害的打击力量也日渐增加,尽管当时尚未将其提升到国
家安全战略的高度,然而在情报机构的信息汇总和安全部门的目标选择上,亦将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列
入议事日程。9•11 事件是美国自 1814 年英军火烧白宫以来美国本土首次遭到的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在
深度震撼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同时,标志着现代国家必须面对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实质性到来
(第二次英美战争:1775-1783 年,美国进行独立战争并赢得了胜利。此后,英国不甘心失败,企图卷土
重来,使美国重新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于是在公海上抓捕、扣押了美国商船的水手,挑起争端;另一方面,
独立后的美国对其邻居充满非分之想,即想攻占当时属于英国势力管辖的加拿大的领土。 1812 年,美国
对英国宣战,英美两国交战过程中英军火烧白宫。1814 年 12 月,英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了美国的独立
地位,美国放弃了对加拿大的领土要求。)。面对恐怖主义袭击的现实,小布什政府不得不调整国家安全
战略,改组情报部门,加强强力部门,扩大安全控制权限,整合国家权力的配置,成立国土安全部,协
调各部门之间面对恐怖主义威胁的对策选择,强化本土防御意识,全面提升国家面对各种威胁的情报获
取与危机应对机制,甚至为了应对国内对危机可预防性及危机前干预必要性的种种责难与质疑,不断追
21
加军费开支,发动对外战争,以期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缓解政府在相关敏感性问题所面对的压力,重
塑美国人的安全信心,增强应对非对称性袭击的能力。
第三、以新保守主义作为推行对外战略的主导理念,在实际权力的建构、配置与运行中强调单边主义
和先发制人的打击战略,同时以极端实用主义的方式加以凸现。新保守主义作为当代美国政治思潮中最活
跃最具攻击性的一支,在克林顿时代不断的积蓄力量,扩大宣传平台,至小布什政府时期其影响力达到
了高峰。“与传统保守主义者更加重视国内政治和社会问题不同,其所关注的焦点主要在对外政策和国际
关系方面”,新保守主义者宣称:国家之间的利益具有内在的冲突性,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一种零和
博弈性质的竞争。实力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唯一主要手段,唯有通过不断加强以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为核心
的国家力量,才能切实有效的维护自身的利益。通过基于实力的均势制衡战略,才能有效的遏制新兴大国
对既有国际安全与和平秩序的挑战。从维护美国绝对优势和绝对安全的角度出发,新保守主义者强调国际
关系领域中的无政府状态,认为国际关系中只存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人类的良知、国际法等都是无
用的。因而,自新保守主义开始主导美国对外政策之日起,其基本的诉求就由确保基本国家安全延伸至不
断增加国防开支,强化自身实力建构。 9•11 事件以后,新保守主义者则更加强烈地要求在对外政策领域
强调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和自主性,宣扬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打击战略,认为在对外政策与国家安全
领域应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而要达到这样的实际效果,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实用成为其对外政
策决策抉择的不二选择。
第四、以军事威胁遏制与外交协调斡旋艺术的有效结合为基本权谋,突出对外战略中军事后盾的作用,
加速全球军力的配置与优化组合,实现战略重心转换。冷战结束后,伴随着冷战两强之一的苏联的解体,
美国以无可比拟的政治、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因而,美国更加倚重军事后盾的作用,“
美国必须保持强大军事力量的机制威胁潜在的竞争者,使他们甚至不敢奢望发挥较大的地区性或全球性
的作用”,成为克林顿时代军事防务的指针。而“倚仗美国的军事力量优势,遏制所有竞争对手,重新塑
造国际关系格局”成为小布什时代军事战略的核心目标。无疑,无论克林顿政府抑或是小布什政府,军事
威胁遏制,以实力求和平是二者共有的默契,尽管双方达到军事目标的方式各异。在强化自身军事实力的
同时,后冷战时代美国普遍注重外交协调与斡旋艺术在危机干预、突发性事件处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尤其是在加强经济合作、提供经济支持与援助的经济外交和以首脑会晤形式就彼此相互关心的国家间棘手
问题达成谅解的首脑外交两个方面,更加注重外交协调与斡旋艺术。不仅如此,自克林顿时代起,美国便
开始就进行全球军力重新配置的可能性问题展开讨论,探讨并酝酿全球军力优化组合的可行性,并且进
行军力的试探性调配,提出驱动美国以后整个外交与军事战略转型的核心概念:国防转型。小布什政府自
上台伊始,即紧跟克林顿政府的步伐,国防转型便主要由理论性概念提出向实质性战略转型演进,整合
国家军力配置,逐步实现欧洲战略重心向亚太欧洲双重心的转换,同时辅之以秘密外交、结盟外交等手段
与相关国家缔结外交双边或多边安全防御条约或协定,企图将欧亚大陆安全形势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以期实现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的预言:“谁统治了(欧亚大陆)中心地带,谁就控制(欧亚非大陆)
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控制世界”,维持美国在世界上作为不可挑战的帝国的地位。后冷战时代
美国之所以在世界各地横行无忌,诸如发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其坚强的后盾就是
美国庞大的战争机器与外交协调斡旋艺术的有效结合。
第五、以推进民主和促进人权改善作为美国对外战略的主导型依托手段,加强以思想意识、价值观念
为基础的软权力渗透,全面架构美国的优势战略地位。“软权力概念的产生是国际关系深刻变动的结果,
也是权力性质范围随着形势变化而不断拓展深化的结果”,后冷战时代的美国政治精英,在冷战阴云渐
渐淡去之后,深深体察到,仅仅凭借美国超强的政治军事等硬实力,尚无法给自己竭力构筑的世界政治
经济新秩序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强力行动的局限性促使他们从自身历史文化遗产中找寻可资凭借的
思想载体。华盛顿的政治精英们认为,积极帮助其他国家发展自己的自由市场和建立尊重人权的民主制度,
是美国对外政策大战略的关键环节之一。“最成功的专制不是那种用武力来保证一致性的暴政,而是让人
们不知道还存在着其他的可能性,不能想象别的道路也能走得通,不了解天外有天”。美国式民主与人权
思想的扩展,有助于提高其行动的法理和道义的合法性,增强国内外民众对美国所推行的对外政策的道
22
义支持。加上世界上许多地方倾向于美国的思想界与传媒界的有力支持,美国的软权力将无所不至的渗透
进敌对国家的思想土壤,从而打造起基于美国式民主与人权观念的道德高地,因而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民主的扩大促使霸权思想的膨胀”。而 9•11 事件则为美国进一步扩张美国式民主与人权观念提供了绝
好的口实,如大中东改造战略,本身就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式民主与人权思想扩张
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其取得对其他国家的排他性地缘战略优势,进而实现其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实现
“美国治下的和平”。
二、后 冷战 时代 美国 对外 政策 特征 产生 的原 因
后冷战时代,不论以“经济”、“安全”和“人权”为外交支柱的克林顿政府,还是以“反恐”、“
建立稳定的大国关系”和“扩展民主”为对外关系框架的小布什政府,其对外政策的全球战略无不表现
出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美国的权益,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的意图。美国之
所以产生这样的行为意图,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经济原因。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强劲、快速、持续增长,为美国对外政策的有效推
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平台,拓展了美国推行强硬的外交政策的国际生存空间,尤其是在新经济的影响
与带动作用下,美国率先实现信息技术的关键性技术瓶颈突破,抢占全球化竞争的制高点,实现了产业
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巩固。不仅如此,大量热钱自国外的回流(热钱:英文译为 hot
money,又叫国际游资或投机性短期资本,包括国际间期限为 1 年或 1 年以内的资本流动或即期支付形式
的资本流入与流出。是指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的短期金融资本。它们以汇
率变动、有价证券价格变动为投机突破口,倒买倒卖以赚取差价带来的利润),跨国公司的兼并浪潮,加
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经济的有效管理与调控,极大的刺激了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消费者的消
费欲望持续抬升,国际金融活动日渐频繁。尤其在全球化浪潮的助推之下,美国凭借自身在贸易、投资、金
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国际金融活动中制定有助于自身利益实现的国际市场通行显性规则和隐性国际
惯例,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国。(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金融风暴的事实,从反面例证
了美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力,即“美国打个喷嚏,世界就感冒”。)
第二,政治原因。在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带动作用之下,美国进一步通过价值
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同化力与规制力为特征的软权力渗透,
加之美国政策决策所特有的灵活性、开放性特征,使美国的霸权不仅建立在强大富足的物质基础平台之上,
同时具有以往霸权国所欠缺的无所不至的精神辐射力。国际关系的实质始终是权力与利益的博弈,美国凭
借自身所拥有的软权力与硬权力优势,通过一步步的政治外交行动或蚕食或鲸吞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生
存空间,打造属于自己的权力优势地位与政治影响力。类似行动诸如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及蕴涵于其间的对石油等战略资源的控制与保有,发生于东欧中亚地区的“颜色革命”等。尤其是 9•11
事件以后,美国以恐怖主义的受害者自居,占据对恐怖主义作战的舆论高地,不断动用各种手段,应对
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叠加的政治现实,加之美国进行对外政策调整所拥有的丰富外交资源,
行为政策选择的主动性更加强化了美国的政治优势。
第三,军事因素。在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标志的冷战阴云渐渐淡去之后,冷战思维——这一在美
苏两极对峙、彼此互具毁灭性核打击力量条件下的思维怪胎——继续以其特有的“魅力”环绕在美国政治
家战略家的心头,推动美国不断增强自身的军事实力,提高本国的军费开支,强化与各个盟国的军事联
盟。众所周知,作为当今世界头号军事大国的美国,战后一直维持着一个最为庞大的全球性战争机器,其
军费开支继续保持在其他任何国家包括其西方盟国在内的压倒性战略优势。仅以美国国防军事预算为例,
冷战结束以后,出于缺乏竞争对手的考虑,其国防开支在一度下降之后,便开始了新的增长期, 1999
财年美国的国防预算为 2762 亿美元,2001 财年美国的国防预算为 3100 亿美元,后因发生“9•11 事件”
实际支出大大超过该数字,2003 财年美国的国防预算总额为 3930 亿美元,2005 财年美国的国防预算为
4193 亿美元(最终 4533 亿美元,2008 财年美国国防预算 6480 亿美元),从预算数字来看,美国一国的
军费开支甚至高于全球排名第 2 位至第 21 位的 20 个国家和地区军事开支的总和。从另一个层面看,美国
2002 年仅在军事研发领域的开支就超过了德国或英国在防务方面开支的总和。
23
特别是 9•11 事件以后,以崇尚实力,建立绝对安全体系为目标的乔治· W ·布什在新保守主义理
念的推动之下,奉行进攻性的现实主义政策,在对外政策方面单边主义、先发制人的打击战略凸现,将实
力置于美国对外战略的首要地位,其国防开支更是以惊人的速度猛增,并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伊拉
克战争,东欧中亚地区的“颜色革命”以及当今美国在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上的强硬态度,无不建立
在美国庞大的军事实力之上。
第四,外交人才基础。在美国富足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无所不至的精神软权力的号召和策动之下,加上
美国大学所特有的学科设置与良好的专业水准,美国成为吸引各国顶级学者、思想大师、智囊云集的“伊
甸园”,这就为美国输送了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的思想之源、智慧宝库。而美国社会对于思想文化学术界兼
收并蓄、百家争鸣的宽容态度,促使在美国对外关系外交政策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思想巨子、学术巨
擘,诚如我们所熟知的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 )、 基辛格 (Henry Kissinger)、斯坦利▪霍夫曼
(Stanley Hoffmann)、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 、 布热津斯基 (Z. Brezinshi) 等 ,尽管这部
分学者所持观点颇为我们所诟病,但其中仍有相当丰富可资借鉴的资源。
学界与政界的密切联系是美国文化所特有的制度性因素,英国教授哈里丁称之为“基辛格征候 ”
( The Kissinger Syndrome ): 一个国际政治学者的权力背景(或者说与权力的联系渠道)越明显有
力,他的思想和学说的影响越大,在学术界和政界的地位也越高。而学界与政界的紧密结合,使学者可以
对其所提出的理论、假设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及时加以印校、修正,从而更好的为其外交政策服务。如新保守
主义外交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就有秉持新保守主义的学者兼高官的参与。
第五,美国人的中心角色同样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众所周知,个人主义、个人奋斗是美国社会精
英乃至普通人生活的信条,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美国外交政策同样不能脱离美国自我中心角色的泥潭。在
美国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创造性和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和政治的限制,
认为一切价值都应以个人为中心,个人之间在道义上是平等的,社会存在的目的是维护组成该社会的个
人的利益。事实上,美国人所特有的中心角色不仅对美国对外关系及其政策选择具有“决定性”的指导性
贡献,同样使其潜在的成为美国政府对外政策、方针所特有的局限性的源头。诚然,不可否认,个人主义
在美国历史发展沿革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建设性作用。然而,如果将个人主义在社会历史层面的作用无限
的放大,将其影响作用不切实际的加以夸大,尤其在对外政策的选择方面,就会带来致命的危机。布什政
府在对外政策的反恐领域所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二元化分界(以美国自身利益作为衡量恐怖主义的标准 ,
乱扣恐怖主义的帽子),即是美国人自我中心角色的一个缩影。
第六,国际政治生态因素。当前,国际政治生态缺乏合理有效制衡约束美国的组织架构与机制体制。
英法德俄等国出于自身或经济,或政治,或安全,抑或兼而有之的思维导向,使之不得不采取避其锋芒
的战术性举措,附和,乃至迎合美国的霸权欲望,将与美国的双边关系置于本国对外政策的主导层面,
使美国新一轮的全球扩张,建立“美国治下的和平”的努力更加有恃无恐。而众多的国际组织囿于自身内
在法律框架及自身实力的局限性,普遍缺乏对超级大国行为能力的活动管制。不仅如此,没有任何一个大
国或大国集团拥有直面美国霸权,挑战美国扩张欲望的直接意思表示。换言之,“把美国从霸权地位上拉
下来,把世界上其他权力中心的地位提上去,超过了现阶段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的能力,因而是不现实
的”。以当今国际社会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为例,尽管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拥有强制性的执行机制,然一
旦出现体制内特别是五大国之间出现矛盾纠葛纷争时,便显得回天乏力,甚至无所作为。在这样的情形之
下,尤其超级大国有能力抛开联合国采取单独军事行动时,联合国所谓的强制性机制便荡然无存。
三、后 冷战 时代 美国 对外 政策 的局 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自身的对立面。同样,后冷战时代美国对外政策亦然。当美国
不断运用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综合国力的优势进行全球扩张,扩大美国自身利益的同时,其内
在的局限性必然随着时间的增长随之凸现。从长远来看,美国的地位与实力也必将随着现行扩张性对外政
策的推行,自身实力的损耗而不断下降。纵观后冷战时代美国对外扩张的历史与现实,尽管至今仍未结束,
仍可以将该历史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的局限性概括为:
第一,权力政治的固守。从后冷战时代美国对外关系外交政策的历史沿革、生存权变来看,美国始终
24
无法摆脱权力政治的生存状态。对实力的垂青,对军事实力的痴迷,对权力政治的迷恋始终贯穿后冷战时
代美国对外关系的全过程。权力政治——长期支配国家间关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似一颗政治毒瘤始
终环绕在强权国头脑之中。诚然,美国也不例外,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一系列发生
在东欧中亚地区的 “颜色革命”导致该地区一些国家的政权变更,更是将美国对权力政治的固守刻画得
淋漓尽致。
第二,外交政策的军事化。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努力打造新型对外政策的同时,加紧对自身冷战
遗产的梳理与传承,在传统冷战思维的指导下,美国对外政策的军事化倾向日趋浓重。而美国在冷战后对
自身所拥有的外交资源的配置与运用表明,美国在诉诸武力方面拥有准垄断权,这从另一个侧面更加强
化了美国外交为军事服务的力度与强度,加速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军事化。随着其军事化配置在外交政策制
定中权重的日益加深,极易导致其外交政策脱离既有的运行轨迹,从而违背“外交政策必须以使维护和平
成为可能,而不使战争的爆发成为不可避免的方式来处理”的初衷,引致一国外交政策为军方既得利益
集团所挟持的困境。
第三,自身绝对安全的困境。新保守主义在冷战后的发展特别是在小布什政府执政后期达到其影响力
的巅峰。根据新保守主义的理论:一个国家实力的增加必然带来国家安全的相应增加,即国家实力与国家
安全政策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约翰▪米尔海对之解释概括更为精辟“力量确保安全,最大的力量确保最大
程度的安全”。而“9•11 事件”则首次打破了这个现代神话,恐怖主义活动的现实昭示了实力与国家安
全并不完全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在全球化时代,绝对安全和全面防御都是无法企及的”,后冷战时代的
到来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际政治生态也得以重新调整,新的国家安全威胁不断
涌现,使国际生存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毋庸讳言,对美国而言,传统国家安全思维在应对诸多
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未免显得捉襟见肘。
第四,单纯国家利益诉求的悖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它在推动世界经
济的融合方面成效斐然,国家间的利益关系也因此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存状态,国家间
利益的相关性也赫然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试图通过打击对方来赢取本国特殊利益的行为,必然使
本国的相关利益受损,影响本国经济活力的发挥。当然,冲突摩擦各方在彼此博弈中利益得失、国力损益
的权重各不相同。
第五,外交行为合法性的缺失。单边主义、先发制人的打击战略的推行,必然对其他国家的国家
主权构成潜在或现实的威胁。根据现实主义理论,在国家间政治无政府状态的背景下,国家安全至高无上,
国家生存是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而对涉及国家生存与安全的主权的维护是各国进行对外活动首先要考
虑的重要方向。而单边主义、先发制人的打击战略无疑对他国的主权构成了或潜在或现实的威胁,势必与
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同的国际法主权原则及相关派生性原则构成或隐形或显性的冲突,因而势必缺失外交
政策的合法性,由此美国所推行的外交政策也必然引起其他国家的反感与反对。其他国家即使在自身实力
有限的情况下,必然运用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对美国进行一定的规制(例如,几个国家加强战略合作
并孤立美国,利用地区性组织中集体的力量制衡美国等),最终必然导致美国自身影响力的下降。]
[ 相关 资料 链接 :各 界关 注奥 巴马 当选 美国 总统 后的 对外 政策
北京时间 2008 年 11 月 5 日中午 12 时,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以 338 票对 155 票的悬
殊差距,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顺利当选美国第 56 届总统。他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
黑人总统。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受到了包括其盟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的欢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
温家宝在第一时间电贺奥巴马当选。令人惊奇的是,就连伊朗、委内瑞拉这些被美国认为是“不友好”的
国家也表示祝贺。多国对奥巴马的热情期待,可以反证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失败和美国国际形象的衰落。
同时也表明,世界期待奥巴马将变革美国的外交政策,带来一个更加温和而非好战、更注重合作而非单干
的美国。虽然奥巴马的任期刚刚开始,其对外政策主张尚不明朗化,但综合奥巴马的竞选纲领、社会舆论
和各方面人士的观点,我们可以粗略地看到奥巴马对外政策的端倪。
在国家利益的侧重点方面,奥巴马是在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空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当选的,所以他
的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神圣使命就是尽快运用国内外的有利因素,使美国尽快渡过经济危机,领导美国人
25
民走出民生困境。在国际上恢复人们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信心,继续发挥美国左右世界经济格局的作用。所
以奥巴马上台后,对外政策所考虑的侧重点是国家经济利益优先。
在意识形态层面,奥巴马和以往领导人一样,也认同领导和改善世界是美国的独特使命。认为美国有
责任也有义务领导这个世界,不管世界是否愿意被领导,美国都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念改造世界。因为美国
人一向认为这套价值观念独具优势,而且具有普世性。
在总体外交和安全政策思路方面,作为民主党人的奥巴马将秉承民主党的理想主义传统,注重以谈
判协商及多边合作解决重大国际问题,重塑美国的领导地位。他强调美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威胁无法通
过一国的单独行动得到解决,而必须坚持多边主义和通过国际合作来实现,他提倡在可能的情况下少用
武力,多用软实力,即经济和外交手段来追求美国的利益,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他要从根本上颠覆以单
边主义为特征的布什主义外交路线。奥巴马在外交上的温和,可以说是在布什强硬政策遇挫后的调整。不
过,在美国温和变脸的背后,其重大外交目标却难改变,比如坚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要求伊朗放弃
核计划等。
在具体外交措施方面,奥巴马在竞选中曾界定了 5 个目标:负责任地结束伊拉克战争;彻底打击基
地组织和塔利班;保证核武器和和原料流落到恐怖分子和流氓国家手中;实现真正的能源安全;重振美
国和盟友之间的关系应对 21 世纪的挑战。他表示会与伊朗、叙利亚、朝鲜和委内瑞拉等国的领导人谈判。他
一直反对伊拉克战争,曾在竞选中承诺,如果当选总统,会在上任后 16 个月内从伊撤出美军作战部队。
他还承诺当选后对阿富汗增兵 7000 人,并曾表示如巴基斯坦不对巴阿边境的恐怖分子采取行动,美国将
单方面发动未经巴方允许的打击行动。对伊朗,在其温和的姿态背后,依旧藏有一根大棒。他一方面强调
通过外交手段与伊朗领导人直接接触,比单纯加强制裁方式更有利于解决伊朗核问题;但另一方面,他
并未改变布什政府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的根本立场。为此,他表示美国须保持对伊朗实行“强硬的外交政
策”,实施更严厉的制裁。对盟友,奥巴马表示要采取多边立场,听取他们的意见,关心他们的利益。
在对华政策上,奥巴马倾向于同中国建立长期、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关系。他认为中国是一
个伟大的国家,中国的发展和成功符合美国利益。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美中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关系,发展
美中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美中关系面临很多发展机遇,希望双方加强合作,推动美中关
系取得更大发展,造福两国人民。美方希望同中方加强在安全、气候变化、地区热点、应对金融危机等问题
上的磋商和协调,推动问题的解决。
然而,奥巴马上台可能会对中美经贸关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美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卷土重来,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新的“中国威胁论”可能抬头。因为,民主党的传统理念照顾中下层民众的利益,奥
巴马的主要支持力量之一就是美国的劳工阶层。为了使中下层人士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他在贸易问题上可
能将比布什更具保护主义倾向。
相当一部分舆论认为,奥巴马表面上是自由贸易者,实质上却是十足的贸易保护者。由于国际金融
危机影响,以及迫于美国最大的劳总联会及各工会压力,因而奥巴马所倡导的公平的国际贸易,更多带
有贸易保护色彩。奥巴马在竞选中曾承诺,一旦当选,他会通过各种外交渠道对中国施加压力,促使人民
币升值,改变中国的外汇政策,使中国增加国内消费,减少出口。他提出必须更加严厉打击对美国知识产
权的侵犯。他多次表态,要更加积极地监测中国入世协定的执行情况,加强美国在反对不公平贸易方面的
工作,并增加美国贸易代表署的人力和物力。虽然奥巴马的经济顾问古尔斯比解释说,奥巴马在竞选过程
中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立场,是其政治策略而不是政策主张,但奥巴马的策略实际上也体现了美国现有的
一些利益团体的政策意图,是上台后制订政策的依据。所以,奥巴马有可能在贸易方面对中国采取攻势,
奥巴马政府将想方设法限制中国某些产品进入美国,以此为美国的相关行业增加就业职位。可能提出的理
由包括:中国的产品安全问题、产品制造中的环保问题、涉及企业劳动条件的所谓人权问题、侵犯知识产权
问题、对华贸易赤字问题、人民币升值问题等等。
但是奥巴马如果过分推动贸易保护主义,不但损害中国的利益,美国的利益亦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目前全世界正在经历金融危机,美国经济也是危机重重,奥巴马很清楚振兴美国经济需要和中国合作。中
国和美国分别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虽然中美之间依然存在分歧,利益冲突和妥协的
26
进程也会一直交替持续下去,但在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方面中美具有越来越多的共同战略利益。更重要的现
实是:中国现在是美国最大的债权人(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第一大债权人,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
示,截至 2008 年 9 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 5850 亿美元),这是在贸易方面与美国博弈时中国最有力
的筹码。同时,美国人民也的确需要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所以,奥巴马在贸易保护方面不可能走得太远。
而在经济安全方面,中美可能涉及的问题仍是那些所谓的能源竞争、污染扩散、工业间谍、中国持有
美国国债威胁其金融安全等问题。但奥巴马曾明确表态,当选后将继续与中国在环保、能源合作等方面保
持对话。
军事安全方面,奥巴马提出要与中国进行安全对话和合作。但他认为中美会因为第三国而发生冲突,
称要对中国军事现代化保持高度警惕,将与亚洲盟友维持强有力的军事联盟关系,用以防范中国。
在人权方面,民主党的“基本群众”之一就是人权组织,奥巴马的外交顾问中还有一些所谓人权专
家和自由派人士。因此部分人担心,奥巴马政府在对中国的人权问题上可能比布什更强硬。在很大程度上
会重弹借维护“民主、人权”之名行干涉中国内政之实的老调。但是客观地讲,人权议题在当前的中美关
系里并不占据主要位置,总体重要性也在下降,所以奥巴马政府不会在人权、宗教、西藏等问题上有大得
惊人的动作。
至于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台湾问题,奥巴马的两岸政策和布什相当接近。他竞选中曾承诺坚守“一
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改善关系,并敦促两岸和平解决分歧,也期待双方能有政治上
的交流、军事上的互信。他支持台湾拓展国际空间的活动,以及保持对台军售政策,这也是中美继续存在
分歧的领域。
毋庸讳言,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必然会经历一个比较短暂的“磨合期”。但是,以往的实践早已证
明,中美两个大国加强交流和合作,与两国有利,与世界有利。加之奥巴马身边不乏经验丰富的“知华派
”,这必将推动新一届美国政府在处理对华关系上,向着理性、积极的方向发展。中美两国只要从两国人
民的长远利益出发,在双方关心的议题上进行双赢性的沟通和合作,中美关系可望得到良性发展。]
小结: 略

27
第十三 章 国际 战略 和外 交政 策( 三)
回顾提问: 简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和意义?
组织教学: 本讲重点探析大家所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新世纪中日关系的发展态势。
[热点探 析:新世 纪中日关 系的发展 态势
1972 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并不理想。虽然中日关系总体上呈现向前发展的态势,
但两国交往中的恩恩怨怨、冷冷暖暖、曲曲折折也很难避免。新世纪初期,中日关系正进入一个重大调整期,
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因与阻力同在。中日关系的演化主要体现出以下特征:
一、中 日关 系进 一步 趋向 均衡 、对 等, 中日 间相 互依 存度 加深
如同任何双边关系一样,中日关系的发展进程主要受到国际环境、双方国内条件以及两国相互作用三
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两国的国力对比、利益结构、心理因素、相互政策等因素构成中日关系的内
因,国际环境则构成中日关系的外因。
国力对比和利益结构是中日关系的物质基础:前者决定两者中何者具有影响对方的更大能力与手段 ,
后者则是决定双方相互重视程度的重要因素;这里所说的心理因素,指中日相互间对对方的非理性层面
上的、广义上的心理倾向,包括感情、文化、价值观、潜意识等方面的基本倾向;相互政策是指中日两国基
于特定的国力对比和利益结构、在一定的心理倾向引导下而形成的对对方的政策。按通俗的讲法,中日各
自对对方的政策都是基于国家利益和国民感情之上。中日双方的相互政策是规定两国关系发展方向的最重
要因素,两国间的最高相互政策就是中国的对日战略和日本的对华战略。综观历史,当代中日关系中的所
有问题都可以溯源于三种历史时期的国际环境和中日双边关系框架:一是漫长的古代史,二是百年间的
近现代史,三是 20 世纪后半期的战后史。通过这三个历史时期,中日间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国力、心理、
利益、政策相组合的相互关系框架。到了当今的 21 世纪初,中日关系在国力、心理、利益、政策四大领域表
现出了新的特征,其总和便构成了 21 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的基础条件。
1、综合国力日趋均衡,成为新世纪初中日关系的第一特征。
从国力对比变迁的观点看,一部漫长的古代史基本上是中强日弱的历史,而近百年的近现代史则是
日强中弱的历史。二战后的 20 年间,新中国以其独特的对外战略在国际体系中确立了政治大国地位,日
本从战败的废墟上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日间形成了在政治领域与经济领域强项各异的国力
对比。1972 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为中日关系克服两极冷战体制的制约而由两国自身来塑造相互间关系
打开了大门。1978 年以后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为中国改变近代以来的经济贫弱状况铺平了道路。1983
年中曾根首相提出了“政治大国”目标,标志着日本从此将致力于摆脱“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战后体
制。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大国化和日本的政治大国化出现了崭新的双向交叉发展势头。从历史
长河看,中日关系经历了中强日弱、日强中弱两种形态以后,如今首次出现了中日走向国力均衡的趋势。
目前,日本的经济实力依然远大于中国。据统计,2007 年日本和中国的 GDP 总量分别排世界第二和第
四(以美元换算),但日本的 GDP 总量约是中国 GDP 总量的 1.76 倍,日本的人均 GDP 约是中国人均 GDP
的 18.2 倍。但从另一方面看,经过改革开放 30 年的发展,中国正在迅速缩小与日本的经济差距,并出现
了未来 15—20 年间在经济规模上赶超日本、在经济质量上跟近日本的趋势。如果以“购买力评价法”
(PPP)计算,现阶段中日间的国力差距则要比上述数值小得多。在目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日
经济对比将依然保持数量对质量的基本形态,即中国将在经济规模上赶超日本,但在人均 GDP、技术发展
水平等方面仍将在较长时期内落后于日本。中国的经济大国化和日本的政治大国化都尚未达到中日现实均
衡的地步,目前中日国力均衡只是一种正在实现的趋势即一种“心理预期均衡”。但从国际政治和对外影
响的角度看,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确立了独特的优势,在经济与技术发展方面采取着跨越式发展
和全面赶超的态势。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极大成功、神州七号飞船的巨大胜利、中国在应对新一轮世界
金融危机时的支柱性作用,足以反映出中国国力的长足进步。因此可以说,中日国力均衡化必然是未来的
28
一个基本趋势。这一国力变化趋势确实对中日两国的外交态势和相互关系产生着很大影响,以致注定成为
把握新世纪中日关系发展趋势的首要变数。
2、相互依存日益深化,成为新世纪初中日关系的第二特征。
中日邦交正常化 30 多年来,中日关系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各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积累了深厚
的基础。在政治关系领域,1972 年 9 月 29 日的《中日联合声明》和 1978 年 8 月 12 日的《中日和平友好条
约》,就中日间最重要的政治与安全事项作了原则规定。1998 年 11 月 26 日的《中日联合宣言》,就冷战后
新形势下的中日关系诸项重要原则作了补充规定。 2008 年 5 月 7 日,胡锦涛主席与福田康夫首相签署了
《中日关于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中所阐明的指导性原则为新时期的两国关系指明了方向,
拓宽了两国的合作领域。在这四个基本政治文件的指导下,中日政治关系取得了很大进展,两国高层往来
和政府间交流与合作日趋密切。在安全关系领域,中日间四个基本政治文件为两国睦邻友好、永不再战奠
定了基础。只要回顾一下近现代中日关系史就不难知晓,最近 30 年来的中日安全关系无疑处于 19 世纪后
期以来的最好状态。近年来,中日间安全对话与交流开始起步,国防高层互访已在进行,军官交流已经启
动,舰艇互访等军事交流逐步实现。在经贸领域,中日经贸交往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成为两国关系
中“双赢”效果最为显著的领域。据我国海关统计,1972 年中日贸易额只有 10.4 亿美元,2002 年就突破
1000 亿美元,到 2006 年,只用了短短4年,中日贸易额就迈上 2000 亿美元的台阶,达到 2073.6 亿美元,
2007 年中日贸易额增长至 2360.2 亿美元。中日贸易额的迅猛增长令世界惊叹。另据日本海关统计,2008
年 1-9 月中日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 2018.6 亿美元,增长 17.6%。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 963.8 亿美元,增
长 22.6%;自中国进口 1054.8 亿美元,增长 13.5%。日本有报道说,面对美国次贷危机等经济不振的“夕
阳西落”现象,日本出口依赖“太阳东起”的中国是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2006 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
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目前,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而在 1993 年到
2003 年的 11 年间,日本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目前,日本是中国的最大进口来源国、第四大出口市
场和吸收外资的主要来源地。1979 年至 2008 年,中国共获得日本约 2248 亿元人民币的开发贷款以及各种
形式的技术合作和无偿援助。中日两国经济结构高度互补。日本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先进的技
术和设备;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旺盛,并会长盛不衰。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既推动了
中国的现代化,也有助于日本走出经济滞涨。两国之间在经贸方面的合作已经成为两国关系新的重要基础。
新世纪以来,中日关系已告别“少数精英交流时代”而进入以经贸与文化交流、留学生双向增长、公民旅
游自由化为内容的“大众交流时代”。过去 30 多年,中日关系的发展勾勒出了一个从“政治关系逐步正
常化”走向“经贸关系全面发展”、再走向“社会对社会全面交流”的演变轨迹。
3、心理因素趋向对等,成为新世纪初中日关系的第三特征。
在古代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已为“华”、以他为“夷”的自我中心意识。在
古代漫长时期,日本人基本上是仰慕中国文化,积极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日本人目
睹清王朝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败下阵来,便迅速把敬畏的对象从中国移向欧美,形成了“脱亚入
欧”、蔑视东亚其他民族的优等意识。二战后半个多世纪的中日关系史证明,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历史上先
后形成的优劣心理以及近现代造成的历史积怨和感情隔阂是根深蒂固的,至今尚未得到真正缓解。 20 世
纪末 21 世纪初,以中日国力均衡化趋势为依托,两国间出现了感情碰撞似乎更加激烈、直接化的局面。笔
者认为,这正是中日相互心理趋向对等的一个转折契机和过渡期。
值得一提的是,中日两国在历史上交替出现国力强盛趋势,曾导致两国相互学习流向的重大转变。在
古代,谴隋使、谴唐使和汉字是日本学习中国的重要象征;在近现代,中国出现的几次留学日本高潮是中
国学习日本的重要标志。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以日本经济模式作为最主要的学习样板,
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新一轮的学习日本、留学日本的高潮。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强劲的经济崛
起势头,日本则经历了被称为“失去的十年”的长期萧条。两国的国力变化趋势,给相互间的心理带来了
很大影响。一些日本人对中国的迅速发展感到失落和不安,“中国威胁论”在日本列岛悄然流行。在中国
国内,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使部分国人滋生出浮躁心态,对日本这个远远走在中国前面的经济大国表露
出轻视。然而,中国社会各界主流对中日国力之差和中国现代化的艰巨性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而且强调
29
经济越是发展,越应放平心态来看待世界。日本曾是对欧美列强的“赶超者”和后崛起的非欧美经济大国,
如今中国则是继日本而崛起中的东亚经济强国。当年美欧各国曾以极其复杂的心态望着日本这个后来者的
崛起,在一部分人扭曲了的心态下“日本威胁论”曾在欧美风行一时。如今,当中国从百年沉睡中觉醒,
走上现代化的轨道时,日美欧一部分人扭曲了的心态正使“中国威胁论”风行起来。
目前中日两国的心理和感情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筑在对对方的信息不足和扭曲了的不正常心态之
上。在这里美国的影响也发挥着很大作用。不少日本人从美国散布的舆论和理论观点来看待中国社会,不
想看到中国的进步一面,固守着“妖魔化中国”的偏见。不少中国人习惯于从美国人的文章中了解日本的
局势,认为日本在经济上已经一蹶不振,产生出盲目轻视日本的虚幻认识。中日心理真正趋向冷静和对等,
就必须努力摆脱美国人的有色眼睛,养成用自己的眼睛看待对方、用自己的头脑认识对方的良好习惯。当
前中日关系正处在调节相互心理的过渡期。如同黎明前往往最黑暗一样,从表面看当前中日正处于感情冲
突最甚的时期。笔者认为,只要中日各界主流人士去除偏见,从感情回到理性,则会清醒地看到,两国间
利益上的相互依存正处在历史上最好时期,相互交流已是势不可挡。两国的有识之士不应只看树木,不看
森林,而应看到两国政府和民间交往的现实。中日之间严肃的战略争论纯属正常现象,关键在于这种论争
应与推动中日关系的积极姿态紧密结合。
4、重新审视相互政策,成为新世纪初中日关系的第四特征。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以国力、利益、心理的变化趋势为背景,中日两国都已步入重新审视对对方政策
的进程,但这一进程颇具波折性,既有重大进展,亦有不少的麻烦。早在 1998 年 11 月江泽民访日期间,
中日两国就达成了面向 21 世纪,建设“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双边关系框架。
但这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中日关系的发展很不顺利,责任主要在于日方。 1998 年日美双方达成共同研
究开发战区导弹防卫系统的协议,并谋求在东亚地区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威胁亚太和平。 1999 年,日本
众参两院通过了《周边事态法》等新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相关法案,2003 年日本国会通过《应对武力
攻击事态法案》等“有事三法案”,2004 年又通过《国民保护法案》等“有事七法案”。这些法案构成了日
本完整的“有事法制体系”。从 2007 年 1 月起,日本将防卫厅升级为“防卫省”。日本这些举措实质上是
要取消日本因作为二战战败国而受到的限制(二战后日本制定的和平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今后“不得保
持战争力量并永远放弃交战权”),加速发展日本的军事实力,谋求军事大国的步伐。同时,逐步扩大自
卫队的行动自由,使得其能够“名正言顺”地走出国门,进一步参与美军在世界各地的军事行动,对外
增强干预性和进攻性。在周边及亚太时发生所谓的“紧急事态”时,日本拥有了采取先发制人行动的主动
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法律的出台使得日本在没有受到侵略的情况下,可主动参加和协助美国进行
战争,使日本成为一个要积极介入战争的国家。日本的“有事法制体系”、美日谋求在东亚部署弹防御系
统,一个非常明显的企图就是防范和威慑中国,把台湾问题纳入美日安全合作范围之中,干涉中国内政。
与此同时,日本社会思潮右倾化,国内右翼势力趋于猖狂,歪曲日军侵略史和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情况接
连发生。特别是从 2001 年 4 月到 2006 年 9 月,身为首相的小泉纯一郎不顾国内和亚洲邻国人民的坚决
反对和严厉谴责,先后六次参拜靖国神社,致使中日关系几乎跌倒了冰点。两国原本紧密的贸易关系、正
常化的高层互访和频繁人员往来受到严重影响。加上钓鱼岛、东海油气开发方面的争端、贸易摩擦等因素,
使得中日两国的民族对立情绪大大激化,中日关系一时间阴云密布,大有剑拔弩张之势。这之后,中日两
国为了避免两败俱伤,谋求互利共赢,不得不不断重新审视并调整相互政策,终于使几乎僵滞的中日关
系逐步回暖,中日关系得到了很大改善。2006 年 10 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进行改善对华关系的“破
冰之旅”。2007 年 4 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进行“融冰之旅”。2007 年 12 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
进行“迎春之旅”。2008 年 5 月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进行“暖春之旅”。并与福田康夫首相签署了《中日
关于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2008 年 10 月,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借来华出席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之
机,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会晤,并出席了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 30 周年的招待会。中日两国本着以
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声明互不以对方为威胁,共同构筑战略互惠关系,确定了中日两国实现和平共
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大目标。
二、影 响中 日关 系发 展的 结构 性矛 盾依 然突 出, 需要 两国 理性 对待
30
虽然中日两国经贸关系一直比较活跃,但政治关系则表现出忽冷忽热、起起落落的势头。究其原因,
从主观上讲,近年日本政治保守化、右倾化非常明显(二者在对外政策上的表现是淡化或歪曲日军侵略史,
主张恢复昔日“帝国皇威”,亲美反华等),尤其是一些鹰派人物当权后推行强硬的对华政策,频频挑
起中日争端;从客观上讲,冷战后中国迅速崛起,日本谋求政治、军事大国进程加速,两国战略同时转型
必将把中日关系带入一个再调整阶段。由于历史问题和现实利益的困扰,使得中日两国关系的调整过程必
将是曲折的,而这种调整又体现出中日间的一系列结构性矛盾。所谓的结构性矛盾,是指由于历史积怨和
现实发展所引起的长期积累却又无法短期消除的各种不信任因素,它将长期地、频繁性地影响中日关系。
结构性矛盾不时激化是两国关系跌宕起伏的主要原因。当前中日关系的多个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矛
盾。
1、中日国家战略定位的碰撞。
中国的崛起和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在时间上的重叠和内容上的分歧,使两国的战略定位发生了激烈
的碰撞。中国的崛起不同以往其他大国依靠扩张战争的崛起,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展开的,其发展所需的
资源将在全球化过程中依靠贸易自由化和先进的科技来解决,因此中国崛起的内涵是和平崛起,即不是
对现行国际体系的破坏和改变,而是积极参与和建设。为此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和平共
处的外交原则,奉行“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积极构建和平的国际环境。在对日关
系上,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方针,积极推进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而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
则不同,它是日本在完成现代化和新保守主义盛行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在日本社会思潮右倾化过程中实
施的,其主旨是通过对“战后政治总决算”改变国家战略中的小日本主义,主张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与经
济大国相适应的政治作用,具体作法是修改宪法、重整军备、向海外派兵、争当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彻底摆
脱二战后形成的战败体系的限制,这实际上是对战前大日本主义的直接继承与发挥。因此日本谋求政治大
国的实质是对现行国际体系的反抗和挑战,重新走向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心,彰显其军事大国的威风。
两种迥然不同的大国战略间的冲突必然会深刻地影响中日政治关系。从中国方面看,战前日本的政治、
军事大国化曾经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也使日本陷入了困境之中,这使中国人民更深地体会到
和平对双方都是一种福祉。但是,日本战前的军国主义在战后没有得到根除。冷战后,日本政治日益右倾
化,其政治大国战略中不时闪现军国主义的苗头,对华频频表现出不友好的意图,这使中国方面对日本
政治大国的走向不能不持警惕的心态,因此中国在努力构建良好的中日关系的同时,也对日本右翼坚决
说“不”。从日本方面看,日本在历史上对大国地位有一种不懈追求的理念,对亚洲一直有着很强的主导
意识,它以一种非上即下的纵式观念来看待国际关系,以“大和民族优越论”为依据,自认为是亚洲天
然主导者。在中日交往的现代史上,中国从来没有强大过的习惯性思维一直主导着日本国民。因此,面对
中国的迅速崛起,日本感到非常困惑不安。这对于欲称霸亚洲的日本来说,心理上是接受不了的。因此,
日本将中国的迅速崛起视为对它现有地位和政治大国战略的有力挑战和掣肘。如何应对中国的迅速崛起,
日本还没有形成一个明朗的政策。目前集中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一改以往低调、谨慎的做法,
在对华政策上越来越多地注入对抗的色彩;另一方面又不愿失去中国巨大的市场带来的利润。因而形成了
今天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的局面。随着日本政治日益保守化和右倾化,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空前上升,一
些鹰派代表人物(如小泉、麻生等人)上台执政,中日关系出现磨擦在所难免。
2、中日经济由竞争走向磨擦。
中日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差异是双方经济合作的基础,而产业间差距缩小和国际间产业分工趋同是中
日双方产生贸易磨擦的主要原因。2004 年,中国人均 GDP 超过 1000 美元,根据以往的经验,中国的消费
结构和产业结构由此开始发生变化。两国产业之间差距的缩小,中国产品竞争力提高必然导致两国的经济
摩擦。但从长远来看,两国经济仍然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日本经济复苏主要是由出口拉动的,中国经济高
速增长和对日进口增加对日本经济复苏有着积极作用。而日本一直是中国引进外资和高新技术的重要来源。
因此在“政冷”的背景下,双方仍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由此可见,中日经济应该是竞争与合作交织的关系。
但是,中日并起使两国经济关系受到深刻的影响。2001 年 5 月,日本内阁通过的《通商白皮书》指出,
以日本为领头雁的东亚经济“雁行发展”时代业已结束,代之而起的是“以东亚为舞台的大竞争时代”。
31
中国的崛起使东亚经济进入“群马奔腾”的新竞争时代,而且中国正逐步代替日本成为牵引亚太经济发
展的火车头。今后的中日关系必将经历一个类似过去日美间曾发生过的经济磨擦时代,但是中日间因为存
在着日美间所没有的历史障碍,所以两国经济磨擦更容易升级为政治磨擦。日本右翼势力一直把中国的发
展视为对日本地位的威胁,以“不甘当亚洲老二的心态”来看待中国的迅速崛起,把遏制中国发展置于
其当前经济利益之上。因此,它在中日关系上频频主动出招,挑起争端。尤其在能源问题上,两国几乎形
成恶性竞争,在“安大线”问题上,日本有意搅局(中国希望俄罗斯通过修建“安大线”石油管道对华
输出石油,而日本则针锋相对提出与俄方共建“安纳线”以有利于俄对日石油输出);无端地挑起东海
油气问题,而且姿态强硬。这从表象上看是经济竞争所致,其实质是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以经济作为遏制
手段。中日经济竞争随着政治关系的低落而渗入强烈的政治对立色彩,其深层原因是日本在国家发展战略
和安全战略上将中国崛起错误定位而导致的疑虑在作祟。而 20 世纪 20、30 年代日本因资源短缺而向外进
行军事扩张的历史也令中国民众常怀警惕之心。这种政治上的对立情绪将长期制约两国经济关系的顺利发
展。
3、台湾在中日关系中的敏感地位凸显。
台湾处于地缘政治所说的“陆权”与“海权”的交汇地带,具有较高的战略价值。日本一直将它视为
经济生命线和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要地。在历史上,日本曾两次入侵台湾。战后日本一直与台湾保持着
暧昧关系,暗中支持台独活动,台湾问题长久没有解决,日本所起的消极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冷战后,日
本加速了政治大国的步伐,为应对中国的崛起,台湾在日本对华战略中被赋予了更深的涵义、更广的功能。
首先,它是日本遏制中国和谋求政治大国战略的重要手段。台湾处于美日两国为遏制中国而组织起来的由
太平洋直贯印度洋的新月形战略带的中间位置,控制台湾就占据了围堵中国的一个最佳位置。如果台湾独
立,那么这个围堵中国的包围圈将十分牢固,反之则自然断裂。美国海军部长福雷斯特曾说:谁掌握了台
湾,谁就掌握了亚洲大陆整个海岸。其次,从现实利益角度上看,日本经济自身的脆弱性使它和台湾海峡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是日本通往欧洲的主要航道,如果台湾海峡出现异常,日本经济将不攻自乱。日本
政界的许多人都认为维持台湾与大陆分离状态是保证日本经济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故不希望中国统一 ,
甚至希望中国分裂。东京都知事右翼政治家石原慎太郎曾说:“中国最好分裂成几个小国,日本应尽力
促成这一过程”;日本右翼作家司马辽太郎说“最好的状况是台湾独立,最糟的是两岸统一”。为此日本
不惜损害中日两国关系而不断提升日台的关系,伺机干涉中国内政。1999 年 3 月,日本国会通过《周边事
态法案》,右翼政客小泽一郎说“中国台湾当包括在‘周边地区’是当然的事”; 2005 年 4 月,日本外
相町村信孝公然宣称“台湾本来就是日美安保条约的对象”。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日本将会更积极介入
台湾问题,其目的具有多重性,诸如保护和稳定自身经济的作用、阻碍中国统一,遏制中国崛起、强化日
美同盟等。日本主观地把中国的统一和发展被视为日本的巨大威胁,并把日本的安全与发展建立在必须要
牺牲中国根本利益的基础之上。日本这种想法和做法必然使两国陷入结构性困境中。在未来的中日关系中,
台湾问题将在中日利益磨擦中凸现结构性矛盾特征。
4、历史纠葛中的结构性矛盾。
所谓的“历史认识问题”,其核心是日本政府对“大东亚战争”史观的纠正与反省。这一问题引发了
多种形式的两国关系冲突点,如参拜靖国神社、教科书问题、否认基本史实等。在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之后,
日本右翼想以歪曲历史美化侵略作为迈向政治大国的出发点, 1982 年第一次教科书事件之后,这类事件
就上升到两国关系的政治层面,中日关系每次恶化都与之有直接或间接关系。新世纪初中日关系几乎跌至
冰点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小泉连续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国内对历史问题存在错误认识有诸多原因。首先,
战后民主改革的不彻底,使军国主义在战后仍有很大的影响力;其次,冷战后日本政治总体保守化和右
倾化,民族主义情绪上升,右翼言论泛滥;再次,日本现在的人口中, 70%是战后出生的,“战后一代”
由于思想断层,对战争责任模糊。目前占日本政界主体的新生代政治家具有浓厚的“超越战后”意识,他
们的右倾行为很容易得到一些民众的支持。中日两国在认识历史问题上的分歧,成为两国诸多矛盾的聚焦
点,在冷战后尤为明显,它引发的不仅是两国部分民众之间的“感情摩擦”,也是一种文化上的对立
(华夷思想和大日本主义的对立)和国家战略上的矛盾。而在日本政坛总体保守化的气氛中,日本当权者
32
也往往利用强硬的对华政策来转移国内视线,弥补由于国内政治纷争和经济低迷造成的支持率下降。小泉
六次参拜靖国神社很大程度就是出于这种考虑。
[相关知 识链 接: 建立于 1869 年的靖国神社,在二战结束前,由日本的军部管辖,是号召日本国民
献身“圣战”的重要场所。如今这里不仅祭奠着自明治维新以来历次战争中的战死者,还供奉着包括东条
英机等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定罪的 14 名甲级战犯。这 14 名甲级战犯中,有 13 人直接参与和指挥了侵华
战争。而靖国神社附设的游就馆里,不仅陈列着战犯们的照片、遗物,还展示着 14 名甲级战犯在狱中签名
的日本国旗,解说词上写着“太阳将重新升起”的字句。在这里,侵略不叫侵略,而叫“进入”;日本发
动的侵略战争,是“日本人为保卫日本而战的战争”;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战犯做出的判决,成了对“
真实的历史”的篡改,“对日本人的名誉、骄傲和尊严的一种犯罪”。直到最近,游就馆专门增发的中文、
韩文介绍册中,仍然毫不遮掩地把被处决的战犯称为“昭和英魂”……如此靖国神社,如此游就馆,哪
里是日本人祭奠亡灵、悼念亲人的殿堂?分明是歪曲历史、践踏公理给战争罪犯树碑立传、鸣冤招魂的场所!
而以小泉为代表的日本政界高官频繁参拜靖国神社,并声称,参拜是“衷心地为了和平”、“是日本的文
化传统,别人不应该干涉”。小泉之流的言行表明了对错误历史观的顽固坚持和对日本军国主义“光荣业
绩”的追思。把参拜靖国神社说成“是个人‘心灵问题’”,甚至贴上“日本传统文化”的标签,显然是
站不住脚的,是不可能得到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亚洲国家人民的理解和认同的。
由于历史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曾
经饱受日本军国主义蹂躏的受害国,中国政府和人民从来没有反对过日本民众按照自己的传统凭吊在战
争中死去的亲人,对他们去靖国神社祭奠自己的亲友也不持异议。但是,对于国家的政治代表、日本政府
或议会的高官,前往参拜供有甲级战犯、为军国主义张目的靖国神社,中国人民则无法接受。而事实上,
靖国神社问题根本就不是什么“日本传统文化”。其一,甲级战犯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罪恶累累的刽子
手,把他们堂而皇之地当作“英雄”祭拜,把军国主义分子发动的侵略战争当作“伟业”歌颂,恐怕连
多数日本人也不会同意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内容。其二,日本是在二战结束后,于 1978 年实现
甲级战犯合祀的。曾大力推动“合祀事业”的青木一男(曾任东条内阁的大东亚相)当时曾赤裸裸地表示:
“如果不实行合祀的话,就等于承认了东京审判的结果。”由此可见,把战犯“请进”神社的“合祀事业
”,完全是在否定战争罪责的错误历史观主导下出笼的一种特定行为,并非什么日本传统文化。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篡改历史,就是重蹈覆辙的开端。二战结束虽然距今已多年,但日本军队
在侵华战争期间所犯下的暴行,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从中国人的记忆中淡去。国际社会有良知的人们,
也不会忘却那段充满血腥的岁月。“遗忘屠杀,就是二次屠杀”。从这个意义来讲,靖国神社及其大肆宣
扬的错误历史观,对于中国及其他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国家而言,是不能容忍的。胡锦涛主席等中国
领导人多次清晰地表明了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认为要打破中日政治关系僵局,必须首先消除日本个别
领导人坚持参拜靖国神社这个影响中日关系改善的症结问题。]
历史认识问题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中日关系中,它也同钓鱼岛、台湾等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已成为中
日磨擦的多发点和外在表现形式。在中国崛起和日本政治、军事大国战略并起的背景下,日本为实现政治、
军事大国,不断地歪曲史实,美化侵略历史来抛弃历史和思想包袱,同时又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来
转移视线,隐藏自己的动机。对中国来说,正确认识历史问题既是对中国人民受伤心灵的一种抚慰,也是
防止日本再次军国主义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中国和平崛起本身也包含着反对军国主义的含义,历史
问题往往成为对立的焦点。考察近三十余年的中日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两国在历史问题上已经呈现出结
构性矛盾,这种矛盾将长期存在并会由于其它矛盾的诱发而激化。
5、多边关系中的“安全困境”。
若把中日双边关系置于中美日为主体的东亚国际关系体系中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地缘因素,
在中美关系不稳定的时候,日本的地位最为有利和微妙,它可以有效利用中美矛盾提高自己的战略地位
或从中渔利。反过来,磨擦中的中日关系有利于强化日本与美国的同盟关系,避免中美的密切接触,并提
高日本在亚洲的影响力。日本坚持亲美立场并以“中国威胁论”作为强化日美同盟的基础,而中国则对日
美同盟怀着警惕心态。在中美日三边关系结构中,中日两国已经陷入难以自拔的“安全困境”之中。基于
33
此,日本当权者近年来在中日关系中屡屡挑起事端。这种安全上的结构性矛盾短期内很难找到有效的战略
性调解途径。
有史以来,凡是出现一个新的强国总是会引起人们的不安,因为它不仅向政治和战略的现状发出挑
战,而且可能造成紧张的经济冲突。中国的崛起将改变以往东亚“日强中弱”的不对称格局,使东亚第一
次出现出两个支配性国家并立的格局,呈现两强并起的态势。中国崛起在苏联解体的对比下,显得异常瞩
目,这深深地刺激日本长期抱着“一等日本,二等中国”、“原料中国,成品日本”的心态。冷战后,日
本已经表现出了对中国战略意图焦虑的现实主义关注,担心历史上的“华夷秩序”将在东亚恢复,这是结
构性矛盾产生的根源。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是双方对对方未来战略走向猜疑加深,不信任感增强,这是
近年中日关系持续低落的内在原因,未来两国关系以及两国对外关系都会继续受到这些矛盾的制约。但两
国经济上的巨大利益互补,表明中日关系的改善前景仍存在着较大的整合空间,中日关系的长期对峙对
双方都是不利的,结构性矛盾需要理性对待,我们应该着眼于未来和长远利益改善中日关系,这需要两
国做出长期的共同努力。
三、中 日两 国逐 步从 具体 论争 转向 战略 对话 ,从 战略 互惠 高度 努力 推进 中日 关系 的改 善
中日关系的发展受各自的国家利益、价值体系和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影响,各种影响归根结底都要通
过相互间的国家关系集中反映出来,最终体现为两国政府间的政策互动关系。中日两国的政策互动是历史
延续和现实变化的结合物,这一政策互动关系以一系列的共同利益和摩擦因素为内涵。中日关系的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与摩擦、不断扩大共识和共同利益的过程。中日作为近邻,相互
间有着 2000 多年的交往历史,现阶段两国都是在国力和对外影响方面举足轻重的东亚大国,而且对此又
都具有极强的自我意识。两国在历史和现实中既有密切交往,也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利益结构之间的激烈
碰撞。中日间既形成了无法割舍的共同利益结构,也埋下了一系列矛盾与摩擦的火种。综观 30 年来中日间
发生的政治摩擦,从中可以总结出如下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第一,各种矛盾盘根错节、恶性循环,感情冲突影响着理性思考。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日之间的潜
在政治摩擦因素可以归纳为五大领域:历史、台湾、安全、领土、经济。这些问题本来分别具有不同的由来、
逻辑和性质,因而只能用不同的方式来加以解决。然而,这些问题之间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
用。例如,围绕历史是非的争执会引发感情冲突,而感情冲突又会给政治交往和安全对话带来负面影响。
中日关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两国政府和民间逐渐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使一种摩
擦点燃另一种摩擦的火种,从而遏止摩擦领域损害合作领域的恶性循环,形成合作领域抑制摩擦领域的
良性循环。从这一视角看,2008 年中日两国在处理东海油气田争端,达成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共识时所
采取的“政经分离”方式,就已初见抑制摩擦升级的良好效果。
第二,政府与民间、主流和支流鱼龙混杂,增大了摩擦的复杂性。除了感情冲突因素以外,中日政治
摩擦总是涉及另外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问题:其一,究竟哪些摩擦属于政府责任,哪些属于民间行为?
其二,究竟如何看待两国社会的主流和支流?依笔者之见,在中日最重要的潜在摩擦因素——历史问题
和台湾问题上,两国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对话,更没有上升到相互信任的境界。今后,中日两国政府和民
间应继续就这两大领域进行长期、耐心和高水平的对话。
第三,美国影响的渗透,导致中日不少人透过美国的哈哈镜看待对方。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日本观察
中国社会的很多理论乃至一些偏见都带有“美国制造”的印记。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化的进展,中国经济界
考察日本经济的很多观点乃至偏见也来自美国庞大的舆论工具。迄今为止,中国的日本研究界和日本的中
国研究界还做得远远不够,还不足以给本国社会传达更客观、更完整的对方国的全貌,中日两国的新闻媒
体还远没有做到平心静气的进行对对方的报道。例如, 2008 年,日本不少媒体追随美欧抵制北京奥运会
的逆流,在“毒饺事件”、“西藏人权”、“北京环境污染”等问题上大肆炒作。
第四,由于存在抑制因素,中日政治摩擦基本上做到了适可而止。尽管诸矛盾因素导致中日间摩擦不
断,但中日关系仍得以在曲折中持续发展。从客观基础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两国间不仅存在着潜在摩擦
因素,更是存在着抑制这些摩擦因素的利益因素和民间基础。从利益因素上讲,对于中日两国来说,友好
相处和互惠共赢是比任何摩擦与冲突都更重要的全局和大道理。只要这一基本原理依然起作用,那么中日
34
间的摩擦就能够被抑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如果这一基本原理不足以抑制摩擦,那么就意味着两国政策的失
败,只能导致“两败俱伤”的恶果;再从民间基础上讲,中日邦交正常化 30 多年来,两国的民间交流已
有了深厚积累,特别是近年来呈较快发展之势。这一趋势是政府间的摩擦所不能阻挡的,而且越来越成为
抑制两国政治摩擦的有利因素。上述些抑制因素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中日关系足以相安无事或可以放任自
流。假如没有这些摩擦、或这些摩擦的频度和烈度较小,中日间政治与安全互信、经贸交流、文化交往的发
展远非现在的局面,而将出现持续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
中日关系中的摩擦和抑制、历史与现实,构成了新世纪初两国间政策互动和关系调整的客观基础。在
每一个历史时期,中日间政策互动总是在一定的内外环境和相互关系中进行的,两国的决策者和政策执
行者都不可能超越当时面对的双边框架现实,而只能是从既定条件出发尽可能地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如今,以 2008 年 5 月胡锦涛主席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签署《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为契机,中日两国进入了发展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时期。中日两国当前能达成的最大共识就是:中日关系对
两国都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日间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两国可以成为互惠合作的伙伴,而不应该
成为互相威胁的敌手,长期和平友好合作是双方造福两国人民的最佳选择。以这种共识为基础,中日两国
必须突破具体论争的圈子转向战略对话的高度。因为,中国的经济大国化和日本的政治大国化的客观趋势,
使得中日关系越来越难以维持在低水平论争上徘徊的局面。这一现实促使中日两国日益正视对方,从而逐
步进入战略对话的心态和角色。中日间政策互动过程从具体论争走向战略对话,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环节:
首先,就问题领域而言,具体论争以两国间一个个具体分歧与矛盾为焦点,而战略对话则以两国间
全局性的双边框架为议题。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环境、中日国内条件、以及两国相互作用方式都发生了根本
性变化,中日关系进入了重新调整、重新定位的新阶段。综观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日政策对话进程,大
部分时间内只是囿于中日各自阐述自身利益和立场的状态,战略对话只是刚刚开启尚未真正进入实质性
阶段,至于战略合作则更需要具体措施的出台和贯彻来加以推动。当前,经过中日两国的共同努力,已经
初步打破了小泉时期造成的中日关系僵局。在构建东亚经济共同体,应对能源、环境、地区安全和全球金融
风暴等危机的问题上,中日两国的共同话题日益增多,两国推进战略对话,争取战略合作面临着难得的
历史机遇。
其次,在基本姿态上,具体论争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消极的治标方式,战略对话则是试图缓解和
消除矛盾与摩擦的根源、在根本利益上达成共识的积极的治本方式。回首过去 10 多年,在频繁的中日政治
摩擦背后,是两国间战略互信的极端缺乏和与此相关联的戒备心理、竞争意识和对立感情的上升。中日战
略对话并不会马上消除两国间根深蒂固的分歧与矛盾,但将首先能降低政治摩擦的频度与烈度,并为从
根本上解决具体问题铺平道路。中日开启战略对话并不意味着回避具体论争,而是以战略对话积极诱导和
有效控制具体论争。
第三,就其进程而言,中日间政策对话将是一个渐进过程。一方面,它将不是停留在同一话题和水平
上,而是不断向更高的战略利益与合作层次发展;另一方面,这一进程又将是一个冷静务实、循序渐进的
长期过程。
第四,中日两国的战略对话不仅有利于双方的互惠共赢,还应当努力推动东亚共同体目标的实现以
及和谐亚洲的建设。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的大国,两国 GDP 占东亚 80%以上,人口和贸易额分别占东亚
70%和 60%以上,对亚洲的走向显然具有举足轻重影响。东亚共同体目标能否实现,和谐亚洲能否建成,
是所有亚洲国家的共同责任,同时也与中日两国各自采取什么样的亚洲政策及中日双边关系紧密相关。
中日共筑东亚共同体的模式,无疑是最能体现 21 世纪中日双赢发展和中日与东亚地区的协调发展、
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的美好蓝图。 21 世纪初中日关系能否实现双赢发展,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设
计未来东亚秩序;反过来,21 世纪的东亚能否真正迎来辉煌,就国际关系层面而言,关键就在于中日能
否实现战略和解与合作。“没有中日合作,就不会有真正的东亚合作”,这样一种认识正为越来越多的人
们所认同。地区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上与经济全球化并驾齐驱的两大潮流之一。以西欧、北美、非洲为
主要代表,世界各大区域和次区域都在构筑本地区的共同体。在环太平洋地区存在着亚太、东亚、东南亚和
东北亚这三个层次的区域、次区域结构。目前,亚太地区存在着 APEC,东南亚存在着东盟,在东亚层次上
35
由东盟牵头的“10+3”机制平稳发展。东亚合作机制的形成之所以举步维艰,主要是因为东北亚合作的滞
后拖着后退,其主要原因又在于中日两国尚未能就推动东亚合作的基本思路达成战略共识,“一山不容
二虎”的“零和博弈”观念还大有市场。
我们不认为中日两国在亚洲合作中存在主导权之争。因为:第一,中日在地区合作中角色互补。日本
的相对优势是充裕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的相对优势是巨大市场、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完备的
工业生产能力等。双方之间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并存。第二,中日在地区事务中存在许多利益汇合点。双方
都希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朝鲜半岛面临的问题,都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都重视 10+3、东亚峰会等多边
机制,都有致力于东亚共同体的建设的强烈愿望。第三,亚洲一体化进程从经济合作开始,以东盟共同体
的建设的启动为契机。中国和日本都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进程中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就日本而言,应致力于使日美同盟不致成为走向东亚共同体的障碍。日本一些专家主张,在陆权势力
和海权势力之间、在中美两国之间,日本必须与一方结盟以防另一方。这种思维方式很难为中国人所理解,
同时也成为中日实现战略对话、合作的最大障碍之一。同盟的向心力必然对非同盟产生相等的排斥力,这
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如果日本暂时不得不维持既成的同盟,那么就应努力避免或最大限度地降低同盟
关系对非同盟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日本作为亚洲重要一员,应当更多关注亚洲的发展,舍近求远不明智、
远交近攻更不可取,而远近兼交,推进地区及多边合作才是大国风范。
总而言之,处在新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的预言正逐步变为现实的大背景下,中日作为东亚地区的两
个大国,两个邻国,必须建立也可能建立一种互惠共赢的战略关系。因为只有这种关系才是牢固的、可持
续的。]
小结: 略

3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