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

【國文教材教法研究】

教科書版本比教分析

高中國文教材選文時代分佈淺探
(加強版)

國文系 495204245 謝承諭

前言

有鑑於高中國文科目教材實行一綱多本政策已久,各家版本循政策之實行已
有多年經驗,編纂教科書之成熟度已非一綱多本政策初開放時粗糙將就,並且因
各家編纂教材理念之不同,具體顯現於教材編排之上,諸如課前預習提要、註釋
安放之排版(南一版安置註釋欄位於頁面兩側、翰林版置於頁面下半部)、深究
鑑賞之賞析內文、課後加強等皆有發揮,見微知著,望由分析各版本選文之選文
排列分析各版本選文特色。
各版本皆以教育部建議之必要和自選選文篇目為標準,然而受限於上課時數
等執行面因素,必無法全面兼顧高中國文教材常出現之重點篇目(如南一版無收
錄歸有光〈項脊軒志〉) ,出版商多以課本後加附錄(如三民版)或隨書另附閱讀
加強手冊之類的補強文本(如南一版、康熙版等),盡可能將教育部公布之「95
年新課綱 40 篇文言文篇目表」之文章收錄於內──在課本篇幅有限的情況下,
這些選文標準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又或者,出版單位對課文選錄時期的安排,有何規則?這些規則又可能形成
什麼樣的特色與影響?高中三年教育中,國文課本編輯的安排,有何利弊,今就
現行四大民營版本:南一版、龍騰版、三民版與翰林版之課本正文作為文言白話
比例與選文朝代之比較,以為時任教師挑選教材與教學進度之考量。

-1-
壹、四版本文言白話選文比較分析

一、四版本各冊目次與文言白話比例

四版本各冊目次與文言白話比例
南一 龍騰 三民 翰林
哲學家皇帝‧民 海灘上種花‧民 世說新語選‧晉 哲學家皇帝‧民
師說‧唐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唐 明湖居聽書‧清 師說‧唐
黃岡竹樓記‧唐 六國論‧宋 師說‧唐 柳宗元寓言選‧唐
再別康橋‧民 火車與稻田‧民 黑與白‧民 再別康橋‧民
種樹郭橐駝傳‧唐 送董邵南序‧唐 再別康橋‧民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唐
三峽‧民 我和書‧民 左忠毅公軼事‧清 傷仲永‧宋
長干行‧唐 岳陽樓記‧宋 散戲‧民 臉譜‧民
醉翁亭記‧宋 琵琶行并序‧唐 春夜宴桃花園序‧唐 岳陽樓記‧宋
媽媽的手‧民 下棋‧民 我的書齋‧民 明湖居聽書‧清
觀潮‧宋 醉翁亭記‧宋 詩經選: 醉翁亭記‧宋
草船借箭‧明 呼蘭河傳選‧民 靜女‧秦 方杉子傳‧宋
遊褒禪山記‧宋 劉姥姥進大觀園‧清 蓼莪‧秦 生活的藝術‧民
一桿『稱仔』‧民 題燕太子丹傳後‧唐 髻‧民 訓檢示康‧宋
留侯論‧宋 樂府詩選: 論語選‧秦 一桿「稱仔」‧民

古詩選: 飲馬長城窟行‧漢 田園之秋選‧民 古詩選:

涉江採芙蓉‧秦 關山月‧唐 附錄: 迢迢牽牛星‧漢

飲酒之五‧晉 項脊軒志‧明 詠史詩之一‧晉
傷仲永‧宋

文言文篇數:10 文言文篇數:9 文言文篇數:9 文言文篇數:10


白話文篇數:6 白話文篇數:6 白話文篇數:7 白話文篇數:6
白 白
話 話

文 文
話 白
38 38
文 文 話 文 文
% %
40 言 文 言 言
文 % 文 44 文 文
言 60 % 56 62
文 % % %
62
%

第 幽幽基隆河‧民 做田‧民 桃花源記‧晉 黃州快哉亭記‧宋


二 岳陽樓記‧宋 師說‧唐 陌上桑‧漢 從你美麗的流域‧民

-2-
冊 六國論‧宋 墨池記‧宋 詠物篇‧民 墨池記‧宋
腳印蘭嶼‧民 一對金手鐲‧民 現代詩選: 范進中舉‧清
送董邵南序‧唐 與元微之書‧唐 鸚鵡‧民 縱囚論‧宋
材與不才之間‧民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唐 雁‧民 與元微之書‧唐
記歐陽文忠公文‧宋 黃州新建小竹樓記‧唐 孔乙己‧民 給母親書頭髮‧民
訓檢示康‧宋 故鄉的野菜‧民 郁離子選‧明 六國論‧宋
明湖居聽書‧清 留侯論‧宋 范進中舉‧清 父王‧民
與元微之書‧唐 談擺脫‧民 廉恥‧清 離魂記‧唐
握手‧民 黃州快哉亭記‧宋 釣勝於魚‧民 義田記‧宋
始得西山宴遊記‧唐 林沖夜奔‧元 北投硫穴記‧清 數字人生‧民
翡冷翠在下雨‧民 捕蛇者說‧唐 紅頭繩兒‧民 錯誤‧民
陌上桑‧漢 現代詩選: 孟子選‧秦 樂府詩選:
再別康橋‧民 臉譜‧民 飲馬長城窟行‧漢
錯誤‧民 附錄: 長干行‧唐
古體詩選: 原君‧清
行形重行行‧晉 指喻‧明
飲酒之五‧晉

文言文篇數:8 文言文篇數:10 文言文篇數:9 文言文篇數:10


白話文篇數:6 白話文篇數:7 白話文篇數:7 白話文篇數:5


白 白 白 文
話 話 話
文 文 文 33
文 文 文 文
言 言 %
43 41 言
文 44 文 言
% % 文 %
57 56 文
59
% % 67
%
%

黃州快哉亭記‧宋 蒹葭‧秦 夏之絕句‧民 左忠義公逸事‧清


芙蕖‧清 桃花源記‧晉 岳陽樓記‧宋 正眼看西方‧民
現代詩選: 出師表‧漢 古詩選: 諫太宗十思疏‧唐
錯誤‧民 沙窩子野撲‧民 詠史其一‧晉 楊柳‧民

一棵開花的樹‧民 先秦神話寓言選: 飲酒其五‧晉 琵琶行并序‧唐

弈喻‧清 山海經神話選‧秦 現代詩選: 祭妹文‧清

廉恥‧清 韓非子寓言選‧秦 錯誤‧民 劉姥姥‧清
范進中舉‧清 魏晉六朝小說選: 阡陌‧民 項脊軒志‧明
琵琶行并序‧唐 列異傳選‧晉 漸‧民 三峽‧民
愛廬小品選‧民 世說新語選‧晉 始得西山宴遊記‧唐 赤壁賦‧宋

-3-
李龍眠畫羅漢記‧明 憶琴臺‧民 訓儉示康‧宋 廉恥‧清
義田記‧宋 逸民列傳序‧宋 虬髯客‧唐 芝麻開門‧民
十一月的白芒花‧民 馮諼客孟嘗君‧秦 海國‧民 賣柑者言‧明
台灣通史序‧清 諫逐客書‧秦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唐
孔乙己‧民 聽聽那冷雨‧民 出師表‧漢 唐詩選:
賣柑者言‧明 現代詩選: 兼愛‧秦 山行‧唐
唐詩選: 十四行集之十六‧民 附錄: 黃鶴樓‧唐
送友人‧唐 港‧民 晚遊六橋待月記‧明 石壕吏‧唐
黃鶴樓‧唐 詞選: 病梅館記‧清
蜀相‧唐 雨霖鈴‧宋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

文言文篇數:13 文言文篇數:12 文言文篇數:10 文言文篇數:12


白話文篇數:5 白話文篇數:5 白話文篇數:6 白話文篇數:5
白 白 白 白
話 話 話 話
文 文 文 文
28 29 38 29
% % % %
文 文 文 文
言 言 言 言
文 文 文 文
72 71 62 71
% % % %

與韓荊州書‧唐 容忍與自由‧民 一桿「稱仔」‧民 台灣通史序‧清


數字人生‧民 赤壁之戰‧宋 醉翁亭記‧宋 散戲‧民
赤壁賦‧宋 項脊軒志‧明 近體詩選: 晚遊六橋待月記‧明
口技‧清 野櫻‧民 終南山‧唐 原才‧清
春日與月夜‧民 郁離子選‧明 登高‧唐 瘂弦詩選‧民
正氣歌并序‧宋 蘿蔔糕‧民 觀書有感‧宋 正氣歌并序‧宋
病梅館記‧清 晚遊六橋待月記‧明 燭之武退秦師‧秦 種梨‧清

散戲‧民 柳子厚墓誌銘‧唐 腳印蘭嶼‧民 夏之絕句‧民

指喻‧明 虯髯客傳‧唐 赤壁賦‧宋 留侯論‧宋

劉老老‧清 原君‧清 現代詩選: 秦士錄‧明
縱囚論‧宋 秋聲賦‧宋 蕃薯地圖‧民 柏克萊精神‧民
報劉一丈書‧明 我要再回來唱歌‧民 蘭陽平原‧民 張中丞傳後敘‧唐
問候天空‧民 現代詩選: 上樞密韓太尉書‧宋 宋詩選:
宋詩選: 番藷地圖‧民 霧是我的女兒‧民 和子由澠池懷舊‧宋
明妃曲‧宋 恢復我們的姓名‧民 劉姥姥進大觀園‧清 書憤‧宋
書憤‧宋 宋詩選: 臺灣通史序‧清 觀書有感‧宋

-4-
觀書有感‧宋 泊船瓜州‧宋 定法‧秦
出穎口‧宋 翡冷翠在下雨‧民
寄黃幾復‧宋 附錄:
紀水沙連‧民
登樓賦‧晉

文言文篇數:11 文言文篇數:11 文言文篇數:10 文言文篇數:15


白話文篇數:5 白話文篇數:6 白話文篇數:8 白話文篇數:4
白 白 白
話 話 話
文 文 白 文
31 35 話 文 21
% % 文 文 言 %
文 言 44 文 文
言 文 % 56 言
文 65 % 文
69 % 79
% %

桃花源記‧晉 鄭伯克段於鄢‧秦 必也正名乎‧民 桃花源記‧晉


馮諼客孟嘗君‧秦 庖丁解牛‧秦 典論論文‧漢 諫逐客書‧秦
現代詩選: 八通關種種‧民 漁父‧秦 萬鴉飛過廢田‧民
茶的情詩‧民 少司命‧秦 尋李白‧民 蒹葭‧秦
麥當勞午餐時間‧民 與吳質書‧漢 金山灣的夏天‧民 禮記選‧秦
出師表‧漢 勸學‧秦 過秦‧漢 過秦論‧漢
詩經選: 前進‧民 礦村行‧民 雁‧民
關雎‧秦 鴻門宴‧漢 馮諼客孟嘗君‧秦 世說新語選‧晉
蒹葭‧秦 李夫人傳‧漢 詞選: 典論論文‧漢
典論論文‧漢 過秦論‧漢 浪淘沙‧宋 出師表‧漢

焦急‧民 菜園‧民 一剪梅‧宋 魯智深大鬧桃花村‧元

世說新語選‧晉 散曲選: 破陣子‧宋 馮諼客孟嘗君‧秦

燭之武退秦師‧秦 大德歌秋‧元 死去活來‧民 詞選:
蘭亭集序‧晉 落梅風遠浦歸帆‧元 蘭亭集序‧晉 浪淘沙‧唐
戰士,乾杯!‧民 沉醉東風漁父詞‧元 老子選‧秦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
諫逐客書‧秦 塞鴻秋春情‧元 秧大娘‧民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
詞選: 附錄: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 夢溪筆談選‧明
聲聲慢‧宋 大同與小康‧秦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

文言文篇數:13 文言文篇數:13 文言文篇數:11 文言文篇數:12

-5-
白話文篇數:4 白話文篇數:3 白話文篇數:5 白話文篇數:2
白 白 白 白
話 話 話 話
文 文 文 文
24 19 35 20
% % % 文 %
文 文 言 文
言 言 文 言
文 文 65 文
76 81 % 80
% % %

楊柳‧民 漸‧民 荒野發聲‧民 國殤‧秦


勸學‧秦 廉恥‧清 勸學‧秦 陳情表‧晉
鴻門宴‧漢 始得西山宴遊記‧唐 鴻門宴‧漢 從你美麗的流域‧民
陳情表‧晉 前赤壁賦‧宋 現代詩選: 與陳伯之書‧晉
檀弓選‧秦 碗公花、竹枝詞‧民 長頸鹿‧民 韓非子選‧秦
聽聽那冷雨‧民 勞山道士‧清 七尺布‧民 容忍與自由‧民
卜居‧秦 桃庵夢憶選‧明 諫逐客書‧秦 勸學‧秦
與陳伯之書‧晉 隨園記‧明 一株湖北的竹子‧民 燭之武退秦師‧秦
水經江水注‧晉 答司馬諫議書‧宋 勞山道士‧清 看大‧民
林沖夜奔‧元 大鐵椎傳‧清 曲選: 鴻門宴‧漢
第 莊子寓言選‧秦 曾國藩日記選‧清 大德歌秋‧元 庖丁解牛‧秦
六 曲選: 風箏‧民 沉醉東風漁父詞‧元 散曲選:
冊 大德歌秋‧元 魚‧民 南呂一枝花‧元 大德歌秋‧元
沉醉東風漁父詞‧元 唐詩選: 那晚的月光‧民 沉醉東風漁父詞‧元
遊園‧明 旅夜書懷‧唐 莊子選‧秦 賣花聲懷古‧元
夜雨寄北‧唐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民
走馬川行‧唐 附錄:
謀攻‧秦
東番記‧明
答夫秦嘉書‧漢

文言文篇數:11 文言文篇數:12 文言文篇數:11 文言文篇數:11


白話文篇數:3 白話文篇數:4 白話文篇數:6 白話文篇數:3

-6-
白 白 白 白
話 話 話 話
文 文 文 文
21 25 35 21
% % % 文 %
文 文 言 文
言 言 文 言
文 文 65 文
79 75 % 79
% % %

文言文總篇數:66 文言文總篇數:67 文言文總篇數:60 文言文總篇數:70


白話文總篇數:29 白話文總篇數:31 白話文總篇數:40 白話文總篇數:26

白 白 白

話 話 話
合 文 文 白 文
31 32 話 27
文 文 文
% % %
白 40 言
文 文 % 文 文
比 言 言 言
60
文 文 % 文
69 68 73
% % %

各版各冊選文文白數量與比例
南一版 龍騰版 三民版 翰林版
文言文 白話文 文言文 白話文 文言文 白話文 文言文 白話文
第一冊 10 6 9 6 9 7 10 6
第二冊 8 6 10 7 9 7 10 5
第三冊 13 5 12 5 10 6 12 5
第四冊 11 5 11 6 10 8 15 4
第五冊 13 4 13 3 11 6 12 3
第六冊 11 3 12 4 11 6 11 3
總計 66 29 67 31 60 40 70 26

-7-
二、各版各冊文白構成比例

南一版各冊選文文白構成
總計 66 29

第六冊 11 3

第五冊 13 4

第四冊 11 5

第三冊 13 5

第二冊 8 6

第一冊 10 6

0% 20% 40% 60% 80% 100%

第一冊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第五冊 第六冊 總計


文言文 10 8 13 11 13 11 66
白話文 6 6 5 5 4 3 29

龍騰版各冊選文文白構成
總計 67 31

第六冊 12 4

第五冊 13 3

第四冊 11 6

第三冊 12 5

第二冊 10 7

第一冊 9 6

0% 20% 40% 60% 80% 100%

第一冊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第五冊 第六冊 總計


文言文 9 10 12 11 13 12 67
白話文 6 7 5 6 3 4 31

-8-
三民版各冊選文文白構成
總計 60 40

第六冊 11 6

第五冊 11 6

第四冊 10 8

第三冊 10 6

第二冊 9 7

第一冊 9 7

0% 20% 40% 60% 80% 100%

第一冊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第五冊 第六冊 總計


文言文 9 9 10 10 11 11 60
白話文 7 7 6 8 6 6 40

翰林版各冊選文文白構成
總計 70 26

第六冊 11 3

第五冊 12 3

第四冊 15 4

第三冊 12 5

第二冊 10 5

第一冊 10 6

0% 20% 40% 60% 80% 100%

第一冊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第五冊 第六冊 總計


文言文 10 10 12 15 12 11 70
白話文 6 5 5 4 3 3 26

各版本選文材料來看,可以明顯看出白話文在高中三年的課文選用篇數
與比例上逐漸減少,選用的比例搭配則會因為年級升高、國文程度提高而逐
漸增加文言文的選用比例,文言文時代的選用則與與時俱進的國文語文程度

-9-
呈現正相關。
距今越遠,所使用的語言文字必越然艱深,必須配合學生的語文程度與
以相應和(這會牽涉到以四書為底本的中國文化基本要材,然於升學考試所
佔比例較課本選文相較之下甚少,此先不論),因此從四版本文言文與白話
文選文比例可之變遷可見一番:
文言文:白話文 南一版 龍騰 三民 翰林
文言文 10 9 9 10
第一冊 63% 60% 56% 63%
白話文 6 6 7 6
文言文 8 10 9 10
第二冊 57% 59% 56% 67%
白話文 6 7 7 5
文言文 13 12 10 12
第三冊 72% 71% 63% 71%
白話文 5 5 6 5
文言文 11 11 10 15
第四冊 69% 65% 56% 79%
白話文 5 6 8 4
文言文 13 13 11 12
第五冊 76% 81% 65% 80%
白話文 4 3 6 3
文言文 11 12 11 11
第六冊 79% 75% 65% 79%
白話文 3 4 6 3
紅色條幅為當冊文言文課文所佔之比例程度,從圖示可見大體上有逐漸
成長的趨勢。至於選文文章的程度問題,則詳見下一節。

-10-
貳、四版本選文朝代分佈統計  
南一版第一冊 南一版第二冊
漢 漢

0% 0%
0%
秦 秦
7% 晉 7%
民國 6%
民國 唐
31%
36% 21%

25%



0%
6% 清 宋
宋 7%
元 29%
25%
0% 明

0%
0%

南一版第三冊 南一版第四冊
秦 漢 晉 秦 漢 晉
0% 0% 0% 0% 0% 0%

唐 6%
民國
民國 22%
25%
34%

宋 37%
11%

明 19%
清 11% 元 明
22% 0% 13%

0%

南一版第五冊 南一版第六冊


清 0% 民國
民國 秦 14% 秦
0% 明
23% 29% 29%
7%

0%
元 宋 元
漢 21% 漢
0% 18%
12% 晉 7%

18% 22%
唐 宋

0% 0%
0%

-11-

南一版總
總計

12% 漢
民國
27% 3%

7%


清 13%
9%

6% 元 宋
3%
% 20%
%

秦 漢 晉 唐 宋 元 明 清 民國
民 總計
南一版 第一冊 1 0 1 4 4 0 1 0 5 16
第二冊 1 0 0 3 4 0 0 1 5 14
第三冊 0 0 0 4 2 0 2 4 6 18
第四冊 0 0 0 1 6 0 2 3 4 16
第五冊 5 2 3 0 3 0 0 0 4 17
第六冊 4 1 3 0 0 3 1 0 2 14
總計 11 3 7 12 19 3 6 8 26 95
比例 2%
12 3% 7 13% 20%
7% 2 3% 6% 8% 27%

-12-
龍騰版第一冊 龍騰版第二冊

晉 秦 漢
0%
0% 0% 0%

7% 晉
民國 12%
33% 民國

35%
33%

29%

宋 清 元
7%
20% 0% 明 6% 宋

元 0% 18%
0%
0%

龍騰版第三冊 龍騰版第四冊
秦 漢 晉
0% 0% 0%
民國 秦
29% 29% 唐
清 12%
民國
0% 35%
明 宋
宋 漢
0% 元 晉 29%
18% 6%
0% 18%

唐 明
0% 清 18% 元
6% 0%

龍騰版第五冊 龍騰版第六冊
秦 漢 晉
0% 0% 0%
清 民國

0% 20%
26% 民國 唐
明 25% 25%
0%


27% 漢
清 12%
27%
25% 明
宋 13% 元
唐 晉
0% 0%
0% 0%

-13-

龍騰版總
總記

9%
%

民國 6%
30% 晉
5%
%


17
7%

6%

5% 元 宋
5%
% 17%
%

秦 漢 晉 唐 宋 元 明 清 民國
民 總計
龍騰版 第一冊 0 1 0 5 3 0 0 1 5 15
第二冊 0 0 2 5 3 1 0 0 6 17
第三冊 5 1 3 0 3 0 0 0 5 17
第四冊 0 0 0 2 5 0 3 1 6 17
第五冊 4 4 0 0 0 4 0 0 3 15
第六冊 0 0 0 4 2 0 2 4 4 16
總計 9 6 5 16 16 5 5 6 29 97
比例 9
9% 6% 5 16% 16%
5% 5% 5% 6% 30%
3

-14-
三民版第一冊 三民版第二冊

漢 6%
秦 0% 唐
秦 漢
12% 0%
19% 0% 宋
民國
晉 民國
38% 0%
6% 44% 明 元
13% 0%

12%
清 明 清
13% 6% 25%
元 宋
0% 6%

三民版第三冊 三民版第四冊


0% 清 秦
民國 秦 18% 18% 漢

29% 29% 0%
0%


9%
0%

0% 宋 唐
宋 漢
晉 37% 18%
元 18% 6%
0% 18%

0%

三民版第五冊 三民版第六冊

秦 秦
民國 25% 民國 23%
38% 35%



12%
12%
清 晉
宋 元
0% 清 明 0%
元 19% 18% 唐
6% 6% 宋
明 0% 唐 晉 0%
0% 0%
0% 6%

-15-

三民版總
總記

16%
1

民國
民 漢
3
38% 5%
%

6
6%

6%
%

清 10%
10% 明 元
5% 4%
%

秦 漢 晉 唐 宋 元 明 清 民 民國 總計
三民版 第一冊 3 0 1 2 1 0 1 2 6 16
第二冊 2 0 1 0 0 0 2 4 7 16
第三冊 1 1 2 2 2 1 1 1 5 16
第四冊 2 0 1 2 4 0 0 2 7 18
第五冊 4 2 1 0 3 0 0 0 6 16
第六冊 4 2 0 0 0 3 1 1 6 17
總計 1
16 5 6 6 10 4 5 10 37 99
比例 6%
16 5% 6
6% 6% 10% 4% 5% 10% 38%

-16-
翰林版第一冊 翰林版第二冊
秦 秦
晉 0% 晉
0%
6% 0%
漢 漢
7% 7%
民國 民國 唐
31% 唐 33% 20%
19%


6% 清 宋
明 宋
7% 33%
0% 元 31% 明

0% 0%
0%

翰林版第三冊 翰林版第四冊
秦 漢 晉 秦 漢 晉
0% 0% 0% 0% 0% 0%

民國 民國 7%
24% 唐
27%
35% 宋
33%

清 清
23% 宋 20%
明 明
6%
12% 13%
元 元
0% 0%

翰林版第五冊 翰林版第六冊


0% 民國
0% 民國
秦 清
元 13% 21% 秦
27% 0%
7% 36%

宋 0%
13% 元
漢 22%

晉 20% 晉
7%
13% 宋 14% 漢
0% 唐 7%
0%

-17-

翰林版總
總記

10%
%
民國 漢
25% 7%

5%
%

清 唐
10%
% 15%


4% 元

4%
20%

秦 漢 晉 唐 宋 元 明 清 民
民國 總計
翰林版 第一冊 0 1 1 3 5 0 0 1 5 16
第二冊 0 1 0 3 5 0 0 1 5 15
第三冊 0 0 0 6 1 0 2 4 4 17
第四冊 0 0 0 1 5 0 2 3 4 15
第五冊 4 3 2 1 2 1 0 0 2 15
第六冊 5 1 2 0 0 3 0 0 3 14
總計 9 6 5 14 18 4 4 9 23 92
比例 9
9% 6% 5% 14% 19%
5 4% 4% 9% 2
24%

-18-
各版選
選文朝代
代總計


12%
民國
民 漢
3
30% 5%

6%
6


13
3%

9
9%


5% 元
4%
% 16
6%

秦 漢 晉 唐 宋 元 明 清 民國 國
所有版本 總
總計 4
45 20 23 48 63 1
16 20 33 115

比例 12
2% 5% 6% 13% 16% 4%
% 5% 9% 30%
PR 63
3% 13% 338% 75% 88% 0%
% 13% 550% 100%

排名 4 7 6 3 2 9 7 5 1

針對選選文而言,普
普通高中國文
文科教材在
在文言文的選選文朝代配
配置上有一種


普遍化傾向向,即散文的
的選文朝代
代大致上以如
如下順序排排列:
1. 高一多選唐宋
高 宋文,又以
以古文八大家
家為最多。
2. 高二以明朝文
高 文、漢代文
文,間夾雜以
以詩選、詞詞選和唐宋文
文。
3. 高三以先秦兩
高 兩漢文為主
主,偶有元明
明清文。

四、結論

有鑒於
於當今社會對
對文章結構
構還有思考的
的要求日漸
漸提升,我認
認為如果在高


中課本當中
中文言文的比
比例較高,將
將可以有效
效的提升學生
生在閱讀寫
寫作以及思考


方面的深度
度與廣度,而
而其中又以翰
翰林以及龍
龍騰的版本文
文言文的數
數量較高。但


單是提高文
文言文的數量
量,並不一定
定能夠有效
效提升學生在
在這些選文
文題材上的掌


控能力,因此
此教師在選
選擇版本的時
時候應該要
要依據該校學
學生普遍能
能力之所長及


的性向來做
做決定。
從實際
際層面檢討,
,以一名新進
進教師的角
角度來說,準
準備一篇高
高中課本裡的


文言文篇目
目約需備課六
六小時以上
上,白話文約
約三小時(國
國中國文篇
篇目則各減其

-19-
半,今僅純計熟讀可用資料與製作加強學習單,尚不包含排演),毫無疑問
白話文比例較高對教師的準備工作較有幫助。於李敏勇先生的說法,則從語
言學角度出發:「語言和文字都是人生的工具,一旦人生課題和社會條件都
改變了,你自然會選擇能用與好用的新工具,不會再去使用那些舊工具。鼓
吹學習文言文其實是去學習一種絕對的過去式,時間條件指涉的是已被歷史
淘汰的過去。」
文言文內容因為偏重在治國處事方面,故行文較縝密,考慮較周延,所
以我認為文言文其重要性即在此。另外,文言文亦具有反應當代政經社會的
特性,藉由了解過去文化以反觀現代,藉以了解現今之過與不及。對於某些
學生來說,古文不一定是負擔,有時白話文的內容因為較為廣泛以及對古文
的歷史背景的不了解,反而會令學生誤以為古文相對白話文而言比較容易掌
握,所以此時文言文分佈的時代在這裡就起了顯著的作用。
若文言文分佈的時代集中在某一朝代,將會出現學生在不同冊別上學習
程度不一,無法有效的使學生提升其閱讀和思考的能力,更不能藉此區分出
不同學生在不同課題上的掌握程度,所以教師可以在這兩個版本上依據各自
學校還有班級的特性來做出選擇。
因為考慮各個版本在編選課文具有其特殊的考量,所以如果沒有持續三
年使用同一個版本的課本,將會容易造成從另一個版本轉換到另一個版本之
後涵蓋的範圍不一致的問題,這時使用龍騰的版本將會容易產生不連貫的問
題,由龍騰版跳轉其他版本的狀況最為嚴重。有鑒於龍騰在編排上偏向於將
同朝代的選文放在同一冊(尤以第五冊和第六冊最明顯),這將會造成兩方
面的優勢與困擾:一方面相對來說,教師更能夠整理同時代的補充資料來幫
助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但另一方面來說,卻容易造成學生忽略其他朝代的文
學特質,轉成營養失衡的問題。所以教師可以斟酌該校學生程度與特質的情
況,在入學前選定課本時便應作出正確決定。
我認為國民人格養成才是教育重點,如今最大的盲點是部分人誤解了國
民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目的,國民教育無非就是養成國民普遍閱讀、表達和欣
賞的能力,培養善美情操的認同,得以看到世界的美好;至於專業的創作者
和研究者需要的則是另外一條專業養成的道路,不應夾雜錯混。

備註:
1. 取文若有文選之篇章,同一作者記一篇,如龍騰版第一冊擇蕭紅《呼
蘭河傳》文二則,以一篇計;而不同作者則各分,如南一版第一冊現代
詩選,擇鄭愁予〈錯誤〉、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則以二篇記之。
2. 為求清楚簡便,故簡稱朝代,先秦與秦代曰秦,魏晉南北朝曰晉,北
宋與南宋合稱曰宋。其餘依國人使用慣例略稱之。

-20-
將時期較短者統歸入部:三國時代歸入漢,隋與五代十國歸入唐代,
遼金歸入宋,西元 1912 年以後無論文白概歸入民國時期。
部分作品因著成時代、作者活動時代或政治立場等原故,時代分類較
為曖昧,難以分類,今依本人個人主觀評斷選擇歸類,據其作者生卒年
之主要活動時間分派時代。例如明末清初之學者顧炎武〈廉恥〉、龔自
珍〈病梅館記〉和黃宗羲〈原君〉三人歸入清代。
若作者佚名或有爭論,擇其推論著成年代或主流說法入部。如〈虯髯客
傳〉作者有所爭議,然主流說法為杜光庭所著,故歸入唐代。
3. 王禹偁〈黃岡小竹樓記〉又稱〈黃州新建小竹樓記〉,除目次外,概
從前者之名。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又稱〈春夜宴桃花園序〉 ,除目次外,
概從前者之名。
4. 本加強版教材比較分析內容建基於九十七學年度上學期國文教材教
法課程「高中國文教材選文時代分佈淺探」報告之上(詳見附件一以為
比較),今針對原行文之錯別字、論述不周之處加以補強;最後加文並
妄論各版本優劣好壞,分析各版本選文朝代分部對於高中國文教學之相
輔相成關係。今羅列更新項目於下:
(1). 分章分目,並增添「前言」與第一節結論,加強全文「結論」。
(2). 修正龍騰版各冊選文朝代分佈原餅圖。
(3).
(4). 附李敏勇〈加重文言文是時代倒錯〉一文。
(5). 附舊版本「高中國文教材選文時代分佈淺探」一式一份以為比較。
5. 今附上李敏勇〈加重文言文是時代倒錯〉一文1(詳附件二) ,此屬反
對增加文言文選文比例之積極言論,我於此持反對意見,僅作為文章參
考資料之用。

1
http://www.epochtimes.com/b5/8/10/13/n2294341.htm 引用時間 2009/05/30

-2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