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7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

壹、課程目標

一、藉由歷史問題的探討,提升歷史思維的能力。
二、理解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認同感。
三、認識世界多元文化的特質與演變,養成互為主體、彼此尊重的開闊胸襟。
四、激發對於歷史的興趣,充實生活的內涵。

貳、核心能力

高中生學習歷史應以歷史思維(historical thinking)為核心能力,並由此能
力達成其他幾項基本目標。所謂歷史思維,也可以稱為歷史意識(historical
consciousness),是指:「人們自我察覺到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總是不斷流動
的,而且在這種過程中每件事物都一直變遷中。」簡單地說,歷史意識其實就是
「變遷的意識」(sense of change)。
一般而言,歷史思維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及認知能力的發展而日漸提升。從
「歷史記憶」到「專業史學」之間,歷史思維又可區分為多種進階的理想類型。
高中歷史教育應超越「歷史記憶」、「過去的意識」等初級階段,學習靈活運用
(一)時序觀念、(二)歷史理解、(三)歷史解釋、(四)史料證據等四項能
力。

一、時序觀念
時序不僅指客觀時間的順序,也指主觀上對時間秩序的表述。時序觀念是理
解歷史的基礎,也是歷史學科的特質。歷史事件及人物應放置在時間架構下,才
可能顯現意義與價值。發展學生時序觀念,建構事件之間的關連性,進而理解歷
史的變遷、延續或斷裂等觀念。
時序觀念大致可區分為兩個層面:
(一)運用各種時間術語及歷史分期
時間術語與歷史分期都是人為的建構、約定成俗的用法。學生必須運
用適當的時間術語、分期方式來描述過去,並且在歷史的脈絡下觀察和理
解。
1.熟悉各種計量時間單位的術語(例如:日、月、年、世紀)。
2.熟悉歷史大敘述中的分期方式(例如:上古、近代、先秦時期、文藝復興時
期、大航海時代、西元前、西元)。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3.使用不同的時間術語描述某一特定時段(例如:1910 年代、20 世紀初、第


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等用語的交替使用)。 
(二)區別過去與現在的不同,並建立過去與現在的關連性
學生藉由史事排序,建立時間架構,觀察時代差異,理解歷史變遷。
1.說明過去與現在的差異與類似之處。
2.說明不同時代間的差異,並依特質將過去區分為幾個不同的時期。

3.根據資料、圖片,建立具有時間性的架構(如年表、時間軸)
4.以時間性的架構說明某個歷史事件的演變或現象(例如:法國大革命的發
生)。 
5.根據學習內容,掌握某個時代中變遷與延續的因素。

二、歷史理解
指學生能夠對史實的歷史脈絡與意義加以掌握。歷史理解可區分為二個層
面:
(一)能夠認知與掌握歷史文本的內容與意義
1.經由閱讀或討論,能掌握歷史敘述中的論點。
2.能以個人的敘述形式重新表達原本的中心意涵。
3.能經由文本中的歷史敘述,理解作者的立場。
(二)能夠就一歷史事件,進行設身處地的認知
歷史理解基本上要求學生學習「設身處地認識過去」。然而,身為歷史理解
的主體,純粹客觀只是一種高貴的理想而已,學生應嘗試學習有意義的理解。
1.在時代脈絡下的意涵掌握重要的歷史性名詞。
2.以當時的時序、空間、用語、概念、價值觀等為基礎,解說相關的歷史事件
或情境。
3.參照既有的歷史敘述檢視自己原有的認知,重新認識某一歷史事件或情境。
4.設想當時人物的經驗及其看法,並且避免只用現在的價值或規範從事評斷。

三、歷史解釋
已逝的過去無法「如實再現」,歷史只能透過史料證據來重新建構,因此,
所有的歷史在本質上都是對過去的一種解釋。
「歷史理解」著重在設身處地認知
過去,目的在儘可能接近無法全然再現的過去;而「歷史解釋」則以史料證據、
與歷史理解為基礎,有意識地對過去提出合理合情的、系統性的、因果關係式的
說法。
歷史解釋可區分為兩個層面: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一)分辨不同的歷史解釋
不同的史料證據、時代關懷、作者身份、想法都可能導致不同的解釋,
歷史解釋因而總是呈現多元的面貌。
1.辨識對過去不同的解釋,並比較不同解釋的差異所在。
2.依史料選擇差異與史料多寡,說明對過去為何有不同的解釋。
(二)對歷史事件的原因與影響提出解釋
歷史解釋旨在建構事件前因(背景、原因)後果(結果、影響)之間的關連
性。
1.體認歷史的因果關係不具有必然性,而是人為的分析與解釋。
2.能辨識出某一歷史解釋中作者所認為的幾項重要原因。

四、史料證據
史料必須置於歷史脈絡中,轉化為證據,方具有價值。學生必須學習在史料
中發現線索,並且經由一番思考、討論或推理,而能判斷其作為證據的適當性。
史料證據可區分三個層面:
(一)直接從史料中找出關鍵的線索,例如態度、意見、動機等。
(二)依據某一探討主題,評估個別史料作為證據的適當性。
(三)理解因解釋者(包括他人或自己)立場的不同,各種史料的判斷及取捨,
會導致差異。

參、時間分配

本課程之必修科目共計八學分,四學期,分二學年於高一及高二講授。每學
期兩學分,每週上課二節。惟各校得視需要採單一學期四學分方式排課。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肆、教材綱要

一、高中歷史第一冊
本冊為整個高中歷史課程之首冊。宜置入簡短的引言,說明歷史教育之必
要,以及授課順序上採用【第一冊:臺灣史】
、【第二冊:中國史】
、【第三冊:世
界史】及【第四冊:世界史】之流程安排的理由。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考古與台灣原 ․ 考 古 發 掘 與 1‐1 有關臺灣史事的明確記錄始於近四、五百年
住民族 史前文化 前,但在有文字記錄以前,臺灣島早已存在,
․台灣的原住 並且已有人群居住。本單元先提示臺灣人文
民族 地理環境與原住民關係,接著敘述臺灣的史
前歷史以及 16 世紀末以前就居住在臺灣的原
住民。敘事以提綱挈領為原則,不宜瑣碎。
1‐2 由於對史前史的理解是透過考古工作與學術
研究所重建的認知,未必充分反映史前概
貌,因此敘述時應舉例並說明此種知識的不
完整性與重建史前史知識的重要性。 
1‐3 有關臺灣原住民的介紹,重點放在荷蘭統治時
一、早期台灣

期前夕的社會與文化特徵;至於 17 世紀初以
後的發展,可於以下相關各單元適切的地方
敘述。也應說明我們對當時社會文化理解的
侷限性。建議可以利用 17 世紀初的文字記錄
加以說明,再進一步利用人類學與歷史學的
研究成果,講述有關臺灣土著(原住民)的分類
以及社會文化的特徵。 
2.荷、西與鄭氏 ․臺灣與世界 2‐1 本主題講述大航海時代臺灣地理位置的特
政權  ․鄭氏政權 色、16 世紀中葉以後東亞情勢的變化,以及
臺灣走入「世界體系」的過程,進而敘述荷、
西及鄭氏時期的歷史。 
2‐2 介紹荷、西時期臺灣的變遷與發展。重點放在
臺灣與世界的初步接軌、荷蘭統治下的措施
與族群間的互動。關於西班牙的部份,因為
佔領時間短、研究較少,敘述可以稍微簡略。
2‐3 有關鄭氏政權的敘述,可從鄭芝龍、鄭成功父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子的事業、臺灣在鄭氏政權下的史事加以敘
述,如鄭氏進取臺灣的背景、鄭氏三代治下
臺灣的政、經、社會及文化建樹、鄭氏政權
的對外關係以及與清朝交涉的始末。 
1.政治經濟的發 ․ 漢 人 社 會 的 1‐1 自 16 世紀後期以來,漢人開始移入臺灣,逐
展  出現 漸建立以漢人為主體的社會。本主題旨在敘
․農商業的發 述清代治臺的政策與措施。 
展 1‐2  強調「開港」以前臺灣的「帝國邊陲」特色,
二、清代的統治

消極的統治政策與特殊的行政措施(如限制
移民、劃定番界、實行班兵制度等特殊作
法)。講述行政區劃與統治機構的調整。漢人
社會擴張的情況下,原住民族的處境,亦應
加以關注。 
1‐3 講述清朝統治時期的經濟活動及其變遷。農業
方面,以移民、土地開墾、水利建設、主要
作物為敘述重點。商業活動可分對外(大陸)
貿易與島內城鄉交易兩方面敘述。手工業的
狀況可附帶提及。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2.社會文化的變 ․ 社 會 狀 態 與 2‐1 本主題討論不同人群間的合作與衝突,以及各
遷  社會問題 種人群的社會與文化活動。內容應包括原住
․文教發展 民、閩、客關係以及性別、人口問題;統治
者與被治者、官員士紳與庶民、富人與貧民
之間的社會等差。 
2‐2 不同的社會群體之間既有和平共存,也有衝
突。和平共存的部份可敘述通婚、合夥等方
面;衝突的部份可討論抗清事件、漢番衝突、
分類械鬥、幫會與盜匪等問題。討論臺灣住
民的社會地位的變動,可論述科舉、軍功、
事業經營與社會流動的關係。 
2‐3 臺灣是移民社會,士紳階層的形成,因地區的
不同而在時間上有所先後。士紳的文化與生
活受到中國儒家大傳統的影響,可討論中國
文化在臺灣的傳布,如書畫傳承、文藝社團,
以及庭園構築等精緻文化。庶民文化深受原
鄉影響,但也摻合原住民因素以及在地的新
發展。可敘述紳民共有的生活內容、生命禮
俗、歲時節慶和民間宗教活動。 
二、清代的統治

3.外力衝擊與近 ․ 涉 外 事 件 與 3‐1 本主題講述 19 世紀後期臺灣遭受到的衝擊、


代化 台灣地位的 清廷和臺灣士民的因應之道。 
轉變 3‐2 外力衝擊的部份,重點包括「開港」通商、牡
․清代近代化 丹社事件、中法戰爭。可兼述外國人在臺灣
的努力 的通商、傳教以及對台灣戰略位置的興趣。
3‐3 清廷的對策包括「開山撫番」與建省、政府主
導的近代化事業。民間方面則可討論新興的
經濟機會與產業調整。最後可討論政、經中
心的北移以及生態環境的改變。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殖民統治前期 ․ 統 治 政 策 與 1‐1 本主題講述日本領有臺灣的過程、統治方針的
的特色 臺民反應 改變以及臺灣居民的反應。早期統治的兩個
․基礎建設與 面向:一方面採用軍警壓制手段,以穩固統
經濟發展 治;另一方面則籠絡紳商、從事建設,以爭
取民心。 
1‐2 可先行講述軍事鎮壓與警察制度等壓制性作
為。針對居民的反應,應講述武裝抗日活動,
並介紹其中之一、兩個重大事件。其次介紹殖
三、日本統治時期

民統治政策的變化(如由軍人總督到文官總督
的改變、「同化政策」下的各種改革等),以
及臺灣人的非武裝抗日運動(延續至 1930 年
代上半期)。針對原住民族的「理蕃政策」,
也應加以討論。 
1‐3 日本殖民政府為爭取民心,方便統治以及擴大
殖民地的價值,致力從事基礎建設並發展經
濟。應講述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基礎建設和經
濟發展。基礎建設包括交通、水利、電氣、
金融制度等方面,新式教育也可視為其中之
一環。經濟發展方面可討論農業改良、新式
糖廠、蓬萊米等問題,並可介紹林產與特產
的開發等等。台日間之商業往來也應加以討
論。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2.社會與文化的 ․ 殖 民 地 的 社 2‐1 本主題講述日本殖民統治下的社會狀況、傳統
變遷 會與文化 文化的延續與新文化的發展。 
․ 文 學 藝 術 的 2‐2 社會方面可討論新型態本土知識菁英的形
發展 成,及其對社會的影響,如領導殖民地反抗運
動和各種思潮的鼓吹與傳佈等。殖民地社會有
其特色,可討論日臺社群關係、差別待遇、階
層結構、習俗改良與婦女地位改變等。 
2‐3 在日本統治下,臺灣開始接受西方近代文學與
藝術,包括近代學術研究的引進、新文學藝
術的成就,可舉重要文學家、藝術家及其作
品加以討論,對於新產生的創作歌謠與電
三、日本統治時期

影,也應加以介紹,但也應顧及傳統文化的
存續情況。 
3.戰爭期的台灣 ․ 皇 民 化 運 動 3‐1 本主題敘述 1930 年代以後,日本帝國在東亞
社會  等措施 地區的發展下,臺灣社會所遭受的衝擊與反
․太平洋戰爭 應。 
與戰時體制 3‐2 敘述殖民政府在臺灣推動的南進政策、皇民化
運動與工業化三項政策,並提及日本帝國之
「大東亞共榮圈」的構想。應述及臺灣人民
對皇民化運動的反應。 
3‐3 講述臺灣人民被捲入日本對外征戰的種種面
向,包括軍事動員,以及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
的物資統制、社會動員等。戰爭後期盟軍轟炸
臺灣可一併敘及。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政治:從戒嚴 ․ 國 民 政 府 的 1‐1 本主題首先簡要回溯中華民國政府的歷史,接
到解嚴 接收與中華 著敘述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及中華民國政府遷
民國政府遷 台的過程,有關國際交涉事件應依史實敘述,
台 避免主觀的論述。 
․ 民 主 政 治 的 1‐2 簡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臺灣的政治發
道路 展,如二二八事件、長期戒嚴、民主化等。
四、當代臺灣

․ 國 際 局 勢 與 1‐3 臺灣與世界各國的關係可著重從被承認為代
兩岸關係 表中國之政權到被國際孤立的歷程。可簡述
1980 年代末期以來影響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的
重大事件。 
2.經濟:成長與 ․ 經 濟 發 展 的 2‐1 本主題簡述 60 年間台灣經濟發展之大勢、影
挑戰  大勢 響經濟發展之內外因素,並突顯台灣經濟發
․經濟發展的 展的特色。 
挑戰 2‐2 敘述重點應包括戰後台灣經濟發展的幾個階
段,政府的政策與民間的成就,國際貿易對經
濟發展的影響。 
2‐3 討論經濟與工業發展所帶來的社會與環保等
問題與國際(含中國)經濟變動的挑戰。 

3.社會:變遷與 ․社會變遷 3‐1 國內外的政經形勢,刺激國內社會的凝聚與分


四、當代臺灣

多元  ․生活形態的 化。 


改變 3‐2 可討論工業化與都市化後,所得、人口、家庭
結構、兩性關係的變化等對台灣社會變遷的影
響。新移民對台灣社會的影響應加以關注。
3‐3 戒嚴時期思想與言論、行為皆受到層層限制,
社會表現呈現一元化;解嚴之後,言論自由,
社會開放,日常生活深受影響。可討論解嚴
前後社會生活的改變。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4. 文 化 : 中 國 ․ 教 育 文 化 發 4‐1 本主題簡單回顧近四百年間臺灣文化的變
化、本土化與 展的大勢 遷,並介紹在全球化之下生活與思維的改變。
全球化 ․世界地球村 4‐2 敘述重點在於戰後教育的普及與高等教育的
提倡、文學與藝術的發展,以及不同年代的流
行文化。敘述過程應關注到教育與文化的發展
受到中國化、本土化的影響。 
4‐3 當代社會因資訊來源豐富、國際往來頻繁,對
現代人的生活與思維產生巨大的影響。敘述
台灣與當代世界文化的交流。
※課綱各欄之指引功能

1.本課綱中之「單元」「主題」及「重點」
,都必須涵括在教科書之中。
「單元」
、「主題」
及「重點」之標題,編者可以參考自行設計,不必援用。
2.課綱右欄中之「說明」,是針對該「單元」、「主題」及「重點」的解釋,提供相關
使用者參考。在「一綱多本」的理念下,宜以「說明」欄中的知識點為基礎,依照各
單元的順序,自行安排撰寫的歷史脈絡。「說明」欄中如有條列式之細目,不必逐條
照列。 
※建議的單元:
1.所謂「建議的單元」或者稱之為「歷史的留白」,旨在讓教師發揮教學自主權,並彌
補課綱中未受充分注意的弱勢族群、地方史等課題。教科書的編輯者及教師應珍惜此
項設計之理念,多加彈性運用。
2.第一冊講授台灣歷史,安排 12 個主題,共 12 週的課量,預留四週供任課教師彈性運
用。教師可以利用該時段,安排分組討論、報告寫作、資料研讀……等活動,或者補
充課程。該時段應進行與本冊歷史課程相關之活動,而不可移作其他用途。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二、高中歷史第二冊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 從 國 家 的 出 現 ․ 國 家 的 出 現 1-1 城邑、青銅器和文字的出現,既標識早期國家組織
到編戶齊民社 與文化的多 的形成,也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多元性。本節
會的形成 元 可選擇新石器晚期至商的重要遺址與文物為例,
․封建體制的 依以下重點說明:
盛衰 (1)城邑的興築、青銅器的製作和文字的運用,如何
․編戶齊民社 能夠反映早期國家組織的存在和政權的特性;
會的形成 (2)城邑的類型、青銅器的樣式和文字的形象,如何
可以顯示這個時期不同地域文化多元並起的特
色。
1-2 商、周時期「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封建體制以
國族一體、階級秩序為基礎。本節可以商、周社會
一、華夏世界的形成^三代秦漢﹀

政治情勢的動態為背景,根據以下要點綜合討論封
建體制的特質,及其成立與衰微的過程:
(1)氏族結構、宗法體制和世官傳統的關係與變遷;
(2)鬼神之祀、禮樂儀物和階級秩序的聯繫與興廢;
(3)天下與華夷觀念的形成與華夷間的分合與互動。
1-3 編戶齊民成為國家社會的中堅,攸關春秋戰國時期
列國軍政社會體制的重組。本節可以春秋至戰國
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為背景,就以下重點加以討
論,並留意其與秦漢帝國體制間的關係:
(1)基層聚落型態的整編;
(2)土地、賦役制度和農耕技術的轉變;
(3)地方行政組織的發展;
(4)成文法典的出現。
至於晚周民間對世變的不同反應,可就整體
加以簡述。
2. 秦 漢 帝 國 的 成 ․ 皇 帝 統 治 的 2-1 秦漢帝國的成立是傳統政治史上影響深遠的重大
立與崩解 基礎 事件。本節可就以下要點概述皇帝統治的基礎:
․ 國 家 與 社 會 (1)「皇帝」一詞的意涵;
的互動 (2)五德終始說的淵源與特色;
․ 天 下 秩 序 的 (3)官僚與行政體系的權限與功能;
轉變 (4)禮儀、律令、官文書和水陸交通網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2.秦漢帝國的 ․皇帝統治的基礎 絡的角色。
成立與崩解 ․國家與社會的互 2-2 秦漢的國家政策和社會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
動 係,並對其後的歷史發展構成深遠的影響。本節
․天下秩序的轉變 可就以下要點說明,並留意其與中古時期相關發
展的關係:
(1)國家學術政策的社會政治影響,可以秦始皇焚
書阬儒、以吏為師和漢武帝罷黜百家、置五經
博士為背景先後說明:
a.秦漢何以皆以刑、德之術治民;
b.漢武帝置五經博士如何促進了士族的形成和儒
一、華夏世界的形成^三代秦漢﹀

家文化的傳播。
(2)民間工商活動與官方財經政策,可以戰國至秦
漢工商活動及國家政策的發展為背景討論:
a.民間工商活動造成社會財富不均,秦漢政府如何
因應。
b.基於國家財政需求,政府採行了哪些措施統制民
間經濟。
c.兩漢社會財富逐漸集中在士族、豪強手中的過
程,及其對社會政治的影響。
2-3 隨著帝國的成立與發展,商、周以來的華夷觀念
也有了新的變化。本節可就以下要點說明,並留
意其與中古時期胡漢關係發展間的聯繫:
(1)帝國與周邊民族的關係
a.帝國如何認識周邊民族,並從而界說自身。
b.帝國與周邊民族發展出了哪些互動模式。
(2)在華夏觀念逐漸摶成的過程中,帝國內部有哪
些社會、政治、文化或地域性的因素,誘發了
不同區域分途發展的趨勢。
惟在思考討論時,應避免漢文化本位的論
述。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漢唐之際的大 ․世族與門閥的興 1-1 漢唐之間政權林立,世族、門閥的社會政治影響
變動 衰 舉足輕重。本節可擇一、二事例,以任官、賦役、
․從分到合的胡漢 土地制度的發展為主軸,就以下要點概述其形成
關係 背景,及不同地域、時期的轉變與特色:
(1)漢末、曹魏地方世族與部曲的形成;
(2)南遷士族門第與在地土著,以及胡族政權與北
方士族大姓間的互動。
1-2 漢唐之間胡漢或漢「蠻」關係的調整,對日後隋
唐帝國體制的形成深具影響。本節可擇一、二具
體事例,或重要史實為例,依以下要點,先後說
明其發展:
二、中古的變革^魏晉南北朝、隋唐﹀

(1)胡漢或漢「蠻」之間在政治體制與社會文化上
的整合;
(2)胡漢或漢「蠻」間社會、生活的相互涵化。
惟討論本主題時,其間的戰爭或朝代更
迭,不宜成為學習的主要內容。在思考分析時,
也應避免漢文化本位的論述。
2.東亞新秩序的 ․隋唐帝國的新體 2-1 隋唐帝國的建立,具有承先啟後的歷史意義。本
形成 制 節可從重要的社會政治結構面向,討論以下要
․歐亞交通網與東 點,並留意其與漢晉以來及宋元以下相關發展的
亞文化圈的形成 銜接:
(1)帝國政府如何進一步整合胡漢關係,逐步裁抑
漢晉以來的地方世族與門第,並強化皇權的政
治體制:
a.胡漢共治體制的形成;
b.中央與地方軍、政體制的重組;
c.取士任官途徑的轉變;
d.土地、賦役制度的調整;
e.水、陸交通系統的建設。
(2)以安史之亂為例,說明上述措施如何轉而促成
了地方勢力的崛起與胡漢關係的緊張。
2-2 中外交通和文化的「國際化」是隋唐時期的重大
特色,也反映了帝國的社會經濟變化。本節可擇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一、二事例,就以下要點作簡要概述,並留意銜
接其與中古時期及宋元以下的發展:
(1)唐代城市坊制的破壞,運河系統的開鑿與南北
工商經濟的發展;
(2)海上與陸路絲路的開通與歐亞地區間的經貿與
文化往來;
(3)隋唐文化如儒學、佛教、醫學、漢字的發展與
影響。
惟儒學、佛教、醫學的內容不必縷述。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專制皇權與夷 ․專制皇權的發展 1-1 專制皇權的發展是傳統政治體制的重大課題。本
夏關係 ․士紳、宗族與社會 節可從政治體制的結構面向,擇要選取宋元明清
․夷夏爭勝與天朝 的重大史事,就以下要點概述其背景、演變與意
觀念 義:
(1)丞相職權的分化與削奪;
(2)軍事體制的調整與武人地位的變遷;
(3)以族群為基礎形成的社會階層及入仕條件的限
制;
(4)皇帝集宗教、學術、道德與政治領袖於一的形
象的成立。
1-2 宋元以下的士紳經由科舉,結合作為社會主體的
三、近世的發展^宋元、明、清﹀

宗族,逐步取得支配社會的資源與權力,並受到
國家重視。祕密社會包括祕密教門與祕密會黨,
它們的發展反映了與既有體制的疏離或對抗。本
節側重國家與社會間的互動關係,可擇一、二重
大事例,就以下要點說明:
(1)宋元士大夫階層的形成與發展:
a.宋元士大夫階層的形成背景;
b.宋元士大夫階層的社會政治影響。
(2)明清士紳與宗族的社會政治角色:
a.明清紳權在國家體制與地域社會中的二元性
格;
b.明清士紳與宗族對地方政治社會的影響。
c.秘密會社的萌芽與成長及其所反映國家與社會
的互動關係。
1-3 傳統的天下秩序觀有所改變,華夷之間開始以「國
與國」的新形式展開互動,因而朝貢貿易體制成
為主軸。本節可擇一、二重大史事,就以下要點
說明其轉變:
(1)宋與遼、金、西夏「國與國」關係的形成背景
及其歷史意義;
(2)朝貢貿易體制的形成及其所反映的東亞國際關
係。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2.工商經濟與庶 ․工商活動與貨幣 2-1 工商活動、貨幣經濟,以及經濟重心南移,是中
民文化 經濟 唐以下具有長遠意義的新現象。本節可就以下要
․文人風尚與庶民 點說明其背景及發展:
文化 (1)精耕細作、商品經濟、專業市鎮與全國市場的
發展;
(2)白銀、紙鈔的通行與商業資本的發展。
2-2 中唐以下,隨工商發展、印刷術普及,與讀書人
口的大量增加,逐漸形成了文人階層,他們出身
庶民社會,具有自覺和經世致用的理想,也反映
了庶民社會對國家體制的反思。本節側重科舉制
度與社會文化間的互動,可擇一、二事例,就以
下要點說明:
(1)科舉對士大夫身分的取得及其階層文化形成的
影響;
(2)文人的生活品味與城市交遊的社會政治意義;
(3)庶民節慶、休閒和藝文活動的娛樂功能與社會
政治意義。
科舉制度對東亞國家的影響應簡要說明。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帝國體制的傾 ․民變與地方勢力 1-1 18 世紀後期以後,由於帝國人地關係失衡、民變
頹 的崛起 迭起、西方因素的介入、地方勢力崛起等,使得
․西力衝擊與西風 帝國的統治秩序逐漸面臨傾頹、瓦解。本節側重
東漸 晚清民變與地方勢力之間的互動,及其崩壞帝國
威信的過程,可以太平天國事件為例,就以下要
點分析探討:
(1)太平天國發動變事的義理基礎和傳統中國文
化、西方基督教義的關係,以及它們對帝國統
治所構成的挑戰;
(2)地方督撫、士紳對太平天國攻擊儒家及民間信
仰等行動的理解與回應;
(3)督撫、士紳在鎮壓太平天國等民變時,如何促
四、近代西力的衝擊^晚清﹀

成地方勢力的崛起,影響帝國統治的威信。
至於戰爭或民間宗教的細節,不宜著墨太
多。
1-2 18 世紀後期以後,瓦解帝國統治秩序的另一大因
素是西方國家軍事力量的衝擊和西方文化的東
漸。本節可擇一、二重大事件,就以下要點探討:
(1)條約體制如何取代朝貢制度,及中國被迫進入
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時,所面臨的國際處境。
(2)西力衝擊與西風東漸未必都是負面的,可擇要
從不同層面予以探究和評估。
2.鉅變下的救亡 ․興洋務以自強 2-1 在西力衝擊之下,中國的現代化從洋務運動開
與圖存 ․圖變法以保國 始,由國防科技,漸及於交通、經濟、文教等建
設。本節可以「自強運動」為例,就以下要點分
別探討:
(1)晚清初期回應西力衝擊的幾種方式;
(2)回應西力衝擊的方式,逐漸轉變、日趨激烈的
關鍵。
2-2 自強運動重點多止於器物、技術層面,晚清後期
則逐漸擴及制度、思想層面。本節可以康、梁的
戊戌變法,與立憲運動為例,就以下要點探討維
新運動的轉變與結局,並留意其與革命行動間的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聯繫:
(1)戊戌變法對傳統文化、政治格局進行再批判的
歷史背景和歷史意義;
(2)朝野立憲派人士從角力到分裂的歷史背景,及
其政治影響。
1.民國的成立與 ․民國的建立 1-1 民國的建立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本節可
民主的頓挫 ․民初的政局 依以下要點探討,並留意其與民初政局發展間的
關係:
(1)革命之所以成為回應西力衝擊主要方式的歷史
背景;
(2)立憲派人士在民國成立過程中的角色;
(3)建立民國的得失成敗與歷史意義。
五、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1-2 民國成立之後,面臨著新舊秩序轉換的深重考
驗。本節可以民初黨派分歧與洪憲帝制運動為背
景,依以下要點探討:
(1)民初各方人士對於如何建構政府體制的不同思
維與行動;
(2)民初實行議會民主政治的折衝與困境。
至於革命過程、黨派傾軋、洪憲帝制、復
辟運動與軍閥政治等細節,則不宜縷述。
2.舊社會與新文 ․民初的城與鄉 2-1 民初的城市中國與鄉土中國已然形成鮮明對比。
化 ․五四新文化運動 本節可就以下要點討論,並提示其與五四新文化
運動的可能關聯:
(1)以上海和北京的城市生活和大眾文化為例,分
析城市現代化的原因及其重要變遷;
(2)選擇一、二事例,說明中國鄉村地區人民生活
和民間文化的概況,以及民初知識分子的觀感
與反應。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2. 舊 社 會 與 新 文 ․ 民 初 的 城 與 2-2 五四運動既是嘗試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也是主張
化 鄉 全盤否定傳統,而欲就思想文化進行激進革命的新
․五四新文化 文化運動,對當代中國的影響至鉅。本節可依以下
運動 要點討論,並留意其與前後之中國社會政治發展間
的聯繫:
(1)五四新文化運動之所以形成的中外思想背景、時
代環境,以及強大動機;
(2)五四運動所引發的政治路線辯論與鬥爭;
(3)五四運動促成的社會文化運動及其影響。
3. 國 民 政 府 的 成 ․ 南 京 國 民 政 3-1 國民黨改組及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推行訓政體
立與挑戰 府的成立 制。本節可就以下要點提出分析:
․中日戰爭 (1)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國民黨改組與聯俄容共;
五、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 動 亂 下 的 經 (2)「清黨」與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
濟與民生 (3)訓政體制的成立,以及國民政府的黨政軍關係。
3-2 民國以來,中、日關係可說是中國國際關係中最重
要的一環,攸關中國內部發展。本節可依以下要點
探討:
(1)民國以來日本對於中國的影響,以及侵華行動在
其國家戰略中的位置;
(2)中國因中日戰爭確立的國族主義與傳統華夏概念
的異同;
(3)中日戰爭的歷史意義與對日後中國社會政治情勢
發展的影響。
3-3 民國以後至 1940 年代,中國戰亂頻仍、政局動盪,
此一時期中國的經濟民生情況與日後中國社會政
治的發展關係至鉅。本節應就以下要點說明:
(1)農村經濟的困境;
(2)國民政府主政時期,全國及區域間實際的現代化
建設成果。
至於財政金融的整頓、交通建設、農業改良
或民族工業發展等,應該只是擇取作為討論的事
例,不必一一羅列其詳細內容。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 共 產 中 國 的 成 ․國共內戰 1-1 國民黨和共產黨關係的演變,是主導 20 世紀中國
立 ․走向極權政 歷史發展最重要的政治因素。本節討論國共內
治 戰,可就以下要點提出分析說明:
(1)中日戰後中國的社會經濟困境;
(2)國共雙方決裂、交戰的關鍵因素;
(3)國共內戰後的政治發展。
至於戰爭的過程,則不必細述。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且發展成極權政體,影響
中國內部及兩岸關係甚鉅。本節可以共產黨作為
革命政黨,而發展成極權政體的過程為主軸,就
以下要點探討:
(1)中共政權成立後至文化大革命期間,不斷發動
六、共產中國的成立與變遷

政治運動,建立極權統治的歷史脈絡;
(2)中共政權積極改造舊傳統與舊秩序對政治、社
會、文化的影響。
2. 近 期 的 經 濟 與 ․改革開放 2-1 本節討論改革開放後的發展,可就以下重點分析
社會變革 ․區域發展與 探討:
人口問題 (1)改革開放政策及經濟發展所造成的重大變遷;
(2)1989 年天安門事件所標誌的民主運動最終以武
裝鎮壓落幕的因緣;
(3)改革開放政策與中共近年逐步在國際舞台上佔
有重要地位的關係。
2-2 與明清時期類似,人口問題和區域間的差異仍然
是影響共產中國未來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因素。本
節可就近代以來中外尋求現代化過程的歷史脈
絡,按以下要點,試加比較分析:
(1)過多的人口、教育水準的不齊,可能對整體經
濟生產力造成的多重影響;
(2)沿海與內陸間區域條件和貧富差距懸殊可能引
發的社會問題;
(3)人口政策的改變、官僚體系的貪污腐化與共產
黨以黨領政體制所潛伏的政治危機。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課綱各欄之指引功能
1.本課綱中之「單元」、「主題」及「重點」,都必須涵括在教科書之中。「單元」、「主題」及
「重點」之標題,編者可以參考自行設計,不必援用。
,是針對該「單元」
2.課綱右欄中之「說明」 、「主題」及「重點」的解釋,提供相關使用者參
考。在「一綱多本」的理念下,宜以「說明」欄中的知識點為基礎,依照各單元的順序,
自行安排撰寫的歷史脈絡。「說明」欄中如有條列式之細目,不必逐條照列。
※建議的單元:
,旨在讓教師發揮教學自主權,並彌補課綱
1.所謂「建議的單元」或者稱之為「歷史的留白」
中未受充分注意的弱勢族群、地方史等課題。教科書的編輯者及教師應珍惜此項設計之理
念,多加彈性運用。
2.第二冊講授中國歷史,安排 13 個主題,共 13 週的課量,預留三週供任課教師彈性運用。
教師可以利用該時段,安排分組討論、報告寫作、資料研讀……等活動,或者補充課程。
該時段應進行與本冊歷史課程相關之活動,而不可移作其他用途。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三、高中歷史第三冊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文化與文明 ․遠古文化的發展 1-1 本節簡述遠古時代人類文化的發展,馴化與農
․古代兩河流域、 業起源的關係。
埃及、印度與中 1-2 簡述近代考古學對認識古代文明的貢獻。古代
國古文明 文明大都產生於大河流域,如:兩河、尼羅河、
印度河、黃河。分析這些大河流域孕育古代文
明的條件,並補述其重要內涵或特色。
1-3 古代海洋文化的成就也值得重視,愛琴文化是
個重要的例子。
一、古代文化的遺產

2.哲學的突破 ․人文精神、理性 2-1 從大約 800B.C 到 300B.C.,世界四大古文明的


思維及宗教思想 內部都發生了根本性的文化變動。這些思想變
的蛻變 革奠下了這些地區爾後文化發展的基調。討論
這些地區思想變動的背景。
2-2 討論上述文明地區思想變動的特質與重要內
容。
3. 西 方 古 典 文 ․希臘城邦與民主 3-1 西元前 12 世紀,北方蠻族毀滅邁西尼文明,希
化的形成 政治 臘地區進入「黑暗時代」。黑暗時代後期,希
․羅馬與共和傳統 臘發展出城邦政治,其中雅典的民主政治是政
治發展的新典範。本節著重討論雅典民主政治
的演進及其特色。
3-2 希臘化時代文化融合的意義。
3-3 說明羅馬從城邦到帝國,與從共和到帝制的變
化。重點在討論羅馬的共和體制的內涵與精
神,及其遺留下來的「共和主義」傳統。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 東 亞 的 宗 教 ․佛教的興起與傳 1-1 佛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都訴諸於普遍的人
與社會 播 性、倫理和道德價值,而具有「普世性」
․東亞的宗教與社 (universalism),其傳播往往能突破地域、種
會 族、文化的限制,廣為不同的人群所接受。
1-2 本節討論佛教的誕生與其根本理念,及孔雀王
朝與早期佛教發展的關係。
1-3 孔雀王朝以後,佛教大盛於域外。它往西北經
犍陀羅傳入中亞,並經絲路傳往中國、高麗、
日本;往北進入西藏,成為藏傳佛教;往東傳
二、普世宗教傳播的時代

往錫蘭與中南半島。舉例討論佛教在上述地區
的發展,如佛教的中國化等。
1-4 笈多王朝(A.D.320-550)時期,印度教確立其
在印度社會與文化中的地位。討論印度教在印
度的發展及對東南亞文明的影響。
2. 基 督 教 會 與 ․基督教的興起與 2-1 討論基督教的興起及其傳播。
中古歐洲 傳播 2-2 討論西歐中古時代教會與社會、政治、文化生
․基督教會與中古 活的關係。
文化 2-3 討論希臘正教與拜占庭社會、政治與文化生活
的關係。
3. 伊 斯 蘭 文 明 ․穆罕默德與伊斯 3-1 介紹穆罕默德與伊斯蘭教的創建;伊斯蘭信仰
的興起 蘭教的興起 的要義與不同宗派。
․阿拔斯王朝與伊 3-2 討論早期伊斯蘭帝國的擴張,包括奧瑪雅王朝
斯蘭文化 與阿拔斯王朝的發展。
3-3 討論阿拔斯王朝穆斯林社會的發展,與伊斯蘭
古典文化的形成與其重要內容。
三、世界文明的蛻變與互動

1. 歐 洲 社 會 的 ․基督教與伊斯蘭 1-1 討論 11 至 15 世紀歐洲政治社會和文化的發展


蛻變 的對抗 過程。十字軍運動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兩大文
․商業、城市與大 明的衝突,卻帶來東西方的文化、貿易接觸,
學的興起 有助於歐洲王權與商業的發展。
․ 文 藝 復 興 時 代 1-2 首先敘述士林(經院)哲學的出現及大學的興
「人文主義」 興 起。接著說明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是歐洲文化的重
起 大轉折期,討論「人文主義」的意義與內涵,重要
人文學者與藝術家的貢獻。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2. 世 界 文 明 的 ․美洲地區的古文 2-1 本主題旨在說明大航海時代人類的航海活動對
交匯 明 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首先討論歐洲人來臨前
․東南亞地區的文 美洲古代文明的發展,包括中美洲的馬雅文化
化 與阿茲特克文化,南美洲的印加文化。
․歐洲人早期的探 2-2 簡述東南亞各地區的文化變遷及早期歐洲人的
險與貿易 東來。
2-3 從維京人的海上活動談到早期葡萄牙人和西班
牙的航海事業,大約斷限在 1580 年代。
三、世界文明的蛻變與互動

3. 亞 洲 大 帝 國 ․近世東亞國家與 3-1 首先簡述 11 至 13 世紀歐亞草原民族的活動及


的發展 俄羅斯的東進 擴展。
․伊斯蘭帝國的變 3-2 東亞地區應討論中國與日本的政治發展。中國
化 著重專制政治的建構、統治意識型態的形成等
課題;日本則注意戰國到德川時代的政治變
遷。
3-3 俄羅斯的興起及在北亞地區的擴張是此一時期
的重要課題。大約斷限在彼得大帝的時期。
3-4 討論伊斯蘭世界的變化,主要包括:帖木兒帝
國、鄂圖曼帝國與印度蒙兀兒帝國。
1. 近 代 歐 洲 的 ․近代國家的形成 1-1 歐洲「近代國家」(the Modern State)的興起。
興起 與發展 本節介紹中古後期到 18 世紀之間,歐洲主要國
四、歐洲勢力的崛起

․宗教改革與宗教 家的發展,尤須注意其政治體制的變化。
戰爭 1-2 16 世紀前期,歐洲發生宗教改革運動。此一運
動瓦解了羅馬教會的一統性,帶來信仰方式的
多元化,也加速了教會的民族化,有助於近代
民族國家的建構。
1-3 近代國家的興起,帶來新的國際政治秩序。本
處可討論近代國家興起導致的國際關係變化,
包括各國政治、外交制度與國際法的成長等。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2. 近 代 早 期 經 ․資本主義經濟與 2-1 本單元討論近代早期,亦即 16 到 18 世紀,世
濟與社會的 世界體系的形成 界經濟與社會的變動。這個時期世界經濟發展
變化 ․近代早期世界社 的特色是商業資本主義的興起,新航路打通
會的變動 後,西歐國家擴張遠洋貿易,加速商業資本主
義的發展。在同一時期,東亞的中國,由於美
洲銀輸入刺激物價上漲,促進工商業的成長,
也出現商業資本主義的現象。
2-2 透過遠洋貿易,歐洲人逐漸將世界整合在一個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中。17 世紀的美洲、東
南亞、中國沿海、台灣與日本,都被納入此一
貿易網路之中。
2-3 討論上述經濟發展帶動歐洲社會的變動,包
四、歐洲勢力的崛起

括:人口與家庭的變化,社會結構的變動與婦
女的社會地位等。
2-4 近代早期的世界是一個危機社會,戰爭、動亂、
革命頻繁。歐洲有宗教戰爭、各國的內戰或革
命。此處應比較這些變亂的因素。

3. 近 代 早 期 的 ․從科學革命到啟 3-1 歐洲的科學革命與啟蒙運動,是近代世界思想


思想與學術 蒙運動 最重要的發展。討論重點包括:17 世紀的科學
․東亞思想與學術 革命,及其對「近代心靈」(Modern Mind)之
的變化 形成的影響;18 世紀啟蒙運動的發展、理性主
義的形成,及其與現代性的關係。
3-2 16 與 17 世紀,
「西學」傳入東方是東西文化交
流的重要課題。在中國,耶穌會士除了帶來基
督教,也介紹近代西方科學知識。在日本,關
心西洋的學者發展出「蘭學」。
3-3 18 世 紀 歐 洲 文 化 界 則 有 一 股 「 中 國 風 」
(Chinoiserie),欣賞中國的庭園與品味,嚮往
中國的儒家思想與自然神論,讚揚中國的科舉
與文官制度。這些對中國的認識對啟蒙運動有
一定的影響。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課綱各欄之指引功能

1.本課綱中之「單元」「主題」及「重點」
,都必須涵括在教科書之中。
「單元」
、「主題」及「重
點」之標題,編者可以參考自行設計,不必援用。
,是針對該「單元」
2.課綱右欄中之「說明」 、「主題」及「重點」的解釋,提供相關使用者參考。
在「一綱多本」的理念下,宜以「說明」欄中的知識點為基礎,依照各單元的順序,自行安
排撰寫的歷史脈絡。「說明」欄中如 有條列式之細目,不必逐條照列。
※建議的單元:
,旨在讓教師發揮教學自主權,並彌補課綱中
1.所謂「建議的單元」或者稱之為「歷史的留白」
未受充分注意的弱勢族群、地方史等課題。教科書的編輯者及教師應珍惜此項設計之理念,
多加彈性運用。 
2.高中歷史第三、四冊講授世界史,每冊授課內容安排 12 個主題,即 12 週的課量;預留四週
供任課教師彈性運用。教師可以利用該時段,安排分組討論、報告寫作、資料研讀……等活
動,或者補充課程。該時段應進行與本冊歷史課程相關之活動,而不可移作其他用途。 
3.建議的單元也可針對課綱之「核心能力」而設計,換言之,可針對「歷史思維」的能力而安
排教學內容。 
4.世界史的編著及教學方針,有關西元 1500 年之前部份應以「世界文化遺產」為主,直指古代
歷史傳統對 21 世紀人類文化之意義,而西元 1500 年之後部份應以「近代世界的形成」為主,
彰顯世界各地之間的緊密關係,以致於造成今日之「全球化現象」。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四、高中歷史第四冊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 美 國 獨 立 革 命 ․北美殖民地的獨 本章主題說明:18 世紀下半葉,西方世界是
與法國大革命 立戰爭及民主政 個鉅變的時代。美國革命、法國大革命及工業革
治的成長 命相繼把世界帶進所謂的「近代」的時期。
․法國大革命與拿 1-1 本節討論美國革命並討論獨立後的制憲運動
破崙的興亡 與民主政治的成長。
(時間上可至 1830 年代)
1-2 法國大革命是近代世界史的重要轉捩點。首
先討論革命的背景及早期革命的發展,進而
分析法國大革命從君主立憲主義到共和政
治的轉變,外國軍事干預導致革命的激進
化。
一、鉅變的時代

1-3 討論拿破崙的崛起與得失、及法國大革命和
拿破崙時代對歐洲的影響(時間上可至 1830
年代)。
2. 工 業 革 命 及 初 ․工業革命的發生 2-1 工業革命不但使人類的經濟生活發生根本轉
期的影響 ․初期的工業社會 變,整個社會與政治也受到激烈衝擊。本節
說明什麼是「工業革命」?及其「革命性」
為何?
2-2 工業革命發源於英國,本節討論英國有哪些
特殊的歷史條件,導致工業革命的產生?早期
工業革命中,主要產業有棉紡織業、煉鐵業
與煤礦業,此處可以介紹其中一項的生產技
術的革新,來說明工業化的過程。
2-3 從總體面,討論早期工業化(至 19 世紀中期)
的成就,並討論工業化對西方社會、文化的
影響。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 西 方 國 家 的 優 ․保守主義、自由 本章的目的在討論自從工業革命與法國大
勢 主義、社會主義 革命以來,資本主義如何邁向高峰,形成對近代
․工業資本主義、 世界社會與文化的衝擊。本章大約以 1830‐1880
民族主義和新帝 年之間的世界史為敘述範圍。全章的內容應呈
國主義 現:工業資本主義如何邁向高峰?保守主義、自
由主義、社會主義及新帝國主義彼此的關係及影
響如何?
民族主義(nationalism)也是這個時期重要
的歷史觀念(ideas of history)
。它一方面影響西方
各國,在內政上與自由主義、保守主義相互糾
葛,紛爭不已,另方面它也激發世界各地的政府
與百姓,思索如何回應西方國家的挑戰。
二、資本主義國家的挑戰

1-1 本節以歐美國家的歷史為主,編寫的方法可
依編著的方便彈性處理。例一:說明本節的
重點(工業資本主義、民族主義、新帝國主
義、保守主義、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
。例二:
呈現幾種政治思想如何交互作用、影響現實
政治。
2. 西 潮 衝 擊 下 的 ․19 世紀中葉以來 2-1 說明新帝國主義積極拓展勢力,中國如何被
清帝國 中國被迫加入國 迫加入國際社會。
際社會 2-2 1860、70 年代,台灣再度與世界列強發生關
․1860、70 年代以 係的過程。
來的台灣
3. 非 西 方 世 界 的 ․日本的明治維新 3-1 資本主義的國家挾著工業資本技術及武力,
危機或轉機 ․暹羅朱拉隆功的 甚至配合傳教的動機挑戰非西方世界。對非
改革 西方世界而言,這是危機的時代也可能是轉
機的時代,端看如何適應。換句話說,本節
主要敘述:各地區或各國的政府、知識份
子、民間百姓如何回應西方勢力的挑戰。首
先敘述有些國家(即日本和暹羅)何以比較
順利成功?有些國家何以一直進退兩難,處
於劣勢?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 非 洲 與 亞 太 地 3-2 南半球的非洲、亞太地區長期(近 500 年)
區:從被「發現」 以來處於歷史文化的「邊緣」,一直被歧視
到被「殖民」 和忽視。本節的敘述,可以上溯自他們如何
被「發現」
,一直到 19 世紀下半葉中他們如
何被「殖民」,以及如何被動地納入「世界
體系」之中。而各地百姓微弱的、無奈的自
主 性 吶 喊 及 其 「 在 地 文 化 」( indigenous
culture)也值得注意。
1. 西 方 世 界 的 迷 ․「世紀末」的心 本章以 19 世紀末(大約 1880 年)至第二次
失、改革、激進 態 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大約 1930 年代)為敘述時
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 限。主旨是:上個時期(1850 年至 1880 年)西
․戰間期西方的政 方國家的優勢及西方人士的樂觀和自信(以工業
治、社會和文化 資本主義和科學、實證主義為基調)面臨實際的
思想 困難和挫折,同時,世界各地的反殖民化運動應
運而生。
1-1 本節建議首先以「世紀末」的心態為段落。
19 世紀末(大約 1880A.D 起)西方國家面臨
經濟衰退的週期,因此各種左派的思潮和政
三、歷史的轉折

團如同雨後春筍,而且許多人不再迷戀科學
主義和實證主義。這種心態的影響時效甚至
延長到整個 20 世紀。
1-2 第一次世界大戰加強了「世紀末」的心態。
除了敘述戰前的國際背景,也簡要說明戰爭
的原因、經過和影響。
1-3 大戰的結果,歐美有戰勝國、戰敗國之分;
而依巴黎和約的新秩序有得利國和失利國之
分;戰後一、二十年,各國的經濟也有順境
和逆境之別。在政治社會上,各國自由主義
的發展困難重重,反之,右派保守勢力(含
法西斯主義)或左派社會主義勢力則影響政
局。文化思想上,
「反傳統運動」挑戰各國的
主流文化;文藝上的「現代主義」充滿批評、
迷惘或憂鬱的色調。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2. 俄 國 大 革 命 和 ․俄國大革命 2-1 大戰末期,俄國爆發大革命,共產黨奪得政
共 產 黨 的 極 權 ․共產黨的極權統 權。
統治 治及赤化世界 2-2 蘇聯經過幾次「五年經濟政策」
,生產科技蒸
三、歷史的轉折

蒸日上,贏得國際上不少「共黨同路人」的
稱讚,左派思潮高漲。然而,蘇聯實行的極
權統治,犧牲了人民百姓的自由和無數的生
命。
3. 亞 洲 的 反 殖 民 ․20 世紀上半葉, 3-1 本節以「殖民」與「反殖民」的對峙為主軸,
化運動 民族主義、社會 掌握 19 世紀末以來非西方世界的遭遇。原則
主義與中國、東 上以亞洲地區為主。
亞地區的社會運 3-2 日本的政治經過轉變後,此時已列名帝國主
動 義的國家,本節從日本對外侵略的角度比較
․蒙兀兒帝國、鄂 台灣和朝鮮的反殖民化運動。
圖曼土耳其的結 3-3 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蒙兀兒帝國、鄂圖
局及轉變 曼土耳其的命運和轉變。
1.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本章的時限,大約從 1930 年代至 1960 年代。
戰、冷戰的形成 ․初期冷戰時代的 1929 年的「經濟大恐慌」促使日本加緊侵略
及東亞世界 世界 中國,進而引發中日全面戰爭;同時,它也影響
  ․東亞世界的轉變 義大利和德國法西斯政權之崛起及對外擴張,最
四、世界霸權的爭奪

後釀成世界大戰。另外,這段期間馬克思主義的
影響及國際共產勢力的滲透擴張也值得分析說
明。
1-1 討論大戰的背景和影響,說明聯合國成立的
宗旨。
1-2 討論「冷戰」初期,世界兩大政治集團的對
峙。第三世界的覺醒與區域統合的組織都不
容忽視,應挑選重要實例說明。
1-3 東亞地區的轉變,如日本戰後的政局、台灣
海峽兩岸國共的對立、韓戰及其影響等,應
整體考量綜合敘述。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2.「六○年代」的 ․越戰與反戰 2-1 所謂「60 年代」
,大約指 1963 年至 1973 年之
政治和社會 ․激情和叛逆的年 間。討論越戰、美國內部反戰、民權運動邁
代 向高峰。
2-2 描述新左派運動,及 1968 年法國學生運動助
長各種激進的思潮和社會運動。
2-3 說明越戰中台灣的角色,以及越戰對台灣的
影響。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1. 日 常 生 活 和 大 ․衣、食、住、行 「我們」指哪些人呢?使用這套教科書的高
眾文化的變遷  等日常生活的現 中生都生長在 1990 年代之後,他(她)們的父
代化 母和師長,大多在 1970 年前後出生。本章對這
․教育的普及 數十年的世界秩序,台灣、中國大陸以及東亞地
․大眾文化的變遷 區的種種變遷,應該重點說明。尤其,國際間共
產政權的解體、波斯灣戰爭和「全球化」現象,
都是重要的議題。本章建議以「多元文化史觀」
解釋現代社會中族群、階級、性別和環境的問
題,藉此培養學生前瞻性的歷史思維。 
1-1 本節敘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降,日常生
活和大眾文化的變遷。這種現象可以從 50
五、我們生長的時代

年代興起的「現代化理論」及「60 年代」的
社會思潮加以說明。不過,在時限上,本節
應具彈性,不妨一方面往上推溯到工業革命
初期,另方面往下敘述到當今。大眾文化涉
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可以分別從食、衣、住、
行、樂(娛樂與音樂)說明。本節不應以科
 

技發展史自囿。除了科技或所謂的「生產工
具」外,本節應掌握「物質—社會—文化」
之間的互動關係,既不偏機械式的唯物論,
也不偏「文化至上」
(culturalism)的唯心論。
1‐2 高中生多半準備升學,因此他們應先認識大
學教育制度的興起和意義。本節可以言簡意
賅地描述大學制度興起的歷史背景。國民教
育的建立和普及其對近代社會文化的影響
也應在本節敘述。成人教育和終身學習的概
念是近 20 年來人們追求新知的方式,可以
適當的篇幅描述。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2.世界新秩序 ․(1980 年代)新保守 2-1 本節說明,經過越戰、以阿衝突、石油危機
主義的抬頭 等等重大事件,世界經濟到了 1980 年呈現衰
․(1990 年以來)後冷 退的狀況。此時美國總統雷根和英國首相柴
戰時期的世界 契爾夫人大幅刪減社會福利;同時,左派的
․全球化現象 思潮和社會運動也走向低潮。換言之,這是
․台灣與多元文化的 個「新保守主義」抬頭的時代。
世界 2-2 討論 1990 年代以來,「後冷戰時代」的世界
新秩序。本節應把握時勢的主軸,舉例說明
五、我們生長的時代

之。
2-3 全球化的現象,雖然不至於全盤「去國家
化」
,但是超越國際邊界的思維和行為的確已
經發生。除外,
「全球化」與「在地化」之問
題可能有合作、互相利用的關係,也可能有
對抗、互相排斥的關係。以上的歷史觀察,
本節應舉實例說明。
2-4 60 年代以來,族群、階級、性別和環境意識
興起,影響社會和文化的變遷,例如:
SARS、愛滋病,及日漸嚴重的全球暖化與
生物多樣性的滅絕。
「多元文化史觀」與「世
界公民意識」成為當代的重要價值觀。
2-5 簡述 1970 年以來台灣整體結構的轉變,並配
合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討論海峽兩岸的關
係。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課綱各欄之指引功能

1.本課綱中之「單元」「主題」及「重點」
,都必須涵括在教科書之中。
「單元」
、「主題」及「重
點」之標題,編者可以參考自行設計,不必援用。
,是針對該「單元」
2.課綱右欄中之「說明」 、「主題」及「重點」的解釋,提供相關使用者參考。
在「一綱多本」的理念下,宜以「說明」欄中的知識點為基礎,依照各單元的順序,自行安
排撰寫的歷史脈絡。「說明」欄中如有條列式之細目,不必逐條照列。
※建議的單元:
,旨在讓教師發揮教學自主權,並彌補課綱中
1.所謂「建議的單元」或者稱之為「歷史的留白」
未受充分注意的弱勢族群、地方史等課題。教科書的編輯者及教師應珍惜此項設計之理念,多
加彈性運用。
2.高中歷史第三、四冊講授世界史,每冊授課內容安排 12 個主題,即 12 週的課量;預留四週
供任課教師彈性運用。教師可以利用該時段,安排分組討論、報告寫作、資料研讀……等活動,
或者補充課程。該時段應進行與本冊歷史課程相關之活動,不可移作其他用途。
3.建議的單元也可針對課綱之「核心能力」而設計,換言之,可針對「歷史思維」的能力而安
排教學內容。
4.世界史的編著及教學方針,有關西元 1500 年之前部份應以「世界文化遺產」為主,直指古代
歷史傳統對 21 世紀人類文化之意義,而西元 1500 年之後部份應以「近代世界的形成」為主,
彰顯世界各地之間的關係益加緊密,以致於造成今日之「全球化現象」。

伍、實施要點
一、教材編選
(一)高中一年級以台灣歷史與中國歷史為內容,二年級以世界史為內容。基本
考慮是學生進入高中,學習歷史的態度與方法應與國中時期有所不同。高
中學生應該比國中學生更提升歷史科的「核心能力」為主。台灣歷史由於
地緣的關係,正是高一學生最為熟悉的歷史知識內容,最容易引導學生藉
由史料証據、歷史理解與歷史解釋的討論,達到教學目標。學生經由高一
上學期的練習,可以將學習方法運用於中國史及世界史。教科書的編者應
對歷史演變的基本架構有所了解。
(二)高一、高二之台灣歷史、中國歷史及世界史都採「略古詳今」
、「影響深遠」

「文化遺產」
、「結構取向」及「教學需求」之原則。各冊以政治史為主軸
呈現歷史時序,但應儘量融合文化史及社會史的研究取向。第一冊之主題
在於讓學生從自己成長的地方培養自主的歷史思維。第二冊的主題在於讓
學生瞭解中國政治、社會、經濟的結構性轉變,以及近代史上所面臨的種
種問題。然而,高一台灣歷史的內容,國中已經講授的部分,宜儘量避免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重複,應在其基礎上作較為深入的探討。編寫高一中國歷史時,應參考國
中教科書有關中國歷史的部份,如果內容重複時,高中課本應簡略說明即
可,如此一方面可免重複,減少教學負擔,二方面,可維持中國史歷史解
釋的完整性。高二世界史的主題在呈現一套世界史架構。西元 15 世紀以
前,偏重從「世界文化遺產」的角度入手,西元 15 世紀以後,有關東西
世界之間的交流、影響與對比都不可忽略,尤其不宜將東西世界的歷史寫
成完全孤立的章節。
(三)教材應能反映當今歷史學界的研究成果,亦即選取在學界取得共識的觀
點,或大致贊同的說法。屬學者個人之見而尚未獲得學界共識者不宜採
用,尤其帶有濃厚黨派色彩的觀點亦應避免。
(四)文字敘述應力求流暢明白,易於閱讀。所附文字資料,若嫌艱深,可加以
改寫。圖片、表格等各種資料,亦應儘量與課文內容相配合。
(五)編寫每一節課內容,應考慮到實際講授以及各種教法運用所需時間,而做
適當安排,以免講述不完。
(六)教材所用年代以歷代紀元為主,重要年代下附註西元。
(七)外國人、地、物譯名,以教育部頒之統一譯名為準;無統一譯名者,以最
適當、最通行者為準,均須於初現時附註英文、羅馬拚音或原文。
(八)教師手冊應配合教科書,提供補充資料與相關文獻等,以利教師教學參考
之用。教師手冊應與教科書同時出版,俾便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教學方法
(一)教學時需考量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起點,以及學生的認知經驗(包括誤
解、成見、特定立場、生長背景等),預先擬定適切之教學計畫,提供適
當之教材,並根據教學實際狀況修正、調整。不同學生彼此的能力差距甚
大,提供學生個別表達、陳述的機會以瞭解學生,有利於教學目標與核心
能力的達成。
(二)綱要內容與核心能力相輔相成,綱要內容是理解過去的基礎與材料,核心
能力是學生理解過去的方法與歷程,學生能力必須透過內容方可落實,教
師需時時檢驗教學是否能將能力落實於內容之中。
(三)學習歷史必須要理解過去、提升學生理解過去的能力,核心能力中「歷史
理解」是其他三個部分的基礎。學生理解歷史首先得建立時間架構,所以
需要「時序觀念」
;理解歷史所形成的觀點、說法是一種「歷史解釋」
;理
解過去必須遵守「史料證據」。這四個部分環環相扣,而以「歷史理解」
為依歸。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四)單一歷史人物、事件、年代的學習,容易淪為純粹的記憶;反之,事件與
事件之間的聯繫、事件前因後果的分析、歷史人物及其時空脈絡的結合,
有助於展開有意義的學習,建構歷史的關連性,亦較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能
力。
(五)教科書只是教材的一部分,教學時應以課程綱要的目標、內容、核心能力
為基礎,靈活運用講述、課堂討論、角色扮演、參觀訪問、史料判讀等各
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之精神。
(六)講述法雖然有益於教師描繪歷史情境,卻是一種單向式的教學法;教師為
營造具啟發性之學習環境,應適時在課堂搭配指導、發問與討論,協助學
生掌握核心能力,並引導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探究,嘗試從不同的史料證據
檢視問題,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七)小組討論法是發展學生核心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師應就教學單元設計適當
的「歷史問題」
,由學生(3 至 5 人一組,以 3 人一組最佳)探究答案,鼓
勵學生在討論中表達自己的看法,並與同組成員交換意見。教師無須立即
導正學生的看法,學生將會在討論中逐漸檢驗、澄清與修正看法,由實際
經驗理解歷史概念、熟悉史料證據的運用。
(八)教學應充分運用各種視聽媒體,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教學的效
果。視聽媒體是教學的方法而非目的,運用時應注意與教學目標、大綱內
容、核心能力之間的關連性。

三、教學評量
(一)教學評量的主要目的在瞭解教學成效。
(二)教學評量應配合教學目標、核心能力、大綱內容之要求,考量學生之認知
與語文能力,選用適當的評量方式。
(三)教學評量應採多元評量方式,除紙筆測驗外,包括課堂的發問與討論、定
期考察、撰寫心得報告、專題報告、口頭報告、分組討論、辯論比賽、歷
史話劇表演等。
(四)教學評量應包括總結性與形成性評量,以瞭解學生的行為起點、學習過程、
學習成果、學習態度和個別進步情形。
(五)學生在歷史的能力表現差距甚大,教師可採取檔案評量的方式,將學生之
各項學習活動表現詳加記錄,並將相關作品整理成個人檔案,作為評量之
參考。

四、教學資源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為提升教學品質與教學效果,各校宜成立歷史科專科教室,其教學之軟、
硬體設備宜包含下列各項:
(一)歷史掛圖。
(二)重大歷史事件演進歷程表。
(三)古代器物、遺址、傳統建築、園林、都城之模型。
(四)歷史教學的多媒體製作相關的軟硬體設備等。
(五)視聽教學設備:電腦、單槍投影機、電視機、音響、幻燈機等。
(六)歷代碑帖、名畫之影本、拓片或圖片。

五、教學相關配合事項
(一)培養學生善用學校及社區圖書館資源,經由閱讀史學著作,活用歷史知
識,在潛移默化中建立邏輯思維能力。
(二)善用網路資源與資料庫,蒐集資料,吸取史學研究之新資訊。
(三)應用資訊科技融入歷史科教學,使授課教材資訊化、活潑化,立體呈現
歷史演進之脈絡。
(四)師生共同建置歷史教學網站,提供教材大綱、考題分析、腦力激盪園地,
提供互動、多元的教學模式。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

壹、課程目標
一、加強培養學生在閱讀、思考、辨析、論證等方面的能力。
二、學習史學方法,反思三年來學習歷史之心得。
三、強調從今日之台灣觀看東亞(含中國大陸)、亞太及世界史上的重要問題。

貳、核心能力
高中生學習歷史應以歷史思維(historical thinking)為核心能力,並由此能
力達成其他幾項基本目標。所謂歷史思維,也可以稱為歷史意識(historical
consciousness),是指:「人們自我察覺到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總是不斷流動
的,而且在這種過程中每件事物都一直變遷中。」簡單地說,歷史意識其實就是
「變遷的意識」(sense of change)。
每個人的歷史思維按理都隨著年齡的增長及認知能力的發展而日漸提升。然
而,歷史思維從「歷史記憶」到「專業史學」之間,又可區分為多種進階的理想
類型。高中歷史教育應超越「歷史記憶」、「過去的意識」等初級階段,但尚不
必達到「專業史學」的成熟階段。具體地說,高中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應同時靈活
運用(一)時序觀念、(二)歷史理解、(三)歷史解釋、(四)歷史證據等四
項。然而,在歷史科必修課程的基礎上,選修課程的「核心能力」應有進一步的
提升。

一、時序觀念
「時序觀念」作為核心能力之一,可區分為以下兩個層面說明:
(一)運用各種時間術語描述過去,認識幾種主要的歷史分期方式
1.比較各種歷史分期方式的相似與相異處。
2.說明各種分期方式所根據的原則,解釋分期方式背後所代表的觀點、立場。
(二)區別過去與現在的不同、兩個或更多時代之間的差異,並建立過去與現在
的關連性以時間順序架構建立自己的歷史敘述,提出對歷史延續與變遷的
解釋。

二、歷史理解
「歷史理解」作為核心能力之一,可區分為以下三個層面說明:
(一)能夠直接地就一歷史敘述文本的內容,進行認知與掌握
能就同一主題各種相關的歷史敘述形式,進行參照、對比及評述。
(二)能夠就一歷史事件,嘗試進行設身處地的認知
能經由史料及歷史敘述文本的輔助,完整地建構歷史事件發展的過程
必修‐社會領域‐歷史課程綱要 

(如時間、地點、場景、議題、價值、衝突、抉擇等)
,以及指明相關歷史
人物的特質(如動機、希望、優點、缺點等)。
(三)能夠在歷史脈絡中,進行關於「重要性」或「意義」的選取與評價
能在一較長的時序中,瞭解一個重要的歷史性觀念的意涵,及此一意
涵的源頭與流變過程。

三、歷史解釋
「歷史解釋」作為核心能力之一,可區分為以下兩個層面說明:
(一)分辨不同的歷史解釋,說明歷史解釋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1.能根據所提供的史料,建立起自己合乎理性的歷史解釋。
2.評估不同歷史解釋的有效性、適切性、價值與時代意義。
(二)理解歷史學科的因果關係,對歷史事件的原因與影響提出解釋
歸納某一歷史事件發生原因的種類,並解釋不同原因之間的關連性與
重要性高低。(例如:可區分為長期、短期、社會、經濟等因素)

四、史料證據
「史料證據」作為核心能力之一,可區分為以下三個層面說明:
(一)運用思辨,判斷史料得以作為證據的適當性
1.依據史料產生的歷史環境,判定其作為證據的可靠性及價值。
2.明白某一史料之能作為證據的適當性,是與自己所關切的問題焦點息息相關
的。
3.能指出一個並不可靠的史料,如何具有證據效力。
(二)自行根據主題,進行史料蒐集的工作
將蒐集到的史料與待解決的問題進行對比,進一步形成探究的計畫。
(三)應用史料,藉以形成新的問題視野,或屬於自己的歷史敘述
1.在建構一個理解的視野或解釋的觀點之意圖下,進行相關史料的整理工作。
2.應用史料,藉以說明當代生活或社會問題之所以形成的歷史背景。

參、時間分配
高中三年級選修課程,每學期三學分,每週授課三節。第一學期為歷史專題
上冊,第二學期為歷史專題下冊。
 

肆、教材綱要
一、歷史專題(上冊)
※ 教材編撰及教師授課須知
1.高中歷史第五、六冊為選修課,其內容採歷史專題。 
2.所謂「歷史專題」,在本課綱中,並非以專題的史實發展為授課目標,而是
以培養核心能力「歷史思維」或「歷史意識」為主旨。換言之,
「歷史專題」
的數量(七個、八個或九個)都不是本課綱設計之要點,教材編輯及授課教
師可自主地依教學需要調整「歷史專題」的數量,然而宜增不宜減。因為這
幾個單元能填補高中歷史第一、二、三、四冊課綱內容之不足,並且增進從
今日之台灣觀看東亞(含中國大陸)、亞太及世界史上的重要問題。 
3.本綱要設計的七個專題中,上冊之第二、三、四單元,及下冊之第一、二單
元在編輯教材時,「建議主題與重點」和「參考說明」都屬於建議性,教材
編寫及教師授課可以不必全部涵蓋,或者也可以參酌台灣現象一併列入討
論。 
然而,這五個單元的體例請務必包含下列四個部份: 
(1)歷史敘述:針對專題以文字及圖表等敘述歷史背景,並提出「問題意
識」,帶動各個專題之討論。 
(2)一手史料:原則上每項「問題」二至四種,圖像也可當作史料,必要
時配合文字說明。 
(3)學者研究論述:原則上每項「問題」二至四種。為了擴展視野及分析
能力,除了歷史學家的研究成果外,社會科學學者的觀點亦應列入參
考。 
(4)作業設計或問題與討論:培養學生史料分析、歷史解釋及從事小型研
究報告的能力。必要時設計小型討論會的題目及討論大綱。 
,其目標在增進學生
4.本綱要中上冊之第一單元「歷史是什麼?個人的反思」
對歷史學之認識,學習基本的史學方法,並反思高中三年來學習歷史之心
得。教材編輯及授課教師在參考「建議主題與重點」和「參考說明」之餘,
可以自行設計編寫內容,且不必援用其他主題之體例(即包含四個部份)。
5.本綱要中下冊之第三單元「歷史文本的賞析」,其目標在增進學生閱讀歷史
文本的能力、認識歷史表述的多元性及多樣性。本單元教材的編寫及授課方
法應參考該單元的說明。 

  40
 

單元 建議主題與重點 參考說明
․ 歷 史 是 什 麼 ? 歷 史 1.本單元提供師生們一起討論「歷史是什麼?」「學習歷史
一、歷史是什麼?個人的反思

意 識 的 重 要 性 ? 歷 與現實人生、社會有何關係?」
史 事 實 與 歷 史 解 釋 2.本單元強調學生「個人的反思」,所以切忌塞填各種「標
之間 準答案」。教材的設計可以針對兩大重點:
․學習歷史的意義 (1)歷史是什麼?歷史意識是什麼?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
之間有何關係?
(2)史學成為獨立的學問,它是否有何不可取代的理由?
人們認知過去有何意義?歷史知識、歷史思維能力與
現實人生、社會有何關係?如何「善用」歷史知識及
思維能力,如何避免「濫用」?也是值得深入討論的
問題。
․ 儒 家 思 想 及 其 家 庭 1.本專題以儒家思想為主,歷史背景集中在宋、元、明、清
倫理與社會規範 時期,但「問題意識」之提出應與臺灣今日的社會與文化
․科舉、書院、官學與 相關。
二、儒家思想與中國社會

孔廟 2.本專題首先簡述孔孟思想的要旨,並進而討論宋代以後儒
家思想與家庭倫理、社會規範的關係,有關婦女地位的變
遷也可在此列入討論。
3.臺灣今日仍有孔廟及祭孔儀式。本專題可先簡要追溯漢唐
之間儒家思想及孔子、孟子、顏回等人尊崇地位的起伏及
交替過程。而後,討論唐宋以來,科舉、書院、官學與孔
廟的相互關係及其對東亞社會的影響。
4.閱讀資料必然涉及原典,本專題以講解思想史為主,為了
避免教師花費太多時間翻譯古文,因此閱讀資料應求精
簡,針對要旨,必要時附註釋或白話文翻譯。
․ 從 道 教 談 大 眾 文 化 1.本專題以道教為討論對象。本專題首先應簡要說明道教的
三、道教與民間信仰

的生死、問卜……觀 興起及演變。而後,從道教討論唐宋以來民間的生死、問
念 卜、畫符、念咒…等觀念及其對大眾文化的影響。
․談論觀音、關帝、城 2.多神信仰與民間社會息息相關。從觀音、關帝、城隍、媽
隍、媽祖、王爺、土 祖、王爺至土地公等信仰不僅觸及民間精神心靈,而且與
地 公 信 仰 及 民 間 社 地方社會結構、文化習俗密不可分。本主題避免一一介紹
會 各神明的來歷,而應就社會及文化史之角度剖析民間信仰
對歷史的影響。

  41
 

單元 建議主題與重點 參考說明 
․針灸與本草 1.本專題緊接上述兩個專題,討論醫療與社會文化的關
․宗教醫療 係。
․中西醫的相遇 2.第一個主題「針灸與本草」
,首先簡要討論「經脈、氣
與人體之關係」
,並述及針灸醫術何以發達。其次,本
草治病的起源甚早,本專題針對唐宋以來儒醫興起,
偏重以本草治療,而且到了近代中醫草藥治病的取向
四、醫療與社會文化

又與「科學」的醫學觀念或技術產生另種關係。
3.第二個主題討論宗教醫療,依歷史發展簡要呈現醫療
文化與宗教、社會的關係。
4.第三個主題「中西醫的相遇」,討論 19 世紀下半葉以
來,西方醫學及醫療的新觀念及社群機制,傳入中國
或臺灣後所造成的各種反應。本主題可參考第二冊第
四及第五單元,及第四冊第三單元,即從新文化、新
思潮的衝擊,討論中國或臺灣社會裡中西醫之間的關
係,例如:為何有「廢中醫論」?「廢醫存藥」之說?
為何有中醫學會等團體成立?「科學中藥」有何新意?
甚至這些「問題意識」之背後與國族主義或文化衝突
有何關係?

  42
 

二、歷史專題(下冊)
※教材編撰及教師授課須知
(詳見上冊該欄部份)

單元 建議主題與重點 參考說明
․茶與市民生活 1.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最能呈現新文化史與新社會史的研
․戲劇、通俗文學與大 究新趨向。本單元選擇「茶」及「戲劇、通俗文學」當
一、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

眾生活 作專題,期盼由此以小見大,討論宋代以來市民階層興
起之後,中國社會和文化的新面貌。
2.茶與華人生活之關係密切,然而茶如何形成飲料?宋代
以來,飲茶及茶坊之普及與社會經濟有何關係?與禮儀
文化又有何關係?這些問題都值得探討。
3.傳統中國社會,飲茶文化往往與聽戲、說書有關。本主
題可以從市民生活及休閒文化入手,討論戲劇及通俗文
學之演變,更可從戲劇及通俗文學之內容討論倫理價值
及社會教化。

  43
 

單元 建議主題與重點 參考說明
․移民從「異鄉客」到 1.本專題以近五百年移居及族群史為主要探討領域,注重
「文化接受」和「認 移民從異鄉客(sojourners)到「文化接受」
(acculturation)
同感」的心態轉折。 以及他們的文化和政治認同感。
․選擇重要地區及重要 2.所謂的「華僑」,在心理上屬於「異鄉客」,仍然認同原
時代為個案,討論從 鄉的文化及社會。而所謂的「海外華人」在心理上已大
「華僑」到「海外華 致接受當地的社會、文化或政治,觀念上已屬於當地的
人」。 一個族群(ethnics)。
3.「從華僑到海外華人」的歷史大致可分成下列三個重要
時代:
(1)16 世紀至 19 世紀,明清帝國的政局、人口增長、華
二、從華僑到海外華人

南社會的特殊問題,人民日漸外移。一支前往澎湖、
台灣,一支遠赴東南亞,尤其自 18 世紀來,移民南
洋和經商在質量上都有重要變化。
a.從 19 世紀中葉起,有些移民轉往美國、歐洲及世
界各地。他們如何生活、如何適應當地的社會和文
化,一代接著一代,心態上逐漸轉變。
b.第二次戰後,掀起另一波移民潮,自中國大陸避
居海外。
c.  60 年代以來,從台灣赴美國留學及移民者日漸增
多。他們改變了海外華人的結構,同時也影響當地
的經濟和社會,甚至有些還參與政治,甚至有些還
參與政治,試圖左右當地或台灣的政局。 
(2)摘錄第一手資料及當代學者的歷史論述可增進學生
的分析研判能力。然而有關 60 年代以來的歷史著作
仍然不夠充足,教材編輯及授課教師應謹慎客觀,
避免武斷。

  44
 

單元 建議主題與重點 參考說明
․歷史表述因文本的演 1960 年代以來,全球暖化與生物多樣性滅絕逐漸成為
變而呈現多元性及多 舉世共同關懷。生物多樣性公約和京都議定書成為締約國
三、歷史文本的賞析

樣性 最多的國際組織。本單元所列的文本之中應包含探討此國
․賞析及比較各種歷史 際組織的歷史淵源,並從實例中反應台灣與世界「地球村」
文本,並進而認知歷 的密切關係。
史表述及歷史意識、 ※ 給教材編輯和教師的建議
歷史知識的關係。 1.歷史表述(representation of history)因載體(或資訊媒
體)的不同,可分為語音的、圖像的和文字的。自古以
來有口傳歷史(oral tradition)
、岩畫及文字書寫的歷史,
並累積形成歷史表述的多元性。
․歷史表述因文本的演 本專題教材編輯及教師首先應簡述除了專業史學家
三、歷史文本的賞析

變而呈現多元性及多 所書寫的專書和論文之外,從古到今歷史文本還有形形色
樣性 色的歷史表述及其內容。
․賞析及比較各種歷史 2.其次,教材編輯及教師可自由選材,提供學生賞析及比
文本,並進而認知歷 較各種歷史文本,並進而認知歷史表述及歷史意識、歷
史表述及歷史意識、 史知識的關係。
歷史知識的關係。 3.本專題之編輯和教學可自由發揮專題重點之基本精神,
不必受體例的限制。

伍、實施要點
一、教材編寫
(一)高三選修課程目的是為學生進入大學做準備,具有大學預科性質,故在課
程設計、教學方法、學生學習上均應與高一、高二必修課有明顯之區隔。
課程內容應有一定的深度,並提供若干研讀資料,俾便教師講授以及學生
學習。高三歷史科選修課程訂為「歷史專題」,分上、下冊。大考中心、
教科書的編著者及中學教師應積極研發著重文字表達之新型態試題,以落
實高三選修課程之目標。
(二)教材應能反映當今歷史學界的研究成果,亦即選取在學界取得共識的觀
點,或大致贊同的說法。學者的一家之言不宜採用,帶有濃厚黨派色彩的
歷史解釋亦應避免。
(三)文字敘述應力求流暢明白,易於閱讀。所附文字資料,若嫌艱深,可加以
改寫。圖片、表格等各種資料,亦應儘量與課文內容相配合。
(四)編寫每一節授課內容,應考慮實際講授以及各種教法運用所需時間。

  45
 

(五)教材所用年代以歷代紀元為主,重要年代下附註西元。
(六)外國人、地、物譯名,以教育部頒之統一譯名為準;無統一譯名者,以最
適當、最通行者為準,均須於初現時附註英文原名。
(七)教師手冊應配合教科書,提供補充資料與相關文獻等,以利教師教學參考
之用。教師手冊應與教科書同時出版,俾便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教學方法
(一)歷史專題之教學任課教師應負責主導,並參考教材及教師手冊。教學時需
考量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起點,以及學生的認知經驗(包括誤解、成見、
特定立場、生長背景等),預先擬定適切之教學計畫,提供適當之教材,
並根據教學實際狀況修正、調整。不同學生彼此的能力差距甚大,提供學
生個別表達、陳述的機會以瞭解學生,有利於教學目標與核心能力的達成。
(二)綱要內容與核心能力相輔相成,綱要內容是理解過去的基礎與材料,核心
能力是學生理解過去的方法與歷程,學生能力必須透過內容方可落實,教
師需時時檢驗教學是否能將能力落實於內容之中。
(三)教科書只是教材的一部分,教學時應以課程綱要的目標、內容、核心能力
為基礎,靈活運用講述、課堂討論、角色扮演、參觀訪問、史料判讀等各
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之精神。

(四)講述法雖然有益於教師描繪歷史情境,卻是一種單向式的教學法;教師為
營造具啟發性之學習環境,應適時在課堂搭配指導、發問與討論,協助學
生掌握核心能力,並引導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探究,嘗試從不同的史料證據
檢視問題,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五)小組討論法是發展學生核心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師應就教學單元設計適當
的「歷史問題」
,由學生(3 至 5 人一組,以 3 人一組最佳)探究答案,鼓
勵學生在討論中表達自己的看法,並與同組成員交換意見。教師無須立即
導正學生的看法,學生將會在討論中逐漸檢驗、澄清與修正看法,由實際
經驗理解歷史概念、熟悉史料證據的運用。
(六)教學應充分運用各種視聽媒體,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教學的效
果。視聽媒體是教學的方法而非目的,運用時應注意與教學目標、大綱內
容、核心能力之間的關連性。

三、教學評量
(一)教學評量的主要目的在瞭解教學成效。
(二)教學評量應配合教學目標、核心能力、大綱內容之要求,考量學生之認知

  46
 

與語文能力,選用適當的評量方式。
(三)教學評量應採多元評量方式,除紙筆測驗外,可包括課堂的發問與討論、
定期考察、撰寫心得報告、專題報告、口頭報告、分組討論、辯論比賽、
歷史話劇表演等。
(四)教學評量應包括總結性與形成性評量,以瞭解學生的行為起點、學習過程、
學習成果、學習態度和個別進步情形。
(五)學生在歷史的能力表現差距甚大,教師可採取檔案評量的方式,將學生之
各項學習活動表現詳加紀錄,並將相關作品整理成個人檔案,作為評量之
參考。

四、教學資源
為提升教學品質與教學效果,宜與歷史科必修專科教室分享,其教學之軟、
硬體設備宜包含下列各項:
(一)歷史大掛圖:如歷代都城疆域圖、中國歷代沿革、各時期世界歷史地圖、
各種歷史關鍵事件的趨勢圖或傳播發展圖以及相關的古今台灣地圖。
(二)重大歷史事件演進歷程表。
(三)古代器物、遺址、傳統建築、園林、都城之模型。
(四)歷史教學的幻燈片、投影片、錄影帶、DVD、VCD、電腦軟體等。
(五)視聽教學設備:電腦、單槍投影機、電視機、音響、幻燈機等。
(六)歷代碑帖、名畫之影本、拓片或圖片。

五、教學相關配合事項
(一)培養學生善用學校及社區圖書館資源,經由閱讀史學著作,活用歷史知識,
在潛移默化中建立邏輯思維能力。
(二)善用網路資源,蒐集資料,吸取史學研究之新資訊。
(三)應用資訊科技融入歷史科教學,使授課教材資訊化、活潑化,立體呈現歷
史演進之脈絡。
(四)師生共同建置歷史教學網站,提供教材大綱、考題分析、腦力激盪園地,
提供互動、多元的教學模式。 
 

  4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