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7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

tw
或來電(02)2705-506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自 序
隨著生活水準提升以及工作時間的縮減,生態旅遊產業也為
國人所重視。然而,生態旅遊除了關切旅遊產業的成長之外,更
關切旅遊的性質和內容。傳統的觀光活動考量的是旅客的數量,
但是生態旅遊工作者考量的是旅遊者的環境教育、生態保育和保
存當地文化資產的思維。目前,生態旅遊的新思維逐漸取代傳統
觀光遊憩區的樣貌,並朝向永續生態的方向發展。
在生態旅遊的定義方面,生態旅遊是小眾的旅遊方式。最早
的生態旅遊定義為:「觀察動植物生態環境的旅遊方式」;目前
在廣義定義上也可以解釋為:「具備保育、復育及教育觀念及做
法的休閒遊憩行為」;國際生態旅遊學會定義生態旅遊為:「生


  序
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顧及環境保育,並維護地方住民的
福利」。這些林林總總的定義,顯示生態旅遊在定義上的歧異
()
性,以及多樣化的異業結合性。
本書涵括理論、技術及應用三方面的領域。結合環境教育、
環境素養(EQ)、規劃原理、景觀生態學及生態經濟學的概
念,突破既有的學科領域界線,結合資訊科技及技術,進行學理
探討與實務上的應用。全書探討國內外案例,並依序介紹生態旅
遊地的調查、規劃、設計與管理可操作的概念。在案例中提供讀
者了解生態旅遊地區的發展及經營方法,以實踐自然資源的永續
保存、保護當地生物多樣性的資源,以及棲地發展原則;不但要
將人為的衝擊降至最低,並能透過旅遊活動的收益,加強旅遊地
區自然環境與文化資產的保育。
透過經濟計量與管理模式,探討規劃生態旅遊的途徑,鼓勵
社區獲得來自生態保育及旅遊發展的實質效益。讀者在本書中將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了解如何透過計量方法,如何將旅遊所得的收益轉化成為當地社
區的保育基金,操作方式包括鼓勵社區居民的參與;以及透過不
同機制協助社區籌措環境保護、研究及教育基金,以對當地生態
與人文資源的保育,提供直接的經濟助益。
在初階部分,藉由深度旅遊以及體驗活動,強化自然環境的
保育、教學和服務活動,因此發展生態旅遊人才培訓,需要學者
具備規劃、執行、解說及導覽的能力。在進階部分,希望讀者在
研讀本書之後,透過休閒資訊系統及地理資訊系統,進行生態旅
遊地和生態旅遊路線的分析,以協助生態旅遊高科技的發展。
在課程的編排上,第一篇介紹生態旅遊規劃科學,是以自然
區域的資源為核心,調查當地具有生態教育價值的生物、自然及
人文風貌等特色,透過良好的遊程規劃與服務,使旅遊者得以深
入體驗。因而培養學者調查自然區域的獨特資源,提出規劃及經
生態旅遊

營生態旅遊的重要核心價值基礎。
第二篇介紹生態旅遊社會科學,透過問卷調查及經濟分析,
()
依據體驗、了解、欣賞與享受大自然為重點,經由旅遊者和生態
環境互動的過程,藉著行前及途中適時給予正確資訊,透過對
旅遊地區的自然及文化資產體驗,培養學者了解擔任生態解說員
的方式。在教育宣導方面,以實例引導與融入式環境教育活動,
提供旅遊者不同層次與程度的知識、識覺、鑑賞,以及大自然體
驗。
本書依據不同行業別的需要,可以提供下列人士選讀相關章
節:
1.生態旅遊創業者:民宿、溫泉、生態農場,以及旅行社等經營
業者;
2.生態旅遊研究者:學者專家、大學(專)校院學生、中小學教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師等生態旅遊、環境教育、資源保育、觀光餐旅,以及休閒遊
憩等相關領域研究人員;
3.生態旅遊實務管理及策劃者:公務人員、非政府組織、保育團
體、社區團體、顧問公司等擔任規劃、設計、工程、策劃、解
說、教育、保育的專業人員等。
本書係為《休閒設施管理》(五南)的姊妹之作。在撰寫過
程中,作者感謝在美國哈佛大學、德州農工大學和亞歷桑那州立
大學學習到的設計、管理及規劃技術。這本書能夠順利完成,要
感謝生我養我的父母、大哥方偉宏教授、二哥方偉光技師,和二
位嫂嫂的栽培和慰勉。還有愛妻伽穎的支持和鼓勵,讓筆者能夠
在2009年及2010年初持續在清晨四點半起床,心無旁騖地坐在
電腦桌前寫作。
感謝中華大學校長沙永傑教授、觀光學院院長蘇成田教授、


  序
休閒遊憩規劃與管理學系系主任鄧維兆教授提供全新電腦資源、
電子資訊設備,以及對於作者開設大學部「生態旅遊規劃」、研 ()

究所「生態旅遊規劃專論」課程的全力支持。張馨文、解鴻年、
林裕彬、朱達仁、陳沛悌、戴琳儷、劉東啟、薛怡珍、黃光瀛等
諸位教授、先進邀請合作項目、論文發表,以及聆聽郭一羽、趙
淑德、陸國先、倪世標、賴明洲、邱文彥、陳章波、謝蕙蓮、張
尊國、譚義績、林晏州、郭城孟、郭瓊瑩、鍾溫凊、侯錦雄、洪
嘉宏、童慶斌、林幸助、施上粟、沈立、鄭佳昆、陸曉筠等諸位
教授、先進對於休閒、遊憩、園藝、景觀、環保、生態及濕地領
域的高度見解,也是本書完稿的動力。尤其是曾任交通部觀光局
局長的蘇成田院長(《生態旅遊白皮書》的催生者),近三年來
積極推動教育部「中華大學觀光學院重要特色領域人才培育改進
計畫」,補助休閒系學生實地參訪活動。書中的重要參訪案例是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在蘇院長的鼓勵、指導與建議之下,得以順利進行。
其次,感謝研究助理徐雅萍、洪保任協助提供參考文獻及圖
表繪製,黃宣銘、陳俊豪、呂臻宜、吳志豪、黃凡珊等協助插圖
完稿。此外,要感謝長期以來的合作夥伴:鄧伯齡、陳殿原、張
壽華等先進提供精美的攝影作品;何一先、周睿鈺、劉正祥、鄭
百佑、吳聲昱、周芳華、陳鑾等先進提供生態旅遊調查、解說及
相關理論資料,讓本書在內容上包羅萬象,倍增光彩。
最後,感謝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編印本書,使本書得
以順利出版。

方偉達
於臺北市興安華城
生態旅遊

2010.1.27

()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目 錄

自 序 (3)

第一篇 生態旅遊規劃科學 001

第一章 生態旅遊緒論 003

學習焦點 003
第一節 什麼是旅遊? 003


  錄
第二節 生態旅遊的發展史 013
第三節 生態旅遊的定義 021
()
第四節 生態旅遊的最新議題 025
小 結 033
本章關鍵詞 033
問題與討論 034

第二章 生態旅遊調查及評估 035

學習焦點 035
第一節 生態旅遊調查 035
第二節 旅遊活動影響評估 079
第三節 生態旅遊地監測 086
小 結 090
本章關鍵詞 091
問題與討論 092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三章 生態旅遊地的規劃與設計 093

學習焦點 093
第一節 生態旅遊規劃理論 094
第二節 旅遊承載量分析 107
第三節 生態旅遊地劃設 113
小 結 126
本章關鍵詞 127
生態旅遊

問題與討論 129

第四章 應用輔助生態旅遊的規劃 131
() 學習焦點 131
第一節 生態旅遊地的規劃 131
第二節 生態旅遊路線規劃 147
小 結 158
本章關鍵詞 158
問題與討論 159

第五章 生態旅遊地保育和復育 161

學習焦點 161
第一節 東方哲學的觀念 162
第二節 西方哲學的觀念 166
第三節 物種保育的觀念 170
第四節 生態旅遊地復育 177
小 結 192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本章關鍵詞 192
問題與討論 193

第二篇 生態旅遊社會科學 195

第六章 生態旅遊策劃與管理 197

學習焦點 197


  錄
第一節 生態旅遊哲學基礎 197
第二節 生態旅遊治理 200
第三節 生態旅遊計畫 214 ()

第四節 系統回饋 219
第五節 計畫回饋 235
小 結 238
本章關鍵詞 239
問題與討論 240

第七章 專業教育及解說 241

學習焦點 241
第一節 專業人才的教育 241
第二節 教育及研究養成過程的理論 245
第三節 解說人員養成的過程 248
小 結 262
本章關鍵詞 263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問題與討論 263

第八章 生態旅遊景點 265

學習焦點 265
第一節 旅遊景點的定義 265
第二節 旅遊景點的分類 268
第三節 旅遊景點的區位 273
292
生態旅遊

第四節 旅遊景點的範型研究
小 結 296
本章關鍵詞 297
(10) 問題與討論 297

第九章 旅遊經濟與社區發展 299

學習焦點 299
第一節 生態旅遊的效益 299
第二節 旅遊社區發展 318
小 結 331
本章關鍵詞 332
問題與討論 333

第十章 生態旅遊的未來 335

學習焦點 335
第一節 旅遊科學研究趨勢 335
第二節 政府推動生態旅遊的機制 340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三節 民間推動生態旅遊的行動 343
第四節 阿凡達的啟示 345

卷尾語 348

附錄一 生態旅遊相關詞彙 353

附錄二 敏感地區一覽表 355


  錄
附錄三 遊憩設施區之審議規範 357

附錄四 國內公有生態旅遊地 359
(11)
附錄五 2007年臺灣國家重要濕地 368

附錄六 國內公民營城鄉生態旅遊地設施 379

附錄七 生態旅遊管理相關法規 380

參考書目 383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篇

生態旅遊規劃科學
生態旅遊就是兼顧自然地區環境保育和促進地方居民福祉的責任
旅遊。
─國際生態旅遊學會(TIES)

根據國際生態旅遊學會的統計數據,從2002年到2007年之間,
全球生態旅遊的人數成長23%。依據國際生態旅遊學會估計,生態旅
遊活動每年成長20%,預計到了2020年,還會成長一倍。生態旅遊源
自於在原始自然地區的旅遊,後來衍生為維護當地資源、尊重當地文
化,並應設法回饋當地居民,使居民成為環境的守護者,藉此讓地方
經濟獲得改善。生態旅遊應該以自然科學為基礎,將自然資源為旅遊
規劃項目,並且訂定旅遊核心價值,詳細調查當地具有生態教育價值
的生物、自然及人文風貌等特色,透過良好的遊程規劃與服務,使遊
客得以深入體驗。
因此,本篇精神在培養學生調查自然區域的獨特資源能力,提出
規劃及經營生態旅遊的重要核心價值。本篇共計五章,第一章開宗明
義,首先介紹生態旅遊的概念、歷程、定義及契機,第二章主要以自
然區域的資源為核心,介紹如何藉由調查當地具有生態教育價值的生
物、自然及人文風貌等特色,透過良好的遊程規劃與服務,讓遊客認
識生態旅遊的重要性;並且採取共同保護資源的深度旅遊方式,使遊
客得以深入體驗生態,並了解到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在生態旅遊科學
規劃應用部分,第三章討論生態旅遊地的規劃設計;第四章藉由地理
資訊系統及相關軟體設備,分析生態旅遊地和旅遊景點的行程;第五
章以國內外生態哲學的觀點,介紹生態旅遊地復育與保育的最新理論
與實務。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生態旅遊緒論

學習焦點

臺灣因地理環境特殊,擁有豐富多樣化的人文和生態資源,過去
為國際人士津津樂道,在旅遊產業發展上原本具有備極佳的條件。近
年來,國人除了藉由出國旅遊增廣見聞之外,同時也藉由國內旅遊,
欣賞臺灣優美的風光。儘管旅遊事業被稱為「無煙囪的工業」,隨著
國人對旅遊活動的重視,旅遊人口日益增加,然而旅遊景點的服務品
質卻因為旅客的增加而降低。此外,在旅遊業快速成長的背後,同時

第一章
產生了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結構的衝擊。旅遊成長需要仰賴旅遊地區

  生態旅遊緒論
擁有良好的環境,自2002年國際生態旅遊年開始,強調保育和觀光
發展兼籌並顧的旅遊事業因應而生。人們也開始尋找一種經濟成長和
環保均衡的思考,避免大眾旅遊所衍生弊端的旅遊形式。因此,旅遊
活動除了重新考慮發展策略、遊程設計、規劃評估、地點評鑑之外;
同時要避免企業與財團成為主要的主導者與獲利者,因此,社區居民 003

參與,同時也是21世紀現代生態旅遊活動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一節 什麼是旅遊?

一、旅遊的定義
何謂旅遊(tourism)呢?在西方旅遊的字彙中,英語(tourism)、
tourismus(德語)、tourisme(法語)、toerisme(荷蘭語)、turisme
(丹麥語)、turism(瑞典語)、turismo(義大利語)、turismo(西班牙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語)的字源,都是來自於拉丁文的tornare,意思是返回原點的圓形移動軌
跡。旅遊又稱為tour ,或稱為travel ,在漫長的歷史脈絡中,旅遊是一種
複雜的動態過程,涉及到人類經濟、社會、文化、地理、歷史及法律等相
關社會領域的活動。
旅遊幾乎和人類的文明發展史同樣源遠流長。人類祖先共同的集體跋
涉記憶始於6萬年前,當時由於氣候產生變化,以狩獵、採集為生的人類
祖先中的一部分,被迫跟隨獵物離開非洲,前往新大陸。後來人類在4萬
5千年前遷徙到東北非及中東地區,亞洲人種的祖先在3萬5千年前,經由
歐亞大陸遷徙到達東亞定居。這些民族先遷徙到印度大陸,然後沿著海岸
線到達南亞,之後抵達東南亞及中國大陸,形成了南亞民族和東亞民族。
這些散布全球各地的後裔,都是源自於非洲,後來演化成為現在的全球
人類社會。在冰河時期由於大陸沿海島嶼和陸地相連的關係,到了3萬年
前,部分亞洲人種遷徙到了澳大利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事實上,由於造
生態旅遊

船術的發明,部分亞洲人種在5千年前從臺灣向東航行遷移,在菲律賓定
居,甚至航行到了紐西蘭定居。
在人類文明史中,當物質和精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出現了旅行
004
和遷徙活動,這就是老祖宗們首度開始從事於旅遊活動。然而,旅遊不完
全等同上述的遷徙和定居。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因為狩獵、採集而形成
遷徙行為,到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因為社會分工關係,產生士農工商
等階級。早期貴族或是商人因為遊歷、經商或是宗教活動進行遊覽活動,
到了近代由於工業革命的影響,國民所得大幅度地增加,工作時間相對縮
短;此外,交通工具和通訊設備日新月異,國內外旅遊活動不斷推陳出
新,形成嶄新的觀光事業。

 Tour(旅遊):tour的本義是車床或圓圈,這個定義後來演變成「順序」。Tour的字源來自於拉丁文的

tornare和希臘文的tornos。從字源上來看,旅遊的原意指的是按照圓形軌跡的移動和反覆活動,也就是

指離開後再回到原點的行程。
 Travel(旅遊、旅行):travel的原型是travail(艱苦的努力),係為勞苦(labor)和折磨(toil)的合

體字,原有流浪、流放和痛苦的涵義。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依據世界旅遊組織對於旅遊的定義,旅遊具備娛樂性、異地性和暫時
性活動的特徵。在20世紀初,旅遊是為了滿足生活和文化的需求,因而
居住在外地,與當地的人互動的行為。歷史文獻中最早定義「旅遊」的
西方學者是奧地利的經濟學者舒樂得(Hermann V. Schullard)。舒樂得
在1910年的時候定義旅遊為:「旅遊是一種經濟本質的總和,關係到一
個國家、地區或是城市中的外國人的入境、停留和流動等活動」( Bhatia,
2001:66 )。

由於這個定義受到限制,不能涵括所有的旅遊活動,後來瑞士學者亨
澤爾和克拉普夫提出了新的定義。亨澤爾和克拉普夫在他們合著的《普通
旅遊學綱要》中提出:「旅遊和營利無關,僅止於某地方進行短暫的停
留,並且在停留時間內所衍生的各種現象和關係的總和」( Hunziker and
Krapf, 1941 )。亨澤爾和克拉普夫定義旅遊包括國內旅遊和國外旅遊,後

來國際專家旅遊協會(AIEST)採用這個定義,定義旅遊的前提是:「非

第一章
居民」、「短暫停留」,而且不進行「營利事項」的旅行活動。

  生態旅遊緒論
在20世紀中葉,商業活動和旅遊活動還沒有具體結合,亨澤爾和克
拉普夫的定義僅止於休閒、時間和會晤關係,缺乏針對20世紀中葉後所
發展的「商務旅行」進行完整的詮釋。
1936年,國際聯盟統計專家委員會首次提出「外國遊客」的定義,
外國遊客指的是離開居住地到其他國家旅行至少24小時以上的人。到了
005
1945年,聯合國認可了這個定義,但是增加了「最長停留時間不超過6個
月」的規定。
1963年在羅馬舉行的聯合國國際旅遊大會(簡稱為羅馬會議 )中,

 羅馬會議:是由國際官方旅遊組織聯盟(IUOTO)在1963年召開的會議,國際官方旅遊組織聯盟為世

界旅遊組織(UNWTO)的前身。羅馬會議(1963)和日內瓦會議(1967)中定義旅客、觀光客和遊

客如下:
(1)旅客(visitor):離開其經常居住的地點出國到其他的國家去,且主要的目的不是在訪問的國家內

獲取收入的旅行者。旅客包括觀光客和遊客。
(2)觀光客(tourist):在所訪問的國家逗留的時間超過24小時,並以休閒、商務、家務、任務或會議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也僅僅定義了旅客(visitor)這個概念,旅客是為了自身娛樂、保健、休
閒、文化活動或其他類似理由,而自願外出旅行的行為,這個定義還沒有
針對團體旅遊和商務旅遊進行描述。
從1967年開始,世界各國接受了旅客(visitor)、觀光客(tourist)
和遊客(excursionists)的定義。在1967年的瑞士日內瓦會議上,聯合國
統計處提議遊客(excursionists)這個名詞。在羅馬會議的定義中,旅客
至少要逗留24小時,但是有些遊客外出遊覽,在當日返回了居住地,這
些人被定義為遊客(excursionist),遊客包括:一日遊者、乘船旅客和
過境旅客。
目前世界旅遊組織認為,旅遊除了包含上述的理由之外,應該還要包
括因為公務或是商務進行的個人或是團體活動,因此定義「旅遊」為:
旅遊是指個人或團體出外最少離家55哩(88.5公里),為了個人或公
(商)務因素,到居住地及工作以外的地方,至少逗留24小時,而且停
生態旅遊

留時間不超過一年的遊覽活動,其中包含遊程、住宿及交通運輸元素。
聯合國統計處認為旅遊有下列三個要素:
(一)旅客從事的活動是離開日常生活居住地;
006
(二)這些活動需要交通運輸將旅客帶到目的地;
(三)目的地有充分的軟硬體設施與服務等,能夠滿足旅客旅遊準備,以及
在該地停留期間的需要。

為目的的臨時性旅行者。
(3)遊客(excursionist):在所訪問的目的地停留的時間在24小時以內,但是不過夜住宿的臨時性旅行

者(包括遊船旅遊者)。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表1-1 旅遊(tourism)定義的演變
定義者 時間 定 義 定義關鍵詞
舒樂得 1910年 舒樂得為奧地利經濟學者,他以經濟學觀 1.經濟活動。
點定義旅遊是一種經濟本質的總和,關係 2.外國人。
到一個國家、地區或是城市中的外國人的 3.入境、停留、流動。
入境、停留和流動等活動。
亨澤爾、 1941年 亨澤爾和克拉普夫是瑞士學者,以教育的 1.和營利無關。
克拉普夫 觀點提出旅遊和營利無關,僅止於某地方 2.短暫停留。
進行短暫的停留,並且在停留時間內所衍
生的各種現象和關係的總和。
世界旅遊 現代 是指個人或團體出外最少離家55哩(88.5 1.個 人 因 素 、 公 務 因
組織 公里),為了個人或公(商)務因素, 素、商務因素。
到居住地及工作以外的地方,至少逗留24 2.路程超過88.5公里。
小時,而且停留時間不超過一年的遊覽 3.停留時間超過一天,
活動,其中包含遊程、住宿及交通運輸元 少於一年。
素。

個案研究─美國的旅遊簡史

第一章
美國是旅遊業大國,只要談論到世界各國的旅遊活動,一定要談

  生態旅遊緒論
論到美國。根據旅遊行業協會報告顯示,在2005年有730萬美國人仰賴
旅遊業維生,收入超過1兆3千億美元。但是在1820年之前,美國人很
少享受到旅遊的樂趣。1820年至1840年之間,因為工業革命讓大量的
人力從工廠釋放出來,讓當時的勞工階層開始擁有旅遊所需的金錢和
007
時間。隨著輪船的發明、鐵路的鋪設,從19世紀中葉開始,美國人就
擁有便捷的交通運輸,以及充分的軟硬體旅遊設施和服務,享受更快
捷、便宜和舒適的旅程。
一、欣賞戶外景觀的時尚旅遊
在19世紀時,美國人在旅行中尋求健康,並且欣賞優美的風景。
在這段時間,美國商人在紐約州和維吉尼亞州興建大型溫泉會館;由
於欣賞戶外景觀成為當時的時尚,19世紀美國人最喜歡的旅遊景點,
包含新罕布什爾州的白山、哈德遜河沿岸的鄉村以及尼加拉瓜大瀑
布。歷史學家西爾斯(John Sears)稱為這時期的旅遊歷史是:「發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展出神聖崇拜的朝聖旅行,遊客從旅程中發現了如何凝視大自然產
生精神和美學的再生力量。」當時流行的「時尚之旅」(fashionable
tour),例如在美麗的哈德遜河上乘坐蒸汽客輪到奧爾巴尼,或是往西
部沿著伊利運河,停留在巴爾斯頓或薩拉托加溫泉,終點站停留在尼
加拉瓜大瀑布。在1825年出版的旅遊指南《北方旅行者》中描述遊客
參觀路線和體驗活動。在這個時期,旅遊成為美國人身分地位和國家
文化的象徵。
南北戰爭結束之後,美國人喜愛的旅遊地點集中在佛羅里達州和
美國西部,這些地點包括傑克遜維爾、聖奧古斯丁和棕櫚灘。石油大
亨弗拉格勒(Henry M. Flagler)在佛羅里達州的東海岸興建鐵路,並
且在棕櫚灘營造了一座擁有1,150間客房的豪華酒店,這座名為「皇家
普林斯頓酒店」(Royal Poinciana Hotel)在1894年完成後,成為當時
的最大的木質結構建築。普藍特(Henry B. Plant)後來在墨西哥灣沿
生態旅遊

岸地區興建旅館,也是採取相同的手法。當美國在1869年完成橫跨北
美大陸的鐵路之後,基於對於美國西部的好奇,許多旅客蜂擁到了加

008 州,欣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風光,當時主要的旅行社包括雷蒙和惠
特科姆公司。這些旅行社處理美西旅遊的行程,包括安排投宿在蒙特
里爾的蒙特酒店。
二、旅遊景點的妥善保護
19世紀末葉到20世紀初,美國保育團體參與了旅遊景點的保
護 工 作 。 例 如 在 1 8 6 0 年 , 弗 農 山 女 士 協 會 ( M o u n t Ve r n o n L a d i e s
Association)購買和復育美國國父華盛頓在維吉尼亞州的故居。在
此同時,政府成立商會(chambers of commerce)和旅遊局(tourism
boards)以回應民眾對於旅遊活動的需求。美國政府在1872年更成立了
黃石國家公園,1916年成立了國家公園管理局(NPS),以保護自然景
觀和生態。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三、旅遊業的興盛、停滯到復甦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汽
車 工業刺 激 了旅 遊業 的發 展。
在1930年,2,300萬美國人擁
有 自用汽 車 。中 產階 級的 在旅
遊途中,住在旅館、汽車旅館,
或 是汽車 宿 營地 。美 國政 府大 圖1-1 美國政府在1872年成立了黃石國家
量 興建公 路 ,在 經濟 大蕭 條期 公園,以保護當地的野生動物野牛
群及特殊的自然景觀(方偉達/
間 ,動用 了 40 億美 金興 建、 修
攝)。
復或是改善了651,087英里和
124,031座公路橋樑。1945年之後,由於美國人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旅
遊業成長快速。主要旅遊景點包括城市、滑雪勝地,和國家公園。城
市旅遊成為一種選擇,例如,德克薩斯州的聖安東尼奧,和馬里蘭州

第一章
的巴爾的摩是城市旅遊著名的景點。此外,1955年加州迪斯尼樂園成

  生態旅遊緒論
立之後,吸引了眾多了人潮,在1998年的營業總額超過1.63億美金。但
是好景不常,2001年9月11日發生了恐怖組織以民航客機撞擊紐約雙子
星大樓事件,美國國土安全部在海關的安全檢查更為嚴厲;此外,在
小布希和歐巴馬政府主政時代,飛航恐怖攻擊氣氛揮之不去,造成空
運旅遊成長的萎縮。2008年華爾街金融風暴造成旅遊業的不景氣,美 009

國身為世界旅遊業的龍頭,正透過世界貿易組織相關計畫的協助,以
提振旅遊業的復甦。
(資料來源: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History, by an Answers Corp. at
http://www.digitalhistory.uh.edu/encyclopedia/encyclopedia.cfm; Aron,
1999; Brown, 1999; Cocks, 2001; Sears, 1989; Shaffer, 2001)

二、旅遊和經濟的關係
旅遊和經濟之間的整體研究,興起於1980年代( Mathieson and Wall,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1982 )。1982年馬思遜和沃爾在《旅遊:經濟、物理及社會影響》一書

中,提出旅客和旅遊目的地的關係,他們認為旅遊和經濟、自然、社會之
間產生了交互影響,這些影響可以透過財務分析、管理策略、承載量分析
及工程控制,對以提旅行業者產生新的評估方法,藉以考慮旅客需求和目
的地之間的特性,進行整合性的分析。當時這些想法非常的新穎,對於生
態旅遊規劃想法影響深遠。馬思遜是加拿大亨伯科技大學餐旅、休閒及觀
光學院院長,沃爾是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地理系教授,他們採用了國際案例
研究報告和模型,說明新的概念及理論框架。在1980年代,提供學者和
從業人員新的旅遊、休閒、餐飲、地理、管理,以及商業活動研究的社會
科學基礎。
我們依據馬思遜和沃爾的「總體旅遊經濟學」的概念,了解到旅遊屬
於由個體經濟的需求理論,到總體經濟的控制理論,顯示這些特性以經
濟、物理和社會影響,形成了多層次管理的概念。這些概念以經濟的影響
生態旅遊

較為直接,也便於運用數據來表示旅遊所造成的影響內涵。
此外,依據國際生態旅遊學會(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
TIES)和世界旅遊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UNWTO)的數
010
據,依照現在國際經濟的狀況,藉以闡釋目前全球旅遊的特性(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2006; 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 2007a ):

(一)旅遊依附於經濟成長
旅遊產業在世界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全球提供了超過2
億3千萬個工作機會,其經濟收入占全球各國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的10%。如果把旅遊產業視為一個國
家實體,旅遊產業將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在150
多個國家中,旅遊業列為前五大最具有經濟效益的產業之一。其中的
60個國家,旅遊的外匯收入占該國產業效益的第一位。由於旅遊需
求和經濟條件的依存度極高。當國民經濟成長的時候,可支配收入通
常會上升。可自由裁量的收入(discretionary income)通常會應用於
旅遊用途,特別是在新興經濟實體的國家或地區。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二)旅遊效益超過生產毛額
針對總體旅遊而言,因經濟增長的國際入境旅遊人數,將遠超過
國內生產毛額(GDP)所帶來的效益(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2006 )。然而,在緊縮的經濟態勢下,往往會導致旅遊支出減少的現

象。例如,平均全球經濟成長率超過4%,但是旅遊產業的成長率往
往比較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當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低於2%,旅
遊業的成長率雖然會降低,但還是比經濟成長率要高。例如,在國
內生產毛額成長率降到3.5%,旅遊產業平均仍然成長亮麗,約為國
內生產毛額成長率的1.31倍。以1975至2000年期間而言,旅遊產業每
年平均遞增4.61%。在2006年,旅遊產業中衍生的消費、投資與政府
的外匯收入,正如計畫所預期地增加了4.6%,並且帶來6兆5千億美
元的收入(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2006; 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 2007a )。

第一章
  生態旅遊緒論
三、國際旅遊的近況
在國際生態旅遊學會 成立將近20年後的今天,我們回顧全球旅遊業
的歷程,可以看到近半個世紀以來,每年參加旅遊活動的人口,正如等
比級數的增加。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經濟開始復甦的初期,根據世界旅
遊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UNWTO)的統計,1950年全世界 011

估計有2千5百萬人次入境旅遊人數 (Tourist Arrivals)參加其他國家的旅




遊活動。半世紀以來,全球旅遊人口以倍數成長,增加了30倍。在2002
年,全球入境旅遊人數超過7億人次,其中參與生態旅遊的人數約為7%。

 國際生態旅遊學會(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 TIES):國際生態旅遊學會創立於1990年,

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目前為全球規模最大推動生態旅遊的非政府組織。該機構目前成員包括來

自世界90多個國家和地區專業者,致力於提供生態旅遊專業方針、政策、培訓、技術援助和研究出版

書籍刊物。
 入境旅遊人數(Tourist Arrivals):依英語字面上意義,係指經海關登記的入境旅客。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到了2004年,估計已經超過7億6千萬入境旅遊人數。僅2005年中,參加
旅遊活動的人數創造了全球旅遊業5.5%的增長,超過了8億。在2005年全
球景氣蓬勃發展的這一刻,預估到了2020年,全球入境旅遊人數預計將
達到10億5千6百萬人次參加國際性的旅遊活動。
2008年世界貿易組織(WTO)公布2007年世界商業服務的金額,分
析交通運輸、旅遊和其他商業服務產業(包括:通訊、建築、保險、金
融、資訊、會計、法律、廣告、娛樂、文化和體育等服務產業)的前景,
世貿組織(WTO)認為,2000∼2007年旅遊服務年平均成長9%,交通服
務年平均成長11%,其他商業服務年平均成長14%(表1-2)。在服務業
中,旅遊業的表現雖然不像交通服務和其他商業服務表現那麼亮麗,但是
近年來還表現出相當不錯的成長率。在2008年,全球國際入境旅遊人口
數合計超過9億2千2百萬,相較於2007年增加了1.9%,在2008年,國際旅
遊收入增長到9,440億美元。
生態旅遊

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引起旅遊界的的寒冬效應。國際旅遊分
析專家對於2009年起國際的旅遊業發展不甚樂觀,從2008年6月開始,全
球入境旅遊人口成長率開始降低。
012
表1-2 世界商業服務的主要分類(2000年∼2007年)
金額(單位:千億美元) 平均成長率(%)
2007年 2000-2007年 2005 2006 2007
商業服務 32.60 12 12 12 18
交通運輸 7.42 11 13 9 18
旅遊 8.62 9 7 9 14
其他商業服務 16.53 14 14 15 19
資料來源: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2008。

世界貿易組織認為,全球貿易(global trade)在2009年下降9%,
世貿組織祕書長拉米(Pascal Lamy)認為:「貿易可以解決世界經濟低
迷,各國應消弭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攜手合作讓全球經濟復甦。」世界
旅遊組織在2008年的預測也顯示,因為經濟的不確定性,單月成長比率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到了5月(7%)還算亮麗,但是到了7、8月間的旅遊旺季,成長率低於
2%,甚至在下半年還呈現-1%的趨勢,估計整年成長約在2∼3%左右。這
是國際金融海嘯第一波所及的寒冬效應。預估2009年,成長率約介於0%
和2%之間(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2008)。
由於旅遊市場因應金融海嘯情形開始惡化,世界旅遊組織提出「復甦
路線地圖」的構想,旅遊業必須採用新科技和行業合作模式,例如網際網
路、公私夥伴關係(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及公私部門交流,以
降低成本,迎接風險管理時代的各項不確定性的因素,以接受未來的挑
戰。

第二節 生態旅遊的發展史

生態旅遊在地球存在的歷史很短,距今不超過50年(表1-3)。這個

第一章
名詞來自於西方國家,具備不同的定義,學者們的見解相當分歧,但是絕

  生態旅遊緒論
大部分學者將生態旅遊視為對於環境友善的一種行為。生態旅遊規範旅遊
者在旅程中的行為,並且建議旅遊者應該導入的消費方向。2007年5月14
日到16日,國際生態旅遊學會(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執
行長索理特(David Sollitt)代表全體與會者提出了《生態旅遊奧斯陸宣
言》。那麼,什麼是生態旅遊呢? 013
國際生態旅遊協會定義生態旅遊:「兼顧自然地區環境保育和促進地
方居民福祉的責任旅遊。」
國際生態旅遊協會認為,生態旅遊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在旅遊過程中減少破壞自然生態環境。
(二)提供遊客及發展生態旅遊事業的專業者提供經驗與協助。
(三)提供正向保育財務援助。
(四)要能夠為當地居民帶來經濟收益。
(五)加深對地主國政經、環境,和社會文化的認識。
在《生態旅遊奧斯陸宣言》中,為生態旅遊建立了以自然區域的資源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為核心,調查當地具有生態教育價值的生物、自然及人文風貌等特色,透
過良好的遊程規劃與服務,使遊客得以深入體驗的生態旅遊核心價值。

一、發軔期(1960s∼1970s)
1960至1970年之間,由於歐洲及美國入境旅遊人口的快速成長,導
致全球各地國家公園及保護區內的生態系統影響。隨著環境運動的發展,
人們開始審視旅遊在環境及社會影響,並探討如何正確利用自然,如何實
現旅遊、保護和永續發展之間的平衡。在此一時期,有些專業型遊客在厄
瓜多爾的加拉帕哥群島推動小規模的生態旅遊活動。
1965年赫特(N. D. Hetzer)在Links期刊中評論旅遊活動在發展中國
家造成生態環境影響。他認為休閒旅遊已經形成一種趨勢,但是如何運
用這種新的旅遊概念,讓旅遊活動對於資源的影響減到最低,並讓遊客
能從遊程中獲得最大的滿足,因此他提出了「生態型旅遊」(Ecological
生態旅遊

Tourism)的概念。赫特認為「生態的旅遊」具備四種內涵:
(一)環境影響極小化(minimum environmental impact)。
(二)文化尊重極大化(minimum impact on-and maximum respect for-host
014
cultures):力求高度尊重當地主體文化,並且讓旅遊產生的文化衝
擊降到最低。
(三)回饋利益極大化(maximum economic benefits to host country ’ s
grassroots):回饋當地草根經濟需求,並且促進草根社團的收益達
到最大化程度。
(四) 遊 憩 滿 意 極 大 化 ( m a x i m u m r e c r e a t i o n a l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t o
participating):力求體驗遊憩滿意程度,達到最大的效果。
在這個時期,生態旅遊只是剛開始萌芽的概念,為了推動自然資源保
護,赫特提出上列見解。他認為休閒旅遊已經形成一種趨勢,屬於人們生
活上重要的一環,而旅遊活動所造成的資源使用壓力已很難避免,如何創
造並且利用一種新的旅遊概念,使得旅遊活動對於資源的破壞減到最低,
並讓遊客能從遊程中獲得最大的滿足,才是未來旅遊市場最重要的問題所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在,因此他提出了「生態的旅遊」概念,期望藉此一概念的推廣來達到資
源永續利用的目的。

二、醞釀期(1970s∼1980s)
1970年代學者在肯亞所做的研究,說明發展觀賞野生動物的旅遊活
動,其經濟收益遠超過狩獵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同時,專業型遊客除了持
續探索原始生態的加拉帕哥群島,也在哥斯大黎加、貝里斯等國家,展開
海域生態的探索,例如珊瑚礁與紅樹林的自然旅遊活動。
這個時期專業型旅客只局限於針對自然環境的友善利用,對於發展
生態旅遊的深層議題,尚未認真探討。在1976年,布多斯基(Gerardo
Budowski)發表文章,闡述旅遊業可以支持環境保護,或是破壞環境。

三、形成期(1980s∼1990s)

第一章
1980年代初期,旅行業者發現在生態區旅遊的潛在利潤,於是租賃

  生態旅遊緒論
或者購買偏遠地區的土地,建立了生態旅館(ecolodge),並推出生態遊
程和導遊服務。許多國家將生態旅遊確認為實現環境保護和國家發展目標
的手段。但是,生態型的旅遊尚未提供當地社區顯著收益,旅遊收入也尚
未提供社區資源保護和永續發展。
墨西哥建築師塞瓦略斯─拉斯喀瑞(Héctor Ceballos-Lascurain) 015

是第一位鑄造(coined)「生態旅遊」這個字的人( Wearing and Neil,


1999:4 )。1981年他開始以西班牙文單字「turisimo ecologico」表示生態

的旅遊方式。1983年,他在擔任自然保護協會(PRONATURA)主席進
行會務討論時,使用了「ecoturisimo」這個字,這是生態旅遊在歐語系文
字成為單一字詞的開始。後來他在1984年版的《美國鳥類》刊登廣告,
正式為生態旅遊一詞提出書面形式。等到1987年他的論文《生態旅遊的
未來》刊出來之後,這個字詞才為世人所熟知。
這個名詞是用來遊說保護北猶加敦半島的濕地環境,作為美洲紅鶴繁
殖地。在與開發者談到停建海岸碼頭建設時,他提議保育濕地環境以吸引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旅客來此賞鳥,藉著生態保育來活絡當地的經濟活動。
自從塞瓦略斯─拉斯喀瑞提出生態旅遊的概念後,相繼出現不同的定
義來解釋生態旅遊。塞瓦略斯─拉斯喀瑞認為生態旅遊相對於大眾旅遊
(mass tourism)來說是一種替代性旅遊(alternative tourism),是於未
受人為干擾或污染的自然地區進行研究、欣賞及體驗生態環境的旅遊,促
進地方經濟及生態保育,並且讓當地居民生活和文化概念融入其中。
塞瓦略斯─拉斯喀瑞定義生態旅遊:「生態旅遊是於未受人為干擾或
污染的自然地區進行研究、欣賞及體驗生態環境的旅遊,並且將當地居民
生活的概念融入其中的旅遊」。
在這個時期,生態旅遊逐漸形成一種創新經營的概念,並且納入了
冒險旅遊(adventure tourism)、替代性旅遊(alternative tourism)、
適性旅遊(appropriate tourism)、環境友善旅遊(environment-friendly
travel)、道德旅遊(ethical tourism)、綠色旅遊(green tourism)、自
生態旅遊

然旅遊(nature tourism)、自然導向旅遊(nature-oriented tourism)、


責任旅遊(responsible tourism)、軟性旅遊(soft tourism/tourisme
doux)、永續旅遊(sustainable tourism)等( Grenier et al., 1993 )(詳如
016
附錄一)。

四、成熟期(1990s∼2000s)
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21世紀議程」之後,生態旅
遊逐漸成為觀光產業的重要焦點。自1990年開始,旅遊業在全球以每年
7%的速度增長,生態旅遊成為發展中國家保育和發展是否兼籌並顧的重
要指標。尤其在發展中國家,旅遊業是主要的收入來源;在世界上最貧窮
的40個國家裡,旅遊業是僅次於石油的重要產業。但是,聯合國環境規
劃署(UNEP)警告說,大部分旅遊業的擴張都是局限在世界上僅剩下來
的自然環境資源中。例如,全球有109個國家擁有珊瑚礁資源,但是其中
的90多個國家珊瑚礁遭到船錨、核電廠熱排放廢水、海底電纜,以及潛
水遊客破壞。學者估計,在加勒比海航行的遊輪,每年排出約7萬噸的廢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水。
在此一時期,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企業團體、學術單位、當地居民
及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NGO)相繼介入推動,生
態旅遊的概念不斷被釐清,各種原則也逐步地建立。在了解生態旅遊的
潛力時,也客觀地看到發展生態旅遊的問題,並企圖尋求解決的途徑。
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為生態旅遊可以作為實現保護和發展的工具,同時
建立旅遊和生態環境、社區發展之間的管道。在1994∼1996年及1997∼
1999年間的學者定義中,生態旅遊的定義呈現高度的保育面向( Fennell,
2001 )。

隨著生態旅遊在許多國家落地生根,當地社區也開始認識到生態旅遊
可以帶給他們經濟發展的機會。例如在印尼的科莫多國家公園,根據統
計自助旅客每次來訪花費為100美元,而背著簡易行囊的背包旅客,只需
要花費50美元,這些費用都是花費在當地的民宿和餐飲費用,可以直接

第一章
挹注到社區的發展。此外,如果透過社區導遊的導覽,強調社區文化的

  生態旅遊緒論
深度旅遊的每日平均費用為90美元,這種以深度導覽為主的精緻旅遊,
所花的經費超過純粹的海濱度假(62美元/日)和城市旅遊(54美元/
日)。
因此,本時期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定義為:「生態旅遊是保
護自然地區,並增進當地人民福祉的責任旅遊」。 017
隨著保育觀念日益高漲,生態旅遊是否只是在「生態地點的旅遊」?
還是為了避免傷害脆弱生態系統,避免到環境敏感地點旅遊,而衍生到城
鄉地區進行旅遊活動,以避免破壞生態,成為學者討論的焦點。因為生態
旅遊所帶來生態系統的傷害,不容忽視。因此,生態旅遊不僅僅是在環境
敏感地進行旅遊活動,鄉村生態旅遊和城市生態旅遊因應而生。

五、蓬勃期(2001∼)
目前生態旅遊每年以10%∼12%的速度成長。根據世界旅遊組織統
計,2001年共有6億9千多萬人次厭倦大眾旅遊的遊客,轉而從事生態旅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遊,這些旅客來自美國、西歐國家、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估計在2020
年時,參與生態旅遊者將突破10億人次。在哥斯大黎加、厄瓜多爾、尼
泊爾、肯亞、馬達加斯加,和南極洲,生態旅遊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活動
之一。
目前,哥斯大黎加、澳大利亞、肯亞和瑞典等國家,也採用了生態旅
遊認證的制度。
2002年是聯合國發起的「國際生態旅遊年」,世界各國紛紛召開了
研討會、培訓活動和18場區域會前會,並於2002年5月在加拿大魁北克召
開了「世界生態旅遊高峰會」,藉以正確認識生態旅遊,尋求生態旅遊的
合理發展模式。
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IES)針對生態旅遊定義:「生態旅遊就是兼
顧自然地區環境保育和促進地方居民福祉的責任旅遊」,並且符合下列的
原則:
生態旅遊

(一)減少衝擊。
(二)建立環境和文化感知與尊重。
(三)提供遊客及經營者正面的經驗。
018
(四)提供保育直接經費來源。
(五)賦予地區居民擁有直接收入的權力。
(六)提升當地政治、環境及社會氛圍的敏感程度。
(七)支持國際人權及勞工權益。
參加世界生態旅遊高峰會的與會代表簽署了《魁北克生態旅遊宣言》
(Quebec Declaration),這個宣言考慮到大眾旅遊對經濟、社會與環境
的影響,針對生態旅遊,與會者咸認應符合下列的原則:
(一)投入行動到自然及文化遺產保育。
(二)包含貢獻地方和原住民社區福祉的規劃、發展及運作。
(三)詮釋旅遊地的自然和文化遺產給旅客。
(四)以自助旅行者(independent travelers)及小型團體的組織行程為佳。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在2002年因應國際生態旅遊年的推動,同時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也公布了《生態旅遊白皮書》,揭櫫了生態旅遊發展應遵守下列11項原
則:
(一)發展生態旅遊前應事先規劃整套區域性的觀光及遊客管理計畫。
(二)發展生態旅遊前應事先調查分析當地自然與人文特色,評估旅遊發展
可能帶來的正負面影響,擬定長期管理與監測計畫,將可能的負面衝
擊降至最低。
(三)以小規模發展為原則,以減低遊憩活動可能造成的衝擊。除了限制遊
客人數外,發展生態旅遊應以輔助地方原有產業為原則,以避免當地
對觀光產業的過度依賴。
(四)在生態旅遊的規劃、執行、管理、監測與評估等四階段,應盡量邀請
當地社區一同參與。而在每個階段進行的過程中必須確保與當地居民
的充分溝通與共識,在發展當地觀光特色前應先徵求居民同意,以避
免觸犯地方禁忌。

第一章
(五)提供適當的社區回饋機制,提供居民充分誘因,協助他們了解保育地

  生態旅遊緒論
方資源與獲取經濟利益之正向關聯,將有助於地方自發性的保育自然
及文化資源。
(六)強調負責任的商業行為並與當地社區合作,以確保觀光發展的方向符
合地方需求同時利於當地自然保育。
(七)確保一定比例的觀光收益用於保育及經營管理當地自然生態。 019
(八)發展生態旅遊應為當地社區及自然生態帶來長期的環境、社會及經濟
利益。
(九)發展生態旅遊應促進遊客、當地居民、政府相關單位、非官方組織、
旅遊業者以及專家學者間的良性互動。
(十)制定周詳規範以約束遊客活動以及各項開發行為。
(十一)提供遊客、旅遊業者及當地民眾適當的教育解說資料,除了介紹當地
生態、文化特色外,更可藉此提升大眾的環境保護及文化保存意識。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表1-3 生態旅遊的發展史簡表
時期 時代定義 重要事蹟
發軔期 赫 特 定 義 : 環 境 影 1962年─美國學者卡森(Rachel Carson)出
(1960s∼1970s) 響 極 小 化 、 文 化 影 版了《寂靜的春天》,該書被認為
響極小化、當地經 「改變世界環保的歷史」。
濟 利 益 極 大 化 、 遊 1965年─赫特(N. D. Hetzer)在LINKS出版
憩滿意極大化。 《環境、旅遊及文化》。
1967年─世 界 銀 行 透 過 國 際 金 融 公
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通過肯亞飯店為第
一個接受貸款的旅遊產業。
醞釀期 1976年─布多斯基(Gerardo Budowski)發
(1970s∼1980s) 表文章,闡述旅遊業可以支持環境
保護,或是破壞環境。
形成期 塞 瓦 略 斯 ─ 拉 斯 喀 1980年─馬 尼 拉 世 界 旅 遊 宣 言 ( M a n i l a
(1980s∼1990s) 瑞 定 義 : 於 未 受 人 Declaration)。
為 干 擾 或 污 染 的 自 1983年─塞 瓦 略 斯 ─ 拉 斯 喀 瑞 ( H é c t o r
然地區進行研究、 Ceballos-Lascuráin)在墨西哥
生態旅遊

欣賞及體驗生態環 PRONATURA的工作使用「生態旅
境的旅遊,並且將 遊」一詞。
當 地 居 民 生 活 的 概 1985年─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與世
念融入其中的旅 界自然基金貸款給自然基礎的旅遊
020
遊。 業。
1987年─聯合國布蘭特委員會首度提出「永
續發展」這個名詞,永續發展的定
義是:「能滿足當代的需要,而同
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要
的發展」。
成熟期 世 界 自 然 基 金 會 1990年─生態旅遊學會(後來成為國際生態
(1990s∼2000s) (WWF)定義:生 旅遊學會,TIES)成立。
態 旅 遊 是 保 護 自 然 1991年─美國旅行業學會(American Society
地區,並增進當地 for Travel Agents)建立了正式的環
人民福祉的責任旅 境委員會。
遊。 1992年─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第四
次世界大會針對國家公園和保護
區提出「生態旅遊顧問」計畫,
藉以提供生態旅遊規劃諮詢。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時期 時代定義 重要事蹟
1995年─世界旅行和旅遊理事會、世界貿易
組織和地球理事會公布旅行和旅遊
業的21世紀議程。
1996年─綠色觀光組織出版《多倫多城市生
態旅遊的策略》,成為討論「城市
生態旅遊」的第一本專書。
1999年─世界旅遊組織通過10點全球旅遊業
道德守則(GCET),藉以協助減
少旅遊業對環境和文化遺產的帶來
的負面影響,同時大幅度地增加當
地居民和旅遊地的福祉。
2000年─模宏(Mohonk)山莊國際會議的認
證計畫,通過永續旅遊和生態旅遊
的認證標準(模宏協定)。
蓬勃期(2001∼) 國 際 生 態 旅 遊 學 會 2002年─聯合國宣布2002年為國際生態旅遊
(TIES)定義:生 年,2002年《魁北克生態旅遊宣
態旅遊就是兼顧自 言》(Quebec Declaration)公布。

第一章
然 地 區 環 境 保 育 和 2002年─中華民國行政院正式宣布2002年為

  生態旅遊緒論
促進地方居民福祉 臺灣生態旅遊年。交通部觀光局出
的責任旅遊。 版《生態旅遊白皮書》。
行 政 院 永 續 發 展 委 2007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國際生態旅遊
員會臺灣生態旅遊 學會舉辦全球生態旅遊大會,在挪
白皮書定義:一種 威奧斯陸公布《全球生態旅遊奧斯
在自然地區所進行 陸宣言》(Oslo Statement)。
的 旅 遊 形 式 , 強 調 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將2009 021
生態保育的觀念, 年全國主題旅遊年訂為中國生態旅
並以永續發展為最 遊年,主題口號訂為「走進綠色旅
終目標。 遊、感覺生態文明」。

第三節 生態旅遊的定義

依據1960∼2009年間政府機構、學者專家及民間保育團體企圖建
構的生態旅遊定義,21世紀的「生態旅遊」的定義,不但指在旅遊過程
中欣賞美麗豐富的生態景觀,更重要的是強調的環境保護行為和思維模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式的演進。生態旅遊是以保護自然生態為目標,強調尊重自然的異質性
(heterogeneity),將大自然視為獨立的生命。參加生態旅遊的旅客在享
受自然美景時,注意不以個人一己之私,傷害到物種的生命。例如,看到
野獸不要去打擾,更不可以去捕捉。要學會靜觀默察的工夫,認真聽取大
自然的天籟,並僅透過攝影、寫生、賞鳥及自然研究等低度干擾的活動,
享受自然的美感。
因此,生態旅遊除了消極地保證不破壞生態環境,到積極認識生態、
享受生態;進而推動環境三育「保育、教育及復育」的高層次地進化行
為。這種從思維進展到行為的模式,是企圖透過生態保護來保障旅遊資源
品質,從而讓旅遊活動歷久不衰,進而達到維護生態環境、社會文化、地
方經濟,以及永續旅遊的均衡發展。此外,從自然地區深化了解當地自然
環境、人文社會和傳統文化。因此,在思考生態旅遊的定義時,應思考生
態旅遊是否達到下列的特殊導向:
生態旅遊

一、環保及社區導向
以永續發展為標的,將旅遊發展與社區發展及環境保護緊密鏈結。
022

二、行為及規範導向
強調旅遊者和當地居民的行為規範和環境價值。透過旅遊活動和環境
教育解說,使旅遊者和當地居民直接或間接建立環境道德意識。

三、市場及消費導向
以市場和消費行為為標的,將生態旅遊視為旅遊產品,以市場行銷手
法,向旅遊者介紹自然和文化旅遊環境。文化旅遊、自然旅遊、科學旅
遊、冒險旅遊、地理旅遊都可以算是特定市場的生態旅遊套裝行程。
歸納生態及觀光學者的研究顯示,符合生態旅遊的條件是基於自然環
境(包括了原住民文化),在以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s)廣泛參與為
前提下,進行特定標的區域及遊程的規劃、設計、經營及管理規範框架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下,所進行的小眾旅遊。生態旅遊具備環境保護和地方永續發展功能,目
的是為了保證利益關係人(地區生態管理者、社區民眾、當地旅遊業者和
旅遊者)的共同受益。然而,國外推動多年的「地方利益回饋」策略,目
前較難融入我國的文化。因此,針對旅遊地區的生態特質、生態保育、提
供遊客相關遊憩體驗,引導環境意識,進而產生負責任的旅遊行為,應視
為生態旅遊的「必要條件」。至於,國外針對當地有所經濟回饋,及所有
利益關係人共同參與的民主機制,目前在我國生態旅遊界尚待積極推動,
應視為「充分條件」( 林鳳鈴,2008 )。因此,生態旅遊應符合下列的不
同層次標準(表1-4;圖1-2):
(一)責任型旅遊(responsible tourism):在自然地區,尊重當地生態環
境、社會文化、傳統經濟及古蹟保存的責任型旅遊方式。
(二)教育型旅遊(educational tourism):提供環境知識、培養正確環境
態度,並以環境行動減少旅遊影響的教育型旅遊方式。

第一章
(三)體驗型旅遊(experiencing tourism):提供生態保育及復育的觀察、

  生態旅遊緒論
學習、服務與感性認知的體驗型旅遊方式。

表1-4 生態旅遊的定義
層次標準 要件 說明 是否符合國內外的定義?
責任型旅遊 必要條件 在自然地區,尊重當地生態環 符合國內、外最普遍型的
境、社會文化、傳統經濟及古 定義。
023
蹟保存的責任型旅遊方式。
教育型旅遊 必要條件 提供環境知識、培養正確環境 符合國內、外普遍型的定
態度,並以環境行動減少旅遊 義。
影響的教育型旅遊方式。
體驗型旅遊 必要條件 提供生態保育及復育的觀察、 符合國內、外普遍型的定
學習、服務與感性認知的體驗 義。
型旅遊方式。
參與型旅遊 充分條件 對當地經濟有所回饋,提升當 符合國外普遍型的定義:
地居民的生活福祉,並鼓勵所 赫特、塞瓦略斯─拉斯喀
有利益關係人集思廣益的參與 瑞、世界自然基金會、國
型旅遊方式。 際生態旅遊學會的定義。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充分條件 參與型旅遊

體驗型旅遊

教育型旅遊

必要條件 責任型旅遊

圖1-2 生態旅遊的定義

(四)參與型旅遊(participating tourism):對當地經濟有所回饋,提升當
生態旅遊

地居民的生活福祉,並鼓勵所有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集思廣益
的參與型旅遊方式。

024 個案研究─中國大陸福建省教育型旅遊
目前世界各國旅遊景點為了滿足旅客的需求,僅開發部分區域,
某些核心保護區不對外開放,以減少大眾旅遊的影響。例如中國大陸
福建省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世界自然遺產」及「世界文化
遺產」,每年約有3萬人次的遊客。遊客雖然可以帶來觀光經濟效益,
但同時也帶來生態問題。因此,從2009年6月1日起,福建武夷山國家
級自然保護區停止對外大眾旅遊的活動,不再銷售旅遊門票,之後進
入保護區進行科學考察和參觀必須辦理申請手續,並且要繳納資源保
護費和科普服務費等。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四節 生態旅遊的最新議題

一、生態旅遊的時代趨勢
生態旅遊成長的原因是由於國際觀光市場的新趨勢,顯示這種特殊
導向性(special oriented)旅遊正蓬勃發展( 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 2007a )。目前,生態旅遊業每年以10%∼12%的速度成長,占全

球旅遊市場25%的價值,每年總價值約合4,736億美元。在旅行花費中,
約有80%的費用支應航空公司、旅館。但是在生態旅遊規劃行程中,花在
當地生態旅遊的住房及其他消費,占地方經濟收入的95%。這些消費項目
還包括了當地文化遺產、探險旅遊和田園旅遊項目,都是未來20年成長
最快的產業內容。
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正是生態旅遊市場的主要資源,對該國的觀光遊憩
成長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生態旅遊能夠在發展中國家迅速拓展,是因為這

第一章
些政府在換取外匯、創造就業機會、解決經濟問題的過程中,認知到旅遊

  生態旅遊緒論
業相較於其他傳統產業(例如:木材、農業、漁業等)相比,對資源的損
耗性較小。然而,生態旅遊和大眾旅遊相比,對生態環境的損害性更是微
乎其微。
此外,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由於地理位置較為偏僻,工業化及城市化程
025
度較低,因此保留大量原始生態系統,其地方環境的原始性、自然性、獨
特性及豐富性更加為生態旅遊者青睞。尤其當地具備原住民文化和傳統地
方特色,同時也對受到西方文化長期洗禮的旅遊者具有強烈的吸引力。由
於生態旅遊對於旅遊基礎設施(travel infrastructure)要求較低,設施較
為簡樸,強調小規模、本地化發展方式,也比較適合在發展中國家進行規
劃。生態旅遊能夠取得時代契機,歸納原因如下:
(一)民眾環境意識普遍提升。
(二)媒體對生態環境的善意報導。
(三)傳統旅遊地與旅遊活動發展的停滯。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四)可獲得與傳統大眾旅遊活動完全不同的滿意程度。

二、生態旅遊所面臨的議題
(一)大眾旅遊仍為市場主流
目前在旅遊市場中,大眾旅遊(mass tourism)囊括主要的旅遊市
場,非大眾旅遊的替代性旅遊(alternative tourism)只占了部分的旅
遊市場,而替代性旅遊又可區分為社會文化旅遊及生態旅遊等兩項較
為精緻的旅遊活動(圖1-3)。

永續旅遊 不永續旅遊

大眾旅遊
生態旅遊

026
社會/文化旅遊
替代性
旅 遊
生態旅遊

圖1-3 大眾旅遊囊括世界主要的旅遊市場,替代性旅遊只占了部分旅遊市場。(修
改自:Butler, 1996)

所謂的大眾旅遊包括到旅行社購買套裝旅遊,跟隨旅行團依據既定行
程遊玩。第二種大眾旅遊為個人旅遊,雖然個人獨自到旅遊景點參
觀,但是還是以傳統旅遊景點和媒體促銷的遊程進行遊覽活動。近年
來觀光產業快速發展,全球遊客日益增加的原因,源自於大眾旅遊觀
念的推波助瀾及下列四點原因:
1.全球旅運交通便捷,費用日益低廉,且安全性高。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2. 個 人 可 支 配 費 用 增 加 , 用
於娛樂、餐旅及享受的人
口增加。
3. 人 類 壽 命 增 加 , 健 康 情 形
改善,形成銀髮族消費族
群比例增加。
4. 全 球 媒 體 及 通 訊 技 術 日 圖1-4 旅遊活動所造成的資源使用壓力已
新月異,一般大眾可以輕 很難避免,尤其是大眾旅遊活動在
地質脆弱地帶所帶來的崩塌影響
鬆取得景點和旅遊活動資
(方偉達/攝)。
訊。
大眾旅遊強調規模經濟,以高密度、集中團體的方式集合在特定的旅
遊景點上。以國內盛行的旅遊行程規劃來說,旅行社為了殺價競爭,
降低旅遊的成本,形成領隊在帶團的時候,以一種「趕牛群」到此一

第一章
遊的方式進行景點跳躍式的追逐。由於所有景點是以蜻蜓點水式的拜

  生態旅遊緒論
訪進行,形成一種「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式的參訪。這種蝗蟲過境
式的吃喝拉撒睡的旅遊模式,事實上讓當地生態環境逐漸受到影響而
不自知。以旅遊景點的規劃方面來說,世界各國政府為了贏得觀光市
場上的競爭力,不惜引進財團投資改善相關旅遊設施,以拆遷補償的
方式進行街廓重劃,或是驅趕原有住在此地的窮苦民眾,卻忽略了當 027
地民眾的需求。
大眾旅遊除了造成當地社會經濟環境的改變之外,也會干擾到當地的
生態環境。一般旅遊者認為,他們到生態地點只是拍照,不會干擾到
生態環境,事實上這個論點是錯的。因為繁忙的交通會造成動物在路
上被壓死和撞死的命運,大眾旅遊因為滿足觀光客的好奇心,在以運
輸工具運送大量乘客之後,更容易造成野生動物在主要幹道上的致死
率。
以交通部門的觀點來說,道路拓寬的結果是車行速度加快,延線瀏覽
風景的效益下降;再加上路旁護欄的設置,坐在車上望出去,反而被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路旁的護欄擋住,很難看到護
欄外的景觀。因此,道路拓寬
原本是為了吸引遊客來觀光;
但是最後卻變成遊客來了之後
看不到風景,或是全部旅客聚
集到某些定點,造成尖峰時期
的風景區使用強度過高。 圖1-5 過多的觀光客會造成生態資源的壓
力,尤其是觀光的熱門景點所帶
在消耗能(資)源方面,每旅
來的人潮,圖為美國加州太浩湖旁
行1萬公里,每人必須要消耗 的著名草原濕地景點(方偉達/
700公升的燃油。加上大眾旅 攝)。

遊不特別強調食用本地生產的食材,購買外地或是進口的食材的結
果,同時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運輸消耗。此外,大眾旅遊者大吃大喝,
造成肉類製品的過度消耗,這些肉類在生產的過程中,使用了許多的
生態旅遊

能源和水源。事實上,肉製產品在牲畜成長的過程中,也產生了全球
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8%。再者,大眾旅遊需要住在酒店和飯店中,增
加了電力、水力、建材礦產等能(資)源消耗。在大眾旅遊盛行的今
028
日,因為上述的環境影響經驗,產生另類型的替代性旅遊活動思考模
式,例如:生態旅遊的興起。我們以表1-5說明生態旅遊和大眾旅遊
的區隔。

表1-5 生態旅遊和大眾旅遊的比較
生態旅遊(ecotourism) 大眾旅遊(mass tourism)
規劃尺度 精密式的計畫。 粗放式的規劃。
社區焦點 引導遊客深入了解地方文化。 蜻蜓點水式的景點停留,對於社區發展
缺乏承諾。
產品內涵 自然取向(nature-based)的觀光旅 旅遊利益取向的景點觀光行銷。
遊概念。
行銷手法 謹慎處理盈利和環境衝擊的課題。 以低成本、高競爭性的手段削價求售。
經營觀念 兼顧自然保育與遊憩發展目的的活 謀求利潤最大化的經濟價值作為旅行業
動。 者經營的考量範疇,並未考量自然保育
問題。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根據莫海力克「系統─行為─成長理論」,進行大眾旅遊盛行年代的
社會經濟環境分析( Mihalic, 2003 )。我們從系統理論、行為理論,
以及成長理論的分類進行討論,都可以找到大眾旅遊在1960年代之
後盛行的背景。
由於1960年代全球經濟擴張的效應,已開發國家在非洲及南美洲國
家收購當地的農地種植咖啡和甘蔗,當地農民將生產所得的金錢換
成糧食,成為跨國經濟的共同經營體。然而,由於土地過度開發,造
成市場失靈,原有咖啡和糖的期貨價值在短時間內暴跌,引起系統理
論中的狀態失靈,南美各國經濟隨即崩潰。再加上過度開發的結果,
引發環境的外部效果,例如:非洲各國由於濫砍濫伐的結果,為了栽
種經濟作物導致土地沙漠化的危機,造成嚴重的饑荒。以系統理論來
說,這些行為造成污染的外部效果,而且因為污染的關係,形成公共
財被濫用的現象(圖1-6)。在行為理論方面,因為大眾缺乏生態道

第一章
  生態旅遊緒論
理論

系統理論 行為理論
市場失靈 狀態失靈

缺乏環境道德 缺乏環境知識
029

外部效果 公共財

財產權利

成長理論

人口增加 經濟成長

圖1-6 莫海力克「系統─行為─成長理論」發展架構
資料來源:Mihalic, 2003:100。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德和知識,產生以上種種破壞環境的行為。此外,在成長理論方面,
因為人口成長和經濟成長的關係,又缺乏對於環境保護應有的素養,
因而造成系統崩潰的危機。
(二)漂綠的綠色行銷
生態旅遊的概念,既然為世人所熟知,也成為部分不肖旅遊業者作為
行銷的幌子和手段。他們打著「生態旅遊」的口號,卻不依據生態旅
遊所依循的原則,仍然進行「大眾旅遊」的活動,這種行為屬於「漂
綠」(greenwash)行動。漂綠是由「綠色」(green)象徵著環保,
和「漂白」(whitewash)合成的一個新詞。這個名詞是由紐約著名
的環保人士韋斯特維爾德在1986年所創造( Karliner, 2001)。
「漂綠」用來說明政府、公司,或是組織,以綠色公關或是綠色行銷
的手法,假裝以環保行為或行動,宣示本身對環境保護的投入,但事
實上卻反其道而行。目前「漂綠」這個術語,通常用於企業花錢在電
生態旅遊

視、廣播、報紙、霓虹燈、電子看版等媒體進行「形象改造」,而不
是真正藉由身體力行的環保行動,採取「環境友善」的環保做法。例
如,在產品罐子的包裝上畫出一片樹葉的綠色標誌,藉以宣稱這個產
030
品對於環境相當友善,但是這種產品也許裝了有害環境的溶劑。
韋斯特維爾德(Jay Westerveld)觀察目前許多美國著名觀光旅館相
互模仿,以綠色行銷為時尚,將一種綠色吊牌掛在淋浴間,以「綠
色環保」的口號,鼓勵旅客重複使用毛巾,以避免洗滌毛巾浪費清洗
許多珍貴的水資源。韋斯特維爾德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很少旅館
會認真思考毛巾重複使用的意義。這些旅館是真的為了環保而減少洗
滌用水?還是因為減少用水開銷、增加營收利潤,而且可以博得好名
聲,而推動這種「漂綠」的行動?
自從韋斯特維爾德推出「漂綠」的概念以來,世界上客訴「漂綠」的
消保案件層出不窮。例如,挪威消費者控訴汽車公司不能在廣告指南
中宣稱自己產的車輛是「綠色」、「乾淨」或「環保」,因為世界上
沒有一輛車是完全不排放任何污染的。因此,挪威的消保官奧維利同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意消費者的指控說:「汽車不可能零排放,一輛比較環保的汽車只能
讓環境減少損害,而不可能讓環境更美好。」
第二個著名的案例是發生在美國。美國某家知名的信用卡公司響應
「碳排放交易計畫」,以鼓勵客戶響應這個計畫。當客戶刷卡之後,
商品的0.5%將支付碳抵減的費用,但是其餘龐大的信用卡費率依然
進入到信用卡公司,讓信用卡公司博取好名聲之後,還可以獲得客戶
的交易利益。客戶感受到消費是為了「保護環境」,但是在美國瘋狂
消費和購物的結果,因為大賣場消耗能源的關係,美國的二氧化碳排
放量依舊居高不下。表面上消費購物是為了增加碳排放交易的基金費
用,但是事實上只是一種交易買賣「贖罪券」的彌補心態,結果對於
改善溫室效應地球暖化並沒有實際成效,反而是增加瘋狂購物的「漂
綠」藉口。
第三個著名案例是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州的主題樂園的案例。例如在墨

第一章
西哥金塔納羅奧州的主題樂園,為了要吸引觀光客,非法飼養瀕危野

  生態旅遊緒論
生物種,並且將馬雅社區移植其中,這些行為因為獲利豐厚,儘管被
有識者批評,仍然大言不慚地冠以生態旅遊的標誌。
「漂綠」常常見於環保團體指控政府單位及大型企業的新聞。因為本
位主義的關係,導致環保團體和政府單位對於生態旅遊有不同的見
解。環保團體認為生態旅遊是以「自然為本」,強調永續管理、保護 031
和環境教育。但是部分旅遊業和地方政府為了旅遊行銷,以商業化的
包裝,強調在「自然地區的旅遊」就是「生態旅遊」,這些行為已經
斲傷了生態旅遊的真實意義。
(三)如何鑑別生態旅遊?
在理想的情況下,生態旅遊必須滿足下列核心指標,以避免遭致「漂
綠」的指控。這些指標包括:
1.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
2.進行生態系統的保護;
3.促進永續發展的生物多樣性原則;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4.分享社會經濟利益;
5.透過地方社區通過參與及協力;
6.增加地方環境和文化的認知;
7.減少地方負擔人力;
8.減少資源的浪費;
9.減少自身對環境的影響。
通過表1-6的檢核,我們了解透過評估核心指標的方式,有助於生態
旅遊的長期規劃。

表1-6 生態旅遊的核心指標
指 標 量度方法
1.據點是否已經開始保育? 依據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據點保護類別劃
定。
2.遊憩是否造成了壓力? 該遊憩據點的遊客數(尖峰月裡每年遊客人
數)。
生態旅遊

3.使用強度是否過強? 尖峰時期的使用強度(人/公頃)。
4.社會衝擊是否過大? 遊客與居民人口比例(尖峰期)。
5.發展是否已經控制? 是否有旅遊據點發展及使用密度的環境稽核與
正式管制措施。
032
6.廢棄物是否妥善處理? 該據點廢棄物經過處理的比例(及其他指標,
基礎設施的能力等結構性限制,如水供應
量)。
7.規劃程序是否已經開始? 有無觀光地區的區域計畫?
8.關鍵生態系統是否已經運行? 稀有及瀕臨滅絕物種的數量。
9.消費者是否滿意? 遊客滿意程度(問卷調查)。
10.地方居民是否滿意? 地方居民滿意程度(問卷調查)。
11.觀光對地方經濟是否產生貢獻? 全部經濟活動中直接來自觀光的比例。
複合指標
1.承載量 影響據點不同層面觀光活動能力的主要因子的
整合性量度架構。
2.據點壓力 據點環境影響程度的整合性量度架構,因觀光
及相關活動而引起累積自然的或文化的影響。
3.吸引力 其他使觀光具有吸引力而且會隨時間改變的據
點環境因子的定性量度。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199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小 結

生態旅遊是在脆弱、原始的保護區進行旅遊活動,但是要將旅遊活動
的影響幅度和範圍降到最低。生態旅遊提供環境教育,並且藉由在旅遊地
的當地消費行為,提撥資金以用於生態保護。
就地方發展經濟的層面來說,理論上生態旅遊有助於地方社區的培力
(empowerment),並且尊重不同地方的文化和基本人權。因此,生態旅
遊減少旅遊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整合當地文化特色。因此,除了評估環境
因素之外,生態旅遊的評估還包括:資源是否循環利用?能源效率是否提
升?是否節約用水?是否創造社區民眾的就業機會?是否提升當地的文化
精緻程度?
此外,生態旅遊著重於志願服務、個人成長和學習新的方法,在有限
的地球資源中生活。綜合本章對於生態旅遊的定義,可以了解生態旅遊具

第一章
備「旅遊景點保護」、「環境影響最小」、「環保意識提升」、「直接經

  生態旅遊緒論
濟利益」、「提高地方賦權」、「尊重地方文化」、「支持當地人權」等
特色。

本章關鍵詞
033
1.大眾旅遊(mass tourism)
2.永續旅遊(sustainable tourism)
3.自然旅遊(nature tourism)
4.自然導向旅遊(nature-oriented tourism)
5.旅遊基礎設施(travel infrastructure)
6.冒險旅遊(adventure tourism)
7.培力(empowerment)
8.責任旅遊(responsible tourism)
9.軟性旅遊(soft tourism)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10.替代性旅遊(alternative tourism)
11.道德旅遊(ethical tourism)
12.綠色旅遊(green tourism)
13.漂綠(greenwash)
14.適性旅遊(appropriate tourism)
15.環境友善旅遊(environment-friendly travel)

問題與討論

1.何謂旅遊?何謂生態旅遊?生態旅遊和大眾旅遊的差異為何?
2.試述近代旅遊史中,旅遊定義的演變。
3.何謂旅客(visitor)、觀光客(tourist)和遊客(excursionists)?
試說明這些名詞的定義。
生態旅遊

4.試說明旅遊和經濟的關係為何?
5.生態旅遊在地球存在的歷史很短,距今不超過50年,試說明生態旅
遊的發展歷史。
034
6.目前生態旅遊所面臨的議題為何?如何鑑別真正的生態旅遊?鑑別
生態旅遊將運用到哪些指標?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生態旅遊/方偉達著.—一版.—臺北市:五
南, 2010.02
   面;  公分
 
ISBN 978-957-11-5909-6(平裝)

1.生態旅遊

992 99001298

1L53  觀光書系

生態旅遊
作   者 ─ 方偉達(4.4)

發 行 人 ─ 楊榮川

總 編 輯 ─ 龐君豪

主 編 ─ 黃惠娟

副 主 編 ─ 魏 巍

責任編輯 ─ 胡天如 潘婉瑩 李美貞

封面設計 ─ 童安安

出 版 者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106台 北 市 大 安 區 和 平 東 路 二 段 3 3 9 號 4 樓

電  話:(02)2705-5066  傳  真:(02)2706-6100

網  址:http://www.wunan.com.tw

電子郵件:wunan@wunan.com.tw

劃撥帳號:0 1 0 6 8 9 5 3

戶  名: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台中市駐區辦公室/台中市中區中山路6號

電  話:(04)2223-0891  傳  真:(04)2223-3549

高雄市駐區辦公室/高雄市新興區中山一路290號

電  話:(07)2358-702   傳  真:(07)2350-236

法律顧問 元貞聯合法律事務所 張澤平律師

出版日期 2 0 1 0 年 2 月 初 版 一 刷

定  價 新 臺 幣 4 0 0 元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版權所有.欲利用本書內容,必須徵求本公司同意※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