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

佛陀所教導的想受滅定與涅槃的相關性論述探討

-以《中部》及《中阿含經》為主
林維明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

摘要
本文主旨在探討分析佛陀所教導的禪修方法中,對﹝想受滅定﹞與解脫涅槃
的相關性。本文的架構是一、前言;二、禪修相關名相的詮釋;三、相關經文摘
述;四、綜合討論;及五、結論。
本文的結論是佛陀鼓勵弟子為達成解脫涅槃之目的,必須從初禪逐次超越直
至證入想受滅定,然而想受滅定並不等同涅槃解脫。外道亦可修禪定,但是他們
把禪定境界當作是「我」
,是永恆存在的這種論點是不正確的。而佛陀認為禪定都
是有行的(samkhara),會有生滅的。「我」也是有生有滅的。所以佛陀覺悟「我」
是無所著。能達到超越微細的想和覺受就是涅槃,就是無所著的解脫。

關鍵詞:《中部》、《中阿含經》、想受滅定、禪定、涅槃、解脫。

1
一、前言
本論文大綱所呈現的要項,依序為研究主題、問題意識、文獻依據、學界研
究概況、研究進路與方法、論述架構及研究的重要性,概述如下:
(一) 研究主題:本文主要探討佛陀所教導的想受滅定與涅槃的相關性論述,
所以主題相當明確。
(二) 問題意識:筆者目前在俢學「西藏佛教專題研討」時。授課老師許明銀
教授曾對同學們提問:在漢傳佛教中是否有論述必須進入想受滅定才能證悟涅
槃?同學們的回答眾說紛紜,沒有定論。其次是佛教徒是否只需參加法會,多聽
1
師父開示,持咒、念佛、而不需禪定,就可得宿命通及往生淨土呢? 另外外道所

修禪定的理念是否與佛教相同?這些問題意識,促成本文的研究動機。
(三) 文獻依據:本文主要的文獻依據是《中部》(Majjhima Nikaya)及《中阿
含經》的相關經典。2
(四) 學界研究概況:「想受滅定與涅槃解脫的相關性的論述」這個主題似乎
尚未引起學界特別的重視或專門的探討,目前只有羅耀明(2002)碩士論文;蔡耀明
(2002)論文;及釋洞恆(2010)書中第六章有論述,可供本研究之參考3。
(五) 研究進路與方法:本研究進路是以關鍵詞為依據,用仔細的態度討論相
關經典在本議題上的論述及剖析是否證入第九次第定就等同解脫等相關之問題意
識。
在「研究方法」上,其中義理方面,首先必須精讀文本、練習與文本進行對
話、探討、思索及掌握文本的意涵。其次對不理解之處,可參考其他經典作對比,
如此對掌握經文的義理會更有幫助。而對於「名相」疑惑之處,必須從字源上確
定每個字的基本意思,和這些字詞在文章脈絡中的真正意涵,以免誤解其意。
(六) 本論文架構:本論文扣緊本文所關注的主題上。因此在論文的架構上,

1
參見劉震(2012)頁 13,說: 「叔本還在一系列大乘佛經中發現了一個現象:在原始佛教中只有通過
禪定,才能取得的宿命通(jatismara),在居士主導的大乘佛教中,無需通過禪定,只需通過宗教儀
軌和佛像崇拜、念佛、流通佛經、持咒,即可獲得。在引文中的「叔本」即為 Gregory Schopen
先生,劉震所引述的這一段話是出自”The Generalization of an Old Yogic Attainment in Medieval
Mahayana Sutra Literature:Some Notes on Jatismara,”i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6.1,1983:pp,109-147 或 是 Figments and Fragments of Mahayana Buddhis in
India:More Collected Papers,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5,pp.190-220.
2
如巴利本《中部》 ,其英譯本及元亨寺漢譯本和江鍊百中譯本,漢譯《增一阿含經》和《雜阿含
經》以及《佛光大藏經》其中相關經文等資料,會有文中一一列舉。
3
羅耀明(2002),頁 196-206;蔡耀明(2002),頁 83-140;釋洞恆(2010),頁 233-260。

2
共分為五節。依次為:第一節、前言,是全文的構想與梗概。第二節、禪修相關
名相定義,主要是對其關鍵字詞作適當的理解。第三節、相關經文的解讀,本節
將以融會貫通經文的脈絡及意含方式作重點式的摘述。第四節、綜合討論。論述
證入想受滅定是否等同解脫?以及相關聯的問題意識的解答,第五節、結論,即
總結全文要點。
(七) 研究的重要性:本文的重要性有下列二項。
1.研究主題所關注的「證入想受滅定是否等同解脫?」是佛教禪修最受爭議的
問題,若能解開此一迷惑,對掌握實際的修行極為重要。
2.從本文所找出的禪修證悟關鍵處,對生命的實踐上,是相當的重要。

二、禪修相關名相的詮釋
本節將就禪修相關的名相作一扼要的詮釋。
(一) 止(奢摩他)、觀(毗婆舍那)
一般而言,佛教的禪修可分為兩類:一為止,另一是觀。二者常合稱為「止
觀」
。「止」是梵語的'samatha 或巴利語的 samatha,音譯為「奢摩他」
;「觀」為梵
語的 vipa'syana 或巴利語的 vipassana,音譯為「毘缽舍那」或「毗婆舍那」。「奢
摩他」(samatha,止)的意思是沉靜、寂止。而「毘缽舍那」(vipassana, 觀),則為
觀察、洞見。有關止觀與解脫的關係,在《增支部》二集第 3 經第 10 節(巴利經典
PTS 版本第一冊 61 頁)AN2:3.10(I.61)說:
「比丘們!有兩種法導致明(vijja)4。哪兩種呢?止、觀。
比丘們!修止能得到什麼利益?可修心。
修心能得到什麼利益?可斷除貪欲。
比丘們!修觀能得到什麼利益?可修智慧。
修智慧能得到什麼利益?可斷除無明(avijja)。
比丘們!心若受貪欲所染,則無法得解脫。智慧若受無明所染,則無法得長
養。
比丘們!由於離貪欲而有心解脫,由於離無明而有慧解脫。」
由引文中可發現修習止觀可以離貪、瞋、痴三毒,因此可以解脫自在。而止、

4
明(vijja)是指解脫者所證得的智慧,是「無明」(avijja)的反義詞。經中多談及「三明」(te-vijja),
如《長阿含經》說: 「三明:自識宿命智明、天眼智明、漏盡智明。」(T.1,p.50b3-4) 至於「三明」
的詳細內容,請見釋洞恆(2000),pp.21-36。

3
觀的異同,以及不同翻譯名稱,則可參考相關的論述。5
佛教的修行可概括為戒、定、慧三學。止、觀所指涉的範疇相當於三學中的
定、慧。 ,而「定」的母語是 samadhi,通常音譯為「三昧」或
「止」相當於「定」
「三摩地」,意指把心專注於一境。如《雜阿含經》說:「若心住不亂、不動、攝
受、寂止、三昧、-心,是名正定」。6
(二)禪支、禪那、九次第定、滅受想定
在佛經中,有時把「正定」解釋為四禪—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如《長部.大念處經》云:
「何者是正定?諸比丘,若有比丘,斷除諸欲,離不善
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住初禪。滅除尋伺,內心靜安,心成專一,無尋
無伺,定生喜樂,入第二禪。復次!離喜住捨,正念正智,以身受樂,唯諸聖說:
捨離於喜,正念樂住,入第三禪。次又捨樂離苦,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清
淨,入第四禪。諸比丘,此名曰正定。」7引文指出遠離諸欲及不善心,行者可進
入四種禪那(jhana)之內的「定」
,被稱為「正定」 、伺(vicara)
。初禪具有尋(vitakka) 、
喜(piti)、樂(sukha)及一境性(ekaggata)等五禪支8;而二禪時,只有喜、樂
及一境性三禪支;三禪有樂、一境性二禪支;而四禪則有捨(uppekkha)9及一境
性二禪支。
上述四禪那是指由淺到深的四種禪定成就或禪定境界。然而如《中阿含 168
經.意行經》中就在四禪之上,另加五種更高階的禪定境界,依序為空無邊處、
識 無 邊 處 、 無 所 有 處 、 非 想 非 非 想 處 、 想 受 滅 定 , 合 稱 「 九 次 第 定 」 (nava
anupubbavihara)10。另外《增支部》AN9:36(IV 422-426)亦云:「比丘們!我說依初禪
而斷盡諸漏。我也說依第二禪而斷盡諸漏。我也說依第三禪、第四禪、空無邊處、

5
林維明(2012),pp.33-36;劉震(2012),頁 13 及;羅耀明(2009),頁 102。
6
《雜阿含經》T.2,p.204a8-9;性空法師(2005),頁 306 解釋:止觀如云: 「止為"samatha"(奢摩
他),觀為"vipassana"(毘婆舍那)之意譯。止是藉專注特定對象(所緣、目標),止息一切妄
念、煩惱,達心一境性的禪定。觀是以智慧觀照此一特定對象的自相,可由特相、作用、現起、
近因四方面觀察;觀照共相,一切法皆有無常、苦、無我的特質。由止培養定,由觀開展慧;
以定伏煩惱,用慧斷煩惱。有定力,才能看清楚所緣,修真實觀,斷除煩惱。止與觀如鳥之雙
翼、車之兩輪,相輔相成以完成解脫。」其觀照「自相」的方法是「見清淨」的修持方法。
7
參見江鍊百中譯,2010,p.385。
8
性空法師,2005,p.312 指出: 『禪支: 「支」有因、部份的意思,是構成「禪那」的因素。 「禪支」
是執行「禪定」過程的心所、個別分開來說稱為「禪支」。而整體合起來說則稱為「禪那」。依
禪支之不同,可分辨不同的禪那』 。馬哈希,2011.p.110 指出:
「尋:將心導向所緣;伺:持續地
觀察已顯現的所緣;喜:歡喜、令人顫抖的喜悅;樂:快樂的感受;而『一境性』為平靜的心
專注於一點上。」
9
捨:具有平等性,詳見蔡奇林,2008,pp.1-60。
10
《中阿含經》T.1,pp.700b24-701b21。

4
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想受滅定11、而斷盡諸漏。12……比丘們!
解脫智13的通達在於有想的定(sabba-sampatti)所及[之境界]14。
至於這兩處-非想非非想處定以及想受滅定,我說善於入定、善於出定的禪
師及比丘們在入定、出定後應當宣說這些[兩處]。
(三)涅槃
有關什麼是涅槃?在《相應部》有一段對話,如下:
「曰:有一位名為間浮車
(Jambukhahaka)的雲遊行者拜訪舍利弗尊者,並問他:「人們說『涅槃』,朋友!
什麼是涅槃?」舍利佛答:
「貪的滅盡,瞋的滅盡、癡的滅盡。朋友!這就是涅槃。」
又問:「但是,朋友!是否有一條通達涅槃的道路嗎?舍利佛答:「是的,朋
友!是有這樣的途逕,有一條通達涅槃的道路,即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
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15
另外《增支部》也有關於現法涅槃的詮釋。如云:
「一旦舍棄貪、瞋、癡,人
將不再傷害自已、傷害他人、也不傷害自他,心不再憂傷苦惱。依此義為現法涅
槃。
若人體驗貪的滅盡、瞋的滅盡、癡的滅盡,依此義為現法涅槃,有立即的果
報、可請人來察看、導人向上,由智者親自體證。」16
有關二種涅槃:有餘依涅槃和無餘依涅槃的說明,如說:「我聞世尊如是說:
「諸比丘!有二種涅槃,有餘依涅槃界(sa-upadisesa nibbanadhatu)與無餘依涅
槃界(anupadisesa nibbanadhatu)」。何為有餘依涅槃界?諸比丘!證阿羅漢之漏
盡比丘,梵行圓滿,所作已辦,捨於重擔、目標達成,盡諸有結,正智解脫。但
其身(未死)仍有五根,以其五根而有苦、樂、喜、憂、其貪、瞋、癡滅盡,故稱
有餘依涅槃界。何為無餘依涅槃界?諸比丘!證阿羅漢之比丘……正智解脫,一

11
關則富(2012),頁 221 指出:『PTS 未提及「想受滅定」,但 BJT 與 CSCD 皆有說:我也說依滅受
想定而斷盡諸漏。(sabbavedayitanirodham p'aham bhikkhave nissāya āsavānam khayaj vadāmi)。
今依二本加入「想受滅定」』 。
12
同上註,關則富(2012)指出: 『原文搭配不同的禪定境界一直重複「我也說依 XX 而斷盡諸漏」的
句型,譯者省略這些重複的字。』
13
同上註,「解脫智」(abbā)即阿羅漢的圓滿智慧。對於比丘證得解脫的經驗,經中常有如下敘述,
例如《長阿含經》 :「已得解脫,生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T.1,12a23-24)
以上參考 Nyanatiloka,Buddhist Dictionary,p.15。
14
同上註,這一句意味著前述的七種定境皆屬「有想的定」,而「想」是「觀」(毘缽舍那)的必要
條件,由「觀」引生解脫智。非想非非想處定中的想太過微細,而滅受想定則完全沒有想,因
此二種定都無法作為「觀」的基礎。
15
巴利《相應部》經典 SN38:1;元亨寺漢譯本第 16 冊,p.322。
16
巴利《增支部》經典 AN3:56[9];元亨寺漢譯本第 19 冊,p.231。

5
切諸受不再享有,乃至於此(於死時)滅盡,此之謂無餘依涅槃界。」17
(四)解脫
有關解脫的詮釋,在《瑜伽師地論》卷十一,曰:「解脫者,謂八解脫」18而
對「八解脫」所包括的內容,在《阿含經》中有不少經文中都有論及。例如《中
阿含經.第 97 經.大因經》說:
復次,阿難!有八解脫。云何為八?色、觀色、是謂第一解脫。復次,內無
色想,外觀色,是謂第二解脫。復次,淨解脫,身作證,成就遊,是謂第三解脫。
復次,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無量空處成就遊,是
謂第四解脫。復次,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無量識處成就遊,是謂第五
解脫。復次,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是謂第六解脫。
復次,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是謂第七
解脫。復次,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解脫,身作證成就遊,及慧觀諸漏
盡知,是謂第八解脫。19
巴利經典則在《長部》第 15 經<大緣經>(Maha-nidana-suttanta)有論述20。有關
八解脫之解脫學理探究,蔡耀明教授最近將發表一篇文章。可供對這方面研究有
興趣者之參考。21

三、相關經文摘述
本節將以五個面向討論佛陀所教導的禪法,即:(一)、逐次超越修定,直至證
入想受滅定;(二)、想受滅定是導向涅槃的助緣;(三)、精進不放逸,遠離諸惡魔;
(四)、聖者如何在九次第定中觀照;及(五)、滅盡定、無想定、不動心解脫及涅槃

17
向智尊者(2011)《法見》,頁 233,引自《自如語經》 ,另外性空法師(2005),頁 310 對涅槃的解
釋是:「涅槃(nibbana):源自動詞"nibbati"意為「被吹滅」 、「被熄滅」佛教以它表示熄滅了
世間貪、瞋、癡之火,或去除了渴愛的糾纏,涅槃乃佛教終極的實踐目的,分為有餘涅槃與無
餘涅槃,前者是雖斷煩惱,仍有五藴之依身;後者煩惱滅盡,五蘊亦滅盡無餘。」
18
《瑜伽師地論》T.30,p.328c17。
19
《中阿含經.第 97 經.大因經》,T.1,p.582a17-29 相關的傳譯本,包括《長阿含經.第 13 經.
大緣方便經》 ,T.1,p.62b19-26。此外可參閱《長阿含經.第 9 經.眾集經》 ,T.1,p52b12-17《長
阿含經.第 10 經.十上經》 ,T.1,p.56a14-19, 《長阿含經.第 11 經.增一經》 ,T.1,p58c11-17, 《長
阿含經.第 17 經.清淨經》,T.1,p76b12-17。
20
參見《長部》(Digha Nikaya)D.15,II70-71,英譯本如 Maurice Walshe(tr.)(1995).pp.229-230,566。
21
蔡耀明(2012)<八解脫之解脫學理的探究>(尚未發表)頁 9-29,文章中,他把解脫以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第一至第三解脫是屬於欲界和色界的解脫;而第二層次是從第四至第七階的解脫是
無色界的解脫;而第三層次是進入第八階段的解脫是超越整個生命世界的解脫。在他的剖析認
為在第八階段的解脫特別強調熄滅和無為這種解脫,是最為究竟的解脫。(可參見《中阿含.210
經.法樂比丘尼經》T.1,p.789a-b 或菩提比丘英譯本 p.399-400,1242-1243),可以稱為「徹底」的禪
定。

6
等相關名相的詮釋,概述如下:
(一)逐次超越修定,直至證入想受滅定
有關佛陀鼓勵弟子逐次超越九次第定的每一個禪定,一直到證入想受滅定的
經證有《中部》的 77 經22,79 經23及 66 經24。概述如下:
1.《中部》77 經內容摘述
本經的說法者是世尊25,而聞法者是優陀夷(Udayi)26,本經敘說外道優陀夷說
佛陀有五法,能令諸弟子恭敬(Sakkaronti/respect)、尊重(garukaronti/revere)、禮拜
(manenti /esteem)、供養(pujenti/honour)及親近住(upanissaya vihavanti /live independence
on Bhagava)是粗衣、粗食、少食、粗卧具、燕坐。而佛陀則告訴他,並非如此,事
實上佛陀在此五法上與弟子有時是略有差異的,然而其弟子們並未因此而不尊敬
佛陀。接著世尊就揭示其理由是他能教導弟子們:○
1 增上戒、○
2 殊勝知見、○
3 增

上慧、○
4 四聖諦、及○
5 種種的禪定修持。而在種種禪定修持上,佛陀所敘述的順

序是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八解脫、八勝處、
十遍處、四禪、觀身為四大和合、變化身、神通變化、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
天眼通及漏盡通。27然而世尊在本經中是先提到八解脫、八勝處及十遍處等無色界
定。然後接著論述四禪及種種神通。經中並未表明證得究竟解脫,必須要修無色
定等種種禪法。
2.《中部》79 經內容摘述
本經敘述外道優陀夷說不殺、盜、淫、妄語及修苦行是通往極樂世界之道,
而佛陀則認為離欲、離惡不善法、證入初禪那、二禪及三禪只是證入極樂世界之

22
《中部》M.77,III.1-22;英譯本:Bhikkhu Nanamoli(髻智比丘)與 Bhikkhu Bodhi(菩提比丘)譯
(1995),pp.629-647,U Htin Fatt(2008),pp.287-312;中譯本:《中阿含.箭毛經》T.1,pp.781b25-783c2。
《佛光大藏經》<中阿含箭毛經(上)>,pp.1917-1927 及元亨寺《南傳大藏經》第 11 冊<中部.
第七十七、善生優陀夷大經>,頁 1-21;釋洞恆(2012)頁 160-165。
23
《中部》M.79,II.29-39,英譯本:菩提比丘,頁 654-662;U Htin Fatt, 頁 321-333;中譯本《中阿
含》T.1,pp.783c3-786b11; 《佛光大藏.中阿含經》,頁.1927-1941,元亨寺《南傳大藏經》第 11
冊:頁 29-40;釋洞恆(2012)頁 153-159。
24
《中部》M.66I447-456 英譯本:菩提比丘,頁 551-559,U Htin Fatt,頁 161-172;中譯本《中阿
含》T.1,pp. 740c15~744a3《佛光大藏.中阿含經》 ,頁 1713-1727 及元亨寺《南傳大藏經》第 11
冊,頁 215-226;釋洞恆(2012),頁 233-238。
25
世尊或稱佛陀,瞿曇、善逝等名號都是弟子們對釋迦牟尼佛的尊稱。
26
優陀夷(Udayin)(或譯為烏陀夷、烏搭夷)是善生優陀夷(Sakuludayin,或譯箭毛、加樓烏陀夷、沙
枯盧搭夷)的簡稱。
27
相關經證,請參考元亨譯本,頁 5-21,如云: 「世尊!我見世尊有五法,依此諸弟子對世尊恭敬:…
優陀夷!有此等五法,依此諸弟子對我恭敬……而予親近」 。另外亦可參考菩提比丘英譯本,頁
632-647;U Htin Fatt 英譯本,頁 292-312, 《中阿含》T.1,pp.782b27-783b22,佛光譯本《中阿含經》
頁 1922-1926。

7
前方便。而證入四禪能與諸天神們共住、共語、交互論議法才算是到達極樂世界。
而優陀夷則說外道認為證入三禪已經是極樂世界。本經並說比丘隨佛陀修習梵行
所要證悟的,除了四禪那以外,還要證得宿命知、有情生死智知、漏盡智、及解
脫知見。這些法都是崇高的(Uttaritara)及殊勝的(Danitara)。28
3.《中部》66 經內容摘述
在本經中佛陀從兩個角度來分析四禪即:一為樂受:在初禪有離欲樂
(nekkhamma sukha,the bliss of renunciation);二禪有遠離樂(paviveka sukha,the bliss of
seclusion);三禪有息滅樂(upasama sukha,the bliss of peace);四禪則有正覺樂(sambodhi
sukha,the bliss of enlightenment)。二為動(unstable)和不動(stable)的角度而言,初禪有
尋(vitakka,applied thought)、伺(vicara,sustained thought);二禪有喜受(piti,rapture)及樂
受(sukha,pleasure),三禪有捨受(upekkha,equanimity)和樂受。所以這三種禪都是動
的,而四禪則已去除所有的苦受及樂受,故是處於不動的狀態。對於五欲(色、聲、
香、味、觸),也就是感官的欲樂,不應習行(pursued)、不修習(developed)、和不多
作(cultivated),而應畏懼(feared)。而對於四種禪定則反之。
在九次第定的修習上,佛陀說證得初禪者不應執著於初禪之離欲樂,而應捨
棄,再度追求更高層次的二禪,逐次證入最高層次的禪定,直至證入想受滅定。29
(二)想受滅定是導向涅槃的助緣
有關佛陀開示九次第定只是導向涅槃的助緣的代表性經典有《中部》的<心
30
材喻小經第三十>及<傳車經第二十四>。 概說如下:

28
相關經證參考元亨譯本,頁 36-40。如云:「世尊!此處或有人,捨殺生、離殺生……是即證其
一向樂之世界……優陀夷!此處有比丘離欲……成就住於第四禪。與生於一個樂世界之彼等諸
天俱立、俱語、交互論議……諸比丘乃我修梵行……於解脫有令解脫之智。知生已盡、梵行已
成、應作已作、再不至此如今之狀態……諸比丘依我修梵行」 。另外亦可參考菩提比丘英譯本,
頁 658 至頁 662。U Htin Fatt(2008),pp.328~333;《中阿含經》T.1,pp.785c3-786b3《佛光大藏經.中
阿含經》頁 1936-1940。
29
相關經證參考元亨譯本,頁 223-226,如云: 「優陀夷!有此等五種欲分,云何為五?由根所識
色、愛、可樂、可喜、喜色欲相侓、貪染者……比丘超越一切非想非非想處,成就想受滅而住
之,此為彼之超越也,優陀夷!實如是予說非想非非想亦捨掉之。優陀夷!此不見或粗或細之
結,予對其不說捨斷耶?」 [優陀夷曰:] 「實不如是,世尊!」另外亦可參考菩提比丘英譯本,
頁 556-559;U Htin Fart(2008),pp.169-172。
《中阿含經》T.1,p.743a20-c15。
《佛光大藏經.中阿含經》
頁 1724-1727。
30
巴利文《中部》M.30,I.198-205,漢譯本:江鍊百重譯《原始中部經典》頁 237-245,元亨寺《南
傳大藏經》第 9 冊<第三十心材喻小經>,頁 271-279 及英譯本:髻智和菩提比丘(1995),頁
291-297。巴利《中部》M.24,I145-151,漢譯本:江鍊百譯(2009),頁 181-187 元亨寺《南傳大藏
經》第九冊。<第二十四傳車經>,頁 206-212, 《佛光大藏經.中阿含經》,頁 52-63《增一阿
含經》T.2,pp.733c28-735b12; 《中阿含經》T.1,pp.429c28-731c11。英譯本:髻智和菩提比丘(1995)
頁 240-245。

8
1.<心材喻小經>內容摘述
本經的說法者是佛陀,而聞法者是婆羅門,本經佛陀揭示外道執取禪定成就
就是解脫,因而自讚毀他。然而佛教雖然是定成就,不但不自讚毀他,而且繼續
精進成就想受滅,達到知見清淨無所著的究竟涅槃,是不動心解脫這是修習梵行
的目的。31
2. 《傳車經》內容概述
本經的說法者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Punna Matianiputta)或譯為滿慈子、滿願
子、芬那滿達尼弗多),而聞法者是舍利弗(Sariputta 或叫舍梨子)。
本經敘說舍利佛以七事問滿慈子何故從佛修行,是為戒清淨?為心清淨?為
見清淨?為度疑清淨?為道非道知見清淨?為道跡知見清淨?為道跡斷智清淨?
滿慈子答:不也,乃為無餘涅槃故。又問無餘涅槃是為戒清淨乃至道跡斷智清淨
其中之一而施設否?答以否,然離此等則無「無餘涅槃」
。滿慈子並舉波斯匿王七
車接駁速行之喻,以七車來比喻所問七事,而以一日換乘七車速達目的地,比喻
修行須七事俱清淨,方達最終目的「無餘涅槃」,而非僅具足一事即可到達。32
從以上兩部經典可發現九次第定是法法層層深入漸次昇進,並非能一蹴而成
的。33覺音論師所著的《清淨道論》就是依《傳車經》而發揮,的近年來南傳佛教
均以七清淨作為禪修的指導方針。34

31
相關經證:元亨譯本,頁 277-279。如云: 「婆羅門!云何從知見更為上妙之法?婆羅門!於此
比丘以離欲、以離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以成就初禪而住。婆羅門!此謂由知見更
為上妙之法。……。婆羅門!復次,比丘出離一切非想非非想處,以成就想受滅,而且依彼智
而見[知]漏滅盡。婆羅門!此亦謂由知見更為上妙之法。……婆羅門!如是此梵行不以利養、
恭敬、名聲為功德,不以戒成就為功德,不以定成就為功德,不以知見為功德。婆羅門!此乃
彼不動之心解脫,婆羅門!此為此梵行之目的,此為心材,此為究竟。」另外亦可參見江鍊百
譯(2009),頁 243-245;及髻智和菩提比丘(1995),頁 296-297。
32
相關經證,參見元亨譯,頁 210~211,如云: 「[於是尊者芬那滿達尼弗多曰:] 「尊者!世尊若
教以無取著戒清淨,是般涅槃者,即等於有取著教以無取著,是般涅槃。……尊者!若除此等
之法,是無取著,成為般涅槃者,凡夫應是般涅槃,何以故?尊者!凡夫是於此等諸法以外而
存在者也。尊者!是故我今實為尊者說譬喻,……[舍利佛曰:] 「尊者!拘薩羅國王波斯匿若
如次解答者,即得正解答,即: 「予住舍衛城,因薩伽陀城或生急事。彼為予從舍衛城與薩伽陀
城之間,備有七輛轉接車。予從舍衛城出,由王宮之門乘第一轉接車,以第一轉接車至第二轉
接車處,即捨棄第一轉接車,以乘第二轉接車,……以第七轉接車至薩伽陀城王宮之目。」……
[芬那滿達尼弗多曰:] 「尊者!如是戒清淨是唯至心清淨,心清淨是唯至見清淨,……道跡知
見清淨是唯至知見清淨,知見清淨是唯至無取者,是至般涅槃。尊者!無取著,是至般涅槃,
從世尊而住於梵行也。」另外可參見《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頁 57-61; 《中阿含經》
《增一阿含經》T.2,pp.734b18-735a18;江鍊百譯(2009),頁 183-186;越
T.1,pp.430b26-431b10;
建東譯,頁 151-153;髻智和菩提比丘英譯,頁 242-244。
33
如《增一阿含經》中佛陀明示: 「世尊所說者,以次第成道至涅槃界。非獨戒清淨得至滅度;猶
如有遇上七重樓要當以次而至。」(T.2,p.735a11-14)。
34
可參見 Matara Sri Banarama(1983,1993)及溫宗堃譯(2006)《馬哈希的清淨智論》 。

9
(三)精進不放逸遠離諸惡魔
在本主題上,所引用的經文是《雜阿含經》1252 及 1286 經,《中阿含經》的
<獵師經>和<說經>35。概說如下:
1. 《雜阿含 1252 及 1286 經》內容概述
在《雜阿含 1252 經》中曾述說「(修行者)需常自警策、不放逸住、不捨精進
常攝其心、不放逸住,是故魔王波甸不得其便。若放逸住,則惡魔波旬伺得其便,
是故比丘,當如是學、精勤」36。由這段引文知禪修者必須自我覺察,才能遠離諸
惡魔的侵犯。
2. 《中阿含.獵師經》內容概述
《中阿含經》就有一部《獵師經》就是世尊以獵師喻為魔王,獵師所使用的
餌比喻人的五欲,而鹿則比喻為沙門,是對諸比丘們開示的。在譬喻的第一群鹿
因不留心吃了獵人所設計的誘餌,因而誤入陷阱,故被獵人所抓住。此譬喻沙門
或婆羅們,因受不了五欲之誘惑,因而墮落。筆者以為這種情形是未修戒清淨,
面對境界時,起貪、瞋、痴、疑、慢、及邪見等煩惱,而未具覺察力之故。而第
二群鹿,已明白第一群鹿之過失,所以它們避開誘餌和亨受,到森林中去住,後
來因在糧草短缺等種種逼迫下,而又吃下誘餌被逮捕。此喻沙門婆羅門們在阿蘭
若處修行,而得心解脫,但因無法克服身苦,而退失心解脫之成就。這種情形我
認為是缺乏「覺照」力,因為明知故犯,也就是「心清淨」不足之故。而第三群
鹿遠離獵人所設的誘餌.但是獵人把設置陷阱的範圍擴大,所以鹿群也被捉到了,
這個譬喻指出這群沙門婆羅門依禪定而生種種見,例如世界是永恆的嗎?有邊
嗎?身心是同一嗎?如來命終後還存在嗎?所以仍有種種的邪見,這種情形,我
以為是覺照力還是不夠,沒有如理思惟,是「見清淨」和「度疑清淨」不足的緣
故。而第四群鹿決定到一個獵人或其助手無法到達的地方去,所以獵人找不到他
們,因而終究不被獵人所俘虜,此喻這些沙門婆羅門修九次第定,而脫離魔王之

35
參見《雜阿含經》T.2,p.344b10-23,及 p.354b14-29;
《中阿含經》T.1,pp.718b23-720a27;
《佛光大
藏經.中阿含四》頁 1597-1605;巴利《中部》M.25,I.151-160;Bhikkhu Banamoil and Bhikkhu
Bodhi(1995),pp.240-252;元亨寺《南傳大藏經》第 9 冊,頁 213-223;江鍊百《原始中部經典》
pp.187-197;及《佛光大藏經.阿含藏》pp.1586-1595。
36
《雜阿含經》T.2,p.344b10~23。另外在《雜阿含 1286 經》亦有類似的經文敘說一位天人說偈問
佛陀: 「若人行放逸,愚癡離惡慧、禪思不放逸、疾得盡諸漏」 ,而佛陀回答言: 「……智慧修禪
思、愛欲永潛伏……不著名色者,遠離於積聚,……能斷眾雜想,起絕生死流,超度諸流已,
是名為比丘」(T.2,p.354b14-29)。

10
干擾37。在這個階段、筆者以為他們已經開始進入「覺悟」,如修習七清淨中的後
面三個知見清淨。
3. 《中阿含.說經》內容概述
在本經中佛陀就敘說四禪八定中,皆有退墮、久住、昇進及漏盡義,修者當
知。例如在初禪時有欲樂相應想就會退墮、而能令心一境性,此定必定久住;唯
行第二禪相應念想昇進具,不久昇進為第二禪。而唯行滅息相應念想無欲具,不
久當得漏盡。同樣在其他各種定中亦依此類似的原則修持38。所以說修持九次第定
必須要精進不放逸。
(四)聖者如何在九次第定中觀照
有關聖者如何在九次第中觀照,佛陀所教導的禪法中的代表性經文有《隨生
起觀經》、《意行經》和《行禪經》39。概述如下:
1《隨生起觀經》內容概述
本經的說法者是世尊,聞法者是諸比丘,本經敘述舍利弗尊者在禪定過程中
之觀照方法,他能在禪定中觀照每一法的生滅,例如離欲及惡不善法。進入有尋
有伺,離生喜樂的初禪,對於所生起的每一法都能分辨及確認。如尋(vitakka,applied
thought)、伺(vicara,sustained thought)、喜(piti,the repture)、樂(skuha,the pleasure)、心統
一 (cittekaggata,unification of mind) 、 觸 (phassa,the contact) 、 受 (vedana,feeling) 、 想
(sabba,perception) 、 意 志 (cetana,volition) 、 心 (citta,mind) 、 熱 忱 (chando,seal) 、 決 心
(adhimokkha,decision)、精力(viriya,energy)、念(sati,mindfulness)、捨(upekha,eguanimity)、
及專注(manasikara,attention)。

37
相關經證,參見漢譯,元亨寺《南傳大藏經》第 9 冊,頁 212-213。如云: 「諸比丘!於是第一
鹿群侵入於獵師所撒的飼餌中,迷著於貪食,侵入其處,迷著於貪食之彼等而至陶醉,陶醉即陷
於放逸,陷於放逸即於獵師之此飼餌中,便成為[獵師和獵師眷屬]之所思所作者。諸比丘!如
是實彼等第一鹿群不得脫離獵師之如意力。……諸比丘!為闡明是意義,予說此譬喻。於此,其
意義者如次:即飼餌者,諸比丘!是謂五種欲分也。諸比丘!獵師者,是謂惡魔也。獵師之眷屬
者,是謂魔之眷屬也。鹿群者,是謂沙門,婆羅門也。諸比丘!於是第一沙門、婆羅門入魔所撒
的飼餌,即…此世間之食中,迷著於貪食,入於其處,迷著於貪食之彼等而至於陶醉,陶醉即陷
於放逸,陷於放逸,於魔之此飼餌,即於此世間之食中,成為[魔]之所思而被擒者也。諸比丘!
如是實彼等第一沙門、婆羅門不得脫離魔之如意力。諸比丘!恰如彼等第一鹿群,如是予說此等
第一沙門、婆羅門。……諸比丘!再之,比丘出離一切非想非非想處,成就想受滅住,而依彼之
智見, [知]漏滅盡。諸比丘!此比丘謂…『令魔作盲,以根絕魔之眼,不至為惡魔所見,遠離
世間一切纏縛者。』 。
38
參見《中阿含經》T.1,pp.716b13-718b16;《佛光大藏經、阿含藏三》頁 1586~1595。
39
巴利文《中部》M.111,III25-29;Bhikkhu Banamoil and Bhikkhu Bodhi,One by One As They
Occurred,p.899-902;巴利文《中部》M.120,III99-103; Bhikkhu Banamoil and Bhikkhu Bodhi,
Reappearance by Aspiration,pp.959-962;《中阿含.168 經》T.1,pp.700b24-701b21;《中阿含.176
經》T.1,pp.713c21-716b12;《佛光大藏經.中阿含經三》pp.1503-1508 及 pp.1575-1586。

11
舍 利 弗 知 道 這 些 法 生 起 (uppajjanti,arose) 停 留 (upatthahanti,present) 及 消 失
(gacchanti,disappeared)。他也知道「這法已沒有了(not having been),生起(come into
being);生起了(having been)及消失(vanish),他對所見到的法的處理態度是不迎
(anupaya,unattracted) 不 拒 (anapaya,anrepelled) 不 依 賴 (anjssita,independent) , 不 繫
(apatibaddha,detached) 釋 放 (vippamutta,free) 分 離 (visamyutta,dissociated) 心 無 障 礙
(vimariyadikatena cetasa,with a mind rid of barriers)。
舍利弗尊者還知道有更高的成就,必須追求超越,同理等其次九次第定亦如
是觀見及超越,因而他在戒、定、慧是已經達到清淨完美的狀態。40
2《意行經》內容概述
本經的說法者是佛陀,聞法者為諸比丘。本經敘說世尊告諸比丘:於此世修
四禪八定者,由於嚮往其處之故,命終得生其處,在修定中所受的喜樂與生天後
所受的情況無異,並謂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身觸成就遊,慧見諸漏
盡 斷 智 , 於 諸 定 中 最 為 第 一 , 其 中 所 謂 意 行 生 (sankharuppatti,Reappearance by
Aspiration)為一複合詞,其中意行(sankhara)是一種心念上的作為,特指對於所要修
持的禪定具有熱愛,而生(uppatti)亦是往生至所相應的天界。41

40
相關經證,參見 Bhikkhu Banamoli and Bhikkhu Bodhi(2001)pp.899-902。
3.”Here,bhikkhus,quite secluded from sensual pleasures,secluded from unwholesome states,Sariputta
entered upon and abided in the first jhana,which is accompanied by applied and sustained thought,
with rapture and pleasure born of seclusion.
4.”And the states in the first jhana-the applied thought, the sustained thought the rapture, the pleasure,
and the unification of mind;the contact,fe11ing ,perception, volition, and mind;the zeal, decision,
engrgy, mindfulness, equanimity, and attention-these states were defined by him one by one as
they occurred, known to him those states arose, known they were present, known they disappeared,
He understood thus:So indeed, these stanes, not having been, come into being;having been, they
vanish, Regarding those states, he abided unattracted, unrepelled, independent, detached, free,
dissociated, with a mind rid of barriers, He understood:There is an escape beyond, and with the
culitivation of that 【attainment】,he confirmed that there is … …
19.”Again, bhikkhus, by completely surmounting the base of neither-perception-nor-nonperception,
Sariputta entered upon and abided in the cessation of perception and feeling. And his taints were
destroyed by his seeing with wisdom.
20.”He emerged mindful from that attainment.Having done so, he recalled the states that had passed,
ceased, and changed, thus:So indeed, these states, not having been,come into being;having been, they
vanish,Regarding those states, he abided unattracted, unrepelled, independent, detached, free,
dissociated, with a mind rid of barriers. He understood: There is no escape beyond and with the
culitvation of that [attainment],he confirmed that there is not.
21.”Bhikkhus, rightly speaking, were it to be said of anyone:He has attained masstery and perfection in
noble virtue, [29]attained mastery and perfection in noble concentration, attained mastery and
perfection in noble wisdom, attained mastery and perfection in noble deliverance, it is of Sariputta
indeed that rightly speaking this should be said .
41
相關經證如《中阿含.168 意行經》云: 「諸梵身天者,生彼、住彼,受離生喜樂,及比丘住此,
入初禪、受離生喜樂此二離生喜樂,無有差別,二俱等等。所以者何?先此行定,然後生彼;
彼、此定如是修、如是習、如是廣布,生梵身天中,如是意行生。……「復次,比丘度一切非

12
3《行禪經》內容概述
本經的說者是佛陀,聞法者為諸比丘,本經是敘說有四種行禪者就是:(一)
熾盛而謂衰退;(二) 衰退而謂熾盛;(三) 衰退而知衰退;及(四)熾盛則知熾盛。第
一種情形是雖已經成就遊(upa sampajja viharati 具足住)初禪,但不知由初禪趣入二
禪是勝息寂,即殊勝的安息寂止原有念頭,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因而退轉,而
失去定力的情況;第二種是思厭相應相入初禪而不思餘小想入二禪,因而不覺其
心思而失定,而第三種情況是已成就初禪後,唯行欲樂相應念想,則於如不退意
不失定,故知衰退如真;而最後一種則是修習正思、快樂息寂、覺彼心而不失定42。
由本經可以知道行禪者在九次第修行中必須要「行禪者熾盛而知熾盛如真」
,才能
趣向高階的定境是殊勝的安息寂止。
(五)滅盡定、無想定、不動心解脫、及涅槃等相關的詮釋
在《中部》經典中有關此議題的詮釋,有《43 有明大經》43及《44 有明小經》。
44
這兩部經都是弟子間對法義上的相互問答。有明(vedalla)的語義是為反復問答以解
說經典中不明之處。以期達到明智。第一部經的說法者是舍利弗(Sariputta),聞法
者是大拘羅(Maha-Kotthilt)。而第二部經的說法者是法授( 或譯為法樂) 比丘尼
(Bhikkhuni Dhammadinna)而聞法者是居士毘舍依(Visakha)。另外 Paul J,Griffiths 亦有
專書探討。而且 R.M.L.Gethin 並對其論述有一些評述45。由於本論文只就經典進行
討論,故對學者的論述不作檢討。以下扼要摘錄<有明大經>及<有明小經>對

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身觸、成就遊、慧見諸漏、盡斷智。彼諸定中,此定說是第一、最大、
最上、最勝、最妙。……得此定、依此定、住此定已,不復受生老病死苦,是說苦邊。」
(T.1,pp.700c1~701B19),其他譯本亦可參見 Bhikkhu Banamoil and Bhikkhu
Bodhi,(1995),pp.959-962; 《佛光大藏經.中阿含經三》pp.1504-1509;巴利文《中部》M.120,III99-103.
42
相關經證,如《中阿含 176 行禪經》 ,云: 「世尊告諸比丘:世間真實有四種行禪者。云何為四?
或有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 … 彼行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所有處趣非有
想非無想處,是勝息寂,彼知如真已,便覺彼心而不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而知熾盛如真」 。或
參考《佛大藏經.中阿含三.行禪經》pp.1575-1585。
43
巴利《中部》M.43,I292-298,Bhikkhu Banamoli and Bhikkhu Bodi(1995).pp.387-395,元亨寺《南
傳大藏經》第十冊,<中部經典二>pp.10-18;.江鍊百譯(2009),pp.342-349; 《佛光大藏經:阿
含藏.中阿含經四》,p.1965-1978; 《雜阿含.251 經》T.2,p.60b22-c13; 《雜阿含.344 經》p.94b2-95b9;
《中阿含經》T.1,p790b8-792b29。
44
巴利《中部》M.44 I.299-305;Bhikkhu Banamoli and Bhikkhu Bodi(1995).pp.396-405;江鍊百譯
(2009),p.349-356;《佛光大藏經:阿含藏.中阿含經四》pp.1951-1964;元亨寺《南傳大藏經》
第十冊<中部經典二>pp.19-26; 《中阿含經》T.1,pp.788a14-790b7。
45
Pal J.Griffiths,1986, On Being Mindless: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La Salle:
Open Court 以及 R.M.L.Gethin,1991,”Review of Being Mindless: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nd
Body Problem. by Paul J.Griffiths,”History of Religions 31/1(1991)81-84。

13
滅盡定46、無想定47及不動心解脫及涅槃等相關義理的詮釋如下:
1.為何「出入息」是身行,「尋」
、「伺」是口行,而「想」及「受」是心行呢?
答:由於「出入息」是繫縛於身,故說出入息為身行,而先有尋、伺再發語,故
尋、伺是口行,另外,想與受是繫縛於心,所以想及受是心行48。
2.死亡(命終)與入滅受想定有何差別?
答:死亡與入滅受想定雖然身行、口行及心行都滅,但後者壽命不盡,煖亦不息,
諸根不敗壞,這是兩者的差別。49
3.入滅盡定與入無想定有何差別?
答:(1)前者是「想」及「知」已經滅,而後者的「想」和「知」還是不滅。(2)
滅盡定起時不會有「我」從滅盡定起的念頭,但因此身與之處緣命根,所以
是從定起。然而,無想定起時,則有「我」是「有」或是「無」的想法。(3)
已入滅盡定時不會有「我」已入滅盡定的想法,但以如是的修習心,故有如
是的趣向。(4)已經出定後,其心的快樂是以遠離諸煩惱為導向50。這是兩者
的差別所在。
4.如何入滅受想定呢?
答:禪修者沒有「我」將入(正入、或已入)滅受想定的念想,是依修習而自然進
入的。入此定時是先滅口行、次身行,最後是心行。出定時是先心行,次身
行,最後是口行。出定時,有空、無相及無願三種觸。已出定後,心傾向遠
離、趣向遠離、及順於遠離51。
5.何謂不動心解脫?
答:不動心解脫就是貪空、瞋空、及癡空、與無所有(無相及空)心解脫相比,不
動心解脫稱為最上。52
6.何謂涅槃?
答:解脫者以涅槃為對,而梵行是以涅槃為深入,彼岸及究竟。53

46
滅盡定又稱想受滅定(Sabba vedayitaniro dha-samapatti)是無所有處之禪修者所入的定。
47
無想定(asabba-samapatti)是執著生無想天為真解脫修厭壞想以滅心,心所法的定,此為外道修的
一種禪定。
48
相關經證,請參見《南傳大藏經》第十冊<中部經典二>頁 22。
49
同上註,頁 15。
50
相關經證參見《佛光大藏經.中阿含經》,頁 1958~1959。
51
相關經證參見《南傳大藏經》第十冊<中部經典二>,p.22-23。
52
同上註,頁 15-18。
53
同上註,頁 25。

14
四、綜合討論
經過以上所引相關經典的論述,本章節將就(一)、佛陀拜師求道,雖已證得無
色界的定境,但仍未解脫的原因何在?(二)、九次第定是否等同證悟涅槃? (三)
如何研讀經典?及(四)佛教與外道所修的禪定差異何在?等四個面向進行綜合性
的研討,概述如下:
(一)佛陀拜師求道,雖、已證得無色界的定境,但仍未解脫,其理由何在?
有關佛陀在未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前,曾有六年苦行,並分別向阿羅羅伽羅
摩(Alara Kalama 或譯為阿羅羅卡拉瑪)學習並證得無所有處定,以及向鬱陀羅羅摩
子(Uddaka Ramaputta 或譯為烏達哥羅摩布特)學習,也很快的證得非想非非想處
定 , 然 而 佛 陀 認 為 這 些 法 並 不 能 導 向 厭 離 (nibbida,disenchantment) 、 離 欲
(virago,dispassion)、滅(nirodha,cessation)、平息(upasama,peace)、神通(abhibba,direct
knowledge)、覺悟(sambodha,enlightenment)、和涅槃(nibbana,extinction)。所以並未
得解脫54。而國內已有學者討論這方面相關的議題55。歸納學者們的意見,其理由
是外道的教法中,(1)缺乏無漏慧的開顯:未能以超脫三界為目標;(2)未能究竟捨
離「我」。例如 Alara kalama (或 Uddakaka Ramaputta)說:「我擁有無所有(或非想
非非想)處定的境界」,這是沉迷在「我、我所」的妄想中;及(3)滿足於現狀:例
如他們都滿足於自已所達到的禪定境界,並希望悉達多能留在於教團中的教師地
位、共護徒眾、共揚其教法,而且都是樂在該定中。所以佛陀在《增一阿含經》
中指出:
「比丘應修習止,可得戒律成就。再觀苦、集、滅、道四聖諦,如次生三
明,得漏盡解脫。過去的諸佛都是如此修行的」。56
(二)九次第定是否等同證悟涅槃?
想受滅定的巴利文是 sabbavedana nirodha 是 sabba (想)、vedana (受)、和
nirodha(寂止)的複合詞。進入此定中,想與受是最究竟的滅盡境界。
在《長部.布咤婆樓經第九》云:
『處此想之極致時,彼作念言:
「思慮之事,

54
參見《中部》 ,M.26,I.160-175,M.26,I.237-259;Bhikkhu Banamoli and Bhikkhu
Bodhi(1995).pp.253-268 及 pp.332-343;江鍊百譯(2009)pp.197-213 及 pp.280-297;元亨寺《南傳
大藏經》第 9 冊<中部經典一>pp.224-242 及 pp.319-339.《中阿含》T.1,pp.775c5-778c8; 《佛光
大藏經》<中阿含四>pp.1887-1901;巴利《長部》D.14,II.1-54;T.W. Rhys Davis(1977)Vol.1,1-55;
《本事經》T.17,p.679; 《佛本行集經》T.3,pp.754c-770a; 《過去、現在因果經》T.3,pp.638a-639a,;
元亨寺《南傳大藏經》第 6 冊《長部經典》,<大本經。>pp.272-325。
55
羅耀明(2002)pp.252-260;釋洞恆(2000)pp.17-25;釋見諦牟志京譯(2006),pp.33-45;及蔡奇林
(2009)pp.23-41。
56
《增一阿含經》T.2,p.600b1-b15。

15
於我為惡,不思慮事、於我為善,設我仍有思慮意欲,我之此想,難得消滅,而
餘粗想,將復再生。我今寧可不為思慮,不起意欲。」彼使不為慮,不起意欲,
不為思慮,不起意欲已,其想即滅,餘想不生而彼達於想滅。布咤婆樓,如是次
第以達增上想滅知定』57。此引文的意思是指思想本身會帶來苦,故對我而言是不
好的,若沒有太多的思想,則對我是好的。若我仍有思慮和意欲,則雖此想已滅,
但仍有其他粗糙的思想生起,所以我寧願不起思慮及意欲,因此就沒有想了。其
他的想也不會再生起了,所以就可達到想(受)的完全寂止,也就是完全沒有「我」
的感覺,布咤婆樓阿!可以用這種方法逐漸的達到讓心進入想受滅定。
「有」(bhava)是十二因緣中的第十支,為造成「生」(第十一支)的因。換言之,
在此世的「有」將引起來世的「出生」
。若「有」滅盡,則不復生死輪迴,此即涅
槃。因此「有」的滅盡就是涅槃。如此,我生起某一想,而另一想則滅去。譬如
柴火在燃燒時,某一火焰生起,而另一火焰則滅去;那時,就有「有的滅盡即涅
槃的想法」58。由以上的引文知涅槃的意思就是「有」的滅去。也就是貪、瞋、癡
完全的滅盡。
在本文所列舉的經文中,雖然都有提到色界四禪及無色界四定及想受滅定,
但並未發現有敘說想受滅定可得到解脫及涅槃的。
而佛陀主張從初禪到滅盡定是次第入定,從初禪到想受滅定是口行(語言、尋
伺)、身行(呼吸)、及意行(受、想)諸行漸次止息,如《雜阿含經》言:「諸受漸次
寂滅」59。是說諸受由粗至細漸次止息。而有關諸想漸次止息者,如《長阿含.布
咤婆經》所云:「此是聖賢法中次第滅想定」60是由初禪進昇至滅盡定都是由粗到
細的想漸次止息的過程。
出定也是按照由高階定向低階定的次第。如《長阿含經》云:
「由想受滅定起
入有想無想定,從有想無想定起入……從二禪起入第一禪……從三禪起入第四
禪,從第四禪起般涅槃」61。由這段引文知佛陀雖曾達到想受滅定,但是他是在四
禪進入涅槃的,並不是在想受滅定下般涅槃的。
出定要按照次第一一出 定。若是從初禪逐次進到第四禪,想要從第四禪出定

57
江鍊百譯《長部經典》頁 131。亦可參見《長阿含經》T.1,p.110b27-c4。
58
《增支部》AN10:7(V8-10)。
59
詳見《雜阿含經》T.2,p.121b16。
60
詳見《長阿含經》T.1,p.110c5。
61
詳見《長阿含經》T.1,p.26b21-c8。

16
也是要先退回到第三禪,再第二禪,然後回到初禪,才能出定的,
佛陀曾在《中阿含.行禪經》中提示禪定次第進昇的要領有四點,即:
1.切莫因急躁的想躍進較高階禪定,而倉促地捨離禪支,否則反而會導致禪定衰退。
2.應該反觀思量來時路,踏穩腳步才能很平穩地進入較高層次的禪定境界。
3.要熟知各禪定的前後關係,而從高階向低階漸漸出定,才不會失去「定」。
4.熟知禪定昇進的路標及方法要領,才能逐步地向更高層次的禪定昇進。62
佛陀也曾在《說經》中提醒行者進入禪定時,需明白心的處境,善加分別,
共有四項即:
1.若只想著禪定中相應的快樂,則不得久住於該禪定。
2.若能懂得禪定要領方法並且專心一意,必能久住於該定中。
3.已經掌握目前的禪定功夫,一心一意只想學習更進階的禪定,必能昇進。
4.不戀棧、喜貪及受制於禪定,則不久當可達到漏盡的境界。63
因此可以歸納想受滅定並非等同證悟涅槃,行者當以無欲心及無執著的心作
為修行的心態,日久必能達到漏盡解脫,而得涅槃的。
(三)如何研讀經典?
研讀經典不能離開經文本義,而讀者掌握經文的要義,對經典進行詮釋也是
必要的,另外實踐佛法才能深化對經典的理解,更是讀經的目的所在,所以說研
讀經典必須具備理解經典的本義,掌握文本,並參照祖師大德及專家學者的註疏
以及實修者自身的親身體驗。此三項是一脈相通,也是互相增上的。在本文撰寫
過程中所獲得的一些經驗,概述如下:
1.廣略有異:對照南北傳《中部》與《中阿含經》的同本異譯,可以發現就整
體內容而言,大體上是一致的。但可能部份會有差異,例如以《中阿含.獵
師經》云:「第三沙門梵志亦作是念。……不放逸已,便不隨魔王魔眷屬,
然受持二見,有見及無見……」64,然而在巴利本《中部》巴利文共列舉十
種見65。漢譯本將這十種見歸納為二見,其差異是廣說與略說不同而已。

62
《中阿含經》T.1,p.713c21-716b11。
63
《中阿含經》T.1,p.716b。
64
《中阿含經》T.1,p.719b14-23。
65
參見巴利《中部》M.25,I157,英譯本 pp.249-250。江鍊百 p.194 元亨寺譯本 p.220。所列舉的十見
是(一)世界為常住。(二)世界非為常住。(三)此世界有限。(四)此世界無限。(五)生命即身體(身
心一否)。(六)生命異於身體(身心非一如)。(七)如來死後仍存在。(八)如來死後即不存在。(九)
如來死後既存在又不存在。(十)如來死後既存在又不存在。

17
2.語義上必須加以釐清的:如《中阿含.加樓烏陀夷經》云:「猶如有蠅為涕
唾所縛,彼在其中或苦或死」66。對照巴利《中部》M.66,I.449 為:yena sa latukika
sakunika putilataya bandhanena baddiha tatth'eva vadhaj va bandhaj va
maranaj va agameti.;《佛光中阿含藏》p.1719 註 5 譯為「彼鶉、小烏如果
以腐朽之蔓草、縛物所縛的話,那麼唯有招來殺害、束縛或死亡。」而元亨
譯本,頁 217,則譯為:
「恰如小鶉以腐蔓縛之,其或殺或縛或待斃」
,另外
菩提比丘英譯本譯為:「a quali were tethered by a rotting creeper and would
。上列四種譯本中,倒底那一個譯述
there by expect injury, captivity or death」
較接近原文呢?
3.古漢字難懂,必須借助巴利或英譯:如《中阿含.210 經》云:「涅槃者,
無對也,涅槃者以無羂過羂、羂滅訖」67 。對照巴利《中部》M.44,I.304 為:
Nibbanogadhaj hi avuso Visakha brahmacariyaj nibbanaparayanaj
nibbanapariyosanaj 。《佛光中阿含藏》,p.1965,註 2,譯為:「朋友毘舍佉!
梵行是以涅槃為堅固地,涅槃為依估,涅槃為究極」。菩提比丘,英譯本,
頁 403,譯為 For the holy life, friend visakha, is grounded upon Nibbana,
Culminates in Nibbana, ends in Nibbana ;元亨譯本,頁 25,譯為:「居士毘
舍佉!梵行以涅槃為深入,以涅槃為彼岸,以涅槃為究竟」江鍊百譯本頁
355 云:「居士毘舍佉!實梵行者,泯沒於涅槃,以涅槃為所期,以涅槃為
究竟」。比較諸異譯與原文,那一個較容易理解呢?
以上所列舉的實例僅是範例而已。所以研讀經典掌握經文的要義,絕對離不
開原典,諸譯本或註疏只能當作助讀的工具而已。
(四)佛教與外道所修的禪定差異何在?
佛陀在《加樓烏陀夷經》中鼓勵弟子要逐次超越更高層次的禪定直到想受滅
定,不論任何粗細的煩惱都要捨掉。而《心材喻小經》更指出修習梵行的方法就
是證入九等定的任何一種禪定都要具有正知、正見、知見、清淨,然後能達到無
所著的境界,也就是不動心解脫。禪定雖不是成就解脫的主因,但它確實是成就
解脫境界的助緣。然而六師外道在修持上,若稍有一些成就,將會把他的特異功
能向他人炫耀,建立種種論見,到處宣揚,與人論辯。他們忘失了出家修習梵行

66
《中阿含經》T.1,p.741c2-3。
67
《中阿含經》T.1,p.790a16-18。

18
的目標。這是兩者在禪定的修習上的差異所在。68
五、結論
本文把佛陀所教導的九次第定禪法分類為:(1)、逐次超越修定,直至證入想
受滅定;(2)、想受滅定是導向涅槃的助緣;(3)精進不放逸,遠離諸惡魔;(4)聖者
在九次第定中的觀照方法;及(5)滅盡定、無想定、不種心解脫、及涅槃等名相的
詮釋。而在這些引述的經文中並沒有發現佛陀有說過證入想受滅定就是等於達到
涅槃。然而佛陀是鼓勵弟子們為達成解脫涅槃的目的,必須從初禪逐次超越直到
證入想受滅定。在想受滅定的境界下,是對於「行」 (sankhara)無所執取。而證入
涅槃是在第四禪不動心解脫,其「捨受」是屬於「受」(vedana )。外道執取禪定境
界為我、為涅槃。而佛陀主張不執取五藴為我。有關外道和佛教對涅槃看法的比
較,因涉及的層面較廣, 有待進一步探討。值得一提的是研讀典應以原典為主,諸
譯本和註疏為輔;禪修是一套能解脫眾生處於痛苦的最有效方法,但是在修學上
除了解義理以外,還必須靠實修,才能體證涅槃解脫之樂。所以藉由本文所提供
佛陀所開示自初禪到想受滅定的修持程序,逐一付諸實踐,當有實修經驗後,很
自然地就能證悟。這如同一棟摩天樓能建造完成,必須要有建築師的規劃設計,
再加上工程師和技術工人按圖施工。我們也必須照佛陀正知正見的教法修學,當
完全去除貪、瞋、痴後,很自然的就可得到解脫了。

68
參見江鍊百譯(2009)頁 243-245。另外巴利《長部.梵網經》D1,I.01-45;菩提比丘(1995)英譯本
pp.1-90;元亨寺漢譯《長部經典一》 pp. 1-53, 《佛說梵網六十二見經》T.1,pp.264a23-270c23.
《長阿含.梵動經》T.1,p.88b13-94a14;T.W.Rhys Davids(1977)英譯本 pp.1-55;以及巴利本《中
部.五三經》M.102,II.228-238;菩提比丘英譯本 pp.839-846;元亨寺,漢譯《中部經典三》頁
243-251。佛陀在這兩部經典都論述外道把禪定中的妙樂當作我已證得涅槃境界。而佛陀主張不
應執取禪定中的種種妙樂。兩者的差別是「我」與「捨」的認定。這方面的論述詳見釋洞恆(2010)
頁 203-222 及頁 314-315 有其獨到的見解。

19
參考文獻
1.佛教經論:
D=《長尼柯耶》Digha Nikaiya.Davids, T.W.Rhys and Carpenter, J.E.(eds.)(reprinted
1947-60).3Vols.,PTS.
M=《中尼柯耶》Majjhima Nikaya.Trenckner and Chalmers
(eds.)(reprinted1948-51).3Vols.ed.,PTS.
S=《相應尼柯耶》Samyutta Nikaya.Feer(ed.)(reprinted 1960).6Vols,.PTS.
A=《增支尼柯耶》Anguttara Nikaya. Morris, R. and Hardy,
E.(ed.)(1885-1900).5Vols,.PTS.
Vism=Visuddhimagga《清淨道論》.H.C.Warren, revised
D.Kosambi(ed.)(1950).Harvad.(英文翻譯:Banamoli, Bhikkhu (1956),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Colombo.)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冊 1。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大正藏》冊 1。
吳、支謙譯,《佛說梵網六十二見經》,《大正藏》冊 1。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冊 2。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一阿含經》,《大正藏》冊 2。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過去現在因果經》,《大正藏》冊 3。
隋、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大正藏》冊 3。
唐、玄奘譯《本事經》,《大正藏》冊 17。
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冊 30。
通妙譯《漢譯南傳大藏經.長部經典一》第 6 冊,高雄:元亨寺。
通妙譯《漢譯南傳大藏經.中部經典一至三》第 9 冊至 11 冊,高雄:元亨寺。
雲庵譯《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四》冊 16,高雄:元亨寺。
雲庵譯《漢譯南傳大藏經.增支部一至六》冊 19-24。高雄:元亨寺。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佛光大藏經.阿含藏.中阿含經一至四》
,高雄:佛光出
版社。
2.中文書目
(一)專書與學位論文
干潟龍祥日譯, 江鍊百漢譯(2009),《原始中部經典》,台北:慈善精舍。

20
向智尊者(Nyanaponika Thera,1976 德文原著;1994。菩提比丘英譯),香光書鄉編
譯組譯(2011)《法見》,嘉義:香光書鄉。
江鍊百據日譯本重譯(2010),《長部經典》,台北:慈善精舍。
林維明(2012),
《「見清淨」之探討-以《清淨道論》為主》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宗
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性空法師講述、釋見愷、釋自範等文字整理(2005),《阿毘達摩的理論與實踐:清
淨道修習次第》,嘉義:香光書鄉。
馬哈希尊者著,溫宗堃譯,(2006)《馬哈希的清淨智論》,台北:大千出版社。
髻智比丘(Bhikkhu Banamoli)著,釋見諦、牟志京譯(2006、2009)《親近釋迦牟尼
佛-從巴利藏經看佛陀的一生》,台北:橡樹文化。
釋洞恆(2010),
《圖解佛教禪定與解脫:決定佛陀證悟的關鍵》
,台北:大千出版社。
羅耀明(2002),《《阿含經》之禪定-以佛陀成道的禪定為脈絡》,台北:華梵大學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二)研討會論文
劉震(2012), <”菩薩苦行”文獻與苦行觀念在佛教史中的演變>,
《第二屆梵學與佛
學研討會:經典、語言、哲學與文學》,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三)期刊論文及載於專書中的文章
越建東譯(2012), <V.早期佛教的修行道次第>,蔡奇林等編譯,
《從修行到解脫
-巴利佛典選集》,新北市:南山佛教文化。
關則富譯(2012),<VII,早期佛教的止觀>,同上書。
蔡奇林(2008)。<第四禪「捨念清淨」一語的重新解讀>《台大佛學研究》。台
北:台灣大學。pp.1-60。
蔡奇林譯(2009),<暗夜光明-巴利經典選讀>,《香光莊嚴》98,頁 1-169。
蔡耀明(2002),<《阿含經》的禪修在解脫道的多重功能>,
《正觀》
,20,頁 83-140。
蔡耀明(2012),<八解脫之解脫學理的探究>(尚未發表)。
三、英文書目
Bhikkhu Banamoli and Bhikkhu Bodhi (trans)(1995,2001),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s of Buddha, Boston:Wisdom Publication.
Gethin R.M.L.(1991),Review of On Being Mindless: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History of Religions 31(1), 81-84.

21
Griffiths, Paul J.(1986), On Being Mindless :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nd-Body
Problen,Illinois:Open Court Publishing Co.
Matara Sri Nanarama(1983, 1993), The Seven Stages of Purification:The Insight
Knowledges, Kandy, Sri Lanlea: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Nyanaponira(Ed.1946,1970).Buddhist Dictionary,Singpore:Singpore Buddhist
Meditation Center.
T.W.Rhys Davids(1977),Dialgues of the Buddha-Digha Nikaya, Vol.1.p.1-55.
U Htin Fatt (trans), (2008), Majjhima Nikaya Medium Length Discoureses of Buddha,
Yangon :The Editorial Committee Department for the Prometion and Propagation
of the Sasana.

2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