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6

中國生產力中心

第二十四屆經營管理顧問師育成班
【第三階段學程-個人論文撰寫】

論文主題:
開放式創新之文獻回顧與未來研究
展望

撰寫人:劉基欽
撰寫期間:97 年 09 月 20 日至 97 年 12 月 12 日
﹝論文提報日期:97 年 12 月 12﹞

1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創新 ..................................................................................................................... 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7 
第二節.  文獻蒐集選定的方法 ......................................................................................... 8 
第四章.  結果分析 ................................................................................................................ 12 
第一節.  研究趨勢分析 ................................................................................................... 12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1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2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23 
第二節.  研究貢獻 ........................................................................................................... 2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23 
第四節.  後續研究方向建議 ........................................................................................... 24 
參考文獻 ................................................................................................................................. 26 
中文部份 ............................................................................................................................. 26 
英文部份 ............................................................................................................................. 27 
附錄 ......................................................................................................................................... 33 

1
表目錄
表  三‐1 國外期刊、書籍著作蒐集策略表 ......................................................................... 8 
表  三‐2 國內碩博士論文、書籍著作蒐集策略表 ............................................................. 9 
表  三‐3 初選定期刊結果表 ............................................................................................... 10 
表  三‐4  選定樣本結果表 .................................................................................................. 11 
表  四‐1 開放式創新研究著作篇數統計表 ....................................................................... 12 
表  四‐2  投稿期刊分佈表 .................................................................................................. 12 
表  四‐3  作者統計表 .......................................................................................................... 13 
表  四‐4 經營模式架構 ....................................................................................................... 14 
表  四‐5  開放式創新主題期刊匯整表 .............................................................................. 22 

 
圖目錄
圖  一‐1 研究流程圖 ............................................................................................................. 4 
圖  二‐1 創新觀點分類 ......................................................................................................... 6 

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 創新對企業的重要性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曾說過「企業不創新即
滅亡(Innovate or Die)」
,這句話點出了創新對企業的重要性。倘若
企業能夠擁有創新的能力,那麼企業在經營上就會佔有許多優
勢,舉例如下:
1、 順應市場發展,提升企業競爭力
市場的發展,決定了圍繞在市場周圍的有形物品,企
業的發展必須要貼近市場的發展趨勢,只有這樣才可以在
市場發展過程中保持市場競爭力。而企業在參與市場活動
的過程中,才能適應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或者行銷通路
滯銷等種種問題,並馬上做出積極的反應。
2、 有效維持企業獲利空間
企業之所以會選擇打破原有模式實施創新行為,目的
就是為了有效適應市場發展的趨勢,而維持企業持續的發
展。也就是說,企業創新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持企業市場
經營活動的持續盈利!
貳、 創新逐漸走向”開放” 

從上所述,創新對企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近幾年來
許多學者不斷的鑽研此領域,希冀能為企業帶來經營的活水,其
中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 H. Chesbrough,所提出的概念較
為廣義皆也能解釋市場行為,他在歸納大型企業多年研發管理實
務演進與策略後,於 2003 年提出”開放式創新”的觀念,其研究
指出,企業因為以下幾點原因,而逐漸走向”開放式創新”:
1. 顧客將由單純消費者的角色轉變為合作生產者,透過網路
技術可較為完整蒐集顧客的需求資訊而成為創新流程

1
的一環,因此在產品推出前既可進行改進
2. 知識擴散朝跨國界發展,且擴散速度隨著高等教育人口成
長而增加
3. 高素質勞力的流動率提高,擴大知識傳播範圍,藉由外部
專家取得新知識與新技術的機會增加
4. 創業投資提供研發成果商業化的支援,不再僅依賴企業內
部資源進行商業化發展
而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 於 2007 年
提出的調查報告,也相當程度地驗證了 H. Chesbrough 教授所提
出的觀念,其調查報告以”全球創新網絡”為題,全球超過 300 位
位於各產業高階主管為調查對象,發現在全球創新網絡上有以下
的趨勢:
1. 全球創新網絡模式的驅動力多且具多樣性
2. R&D 逐漸遠離家鄉 (R&D is increasingly being
offshored.)
3. 創新逐漸趨向”開放”
4. 分散在世界各地的 R&D 帶來了重大的管理挑戰

綜合上述,由於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已漸成趨勢,而
創新對企業又是如此的重要,故本研究便以”開放式創新”為主
題,並致力於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的文獻回顧,以了解”
開放式創新的現況,並進一步為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的
文獻分佈進行分析。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有以下幾點:
1. 分析研究開放式創新的趨勢
藉由學者對開放式創新的研究著作篇數,作期刊導向、時間
導向與研究者導向的分析。
2
2. 探討開放式創新的研究方法
依據學者探討開放式創新所採取的研究方法,以瞭解開放式
創新最常被應用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3. 探討開放式創新的研究進展
了解開放式創新近幾年所聚焦的研究主題有那些
整體而言,本研究主要在於回顧2003年至2008年間,國內碩
博士論文與國際著名期刊中關於開放式創新的著作,以探討開放
式創新的研究現況。

第三節. 研究架構 
壹、 研究綱要 

本研究論文綱要共分為五章,各章內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
本章主要是在說明研究的背景、動機、目的以及論文研究架
構與研究流程。
第二章文獻探討
本章旨探討不同學者對於創新的定義,以了解創新的歷史演
進,並帶出開放式創新的定義。
第三章研究方法
本章旨在說明文獻回顧法,並訂定蒐集期刊著作的策略,搜
尋開放式創新的關鍵字、期刊著作的選擇/排除方式,資料
時間的範圍以及資料蒐集來源。
第四章 結果分析
本章針對統計資料的結果作量化分析,說明開放式創新的研
究趨勢,另一方面,也透過文獻回顧之方式,了解開放式創
新的研究進展。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主要由第四章結果分析與研究發現來撰寫本研究結

3
論,並且描述所提供的貢獻,未來研究的建議,以及本研究
的限制等。
貳、 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首先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探討,確認研究目
的,進而訂定研究的主題,再依據文獻回顧後的結論,來確立本
研究的研究方法,接下來進行結果分析,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的研究流程如圖一-1 所示: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目的

研究主題確認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確認

結果分析

研究結論與建議
圖 一-1 研究流程圖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研究的是開放式創新,並以文獻回顧方式進行,
故文獻探討的部份,將先就創新相關文獻進行回顧,而開放式創
新之相關文獻回顧,將於第四章第二節討論。

第一節. 創新 

創新的觀念隨著時間的推進,各個學者有不同的詮釋。從 J.
Schumpeter (1934)提出創新的觀念開始,其認為創新是有效利用
資源,以新的生產方式來滿足市場的需要,是經濟成長的原動
力。而 P. Drucker (1985)則進一步賦予創新「產品化」的概念,而
Frankle(1990)認為,創新是修正或發明一項新的概念,可以符合
現在或未來潛在的需求,同時藉由改進與發展使原有的功能更能
達到商業化的目的。Betz(1993)認為,創造產品的新概念或新的
程式方法只能被視為「發明」。而有部分學者從將創新視為一個
過程(Amabile, 1988; Kanter, 1988),到進一步將創新概念演進為
「產品」或「過程」並重的雙元觀點。Higgins(1995)認為創新是
發明新事物的過程,對個人、團體、組織、產業或社會產生極大
的價值,透過策略活動可以改善企業的創新能力,而創新能力也
與企業創造競爭優勢密切相關。Clark 與 Guy(1988)則認為,創新
是指將知識轉換為實用產品之「過程」,且創新是創造知識及科
技知識擴散的主要來源,也是提昇國家或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
段。另外,有些學者則從管理的角度出發,將「技術創新」與「管
理創新」同時納入創新的定義之中(Chacke, 1988; Robbins, 1996)。
另一方面,Marquis 在 1982 年根據創新程度,提出三種一般型態
的創新。而 Henderson & Clark(1990)認為創新要包含元件與架構
兩類。
近年來,Christensen(1997)在《創新的兩難》書中,提出破
壞性創新和維持性創新的概念,其提出新組織可用相對較簡單、

5
便利、低成本的創新創造成長,並贏過強勢在位者。綜上所述,
過去創新的定義可區分為六種觀點(魏依玲、吳彥寬 2008)。

圖 二-1 創新觀點分類

(資料來源:魏依玲、吳彥寬 2008)

最後談到開放式創新的定義,Chesbrough (2003) 對此所下之


定義為:企業衝破以往封閉疆界,有計劃地利用流進、流出之知
識、資源,並與企業核心能力結合,加速企業內部的創新,並且
替創新成果擴張外部市場。

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欲探討開放式創新,雖然開放式創新近年愈來愈受到
重視,然而就國外文獻、理論及研究而言,其數量並不多,而在
國內的研究探討更處於新興萌芽階段,還存在著許多新議題待探
索及研究,因此用量化的方法,可能無法去探索、發掘及了解該
主題。故本研究屬於探索性研究,並將採取質化的研究方法進行
研究。

第一節. 研究方法 

質化的研究方法有許多種,在考量研究時間與資料的取得
性,本研究將捨個案研究法,而選用文獻回顧法。
壹、 文獻回顧法 

文獻回顧(Literature review)又稱為文獻探討或文獻評
論,是針對某個與研究目的相關的文獻內容,進行各項議題比較
與分析,作有系統地呈現與歸納出新的結果並且提出建議。
朱浤源(2000)認為文獻評論至少有九個基本目的:
1. 讓讀者瞭解既存研究中有關研究的發展進度,與辨識出改進
之可能性。
2. 提供新研究者一個思考,未來研究是否可以找出更有意義與
更顯著的結果。
3. 對各種理論的立場說明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架構,作為假設
提出與研究理念陳述的基礎。
4. 對某行為或現象的可能解釋。
5. 辨識概念之間的前提假設。
6. 理解並學習他人如何界定與衡量關鍵概念。
7. 辨識其他研究者的資訊來源。
8. 批判與改進既存研究,發展出另類研究。
9. 發掘新研究與印證其他相關研究。

7
本研究選擇開放式創新做為研究主題,並將透過文獻回顧之
方式,了解此主題目前國內、外的研究發展進度,以便提出未來
可能的研究發展方向,也正因如此,本研究將作系統性尋找與評
估研究的證據,來確保文獻回顧的完整及不偏見地應用於未來學
術研究與實務應用上。

第二節. 文獻蒐集選定的方法 
壹、 蒐集策略 

1. 國外期刊、書籍著作蒐集策略
針對國外期刊、書籍著作蒐集策略,本研究將延續 Tobias
Fredberg et.al (2007)的蒐集策略1,以求研究的延續及完整
性,並將其收集時段延長至 2008 年 11 月 30 日,以下表三-1
為國外期刊、書籍著作蒐集策略表。
表 三-1 國外期刊、書籍著作蒐集策略表

搜尋方向 蒐集策略 說明
搜尋關鍵字 Open Innovation (標題/摘要/關鍵字)
收集時段 20032年~2008年11月30日
搜尋來源
”創新”領域期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國外期刊

線上資料庫 ISI Web of Knowledge-database(SSCI)
Scopus-database (Subject Areas: Social
Science)
搜尋關鍵字 Open Innovation
國外書籍
收集時段 2003年~2008年11月30日

1
Tobias Fredberg et.al 研究收集時段為 2003 年~2007 年 11 月 20 日
2
收集時段從 2003 年開始的原因是,”開放式創新”一詞是 2003 才出現的。

8
搜尋方向 蒐集策略 說明
搜尋來源
Amazon.com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 國內碩博士論文、書籍著作蒐集策略
本研究除了蒐集國外期刊與書籍著作之外,也針對國內碩
博士論文、書籍進行進一步的蒐集,下表為國內碩博士論文、
書籍著作蒐集策略表。
表 三-2 國內碩博士論文、書籍著作蒐集策略表

搜尋方向 蒐集策略 說明
搜尋關鍵 Open Innovation/開放式創新(標題/摘要/關鍵字)

碩博士論
收集時段 2003年~2008年11月30日

搜尋來源
全國碩博士論文網 (http://etds.ncl.edu.tw/)
搜尋關鍵 Open Innovation/開放式創新

中文書籍
收集時段 2003年~2008年11月30日
(繁體)3
搜尋來源
博客來網站 (http://www.books.com.tw/)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貳、 選定文獻的結果 

本研究根據預定的蒐集策略,初步所選定的期刊結果,如表
三-3所示:

3
簡體版有一本新書”開放式創新︰機理與模式” 陳鈺芬 陳勁,科學出版社,因取得不易,故無

加入後續分析

9
表 三-3 初選定期刊結果表

Database /Journal Search Critiea Result


ISI4 Web of Knowledge SSCI Q’ty=60
DB Topic/Title (Open innovation)
Web of Science (WOS)
Scopus DB Social Science Q’ty=105
Creativity and 搜尋 ALL TEXT 中有”open Q’ty=14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Journal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經過以上方式收集之後所得的資料,本研究將會排除以下類
型的資料,以加強學術的嚴謹性。
1. 排除使用其它用語來表示 open innovation 或是以 open
innovation 為子主題之資料。
2. 排除研討會論文與 working paper。
3. 排除 ISI WOK Database 和 Scopus Database 之間有重複的
期刊。
在排除以上所述之資料後,本研究將選定的著作樣本,整理
如下表三-4 所示

4
SCOUPS DB & ISI WOK DB 差異處請見附錄一

10
表 三-4 選定樣本結果表

Results
Database /Journal Search Cretia
Results Year Author
ISI Web of z 2003~2008/11/30 Q’ty=45 2008(16) /2007(10)
Knowledge DB z SSCI 42(Article) 2006(13) /2005(3)
Web of Science z Topic/Title 限為”open +3(Review) 2004(1) / 2003(2)
(WOS) innovation”
z Doc Type 僅
限”Article”+”Review”
Scopus DB z 2003~2008/11/30 Q’ty=345 2008(12) / Lichtenthaler, U.(10)
z Subject Areas:Social Science 25(Article) 2007(10) Chesbrough, H (7)
z Doc Type 僅 +9(Review) 2006(7) / 2005(4)
限”Article”+”Review” 2004(1)
Creativity and z 搜尋 ALL TEXT 中有”open Q’ty=7 2008(1) / 2007(3)
Innovation innovation” 2005(3)
Management Journal
國內碩博論文 z Open Innovation/開放式創新 Q’ty=4 2008(4)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5
排除與 ISI WOK DB 相同的期刊共 37 篇(其中含 6 篇 Review + 31 篇 Article)

11
第四章. 結果分析 
本章節將針對最後選定的文獻資料,進行量化分析及文獻回顧。

第一節. 研究趨勢分析 
壹、 每年研究開放式創新的趨勢 

在所選定的知名期刊中,本研究統計出國外每年學者
研究開放式創新的著作篇數,由表四-1可以清楚看到,開
放式創新在知名核心期刊發表著作的趨勢,此趨勢顯示國
際上研究開放式創新的著作日益增多。
表 四-1 開放式創新研究著作篇數統計表
年度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總計
篇數 2 2 10 20 23 29 86
佔總比率 2.33% 2.33% 11.63% 23.26% 26.74% 33.72% 100%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在台灣的部份,根據本研究搜尋結果,至97年11月30
日為止,僅有4篇96年的碩士論文,顯示開放式創新這主
題,目前台灣研究6的人尚且不多。
貳、 開放式創新投稿期刊分佈統計 

根據統計分析,此86篇期刊的分佈廣泛,在此,本研
究僅列出前5名供後續研究者參考。
表 四-2 投稿期刊分佈表

名次 期刊名字 數量
1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11
2 R & D Management 7
3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7
Journal

6
在所選定的國外期刊中,有 1 篇是由台灣學者所投稿。

12
名次 期刊名字 數量
4 Research Policy 6
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5
Management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根據以上的統計,可以得知目前”開放式創新”相關主
題的期刊,仍以投稿在”研發”相關的期刊為主。
參、 開放式創新研究者統計分析 

根據統計分析,此86篇期刊研究者的分佈如表四-3所
示,在此,本研究僅列出前3名供後續研究者參考。從此
表中,本研究發現開放式創新的主題,目前較集中在兩位
研究者身上,而另一個有趣的是,研究最多者並非提出此
名詞的CHESBROUGH教授。
表 四-3 作者統計表

名次 作者名字 數量
1 LICHTENTHALER, U 11
2 CHESBROUGH, H 7
3 ERNST, H 3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肆、 開放式創新研究方法統計 

本研究經文獻回顧發現,大部份的文獻屬於探索性研
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大多為質性研究方法中的”個案
研究法(Case Study)”,而 Tobias Fredberg et.al(2008)裡有提
及,在其研究期間中 48%的期刊是用此研究法,但 2008
年使用此研究法者比例已無那麼高,另外,台灣的 4 篇碩
士論文,皆是用個案研究法,這顯示出”開放式創新”的論
述仍處於初始階段,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論述。

13
第二節. 文獻回顧 

在進行文獻回顧時,本研究將參考 Tobias Fredberg et.al.


(2008)的分類並加以小幅修改後,來討論”開放式創新”的研究
現況。研究分類分別為 1)商業模式 2)組織設計與公司疆界 3)
領導與文化 4)工具與科技 5)IP 與專利權 6)創新中介者 7)其它
層次的開放式創新,接下來將依序做相關文獻的回顧。
壹、 經營模式 

Chesbrough (2007)指出,經營模式有兩項重要的功能:
一是創造價值,二是擷取這些價值中的一部份,而開放式創
新經營模式能促使企業在創造與擷取價值上更有效率。其也
認為在 1)技術開發成本不斷提高 2)產品生命周期縮短的變
化下,將促使企業走向開放式經營模式。
在開放式經營-創新獲利新典範一書中,Chesbrough 將經
營模式依 1)為支持經營模式所做出的投資規模與深度 2)經
營模式的開放程度,將經營模式7分為六種類型,如表四-1
所示:
表 四-4 經營模式架構

  經營模式  創新流程  智慧財產管理


方式 
類型 1 無明顯特徵 無 無
類型 2 略具差異性 隨機 反應式
類型 3 區隔化 有規劃 防禦式
類型 4 留意外界創意與 自外引進支援 促成性資產
技術

7
關於經營模式的分類,”開放式經營-創新獲利新典範”一書中,有提供評估工具,並列出相關的

診斷問題,請參考 P.212~P.213

14
類型 5 整合 和經營模式相連 財務性資產
類型 6 調適 找出新經營模式 策略性資產
(資料來源:開放式經營-創新獲利新典範)

而韓燕甯(96)則以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來研究 NTT


DoCoMo,並將其經營模式歸為類型 6(平台型經營模式),
其部份的研究結論則支持 Chesbrough 的論點-平台型經營模
式(類型 6)有利於企業有效且及時地連結外部環境之資源,
以實踐開放式創新。
根據 Chesbrough 和 Schwartz (2007)研究指出,共同開發
的夥伴關係在開放式經營模式中是日趨重要,這與
Chiaromonte(2006)的結論”我們應該將外在的夥伴看待成同
事而不是供應商”一致。而 Chesbrough 和 Schwartz (2007)也
指出,善用夥伴關係,可以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以減少 R&D
費用、增加創新的產出以及開啟新的市場。為了達成以上的
作用,其強調必須完成以下幾項工作:
z 定義夥伴的商業目標
z 將公司研發能力區分成三類
„ 核心能力(企業競爭優勢、創造價值的關鍵來
源)
„ 關鍵能力(對產品/服務而言很重要、但未達核
心程度能力)
„ 系絡能力(為了完成產品/服務,所需的其它補
充能力)
z 二公司間商業模式的結盟
而此項結論與 Van der Meer (2007)的研究結論一致,很
少的公司有明確的商業模式,使得公司難以具有彈性,例
如:與外界公司合作。

15
貳、 組織設計與公司疆界 

Fetterhoff & Voelkel (2006)則聚焦於創新搜尋過程所會


牽扯到的問題。在其創新的定義下,科技必須滿足顧客的需
求。他們認為公司大部份都沒有在評估外在的創新,而外在
創新的管理牽扯到許多的議題,如下所示:
z 搜尋機會
z 評估市場潛力
z 利用具說服力的契約來招募潛在夥伴
z 透過商品化的過程來擷取價值
公司疆界模糊化
Vanhaverb eke(2006) et al.說明了公司透過開放式創新,
讓公司與外界有更多的交流,使得公司疆界變得愈來愈模
糊,而利用下二個圖來比較,就是最好的說明。

16
Simard & West (2006)的研究則指出,在公司之間有不同種
類的關係。Deep ties 能使得公司能夠從現有的知識與資源中
獲利,而 wide ties 則使公司可夠找尋新的科技與市場。開放
式創新網絡可以包含以上兩者。
Broring S., Herzog P.(2008)利用 Case Study 的方式來探
討,在組織發展時不同性質組織所使用的工具,以及如何在
公司存有研究與開發單位時,仍就封閉式創新與開放式創新
之間取得平衡。
參、 領導與文化 

目前在開放式創新的研究文獻中,較少文獻是討論到”領
導”這一部份。而 Fleming & Waguespack 於 2007 年的研究
鄉,有研究開放式創新社群的領導。作者認為與工程師文化
規範一致,從事開放式創新的未來領導者,首先必須要有重
大的技術貢獻,才能將開放式創新社群成員緊密連結在一起。
Witzeman et al. (2006)指出,不只是科技系統需要改變。
作者認為若要愈多來自於外在的創意,就需要有愈多的系
統、作業流程、價值觀與文化需要轉變。在其研究中所提及
的公司,對於開放式創新抱持著抗拒的心態。而公司內部組
織的力量,主要也是在掌控現有技術,而不是從外界尋求新
的技術。他認為公司的員工要有基本上思考的轉變,不要抱
持排斥心態,變成「非我發明(Not Invented Here, NIH)」症候
群。
而這想法也和 Dodgson, Gann & Salter (2006)的想法一
致。其認為 1)文化改變和新技術一樣是必須的 2)科技沒有取
代現有的營業方式 3)它並沒有克服創新的不確定性。
肆、 工具、科技與流程 

許多的文獻指出,科技的演進(如:Web 2.0)讓企業能夠

17
和多數的客戶共同合作開發新的產品。Dodgson, Gann &
Salter (2006)的研究指出,科技的演進仍須與企業組織能力
的改變相配合,才能理解或評估來自外界的影響。
在此,本研究將運用於開放式創新的工具與科技,分成
以下三大類:
1. 合作/聚集(Coordinating/aggregating)
P&G 利用全球化連結與發展願景模式(C&D
Model),來發展新的產品與服務,並善用外部單位如供
應商、企業家、研究機構、其他產業甚至競爭者的技術、
產品概念、商業資產及商業模式,以鞏固自己的領導地
位(Dodgson, Gann & Salter.,2006;Huston & Sakkab,
2006, 2007)。而 Tao & Magnotta (2006)則提出了”Identify
and Accelerate (I&A)”流程,以了解組織需求和加速向外
界尋找解答以滿足所需。
2. 釋放(Liberating)
Piller & Walcher (2006)認為顧客有”內隱知識”,其
知識不容易透過一般的市場研究方法取得。他們透過概
念競爭的方式來釋放顧客的創造力與善用顧客的內隱
知識和潛藏偏好。而他們透過此方式來設計 Adidas 的
一款足球鞋。
3. 允許/包含(Allowing/Including)
許多的研究指出,欲建立使用”開放式創新”的架構
會遇到許多的問題。現行企業模式較著重於內部概念的
來源與能力而不是外在的。而要改變這樣的行為與文
化,企業的流程必須做些改變。
Gassmann, Sandmeier & Wecht (2006)研究指出 XP
軟體開發模式開啟了創新的流程。他們指出反覆的開發
流程,可與熱情的使用者互動,並得以了解 XP 的開發

18
問題。而 Houston & Sakkab (2006;2007)則指出,新工
作系統的推行,需於組織的領導配合。他們也強調高階
主管的參與是開放式創新成功的關鍵。
除了優點之外,將顧客整合進創新流程也有負面的
問題。Enkel, Kausch & Gassmann (2005)的研究則指出
這方面可能的風險,以及企業可以避免這些風險所使用
的策略。
1. Know-How 的損失
選擇值得信任的顧客,選擇適當時機並簽立智
財權協定。
2. 依賴顧客的觀點
選擇”正確”的顧客並和一群顧客共同合作
3. 視顧客的需求或人格特質而定
避免獨有的契約,並和人資部門合作,以了解
顧客以及其文化並且應用開放的溝通方式。
4. 限制於漸增的創新
和領導使用者與間接使用者合作,使用正確的
方法以包含顧客與選擇明智的時間。
5. 只服務單一利基市場
在不同的創新階段與不同的顧客互動,並且注
意搜尋階段的流程。
6. 顧客與員工之間的誤解
與顧客發展可信賴的關係,使用正確的工具並
發展適當的鼓勵機制。
Lichtenthaler, U (2008)研究指出,透過技術規劃流程的改
變,可以讓企業維持競爭力,而需要改變的是以下二個概念。
1) 產品技術藍圖的概念,需包含外在科技的開發
2) 功能性市場的概念,需從產品市場的層級轉變為技術

19
市場的層級
伍、 IP 與專利權 

所有使用開放式創新的企業都必須處理保護智財權的需
求(Henkel,2006)。企業如何管理 IP,則依據其是採用封閉式
創新還是開放式新創新(Chesbrough,2003a),而其研究中,作者
也進一步討論到,IBM、INTEL 是如何使用不同的策略以 IP
和商業模式,並透過這些模式來善用企業內、外部的 IP。
根據 von Hippel and von Krogh (2006)的研究指出,免費揭
露對創意者而言,通常是增加創意利潤最實際的方式。尤其
是對軟體而言。創意者為何要免費揭露資訊而不是保有它或
授權出去,最主要的原因是 1)當他人知道與你秘密非常相近
的資訊,2)當透過專利取得利潤的機率低時,3)當免費揭露有
正面的刺激時。
而 Henkel (2006)則透過質化與量化的研究,得知許多公
司已經意識到這種狀況,而使用不同的方式來保護他們的程
式碼。他們釋出多少自身開發的程式碼,憑藉的是在開發工
作中,需要獲取外部支持的重要性而定。作者更認為公司選
擇性的揭露,能將競爭損失降至最低,這與利潤最大化的行
為一致(Henkel, 2006)。
Hurmelinna, Kyläheiko and Jauhiainen (2005)則認為是否
要保護還是要向外獲取新的知識是雙面的。他們使
用”appropriability regime8”來討論知識資產的開發和維持競
爭優勢。保護制度(Regime)的優缺點,會根據公司所面對的
狀況,而轉變成優勢或劣勢。
Lichtenthaler, U (2008)從152家企業的實證研究中探討,不
同的新產品開發階段影響企業專利授權的績效成果。

8
The appropriability regime means thos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a firm’s ability to capture profits

20
陸、   創新中介者 

Bromley(2004)研究指出,美國製造業於近年有了基礎上
的改變,從先前的手工製造、大量生產、精簡生產到後來的
高品質生產。作者認為現今在美國的製造業,是如同
Chesbrough(2003b)所描述的,開始透過共同研究與利用網路
當公司與外在世界的仲介者的方式,來加速產品的製造,是
一個新型的製造方式。
Chesbrough (民 96)於”開放式經營:創新獲利新典範”一
書中,將因此而生的仲介者,命名為”創新中介業者”,而作
者並舉出 6 家業者做實例探討,並認為此類型業者的出現,
能解有效減少與去除”艾羅資訊矛盾(Arrow Information
Paradox)”與”汙染風險”等問題。
Lichtenthaler, U(2008)則利用資源為基礎的觀點來分析,
企業是否能透過創新中介者(如:顧問公司或網站)來克服市
場無效率的問題。而研究結果顯示企業必須發展外部取得科
技(Leveraging)的內部核心能力。外部服務提供者是補充品
(complement),而不是內部活動的替代品。
Tether et al. (2008)則是探討製造業與服務業公司在創新
活動中使用專家(如:顧問/大學/私人研究機構)。結果顯示專
家可以成為補足企業內容創新活動與外部知識來源的角色。
柒、 其它層次的開放式創新 

以上的主題皆是從公司層次來談開放式創新,然而,這幾
年來有許多的學者已經將研究的層次提高至”產業”,而
Vanhaverb eke(2006) et al.,在”Open Innovation: Researching a
New Paradigm”一書中,也提及可以從 1)個人 2)公司/組織 3)
一對(Dyad) 4)不同組織間的網絡 5)國家層人/區域創新系統來
看。而 Christensn, Olesen & Kjaer (2005)也將開放式創新的概
念,放進產業動態的脈絡。
21
Chen, CK(2008)的研究則指出,開放式創新系統是以維持
知識經濟競爭力的關鍵。

根據以上的文獻回顧,本研究依主題將參考來源匯整於下表
所示:
表 四-5 開放式創新主題期刊匯整表

主題 參考來源
開放式創新 Chesbrough, 2003a, 2003b, 2004, 2006a3, 2006b4;
的概念 Chiaromonte, 2006; Gassmann & Reepmeyer, 2005;
Gaule, 2006; Gruber & Henkel, 2006; Motzek, 2007;
West & Gallagher, 2006; West, Vanhaverbeke, &
Chesbrough, 2006
商業模式 Chesbrough, 2003c; Chesbrough, 2007; Chesbrough &
Schwartz, 2007; Van der Meer, 2007
開放式經營-創新獲利新典範 (天下雜誌), 韓燕甯(96)
組織設計與 Fetterhoff & Voelkel, 2006; Lichtentaler & Ernst, 2006;
公司疆界 Lichtenthaler, 2007a, 2007b; Simard & West, 2006, Tao
& Magnotta, 2006, Broring S., Herzog P.(2008)
領導與文化 Dodgson, Gann & Salter, 2006; Fleming & Waguespack,
2007; Witzeman et al., 2006
工具、科技與 Dodgson, Gann & Salter, 2006; Enkel, Kausch &
流程 Gassmann, 2005; Gassmann, Sandmeier & Wecht, 2006;
Henkel, 2006, Huston & Sakkab, 2006; 2007; Piller &
Walcher, 2006; Tao & Magnotta, 2006, Lichtenthaler, U
(2008)
IP 與專利權 Chesbrough, 2003a; Henkel, 2006; Hurmelinna,
Kyläheiko & Jauhiainen, 2005 Lichtenthaler, U (2008)
創新中介者 Bromley(2004); Chesbrough(2003b); Chesbrough (民 96)
Lichtenthaler, U(2008) Tether et al. (2008)
其它層級的 Bromley, 2004; Christensen, Olesen & Kjaer, 2005;
開放式創新 Vanhaverbeke, 2006, Chen, CK(2008)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壹、 開放式創新是相當新穎的研究主題 

多數文獻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為”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且仍著眼於公司層級的分析,其它層級的研究
仍不多,而大部份研究仍出於特定研究者手中,此些現象
透露出”開放式創新”仍屬新的研究主題。
貳、 擇善流而成大海 

開放式創新並非完全是對企業無害的,若無適當的經營模
式與管理方法配合,就會像雙面刃一樣,一昧開放只會讓
自已受傷。
參、 目前研究方向以偏向工具、科技類為多 

這結果多少解釋了科技的演進,促使”開放式創新”的發
展。

第二節. 研究貢獻 
壹、 匯整近年開放式創新相關文獻 

本研究匯整自 2003 年~2008 年開放式創新相關文獻,有


助於後續研究者,了解此主題研究現況。

第三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在研究過程當中受到許多主、客觀環境的限制,有可
能導致研究結果的偏差,以下便一一列出研究上的限制。
壹、 資料收集來源的限制 

z 只收集有”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字眼之論文
z 不包含”產業報告”與”研討會報告”

23
z 國外期刊只限搜尋”social sciences”類
z 因國家圖書館作業不及問題,針對國內 96 年碩博士論文
裡有關”開放式創新”的主題搜尋,恐會有所遺漏。
貳、 研究時間過短 

文獻回顧需花費大量的時間,然而,就本研究而言,可研
究時間稍短,導致許多期刊無法詳讀,以致於影響研究品
質。

第四節. 後續研究方向建議 

1. 創新中介者的研究
創新中介者有許多類型,在本研究最常提及的是網站與顧問
公司,以下就這二者提出後續研究建議。
網站
Web 2.0 與開放式創新概念的興起,促使了許多創新中介者的
出現,也讓群包(Crowdsouring)概念發熱,若是可以藉由群包
的概念,將工作發包出去,將會替企業節省許多經費,所以
可以網站經營模式以及社群運作模式,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顧問公司
企業若要採取開放式創新,必須就作業流程甚至於企業文化
的轉變,此時顧問公司將可扮演重要的推手,建議可就建立
相關輔導模式做進一步的探討。
2. 領導模式的探討
至目前為止,關於領導方向的研究尚屬少數,建議可以加以
研究。
3. 其它層次開放式創新的研究
目前多數研究著重於”公司”層次,建議可往其它層次研究。
4. 開放式創新的量化研究
目前尚未有以開放式創新為主題的大型調查研究。研究

24
者未來可以透過量化之方式,進行開放式創新之相關議題研
究。

25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壹、 論文 
1. 韓燕甯,民國九十六年,「從開放式創新觀點探討 NTT
DoCoMo 平台型經營模式」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2. 范淑惠,民國九十六年,
「以開放式創新觀點看企業新產品開
發及經營模式之個案研究」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3. 林政賢,民國九十六年,
「矽智財(SIP)之產業分析與創新經營
模式」,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 趙煥光,民國九十六年,「開放式經營模式創新個案硏究--以
國內最大產業自動化廠商為硏究對象」,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貳、 書籍 
1. 亨利。伽斯柏(民 96),
「開放式經營:創新獲利新典範」
,臺
北市,中華民國: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2. 朱浤源主編、中華科際整合研究會合編(民 89),
「撰寫博碩士
論文實戰手冊」,臺北市,中華民國:正中書局。

參、 期刊 
1. 魏依玲、吳彥寬,民國九十七年,
「開放式創新下研究機構角
色之轉變」,產業與管理論壇 9 月號/2008 第 10 卷第 3 期。

26
英文部份 
壹、 期刊 

1. Amabile, T.M.(1998),”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 In B. M. Straw & L.L. Chumming (Eds.),
Research in Organiztion Behavior (Vol. 10,
pp.123-167).Greenwich ,CT:JAI Press.
2. Betz, F.,Strategic Technology Management. New York:McGraw
Hill. (1993)
3. Broring S., Herzog P. 2008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11(3) :330-348
4. Bromley, D. A. 2004. Technology policy. Technology in Society,
26(2-3): 455-468.
5. Brown, J. S. & Hagel III, J. 2006. Creation nets: Getting the most
from open innovation. McKinsey Quarterly(2): 40-51.
6. Chacke, G.K. (1988); Technology Management Application to
Corporate Markets and Military Missions-New York: Praeger.
7. Christensen, C.M.(1997), 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8. Chesbrough, H. 2003a. The logic of open innovation: Mana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5(3): 33.
9. Chesbrough, H. W. 2003b. The era of open innovation.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44(3):35-41.
10. Chesbrough, H. W. 2003c. Open innovation :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1. Chesbrough, H. 2004. Managing open innovation.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47(1):23-26.

27
12. Chesbrough, H. & Crowther, A. K. 2006. Beyond high tech:
early adopters of open innovation in other industries. R & D
Management, 36(3): 229-236.
13. Chesbrough, H. W., Vanhaverbeke, W., & West, J. (Eds.). 2006.
Open innovation: Researching a new paradi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4. Chesbrough, H. W. 2007. Why companies should have open
business models.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48(2): 22-+.
15. Chesbrough, H. & Schwartz, K. 2007. Innovating business
models with co-development partnerships.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50(1): 55-59.
16. Chiaromonte, F. 2006. Open innovation through alliances and
partn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33(2-3): 111-114.
17. Christensen, J. F., Olesen, M. H., & Kjaer, J. S. 2005. The
industrial dynamics of Open Innovation - Evidence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sumer electronics. Research Policy, 34(10):
1533-1549.
18. Chen, CK(2008) MANAGEMENT DECISION, 46 (3-4):
501-514.
19. Clark, J, & Guy.K. (1998),”Innovation abd Competitiveness: A
Review,”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10(3),pp.363-395.
20. Dahlander, L. & Wallin, M. W. 2006. A man on the inside:
Unlocking communities as complementary assets. Research
Policy, 35(8 SPEC. ISS.): 1243-1259.
21. Dittrich, K. & Duysters, G. 2007. Networking as a Means to
Strategy Change: The Case of Open Innovation in Mobile

28
Telephony,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4(5):
510-521.
22. Dodgson, M., Gann, D., & Salter, A. 2006.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the shift towards open innovation: the case of
Procter & Gamble. R & D Management, 36(3): 333-346.57
23. Enkel, E., Kausch, C., & Gassmann, O. 2005. Managing the risk
of customer integration.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3(2):
203-213.
24. Fetterhoff, T. J. & Voelkel, D. 2006. Managing open innovation
in biotechnology.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49(3):
14-18.
25. Fleming, L. & Waguespack, D. M. 2007. Brokerage, boundary
spanning, and leadership in open innovation communities.
Organization Science, 18(2): 165-180.
26. Gassmann, O. & Reepmeyer, G. 2005. Organizing
Pharmaceutical Innovation: From Sciencebased Knowledge
Creators to Drug-oriented Knowledge Brokers.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14(3): 233-245.
27. Gassmann, O., Sandmeier, P., & Wecht, C. H. 2006. Extreme
customer innovation in the frontend:learning from a new
software paradig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33(1): 46-66.
28. Gaule, A. 2006. Open Innovation in Action: How to be strategic
in the search for new sources of value. London: Blackwell.
29. Gruber, M. & Henkel, J. 2006. New ventures based on open
innovation -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tart-up firms in embedded
Linux.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33(4):356-372.

29
30. Henderson R .M. & Clark, K.B .(1990)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srterly, 35, pp.286-316.
31. Henkel, J. 2006. Selective revealing in open innovation processes:
The case of embedded Linux. Research Policy, 35(7): 953-969.
32. Higgins, J.M. (1995), “Innovation The Core
Competence,”Planning Review, 23(6),pp.32-35.
33. Hurmelinna, P., Kylaheiko, K., & Jauhiainen, T. 2007. The Janus
face of the appropriability regime in the protection of innovations:
Theoretical re-apprais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echnovation,
27(3): 133-144.
34. Huston, L. & Sakkab, N. 2006. Connect and develop inside
Procter & Gamble's new model for innov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4(3): 58-67.
35. Huston, L. & Sakkab, N. 2007. Implementing open innovation.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50(2): 21-25.
36. Lichtenthaler, U. & Ernst, H. 2006. Attitudes to externally
organis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tasks: a review,
reconsider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NIH syndrome. R & D
Management, 36(4): 367-386.
37. Lichtenthaler, U. 2007a. The drivers of technology licensing: An
industry comparis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9(4):
67-+.
38. Lichtenthaler, U. 2007b. Hierarchical strategies and strategic fit
in the keep-or-sell decision. Management Decision, 45(3):
340-359.
39. Lichtenthaler, U 2008 MANAGEMENT DECISION, 46 (1-2):

30
77-91 2008
40. Lichtenthaler, U 2008 ORGANIZATION STUDIES, 29 (7):
1003-1035 JUL
41. Lichtenthaler, U (2008)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3 (4): 445-464 JUL 2008
42. Marquis,D.G. (1982), The Anatomy of Successful Innova tion.
Cambridge:Winthrop.
43. Motzek, R. 2007. Motivation in Open Innovation: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User Innovators. Saarbrücken: VDM
Verlag Dr. Müller.
44. P. Drucker (1985),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New
York:Harper & Row.
45. Piller, F. T. & Walcher, D. 2006. Toolkits for idea competitions: a
novel method to integrate user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R
& D Management, 36(3): 307-318.
46. Robbins,S.P. (1996), Oraganiztion Behav ior:Concept,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47. Schumpeter,J.A. 1934,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 ridge:Harva rd University Press.
48. Tao, J. & Magnotta, V. 2006. How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dentifies and accelerates”.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49(5): 12-18.
49. Tether, BS (Tether, Bruce S.); Tajar, A (Tajar, Abdelouahid).
(2008) RESEARCH POLICY, 37 (6-7): 1079-1095 JUL 2008
50. van der Meer, H. 2007. Open Innovation – The Dutch Treat:
Challenges in Thinking in Business Models.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16(2): 192-202.

31
51. West, J. & Gallagher, S. 2006. Challenges of open innovation:
the paradox of firm investment in open-source software. R & D
Management, 36(3): 319-331.
52. Witzeman, S., Slowinski, G., Dirkx, R., Gollob, L., Tao, J., Ward,
S., & Miraglia, S. 2006. Harnessing external technology for
innovation.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49(3): 19-27.
53. von Hippel, E. & von Krogh, G. 2006. Free revealing and the
private-collective model for innovation incentives. R & D
Management, 36(3): 295-306.
貳、 書籍 

1. Dane, F.C., 1990, Research Method, California: Brooks/Cole.


2. Henry Chesbrough (Editor), Wim Vanhaverbeke (Editor), Joel
West (Editor)., 2006 Open Innovation: Researching a New
Paradigm

參、 報告 

1. Tobias Fredberg, Maria Elmquist & Susanne Ollila, (2008)”


Managing Open Innovation - Present Findings and Future
Directions,” Vinnova Report ,VR 2008:02, 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007), Sharing the Idea: The
Emergence of 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s. London: EIU.

肆、 網路 

1. Randy Burge. Internet allows us to resource the crowd, 2007.4,


http://www.abqtrib.com/news/2007/apr/09/randy-burge-internet-
allows-us-resource-crowd/

32
附錄 
一、SCOPUS & WOS  差異表 

資料庫名稱 簡介
查詢文獻的引用與被引用狀況,收錄科
學、科技、醫學及社會科學文獻的索引
SCOPUS 引 用 文 獻 摘要資料庫,可檢索 15,000 餘種學術性
1
資料庫 期刊,包含 SCI 與 SSCI 收錄的全部期
刊,並可同步檢索科學性網站與專利資
料,及連結本館有訂購的電子期刊全文
內容涵蓋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HCI)等三
大資料庫近十年之資料。提供使用者
Web of Science
2 理、工、醫、農、人文、及社會科學等
(WOS)
各學科領域之文獻書目、作者摘要、及
引用文獻等資料。該系統收錄期刊超過
9,000 種,每週更新其內容,每年提供超
過 110 萬筆書目及 2300 萬筆引用文獻資
料。

3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