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

都市與計劃(民國九十七年) 林曉薇:文化景觀保存與城鄉發展之研究 205

第三十五卷 第三期 第205~225頁


Journal of City and Planning(2008)
Vol.35, No.3, pp. 205~225

文化景觀保存與城鄉發展之研究─以英國世界文化遺產
1
巴那文工業地景為例

林曉薇2
論 文 投 稿 日 期:96年08月31日
第一次修正日期:97年04月07日
論 文 接 受 日 期:97年04月28日

摘 要

台灣近年來加強推動文化資產相關之建設及法令,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文
建會) 為首引導之「社區總體營造」
、「地方文化館」及「閒置空間再利用」等,引發中央、地
方政府及民營機關對所擁有文化資產之關注及清查,更引起對古蹟、歷史建築及產業建築等之
再利用趨勢,這些案例正逐步改變台灣許多城鄉文化地景之風貌及使用狀況。94年2月5日公佈
之新版文化資產保存法更進一步正式將「文化景觀」明訂為文化資產之重要項目,文化資產保
存之範疇更擴大由點狀之古蹟及歷史建物等到區域性之保存概念。然而在如何認定「文化景觀」
之保存範疇、標準及活化再利用上仍有執行機制及相關法令不足之窘境,另外亦常面對阻礙城
鄉發展之爭議。本研究以英國世界遺產(文化景觀)之一,威爾斯地區的巴那文工業地景為對
象,透過文獻分析、案例研究及實地訪談,說明以文化景觀登錄之巴那文工業地景的保存歷程
及再生特色,探討其對台灣目前「文化景觀」執行機制之可供借鏡之處,本文包括五個部分,
首先在前言說明台灣之「文化景觀」保存及推動現況,繼而說明「文化景觀」之文獻回顧及研
究方法,接著針對英國巴那文工業地景之保存歷程及再生特色進行案例探討,並進一步探討「文
化景觀」之保存及再利用對城鄉發展之影響,最後在結語提出巴那文工業地景對台灣之文化景
觀保存及再利用的啟發。

關鍵字:文化景觀,工業地景,文化資產保存,再利用,都市發展

1. 本文為95年度國科會補助研究案「文化景觀相關保存、維護及再利用機制之系列研究-以蘇格
蘭古蹟及歷史紀念物皇家學會(Royal Commission on the Ancient and Historical Monuments of
Scotland)、蘇格蘭國民信託組織(The National Trust for Scotland)及歷史蘇格蘭(Historical Scotland)
之運作機制為例」之延伸研究。本文感謝「巴那文夥伴關係組織」專案委員會經理 Mr John Roger
之協助調查與解說。
2. 中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E-mail : linhw23@cycu.edu.tw。
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 民國九十七年
1018-1067/08 ©2008 Taiwan Institute of Urban Planning
206 都市與計劃 第三十五卷 第三期

Research on the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 during


Urban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World Heritage
Cultural Landscape: Blaenavon Industrial Landscape in the
United Kingdom

Hsiao-Wei Lin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Chung Li, Taiwan 32023

ABSTRACT
Taiwan has recently been progressively promoting the regulations regarding the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se years. The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C.C.A.) of Taiwan has proposed
the concepts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 “Local Community Museum” and “Reuse of Desered
Space” and so on, provoking a broad survey of the cultural assets of various public and privately
owned properties. Furthermore, the tendency to reuse cultural heritage is gradually altering the
landscape of the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s. In 2005, the renewed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 listed the ‘Cultural Landscape’ as a major category of cultural assets. However, since this is a
diverse, complex, and relatively new field in Taiwan, difficulties and conflicts exit in identifying the
conservation boundary, criteria and reuse in terms of operation systems and regulations. Additionally,
frequent debate exits regarding whether the 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would slow urban
development. By elaborating of the policy, operation,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related to the
World Heritage Sit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Blaenavon Industrial Landscape in Wales, U.K.,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and regeneration.
Hopefully, the understanding gained from this study can enhance the operation of the Taiwanese
cultural landscape by presenting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methods of management.
This study comprises five parts: (1)introdu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landscape in Taiwan;
(2)the defini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 (3)case study of the conservation process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Bleanavon Industrial Landscape; (4)th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on urban development; and, (5)conclusion of the Inspiration provided by the Bleanavon
industrial Landscape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reuse of cultural landscape in Taiwan.

Keywords: Cultural landscape, Industri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asset, Reuse, Urban
development
林曉薇:文化景觀保存與城鄉發展之研究 207

一、前言

台灣自2002年起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文建會)之推動下,積極進行推廣世界
遺產概念、建立「世界遺產知識網」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價值評估及教育宣導活動等。「文
化景觀」之觀念也隨之在界定世界遺產三大類之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與複合遺產時引入台灣,
「文化資產保存法」在2005年修正後,更將「文化景觀」正式列入台灣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
的項目。然而所定義之「文化景觀:指神話、傳說、事蹟、歷史事件、社群活動或儀式行為所
定著之空間及相關連之環境。」其所相關的界定範疇、評估方式、登錄機制、操作管理方法及
分級分區等實質工作還在摸索中,很多內涵是模糊而有待詮釋的。
就台灣對「文化景觀」保存的執行現況而言,除總則之定義外,2006年修訂之「文化資產
保存法施行細則」進一步說明「文化景觀,包括神話傳說之場所、歷史文化路徑、宗教景觀、
歷史名園、歷史事件場所、農林漁牧景觀、工業地景、交通地景、水利設施、軍事設施及其他
人類與自然互動而形成之景觀。」而這些也成為各地推動文化景觀保存工作少數的依據。也因
此在文建會的政策引導下,雖然已有二十五縣(市)政府正進行文化景觀普查計畫;且完成烏石
港舊址(宜蘭縣)、仙洞巖(基隆市)、鶯歌石(台北縣)、燕南書院暨太文巖寺舊址(金門縣)及七美
雙心石滬(澎湖縣)光復鄉太巴塱阿美族祖祠〈花蓮縣〉等七處的文化景觀登錄作業;並針對瑠
公圳等12個文化景觀潛力點進行主題研究計畫(劉正輝,2007)。但鑑於人與自然互動景觀之複
雜性與多元化,目前各縣市政府之文化景觀普查常面對諸多如:區域界定、保存管理、地方發
展或與所有權單位保存認知上之衝突,雖然文建會已委託進行作業準則及申請登錄保存維護與
經營管理之研究3,但皆尚未訂定文資法第55條所要求之「文化景觀之保存維護計畫」以利後
續之保存及管理;或是推動文資法第56條所列與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或國家公園法等法令之
整合4。
本文主要的目的,針對以上問題,對台灣之「文化景觀」保存思維與執行現況做初步整理
探討,以釐清造成「文化景觀」保存困境之問題;再者透過對英國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威爾斯
地區的巴那文工業地景的反思,透過案例研究分析及實地訪談,說明以文化景觀登錄之巴那文
工業地景的保存歷程及再生特色,探討其對台灣目前「文化景觀」執行機制之可供借鏡之處,
瞭解「文化景觀」保存的深層價值以及其對都市發展之意涵,最後藉由案例探討,實證「文化

3. 參考李光中(2007)及波多野想(2007)。
4. 第五十五條「文化景觀之保存及管理原則,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設立之審議委員會依個案
性質決定,並得依文化景觀之特性及實際發展需要,作必要調整。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依
前項原則,擬定文化景觀之保存維護計畫,進行監管保護,並輔導文化景觀所有人、使用人或
管理人配合辦理。」第五十六條「為維護文化景觀並保全其環境,主管機關得會同有關機關擬
具文化景觀保存計畫,並依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或國家公園法等有關規定,編定、劃定或
變更為保存用地或保存區、其他使用用地或分區,並依本法相關規定予以保存維護。前項保存
用地或保存區、其他使用用地或分區用地範圍、利用方式及景觀維護等事項,得依實際情況為
必要規定及採取獎勵措施。」
208 都市與計劃 第三十五卷 第三期

景觀」之保存及再利用對城鄉發展之影響,並思考文化景觀之保存特殊性以及其範疇界定,以
嘗試建構台灣「文化景觀」保存及活化再利用之理論模式與促進都市發展之參考。內容主要區
分為五部份:
一、前言:台灣之「文化景觀」保存及推動現況
二、「文化景觀」之文獻回顧及研究方法
三、案例探討:英國巴那文工業地景之保存歷程及再生特色
四、「文化景觀」之保存及再利用對城鄉發展之影響
五、結語:巴那文工業地景對台灣之文化景觀保存及再利用的啟發

二、「文化景觀」之文獻回顧及研究方法

「文化景觀」於1992年12月美國聖塔非所舉行的第1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中被列入世界遺產
的項目之一,並且新增在世界遺產公約作業準則當中,是在難以判定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或複
合遺產時由整體區域考量的處理機制,依據世界遺產中心之公告,全球計有共有55處指定之文
化景觀。文化景觀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範疇:
(1)由人類有意設計與建築的景觀,如:園林、公園等景觀。
(2)有機演進的景觀,如:農林產業等持續性或殘遺景觀。
(3)關聯性景觀,如:與宗教、藝術或文化等強烈相關景觀。
如德國的德索-窩利泰的宮廷花園呈現人類的設計、菲律賓的科地雷拉山脈的水稻梯田持
續傳統的水利設施與土地利用、英國的巴那文工業景觀表現產業發展與自然環境利用的景觀以
及日本紀伊山脈宗教勝地和朝聖路線等都是代表性的例子5。他們共同的特色在“強調人類長
期的生產、生活與大自然所達成的和諧與平衡,尤其注重人與環境共榮共存、可永續發展的理
念。...... 推展了全球各國大力倡導的生物和文化多樣性的理念……”6也因此可發現世界文
化景觀保護的兩大體系;一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的世界遺產公約及其作業準則,提供辨認及保護的國際法律
依據。另一為「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保護
區委員會的保護區分類系統,提供國家級區域與地方層級之保護區分級觀念。由此對複雜與多
元的文化景觀保存必須從整體自然與人文環境整體思考並且分級規範的觀點訂下基礎。
但由台灣近期執行的文化景觀保存登錄案例來看,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所定義登錄之
台北縣鶯歌石或基隆市仙洞巖等,其實很難說明其與週邊環境之脈絡關係或者是世界遺產之

5. 參考UNESCO之「世界遺產公約作業準則 (The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 。
6. 參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世界遺產知識網」:http://chmis.cca.gov.tw/chmp/frontsite/dispatch.
do?def= frontsite.index&siteId=101。
林曉薇:文化景觀保存與城鄉發展之研究 209

「文化景觀」意涵所強調的呈現“人類與自然環境互動下的傑作,反應可持續性土地之利用技
術,並能維持或加強景觀的自然價值”7,也無法具體表現傅朝卿所詮釋“文化景觀是一種包
容性的概念包括自然景觀與其中因為文化活動或生計生活而產生的空間及相關連之環境”(傅
朝卿,2006)。往往僅能滿足「文化景觀:指神話、傳說、事蹟、歷史事件、社群活動或儀式
行為所定著之空間及相關連之環境。」之單項條件。
在這樣尚未完整的界定標準下,文化景觀的保存推動與執行被暫時架構在如古蹟與歷史建
物保存、聚落保存或是「自然保留區」8 等政府政策與概念下,即使隨著文化景觀保存日受重
視,但除非我們能真切的瞭解文化景觀與人、產業及生活環境,以及他今天的存在和過去的聯
繫關係,對文化景觀與周邊脈絡關係一同審視,才能減少文化景觀保存推動與執行的困境:如
區域指定、土地開發壓力、自然環境保護、缺乏完整性及文化意義的詮釋與再現等問題。特別
是在台灣都市化快速的地景變遷過程中,缺乏對文化資產與自然資產本質意涵之認識,保存取
捨的價值與特色判定問題,大部分具歷史性的相關建物、生活環境、文化活動、生產空間、生
物多樣性等的文化景觀特性都將在忽視中快速流失。
近年來文化資產再利用在文化資產保存人士的呼籲及政府持續的推動與宣導下,文化景觀
保存結合城鄉發展朝向文化觀光發展已是勢在必行的趨勢,也是地方經濟再造的保存策略,如
文建會推動之「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保存與活化計畫」便有此文化景觀保存結合地方發展之精
神。
本文之研究方法將由文獻回顧、案例調查與分析去建立文化景觀保存之系統性知識架構為
主,基於國內文化景觀在整體性行政機制、組織合作、推廣教育及資料庫整合上均尚在起步階
段,以下將借英國世界遺產文化景觀案例,巴那文工業地景的研究分析及實地調查釐出文化景
觀保存歷程、特色及再利用對城鄉發展之影響。思考推動台灣文化景觀保存結合城鄉發展時所
面對的議題:一. 文化景觀保存與再利用的特殊性及範疇界定;二. 文化景觀保存及再利用對
城鄉發展之影響。預期透過巴那文工業地景保存與再利用的實務經驗將可深入了解文化景觀保
存與再利用時之相關行政機制及組織運作,希望能提供建立台灣文化景觀保存之系統性知識架
構參考。

三、案例探討:英國巴那文工業地景之保存歷程及再生特色

(一)研究背景
英國「巴那文工業地景 (Blaenavon Industrial Landscape)」位於南威爾斯(圖一),發展的中

7. 參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文化景觀網站」
:http://whc.unesco.org/en/culturallandscape/
8. 行政院農業為委員會為推動「自然文化景觀保護」於1989年起陸續指定19處「自然保留區」(李
光中,2003)。
210 都市與計劃 第三十五卷 第三期

心區在阿方羅德河(Afon Lwyd River)的源頭及周邊山區(圖二),保護內容包含巴那文煉鐵廠


(Blaenavon Ironworks) (圖三)、大礦坑 (Big Pit) (圖四)、巴那文鎮 (Blaenavon Town) (圖五)及周
邊早期的鐵及煤採礦及提煉區遺址地景。基地保護範圍延伸至布萊肯國家公園的邊界(Brecon
Beacons Notional Park)到優斯克河谷(Usk River),還包括山上的石灰石礦場,輸送鐵路及煉製
場,全區合計約33平方公里。由於其保護範圍迄今仍完整保存十九世紀時的煉鐵、煤礦工業及
城鎮之代表性生產、運輸及生活元素,如:煤礦、鐵砂礦、熔爐、拌石場、早期之運輸鐵道系
統、工人住宅及社區的社交場所等(圖六), 也因此重要代表性於2000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
下簡稱 UNESCO)評估為一群組具有「傑出的普世價值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的文化
與自然地景,而列名世界文化遺產之文化景觀(Mann, 2003)。登錄原因則為「第三項:巴那文
工業地景以完整的物質形成,呈現十九世紀之社會及經濟結構,與第四項:巴那文工業地景的
各項地景元素組合成一非常完整及傑出之十九世紀工業地景典範。」
此區的工業原料生產為形塑英國工業革命的重要原動力,自16世紀即有鐵的生產,但1787
年在此發展的新製鐵業藉由生產技術及原料供應的改進,使的此區在1830年讓英國成為世界最
大的鐵生產國。此外本區的煤礦生產也使威爾斯在19世紀末成為世界最重要的煤礦生產國。沿
續此二大特點的地景則為見證此地區成長發展的主要保存焦點:巴那文煉鐵廠、大礦坑、巴那
文鎮及周邊遺址地景。

圖一 圓點處為巴那文工業地景於英國南威爾斯
林曉薇:文化景觀保存與城鄉發展之研究 211

圖二 巴那文工業地景之位置圖,框線為保存範圍,色塊及數字處為主要
保存點,巴那文煉鐵廠 (Blaenavon Ironworks)、大礦坑 (Big Pit)及
巴那文鎮 (Blaenavon Town)在中心區域 (Williams, 2006: backcover)

圖三 巴那文煉鐵廠現況 (作者照片,2007.04)
212 都市與計劃 第三十五卷 第三期

圖四 1975年的大礦坑,對照今日之現況可看出保存完整之設備、建物及
環境 (Ford et al., 2005:4)

圖五 巴那文鎮之空照圖。可以看到煉鐵廠在鎮之右上角,道路系統沿等
高線彎蜒至鎮中心左方之教堂及學校,以及長型連棟街屋 (Williams,
2006: 48)

圖六 工業地景現況,後方裸露地表為開採煤及運輸路徑之遺跡,前方石
堆為隨開採地而建的工人住宅遺跡 (作者照片,2007.04)
林曉薇:文化景觀保存與城鄉發展之研究 213

1. 巴那文煉鐵廠:煉鐵廠發展始於西元1787年(圖七),巴那文周圍豐富的資源,煤、鐵、礦石
及以馬運輸用之鐵路及運河吸引了實業家如湯瑪士.希爾斯(Thomas Hills)等及工人來到這
裡,形成商店、學校、教堂、公共空間及社區聚落(巴那文鎮)。巴那文煉鐵廠以它的三個鼓
風爐的產量,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煉鐵廠之一。它的一個重要轉變期是在「煉鐵技術(basic
Bessemer process)」上的突破。西元1878年時,欣得尼.湯瑪士(Sidney Gilchrist Thomas)及
他的表弟佩西.基瑞斯(Percy Carlyle Gilchrist),在煉鐵加入磷與礦砂中遂製成鋼,此地因而
成為世界主要鋼產地之一,也影響世界鋼鐵業的發展。美國鋼鐵鉅子安祖.卡內基 (Andrew
Carnegie) 曾說:
「這兩個來自巴那文的年輕人,湯瑪士與基瑞斯,對英國所作的供獻遠大於
所有歷年來國王與皇后的總合。」9
此區之發展到1900年逐漸沒落,先是煉鐵廠成為製鋼與煤礦場的維修部門,1970年基於
頹廢停產的廠房在景觀與公共安全上之考量,正要被拆除時,引起保存人士的關注,而於1974
年開始保存修復工作。目前保存有三個主要煉鐵融爐遺址、鐵工坊,物料升降塔,辦工室及
工人住宅等(圖八)。基地上可看出生產過程由運送物料之路徑、物料升降塔、煉鐵融爐(圖
九)、鐵工坊到成品儲存的實境遺址。雖然解說導覽設備尚未完整,但透過在工人住宅內陳
設之生產過程及過去完整廠區之展示模型(圖十),現場實物及遺址(圖十一~十三),已可提
供參觀者相當完整之生產過程想像。

圖七 巴那文煉鐵廠1798-1900年之發展歷程,可看出左上方熔爐隨生產量
而增長 (Williams, 2006: 34)

9. The American steel magnate, Andrew Carnegie, wrote, ‘These two young men, Thomas and Gilchrist
of Blaenavon, did more for Britain’s greatness than all the Kings and Queens put together.’ (Williams,
2006)
214 都市與計劃 第三十五卷 第三期

圖八 煉鐵廠現況平面圖,灰色塊為現存建物,數字(2,6,4,5)處為熔爐,下
方為工人宿舍 (Williams, 2006:19)

圖九 巴那文煉鐵廠約1860年左右建之融爐現況 (Williams, 2006: 19)


林曉薇:文化景觀保存與城鄉發展之研究 215

圖十 煉鐵廠之模型展示生產動線 (作者照片,2007.04)

圖十一 煉鐵廠之工人住宅以實物展示生活情境 (作者照片,2007.04)

圖十二 煉鐵廠區內1788年建之主要工作人員住宅 (作者照片,2007.04)


216 都市與計劃 第三十五卷 第三期

圖十三 約1863年之巴那文煉鐵廠復原圖,可看出製造生產過程之物料運
輸由右上方之升降機降到左方之熔爐及工坊,以及右方之工人宿
舍 (Williams, 2006, : 34-35)

2. 大礦坑:本區保存之另一重點,大礦坑本身之開採早於1860年,是數個已開採礦層整合後,
因增建了當時代最寬的5.5公尺寬的升降機井而得名(Ford et al., 2005)。至今仍可運作並為參
觀導覽地下坑道的動線。大礦坑的保存見證威爾斯煤礦生產的全盛時期,1913年高峰期時,
南威爾斯煤礦年產量是5700萬噸,232,800人(約每十個威爾斯人中有一人)在620個礦區工
作;但1920年代後礦業沒落,逐漸關閉,到1947年煤礦業收歸國營仍無起色;至2004年,620
個礦區中只有1個礦區仍在運作,幾乎所有停產礦區均已消失,也更彰顯大礦坑之保存價值
重要性。
本區於1980年停產,1983年迅速再利用為博物館,也因此保存完整之礦場、建物、可運
作之升降機具及坑道等設備(圖十四~十五),甚至老礦工做導覽之工作,且開放地下90公尺
的真實坑道供遊客體驗,為威爾斯國家級之博物館,並因經營管理及展示之活潑多樣化得到
2005年度古根漢之年度博物館獎。博物館不只呈現煤礦生產之整體環境場域,更在福利主義
影響下興建的原礦工浴室中以生活化場景展示他們工作、生活、家庭、健康及停產後之社會
及經濟狀況,有相當精彩之口述及生活史再現(圖十六)。另外有利用廢坑道改造結合戲劇方
式呈現的多媒體展示館(圖十七),讓無法進入真實坑道實境體驗之幼童及長者等亦可了解不
同開採時期之技術與方法。
3. 巴那文鎮及周邊的鐵及煤的開採及提煉區地景:保存之重點包括以完整呈現整體社會生產生
活體系的巴那文鎮規劃及其周邊的大範圍工業地景遺址。巴那文鎮因產業發展形成之商店、
學校、教堂、公共空間及社區住宅等的保存,清楚呈現巴那文地區由興起到沒落的社會及經
濟結構脈絡10。(圖五) 由其與煉鐵廠及大礦坑鄰近的相對位置可見其生產與生活的緊密關

10. 地 區 人 口 由 1913 的 2 萬 多 人 降 至 1960 年 代 的 6000 人 左 右 , 部 份 早 期 工 人 住 宅 與 街 道 , 如


Staffordshire Row, North Street 與 shepherd Square 等 在 1970 年 保 存 工 作 起 使 前 已 拆 除
林曉薇:文化景觀保存與城鄉發展之研究 217

係,鎮中心的集會堂亦見證當時資本家的穫利與福利思想(圖十八~十九)。周邊散佈的工人
宿舍遺址,如石牆、石堆,開採後之水坑、運輸道及裸地等等均呈現巴那文工業地景之價值,
在保存人文與自然互動下形成的完整地景與社會脈絡,不論是礦坑、採石場、運輸系統、工
人住宅、社交生活空間及自然演替中之礦業地景等(圖二十)。誠如茱蒂阿菲爾(Judith Alfrey)
與凱薩琳.克拉克 (Catherine Clark) 在說明產業遺跡的意義時指出「產業形成的特性,基本
於產業特質的關係,對地景改變的方式與語彙也有所差異,因而呈顯出各種產業地景的形
態,不同產業影響下生成的地景,其實都反應出地方文化的內涵,極富保存的價值。」(Alfery
and Clark, 1993)。巴那文工業地景正是由保存整體生態與生產系統的完整性,呈現產業地景
形成的空間脈絡、社會意涵及地景改變方式,詮釋了文化景觀應避免的單純以建築實體為主
體思考的解讀,保存整體生態與生產系統的完整性的可能性,以及再利用時保護文化景觀具
有寬廣的文化與自然的向度、探索地景產生的社會向度、整合融入新機能,保有隨時間持續
轉變,但本質不變的特質以及可能的新經濟向度。

圖十四 大礦坑博物館之配置圖,前方為採礦升降機、機械工廠及行政辦
公室,後方高處為公共浴室及餐廳 (參考Ford et al., 2005)

(Williams ,2006:17) 。
218 都市與計劃 第三十五卷 第三期

圖十五 大礦坑之現況,因之命名的升降機井仍可運作,為主要地標及參
觀重心 (作者照片,2007.04)

圖十六 礦工家庭生活場景之展示,床單成為投影的布幕 (作者照片,2007.04)

圖十七 大礦坑之實境模擬隧道,以影音動態呈現 (參考Ford et al., 2005:53)


林曉薇:文化景觀保存與城鄉發展之研究 219

圖十八 聖彼得教堂(St. Peter’s Church)建於1804-5年,為公共生活重心之


一。因在地產鐵之故,窗框及內部柱子均為鑄鐵,甚至重要在地
名人之墓亦為鑄鐵所造,為當時少見 (作者照片,2007.04)

圖十九 巴那文鎮的主要街道(Broad Street),可看出其地勢及1840年代建


之商店及住宅 (作者照片,2007.04)
220 都市與計劃 第三十五卷 第三期

圖二十 自然植被演化在消失的工人社區遺址,今日成為放牧之場所 (作
者照片,2007.04)

(二)保存歷程及再生特色
巴那文工業地景的保存意識始自小說家Alexander Cordell以工業革命時期巴那文為背景的
歷史小說The Rape of the Fair Country引起在地居民的認同以及工業考古學家的呼籲,如1964
年Parry T.B.在Journal of Industrial Archaeology中指出此區在工業考古上之價值,‘Before it is
too late on the Blorenge and elsewhere there is much to be recorded by the industrial
11
archaeologist. ,於是 1970年巴那文研究委員會成立,對煉鐵廠展開調查與記錄,次年納入郡
政府之保護,並於1974年展開修復。大礦坑則於1980年停產後,立刻被規劃再利用為博物館,
也因此保存狀況良好,並於1983年開放。之後郡政府之保護範圍則陸續擴大到輸送路徑與鎮上
的商店與公共建築,後續則擴展到依歷史及工業考古研究所界定出的曾與工業生產相關之煉鐵
及採礦周邊遺址區域;此外為保存整體工業地景之完整性,更發展出周邊緩衝保護區。也因此
其主要管理單位,1997年成立之「巴那文夥伴關係組織 (the Blaenavon Partnership)12 」便包含
來 自 不 同 單 位 的 1. 拖 芬 縣 郡 議 會 (Torfaen County Borough Council) , 2. 蒙 毛 斯 郡 議 會

11. 同註10。
12. “It now comprises Torfaen County Borough Council, Monmouthshire County Council, and the Brecon
Beacons National Park Authority, which have direct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ies, and Blaenau Gwent
County Borough Council, which lies just outside the nominated site boundary. Blaenavon Town
Council is also a member. The Government agencies within the Partnership are Cadw, the Royal
Commission on the Ancient and Historical Monuments of Wales, the National Museums and Galleries
of Wales, the Countryside Council for Wales, the Wales Tourist Board, the Welsh Development Agency,
and British Waterways. The Partnership also includes the National Trust, which is the premier
non-governmental agency concerned with heritage sit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er, 2000:6).
林曉薇:文化景觀保存與城鄉發展之研究 221

(Monmouthshine County Council),3.布萊肯國家公園等的中央及地方代表,共同組成管理委員


會為發展方向及保存計劃之監督者。
2000年巴那文工業地景被指定為世界遺產之文化景觀後開始了它另一個階段的轉化。首先
在聯合國世界遺產的加值及經費補助下,沒落的小鎮有更積極的保存推動工作,軟體方面的擴
大居民的宣導工作,輔導培訓志工及增加工作機會;硬體方面的更積極進行城鎮街道空間整
理、閒置商店之整修與出租,閒置學校整修再利用為世界遺產展示導覽中心﹙預計2008年開放﹚
等。此外在大區域的交通動線導引、煉鐵廠入口及道路周邊景觀與停車場也進行低調之整理工
程,並加強各景觀點之解說導覽設施。部份舊礦區遺址之水塘及裸地更進行植被復育及休憩設
施等景觀工程。
整體保存與展示之原則基於真實性、面積廣大及分散的特性,故在工業遺址及地景上採考
古學之原則:除必要性之加固外,不做過多的人為干預,因此在地景上可看到植被在礦場的自
然演化與融合(圖二十)。兩個主要的硬體遺址,煉鐵廠及大礦坑,則除了主體建築的保存展示
之外,煉鐵廠之工人住宅有生活實境陳設展示及模型展示,入口處以前工人領取工資的辦公室
則再利用為小型資訊導覽中心,提供參觀者服務。其它修復之融爐、物料升降機及鐵工坊等,
則自由參觀,尚在製作解說導覽設備中。
大礦坑則為完整的博物館形式,以原有建物及設施再利用規劃為:1.接待中心與商店(原
修理機具房),2.升降機及地下坑道導覽(大礦坑最受歡迎的實境展示,由地標般的升降機進入
地下90公尺經歷50分鐘的真實坑道體驗,參觀者著礦工衣物設備,有以前之礦工說明導覽他們
的真實經驗),3.採礦多媒體展示室(以舊坑道設計之多媒體展示空間,結合多媒體聲光及參觀
者身體參與走動,說明採礦之技術發展),4.礦工浴室(除呈現保存原貌外並結合衣物間等設施
做口述生活史之再現,對當時的社會狀況、家庭生活等都有完整之展示),此外尚有5.鍋爐空
間(原鍋爐及蒸氣動力機械設置處)及地下坑道參觀等候室(原機械維修室),6.食堂(原空間除供
應食物飲料外,亦為工人會議場所,今日用為參觀者之主要餐廳),7.引擎室(帶動升降機之動
力引擎,仍運作中),8.鐵工坊等(圖五)。所有的機械設備與建物均保持原貌與多數可運作狀態。
另外相當特殊的是博物館所蒐集的豐富礦工生活史資料,從工具、技術、運輸、救災、工會組
織、工運、穿著、日常消費、女工及童工等,都在礦工浴室再利用的博物館中有生動的多媒體
互動展示,並且有資料完整、印刷精美的導覽手冊,對學校團體更提供設計規劃好的教學教材
及參觀行程,是威爾斯相當受歡迎的校外教學場所。
是以巴那文工業地景的保存與再利用特色,不只是保存文化景觀整體區域自然與人文的生
態生產系統的完整性,更進一步透過其完整的研究調查及展示,去理解與再現地方文化及生活
的內涵,達到教育與帶動產業再生及地方發展的功能。

(三)管理組織
由於巴那文工業地景其文化景觀之內容由巴那文煉鐵廠、大礦坑、巴那文鎮及最早的鐵及
煤提煉區所構成,範圍延伸至布萊肯國家公園的邊界(Brecon Beacons Notional Park)到優斯克河
222 都市與計劃 第三十五卷 第三期

谷(River USK),還包括山上的石灰石礦場,輸送鐵路及煉製場。因此其管理組織亦頗複雜,
如前所述主要管理單位為「巴那文夥伴關係組織(the Blaenavon Partnership)」其中包括地方及
中央政府組織代表,共同組成管理委員會,為發展方向及保存計劃之監督者,主要代表之組成
結構來自三個部門:1.拖芬縣郡議會管理1804公頃的基地;2.蒙毛斯郡議會管理1486公頃;3.
布萊肯國家公園管理45%的基地,約1458.5公頃的山地。此外,相關之組織及支援單位尚有
「Blaenau Gwent County Borough Council(BGCBC)」
,「Blaenavon Town Council(BTC)」
,「Cadw:
Welsh Historic Monuments」,「Royal Commission on the Ancient and Historical Monuments of
Wales(RCAHMW)」
,「National Museums and Galleries of Wales(NMGW)」及「Countryside Council
for Wales(CCW)」
。之下設有專案委員會為主要經營管理之執行單位,協調合作人部門及現地
工作團13,如圖二十一所示。

圖二十一 保存組織組成架構

特殊的是基於其牽涉範圍及主管單位的複雜性,「巴那文夥伴關係組織」的協調合作人部
門及專案委員必須持續性的保持與社區居民、土地所有權人、投資者與地方觀光業者之溝通;
確保其與不同合作組織間之理念溝通及經費來源,以維護此大規模文化景觀之保存。幾個主要
權責區域負責單位為Cadw: Welsh Historic Monuments管理巴那文煉鐵廠,NMGW管理大礦
坑,BTC管理巴那文鎮。完整的行政協調及合作機制使巴那文工業地景之文化景觀要素得以有
不同專業團體的照護,也在再利用的發展上能合理再現地方文化及工業遺產的內涵。

13. The Project Board includes the Chief Executive of Torfaen County Borough Council, other chief
officers of Torfaen County Borough Council and senior officers representing Cadw and the National
Museums and Galleries of Wales. The Countryside Council for Wales and the National Trust and other
parties attend from time to tim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er, 2000:6).
林曉薇:文化景觀保存與城鄉發展之研究 223

四、「文化景觀」之保存及再利用對城鄉發展之影響

巴那文工業地景保存之完整性可以由煉鐵廠保存有生產過程中的礦石運輸、煉鐵熔爐、鐵
工坊等煉鐵序列地景,大礦坑開採設施、機房、工人餐廳及浴室等生產及生活場域以及巴那文
鎮之發展看出,也因此可理解地區工業發展與城鎮地貌的更迭,呈現文化景觀保存的特質。由
巴那文鎮的地景變化來看,基本上整個鎮的發展是由巴那文煉鐵廠帶動的工人聚集而起,因而
城鎮與煉鐵廠並無真正的界限,巴那文煉鐵廠所有者也機乎擁有巴那文鎮大部份之土地,因此
煉鐵設備也廣範的分散在鎮上及周邊山丘。礦主也在鎮上建公司商店、公共住宅、工人協會廳、
支援教堂及學校等,具公司城鎮之規模及福利(圖七)。另外大礦坑的開採更吸引諸多工人的移
入,在1860年代的興盛時期主要商業街上充滿開至晚上的商店及酒館,一片富裕氣象,但到1990
年代後隨關廠而人口流失,只有不到一半的商店仍然開放。雖然在1970年代開始保存之初,一
片破敗,但也拜發展停滯之賜,因此小鎮及運輸路徑等地景並無大規模開發的破壞,仍保有原
有停產時期工業地景之氛圍。
不過,近年來隨著保存工作的推動及列名世界遺產的價值被理解,而有較多的保存經費來
源與人力投入,「巴那文夥伴關係組織」及巴那文鎮郡政府(BTC)積極合作進行街道及廣場空
間整理、閒置商店之整修與出租,閒置學校整修再利用為世界遺產展示導覽中心及工人協會廳
的整修與活動等,使整個寂靜已久的城鎮及居民又再度活躍。原本相當封閉保守的舊礦工及社
區居民也開始轉型從事旅遊服務類之工作。巴那文鎮的發展因工業而興起,也因之沒落,今日
則憑藉其工業文化景觀之特色保存及再利用而有再生的契機,也再次影響其城鄉發展的風貌,
印證文化景觀保存結合都市規劃朝向文化觀光發展已是勢在必行的趨勢及未來發展的主要目
標。

五、結語:巴那文工業地景對台灣之文化景觀保存及再利用的啟發

經由本研究之案例及核心問題探討發現,理解與再現文化景觀的整體脈絡性結構及地方文
化的內涵,將是解決文化景觀界定標準及保存現況與問題的重要指標。巴那文工業地景對台灣
之文化景觀保存及再利用提供了以下幾個可供參考的方向:

(一)理解文化景觀保存與再利用的整體脈絡性結構:
基於文化景觀之多元及複雜性,因此在保存與再利用的特殊性上,必須先理解建立文化景
觀的整體脈絡性結構。如:巴那文工業地景保存的不只是工業革命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築及機器
之保存,更有整體生產生活之地景與社會脈絡。在實質元素,如工廠建築設施和生產技術外,
軟體的勞工之生活經驗、社會結構及文化等議題等都透過完整之調查,呈現整合型的研究架構
及展示,清楚呈現產業遺產在技術、經濟、社會、文化及都市發展等各個層面上的影響。因此
224 都市與計劃 第三十五卷 第三期

置身其中可透過各式各樣的身體經驗與實境場域感受並學習地方歷史、產業發展與環境知識。

(二)加強有系統的調查與研究基礎以利範疇界定:
以巴那文工業地景保存的整體性來看,它的基礎奠基在有系統的調查研究基礎上,1970
年巴那文研究委員會即成立,著手調查過往工業發展區域的歷史,加上整體景觀的考量,成為
界定保存範疇的基礎,此外威爾斯皇家歷史紀念物學會(RCAHMW)的協助,定期調查及空拍
記錄,有助於維護目前巴那文工業地景的文化景觀的整體脈絡性結構。台灣的文化景觀調查與
評估可以在「清查、詮釋與再現」的保存上加強整體脈絡性的核心理念。避免單純以建築實體
為主體思考的文化景觀解讀,保存整體生態生產系統的完整性,以理解地景形成的空間脈絡、
社會意涵、地景改變的方式。方能改善近期執行的文化景觀保存登錄案例缺乏周邊脈絡聯結與
範疇界定無所本之問題。

(三)透過文化景觀保存結合都市再生規劃帶動地方特色發展與認同:
巴那文工業地景的保存不只帶動地方振興,建立居民的文化及生活認同感,更進一步透過
近年來硬體環境的改善,增進在地生活環境品質與經濟、教育價值。這些其實是很多台灣具文
化景觀價值但產業或環境破壞衰退的城鎮所需要的再生力量,不以外求或嘉年華式的販賣地區
資源,而是持續的挖掘與經營地方特色與文化紋理,方能建立起一個永續的文化景觀保存結合
都市再生的機制。特別是一些曾有工業發展但如今徒留污染或衰退的小城鎮,更需透過文化景
觀對自然與人文資源並重的思考,才能在傷痕累累的地景上再次建立自然地景與文化景觀保存
和諧的緊密關係,保護生態的多樣性,文化多樣性的功能以及拓展其休閒、教育推廣及新產業
價值之積極目標。

(四)整合多元化相關跨領域專業者及部會組織:
文化景觀之多元及複雜性常必須透過跨區域計劃建立文化景觀保存之完整性。如「巴那文
夥伴關係組織」所聯結的相關地方及中央政府組織代表及專業諮詢團隊是推動文化景觀保存及
再利用的區域特性所不可或缺的條件。只有全面性由計劃出發,清楚界定土地權屬、使用內容、
管理分工、開發規模及資源整合才能有效的推動文化景觀保存及再利用。以文化景觀條件來看
台灣,得天獨厚的多樣化生態體系結合經歷四百多年不同政治文化的演替亦形成獨特的人文景
觀,的確有許多可以整合的潛力點,如:阿里山森林鐵道、高山型國家公園的原住民生活與住
居地以及日人理蕃政策遺留下之古道、美農濃竹仔門電廠及水圳灌漑地景等。但是目前地方及
中央政府單位均尚無整合性合作機制,是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
綜合上述研究,發現對推動台灣文化景觀保存結合城鄉發展時所面對的議題,不論是文化
景觀保存與再利用的特殊性及範疇界定;或是其對城鄉環境之影響;都可由巴那文工業地景保
存與再利用的實務經驗中找到借鏡,也提供建立台灣文化景觀保存之系統性知識架構與世界接
軌之參考。
林曉薇:文化景觀保存與城鄉發展之研究 225

參考文獻

1. 傅朝卿(2006),從文化景觀找回台灣營建環境之的整體性,「台灣建築」,第128期,第56
頁。
2. 劉正輝(2007),試論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整合保護體系之建構—以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為
例,「海峽兩岸世界遺產規劃與管理機制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第9-22頁。
3. 李光中(2003),自然文化景觀保存與公眾參與,「二○○二年文建會文化論壇系列實錄:
世界遺產」,第131頁。
4. 李光中(2007),「文化景觀作業準則先期性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5. 波多野想(2007),「文化景觀保存哲學及國際案例比較研究計畫」,台北:行政院文化建
設委員會。
6. Alfery, J. and Clark, C.(1993). The Landscape of Industrial: Patterns of Change in the
Ironbridge Gorge, London: Routledge Press.
7. Ford, S., Thompson, C., and Walker, P.(2005). Big Pit- National Coal Museum - A Guide,
Cardiff: National Museum Wales, 4-14.
8. Mann, R.(2003). UK Guide to Industrial Heritage Sites and Museums: On the Trail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Bath: Gateway Books.
9. Williams, D. M.(2006). Blaenavon Ironworks and World Heritage Landscape, Cardiff: The
Westdale Press Ltd.
10.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er(2000), Advisory body evaluatio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http://whc.unesco.org/en/ list/984/documents/, (Oct, 1, 200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