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我们眼中的客观世界

物理领域的元本体论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作者简介

蒋运鹏 助理教授,博士,1981 年 3 月 26 日出生,男,德国国籍,现任


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英国经验主义、早期分析哲学以
及形而上学。

中文摘要

直觉上,人类世界观的有些部分有很强的人类中心色彩,它们并不反映世
界的客观结构。近四十年来,哲学界开始寻求明确的理论来协助勘定世界观各
个领域的主客观区分界线。以下讨论尝试提供一个仅适用于物理本体论论域的
主客观区分理论,为如下观点提供支持:相当数量的关于物理世界的本体论争
论(即针对特定物理物体是否存在的争论),仅仅涉及构建世界的不同主观方
案。这种理论探讨本身属于元本体论范畴。

关键词

元本体论、存在命题、主观、客观

1. 导论

人类世界观有些部分有很强的人类中心色彩,它们并不反映世界的客观
结构。这些主观区域究竟包含哪些内容,一直是西方哲学史上备受关注的话
题。洛克认为,几何形状是物理世界的物体自身客观具有的特性。即使没有
人类,球形的星球仍是球形的。而诸如颜色、声音、气味等性质,则是认知
主体与物理物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1。笛卡尔持类似看法2。康德的观点则更加
极端:甚至整个时空结构都是认知主体的主观设置 3。当代哲学关于主客观
区分的讨论涉及更多话题4。数学是对客观存在的抽象数学对象的研究,还
是仅仅反映了人类独有的主观思维方式 5?伦理判断是否有客观对错?亦或
它们仅仅表达了人们的主观喜恶6?

1
Essay II. Viii. 9 – 10。同时参考 Stroud 2000: 21 – 44 和 Smart 1963。
2
AT VII 78 – 80。同时参考 Williams 1978。
3
KrV A22 – 41/B37 – 58。
4
Miller 2014。
5
Field 1980。
6
Mackie 1977。
1
近四十年来,在主客观区分研究作为独立课题兴起的同时,一种方法论
自觉随之确立:任何此类研究都应当澄清,所谓“主观”和“客观”,其准
确意义是什么。或者,在不能给出概念分析的情况下,至少应当设置明确的
外在标准,帮助我们在不依赖直觉的情况下作出主客观区分判断7。

本文意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考察一个狭小范围之内的主客观区分:我们
物理世界观中包含许多本体论看法,比如关于(特定)桌椅、(特定)基本
粒子以及物理世界本身是否存在的看法等等。就这些物理物体是否存在而
言,观点上的分歧屡见不鲜。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在这样关于物理世界的
本体论争论之中,哪些是纯粹关于世界客观状态的争论,哪部分则仅仅反
映了人为附加结构的差异?如果某个争论纯粹关乎世界的客观状态,就这个
争论而言,元本体论的实在论立场就是正确的:争论双方有且只有一方误判
断了客观世界的状况。反之,如果争论本身与客观世界无关,仅仅涉及认知
主体扩建世界的不同主观方案,那么,反实在论的立场就是正确的:双方都
不会因为对导致分歧的焦点采取特定立场而错误或正确地判世界的客观状
况。至于就实在论立场正确的情况而言,双方谁洞察了客观真相,不是本文
要处理的问题。本文并不关心特定的物理本体论观点是否与客观状况吻合。
目前为止涉及主客观区分的文献中,尚缺乏专门针对该领域的讨论。

笔者将遵守上述方法论原则,提出一套其适用范围局限于物理本体论论
域的主客观区分标准,并借助该标准以下观点提供辩护:在我们关于物理世
界的本体论世界观中,有些争论是纯粹客观的争论,另外很大一部分则纯粹
涉及建构世界结构的不同主观方案。就本体论而言,客观物理世界自身(即
使它存在)远不如它在我们眼中那样丰富。本文构建的标准在适用范围上的
局限性,在笔者眼里并非缺陷。人类世界观不同领域的主客观区分,很可能
是完全异质的,它们甚至基于不同的主客观概念。在这样复杂的结构中,试
图以统一的标准支持所有领域的主客观区分研究,本身很可能是错误的思
路。本文的第 4 和第 5 节还会涉及这点。

常人并不总是需要哲学的帮助才能回答本文的核心问题。存在足够明晰
的前理论直觉。考察下列具体争论:

1. 除了知觉材料,是否存在物理物体?

2. 在特定时空点,是否存在具有特定能量的基本粒子?

3. 除了空间上紧密相邻的基本粒子(它们组合成桌子的形状)之
外,是否存在另一个额外的物理实体,即作为组合体的桌子8?

7
Wright 1992 以及 Fine 2001 是这方面的经典著作。
8
这 是 当 代 形 而 上 学 中 分 体 论 实 在 论 者 ( mereological realists ) 和 分 体 论 虚 无 主 义 者
(mereological nihilists)的典型争论。参见 van Inwagen 1990 和 Wasserman 2013。在这个
例子中,桌子是人造物体这一事实并不重要。我以桌子为例,仅仅因为它在相关文献中经
2
虽然争论 1 的焦点是物理世界本身是否存在,但它仍是关于物理世界的
本体论争论。相当多的人在阅读笛卡尔《沉思录》认为它的答案有客观对
错。争论 3 则容易被看作仅仅与约定俗成有关的问题:是否将特定物质区域
划分出来,看作一个组合体,取决于人类。对争论 2,很多人则会认为它涉
及世界的客观状况。在特定时空位置有无一些构造物理世界的基础材料,不
是人类约定俗成的产物9。也就是说,从直觉上,许多人倾向于对争论 1 和
2 采取实在论立场,而对争论 3 则采取反实在论立场。但是,如上所述,直
觉是不够的。本文力图建构统一理论来支持这些分散且不稳定的直觉,并在
这三个具体争论所代表的物理本体论领域内确立一般性的主客观区分框架。

讨论将按以下步骤展开。第 2 节会就“一个争论是纯粹客观(主观)争
论”的意义给出粗略解释。第 3 节的任务是为主客观区分提供精确标准并在
上述三个具体案例上试用该标准。在第 4 节中,我将考察文献中另一种界定
主客观区分的经典方案,并指出,本文的方案在其限定的适用领域内有决定
性优势。第 5 节将处理本文的方案可能面临的反驳,并根据其中一个反驳对
第 3 节中的区分标准进行修改。

2.自然概念

笔者建议一种本质上很简单的思路:争论 3 并不涉及物理世界的客观结
构。争论的表述中使用的核心概念,即“桌子”,不对应自然类。世界自身
有一套不取决于认知主体的天然分类结构。这种结构中出现的类别是自然
类。即使没有认知主体,某个自然类别是否为空,以及如果不是,哪些物体
属于该自然类,属于该自然类的物体确切数量多大10,客观世界自身已经作
出决定 11 。我们使用的任意一个概念,都对应一种类别划分。比如,“桌
子”这个概念,就将桌子这类物体和其它物体区分开来。使用这一概念来进

常被用到。原则上,以石头或恒星为例可以引起相同的直觉。根据一种看法,争论 3 仅仅
是一个言辞之争:双方实际观点吻合,只是因为相互误解了对方所用词汇的意义,才导致
了矛盾的假象。相关讨论参见 Eklund 2009 和 Hirsch 2009。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错的。双方并
未误解对方的意思。争论焦点在于双方对摆在面前物体的数量看法不一。假设共有一百兆
个基本粒子组成桌子的形状,甲方认为,前面正好有一百兆个物体,乙方则认为,有一百
兆加一个物体,多出来的那一个就是作为组合体的桌子本身。甲不承认有这个组合体存在
(参考 Sider 2009: 386 – 391)。
9
Chalmers 也赞同这种直觉,见 Chalmers 2009: 119。
10
除去一个例外,见 14 号脚注。
11
自然类不一定不为空。例如:或许我们的世界上有着三类能量级别依次跃升(即 α 级
别、γ 级别和 δ 级别)的基本粒子,并且,我们发现从能量级别 α 到 γ 之间的跃升幅度,
是从 γ 级别到 δ 级别之间跃升幅度的两倍。假设世界上存在具有(处于 α 与 γ 之间的)能
量级别 β 的基本粒子,那么,各种基本粒子的能量级别之间就可以保持等幅递增关系。只
不过这类基本粒子实际上并不存在。但即使如此,α 与 γ 之间有一个能量级别也是一个客
观事实,该事实与我们如何看待世界无关。同时,恰好没有基本粒子处于 β 的能量级别上
这一事实(即“β 级别的基本粒子”这个自然类恰好为空这一事实),也是物理世界分类
结构中的客观状况。
3
行思考的时候,思考所涉及的对象之一就是这种类别划分。根据直觉,有些
概念对应的类别是自然类,另一些则不然。例如,“物理物体(即存在于时
空中的物体)”这个概念,似乎对应客观世界自身的一种类别划分。使用这
一概念来进行思考的时候,思考所涉及的对象之一就是这种客观的类别划
分。即使没有认知主体,这种划分也是世界天然分类结构的组成部分。这样
的概念,称为“自然概念”。因为其自身的特性只能被物理物体例示的概念
称为“物理概念”,若某物理概念同时是自然概念,它就是“自然物理概
念”。“物理物体”是自然物理概念。“桌子”这个概念所对应的类别,看
来则具有强得多的主观性。很难想象,即使没有人类,世界的分类结构中也
天然包含“桌子”这一类别。后者完全是人类根据主观兴趣作出的人为规
定。这类概念,称为“非自然(物理)概念”。“基本粒子”的地位看来更
接近“物理物体”。

当我们仅仅使用自然概念来思考并进行判断时,在任何情况下,都必定
对世界自身的客观分类结构作出了正确或错误的判断 12。比如,我们可能错
误地将一个客观上并不为空的自然类判断为空,或错误地认为一个客观上为
空的自然类并不为空。

为何实在论立场用在问题 1 和 2 上是合理的,而反实在论立场用在问题
3 上是合理的?答案是:因为前两个争论的焦点是客观世界分类结构的状
况,而后者的焦点则是人为设定的世界图景的内容。前者直接涉及客观对
错,后者不然。首先,我们为“纯粹客观争议”给出一个定义:

Def1. 针对一个具有“有一个 F”形式的命题的争论是物理领域里


的纯粹客观争论,意味着,F 是一个物理概念并且该命题仅仅涉
及物理世界的客观状态。而这又意味着,命题中使用的 F 是自然
物理概念。

Def1 也可以被当作在实际操作中区分主客观争论的标准。“物理物
体”是一个自然物理概念。因此,针对外部物理世界是否存在的争论 1 是纯
粹客观争论。甲乙双方就一个自然类是否为空产生了争执,并且双方必有一
方错判断了世界的客观状况:

甲. (至少)有一个物理物体。

乙. 一个物理物体都没有。

同理,关于基本粒子是否存在的争论,看来也是纯粹客观争论。争论 3
则不是纯粹客观争论。它针对的命题使用的核心概念,即“桌子”,不是自
然物理概念。但这还不够。我们需要支持这样一个关于争论 3 的前理论直
觉,即该争论是一个纯粹主观争论。为达此目的,需要引入另一个定义:

12
除去一个例外,见 14 号脚注。
4
Def1-1. 针对具有“有一个 F”形式的命题的争论是物理领域里的
纯粹主观争论,意味着,F 是一个物理概念,且双方一致认为该
命题的客观部分为真,导致分歧的是该命题的其它部分。所谓该
命题的客观部分,就是该命题本身蕴含的全部具有“有一个 F”
这一形式、且仅仅涉及物理世界的客观状态的命题(见 Def1)。

争论 3 满足 Def1-1,因此是纯粹主观争论。争论的一方相信的命题
(即“某处有一张桌子”)的客观部分包括“至少有一个物理物体”、“至
少有一个基本粒子”这两个命题以及数量巨大的关于什么时空坐标上有基本
粒子(物理物体)的命题(只要有桌子,自然就有处于特定时空位置的基本
粒子) 13 。这些存在命题使用的非逻辑概念都是自然物理概念。根据的预
设,争论双方就这些命题的真伪已达成共识,都不怀疑有物理物体和组合成
桌子形状的基本粒子存在。唯一的分歧指向“我面前有一张桌子”这个命题
的另一部分,即存在一张作为额外组合体的桌子。在这里,争论的焦点是所
有涉及世界天然分类结构的内容被过滤之后剩下的内容。争论是纯粹主观
的。双方都不可能因为对导致分歧的内容采取特定立场而错误或正确地判客
观世界的状况14。按照这一思路,所有关于我们熟悉的宏观物体是否存在的
争论,都是纯粹主观争论。反之,争论 1 不是纯粹主观争论。因为争论双方
并未就该命题的客观部分(即“有一个物理物体”这一命题)达成一致。

3.筛选自然物理概念的标准

至此,理论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若采用 Def1 和 Def1-1,则对于“纯


粹客观(主观)争论”的理解,完全基于对“自然物理概念”的理解。对后
者的理解,又完全依赖对“自然类”这一概念的理解。上一节在解释“自然
类”的时候,用到了“客观”的概念。鉴于有待解释的核心概念在解释链条
中再次出现,解释是循环的。循环的解释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主客观区
分的本质,更不能提供比表面直觉有效的区分标准。换言之,目前为止,
Def1 和 Def1-1 既不构成有效的概念解释,也不能充当实用的判断标准。我

13
“桌子”这个概念本身是否排除以下可能,即一张桌子由某种超级物质做成,这一整块
物质完全不可切分,而且其内部不包含基本粒子?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某处有一
张桌子”本身就不蕴含有处于特定时空位置的基本粒子存在。但没有必要在此陷入这种遐
想。在围绕争论 3 的哲学讨论中,哲学家意图谈论的都是由正常物质组成的普通桌子。
“普通桌子”这个概念,无疑排除了由超级物质做成的普通桌子存在的可能。
14
当然,“某处有一张桌子”本身还蕴含一个不在 Def1-1 考虑范围之内的重要结论,即相
对于不存在作为额外组合体的桌子的情况,世界上要多出一个物理物体。这是一个涉及
“物理物体”这个自然类包含物体的数量的本体论结论。在没有认知主体的情况下,若物
理世界存在,其客观状态是否规定了一种清点物理物体数目的确切方式?笔者倾向于给出
否定答案(Chalmers 持相似的观点,见 Chalmers 2009: 104 – 106)。否则,任何关于额外
组合体是否存在的争论(即使这样的争论满足 Def1-1)都将直接涉及世界的客观状态,而
这与我们在第 1 节中提到的关于争论 3 的直觉相矛盾。笔者倾向于保全这一重要直觉。
5
们仍然是在依靠直觉判断什么概念是自然物理概念。

本小节尝试提供外延上恰当的标准,以便在不依赖表面直觉的条件下筛
选自然物理概念。成功的筛选机制会透露所有自然物理概念共有的特性。因
此,它无疑会加深我们对自然物理概念的了解。若采用 Def1 和 Def1-1,我
们对纯粹客观(主观)争论所具有的特性,也会有更多了解。但外在筛选标
准并不把握被筛选对象的本质,它不为“自然物理概念”这一概念提供概念
分析。它的主要任务,是协同 Def1 和 Def1-1,帮助我们在不依赖直觉的情
况下恰当地判断第 1 节中提到的主客观区分。在表述筛选标准之前,需要进
行一些准备:

第一,“一个概念 X 是另一个概念 Y 的一部分”的意思是:我们


是先验地(a priori)认识到以下这点的:所有例示 Y 的物体都例
示 X。例如,“物理物体”就是“桌子”的一部分。

第二, 一个理论 D2 是另一个理论 D1 的保守拓展(conservative


extension),意味着,所有 D2 包含而 D1 不包含的语句,都是 D1
因为其语言资源的缺失而无法构造的语句。

设有一个我们掌握的关于物理世界的概念 F,一门语言 L1 和一另门语


言 L2。L2 是一门全能百科语言。对于任何一个我们现阶段掌握的概念(包
括物理概念,化学概念,数学概念,地理概念等等)而言,L2 都包含有一
个对应它的谓词。L1 与 L2 的唯一区别在于,L1 不包含对应概念 F 的谓词和
对应所有 F 是其一部分的概念的谓词。换言之,在 L1 里面,我们不能使用
F 和所有 F 是其一部分的概念,但可使用其它现阶段所掌握的所有概念。

设 d1 是穷尽 L1 的语言资源对世界的某一时间切片 t 进行的最完整且正


确的描述(描述可涉及知觉材料、基本粒子、社会形势和抽象物体等等),
设 D1 是我们从 d1 出发,使用所有 L1 可以表述的、我们目前承认的物理学
法则以及与这些法则相容的法则(包括生物法则,金融法则等等),推导出
的对世界所有其它时间切片的描述的汇总。设 d2 是我们穷尽 L2 的语言资源
对世界同一个时间切片 t 进行的最完整且正确的描述。设 D2 是我们从 d2 出
发,使用所有 L2 可以描述的、我们目前承认的物理法则以及与这些法则相
容的法则,推导出的对世界所有其它时间切片的描述的汇总15。

现在可以初步地为“自然物理概念”给出如下筛选标准:

15
当然,汇总描述必须经过协调处理,以保证其内部的自洽性。例如,假若承认任何时间
段上的全球经济形势都依附于(supervenient on)同样时间段上宇宙中基本粒子的分布,那
么,相互矛盾的推测有可能出现。比如,根据某种经济法则,我们推测某个 t 之外的时间
段 t*中会出现全球金融危机。同时,根据基础物理法则,我们推论出 t*中基本粒子的分布
情况,并根据依附关系判断,在 t*中并不存在金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最终的汇总描述
中涉及金融形势的部分应当以基础物理法则的推测结果为准。因为,在精准度方面,基础
物理法则远胜于金融法则。
6
C2. 一个我们目前掌握的物理概念 F 是自然物理概念,当且仅当
存在一个物理可能世界(即目前我们承认的物理法则为真的世
界),在该世界中,D2 是 D1 的非保守拓展(non-conservative
extension)16

追求精确性的同时,有必要同时澄清技术标准在何种意义上捕捉到了我
们直觉上认为“自然物理概念”这一概念因该具有的外延。否则,我们是否
真的筛选出了自然物理概念(而不是其它什么概念),就值得怀疑。实际
上,C2 反映了以下直觉:自然物理概念和非自然物理概念在其认知重要性
上是不对称的。人类概念系统中,只有前者负责把握世界天然具有的类别划
分结构。将一个自然物理概念排除在理论思考范围之外,会使我们遭遇挫
折。世界自身的刚硬结构不会因为被忽略而消失。在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中,
特别是在尝试预测和回溯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因此遭受认知挫折。非自然
概念则体现了认知主体根据自身兴趣划分世界的方案(比如将特定空间区域
划分为桌子)。只要充分把握了世界自身的刚硬结构,将这类概念排除在思
考范围之外,忽略这些主观构造,只会折损生命的丰富性。主观构造方案是
人为添加的生活形式,只要我们决意放弃它们,它们的确就会丧失一切影响
力。简单地说,C2 将自然物理概念规定为这样一类概念:若放弃使用它
们,人们很可能在认知过程中碰壁。当然,针对各种条件下认知挫折是否可
能出现的系统判断,必须以一整套对世界运作机制的看法为基础。这套看法
的核心部分就是目前得到承认的物理法则。

使用 C2,可以为第 1 节中提到的关于三个争论的不同直觉提供统一理
论支持。将 “桌子”这一概念代入 F 的位置,我们得到以下思路:相对于
百科语言 L2 而言,L1 唯一的匮乏在于,L1 不包含对应“桌子”这个概念的
谓词和对应所有“桌子”这个概念是其一部分的概念的谓词。在 L1 里面,
我们无法谈论桌子,但肯定可以谈论当下的物理学处理的基本的粒子。若使
用 L1,我们可以描述世界某一个时间切片上整个宇宙时空结构中基本粒子
的分布,但不能描述地球上某些地方放着桌子这样的事态。现在,我们使用
L1 可以表述的、且我们目前为止认定的法则,来预测下一个时间点上宇宙
的状态。L1 可以表述所有我们目前认定的基础物理法则。据此,可以预测
整个宇宙时空结构中基本粒子在下一个时间点的分布,进而预测下一个时间
点上所有我们可以谈论的组合体的状态。虽然我们在语言 L1 中无法谈论桌

16
若 D2 是 D1 的非保守拓展,那么,D2 至少包含一个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语句:第一,D1
不包含该语句,第二,L1 的语言资源可以构造它。严格而言,还要做更多的限制,才能保
证 C2 的合理性。比如,L1 和 L2 都应当包含“是一个物体”这个谓词。但这样一来,只要
F 是物理上可能被例示的概念,总有一个物理可能世界,在这个世界中,D2 是 D1 的非保
守拓展。其后果是,除了物理上不可能被例示的概念,没有概念不满足 C2。原因很简单:
D1 和 D2 都应当包含一个陈述世界上有多少物体的语句。而只要 D2 声称有一些 L1 无法表
述的概念被例示了,那么,D2 同时就会声称世上有更多物体。于是,D2 中的这个陈述物
体数量的语句就与 D1 中的相应语句有区别,并且 D2 中的这一语句是可以用 L1 的语言资
源构造的。可以增加一些限制来使这些干扰因素变得无害。笔者在此省略这部分工作。
7
子的分布,但只要我们目前所认定的物理学法则为真,那么,有一种情况就
不可能出现,即在下一个时间点上,桌子的分布居然会对基本粒子的分布造
成我们无法用微观物理法则预测,但却可以用微观物理学语言表述的结果。
桌子的状态是由基本粒子的状态决定的,而不是相反17 。因此,根据 C2,
“桌子”并非自然物理概念。

反之,若 F 是另一个关于物理世界的概念,比如“基本粒子”,那么,
我们使用 L1 进行的预测就可能出现漏洞:由于我们用 L1 无法谈论基本粒子
并且无法运用与之相关的微观法则进行推论,我们有可能无法预测宏观世界
在下一个时间点的一些变化。比如,微观的粒子活动可能会导致一张桌子在
下一个时间点瞬时崩塌。而关键之点在于,由于 L1 可以谈论桌子,这些变
化是 L1 有能力表述的。当然,不能谈论微观世界并不一定会造成我们在宏
观预测上的失误(因为微观上的变化不一定造成宏观上的变化),C2 只要
求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因此,“基本粒子” 是自然物理概念。同理,“处
于特定时空点、具有特定能量的基本粒子”也是自然物理概念。

“物理物体”也是自然物理概念。设 L1 不包含“物理物体”这一谓
词,并且也不能表达任何物理概念(即所有那些“物理物体”是其一部分的
概念)。这样的语言无法谈论物理世界。鉴于语言资源的缺失,d1 包含对
知觉材料的描述,但不包含对物理世界的描述。最迟二十世纪后半叶,哲学
界已经公认:在纯粹的知觉材料领域中找出足以用来准确预测或回溯这个领
域的历史进程的法则,是徒劳的。这也是现象主义(phenomenalism)被最
终抛弃的原因之一18。因此,若不能谈论物理世界,从 d1 出发推导出的 D1
中针对其它时间切片上的知觉材料状态的描述必定近乎空白。但只要采纳一
个可信度极高的看法,即知觉材料的出现依附于(supervenient on)物理世
界的状态(包括感知者周边物理环境及其大脑物理状态),则肯定有这样一
个物理可能世界 w,在 w 中,我们使用 L2 推导出了其它时间点上世界的完
整物理状态,并因依据依附关系确定在这些时间点上有大量知觉材料出现。
于是,在 w 中, D2 所包含的针对其它时间切片上的知觉材料状态的推测,
大大丰富于 D1 所包含的相应内容。关键是, L1 有能力描述知觉材料的状
态。D2 中针对知觉材料状态的描述,并未超出 L1 的语言资源覆盖的范围。

将这一思路运用于其它物理概念,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即大部分物理概
念并非自然物理概念。将 C2 与上一小节提出的定义配合使用,可知很多关
于物理世界的本体论争论是纯粹主观争论。

17
设想一个目前为止认定的物理法则在其中不为真的诡异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组合体
(例如桌子)的质量,远远大于其组成部分的质量之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能谈
论作为组合体的桌子,当然也就不能谈论桌子的质量。问题在于,组合体的异常质量完全
可能对微观层面产生微观物理法则本身无法预测的结果。不难发现,这样一来,我们的标
准就不能达成预期的理论目的了。C2 中附加的条件,即我们谈论的可能世界是“目前认定
的物理法则为真的世界”,排除了这种不利情况。
18
参考 Stegmueller 1969 和 Sellars 1963。
8
“物理物体”或者“基本粒子”等概念被(或未被)C2 筛选为自然物
理概念这一事实,并不蕴涵现实世界中有(或没有)物体例示这些概念,因
此也不偏袒第一节中提到的争论中争执双方的任何一方19。根据 C2,一个概
念 F 是自然物理概念,当且仅当存在一个我们目前承认的物理学法则在其中
为真的可能世界,这个世界的特性,使得对 F 的忽略导致了认知挫折。无论
这样一个物理可能世界是否存在,F 在现实世界中都可以被(或不被)例
示。这种中立的特性是必要的。因为借助 C2、Def1 以及 Def1-1 作出的主客
观区分,是关于本体论争论的元本体论层面判断,它不应蕴含对争论双方中
任何一方有利的本体论后果。

4.其它理论尝试

研究文献中存在各种主客观区分理论。与笔者建议的方案不同,这些理
论预设的适用领域要广泛得多。除了物理本体论领域,它们也被用在其它领
域(包括伦理领域和数学领域等等)20。本节限于考察其中一个经典理论。
笔者认为,至少在物理本体论领域内,本文给出的解决方案相对于该理论具
有决定性优势。虽然在适用的广泛性上有所欠缺,但至少在我们限定的领域
内,本文提出的方案是相关理论的大家族中值得考虑的一员。

本节要讨论的理论最初由 Johnston 提出,Wright 对其进行了细化处理


21
。设 S 为一个认知主体,P 为任意命题,CD 是 S 在针对 P 作出判断时可以
获得的最理想认知环境22。据此,我们可以为主客观区分给出如下定义:

Def3. P 单纯反映主观世界结构,意味着,P 的真值条件保证,若


S 处于 CD 中,那么,P 为真当且仅当 S 判断 P 为真。

Def3 体现了这样一个主客观区分的思路(或概念):所谓 P 仅仅反映


人为构建的主观世界结构,意味着,认知主体在最理想情况下的判断,是 P
的真值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P 否是为真(是否对应事实),本质上取决于
认知主体的看法。恰恰在这种意义上,这部分世界结构是人为构建的。我们
可以进一步规定,一个争论是纯粹主观争论,意味着,作为争论对象的命题
P 满足 Def3。涉及某物是否可笑的命题,最适合充当 Def3 的正面例子。但

19
现实中或许的确存在未被例示的自然物理概念。换种比喻性的说法,世界的客观分类结
构中某些部分,在现实中处于未被填充的状态。例如,现实世界上或许恰好不存在具有能
量级别 β 的基本粒子(比较第 13 号脚注)。但只要在某个物理可能的世界中,“具有能量
级别 β 的基本粒子”被例示了,并且造成了宏观理论无法推测的宏观影响,这个概念就是
自然物理概念。
20
见 Wright 1992: 85 – 86;141 – 142 以及 Fine 2001: 1 – 11。
21
见 Johnston 1993 和 Wright 1992: 108 – 135。
22
在最理想认知环境中,无论是 S 自身的状况还是周边环境的因素,都保证 S 可以稳妥地
使用他的判断力。例如,在典型的理想认知环境中,S 不应当处于醉酒状态。参考 Wright
1987: 275。
9
凡掌握“可笑”这一概念人,直觉上应当承认,某物可笑,当且仅当我们在
理想认知环境下断定它可笑。涉及某物是否可笑的命题的真值条件保证,除
非我们处于原则上不适合作出判断的状态之中,否则,我们的判断永远正
确。相反,关于各种物理边界的几何形状的命题,看来则是负面例子。即使
我们碰巧作出了所有关于这类命题的正确判断(并且仅仅作出了正确的判
断),判断的正确性也不是由这类命题的真值条件保证的。我们并不能先验
地知道我们会如此走运。

要发展出值得重视的理论方案,Def3(特别是对最理想认知环境的刻
画)还需进一步细化。该定义根本上的恰当性也面临一些质疑23。假设细化
工作已经完成,再假设这些质疑都已经被成功驳回。即使如此,该定义的理
论价值仍有局限性。Def3 足够清楚,貌似也没有变成循环定义的风险。作
为概念解释,它比 Def1 和 Def1-1 成功。但作为判断标准,它本身却并不实
用。以命题“至少有一个物理物体”为例。要判断关于它的争论是否为纯粹
主 观 争 论 , 必 须 判 断 它 是 否 满 足 定 义 项 中的 表 述 “ … … 的 真 值条 件 保
证… …”。问题是,理性的人作出这个判断时面临的困难,并不比直接作出
主客观区分判断时要小。人们当然可以直接使用直觉来支持有关真值条件内
容的判断。但这里的直觉,并不见得比我们最初用来直接区分主客观争论的
直觉更明晰或更基础。如果在使用 Def3 作为标准进行判断的时候依赖直
觉,还不如直接依赖直觉判断主客观区分。当然,或许可以发展出一套不依
赖表层直觉的辅助标准,帮助我们判断任意命题 P 是否有 Def3 的定义项所
要求的那种真值条件24。这项工作完成之前,以 Def3 为核心的思路相对于
本文的思路,互有长短。前者提供了非循环的概念解释,但没有给出实际可
用的判断标准。后者则正好相反。

即使获得了那一套辅助标准,Def3 仍然有个无法修补的缺陷。若“某
处有张桌子”为真,则该处一定有排列成桌子形状的基本粒子和物理物体存
在。直觉告诉我们,这两个后果都直接涉及物理世界的客观状况。因此,
“某处有张桌子”涉及世界的客观状态,并不单纯反映主观世界结构。作为
恰当的定义,Def3 必须与我们的基本直觉吻合。这就意味着,在具有“有
一个 F”这种形式的、关于物理世界的存在命题当中(这类命题简称为“物
理存在命题”),无论如何不应当有命题满足 Def3 的定义项。如果将纯粹
主观争论定义为其争论对象 P 满足 Def3 的争论,那么,在物理本体论领域
里,任何争论,只要它以物理存在命题为其对象,就都不是纯粹主观争论。
这对本文的理论目标没有任何帮助。因为,我们想要支持的其中一个重要直
觉是,存在关于物理世界本体论的纯粹主观争论,争论 3 就是一个例子。

23
见 Rosen 1994 和 Wright 1992: 124。
24
参考 Wright 1992: 110。
10
出错的原因是,在物理本体论领域内部,类似 3 的争论之所以是纯粹
主观争论,并非由于其争论焦点是一个单纯反映主观世界结构的存在命题。
物理存在命题当中,并没有这种单纯主观命题。事实上,争论 3 中导致分歧
的焦点,无法用物理存在命题中的任何一个来准确把握。正如刚刚提到的,
它们中任何一个,比如“某处有张桌子”,都涉及了超出争论焦点之外的世
界客观状况。要把握争论的焦点,其中一种策略是采用 Def1-1 里的过滤机
制,萃取“某处有张桌子”这一命题之中那个纯粹主观性的争论焦点。凡是
不能准确萃取这个焦点的方案,都无法解释争论 3 为何是纯粹主观争论。以
Def3 为核心的思路,根本上限于考量物理存在命题作为一个整体的真值条
件,无法捕捉争论 3 涉及的、命题内部的纯粹主观核心。Def3 不适合处理
物理本体论领域内的主客观区分。本文提出的方案有在此有决定性优势。

5.可能的反驳及修正

第一个反驳涉及“自然类”的概念。C2 (通过筛选自然物理概念)所
(间接)筛选出的自然类,与通常意义上的自然类(natural kind)有明显差
异。根据通常的概念,各种动物种类以及植物种类等等都是自然类25,而 C2
将它们悉数排除。笔者不认为这是决定性的反驳。只要承认可以存在不同的
“自然类”的概念,这些概念分别在不同的深度上反映了我们对于“客观”
这一概念的理解,那么,差异本身并不会造成麻烦。不同的“自然类”概念
之间并不存在尖锐的相互排斥关系。本文的目的是解释为何争论 3 不是客观
争论。而笔者仅仅在尝试证明,借助一种触及世界更基础层面上的客观性的
“自然类”概念,或许可达此目的。

第二个反驳针对 C2 的恰当性提出了更严重的质疑:C2 的表述中使用了


“我们目前承认的物理学法则”这样的概念。什么是“目前”得到承认的物
理法则的内容,是随着科学的进步而改变的。未来的物理学可能会发现比目
前认为不可分的基本粒子更细微的结构。如果将来继续采用 C2,在“目
前”这个概念规定的新时间点上,新的物理法则就可能会有新的内容,当下
拥有“自然物理概念”这一头衔的概念(比如“基本粒子”),其头衔就可
能会因此被剥夺。可是,客观分类结构不会随科学进步而改变。如果将自然
物理概念定义为对应(真正客观分类结构中的)自然类的概念,那么,某个
概念作为真正自然物理概念的地位,也不会随人类科学的进步而变动。鉴于
C2 筛选出的很多所谓自然物理概念可能面临这样的变动,必须承认,C2 输
出的可能不全是真正的自然物理概念。鉴于无法排除这种可能性,我们不确
信 C2 是不是恰当的筛选标准。

25
参考 Bird&Tobin 2015。
11
这个反驳不可消解。但这不意味着本文的核心思路会破产。为了规避第
二个反驳,需要对 C2 作出以下修改:可以保留几乎整个对标准表述(包括
所有前期准备性的表述),仅仅将“我们目前承认的物理学法则”替换为
“最完美物理法则体系”。改进后的标准称为 C2*。当然,不能将最完美体
系定义为正确把握客观世界的体系,否则,作为最终服务于主客观区分判断
的标准,C2*就是循环的。可考虑如下定义:最完美物理法则体系,就是人
类所能提供的对所有可能物理现象作出(按照各种优化的指标)最优化处理
的物理法则体系。我们不确信,目前得到承认的物理法则系统是否最完美。

第二个反驳可换种方式表述。C2 体现的基本直觉没有错。对应世界客
观分类结构的概念的确具有一种特质,即如果认知主体放弃使用它,就可能
遭遇认知挫折。C2 错在它使用目前的物理法则体系,作为判断某个概念是
否具有该特质的依据。该策略的漏洞在于,即使确定某个概念 F 具有上述特
质,它也不一定对应自然类。认知挫折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目前物理法则体系
对世界运作机制的把握不够深刻。以更好的法则体系为基础,即使放弃 F,
认知挫折也不可能出现。一旦未来的物理学发现比基本粒子更加细微的结
构,那么,放弃谈论基本粒子,同样也就仅仅会折损思维的丰富性而已,不
可能导致实质性的认知挫折。改进后的 C2*转而谈论不可改进的最完美物理
法则体系。以它为背景,认知失误的出现,只能归咎于认知主体放弃了对应
自然类的概念。第二个反驳针对 C2 的恰当性提出的质疑,不会再出现。

当然,C2*会引起至少两种质疑。首先,相对于 C2,C2*似乎并无本质
进步。如同方才针对 C2 的批评里谈到一样,我们如何能肯定 C2*谈论的最
完美物理法则一定足够深刻?或许上帝设计了某种人类原则上无法发现的基
础微观结构。若不能排除这种可能,如何能确信认知挫折出现的原因不是最
完美物理学自身的缺陷,而是认知主体放弃了对应自然类的概念?这种质疑
本身基于对哲学研究基本方法论的误解。包括哲学在内的一切理性思维活动
都以人类拥有的概念理论系统为依托。即便哲学家也不能跳出这个系统去凭
空把握上帝眼中的真相。因此,主客观区分的研究,注定只能在人类世界观
内部进行。其目的是澄清,根据人类的世界观,主客观分野应当如何界定。
如果某种判断主客观区分的方案最终依赖最完美物理法则的内容,那么,最
完美物理法则(从神灵的视角来看)是否真的完美,对该方案的哲学价值并
不重要。哲学研究不关心神灵如何界定主客观区分。最完美物理法则体系,
是人类有望获得的最完美世界观的一部分。对涉及物理领域的主客观区分研
究而言,它是一个恰当的出发点26。

其次,目前没人知道 C2*谈论的最完美物理法则体系的具体内容。既然
如此,C2*如何可能成为一个实用的、帮助我们判断主客观区分的标准 27 ?

26
参见 Stroud : 27 和 Williams 1985: 138。
27
关于类似的质疑,参考 Stroud 2000: 74 - 75。
12
对此,有两点答复。第一,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涉及争论 1 和 3 的时候,即
使不知道最完美物理法则的内容,也可以凭借 C2*作出符合原初直觉,但不
依赖原初直觉的判断。不难看出,无论物理学如何发展,C2*永远会将“物
理物体”筛选为自然物理概念,将“桌子”筛选为非自然物理概念。第 3 节
对此给出的理由不会因为物理学的发展而失效。我们虽然并不清楚最完美物
理法则的全部准确内容,但至少对其内容的一些特点有准确知识。根据 C2*
和 Def1-1,争论 3 仍然是一个纯粹主观争论。我们确信,除“物理物体”之
外,C2*输出的所有自然物理概念,都是只能被微观物理物体例示的概念。
而在微观的本体论层面上,争论 3 中双方已经达成共识。另外,不难看出,
根据 C2*,“红色的物理物体”这一概念也不是自然物理概念。关于物体颜
色的争论,也非纯粹客观争论。第二,争论 2 的情况相对复杂。鉴于不确定
目前被承认的物理法则是否最完美,我们无法判断“在特定时空点、具有特
定能量的基本粒子”是否为自然物理概念,并且因此也无法判断争论 2 是否
为纯粹客观争论。C2*在此输出的判断是否与直觉吻合,取决于争论 2 究竟
触发了何种直觉。本文第 1 节指出,我们直觉上认为,争论 2 有客观对错。
但该直觉的源头是一种信念,即基本粒子是构造物理世界的最基础材料,在
特定的时空中是否有这种基础材料,似乎与认知主体的喜好无关。上述第二
个反驳倡导一种开放心态。它指出,物理学可能发现更加细微的结构。但这
样一来,就不能忽略一个事实,即这种开放心态同时会动摇与争论 2 相关的
直觉。一旦开始怀疑基本粒子或许也是组合体,人们就会考虑一种可能,即
争论 2 本质上类似关于桌子的争论 3,同样不是纯粹客观争论。在 C2*无法
输出明确判断的情况下,关于争论 2 的直觉本身也不明确。在这种意义上,
C2*与直觉并无冲突。

可是,除了不违逆直觉,筛选标准的重要功能之一,难道不是帮助我们
在直觉不稳定的状况下作出判断吗?C2*似乎并未展示它的应有的功能。这
种指责与第三个重要反驳联系紧密:Def3 和 C2*最明显的区别是,作为筛选
标准,前者是先验的,而后者是经验的。根据 Def3,要判断一个针对某命
题的争论是否为纯粹主观争论,只需考察该命题的真值条件。这是纯粹先验
性的工作。若采用 C2*,要判断一个概念是否为自然物理概念,并借助 Def1
和 Def1-1 判断某个争论是否是纯粹(客观)主观争论,则需要了解物理理
论。这牵涉经验领域。如果认定主客观区分必定是先验的,那么 C2*的经验
特性将会引发疑虑。但是,这种疑虑没有必要。我们没有先在的理由相信所
有主客观区分必定可以用先验的方法判断。它们中的一类的确根植于概念之
中,可以通过先验的研究来洞察。关于某物是否可笑的命题,就是典型的例
子。“可笑”这一概念本身,决定了这类命题必定是纯粹主观命题。Def3
适合处理这种案例。而另一类主客观区分界线,则要在不断积累经验知识的
基础上去勘探。鉴于物理世界本身是经验研究的对象,涉及物理世界本体论
的主客观区分属于后一类,并不令人惊奇。

13
只要承认物理本体论领域内的主客观区分原则上需要借助相当水平的经
验知识,就没必要指责 C2*并不能总是输出准确的判断。这很可能不是筛选
标准的缺陷,而是它处理的领域本身的特质所决定的。在该领域的有些地
段,主客观之间的边界,要等到人类的经验知识远远超过当下水准的那一
天,才能确立。

参考文献

[AT] René Descartes. Œuvres de Descartes/Édition Adam et Tannery[M]. Paris : Vrin, 1964 – 1976.

[Essay] John Locke.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 1975.

[KrV] Immanuel Kant.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M]. Hamburg: Felix Meiner Verlag, 1998.

Alexander Bird & Emma Tobin. Natural Kinds.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natural-kinds/ (2015)

Alexander Miller. Realism.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realism/ (2014)

Barry Stroud. The Question for Reality – Subjectivism and the Metaphysics of Colour[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Bernard Williams. Descartes: The Project of Pure Enquiry[M].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8.

Bernard Williams. 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Crispin Wright. Further Reflections on the Sorites Paradox[J]. Philosophical Topics, 1987, 15(01):
227 – 290.

Crispin Wright. Truth and Objectivity[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David Chalmers. Ontological Anti-Realism[C]. 收入 David Manley, David Chalmers 和 Ryan


Wasserman (编). Metametaphysics: new essays on the foundations of ont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77-129.

Eli Hirsch. Ontology and Alternative Languages[C]. 收入 David Manley, David Chalmers 和 Ryan
Wasserman (编). Metametaphysics: new essays on the foundations of ont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231 - 259.

Gideon Rosen. Objectivity and Modern Idealism: What is The Question? [C] 收入 Michaelis
Michael (编). Philosophy in Mind – The Place of Philosophy in the Study of Mind, 1994, 277 - 319.

Hartry Field. Science without Numbers[M]. Oxford: Blackwell, 1980.

John Leslie Mackie. Ethics – Inventing Right and Wrong[M].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7.

John Smart. Philosophy and Scientific Realism[M]. London: Routledge, 1963.

Kit Fine. The Question of Realism[J]. Philosopher’s Imprint, 2001, 01(01): 1 - 30.

14
Mark Johnston. Objectivity Refigured: Pragmatism without Verificationism[C]. 收入 John Haldane
和 Crispin Wright (编). Reality, Representation and Projection, 1993, 85 - 130.

Matti Eklund. Carnap and Ontological Pluralism[C]. 收入 David Manley, David Chalmers 和 Ryan
Wasserman (编). Metametaphysics: new essays on the foundations of ont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132 - 156.

Peter van Inwagen. Material Being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0.

Ryan Wasserman. Material Constitutio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material-constitution/#Eli (2013)

Theodore Side. Ontological Realism[C]. 收入 David Manley, David Chalmers 和 Ryan Wasserman
(编). Metametaphysics: new essays on the foundations of ont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384 - 423.

Wilfrid Sellars. Science, Perception and Reality[M]. London: Routledge, 1963.

Wolfgang Stegmueller. Der Phaenomenalismus und seine Schwierigkeiten & Sprache und
Logik[M]. Darmstadt: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Darmstadt, 1969.

英文标题、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

The Reality in Our Eyes

metaontological realism vs. metaontological anti- realism concerning

physical domain

Dr. Jiang Yun Peng (Asher Jia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Heidelberg University

Abstract

It seems intuitive that some parts of the human world view are highly

anthropocentric; they do not reflect the objectiv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Over the

last four decades, philosophers began to search for explicit theories that could

help us to draw a borderline between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The following

investigation aims to offer such a distinguishing theory with limited applicability

to ontological discourse concerning physical domain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following thesis: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ontological debates about the

15
existence of physical objects merely concern our subjective strategies for

constructing the world. The investigation itself, then, is metaontological in

essence.

Keywords

Metaontology,existential propositions,subjectivity,objectivity

1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