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2018 環境議題執行進度報告

文:何宗勳(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

從 2016 年「全國NGOs 環境會議」起,我們嘗試將環境議題列管追蹤與分析,也有些議題


得到解決,如:如深澳電廠計畫停止,台南龍崎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計畫中止、空汙法修法、再生能
源的發展…等。但是也有新的問題產生,「全國NGOs 環境會議」所蒐集的議題,從 2016 年 96
案、2017 年 86 案,到 2018 年增至 99 案經過半年增減至今年一月調整至 179 案。在 2019 年環
境會議前夕,我們請團體負責人針對政府處理環境議題結果進行調查與評比。結果發現,非不滿意
四成四,不滿意三成,這反映出政府處理環境議題的警訊。這結果雖然讓人氣餒,但還是有些具體
成果,我們期許拜會總統可以發揮更大的功效,而環境運動的行動與策略仍需要徹底的反省與檢討。

「全國NGOs 環境會議」總統出席或於會議結束後與環保團體見面始於 2004 年第一屆舉辦,


由陳水扁總統開先鋒,之後總統馬英九與現任蔡英文總統都延續此一慣例,十五年來都不曾中斷。
這也是全世界的創舉,展現台灣總統關心環境議題的決心與誠意。然而在與總統見面成效有限下,
加上意識形態,在馬英九擔任總統那八年間,每年常常為了見不見面團體之間吵成一團,而合辦團
體與參與成員進進出出,也很難建立穩定運作機制,往往被未參與團體戱笑為大拜拜。但是,與總
統見面還是有其重大意義,至少有對話平台,讓元首了解當前環境議題,避免資訊被官僚壟斷,比
較不爭議的議題還是可以獲得解決。

為了避免跟總統見面議題被蒸發掉,在 2013 拜會當時馬英九總統,我們要求將民間團體建言


交由國發會列管,每半年公布一次進度,但是到 2014 年才開始執行列管。2016 年蔡英文就任前
夕與環保團體見面表示:如果政府該做的沒做到,可時時提醒,一次不行,聲音可以加大一點,也
可以拍桌子!」
。緊接當年就任後,幕僚並未處理「議題列管事宜」
,經團體發函要求,國發會回復
以總統並未交辦無法列管。

2017 年拜會總統時,團體提出列管要求,總統回應列管太過於形式,能夠解決問題才是重點,
不同意列管。但環保團體為了瞭解關注議題進展,於是由立法院永續會會長發函要求各部會回覆。
同年 5 月 8 日環保團體召開「2018 全國 NGOs 環境會議」與「環境政策協商平台」共識會議,決
議成立「環境政策協商平台」由本人擔任,將根據需要召開工作會議。原則上,各組議題召集團體
應該主動追蹤所負責議題進度,如有需要,再由「環境政策協商平台」協助。

當時期待政策協商平台能發揮下面五大功能:一、議題被更多人關注。二、透過平台了解政府
與各方立場。三、資訊能更公開透明,並掌握不易取得的相關資訊。四、透過平台達成建言目的與

1
解決部分爭議。五、爭對敏感重大開發,可以延緩時程。在此原則之下,「環境政策協商平台」開
始運作。然而,缺法資源下,能運作成效非常有限。

2017 年「全國NGOs 環境會議」我們試將民間列管議題,分為五級,其中 A 級(需總統決


策)總計 21 案、上為執行 17 案(80%)、執行中 3 案(14%)、結案 1 案(4%)。B 級(需行
政院長決策)總計 31 案、尚未執行 11 案(35%)、執行中 17 案(54%)、結案 3 案(9%)。
C 級(需部會首長決策)47 案、尚未執行 20 案(42%)、執行中 23 案(48%)、結案 4 案(8%)。

級 別 案件數 尚未執行 執行中 結 案


A 級:需總統決策 21 17(80%) 3(14%) 1(4%)
B 級:需行政院長決策 31 11(35%) 17(54%) 3(9%)
C 級:需部會首長決策 47 20(43%) 21(45%) 6(12%)
小 計 99 48(49%) 42(41%) 10(10%)
D 級:原則性準則 13
E 級:自行運作 7

當年,我們也發現行政院長也扮演關鍵角色,在賴清德擔任院長期間,我們要求拜會,但他責
成改由秘書長卓榮泰接見,他承諾將拜會總統議題轉由各部會回應,有需要可以安排處理,然而在
缺乏機制下,成效有限,之後也不了了之。

從 2018 開完「全國NGOs 環境會議」至 2019 年 2 月,議題持續盤點彙整至 179 件,2019


籌畫單位特別配合聯合國於 2015 年發布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 SDGs),共有 17 個大目標及 169 個子目標,我國政府也依此訂定我國永續發展目標草案。
為因應國際趨勢,並為利於與政府對話,本屆全國 NGOs 環境會議以 SDGs 目標 6(水資源)
、13
(氣候變遷)
、14(海洋生態)
、15(陸域生態) 為概念基礎,根據「我國永續發展目標草案」(2017
年) ,將 2018 議題分為「水資源」
、「氣候變遷」
、「海洋生態」及「陸域生態」四大類群,進行追
蹤列管,以便於 2019 年大會討論。經過一年多追蹤,將政府處理議題結果分五級「非常滿意(5
分)
、滿意(4 分)
、尚可(3 分)
、不滿意(2 分)
、非常不滿意(1 分)」進行評分,並給予評論(例
如答非所問、實問虛答、其他等等),經整理如附表。

2018 各類群組議題處理結果評比
案 評 比
類群 件 無進度 非常不滿意 不滿意 尚可 滿意 非常滿意
數 件 比 件 比 件 比 件 比 件 比 件 比

2
數 例 數 例 數 例 數 例 數 例 數 例
海洋 29 2 6.9% 2 6.9% 16 55.2% 7 24.1% 2 6.9% 0 0.0%
陸域 37 0 0.0% 8 21.6% 13 35.1% 11 29.7% 5 13.5% 0 0.0%
氣候變遷 25 0 0.0% 9 36.0% 8 32.0% 6 24.0% 2 8.0% 0 0.0%
水資源 88 0 0.0% 60 68.2% 17 19.3% 10 11.4% 1 1.1% 0 0.0%
總計 179 2 1.1% 79 44.1% 54 30.2% 34 19.0% 10 5.6% 0 0.0%

在 2018 各類群組議題處理結果評比中發現,整體不滿意以上高達七成四,其中非常不滿意
高達四成四。而四大類群中以「水資源」議題不滿意以上高達八成七、其次是氣候變遷六成八。
而四大議題群完全沒有「非常滿意」,滿意度最多「陸域」也只有一成三。從去年「2018 全國N
GOs 環境會議」舉辦完畢條列 99 條經過不到一年倍增一倍至 179 條,可見環保團體對環境敏
感度提昇、關注更高,也更加焦慮。

環境議題的解決與處理本來就盤根交錯很難立竿見影,但一年下來雖然不滿意聲音頗高,但
還是有很多議題有所進展。如:深澳電廠計畫停止,台南龍崎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計畫中止保住世
界級的泥岩地形。前瞻計畫中,水環境落實生態檢核機制,資訊公開也比過去開放。在保護海洋
資源方面,民間團體肯定政府推動刺網退出三浬的努力。在再生能源方面,民間團體肯定蔡政府
過去的努力,特別是 2019 年建立社區、部落(公民)參與獎勵機制,推動綠能社區及公民電廠
示範計畫。

台灣島嶼不大,環保團體要跟總統、院長、部長與立委見面機會也不難,也一度有環保團體
出身當署長,民意力量政治人物以不敢輕忽,怎會環境議題一直處理不好呢?

我簡單觀察幾點,主因是過往投資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很難一下抽離、中小型工廠林立與政
商關係盤恆交錯造成執法困境,也無具體輔導轉型機制。更重要,政府在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無
法勾勒出明確清晰願景、策略與短中長期目標。

而環保團體疲於應付當前議題就焦頭爛耳,尤其重大議題往往要耗掉一個人一生的精華,反
核至少三十年、搶救阿朗壹古道、反東山垃圾掩埋場、反國光石化等都是十年以上運動。投入運
動者往往被刻意打成邊緣者,在資源匱乏下,有心者一有機會也會高舉理想攀龍附鳳,一但鯉躍
龍門被體制綑綁又難以聲張,結果很多運動、人才往往無以為繼,這是宿命也是悲歌。

而政府在面對環保團體處理議題上,積極度不夠,欠缺持續推動落實機制,這有待政府的誠
意與決心。
3
總結,「全國NGOs 環境會議」走至今年也十六年了,這至少是一個總統、政府與各黨派非
常重視的會議。但是,民間團體如果沒有一個常設機構,能有戰略、目標與計畫運作,往往活動
拜會總統之後就不了了之。期勉合辦團體能有決心與共識,從今年起破釜沈舟調整運作模式,發
揮強大功能,這才是環境運動之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