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3

當閱聽人變成創用者

公民傳播體系的形成及其對大眾傳播生態的衝擊

陳順孝 1

壹、緒論
二○○九年八月,莫拉克颱風侵襲台灣,帶來兩千五百毫米驚人雨量,等於將一年份的雨集
中在三天內落下,屏東、高雄、台南、嘉義、南投、台東等地遭受重創,多處淹水達一層樓
高,道路中斷、橋樑沖毀、堤防潰決、山壁崩塌、土石橫流,台東知本溫泉區八層樓大飯店
被洪水吞噬、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數百位居民遭泥石活埋(王榮祥與王述宏,2009 年 8 月
14 日),美麗寶島頓成人間煉獄。

急難時刻,災民紛紛打電話向政府求救,一一九專線很快被擠爆,災民打不進去,轉向媒體
求助。電視台陸續開放叩應(Call-in),承諾將災民訊息通報救災中心,東森電視台幾天間
向通報七百多通訊息,補強政府災情通報系統的不足,但也有電視台接了叩應卻遲報、漏報,
員工憤而上網揭發,網友聞訊驚怒、群起撻伐(陳曉宜等,2009 年 10 月 9 日)。

網友更挺身而出,建構救災網站。台灣部落格協會理事長潘建志用 Google Map 建立《莫


拉克颱風災情地圖》,號召志工將網路上陸續傳出的災情逐筆標註在地圖上;程式設計師
XDite 建構《莫拉克颱風支援網》,以開放式表格讓網友填寫「請求支援列表」、「地區災
情」、「發出求救」;網友 Rickz、Shadow 架設《莫拉克災情資料表》,讓民眾建立新的
災情回報;台灣最大 BBS 平台 PTT 也開設 Emergency 專版,動員網友募集和合購物資、出
動志工和醫療團(賴建宇,2009 年 9 月 23 日)。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長徐挺耀與他的伙伴們,則建構《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匯集
twitter、Plurk、PTT、大眾媒體和上述救災網站訊息,篩選出可信、有用的,精編精寫後
再向網路社群發佈;他們並且進駐台南、高雄、屏東和中央防災應變中心,協助整合政府和
民間的災情訊息;整合出來的訊息成為混亂情勢下最可靠的救災資訊,九千多個部落格
(blog,另譯網誌、博客)予以聯播,大眾媒體也大量引用(徐挺耀,2009 年 8 月 9-19
日;賀桂芬,2009 年 8 月 26 日)。

在此同時,災民也展開自我報導行動。早在八月八日中午,就有災區民眾在公視《PeoPo》
公民新聞平台上發佈屏東來義鄉原住民部落的斷橋畫面,其他民眾也紛紛在各自網站記錄受
災經驗;當大眾媒體的報導逐漸淡去、當救災網站一個個停止更新,災區民眾更成立《嘉蘭
報告》等部落格持續報導故鄉動態,身在高雄災區的旗美社區大學,更與長住南投的重建工
作者、以及台北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師生透過網路合作,以遠端協力的方式共同經營
《88news: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由旗美社大每週提供採訪建議單,重建工作者、輔大學
生透過電話或實地採訪,完成報導(莫拉克獨立新聞網,2009 年 9 月 28 日)。

1 2010 69-94

1
莫拉克水災的傳播活動,讓我們看到公民(包括災民、網友)傳播行動的重大改變。首先,
公民不只是被動接收資訊,也在積極發掘和傳遞資訊;其次,公民不只透過大眾媒體接收和
發送訊息(如叩應),也利用部落格等網路工具打造自己的媒體、交流彼此的資訊;第三,
散居各地的公民可以藉由網路連結,一起採集、查核、編製訊息,一起建構和維護救災網站;
第四,公民能以群眾智慧核實資訊、以集體力量散播資訊,他們產製的資訊質量不輸大眾媒
體,並且能和大眾媒體相互補充、相互訂正,既競爭又合作。

莫拉克災情傳播活動並非特例,二○○四年南亞海嘯、二○○五年倫敦地鐵爆炸案、二○○
八年四川大地震,災民、目擊者、網友同樣展現積極的傳播作為;公眾也不是在緊急危難時
才積極傳播,事實上,全球至少有一億三千萬人擁有部落格(Technorati,2008,
September 24),台灣單單無名小站會員就有六五○萬人(蘇湘雲,2009 年 10 月 8 日)、
Facebook 會員也達到四五○萬人(何英煒,2009 年 11 月 13 日),他們隨時都可以發出
自己的聲音、交流彼此的訊息、匯聚集體的力量。

換言之,長久以來被動接收大眾媒體訊息的閱聽人,已經轉型為可以一面收訊一面傳訊、一
面使用資訊一面創作資訊的創用者(prosumer,producer 和 consumer 之縮合,亦即參與
產品製造的消費者、參與資訊創作的使用者),他們開啟集體參與、協力產製、相互分享、
共同受益的傳播新紀元(Tapscott & Williams,2007/王怡文譯,2007)。美國《TIME》
雜誌將二○○六年的年度風雲人物頒給「YOU」,就是肯定創用者的傳播行為不僅豐富網路
內容、還能推動社會進步(Grossman,2006, December 13)。

創用者的時代並非一夕降臨,創用者的時代也並非一切美好。事實上,創用者的崛起是公民
與媒體、科技、社會高度互動的結果,也是公民傳播權理論與實踐長期發展的新階段。本文
希望從公民傳播權的角度探討創用者的緣起、現狀和未來。為此,將先闡釋傳播權的理念及
其在大眾傳播時代的實踐困境,接著說明網路帶來的傳播新機緣以及公民如何運用網路打造
自己的媒體,然後介紹公民在網路時代如何更積極、更有創意地實踐自己的傳播權,最後探
討網路公民傳播權的未來走向和及其面臨的挑戰。

貳、傳播就是人權

一、公民的傳播權利

早在一九四八年,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就宣示「人人有權享受主張和發表意見的自由;
此項權利包括持有主張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過任何媒介和不論國界尋求、接受和傳遞消
息和思想的自由」(聯合國人權處,無日期);一九六六年,聯合國更將宣言具體化為〈公
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其中第十九條指出:「人人有權持有主張,不受干涉。人人
有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此項權利包括尋求、接受和傳遞各種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論國
界,也不論口頭的、書寫的、印刷的、採取藝術形式的、或通過他所選擇的任何其他媒介」
(台灣人權促進會,無日期)。 2

2
2
到了二十一世紀,聯合國有感於資訊社會到來,因此在二○○三與二○○五年舉辦兩階段的
「資訊社會世界高峰會」,會後發表的承諾書中強調「言論自由及資訊、思想和知識的自由
傳播對於資訊社會至關重要且有益於發展」,因此要維護〈世界人權宣言〉,「讓世界各國
人民均能創造、獲取、使用和分享資訊和知識」,並且努力為普天之下所有人,推廣普遍、
無所不在、公平和價格可承受的資訊傳播技術,縮小數位落差;還要「特別關注社會邊緣群
體和弱勢族群的特殊需要」,包括移民、國內流離失所者、失業者和社會地位低下者、少數
民族和游牧民族、年長者和殘障者,以及原住民、婦女、兒童、青年(WSIS, n.d.)。

聯合國的宣言、公約、承諾揭示了公民傳播權的意涵,也指出政府和大眾媒體的責任,亦即:
傳播權利包括:言論自由(發表意見的自由)、採訪自由(尋求消息和思想的自由)、知的
權利(接受消息和思想的自由),以及出版自由(創辦媒體、傳遞消息和思想的自由),這
不僅是媒體老闆的權利,更是每個公民——包括弱勢族群和社會邊緣群體——都可以享有
的權利;政府有責任確保言論自由、新聞自由、資訊公開,並且要縮小數位落差、協助弱勢
發聲;大眾媒體享有新聞自由,也應承擔社會責任,努力報導多元訊息、並開放公眾接近和
使用。

二、大眾媒體的獨佔

公眾不僅是有權接收資訊,也有權採集和傳送訊息。然而,採集訊息需要時間和專業技能,
傳送訊息,特別是創辦報紙、電視等大眾媒體來傳送訊息,需要鉅額資金,很少人有足夠的
時間、技能、財力來做;公眾只好委託大眾媒體,賦予它們充分的言論、採訪和出版自由,
期許它們提供正確、豐富、有用的資訊來滿足人們知的權利

然而,大眾媒體要代表人民採集、傳遞訊息和觀點,並不是輕鬆的事。因為政府,特別是獨
裁國家的政府,通常會封鎖對統治者不利的訊息,媒體工作者即使突破封鎖,揭露消息,也
往往會受到懲罰。

總部設於美國紐約的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CPJ)調查指出,從


一九九二年到二○○九年十月,全球共有七六○位記者喪生(CPJ, n.d.),此外還有許多記
者被囚禁,單單二○○八年前十一個月,全球有一二五名記者被關,包括報紙、雜誌、廣播、
電視記者、記錄片製作人,以及部落格寫手、網路媒體記者和編輯,其中,中國連續十年成
為關押記者最多的國家(BBC 中文網,2008 年 12 月 5 日)。

台灣在戒嚴時代,揭露政情、批評時政都可能被指為「為匪宣傳」而被判重刑,即使無心觸
犯禁忌也可能惹禍上身 。例如,一九六八年一月,作家柏楊為《中華日報》翻譯美國大力
3

水手漫畫,漫畫內容為卜派父子合購一個小島,在島上建立國家,各自競選總統。柏楊將英
文的「Fellows(伙伴們)」譯為「全國軍民同胞們」,類似當時總統蔣中正的語氣,就被
指為「侮辱元首」、「打擊國家領導中心」,判處十二年徒刑(台灣歷史辭典,無日期);
經過漫長的抗爭和多人犧牲奉獻,新聞自由終於在一九八七年解除戒嚴、八八年開放報禁後

3
逐步實現,到了二○○八年,台灣更已躍居亞洲新聞自由程度第一名的國家(經建會,
2008 年 6 月 6 日)。

然而,民主社會的政府尊重新聞和言論自由,但未必充分公開資訊,而大眾媒體雖擺脫政治
箝制卻受商業邏輯支配,競相迎合高消費力閱聽人而忽略弱勢族群、炒作緋聞醜聞而忽略多
元文化訊息、黨同伐異介入政爭而難以促進公眾理性對話。結果,不僅草根的、弱勢的、異
議的聲音難以傳播,大眾媒體更淪為社會亂源。

早在一九五○年代末期,電視剛剛流行的時候,日本評論家就擔心,電視充斥聲光絢麗、內
容膚淺的節目,長期將會造成觀眾失去思考力與判斷力,最終導致國民「總白痴化」;一九
九二年,曾經揭發水門醜聞而迫使尼克森下台的美國記者伯恩斯坦也批判媒體把瑣碎、庸俗、
偷窺的消息看得比真正的新聞還重要,結果造就了白痴文化(楊瑪利,2002)。

不幸的是,白痴化危機在台灣更為嚴重,台灣媒體大量炒作醜聞、緋聞、裸體、屍體、怪力
亂神,《天下雜誌》為此出版「弱智媒體:大家一起來誤國?」專刊來檢討。不僅如此,媒
體為了炒作新聞,有時不惜造假。二○○四年總統大選開票之夜,中央選舉委員會才開出五
萬多票,各電視台自行公佈的票數竟然高達五百萬票,最後陳水扁得到六百四十七萬多票,
許多電視台卻早已將票數灌到超過此數,等到中選會開票接近尾聲,才緊急調降票數(卓越
新聞獎基金會,2009 年 2 月 27 日)。

此外,媒體還模糊新聞和廣告的界線,一來,經常接受廠商贊助,製播有利於廠商宣傳的新
聞內容,也就是業務配合新聞(俗稱「業配」);二來,媒體經常接受政府委託,製播宣傳
政績的新聞、或報導官方主導的座談會,也就是置入性行銷。業配、置入性行銷作法,讓新
聞變成廣告,民眾看不到獨立的、可信的資訊,難以對人、對事情、對政策、對商品做出正
確的判斷和選擇。

這些層出不窮的問題,不僅讓媒體無法反映多元聲音、實踐公民傳播權,更讓媒體淪為社會
亂源。二○○二年,《天下雜誌》國情調查顯示,公眾看待臺灣當前面對的最大危機,「媒
體煽動、炒作新聞、誇大負面訊息」被列為僅次於「政黨惡鬥」(楊瑪利,2002)。二○
○六年,總統府國家安全報告也指出:「大眾傳播媒體的惡質競爭、政治站邊、八卦化、新
聞造假等,都讓媒體的社會公信力一落千丈,這些問題弱化了社會正義價值支撐體系,造成
了民間社會部門間的信賴危機」(洪貞玲,2006)。

三、近用媒體的努力

當大眾媒體或受制政治壓力、或競逐商業利益,而未能善盡社會責任時,許多學者倡議回到
公民傳播權的原點,將大眾媒體壟斷的傳播權利,部分回歸公眾,讓公眾能夠接近和使用媒
體,這樣的倡議在許多國家成為法定權利。

美國法律早在一九七二年就明定:有線電視台需提供公用頻道,播放公眾自己攝製的節目,
除非節目涉及猥褻或毀謗,否則都可依照「先到先用」原則播出;德州奧斯丁市公用頻道,
每週輪流播出反核、反種族歧視、同性戀者、反主流文化、無政府主義、無神論者、女性主
義者節目,呈現了草根的、多元的觀點(敦誠,1991)。

在台灣,經過多年倡議,一九九四年,大法官會議第三六四號憲法解釋文終於明確宣示,人
民有接近使用傳播媒體的權利(the right of access to the media)。大法官會議解釋文說:
「民眾得依一定條件,要求傳播媒體提供版面或時間,許其行使表達意見之權利......,以促
4
進媒體報導或評論之確實、公正。例如媒體之報導或評論有錯誤而侵害他人之權利者,受害
人即可要求媒體允許其更正或答辯,以資補救。」這項權利的行使,應在「兼顧媒體編輯自
由」的原則下,由法律規定。

大法官會議揭示的接近使用權是指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開放版面篇幅或節目時段,讓有
需要發聲的社會大眾,例如公益團體、社區成員、弱勢族群,來撰寫內容或製作節目,藉以
訴說心聲、澄清誤解、表達對各項公共議題的看法與立場,由媒體協助出版與播送,讓他們
的聲音能被社會聽見。

接近使用權包括接近權和使用權。接近權是指民眾以被動、有限度方式,在大眾媒體上表達
言論,包括更正權(訂正不實報導)、答辯權(回應不公平說法)兩種;使用權是自行製作
節目,用自己的原聲原音在大眾媒體上發言,不被大眾媒體剪裁、壓縮、扣押。我國法律對
接近權和使用權的實踐,有具體規範(吳翠珍與陳世敏,2007)。

在接近權方面,廣播電視法、有線廣播電視法、公共電視法都有更正和答辯的規定。以有線
電視法為例,第六十一條明定:「對於有線廣播電視之節目或廣告,利害關係人認有錯誤,
得於播送之日起,十五日內要求更正,系統經營者應於接到要求後十五日內,在同一時間之
節目或廣告中,加以更正,如認為節目或廣告無誤時,應附具理由書面答覆請求人」;第六
十二條也規定:「有線廣播電視之節目評論涉及他人或機關、團體,致損害其權益時,被評
論者,如要求給予相當答辯之機會,不得拒絕。」。

在使用權方面,有線廣播電視法第廿五條明定,系統業者必須「免費提供專用頻道供政府機
關、學校、團體及當地民眾播送公益性、藝文性、社教性等節目」;任何個人或組織都可以
自製節目,要求有線電視系統台播放,如果同一時段要求播放的節目太多,則採取「先登記
先使用」原則。

公眾近用媒體,可以發揮改善資訊偏頗或錯誤的現象,共創多元順暢的大眾傳播空間。然而,
相關法律規定缺乏有效罰則,許多業者置之不理、敷衍了事,執行成效不彰。公民要充分近
用媒體,還需積極爭取媒體提供充分的篇幅和時段,讓所有需要發聲的團體都能暢所欲言,
同時也要提昇自己的傳播能力,將自己所要表達的想法,有系統地規劃和表達出來(吳翠珍
與陳世敏,2007)。

四、自辦媒體的苦鬥

當全民的傳播權利被大眾媒體壟斷,大眾媒體享有自由卻不善盡責任,而且壓制接近使用權,
許多人從憤怒、抗議走向自救,他們利用所處時代、社會所能找到的簡便工具,打造自己的
媒體、爭取傳播的權利,掀起一波波的公民媒體浪潮。

公民媒體又稱另類媒體(alternative media,另譯替代性媒體、小眾媒體)、地下媒體
(underground media)、基進媒體(radical media)、社區媒體(community
media,另譯社群媒體)、社會媒體(social media,另譯全民媒體)、我群媒體(we
media),是公民不滿大眾媒體依附政經勢力、漠視草根聲音,轉而自行打造的傳播平台;
公民媒體沒有固定的形式和內容,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公民,選用當時當地的簡便工具、探
討當時當地大眾媒體忽略的議題,會創造出不一樣的公民媒體。

在國外,早在二十世紀初期,美國就有不滿主流媒體的寫手,以雜誌為基地,揭發政商醜聞、
探討勞動問題;一九四○年代,玻利維亞礦工以電台進行溝通聯繫,對抗政府的鎮壓(楊忠
5
川、李興國,1999 年 6 月);一九六○年代,美國學運青年創辦地下報刊,批判權勢集團
和大眾媒體、探討貧窮、生態等議題(Emery et al., 2000/展江譯,2004;南方朔,
1991;朱松林,2005);一九八○年代,巴西民眾發展出「工人電視」,用影帶做為工會
訓練課程工具,並且記錄工作實況,表達工人對於文化的觀感,支持工會與其他草根運動
(敦誠,1991)。

在台灣,從一九五○年代起,先後有《自由中國》、《美麗島》、《八十年代》等雜誌,在
戒嚴和報禁體制下討論民主、人權、揭露報紙和電視掩蓋的新聞(陳國祥,1978;包澹寧,
1995;李旺臺,1993);一九八○年代,「綠色小組」、「第三新聞」等團隊以錄影帶記
錄政治抗爭和社會運動(官鴻志,1984;廖素霞,1994;賀照緹,1993);一九九○年代,
有線電視民主台出現,大量播放政治和社運影帶(敦誠編,1992;陳希林等,1994 年 10
月 4 日),大約同時還有《台灣之聲》、《綠色和平》、《寶島新聲》等地下電台開放聽眾
扣應(call in)政治議題,並且探討原住民、客家人、外省人、勞工等議題(翁秀琪,
1993;陳昭如,1994;張昭仁,1996;陳美華,1995)。

這些報刊、影帶、電台都是公民媒體,它們與大眾媒體迥然不同:創辦目的在推動社會改革,
而非利潤極大化;營運方向是保障弱勢發聲,而非吸引廠商登廣告;閱聽人角色是互動參與,
而非被動接收;收入來源是民眾訂閱和捐助,而非廠商廣告;反映的是一般民眾和弱勢者觀
點,而非政商名流利益;組織結構獨立於企業等主流機構之外,和主流機構沒有共生關係;
組織運作採行參與式民主決策,而非科層結構;使用大眾化生產方式、低或普及的科技,而
非高科技、昂貴的生產工具(成露茜,2005)。

然而,也正因為公民媒體缺乏資金和技術,營運規模很難和大眾媒體競爭。此外,創辦公民
媒體的資金和技術門檻雖比大眾媒體低,但對一般民眾,特別是弱勢族群而言,這樣的門檻
仍然高不可攀,因此,公民媒體大多是由政治或社會運動團隊創辦、經營,公眾只能當個閱
聽人、捐助者、投稿者、扣應(Call in)者,而難以獨力興辦、自主發聲(陳順孝,
2008);儘管公民媒體積極為草根民眾代言,但未必能夠真正呈現民眾的聲音,距離人人
發聲的傳播權利願景仍有一段距離。

回顧從一九四八年〈世界人權宣言〉發表以來的傳播權實踐,可以發現:在大眾媒體體制下,
公民的權利被掠奪、近用權難實現、自辦媒體有困難,關鍵都在大眾媒體時代,創辦媒體需
要鉅額資金、昂貴人力、複雜技術、龐大發行團隊,錢少權小的人很難做到。這樣的困境,
到了網路時代才出現突破的契機。

參、打造公民媒體

一、創用者的誕生
一九六九年十月廿九日,美國加州大學一台電腦發出訊息,成功傳到六四○公里外的史丹福
研究院,並讓兩邊的電腦開始「對話」,開啟電腦網路時代(夏嘉玲,2009 年 10 月 31
日)。一九八六年,美國建立專屬學術用途的網路,以此串聯全球各地區性網路構成世界性
的網際網路(Internet)。到了一九九一年八月,網際網路上推出可傳送多媒體資訊的全球
資訊網(World Wide Web, WWW),網路進入多媒體時代。

6
網路作為媒體,具有容量大、速度快、傳送遠、高互動、多媒體呈現等特性,而且成本低廉、
技術簡單、可以讓散居各地的人在線上協調合作,更重要的,網際網路開創者一直努力建構
全民參與的環境。

一九九一年,伯納李(Tim Berners-Lee)創立全球資訊網時,期待這是個可讀可寫的雙向
資訊網(read/write web),他說:「我一直希望,資訊空間能夠成為每個人直接的工具,
而且除了瀏覽資訊外,更能從事建立資訊的工作」,「分享你的知識應該和得到別人的知識
一樣容易」,他希望「建立超文本全球資訊網之後,不論團體是大是小,都能輕易表達自己
的看法、快速地取得或傳遞知識、釐清誤解」(Berners-Lee, 1999/張介英與徐子超譯,
1999:193、41、199),然而,當時實際做出的卻是可讀而難寫的單向網──只有精通程
式語言者才能編寫網頁、發出訊息,一般人和接觸報紙電視一樣,仍然只能當個被動接收訊
息的閱聽人。

到了一九九七年,易學易用的部落格問世,民眾無須學習程式語言就能輕鬆架站、寫稿發聲,
讀寫雙向資訊網終於實現。伯納李擁抱部落格,認為它的意義在於:「任何網路使用者都能
擁有一個空間,可以自己書寫、自己編輯,他們既是寫者、也是讀者,既可以輕易地編寫文
章、也能輕易地回應別人的文章」(BBC News,2005, August 9)。部落格急速成長,到
了二○○八年全球部落格高達一億三千三百萬個(Technorati,2008, September 24),
架設部落格儼然成為全民運動。

部落格之外,相簿分享網站(如 Flickr、Picasa、無名相簿)、影音分享平台(如
YouTube、im.tv)、網路廣播電台(如 MyPodcast、Odeo)、共享書籤(如
Del.icio.us、FunP)、wiki(如 Google 協作平台、pbwiki)、社交網路服務(如
Facebook、MySpace)、微網誌(如 twitter、Plurk)先後崛起,全都易學易用,只要三
五個步驟,就能架設完成,可以作為個人、組織或社群的媒體,連一○八歲的老人都能上網
發聲(朱小明,2007 年 9 月 3 日)。莫拉克水災期間,台灣網友正是使用這些工具來傳播
救災訊息。

公眾,自此從被動接收資訊的閱聽人,轉型成為既使用資訊也創作資訊的創用者。在大眾媒
體和閱聽人時代,公眾能夠做的事情主要是接收和閱讀,到了網路媒體和創用者時代,能做
的事情擴及上傳和分享(詹宏志,2006):上傳自己寫的文章到部落格、上傳自己拍的照
片到網路相簿、上傳自己拍的影片到影音平台,與全世界的人分享。

《We the Media》一書的作者丹吉摩(Dan Gillmor)因此說:「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任何


人只要有一台電腦、可以連上網路,就等於擁有一家報社(至少已開發世界是如此)。幾乎
任何人都可以產製新聞」(Gillmor, 2004 / 陳建勳譯,2005 )。

二、公民媒體的崛起

當公民從閱聽人變成創用者,可以輕易地擁有報社、產製新聞,公民媒體時代隨之來臨。越
來越多獨立新聞工作者、社會運動工作者、關心公共事務的民眾、長期被漠視的弱勢族群紛
紛打造自己的媒體、發出自己的聲音,進而交流彼此的訊息、串連集體的力量,形成越來越
強大的公民傳播體系。

創用者打造的媒體,內容和形式都不斷翻新,許多超越傳統媒體的新聞蒐集、報導、分析、
散播方式紛紛問世,其中以共筆媒體、我群媒體、發稿平台、編輯平台較具代表性。

7
(一)共筆媒體

共筆媒體是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經營的媒體,延續早期異議媒體、人文雜誌的精神,但
隨著科技的進步,參與者從政治、社會運動者,擴及一般民眾。

在美國,二○○五年,曾與阿諾史瓦辛格競選加州州長落敗的赫芬頓女士(Arianna
Huffington)與朋友創辦部落格形式的《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邀請各領域
寫手探討政治、媒體、商業、生態等領域議題,以及紐約、芝加哥、丹佛的在地新聞,結果
大受歡迎,網站流量超越《華盛頓郵報》(戴鑫,2009 年 10 月 28 日)。

在台灣,孫窮理等人在一九九七年創立《苦勞網》,原本以收集社會運動相關資料為主,一
九九八年統聯客運司機罷駛,《苦勞網》開始第一篇現場報導,之後持續報導核四建照發放
抗爭、中華電信工會反釋股、美濃反水庫、九二一震災、西雅圖反 WTO 抗爭、政黨輪替與
八四工時抗爭等等新聞,關注弱勢族群處境、提出不同於大眾媒體的觀點(孫窮理,2007
年 5 月 21 日),成為台灣社會運動資訊中心,二○○七年獲得卓越新聞獎「社會公器獎」,
《苦勞網》特約記者江一豪並曾在二○○八年入圍卓越新聞獎「新聞報導獎」。

環境保護運動工作者陳瑞賓則在二○○○年創辦《環境資訊中心》,初期摘錄國內環境新聞、
並將環保團體提供的資訊統整後發送,隨後開始翻譯《美國環境新聞服務》(Environment
News Servic, ENS)的稿件,之後開始報導國內外環境新聞,補充大眾媒體的疏漏。陳瑞賓
不只報導新聞,也成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推展環境教育,兩者相輔相成(廖雲章編,
2007:126-128),二○○九年獲得卓越新聞獎「社會公器獎」。

此外,二○○六年,《台灣立報》增辦越南文《四方報》、泰文《新能量報》,聯合多位通
越、泰語文的志工,提供越南、泰國移民移工實用資訊(越文四方網,無日期);二○○七
年,一群反對興建蘇花高的學生、教師、創意工作者共同成立《蘇花糕餅鋪》,以簡明生動
的文字、影音、動畫讓大家「十分鐘搞懂蘇花高」,並且發行電子書《放慢,花蓮的出路》
(朱淑娟,2008 年 1 月 21 日);二○○八年,幾位年輕的研究生、留學生、住院醫師、報
紙編輯、上班族則共同成立《嗷》文化網路雜誌,從報導和紀錄出發,開闊本土視野、關切
社會正義(嗷,2008 年 6 月 4 日);前述的《88news: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則是災民、重
建工作者和大學生遠端協力、分工編採的共筆媒體。

(二)我群媒體

隨著部落格、微網誌等網路工具普及,創辦媒體不一定要團隊推動,許多個人、社群紛紛上
網架站,建構我群媒體(we media)(Bowman & Willis, 2003),從當事者、局內人角
度,發送被長期漠視的訊息、抒發有別於大眾媒體的觀點。

二○○三年美國入侵伊拉克,化名為帕克斯(Salam Pax)的伊拉克青年,用部落格
《Where is Raed?》記錄自己在戰爭中的親身見聞,他既批判海珊政權,也反對美國入侵,
常把國際媒體的消息拿來和當地實況對照,挑出偏頗之處,補上在地觀點,迅速引起全球注
目,英國《衛報》邀他撰寫專欄,他的部落格內容出版成書,還翻譯成多國語言,台灣也有
譯本(Pax, 2003/楊瑞賓譯,2005)。

在台灣,一九九八年,台電挑選人口百餘人、軍事管制的離島烏坵,作為核廢料永久處置場
優先場址。一向自力發電、從未享受台電服務的烏坵民眾拒絕接受,聯合台灣本島的親友抗

8
爭至今;他們不僅渡海到台北陳情抗議,還成立《高丹華的社區筆記》、《烏坵網》、
《WuChiou》等部落格,以文字和影音介紹烏坵的海戰歷史、百年燈塔、紫菜料理、過年
習俗、捕魚生活,並且傳遞反核訊息,希望讓更多民眾認識他們的家園,支持他們捍衛家園
的行動。

二○○七年,有家報紙報導街友(流浪街頭的貧窮朋友)靠舉廣告牌維生,日薪只有三百元 ,
街友看了非常氣憤,因為實際是八百元,他們擔心廣告商看了報導會趁機壓低薪資。為了糾
正錯誤、維護權益,街友在社工協助下成立《漂泊新聞網》部落格,自己採訪、拍攝、播報
影音新聞「街友舉牌實錄」來說明真相,結果廣受矚目,網友爭相點閱、電視台予以轉播,
街友的心聲終於被社會大眾聽見。

此外,《叢林叢林.孤島》書寫都市原住民對部落生活的回憶、對原住民事務的主張;
《KarlMarxian Carnival 》闡釋勞工處境和抗爭策略;《踏莎行》公布一個罹癌婦人的化療日
記,呈現抗癌者的複雜處境、需求和願望;《艾德倫的異想空間》揭露同性戀者的內心世界
和出櫃歷程;《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介紹公娼生涯和抗爭故事、爭取性工作者人權。

部落格之外,越來越多人使用 Twitter、Plurk 等微網誌或 Facebook 等社群服務發聲,他們在


網路上分享見聞,並且相互交換、查核、討論特定訊息,形成一個沒有組織的媒體。在台灣,
許多網友在莫拉克水災期間,透過微網誌、社群服務採集、彙整、傳播資訊;在中國,網友
則透過微網誌傳遞官方媒體封鎖、淡化或扭曲的資訊,如二○○九年烏魯木齊市維吾爾族人
和漢人接連爆發流血衝突,目擊者上傳照片、影片,網友分享連結、交換訊息,幾乎在事發
的同時就將訊息傳遍全世界。

(三)發稿平台

隨著越來越多公民上網發聲,也有人建構集體發稿平台來匯集公民新聞力量,這樣的平台展
現不輸大眾媒體的資訊質量,但報導者從專職記者擴及社會大眾。

早在一九九九年,反全球化運動人士就創立《獨立媒體中心》(Indymedia
Center,IMC),以集體參與、共同決策的模式報導非資本主義訊息,幾年之間,在全球成
立一百多個獨立媒體中心。獨立媒體中心採取開放平台:每個人都可以發佈文章、圖片和影
音,即時看到發佈結果,沒有任何篩選,就讓文章放在邊欄,依時間順序刊出;然後由讀者
為新聞評分,達到一定分數、並經一定數量編輯認可的新聞,可以在網站中央刊出;每個讀
者可以對所有文章評分並作回應。此外,還提供 RSS 即時交換格式檔案,將全球一百多個 4

站的專題故事統合起來(Beckerman, 2003, September /黃孫權譯,2003 年 9 月 13 日)。

南韓青年吳連鎬(Oh Yeon-Ho)在二○○○年創辦的《OhmyNews》,更將公民媒體從
另類推向主流。吳連鎬大學時參與學運,畢業後擔任另類雜誌《Mahl》記者,他不滿大 ˋ
眾媒體和政治、商業掛勾,打出「每個公民都是記者」旗號創辦《OhmyNews》。
《OhmyNews》開放公民註冊擔任記者,公民記者投稿經專職編輯核實後刊出,到二○○
四年已擁有四萬多名公民記者,每天生產大約兩百則新聞、吸引百萬人次瀏覽,躋身南韓影
響力前六大媒體,也引起各國效法,如日本的《JANJAN》、法國《AgoraVOX》
(OhmyNews,2004, December 1;楊証凱,2006)。

4 RSS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RSS
O’Reily 2005, September 30 XML 2005 3 2
9
在台灣,一九九五年誕生的《南方》電子報,自我定位為人文社群自由發聲的「通路」。
《南方》以「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為宗旨,草創初期由創辦人陳豐偉
尋求作家提供好文,由工讀生打字後上網發送;之後與多個社運團體、草根媒體結盟,由盟
友輪流供稿;再之後,公眾主動投稿增加,《南方》得到智邦公司贊助,於是聘請《破報》
前主編張育章、張釗維等人編選文章;此後,《南方》和「智邦生活館」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利用智邦資源發行《南方》和多家人文電子報,形成一個人文資訊的網路聚落(陳豐偉,
2000、2000 年 9 月 9 日;廖雲章編,2007:120-123)。

到了二○○七年,公共電視推出《PeoPo》公民新聞平台,以自由軟體和網路新科技,提供
台灣草根運動發聲的平台。《PeoPo》開放公民和非營利組織註冊使用平台提供的部落格,
發佈文字和影音報導,截至二○○九年十一月廿五日止已有三三五三位公民記者註冊、超過
一八○個非營利組織參與、累計發稿量約達三萬一千多篇。註冊的公民記者中女性五成三、
男性四成四(另有三%未註明性別);台北縣市合佔四成九,其餘縣市合佔五成一;職業包
括學生、教師、傳播工作者,以及家庭主婦、農漁牧工作者,以及商業、科技、醫療、建築、
服務業、文化藝術界人士參與。公視新聞部並且製播每天五分鐘的《公民新聞報》選播公民
的優質報導,其他大眾媒體也到《PeoPo》尋找線索、跟進報導 。 5

(四)編輯平台

隨著越來越多公眾上網發聲,資訊爆炸,也有人將焦點從報導訊息轉向編選訊息,建構各種
資訊交流平台,開放網友相互推薦、討論、篩選、整理,在茫茫資訊大海中,尋找最值得閱
讀的報導;更有人進行資訊彙整、詮釋的工作,為大家導讀。

編輯平台,可以是公眾共同推薦好文。二○○四年九月在美國創立的《Digg》,則掀起集體
推文的熱潮。《Digg》草創初期,用十五美元租用寬頻網路進行實驗,後來用一千美元登記
新公司,旋即竄紅,不到兩年就躍居全球流量第三大的科技新聞網站。《Digg》的魅力在於
將原本由專業編輯掌握的新聞決策權,交到公民手中。使用者登入後,可以把他們認為有價
值的大眾媒體報導或部落格文章的連結張貼出來,再打進簡短的摘要,並說明推薦理由。他
們張貼的連結和說明,會出現在候選區,其他使用者看了,如果覺得重要,可以按下
「digg」按鈕,投下一票,並發表評論。一則新聞被「digg」的票數愈多,就愈有可能登上
《Digg》首頁,甚至成為頭條新聞(數位時代,2006 年 7 月 15 日)。

台灣從二○○五年底陸續問世的共享書籤,如《HEMiDEMi》、《MyShare》、
《FunP》,也扮演類似角色。這些書籤有個人、總體、群組三層功能:個人方面,每個人
可以在此收藏好文並和其他人分享;總體方面,最多人收藏、推薦的好文會成為書籤首頁頭
條文章,宛如使用者票選頭條的媒體;群組方面,這三個書籤各自以不同方式發展網路社群,
讓不同興趣、立場、區域的人能夠在特定群組裡取得或分享資訊,例如《FunP》有「台灣
派部落客」、「小學生 Blog 聯盟」、「教育部落格聯播」、「公益部落格」等三百多個聯
播網,讓網友將同類主題部落格整理在一起,聯播最新文章。

編輯平台,也可以是公眾共同編寫新聞。二○○四年十一月開始運作的《維基新聞》
(WikiNews)是《維基百科》(Wikipedia)關係網站,它延續《維基百科》的開放精神,
不僅開放公民投稿,也開放公民相互改稿和編輯。它自詡為自由內容的新聞媒體,要讓任何
人可以參與報導各種新聞事件,或分享親身見聞,並且「提供一個新聞工作者能獨立報導新
聞的環境」,到二○○九年十一月已經推出廿一種語言的版本,包括二○○六年三月誕生的

5 PeoPo PeoPo
10
中文版,未來還計畫推出語音版本、影音版本和可列印版本(維基百科,2006 年 10 月 3 日;
維基新聞,無日期)。

編輯平台,更可以彙整多元聲音、聚焦公眾對話。二○○四年十二月創辦的《全球之聲》
(Global Voice)以匯聚、策動與彰顯全球網路對話為宗旨,創辦人之一麥康納(Rebecca
MacKinnon),二十八歲就當上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北京辦事處主任,美國入侵伊拉
克時,她在東京擔任首席記者,排除萬難專訪日相小泉純一郎,沒想到《CNN》美國總部
不用這則專訪,還要求她「應該用一個旅遊者的觀點,而非一個專業者的觀點去報導日本」,
她失望地離開《CNN》,轉而創立《全球之聲》,作為西方、媒體與全世界部落客對話的
窗口(部落格編輯,2006 年 4 月 28 日)。從阿富汗到辛巴威,全球各地大約有三百名部落
客 ,擔任《全球之聲》的義工編輯,每周貼文推薦當地的部落格,引介具代表性的在地觀
6

點。《全球之聲》先後推出十七種語言版本,《Reuters》、《BBC》等國際媒體也選用它
的文稿。

二○○五年,《全球之聲》推出中文版網站。《全球之聲》中文版成立目標有二:第一,透
過翻譯,將世界其他地方的在地觀點傳達至中文世界;第二,提供主流媒體忽略的視角,讓
中文網絡世界能與其他國家的部落客對話(全球之聲,無日期)。它不僅將國外資訊譯成中
文,也將台灣的社會議題,如「搶救樂生」、「總統大選後的部落客聲音」、「對中國製有
毒奶粉的憤怒」、「從台灣的宗教建築看多元文」、「『我要休假』移工大遊行」、「不屬
於原住民的都市」、「莫拉克之後,原住民的未來」寫成報導,並且譯成英文向全世界發送。

《全球之聲》的報導具有導覽性質。一篇報導通常一千字左右,報導主題下分為幾個子題,
每個子題扼要引述一至數位網友的觀點,再設超連結串接網友的原文。人們閱讀這一千字報
導,就能知道事件始末和各方觀點的概要,若對任何觀點有興趣,還可以點選超連結去閱讀
全文,取得更深入的了解;這種文體,既能容納網路的多元聲音,也能讓多元聲音匯集在一
篇報導裡相互對話。

三、公民傳播體系的形成

創用者們建構的共筆媒體、我群媒體、發稿平台、編輯平台,共同組成一個由下而上、分進
合擊的公民傳播體系。

公民傳播體系和大眾傳播體系有三大差異:(一)眾人參與:經營媒體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利,
而是每個能用電腦上網者都能參與的全民運動;(二)相互連結:公眾不再只是一盤散沙,
而可以藉由網路相互認識、聯繫、串連、聚合,形成一個個互有重疊的社群;(三)高度互
動:公眾不再只是各自被動接收資訊,而會一起發掘、採集、彙整、查核、傳遞資訊,並與
發送訊息的媒體、個人、社群互動,給予回應、補充、監督、論辯。

6
11
眾人參與、相互連結、高度互動的過程中,可以激盪出群眾智慧、集體力量。群眾智慧是指
公眾各自的知識、見解在網路交流過程中互補有無、相輔相成,激盪出比任何個人、甚至個
體總和還高的知能,也就是「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放大版(Surowiecki, 2004 /
楊玉齡譯,2005);集體力量是指公眾各自的人脈、資源,在網路上協調整合、相加相乘、
分進合擊,能夠以「群」的力量抗衡「大」的勢力。

這樣的群眾智慧、集體力量,能夠看穿大眾媒體的疏漏、錯誤,予以補充糾正,也能提昇公
民媒體的質量,進行快速傳播。

肆、實踐傳播權利
在公民傳播與大眾傳播既競爭又合作的時代,公民有空前美好的機會實踐「尋求、接受和傳
遞消息和思想」的傳播權利。更具體地說,公民從被動的閱聽人轉型為主動的創用者,能夠
輕鬆而有效地分享訊息觀點、掌握切身訊息、糾正媒體偏失、推動社會革新。

一、分享訊息觀點

在公民傳播時代,每個能夠上網的人都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工具——如部落格、微網誌、
社交服務、網路相簿、影音平台——來建構自己的媒體。自己的媒體,可以當作隨筆札記,
記錄所見所學;可以當作社交平台,讓遠方的親友知道自己近況;可以當作發表園地,書寫
見聞和想法;可以當作串連工具,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實踐理念和夢想。

12
經營自己的媒體不必有壓力,不一定要天天寫或週週寫、也不一定要文以載道,只要擁有媒
體,就能在關鍵時刻,對公眾、對社會做出貢獻。

二○○五年七月,倫敦地鐵遭到恐怖份子炸彈攻擊時,在場的部落客用照相手機拍下目擊照
片,這些照片藉由部落格和網路相簿(如 flickr)快速流傳,《CNN》第一個現場照片就是
引用部落客的作品。當天,倫敦救護車司機雷納德(Tom Reynlods)的部落格《Random
Acts of Reality》更是一舉成名,雷納德當天休班,從爆炸一發生就上網報導;他說:「我
想我應該把這個新聞傳遞給那些沒有看電視或沒聽收音機的人」,他的即時報導讓他的流量
激增五倍,「好多人發表評論,祝我們好運,並為我們祈禱著」(多維博客,2005 年 8 月
7 日)。

二○○六年十二月,馬爾他籍貨輪吉尼號在蘇澳港南端擱淺,漏油上百噸,浮油侵襲海岸線,
當商業媒體蜻蜓點水式的報導後、又繼續追逐政爭和八卦時,從小在蘇澳海邊長大的中央大
學學生陳星宏趕回故鄉,用照片和文字記錄這場生態浩劫,並在個人部落格刊出,感動許多
網友,也促使社會持續關注(王仕琦、王茜穎,2007 年 1 月 8 日)。

此外,本文導論提到,在莫拉克水災、南亞海嘯、四川地震等災變發生時,目擊者上網求救、
發訊,網友串連彼此的網站,一起彙整、查核、編輯、發送資訊,許多個人網站,平時也許
只談生活點滴、風花雪月,但在關鍵時刻都變成救災的生力軍。

二、掌握切身資訊

在網路公民媒體與大眾媒體競合的時代,公民的資訊來源不再局限於大眾媒體、所能接收到
的也不只是大眾媒體層層篩選、編製的訊息,公民可以更積極地借助網路工具和群眾智慧,
來搜尋、評估、篩選、取得更多切身有關的訊息。

首先,主動搜尋訊息。公民可以在 Google、Bing 等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如


「H1N1」、「小林村」、「歐巴馬」——查找相關的網站、部落格、照片、影片、地圖資
訊;還可以使用 Google 學術搜尋、Findbook、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等專業搜尋引擎,
查找論文、書籍等特定資訊;更可以在 Google 快訊鍵入關鍵字,如自己姓名、如「媒體識
讀」議題,鍵入後,一旦網路上有任何一篇文章提到這個名字、提到「媒體識讀」字眼,
Google 會自動寄發電郵通知,讓鍵入者知道誰在哪裡如何談論自己、知道「媒體識讀」等
議題的最新動態。

其次,建構資訊清單。找到切合自己興趣和需求的網站(包括媒體網頁、個人部落格),將
這些網站網址輸入 RSS 閱讀器(如 Google 閱讀器、Blogline),輸入後,這些部落格、網
站更新任何資訊,資訊標題都會出現在閱讀器上,使用者只要打開閱讀器,就能在幾秒鐘內
看到訂閱的數十、數百個網站的最新文章,形成個人專屬的資訊來源。

第三,與朋友交流好文。可以在 Facebook 等社交服務、Twitter、Plurk 等微網誌上尋找自


己的師友、信賴的意見領袖,將他們加為好友,如此就能接收到他們最新張貼的訊息,藉由
他們得知許多值得注意的消息、文章、社會動態,以及好友對這些消息、文章、動態的評論
和分析;此外,也可以透過《FunP》等共享書籤,知道網路圈最多人推薦的文章是什麼。

第四,發問來求解答。可以《Yahoo 奇摩知識+》發問、可以在網路論壇提問、也可以在
Twitter、Plurk、Facebook 上向網路上的朋友詢問,借助朋友和網友的知識來解答自己的

13
疑問;當然,若網友提的問題,正巧是你知道的,也可以予以答覆,以群眾智慧來相互幫助、
滿足彼此的資訊需求。

三、監督補充媒體

當散居各地的民眾能夠藉由網路相互連結、對話,就不再是一盤散沙,而是能夠激盪出群眾
智慧的整體,他們能夠看出大眾媒體有意或無意的謬誤、疏漏、偏差,當大眾媒體願意採納
時,兩者可以合作,共存共榮,當大眾媒體拒絕認錯時,公眾能以集體力量施壓,進行強有
力的監督、抗議。

公民可以和願意吸納群眾智慧的媒體合作。公共電視「有話好說」節目製作人兼主持人陳信
聰透過 Twitter 與網友對話,有時拋出節目想要探討的議題,請網友對討論大綱、來賓人選
提出建議,網友不僅樂於回應,更會主動建議他做什麼題目、找什麼來賓,他也常會採納,
「有話好說」曾推出「綠能週」連續五天討論綠色能源、綠建築、公平貿易、在地旅遊、進
步音樂等議題,就出自網友建議;此外,「有話好說」播出時,網友會在線上即時討論,讓
主持人直接掌握觀眾反應,據此調整節目方向和進行方式。

當媒體出現謬誤或偏差,卻又拒不認錯時,網友也能以集體力量施壓。二○○五年十月,某
家報社體育組主任在特稿中捏造美國職棒球評的談話,網友寫電子郵件向美國球評查證,確
認主任造假,主任遲不回應,網友群情激憤、串連抗議,終於迫使這家報社撤換主任職務並
刊登更正啟事(終極邊疆,2005 年 12 月 9 日);二○○六年二月,某個媒體集團旗下網站
出現醜化精神病患的標題,網友群起批判,精神病友團體和媒體改革組織也集會抗議,迫使
這個媒體集團公開承諾不再醜化精神病患(鄭國威,2006 年 2 月 24 日)。

二○○四年,美國總統大選熱戰之際,《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當家主播丹拉瑟
(Dan Rather)在新聞節目「六十分鐘」公布四份文件,宣稱可以證明小布希在越戰期間當
兵耍特權,節目一播出,他所公布的文件立即受到幾個部落客質疑,部落客分頭調查,確認
文件是偽造的,群起圍攻,迫使穩坐主播台二十四年的丹拉瑟公開道歉,並且宣布提前退休
(Hewitt , 2005 / 陳柏安、江今葉譯,2007)。

四、推動社會革新

一個社會行動的推展,需要藉由媒體將議題公開化、將更多資訊傳播出去,以增加參與人數、
擴散速度,並讓背景不同的參與者能夠凝聚成一個整體。在大眾傳播時代,社會行動,特別
是批判體制的社會運動常遭大眾媒體封鎖、淡化、扭曲(翁秀琪等,1997),在公民傳播
時代,社會行動者能夠藉由網路群眾智慧、集體力量來傳播大眾媒體忽略的重要訊息、推展
公義行動、推動社會改革。

首先,網路的相互推薦、快速傳播,能夠讓大眾媒體忽略的訊息廣為人知,最後引導大眾媒
體跟進報導。

二○○四年九月,智邦生活館舉辦九二一紀錄片《生命》網路寫手特映會,近百位部落客和
個人新聞台台長參加,並和導演吳乙峰座談,這些網路寫手在會後撰文推介《生命》,在網
路圈廣為流傳,並被大眾媒體引用報導,讓《生命》票房長紅,也開啟進戲院看紀錄片的熱

14
潮(陳豐偉,2004 年 12 月 23 日);此後,《無米樂》、《翻滾吧!男孩》等紀錄片的廣
受矚目,也都得力於網友的推薦。

更具代表性的是劇情片《海角七號》。二○○八年八月《海角七號》上映,前幾天票房平平,
與歷來國片差異不大,但藉由觀眾口耳相傳、尤其是部落格寫手們的口碑行銷,促使每週票
房以大約六十%至九十%的速度急速攀升,與傳統電影票房逐週下降的趨勢恰成反比,到了
第四週,《海角七號》的熱潮從網路延燒到報紙、電視,又藉著報紙、電視的報導再創高峰,
終於突破五億票房,成為歷來最賣座的國片(朱學恆,2008 年 10 月 9 日)。

二○○九年,一部用手提式攝錄影機拍攝,成本不到五十萬台幣的低成本恐怖片《靈動:鬼
影實錄》,也在 Twitter、Facebook 網友熱情支持下,登上全美票房冠軍,創下超過廿二億
台幣的驚人票房(張佑生譯,2009 年 11 月 1 日)。

其次,公民可以用藉由網路動員民眾,一起推展公義行動。

二○○七年三月五日,政府限令還住在樂生療養院舊院區的漢生病(俗稱痲瘋病)病友在十
三日前搬離,以便原址改建捷運機廠,否則將強制執行;病友和聲援團體憤而前往行政院長
官邸抗議,遭到警方驅離,當時的商業媒體大幅報導衝突場面,但對病友要求保留九十 %舊
院區的訴求僅僅點到為止。聲援團體和關切此事的部落客不滿媒體漠視,上網展開新聞自力
救濟。

三月九日,部落客瓦礫發起「讓樂生人權決定我們的總統」活動,迅速得到一百八十多個部
落格連署響應;接著,豬小草、HOW 訪問學者討論各種保留樂生方案,弱慢也撰文比較樂
生和捷運共構的五種方案;十四日,Wenli 和 HOW 手繪出樂生院保留四十一%(政府的規
劃)與保留九十%(院民的訴求)的比較圖;十五日,董福興更透過共享書籤
《HEMiDEMi》發起募款活動,一天內得到四百多位網友響應,募得二十萬元,在《蘋果日
報》刊登半版廣告,引用 Wenli 和 HOW 手繪圖,訴求「保留九十%樂生能讓捷運與新莊更
好」(黃哲斌,2008)。

部落客的積極行動,加上病友和聲援團體的持續抗爭,終於引起主流媒體和政治人物的重視。
大眾媒體對樂生院保留問題的報導和討論漸多,當時正逢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初選,爭取提名
的謝長廷、游錫堃在二十一日簽名支持保留樂生九十%院區,同樣爭取提名的行政院長蘇貞
昌也接著承諾朝向保留九十%方向努力(王貝林等,2007 年 4 月 12 日)。部落客為確保政
府兌現承諾,又藉由《HEMiDEMi》動員參與四月十五日的「捍衛樂生」大遊行,並持續關
注事件發展,進行相關報導、論述和行動。

同樣在二○○七年三月,中國廈門民眾,反對在當地興建對二甲苯(PX)化工廠,他們透
過網絡、手機簡訊等方式交流信息,進而在五月一日發動一次「集體散步」,數以萬計的民
眾走上街頭,抗議建廠計畫;此後,民眾透過手機、網路持續串連反對,傳統媒體也關注事
態發展,到了十二月,廈門市政府終於宣布放棄建廠計畫(曾繁旭,2009 年 6 月)。

這些公民行動,不需政黨或特定組織動員,散居各地的公眾就能透過網路交流訊息、集結行
動,打破先有組織才有行動的社會運動常規。

第三,網友集結的力量,甚至可以影響現實政治。

一九九八年,一對工程師夫婦,不滿當時國會只關注於彈劾柯林頓的私人道德問題,因此發
動連署,要求國會在譴責柯林頓後趕快繼續「前進」——前進到國家所面臨的各種更重要
議題,這項連署獲得四十萬人響應;此後,他們設立《MoveOn》網站、組織志工,開始介
入環境保護、媒體改造、槍枝管制等議題,現在已成為美國自由派或偏民主黨的團體中最有
15
力量的草根組織,擁有超過兩百萬的會員,但專職人員不超過十個,且都在家裡工作,藉由
網路串連、行動。二○○六年,《MoveOn》將矛頭指向曾與高爾搭檔競選美國副總統的資
深參議員李伯曼,批判他不該支持小布希入侵伊拉克,結果導致李伯曼在民主黨內初選落敗,
後來李伯曼雖然仍以獨立候選人身分當選,但《MoveOn》展現的影響力仍然不容小覷,這
種網路草根民主運動更被譽為網根運動(net root)(張鐵志,2005 年 2 月 3 日、2006 年
7 月 26 日)。

二○○○年韓國國會議員選舉,一千多個社運團體串連推展「落選運動」,點名抵制八十六
個候選人,結果有五十九個落選;二○○二年韓國總統大選,網路公民媒體
《OhmyNews》和網友積極動員,讓原本不被看好的盧武鉉當選;到了二○○八年,南韓
民眾反對美國牛肉進口,用手機傳遞訊息、動員群眾;用數位攝影機連接電腦上網、全球直
播;串連個人網站、線上論壇,讓消息以等比級數的速度擴散,結果不需黨派動員,就能發
動十萬人遊行示威,不需透過大眾媒體,就能讓百萬人同步接收到訊息,由下往上匯聚的集
體力量,最終迫使韓國總統李明博公開道歉、改組內閣。

至此,公民不僅可以高度實踐傳播權利,還能藉由傳播權的實踐帶動個人成長、社會進步、
政治革新。

陸、結論
總之,公民擁有「尋求、接受、傳遞」資訊的傳播權利,只是在大眾媒體時代,「尋求」和
「傳遞」權利被大眾媒體壟斷,公民只能被動的「接受」資訊;更嚴重的,大眾媒體或受制
政治威權、或迎合商業利益,提供給民眾的資訊往往不正確、不完整、沒意義、不實用,公
眾雖然不滿,但散居各地,難以集中力量,無力促使大眾媒體改良內容、或開放版面讓大家
近用,即使創辦自己的印刷或電子媒體,也是花錢費力卻成效有限。

簡單而強大的網路工具普及後,人人可以使用部落格、微網誌、社交網路服務、相簿分享網
站、影音分享平台、網路廣播電台來打造自己的媒體、發出自己的聲音,從被動接收的閱聽
人、轉型為主動傳播的創用者;不僅從更多元管道「接收」資訊,也重新取得長久以來被大
眾媒體壟斷的「尋求」、「傳遞」資訊的權利

網路普及後,創辦媒體幾乎成為全民運動,傳播生態為之丕變。過去有錢人才能創辦媒體、
專職記者編輯才能產製新聞、公眾散居各地難以聚合、只能接收資訊而難以互動的情況完全
改變;新的生態是眾人參與、相互連結、快速互動,以此激盪出群眾智慧、匯聚集體力量,
形成一個由下往上、豐富多樣、分進合擊的公民傳播體系,能夠補充、監督大眾媒體,與大
眾媒體既競爭又合作。

大眾傳播時代的議題設定理論指出,大眾媒體會設定公民討論的話題、大型媒體會設定小型
媒體報導的方向(翁秀琪,1992);然而,在公民傳播體系形成後,公民討論的話題、公民
媒體探討的議題,如《生命》、如《海角七號》、如搶救樂生院越來越常被大眾媒體引用、
跟進。這種訊息從公民媒體流向大眾媒體的現象,與德國學者所發現的:反對議題由另類媒
體流動到建制媒體的議題散溢(spill-over)效應(Mathes & Pfetsch,1991)若合符節,而
且速度更快、頻率更密集。

公民因此能夠藉由網路工具,吸納群眾智慧、連結集體力量,不僅能夠吸收更豐富的訊息、
交流更多元的觀點,而且能夠合力監督大眾媒體、積極推展公義行動,促使社會進步、政治

16
革新。近年來,台灣商業媒體陸續倒閉、裁員,報紙更先後裁減地方記者和地方版面,長此
以往,恐將只剩大台北、都會區觀點,這時,公民媒體的崛起,有助於呈現草根、多元的聲
音,填補商業媒體越來越大的資訊缺口,確保民主政治和公義社會所需的訊息、觀點多樣性。

然而,公民新聞傳播體系還在發展初期,仍有數位落差、資訊品質、置入行銷、隱私保障等
問題,距離充分實踐全民傳播權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縮小數位落差

網路公民媒體的崛起,讓每個能用電腦上網的人都能架站發聲,但並非所有人都能擁有或使
用電腦。根據行政院研考會(無日期)二○○八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台灣平均有七七點五
%家庭上網,但偏遠鄉鎮上網家庭只有五一點五%;爸媽從事白領工作的家庭九成上網,從
事農林漁牧家庭只有五一點二%上網;月收入七萬元以上的家庭超過九成上網,月收入兩萬
元以下的只有十九點七%上網。這些調查數據顯示,儘管台灣網路普及率不低,但距離每個
人都能發聲的理想仍遠。

如前所述,聯合國資訊社會高峰會已將縮短數位落差列為重點工作,我國政府也在偏遠地區
鋪設寬頻網路、廣設數位機會中心,民間企業和非營利組織更藉由捐贈電腦軟硬體、舉辦工
作坊等方式推廣資訊科技應用;這些計畫如何加大加深、如何發揮綜效,以便更快速而有效
地縮小數位落差,是公民傳播權能否更徹底實踐的關鍵。

二、鑑別資訊品質

《PeoPo》創辦者之一、公視新聞部經理何國華(2008)的研究顯示,傳統記者覺得公民新
聞補充了傳統媒體的不足、增加了多樣性,但會減損新聞專業程度。傳統記者的評價未必公
允,但公民新聞參與者眾,品質難免良莠不齊,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目前,網友評估公民新聞信度和價值,主要透過個人判斷、共享書籤的公眾篩選、以及網路
評等機制(例如:台灣的《部落格觀察》網站,計算各部落格被連結、訂閱、推薦數量等指
標,做出排行榜),但個人判斷頗多盲點、公眾篩選的文章失之過雜、網路評等主要評估一
個網站而非一篇文章;未來,如何結合傳統媒體發展數百年的專業判斷和編輯機制、以及網
路媒體的公眾參與、集體編選特性,發展出新而有效的新聞評選機制,成為公民媒體發展的
重大挑戰。

三、導正置入行銷

隨著網路普及、影響力日增,越來越多商業機構推動部落格、微網誌行銷。他們雇用部落格、
微網誌寫手推介自家產品,受雇的寫手有的自我揭露收費事實,有的卻刻意隱瞞,將廣告文
偽裝成分享文,形成網路版的置入性行銷;網路置入性行銷日益氾濫,損害了網友相互分享、
無酬互助的文化、侵蝕了網路寫手的總體公信力,也阻礙的網路公民傳播體系的健全發展。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為此在二○○九年修訂「廣告推荐與見證的使用指南」,要求
網路寫手撰文推銷商品時,若收取廠商或廣告公司酬勞必須自我揭露,違反規定者,每次最
高得處以一萬一千美元(三十五萬三千台幣)罰鍰,消費者若因網路文章的不當產品評論而
蒙受損失,網路寫手或廠商可能得負起賠償責任。這項新政策適用於部落格、微網誌、社交
網路服務和他們新興媒體廣告(諶悠文,2009 年 10 月 7 日)。台灣顯然有必要跟進,以導
正網路亂象。

17
四、保護個人隱私

網路讓越來越多人架站發聲,卻也衍生資訊安全問題。首先,在網路上填寫的個人資料,可
能因為電腦系統故障而曝光、也可能被駭客入侵盜取;其次,在網路上存放自己的私密照片、
記錄自己的隱私生活,以為只有最親密的親友會看見,沒想到被其他人有意或無意發現,並
且散播出去;第三,一時衝動撰發文章,過一陣子後悔,予以刪除,沒想到網路上有刪不掉
的備份。如何在分享、交流的同時,保護自己的隱私,成為網路媒體素養的重要課題。

美國總統歐巴馬建議青少年:「在 Facebook 上填寫個人信息時都要謹慎,因為在喜歡上


YouTube 的年齡段裡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將在以後人生的某個時候被再次提及;許多年輕人
在 Facebook 上寫下年少時犯的錯誤和做的傻事,而當他們長大後去求職的時候,可能會有
人搜到這些信息」(美南新聞,2009 年 9 月 9 日)。他的建議具體而實用,不僅對青少年有
益,也值得每一個成年的網路使用者注意。

克服數位落差、資訊品質、置入行銷、隱私維護問題,新時代的媒體公民、資訊創用者才能
更充分、更自在、更安全的實踐「尋求、接受和傳遞」的公民傳播權利,才能開創更健全的
公民傳播體系,和大眾媒體相輔相成、共存共榮。

參考書目

BBC News (2005, August 9). Berners-Lee on the read/write web. Retrieved October 22, 2008, from
http://newsvote.bbc.co.uk/mpapps/pagetools/print/news.bbc.co.uk/1/hi/technology/4132752.st
m
BBC 中文網(2008 年 12 月 5 日)。〈全球被囚記者中網絡從業者最多〉。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760000/newsid_7766400/7766410.stm
Bowman, S. & Willis, C. (2003). 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Published in PDF and HTML: www.hypergene.net/wemedia/。
CPJ(n.d.). 761 Journalists Killed since 1992. Retrieved November 23, 2009, from
http://www.cpj.org/killed/
Grossman, L.(2006, December 13). Time's Person of the Year: You. Retrieved October 15, 2008,
from 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1569514,00.html
Mathes, R., & Pfetsch, B. (1991). The role of the alternative press in the agenda-building process:
Spill-over effects and media opinion leadership.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 (1),
33-62.
O’Reily, T.(2005, September 30). What Is Web 2.0: Desig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 Retrieved October 25, 2009, from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OhmyNews (2004, December 1). Every citizen is a reporter. Retrieved October 25, 2009, from
http://file.ohmynews.com/publication_file/117/dbook/default1.html
Technorati (2008, September 24). State of the Blogosphere / 2008 . Retrieved October 12, 2008,
from http://www.technorati.com/blogging/state-of-the-blogosphere/
Technorati (2008, September 24). State of the Blogosphere / 2008 . Retrieved October 12, 2008,
from http://www.technorati.com/blogging/state-of-the-blogosphere/
18
WSIS (n.d.). Tunis Commitment. Retrieved November 20, 2008, from
http://www.itu.int/wsis/docs2/tunis/off/7.html
XML 台灣資訊網(2005 年 3 月 2 日)。〈XML 小百科:RSS〉。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6 日,取自 http://www.xml.org.tw/Function/Fglossary1.asp?key=RSS
王仕琦、王茜穎(2007 年 1 月 8 日)。〈小小部落格 把蘇澳漏油事件變大條〉。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4015
王貝林、曾德峰、項程鎮、林志青(2007 年 4 月 12 日)。〈蘇揆:16 日不拆樂生 力保
90%〉,《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08 年 8 月 2 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apr/12/today-life4.htm
王怡文譯(2007)。《維基經濟學:改變人類世界的集體協作模式》第五章〈生產性消費
者〉,頁 176-209。台北:商智。(原書:Dan Tapscott & Anthony Williams [2006].
Wikinomics: How Mass Collaboration Change Everything. New York : Portfolio )
王榮祥、王述宏(2009 年 8 月 14 日)。〈小林村 疑 398 人遭活埋〉,《自由時報電子報》。
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14/today-fo25.htm
包澹寧(1995)。《筆桿裏出民主》第七章〈黨外政論雜誌〉,頁 285-330。台北:時報。
台灣人權促進會(無日期)。〈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公約〉。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
取自:ttp://www.tahr.org.tw/site/data/cp.htm
台灣歷史辭典(無日期)。〈柏楊大力水手事件〉。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
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contents/009/cca220003-li-
wpkbhisdict001892-0581-u.xml
全球之聲(無日期)。〈關於全球之聲與 Lingua〉。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5 日,取自
http://zh.globalvoicesonline.org/hant/about-us/
多維博客(2005 年 8 月 7 日)。〈博客在倫敦遇襲中書寫新的歷史〉。上網日期:2009 年 9
月 30 日,取自 http://blog.chinesenewsnet.com/?p=308
成露茜(2005)。〈另類的媒體實踐〉。收錄在成露茜與羅曉南編《批判的媒體識讀》,頁
269-283。台北:正中書局。
朱小明(2007 年 9 月 3 日)。〈108 歲老阿嬤 最老部落客〉。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18 日,
取自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95042
朱松林(2005 年 10 月 21 日)。〈向權力說真話:美國的另類媒體和另類新聞〉。上網日期:
2008 年 10 月 2 日,取自 http://www.genderwatchina.org/pages/shownews.asp?id=1103
朱淑娟(2008 年 1 月 21 日)。〈網站蘇花糕餅舖 創意解構蘇花高〉。《聯合報》A10 版。
朱學恆(2008 年 10 月 9 日)。〈用不計代價回應《海角七號》的觀眾,用「在商言商」回
應觀眾的唱片公司......〉。上網日期:2008 年 10 月 9 日,取自
http://blogs.myoops.org/lucifer.php/2008/10/09/p414
行政院研考會(無日期)。〈97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
取自 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92313455871.pdf
何英煒(2009 年 11 月 13 日)。〈Facebook 擠下無名〉,《工商時報》。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http://tech.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Inc/2007cti-news-
Tech-inc/Tech-Content/0,4703,12050902+122009111300290,00.html

19
何國華(2008)。〈公民新聞與網路民主:實踐、理論與反思〉。收錄在張炎憲編《戰後台
灣媒體與轉型正義論文集》頁 125-170。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第十三章〈傳播權利〉,頁 393-422。台北:
巨流。
李旺臺(1993)。〈黨外雜誌發展史略〉。收錄在李旺臺著《台灣反對勢力》,頁 28-42。
台北:五千年。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2009 年 2 月 27 日)。〈總統大選灌票事件(2004)〉。上網日期:
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 http://www.feja.org.tw/modules/wordpress/?p=46
官鴻志(1987)。〈當人民要掌握他們的媒體……〉。《人間》雜誌一月號,頁 46-55。
南方朔(1991)。《「反」的政治社會學》第十章〈從「不相信報紙」運動說起〉,頁 195-
203。台北:久大文化。
洪貞玲(2006)。〈誰的媒體?誰的言論自由?——解嚴後近用媒介權的發展)。《台灣
民主季刊》,第 3 卷第 4 期,頁 1-36。
美南新聞(2009 年 9 月 9 日)。〈歐巴馬提醒青少年 不要在社交網站曝露過多信息〉。上
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1 日,取自 http://www.scdaily.com/News_intro.aspx?Nid=720
夏嘉玲(2009 年 10 月 31 日)。〈網路 40 歲了 網路之父:99 歲老媽也上網〉。上網日期:
2009 年 11 月 20 日,取自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
f_MAIN_ID=314&f_SUB_ID=2922&f_ART_ID=219510
孫窮理(2007 年 5 月 21 日)。〈苦勞十年,請支持我們繼續走下去〉。上網日期:2008 年
10 月 2 日,取自
http://www.blackdog.idv.tw/wordpress/index.php/2007/05/21/coolloud10years/
展江譯(2004)。《美國新聞史:大眾傳播媒介解釋史》,第十七章〈挑戰與異議〉,頁
501-54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原書:Emery, M., Emery, E., & Roberts, N.L.
[2000]. The press and America: An interpretive history of the mass media(9th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
徐挺耀(2009 年 8 月 9-19 日)。〈莫拉克網路災情中心:颱風之間我們正在做,已經做的
事情〉。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4 日,取自 http://www.slime123.com/2009/08/blog-
post.html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第十章〈議題設定理論〉,頁 139-148。台北:
三民。
翁秀琪(1993)。〈台灣的地下媒體〉。收錄在鄭瑞城等著,《解構廣電媒體》,頁 441-
517。台北︰澄社。
翁秀琪等(1997)。《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大眾媒體、官方消息與社會運動的三角關係》。
台北:三民。
莫拉克獨立新聞網(2009 年 9 月 28 日)。〈關於我們〉。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
取自:http://www.88news.org/?page_id=2
部落格編輯(2006 年 4 月 28 日)。〈從 CNN 主管到部落客:Rebecca MacKinnon〉。上網
日期:2008 年 8 月 2 日,取自
http://blog.chinatimes.com/blognews/archive/2006/04/28/55459.htm

20
陳希林等(1994 年 10 月 4 日)。〈串聯會師——有線電視能不能打場漂亮選戰〉。《聯合
報》十月四日,第卅九版。
陳建勳譯(2005)。《草根媒體》,頁 7。台北:歐來禮。(原書:Gillmor, D.[2004]. 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Baker & Taylor Books.
陳昭如(1994)。《Call in!地下電台——台灣新傳播文化的震撼與迷思》。台北:日臻。
陳柏安、江今葉譯(2007):《部落格: 改變世界的資訊革命》。台北:五南。Hugh Hewitt
(2005). Blog: Understanding the Information Reformation That's Changing Your World .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陳美華(1995)。《台灣地下電台之研究—成因與問題探討》。台北: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
陳國祥(1978)。〈新聞自由的歷史對照〉。收錄在陳國祥著《青年呼聲》,頁 17-35。台
北:四季。
陳順孝(2008)。〈挑戰大眾媒體:台灣戰後公民媒體及其演進歷程〉。收錄在張炎憲編
《戰後台灣媒體與轉型正義論文集》頁 171-204。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陳曉宜、林南谷、劉力仁(2009 年 10 月 9 日)。〈電視台救災 CALL-IN 不只 1 家玩假的〉,
《自由時報電子報》。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0 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oct/6/today-p1.htm
陳豐偉(2000)。《網路不斷革命論》。台北:商周。
陳豐偉(2000 年 9 月 9 日)。〈歷史的交叉點:南方的前世今生〉。上網日期:2008 年 9 月
2 日,取自 http://www.epeople.com.tw/F028/F028_20000909.html
陳豐偉(2004 年 12 月 23 日)。〈是理想驅使我們:網路寫手首映會後記〉。上網日期:
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 http://eroach.typepad.com/yuli/2004/12/post_73.html
張介英與徐子超譯(1999)。《一千零一網:WWW 發明人的思想構圖》。台北:台灣商務。
(原書:Berners-Lee, T. [1999]. Weaving the Web: The Original Design and Ultimate
Destiny of the World Wide Web by Its Inventor.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
張佑生譯(2009 年 11 月 1 日)。〈微網誌加持 50 萬拍恐怖片大賣 22 億〉,《聯合報》。
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
http://udn.com/NEWS/WORLD/WOR4/5226145.shtml
張昭仁(1996)。《媒體地下風暴》。台北:海洋國家。
張鐵志(2005 年 2 月 3 日)。〈MoveOn 的故事〉。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
http://blog.roodo.com/SoundsandFury/archives/12395.html。
張鐵志(2006 年 7 月 26 日)。〈部落格如何改變政治?〉。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
取自 http://blog.yam.com/SoundsandFury/article/6271060。
終極邊疆(2005 年 12 月 9 日):〈砍掉不用重練最快 - 看吳清和報導作假事件〉。上網日
期:2008 年 7 月 28 日,取自 http://blog.serv.idv.tw/2005/11/09/354/
敦誠(1991)。〈「小眾媒體」是什麼?——由四個外國實例,省思本地的現況〉。《當
代》月刊,第 65 期,頁 96-109。
敦誠編(1992)。《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記錄》。台北:唐山。
曾繁旭(2009 年 6 月):〈當代中國環境運動中的媒體角色:從中華環保世紀行到廈門
PX〉。新竹:中華傳播學會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

21
賀桂芬(2009 年 8 月 26 日)。〈網路救災,串聯兩個世界-莫拉克網路災情中心〉。天下
雜誌》。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
id=38772
賀照緹(1993)。《小眾媒體之運動文化與權力:綠色小組的運動形式及生產條件分析》。
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越文四方網(無日期)。〈關於四方報〉。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
http://www.4way.tw/about/
黃哲斌(2008)。〈公民新聞的網路實踐──以樂生療養院事件為例〉。台北:政大新聞研
究所碩士論文。
黃孫權譯(2003 年 9 月 13 日):〈無政府邊緣上的顛簸民主 創造性歡樂中的紀律:獨立媒
體中心的熱情與實用主義〉,上網日期:2008 年 8 月 18 日,取自
http://heterotopias.org/node/197。(原文:Beckerman, G. [2003, September 8 ]. Inside the
Indymedia collective, passion vs. pragmatism, Retrieved August 18, 2008, from
http://arkansas.indymedia.org/newswire/display/1845/index.php )
嗷(2008 年 6 月 4 日)。〈關於我們〉。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0 日,取自
http://www.au-mag.org.tw/index.php/2008-06-04-08-08-42
楊玉齡譯(2005)。〈群眾的智慧:如何讓個人、 團隊、企業與社會變得更聰明〉。台北:
遠流。(原書:James Surowiecki [2004].The wisdom of crowds : why the many are smarter
than the few and how collective wisdom shapes business, economies, societies, and nations.
New York : Doubleday. )
楊忠川、李興國(1999 年 6 月)。《網際網路時代下的小眾媒介發展:虛擬社群的觀點》,
「1999 中華傳播學會學術研討會」,新竹縣關西。
楊証凱(2006)。《公民新聞的「翻譯」:以「青年公民新聞平台」為例》。台北:輔大大
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楊瑞賓譯(2005)。〈巴格達部落格〉。台北:好讀。(原書:Salam Pax[2003]. The Baghdad
Blog. London: Guardian Books.)
楊瑪利(2002)。〈弱智媒體,大家一起來誤國?〉。《天下雜誌》第 251 期,頁 110-
125。
經建會(2008 年 6 月 6 日):〈台灣新聞自由蟬聯亞洲第一〉。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15
日,取自 http://www.cepd.gov.tw/m1.aspx?
sNo=0010330&key=&ex=2&ic=0000153&cd=
詹宏志(2006)。〈Web 2.0 是社會權力轉移的巨大力量〉。《數位時代》Web 2.0 專刊,頁
8-10。
廖素霞(1994)。《台灣社會運動與另類影帶之研究 1986-1992》。台北:政大新聞所碩士
論文。
廖雲章編(2007)。《中華民國新聞年鑑:1997-2006》第三章〈另類網路媒體〉,頁 120-
141。台北:中國新聞學會、世新大學出版。
維基百科(2006 年 10 月 3 日):〈維基新聞〉。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5 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B%B4%E5%9F%BA%E6%96%B0%E9%97%BB。
維基新聞(無日期)。〈首頁〉。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5 日,取自
http://zh.wikinews.org/w/index.php?title=%E9%A6%96%E9%A1%B5&variant=zh-tw

22
鄭國威(2006 年 2 月 24 日)。〈聯合報請向精神病患道歉(Portnoy 有事相求,拜託大
家!)〉。上網日期:2008 年 8 月 1 日,取自
http://www.bigsound.org/portnoy/weblog/001465.html
數位時代(2006 年 7 月 15 日)。〈上 Digg 人人都是總編輯〉。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2642
諶悠文(2009 年 10 月 7 日)。〈美國 FTC 提出規範: 部落客發廣告文 不明說 要罰〉,《中
國時報》。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1 日,取自
http://tech.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Inc/2007cti-news-Tech-inc/Tech-
Content/0,4703,12050902+112009100700070,00.html
賴建宇(2009 年 9 月 23 日)。〈兩千元打敗十四億 政府該向網路阿宅學習〉,《天下雜
誌》。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
id=38997
戴鑫(2009 年 10 月 28 日)。〈赫芬頓郵報流量超華盛頓郵報彰顯新聞博客互動魅力〉。
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1 日,取自 http://www.txxxb.com/newspaper/article.php?
id=10841
聯合國人權處(無日期)。〈世界人權宣言〉。上網日期:2008 年 7 月 1 日,取自
http://www.unhchr.ch/udhr/lang/chn.htm
蘇湘雲(2009 年 10 月 8 日)。〈談 Facebook 無名小站:偷菜遊戲並不創新〉。上網日期:
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09/10/08/91-2516850.htm

2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