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37 ・

      史  学  月  刊             2007 年   第 8 期

唐代土地私有权问题研究 3
柴  荣1  柴  英2
(1. 北京师范大学 法学院 ,北京 100875 ;2. 中国人民大学 书报资料中心 ,北京 100086)

[ 关键词 ] 唐代 ; 土地私有 ; 土地买卖 ; 地主庄园


[ 摘  要 ] 唐代土地所有权经历了从公有到私有的动态演变过程 。唐代土地私有权的形态包括永业田 、
园宅墓田 、
寺院土地 。在国家法律逐渐放宽对土地买卖限制的背景下 ,唐代土地私有权的扩张主要是通过
土地买卖实现的 。唐代中后期土地私有权极度发展 ,地主庄园成为土地高度私有化的典型体现 。
[ 中图分类号 ] K242 ; F014. 1 = 4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58320214 ( 2007) 0820037206

A Study on the Land Right of Private Ownership in Tang Dynasty


C HA I Ro ng  C HA I Ying
( 1 . L aw S chool , B ei j i n g N ormal Uni versit y , B ei j i ng 100875 ;
2 . I nf ormation Center f or S oci al S ciences , Renmi n Uni versit y of Chi na , B ei j i n g 100086 , Chi na)
Keywords : Tang Dynasty ;land p rivate ;land business ;landlo rd manor
Abstract : In Tang Dynasty ,land p rop rietary right changed f rom p ublic to p rivate. It s land right of p rivate ownership
form included land which co uld be inherited , garden and grave field , temple land. U nder t he background t hat rest ric2
tio n on land business gradually relaxed in state laws , t he way of right of p rivate ownership passed land business main2
ly. In later Tang Dynasty , p rivate ownership of land developed exceedingly , t he landlord mano r became t he highly p ri2
vatized model of land ownership .

  北魏均田制颁布不过二三十年 ,均田户的破 定了均田制崩溃的必然性 。下面我们试图从制


产、 逃亡问题即十分突出 ,北齐 、北周 、隋、 唐无不 度和实际两个层面考察唐代土地私有权问题 。
如此 , 以至于每个王朝都不得不重建田制框架 ,
一  土地私有权的形态
而每次重建 , 土地私有权都有所深化 , 国家干预
也相应减弱 。一直以来 ,关于唐代土地制度的研 为了保障均田制的推行 ,隋唐两代对土地买
究很多 ,但是对于唐代土地所有权的属性学界却 卖在立法环节都有种种限制 。但同时又从立法
存在争议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大多数学者 层面为土地私有留有一席之地 , 在均田 、
土地国
认为 , 唐代的土地从所有权上考证 , 大多具有公 有的大背景下 ,对私有土地也有明确的规定 ,尽
有和私有两重性 ,具体表现为制度层面力图维护
土地国有和实际发展中的土地逐步私有化 ,土地   3  该论文为 2005 年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研究”(05J ZD0006) 阶段性成果之一 。
所有权在唐代经历了从公有到私有的动态演变
① 宋家钰的专著《唐朝户籍法与均田制研究》( 中州古籍
过程 。① 出版社 1988 年版) 及相关论文通过对户籍法的研究发
实际上 ,从秦商鞅变法即首次承认了土地的 现 ,均田令实际上是国家关于土地占有最高限额的规
私有产权 ,但在中唐以前 ,由于国家干预较强 ,这 定 ,户籍上的已受田就是来自祖业的私田 ,它们被划分
为口分田和永业田 , 是为了按照均田令审查民户土地
种私有产权受诸多限制 。土地主要是一种等级 的继承和转让的合法性 ,性质上是私田 。杨际平《均田
的体现 , 不是纯粹经济意义上的物 , 这一点我们 制新探》(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肯定均田制的土
从均田制中可明显看出 。从表面来看 “ , 计口授 地国有性质 ,但他通过对四至和自田的考察 ,认为永业
田、 口分田之外仍存在私田 。武建国《均田制研究》( 云
田” 无疑具有平均思想 , 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
南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对均田制进行了整体 、 系统
下 “口”
, 就是“人”,而人是具有等级性的 。所以 , 的探索和研究 ,提出均田制下的永业田和口分田具有
均田制下的土地授受 , 从本质上说是按等级授 国有和私有两重性质 , 认为封建国家对民户土地的登
记即所谓簿籍授受也体现了国家对土地的某种所有制
田 ,反映了在当时土地资源的分配过程中 , 政治
关系 。
力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 ,也正是这一点决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3 8 ・

管其所有权中的有些权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 公私田者 ,一亩以下笞三十 ,五亩加一等 ; 过杖一


其合法的私有土地在当时的主要形态有永业田 、 百 ,十亩加一等 , 罪止徒一年半 。
”“诸妄认公私
园宅墓田和寺院土地 。 田、 若盗贸卖者 , 一亩以下笞五十 , 五亩加一等 ;
( 一)  永业田 过杖一百 ,十亩加一等 , 罪止徒二年 。 ”而官吏利
永业田的私有特点表现在受田者去世后由 用职务之便侵夺私有土地还要加重处罚 “ : 诸在
子孙继承 ,国家不再收回 。关于永业田的数量 , 官侵夺私田者 ,一亩以下杖六十 ,三亩加一等 ; 过
隋唐时期都有明确的规定 “
: 自诸王以下至于都 杖一百 ,五亩加一等 , 罪止徒二年半 。
”由于墓田
督 ,皆给永业田 , 各有差 , 多者一百顷 , 少者四十 的私人属性及其在古代家族社会的特殊作用 ,封
( 卷二四《食货志》
亩。
”[ 1 ]
)
一般老百姓也有永业田 “
, 其 建国家对其有专门的保护 ,如《唐律疏议》 卷十三
丁 男 、中 男 永 业 露 田 , 皆 遵 后 齐 之 “盗耕人墓田”条规定 “ : 诸盗耕人墓田 , 杖一百 ;
制”[ 1 ] (卷二四《食货志》) 。唐代关于官吏永业田的数量 伤坟者 , 徒一年 。即盗葬他人田者 , 笞五十 ; 墓
更有明确的规定 : 田 ,加一等 。仍令移葬 。若不识盗葬者 , 告里正
  其永业田 : 亲王百顷 ,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 ,郡 移埋 ,不告而移 ,笞三十 。即无处移埋者 ,听于地
王及职事官从一品各五十顷 ,国公若职事官正二品 主口分内埋之 。 ”
各四十顷 ,郡公若职事官从二品各三十五顷 , 县公 唐代的授田对象包括僧尼道士 ,这也是唐代
若职事官正三品各二十五顷 , 职事官从三品二十 的首创 。僧尼道士在唐代被首次授田的原因 ,主
顷 ,侯若职事官正四品各十四顷 , 伯若职事官从四
要是唐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带动了宗教的兴盛 ,佛
品各十顷 ,子若职事官正五品各八顷 , 男若职事官
教、道教受到朝廷的推崇 , 僧尼道士的社会地位
从五品各五顷 。上柱国三十顷 , 柱国二十五顷 , 上
提高了 。
《唐六典 ・尚书户部》记载 “ : 凡道士给
护军二十顷 ,护军十五顷 ,上轻车都尉十顷 ,轻车都
田三十亩 ,女冠二十亩 , 僧尼亦如之 。”寺院土地
尉七顷 ,上骑都尉六顷 , 骑都尉四顷 , 骁骑尉 、
飞骑
尉 各 八 十 亩 , 云 骑 尉 、武 骑 尉 各 六 十
的来源主要不是靠授田 ,由于唐代皇帝和官僚贵
亩。 [2 ] (卷二《田制下》
) 族很多都信奉佛教或道教 ,寺院通过获赐的方式
对于普通百姓的授田 ,明显有着“均贫富”
的 使土地占有面积不断扩大 。例如 ,唐玄宗开元十
理想在其中 ,根据《唐六典 ・尚书户部》条记载 , 八年 , 金仙长公主奏请把自己的土地捐献给寺
“凡授田先课后不课 , 先贫后富 , 先无后少”。具 院 。史料记载此事曰 “
: 范阳县东南五十里上垡

体的授田数量是 : 村襄子淀中麦田 、庄并果园一所及环山林麓 , 东


  凡给田之制有差 。丁男中男以一顷 ( 原注 : 中 接房南岭 ,南逼他山 ,西止白带山口 ,北限大山分
水界 ,并永充供给山门之用 。 ”[ 4 ] 卷八三 安史之乱
( )
男年十八以上者 ,亦依丁男给) ,老男笃疾废疾以四
十亩 ,寡妻妾以三十亩 ,若为户者 ,则减丁之半 。凡 后 ,土地买卖弛禁 , 寺院也卷入买卖田土的狂潮
田分为二等 ,一曰永业 , 一曰口分 。丁之田二为永 之中 ,田土面积进一步扩大 。狄仁杰就曾说当时
[3 ]《尚书户部》
业 ,八为口分 。 各地寺院“膏腴美业 , 倍取其多 , 水碾庄园 , 数亦
( )

据此可推断分配到百姓手中的土地至少有 非少”[ 5 ] 卷八九《狄仁杰传》 。从 史 籍 记 载 分 析 , 唐 代


( )

20 %是属于私有性质的 。 宗、穆宗 、 文宗时期寺院更大量买田 。肃宗时期 ,


( 二)  园宅墓田 、
寺院土地 扬州六合县灵居寺贤禅师“置鸡笼墅 、 肥地庄 ,山
园宅墓田也具有私人属性 ,死后无需返还国 原连绵 ,亘数十顷” [ 6 ] (p207)

家 ,后代有权继承 , 尤其是墓田一般属于家族所
二  土地私有权扩张的路径 ——
—土地买卖
有 ,由家族的后人代代相传 。根据《隋书 ・食货
志》 的记载 ,普通百姓“园宅 ,率三口给一亩 ,奴婢 ( 一)  国家法律逐渐放宽对土地买卖的限
则五口给一亩”。到了唐代 , 法律也有类似的规 制
定“
: 凡天下百姓给园宅地者 ,良口三人以上给一 在现存史料中 ,首先看到的是对买卖田土的
亩 ,三 口 加 一 亩 ; 贱 口 五 人 给 一 亩 , 五 口 加 一 禁止性规定 “: 诸卖口分田者 , 一亩笞十 , 二十亩
[3 ]《
( 尚书户部》
亩。
” 在国家律典中 ,对公 、
私田有同样
)
加一等 ,罪止杖一百 ; 地还本主 ,财没不追 。 ”
对此
的保护措施 ,等于变相承认私有土地所有权的合 《唐律疏议》 是这样解释的 “: ‘口分田’,谓计口受
法性 。如《唐律疏议 ・户婚》中规定 “
: 诸盗耕种 之 ,非永业及居住园宅 。 《礼云》 ‘田里不鬻’, 谓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39 ・

受之于公 ,不得私自鬻卖 。 ”[ 7 ] 卷十二《户婚》 开元二十 身死 , 国家“则收入官 , 更以给人”, 严禁买卖 ; 只


( )

三年 ( 735 年 ) 又颁《禁买卖口分永业田诏》, 云 : 有在特殊情况下 ,国家才允许买卖口分田 。安力


“天下百姓口分 、
永业田 , 频有处分 , 不许买卖典 子等卖口分田的契约签订于唐代末年 ,此时均田
贴 。如闻尚未能断 ,贫人失业 ,豪富兼并 ,宜更申 制早已崩溃 , 庄园制已全面建立 , 土地私有化程
”[ 8 ] (卷三 ○) 天宝十一载 ( 752 年)
明处分 ,切令禁止 。 度很高 ,买卖口分田是完全合法的 。正如叶适所
再诏 “
: 自今已后 , 更不得违法买卖口分 、
永业田 言 “方授田之初
, ,其制已自不可久 ,又许之自卖 ,
及诸射 、
兼借公私荒废地 、
无马妄请牧田并潜停 民始有契约文书而得以私自卖易 。故唐之比前
客户 、
有官者私营农 。如辄有违犯 , 无官者决杖 世 ,其 法 虽 为 粗 立 , 然 先 王 之 法 , 亦 自 此 大 坏
四十 ,有官者录奏取处分 。
”[ 8 ]
( 卷三三)
在禁止买卖 矣 !”[ 10 ] (卷二《田赋二》) 虽然立法层面严加禁止抑或限
田土的诏书 、
律令颁布的同时 , 也为买卖田土留 制 ,但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造就了有利于私有产
下了缺口 ,即唐代从一开始就允许一定条件下的 权成长的社会环境 ,当然对土地私有产权制度变
田土交易 。如在《唐律疏议》
中就有关于“应合卖 革产生最直接影响的还是土地买卖 。唐代以前 ,
“诸非州县之所 , 不得置市”[ 11 ] 卷六六《市》 , 广大农
( )
者” 的规定 “
: ‘即应合卖者’, 谓永业田家贫卖供
葬 ,及口分田卖充宅及碾硙 、 邸店之类 ,狭乡乐迁 村地区还处于较为封闭的自然经济之中 。到了
就宽者 ,准令并许卖之 。其赐田欲卖者 , 亦不在 唐代 ,市场关系迅速向农村扩展 ,自中唐以来 ,商
禁限 。其五品以上若勋官 ,永业地亦并听卖 。故 品性农业的发展 ,促进了土地占有和所有关系向
云‘不用此律’。
” [ 7 ] ( 卷十二《户婚》)
而且政府有关土地 长期化 、稳定化的方向发展 。在唐代前期 , 虽然
买卖的法律还在不断放宽 。 允许某些特殊情况下永业田的买卖 , 但总的说
首先来分析永业田的买卖 。永徽时期 ,只有 来 ,国家对土地买卖是严格限制的 。然自中唐以
五品以上的勋官和“家贫卖供葬”的一般百姓才 来 ,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买卖 , 一纸诏令是根本
能出卖“永业田”,开元二十五年 ( 737 年) 则放宽 解决不了问题的 ,天宝十一载一道诏令的内容就
到“流移者也如之” [ 2 ] ( 卷二《田制下》)
。而且在实际生 反映了这一问题 。该诏令说 “ : 如闻王公百官及
活中 , 永业田的买卖自开元初期就已存在 , 如在 富豪之家 ,比置庄田 ,恣行吞并 ,莫惧章程 。借荒
吐鲁番柳中县高宁乡开元四年籍 [ 9 ] (下卷《唐田券断片》) 者皆有熟田 ,因之侵夺 ; 置牧者唯指山谷 ,不限多
的记载中 ,购买的永业田 , 以“买附”字样明确登 少 。爰及口分 、
永业 , 违法卖买 , 或改籍书 , 或云
记在户籍上 ,说明在均田制下永业田的买卖已为 典贴 ,致令百姓无处安置 。乃别停客户 , 使其佃
食。”[ 8 ] 卷三三《禁官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 时 人 杜 佑 也 指 出 :
( )
政府所允许 ,是合法的 。这也说明永业田在唐朝
基 本 上 是 私 有 的 ,“皆 传 子 孙 , 不 在 收 授 之 “虽有此制 ,开元之季 ,天宝以来 ,法令弛坏 ,兼并
限”[ 2 ] (卷二《田制下》) 。 之弊 ,有逾于汉成 、 哀之间 。 ”[ 2 ] (卷二《田制下》) 土地买
再看口分田的买卖情况 。正如前文所引“诸 卖的过程 ,是对原有束缚私有产权的法律饬令不
卖口分田者 ,一亩笞十 ,二十亩加一等 ,罪止杖一 断冲击的过程 ,土地私有产权制度的变革正是在
百 ; 地还本主 ,财没不追” [ 7 ] ( 卷十二《户婚》)
。口分田在 土地频繁买卖的过程中实现的 。
开元以前是不准买卖的 ,开元时期放宽到狭乡迁 ( 二)  土地买卖的法律要件

, 虽非乐迁 , 亦听私卖”[ 2 ] 《田制下》 。唐


往宽乡者 “
( ) 通过对敦煌吐鲁蕃等文书的整理研究 ,我们
中后期 ,均田制逐渐瓦解 ,地主庄园普遍建立 ,土 可以更加深入地体会到唐代田土是怎样通过频
地归为私有 , 政府不再限制土地买卖 , 口分田的 繁的买卖逐步转向私有的 。在敦煌文书整理中 ,
买卖也就成为常事 。如《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 有划时代意义的是《敦煌资料》 第一辑的问世 ,它
释录》
第 2 辑收录的《唐天复九年安力子卖地契》 用新式标点对所录敦煌文书资料进行了整理 、 分
云: 类和定名 。其中即有关于买卖土地的契约 , 如
  天复己巳岁十月七日 ,洪润乡百姓安力子及男 《唐大中六年 ( 852 年 ) 僧张月光易地契》《
、唐乾
 挢为缘阀少用度 ,遂将父祖口分地出卖与同乡百 宁四年 ( 897 年) 张义全卖宅舍契》《、高昌延寿八
姓令狐进通 。断作价直生绢一匹 ,长四丈 。其地及 年 ( 631 年) 孙阿父师买舍券》《、高昌延寿十四年
价当日交相分付讫 ,一无玄欠 。 ( 637 年) 康保谦买园券》《、高昌张元相买葡萄园
口分田的所有权原本归国家所有 ,受田农民 券 ( 年代残缺) 》等 。从上述契约和相关史料 , 我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4 0 ・

们可以推测出唐代土地买卖的法律要件 。 是谁 ,才能保障赋税征收的顺畅 。
要件之一 : 订立书面契约 。在古代 , 土地是 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 ,由于政府对土地交
最重要的交易物 , 为了慎重起见 , 买卖土地都要 易行为的介入 , 加强了土地交易的安全性 , 土地
订立书面契约 。在书面契约中一般要写明以下 交易双方也会把去官府申牒作为保障土地交易
几个方面的内容 : 契约签订的时间 、 买卖双方的 契约得以履行的安全保障 。如前引《元和九年乔
姓名 、
土地的四至和亩数 、 土地买卖的担保人和 进臣买地契》 中就提到了申牒的环节 。霍存福认
见证人 ( 担保人要承担连带责任 , 见证人只起契 为 ,在申牒的过程中 , 官府可能还存在着一个审
约订立的见证作用而无需承担连带责任 ) 、 买卖 查程序 ,即审查出卖者的权利资格 。 [ 14 ] (p128)
而出
双方在契约成立后的保证 。从现存史料来看 ,对 卖者的资格问题 , 从相关资料看 , 主要是家长权
契约订立后当事人的悔约行为 ,往往有明确的违 问题 , 即考虑出卖土地是否征得了家长的同意 ,
约责任的约定 ,如《未年安环清卖地契》 对违约责 家长表示同意是避免将来发生纠纷的一个重要
任有这样的约定 :“一卖 □如若先翻悔 , 罚麦伍 因素 。如唐开元《杂令》 中规定 “
: 诸家长在 ( 谓三
硕 ,入不悔人 。已后若恩敕 , 安清罚金伍两纳入 百里内 , 非隔阂者) , 而子孙弟侄等 , 不得辄以奴
官 ,官 有 政 法 , 人 从 私 契 两 共 平 章 , 书 指 为 婢、六畜 、田宅及余财物私自质举及卖田宅 ( 无质
记。 ”[ 12 ] (p293~294)《唐大中六年 ( 852 年 ) 僧张月光 而举者 ,亦准此) 。其有质举 、 卖者 , 皆得本司文
易地契》 也有类似的约定 “ : 一定已后 ,不许休悔 ; 牒 ,然后听之 。若不相本问 ,违而与及买者 ,物即
如先 悔 者 , 罚 麦 贰 拾 驮 入 军 粮 , 仍 决 杖 还主 ,钱没不追 。 ”[ 15 ] ~789) 实践中 ,只要尊亲属
(p788

卅。”[ 12 ] 我们选一契约为例 ,体会当时契约的 在 ,即便家中有成丁 ,往往尊亲属也要联合署名 ,


(p287)

主要内容和必备要件 。如《元和九年乔进臣买地 如在《未年安环清卖地契》 中 ,署了地主安环清年


契》[ 13 ] (第二编第一章第二节) 载 : 廿一 21 岁已是成丁年龄 ,仍在后署了“师叔正
( )
  元和九年九月二七日 ,乔进臣买得地一段 。东 灯 ( 押 ) 母 安 年 五 十 二 、姊 夫 安 恒 子 ”等 内
至东海 ,西至山 ,南至 各 , 北至长城 , 用钱九十九 容。
[ 12 ] (p294)

千九百九文 。其钱交付讫 ,其得更不得忏吝 。如有


忏吝 ,打你九千 ,使你作奴婢 。 三  唐代土地高度私有的体现 ——
—地主庄园经济
上至天 ,下至皇 ( 黄) 泉 。
学界一般认为 ,在有关唐朝的历史资料里虽
            保人张坚故
然有“庄园” 一词 ,但把“庄园”
作为学术问题加以
            保人管公明
            保人东方朔 研究的 ,是从日本学者开始的 。1909 年 , 中田薰
            见人李定度 教授发表《日本庄园系统》一文 , 他在文中写道 :
涿州范阳县向阳乡永乐村郭义理 “所谓中国庄园的制度 ,是指唐朝均田制的破坏 ,
南二里人        乔进臣牒 作为土地兼并的原是屋舍 , 但是到了唐朝 , 已经
要件之二 : 官司申牒 。根据《通典》卷二记 从原来意义的庄 , 转化为郊外私有土地 , 特别是
载“: 凡买卖 , 皆须经所部官司申牒 , 年终彼此除 大地主以经济为目的的所有土地 ,从这个意义上
附 。若无文牒辄买卖 ,财没不追 ,地还本主 。 ”
《唐 说 ,唐朝的庄和欧洲法兰克时代的庄园 , 具有完
律疏议》 卷十三《户婚》 “妄认盗卖公私田” 条更有 全相同的意义 。”[ 16 ] 该文发表以后 , 在日本学术
明确的规定 “: 依《令》: 田无文牒 ,辄卖买者 ,财没 界反响很大 ,很多日本学者都参与了该问题的讨
不追 。苗 、
子及买地之财 ,并入地主 。
”可见 ,国家 论 ,对 中 国 学 者 产 生 了 深 刻 的 影 响 。尤 其 自
对土地交易采取物权公示主义 ,即购买土地时要 1936 年以来 , 森谷克己的《中国社会经济史》三
向当地的主管机关申报 , 经官府确认后 , 到年底 个译本在中国广泛传播 。森谷克己认为唐朝私
时将卖主旧的田籍换为买主新的田籍 ,并发给土 有地 ( 庄园) 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 立功得
地所有凭证 ,类似于今天的不动产过户手续 。如 到皇帝赏赐 、 购买典押 、 自己组织劳力开荒所得 。
果双方没有向官府申报 ,其土地交易行为不受法 该书对中国史学界影响很大 ,很多中国学者吸收
律保护 ,官府会将土地没收后返还给原主 。政府 了森谷克己的观点并将其引入自己的著作里 。
对土地交易的干预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赋税管 ( 一)  地主庄园的产生及在唐代的发展状
理的方便 , 因为赋税随田走 , 官府只有明确田主 况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41 ・

据唐史专家张泽咸先生考证 ,最早的庄是东 据《南部新书》记载 “ : 崔群 , 元和十年典贡 , 放三


魏祖鸿勋在范阳雕山的山庄 。 [ 17 ]
到隋朝以后 ,私 十人 ……时群夫人李氏谓之曰 : 君子弟成长 , 合
有土地 ( 庄田) 继续发展 。
《旧唐书》 卷五十八《柴 置庄园乎 ? 对曰 : 今年已置三十所矣 。 ”[ 21 ] 已卷
( )

绍传》附《平阳公主传》载 “ : 绍即间行赴太原 , 公 《独异志》亦载 :“唐崔群为相 , 清名甚重 。元和


主乃归雩县庄所 , 遂散家财 , 招引亡命 , 得数百 中 ,自中书舍人知贡举 。即罢 , 夫人李氏因暇日
人。”
从唐朝文献看 ,当时的“庄田”“ 、庄园”,一般 ”[ 22 ] 卷下 上述记载
常劝其树庄田 ,以为子孙之计 。
( )

是指耕地及附属茅舍 ( 客坊) 、 碾硙等 。


《旧唐书》 说的都是崔夫人劝崔群购置庄园的经过和理由 ,
卷九十九《张嘉贞传》 载“
: 嘉贞虽久历清要 ,然不 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人的土地私有观 。
立田园 ,及在定州 , 所亲有劝置田业者 , 嘉贞曰 : 庄园土地的另外一个来源 ,是权贵们利用政
吾忝历官荣 ,曾任国相 ,未死之际 ,岂忧饥馁 ? 若 治权势掠夺或抑买百姓良田 。例如 , 用“借荒置
负谴责 ,虽富田庄 ,亦无用也 。比见朝士 ,广占良 牧”的名义向政府请射荒地 ,然后招佃开垦 ,归自
田 ,及身没后 , 皆为赖子弟作酒色之资 , 甚无谓 己名下 。正如天宝十一载 ( 752 年) 所颁《禁官夺
也。 ”
这段记载里的“田园”、 “田业”、“田庄”三个 百姓口分永业田诏》 所指出的 ,当时“王公百官及
词讲的是一件事 , 就是田地 , 田地在唐朝也叫田 富豪之家 ,比置庄田 ,恣行吞并 ,莫惧章程 。借荒
庄、 庄田 、
庄园等 。 者皆有熟田 ,因之侵夺 ; 置牧者惟指山谷 ,不限多
至玄宗朝 ,唐代庄园不断突破法律禁限 , 社 少 。爰及口分 、 永业 , 违法卖买 , 或改籍书 , 或云
会上层强势集团的大土地实际私有化步入快速 典贴 ,致令百姓无处安置 。乃别停客户 , 使其佃
发展时期 , 大规模的私人田庄蓬勃兴起 。当时 食 。既夺居人之业 , 实生浮惰之端 。远近皆然 ,
“朝士广占良田”[ 18 ] (卷二一三 ,玄宗开元十七年八月条) 已成为 因循 亦 久”[ 8 ] (卷三三《禁官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 。权 贵 地 主
社会风气 。刑部尚书卢从愿“盛殖产 , 占良田数 们肆无忌惮 ,不但在“借荒”、 “置牧”的名义下侵
百 顷 , 帝 ( 玄 宗 ) …… 目 为 多 田 吞了大量的公有土地 , 而且“或改籍书 , 或云典
翁”[ 19 ] 卷一二九《卢从愿传》 。东都留守李 . “丰于产业 , 贴”不择手段地违法购买均田民户的永业田和口
( )

伊川膏腴 , 水陆上田 , 修竹茂树 , 自城及阙口 , 别 分田 ,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


业相 望, 与 吏 部 侍 郎 李 彭 年 皆 有 地 ( 三)  地主庄园土地的经营方式
癖”[ 5 ] (卷一八七下《李 . 传》) 。权相李林甫“京城邸第 , 田 唐代土地的生产经营形态和经营方式也发
园水硙 ,利尽上腴”[ 5 ] 卷一 ○六《李林甫传》 。地方上 , 土 生了显著变化 ,最重要的是个体小农经济大量破
( )

地私有化程度也很高 。天宝年间 , 相州人王叟 , 产 ,田庄租佃经济走向繁荣 , 广大小农不再是拥


“家邺城 , 富有财 ……积粟近至万斛 ……庄宅尤 有小块土地的耕织结合的个体小生产者 ,不再是
广 ,客二百余户”[ 20 ] (卷一六五《王叟》,引《原化记》) 。可见其 向国家交纳赋税的小农 ,大量成为地主田庄上的
时疯狂的土地买卖和兼并已经席卷全国 ,到懿宗 租佃劳动者 , 变成了向地主交纳地租的佃农 , 农
朝 ,高度的土地私有化已导致土地分配的极度不 业经济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唐代较大
均衡 , 所 谓“富 者 有 连 阡 之 田 , 贫 者 无 立 锥 之 的田庄设有专人管理 ,称为庄吏或知庄 。田庄的
地”[ 8 ] 卷九六八《议免摊配逃亡户口赋税差科奏》 便是当时土地贫 生产者主要是庄客 , 也称为田客 、
佃人 、
客户等 。
( )

富不均的真实写照 。 有上百户客户的田庄也是很普遍的 ,例如我们前


( 二)  地主庄园土地的主要来源 面提到的天宝中相州王叟有客二百余户 。庄客
地主 、
官僚 、
商人庄园土地的来源 ,一是通过 大多属于租佃农民 。此外也有“佣力客作”的雇
合法的途径 , 或是皇帝赐予或是购买 。如《唐会 佣农民 , 称为“浮客”、 “寄庄户”、
“守庄”、 “寄住
要》 卷八十四中的大中六年三月敕云 “
: 先赐郑光 户”。所谓“天下编户 ,贫弱者众 ,亦有佣力客作 ,
鄠县及云阳县庄各一所 ,府县所有两税及差科色 以济糇粮”[ 5 ] 《
( 李峤传》)
。他们有的是日佣 , 也有的
役 ,并特宜放者 。

《全唐文》卷二十五《加哥舒翰 是月佣和长工 。庄客租佃庄主土地 ,有的交定额
爵赏制》记载 “
: 赐庄 、
园各一所 。

《全唐文》卷二 租 ,有的交分成租 。一般来讲 , 如果庄主直接监
十四《追尊元元皇帝父母并加谥远祖制》记载 : 督管理庄客生产的 , 大多用分成租 ; 如果不直接
“各赐近城庄园各一所 。 ”
这些都属于皇帝所赐庄 进行管理而是坐收田租的 ,往往用定额租 。租金
园 。购买庄园也是唐中期后社会上层的风尚 。 往往较国家官税要重一些 “ , 每田一亩 , 官税五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4 2 ・

升 ,而私家收租 ,殆有亩至一石者 ,是二十倍于官 [ 5 ] 刘  . 旧唐书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75.


[ 6 ] 蒲坚 . 中国历代土地资源法制研究 [ M ]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
税 也 。降 及 中 等 , 租 尤 半 之 , 是 十 倍 于 官 税
社 ,2006.
也”[ 23 ] 卷二二《均节赋税恤百姓》 。除了交租的义务之外 ,
( )
[ 7 ] 长孙无忌等 . 唐律疏议 [ Z] . 刘俊文点校 . 北京 : 法律出版社 ,
庄客还要为庄主承担各种劳役 、 杂役 , 甚至在战 1999.
乱时还要承担保卫庄园的责任 。据《酉阳杂俎》 [ 8 ] 徐松 . 全唐文 [ Z]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3.

记载 :“工部员外郎张周封言 , 旧庄城东狗脊嘴 [ 9 ] 香川默识 . 西域考古图谱 [ Z] . 北京 : 学苑出版社 ,1999.


[ 10 ] 马端临 . 文献通考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6.
西 ,尝筑墙于太岁上 , 一夕尽崩 , 且意其基虚 , 功
[ 11 ] 王溥 . 唐会要 [ Z]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55.
不至 ,乃率庄客指挥筑之 。 ”[ 24 ] 卷十五
( )

[ 12 ] 敦煌资料 : 第一辑 [ Z]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61.


[ 13 ] 仁井田陞 . 唐宋法律文书的研究 [ M ] . 日本 : 东方文化学院 ,
结   语
1937.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 ,土地是最重要的社会 [ 14 ] 霍存福 . 再论中国古代契约与国家法的关系 [J ] . 法制与社
会发展 ,2006 , (6) .
资源 , 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 土地所有权问题
[ 15 ] 仁井田陞 . 唐令拾遗 [ M ] . 栗劲 , 霍存福 , 王占通等编译 . 长
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处置不当往往
春 : 长春出版社 ,1998.
会引发社会矛盾 。正如李树青先生所指出的那 [ 16 ] 中田薰 . 日本庄园系统 [J ] . 国家学会杂志 ,1909 , (1~2) .
样“
, 中国农民对土地的黏着性 , 远较他国为大 [ 17 ] 张泽咸 . 唐代寄庄户 [J ] . 文史 ,1978 , (5) .
……美国农民把农场看成商品 ,中国农民把土地 [ 18 ] 司马光 . 资治通鉴 [ Z]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56.

当作婴儿”[ 25 ]
(p241)
。本文认为 , 唐代土地私有权 [ 19 ] 欧阳修 ,宋祁 . 新唐书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75.
[ 20 ] 李  . 太平广记 [ Z]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61.
的形态从立法层面包括永业田 、 园宅墓田 、
寺院
[ 21 ] 钱易 . 南部新书 [ M ] . 黄寿成点校 . 北京 : 中华书局 ,2002.
土地 ; 在国家法律逐渐放宽对土地买卖限制的背 [ 22 ] 李冗 . 独异志 [ M ] . 张永钦 , 侯志明点校 . 北京 : 中华书局 ,
景下 ,唐代土地私有权的扩张主要是通过土地买 1983.
卖实现的 ,地主庄园是唐代土地高度私有化的典 [ 23 ] 陆贽 . 陆宣公集 [ M ] . 刘泽民校点 . 杭州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型体现 。总之 ,唐代土地所有权经历了从公有到 1988.


[ 24 ] 段成式 . 酉阳杂俎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1.
私有的动态演变过程 ,也许这种规律的阐释对于
[ 25 ] 冯尔康 . 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 [ M ] . 郑州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理解中国古代兴盛时期土地法的立法与实践状
1994.
况有所裨益 !
收稿日期  2007 —01 —25
参考文献 : 作者柴荣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 柴英 ,中
[ 1 ] 魏徵等 . 隋书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73.
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 。
[ 2 ] 杜佑 . 通典 [ M ] . 王文锦等点校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8.
[ 3 ] 李林甫 . 唐六典 [ Z] . 陈仲夫点校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92.
【责任编辑  惟  正】
[ 4 ] 王昶 . 金石萃编 [ Z] . 北京 : 中国书店 ,1985 ( 影印本)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