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

數位科技介入下的新聞報導評論:

數位科技介入下的新聞報導評論:
以New York Times與Global Voice Online之比較為例
劉慧雯
世新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世新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moskito.liu@gmail.com

江坤鋒
University of Kansas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博士生
kfcatku@hotmail.com

摘要
在數位科技的介入之下,新聞報導呈現出訊息來源更加多元、報導內容更貼近個別需求等樣貌。從
媒介生態學的角度來看,這是因為媒體環境改變所導致。本文從媒介生態學的觀點切入,要討論「新聞
報導與評論」在議題選取、報導焦點等面向,在不同媒介科技平台中,展現出的差異。
本文選擇國際媒體:《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為傳統報紙媒體,將之與網路新聞平台
GVO(Global Voice Online)相互比較;本文將指出,不同媒體科技下的新聞平台,在報導的重心上,有相
當差異。本文觀察的兩個媒體均屬國際知名的媒體,同時也為了避免區域性議題不容易在國際媒體曝光
的疑慮,因此本文選擇這兩個媒體對「中國的環保議題」的討論,作為觀察對象,採取內容分析方法,
希望對這兩個媒體的報導評論表現,作實證的描述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紐約時報》雖然已經從紙本轉向紙本與網路雙軌經營,但在報導與評論議題上,仍
尋傳統新聞模式,討論環保與經濟發展的大議題。而 GVO 因採納了個別部落客的討論文章,因此議題多
元,且更具草根性、更能提供在經濟與環保衝擊下,以及中國極權政權統治下,具體而微的事例。
關鍵字:媒體科技、網際網路、新聞報導

1. 緒論

本文從關注西方媒體對中國事務的報導出發,討論不同型態媒體,在議題豐富程度、報導程度以及
評論面向上的差異。
本文所指「不同型態媒體」,是指使用不同媒介科技的媒體。傳統上,媒介科技依照最後產品可區分

1
為平面紙本(包含報紙、雜誌)、電子媒體(包含廣播、電視 )以及數位媒體(網際網路)。從電子媒體 1

開始,由於資訊傳輸量大增,加上表現形式多元,便開始有認為新傳播科技將為提供完整資訊而服務的
說法。網際網路在 1990 年代透過 WWW 介面逐漸盛行起來之後,由於傳輸幅員遼闊,容納的資訊量遠超
過平面與電子媒體,因此成為實現人類民主自由夢想的重要器具。(例如:Bimber, 2001; Dahlberg,2001;
Hurwitz, 1999; Poster, 1995; Webster, 1995 等)

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網際網路除了更加普及而深遠地影響人類的社會活動外,也開始出現因為使
用模式而現身的種種待討論議題。其中,網路守門(gate-keeping)機制以及賦權(empowerment,也稱「培
力」)的討論,由於直接與個別使用者、打破社會不平等等議題關連在一起,成為嚴肅地討論網際網路的
重要項目。(例如:田乙汝,2004、陳佳蓓,2005)從網際網路技術性質下手的研究指出,由於網際網路
容許匿名、多重身份的發言模式,將使得人們更願意透露自己更為極端的想法;另一方面,與傳統紙本
或電子媒體相較之下,網際網路的資本門檻非常低廉,不論在散佈傳遞訊息或動員運動資源方面,都使
得小團體或個人容易進用(access)。於是,從技術性質「邏輯地」推演下來,網際網路就成為新型態媒體。
這種新式媒體,不但打破了過去大資本媒體由上而下的守門機制,擴大訊息來源為多元異質,廣納各式
言論;同時,因為每個人、每個團體皆可依其所希望利用網路,便不會限定為特定利益服務。網際網路
所具有的民主特性,在邏輯的推演中,可以清楚看見。
不過,經由邏輯推演所得的期待,是否真符合今日網際網路的使用面貌?在技術所設定的容許匿名、
意圖廣納多元的前提條件下,網路言論究竟示現出甚麼樣的事實樣貌?這些事實樣貌是技術條件所允諾
的可能性,還是運動的操作?網路與傳統媒體,是否真的呈現出差異報導與評論?這是本文要討論的問
題。

2. 研究問題與文獻回顧
研究問題與文獻回顧

本研究試圖討論主流媒體與草根媒體對於受到全球化影響漸形重要的環保議題,在報導內容上的差
異。更重要的是,本文將藉由內容分析所得結果,討論專業新聞記者,與草根部落客在報導環保議題上
的異同。本研究選擇傳統新聞媒體《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以及網路媒體「全球之聲」(Global Voices
Online, GVO, http://globalvoicesonline.org/)作為比較的對象。

2.1 傳統新聞媒體 VS 網路新聞平台

以往對媒介報導的討論,主要採取框架分析(framing analysis),並且以媒介報導與社會運動之間的交
1
電視又包括:無線電視、有線電視、衛星電視。至於數位電視,雖然其訊息類型為數位訊號,但內容產製多仍附屬
於類比訊號(或有類比訊號內容轉換為數位訊號),就其功能而言,基本上與電視無異。然,以目前數位平台、數位
內容,以及數位攝錄工具的發展來看,數位電視在 YouTube(http://tw.youtube.com/)或 I’m Vlog(http://www.im.tv/Vlog/)
等平台的發展下,已經呈現出比較貼近網際網路使用方式的模式,因此未來也許不可同一而論。本研究不針對「電
視」部分作討論,因此數位電視也歸入「電視」一類中。
2
互影響關係,作為討論的題旨(如:張卿卿,2006);或者討論單一媒體在特定新聞項目的報導變遷(如:
李美華,2005;陳韜文等,2002);討論媒介特性對新聞報導的影響,也主要是針對單一一種媒介科技(如:
唐士哲,2005)。若在閱聽人的角度,則多半測量網際網路的使用與滿足程度(如:羅文輝等,2005);
或者閱聽人議題與單一媒介議題設定效果的比對(如:陳憶寧,2004)。對網際網路的討論,除了使用與
滿足外,在政治傳播領域,則一方面測量網路應用的宣傳成效,另一方面討論政治化使用特色(如:王
泰俐,2003);或者,針對網路上個「身份」議題所做的討論(如:羅燦瑛,2003;吳筱玫,2003)。鮮
少有針對傳統與新媒體報導比對的研究。
縱然採取媒介生態學(media ecology)角度的研究已經注意到不同媒介科技所形成的差異媒介環境的
確造成相異傳播效果,不過,在這樣的討論中,所謂「差異媒介」,卻經常是比較「傳統媒體」與「傳統
媒體數位化」兩者之間的差別。李秀珠等人(2002)的討論,即是其中典型。
依據李秀珠等人(2002)的談法,媒介生態學的對話對象是政治經濟學。相較於政治經濟學採取批
判的、全面的討論,媒介生態學強調的是環境中的資源,以及行動者(即,媒介機構)對這些資源的擷
取應用。這使得生態學的討論具有經驗性、動態性。在帶入「區位」(niche)的討論之後,便可以瞭解不同
媒介科技的訴求對象、以及訴求成效。在李秀珠等人的研究中,選擇了「中時電子報」作為電子報的分
析對象。該文認為,在研究當時,網路上電子報(自然是限定台灣地區)主要是由傳統新聞媒體經營的
電子報,因此選擇閱讀者眾的「中國時報」所經營的電子報,不但較有規模,而且也不會選到以行銷為
主要目的的電子報。相對於這個抽樣選擇,本文排除了「由傳統媒體經營的電子報」,轉向選擇「完全依
賴網際網路作為報導、編輯、發佈媒介的新聞平台」,作為研究對象。
這個選擇有兩層意義。首先,本研究距離李秀珠等人研究已有六年,網際網路上的新聞報導活動,
已不可同日而語。雖然台灣第一份「網路原生報」《明日報》在公元 2000 年創刊後,僅維繫了 8 個月的
短暫出刊時間,但可見「完全依賴網路作為新聞報導媒體」的概念,已經萌芽、甚且獲得實踐。《明日報》
的停刊,對網路報紙來說雖是重大打擊,不過,也說明了網路報紙因為免費閱讀,而必須有與傳統新聞
平台(如:報紙、電視)不同的經營模式。例如,《明日報》雖然是在網路上免費刊閱的報導,可是在新
聞蒐集上,仍採取傳統新聞媒體的模式,建置有記者、編輯、以及系統工程人員。這使得《明日報》除
了成立時的集資募款,以及為數甚少當時尚未成氣候的網路廣告外,幾乎沒有任何營收。在以資本為經
營新聞媒體的邏輯中,缺乏營收就代表無法生存。
《明日報》的大張旗鼓,以及燒錢速度引發的討論,使我們誤以為他就是台灣島上唯一一份網路原
生報。然而其實,早在 1997 年,以勞工新聞為報導主軸的「苦勞網」,卻早已悄悄利用網路科技開展不
同於主流媒體的報導。
一直到現在,苦勞網除了一位主編與一位行政人員外,包括創辦人孫窮理在內,所有形式的參與者
都不支薪(梁玉芳,2007/11/19)。倘若要問《明日報》與「苦勞網」的差別,很明顯地,苦勞網在人員
編制上,應為更完整地應用網際網路的技術特性,而在延續的議題上,勝過《明日報》。這意思是說,在
網際網路時代,由於匿名乃屬網路常態,這使得在傳統媒體工作,卻受限於傳統媒體經濟與政治偏向而
必須改變報導方向的記者(見李筱雯,2003),有機會在網路媒體上採取與其正職不同的報導策略,選擇
不同的新聞價值,然後可以選擇是否匿名發表。另一方面,wiki 技術普及之後,群體編輯的概念展開,
透過網路技術所開放出來的編輯權,使得守門行為不再由層級化的個人來擔任,反而成為一種透過討論、
3
協商完成的工作。此時,Habermas(1989[2002])意義下的「公共領域」,便在網路上的編輯活動中成形。
網際網路作為一種「新聞媒體」不再只是傳送工具異於傳統,相對地,其科技條件在人文想像下的創意
應用,才是使得網路新聞媒體得以與傳統媒體區隔開來的關鍵。因此,選擇「完全植基於網路架構的新
聞媒體」,為本研究指出的是科技架構與人文想像所共構出的報導模式。
Wiki 的出現,標定了共同編輯的執行,也標定了網路新聞平台與傳統新聞媒體的思維差異;這也就
是《紐約時報》與「全球之聲」的比對的第二層意義。由於選擇了完全架構在網際網路上的 GVO 作為觀
察的對象,這使得有關 GVO 的討論,將緊密地與網際網路聯繫在一起。這些與網際網路聯繫的面向,包
括了新聞題材的選擇(牽涉到新聞價值)、新聞報導模式、守門機制,以及新聞機構組織架構等。GVO
並沒有設置專屬記者,而是串連部落格,以及挑選各地部落客文章的方式形成所謂的「報導」。這是與傳
統媒體編採流程差異最大的地方;與今日所謂「公民新聞記者」(citizen journalists),有相互呼應之趣。
如此一來,不單是從邏輯上我們可以預見網際網路的技術條件開放了編輯的權力,從實踐面向上來
看,像是苦勞網這樣的網路新聞平台,揭示了集體編輯的具體面貌。
不過,苦勞網作為一個獨立媒體 ,雖然開展了集體編輯所隱含的「編輯權下放」意義,但操作上,
2

畢竟並非廣納所有公民成其報導者,因此嚴格說起來,仍劃分了「報導者/傳播者」與「閱聽人/受播
者」的兩級階層關係 。為了徹底展現網際網路技術條件所承諾的草根、全民(民主)特質,本文特地選
3

取在概念架構上開放給所有網路使用者的 GVO 作為對應於傳統媒體的網路新聞平台,以召示兩者之間的


差異。

2.2「全球之聲」
全球之聲」
由於網際網路的傳播閱讀,本質上是全球性的,同時也為了避免區域政治影響報導議題的表現,因
此,儘管 GVO 已在 2006 年 6 月正式將「全球之聲繁體中文版」放上網路,但本文的研究對象,仍將以
GVO 原始(英文)網站作為研究對象。

GVO 繁體中文版(http://zh.globalvoicesonline.org/hant/,下稱「GVO 繁體中文」)與 GVO 原始架構


(http://www.globalvoicesonline.org/ ,下稱「GVO」)的最大差異在於,原始架構因設立在英語國家,因此
內容以直接連結或擷取部落客所撰寫的報導、文章、評論為主,以達到「在地部落客傳達在地觀點」的
目標。但繁體中文版在設立之初,卻是一個「翻譯計畫」。現在在 GVO 基金會裡擔任「多語言計畫」(project
lingua)負責人的鄭國威,正是 GVO 繁體中文版第一位譯者。截至目前為止,GVO 繁體中文的主要活動,
仍是翻譯 GVO 上的文章。GVO 繁體中文版的自願譯者可以自由選擇翻譯主題、文章,不受任何主旨或
層級架構的引導。也正因如此,GVO 繁體中文版上發表的文章,常受當時譯者的影響,而有特定的偏向。
世新大學新聞系學生實習刊物「小世界」在 2007 年 12 月 21 日邀請苦勞網創辦人孫窮理演講,該場演講講題即為「大
2

眾媒體、獨立媒體與個人媒體」。本文引述孫窮理意見,出自於當天演講的錄音;此處所稱「獨立媒體」,意指財務
獨立的新聞媒體。傳統傳播政治經濟學的談法,很清楚地指陳媒體財物對於報導內容的箝制;這一條路徑在世界各
過慢慢轉化為包括「新聞室公約」、「編務與業務獨立」等概念。然而後續的發展,卻是只見媒體朝向資本的傾斜(見
李筱雯,2003),不見資本對新聞工作的尊重。由此看來,獨立媒體在整體傳播環境中,代表的是傳播(或新聞)專
業相對於商業媒體的光譜另一端。
3
或者,也可以說「苦勞網」的民主展現,並不在訊息來源,而在編輯過程。而這個流程,與 70 年代在德國發起的
「編輯室公約」有類似的想像。
4
例如:化名為 helloleadingflame 的譯者,主要的翻譯議題似乎設定在中東地區,當他投入較長時間時,中
東地區的文章就可能越多。由於所有 GVO 繁體中文譯者都是自願、兼職,因此使得 GVO 繁體中文的報
導表現,除了部落客參與外,還受限於譯者選擇,顯得十分不穩定。相對於此,GVO 因為沒有譯者選擇
的因素,唯一決定報導與否的關鍵,就是部落客的參與。而這一點也有網路上的自願機制 協助完成。 4

GVO 發起人之一 Rebecca MacKinnon 在一次演講中 談到「新聞學 2.0」的意義。她認為低技術門檻、


5

對外串連,以及非由新聞編輯決定內容,乃是新時代新聞報導的特色;而這些,都將由網際網路為基底
的技術架構來完成。MacKinnon 甚至舉例說,有人指網路上的群體編輯百科全書「wikipedia」(維基百科)
有錯誤,殊不知其實一般百科全書也會有錯,但維基百科有透明的討論機制作為補救,卻是一般百科全
書沒辦法做到的。藉此,MacKinnon 指出了新聞媒體從「閱聽人多寡」(audience size)轉向「同查審查」
(peer review)的信任過程 。在這裡,傳統媒體科技所重視的專業與專業分工,已經與網路媒體仰賴社群的
6

模式有所出入。
無獨有偶,GVO 繁體中文的發起人鄭國威在一次訪談 中提及,GVO 或 GVO 繁體中文就是要藉由網
7

際網路沒有門檻、不受篇幅限制的特質,廣納各種觀點;鄭國威認為,這即是言論自由的展現;GVO 繁
體中文網路管理人 Leonard 在受訪 時也表明,網路架構提供了這種公民參與報導的契機。在主要參與者
8

描繪的前提下,網際網路與傳統媒體的技術區別,明確顯示出來。
由此,將《紐約時報》與「全球之聲」作對比,是將技術架構作為區隔兩者的前提。現在的問題則
是,在已知技術區別的情況下,報導的表現究竟如何?

專題報導
2.3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在《紐約時報》上,以連載方式,針對中國環保議題所寫的十篇專題報導。
這個專題自 2007 年 8 月起刊載,陸續順著時事新聞到 2007 年 12 月為止。本研究選擇這一組專題為研究
對象,有兩個原因。
首先,在初步訪查《紐約時報》與 GVO 對中國環保議題的討論後發現,在 2007 年整年間,以
「environment+china」為關鍵字,可獲得 335 筆資料;但同一時段 GVO 卻只有 16 筆資料。在數字差異
非常懸殊的情況下,比對兩種媒體平台的報導偏向,可能會受議題廣度的影響,進而抹去了本研究所想
要觀察的:「媒體科技」對報導所起的作用。因此,雖然以各個類目數字除以母數後,仍可以比對兩種媒
體在報導取徑上的差異,但卻也很有可能因為除數,使得比例大幅縮減(或擴增)。由於 GVO 是串連了
由部落客撰寫的文章,因此受到部落客個別關注的影響,遠超過傳統媒體就「新聞價值」所做的,較為
4
GVO 首頁建置有給部落客的選項,下一層便有「become a contributing author」的選項。部落客可以經由與區域編
輯聯繫,瞭解如何將自己的文章連上 GVO。參見 GVO 網站:http://www.globalvoicesonline.org/for-bloggers/#author
5
Rebecca MacKinnon 應國力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中心之邀,發表 Journalism 2.0: The Future of News 演講。演講時
間:97 年 1 月 18 日,地點: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劇場。參見 http://comm.nccu.edu.tw/post/383
6
MacKinnon 在是次演講中,將轉變後的狀態稱為「信任 2.0」(credibility 2.0),特別著重社群聲譽(community
reputation)、透明(transparency),以及誠實(honesty)。
7
本文第一作者國科會研究計畫訪談資料。計畫名稱:「網際網路地球村中的繁體中文翻譯社群:文化與科技的遭逢」。
(計畫編號:NSC 96-2412-H-128-013,執行期間:96 年 8 月 1 日至 97 年 9 月 30 日)訪談時間:97 年 5 月 19 日。
8
本文第一作者國科會研究計畫訪談資料。計畫名稱:「網際網路地球村中的繁體中文翻譯社群:文化與科技的遭逢」。
(計畫編號:NSC 96-2412-H-128-013,執行期間:96 年 8 月 1 日至 97 年 9 月 30 日)訪談時間:97 年 6 月 6 日。
5
普遍(或個人化)的選擇。也正是這個「傳統新聞價值 VS 網路部落客偏好」的對比,是本研究對於不同
媒體科技平台的核心觀察點。因此,本研究選擇在數量上比較接近的系列報導作為兩種媒體比對的報導
樣本。本研究因此應是初探性研究。
除此之外,第二個選擇《紐約時報》此一系列報導的原因,則在於新聞類型。一般而言,對於新聞
或媒介內容進行內容分析,主要是希望指出特定內容、主題或時段中,新聞媒體對該議題的報導偏向。
因此,內容分析採取類似普查的方式,對研究範疇內的所有報導作分類分析。而這類研究通常是針對「純
淨新聞」進行。本研究在此採取「系列報導」為研究對象,除了在數字上能夠接近比對兩種媒體科技的
報導外,另一個原因就在於,「系列報導」不同於純淨新聞,它以純淨新聞為基礎,因為議題的重要程度,
而由報紙編輯決定加以延伸。因此,在系列報導中,除了可以具有時效性的當時事件外,也可以看出新
聞媒體對該事件的評論。此處的「評論」不但可能包括特定路線(bean)記者就報導專業所提出的論點,同
時也有可能包括專家學者對同一議題的意見。這可以說是強調事實、客觀與中立報導的傳統媒體,展現
其社會責任、監督三權的重要機制。
與此並行的則是部落客以個別作者身份在部落格上發表的文章。部落格書寫最強調的就是個人化,
對新聞媒體的「夾議夾敘」批評,不但對部落客無效,更重要的是,部落格書寫的價值,正在此分殊觀
點中的「意見評論」。換個角度看,「全球之聲」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即在於提供不同於主流媒體觀看
角度的報導。如此一來,以《紐約時報》的系列報導對比於「全球之聲」的部落客文帖,正好將比對範
疇設定在「事實+意見」這樣的新聞類型中。於是,透過研究對象的設定,本研究便排除了因為新聞類
型、出報頻率與篇幅等因素,而可以將報導選擇,集中在兩個不同科技平台的比對。

議題選擇:
議題選擇:中國環保議題
2.4

本文比較《紐約時報》「中國環保專題系列報導」與「全球之聲」所蒐集中國環保議題部落客文章在
內容上的差異。
經濟發展造成的環境破壞問題,在全球化愈亦加速的 1990 年代,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對已開發國家
來說,對環保議題的關注,更是政策制訂者,以及社會大眾無法規避的重要問題。然而,在絕大多數開
發中國家,環境議題受到的關注,卻相當有限。
從 1970 年代開始,經濟的改革開放政策,以及與全球市場的整併,使得中國成為全球經濟活動中,
最為活躍的一個區域。就在絕大多數人將焦點集中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正面意義上時,因為經濟問題衍生
出來的各種負面影響,似乎未受到相等的關注。對於一個極權政權來說,縮限新聞報導的議題似乎是可
以理解的,加上全球媒體所有權有漸次集中的趨勢,主流媒體對中國環保議題的報導,與傳統地理政治
的關連,不可謂不高。作為主流媒體的閱聽人,當新聞媒體考慮銷售市場、使用通訊社共用稿乃是其常
態的情況下,想像中,主流媒體對中國環保議題的報導,似乎是「自然地」受到限制。
如此一來,想要瞭解中國在環保議題上的爭議,似乎就不能依賴傳統媒體。這時,號稱廣納在地部
落客在地觀點的網路新聞平台,就成為可能彌補此一漏失的選擇。依據 MacKinnon 以及鄭國威的看法,
以網際網路作為報導平台的新聞媒體,就是補充主流媒體因為經濟、政治或篇幅限定等因素無法含括在

6
報導中的主題或面向 ;再加上網際網路跨越國家邊境的本質,都使得網際網路新聞平台在邏輯上、理論
9

上,將與主流媒體呈現出相當不同的報導型態。因此,在面對中國集權政府在經濟時代握有全球經濟大
權,因而可能影響已然資本集中的主流媒體時,比對主流媒體與網路媒體對中國爭議議題的報導,就顯
得特別有民主生活方面的意義。
然而,不管是對傳統媒體受地理政治影響的猜測,或者網際網路將突破言論限制的想像,在對中國
環保議題的新聞報導事件上,均無經驗資料可以支持。因此,本研究同時針對兩種媒體的報導,可使對
兩個媒體的假設得到檢證。
為了使得討論的主題具有時效性,本研究選擇兩個媒體對「中國環保」議題的報導作為研究對象。
倘若選擇高度敏感議題,如:人權、政治,可能因為議題本身的爭議、敏感以及政治性,模糊了因為媒
介科技本身造成的報導差異。但若選擇不具時效的議題,又無法收反映現實之效。因此,本研究選擇具
有全球話題性,具有多面討論性,同時也不會直接牽涉統治敏感的「環保議題」作為觀察的對象。當然,
環保議題就其對立兩面:「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都具有道德上的正當性,因此不論哪一方的發言,
都不受「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的影響(或,均受政治正確影響);這將使得本研究所意欲觀察
的「媒介科技」面向,不會被模糊。

3. 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
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

本文採取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作為系統性觀察《紐約時報》與「全球之聲」的研究方法。
正如 Bauer(2000)指出,內容分析是一種社會建構,這種研究方法是一種以某個隱藏理論為前提的系
統性觀察方式。從目標媒介上選出的樣本報導,將會以編碼的方式加以檢證。內容分析所採行的編碼系
統,主要是透過研究者的理論架構,將所有的資料加以分類、統整的結果。透過內容分析方法,編碼且
登錄(coding)完畢的分類類目架構(categories),就是研究者理論取徑所導引出的研究成果。在本研究中,
研究者將採取框架分析,以作為檢證報導的理論基礎。
在研究信度與效度方面,內容分析方法的研究品質,必須透過其結果來驗證。要達到高品質的內容
研究分析,分類架構的內在一致性,以及詳細的編碼描述,是必要的條件。(Bauer, 2000:141)所謂資料的
效度,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因素:首先,類目使用的文字,必須同時出現在所分析的資料,以及分類類屬
中;再者,好的抽樣,則能協助研究者進一步確認內容分析的品質。(Krippendorff, 1980)然而,由於「編
碼」本身仰賴研究者的判斷,因此信度問題便是內容分析方法必須面對的大挑戰。(Krippendorff, 1995)有
鑑於此,內容分析方法發展出不同的策略,強化研究信度。
第一種方法就是建立「編碼員之間信度」(inter-coder reliability),以使不同編碼員之間的主觀差異降
到最低。一般而言,編碼員間信度的提高,有賴完整的編碼手冊,以及嚴格的編碼前訓練。對本研究來
說,由於編碼完全由研究者(第二作者)獨力完成,因此沒有編碼員之間主觀差異的疑慮。第二種方法
9
MacKinnon 直指 GVO 的創立就是要補足「英文媒體報導的偏向」
。鄭國威則認為對台灣社會來說,「GVO 繁體中
文」是在主流媒體過度依賴美國(外電)的現況中,透過保障言論自由的網路科技,做出不同的報導。參考註釋 6,7。
7
就是對資料的多次審視。由於分類架構隨著資料增多而不斷變動,針對每一筆資料進行的編碼工作,都
有可能因為無法納入既有的分類模式,而對分類架構產生影響。因此,必須要在所有資料皆完成編碼後,
先確認分析架構(而這有賴理論的導引),然後再一次重新分類所有資料。本研究在分析進程上,即採取
兩次分類,使得所有資料皆能影響分類架構;且在編碼最後階段,將所有資料重新編碼,以使每一筆資
料皆能恰好(one and only)在一個類目中。

3.1編碼架構與類目說明
「框架」(framing)作為一個分析角度,是來自 Goffman(1974)的。Goffman 認為,「框架」是一個詮釋
基模(interpretative schema),透過這樣一個基模,我們便可以接受、指認並且/或者標定訊息。(Goffman,
1974)到了 Gamson & Modigiliani(1989),內容分析的概念被拿來討論媒介論述與公眾意見之間的關係。
Entman(1993)的研究,則進一步將框架的功能說明為四種:如何定義關鍵問題、論述中形成什麼樣的因果
關係、對行動者的道德評判,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和其他結果。本研究以上述研究成果為基礎,討論媒
介對於衝突議題的報導。
在初步考察兩個對象媒體的報導內容後,本研究選初十個登錄項目。這十個登錄項目分別為:政治
系統描述(包括中國地方與中央的政策目標,以及執行現實)、經濟發展(包括製造工廠、發電廠、自然
資源取用、食物生產以及其他等)、環境影響(包括空氣品質、水供應與品質、食物安全、沙漠化、生態
系以及其他)、受影響的人(以中國人與非中國人區分)、引述官方資料與意見(包括西方與中國官方資
料引述,例如:聯合國等)、引述非官方資料與意見(包括菲政府組織、私人企業等)、報導者語調、意
識型態位置、解決方案、報導者對解決方案的態度等。
除了這十個登錄項目外,每一筆資料均記錄資料類型、文章篇目名稱、張貼或出版日期、查詢日期、
文章版次、文章長度、作者身份(記者、回應者、編輯、部落客)、主題等項目。(參見附錄 A)

3.2 資料
為了比較傳統媒體與網路媒體對於全球化影響下的環保議題的報導,本研究將會將研究焦點集中於
《紐約時報》與 GVO 的論述比較上。本研究的資料時間為 2007 年 1 月 1 日至 2007 年 12 月 31 日 。其
10

中,《紐約時報》雖是傳統媒體,但現在也經營網站,將每日新聞從傳統紙本轉存為網路資料;然而不論
紙本或網站上的新聞資料,在內容上完全相同。因此,為蒐集完整資料,本研究蒐集《紐約時報》網站
(http://www.nytimes.com//)上的檔案資料作為分析對象 。至於 GVO 的資料,則直接擷取同一段時間內的
11

報導,作為內容分析的對象;結果發現共有 16 篇部落客貼文 論及中國環保議題。 12

本研究實際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的時間為 2008 年 4-5 月間。


10

一般而言,當考慮版面位置、大小、形狀以及目標報導在紙本上的周邊新聞時,同一份報紙的紙本版與網路版會
11

視為不同的資料。然而本研究只討論報導本身的框架,因此紙本版與網路版的差異,不在本研究考量的範圍內。
GVO 網站可以以「地區」以及「議題」作為搜尋策略。本研究採取「地區」
12
,使所有有關中國的報導皆呈現出來,
然後逐一篩選報導議題;本處所稱 16 則報導,便是指在 2007 年間在「中國」分類下,符合「環保議題」的報導則
數。然而,GVO 網站上所顯示的資料筆數,有些資料無法連結到有效內容,因此雖然 2007 年「中國」分類下顯示
有約 800 則報導,但實際上能夠有效連結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無法連結的部分,則是連標題都無法得知。因此,
8
本研究的編碼設計,主要依照 Entman(1993)對媒介論述的四個功能區分為架構。討論的主題包括:
作者(記者或部落客)如何定義問題?問題的主要引發因素為何?誰應當為危機負責?以及有無可行的
解決方案?

3.4 初步研究結果
經過資料蒐集、編碼以及類目分析後發現,所有資料呈現出幾個集中的主題。

3.4.1消息來源
與此同時,《紐約時報》在引用各式官方資料 與意見時,非常平均的分散在來自西方與中國的官方
13

資料;但「全球之聲」的部落客貼文,卻以中國官方資料為主(65%)。這是兩個報導平台在引述資料方面
的最大差別。另一方面,在非官方消息來源方面,《紐約時報》的主要非官方消息來源是「非特定個人」
(unspecific individual,例如:
「有消息指出」),幾乎達到所有非官方消息來源的半數(46%)、相對地,「全
球之聲」對非官方消息來源的引述(如:「有網友說」),就顯得比較大膽,已經超過非官方消息來源的一
半(61%)。《紐約時報》的論述引用西方國家或國際組織釋放出來的官方統計資料,例如:世界銀行(World
Bank)、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以及在美國由私人基金或顧問單位所指導的各種科學發
現,摘指中國對經濟議題偏好,以及造成的環保危機。
雖然《紐約時報》以及「GVO」都說明了環境破壞是重要的議題,但,兩者對於此解釋危機確實存
在的證據,卻是大不相同。報導的目標集中在說明各自對中國環保議題的批判,以及這些批判的有效證
據上。例如,在說明環保問題的原因時,《紐約時報》的報導展現出對於中國各地製造商、中國各地地方
政府以及全球市場所必須負擔的責任;也就是說,《紐約時報》的報導策略展現出這個新聞機構採取的角
度其實是認為中國製造商以及政府執法人員必需要對經濟發展與環保無法取得平衡的現狀,負最大的責
任。這樣的報導位置,使得《紐約時報》的記者取得了一個道德上的位置,可以用來合理化他們對中國
製造商以及中國政府缺乏環保意識,未能為環保盡心的攻擊立場。這個立場同時暗示了新崛起的中國,
必須要跟隨西方以及全球絕大多數政體對於環保規範的期待,認為中國應該要引用更新的技術、更有效
地使用能源生產商品。但針對同一個問題,「全球之聲」部落客的貼文雖然也認為環保議題日益重要,但
文中對於中國工業、製造商的同情,卻遠超出《紐約時報》。部落客們的論述策略於是側重於描述一般人
的日常生活,而不像《紐約時報》一般,多半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去論述。不只如此,「全球之聲」部落客
甚至認為所謂「環保議題」根本上是西方國家對發展中國家不公平的責難。
這樣的立場反映在報導中,便呈現了《紐約時報》報導中,認為解決中國環保議題的模式,應該採
取西方或中國獨特方法的機率,大致相等(31%:38%);但「全球之聲」對此卻有截然不同的態度。多數(73%)
來自部落客的意見認為,解決中國經濟與環保拉拒問題的方案,應該採取中國所獨有的方案才是。更有
甚者,在所有文章討論到「誰在環保困境中被影響」時,兩媒體雖然多半指向中國人民,但「全球之聲」
這 16 則報導可能並非 GVO2007 年所有有關中國環保議題的報導;但卻是唯一能夠進行內容編目登錄的報導。
13
本研究所蒐集的資料顯示,傳統與網路媒體都可能引用官方資料作為對中國環保議題的說明。這些「官方」資料
包括來自聯合國、美國或西方國家官方資料、中國官方資料以及以上諸類的混合材料。
9
有高達 94%次數提到中國人民,遠遠超出《紐約時報》的 74%。

觀點、
觀點、角度與報導意識型態
3.4.2 角度與報導意識型態
首先,地方的、國家內的以及全球的角度是包括傳統媒體記者,以及部落客在理解全球化議題下的
主要說明架構,這個架構同時展現出在經濟、政治體系以及環保考量方面的關切。《紐約時報》記者的報
導基本上以全球或西方觀點,作為定義環保議題重要性的說明角度;而中國環保議題,在這個角度下,
被描述為全球公民都必需要注意的強大挑戰。換言之,不論是傳統媒體或網路新聞平台,都已經將中國
視為全球公民的一份子,要求必須履行地球村公民的義務。除此之外,在作者論調的方面,兩個新聞平
台的作者(包括記者、編輯、部落客)不約而同排除了「主張經濟成長」的發言調性(皆為 0%)。在這
兩方面,《紐約時報》與「全球之聲」的報導偏向是相仿的。
不過,雖然排除了主張經濟成長的撰稿立場,但到底是要全力捍衛環保,還是採取環保與經濟的折
衷立場,卻有分歧的意見。《紐約時報》的專題報導採取了更為偏向環保立場的報導取向(89%),而「全
球之聲」張貼的部落客文章,卻主要採取折衷混合的立場(60%)。這或可解釋為「全球之聲」撰寫中國議
題的部落客,主要來自中國地區,在經濟發展直接影響生活品質乃至於國家認同的情況下,無法像以美
籍報導者為主的《紐約時報》一般,義無反顧地犧牲經濟發展,而選擇環境保護。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
「環保議題的解決方案」上。《紐約時報》報導所提及的解決方案中,有七成是短期立刻見效的(74%);
而「全球之聲」則在短期與混合方案中取得平衡(40%; 44%)。這顯示了西方媒體對於環保議題的熱切關
注,甚至希望儘快解決中國因經濟發展產生的環保困境。
除了表明《紐約時報》希望盡快解決環保困境的意向外,「為環保問題提出解方案」這個類目的登錄
結果,也顯示了《紐約時報》的意識型態。《紐約時報》的報導非常普遍地出現「應該立即停用低效能的
生產方法」這個概念;換言之,採取西方國家早已知道的、更具效能的生產方法、工具、科技,並且提
高生產品質,以符合歐洲、日本以及美國標準,是《紐約時報》主張所謂「短程解決辦法」的具體內容。
所以,儘管《紐約時報》報導中可見對於中國製造商、中國政府的同情與理解,但報導中引述的專家學
者,以及官方意見,都無法脫離「應依尋西方環保方案才能確保經濟持續成長」的論述模型。
相反地,對「全球之聲」所謂在地的聲音來說,具體的措施很少被提到,而且提到的也多半是比較
被動的方案。例如:對製造業的規範應強力執行,便是「全球之聲」部落客認為解決環保問題的主要手
段。
最後,兩個媒體雖然各自屬於傳統報業機構,以及新科技部落客貼文為主的新聞平台,但對於政治
系統的描述,以及對政策目標實現的評估,卻相當有志一同。《紐約時報》分析中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政
策目標後發現,有 66%的政策目標是經濟發展,僅有 22%政策的目標是環境保護;無獨有偶,「全球之
聲」貼文也指出中國各級政府的確關切經濟發展高過環保議題(71%:26%)。至於政策目標的執行結果,則
顯示果真有八成以上政策在促進經濟發展(NYT:84%;GVO:85%)。有趣的是,雖然中國政府的施政
目標在經濟發展,但這兩個媒體的報導者,倒是不斷地在強調環保議題的重要性。其中《紐約時報》十
篇系列報導中一共出現了 153 次經濟發展(包括:製造業工廠、發電廠、自然資源擷取、食物製造等),
但環保議題,竟有 277 次。「全球之聲」的偏向也不惶多讓,環保議題竟超過經濟發展出現次數兩倍以上
10
(74:36) 。

報導內容差異的實例:
報導內容差異的實例:養殖漁業
3.4.3

《紐約時報》與「全球之聲」對於中國養殖漁業造成的環境困難,採取了不同的報導意識型態。這
可以從幾則報導的文字稍見端倪。
中國生產全世界大約百分之七十的養殖漁貨,上千個如同工廠般運作的漁場沿著這個國家的東
南沿海,綿長延伸。不過,漁夫們大量製造的海鮮不是在海上,卻是在陸地上,在河裡、胡理、池
塘裡、蓄水池、或者就在地面上開挖出長方形的大型養殖池。……
……專門進口中國鯰魚、吳郭魚,以及田雞腿的史代維斯海鮮公司總裁 Richard Stavis 說,「他
們(中國養殖漁業)不只供應美國主要漁貨需求,同時也是世界最重要的漁貨供應地。」……
Sino Analytic 公司是一家獨立的食品安全檢驗機構,長期以來與向中國購買食物的公司合作,
檢驗中國食物。該公司行銷經理 Peter Leedham 說「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水」。Leedham 說,「但我
的感覺是,中國一定會處理這個問題,因為他必須要處理,只不過,可能不會很快處理就是了。」
(New York Times, 2007/12/15)

相對於《紐約時報》,「全球之聲」部落客以及參與者對於食物安全議題,有非常不同的意見。這些
部落客們傾向於從「在地人的生計」來看這件事,特別是農夫、居民,以及消費者的角度。部落客們都
很清楚水系統的問題,也知道問題的源頭在哪裡。不過,部落客們卻將養殖漁業的惡性循環說明為一種
「無可選擇」。在這個議題上,許多貼文的部落客都是在地人,對他們來說,在經濟成長的過程中,環境
污染乃屬「必要之惡」;這跟大量獲取市場利益的被動官僚體系之間,沒有直接的關係。
這類的說詞,在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
我相信在美國發生的寵物食品的問題,也非常有可能已經在中國出現了,因為中國人民為了省
錢而願意走的路,已經到達了頂點。 …… 14

作為看門狗的媒體以及政府都說油炸食物對健康有害,但是全世界有多少國家真的沒有油炸食
物?有市場就會繼續存在!……
媒介的政治化不可以小看,到底是誰在維護這個國家的利益?美國不斷指責中國製造這個那個
問題,但這些指責真的公平嗎?
(GVO, 2007/05/02)

4. 小結
《紐約時報》與「全球之聲」在報導上的差異為何重要?原因在於,前者是傳統媒體架構下的報導
成果,而且是美國媒體,代表了西方觀點,主張全球化;是基於對全球化在各個層面中的表現,循而找
意譯:「為了經濟發展,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14

11
到中國環保這個議題為報導對象。而「全球之聲」,則是草根媒體,雖然是由兩位美籍記者創立,但卻經
歷多年在中東與亞洲地區的採訪經驗,自外於美國主流的媒體工業體系,提供中國經濟改革之後的觀點。
本文為初探性研究,目的在說明網際網路介入新聞報導與評論後,能夠為閱聽人提供的另類觀點與
知識體系。網際網路在近用性(access)方面,因為接受所有網路使用者對各種議題的意見,因此被認為超
越傳統媒體階級化的守門機制,而更具有公共性。從本文所討論的兩個媒體平台來看,由於「全球之聲」
在概念上就是為了引界新聞事件發生地的在地而庶民的觀點,因此不論是引述資料、意見觀點,或者立
論證據等方面,都各關照在地生活。相對地,《紐約時報》的報導觀點,從選取系列報導議題開始,便鎖
定了一個政治體的「全球公民」身分,導致後續對該議題的報導,無可避免地不斷在「西方發展模式的
優先性」、「開發與開發中國家分別側重環保與經濟」,以及「立即有效地採取現有(西方)解決模式」等,
為論述的觀點。中國環保議題在這兩個新聞平台上,顯然是兩個不同的世界觀。
傳統上,網際網路被認為具有 Habermas 所主張的「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性質(參見劉慧雯,2008),
這個性質多半以參與社會運動,擔任訊息告知、媒體等角色為主。這也就是所謂「賦權」的概念。不過,
網際網路作為資訊含納量廣大的工具,當他擔任新聞平台時,便不再如傳統媒體般,受限於報導篇幅(包
括時間、版面)。另一方面,當傳統媒體在既有的新聞學架構下,對顯著消息來源(如:官方資料、重要
人物)、普世價值(如:環境保護)、全球觀點(如:朝向已開發國家邁進)等選擇有著偏好時,其報導
自然容易以特定模式出現。然而,包括網際網路的公共領域功能,以及傳統媒體新聞價值選擇偏向等,
都是透過工具理性的邏輯所推演出來的。本研究的意義即在於,為這樣的臆測提供實證資料,證明這兩
種新聞平台,的確在報導上,尊奉不同的新聞價值;也是在實證資料說明下,我們才能說,像「全球之
聲」這樣的網際網路新聞平台因為提供部落客連結,因此也能證明為具有「草根媒體」的性質。

參考文獻
1. 王泰俐,民國 94 年,「誰的互動性網站?──從 2000 年和 2002 年選舉看台灣選舉網站互動性概念的
演進」,新聞學研究,第 77 期,頁 104-頁 141。
2. 田乙汝,民國 95 年,從意識到行動:以「女聲」網站兩位站長生命故事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
論文。
3. 李美華,民國 94 年, 「從國際新聞流通理論探討台灣報紙國際新聞報導內容之轉變(1988~1999)」,
新聞學研究,第 85 期,頁 111-頁 139。
4. 李筱雯,民國 94 年,好新聞?好生意?-台灣報業生產政治的轉變,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
5. 李秀珠等,民國 93 年, 「新傳播科技對台灣新聞媒體之影響:從新聞內容之區位談起」,新聞學研究,
第 72 期,頁 27-頁 54。
6. 吳筱玫,民國 94 年,「解析 MUD 之空間與時間文化」,新聞學研究,第 76 期,頁 13-頁 42。
7. 唐士哲,民國 96 年,「在速度的廢墟中挺進:電子媒介新聞的唯物批判觀點」,新聞學研究,第 84
期,頁 79-頁 118。
8. 梁玉芳,民國 96 年 11 月 19 日,「人物『不』落格 苦勞孫窮理 受封公器」 ,聯合報,A6 版。
9. 張卿卿,民國 97 年,「網路的功與過:網路使用與政治參與及社會資產關係的探討」 ,新聞學研究,
第 86 期,頁 45-頁 90。
10. 陳佳蓓,民國 94 年,自反性與共享資訊的動力:以 Independent Media Center 自主媒體網站為例,政

12
治大學新聞系博士論文。
11. 陳憶寧,民國 95 年,「媒體議題與公眾議題演化過程之探討:以 2002 年台北市長選舉為例」,新聞學
研究,第 81 期,頁 125-頁 162。
12. 陳韜文等,民國 93 年,「國際新聞的「馴化」:香港回歸報導比較研究」 ,新聞學研究,第 73 期,頁
1-頁 27。
13. 羅文輝等,民國 96 年,「網路採用、使用與獲得之滿足」 ,新聞學研究,第 83 期,頁 127-頁 165。
14. 羅燦瑛,民國 94 年,「線上性別 vs. 線下性別:網路互動中的性別形構」,新聞學研究,第 76 期,頁
43-頁 90。
15. 劉慧雯,民國 97 年,「網際網路公共領域角色的反思:以東海劈腿事件與鴻海打壓新聞自由事件為
例」,新聞學研究,第 97 期,頁 45-頁 81。
16. Bauer, M. W., 2000, “Classical Content Analysis: A Review”, 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 Text, Image, and
Sound: A Practical Handbook. M. W. Bauer & G. Gaskell(e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17. Bimber, B., 2001, “Information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 in America: The Search for Effe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54(1):53-67.
18. Dahlberg, L.,2001, “Democracy via Cyberspace”. New Media & Society, 3(2):151-177.
19. Habermas, J., 1989 /曹衛東(譯),民國 91 年,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出版社。
20. Hurwitz, R., 1999, “Who Needs Politics? Who Needs People? The Ironies of Democracy in Cyberspace”,
Contemporary Sociology. 28(6):655-661.
21. Krippendorf, K., 1980,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London: Sage.
22. ------1995, “On Reliability of Unitizing Continuous Data”, Sociological Methodology, 25:47-76.
23. Poster, M., 1995, “Cyber Democracy: Internet and the Public Sphere.” From
http://www.hnet.uci.edu/mposter/writings/democ.html

附錄目次
附錄 A :「登錄表:媒介對環保議題的報導」
附錄 B:「登錄類目描述統計」
附錄 C:「《紐約時報》中國環保議題系列報導連結網址」
附錄 D:「『全球之聲』中國環保議題貼文連結網址」

13
附錄 A:
登錄表
媒介對環保議題的報導
來源/資料類型
報導篇目
刊載日期
查詢日期
刊載處/版次:
頭版
商業版
專欄
其他
文章長度
2-3 段
3-4 段
5 段以上

作者
記者
特派員
編輯
部落客
主題
經濟發展
製造業工廠
電廠
擷取自然資源
其他
對政治體系之行動的描述
目標
主張經濟發展
主張環境保護
混合主題
(政策執行的)現實
14
主張經濟發展
主張環境保護
混合主題
環境影響
空氣品質
水供應
食物安全
沙漠化
生態體系
其他
受影響的人
在地
一般人
工人
農民
居民
投資者
消費者
其他
國外
一般人
工人
農民
居民
投資者
消費者
其他
引述官方資料

聯合國官方資料
美國與西方資料
中國官方資料
混合官方資料

非政府組織
私人企業
不確定個人
特定個人
15
作者論點
優先性評估
主張經濟發展
主張環境保護
混合論點
意識形態位置
依循美國獲悉方發展路徑的全球化模式
發展中國特有路徑的全球化模式
混合位置
個別消息來源論點
西方人
主張經濟發展
主張環境保護
混合論點
中國人
主張經濟發展
主張環境保護
混合論點
(報導中)提到解決方案

長期方案(持續發展策略)
短期方案(嚴格限制與強制)
混合方案

解決方案成功的希望
樂觀
長期將成功
短期將成功
悲觀

16
附錄 B 登錄類目描述統計
登錄類目描述統計
類目 NYT articles GVO entries
主題
對政治體系之行動的描述
政策目標 主張經濟成長 67%(66) 主張經濟成長 71%(24)
主張環境保護 22%(22) 主張環境保護 26%(9)
平衡論點 11%(11) 平衡論點 3%(1)
Reality 主張經濟成長 84%(83) 主張經濟成長 85%(29)
主張環境保護 9% (9) 主張環境保護 3%(1)
平衡論點 7%(7) 平衡論點 12%(4)
經濟成長(包括:製造業工 提及次數: 153 提及次數: 36
廠、電廠、自然資源擷取、
食物製造,與其他)
環境影響(包括:空氣品質、 提及次數:277 提及次數:74
水供應與品質、食物安全 、
沙漠化、生態系以及其他)
受影響的人 中國人 74%(142) 中國人 94%(80)
外國人 26%(51) 外國人 6%(5)
引述的官方資料或意見 西方 54%(50) 西方 35%(9)
中國 46%(43) 中國 65%(17)
非官方資料 NGOs 12%(10) NGOs 1%(1)
私人企業 10%(8) 私人企業 0%(0)
非特定個人 46% (38) 非特定個人 30%(26)
特定個人 32% (27) 特定個人 69%(61)
作者論點 主張經濟成長 0%(0) 主張經濟成長 0%(0)
主張環境保護 89%(17) 主張環境保護 40%(6)
混合論點 11%(2) 混合論點 60%(9)
意識形態位置 跟隨西方路徑 31%(4) 跟隨西方路徑 0%(0)
跟隨中國特有路徑 38%(5) 跟隨中國特有路徑 73%(11)
混合論點 31%(4) 混合論點 27%(6)
解決方案
長期 19%(8) 長期 16%(4)
短期 74%(32) 短期 40%(10)
混合 7%(3) 混合 44%(11)
對解決方案的態度 樂觀 14%(6) 樂觀 0%(0)
悲觀 86%(37) 悲觀 100%(21)
17
附錄 C:「《紐約時報》中國環保議題系列報導連結網址」
http://www.nytimes.com/2007/08/26/world/asia/26china.html?_r=1&oref=slogin
http://www.nytimes.com/2007/09/28/world/asia/28water.html
http://www.nytimes.com/2007/10/14/world/asia/14china.html
http://www.nytimes.com/2007/11/19/world/asia/19dam.html
http://www.nytimes.com/2007/11/24/world/asia/24evaders.html
http://www.nytimes.com/2007/12/05/world/asia/05turtle.html
http://www.nytimes.com/2007/12/08/world/asia/08trucks.html
http://www.nytimes.com/2007/12/15/world/asia/15fish.html
http://www.nytimes.com/2007/12/21/world/asia/21transfer.html
http://www.nytimes.com/2007/12/29/world/asia/29china.html

附錄 D:「『全球之聲』中國環保議題貼文連結網址」
http://globalvoicesonline.org/2007/11/15/environment-bloggers-on-energy-and-the-zero-africa-rally/
http://globalvoicesonline.org/2007/11/10/china-the-controversial-low-poverty-rate/
http://globalvoicesonline.org/2007/10/12/first-reactions-to-the-al-goreipcc-nobel-peace-prize-win/
http://globalvoicesonline.org/2007/10/11/china-freak-rain-floods-hangzhou/
http://globalvoicesonline.org/2007/09/07/deforestation-in-ghana-what-china-can-learn-from-france/
http://globalvoicesonline.org/2007/07/26/china-blogging-summer-floods/
http://globalvoicesonline.org/2007/07/16/china-rodent-population-problem/
http://globalvoicesonline.org/2007/06/17/china-wheres-the-disaster-relief-blogging/
http://globalvoicesonline.org/2007/04/07/china-inner-city-toxics-plant-protested/
http://globalvoicesonline.org/2007/04/02/china-persecuting-economic-crimes/

1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