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5

手足 口病流 行概 况与防 控要


手足 口病
 手足口 病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 是由 肠道 病毒引起 的临床症 候群, 多发 生于婴 幼
儿,可 引起 手、足 、口 腔等 部位的 疱疹 ,个别 患者 可引
起心肌 炎、 肺水肿 、无 菌性 脑膜脑 炎等 并发症 。
全球性 传染病 ,世 界大部 分地区 均有 此病流 行的 报道
• 1957 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
• 新西兰 Se ddo n 于 1957 年最早加以描述
• 19 58 年加拿大R ob ins on 从患者粪便和咽拭中分离出C
ox A16 , 同时患者血清抗体有四倍增长 , 初步查明C oxA1 6 为
本病病原
• 19 59 年提出 HFM D 命名
手足口病 特点
 五岁 以下 儿童夏秋 常见 病

 一般 临床 症状比较 轻, 可自 愈

 伴有 严重 并发症病 例的 比例 较低

 无特 殊有 效的治疗 方法

 无疫 苗等 特异性的 预防 控制 措施
手足口病 特点
 分布 广泛 ,无明 显的 地区性

 传染 性强 、传播 速度 快,易 引起大 规模 流行

 传播 途径 复杂, 难于 控制

 个别 流行 株可导 致较 高的病 死率

 小年 龄组 高发, 易引 起社会 关注
手足口 病病 原学
 引发手 足口病 的肠 道病毒 有 20 多种 ( 型 )
• 柯萨奇 病毒 A 组的 4 、 5 、 7 、 9 、 10 、
16 型
• 柯萨奇 病毒 B 组的 2 、 5 、 13 型
• 肠道病 毒 71 型
• 新肠道 病毒
• 最常见 病毒
 柯萨 奇病 毒 A16 型
 肠道 病毒 71 型
手足口 病病 原学
 病原体 抵抗力
• 病毒对 75% 酒精、 5% 来苏耐受 ;
• 病毒对 乙醚,去氯 胆酸盐等不敏 感;
• 病毒对 紫外线及干 燥敏感,各种 氧化剂 ( 高锰 酸钾、漂白 粉
等 ) 、甲醛 、碘酒都 能灭活;
• 病毒在 50℃ 可被迅 速灭活, 但 1mol 浓度二价阳离 子环境可
提高病 毒对热灭活 的抵抗力;
• 病毒在 4℃ 可存活 1 年,在 -20℃ 可长期 保存;
• 病毒可 在外环境中 长期存活;
• 易在湿 、热的环境 下生存与传播
肠道病毒 致病 机理
• 潜伏期 通常为 7~14 天
• 感染后 ,病毒 在口 咽部和 肠道 黏膜处 繁殖
• 淋巴系 统被侵 袭, 病毒入 血造 成一过 性病 毒血

• 极少数 病例, 病毒 可侵犯 中枢 神经系 统
国外 流行 概况
 1969 年,加 利福尼亚 ,患有中 枢神经系统疾 病的婴儿粪 便中分离
 1974 年首次 报道 EV71 感染病例
 1974~ 澳大利 亚、瑞典、日 本、保加利 亚、匈牙利 、马来西亚 、新
加坡、 我国等地均有 流行报道。 其中有 3 次大的流 行

• 1975 年保加 利亚 大流行 , 705 名患儿受感染 ,其中 149 例发生


了急性弛 缓性瘫痪, 44 例死亡

• 1997 年马来 西亚 EV71 流行,共有 2628 例发病 , 39 例急性脊


髓灰质炎 样麻痹或无 菌性脑膜炎, 30 多例患儿 死亡

• 1998 年台湾 省 EV71 大暴 发,共发生 129 106 例手足口病和 红


斑疹,其 中 405 例为严重的中枢 神经系统感 染, 78 例死亡,
91% 的死亡患 儿小于 5 岁
国外流 行概况 -日 本
 日本是 手足口 病发 病较多 的国 家 , 历史上 有过
多次大 规模流 行
• 1969 ~ 1970 年的 流行以 CoxA1 6 感染为 主
• 1973 和 1978 年的 2 次流行 均为 EV7 1 引起
 主要临 床症 状为手 足口 病 , 病情 一般较 温

 同时也 观察 到伴无 菌性 脑膜炎 的病 例
• 1997 ~ 2000 年手 足口病 在日 本再度 活跃
 EV7 1 、 CoxA1 6 均有分 离
 EV7 1 毒株的 基因 型与以 往不 同
国外流行 概况 -日本
 1969~1970 年的流行以 柯萨奇病 毒 A16 型
感染为 主
 1973 和 1978 年的 2 次流行则 由肠道病 毒
71 型引起
 1997~2000 年的流行, 肠道病毒 71 型和
柯萨奇 病毒 A16 型均有分离
国外 流行概 况- 马来西 亚
 截至 2008 年 5 月 1 日
• 尚无 流行 报告
 2006 年
• 東部 沙嘮 越州 发生流 行
• 约 13800 例
• 13 人死 亡, 其中 7 人感染 EV71 型
 1997 年
• 曾发 生主 要由 EV71 引起的手 足口 病流行
• 4-8 月共有 2628 人发病
• 4-6 月有 29 例病人 死亡
国外 流行概 况- 新加坡
 截至 2008 年 4 月 29 日
• 报告 9026 例
• 比去 年同 期增加 3000 例
• 16% 的病例 EV71 检测阳 性
• 无严 重并 发症出 现
 截至 2008 年 4 月 26 日
• 共有 34 间托兒所 和学前教育中心 因手 足口病 疫情 而
暂时 关闭
 2000 年 -2001 年
• 发生 EV71 引起的 手足口 病流 行
• 7名 儿童 死亡
国外流行 概况 -越南
 2008 年胡志 明市爆 发足 手口疾 病
• 至 2008 年 4 月 20 日
 胡志 明市 第一儿 科医 院共收 治 52 患有 这种 疾病的
儿童
 第二 儿科 医院的 患者 数目也 在增 加
 每天 大约 有 30 人 ;
• 2008 前 3 个月患者 数目 是去年 同期 的 7 倍
• 目前没 有死亡 病例 报道
 2007 年胡志 明市有 2 个关于 HFMD 爆发的报 道
• 2007 年 4 月和 9 月
国内流 行 概况
 80 年代 前,手 足口 病在中 国内 地的报 道并 不

 1981 年起, 在上海 、北 京、福 建等 地有少 数
病例的 零星报 道, 但都缺 乏病 原学支 持
 天津
• 1983 年发生 Cox A16 手足口 病爆发 流行
 5-1 0 月间发 生了 700 0 余病 例
• 1986 年再次 出现爆 发
 主要发 生在 托儿所 和幼 儿园
• 两次爆 发的发 病率 分别达 2.3% 和 1.9 %
国内流 行 概况
 20 00 年秋 季新 加坡的疫 情波 及到 苏州市
• 苏州新 加坡 工业园 区某 幼儿 园因新 加坡 生病儿 童返回 苏
州引起 爆发
 20 01 年徐 州市 , CV- B5 型为主, 登记住 院人 数 21 93 例,
死亡 7 例
• 波及安徽等 邻近地区
 20 01 年 4 月,北 京昌 平区某 幼儿 园一 起手足 口病 爆发, 患
病率达 6.6 5%
 20 02 年扬州市, EV- 30 型为主 , 4 ~ 8 月份住院病人数达
12 00 多例
 20 02 年,苏州市, 6 ~ 8 月份 儿童医院就收治 30 0 多例

 20 03 年,盐城市, EV -30 型,发生无菌性脑膜炎流行,截
至 4 月份,共 告病例 629 例,死亡 1 例
国内流行 概况 -香港
 香港 地区 19 87 年发生 EV 71 流行, 20 01 年出 现首 例死
亡病 例( 男, 2 岁,肺 水肿 、肺出 血)
 20 05 年: 8 例
 20 06 年: 16 例
 20 07 年: 12 例
 截至 20 08 年 4 月 30 日
• 报告 10 例手足 口病( EV7 1 型)
• 7 例从内 地和 台湾输 入
• 其中, 4 月 30 日,某幼 儿学 校
 报告 1 例四岁女 童确 诊病例 (母 亲也被 确诊)
 同校 23 名学童 出现 手足口 病的 症状
 停课 两星 期
国内流 行概况 -台 湾
 1998 年肠道 病毒 71 型感染 在我国 台湾省 引发 大量手 足
口病 和疱 疹性咽 峡炎
• 在 6 月和 10 月两个流 行波中监测哨 点共报道了 129106 例病例
,据推 测,这还 不足整个发病 数的十分之 一
• 重症病 人 405 例,大多为 5 岁以下的 儿童
• 死亡 78 例,其中 5 岁以下 71 例( 91% ),死 亡病例中 65 例
( 83% )有肺 水肿或肺出 血
• 此次流 行期间 , 有相当 数量病人 为柯萨奇 A16 肠道病毒 感染
 截至 2008 年 4 月 24 日
• 报告 86 例 EV71 型手足口病 疑似病例
• 39 例确诊 病例
 其中 35 例为 5 岁以下儿童
国内流行 概况 -澳门
 2008 年 4 月 26 日,某托儿所
• 报告 7 例肠 病毒感 染引 发的手 足口 病
• 其中 5 名同 班
• 该班停 课
• 病例病 情较轻
2008 年我国 手足 口病流 行概况
 安徽:截至 5 月 2 日,阜 阳市 累计报 告手 足口
病 3736 例,其 中痊愈 1460 例, 死亡 22 例,重
症 30 例,病 危 12 例。
 陕西:至 5 月 3 日,共 报告 137 例,无危 重和
死亡病 例。
 湖北:至 5 月 1 日共报 告 340 例,无危重 病例
和死亡 病例 报告。 经对 5 例患 儿咽拭 液或 疱疹
液检测 ,确 定其感 染病 原为肠 道病 毒 EV71 。
 浙江:至 4 月 30 日杭州 5 例散 发手足 口病 。
 江西省 :21 例 ,10 例为 EV71.
我省 流行 情况
 截至 5 月 4 日
• 全省报 告 925 例,死 亡 3 例
• 主要分 布深圳 ( 362 例) 、佛山 ( 200 例)
和广州 ( 130 例), 合计占 全省 74.81%
• 死亡病 例分布
 佛山 2 例和茂名 1 例
• 病例主 要累及 1 ~ 5 岁组 儿童, 合计 占全省
78.81%
• 职业分 布
 散居 儿童 占 57.41% ,托幼 儿童 占 36.43%
流行 环节

 传染源 

 传播途径 

 易感人群 
传染源
 人是 本病的传染 源
• 患者、隐性感染 者和无症状 带毒者
• 流行期间传染源
 主要为 患者、隐性 感染者和无 症状带
毒者
 急性期 , 病人粪便排 毒 3 ~ 5 周 , 咽
部排毒 1 ~ 2 周
• 流行间歇和流行 期——健康 带毒者和轻
型散发病例
传播途 径
 粪口传播-接触 传播
• 通过粪 便、疱 疹液 等污染 的手 、毛巾 、手 绢
、牙杯 、玩具 、食 具、奶 具以 及床上 用品 、
内衣等
 日常接 触传播, 经口、结膜 等途径感

 空气飞沫传播
• 患者咽喉分泌物 、唾液中的 病毒
 水源传播
• 接触被病毒污染 的水源—— 经口感染
 医源性传播
• 门诊交叉感染、 口腔器械消 毒不严
易感人 群
 普遍 易感 , 受感 染后 可获得 免疫 力
 各年 龄组 均可感 染发 病
• HF MD 患者 主要 为学龄 前儿 童,尤 以≤ 3 岁年 龄组 发
病率最 高 ,4 岁以内 占发病 数 85 % ~ 95%
 按照 脊灰 推算, 肠道 病毒的 隐性感 染与 显性感 染之 比为
10 0∶ 1
• 成人大 多已通过隐 性感 染获 得相应 的抗 体
 国外 报告 :在人 群中 , 每隔 2 ~ 3 年流 行一 次
• 非流行 期间新生儿 出世 , 易感者逐 渐积 累 , 达到一定
数量时 , 便为新 的流行 提供 先决条 件
流行病 学特 点
 时间分 布:
• 有明显 的季节 性: 一年四 季均 可发生 ,但 有
明显得 季节高 峰
• 不同地 区的流 行高 峰存在 差异
• 报道的 资料显 示, 在我国
 冬季 发病较 为少 见,夏 秋季 多见。 我省 一
般流 行季节 为 5 ~ 8 月份
 199 9 年厦 门由 EV71 型引起 HFM D 流行 , 其
高峰 在夏季
20 05 - 20 07. 5. 7XD 省手足口 病病例月份 分布
1200

2005 发病数

1000
2006 发病数

2007 发病数

800

600

400

20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日本 1998-2008 年 HFMD 定点监 测情况
(周)
流行特 征
 地区分 布
• 极为广 泛,欧 美及 亚洲等 地没 有严格 地区 性
 人群分 布
• 5 岁以 下的儿 童多 发,男 性高 于女性
• 性别分 布上男 童多 于女童 (1.7: 1)
2007 年全国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分析

 报告数 居前十 位省 份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山东 39606 例 吉林省
吉林省
吉林省
辽宁省
辽宁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上海 10725 例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甘肃省
甘肃省
甘肃省 河北省
河北省
河北省
 北京 11012 例 青海省
青海省
青海省 陕西省
陕西省
陕西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 河北 3528 例 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河南省
河南省
河南省
江苏省
江苏省
江苏省
四川省
四川省
四川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市
 江苏 2405 例 江西省浙江省
湖南省江西省
湖南省
湖南省 江西省 浙江省
浙江省
贵州省
贵州省
 辽宁 2249 例 云南省
云南省
云南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报告病例数 台湾省
台湾省
台湾省
 浙江 1759 例 1,000 至 39,700 (10)
广东省
广东省
广东省

700 至 1,000 (5)


 内蒙 1754 例 500 至
400 至
700 (2)
500 (4)
海南省
海南省
海南省

100 至 400 (3)


 四川 1450 例 0至 100 (10)

 天津 1013 例
2007 年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地区分布
2006~2007 年全国手足口病监测资料
分析

2006 年 2007 年
报告病 例 13637 例 83344 例
男性 8460 例 52031 例
女性 5177 例 31313 例
死亡 6例 17 例

•与 200 6 年相比 , 20 07 年报告 病例数上 升 50 8. 26 %


2006 年 ~2007 年全国手足口病 监测资料分

 年龄分 布
• 2006 年 1 月 1 日 ~12 月 31 日
 以 0~5 岁组儿 童为 主,占 病例 总数的
78.27 %
 高峰 在 2~4 岁
• 2007 年 1 月 1 日 ~12 月 31 日
 以 0~5 岁组儿 童为 主,占 病例 总数的
79.51 %
 高峰 在 2~3 岁和 3 ~ 4 岁组
 人群分布
70
60 2005年
50 2006年
40 2007年
30
20
10
0






离 员

医 务

务 员
途 )民
场 品业


餐 保姆

商 员






干 员



家 人

(船





退
公 饮食










200 7 年散居 儿童、幼 托儿童和 学生分别占 病例总数的
51. 20 % 、 42 .0 3% 和 5.6 1% 。
新加坡 EV71 抗体 监测结 果
手足口 病流 行方 式
 以爆 发和 流行为 主, 暴发或 流行 前后呈 散在 发生
 流行 期间 ,幼儿 园和 托儿所 易发 生集体 感染
• 天津 市两 次较大 流行 , 托幼 单位 儿童发 病率 明显高
于散 居儿 童
 家庭 发病 有集聚 现象
• 家庭 散发 , 常一家一 例 ; 家庭暴 发 , 一家多 人或儿
童与 成人 全部感 染发 病
 医院 门诊 的交叉 感染 和口腔 器械 消毒不 严格 ,也可 造
成传 播
 传染 性强 , 传播途径 复杂 , 流行 强度 大 , 传播快 , 在短
时间 内即 可造成 大流 行
手足口病临床特点
 临床 表现
• 潜伏 期 3~ 7 天,没 有明显 的前 驱症状 ,多 数病 人突然
起病 ;
• 初始 表现 发热、 食欲 减退、 消化 不良、 皮肤 疱疹;
• 口腔 粘膜 出现散 在的 疱疹, 米粒 大小, 疼痛 明显;
• 手掌 或脚 掌部出 现米 粒大小 疱疹 ,臀部 或膝 盖也可 受
累;
• 疱疹 不痛 、不痒 、不 结痂、 不结 疤,一 周内 消退;
• 病程 4~ 10 天;
• 极少 数患 儿可以 伴有 脑膜炎 、脑 炎、心 肌炎 、弛缓 性
麻痹 、肺 水肿等 严重 并发症 。
图解:
 手足部出现米粒大小疱
疹,
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

 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
米粒大小,疼痛明显。
手足 口病 (EV71) 病例
现场调查 与控 制
手足口病 疫情 监测
 监测内容
• 手足口 病个案 网络 报告
• 高度关 注点 ( 暴发 ) 疫情
 幼托 机构 、学校 等集 体单位
• 重症病 例或死 亡病 例
 监测方式
• 被动监 测
• 主动监 测
 到医 疗机 构搜索
 学校 、幼 儿园
高度关 注的 点

 托幼机构、学校 等集体单位
• 同一宿 舍或者 同一 班级
 1 天内有 3 例或者连 续 3 天内有 5 例以 上手 足口
病病 例
• 同一学 校、幼 儿园 、自然 村寨 、社区 等集 体
单位
 1 周内, 发生 10 例及以上 手足 口病病 例
 1 例及重 症病例或死 亡病例
手足口病 疫情 监测
 疫情分 析
• 病例是 否异常 升高
• 病例是 否呈聚 集性 分布
• 是否出 现重症 病例 或死亡 病例
 信息反 馈
• 对象
 同级卫生 行政 部门及 上级疾 病预 防控制 机构
 下级疾控 机构 及医疗 机构
• 及时、 快速
WHEN--- 何时开展现场调查?
 手足口病预防控 制指南( 2008 年版 )
• 报告病 例数明 显增 多、呈 聚集 性分布 、
• 重症病 例比例 较大或
• 出现死亡病例 时, 应组织 开展 流行病 学调 查。

 建议
• 集体单 位暴发 疫情
• 某地区 发生疫 情流 行
• 1 例及以 上重症 病例 及死亡 病例
WHY--- 现场调查目的
 采集相 关标本
• 开展实 验室检 测, 明确病 原并 进行分 型鉴 定
 收集临 床资料
• 了解不 同型别 肠道 病毒的 致病 性、毒 力、 所
致疾病 临床类 型及 救治等
 阐明本 次流行 / 暴发的传播方式 及感染
的危险 因素等
• 以便制 定针对 性的 预防控 制措 施
 评价不 同防控策略 和措施的有 效性
HOW--- 开展现场调查
 手足口病预防控 制指南( 2008 年版)
• 流行病 学调查 方案 和调查 表应 根据调 查目
的不同 而进行 专门 设计
 重症病例或死亡 病例
• 个案流 行病学 调查
• 调查报 告
 重点 描述 病人流 行病 学史
• 是否存 在传播链
 临床 特点 、病情 变化 及转归 、治 疗方法 及效 果

防控 原则
 传染源 隔离
• 住院隔 离或居 家隔 离
• 建议隔 离时间
 通常,待 皮疹 结痂后 1 周
 或自发病 之日 起 2 周
 以切断 传播途径为 防控工作重 点
• 广泛开 展健康 教育 工作
 重点对象 为幼 儿家长
 养成正确 洗手 习惯
防控 原则

 以切断传播途径 为防控工作 重点
• 指导幼 儿园、 学校 等集体 单位
 晨午 检和 清洁消 毒工 作
• 指导医 疗机构
 预检 分诊 和院感 防控 工作
• 加强公 共场所 的卫 生监测 及监 督
 重点 做好 公园、 游乐 场所、 预防 接种门 诊、儿
保门 诊等
防控 要点
 预防原则
• 做好疫情报 告,及时发 现病人,
• 及时采集合 格标本,明 确病原学诊 断;
• 托幼机构做 好晨间体检 ,发现疑似 病人,及时 隔离治疗 ;
• 被污染的日 用品及食具 等应消毒, 患儿粪便及 排泄物用 3% 漂
白粉澄清液 浸泡,衣物 置阳光下暴 晒,室内保 持通风换 气;
• 流行时 , 做好环境、食 品卫生和个 人卫生;
• 饭前便后要 洗手,预防 病从口入;
• 家长尽量少 让孩子到拥 挤公共场所 ,减少被感 染机会。
防控 要点
 个人预 防措施
• 洗手
• 饮食: 不食生 冷
• 隔离: 避免接 触患 病儿童
• 妥善处 理污物
• 奶品奶 嘴的清 洗
• 少去人 群聚集 场所 ,注意 居家 环境通 风
• 及时就 诊
防控 要点
 集体单 位预 防措施
• 场所 通风
• 每日 物品 消毒; 玩具 、用具 、餐 具等
• 清扫 、消 毒
• 物表 消毒 :门把 手、 扶手、 桌面
• 宣传 教育 :良好 个人 卫生习 惯、 洗手
• 晨检
• 疫情 报告
• 必要 时采 取放假 、关 闭措施
防控 要点
 医疗机 构防控措施 (院感控制 与诊断报 告

• 预检 分诊 的设置
• 医务 人员 洗手、 消毒
• 非一 次性 物品器 械消 毒
• 隔离 治疗
 住院患 儿使用过 的病床及桌 椅等设施和 物品必须消毒 后才能
继续使 用
 患儿的 呼吸道分 泌物和粪便 及其污染的 物品要进行消 毒处理

• 报告 :严 格按诊 断标 准;特 别注 意鉴别 诊断
关于报告相关文件
 卫发明电〔 2008 〕 30 号 —《卫生部关于将
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通知》
 粤卫明电〔 2008 〕 27 号 —《转发卫生部
关于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通
知》
 中国疾控中心 —《手足口病网络直报技术
说明》
 卫生部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 2008 年版)
报告程序
 各医疗机构责任报告人一旦发现手足口病
病例,要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
告卡》,在 “其它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
染病 ”一栏中填报该病
 各医疗机构网络直报人员在进行网络直报
时,选择 “其它传染病 ”中的 “手足口病 ”
 各级疾控中心审核所辖区域内各医疗机构
报告的病例
报告时限
 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在 24 小时内网络
直报
 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在 24 小时内寄
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 县级疾控中心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
机构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于 2 小时内网
络直报
 “ 报告卡生成时间 ”- “诊断时间 ” ≤ 24 小
时为及时报告 —对医疗机构的要求!
 “ 县级审核时间 ”- “报告卡生成时间 ”
注意事项
 医生填报纸质报告卡时, “诊断时间 ”应明
确到 “时 ”,要填写 “工作单位 ”(特别患者
为儿童时,要填写托幼机构的名称、班级
等)
 报告病例分 “临床诊断病例 ”和 “实验室确诊
病例 ”
 在 “备注 ”栏注明肠道病毒的具体型别(如
EV71 )、重症病例、住院情况 和转归
 如病例死亡,及时填报 “死亡日期 ”
 如病例转归,及时订正
注意事项
 各地要严格把握病例诊断标准,误报?漏
报?
 今年以来病例的补报
• 如有详尽的个案资料,可以补报
• 如无,暂可不报
 实行手足口病日报告,主要内容是统计当
天新增发病数和死亡数、累计发病数和死
亡数,住院病例情况、重症病例情况、
EV71 阳性情况
注意事项
 各医疗机构一旦发现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
,立即报告当地疾控中心
 各区疾控中心每日加强监测,一旦发现聚
集性病例、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立即核
实,并尽快形成书面报告报上级疾控中心
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 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发生流行或暴发时,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规
范》的有关规定及时报告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