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0

何昕家

2009/04/28

環境倫 理與空間 概論 【 V.8 】


 期中報告延後一週

 期中作業再度說明

 今天有更重要的事情及活動
智慧建築特點
安全自動化
通信自動化
管理自動化
智慧建築採用的科技
 具有人工智慧的居家設備,可自
動調節居住環境。
 利用電腦及網路,無論在住宅內
外均可監控或遙控居家設備。
 透過網路滿足生活機能(工作、
休閒、購物、醫療、教育)。
智慧建築的發展 __ 美

 在二十世紀 70 年代末即出智慧建
築的概念
 1984 年 1 月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
德市出現第一座智慧大廈
 代表性智慧建築 ------
  比爾•蓋茲的家
 “ 家庭網”的智慧化住宅
首座智慧建築 < 都市大廈
>
1. 大樓內的空調、供水、防火防盜
、供配電系統均由電腦控制,實
現了自動化綜合管理。
2. 提供語言通訊、電子郵件、文字
處理、市場行情資訊、科學計算
和情報資料檢索等服務。
比爾•蓋茲的家
1. 電腦感應器能隨時控制室內的溫度、燈
光、音響和電視系統。
2. 客人只要佩戴小型電子胸針,電腦即可
識別他們的位置而提供服務。
3. 回家途中可在車內遙控家中浴缸,自動
注入適當溫度的水。
4. 透過監視系統監控一棵他最喜歡的老楓
樹,一旦發現乾燥的跡象,即釋放適量
的水來為它解渴。
“ 家庭網”智慧住宅
1. IBM 和貝爾大西洋電話公司 1999 年底
宣佈與建築商合作,為用戶提供裝備有
“家庭網”的智慧化住宅。
2. 這種智慧化住宅在牆壁內安裝有“家庭
管理系統”的網路設備,使用戶能通過
預設的指令遙控家中的任何電器。
智慧建築的發展 __ 英

1. “ 完整”組織於 1988 年 9 月在自
己的建築研究開發中心建造了一座
典型的智慧別墅。
2. 於 1997 年 10 月經過改造的“
默特爾” 智慧公寓。
“ 完整”組織智慧別墅
1. 安裝可自動改變控制模式的安防系統,
能反映出房間裏的情況,如是否有人,
居住者是否在睡覺等。
2. 為了環保,所用的建築材料都採用自然
和再生材料。
3. 廢水處理系統將室內浴池和洗手盆的水
排泄到地下水箱內,經生物處理後可以
再用於沖洗衛生設備。
“ 默特爾” 智慧公寓
1. 目的是幫助殘障者獨立料理日常生活。
2. 可以遙控任何電器設備及所有的門。
3. 遙控器除手動控制外,也可由手、腳、
胳膊來控制,或是由語言、眨眼來控制
,甚至是由吸氣和呼氣控制來控制。
4. 主人進屋後大門就自動關上;在大門打
開的同時房間內的燈也會亮起來,以便
於在屋內的活動。
“ 默特爾” 智慧公寓
1. 廚房有能遙控也可接觸控制的感應型電
子爐具,盲人可使用旋扭開關來控制。
2. 屋內安裝有用以搭載輪椅上樓電梯,該
電梯由控制器控制。
3. 臥室內有可視通信系統,主人能夠與在
門口的來訪者和樓下的人進行聯繫。
4. 針對失聰者,如果門鈴或電話鈴響了,
房間內就會有燈光閃爍。
智慧建築的發展 __ 德

 在德國杜伊斯堡大學內的智慧住宅,
於 2000 年建成。
 可通過電腦或手機來遙控家電,監控
住宅情況(指示洗衣機工作;查看冰箱中食
品存儲情況;監視家裏是否有人闖入等)。
 下雨時會自動關窗;陽光暴曬時捲簾
會自動下落。
 家裏沒人時暖氣會自動調低。
 出現緊急情況還會自動報警。
智慧建築的發展 __ 日

1. 日本電腦住宅研究會開發出了世界上
的第一棟實驗性綜合電腦住宅。
2. 住宅內的天花板、牆壁等幾乎所有地
方都裝有感測器和微電腦。
3. 一台中心電腦在住宅的地下室指揮和
操縱著住宅內的一切事物。
4. 電腦根據氣象感知器所測得的室外的
溫度、濕度、風力、風向等資料而控
制室內的窗戶和空調。
智慧建築的發展 __ 日

1. 廚房中有一套可自己做菜也可教人做
菜的電腦裝置。
2. 樹木花草的澆水、施肥全部自動化。
3. 睡覺前只要按下床頭的“休息”開關,
整棟房子便進入“休息狀態” :
a. 走廊和廁所燈調到適合睡醒後使用的亮
度,其他各處的電源全部關閉。
a. 空調系統減弱風力。
a. 窗戶自行關閉。
a. 防盜報警裝置進入工作狀態。
思考看 看

如果你 / 妳能住高智慧住宅,希望嗎
?有哪些好處?有哪些壞處?

非高科 技也能很智 慧 智慧住 宅


環境倫理學的理論模型
 請寫下三種觀點對於環境規劃設
計啟發為何?
環境
 通常被我 們認為是: =「自然 」、
=「土地 」、=「地 球」,甚 至=
「世界」 。
 BUT : 「環境」 概念比「地 球」

、「土地 」、甚至「 自然」 更抽象


,它本身 沒有物理界 線,也很 難定
義。
環境的意 義有著 豎軸上 的歷 史傳
統, 及橫 面上的自 然與 社會 ,就形
成一 個整 體的生態 文化 範疇 。

「 環境 」 是指屬 於個 人存在 的 「 所
在」 (dwelling) ---海德 格 (M. Heidegger) 〈存
有與時 間〉
環境倫理學 的理論模型
( theoretical model )

拓荒倫理觀
( frontier
ethics )
救生艇倫理觀
( life boat
ethics )
太空船倫理觀
拓荒 倫理觀 ( frontier ethics

 或稱為美國「牛仔倫理」( cowboy
ethics ):以人類做為自然界的主宰的倫
理觀。在此觀念之下,不屬於人類的其他
物種是沒有任何權利可言,也不 得人類
尊重。
 人類對自然界的掠奪,有如牛仔與殖民主
義者,利用地球豐富的資源,創造了人類
的繁榮,經濟發展及高度生活水準。
 「拓荒者」對資源掠奪,其唯一理據在於
「自然資源無窮盡」與「科學的至尊」
( Scientific Supremacy )說。認為自然
資源無限,即使自然資源是有限,也能藉由
科學的力量,使資源不至貧乏。
 問題是:人類現在是否應該像牛仔一樣,繼
續不斷地消耗資源?並順這個方向不斷地發
展經濟?其合法性又何在?現代人仍然貪得
無厭地掠奪地球資源,其道德根據又是什麼

 科學不能解決「拓荒倫理」或「牛仔倫理
」所導致的困難。事實上,人類目前正處
於污染、人口膨脹、工業化及資源耗盡的
危機中。而許多人為了使自己獲得最大的
滿足,不惜犧牲地球上其他的人的利益,
將導致「共有地的悲劇」。除非人類將地
球上的共同利益置於個人之上,否則將無
法避免這種困境, 「科學的至尊」也將無
能為力,沒有任何科技能阻止這種命運。
 環境規劃設計拓荒倫理觀?
 任何土地均能開發。
 共有地的悲劇與 BOT 省思。
救生 艇倫 理觀 ( life boat
ethics )
每個富國都相當於比較擁擠而富裕的救生艇。
世界上的窮人則擠在另一個擁擠得多的救生艇
上。比方說,窮人漸漸地從他們的救生艇上掉
了下去,在水中游了一會,希望被允許進入富
人的救生艇,或者希望以某種特別的方式得到
一點船上的「好處」。在富人救生艇上的乘客
應該怎麼做?這是「救生艇倫理觀」的中心問
題。
-凱里特 . 哈定
Garrett Hardin
1. 將地球視為海洋。
2. 每一個國家皆比擬在海洋漂流的船。
3. 貧窮國家比擬坐由漁船上乘客過於擁擠
而瀕臨翻船,船民於是努力游向人口不
擁擠的其他船隻。
4. 發達或富有的國家變成了「救生艇」。
5. 救生艇倫理:富有的國家是否應該搶救
或幫助貧困國家?
第一種 可能情況:
將美國視為救生艇。世界上貧民人數比美國
富有的人數多了許多,為了確保船上乘客的福
祉,就必須考慮「安全係數」-在現在的載重
量和實際的載重能力之間有一個差額,這個差
額允許對生態變化做出某程度的靈活反應。倘
若本著基督教「博愛精神」或馬克斯主義「各
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倫理,就該讓任何人上
救生艇。但是,倘若如此做,則沈船將是必然
的事情。結果是:若要完全公義,便會導致全
面性的災難( Complete justice , complete
castastrope )。
第二種 可能情況:
只容許部分人士上船。但是,如何這樣
做?因為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選擇誰該
上船的問題,這個問題並不易解決。
第三種 可能情況 :
只保護船上的生還者,維持安全係
數,並且不准其他人登上代表富有國
家的船。
 這是哈定所堅持的辦法:倘若富有的
國家提供資源給窮國,那麼,「救生
艇」最後必沈沒。
他甚至 對援助窮國 的行為也 感到厭
惡,理 由是:
如果窮國得不到富國的經濟援助,則
他們人口便會自動下降。反之,富國援
助窮國,反而使窮國人口暴增。至於一
旦把地球資源變成各國共有,其結果必
然出現「共有地的悲劇」,因為必然會
有更多人只為了個人利益而產生更多污
染,屆時便將導致全體毀滅。
棘 輪效 應
生態環境有一
種自然存在的關
係,一旦一 個
族群過度使用其
自然環境,就會
造成該族群的滅
絕,而使大自然
終究恢復平衡。
 現在有些善心人士出手化解了自然的鐵則。
他們送食物到人口過剩的飢荒地區,讓他
們暫時脫離飢荒之苦。結果只是人們繼續
繁殖,人口繼續增加,直到超過大自然的
負荷,然後有更多的人挨餓,善心人士必
須花更大力氣去改善這些更加惡化的狀況。
大家竭盡心力,這些人再度獲救。但這過
程只是一次最終的滅亡。
 棘輪效應會因為不顧人口與環境的自然
關係,而使人口數量不斷增加。這群人
沒有控制人口的意願,送食物給他們只
是有如在養大腫瘤。
 哈定認為,根據棘輪效應,對那些人口
過剩地區伸出援手是不對的,它只會造
成更悲慘的局面。
總之…
 救生艇倫理不是要救眾生,而是要救自
己或發達國家的人民。目的不是建立人
類對待環境的規範,而是針對環境的過
度負荷而提出什麼人及其子孫才有權力
生存下去。企圖申辯發達國家人民的生
存權,而不是全人類平等生活的權力。
 這種倫理觀是反人類,沒有顧及人類之
間的平等性原則與分配的正義。
 環境規劃設計的救生艇倫理觀?
 蓋了別人不需要的房子。(眷村及原住
民部落)
太空船 倫理 觀 ( spaceship
ethics )
我們必須把地球當作一個小小的、相當擁擠
的宇宙太空船,目標不明,人們不得不在不斷
重複的物質轉換循環中尋找某種生活方式的蛛
絲馬跡。在宇宙太空船內,不可能有任何輸入
或輸出。即使必須有能量輸入,水也必須通過
腎和小藻進行循環,食物、空氣都同樣如此,
…不可能有物質輸出或輸入,缺少將能量轉換
為物質的機制。…這意味著必須節省一切要經
過不可能逆轉變化的東西。
------肯尼思 . 鮑爾丁
Kenneth Boulding
太空船及地球
 太空船及地球在某種程度上說,皆是封
閉系統,其能源總有耗盡的一天。
 太空船及地球的乘客,其負荷量皆為有
限,因此,倘若資源不能回收或翻新,
系統必會損壞。
 太空船及地球是藉著系統整體的互動、
均衡及自我維護才能存活生命。
 人與自然之間沒有主從或優先性問題。因為
兩者是結合成一體的。富人船隻與窮人船隻
上的乘客,彼此也沒有優先關懷的待遇,而
是把全球人民視為同在一艘太空船上,彼此
要同舟共濟,分享與節省有限的地球資源。
 太空船的比擬表明地球生活環境的有限性,
及環境系統的封閉性。因此,主張限制工業
化、人口膨脹及經濟擴張,而資源則需設法
翻新或回收,並且視之為倫理責任。倘若不
斷地擴張和膨脹,則有限的太空船必然導致
生存危機。
 環境規劃設計太空船倫理觀?
 綠建築
 永續設計
延伸思 考
 現今的世界由於科技不斷發展,工商業
的成長,衍生了許多環保相關的議題,
在我們個人的小小範疇之下能如何去為
環保盡一份心力?如 分類、 袋
的儉用、冷氣機的使用上……等等, 在
日常生活中做到了多少?身為環境規劃
者是否又能為環境盡點心力?
生態守 則
 宇宙是受造物共同體
 地球是單一複雜的實體,我們無法以零碎的
方法拯救
 我們必須承,認破壞我們星球的生命系統是
邪惡的
 不會再有拯救地球的機會
 我們有能力承擔保護和養育地球的責任
 人們依賴地球的安寧
 試深思 ……… .
治療地 球
 淨化水源
 回收垃圾
 拯救海洋
 保護動植物
 維護新鮮空氣
 保護森林
 節約能源
 ……
惜物、惜福
人類面對自己的行為引起的危害災難,自己製造出的垃圾、污
染的空氣水源、吃食殘害動物時… . 任何一層面的自私、貪婪
、苛虐、短視及無知,均將造成我們生活空間無法彌補的嚴重
後果。惟有每一個人從自身做起,善待環境資源,期以全球思
考,地區意識、瞭解及行動,重新建構人與人、人與環境的和
諧,將環境倫理理念與心懷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使我們的一意
一動,都建立在保護環境、防治污染的基礎上,共同為「環境
資源永續利用」的目標奮力不懈。
一、台 灣生 態環境 現況
 溫室效應、環境污染、過度開發及棲地破壞的警
訊從世界各地傳來。據估計地球上每十五分鐘,
就有一種生物即將面臨滅絕,從生態系的角度來
策:人類百年來的文明,對地球或許祗是一場生
態浩劫。全島土地面積有 73.6% 為高山、丘陵及
台地,坡度陡峭河川下切極深,屬於極容易引發
崩塌的自然環境。
 在東西守 144 公里、南北 394 公里,幅員 36,000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蘊育著冰河時期孑遺的高緯
度動植物,豐富的原生物種高達 36,000 種,形成
全球罕見的台灣亞熱帶生態奇蹟,其中 33% 屬台
灣特有種。
 目前台灣環境所面臨的不永續現象:
 ( 一 ). 過多的道路闢設
 1. 過多不必要的開挖,使得坡面更加不
穩定。
 以 Bishop 在美國西部七州坡地所做的
土壤沖蝕資料顯示:以自然坡地的地表
逕係數為 1 計算,栽高冷蔬菜、高冷水
果的逕流係數,將提高為 3.5 至 4 倍,若
是開挖道路將遽增為 124 ,足證道路的
開挖,對坡穩定造成極大的威脅。
 2. 水泥噴漿扼殺坡地生態,造成景
觀嚴重破壞。
 道路邊坡大量利用水泥噴漿穩定坡
面,不僅嚴重戕害生態景觀,且因
大面積的陡坡開挖,若未能從源頭
找崩塌的原因,做適當的截水及排
水工,而直接以水泥噴漿灌灑坡面
,反而形成坡面持續崩塌的隱憂。
生命總會找到出口,大地終將解脫
束縛,生態景觀所遭受的亟待長期
修復。
 3. 明隧道將坡面崩塌問題,轉移至河
川下游。
 過去為解決道路坍方阻斷行車而興
建的明隧道,無疑將坡頂崩塌的危險,
移轉至河川下游,明隧道雖然暫時解決
封路的窘境,卻造成下游河床土石淤積
,河道兩旁隨時會有洪水氾濫潰堤的潛
在危險,成為下游民眾揮之不去的夢魘。
 4. 價格昂貴的型框植栽,增加坡面的
負荷。
 隨著民眾對生態環境的重視,近年來為
配合景觀綠化,公路單位也改以型框栽
來取代過去大積的水泥駁崁。雖然在水
泥框架內栽植綠草看似「生態」,卻因
加重坡承載,不但無法穩定道路邊坡,
反倒顯得既多餘又浪費。
 ( 二 ). 河川海岸
 1. 攔砂壩影響河川砂石補給,魚類洄
游生態。
 傳統水泥攔砂霸未能有效將雨水及
土石分開,且因水泥攔砂壩興建,阻斷
上游砂石流向下游,致影響下游河川沙
石的天然補給,台灣迄今已建造 3000
餘座攔壩,不僅妨礙水中魚類洄游產卵
,並造成沿岸河溪生態的嚴重破壞,攔
砂壩堪稱台灣河川生態的頭號殺手。
 2. 低水護岸束流,形成與河地影響跨構
造物結構安全。
 傳統工法為有效利用河川土地,採行
的低水護岸設計,因減少河川行水斷面,
所以必須加高堤防,且為方便行水速度,
更以投擲沈箱的工程方法施作,以 隱低
水流速度,這樣的河川整治工程隨處可見。
 3. 截彎取直改變河川生態,引發洪氾及潰
堤的危險。
 自然蜿唌的河道、深潭、淺灘,周遭的
腹地可延緩洪水下移,甚至是形成洪水平
原,不僅可提供生物多樣性棲地。
 4. 河川、海岸消波塊充斥,嚴重破壞景觀
生態。
 自然的河床及海岸邊有各種不同形塊的
石塊,能提供絕佳的消能作用,製造深瀨
、淺淵等不同的棲息環境,供水中生物悠
游生活。「專利形狀」的消波塊,台灣有
三分之二的海岸都有投放消波塊。
二、 生態工 法內 涵
 一九九二年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一地
球永續高峰會議,提出「人類正處於關懷永續發
展的中心」、一九三八年由德國工程師 Seifert 提
出將生態工法應用於河溪整治,一九六二年美國
生態學家 Dr.Odum 首度引介做為系生態分析迄今
四十年,並於一九九一年瑞典 Trosa 舉辦第一屆
大型研討會。台灣早在一九八九年即引介生態工
法應用於環境政策分析,迄二○○○年才正式應
用法於九二一重建區大規模的崩塌地整治,預計
二○○三年底將完成超過 3000 處土石流及崩塌地
整治。
 ( 一 ). 定義
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 以下簡稱工程會 )
在實踐「維護生物多樣性」的政策下,致力推
動生態工法以達綠色營建的終極目標。
 工程會於二○○二年組成生態工法諮詢小組
,並共同研議出定義如下:「生態工法」係指
人類基於對生態系統的深切認知,為落實生物
多樣性保育及永續發展,採取以生態為基礎、
安全為導向,減少對生態系造成傷害的永續系
統工程皆稱之。」
 生態工法強調從整體性的角度來思考問
題,基於前述對生態系統的深切認知,人
類經濟活動所採取的工程施作,應儘量降
低對自然造成的衝擊,在工程規劃及施作
過程中,勢必需要借重生態領域專家提供
環境諮詢。因此,生態工法的工作團隊中
,熟悉當地環境的生態專家扮演非常重要
的角色。
 ( 二 ). 生態工法成功的要件
 生態工法的成功主要取決於心態,故有
人主張「生態工法」其實是「心態工
法」。
 強調工程設計若能多從生物的角度去
思考,環境景觀就能獲得恢復,生態工
法的應用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考量
不同的地理、人文、生態條件進行工法
的設計與施,自然無法以套標準適用於
各地,基本理念的掌握乃為成功的關鍵。
 七項生態工法成功的要件簡要說:
 1. 須從觀念及心態做起 ( 尊重自然的心態工
法)
 2. 需做整體性的系統考量
 3. 對現有生態環境認知
 4. 減少營建 程對生態之衝擊到最小程度
 5. 研究可能造成安全問題之因子,從源點將
因子去除
 6.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 7. 減少資源之消耗
 ( 三 ). 規劃設計理念
 基本的規劃設計理念臚列如下:
 1. 最少的營建來滿足需求
 2. 整體性系統環境整合
 3. 全生命週期考量—規劃、設計、施工
、維護與拆除
 4. 從集水區治理,減緩流速、增加入滲
 5. 提高雨水截留、入滲,充份利用水資

 6. 保留河川蜿蜒多樣性,營造生物多樣性
棲地
 7. 就地取材運用當地資源
 8. 減少公路闢設、減車道及採用適當的車
道 寬度
 9. 利用自然植生穩定邊坡
 10. 資源回收再生利用
三、 生態工 法新 思維

 ( 一 ) 、道路設計
 A. 用最少的車道來滿足交通需求
 1. 軟體 ( 管理 ) ,硬體 ( 車道 ) 兼用
 (1) 以最少的車道數滿足交通需求
 (2) 確實做好交通量調查及交通需求預估
 (3) 用避車道及超車道來取代雙車道設計
 (4) 設計並鼓民眾使用大眾運輸系統
 (5) 採用調撥道之方式解決不同時段、不同方向之
流量需求
 2. 軟體包括路標及避車標示:
 (1) 清楚之路標,包括:時速、路牌、彎路
、窄路慢行
 (2) 教育並培養正確運用道路的方法及素養
 (3) 彎路用 reflector 及山區彎道用反射鏡
 (4) 適當的號誌設計增加道路使用效率
 B. 減少對生態環境與系統之干擾
 1. 做適的生態調查
 2. 慎選路線以減少對生態棲息環境不當的
分割
 3. 做動物廊道,供其通過道路
 4. 儘量避免以高路堤興建道路
 C. 避免大挖大填造成山坡不穩
 1. 選定適當路線
 2. 環境敏感地區,適當的減少車道數量及
寬度
 3. 妥善運用 grading requirements
 4. 避開不穩定地質區
 D. 避免山區道路降雨時變河道
 1. 做適當的橫向截水,使雨水分散流入植
被山坡
 2. 避免用紐澤西護欄,以集中雨水
 E. 用生態工法穩定邊坡
 1. 研究造成邊坡不穩之因子,從源頭將因一
一袪除
 2. 治水必先治山,將水引到安全之處
 3. 避免用混凝土,加重大地的負荷
 4. 碎石坡以防落石網及浮根性灌木或爬藤植
物穩定,切忌噴漿
 5. 以植物穩定山坡
 6. 與其他部會協調共同解決問題
 ( 二 ) 、治水防洪
 A. 水是資源而非禍源
 1. 設法將雨水留在大地
 2. 讓大地涵養水份,補充地下水源
 3. 讓河川有長流水
 B. 治洪需從集水區開始,而非僅限於水道
 1. 從稜線以降,應做植栽即種草種樹
 2. 整治崩塌地及裸坡
 3. 增加雨水入滲量,減少逕流量
 4. 降低逕流速度,減少對河岸之沖刷
 5. 減少上中下游洪水之匯集,延長洪峰期,降
 低洪峰量
 C. 營造河川生態環境
 1. 河床宜寬廣、蜿蜒、多樣 ( 深淵、淺
瀨)
 2. 河岸自然、多孔隙,植樹營造生物棲
 息環境
 3. 岸邊種植柔性水生植物,保護河岸
 4. 以巨石或其他綠色材料做護岸工
 5. 以魚梯降低工程生態之衝擊
 6. 善用主、支流低漥地做滯洪及儲洪用
 D. 回收雨水,開闢水資源且減災
 1. 回收市區營建物所截雨水並利用
 2. 善用透水舖面,降低地表逕流量
 3. 減少逕流量,降低洪水洪害
 E. 補充地下水
 1. 以人工溼地、淨化河水
 2. 在適當的礫石層地區,將水注入地下
 補充地下水源
 3. 旱季時以地下水庫補充用水不足
 4. 儘量減少興建水庫,降低對生態環境
 之衝擊
 5. 減少地層下陷,防止海水入侵地下水
 層
 6. 避免興建耗能、昂貴的海水淡化廠
 F. 留設溼地
 1. 應用溼地自淨功能,淨化汙、廢水
 2. 營造生物多樣化棲息環境
 3. 應用溼地滯洪
 ( 三 ) 、崩塌地整治
 用集水區概念分個段進行整治,由上而下共分
為四區:
 A. 土石流及崩塌地上方源頭
 1. 稜線至崩塌面間尋找填補風縫
 2. 做截水分水工,以防地表水流入裂縫或崩塌
坡。將地表水分開引流至數個有植生之地點,
排往山下
 3. 截短崩塌面周緣之高莖風搖危木,並種植小
灌木及草
 4. 已無法挽求 ( 留住 ) 之土石及樹木將之全部清

 B. 崩塌坡面
 1. 整坡 ( 刷坡 ) ,清理坡面有機物,以減少
崩塌及沈陷之機率
 2. 視坡度的陡緩,做適當之編柵及截水分
水工 ( 橫向 ) 將表水引到植坡區
 3. 在坡面外圍做忿當之截水工,以防坡外
地表水流入崩塌區
 4. 防止沖刷溝繼續被沖刷侵蝕 可真平溝或
做護底工
 5. 做植栽以穩定坡面
 C. 土石堆積扇
 1. 扇頂做編柵,以攔截新崩塌土石,保護
扇面植栽
 2. 扇面做適當的截水工,以減少表面水漫

 3. 必要時,做穩定扇腳的工事
 4. 植生護土
 D. 沿溪土石沈積區
 1. 依集水區面積及設計降雨量,計算排
 洪所需溪流斷面積
 2. 疏濬沈積土石,以提供所需面積
 3. 做適當的護岸及護床工
 4. 兩岸做植栽以防新的沖刷
同是都 市中的 小溪 流,你 喜歡 哪一個 呢

什麼是『生態工法』 ?

「師法 自然」

「天 人合一 」
生態工法的大事記及沿革表 ( 一 )

 1938 德國 Seifert 首先提出近自然河溪整治的概念

 1962 美國的 H.T.Odum ,首度提及「 ecological engineering 」一


詞。他主張對自然環境的變更,應採用最少的人工能量,以維護
棲地系統的自我更新能力。
 1991 在瑞典的 Trosa 第一次針對生態工法舉辦國際性研討會

 1993 國際生態工法協會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Engineering


Society , IEES) 在荷蘭 Utrecht 成立
生態工法的大事記及沿革表 ( 二 )
 1995 在瑞典 Standsund 召開生態技術會議

 1995 美國生態協會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 ica) 於美國猶他州第一次召開


生態工法研討會
 1996 丹麥 Copenhagen 召開之生態高峰會議將生態工法列入生態學新領域中

 1996 在中國大陸北京第一次召開遠東地區生態工法研討會

 1998 生態工法觀念正式引進國內

 2002 行政院公 共工程委員會 成立「生態 工法諮詢小 組」,行 政院農委會


、經濟部 、交通部與內 政部等成立 生態工法推 動小組。
台灣生態工法的定義

 國內負責推動生態工法的公共工程委員會,於 2002 年組成生態


工法諮詢小組,並共同研議出定義如下:

「生態 工法 (Ecotechnology) 係指人類基於對生態系 統的深切認知


,為落實生物 多樣 性保育 及永續發 展,採取以生態為基礎、安
全為導向,減少對生態系統造成傷害的永續系統工程皆稱之。」
生態工法從整體性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 例如河川的整治不應祗考量某單一區域,應將集水區,河川上、
中、下游整體納入評估,才能有效整治;若從生態系統的觀點來
看,人類經濟活動所採取的工程施作,應儘量降低對自然造成的
衝擊。
政府如何為生態工法把關?

 為推動生態工法的落實,在一項「政府公共工程審議作業要點」
中,規定除了地方縣市政府,凡 5000 萬以上 的公共工程都要函
送公共工程委員會審議,工程會有刪減經費、駁回計畫再檢討等
權力;而其中一項最重要的審議重點,便在於是否符合生態工法
設計原則。
生態工法設計原則

 目標明確  緩衝帶設置
 儘量避免工程  原生複層植栽
 系統性考量    多孔性結構物  
 最小地貌改變
 使用當地材料  
 增加綠帶面積
 表土的再利用
 增加藍帶面積
 增加都市保水性
 最少挖填及最小運距的
挖填平衡  增進環境調和度
大量耗費能源
地球暖化現象逐漸嚴重
超限開發導致環境惡化
自然界反撲災害不斷

推動節能、減低污染之綠建築與維護環境
之生態工程
綠建築之推動

人口向都會區集中
市區建築密集
大量使用鋼筋混凝土材料
透水性不良地面
大量使用空調

耗費能源、廢氣使氣溫升高、地球暖化逐漸嚴重
、廢棄物日益增多、耗費大量處理成本及人力
緩和都市化造成環境惡化問題
以環境保護為導向「綠建築」概念產生
降低污染
節省能源
尊重自然環境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頒訂「綠建築解說與評
手冊」( 2003 )九大指標
生態、節能、減廢
、健康
什麼是綠建築?

綠建築係指在建築生命週期中(指由建
材生產到建築物規劃、設計、施工、使用
、管理及拆除之一系列過程),消耗最
少地球資源,使用最少能源及製造最少
廢棄物的建築物。
簡而言之:所謂綠建築就是生態、節能
、減廢、健康的建築。
為何要推動綠建築?

綠建築之推動係為紓解生態環境惡化
、溫室效應及地球暖化之現象,在世界
各國已蔚為風潮,我國也不能例外。行
政院於九十年核定「綠建築推動方案」,
正逐步推動此項具有時代性意義之工作。
以消耗最少資源,製造最少廢棄物,來
達到環境共生、共榮及地球永續發展的
目標。
為鼓勵及推動全民參與綠建築運動,內
政部建築研究所已訂定申請綠建築標章
及綠建築候選證書之制度。
何為綠建築標章?

1999 年內政部為了積極推動綠建築政
策,公開甄選「綠建築標章」作為推動綠
建築的獎勵標誌,並將多年來的綠建築
相關研究成果匯集成「綠建築解說與評
手冊」,作為綠建築的評估依據,同時也
在「中華建築中心」內成立「綠建築委員
會」,負責評選綠建築標章之作業。
六大目的

推動綠建築,以建設綠色 島,積極維護
生態環境為目標,具有六大目的。
1. 促進建築與環境共生共利,永續經營居
住環境。
2. 落實建築節約能源,持續降低能源消耗
及減少二氧化碳之排放。
3. 發展室內環境品質技術,創造舒適健康
室內居住環境。
4. 促進建築廢棄物減量,減少環境污染與
衝擊 。
5. 提昇資源有效利用技術,維護生態環境
之平衡。
6. 獎勵並建立綠建築市場機制,發展台灣
本土亞熱帶建築新風貌。
綠建築評定指標
綠建築依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等四大
指標群之方向,可分為九大指標來評估。
1. 生物多樣性指標
2. 基地綠化指標
3. 基地保水指標
4. 水資源指標
5. 日常節能指標
6.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
7. 廢棄物減量指標
8. 污水垃圾改善指標
9. 室內環境指標
1. 生物多樣性指標
生物系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
2. 綠化指標
綠化建築物空地、屋頂、陽台及建築立面。
3. 基地保水指標
利用土地涵養水分,生態水循環。
4. 日常節能指標
減少建築物耗能。
5.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
減少建築產業之二氧化碳排放量。
6. 廢棄物減量指標
減少建築產業產生之廢棄物。
7. 室內環境指標
評估通風換氣、隔音、採光、室內裝修、室
內空氣品質。
8. 水資源指標
減少及回收建築物用水

9. 污水垃圾改善指標
管制建築物污水垃圾量。
綠建築候選證書申請規定

綠建築候選證書為鼓勵取得建造執照
但尚未完工領取使用執照之新建建築物
,凡規劃設計合於綠建築評估指標標準
之建築物,即頒授候選綠建築證書,為
一「準」綠建築之代表。
申請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之
建築物,應符合「綠建築解說與評 手冊」
所訂定之九項評估指標,經內政部主辦
機關委託之公益法人審議通過,並報經
內政部核准後,頒發綠建築標章或候選
綠建築證書。
申請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
至少須通過前項手冊之四項指標,其中
「日常節能」及「水資源」兩項指標為必須
通過之指標。
申請評定合格→「綠建築標章」
施工中評估符合規定→「候選綠建築證書」
完工→「綠建築證書」
案例

計劃緣起
為配合行政院訂頒「綠建築推動方案」,
本府選定四維合署辦公大樓,辦理建築物外遮
陽板、雨水回收系統及太陽能光電發電系統等
節約能源改善工程。以本案工程率先作為示範
案例,引導本市其他公有建築物,持續推動舊
有建築物「節約能源改善計 」,實現『綠
色矽島』國家建設總目標。
一、計劃目標
1. 近程目標:選定本府四維合署辦公大樓辦
理節約能源改善,具有配合行政院執行「綠建築
推動方案」政策示範作用。
2. 中程目標:彙整本案辦理過程及工程施工作業
資料,供其他公有建築物辦理「節約能源改善計
畫」參考。
3. 遠程目標:節能改善工程完工後,將透
過現場檢測及監測系統,持續追蹤節能
改善成效,並發表於國際永續建築研討
會,將「海洋首都」高雄市推向國際舞
台。
二、工程概要
1. 工程內容:建築物外遮陽板工程、雨水回收
系統工程、太陽能光電發電系統工程。
2. 基地範圍:高雄市政府四維合署辦公大樓基
地範圍內。
3. 工程經費:新台幣 22,941,450 元。
4. 工程期限: 105 日曆天。
5. 工程開工: 92.08.15 開工。
6. 工程完工: 92.12.23 完工〈預定〉。
三、辦理程序
92.3.04 :技術服務顧問甄選,由財團法
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 ( 成功大學建築
系 ) 獲選。
92.5.15 :「四維大樓節約能源改善工程
」向市長專案簡報。
92.6.12 :「四維大樓節約能源改善計畫
統包工程」公告招標。
92.7.03 :最有利標統包廠商評選,由隆
大營造股份有限公司與張弘憲建築師事
務所共同投標團隊獲選。
92.7.15 :監造建築師甄選,由盧友義建
築師事務所獲選。
92.7.25 :統包工程簽約完成,施工期限
105 日曆天。
綠建築節約能源改善計 施工
內容
一、建築物外遮陽板工程
1. 於建築物外牆東向 ( 民權路側 ) 、西向
( 永定街側 ) 及南向開口 ( 四維路側 )
設置水平遮陽板,全長共約 1000 米,
並搭配垂直遮陽板設計。
2. 建築物外遮陽板可有效減低日射量、降
低室內熱負荷、節省空調用電,預計節
省全年空調電費 15-20% 。建築物外遮
陽工程兼具政策宣導意義及實際經濟效
益。
3. 建築物外遮陽板依據現場檢測及電腦模
擬結果設計,兼具導光、導風及促進室
內通風換氣,強調「節約能源改善」與
「室內健康環境」結合的設計理念。
建築物外牆遮陽板示意圖 水平遮陽板及垂直遮陽板示意圖
二、雨水回收系統工程
1. 利用收集建築物屋頂層之雨水,於屋
頂層設置 12 噸雨水收集槽,回收雨水作
挑高中庭採光罩及屋頂平台灑水散熱之
用,以降低屋頂熱負荷。另於基地東側
( 民權路側 ) 停車場地下埋設 200 噸雨
水收集槽,回收雨水作庭園植栽噴 之
用。
2. 於基地東南側 ( 民權路與四維路 )
戶外庭園處,配合景觀設計,設置地面
式雨撲滿設施及埋入式雨撲滿,進行水
資源永續利用、水資源保育之教育宣導
效果。
埋入式雨撲滿示意圖
地面式雨撲滿示意圖
三、太陽能光電發電系統工程
1. 於建築物南向 ( 四維路側 ) 十層外牆開
口部上方設置太陽能光電板,總長約
100 米,總發電量約 6.75 Kw ,採並聯
型系統設計,供應建築物室內電力負荷
,並兼具外遮陽效果。
2. 於基地南側 ( 四維路側 ) 戶外庭園處,
配合景觀設計,設置獨立型太陽能路燈。
並於建築物入口大廳設置太陽能發電量
展示看板,讓市民了解太陽能發電成效
,達到積極利用再生能源教育宣導之目
的。
太陽能路燈示意圖
太陽能光電板示意圖
簡單的定義, 就是 " 花費最少的資源建造 , 產
生最少的廢棄物 " , 也就是環保的建築工程。

例如可回收的鋼構建材與寒帶木材構材, 避免
使用鋼筋混泥土建材減少 CO2 的排放。
行政院頒布的「綠建築推動方案」,其中建築部
分訂定環境評估九大指標系統:
「綠化」、「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
節能」、「二氧改
化碳垃
減量」、「汙水

善」、「室內環境品質」、「生物多樣化」、
「廢棄物減量」。
綠建材使用

綠建材概念 1988 第一屆國際材料科學研


究會首次提出。
1992 年學術界綠建材定義:
在原料採取、產 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以
後的再生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
、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材料→綠建材
特性:
再使用( Reuse )
再循環( Recycle )
廢棄物減量( Reduce )
低污染( Low emission materials )
優點:
生態材料:減少化學合成材生態負荷、能
源消耗。
可回收性:減少材料生產耗能、資源消耗

健康安全:自然材料、低揮發性有機物建
材,減免化學合成材料危害。
目前世界綠建材相關標章:
芬蘭建材分級
丹麥與挪威室內氣候標章
歐盟生態標章
美國綠防護計畫
中國大陸中國環境標誌
加拿大環保標章
日本環保標章與 JIS 、 JAS 對建材甲醛濃
度逸散規定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綠建材認證類別:
建康→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
生態→抑制溫室效應、抑制臭氣破壞、使
用本土建材、省資源省能源
再生→再循環、再利用、廢棄物減量
高性能→耐久性低、不需(低)維護、高隔
熱高防音
評估項目及評估指標巷建築研究所委託財
團法人中華建築中心認證。
評估合格→發給綠建材標章
生態工程

生態工程定義:
人類基於對生態系統深切認知
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發展
採取生態為基礎、安全為導向
減少對生態系統造成傷害之永續工程
生態工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考量:不同的地理、人文、生態條件
生態工程成功要件:
1. 須從觀念及心態做起
2. 需做整體性的系統考量
3. 對現有生態環境認知
4. 減少營建工程對生態之衝擊到最小程度
5. 研究可能造成安全問題之因數,從原點
將因術去除
6.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7. 不需做就不做、減少資源消耗
生態思維發展設計考量重點:
1. 因地制宜
2. 環境連續性
3. 生態機能
4. 生物多樣性
5. 工法適宜性
6. 個別材料與使用年限
自然環 境能買賣 嗎?

寫給十年後的環境或自己的一封信。
 邁向 生態城 市系 列報導 —蛻變中 的西雅 圖
何昕家
2009/04/28

環境倫 理與空間 概論 【 V.8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