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7

BCNB 3093 散文

(第二周辅导课)
姓名:谢祯峰
题目:讨论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然后进
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关键词语
•对篇章起到关键作用的概
念词语
1.块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
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
鞭之。子犯曰:“天
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重耳和他的随从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
(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
他们土块。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狐偃
(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
(重耳)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块=土块(一般注释)
块=盛土的器具(在这篇文章)
一般的注释都认为是“土块”,如:
郭预衡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文
科教材,湖南出版社,1995);
北京大学选注《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
局,1962);
朱东润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
版社,1979)等皆是。
根据《锦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1期,2000
年1月)的考证与阐述,认为“块”当是“盛土之器
具”。
文章引用了《说文·土部》的说法:“塊,俗凷
( Kuài )字。”又引:“凷,墣也。从土凵
( Qiǎn ),凵屈象形。”段玉裁注曰:“屈者,无
尾也。凷之形略方,而体似无尾者,故从土而象
其形。”来说明块可以另作解释。
此外,《国语·晋语》所载“野人举块以与之”,
以作旁证。
“举”证明野人对重耳是敬而礼之的。
 《说文·手部》曰:“举,对举也,从手,与
声。”
 “块”与“凷”通,即盛土器
根据人情伦理来说:

1.缺乏组织领导的个体劳动者(农民)挑战一群
被君王追杀的人?

2.当时民风尚较纯朴,善良纯厚的农民如此绝情?
结论:
重耳一行乞食时,农民把土器里的食物
跟土器一起给重耳。
公子怒,欲鞭之

为什什么重耳会生气呢?
最合理的解释就是重耳是晋国的皇子,
好歹也是皇亲国戚,不能接受用土器盛上
的食物。
到达卫国前也只在狄国,狄国又待重耳
非常好。因此重耳觉得农名不礼貌才生气。
2.薄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 Pián )
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
薄而观之
‘迫’或‘迫近’,言在重耳沐浴时,“曹共公到他身边去偷看
他的肋骨”,或言“迫近去看”。
 “迫近”身边去“观浴”不仅失礼,也不近人情。“薄”作为“迫”
而解说,似乎不合情理和逻辑。
《淮南子·道应篇》高诱注亦云:
“曹共公闻重耳骈肋,使袒而捕鱼,设薄而观之。”都述及
观裸的具体设施:“设微薄”、“设薄”。
《国语》韦注云:
“微,蔽也;薄,迫也。”
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亦云:
“薄=迫”。同时 “薄”在《国语》中也被注解为“帘” 洪亮吉
的《春秋左传诂》云:
“《外传》:‘谍其将浴,设微薄而观之。’微薄即帷薄也,
音义并同。
 按《译文》引《国语》云:
‘薄,簾也。’
“薄”既可作为“帘”、“簾”而解。
 “薄”是以竹苇编作而成的器具,细密的叫蚕
薄,稀疏的叫簾。因此,薄因当作为“簾”。
“薄而观之”,由于重耳骈肋,非裸体
不能见,因此曹共公须“谍其将浴”时
观之,观时又不能非礼,所以先设一
簾或薄幕,藏在后面偷窥。这样对于
文义和情理都可以讲得通了。
3.挥
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 yí )
沃盥( guàn ),既而挥之。怒曰:
“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公子惧,降服而囚。
注:
 北大本言:
“怀赢捧匜,倾水给重耳洗手”,“重耳以湿手挥怀赢”
 朱、徐注本曰:
挥,指挥手使去,“重耳洗手后挥怀赢使去”
 刘注本曰:
“挥,洒。重耳洗手之后,把手上的水甩掉。”
旧注:
 《国语》韦注云:
“挥,洒也”
《春秋左传集解》:
“挥,湔( jian)也。”
 孔疏:
“以湿手挥之,使水湔污其衣。”
《尔雅》郭注:
“挥,振去水。”

以上都说“挥”的主语是重耳。
但也有认为“挥”的主语是怀赢。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曰:
“盖怀赢不欲,故以手挥洒此水。”

 刘文淇《春秋左传旧注疏证》引惠栋说曰:
“振去匜中之水,故曰挥。”
古人洗盥的方式与现在的人不同。
“匜”是古代盛水的铜器。洗手时侍者让水从柄道
流口流出,下面有槃 (pan)盛接弃水。
所以,古人洗手不是在盘子里洗,而是一人持匜
浇水,洗盥者就水而洗,另一人持槃盛接弃水。
洗盥后,贵者可用巾揩干。一般人都不用于揩拭,
只是挥之使干,
“挥”是整个洗手动作里的一部分。
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
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这里的挥之而去指的是重耳在洗
手后把水挥撒使其手干,挥洒的
水喷到怀嬴身上,怀嬴因此觉得
委屈才发怒。
4. 有所…有如…
原文:
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
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于河。

注:
 “所不”之“所”,《经传释词》曰:
“犹‘若’也。”多用于誓辞。“有如”,亦为誓辞用语。
“所不……有如……”这种句式在《左传》中是常
见的。
 “所不”这一句带有盟誓的意思。
 “白水”,指河神,“有如白水”即河神鉴之。
 最后重耳“投其璧于河”,这是以璧来发誓,证明
自己的约信,“投于河”有让神来见证的意思。
但是“所不……有如……”还有另一个意思,那就
是约信而不是原本的“誓盟”。这是引起议论的一
点。
王引之《经义述闻》曰:“投其璧于河,
亦是约信,而非盟也。”
约信=谓用言辞订立相互信守之约定。
因此,“所不……有如……”似不可不注。
否则会让读者误解其真正的意思。
5.余何有焉
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
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
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
余何有焉?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不论在蒲城和在狄成的人,我都是不管的”
 《中国历代散文选》
“杀一个蒲人或狄人,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先秦散文选注》
取《群经评议》,训“有”为“爱”
“当时你在蒲在狄,便以蒲人狄人看待,我对他有什么
亲爱可言呢”
整句话的意思是:在献公、怀公“二君之
世”,您在蒲、狄,即为蒲人、狄人,我
对您有何君臣之分?
 “余何有焉”不能释为“与我有什么关系”和
“对他有什么亲爱可言”
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
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
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
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
行者甚众,岂唯刑臣。
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呼应上一句所说的君
臣之分
6.隐而死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fú)
及。……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
以緜(mián)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
且旌(Jīng)善人。”
《左传》和《史记·晋世家》写着隐居而死。
 修订本《源辞》说:“传说晋文公回国,赏
赐流亡时的从属,他没有得到提名,就和母
亲隐居到山上。文公为逼他出来,放火烧山,
他坚持不出,焚死。(汉代以后的传说)
完毕!谢谢!

You might also like